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鑑 (四部叢刊本)/卷第八十六

卷第八十五 皇朝文鑑 卷第八十六
宋 呂祖謙 編撰 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
卷第八十七

皇朝文鑑卷第八十六

 序

   祕演詩集序      歐陽 脩

   惟儼文集序      歐陽 脩

   集古目録序      歐陽 脩

   梅氏詩集序      歐陽 脩

   送徐無黨南歸序    歐陽 脩

   外制集序       歐陽 脩

   詩圖緫序       歐陽 脩

   慶曆兵録序      宋  祁

   邯鄲圖書十志序    李  淑

   唐鑑序        石  介

    祕演詩集序     歐陽 脩

予少以進士遊京師因得盡交當世之賢豪然猶

以謂國家臣一四海休兵革養息天下以無事者

四十年而智謀雄偉非常之士無所用其能者往

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販必有老死而世莫見者欲

從而求之不可得其後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爲

人廓然有大志時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

求合無所放其意則往往從布衣野老酣嬉淋漓

顚倒而不厭予疑所謂伏而不見者庶幾狎而得

之故常喜從曼卿遊欲因以隂求天下竒士浮屠

祕演者與曼卿交最乆亦能遺外世俗以氣節相

髙二人懽然無所間曼卿隱於酒祕演隱於浮屠

皆竒男子也然喜爲歌詩以自娯當其極飲大醉

歌吟笑呼以適天下之樂何其壯也一時賢士皆

願從其游予亦時至其室十年之間祕演北渡河

東之濟鄆無所合困而歸曼卿已死祕演亦老病

若夫二人者予乃見其盛衰則余亦將老矣夫曼

卿詩辭清絶尤稱祕演之作以爲雅健有詩人之

意袐演狀貌雄傑其胷中浩然既習于佛無所用

獨其詩可行于世而懶不自惜已老胠其槖尚得

三四百篇皆可喜者曼卿死袐演漠然無所向聞

東南多山水其巔崖崛峍江濤洶湧甚可壯也遂

欲往遊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於其將行爲叙

其詩因道其盛時以悲其衰

    惟儼文集序     歐陽 脩

惟儼姓魏氏杭州人少遊京師三十餘年學于佛

而通儒術喜爲辭章與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卿

遇人無所擇必皆盡其忻歡惟儼非賢士不交有

不可其意無貴賤一切閉拒絶去不少顧曼卿之

兼愛惟儼之介所趣雖異而交合無所間曼卿甞

曰君子泛愛而親仁惟儼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

人故能得天下士若賢不肖混則賢者安肯顧我哉

以此一時賢士多從其遊居相國浮圖不出其户

十五年士甞遊其室者禮之惟恐不至及去爲公

卿貴人未始一往干之然甞切恠平生所交皆當

世賢傑未見卓卓著功業如古人可記者因謂世

所稱賢材若不笞兵走萬里立功海外則當佐天

子號令賞罰於明堂苟皆不用則絶寵辱遺世俗

自髙而不屈尚安能酣豢於冨貴而無爲哉醉則

以此誚其坐人人亦復之以謂遺世自守古人之

所易若奮身逢時欲必就功業此雖聖賢難之周

孔所以窮逹異也今子老於浮圖不見用於世而幸

不踐窮亨之塗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責今人之必

然邪雖然惟儼傲乎退偃於一室天下之務當世

之利病聽其言終日不猒惜其將老也已曼卿死

惟儼亦買地京城之東以謀其終乃歛平生所爲

文數百篇示予曰曼卿之死既已表其墓願爲我

序其文然及我之見也嗟夫惟儼既不用於世其

材莫見於時若考其筆墨馳騁文章贍逸之能可

以見其志矣

    集古目録序     歐陽 脩

物常聚於所好而常得於有力之強有力而不好

好之而無力雖近且易有不能致之象犀虎豹蠻

夷山海殺人之獸然其齒角皮革可聚而有也玉

出崑崙流沙萬里之外經十餘譯乃至乎中國珠

出南海常生深淵採者腰絙而入水形色非人往

往不出則下飽蛟魚金礦于山鑿深而穴逺篝火

餱糧而後進其崖崩窟塞則遂葬於其中者率常

數十百人其逺且難而又多死禍常如此然而金

玉珠璣世常兼聚而有也凡物好之而有力則無

不至也湯盤孔鼎歧陽之鼔岱山鄒嶧㑹稽之刻

石與夫漢魏以來聖君賢士桓碑彛器銘詩序記

下至古文籕篆分𨽻諸家之字書皆三代以來至

寳恠竒偉麗工妙可喜之物其去人不逺其取之

無禍然而風霜兵火湮淪磨滅散棄於山崖墟莽

之間未甞収拾者由世之好者少也幸而有好之

者又其力或不足故僅得其一二而不能使其聚

也夫力莫如好好莫如一予性顓而嗜古凡世人

之所貪者皆無欲於其間故得一其所好於斯好

之已篤則力雖未足猶能致之故上自周穆王以

來下更秦漢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澤

窮崖絶谷荒林破塚神仙鬼物詭恠所傳莫不皆

有以爲集古録以謂傳寫失眞故因其石本軸而

藏之有卷秩次第而無時世之先後蓋其取多而

未已故隨其所得而録之又以謂聚多而終必散乃

撮其大要别爲録目因并載夫可與史傳正其闕

謬者以傳後學庶益於多聞或譏予曰物多則其

勢難聚聚乆而無不散何必區區於是哉予對曰

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可也象犀金玉之聚其能果

不散乎予固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梅氏詩集序     歐陽 脩

予聞世謂詩人少逹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

詩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藴其所有而

不得施於世者多喜自放於山巔水涯之外見蟲

魚草木風雲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竒恠内有憂

思感憤之鬱積其興於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

歎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

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予友梅聖俞少以䕃補

爲吏累舉進士輙抑於有司困於州縣凡十餘年

年今五十猶從辟書爲人之佐鬱其所畜不得奮

見於事業其家宛陵㓜習於詩自爲童子出語已

驚其長老既長學乎六經仁義之說其爲文章簡

古純粹不求苟說於世世之人徒知其詩而已然

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聖俞聖俞亦自以其不

得志者樂於詩而發之故其平生所作於詩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薦于上者昔王文康公甞見

而歎曰二百年無此作矣雖知之深亦不果薦也

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作爲雅頌以歌咏 大宋

之功徳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

歟柰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爲窮者之詩乃徒發於

蟲魚物類羈愁感歎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窮

之乆而將老也可不惜哉聖俞詩既多不自収拾

其妻之兄子謝景初懼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

陽至于呉興已來所作次爲十卷予甞嗜聖俞詩

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輙序而

藏之其後十五年聖俞以疾卒于京師余既哭而

銘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遺藁千餘篇并舊所藏掇

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爲一十五卷嗚呼吾於聖

俞詩論之詳矣故不復云

    送徐無黨南歸序   歐陽 脩

草木鳥獸之爲物衆人之爲人其爲生雖異而爲

死則同一歸於腐壞澌盡泯滅而已而衆人之中

有聖賢者固亦生且死於其間而獨異於草木鳥

獸衆人者雖死而不朽愈逺而彌存也其所以爲

聖賢者修之於身施之於事見之於言是三者所

以能不朽而存也修於身者無所不獲施於事者

有得有不得焉其見於言者則又有能有不能也

施於事矣不見於言可也自詩書史記所傳其人

豈必皆能言之士哉修於身矣而不施於事不見

於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語

者矣若顔回者在陋巷曲肱飢卧而已其羣居則

黙然終日如愚人然自當時羣弟子皆推尊之以

爲不敢望而及而後世更百千歳亦未有能及之

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於事况於言乎予讀

班固藝文志唐四庫書目見其所列自三代秦漢

以來著書之士多者至百餘篇少者猶三四十篇

其人不可勝數而散亡磨滅百不一二存焉予竊

悲其人文章麗矣言語工矣無異草木榮華之飃

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也方用其心與力之勞亦何

異衆人之汲汲營營而忽焉以死者雖有遲有速

而卒與三者同歸於泯滅夫言之不可恃也蓋如

此今之學者莫不慕古聖賢之不朽而勤一世以

盡心於文字間者皆可悲也東陽徐生少從予學

爲文章稍稍見稱於人既去而與羣士試於禮部

得髙第由是知名其文辭日進加水涌而山出予

欲摧其盛氣而勉其思也故於其歸告以是言然

予固亦喜爲文辭者亦因以自警焉

    外制集序      歐陽 脩

慶曆三年春丞相吕夷簡病不能朝上既更用大

臣銳意天下事始用諫官御史䟽追還夏竦制書

既而召韓𤦺范仲淹於陜西又除冨弼樞密副使

弼仲淹𤦺皆惶恐頓首辭讓至五六不已手詔趣

𤦺等就道甚急而弼方且入求對以辭不得見遣

中貴人趣送閤門使即受命嗚呼觀𤦺等之所以

讓上之所以用𤦺等者可謂聖賢相遭萬世一遇

而君臣之際何其盛也於是時天下之士孰不願

爲材耶顧予何人亦與其選夏四月召自滑臺入

諫院冬十二月拜右正言知制誥是時夏人雖數

請命而西師尚未解嚴京東累歳盗賊最後王倫

𭧂起沂州轉劫江淮之間而張海郭貌山等亦起

商鄧以驚京西州縣之吏多不稱職而民弊矣

天子方慨然勸農桑興學校破去前例以不次用

人哀民之困而欲除其蠧吏知磨勘法乆之弊而

思別材不肖以進賢能患百職之不修而申行賞

罰之信蓋欲修法度矣予時雖掌誥命猶在諫職

常得奏事殿中從容盡聞天子所以更張庶事憂

閔元元而勞心求治之意退得載于制書以諷曉

訓敕在位者然予方與修祖宗故事入修起居注

又修編敕日與同舍論議治文書所省不一而除

目所下率不一二時已廹丞相出故不得專一思

慮工文字以盡導天子難諭之意而復誥命於三

代之文嗟夫學者文章見用于世鮮矣况得施於

朝廷而又遭人主致治之盛若脩之鄙使竭其材

猶恐不稱而况不能專一其職此予所以常遺恨

於斯文也明年秋予出爲河北轉運使又明年春權

知成徳軍事事少間發嚮所作制草而閲之雖不

能盡載明天子之意於其所述百得一二足以章

示後世蓋王者之訓在焉豈以予文之鄙而廢也

於是録之爲三卷予自直閣下儤直八十始滿不

數日奉使河東還即以來河北故其所作𦆵一百

五十餘篇云

    詩圖緫序      歐陽 脩

周之詩自文王始成王之際頌聲興焉周之盛徳

之極文王之詩三十七篇其二十三篇繫之周公

召公爲周南召南其八篇爲小雅六篇爲大雅武

王之詩六篇四篇爲小雅二篇在召南之風成王

之詩五十三篇其十篇爲小雅十二篇爲大雅三

十一篇爲頌是爲詩之正經其後二世昭王立而

周道微闕又六世厲王政益衰變雅始作厲王死

于彘天下無君周公召公行政謂之共和凡十四

年而厲王之下太子宜臼遷于洛邑號東周周之

室益微而平王之詩貶爲風下同列國至於桓

而詩止矣初成王立周公攝政管蔡作亂周公及

其大夫作詩七篇周之太史以爲周公詩主道𡺳

國公劉太王之事故繫之𡺳謂國變風而諸侯之

詩無正風其變風自懿王始作懿王時齊風始變

夷王時衛風始變次厲王時陳風始變厲王崩周

召共和唐風始變次宣王時秦風始變至平王時

鄭風始變惠王時曹風始變陳最後至頃王時猶有

靈公之詩於是止矣蓋自文至頃凡二十世王澤竭

而詩不作今鄭之詩次比考於舊史先後不同周召王

𡺳皆出於周邶鄘合於衛檜魏世家絶其可考者七國而

已陳齊衛唐曹鄭陳此變風之先後也周召𨚍鄘衛王鄭

齊𡺳秦魏唐陳檜曹此孔子未刪詩之前季札所聽周樂

次第也周召邶鄘衛主鄭齊魏唐秦陳檜曹𡺳此今詩之

次第也考其得封之先後爲國之大小與其詩作之時皆

失其次說者莫能究焉其外魯之頌四篇商頌五篇鄭康

成以爲魯得用天子之禮樂故有頌而商頌至孔子之

時存者五篇而夏頌已亡故録魯詩以備三頌著爲

後王之法監三代之成功法莫大於夏矣康成所作

詩譜圖自共和而後始得春秋次序今其圖亡今略

準鄭遺說而依其次序推之以見前儒之得失今既

依鄭爲圖故風雅變王與其序所不言而說者推定

世次皆且從鄭之意其所失者可指而見焉司馬遷

謂古詩三千餘篇孔子删之存者三百鄭學之徒皆

以遷說之謬言古詩雖多不容十分去九以予考之

說然也何以知之今書傳所載逸詩何可數焉以

圖推之首更十君而取其一篇者又有二十餘君而

取其一君由是言之何啻乎三千詩三百一十一

篇亡者六篇存者三百五篇云

    慶曆兵録序     宋 祁

世之言兵者本之軒轅時書缺有間矣夏商以來

乃能言之縁井田作乘車即郷爲軍因田爲蒐周

法則然外制郡國内彊京師兵非虎符不得發漢

法則然開府籍軍混兵於農使士皆土著有格死

無叛上唐法則然然晚周力分諸侯其弊弱者常

分𭧂者常并故六國相軋而亡漢衰權假彊臣其

弊勢侔則疑力寡則隨故僣邦鼎峙而立唐季亂

生置帥其弊樂姑息厭法度故羣不逞糜潰而爭由是

觀之始未嘗不善而後稍陵遲也宋興剗五姓餘亂一

天下之權僣藩納地梗帥嬰法經武制衆罔不精

明凡軍有四一曰禁兵殿前馬歩三司𨽻焉卒之

銳而票者充之或挽彊或蹋張或戈船突𮪍或投

石擊刺故處則衛鎭出則更戍二曰廂兵諸州𨽻

焉卒之力而悍者募之天下已定不甚持兵唯邊

蠻夷者時時與禁兵參屯故專於服勞間亦戍更

三曰役兵羣有司𨽻焉人之游而墯者入之若牧

置若漕輓若管庫若工技業壹事專故處而無更

凡軍有額居有營有常廪有横賜四曰民兵農之

徤而材者籍之視郷縣大小而爲之數有部曲無

營壁闕者輙補歳一閲焉非軍興不得擅行此國

家制軍大抵如此然兵無常帥帥無常鎭權不外

假力不它分此其所以維萬方憺四夷鼔行無前

而對天下者也慶曆五年今參預貳卿濟陽丁公

以壮猶宿望進使樞密惟是本兵柄按軍志無不

在焉而叢分几閣非甚有紀公乃搜次首末鉤考

纎微掇其攻守戰者爲禁兵民兵兵録五篇合羣

曹所分擿諸條所隱彚而聮之部分班如也離而

件之區處戢如也彌衆而易見愈詳而不繁雖伍

符猥并邊𤨏曲折歳列廢置月比耗登披文指要

坐帷而判蓋簡稽之決要蒐乘之緫凡録成乃上

於官且俾叙作者之意謹按軍篇之首公各述所

由前創後因聖繼神承既有第矣近衛别録示有

尊也餘軍弗載略所緩也文約事明成一王法惟

公逹練多聞以忠力自結於上處機宥不周歳擢

貳鉉台曝誠明翊權綱有徳有言天子之寳臣歟

    邯鄲圖書十志序   李  淑

儒籍肇劉略荀簿王志阮録汔元母廼備士大夫

藏家者唯呉齋著目唐季兵燬墳典散落 帝宋

戢戈講道薦紳靡然編摩校輯歳月相踵予家髙

曾以還力弦誦馬蹄間重明尚文素風不衰肆中

山公奮㽔舒光翊宣通謨狷者頼清白之傳冠而

並班傳遊載筆兩朝禁清圖史號令策牘吁俞演

暢伊延閣廣内幽經袐篇固殫見悉索之中敕辨

次甫事麾去大抵官書三萬六千二百八卷訂開

元見目什不五六崇文目剟去五千餘猶淺末摽

剽名臣舊族間所獲或東觀之闕繇是如世書尚

存購寫弗競豐社舊藴斷衊不倫中山官南始復

論補逮于刋綴彌三十載㑹請養玉堂抉私禇外

内經合道釋書𦘕得若干離十志五十七類緫八

目几槴題袠參准昔模緗素枕籍㸃兼古語有貳

本者分貯旁格柳氏長行後學之別歟噫予門從

著作水部賛善洪州四世而及中山鄙夫承之施

爾朋圭芻泊彚蒙謙輩冠蓋八葉繄汝曹善承之

肆守之毋爲勢奪毋爲賄遷書用二印取朋篆所

以記封國詔世代東都永寧有館第西都履道有

園齋爲退居佔畢之玩既志之序之識迃拙耽賞

之自後日紬續追紀左方

    唐鑑序       石  介

夫前車覆後車戒前事之失後事之鑑湯以桀爲

鑑故不敢爲桀之行而湯徳克明隆祀六百周以

紂爲鑑故不敢爲紂之惡而周道至盛傳世三十

漢以秦爲鑑故不敢爲秦之無道而漢業甚茂延

洪四百年唐以隋爲鑑故不敢爲隋之𭧂亂而唐

室攸乂永光十八葉 國家雖承五代之後實接

唐之緒則 國家亦當以唐爲鑑臣逖覽徃古靡

不以女后預事而喪國家者臣觀唐最甚矣武氏

變唐爲周韋庶人安樂公主酖殺中宗太平公主

潜謀逆亂楊貴妃召天寳之禍臣歷觀前世鮮不

以閹官用權而傾社稷者臣視唐尤傷矣代宗遭

輔國之侮蔑憲宗被陳慶之弑逆昭宗爲季述之

囚辱臣眇尋歷代無不以姦臣專政而亂天下者

臣視唐至極矣禄山之禍則林甫國忠爲之也朱

泚之亂則盧𣏌爲之也陳慶之弑則皇甫鎛爲之

也嗚呼姦臣不可使專政女后不可使預事宦官

不可使任權明皇始用姚崇宋璟則治終用林甫

國忠則亂徳宗始用崔祐甫陸贄則治終用盧𣏌

裴延齡則亂憲宗始用裴度則治終用皇甫鎛則

亂自武后奪國迄于中𧇩暨天寳末年政由女后

而李氏幾喪自肅宗踐位歷于代宗徳宗順宗憲

穆文武宣懿僖昭權在中官而唐祚終去詩曰赫

赫宗周褒姒㓕之然則巍巍鉅唐女后亂之姦臣

壞之宦官覆之臣故採摭唐史中女后宦官姦臣

事迹各類集作五卷謂之唐鑑噫唐十八帝惟武

徳正觀開元元和百數十年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女后亂之於前姦臣壞之於中宦官覆之於後顚

側﨑危綿綿延延乍傾乍安若續若絶僅能至於

三百年何足言之後之爲國者鑑李氏之覆車勿

專政於女后勿假權於中官勿委任於姦臣則國

祚延洪歷世長逺當傳于子傳于孫可至千萬世

豈止齪齪十八帝局促三百年者哉伏惟 明主

戒之



皇朝文鑑卷第八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