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甪里先生文集
卷之七
作者:高圣谦
1895年
卷八

山海游观篇

编辑

游曦阳录

编辑

俗离,曦阳。东南名岳也。其间名水石而洞者如仙游,华阳,玉梁,双龙。皆绝胜界。距家止三五舍。即衽席间物。余闻而慕之。行且六十年。一眄睐不及。岂好山水如好名士。近舍皇甫湜而远求白乐天耶。今老矣。域外之观已无望。求境之可观者与吾可能游者。无如二山。且秋来得好天气。枫菊益可人。于是。约三数同志。为旬五御泠之游。其日。碧狗黄华月下澣。其具家弟文谦奉奚囊以从。

一双芒屝一奚囊。分付书僮夜束装。更告溪南溪北友。明朝秋色满曦阳。

三街约行
编辑

早发抵三街店上。柳上舍大圭先至。抵兪岘。黄监役声汝踵至。皆约中也。

循名循利苦多门。枉使时人醉梦昏。此去瑶园知不远。群真邀我紫霞樽。

兔迁
编辑

日晡。登兔迁。乱确间断续微迳。才一线容足外。即千寻绝涧。

肩舆三十里。残日已西红。陟险身如倒。寻真境若空。烟深村远近。崖断路西东。将护跻云栈。玆行二老同。

夜宿老牧
编辑

暮访李亨彦。时亨彦南游不还。有其二子。止宿。

寻秋来叩友生门。山意留人欲早昏。寂历空帘垂自在。黄花虚负渭城樽。

孤山道中
编辑

明日。路过孤山。玆以往所经。皆峡村。古松流水间。槲蓠茅舍。在在萧洒可念。

名山留待老词宗。一色霜枫万树松。寄语云中双白鹤。可能分我太华峯。

头白烟霞兴益新。肩舆萧散度芳辰。青山影里千年洞。红树围中十室邻。境净浑疑华胥国。风淳多是葛天民。何由脱略人间事。如此闲区老此身。

曦阳峯
编辑

未到阳山寺十数里。遥望亭亭玉芙蓉秀出白云间者。曦阳峯也。

百磨桑瀛瘦骨全。拄将无恙女娲天。烟消日出生真面。玉削晴空一朵莲。

夜游岩
编辑

直至洞门外。有溪不甚深。有石当溪。可罗胡床八九十。平如准过。滑如镜磨。色白晢可爱。石面有夜游岩三字。若龙蛇活动。孤云笔。

夜游岩上昔人游。人去岩空不尽秋。雨洗顽颜苔蚀字。一千年事水东流。

曦阳古寺
编辑

沿溪而上。溪多白石。挟道枫林如绣幕。行数弓许。访曦阳古寺。寺剥落。僧亦无有。第其占界要妙。栋宇场台。宏丽罗络。想见其为胜国名坊。

旅舍青灯晓睹碁。今朝谁健去拈奇。靓妆佳树真西子。端拱危岩老辟支。人语暗生云宿处。锺声忽散客来时。玆游不是寰尘事。也有乔松宿世期。

幻寂庵
编辑

又西数里逼至曦阳峯下。有庵曰幻寂。颇巨丽。入山应酬。景物烦浩。不觉西日已没。犯更始抵庵。庵僧幻空能识字。是夜与听诗论。

此地孤云去。空馀万丈峯。老石禅心净。霜林画意浓。僮寻一线迳。客趁二更钟。晓问秋声在。乌藤数尺筇。

白云台
编辑

朝起。唤居僧指路。东南行三数里。到白云台。至是岩石毕现。隆然而阧立者如鸾凤交峙。龌然而齿龂者如龙虎相斗。夷然平布而为银盘为玉鉴。水从银盘玉鉴上绕台曲折行。声如佩环。壁面多贵介名。上有孤云所题白云台字。至今墨泽如见。

石嶂东来势更豪。诗仙诗境两相遭。吾于造物然疑久。渠若良工积费劳。千仞凤翔云里壁。九回蛇折镜中涛。如何鬼护神藏地。枉被孤云笔上褒。

白云庵
编辑

白云庵在曦阳高处。望之隐约。问僧路所由。曰庵无奇丽之观。独其高登可远眺。而路甚逼侧。跻攀最艰。众乃环立凝睇怅望者久之。

石与云俱白。疑石更疑云。非云也是石。庵盖老僧云。

外仙游洞观澜岩
编辑

于是复从初道出往寻仙游洞之所在。遵溪十里。岩石之奇诡。大率与白云台相甲乙。色益白硏益精。盘据益广。一望上下。浑如琼渊瑶海。至观澜岩而水汇石成潭可半亩。潭上旧有石刻观澜字。而不知为何代事。

白石自皓皓。清澜自粼粼。观澜还题石。何许好事人。

玉舃台
编辑

玉舃台。外仙游最佳处。石自曦阳而南。以云台夜岩馀力。于此益广。其排铺。尽其机巧。磬折成坳以通水。蛟螭蟠也。鳞次成层以激湍。球璋鸣也。其上环以小石屏。屏下石床平衍可列坐。是为玉舃台。

尽日游筇镜里行。岩光虚白洞分明。娲皇砥上砻磨出。太极炉中炼锻成。仙佛人神浑可讶。冰霜玉雪强分名。凌波宝舃无消息。犹闻清泠石窦声。

临流一唱望江仙。仙舃缘何下界传。十里盘岩岩罅水。白玻璃上玉龙然。

内仙游洞仙游亭
编辑

外仙游诸胜既竆。迤向内府。水石之盛。略如外洞。而至此山皆石面。谽呀为洞穴。崭嶻为崖壁。为台于溪水上。而用二巨岩。叠架持拄。上如掌平。仙游亭之所作也。

人间何世已相忘。到此浮生驻隙光。涧气长嘘晴在户。道筵俄罢暖馀床。谁知濠水观鱼乐。应有缑山驭鹤方。亭是仙游仙不见。满帘秋色动微凉。

次仙游亭韵。赠主人李令容鹤
编辑

入此洞。先问主人为谁。曰古相国东皋李公。为菟裘之营于距洞不远地。今其云孙侍郞容鹤。亭而有是云。往访焉。如旧相识。辄以仙游亭韵督和。口授以别。

的㿨孤亭万树心。隔冈烟火不相侵。癯仙白石宜同谱。流水青山便一琴。暖日风雷龙卧瀑。长时云霭鹤巢林。今行识得名园主。岁暮丹炉约誓深。

隐仙岩
编辑

亭东一望地。有隆岩鹄立临溪。陂陀回护。水伏流其下。不见其所从。名曰隐仙岩。

仙云未始仙。岩云未始岩。一隐还一现。隐现一楚凡。

卧龙瀑
编辑

卧龙瀑逼在亭下。其始水从东来。随石委折。蜿蜿蜒蜒。龙之行也。至是。岩之起者伏。立者卧。熟视如见其蠢动。而偃然长身。龙之卧也。虚其腹受水舂撞。犹能作小风雷。

神龙老化石。无事卧清江。云雨时将待。风霆势若撞。吹嘘珠散沫。呑啮玉成缸。蜿蜿如生动。终看逆上泷。

龟岩
编辑

瀑之上岩如巨龟者。不能藏六。头尾宛然如活。龟岩也。

神物应时生。负书东洛昔。三王不可见。去作清江石。

烂柯岩
编辑

洞无一块剩石冗嵒。物象之外。高可以栖鹤者为鹤台。坐可以弹琴者为琴台。更有一石枰直。当流水间。奇偶位置。班班可数。未知石室道人去不多时耶。宜其为烂柯岩。

樵柯烂尽欲残碁。甪里先生趁后时。议及橘翁追立案。白鸥吾与老僧宜。

炼丹炉
编辑

洞以仙游名。不知何据。及见溪中岩石上有一博山炉㨾。分明是炼丹旧器。

炼得龙凤丹。佐以文武爇。炉寒欲动灰。无地证遗诀。

仙游洞门
编辑

仙游之观。至此而观止矣。从溪西乱石间。拼藤缘壁。至洞尽处。有石对立。路由中出。有若门焉。大署其上曰。仙游洞门。

踏尽灵园日已西。浮生得丧浑忘蹄。身如化蝶真还假。路似亡羊近却迷。韵士初拈银弗聿。贵人犹卸锦障泥。仙门一入皆仙伴。队队群真结手携。

巴串
编辑

翌日。寻华阳道溪。行六七里。得所谓巴串。此华阳九曲中第一奇胜。通溪上下。全石为底。光如玉雪。纹如绣縠。虽巧匠砻斲成奇。未或肖焉。细水曲折。汇或成瀑。激或成湍。而溶漾涟漪。晃朗明净。极目光景。便一水晶洞府。昔柳柳州记小石山曰。吾疑造物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吾于巴串亦云。

全局巴汀镜面虚。东南奇境发言初。英英直谓云文可。皎皎非徒玉色如。一笔难模吴道画。万亭那既柳州书。白鸥定有清闲福。得此佳山丽水居。

卧龙岩
编辑

巴串南数里许。有岩在道傍者。若卧龙然。长可十馀丈。体亦称此。俛首低尾而伏。其斯为卧龙岩耶。

麟云有角马云鬃。何许靡云一卧龙。分明识得渠为石。拭目犹看蜿蜿容。

鹤巢台
编辑

离龙岩二三里。见丹崖翠壁临水为容。壁之成台者二。而台上老松癯杉。着石鞅掌。可画图看。所谓鹤巢台。

石崖如断入云𡻝。问尔缘何绝处巢。从此芦花明月夜。寒鸦无数绕林梢。

瞻星台
编辑

又行南数里。有娈婉秀峦。珠累棋叠。积成其高。阅千百年能无恙。非有神物护持。乌能有是耶。上面刻冰壶玉藻四大字。明天子之所宠锡。其下有瞻星台命名之题。

名台如许尽无多。天下瓌奇不在他。乃尔累碁千万叠。阿谁将砺再三磨。冰壶揭壁明皇笔。玉管看星太史家。纵有齐谐能志怪。抽毫到此欲云何。

万东庙
编辑

入华阳洞。秀岩异石。曲渚重洲。纵横罗列。令人应酬不暇。其上有万历皇帝三间庙宇。中撤今改缮。而姑未建号。

齐天双峡逐人来。到得华阳势一开。古老相传山影落。全朝移录石棱嵬。昭王祭屋诚犹挚。望帝离宫恨欲堆。举目山河非古国。西风南客不胜唉。

往事红罗发一嗟。中州今日是谁家。凄凉万历天王庙。剩水残山寂寞涯。

神州无路起沉沦。徙倚重栏客意新。帝子不来枫树暮。残红犹似大明春。

岩栖斋
编辑

万东庙西。隔溪层岩上潇洒一小寮。是宋尤庵读书地也。扁以岩栖斋。

更履巉嵒去。寻寻境益佳。剑剬千丈壁。玑累百层堦。未见岩栖老。空馀石上斋。看山无语坐。惆怅不禁怀。

焕章庵
编辑

岩捿斋北几武地。有曰焕章庵。亦一好道场。

欲访招提境。登登更一登。楼深云掩角。蹊截木成层。远客初休屐。居僧已上灯。经行多所见。中夜解诗簦。

八音石
编辑

庵东一间屋。藏八板石。叩之。八石各一音。清浊高下。一不相侔。真所谓八音石。

石为八音一。为石当石音。八音生于石。造物谅何心。

凌云台
编辑

出焕章东门。未数十步。有石嶂溯流阧立。上平如台。其台曰凌云。

名台吾见亦云多。见到凌云始见峩。欲向人间夸道尔。不知夸道更如何。

云影潭
编辑

台下小潭水。恰受舴艋往来。清澈便如一鉴。其潭曰云影。

满潭云影锦章成。敛却波澜宛转清。岁晏沧洲人更远。归舟迢递载秋声。

擎天壁
编辑

南有一峯。壁立千仞。嶷然有出云霄气像。曰擎天壁。

削立层空碧玛瑠。天皇无事万千秋。如论峉峉谁其右。历数奇奇鲜此侔。危若隳时元气护。割成方处鬼神谋。登临欲挽银河洗。故国桑田不尽愁。

落影山歌
编辑

落影之山南驰数十里。累起峯而累作奇胜。毕竟树石云岚丘壑之美。辐凑并臻。做得来华阳一区。拱护皇庙。岂偶然哉。说者以为玆山尝落影于明皇帝颒水中。故至今传谓落影山云。

为作华阳庄。化工料理熟。高山逐水来。五步一起伏。腾腾势竞奔。龙虎张牙逐。妍妍互为容。翡翠交颈宿。元气好护持。成就得一局。于是妥皇灵。日月犹寻躅。吾闻万历时。帝盂山影落。遂令物色求。竟无玆山若。所以命名焉。至今人啧啧。其言史无传。固知荒唐极。翻思永历来。非复红罗域。天日照孤诚。逖矣东海国。荒山寂寞滨。一间昭王屋。预有岳灵知。容或先兆鞠。我欲传其疑。为此歌一曲。歌成浩一吟。日落山愈绿。

路别黄声汝
编辑

夜宿焕章庵。明日转向俗离。于是归者半行者半。还至李侍郞庄。将分道。黄声汝留诗以别。和而送。

分道西湖送客归。征辀何事去如飞。友云天下非无别。枫节萍乡可远违。

青白华间绝胜区。江山何处不宜游。径归似是真缘浅。无或秋塘放一头。

玉梁洞
编辑

送一行归。独与家仲及柳大圭南行五六里。访玉梁洞。洞在涧谷深处。无他可名奇胜。惟一道飞流上。左右石柱如植。柱上跨以白石。玉其色也。梁其状也。是之谓玉梁。

护一飞流鬼与谘。石双柱上玉梁之。剧知弄斧非其地。纵有般垂力可为。

庄岩留别
编辑

自玉梁行三十里。夜宿庄岩族人家。将发。次杜工部访族孙济韵。留别主人翁。

尽日行危峡。秋阴生早昏。古松流水里。白屋三两村。街头逗远客。不知款谁门。居人向我道。此间高姓存。黄槐覆其屋。白石环为垣。而已主人出。惊喜却无言。弹冠复展席。无暇道寒暄。入厨唤妇语。周亲情所敦。老人来不易。供亿无惮烦。蒸栗趁夜话。杀鸡佐朝餐。客子心语口。此意良已惇。我来为相见。礼数何用繁。夜久剪烛跋。环坐笑语温。中年别乡邑。今已长儿孙。及此垂死日。那禁云水魂。我亦衰怀弱。闻此声欲呑。平明骑马去。送我溪北原。挥手谢远送。无劳念行辕。

俗离山歌
编辑

甄萱城旧址。在庄岩西。乃俗离一麓。登临。俗离诸峯。历历在眼中。无待于筇屐之劳而坐可领略焉。

俗离行人且停行。听我俗离歌一阕。小白东来三百里。腾腾势若追奔𫘝。走一遭为南国藩。主屹得其麤健质。培养清粹一气来。芙蓉玉削晴空出。望之恰如铅华施。即之还讶银屏列。离于俗也名俗离。玄宰为是群真设。重重起伏八仙峯。飞琼董成趍磬折。亭亭秀出玉女峯。容妆服佩何修洁。云里婵娟水晶峯。神磨鬼砻光璱璱。万石丛里一土山。天王位号尊且截。五云神京吾祖诗。至今一诵三哽咽。噫吁危哉文庄台。其高直谓青天迄。万里山云林老词。古来相传荒唐说。湿耳洞中忠愍台。语及当时肠欲热。报国偸生良亦劳。孤忠一片秋霜烈。运去英䧺无可为。独步乎汝何须诘。万雷俱动隐瀑洞。千人可庇普德窟。不是无心天作初。神工智力于此竭。大都玆山千万叠。一叠还成一奇绝。或如五百罗汉禅。袈裟法服哦金舌。或如三千粉黛丛。罗衫锦带交手袺。或如将军金甲临。戈矛剑戟翻霜雪。堂堂直走王离军。井井一新临淮律。或如鹤馆诸道人。黄经问难筵秩秩。东皇使者前席陪。太上真君中处屹。且如𬸚𬸦齐翔舞。且如熊豺交搪揬。知遇之难古已然。于汝未能无嗟咄。胡为乎此鲽域东。十二禹封名不彻。海外群山山海经。一褒未及周王笔。如令得为濂翁知。何讵不作莲峯匹。更使沧洲夫子居。武夷君名宜相埒。不然宁为楚南山。文章巨笔齐品阅。如何付与梵王家。空馀胜国千年刹。世祖大王频御临。黄金佛卓留玉札。自是游人纷相望。轮蹄簦𪨗无时歇。踯躅东风山欲燃。清明糓雨花开日。枫菊繁霜秋正酣。八月九月红树节。韵客骚人邛竹枝。王孙公子珊瑚玦。白玻瓈然文石床。诗瓢酒枪纷更迭。域内名山非不多。奇观历数畴能颉。大小金刚容或然。金刚以下渠不屑。假与三山同品题。瀛洲方丈谁优劣。石鼓才薄今古叹。少陵无人青莲没。甪里老人为此歌。东海扬尘山更屼。

灵芝山。忆任容叔。
编辑

南五里。有所谓灵芝山。在屏泉上流。往者。吾友任容叔居其下。自号屏泉居士。为屏泉九曲诗。属余以岁寒之期。和未及而容叔亡矣。家又撤还。今来不觉海鹤之感。

行到屏泉问故人。全家移去去年春。诗成九曲无谁赠。独上芝山泪满巾。

龙游洞龙游岩
编辑

屏泉之最号奇绝者。龙游岩也。横江石面。如以利耟错综耕耨。逶迤凹凸屈曲。蜿蜒若龙游然。问于土人。龙游之说。有由来矣。

岩磨水府玉成章。好是群真剧戯场。百道纵横穿麂眼。九回逶曲缭羊肠。如云鬼造言犹诞。直谓天成理不当。变化神龙无或怪。居人为我道其详。

龙岩岩上一高楼。过客行人络续游。玉舃巴汀留息壤。不将形胜卞谁优。

屏泉亭
编辑

岩上翼然高栋。屏泉亭也。古宋栎泉避世归遁之所云。

屏泉一曲古名楼。避世何人此地游。欲见其人人未见。碧山迢递不胜秋。

双龙湫
编辑

自灵芝以来水。从峡中去。遇石激荡。碧黑泓渟成湫者二。二龙居焉。古所称双龙湫。

或潜无不可。中峡二龙湫。江海家何在。风雷力尚优。包藏大变化。遵养小迟留。时至应时出。明朝雨九州。

负抱岩
编辑

双龙一谷。极峡也。苍藤古木。隔离天日。断蹊危嶝。仅容一线。如是者八九里。有岩当路逼临水。路无所从。行者抱岩蚁附。才着跟以回。曰抱回岩。又一弓许。岩之当路临水复如右而势稍曲。抱亦不得。行者负岩蚁附回。曰负回岩。

负抱回岩角。几乎堕嵌碞。谁知名道上。还有负抱岩。

梦游金刚录

编辑

余于山水事。有宿痒在。志未尝一日不在名山大川。家海之偏去中华万里。一见山河大世界。顾安所易易耶。鸭东亦自山水国。水而东海。山而古所称浮海往来之三神并峙。而蓬莱又其长也。金刚当之。金刚之以形胜闻古也。古苏玉局。华人也。而一见其愿也。居是邦至老死不相见者何限。得无为玉局所笑乎。余盖寤寐焉。琴策为是具矣。诗驴韵僮为是备矣。约采真伴倚道者三而三已之。今万事黄发。非不以见而后已。为死前事。亦晩矣。每遇自玆山归者。辄乐闻其说。耳且饫而目了然。万二千峯。历历如指掌焉。日有金刚韵释法号萝隐者至。余方外友也。抵掌谈金刚故事。又甚详。是夜。余与萝隐踏遍山海金刚一一如昼所闻。已而觉则梦耳。志其梦所见。示萝隐。无异辞。如其梵宇仙台之所隐现。冈峦林壑之所起伏。细瀑闲潭幽岩邃石之有异态处。或不能无漏。亦不能无爽。而终是梦观。读者商之。

起程。自关东八景始。

平海月松亭。次板上韵。
编辑

亭下万里沧溟如镜面。一望松林。十里棠花。亦自风致。

萧洒孤亭碧屿东。依然标格月中松。天晴帘曙山河影。波撼础喧造化舂。投饭坐犹驯鹭𮬾。悬灯俯可数鱼龙。虚能受物良如是。海色花香里许容。

蔚珍望洋亭。次板上韵。
编辑

望洋之胜。秪在望洋一款。他无所观。而惟有连浦盐田。几家渔村。

名胜东南号是亭。纵教吴道可能形。竆临柱限三韩界。平挹窗容万里溟。极浦塩畴耕雪白。斜阳渔户点烟青。登栏一展尘寰睫。尽意东风醉不醒。

召公台
编辑

台在葛岭东长岭上。古黄厖村翼成公为东伯时巡宣到此草舍休憩地也。后人慕甘棠遗爱。名其台曰召公。

东关遗爱浃人心。大老何年绛节临。蔽芾洪阴犹未歇。桑麻烟雨万家深。

三陟竹西楼。次板上韵。
编辑

负大海临五十川。楼下碧潭。澄澈可鉴。潭上层崖削壁。潭外明沙旷郊。皆可观。

东道名传竹下楼。登临何日不晴秋。砻磨玉石层崖立。喷薄风雷倒水流。明月壁舟前后赋。空云鹤榭古今愁。无由管尽全湖胜。分与沙头稳睡鸥。

退潮碑
编辑

汀罗岛。潮汐往来处也。往时海涛汎滥。居人遭东郡之厄。许眉叟文正公之莅是州也。以古篆书碑面而立于岛。潮遂退。后来有贰于公者。拔而去之。潮㬥更甚。旁搜副本而立之。至今无事云。

乾坤呼吸海为咽。消息盈虚在望弦。独有汀罗碑上字。眉翁毫主化翁权。

江陵镜浦台。次板上韵。
编辑

台前大堤中。有所谓竹岛。自海耸出来。野人说也。堤外沧溟浩淼。堤内十里湖水。深不没肩而如平盘。盛水如明镜照物。

一样鉴湖画得来。真工措置镜中台。东风泛送篁皋至。返照斜涵锦幛开。境合神仙银浦净。界分沧海璧堤回。金龟换酒无人续。悄怅空栏独引杯。

香湖鸣沙
编辑

香以名湖。不知何据。沿湖上下。海棠成林。海棠无香。非的语耶。湖畔即十里鸣沙。步屧下铄铄有声。是其所谓鸣沙十里海棠花也。

名花临水水生香。湖似佳姬滟潋妆。十里鸣沙沙上路。行人履下发清商。

襄阳洛山寺观音窟。次板上韵。
编辑

寺即世祖驻跸地。睿,成宗奉影处。东麓畔。观音窟在海曲岩石中。深不测。水入窟。舂撞长时不小歇。其上缘壁作佛堂。海涛之汹涌震荡。举堂之一板而附腹观。傍有藏珠塔。僧言是观音涂金时龙珠所藏。

占界扶桑地尽东。禅楼浮在海声中。王孙芳草春生碧。帝释遗珠夜放红。柱下风雷如报警。座中谈笑若凭空。名区胜境吾多见。历数奇危罕此同。

义尚台
编辑

观音窟畔。有义尚台。僧云义尚师望云而来。竆觅观音所在。七日不见。将坠万丈台下。终得观音扶护。无事上台。是其得道处。名之以义尚台。

海气苍凉道气清。世尊非是学无生。须看一片题名石。留与蓬壶浅水平。

杆城清涧亭。次板上韵。
编辑

亭以清涧为名。不见一蹊涧。只见亭之三面大海无际。眼界益快活。

清涧名亭不记年。东关形胜此无前。明珰白璧当阶石。青雀黄龙扑岸船。沧海无云增浩淼。汐潮呑日更婵妍。晴栏一夕游仙枕。醒得邯郸富贵眠。

自磨石
编辑

上石如臼。下石如杵。相距尺许。不待人而自磨。除非神物。有是乎。涂墨以验。经夜无痕。所谓自磨。尽非不根说。

磨宜耦石势相持。不待人为事更奇。间尺舂𱐦经夜验。畏将机密与人知。

悬锺岩
编辑

岩在路傍。外圆内虚。如悬锺然。中有五十三佛来坐处。人言其时岩腹。有仙乐声。闻者骇之。走告于主守卢春。春随去成佛云。

东渡飞禅野老谈。诸天仙乐石能含。问渠何许崆峒腹。孕得金身五十三。

通川丛石亭。次板上韵。
编辑

有石耸出海水中。超嶻者三。其馀卧者侧者横竖叠架者。指不胜钩。一一皆六棱。首尾齐整。浓滑如经砥磨。不有所谓造化者存耶。

丛丛秀石互嶙峋。成就娲皇硏柱辰。椎琢沙磨参化妙。准平绳直出天真。三生不换烟霞骨。一变遂为琬琰身。个个成棱棱辄六。枉教宰物费精神。

唤仙亭
编辑

䕺石西石台上有唤仙亭。泛舟其下。溯洄容与。亭台石筑之暎在水。上下宛如瑶都琼榭。仙人可唤而至。

参差丛玉泛重溟。领略傀奇载小舲。莲叶真人期不至。东风更上唤仙亭。

金兰窟
编辑

海中岩石间。有窟呑吐水。声如节奏。石有纹。纹如猗兰。上有草。其名不老。傍有洗头盆老僧峯。佳冶端重。可作活画看。

多事顽颜剪刻深。壁纹如画漾波心。无风响奏铿锵玉。和月光浮散漫金。洗发阳台神女降。分形庐岳老僧临。谁知这有三山药。枉遣童男入海寻。

高城三日浦四仙亭。次板上韵。
编辑

亭以四仙名为谁。永郞,述郞,南石行,安生。是也。浦以三日名为何。四仙游三日故也。澄潭四围如壁。奇岩怪石。如画图屏幛。宜其为三日四仙地也。无泉而神人梦指。有庵而丹书藏在。石刻仙名。碑号沉香。皆古事可证。

庵藏丹诀石藏铭。未信浮生可引龄。天下有名三日浦。海东无对四仙亭。岩开泉脉通神白。碑断苔纹食字青。南石永郞今不见。夕阳怊怅理归舲。

龟仙峯
编辑

龟仙峯。乃杨蓬莱登仙处。旧闻三十六峯为境内奇胜。无或龟仙其一耶。

洞天元化笔如虹。人去残枫寂寞红。域内奇峯三十六。不知何处访仙踪。

海金刚
编辑

海金刚在三日浦不远地。沧波浩淼之间。见无数奇岩挺出半空。袅娜璀璨。晃朗明丽。画不能模。说不能尽。意其为天吴戯剧设。其在水底者亦如之。而岩各有穴。风涛击荡。锺磬之音。无时可息。

为山于水势重豪。到此真工不惮劳。百八明珠金佛下。三千粉黛玉簪高。影沉兰沼婵娟翡。首戴蓬山赑屃鳌。未必登临须杖策。峩洋管在一孤舠。

神溪寺
编辑

寺去三日浦三十里。是自关东来者初入金刚第一沙门。门楣书金刚洞口四大字。寺累经劫。而楼题姑无恙。溪号之改新为神。厥有所以。先是溪鱼逐水至楼下。改书以后。畏不敢近。

锺声泛出乱山阴。何许禅庵乃尔深。大署楼颜仙洞近。细听僧话劫灰沉。鱼龙亦惮神人笔。雨露偏多法士林。欲辩已忘尘界事。白云流水本无心。

金刚门
编辑

神溪寺后不数里。有船岘船潭。岩瀑奇绝。行数十里。见两岸岩石上连下开。仅容一二人出入。是为金刚门。既入门。遥见万树枫红。如锦步幛。

金刚初路石为门。道气如𬪩醉不昏。曲曲枫溪红水涨。此间应有武陵村。

玉流洞
编辑

自是。倒栈危桥。着足甚艰。拼索膝行上壁。进十馀里。有玉流洞三字。乃杨蓬莱草书所刻。傍多贵人名。瀑甚壮。下成澄潭。是为八瀑上流。

洞号分明笔亦灵。银河如曙玉霄荧。那将万斛真珠水。遍洒人间醉梦醒。

九龙瀑
编辑

历玉龙关,联珠潭,飞龙瀑,长房壶口,渊潭桥,云锦潭。至九龙渊。千丈飞瀑。倒如白虹。喷如珠沫。渟滀为渊。深可百寻。周可三里。大书壁面曰。千丈白练。万斛真珠。宋尤庵笔也。

螭瀑呑山势撞舂。灵区从此未从容。长天挂下千端练。动地鸣来万石锺。荡室鱼龙深寂寂。留衔公伯列重重。定知神物勤防护。无恙潭前白玉峯。

万物草
编辑

行四十里。得旧万物草。逾岭行十许里。得新万物草。物草之义。说者互传。语极荒唐。大都聚石成质。万形略备。谓之草者。以其草成物也。谓之肖者。以其物相肖也。到此而天地神工。技亦殚矣。

化翁宰物肇东溟。做样初年辟宕冥。鳞介羽毛三百族。人神仙佛万千形。略成糟粕娲皇炼。积费经营太极型。不信良工轻示朴。云云起草太宁丁。

狗岭九十九折
编辑

岭之得名。盖以五十三佛之过悬锺岩时。地主卢春。随一狗一獐。追到于此。故金刚有狗岭獐项。此其一也。路之委折。至九十有九。卢生从佛意。亦勤挚。

修功得道理还微。狗岭禅谈有是非。苟谓轮环真似许。卢君归佛佛何归。

楡坫寺
编辑

历龙门桥。抵楡坫寺。寺之基。古龙潭也。其始。五十三佛来坐潭上楡木枝。龙怒拔木倒植。佛坐根上。咒沸潭以逐龙。龙赴九龙渊。遂塡潭作寺。至今佛座皆像木根盘结。前有山映楼。题名满楹。后有乌啄井。创寺时。乌啄得泉云。厅楣揭管领天下第一无双胜地十字。金枫皋笔也。

山暎楼前石迳斜。乱峯深处梵王家。黄金释座盘陀树。白玉蓉城削出花。古泽龙归云护洞。灵泉乌啄水盈科。楣间第一无双字。始信枫翁语不夸。

晓云洞
编辑

去寺一里许。有晓云洞。方九龙之离去楡潭时。过此一宿云。

神龙吾闻海为宫。石艇胡令渡向东。让与楡潭来一宿。洞天犹见晓云红。

隐仙台
编辑

西距三十里。有弥勒峯。甚巨丽。产灵草云。又十许里。有隐仙台。东而大海。三面苍崖万丈。有十二瀑银流玉湍。

隐仙台上访真仙。语及瑶京宿世缘。境净灵芝生白地。山高幽屐下青天。酣秋锦树蝉联出。暎日银流的皪悬。第见明霞红雾外。不知还有世人烟。

通川窟
编辑

过七宝台。见有一大窟在万仞壁上。是通川倅堕陨处。称以通川窟。捿神异境。托名名山。若有奇缘在。而独不犯岩墙之戒耶。

通川太守喜冥搜。踏遍名山死不休。也有多生真业果。好将名字付仙区。

表训寺
编辑

登雁门岭。上表训寺。四溟师之遗迹可考。此为内外山分界处。所谓内水站。为金刚腹肠。有金沙水药泉岭在五里地。

莲台高处路登登。领略名山杖一藤。表里分疆千佛国。古今传钵四溟僧。金沙贮水泉生晕。玉石藏珠塔擎层。到此群真朝暮遇。医他衰白问何能。

壁上石佛
编辑

又五里许。有白华潭。又五里许。百丈峭壁上。有石佛凝然坐在。其傍刻妙吉祥三字。字画如杠。

峭崖栖佛度千霜。三字如椽妙吉祥。果若僧言归极乐。为何孤苦石头床。

佛地庵
编辑

行一里。有所谓佛地庵。要妙奇绝。了无烟火相。乃永安金相公愿堂所在。前有金刚水。古所云甘露水也。

一道金刚水。千年佛地庵。先朝古相国。遗像小伽蓝。于俗如能脱。何禅不可参。呼僧我且去。挥手谢和南。

摩诃衍庵
编辑

距佛地里许。有摩诃衍庵。庵后最尖峯曰白云。庵前最高峯曰穴望。山腰通穴。如管中窥天。左右有日月峯。稍西有法起,香炉,永郞诸峯。清秀佳丽。耸插中天。寺傍小麓。筑石为七层宝台。又非人力所可能。此内山初境奇特处也。

境到深深石气浓。白云何处一声锺。天开内外烟霞界。楼挟东西日月峯。穿穴通山何势力。悬岩坐佛俨仪容。神仙不是丁宁说。苟有其人此可逢。

白云峯
编辑

历万灰庵。上白云台。拼铁索腹附壁。上白云峯。众香城内许多诸峯。俯手可摩。

莫把云山辨。山云是白云。谷深天一握。梯断铁三分。积霭晴犹雨。穹林昼亦曛。辰居知不远。翘首北望君。

毗卢峯
编辑

毗卢。金刚之最上峯也。盘据甚广。高出云霄间。升降可六十里。路无所由。拼而登者。以石为表。而金沙石,银沙石。浓滑不受趾。陟其颠。东临大海。俯视万二千峯。如儿孙绕膝。

天作灵山镇小华。日观何足向渠夸。吴门白𣌑朝阳练。齐郭青生夕爨家。万二冈峦群蚁垤。三千世界小鸡窠。之东碧海无竆极。互长崇深势不加。

琵琶潭
编辑

表训寺五里许。有八潭。曰火龙。曰船潭,龟潭,真珠,喷雪,碧霞,黑龙。第七曰琵琶潭。水如绀玉。声甚清亮。静听宫商迭奏。

琵琶宛在水中间。落玉盘声解客颜。枫叶荻花秋后月。风流谁是白香山。

普德窟
编辑

八潭之上。即普德窟。历石堦四十级。扶索始登。南有铜柱十九层。如鬼造神护。北有三层佛阁。遮窟阧起。萦以铁索。结构奇妙。

挟得飞仙步屣轻。踏云云尽洞虚明。攀梯索铁人神惴。擎柱层铜造化成。庭霤降为飞雪瀑。庵栏平压众香城。穿岩设迳还多事。从此灵园枉泄名。

万瀑洞
编辑

洞在普德窟下。众流之自毗卢来者。齐会于此。故曰万瀑洞。洞口有盘石。可坐数百人。大书刻蓬莱枫岳元化洞天字。杨蓬莱之所书。古今人之题名满壁。傍有石枰。如新画碁。未知石室以后烂柯者复几人。

乱峯受瀑势难支。元气扶舆好护持。天柱触倾娲有事。水宫冲析鬼无基。龙蛇动荡杨公笔。玉石分明橘老棋。未见江山如许巧。委之宰物更然疑。

影娥池
编辑

八潭之外。有碧波潭。碧波之上。有影娥池。其上有洗头盆。满眼白雪世界。特地省识春风面。

欲成枫岳胜。天亦大经营。恋佛岩留像。要仙洞锡名。为谁开镜石。有意设香城。最是情胜处。红妆影水明。

石狮子
编辑

洗头盆下马蹄桥上。有一石狮子。屹然立高峯上。至今金刚山内无恶兽至者。畏石狮子之雷吼。

准备驱凡畜。于山石做狮。树无闲鸟雀。穴不长熊罴。舞瀑堪为凤。灵潭强号龟。容他韵客至。奇格夕阳骊。

鹤巢台
编辑

石狮下青鹤台畔。有鹤巢台。有五仙台。意者缑山距此不远。

青城故不恶。何事下天游。骑送黄楼客。掠来赤壁舟。馀生山水界。归梦凤麟洲。驾尔前身迹。回思我是畴。

正阳寺歇惺楼。观万二千峯。
编辑

距仙台十里。有圆通庵。又五里。有正阳寺。寺有楼曰歇惺。俯视望君台,众香城,放光台,金刚台,青壶渊,万折洞,太上洞,清泠濑,慈云潭,羽化洞,赤龙潭,降仙台,四仙台,云玉屏,须弥塔,永郞城,观音峯,将军峯,使者峯,安心庵,青莲庵,普贤庵,顿道庵。外此无数冈峦。照耀明媚。为歇惺楼夕阳光景。

许好名山碧海湄。歇惺楼出更无奇。何天积雪三千丈。特地开花百万枝。仙佛依俙明月夜。画图光景夕阳时。莫教风引蓬莱舶。永述诸郞宿世期。

禅楼高似泛清空。猿鹤相寻一迳通。依约云眉仙隐现。分明崖面鬼磨砻。巉岩矗石千枝戟。细栈危桥百道虹。故驻归骖翘首望。此间当遇玉霄翁。

天王峯
编辑

天王。于众峯中。庄重有仪。令人可敬。

卓彼云中峀。天王位号崇。众峦辰拱北。群瀑海朝东。疆奠三千里。君临十二封。神州沉大陆。直欲出苍穹。

长安寺
编辑

历天一台三佛庵。到长安寺。大刹也。楣揭初入金刚门字。自京来者。初到界也。大抵金刚。皆石也。寺外始见土山佳丽。无乃人境从此不远耶。每花发时。居僧呈牒于地主。古例也。

禅家犹在帝王州。谁道长安日下悠。明月苏仙歌玉宇。西风王粲上湖楼。僧呈县府花将发。楣志京华路所由。如椽寺额经千劫。知有云山万户侯。

玉镜台
编辑

寺左有灵圆洞。洞尽有白塔。塔之前后。皆石耳。石自成台。清烱如夜玉。水流台下。澄澈如霜镜。

百磨清镜一尘无。对尔还惭白发吾。秦女明星临水殿。魏台朝日暎花幮。侯谁点污烟霞质。乃尔婵媛玉雪肤。影里枫林成绣幕。晩山秋色一番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