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甪里先生文集
卷之七
作者:高聖謙
1895年
卷八

山海遊觀篇

编辑

遊曦陽錄

编辑

俗離,曦陽。東南名岳也。其間名水石而洞者如仙遊,華陽,玉樑,雙龍。皆絶勝界。距家止三五舍。卽衽席間物。余聞而慕之。行且六十年。一眄睞不及。豈好山水如好名士。近舍皇甫湜而遠求白樂天耶。今老矣。域外之觀已無望。求境之可觀者與吾可能遊者。無如二山。且秋來得好天氣。楓菊益可人。於是。約三數同志。爲旬五御泠之遊。其日。碧狗黃華月下澣。其具家弟文謙奉奚囊以從。

一雙芒屝一奚囊。分付書僮夜束裝。更告溪南溪北友。明朝秋色滿曦陽。

三街約行
编辑

早發抵三街店上。柳上舍大圭先至。抵兪峴。黃監役聲汝踵至。皆約中也。

循名循利苦多門。枉使時人醉夢昏。此去瑤園知不遠。羣眞邀我紫霞樽。

兎遷
编辑

日晡。登兎遷。亂确間斷續微逕。纔一線容足外。卽千尋絶澗。

肩輿三十里。殘日已西紅。陟險身如倒。尋眞境若空。煙深村遠近。崖斷路西東。將護躋雲棧。玆行二老同。

夜宿老牧
编辑

暮訪李亨彦。時亨彦南遊不還。有其二子。止宿。

尋秋來叩友生門。山意留人欲早昏。寂歷空簾垂自在。黃花虛負渭城樽。

孤山道中
编辑

明日。路過孤山。玆以往所經。皆峽村。古松流水間。槲蘺茅舍。在在蕭灑可念。

名山留待老詞宗。一色霜楓萬樹松。寄語雲中雙白鶴。可能分我太華峯。

頭白烟霞興益新。肩輿蕭散度芳辰。靑山影裏千年洞。紅樹圍中十室隣。境凈渾疑華胥國。風淳多是葛天民。何由脫略人間事。如此閒區老此身。

曦陽峯
编辑

未到陽山寺十數里。遙望亭亭玉芙蓉秀出白雲間者。曦陽峯也。

百磨桑瀛瘦骨全。拄將無恙女媧天。烟消日出生眞面。玉削晴空一朶蓮。

夜遊巖
编辑

直至洞門外。有溪不甚深。有石當溪。可羅胡床八九十。平如準過。滑如鏡磨。色白晢可愛。石面有夜遊巖三字。若龍蛇活動。孤雲筆。

夜遊巖上昔人遊。人去巖空不盡秋。雨洗頑顔苔蝕字。一千年事水東流。

曦陽古寺
编辑

沿溪而上。溪多白石。挾道楓林如繡幕。行數弓許。訪曦陽古寺。寺剝落。僧亦無有。第其占界要妙。棟宇塲臺。宏麗羅絡。想見其爲勝國名坊。

旅舍靑燈曉睹碁。今朝誰健去拈奇。靚粧佳樹眞西子。端拱危巖老辟支。人語暗生雲宿處。鍾聲忽散客來時。玆遊不是寰塵事。也有喬松宿世期。

幻寂菴
编辑

又西數里逼至曦陽峯下。有庵曰幻寂。頗巨麗。入山應酬。景物煩浩。不覺西日已沒。犯更始抵菴。菴僧幻空能識字。是夜與聽詩論。

此地孤雲去。空餘萬丈峯。老石禪心凈。霜林畫意濃。僮尋一線逕。客趁二更鐘。曉問秋聲在。烏藤數尺筇。

白雲臺
编辑

朝起。喚居僧指路。東南行三數里。到白雲臺。至是巖石畢現。隆然而阧立者如鸞鳳交峙。齷然而齒齗者如龍虎相鬪。夷然平布而爲銀盤爲玉鑑。水從銀盤玉鑑上繞臺曲折行。聲如佩環。壁面多貴介名。上有孤雲所題白雲臺字。至今墨澤如見。

石嶂東來勢更豪。詩仙詩境兩相遭。吾於造物然疑久。渠若良工積費勞。千仞鳳翔雲裏壁。九回蛇折鏡中濤。如何鬼護神藏地。枉被孤雲筆上褒。

白雲庵
编辑

白雲庵在曦陽高處。望之隱約。問僧路所由。曰庵無奇麗之觀。獨其高登可遠眺。而路甚逼側。躋攀最艱。衆乃環立凝睇悵望者久之。

石與雲俱白。疑石更疑雲。非雲也是石。菴盖老僧云。

外仙遊洞觀瀾巖
编辑

於是復從初道出往尋仙遊洞之所在。遵溪十里。巖石之奇詭。大率與白雲臺相甲乙。色益白硏益精。盤據益廣。一望上下。渾如瓊淵瑤海。至觀瀾巖而水滙石成潭可半畝。潭上舊有石刻觀瀾字。而不知爲何代事。

白石自皓皓。淸瀾自粼粼。觀瀾還題石。何許好事人。

玉舃臺
编辑

玉舃臺。外仙遊最佳處。石自曦陽而南。以雲臺夜巖餘力。於此益廣。其排鋪。盡其機巧。磬折成坳以通水。蛟螭蟠也。鱗次成層以激湍。球璋鳴也。其上環以小石屛。屛下石床平衍可列坐。是爲玉舃臺。

盡日遊筇鏡裏行。巖光虛白洞分明。媧皇砥上礱磨出。太極爐中鍊鍛成。仙佛人神渾可訝。氷霜玉雪强分名。凌波寶舃無消息。猶聞淸泠石竇聲。

臨流一唱望江僊。僊舃緣何下界傳。十里盤巖巖罅水。白玻璃上玉龍然。

內仙遊洞仙遊亭
编辑

外仙遊諸勝旣竆。迤向內府。水石之盛。略如外洞。而至此山皆石面。谽呀爲洞穴。嶄嶻爲崖壁。爲臺於溪水上。而用二巨巖。疊架持拄。上如掌平。仙遊亭之所作也。

人間何世已相忘。到此浮生駐隙光。澗氣長噓晴在戶。道筵俄罷暖餘床。誰知濠水觀魚樂。應有緱山馭鶴方。亭是僊遊僊不見。滿簾秋色動微凉。

次仙遊亭韻。贈主人李令容鶴
编辑

入此洞。先問主人爲誰。曰古相國東臯李公。爲菟裘之營於距洞不遠地。今其雲孫侍郞容鶴。亭而有是云。往訪焉。如舊相識。輒以仙遊亭韻督和。口授以別。

的㿨孤亭萬樹心。隔岡煙火不相侵。癯仙白石宜同譜。流水靑山便一琴。暖日風雷龍卧瀑。長時雲靄鶴巢林。今行識得名園主。歲暮丹爐約誓深。

隱仙巖
编辑

亭東一望地。有隆巖鵠立臨溪。陂陀回護。水伏流其下。不見其所從。名曰隱仙巖。

仙云未始仙。巖云未始巖。一隱還一現。隱現一楚凡。

卧龍瀑
编辑

卧龍瀑逼在亭下。其始水從東來。隨石委折。蜿蜿蜒蜒。龍之行也。至是。巖之起者伏。立者卧。熟視如見其蠢動。而偃然長身。龍之卧也。虛其腹受水舂撞。猶能作小風雷。

神龍老化石。無事卧淸江。雲雨時將待。風霆勢若撞。吹噓珠散沫。呑齧玉成缸。蜿蜿如生動。終看逆上瀧。

龜巖
编辑

瀑之上巖如巨龜者。不能藏六。頭尾宛然如活。龜巖也。

神物應時生。負書東洛昔。三王不可見。去作淸江石。

爛柯巖
编辑

洞無一塊剩石冗嵒。物象之外。高可以栖鶴者爲鶴臺。坐可以彈琴者爲琴臺。更有一石枰直。當流水間。奇偶位置。班班可數。未知石室道人去不多時耶。宜其爲爛柯巖。

樵柯爛盡欲殘碁。甪里先生趁後時。議及橘翁追立案。白鷗吾與老僧宜。

鍊丹爐
编辑

洞以仙遊名。不知何據。及見溪中巖石上有一博山爐㨾。分明是鍊丹舊器。

鍊得龍鳳丹。佐以文武爇。爐寒欲動灰。無地證遺訣。

仙遊洞門
编辑

仙遊之觀。至此而觀止矣。從溪西亂石間。拚藤緣壁。至洞盡處。有石對立。路由中出。有若門焉。大署其上曰。仙遊洞門。

踏盡靈園日已西。浮生得喪渾忘蹄。身如化蝶眞還假。路似亡羊近却迷。韻士初拈銀弗聿。貴人猶卸錦障泥。仙門一入皆仙伴。隊隊羣眞結手携。

巴串
编辑

翌日。尋華陽道溪。行六七里。得所謂巴串。此華陽九曲中第一奇勝。通溪上下。全石爲底。光如玉雪。紋如繡縠。雖巧匠礱斲成奇。未或肖焉。細水曲折。滙或成瀑。激或成湍。而溶漾漣漪。晃朗明淨。極目光景。便一水晶洞府。昔柳柳州記小石山曰。吾疑造物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爲誠有。吾於巴串亦云。

全局巴汀鏡面虛。東南奇境發言初。英英直謂雲文可。皎皎非徒玉色如。一筆難模吳道畫。萬亭那旣柳州書。白鷗定有淸閒福。得此佳山麗水居。

卧龍巖
编辑

巴串南數里許。有巖在道傍者。若卧龍然。長可十餘丈。體亦稱此。俛首低尾而伏。其斯爲卧龍巖耶。

麟云有角馬云鬃。何許靡雲一卧龍。分明識得渠爲石。拭目猶看蜿蜿容。

鶴巢臺
编辑

離龍巖二三里。見丹崖翠壁臨水爲容。壁之成臺者二。而臺上老松癯杉。着石鞅掌。可畫圖看。所謂鶴巢臺。

石崖如斷入雲𡻝。問爾緣何絶處巢。從此蘆花明月夜。寒鴉無數繞林梢。

瞻星臺
编辑

又行南數里。有孌婉秀巒。珠累棊疊。積成其高。閱千百年能無恙。非有神物護持。烏能有是耶。上面刻氷壺玉藻四大字。明天子之所寵錫。其下有瞻星臺命名之題。

名臺如許儘無多。天下瓌奇不在他。乃爾累碁千萬疊。阿誰將礪再三磨。冰壺揭壁明皇筆。玉管看星太史家。縱有齊諧能志怪。抽毫到此欲云何。

萬東廟
编辑

入華陽洞。秀巖異石。曲渚重洲。縱橫羅列。令人應酬不暇。其上有萬曆皇帝三間廟宇。中撤今改繕。而姑未建號。

齊天雙峽逐人來。到得華陽勢一開。古老相傳山影落。全朝移錄石稜嵬。昭王祭屋誠猶摯。望帝離宮恨欲堆。擧目山河非古國。西風南客不勝唉。

往事紅羅發一嗟。中州今日是誰家。凄凉萬曆天王廟。剩水殘山寂寞涯。

神州無路起沉淪。徙倚重欄客意新。帝子不來楓樹暮。殘紅猶似大明春。

巖棲齋
编辑

萬東廟西。隔溪層巖上瀟灑一小寮。是宋尤庵讀書地也。扁以巖棲齋。

更履巉嵒去。尋尋境益佳。劒剬千丈壁。璣累百層堦。未見巖棲老。空餘石上齋。看山無語坐。惆悵不禁懷。

煥章庵
编辑

巖捿齋北幾武地。有曰煥章庵。亦一好道塲。

欲訪招提境。登登更一登。樓深雲掩角。蹊截木成層。遠客初休屐。居僧已上燈。經行多所見。中夜解詩簦。

八音石
编辑

庵東一間屋。藏八板石。叩之。八石各一音。淸濁高下。一不相侔。眞所謂八音石。

石爲八音一。爲石當石音。八音生於石。造物諒何心。

凌雲臺
编辑

出煥章東門。未數十步。有石嶂溯流阧立。上平如臺。其臺曰凌雲。

名臺吾見亦云多。見到凌雲始見峩。欲向人間誇道爾。不知誇道更如何。

雲影潭
编辑

臺下小潭水。恰受舴艋往來。淸澈便如一鑑。其潭曰雲影。

滿潭雲影錦章成。斂却波瀾宛轉淸。歲晏滄洲人更遠。歸舟迢遞載秋聲。

擎天壁
编辑

南有一峯。壁立千仞。嶷然有出雲霄氣像。曰擎天壁。

削立層空碧瑪瑠。天皇無事萬千秋。如論峉峉誰其右。歷數奇奇尠此侔。危若隳時元氣護。割成方處鬼神謀。登臨欲挽銀河洗。故國桑田不盡愁。

落影山歌
编辑

落影之山南馳數十里。累起峯而累作奇勝。畢竟樹石雲嵐丘壑之美。輻湊並臻。做得來華陽一區。拱護皇廟。豈偶然哉。說者以爲玆山甞落影於明皇帝頮水中。故至今傳謂落影山云。

爲作華陽庄。化工料理熟。高山逐水來。五步一起伏。騰騰勢競奔。龍虎張牙逐。姸姸互爲容。翡翠交頸宿。元氣好護持。成就得一局。于是妥皇靈。日月猶尋躅。吾聞萬曆時。帝盂山影落。遂令物色求。竟無玆山若。所以命名焉。至今人嘖嘖。其言史無傳。固知荒唐極。飜思永曆來。非復紅羅域。天日照孤誠。逖矣東海國。荒山寂寞濱。一間昭王屋。預有岳靈知。容或先兆鞠。我欲傳其疑。爲此歌一曲。歌成浩一吟。日落山愈綠。

路別黃聲汝
编辑

夜宿煥章庵。明日轉向俗離。於是歸者半行者半。還至李侍郞庄。將分道。黃聲汝留詩以別。和而送。

分道西湖送客歸。征輈何事去如飛。友云天下非無別。楓節萍鄕可遠違。

靑白華間絶勝區。江山何處不宜遊。徑歸似是眞緣淺。無或秋塘放一頭。

玉樑洞
编辑

送一行歸。獨與家仲及柳大圭南行五六里。訪玉樑洞。洞在澗谷深處。無他可名奇勝。惟一道飛流上。左右石柱如植。柱上跨以白石。玉其色也。樑其狀也。是之謂玉樑。

護一飛流鬼與諮。石雙柱上玉樑之。劇知弄斧非其地。縱有般垂力可爲。

莊巖留別
编辑

自玉樑行三十里。夜宿莊巖族人家。將發。次杜工部訪族孫濟韻。留別主人翁。

盡日行危峽。秋陰生早昏。古松流水裏。白屋三兩村。街頭逗遠客。不知欵誰門。居人向我道。此間高姓存。黃槐覆其屋。白石環爲垣。而已主人出。驚喜却無言。彈冠復展席。無暇道寒暄。入厨喚婦語。周親情所敦。老人來不易。供億無憚煩。蒸栗趁夜話。殺雞佐朝餐。客子心語口。此意良已惇。我來爲相見。禮數何用繁。夜久剪燭跋。環坐笑語溫。中年別鄕邑。今已長兒孫。及此垂死日。那禁雲水魂。我亦衰懷弱。聞此聲欲呑。平明騎馬去。送我溪北原。揮手謝遠送。無勞念行轅。

俗離山歌
编辑

甄萱城舊址。在莊巖西。乃俗離一麓。登臨。俗離諸峯。歷歷在眼中。無待於筇屐之勞而坐可領略焉。

俗離行人且停行。聽我俗離歌一闋。小白東來三百里。騰騰勢若追奔駃。走一遭爲南國藩。主屹得其麤健質。培養淸粹一氣來。芙蓉玉削晴空出。望之恰如鉛華施。卽之還訝銀屛列。離於俗也名俗離。玄宰爲是羣眞設。重重起伏八仙峯。飛瓊董成趍磬折。亭亭秀出玉女峯。容粧服佩何脩潔。雲裏嬋娟水晶峯。神磨鬼礱光璱璱。萬石叢裏一土山。天王位號尊且截。五雲神京吾祖詩。至今一誦三哽咽。噫吁危哉文莊臺。其高直謂靑天迄。萬里山雲林老詞。古來相傳荒唐說。濕耳洞中忠愍臺。語及當時膓欲熱。報國偸生良亦勞。孤忠一片秋霜烈。運去英䧺無可爲。獨步乎汝何須詰。萬雷俱動隱瀑洞。千人可庇普德窟。不是無心天作初。神工智力於此竭。大都玆山千萬疊。一疊還成一奇絶。或如五百羅漢禪。袈裟法服哦金舌。或如三千粉黛叢。羅衫錦帶交手袺。或如將軍金甲臨。戈矛劒戟飜霜雪。堂堂直走王離軍。井井一新臨淮律。或如鶴館諸道人。黃經問難筵秩秩。東皇使者前席陪。太上眞君中處屹。且如鸑鷟齊翔舞。且如熊豺交搪揬。知遇之難古已然。於汝未能無嗟咄。胡爲乎此鰈域東。十二禹封名不徹。海外羣山山海經。一褒未及周王筆。如令得爲濂翁知。何詎不作蓮峯匹。更使滄洲夫子居。武夷君名宜相埒。不然寧爲楚南山。文章巨筆齊品閱。如何付與梵王家。空餘勝國千年刹。世祖大王頻御臨。黃金佛卓留玉札。自是遊人紛相望。輪蹄簦屩無時歇。躑躅東風山欲燃。淸明糓雨花開日。楓菊繁霜秋正酣。八月九月紅樹節。韻客騷人邛竹枝。王孫公子珊瑚玦。白玻瓈然文石床。詩瓢酒鎗紛更迭。域內名山非不多。奇觀歷數疇能頡。大小金剛容或然。金剛以下渠不屑。假與三山同品題。瀛洲方丈誰優劣。石鼓才薄今古歎。少陵無人靑蓮沒。甪里老人爲此歌。東海揚塵山更屼。

靈芝山。憶任容叔。
编辑

南五里。有所謂靈芝山。在屛泉上流。往者。吾友任容叔居其下。自號屛泉居士。爲屛泉九曲詩。屬余以歲寒之期。和未及而容叔亡矣。家又撤還。今來不覺海鶴之感。

行到屛泉問故人。全家移去去年春。詩成九曲無誰贈。獨上芝山淚滿巾。

龍遊洞龍遊巖
编辑

屛泉之最號奇絶者。龍遊巖也。橫江石面。如以利耟錯綜耕耨。逶迤凹凸屈曲。蜿蜒若龍遊然。問于土人。龍遊之說。有由來矣。

巖磨水府玉成章。好是羣眞劇戱場。百道縱橫穿麂眼。九回逶曲繚羊腸。如云鬼造言猶誕。直謂天成理不當。變化神龍無或怪。居人爲我道其詳。

龍巖巖上一高樓。過客行人絡續遊。玉舃巴汀留息壤。不將形勝卞誰優。

屛泉亭
编辑

巖上翼然高棟。屛泉亭也。古宋櫟泉避世歸遯之所云。

屛泉一曲古名樓。避世何人此地遊。欲見其人人未見。碧山迢遞不勝秋。

雙龍湫
编辑

自靈芝以來水。從峽中去。遇石激蕩。碧黑泓渟成湫者二。二龍居焉。古所稱雙龍湫。

或潛無不可。中峽二龍湫。江海家何在。風雷力尙優。包藏大變化。遵養小遲留。時至應時出。明朝雨九州。

負抱巖
编辑

雙龍一谷。極峽也。蒼藤古木。隔離天日。斷蹊危嶝。僅容一線。如是者八九里。有巖當路逼臨水。路無所從。行者抱巖蟻附。纔着跟以回。曰抱回巖。又一弓許。巖之當路臨水復如右而勢稍曲。抱亦不得。行者負巖蟻附回。曰負回巖。

負抱回巖角。幾乎墮嵌碞。誰知名道上。還有負抱巖。

夢遊金剛錄

编辑

余於山水事。有宿癢在。志未嘗一日不在名山大川。家海之偏去中華萬里。一見山河大世界。顧安所易易耶。鴨東亦自山水國。水而東海。山而古所稱浮海往來之三神並峙。而蓬萊又其長也。金剛當之。金剛之以形勝聞古也。古蘇玉局。華人也。而一見其願也。居是邦至老死不相見者何限。得無爲玉局所笑乎。余蓋寤寐焉。琴策爲是具矣。詩驢韻僮爲是備矣。約采眞伴倚道者三而三已之。今萬事黃髮。非不以見而後已。爲死前事。亦晩矣。每遇自玆山歸者。輒樂聞其說。耳且飫而目瞭然。萬二千峯。歷歷如指掌焉。日有金剛韻釋法號蘿隱者至。余方外友也。抵掌談金剛故事。又甚詳。是夜。余與蘿隱踏遍山海金剛一一如晝所聞。已而覺則夢耳。誌其夢所見。示蘿隱。無異辭。如其梵宇仙臺之所隱現。岡巒林壑之所起伏。細瀑閒潭幽巖邃石之有異態處。或不能無漏。亦不能無爽。而終是夢觀。讀者商之。

起程。自關東八景始。

平海月松亭。次板上韻。
编辑

亭下萬里滄溟如鏡面。一望松林。十里棠花。亦自風致。

蕭灑孤亭碧嶼東。依然標格月中松。天晴簾曙山河影。波撼礎喧造化舂。投飯坐猶馴鷺𮬾。懸燈俯可數魚龍。虛能受物良如是。海色花香裏許容。

蔚珍望洋亭。次板上韻。
编辑

望洋之勝。秪在望洋一欵。他無所觀。而惟有連浦鹽田。幾家漁村。

名勝東南號是亭。縱敎吳道可能形。竆臨柱限三韓界。平挹窓容萬里溟。極浦塩疇耕雪白。斜陽漁戶點烟靑。登欄一展塵寰睫。盡意東風醉不醒。

召公臺
编辑

臺在葛嶺東長嶺上。古黃厖村翼成公爲東伯時廵宣到此草舍休憇地也。後人慕甘棠遺愛。名其臺曰召公。

東關遺愛浹人心。大老何年絳節臨。蔽芾洪陰猶未歇。桑麻煙雨萬家深。

三陟竹西樓。次板上韻。
编辑

負大海臨五十川。樓下碧潭。澄澈可鑑。潭上層崖削壁。潭外明沙曠郊。皆可觀。

東道名傳竹下樓。登臨何日不晴秋。礱磨玉石層崖立。噴薄風雷倒水流。明月壁舟前後賦。空雲鶴榭古今愁。無由管盡全湖勝。分與沙頭穩睡鷗。

退潮碑
编辑

汀羅島。潮汐往來處也。往時海濤汎濫。居人遭東郡之厄。許眉叟文正公之莅是州也。以古篆書碑面而立于島。潮遂退。後來有貳於公者。拔而去之。潮㬥更甚。旁搜副本而立之。至今無事云。

乾坤呼吸海爲咽。消息盈虛在望弦。獨有汀羅碑上字。眉翁毫主化翁權。

江陵鏡浦臺。次板上韻。
编辑

臺前大堤中。有所謂竹島。自海聳出來。野人說也。堤外滄溟浩淼。堤內十里湖水。深不沒肩而如平盤。盛水如明鏡照物。

一樣鑑湖畫得來。眞工措置鏡中臺。東風泛送篁臯至。返照斜涵錦幛開。境合神仙銀浦淨。界分滄海璧堤迴。金龜換酒無人續。悄悵空欄獨引盃。

香湖鳴沙
编辑

香以名湖。不知何據。沿湖上下。海棠成林。海棠無香。非的語耶。湖畔卽十里鳴沙。步屧下鑠鑠有聲。是其所謂鳴沙十里海棠花也。

名花臨水水生香。湖似佳姬灧㶑粧。十里鳴沙沙上路。行人履下發淸商。

襄陽洛山寺觀音窟。次板上韻。
编辑

寺卽世祖駐蹕地。睿,成宗奉影處。東麓畔。觀音窟在海曲巖石中。深不測。水入窟。舂撞長時不小歇。其上緣壁作佛堂。海濤之洶涌震盪。擧堂之一板而附腹觀。傍有藏珠塔。僧言是觀音塗金時龍珠所藏。

占界扶桑地盡東。禪樓浮在海聲中。王孫芳草春生碧。帝釋遺珠夜放紅。柱下風雷如報警。座中談笑若憑空。名區勝境吾多見。歷數奇危罕此同。

義尙臺
编辑

觀音窟畔。有義尙臺。僧云義尙師望雲而來。竆覓觀音所在。七日不見。將墜萬丈臺下。終得觀音扶護。無事上臺。是其得道處。名之以義尙臺。

海氣蒼凉道氣淸。世尊非是學無生。須看一片題名石。留與蓬壺淺水平。

杆城淸澗亭。次板上韻。
编辑

亭以淸澗爲名。不見一蹊澗。只見亭之三面大海無際。眼界益快活。

淸澗名亭不記年。東關形勝此無前。明璫白璧當階石。靑雀黃龍撲岸船。滄海無雲增浩淼。汐潮呑日更嬋姸。晴欄一夕遊仙枕。醒得邯鄲富貴眠。

自磨石
编辑

上石如臼。下石如杵。相距尺許。不待人而自磨。除非神物。有是乎。塗墨以驗。經夜無痕。所謂自磨。儘非不根說。

磨宜耦石勢相持。不待人爲事更奇。間尺舂𱐦經夜驗。畏將機密與人知。

懸鍾巖
编辑

巖在路傍。外圓內虛。如懸鍾然。中有五十三佛來坐處。人言其時巖腹。有仙樂聲。聞者駭之。走告于主守盧春。春隨去成佛云。

東渡飛禪野老談。諸天仙樂石能含。問渠何許崆峒腹。孕得金身五十三。

通川叢石亭。次板上韻。
编辑

有石聳出海水中。超嶻者三。其餘卧者側者橫竪疊架者。指不勝鉤。一一皆六稜。首尾齊整。濃滑如經砥磨。不有所謂造化者存耶。

叢叢秀石互嶙峋。成就媧皇硏柱辰。椎琢沙磨參化妙。準平繩直出天眞。三生不換烟霞骨。一變遂爲琬琰身。箇箇成稜稜輒六。枉敎宰物費精神。

喚仙亭
编辑

䕺石西石臺上有喚仙亭。泛舟其下。溯洄容與。亭臺石築之暎在水。上下宛如瑤都瓊榭。仙人可喚而至。

參差叢玉泛重溟。領略傀奇載小舲。蓮葉眞人期不至。東風更上喚仙亭。

金蘭窟
编辑

海中巖石間。有窟呑吐水。聲如節奏。石有紋。紋如猗蘭。上有草。其名不老。傍有洗頭盆老僧峯。佳冶端重。可作活畫看。

多事頑顔剪刻深。壁紋如畫漾波心。無風響奏鏗鏘玉。和月光浮散漫金。洗髮陽臺神女降。分形廬岳老僧臨。誰知這有三山藥。枉遣童男入海尋。

高城三日浦四仙亭。次板上韻。
编辑

亭以四仙名爲誰。永郞,述郞,南石行,安生。是也。浦以三日名爲何。四仙遊三日故也。澄潭四圍如壁。奇巖怪石。如畵圖屛幛。宜其爲三日四仙地也。無泉而神人夢指。有菴而丹書藏在。石刻仙名。碑號沉香。皆古事可證。

菴藏丹訣石藏銘。未信浮生可引齡。天下有名三日浦。海東無對四仙亭。巖開泉脈通神白。碑斷苔紋食字靑。南石永郞今不見。夕陽怊悵理歸舲。

龜仙峯
编辑

龜仙峯。乃楊蓬萊登仙處。舊聞三十六峯爲境內奇勝。無或龜仙其一耶。

洞天元化筆如虹。人去殘楓寂寞紅。域內奇峯三十六。不知何處訪仙蹤。

海金剛
编辑

海金剛在三日浦不遠地。滄波浩淼之間。見無數奇巖挺出半空。嫋娜璀璨。晃朗明麗。畫不能模。說不能盡。意其爲天吳戱劇設。其在水底者亦如之。而巖各有穴。風濤擊盪。鍾磬之音。無時可息。

爲山於水勢重豪。到此眞工不憚勞。百八明珠金佛下。三千粉黛玉簪高。影沉蘭沼嬋娟翡。首戴蓬山贔屭鰲。未必登臨須杖策。峩洋管在一孤舠。

神溪寺
编辑

寺去三日浦三十里。是自關東來者初入金剛第一沙門。門楣書金剛洞口四大字。寺累經劫。而樓題姑無恙。溪號之改新爲神。厥有所以。先是溪魚逐水至樓下。改書以後。畏不敢近。

鍾聲泛出亂山陰。何許禪庵乃爾深。大署樓顔仙洞近。細聽僧話劫灰沉。魚龍亦憚神人筆。雨露偏多法士林。欲辯已忘塵界事。白雲流水本無心。

金剛門
编辑

神溪寺後不數里。有船峴船潭。巖瀑奇絶。行數十里。見兩岸巖石上連下開。僅容一二人出入。是爲金剛門。旣入門。遙見萬樹楓紅。如錦步幛。

金剛初路石爲門。道氣如醲醉不昏。曲曲楓溪紅水漲。此間應有武陵村。

玉流洞
编辑

自是。倒棧危橋。着足甚艱。拚索膝行上壁。進十餘里。有玉流洞三字。乃楊蓬萊草書所刻。傍多貴人名。瀑甚壯。下成澄潭。是爲八瀑上流。

洞號分明筆亦靈。銀河如曙玉霄熒。那將萬斛眞珠水。遍灑人間醉夢醒。

九龍瀑
编辑

歷玉龍關,聯珠潭,飛龍瀑,長房壺口,淵潭橋,雲錦潭。至九龍淵。千丈飛瀑。倒如白虹。噴如珠沫。渟滀爲淵。深可百尋。周可三里。大書壁面曰。千丈白練。萬斛眞珠。宋尤菴筆也。

螭瀑呑山勢撞舂。靈區從此未從容。長天掛下千端練。動地鳴來萬石鍾。蕩室魚龍深寂寂。留啣公伯列重重。定知神物勤防護。無恙潭前白玉峯。

萬物草
编辑

行四十里。得舊萬物草。踰嶺行十許里。得新萬物草。物草之義。說者互傳。語極荒唐。大都聚石成質。萬形略備。謂之草者。以其草成物也。謂之肖者。以其物相肖也。到此而天地神工。技亦殫矣。

化翁宰物肇東溟。做樣初年闢宕冥。鱗介羽毛三百族。人神仙佛萬千形。略成糟粕媧皇鍊。積費經營太極型。不信良工輕示樸。云云起草太寧丁。

狗嶺九十九折
编辑

嶺之得名。盖以五十三佛之過懸鍾巖時。地主盧春。隨一狗一獐。追到于此。故金剛有狗嶺獐項。此其一也。路之委折。至九十有九。盧生從佛意。亦勤摯。

修功得道理還微。狗嶺禪談有是非。苟謂輪環眞似許。盧君歸佛佛何歸。

楡坫寺
编辑

歷龍門橋。抵楡坫寺。寺之基。古龍潭也。其始。五十三佛來坐潭上楡木枝。龍怒拔木倒植。佛坐根上。呪沸潭以逐龍。龍赴九龍淵。遂塡潭作寺。至今佛座皆像木根盤結。前有山映樓。題名滿楹。後有烏啄井。創寺時。烏啄得泉云。廳楣揭管領天下第一無雙勝地十字。金楓臯筆也。

山暎樓前石逕斜。亂峯深處梵王家。黃金釋座盤陀樹。白玉蓉城削出花。古澤龍歸雲護洞。靈泉烏啄水盈科。楣間第一無雙字。始信楓翁語不夸。

曉雲洞
编辑

去寺一里許。有曉雲洞。方九龍之離去楡潭時。過此一宿云。

神龍吾聞海爲宮。石艇胡令渡向東。讓與楡潭來一宿。洞天猶見曉雲紅。

隱仙臺
编辑

西距三十里。有彌勒峯。甚巨麗。産靈草云。又十許里。有隱仙臺。東而大海。三面蒼崖萬丈。有十二瀑銀流玉湍。

隱仙臺上訪眞仙。語及瑤京宿世緣。境凈靈芝生白地。山高幽屐下靑天。酣秋錦樹蟬聯出。暎日銀流的皪懸。第見明霞紅霧外。不知還有世人烟。

通川窟
编辑

過七寶臺。見有一大窟在萬仞壁上。是通川倅墮隕處。稱以通川窟。捿神異境。托名名山。若有奇緣在。而獨不犯巖墻之戒耶。

通川太守喜冥搜。踏遍名山死不休。也有多生眞業果。好將名字付仙區。

表訓寺
编辑

登鴈門嶺。上表訓寺。四溟師之遺跡可考。此爲內外山分界處。所謂內水站。爲金剛腹膓。有金沙水藥泉嶺在五里地。

蓮臺高處路登登。領略名山杖一藤。表裏分疆千佛國。古今傳鉢四溟僧。金沙貯水泉生暈。玉石藏珠塔擎層。到此羣眞朝暮遇。醫他衰白問何能。

壁上石佛
编辑

又五里許。有白華潭。又五里許。百丈峭壁上。有石佛凝然坐在。其傍刻妙吉祥三字。字畫如杠。

峭崖棲佛度千霜。三字如椽妙吉祥。果若僧言歸極樂。爲何孤苦石頭床。

佛地庵
编辑

行一里。有所謂佛地庵。要妙奇絶。了無煙火相。乃永安金相公願堂所在。前有金剛水。古所云甘露水也。

一道金剛水。千年佛地庵。先朝古相國。遺像小伽藍。於俗如能脫。何禪不可參。呼僧我且去。揮手謝和南。

摩訶衍庵
编辑

距佛地里許。有摩訶衍庵。庵後最尖峯曰白雲。菴前最高峯曰穴望。山腰通穴。如管中窺天。左右有日月峯。稍西有法起,香爐,永郞諸峯。淸秀佳麗。聳揷中天。寺傍小麓。築石爲七層寶臺。又非人力所可能。此內山初境奇特處也。

境到深深石氣濃。白雲何處一聲鍾。天開內外烟霞界。樓挾東西日月峯。穿穴通山何勢力。懸巖坐佛儼儀容。神仙不是丁寧說。苟有其人此可逢。

白雲峯
编辑

歷萬灰菴。上白雲臺。拚鐵索腹附壁。上白雲峯。衆香城內許多諸峯。俯手可摩。

莫把雲山辨。山云是白雲。谷深天一握。梯斷鐵三分。積靄晴猶雨。穹林晝亦曛。辰居知不遠。翹首北望君。

毗盧峯
编辑

毗盧。金剛之最上峯也。盤據甚廣。高出雲霄間。升降可六十里。路無所由。拚而登者。以石爲表。而金沙石,銀沙石。濃滑不受趾。陟其顚。東臨大海。俯視萬二千峯。如兒孫繞膝。

天作靈山鎭小華。日觀何足向渠誇。吳門白𣌑朝陽練。齊郭靑生夕爨家。萬二岡巒羣蟻垤。三千世界小雞窠。之東碧海無竆極。互長崇深勢不加。

琵琶潭
编辑

表訓寺五里許。有八潭。曰火龍。曰船潭,龜潭,眞珠,噴雪,碧霞,黑龍。第七曰琵琶潭。水如紺玉。聲甚淸亮。靜聽宮商迭奏。

琵琶宛在水中間。落玉盤聲解客顔。楓葉荻花秋後月。風流誰是白香山。

普德窟
编辑

八潭之上。卽普德窟。歷石堦四十級。扶索始登。南有銅柱十九層。如鬼造神護。北有三層佛閣。遮窟阧起。縈以鐵索。結搆奇妙。

挾得飛仙步屣輕。踏雲雲盡洞虛明。攀梯索鐵人神惴。擎柱層銅造化成。庭霤降爲飛雪瀑。菴欄平壓衆香城。穿巖設逕還多事。從此靈園枉洩名。

萬瀑洞
编辑

洞在普德窟下。衆流之自毗盧來者。齊會于此。故曰萬瀑洞。洞口有盤石。可坐數百人。大書刻蓬萊楓岳元化洞天字。楊蓬萊之所書。古今人之題名滿壁。傍有石枰。如新畫碁。未知石室以後爛柯者復幾人。

亂峯受瀑勢難支。元氣扶輿好護持。天柱觸傾媧有事。水宮衝析鬼無基。龍蛇動盪楊公筆。玉石分明橘老棊。未見江山如許巧。委之宰物更然疑。

影娥池
编辑

八潭之外。有碧波潭。碧波之上。有影娥池。其上有洗頭盆。滿眼白雪世界。特地省識春風面。

欲成楓岳勝。天亦大經營。戀佛巖留像。要仙洞錫名。爲誰開鏡石。有意設香城。最是情勝處。紅粧影水明。

石獅子
编辑

洗頭盆下馬蹄橋上。有一石獅子。屹然立高峯上。至今金剛山內無惡獸至者。畏石獅子之雷吼。

準備敺凡畜。於山石做獅。樹無閒鳥雀。穴不長熊羆。舞瀑堪爲鳳。靈潭強號龜。容他韻客至。奇格夕陽驪。

鶴巢臺
编辑

石獅下靑鶴臺畔。有鶴巢臺。有五仙臺。意者緱山距此不遠。

靑城故不惡。何事下天遊。騎送黃樓客。掠來赤壁舟。餘生山水界。歸夢鳳麟洲。駕爾前身蹟。回思我是疇。

正陽寺歇惺樓。觀萬二千峯。
编辑

距仙臺十里。有圓通菴。又五里。有正陽寺。寺有樓曰歇惺。俯視望君臺,衆香城,放光臺,金剛臺,靑壺淵,萬折洞,太上洞,淸泠瀨,慈雲潭,羽化洞,赤龍潭,降仙臺,四仙臺,雲玉屛,須彌塔,永郞城,觀音峯,將軍峯,使者峯,安心庵,靑蓮庵,普賢庵,頓道菴。外此無數岡巒。照耀明媚。爲歇惺樓夕陽光景。

許好名山碧海湄。歇惺樓出更無奇。何天積雪三千丈。特地開花百萬枝。仙佛依俙明月夜。畫圖光景夕陽時。莫敎風引蓬萊舶。永述諸郞宿世期。

禪樓高似泛淸空。猿鶴相尋一逕通。依約雲眉仙隱現。分明崖面鬼磨礱。巉巖矗石千枝戟。細棧危橋百道虹。故駐歸驂翹首望。此間當遇玉霄翁。

天王峯
编辑

天王。於衆峯中。莊重有儀。令人可敬。

卓彼雲中峀。天王位號崇。衆巒辰拱北。羣瀑海朝東。疆奠三千里。君臨十二封。神州沉大陸。直欲出蒼穹。

長安寺
编辑

歷天一臺三佛庵。到長安寺。大刹也。楣揭初入金剛門字。自京來者。初到界也。大抵金剛。皆石也。寺外始見土山佳麗。無乃人境從此不遠耶。每花發時。居僧呈牒於地主。古例也。

禪家猶在帝王州。誰道長安日下悠。明月蘓仙歌玉宇。西風王粲上湖樓。僧呈縣府花將發。楣誌京華路所由。如椽寺額經千劫。知有雲山萬戶侯。

玉鏡臺
编辑

寺左有靈圓洞。洞盡有白塔。塔之前後。皆石耳。石自成臺。淸烱如夜玉。水流臺下。澄澈如霜鏡。

百磨淸鏡一塵無。對爾還慚白髮吾。秦女明星臨水殿。魏臺朝日暎花幮。侯誰點汚烟霞質。乃爾嬋媛玉雪膚。影裏楓林成繡幕。晩山秋色一番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