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鉴 (四部丛刊本)/卷第八十六

卷第八十五 皇朝文鉴 卷第八十六
宋 吕祖谦 编撰 景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
卷第八十七

皇朝文鉴卷第八十六

 序

   秘演诗集序      欧阳 修

   惟俨文集序      欧阳 修

   集古目录序      欧阳 修

   梅氏诗集序      欧阳 修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 修

   外制集序       欧阳 修

   诗图緫序       欧阳 修

   庆历兵录序      宋  祁

   邯郸图书十志序    李  淑

   唐鉴序        石  介

    秘演诗集序     欧阳 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

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

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

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

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为

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

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

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

之故常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浮屠

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

高二人懽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

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

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

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

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若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余亦将老矣夫曼

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

意袐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

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槖尚得

三四百篇皆可喜者曼卿死袐演漠然无所向闻

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

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

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惟俨文集序     欧阳 修

惟俨姓魏氏杭州人少游京师三十馀年学于佛

而通儒术喜为辞章与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卿

遇人无所择必皆尽其忻欢惟俨非贤士不交有

不可其意无贵贱一切闭拒绝去不少顾曼卿之

兼爱惟俨之介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曼卿尝

曰君子泛爱而亲仁惟俨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

人故能得天下士若贤不肖混则贤者安肯顾我哉

以此一时贤士多从其游居相国浮图不出其户

十五年士尝游其室者礼之惟恐不至及去为公

卿贵人未始一往干之然尝切怪平生所交皆当

世贤杰未见卓卓著功业如古人可记者因谓世

所称贤材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则当佐天

子号令赏罚于明堂苟皆不用则绝宠辱遗世俗

自高而不屈尚安能酣豢于冨贵而无为哉醉则

以此诮其坐人人亦复之以谓遗世自守古人之

所易若奋身逢时欲必就功业此虽圣贤难之周

孔所以穷逹异也今子老于浮图不见用于世而幸

不践穷亨之涂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

然邪虽然惟俨傲乎退偃于一室天下之务当世

之利病听其言终日不猒惜其将老也已曼卿死

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乃敛平生所为

文数百篇示予曰曼卿之死既已表其墓愿为我

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嗟夫惟俨既不用于世其

材莫见于时若考其笔墨驰骋文章赡逸之能可

以见其志矣

    集古目录序     欧阳 修

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强有力而不好

好之而无力虽近且易有不能致之象犀虎豹蛮

夷山海杀人之兽然其齿角皮革可聚而有也玉

出昆仑流沙万里之外经十馀译乃至乎中国珠

出南海常生深渊采者腰絙而入水形色非人往

往不出则下饱蛟鱼金矿于山凿深而穴远篝火

糇粮而后进其崖崩窟塞则遂葬于其中者率常

数十百人其远且难而又多死祸常如此然而金

玉珠玑世常兼聚而有也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

不至也汤盘孔鼎歧阳之鼔岱山邹峄会稽之刻

石与夫汉魏以来圣君贤士桓碑彛器铭诗序记

下至古文籕篆分隶诸家之字书皆三代以来至

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其去人不远其取之

无祸然而风霜兵火湮沦磨灭散弃于山崖墟莽

之间未尝収拾者由世之好者少也幸而有好之

者又其力或不足故仅得其一二而不能使其聚

也夫力莫如好好莫如一予性颛而嗜古凡世人

之所贪者皆无欲于其间故得一其所好于斯好

之已笃则力虽未足犹能致之故上自周穆王以

来下更秦汉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

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

有以为集古录以谓传写失真故因其石本轴而

藏之有卷秩次第而无时世之先后盖其取多而

未已故随其所得而录之又以谓聚多而终必散乃

撮其大要别为录目因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

谬者以传后学庶益于多闻或讥予曰物多则其

势难聚聚久而无不散何必区区于是哉予对曰

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可也象犀金玉之聚其能果

不散乎予固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梅氏诗集序     欧阳 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逹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

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

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

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

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

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

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少以䕃补

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馀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畜不得奋

见于事业其家宛陵㓜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

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

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

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

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

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 大宋

之功徳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

欤柰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

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

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収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

阳至于吴兴已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

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

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

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馀篇并旧所藏掇

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

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 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

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

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

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愈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

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

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

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

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

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

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

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

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

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

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读

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

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馀篇少者犹三四十篇

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

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

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用其心与力之劳亦何

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

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

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

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东阳徐生少从予学

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

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加水涌而山出予

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

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外制集序      欧阳 修

庆历三年春丞相吕夷简病不能朝上既更用大

臣锐意天下事始用谏官御史䟽追还夏竦制书

既而召韩琦范仲淹于陜西又除冨弼枢密副使

弼仲淹琦皆惶恐顿首辞让至五六不已手诏趣

琦等就道甚急而弼方且入求对以辞不得见遣

中贵人趣送阁门使即受命呜呼观琦等之所以

让上之所以用琦等者可谓圣贤相遭万世一遇

而君臣之际何其盛也于是时天下之士孰不愿

为材耶顾予何人亦与其选夏四月召自滑台入

谏院冬十二月拜右正言知制诰是时夏人虽数

请命而西师尚未解严京东累岁盗贼最后王伦

𭧂起沂州转劫江淮之间而张海郭貌山等亦起

商邓以惊京西州县之吏多不称职而民弊矣

天子方慨然劝农桑兴学校破去前例以不次用

人哀民之困而欲除其蠧吏知磨勘法久之弊而

思别材不肖以进贤能患百职之不修而申行赏

罚之信盖欲修法度矣予时虽掌诰命犹在谏职

常得奏事殿中从容尽闻天子所以更张庶事忧

闵元元而劳心求治之意退得载于制书以讽晓

训敕在位者然予方与修祖宗故事入修起居注

又修编敕日与同舍论议治文书所省不一而除

目所下率不一二时已迫丞相出故不得专一思

虑工文字以尽导天子难谕之意而复诰命于三

代之文嗟夫学者文章见用于世鲜矣况得施于

朝廷而又遭人主致治之盛若修之鄙使竭其材

犹恐不称而况不能专一其职此予所以常遗恨

于斯文也明年秋予出为河北转运使又明年春权

知成徳军事事少间发向所作制草而阅之虽不

能尽载明天子之意于其所述百得一二足以章

示后世盖王者之训在焉岂以予文之鄙而废也

于是录之为三卷予自直阁下儤直八十始满不

数日奉使河东还即以来河北故其所作𦆵一百

五十馀篇云

    诗图緫序      欧阳 修

周之诗自文王始成王之际颂声兴焉周之盛徳

之极文王之诗三十七篇其二十三篇系之周公

召公为周南召南其八篇为小雅六篇为大雅武

王之诗六篇四篇为小雅二篇在召南之风成王

之诗五十三篇其十篇为小雅十二篇为大雅三

十一篇为颂是为诗之正经其后二世昭王立而

周道微阙又六世厉王政益衰变雅始作厉王死

于彘天下无君周公召公行政谓之共和凡十四

年而厉王之下太子宜臼迁于洛邑号东周周之

室益微而平王之诗贬为风下同列国至于桓

而诗止矣初成王立周公摄政管蔡作乱周公及

其大夫作诗七篇周之太史以为周公诗主道𡺳

国公刘太王之事故系之𡺳谓国变风而诸侯之

诗无正风其变风自懿王始作懿王时齐风始变

夷王时卫风始变次厉王时陈风始变厉王崩周

召共和唐风始变次宣王时秦风始变至平王时

郑风始变惠王时曹风始变陈最后至顷王时犹有

灵公之诗于是止矣盖自文至顷凡二十世王泽竭

而诗不作今郑之诗次比考于旧史先后不同周召王

𡺳皆出于周邶鄘合于卫桧魏世家绝其可考者七国而

已陈齐卫唐曹郑陈此变风之先后也周召𨚍鄘卫王郑

齐𡺳秦魏唐陈桧曹此孔子未删诗之前季札所听周乐

次第也周召邶鄘卫主郑齐魏唐秦陈桧曹𡺳此今诗之

次第也考其得封之先后为国之大小与其诗作之时皆

失其次说者莫能究焉其外鲁之颂四篇商颂五篇郑康

成以为鲁得用天子之礼乐故有颂而商颂至孔子之

时存者五篇而夏颂已亡故录鲁诗以备三颂著为

后王之法监三代之成功法莫大于夏矣康成所作

诗谱图自共和而后始得春秋次序今其图亡今略

准郑遗说而依其次序推之以见前儒之得失今既

依郑为图故风雅变王与其序所不言而说者推定

世次皆且从郑之意其所失者可指而见焉司马迁

谓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删之存者三百郑学之徒皆

以迁说之谬言古诗虽多不容十分去九以予考之

说然也何以知之今书传所载逸诗何可数焉以

图推之首更十君而取其一篇者又有二十馀君而

取其一君由是言之何啻乎三千诗三百一十一

篇亡者六篇存者三百五篇云

    庆历兵录序     宋 祁

世之言兵者本之轩辕时书缺有间矣夏商以来

乃能言之縁井田作乘车即郷为军因田为蒐周

法则然外制郡国内彊京师兵非虎符不得发汉

法则然开府籍军混兵于农使士皆土著有格死

无叛上唐法则然然晚周力分诸侯其弊弱者常

分𭧂者常并故六国相轧而亡汉衰权假彊臣其

弊势侔则疑力寡则随故僣邦鼎峙而立唐季乱

生置帅其弊乐姑息厌法度故群不逞糜溃而争由是

观之始未尝不善而后稍陵迟也宋兴刬五姓馀乱一

天下之权僣藩纳地梗帅婴法经武制众罔不精

明凡军有四一曰禁兵殿前马步三司隶焉卒之

锐而票者充之或挽彊或蹋张或戈船突骑或投

石击刺故处则卫镇出则更戍二曰厢兵诸州隶

焉卒之力而悍者募之天下已定不甚持兵唯边

蛮夷者时时与禁兵参屯故专于服劳间亦戍更

三曰役兵群有司隶焉人之游而墯者入之若牧

置若漕挽若管库若工技业壹事专故处而无更

凡军有额居有营有常廪有横赐四曰民兵农之

徤而材者籍之视郷县大小而为之数有部曲无

营壁阙者辄补岁一阅焉非军兴不得擅行此国

家制军大抵如此然兵无常帅帅无常镇权不外

假力不它分此其所以维万方憺四夷鼔行无前

而对天下者也庆历五年今参预贰卿济阳丁公

以壮犹宿望进使枢密惟是本兵柄按军志无不

在焉而丛分几阁非甚有纪公乃搜次首末钩考

纎微掇其攻守战者为禁兵民兵兵录五篇合群

曹所分擿诸条所隐彚而联之部分班如也离而

件之区处戢如也弥众而易见愈详而不繁虽伍

符猥并边琐曲折岁列废置月比耗登披文指要

坐帷而判盖简稽之决要蒐乘之緫凡录成乃上

于官且俾叙作者之意谨按军篇之首公各述所

由前创后因圣继神承既有第矣近卫别录示有

尊也馀军弗载略所缓也文约事明成一王法惟

公逹练多闻以忠力自结于上处机宥不周岁擢

贰铉台曝诚明翊权纲有徳有言天子之宝臣欤

    邯郸图书十志序   李  淑

儒籍肇刘略荀簿王志阮录汔元母廼备士大夫

藏家者唯吴斋著目唐季兵毁坟典散落 帝宋

戢戈讲道荐绅靡然编摩校辑岁月相踵予家高

曾以还力弦诵马蹄间重明尚文素风不衰肆中

山公奋㽔舒光翊宣通谟狷者赖清白之传冠而

并班传游载笔两朝禁清图史号令策牍吁俞演

畅伊延阁广内幽经袐篇固殚见悉索之中敕辨

次甫事麾去大抵官书三万六千二百八卷订开

元见目什不五六崇文目剟去五千馀犹浅末摽

剽名臣旧族间所获或东观之阙繇是如世书尚

存购写弗竞丰社旧蕴断蔑不伦中山官南始复

论补逮于刊缀弥三十载会请养玉堂抉私禇外

内经合道释书𦘕得若干离十志五十七类緫八

目几槴题袠参准昔模缃素枕籍点兼古语有贰

本者分贮旁格柳氏长行后学之别欤噫予门从

著作水部赞善洪州四世而及中山鄙夫承之施

尔朋圭刍泊彚蒙谦辈冠盖八叶繄汝曹善承之

肆守之毋为势夺毋为贿迁书用二印取朋篆所

以记封国诏世代东都永宁有馆第西都履道有

园斋为退居占毕之玩既志之序之识迃拙耽赏

之自后日䌷续追纪左方

    唐鉴序       石  介

夫前车覆后车戒前事之失后事之鉴汤以桀为

鉴故不敢为桀之行而汤徳克明隆祀六百周以

纣为鉴故不敢为纣之恶而周道至盛传世三十

汉以秦为鉴故不敢为秦之无道而汉业甚茂延

洪四百年唐以隋为鉴故不敢为隋之𭧂乱而唐

室攸乂永光十八叶 国家虽承五代之后实接

唐之绪则 国家亦当以唐为鉴臣逖览往古靡

不以女后预事而丧国家者臣观唐最甚矣武氏

变唐为周韦庶人安乐公主鸩杀中宗太平公主

潜谋逆乱杨贵妃召天宝之祸臣历观前世鲜不

以阉官用权而倾社稷者臣视唐尤伤矣代宗遭

辅国之侮蔑宪宗被陈庆之弑逆昭宗为季述之

囚辱臣眇寻历代无不以奸臣专政而乱天下者

臣视唐至极矣禄山之祸则林甫国忠为之也朱

泚之乱则卢𣏌为之也陈庆之弑则皇甫镈为之

也呜呼奸臣不可使专政女后不可使预事宦官

不可使任权明皇始用姚崇宋璟则治终用林甫

国忠则乱徳宗始用崔祐甫陆贽则治终用卢𣏌

裴延龄则乱宪宗始用裴度则治终用皇甫镈则

乱自武后夺国迄于中𧇩暨天宝末年政由女后

而李氏几丧自肃宗践位历于代宗徳宗顺宗宪

穆文武宣懿僖昭权在中官而唐祚终去诗曰赫

赫宗周褒姒㓕之然则巍巍钜唐女后乱之奸臣

坏之宦官覆之臣故采摭唐史中女后宦官奸臣

事迹各类集作五卷谓之唐鉴噫唐十八帝惟武

徳正观开元元和百数十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女后乱之于前奸臣坏之于中宦官覆之于后颠

侧﨑危绵绵延延乍倾乍安若续若绝仅能至于

三百年何足言之后之为国者鉴李氏之覆车勿

专政于女后勿假权于中官勿委任于奸臣则国

祚延洪历世长远当传于子传于孙可至千万世

岂止龊龊十八帝局促三百年者哉伏惟 明主

戒之



皇朝文鉴卷第八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