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禮記義疏 (四庫全書本)
欽定禮記義疏 |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四
欽定禮記義疏 禮類三〈禮記之屬〉提要
〈臣〉等謹按
欽定禮記義疏八十二卷乾隆十三年
御定三禮義疏之第三部也經文四十九篇𨤲為七十七卷附載圖五卷其詮釋七例亦與周官義疏同三禮以鄭氏為専門王肅亦一代通儒博觀典籍百計難之弗勝也後儒所見曽不逮肅之棄餘乃以一知半解譁然詆鄭氏不聞道韓愈所謂不自量者其是類歟然周官儀禮皆言禮制禮記則兼言禮意禮制非考證不明禮意則可推求以義理廣摭羣言於郊社樂舞裘冕車旗尊彛圭鬯燕飲饗食以及月令内則諸名物皆一一辨訂即諸子軼門百家雜說可以𠫵考古制者亦詳徴博引曲證旁通而辨說則頗採宋儒以補鄭注所未備其中庸大學二篇陳澔集說以朱子編入四書遂刪除不載殊為妄削古經今仍録全文以存舊本惟章句改從朱子不立異同以消門户之爭盖言各有當義各有取不拘守于一端而後見
衡鑒之至精也至于
御纂諸經易不全用程𫝊本義而仍以程𫝊本義居先書不全用蔡𫝊而仍以蔡𫝊居先詩不全用朱𫝊而仍以朱𫝊居先春秋于胡𫝊尤多所駁正刋除而尚以胡𫝊標題列三𫝊之次惟禮記一經于陳澔集說僅棄瑕録瑜雜列諸儒之中不以冠首仰見
睿裁精審務恊是非之公尤足正胡廣等禮記大全依附門牆隨聲標榜之謬矣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四 禮類三〈禮記之屬〉欽定禮記義疏凡例
一
本朝崇尚經術周易折中奉
聖祖御纂後詩書春秋次第成編兹
特命儒臣纂修三禮
欽定折衷於是五經炳備咸正無缺惟禮記經文既多註釋繁富故簡帙逾舊今勒成七十有七卷圖五卷共八十二卷
一說禮諸家或専尚鄭孔或喜自立說而好排注疏紛紛聚訟兹各虛心體究無所専適惟說之是者從之至於義理之指歸一奉程朱為圭臬云
一三禮同為聖典而戴記旨非一端必博徵羣籍以求精解確證故自竹書汲冢周秦諸子帝王世紀及史漢等皆在採錄其諸儒由鄭氏而下
至
本朝儒家専訓戴經外或註他經或在別說義有當引咸採擇以入案中不另標姓氏其宋元以來或𠞰說雷同蕪蔓冗陋無足𤼵明者皆屏汰不錄
一經文如玉藻王制諸篇有先後錯簡宜更正者止於注内表明之諸家或未詳究則以案語𤼵之而文仍舊本無専輒改易用昭遵古之義惟月令樂記章句稍有併合分析為便於訓釋也
一經文字樣間有不同如九齡或作九聆九鈴等竝附出本文下
一中庸大學二篇自宋大儒編為四書其後俗本禮記遂有止載其目而不列其文者兹仍曲臺之舊以尊全經以存古本兼輯朱註以示準繩而正義等條概置勿用
一禮經名物度數尤當精審極究辨是非而正異同故注中於郊社樂舞裘冕車旗尊彝圭鬯燕飲饗食及月令紀𠉀之物内則有事之文皆再三考訂研核必求至當而九天六天眀堂大廟鄭王之殊互今古之參差或駁或甄要取歸於不惑其有去古既逺類不可以强通者則從闕疑
一每經文下講說諸家各以時代為次代同者則以其人之先後為次所引注疏間或先孔後鄭者則因經文之先後次之
一每經文下釋詁辨析互引旁連說或兼存義有總括先正義次通論餘論次存疑存異次辨正次案次總論如案繫辨正則列在存疑存異後若但𤼵明經義則列在存疑存異前七十七卷統歸畫一
一先儒稱鄭氏康成稱周程張朱子及稱姓名若某氏某曰等體例亦歸畫一
一孔疏或釋注或闡經旨各分大小書之與周官儀禮賈疏一例
一所引注疏或仍其全文或節其要義有刪無增亦無改
一古注疏每篇目下必有解題著所以名篇之意今自鄭孔外凡諸家有所論說皆採取其要使一篇大旨開卷即明
一月令一篇諸家所論得失不同今採周書時訓吕不韋書淮南子及唐月令各附於下而以時憲書較當時節𠉀以備參考
一禮記雖雜成於漢儒然微言大義往往斯在即以檀弓事或𫝊疑明堂位辭多夸越王制與周官孟子各有牴牾亦必詳求義訓不附會亦不武斷
一校正字體㸃畫無訛一遵康熙字典
一古六經皆有圖蓋左圖右史所以按驗而便稽考也兹編既成復因禮器三禮諸圖之舊損益為圖并加圖說俾窮經者瞭如指掌
引用姓氏
周
荀氏〈况〉
漢
董氏〈仲舒 寛夫 廣川〉
毛氏〈萇 趙郡〉
司馬氏〈遷 子長 龍門〉
孔氏〈安國 子國 曲阜〉
戴氏〈徳 延君 譙國〉
戴氏〈聖 次君〉
劉氏〈向 子政〉
劉氏〈歆 子駿〉
杜氏〈子春 緱氏〉
班氏〈固 孟堅 扶風〉
賈氏〈逵 景伯〉
仲氏〈長統 公理 髙平〉
鄭氏〈興 少贑〉
鄭氏〈衆 仲師〉
馬氏〈融 季長 扶風〉
許氏〈慎 叔重〉
服氏〈䖍 子愼〉
盧氏〈植 子幹 涿郡〉
何氏〈休 邵公 任城〉
鄭氏〈𤣥 康成 髙密〉
趙氏〈岐 邠卿一字臺卿〉
蔡氏〈邕 伯喈 陳畱〉
髙氏〈誘〉
應氏〈劭 仲瑗 南頓一作仲逺〉
劉氏〈熙 成國〉
李氏〈廵〉
田氏〈瓊〉
王氏〈肅 子邕〉
孫氏〈炎 叔然 樂安〉
蘇氏〈林 孝友 陳畱〉
譙氏〈周 允南 西充〉
韋氏〈昭 𢎞嗣 雲陽〉
射氏〈慈 孝宗〉
何氏〈晏 平叔 南陽〉
晉
杜氏〈預 元凱 當陽〉
孫氏〈毓〉
郭氏〈璞 景純 聞喜〉
范氏〈𡩋 武子〉
傅氏〈咸 長虞 義渠〉
賀氏〈循 彥先 山隂〉
徐氏〈邈 仙民 姑幕〉
劉氏〈智 子房 髙唐〉
宋
庾氏〈蔚之 潁川〉
范氏〈曄 蔚宗 順陽〉
梁
賀氏〈瑒 徳璉 山隂〉
崔氏〈靈恩 東武城〉
何氏〈𦙍 子季 潛江〉
皇氏〈侃 吳郡一作皇甫〉
北魏
徐氏〈遵眀 子判 華陰〉
李氏〈謐 永和〉
袁氏〈翻〉
北齊
熊氏〈安生 植之 阜城〉
隋
王氏〈通 仲淹 文中子〉
唐
陸氏〈元朗 徳眀 吳縣〉
魏氏〈徴 元成〉
孔氏〈穎達 仲達 衡水一作沖逺〉
賈氏〈公彦 洺州〉
顔氏〈師古 萬年〉
張氏〈守節〉
杜氏〈佑 君卿 萬年〉
趙氏〈匡 伯循 河東〉
邱氏〈光庭〉
韓氏〈愈 退之 昌黎〉
柳氏〈宗元 子厚 河東〉
成氏〈伯璵 中山〉
宋
聶氏〈崇義 洛陽〉
孫氏〈奭 宗古 博平〉
邢氏〈昺 叔明〉
歐陽氏〈修 永叔 廬陵〉
曾氏〈鞏 子固 南豐〉
劉氏〈敞 原父 公是〉
劉氏〈攽 貢父 公非〉
司馬氏〈光 君實 涑水〉
王氏〈安石 介甫 臨川〉
何氏〈洵直〉
王氏〈昭禹 光逺 東巖〉
方氏〈慤 性夫 嚴陵〉
馬氏〈睎孟 彥醇〉
劉氏〈彝 執中 長樂〉
李氏〈格非 文叔 濟南〉
陸氏〈佃 農師 山陰〉
劉氏〈安世 器之 元城〉
周子〈敦頤 茂叔 濂溪〉
程子〈顥 伯淳 明道〉
程子〈頤 正叔 伊川〉
張子〈載 子厚 横渠〉
范氏〈祖禹 淳夫 華陽〉
蘇氏〈軾 子瞻 東坡〉
顧氏〈臨 子敦〉
劉氏〈恕 道原 京兆一作筠州〉
黄氏〈敏求 演山〉
黄氏〈裳 冕仲 延平〉
周氏〈諝 希聖 延平〉
吕氏〈大臨 與叔 藍田〉
周氏〈行已 恭叔 浮沚〉
吕氏〈希哲 原眀 滎陽〉
彭氏〈汝礪 器資 鄱陽〉
李氏〈覯 泰伯 盱江〉
晁氏〈說之 以道 嵩山〉
沈氏〈括 存中 夢溪翁〉
楊氏〈時 中立 龜山〉
陳氏〈祥道 用之 三山〉
陳氏〈 晉之〉
胡氏〈安國 康侯 崇安〉
范氏〈成大 致能 吳郡〉
葉氏〈夢得 少藴 石林〉
慕容氏〈彥逄 叔遇 毗陵〉
胡氏〈銓 邦衡 廬陵〉
應氏〈鏞 子容 金華〉
髙氏〈閌 抑崇 息齋〉
程氏〈迥 可久 沙隨〉
程氏〈大昌 泰之 休寕〉
鄭氏〈樵 漁仲 夾漈〉
洪氏〈适 景伯 鄱陽〉
洪氏〈邁 景盧 容齋〉
王氏〈蘋 信伯 福清〉
林氏〈之奇 少穎 三山〉
髙氏〈文彪 㑹稽〉
胡氏〈寅 明仲 致堂〉
胡氏〈宏 仁仲 五峯〉
林氏〈光朝 謙之 艾軒〉
張氏〈栻 敬夫 南軒〉
吕氏〈祖謙 伯恭 東萊〉
朱子〈熹 元晦 紫陽〉
薛氏〈季宣 士龍 永嘉〉
史氏〈浩 直翁 四明〉
陸氏〈九淵 子静 象山〉
陳氏〈傅良 君舉 止齋〉
王氏〈炎 晦叔 雙溪〉
唐氏〈仲友 與正 金華〉
葉氏〈適 正則 水心〉
項氏〈安世 平甫 括蒼〉
黄氏〈度 文叔 山陰〉
鄭氏〈鍔 剛中 三山〉
李氏〈舜臣 子思 隆山〉
黄氏〈榦 直卿 勉齋〉
輔氏〈廣 漢卿 慶源〉
蔡氏〈沈 仲黙 九峯〉
楊氏〈復 信齋 秦溪〉
楊氏〈簡 敬仲 慈湖一作慈溪〉
沈氏〈清臣 正卿 晦巖〉
游氏〈桂 元𤼵 廣安〉
陳氏〈騤 叔進 天台〉
易氏〈祓 彥祥 山齋一作彥章〉
葉氏〈時 秀𤼵 竹埜〉
顧氏〈元常 平甫 新定〉
陳氏〈淳 安卿 北溪〉
林氏〈椅 奇卿〉
沈氏〈煥 晦叔 四明〉
邵氏〈淵 萬宗 金華一作囦〉
徐氏〈自明 誠甫 永嘉〉
戴氏〈溪 少望 岷隠一作肖望〉
祝氏〈穆 和父〉
潘氏〈植 子醇 浦城〉
張氏〈逸 大隠〉
莊氏〈夏 子禮 永春〉
晁氏〈公武 子止 昭徳〉
趙氏〈汝騰 茂實〉
眞氏〈徳秀 景元 西山一作希元〉
魏氏〈了翁 華父 鶴山〉
王氏〈與之 次㸃 東巖〉
范氏〈鍾 仲和 金華〉
嚴氏〈粲 坦叔 華谷〉
黄氏〈仲炎 若晦 永嘉〉
李氏〈冶 敬齋〉
衛氏〈湜 正叔 崑山〉
張氏〈虙 四明〉
陳氏〈埴 器之 潛室〉
劉氏〈孟冶〉
饒氏〈魯 仲元 魯齋〉
王氏〈應麟 伯厚 深寧叟〉
熊氏〈禾 去非 勿軒〉
馬氏〈廷鸞 翔仲 碧梧〉
朱氏〈申 周翰 建安〉
林氏〈希逸 鬳齋〉
黄氏〈震 東𤼵 慈溪〉
陳氏〈振孫 伯玉 直齋〉
家氏〈翁 則堂 處士〉
元
馬氏〈端臨 貴與 鄱陽〉
敖氏〈繼公 君善 長樂〉
吳氏〈澄 幼清 臨川〉
金氏〈履祥 吉甫 仁山〉
熊氏〈朋來 與可〉
陳氏〈澔 可大 東匯〉
程氏〈復心 婺源〉
陳氏〈櫟 定宇 新安〉
彭氏〈應龍 翼夫 集齋〉
戴氏〈侗〉
彭氏 〈亷夫〉
虞氏〈集 伯生 邵庵〉
李氏〈亷〉
彭氏〈絲 魯叔 魯齋〉
明
劉氏〈基 伯溫 青田〉
王氏〈褘 子充 金華〉
汪氏〈克寛 徳輔 環谷〉
方氏〈孝孺 希古 正學〉
邵氏〈寳 國賢 二泉〉
邱氏〈濬 仲深 瓊山〉
羅氏〈欽順 允昇 整菴〉
吕氏〈柟 仲木 涇野〉
何氏〈孟春 子元 郴州〉
魏氏〈校 子才 莊渠〉
姚氏〈舜牧 虞佐 承庵一作虞颺〉
徐氏〈師曾 伯魯 魯庵〉
季氏〈本 明徳 彭山〉
王氏〈應電 昭眀 明齋〉
鄧氏〈元錫 汝極 潛谷〉
郝氏〈敬 仲輿 楚望〉
吕氏〈坤 叔簡 新吾〉
余氏〈心純 葵明 黄崗〉
王氏〈圻 洪州〉
黄氏〈乾行 玉巖〉
張氏〈怡〉
楊氏〈鼎熙 緝庵〉
芮氏〈城 巖尹 溧陽〉
秦氏〈繼宗〉
何氏〈兆清 聖徵 吳中〉
湯氏〈三才 中立 丹陽〉
盧氏〈翰〉
孫氏〈佖 眉山〉
晏氏〈光〉
李氏〈開 去非 小舟〉
王氏 〈石梁〉
吳氏〈華〉
張氏〈燧〉
史氏〈駉孫〉
毛氏〈信卿〉
蔣氏〈君實〉
胡氏〈迥〉
王氏〈子墨〉
董氏〈瑋〉
王氏〈喬桂〉
董氏〈師讓〉
詹氏〈道𫝊〉
董氏〈應〉
孫氏〈景南〉
徐氏
李氏
虙氏
張氏
彭氏
王氏
許氏
〈以上二十四人未詳世次今附於此〉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禮記義疏目錄
卷首
聖制
綱領
卷一
曲禮上第一之一
卷二
曲禮上第一之二
卷三
曲禮上第一之三
卷四
曲禮上第一之四
卷五
曲禮上第一之五
卷六
曲禮下第二之一
卷七
曲禮下第二之二
卷八
曲禮下第二之三
卷九
檀弓上第三之一
卷十
檀弓上第三之二
卷十一
檀弓上第三之三
卷十二
檀弓下第四之一
卷十三
檀弓下第四之二
卷十四
檀弓下第四之三
卷十五
王制第五之一
卷十六
王制第五之二
卷十七
王制第五之三
卷十八
王制第五之四
卷十九
王制第五之五
卷二十
月令第六之一
卷二十一
月令第六之二
卷二十二
月令第六之三
卷二十三
月令第六之四
卷二十四
月令第六之五
卷二十五
月令第六之六
卷二十六
曾子問第七之一
卷二十七
曾子問第七之二
卷二十八
文王世子第八之一
卷二十九
文王世子第八之二
卷三十
禮運第九之一
卷三十一
禮運第九之二
卷三十二
禮運第九之三
卷三十三
禮運第九之四
卷三十四
禮器第十之一
卷三十五
禮器第十之二
卷三十六
郊特牲第十一之一
卷三十七
郊特牲第十一之二
卷三十八
郊特牲第十一之三
卷三十九
内則第十二之一
卷四十
内則第十二之二
卷四十一
玉藻第十三之一
卷四十二
玉藻第十三之二
卷四十三
玉藻第十三之三
卷四十四
明堂位第十四
卷四十五
喪服小記第十五之一
卷四十六
喪服小記第十五之二
卷四十七
大傳第十六
卷四十八
少儀第十七
卷四十九
學記第十八
卷五十
樂記第十九之一
卷五十一
樂記第十九之二
卷五十二
樂記第十九之三
卷五十三
雜記上第二十之一
卷五十四
雜記上第二十之二
卷五十五
雜記下第二十一之一
卷五十六
雜記下第二十一之二
卷五十七
喪大記第二十二之一
卷五十八
喪大記第二十二之二
卷五十九
祭法第二十三
卷六十
祭義第二十四之一
卷六十一
祭義第二十四之二
卷六十二
祭統第二十五
卷六十三
經解第二十六 哀公問第二十七
卷六十四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孔子閒居第二十九
卷六十五
坊記第三十
卷六十六
中庸第三十一之一
卷六十七
中庸第三十一之二
卷六十八
表記第三十二
卷六十九
緇衣第三十三
卷七十
奔喪第三十四 問喪第三十五 服問第三十六
卷七十一
閒𫝊第三十七 三年問第三十八
卷七十二
深衣第三十九 投壺第四十 儒行第四十一
卷七十三
大學第四十二
卷七十四
冠義第四十三 昏義第四十四
卷七十五
鄉飲酒義第四十五 射義第四十六
卷七十六
燕義第四十七 聘義第四十八
卷七十七
喪服四制第四十九
卷七十八
禮記圖一
卷七十九
禮記圖二
卷八十
禮記圖三
卷八十一
禮記圖四
卷八十二
禮記圖五
- 全覽1
- 全覽2
- 全覽3
- 卷首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