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第327卷

經濟彙編 食貨典 第三百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三百二十七卷
經濟彙編 食貨典 第三百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三百二十七卷目錄

 玉部彙考三

  詩經衛風木瓜 齊風著三章 秦風渭陽 大雅崧高 大雅韓奕 商頌長發

  禮記曲禮 月令 禮器 玉藻 明堂位 雜記 聘義

  儀禮覲禮

  周禮夏官

  爾雅釋器

  山海經南山經 西山經 北山經 東山經 中山經

  玉曆通政經玉甕

  財貨源流

  魏略

  廣志

  宋書符瑞志

  孔帖玉河

  宋程棨三柳軒雜識古玉

  明楊慎玉名詁玉名七十七條

  陳繼儒妮古錄

  本草綱目玉 玉屑 玉泉 白玉髓 青玉 玉英 合玉石

  遵生八牋論古玉器

  天工開物

食貨典第三百二十七卷

玉部彙考三

编辑

《詩經》

编辑

《衛風木瓜》

编辑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 瑤。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瓊玉之美者。琚,佩玉名。瓊瑤,美玉。《說文》云:「美石。」瓊玖,玉名。正義瓊,玉之美名,非玉名也。《聘義》註云:「瑜,玉之美者。」亦謂玉中有美處謂之瑜,瑜非玉名也。《有女同車》云:「佩玉瓊琚」,故知琚,佩玉名。瑤、玖,亦佩玉名。瑤言美石,玖言玉名,明此三者皆玉石雜也。《丘中有麻》傳云:「玖,石次玉。」是玖非全玉也。大全廬陵羅氏曰:「琚處佩之中,所以貫蠙珠,而上繫於珩,下維璜衝牙者也。」《說文》曰:「玖,玉黑色。」

《齊風著三章》

编辑

尚之以瓊華乎而,尚之以瓊瑩乎而,尚之以《瓊 英》乎而?

朱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即所以為「瑱」也。《瓊瑩》,亦美石似玉者。《瓊英》,亦美石似玉者。大全孔氏曰:「木謂之華,草謂之榮,榮而不實者謂之英。」然則瓊華、瓊瑩、瓊英,皆玉石光色。

《秦風渭陽》

编辑

何以贈之,瓊瑰玉佩。

《瓊瑰》「石而次玉。」正義「瓊」者,玉之美名,非玉名也。「瑰」者,美石之名也。以佩玉之制,唯天子用純,諸侯以下則玉石雜用,此贈晉侯,故知瓊瑰是美石次玉。

《大雅崧高》

编辑

錫爾介圭,以作爾寶。

朱注《介圭》,諸侯之封圭也。大全東萊呂氏曰:韓奕云:「以其介圭入覲於王。」則是諸侯之瑞圭。介之為言大也,非《周官》之介圭也。《鄭氏》曰:「圭長尺二寸謂之介」,非諸侯之圭,故以為寶。

《大雅韓奕》

编辑

「韓侯入覲,以其介圭」入覲于王。

朱注《介圭》、封圭,執之為贄,以合瑞于王也。大全曹氏曰:《周官典瑞》五等,諸侯各執其圭璧,以朝覲、宗、遇、會同於王。既覲,則王辨而復之,乃以車馬、旂服賜之。

《商頌長發》

编辑

《受》小球,大球。

朱注小球、大球之義未詳。或曰:小國,大國所贄之玉也。鄭氏曰:「小球,鎮圭尺有二寸;大球,大圭三尺也。皆天子之所執也。」大全曹氏曰:《玉藻》云:「笏,天子以球玉,美玉也。」《周禮?典瑞》曰:「王搢大圭,執鎮圭。」注:鎮圭尺二寸,以四鎮之山為瑑飾,所以鎮安四方。大圭三尺,杼上終葵首,明無所屈也。

《禮記》

编辑

《曲禮》

编辑

凡祭宗廟之禮,玉曰《嘉玉》。

無瑕之玉也。

《月令》

编辑

孟春之月,天子服《倉玉》。

孟夏之月,天子服赤玉。

季夏之月中央土,天子服黃玉。

孟秋之月,天子服白玉孟冬之月,天子服元玉。

《服玉》,冠冕之飾及佩也。

《禮器》

编辑

圭、璋特,琥、璜爵

諸侯朝王以圭,朝后則執璋。玉之貴者,不以他物儷之,故謂之特,言獨用之也。《周禮·小行人》:「掌合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然皮與馬皆不升堂,惟圭、璋特升於堂,亦特之義也。琥為虎之形,璜則半環之形也。此二玉下於圭、璋,不可專達,必待用爵。蓋天子享諸侯,及諸侯自相享,至酬酒時,則以幣將送,酬爵又有琥璜之玉以將幣,故云《琥璜爵》也。大全延平周氏曰:「饗至於酬爵,則禮成矣。圭璋,春、夏迎氣之玉,有生物之意;琥璜,秋、冬迎氣之玉,有成物之意,有生物之意。故不待禮成而特達於天子,有成物之意。故必待禮成,然後附爵而通也。」

大圭不琢,

「天子所搢者,長三尺,不琢」不為鑴刻文理也。大全陳氏曰:「不琢而抒上」,所以象天之藏物而無為也。

《玉藻》

编辑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

玉,冕前後垂旒之玉也。藻,雜采絲繩之貫玉者也。

既服習容觀,玉聲乃出。

《既服》,著朝服畢也。《容觀》,容貌儀觀也。玉聲,佩玉之聲也。

笏:天子以球玉。

球美玉也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采齊》,行以《肆 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 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 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徵、角、宮羽」 ,以玉聲所中言也。

君在不佩玉。左結佩,右設佩,居則設佩,朝則結佩,齊 則綪。結佩而爵韠。

《君在》謂世子在君所也。不佩玉,非去之也,但結蹙其左佩之綬,不使玉之有聲。玉以比德,示不敢表其有如玉之德耳。「居則設佩」 ,謂退而燕居則佩玉如常也。凡佩玉者,遇齊時則綪結其佩,謂結其綬而屈上之也。

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衝牙。君子無故玉不 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元組綬,公侯 佩山元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 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

凡佩玉,必上繫於衡,下垂三道,穿以蠙珠,下端前後以懸璜,中央下端懸以衝牙,動則衝牙前後觸璜而為聲。所觸之玉,其形似牙,故曰「衝牙。」 綬,所以貫佩之珠玉而相承受者。元組綬,謂以元色之組為綬也。山元水蒼,如山之元,如水之蒼也。瑜,美玉也。綦,雜文也。瓀,玫,石之次玉者。縕,赤黃色。

《明堂位》

编辑

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灌用玉瓚大圭,薦用玉豆 雕篹,爵用玉琖。

以玉飾瓚,故曰「玉瓚。」以大圭為瓚柄,故言「玉瓚大圭」也。「玉豆」,以玉飾豆也。雕飾其柄,故曰「雕篹。」夏世爵名琖,以玉飾之。

「大璜、封父龜」,天子之器也。

鄭注大璜,夏后氏之璜。

《雜記》

编辑

《贊大行》曰:「圭,公九寸,侯伯七寸,子、男五寸,博三寸,厚 半寸,剡上左右各寸半,玉也。藻,三采六等。」

《贊大行》,古《禮書》篇名也。其書必皆贊說大行人之職事,今記者引之。子男執璧,非圭也,記者失之。博三寸,圭也,厚半寸,圭璧各厚半寸也。剡,上削殺其上也。藉玉者以韋衣板,而藻畫朱白蒼三色為六行,故曰「藻,三采六等」也。

《聘義》

编辑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䃉者,何也?為 玉之寡而䃉之多與?」孔子曰:「非為䃉之多故賤之也, 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 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 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揜瑜,瑜 不揜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 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 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鄭氏曰:䃉石似玉。縝,緻也。栗,堅貌。劌,傷也。義者不苟傷人。越,猶揚也。詘,絕止貌。《樂記》曰:「止如槁木。」瑕,玉之病也。瑜,其中間美者。 陸氏曰:「尹,正也。孚尹,猶言信正。」 應氏曰:「尹當作允。孚允皆信也。」疏曰:「圭璋特達」,謂行聘之時,惟執圭璋,特得通達,不加餘幣也。 馬氏曰:能柔能剛,能抑能揚,能斂能彰,而能備精麤之美,以全天人之道者,玉之為

「物也。能柔則溫潤而澤,所以為仁;能剛則廉而不劌,所以為義;能抑則垂之如隊,所以為禮;能揚則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所以為樂;能斂則縝密以栗,所以為智;能彰則瑕不揜瑜」 ,瑜不揜瑕,所以為忠;孚尹於中,旁達於外,所以為信。始之以仁,而成之以信,凡此皆麤而為人道也。於氣如白虹,所以為天;精神見「於山川,所以為地;圭璋特達所以為德;天下莫不貴之,所以為道。」 凡此皆精而為天道也。七者合而言之,皆謂之德,君子所貴以此德也。溫者德之始,言始所以見終。《論語》言孔子之五德則始於溫。夔教冑子以四德,亦始於溫。《詩》亦曰:「溫溫恭人,維德之基。」 古人用玉,皆象其美,若鎮圭以召諸侯,以恤「凶荒,用其仁也;齊有食玉,用其智也;牙璋以起軍旅,用其義也;國君相見以瑞,相享以璧,用其禮也;樂有鳴球,服有佩玉」 ,用其樂也;邦國玉節,用其信也;「琬以結好,琰以除慝,用其忠也;兩圭祀地,黃琮禮地」 ,用其能達於地也;「四圭祀天,蒼璧禮天」 ,用其能達於天也;「圭璋特達」 ,用其能達於德也。「已聘而」 還圭璋,已朝而班瑞,此皆古之為器而用玉之美者也。古之善比君子於玉者,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曰「如圭如璧」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 ,曰「玉振終條理」 ,曰「瑾瑜匿瑕」 ,曰「如玉如瑩,爰變丹青」 ,此古人比君子於玉者也。

《儀禮》

编辑

《覲禮》

编辑

諸侯覲於天子,為宮方三百步,四門,壇十有二尋,深 四尺,加方明於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設六色:東 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元下黃。設六玉:上圭 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東方圭。

六色象其神,六玉以禮之。上宜以蒼璧,下宜以黃琮,而不以者,則上下之神,非天地之至貴者也。設玉者刻其木而著之。

《周禮》

编辑

《夏官》

编辑

《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利玉石。」

訂義易氏曰:《禹貢》於雍州言,「厥貢球琳、琅玕。」孔氏謂球、琳,皆玉名,琅玕,石而似玉。 鄭鍔曰:「即藍田出玉也。」

《爾雅》

编辑

《釋器》

编辑

璲,瑞也。玉十謂之區。

《詩》:「鞙鞙佩璲。」璲者瑞玉。雙玉曰玨。五玨為區。

璆,琳玉也。

《璆琳》,美玉名。

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璋大八寸謂之琡;璧大六寸謂 之宣,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 環。

肉邊也。好孔也。

繸,綬也。

所佩之玉名「璲」,繫玉之組名「綬」,以其連繫璲玉,因名其綬曰「繸。」

《山海經》

编辑

《南山經》

编辑

招搖之山,臨于西海之上,多金玉。又東三百里,曰「堂。」 一作常庭之山,多水玉。

「《猨翼》之山多白玉。」 「《基山》其陽多玉。」

青丘之山,「其陽多玉。」

「箕尾之山,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柜山,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 堯光之山,其陽多玉。

瞿父之山多金玉。

句餘之山多金玉。

成山,其上多金玉。

會稽之山,其上多金玉。

《僕勾之山》,其上多金玉。

洵山,其陰多玉。

禱過之山,其上多金玉。

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

《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侖者之山,其上多金玉。有木焉,其狀如穀而赤理,其 汗如漆,其味如飴,食者不饑,可以釋勞,其名曰「白。」䓘 可以血玉。

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

《西山經》

编辑

小華之山,其陽多㻬琈之玉。 石脆之山,其陽多㻬琈之玉。 竹山多蒼玉。丹出水焉,東南流注於洛水,其中多水 玉。

羭次之山,其陽多嬰垣之玉
考證
又西百五十里,曰《時山逐》。一作遂水出焉,北流注於渭,

其中多水玉。

大時之山,陽多白玉。

黃山,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其中多玉。

《翠山》,其陽多黃金玉。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無草木,多玉。

《鈐山》,「其下多玉。」

泰冒之山,浴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其中多藻玉。

玉有符彩者。

《高山》,其下多青碧。涇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渭,其中多 磐石青碧。

碧,亦玉類也。

龍首之山,苕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涇水,其中多美玉。 鹿臺之山,其上多白玉。

《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

大次之山,「其陰多碧。」

薰吾之山多金玉。

眾獸之山,其上多㻬琈之玉。 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

「峚山,其上多丹木,圓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其味如 飴,食之不飢。」「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白玉, 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元玉。 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乃清,五味乃馨。 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而投之鍾山之陽,瑾瑜之玉 為良,堅栗精密,濁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 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禦不祥。

槐江之山,西望大澤,后稷所潛也,其中多玉。

樂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是多白玉。 蠃母之山,其上多玉。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長留之山》,是多文玉石。

章峨之山多瑤碧。

《符惕之山》,下多金玉。

《騩山》,其上多玉而無石。

天山多金玉。

《泑山》,「其上多《嬰短》之玉,其陽多瑾瑜之玉。」

《翼望之山》多金玉。

罷父之山,洱水出焉,其中多茈碧。

申山,其陽多金玉。

《鳥山》,其陽多玉。

申首之山,是多白玉。

涇谷之山,是多白玉。

剛山多㻬琈之玉, 英鞮之山下多金玉。

中曲之山,其陽多玉。

《鳥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玉。濫水出於其西,西流注 於漢水。多請幫助識別此字。《魮之魚》,其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魚尾, 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

崦嵫之山,「其陰多玉。」

《北山經》

编辑

「求如之山」,其下多玉。

「帶山」,其上多玉。

「虢山,其陽多玉。」「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無石。」

石者之山,其上多瑤碧。

潘侯之山,其陽多玉。

《大咸》之山,其下多玉。

《少咸》之山多青碧。

《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

管涔之山,其下多玉。

少陽之山,其上多玉。

《縣雍》之山,其上多玉。

狐岐之山,勝水出焉,東北流注於汾水,其中多蒼玉。 白沙山,是多白玉。

狂山,「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浮水,其中多美玉。 諸餘之山,其上多銅玉。」

敦頭之山,其上多金玉。

《鉤吾》之山,其上多玉。

北囂之山,其陰多玉。

梁渠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姑灌之山,「其陽多玉。」

《洹山》,「其上多金玉。」

《敦題》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大行之山,其上有金玉。

龍侯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馬成之山,其陰多金玉。

《咸山》,其上有玉。

《陽山》,其上多玉。

《賁》聞之山其上多蒼玉。

教山,其上多玉而無石。

發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景山》,其陽多玉《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

平山平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美玉。

京山有美玉。

《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玉。

彭毗之山多金玉。

泰頭之山,其上多金玉。

謁戾之山,其上有「金玉。」

沮洳之山,無草木,有金玉。

《少山》,其上有「金玉。」

錫山,其上多玉。

《景山》有美玉。

《題首之山有玉》。

繡山,其上有玉。

敦與之,「山無草木有金玉。」

柘山,其陽有「金玉。」

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

白馬之山,其陽多玉石。

泰戲之山多金玉。

《石山多藏金玉》。

《陸山》多美玉。

乾山,其陽有金玉。

碣石之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帝都之山有金玉。

《東山經》

编辑

藟山,其上有玉。

《栒狀》之山,其上多金玉。

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諸繩之水出焉,東 流注於澤,其中多金玉。又南三百里,曰嶽山,濼水出 焉,東流注於澤,其中多金玉。」

《獨山》,其上多金玉。

《泰山》,其上多玉。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江。一作海其中多 水玉。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無草木,多瑤碧。

嶧皋之山,其上多金玉。

緱氏之山多金玉。

《姑逢之山》多金玉。

鳧麗之山,其上多金玉。

請幫助識別此字。「山,其上多金玉。」 「踇隅之山,其上多金玉。」

東始之山,上多蒼玉。

欽山多金玉。

剡山多金玉。

《太山》上多金玉。

《中山經》

编辑

發視之《山》,其上多金玉。

《豪山》,其上多金玉。

鮮山多金玉。

《葌山》,其上多金玉。

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

敖岸之山,其陽多㻬琈之玉,其陰多赭黃。金。神熏池 居之,是常出美玉。

《騩山》,「其陰有㻬琈之玉。」 「宜蘇之山,其上多金玉。」

和山,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於河,其中多蒼玉。 「鹿蹄之山,其上多玉。」

釐山,其陽多玉。

「箕尾之山,其上多㻬琈之玉。」 「柄山,其上多玉。」

白邊之山,其上多金玉。

《首山》,其陽多㻬琈之玉。 《超山》,其陰多蒼玉。

歷山,「其陽多玉。」

尸山多蒼玉,「尸水出焉,南流注於洛,其中多美玉。 升山黃酸之水出焉,北流注於河,其中多璇玉。」 「《縞羝》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廆山》,其陰多㻬琈之玉。 婁涿之山多金玉。

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惠水南注於洛,其中多水玉。 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其陽多玉。

長石之山多金玉。

《傅山》,「其中多珚玉。」

橐山,其陽多金玉。

「常烝之山,潐水出焉,東北流注於河,其中多蒼玉。」 「夸父之山,其陽多玉。湖水出焉,北流注於河,其中多 珚玉。」

《陽華之山》,其陽多金玉。

放臬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蒼玉, 大請幫助識別此字。之山,「多㻬琈之玉,多麋玉。 少室之山,其上多玉。」

講山,「其上多玉。」

《嬰梁》之山,上多蒼玉
考證
《敏山》,其陽多㻬琈之玉。

《大騩》之山,其陰多美玉青堊。

《景山》,「其上多金玉。」

「驕山」,其上多玉。

女几之山,其上多玉。

宜諸之山,其上多金玉。洈水出焉,南流注於漳,其中 多白玉。

《陸》。請幫助識別此字。之山,其上多㻬琈之玉; 岐山,其上多金玉。

《靈山》,「其上多金玉。」

若山其上多㻬琈之玉, 《玉山》其上多金玉。

珉山,「其上多金玉。」 《鬲山蒲》。請幫助識別此字。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江,其中多白玉。 「隅陽之山,其上多金玉。」

勾。請幫助識別此字。「之山」,其上多玉。 「熊山,其上多白玉。」

騩山,其陽多美玉。

首陽之山,其上多金玉。

涿山,其陽多《㻬琈》之玉。 帝囷之山,其陽多《㻬琈》之玉。 視山多金玉。

即谷之山多美玉。

《游戲之山》多玉。

畢山,其上多㻬琈之玉; 嬰山,其上多金玉。

倚帝之山,其上多玉。

《嫗山》,其上多美玉。

《聲匈》之山多玉。

《奧山》其陽多㻬琈之玉。 杳山多金玉。

雲山,其下多㻬琈之玉。 風伯之山,其上多金玉。

《暴山》,其上多黃金玉。

「即公之山」,其下多㻬琈之玉。 「真陵之山,其下多玉。」

《玉曆通政經》

编辑

《玉甕》

编辑

《玉甕》者,聖人之應也。「不汲自盈」,王者飲食有節則出。

《財貨源流》

编辑

《玉》

编辑

「玉,天地之精也。」有山元文者,有水蒼文者,有白如截 肪,赤如雞冠,黑如純漆者,黃如蒸栗者。

《魏略》

编辑

《玉》

编辑

大秦國出五色玉。

《廣志》

编辑

《玉》

编辑

白玉,美者可以照面,出交州;青玉,出倭國;赤玉,出夫 餘。瑜玉、元玉、水蒼玉皆佩用。

《宋書》

编辑

《符瑞志》

编辑

《玉馬》王者精明,尊賢者則出。

《玉羊》,《師曠》時來至。

《玉雞》,王者至孝則至。

《璧流離》王者,不隱過則至。

《玉英五常》,並修則見。

《元圭》水泉流通四海,會同則出。

《黃銀紫玉》,王者不藏金玉,則黃銀紫玉光見深山。

《孔帖》

编辑

《玉河》

编辑

于闐其南千三百里,曰玉州,山多玉者也。其河源所 出,至于闐分為三:東曰白玉河,西曰綠玉河,又西曰 烏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異。每歲秋水涸,國王撈玉 於河,然後國人撈玉。

《宋程棨三柳軒雜識》

编辑

《古玉》

编辑

曾見《玉麟符》,如今香囊,白玉為質,石碾麒麟。又有片 玉,長可八寸,闊三兩指,如刀有把,名「抶衣」,古帝王既 御袍帶,以此抹腰,無摺縐。又片玉甚薄,上銳下闊,多 壓舌,殉葬含玉也。又塊玉如筍,名「代指」,講進相,以點 顯經籍,漢遺物。

《明楊慎玉名詁》

编辑

《玉名七十七條》

编辑

瑗,肉倍好也。     璧,好倍肉也。

環肉好若一也。又曰「玉空邊」等也。

《瓏》禱旱,瑞玉刻為龍文也。

「琥發兵」,瑞玉,刻為虎文也。

珵,楚玉也。珵六寸,光自照。

《璠璵》,魯玉也。     珚,齊玉也。

請幫助識別此字。《晉》,玉也。      瓊,赤玉也; 瓐,碧玉也      ;瑎,墨玉也。 瑿,元玉也。      玭,紫玉也。

請幫助識別此字。玉,半白半赤也。   璊,玉赩色也; 《㻶,青》白玉琯也。    理,玉膚也。 璞,玉未理也。     琢,玉始理也。

琈,玉采也。      《璘㻞》。玉文也。 玲,玉聲也。      璄,玉光也。 瑜,玉中美也。     璪,玉加瑑飾也。

《玓瓅》,玉點也。     玷,玉缺也。

珙,大璧也。      琡、璋大八寸也。

瑄、璧大六寸也。    璋,半圭,判白也。

琦,片玉也。      玨兩玉。

請幫助識別此字。奉使玉盛之車,笭間者也。 璱,玉華相帶,如琴絃也。 請幫助識別此字。「《玉英》羅列」,秩秩也。 《瑞》,舜所輯玉也。    《琯》,舜所受西王母獻玉也。 《琰》,夏桀寵女,名刻於玉也。

《琬》,周王結好圭也。   請幫助識別此字。以玉事神也; 瑒,祀天玉也     ;璹,玉器也; 瑁,圭頭邪刻也    ;𤪌,玉飾弁也; 瑁,玉佩之長也    ;瑬,玉垂玉飾冕也; 珩,佩玉節步也    ;玦,玉珮不連也。

珕蜃,飾佩刀也。    璣珠不圓也。 珽圭,長三尺也。    玫火,齊珠也。

瑛,水晶珠也。     瑫,玉在櫝也。 「玩兒」,弄璋也。     珈,以玉飾笄也。

瑱,以玉充耳也。    琫,佩刀下飾也。

請幫助識別此字。《玉劍鼻》也。     請幫助識別此字。印,鼻也。 珖,玉琯也。      珂,以玉飾,馬御也。

璫,穿耳,附珠也。    瑁,蠻女充耳玉也。

珬老雕入海化為珂珬,蚌屬,即車渠也。 瑑圭,有凸鄂也。    珧江,珧蚌也。

珨,蜃器也。      琇琇,瑩美石也。

瓖,馬上飾玉,所謂「金䤹玉瓖」也。 請幫助識別此字。以玉相贈遺也。   玖,黑色,玉可作鏡也。 《碔玞》,珉石似玉也。   瑕,玉病也。 瓛,玉上大下小也。

《陳繼儒妮古錄》

编辑

《玉》

编辑

◎環內之空處,名之曰「好。」玉之圓者為肉,其大者璧 也。肉倍於好,孔小而身大,璧之用亦甚大。

◎此《環》也,肉好若一,謂之「環」,肉內之孔,與玉之肉等 也。

◎此《瑗》也,好倍肉,謂之「瑗。」

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此玦也,古不謂之玦而謂之璜,故曰「半璧謂之 璜」,亦玉環之半者也。

余藏《漢玉杯》,乃細腰半瓢而下琢瓢葉細莖承之,真 有宋人三年為楮之意。人言前古民醇,工作率多鹵 拙,而沈括謂「古物至巧,正由民醇」,知言哉!

王惲《玉堂嘉話》云:「東坡《洗玉池銘》擘窠大字極佳。洗 玉,龍眠以十六古玉洗於池中,云時置之几上,則不 應有擘窠書,想別寫一大石也。」

《本草綱目》

编辑

《玉》

编辑

釋名

元真。

李時珍曰:按:許慎《說文》云:「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潤 澤以溫,仁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也;其聲舒揚遠 聞,智也;不撓而折,勇也;銳廉而不技,潔也;其字象三 玉連貫之形。」葛洪《抱朴子》云:「元真者,玉之別名也。服 之令人身飛輕舉。故曰:服元真者,其命不極。」

集解

《別錄》曰:「玉泉玉屑,生藍田山谷,采無時。」

陶弘景曰:「好玉,出藍田及南陽徐善亭部界中,日南 盧容水中,外國于闐、疏勒諸處皆善,潔白如豬膏,叩 之鳴者,是真也。其比類者,甚多相似,宜精別之。」所以 「燕石入笥,卞氏長號也。」

李珣曰:《異物志》云:「玉出崑崙。」《別寶經》云:「凡石韞玉,但 將石映燈看之,內有紅光明,如初出日,便知有玉也。」 蘇頌曰:「今藍田、南陽、日南,不聞有玉,惟于闐國出之。 晉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作《行程記》,載其國采玉之 地云。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崑山,西流一千三百 里,至于闐界牛頭山,乃疏為三河:一曰白玉河,在城」 東三十里;二曰綠玉河,在城西二十里;三曰烏玉河, 在綠玉河西七里。其源雖一,而其玉隨地而變,故其 色不同。每歲五六月,大水暴漲,則玉隨流而至。玉之 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謂之「撈 玉。」其國中有禁,器用服食,往往用玉,中國所有,亦自 彼來。王逸《玉論》載玉之色曰:「赤如雞」冠,黃如蒸栗,白 如截肪,黑如純漆,謂之「玉符」,而青玉獨無說焉。今青 白者常有,黑者時有,黃赤者絕無,雖《禮》之六器,亦不 能得其真者。今儀州出一種石,如蒸栗色,彼人謂之「栗玉」,或云亦黃玉之類,但少潤澤,聲不清越,為不及 也。然服食者惟貴純白,他色亦不取焉。

陳承曰:「儀州栗玉,乃黃石之光瑩者,非玉也。玉堅而 有理,火刃不可傷。此石小刀便可雕刻,與階州白石 同體而異色爾。」

李時珍曰:按:《太平御覽》云:「交州出白玉,夫餘出赤玉, 挹婁出青玉,大秦出菜玉,西蜀出黑玉;藍田出美玉, 色如藍,故曰藍田。」《淮南子》云:「鍾山之玉,炊以爐炭,三 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得天地之精也。」觀此諸說,則產 玉之處亦多矣。而今不出者,地方恐為害也,故獨以 于闐玉為貴焉。古禮元珪、蒼璧、黃琮、赤璋、白琥、元璜, 「以象天地四時而立名爾。」《禮記》云:「石蘊玉,則氣如白 虹,精神見於山川也。」《博物志》云:「山有穀者生玉。」《尸子》 云:「水圓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地境圖》云:「二月山中 草木生光下垂者有玉,玉之精如美女。」《玉書》云:「玉有 山元文,水蒼文生於山而木潤,產於水而流芳,藏於 璞而文采露於外。」觀此諸說,則玉有山產、水產二種。 中國之玉多在山,于闐之玉則在河也。其石似玉者, 碔、玞、琨、珉、璁、瓔也。北方有罐子玉,雪白有氣眼,乃藥 燒成者,不可不辨,然皆無溫潤。《稗官》載:「火玉色赤,可 烹鼎。暖玉可辟寒,寒玉可辟暑。香玉有香,軟玉質柔, 觀日玉洞見日中宮闕」,此皆希世之寶也。

寇宗奭曰:「燕玉,出燕北。體柔脆如油,和粉色,不入藥 用。」

《玉屑》

编辑

修治

陶弘景曰:「玉屑,是以玉為屑,非別一物也。《仙經》:服玨 玉,有搗如米粒,乃以苦酒焙消,令如泥,亦有合為漿 者。凡服玉,皆不得用已成器物及塚中玉璞。」

蘇恭曰:「餌玉當以消作水者為佳,屑如麻豆服者,取 其精潤臟腑滓穢,當完出也。又為粉服者,即使人淋 壅,屑如麻豆,其義殊深。化水法在《淮南三十六水法》 中。」

氣味

甘平無毒。

李珣曰:「鹹,寒,無毒。」

李時珍曰:「惡鹿角,養丹砂。」

主治

《別錄》曰:「除胃中熱,喘息煩滿,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 服輕身長年。」

《大明》曰:「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

《李珣》曰:「滋養五臟,止煩躁。宜共金銀、麥門冬等同煎 服,有益。」

附方

小兒驚啼:「白玉二錢半,寒水石半兩,為末,水調塗心 下。」聖惠方

痃癖,鬼氣,往來疼痛,及心下不可忍者,不拘大人小 兒,白玉、赤玉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薑 湯下。聖惠方

《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則自滅。聖濟錄

《玉泉》

编辑

釋名

《玉札》 玉漿, 《璚漿》。

《吳普》曰:「玉泉,一名玉屑。」

陶弘景曰:「此當是玉之精華者,質色明澈,可消之為 水,故名玉泉。今人無復的識者,通一為玉爾。」

馬志曰:按別本注云:「玉泉者,玉之泉液也。以仙室玉 池中者為上,故一名玉液。」今《仙經》三十六水法中,化 玉為玉漿,稱為玉泉,服之長年不老,然功劣於自然 泉液也。

寇宗奭曰:「《本經》言玉泉生藍田山谷,采無時。今藍田 無玉,而泉水古今不言采。陶氏言玉為水,故名玉泉。 如此則當言玉水,不當言玉泉。泉乃流布之義。今詳 泉字乃漿之誤,去古既遠,文字脫誤也。《道藏經》有金 飯玉漿」之文,唐李商隱有「璚漿未飲結成冰」之詩,是 采玉為漿,斷無疑矣。別本所注,不可取也。若如所言, 則舉世不能得。亦漫立此名耳。

李時珍曰:「玉泉。」作「玉漿」甚是。別本所注。乃《玉髓》也。《別 錄》自有條。諸家未深攷爾。

修治

《青霞子》曰:「作玉漿法:玉屑一升,地榆草一升,稻米一 升,取白露二升,銅器中煮,米熟絞汁,玉屑化為水,以 藥納入,所謂神仙玉漿也。」

陳藏器曰:「以玉殺朱草汁,化成醴。朱草,瑞草也。術家 取蟾蜍膏,軟玉如泥,以苦酒消之成水。」

氣味

甘平無毒。

《吳普》曰:「神農、岐伯、雷公:甘。李當之:平。畏款冬花、青竹。」

主治

《本經》曰:「五臟百病,柔筋強骨,安魂魄長。」請幫助識別此字。肉,益氣,利 血脈。久服耐寒暑,不肌渴,不老,神仙人。臨死服五斤三年色不變。

《別錄》曰:「療婦人帶下十二病,除氣癃,明耳目。久服,輕 身長年。」

《大明》曰:「治血塊。」

發明

許慎微曰:《天寶遺事》,楊貴妃含玉嚥津,以解肺渴。王 莽遺孔休玉曰:「君面有疵,美玉可以滅瘢。」後魏李預 得餐玉之法,乃采訪藍田,掘得若環璧雜器形者,大 小百餘枚,搥作屑,日食之,經年,云有效驗。而好酒損 志,及疾篤,謂妻子曰:「服玉當屏居山林,排棄嗜欲,而 吾酒色不絕,自致於死,非藥之過也。尸體必當有異 於人,勿使速殯,令後人知餐服之功。」時七月中旬,長 安毒熱,停尸四日,而體色不變,口無穢氣。

陶弘景曰:「張華云:『服玉用藍田穀玉,白色者。平常服 之,則應神仙。有人臨死服五斤,死經三年,其色不變。 古來發塚,見尸如生者,其身腹內外,無不大有金玉。 漢制,王公皆用珠襦玉匣,是使不朽故也。鍊服之法, 水屑隨宜。雖曰性平,而服玉者亦多發熱,如寒食散 狀。金玉既天地重寶,不比餘石,若未深解節度,勿輕』」 用之。

《馬志》曰:「《抱朴子》云: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但 其道遲成,須服一二百斤,乃可知也。玉可以烏米酒 及地榆酒化之為水,亦可以蔥漿消之為炲,亦可餌 以為丸,亦可以燒為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 火不灼,刃之不傷,百毒不死。不可用已成之器,傷人 無益,得璞玉乃可用也。赤松子以元蟲血漬玉為水」 服之故能乘煙霞上下。玉屑與水服之,俱令人不死。 所以不及金者,令人數數發熱,似寒食散狀也。若服 玉屑,宜十日一服,雄黃、丹砂各一刀圭,散髮洗沐,冷 水迎風而行,則不發熱也。《董君異常》,以玉醴與盲人 服,旬日而目愈也。

李時珍曰:「漢武帝取金莖露,和玉屑服,云可長生,即 此物也。但玉亦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 爾。養尸招盜,反成暴棄,曷若速朽歸虛之為見理哉?」

《白玉髓》

编辑

釋名

《玉脂》, 《玉膏》 《玉液》。

集解

《別錄》曰:「生藍田玉石間。」

李時珍曰:「此即玉膏也。別本以為玉泉」者,是矣。《山海 經》云:「密山上多丹木,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 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 生元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黃帝乃取密山之玉,禜 而投之鍾山之陽,瑾瑜之玉為食,堅栗精密,澤而有 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 之,以禦不祥。謹按密山,亦近于闐之間。是食者,服食 也。是饗者,祭祀也。服之者,佩服也。玉膏即玉髓也。《河 圖玉版》云:「少室之山有白玉膏,服之成仙。」《十洲記》云: 「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醴,飲數升輒醉,令人長生。」 《抱朴子》云:「生玉之山有玉膏,流出鮮明如水精,以無 心草末和之,須臾成水,服之一升長」生。皆指此也。 陳藏器曰。今玉石間水。飲之亦長生潤澤。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別錄》曰:「婦人無子,不老延年。」

《青玉》

编辑

釋名

玨玉。

李時珍曰:穀一作「玨」,又作「玨」,谷、角二音,二玉相合曰 玨。此玉常合生故也。

集解

《別錄》曰:「生藍田。」

陶弘景曰:「張華言合玉漿,用玨玉,正縹白色,不夾石。 大者如升,小者如雞子。取於穴中者,非今作器物玉 也,出裴鄉縣舊穴中。黃初時,詔征南將軍夏侯上求 之。」

李時珍曰:按:《格古論》云:「古玉以青玉為上,其色淡青 而帶黃色。綠玉深綠色者佳,淡者次之。菜玉非青非 綠如菜色,此玉之最低者。」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別錄》曰:「婦人無子,輕身不老,長年。」

附錄璧玉

《別錄》曰:味甘,無毒。主明目,益氣,使人多精,生下。 李時珍曰:璧,瑞玉圜也。此玉可為璧,故曰璧玉。璧外 圓象天,內方象地。《爾雅》云:「璧大六寸謂之瑄,肉倍好 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

《玉英》

编辑

《別錄》曰:「味甘。主風瘙,皮膚痒。生山竅中,明白可作鏡一名『石鏡』。」十二月採。

《合玉石》

编辑

《別錄》曰:「味甘,無毒。主益氣,療消渴,輕身,辟穀。生常山 中丘,如彘肪。」

李時珍曰:「此即碾玉砂也。玉須此石碾之乃光。」

《遵生八牋》

编辑

《論古玉器》

编辑

《高子》曰:「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以黃為中色,且不 易得;以白為偏色,時亦有之故耳。今人賤黃而貴白, 以見少也。然甘黃如蒸栗,色佳,焦黃為下,甘青色如 新柳,近亦無之。余見甘黃玉馬,長四寸,神氣如生甘 青羊頭鉤螭玦素。」請幫助識別此字。等物,色嬌可愛。余得一舊物殘 缺者,製為五岳巾圈、蟾鈕,二物甚佳;碧玉色如菠菜, 深綠為佳,有細墨洒點,有淡白間雜者次之;墨玉如 漆者佳。西蜀有石類之;紅玉色如雞冠者可貴;「三玉」 世不多見,都中亦寶重之;綠玉類碧色,少深翠,中有 飯糝者佳。外此七種,皆不足取矣。上古用玉,珍重似 不敢褻,故製圭以封「諸侯,製璧以祀天帝,製黃琮以 祀地祇。製璋如半圭,用赤以禮南方;製琥如虎,以禮 西方;製璜如半璧」,用元以禮北方。若璁、珩、雙璜、衡牙, 珮之飾也;琫珌、轆轤,劍之飾也。若指南人、蚩托軸、輅 飾諸具。弁星、蚩牛環、螳蜋鉤、轆轤環、螭彘、蟠璃環、商 頭鉤、雙螭鉤、玉套管、璩環、帶鉤、拱璧,皆王侯輿服之 飾也。珫珥、雜珮、步搖、笄珈、玉填玉琀、瓊華、璪玉,皆后 宮夫人之飾也。又如以玉作六瑞寶璽、岡卯、明璫、玉 魚、玉碗、巵、匜、帶、圍弁、飾玉辟邪圖書等物,何重如之? 後此失古用玉意矣。自唐宋以下,所製不一,如管、笛、 鳳釵、乳絡、龜魚帳、墜《哇哇》、樹石、爐頂、帽頂、提㩦袋、挂、 壓口、方圓細花帶板、燈板、人物神像、爐瓶、鉤鈕,文具, 器皿,杖頭,杯盂,扇墜,梳背,玉冠,簪珥,絛環,刀。𩨜猿、馬、 牛、羊、犬、貓花朵,種種玩物,碾法如刻,細入絲髮,無隙 敗矩,工緻極矣,盡矣。宋工製玉,發古之巧,形後之拙, 無奈宋人焉。不特製巧,其取用材料,亦多心思不及。 若余見一尺高張仙,其玉綹處布為衣,摺如畫。又一 六寸高元帝像,取黑處一片為髮,且自額起,面與身 衣純白,無一點雜染。又一子母貓,長九寸,白玉為母, 身負六子,有黃黑為玳瑁者,有純黑者,有黑白雜者, 有黃者。因玉玷污,取為形體,「扳附」眠抱,諸態妙用,種 種佳絕。又一墨玉大玦,全身地子靈芝俱黑,而雙螭 騰雲捲方,皆白玉身尾,初非勉強紐捏。又若瑪瑙蜩 蟬,黑首黃胸,雙翅渾白明亮。又一彌勒,以紅黃纏絲, 取為袈裟,以黑處為袋,面肚手足、純白種種巧用。余 見大小數百件皆然,近世工匠,何能比方?然漢人琢 磨,妙在雙鉤碾法,宛轉流動,細入秋毫,更無疏密不 勻,交接斷續,儼若遊絲白描,曾無請幫助識別此字。跡。若余見漢人 巾圈,細碾星斗,頂撞圓活。又見螭虎雲霞,層疊穿挽, 圈子皆實碾雙鉤,若堆起飛動,但玉色土蝕迨盡,綴 線二孔,以銹其一,此豈後人可擬?要知巾圈非唐人 始也。又若岡卯,有方者、六稜者,其「鉤」字之細,其大小 圖書,碾法之工,宋人亦自甘心。其製人物螭玦鉤環 并殉葬等物,古雅不煩無意肖形,而物趣自具,尚存 三代遺風。若宋人則刻意模擬,求物像形,徒勝漢人 之簡,不工漢人之難,所以「雙鉤細碾」,書法「臥蠶」,則迥 別矣。漢宋之物,入眼可識。至若古玉存遺,傳世者少, 出土者多,土銹尸侵,似難偽造。古之玉物,上有血侵, 色紅如血,有黑銹如漆,做法典雅,摩弄圓滑,謂之「尸 古。」如玉物上蔽黃土,籠罩浮翳,堅不可破,謂之「土古。」 余見一玉玦,半裹青綠,此必墓中與銅器相雜,沾染 銅色乃耳,亦奇物也。余有定窯二瓶,周身亦有青綠, 似同此。故近日吳中工巧,模擬漢、宋璃玦鉤環用蒼 黃雜色邊皮蔥玉,或帶淡墨色玉,如式琢成偽亂,古 製每得高值,孰知今人所不能者。雙鉤之法,形似稍 可偽真,鉤碾何法擬古,識者過目自別,奚以偽為?今 時玉材,較古似多。西域近出大塊,劈爿玉料,謂之「山 材」,從山石中搥擊取用,原非于闐。崑岡西流砂水中, 天生玉子,色白質乾,內多綹裂,俗名「江魚綹」也,恐此 類不若水材為寶。有種水石美者,白能勝玉,內有飯 糝點子,可以亂真。又如寶定石、茅山石、階州石、巴璞、 嘉璞、宣化璞、忠州石、萊州石、阿不公石、梳粧樓、肖子 石,俱能混玉,但少溫潤水色,當細別之。又如古之異 玉器具,如寒玉魚、溫玉棋子、紫玉笛、紫玉九雛釵、五 色玉環、玉膏滅、斑玉、火玉、玉甕、紫玉函,此皆天地間 祕寶,今入何處,多在內帑,否歸仙府,令後世徒知有 此名耳,奇哉!

《天工開物》

编辑

《玉》

编辑

凡玉入中國,貴重用者盡出于闐。

漢時西國號後代,或名「別失八里」 ,或統服赤斤。蒙古定名未詳。

蔥嶺。所謂藍田,即蔥嶺出玉別地名,而後世誤以為 西安之藍田也。其嶺水發源,名阿耨山,至蔥嶺分界兩河,一曰白玉河,一曰綠玉河。晉人張匡鄴作《西域 行程記》,載有「烏玉河」,此節則妄也。玉璞不藏深土,源 泉峻急,激映而生。然取者不於所生處,以急湍無著 手,俟其夏月水漲,璞隨湍流徙,或百里,或二三百里, 取之河中。凡玉映月精光而生,故國人沿河取玉者, 多於秋間明月夜,望河候視玉璞堆聚處,其月色倍 明亮。凡璞隨水流,仍錯雜亂石淺流之中,提出辨認 而後知也。白玉河流向東南,綠玉河流向西北,亦力 把力地,其地有名「望野」者,河水多聚玉,其俗以女人 赤身沒水而取者,云陰氣相召,則玉留不逝,易於撈 取,此或夷人之愚也。

《夷》中不貴此物,更流數百里,途遠莫貨,則棄而不用。

凡玉,唯白與綠兩色。綠者,中國名「采玉。」其赤玉黃玉 之說,皆奇石《琅玕》之類,價即不下於玉,然非玉也。凡 玉璞根係山石流水,未推出位時,璞中玉軟如棉絮, 推出位時則已硬,入塵見風則愈硬。謂世間琢磨有 軟玉,則又非也。凡璞藏玉其外者,曰「玉皮」,取為硯托 之類,其值無幾。璞中之玉,有縱橫尺餘無瑕玷者。古 者帝王取以為璽,所謂連城之璧,亦不易得。其縱橫 五六寸無瑕者,治以為杯斝,此已當世重寶也。此外 惟西洋瑣里有異玉,平時白色,晴日下看,映出紅色, 陰雨時又為青色,此可謂之玉妖,《尚方》有之。朝鮮西 北太尉山有千年璞,中藏羊脂玉,與蔥嶺美者無殊 異。其他雖有,載志,聞見則未經也。凡《玉由彼地纏頭 回》。

其俗,人首一歲裹布一層,老則擁腫之甚,故名纏頭回子。其國王亦謹不見髮,問其故,則云「見髮則歲凶荒」 ,可笑之甚。

「或愬河舟,或駕橐駝,經莊浪入嘉峪」,而至於甘州與 肅州。中國販玉者,至此互市而得之。東入中華,卸萃 燕京。玉工辨璞高下,定價而後琢之。

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

凡玉初剖時,冶鐵為圓槃,以盆水盛沙,足踏圓槃,使 轉添沙,剖玉逐忽劃斷。中國解玉,沙出順天玉田與 真定、邢臺兩邑。其沙非出河中,有泉流出,精粹如麪, 藉以攻玉,永無耗折。既解之後,別施精巧工夫,得鑌 鐵刀者,則為利器也。

「鑌鐵」 ,亦出西番哈密衛礪石中,剖之乃得。

凡玉器琢餘碎取入鈿花用,又碎不堪者,碾篩和灰 塗琴瑟,琴有玉音,以此故也。凡鏤刻絕細處,難施錐 刃者,以蟾酥填畫而後鍥之。物理制服,殆不可曉。凡 假玉以碔《玞克》者,如錫之於銀,昭然易辨。近則搗舂 上料白瓷器,細過微塵,以白斂諸汁,調成為器,乾燥 玉色燦然,此偽最巧云。凡珠玉金銀,胎性相反。金銀 「受日精,必沈埋深土,結成珠玉。寶石受月華,不受寸 土掩蓋。寶石在井上透碧空,珠在重淵,玉在峻灘,但 受空明水色。蓋上珠有螺城,螺母居中,龍神守護,人 不敢犯。數應入世用者,螺母推出人取玉,初孕處亦 不可得,玉神推徙入河,然後恣取,與珠宮同神異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