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九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二十九 南直十一 徐州 滁州 和州 廣德州 下一卷▶


徐州 编辑

◇徐州,東至淮安府邳州百八十里,西南至鳳陽府壽州四百八十里,西至河南歸德府五百十里,北至山東兗州府三百六十里。自州治至江寧府一千里,至京師二千里。

禹貢》徐州之域,古大彭氏國也。春秋、戰國屬宋,後屬楚。秦屬泗水郡。項羽自立爲西楚霸王,都此孟康曰:陳爲西楚,江陵爲南楚。此爲東楚,項羽改爲西楚,而以吳爲東楚。漢爲楚國。地節元年,改爲彭城郡,尋復故。後漢亦爲楚國,章帝改爲彭城國。晉因之,仍立徐州,以爲重鎮東晉初,徐州陷沒,元帝僑置徐州於淮南,又置南徐州於江南,其後移改不恒。太元九年,復置徐州於此。義熙七年,又改爲北徐州。今詳見州域形勢。宋亦爲徐州及彭城、沛二郡。泰始中,沒於後魏,亦置徐州及彭城郡後魏置東南道大行台於此。東魏及高齊因之。後周改置總管府。隋初廢郡。煬帝廢州,仍曰彭城郡。唐復爲徐州。天寶初,亦曰彭城郡。乾元初,復爲徐州。貞元十六年,建武寧軍。咸通十一年,改爲感化軍。石晉時,復曰武寧軍。宋仍爲徐州亦曰彭城郡武寧軍節度。金因之。元亦曰徐州,屬歸德府。至正八年,升徐州路。十二年,改曰武安州。明初,復曰徐州,隸鳳陽府,尋直隸京師編戶一百五里,領縣四。今仍曰徐州。

州岡巒環合,汴泗交流,北走齊、魯,西通梁、宋,自昔要害地也。後漢建安末,孫權欲取徐州,呂蒙曰:徐州地勢陸通,驍騎所騁,今日取之,操後旬必來爭。蓋其地爲許、洛襟要,蒙以車騎,非步兵所能敵。江南之力,是時未可以爭中原也。及晉人南渡,彭城之得失,輒關南北之盛衰。太元九年,時河南城堡多附於晉,謝玄欲使朱序屯梁國,自屯彭城,以北固河上,西援洛陽。朝議不允,既而黎陽以南,遂至騷動。隆安二年,後魏取後燕之滑台,慕容德與諸臣韓範等謀先據一方,以立基本。張華曰:彭城,楚之舊都,可攻而據之。潘聰曰:彭城土曠人稀,平坦無限,且晉之舊鎮,未易可取,又密邇江淮,夏秋多水,乘舟而戰者,吳之所長,我之所短也,不如取廣固而據之。蓋是時慕容德之勢不能取彭城,彭城爲晉必爭之地,雖取之而不能保,較之曹魏,有主客懸絕之分也。宋王玄謨曰:彭城要兼水陸。其地南屆大淮,左右清汴,表裡京甸,捍接邊境,城隍峻整,禁衛周固,又自淮以西,襄陽以東,經塗三千,達於濟、岱。六州之人,三十萬戶,常得安全,實繇此鎮。及彭城沒於後魏,而淮泗日以多事。魏尉元曰:彭城宋之要藩,不有重兵積粟,則不可固守,若資儲既廣,則宋人必不敢窺淮北。薛虎子曰:國家欲取江東,先須積穀彭城。徐州良田十萬餘頃,水陸肥沃,清汴通流,足以溉灌,興置屯田,資糧易積,非直戍卒豐飽,亦有吞敵之勢也。陳顧野王曰:彭城險固,繇來非攻所能拔,且其地形都要,不特捍蔽南國,爲必爭之地,而自昔東南用兵,莫不繇此以臨諸夏矣。唐李泌曰:江淮漕運,以甬橋爲咽喉見宿州,是時在徐州境內,若失徐州,是失江淮也,國用何從而致?宜急建重鎮於徐州,使運路常通,則江淮安矣事在貞元四年。宋陳無己曰:彭城之地,南守則略河南、山東,北守則瞰淮泗,故於兵家爲攻守要地。蘇軾曰:徐州爲南北襟要,京東諸郡邑安危所寄也。其地三面被山,獨其西平川數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開關延敵,真若從屋上建瓴水也。土宜菽麥,一熟可資數歲。其城三面阻水,樓堞之下,以汴泗爲池,惟南面可通車馬,而戲馬台在焉。其高十仞,廣袤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築戰守之具,與城相表裡,而積三千糧於城中,雖用十萬人,不能取也。唐庚曰:魏太武以百萬眾,觀兵瓜步,卒盟而還,不復議渡江。元英以大眾困於堅城之下,不敢舍而深入,慮彭城、合肥之議其後也。胡三省曰:彭城密邇兗、豫,南北朝時,魏人南寇,水行則自清入泗,陸行則歷城、瑕丘,皆輳彭城,故王玄謨以爲要兼水陸也。自勝國以來,益爲資儲重地。經營天下,豈可以彭城爲後國哉?

○彭城廢縣今州冶。《世本》:堯封彭祖於彭城,號大彭氏,國於此。《國語》:大彭爲商伯,是也。春秋爲宋地,成十八年,楚伐宋,拔之,以納魚石。襄元年,諸侯之師救宋,圍彭城,彭城降晉。《史記》:楚共王拔宋彭城,以封宋左師魚石。四年,諸侯共誅魚石,而歸彭城於宋。又《韓世家》:文侯二年,伐宋至彭城,執宋君。秦置彭城縣,屬泗水郡。始皇二十八年,自琅邪還,過彭城,欲出周鼎泗水。二世二年,秦嘉立景駒爲楚王,軍彭城東,既而楚懷王都此。《史記》:沛公、項羽,聞項梁軍破,乃與呂臣軍俱引而東,呂臣軍彭城東,項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是也。及項羽自立爲西楚霸王,亦都此。漢三年,漢王入彭城,項王西從蕭,晨擊漢,東至彭城,大破漢軍。漢六年,爲楚國治。後漢爲彭城國治,初平中,陶謙爲徐州牧,曹操擊謙,敗之於彭城。建安三年,操擊呂布於下邳,屠彭城。晉爲徐州治。大寧中,沒於石勒。永嘉三年,復歸於晉。太元三年,沒於苻堅。九年,謝玄取之。義熙七年,分爲北徐州。元熙初,劉裕使劉懷慎爲北徐州刺史,鎮彭城,宋仍爲徐州治。泰始三年,陷於後魏,魏亦建爲重鎮。梁普通六年,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州附梁梁,使其子豫章王綜鎮之,綜仍以州叛入魏。大同初,遣元慶和攻東魏城父,高歡分遣侯景趣彭城御之。中大同二年,侯景以河南州鎮來附,詔蕭淵明等攻彭城,爲景援,敗還。陳大建七年,吳明徹攻齊彭城,不克。九年,因周人滅齊,復命明徹攻彭城,爲周將王軌所敗。隋唐以後,州郡皆治彭城縣。元省縣入州。《城邑考》:州外城楚元王友所築,城內有金城。又東北有小城,相傳劉裕所築,壘石高四丈,列塹環之。小城西又有一城,義熙十四年,汴水溢,城壞,乃更築之。城西有小市門,即宋元嘉末,魏主燾南侵,遣李孝伯至小市門,與張暢應對處也。《志》云:今城東北八十里有彭城故縣,地據山阜,去河甚遠,或以爲漢縣蓋治此。又州南五里有武安廢城。元至正十三年,芝麻李據徐州,脫脫擊平之,改徐州爲武安州,移治於此。其後河流蕩決,州城數毀。明嘉靖中,水壞州城,乃復改築,環堤爲固,周九里。天啟四年,河決魁山堤,城東南隅衝裂。明年,移築州城於雲龍山,東去舊城二里。今城周九里有奇,門四。

呂城州東五十里。春秋時宋邑,襄元年,晉以諸侯之師伐鄭,楚子辛救鄭,侵宋呂、留。杜預曰:彭城郡之呂城、留城也。漢爲呂縣,屬楚國。後漢及晉皆屬彭城國。宋屬彭城郡,後魏因之。隋廢。《志》云:呂城臨泗水,高百四十尺,周十七里,城東二里又有三城,一在水南,一在水北,一在水中氵單上。蓋高齊所築以防陳者。又泗水至呂城,積石爲梁,故稱呂梁。今呂城東十里呂梁洪上有二城,一曰雲夢,一曰梁王。土人謂雲夢即韓信,梁王即彭越。又洪西岸有尉遲城。唐尉遲敬德督徐州,嘗鑿呂梁洪,因築此城。今呂梁城,中河分司駐焉。○呂布城,在州東南八十五里,相傳布與曹操相拒時築,城上有戰台。

南陽平城在州西。《五代誌》:劉宋僑置陽平郡於沛郡南界,領館陶、陽平、濮陽三縣。後沒於魏,爲南陽平郡,以別相州之陽平郡也。後又徙郡寄治彭城。梁普通六年,將軍王希拔魏南陽平郡。後周始併入彭城郡。○濮陽廢縣,在州西北五十里,亦劉宋時僑置縣,屬陽平郡。後魏因之。後周廢。《寰宇記》作舞陽城,誤也。

城在州北三十里。面臨泗水。兗州人謂實中城曰,蓋南北朝時戍守處也。今謂之茶城,爲運道所經。明嘉靖末,黃河北徙,城遂爲漕黃交會之衝,後河口東移,茶城乃爲內險。《志》云:今州南二里有古迷劉城,州西北百里又有灰城,又二十里有倉城,皆昔時頓兵貯糧之所云。

○雲龍山城西二里。今爲州治。《志》云:山出雲氣,蜿蜒如龍,因名。其東南嶺有大石佛,俗因謂之石佛山。《述徵記》:彭城南二里,即石佛山,頂方二丈二尺。唐景福二年,朱全忠遣子友裕擊時溥於徐州,兗帥朱瑾赴救,汴軍敗徐兗兵於石佛山下,既而汴將龐師古復攻石佛山寨,拔之,徐兵自是不敢出。《一統志》州東北三里又有彭城山。○定國山,在舊城東四里。梁中大同二年,遣貞陽侯淵明伐東魏,進攻彭城,營於此,爲魏將慕容紹宗所敗。

九嶷山州北五里。其山自東而西,綿亙五里,俗謂之九里山,即漢兵敗項王處。明建文中,燕兵攻徐州,亦嘗伏兵於此。一名象山,以山西一峰如蹲像也。又雞鳴山,在州東北十三里,相傳即張良計散楚兵處。

寒山州東南十八里。晉大興二年,彭城內史周撫叛降石勒,下邳內史劉遐討之,破斬之於寒山。梁中大同二年,命蕭淵明堰泗水於寒山,以灌彭城。淵明軍寒山,距彭城十八里,使長史羊侃斷流立堰,再旬而成,侃勸淵明乘水勢攻城,不聽,尋敗沒。魏收《》:彭城縣有寒山。是也。又三山,在州東南二十里,上有三峰,其下爲三山堤。明萬曆十四年,大河嘗決於此。○桓山,在州東北二十七里,下臨泗水。桓葬於此,因名。一名聖女山。又徐山,在州南六十里,以徐偃王曾至此而名,一名武原山。《志》云:山下有武原故縣。今見邳州境。

赭土山州西二十里。《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漢•郊祀志》:王莽使徐州歲貢五色土。即此山之土也。山有楚元王塚,遂名楚王山,一名同孝山。○任山,在州西南三十里。唐有任山館,自宿州趣徐州,必度睢水,逾任山,爲往來通道。唐咸通九年,龐勳繇此陷徐州,又勳迎敕使自任山至子城三十里,大陳甲兵,號令金鼓,響震山谷,是也。

呂梁山州東南六十里。其下即呂梁洪也。又東南曰鳳冠山,山有雙翼如鳳翅。其相接者,曰塔山,曰峰山,皆與呂梁相望。○境山,在州北四十里。相傳徐之封境盡於此山,因名。又有梁山,在州東北三十五里,與境山相連,漕河所經也,今有梁境閘。

盤馬山州東北九十里。相傳漢高嘗盤馬於此。山產鐵,漢置鐵官。宋置利國監於山下。其陽有運鐵河,元人建利國監橋於其上。又有銅山,在州東北八十里,舊嘗產銅也。《志》云:州東北百二十里有爬頭山,連徐、邳、滕、嶧之境。晉大元十四年,妖賊司馬衡聚眾於馬頭山,劉牢之討平之,蓋即此山矣。或曰:州東北四十里有馬山,當是其處。○橐駝峴,在州北。梁蕭淵明攻彭城,軍於寒山,東魏將慕容紹宗馳救,至橐駝峴,遂進至城下,大敗淵明之師,是也。

○黃河在州城東北。自河南永城縣流入界,經碭山、蕭縣,又東南流合泗水。今州東南七十里有房村口,在大河南岸,往往繇此潰決。又東爲牛市口、梨林鋪、李家井,皆掃灣急溜,防維最切,而州東郭家嘴、魁山堤,尤爲要害。詳見川瀆黃河。○汴水,舊在州城北,自河南永城縣流入界,經碭山、蕭縣,至州城東北而入於泗。自唐宋以來,汴渠多自夏邑、永城,達宿州境,又東南至泗州達淮,而入泗之流甚少,其後大河決囓,遂奪汴渠故道爲經流矣。《州志》:泗水舊繇境山茶城,至州東北合汴水,後汴流北徙,泗水至茶城,即合於汴。蓋誤以大河挾汴水東下,混爲一流也。今詳見河南大川汴水。

泗水在州城東北。自沛縣流入境,循城東,而東南入邳州界,亦曰清河。今黃河經城北,又東奪泗水之流,而泗皆爲河矣。《志》云:泗水至州北,亦謂之鼎伏,昔周顯王時,九鼎淪沒於泗水,秦始皇使數千人沒水求之,不獲。即此處也。梁普通八年,遣將成景雋攻魏彭城,欲堰泗水灌城,魏徐州刺史崔孝芬等擊卻之,既而蕭淵明及陳吳明徹等皆堰泗水以攻城,卒不能拔。今亦曰漕河,亦曰泉河,其河漕相合之處,有鎮口閘,又北爲古洪、內華等閘。蓋一以製黃河之淤淀,一以時黃河之消長,歲漕恃此爲咽喉也。今詳見大川清河及川瀆漕河。

睢水州南六十里。自蕭縣流入界,又東與鳳陽府宿州接界,即項羽擊漢軍處也。唐咸通九年,叛卒龐勳等自宿州而北,度睢水,逾任山,趣彭城,陷之。今詳見大川睢水。○水,亦在州南。《圖經》:睢水自熟而支分,其東出者曰水,又東北合於泗水,故有泗之稱。漢三年,諸侯兵入彭城,項羽還擊漢軍,漢軍破走,相隨入泗水死者十餘萬人。自隋以後,水堙絕。《水經注》:水即睢水之支流,是也。胡氏曰:睢水經熟而兩分,其南出者曰蘄水,二水所在支分,通兼水之稱。

百步洪州城東南二里,泗水所經也。水中若有限石,懸流迅急,亂石激濤,凡數里始靜。一名徐州洪。或曰:洪有亂石峭立,凡百餘步,故曰百步洪,形如川字,中分三道,中曰中洪,西曰外洪,東曰月河,亦曰裡洪。俗傳唐尉遲敬德經略徐州,鑿徐州、呂梁二洪,以通水道。宋元中,亦嘗修鑿,置月河石堤及上下閘。明永樂中,陳复鑿之,亦於洪口置閘,既以運艘損壞,凡再鑿之。嘉靖二十年,管河主事陳穆复鑿百步洪遂成安流。舊有閘,今廢。

呂梁洪州東南六十里。有上下二洪,相距凡七里,巨石齒列,波流洶湧。《列子》稱孔子觀於呂梁,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水經注》:泗水自彭城東南過呂縣南,水上有石梁,謂之呂梁。晉太元九年,謝玄克苻堅,進平兗州,患水道險澀,糧運艱阻,用督獲聞人謀,堰呂梁水植柵,立七埭爲派,擁上岸之流,以利漕運,公私稱便,遂進伐青州,時謂之青州派。宋泰始二年,徐州刺史薛安都以彭城降魏,宋將張永、沈攸之等討之,進攻彭城,不克而還,會大雪,泗水冰合,永等棄船步走,魏將尉元與薛安都前後邀擊,大破永等於呂梁之東。梁太清初,蕭弄璋攻東魏磧泉、呂梁二戍,拔之。魏收《》:呂縣有呂梁城,磧泉蓋在呂梁之東。陳大建七年,吳明徹攻彭城,大破齊軍數万於呂梁。十年,明徹伐周,進屯呂梁,周徐州總管梁士彥拒戰,爲明徹所敗,進圍彭城,環列舟艦於城下,堰泗水以灌城,周遣王軌馳救,募壯士夜決堰,至明,陳人始覺,遂潰還。蓋呂樑自晉宋間有之。或謂唐武德中,尉遲敬德開此洪,假龍門呂梁,以狀此水之險,誤矣。龍紀初,朱全忠將龐師古攻時溥於徐州,拔宿預軍於呂梁,溥逆戰,大敗,退保彭城。光化二年,楊行密討朱全忠,進攻彭城,軍於呂梁,不克而還。宋元四年,京東轉運使言:清河與江、浙、淮南諸路相通,因呂梁、百步兩洪,湍淺險惡,商賈不行。乞度地勢,穿鑿開修月河石堤,上下置閘,以時啟閉,通放舟船。從之。明初,傅友德奉命守徐州,未至元擴廓遣兵來寇,屯州東陵子村,友德引舟溯流至呂梁,舍舟登陸,擊卻之。宣德初,以漕舟艱阻,陳議於舊河西岸鑿渠,深二尺,闊五丈,夏秋有水,可以行舟。七年,复鑿渠令深,並置石閘以節水,既而湍險如故。嘉靖二十三年,管河主事陳洪範复鑿呂梁洪,平之,自是運道益便。舊有上下二閘,今廢。又呂梁巡司亦置於此。

雁麥湖州西南四十里。其相連者曰張塘湖、馬溝陂,接蕭、碭境,冬春則爲平原,夏秋彙爲巨浸。又汴塘湖,在州東北百里,南入邳州境,匯於武河。又成山、青塚二湖,俱在州東南七十餘里,二湖相連,凡四十餘里,下流入於沂河。又有黃山湖,在州北六十里,水漲則通沛縣之昭陽湖。

狼矢溝州東二十里。又東十五里有磨臍溝,舊時黃水暴漲,從此溢入,通邳州西北境之赤龍潭及曼、蛤諸湖,至宿遷北境落馬湖,出董、陳二溝,複合於大河。明嘉靖中,大河自狼矢溝東之赤欄村、樊家店,溢入磨臍溝,出沂河口,而徐、邳正河斷流。萬曆十七年,於溝口築堤防護,又溝地視河口卑數丈,其東有塔山,西有長山,乃建滾水石壩於中間,以畜洩之,自是衝決之患少殺。○李家溝,在州東南三十里。《志》云:州東北二十里有東西溝及溜、白等溝,俱洩東北諸山水,經辛賈山,入鵝兒湖,複分流出李家溝,合於大河。又北溜溝,在州北六十里,又南十里爲南溜溝。州西北三十里又有大彭等溝,州東北三十里又有秦溝,皆昔時大河決溢處,通淤不時。今詳見川瀆大河。

七里溝在州西北。唐建中二年,淄青叛帥李納以李洧舉州歸朝,遣其將王溫攻之,朔方將唐朝臣救洧,敗溫於七里溝。或曰:溝在九里山南。○境山溝,在州東北二十里,源出州東北五十里之馬跑泉,西南至境山鎮,又南入於漕河。境山之北又有池浜溝,南流至州東北三十里。明嘉靖四十四年,黃河決溢於此。今淤。又新挑溝,在州東北八十里,州東北九十里有運鐵河,宋所鑿也。嘉靖中,复濬之合新挑溝,又西南合境山溝。《志》云:州西九里有九里溝,南通蕭縣之姬村湖,迤南出雙橋,入永固湖及土形湖,循宿州西境徐溪口,歷符離橋及靈壁縣之孟山、睢寧縣之高作鎮,直至宿遷縣小河口,約五百餘里,向通舟楫。萬曆中,議疏此以寬州境水患,不果。

安王陂在州西。宋元嘉二十八年,魏主燾南侵北還,驅南口萬餘,夜宿安王陂,去城數十里,江夏王義恭不敢擊,即此。○牛角灣,在州北茶城下。明萬曆初,運河經此,既而運河繇茶城東南十里鎮口閘合黃河,舊河遂淤。議者以其地平曠,河易泛溢,因築壩以防之,謂之舊河壩。又東冷泉,在州北八十里,南流經州東北二十里之秦梁洪,又西流三四里爲鳥嘴溝,入沛縣界。《志》云:溝在州西北二十里,今淤。

○利國監州東北九十里盤馬山下。漢元封初,從桑弘羊請,於沛縣立鐵官。河平二年,沛縣鐵官冶廢。宋爲利國監。樂史云:監本狄丘冶務也,漢屬沛縣界,今置利國監驛於此。又寶豐監,在州東。宋元豐六年,置鑄錢於此。八年廢。○廣運倉,在舊城南三里,永樂十三年建,今圮於水。

東鎮州西四十里,亦曰安民鎮。又州東南五十里曰房村驛,州北九十里曰夾溝驛,水驛也。州城南二里曰彭城驛,州南五十里曰桃山驛,州東北四十里曰石山驛,州城外曰黃河東岸驛,與利國驛皆爲陸路所經。

高塚戍在州西。《水經注》:同孝山陰有楚元王塚,高十餘丈,廣百步許,魏置戍於此。梁天監五年,張惠紹等攻魏彭城,圍高塚戍,爲魏將奚康生所敗。或曰即亞夫塚也。《寰宇記》:范增墓在州城南,宋元嘉二十二年,魏主燾南侵至彭城,登亞夫山,以望城內。則高塚戍當置於此。○下磕戍,在州東南。劉宋泰始二年,薛安都以彭城降魏,詔張永攻之軍於下磕,即此。又州境有胡村、十八里等寨,金興定二年,紅襖賊攻徐州之胡村寨。元光初,又襲十八里寨,即此。

戲馬台在州城南。高十仞,廣數百步,項羽所築。劉裕至彭城,大會軍士於此。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南寇至彭城,立氈屋於戲馬台,以望城中。梁普通六年,蕭綜守彭城,密降於魏,魏遣使鹿愈入城,將還,成景雋送之戲馬台,北望城塹,謂愈曰:“險固如此,豈魏所能取?”蓋未知綜謀也。蘇軾以此台爲城南之重蔽,今爲台頭寺,有故塔在焉。○大彭館,在州西南,唐時郵傳所經,亦爲迎餞之地,以古大彭國爲名,咸通九年,龐勳作亂,殺觀察使崔彥曾於大彭館,即此。

萬會橋舊城東北三里。跨泗水上,以鐵索維舟爲之,水陸往來,皆集於此。俗名大浮橋。又舊城東北隅有云集橋,大河經其下,合於泗水,亦維舟爲之,俗名小浮橋。

蕭縣州西南四十五里,南至宿州百五十里,西南至河南永城縣百八十里。古蕭國。春秋時宋邑。秦置蕭縣。漢屬沛郡。更始初,封光武爲蕭王,即此。後還屬沛國。晉因之。宋爲郡治。魏因之。後齊改爲承高縣,屬彭城郡。隋屬徐州。開皇六年,改曰龍城縣。十八年,改曰臨沛縣。大業初,復爲蕭縣。唐仍屬徐州。宋因之,皆治故蕭城。明萬曆五年,避河患,始遷今治,編戶四十三里。

○蕭城在縣西北十里。古蕭國。春秋時爲宋附庸,蕭叔大心之封邑。莊十二年,南宮萬弒閔公,立公子遊,群公子奔蕭。宣十二年,楚伐蕭,蕭潰,即此。秦置蕭縣。二世二年,沛公與秦將司馬尼戰蕭西,不利,還,收兵聚留。漢二年,漢王入彭城,項羽自齊還至蕭,晨擊漢軍。自兩漢以至南北朝,皆爲蕭縣。宋元嘉二十八年,魏人南寇,拓跋建進屯蕭城,時武陵王駿鎮彭城,遣將拒之,爲魏所敗。魏收《》:魏沛郡治蕭縣黃陽城,或謂之北城。《城邑考》:北城方九里,南去蕭城二十里,相傳蕭子避暑城也,其南城即故蕭國城。《北征記》:蕭城周十四里,南臨汴。今城方九里三十步,東南繞城,有隍,西北無隍。唐時縣治北城,自宋以來治南城。明亦爲蕭縣治,城周僅四里。萬曆五年,圮於水,乃遷治於三台山南麓,即今治也。

杼秋城在縣西七十五里。漢縣,屬梁國。光武封劉般爲侯邑,明帝改屬沛國。晉因之。後廢。又扶陽城,在縣西南六十五里。漢縣,屬沛郡。宣帝封韋賢爲侯邑。後漢省。○永固城,在縣東南四十里永固山下。元至大中,嘗置縣於此,尋省。今爲永固鎮。

龍城縣東三十里。《水經》謂之歷龍城,隋因以龍城名縣。又曹馬城,在縣西北七十里,相傳曹操嘗盤馬其中,因名,中有古塔。○厥城,在縣北。魏收《志》相縣有厥城。或謂之厥固。梁大通中,蘭欽拔魏蕭城、厥固,是也。

○三台山在今城北。城東里許有龍蟠山,西一里曰虎踞山。又三仙台山,在舊城南一里。○大蒙山,在舊縣東二十里,其相接者曰小蒙山、里仁山,與州境楚王山相接。又大方山,在舊縣東南二十里,其相連者又有小方山,亦與州接境。

丁公山今縣南十五里。相傳楚將丁公追漢王於此,其地亦名丁里村。又綏輿山,在今縣東北二十里。劉裕爲綏輿里人,裡蓋因山以名也。○浮綏山,在今縣南三十里,東接蕉子山,又東爲天門山,山谷幽邃,林木蓊蔚。又大觀山,在今縣東南四十里,山多岩洞,其相近者曰白土山,下爲白土鎮。

永固山在今縣南四十里。下有永固鎮及永固湖。《寰宇記》:縣南二十里有勝高山,東接丁公山,山陰有黑塢,約三畝許,夏秋積雨其中,染人衣,即成黑色云。勝,一作升。在今縣南十里。

○黃河在縣北。《志》以爲即汴河故道也。自河南永城縣及碭山縣境,流經縣西六十五里之新挑溝,又東五里爲趙家圈,又東十里至拖繩橋,又東十里至東鎮渡,又東二十里至曲裡渡,又東五里至朱珊渡,又東十二里至舊縣北三里之冀門渡,又東三里至兩河口,與山西湖之委流合,以達州境。宋紹聖中,汴水沖決,縣令張淳鑿汴水新渠,以避水患。元大德間,縣令馬徹里復開南伏道口、北鐵鎖孔二渠,以洩水,其後大河挾汴而東,縣境遂爲大河經流。明嘉靖二十七年,河決秦溝,自新挑溝以至朱珊渡一帶俱淤,惟冀門渡以東,尚存舊流,其後潰決不時,河去縣益遠。萬曆三十四年,始復舊道。詳見川瀆大河,下倣此。

睢水在縣南五十里。自河南永城縣流入境,又東入徐、宿二州界。○西流河,在縣南三十里,稍東有浮綏諸湖,北經舊縣治南,匯於東北三里之兩河口,而合大河。又有淇河,在今縣西五十里,東北流經楊家集,又經舊縣西南,而東北會於兩河口。

山西湖在今縣西南十二里。又南接於永固湖,湖在永固山下,其南爲梧桐湖,稍西曰時村湖,又南曰土形湖,又南合於睢水。○姬村湖,在縣東十五里,又東五里曰姬村泊。明萬曆中,議引運艘自靈壁雙溝,繇睢水歷永固、姬村諸湖,至徐州九里溝,出小浮橋,是也。又有青莊湖,在縣南四十里,蘇家湖在縣東南八十里,稍西又有李家莊湖。

英州泊縣西北五十里。《志》云:其地有城址,中多水,相傳昔置州於此。又西北五里爲黑沙廢縣,即故英州附郭縣也。元末,其地爲水所圮,遂成平陸,今俗呼爲雁門泊。○朱珊泊,在縣西十里,即朱珊渡也。又白米堰,在縣東南三十里,源出縣東南五十里白米山下,導流西北,爲灌溉之利。

鴻溝在舊縣西北四十里。縣西北二十里曰白羊溝,又有白溝,西北十里曰菱溝,東北八里曰涼樓溝,東南五里曰黃柏溝,西南六十里曰渠溝,皆水患時導流分洩處也,今堙廢。

鄭陂在縣西北。曹魏黃初中,鄭渾爲沛郡太守,界下濕,患水潦,百姓飢乏,渾於蕭、相二縣界,興陂曷,開稻田,郡人不以爲便,渾曰:地勢污下,宜溉灌,終有魚稻經久之利,此豐民之本也。陂成,民賴其利,號曰鄭陂。今堙。

○曲裡館在舊縣西三十五里。《志》云:黃河自河南虞城,達縣北冀門集,出徐州小浮橋,所謂賈魯故河也,亦謂之趙渠。明嘉靖末,始北徙。萬曆初,河臣潘季馴議復故道,不果。二十六年,河決山東單縣黃固口,稍復成渠,惟曲裡館至三仙台四十里如故,河臣劉東星欲濬之,又議開支河,自三仙台至小浮橋,又不果。至三十四年,大河復經曲裡館而東。今有曲裡渡。

紅亭在今縣西北。杜預曰:蕭西有紅亭。昭八年,大於紅,即此亭也。紅與宋近,而去魯甚遠,或以爲魯之邊邑云。○趙家圈,在今縣西六十里,有趙家圈渡,大河津要處也。嘉靖四十四年,大河繇此衝決,豐、沛皆受其患。有趙家圈巡司。

沛縣州西北百四十里,東至山東滕縣九十里,西北至山東魚台縣百十里。古Τ陽國地。秦置沛縣,爲泗水郡治。漢高初起於此,改泗水郡爲沛郡,移郡治相,沛縣屬焉。時謂之小沛,呂后封呂種爲沛侯,邑於此。後漢亦爲沛縣,仍屬沛國。晉因之。宋屬沛郡。後魏因之。隋屬徐州。大業初,屬彭城郡。唐仍屬徐州。宋因之。金初屬邳州,後屬滕州。元初移滕州治此,州尋廢,尋省縣入豐縣。至元二年,復置沛縣,屬濟寧府。十三年,屬濟州。明初改今屬。舊城周二里,編戶三十六里。

○沛故城縣治東南微山下。山無石,隆然一土岡耳。漢高初起於沛,爲沛公。後漢興平元年,陶謙表先主爲豫州刺史,屯小沛。建安初,呂布奪徐州,先主仍屯小沛。三年,布遣兵拔沛城。四年,先主取徐州,复屯小沛,爲曹操所敗,自是沛縣皆兼小沛之名。蕭齊建武三年,魏主宏如小沛,是也。《志》云:漢沛縣城在今縣西北,又爲小王城。元至正十七年,孔士亨等據其地,因築此城,今圮。縣東又有泗水城,相傳秦泗水郡治此。

留城縣東南五十里。故宋邑。秦置縣。二世元年,秦嘉立景駒爲楚王,在留,沛公乃往從之,欲請兵以攻豐。又張良遇漢高於此,因封留侯,尋亦爲留縣,屬楚國。後漢屬彭城國。晉因之。大元三年,苻秦將彭超攻彭城,置輜重於留城,謝玄赴救,揚聲遣軍向留城,超等乃釋彭城之圍,還保輜重。宋仍屬彭城郡。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南侵,拓跋建自清西進屯蕭城,步尼公自清東進屯留城。泰始中,沒於魏,亦屬彭城郡。後齊廢。隋復置,屬徐州。唐廢。今爲運道所經,城北十三里有馬家橋閘,新河所經也。

廣戚城縣東北四十里。漢縣,屬沛郡。武帝封魯共王子將爲侯邑,後除。成帝河平三年,又封楚孝王子勳爲廣戚侯。後漢屬彭城國。晉因之。後省。《志》云:縣西北二十里有灌城,相傳漢將灌嬰所築。又泗河東岸有舊城,俗以爲張士誠所築。

湖陵城縣北五十里,與山東魚台縣接界。故宋邑。秦置縣。《史記》:項梁擊敗秦嘉,進至湖陵,既而並嘉軍,軍湖陵。又沛公攻湖陵,下之。漢二年,東伐楚,入彭城,項羽釋伐齊還救,從魯出湖陵,是也。尋亦曰湖陵縣,屬山陽郡。王莽時,改曰湖陸。後漢建武二年,蓋延破劉永將佼強、周建等於沛西,永等走保湖陸。《東觀記》:時蘇茂殺淮陽太守,得其郡營,廣樂大司馬吳漢圍茂,茂將精兵突至湖陸,與劉永會。即此。尋復曰湖陵。建武五年,幸沛,進幸湖陵,是也。章帝封東平王蒼子爲侯邑,仍改曰湖陸。晉屬高平國。東晉太和四年,桓溫伐燕,遣檀玄攻湖陸,拔之。既而苻堅滅燕,置兗州於此。宋永初三年,魏人南寇,徐州刺史王仲德將兵屯湖陸,既而兗州刺史鄭順之戍守於此。又元嘉八年,到彥之恢復河南,自東平棄師南走,兗州刺史竺靈秀棄須昌奔湖陸,魏將叔孫建攻之,靈秀大敗,既而建還屯範城。孝建元年,兗州刺史徐遺實戍湖陸。尋入魏,併入高平。今有湖陵城閘,南至廟道口十八里,運河所經也。廣樂,見河南虞城縣。

○七山縣西南三十里,亦曰戚山,縣之鎮山也。其相近者曰青龍、桂籍山,高僅尋丈,有飲馬池,相傳ガ侯牧馬處。《志》云:縣無高山大陵,平原曠野,土田肥沃。

葛墟嶺縣東南九十里。《志》云:嶺傍南北通衢,南去徐州洪九十里。明萬曆中,議開氵加河,自縣東南四十里馬家橋,開微山、赤山、呂孟諸湖起,至葛墟嶺下,凡三十里,爲始功處也。

○黃河在縣南。自豐縣流入縣界,又東南接蕭縣境,而入徐州界。自正德以後,河繇山東曹、單二縣境衝決而東,縣被災最甚。嘉靖四十四年,河決蕭縣西趙家圈,東北流,平地河高七尺,繇七山南二里,東南入秦溝,入泗河。萬曆五年以後,漸復故道。

泗河在縣城東。自山東魚台縣,流經縣北,又至城東南流入州境,即今運河也。舊有金溝口閘,在縣西南十五里。北抵湖陵,南至留城,皆置閘以疏運道。嘉靖四十四年,黃河決,徙閘河壅塞,乃於留城北創開新河,以利漕,西去舊河四十里,自魚台之南陽閘,至夏鎮,抵留城,長百四十里,自是遂爲運艘通渠。

泡河在縣城西。其上流即豐水也。自山東單縣來,經豐縣,北流至此,又循縣城東南至泗亭驛,而合於泗。亦曰苞水。《水經注》:苞水東徑豐縣故城南。水上舊有梁,謂之苞橋。宋元嘉中,魏將步尼公屯留城,與宋將稽玄敬遇,引兵趣苞橋,欲渡清西,沛縣民燒苞橋,夜於林中擊鼓,魏以爲宋兵大至,爭渡苞水,溺死者大半。橋在今縣西。《河渠考》:正德四年,黃河泛溢,西南接泡水,出飛雲橋。嘉靖四十四年,河淤。隆慶六年,於泡泗交會處,浚新渠十里,接鴻溝河,東北入支河,繇留城入運。萬曆四年,築護城堤,截泡河舊道,繇是泡河徙堤外,仍東會於泗河。

薛河在縣東南十里。出滕縣境,西流合昭陽湖,繇金溝口合於泗河。明嘉靖四十四年,開新河,築石堤,橫截其流,南注微山、呂孟諸湖。○漷河,在縣東北,一名南沙河,出滕縣述山,流入昭陽湖,又西南合於薛水。又有北沙河,自山東魚台縣流經縣界,至縣東北五十里之三河口,合薛水,經鴻溝,入泗河。自開新河後,乃築三壩遏之,西注尹、滿二湖。○鴻溝河,在縣東十五里,舊自滕縣界引昭陽湖,入薛水,後廢。嘉靖末,河臣朱衡開新河。隆慶二年,衡復以昭陽湖受黃河之水,而趕牛溝復會鮎魚泉及南陽減水閘南出諸水,胥注於湖,溢則壞民田,乃自湖東南開縣東二十里回回墓支河,上通昭陽湖、湖陵城河口。既而河臣翁大立奏開鴻溝廢渠,自昭陽湖達鴻溝,自鴻溝達李家口,自李家口達回回墓,東出留城,開河長六十餘里,引水濟運,並灌民田數千頃,滕沛間利之。袁氏云:鴻溝在新河西,昭陽湖東,舊引沙、薛二水從此入舊河,舊河廢,而此溝亦淤其半,鴻溝開,而新舊二河俱得宣洩。

昭陽湖縣東北八里。即山陽湖,俗稱刁陽湖。鄒、滕二縣之水,俱匯於此。周二十九里有奇,下流與薛水合,自金溝口達泗。明永樂中,於湖口建石閘,東西二湖口建板閘。成化中,俱易石閘。弘治中重修,以時蓄洩,爲漕渠之利。嘉靖四十四年,大河決入運河,漫入昭陽湖,因改浚運渠出湖之東,而湖爲河流散溢處矣。○呂孟湖,在縣東南四十里。《漕河考》:縣境有張莊、呂孟、微山、赤山諸湖,與昭陽湖並爲瀦水濟漕之處。

泥溝在縣西北五十里。自魚台縣流入界,經沙河鎮西南,而入於漕河。亦曰泥溝河。又辛莊河,在縣東北。《志》云:出滕縣西南五十里,南流十里,入昭陽湖。縣東北三十五里又有章公河,明弘治間所浚洩水河也。○趕牛溝,亦在縣東北,出滕縣五花泉,至縣界三河口,與沙、薛二河合。明嘉靖中,開新河遏之,西合鮎魚泉,注於新河。《志》云:鮎魚泉在縣東北三十里。又荊溝泉,出滕縣東北五十五里,泉眼百餘,水流迅急,西南流八十里,至新莊橋入昭陽湖。正統六年,參將湯節開渠十里,引流濟運。今廢。

○夏鎮縣東北四十里,南去留城四十四里。即新河所經也,有管界分司鎮焉。明萬曆十六年,築夏鎮城。三十二年,開氵加河,起自夏鎮,經徐州東北彭家口,迤於邳州東之直河口,凡二百六十餘里,避黃河之險者三百餘里。又天啟中,妖賊徐鴻儒作亂,攻夏鎮至彭家口,掠運船,阻絕運河,官軍擊卻之。《志》云:分司舊駐南沽頭,有沽頭城,在縣東南十五里,嘉靖二十二年築。四十四年,圮於水。隆慶二年,新河成,始移駐夏鎮,在新河西岸,尋築城爲戍守處。又西鎮,在今縣東五十里。

沙河鎮縣西北六十里。亦曰沙河店,舊有沙河驛及遞運所。明建文三年,燕兵南下,駐沙河驛,攻沛縣下之,即此。嘉靖四十五年,移驛及遞運所於魚台之亭鎮。今詳見魚台縣。○廟道口,在縣西北三十里,舊爲黃河衝決處。明嘉靖中,屢決屢淤。萬曆中,漸爲平陸。又劉家堤口,在縣南三十里。

囓桑亭在縣西南。徐廣曰:樑與彭城間有囓桑。謂此地也。戰國周顯王四十六年,秦張儀及齊、楚之相,會於囓桑。漢武帝《瓠子歌》:囓桑浮兮淮泗滿。及塞決口,而梁、楚無水災。後漢初,王梁擊佼強、蘇茂於楚沛間,拔大樑、囓桑,是也。

泗水亭在城東南。漢高爲泗水亭長,即此。向設泗亭驛,明隆慶初,移夏鎮。《括地志》:沛縣東南二十里有沛宮,即漢高置酒宴父老處,歌風颱亦在焉。《寰宇記》云:俱在沛縣治東南,泗水西岸。

雞鳴台在縣東北五十五里沙河北岸。明正統中,置閘於此,爲運河所經,嘉靖中廢。《志》云:雞鳴台東有小河,出滕縣之三里橋及七里溝泉,西南流百餘里,至台東入漕河。初,二泉漫流爲澤。正統六年,漕運參將湯節始開渠,引入漕河,置閘於河口以積水,既以濟運,又變沮洳爲良田。今淤。○射箭台,在縣東南五里,明成祖駐師時所築也。又有射戟台,在南門內西偏,相傳呂布射戟處。

飛雲橋在城南。泡水經其下,入泗水,爲往來津要。明正德四年,大河決於此,入運河。嘉靖八年,飛雲橋之水北徙入魚台,三十七年,支流复衝入飛雲橋,四十四年,氾濫益甚,爲漕害。萬曆以後,遏河南徙,橫決始免。

豐縣州西北百八十里。西至山東單縣九十里,西北至山東金鄉縣百里。秦沛縣之豐邑,漢高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又高祖使雍齒守豐,齒反爲魏,即此。尋置縣,屬沛郡。後漢屬沛國,晉因之。劉宋屬北濟陰郡,後魏因之。隋屬徐州。唐、宋俱仍舊。元屬濟寧路。明初,復改今屬。舊城圮於水,編戶十七里。

○邀城在縣西南二十里。相傳漢高還鄉,父老邀之於此,因名,亦曰邀駕城。又有偃王城,在縣北五十里,相傳徐偃王所築。

○東華山縣東南三十里。亦曰華山,亦曰小華山,周十餘里,土山也。明嘉靖五年,以河患移縣治此。三十一年,復還舊治。《志》云:元時有華山巡司,山北有嵐山,山東北又有墮山,與嵐、華相連。○白駒山,在縣西南二十里,地形高阜。相傳漢高大會父老於此,歌白駒以留賓,因名。

○黃河在縣南。自碭山縣流入境。明嘉靖四十四年,黃河決溢,其北股經華山南,而東流入沛縣界。縣西南有秦溝,在河北岸,於是導河入溝濟運。萬曆六年,築邵家壩,以絕秦溝舊路,又議於華山斜築大壩,東至樓子集,斷遏秦溝、濁河二口。《志》云:秦溝口亦曰邵家口,其濁河在縣東南。隆慶初,黃河自秦溝衝決而南,遂爲濁河,其後河復舊流,秦溝、濁河,往往堤塞,無復舊流矣。

豐水在縣城北。亦曰泡河。自單縣流入境,東入沛縣界。明嘉靖中,爲河流蕩決,故址僅存。《水經注》:泡水經豐西澤,謂之豐水。水上承大薺陂,東徑己氏及平樂縣,又東徑豐縣故城南,又東合苞水。漢高爲亭長時,送徒驪山,到豐西澤中止飲,解縱所送徒處也。又有大澤,在縣北六十里,縣西二十里又有斬蛇溝,俱漢高遺跡處。

○吳康鎮在縣南。唐文德初,朱全忠欲置戍於楚州,感化帥時溥自將兵屯吳康鎮以遏之,爲全忠將朱珍所敗。今縣南有吳康里。○厭氣台,在縣治東北,亦曰秦台,相傳秦始皇東遊厭氣於此。

榆社縣東北十五里。漢初舊里社也。高祖初起兵,禱豐榆社。又漢高故宅,在縣西中陽坊。《述徵記》:宅在豐水西九十里。魏收《》云:豐縣有漢高舊宅。是也。

碭山縣州西百七十里。西北至山東單縣九十里,東南至河南永城縣百二十里。秦置碭郡及碭縣。二世二年,沛公攻碭,拔之。漢改郡曰梁國,碭縣屬焉。晉省入下邑。宋初,復置。後魏屬碭郡,又分置安陽縣。隋開皇十八年,改安陽曰碭山縣,屬宋州。唐因之,昭宗時置輝州,以朱溫出自碭山也,尋徙州治,單父縣屬焉。五代唐時,縣屬單州。宋因之。金屬歸德府,後廢。元復置,屬濟寧路。明初改今屬。縣無城,編戶十八里。

○碭縣故城在今縣東三里,故碭縣治。唐、宋以來因之。金興定中,圮於河,遷虞山南保安鎮。元至元中,復還舊治。明嘉靖四十一年,圮於河,遷治縣東南二十里小神集。四十四年,復還舊治。舊有護城堤,周九里,門五。萬曆二十六年,复圮於河,始遷今治。

麻城縣東北二十五里。漢之麻鄉也。後漢初,蓋延嘗駐兵於此。魏收《志》:魏孝昌二年,置安陽縣,屬碭郡,縣治麻城,即此。隋廢入碭山縣。今爲麻城集。又杼秋城,在縣東六十里,與蕭縣接界。

○碭山在縣東南七十里,與河南永城縣接界。其北八里曰芒山,漢高嘗隱芒碭山澤間,是也。山有紫氣岩,即漢高避難處。唐咸通中,官軍討叛卒龐勳於徐州,勳窮蹙,自碭山西出襲宋州,不能陷而還。或作石山,誤也。又有戲山,在碭山東,碭山之西曰狼牙山,又南曰鐵角山。○虞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南去芒碭山十餘里,金時嘗遷縣治於山之南麓。

○黃河舊在縣南三十里,即元賈魯所開。繇河南永城縣入境,經縣南狐父聚,達抒秋城,凡九十餘里,又東出徐州小浮橋入泗。明嘉靖二十八年,河繇縣北二十里戎家口,出徐州茶城,入漕。萬曆初,又自縣西陳孟口分流,繞縣之護城堤,達毛城鋪、周家口、龍溝一帶,出小浮橋。今陳孟口漸淤,每歲夏秋有泛溢之虞。《志》云:護城堤首起虞城,尾達蕭縣,延袤七十餘里。隆慶中,知縣王廷卿募民作堤,以防河患,仍於河北築堤,西起市力寨,東至秦溝,通計四千五百八十丈,以障漕渠。

睢水在縣南五十里。縣東南有徐溪口,睢水繇永城縣流經此,又東南入蕭縣境。嘉靖中,自徐溪至永城,俱成平陸。

夾河縣西南五十里。大河支分處也。或曰:即大河之別名。元末,劉福通等作亂,自碭山夾河迎韓林兒爲帝,即此。○段莊河,在縣西北四十里,亦大河支流也。繇虞城縣流入境,經縣西回岡集。明嘉靖二十四年,沙淤,坡水漫流,至雙溝集南一里,匯流成河,又東三十里,合桑葉河,經蕭縣境,北流入徐州,而合大河。《志》云:桑葉河在縣東二十五里。又陳霜口河,在縣西,源自虞城縣史家、皮家二口,分爲兩河,繇鎮裡二十里至縣境,西南合流,入陳霜口河,又南流十里至汪家口,大河嘗衝決於此。又東複分爲二,一沖縣之小南門,一北流,繞縣北門,昔時往往爲害。嘉靖二十四年,知縣王紹元於汪家口築堤一道,長七十四里有奇。又西爲月堤,接於高原,沿堤上至鎮裡固,下至高良相口,爲順水堤五十里,以御水患。

龍扒溝縣東南三十里。舊通汴水。明嘉靖三十八年淤,創開一派,繇城東南二十五里衝三龍口,又二十里至西鎮淀,過蕭縣境,入胡淀溝,與大彭等溝爲州西北之五河,俱大河衝溢處也。縣東又有盤盆河。萬曆二十五年,河臣楊一魁議:空碭山之地,北導李吉口下濁河,南存徐溪口下符離,中存盤盆河下小浮橋,三河並存,南北相去五十里,任水遊蕩,以不治治之。蓋好爲異說,而非篤論也。

新匯澤在南郭外。以河徙成澤,南北二十里,東西四十里,經冬不竭,占良田無算。隆慶中,知縣王庭卿開新渠十餘里,以疏泄之。今淤。

○狐父聚縣南三十里。《史記》:曹參擊秦將司馬尼於碭東,破之,取碭狐父。是也。亦作狐父城。又縣南有午溝裡,朱溫生長於此。○市力寨,在縣北三十五里,舊爲河濱衝要,縣主簿駐於此。又堅城集,在縣西大河北岸,西接虞城縣界,舊爲大河衝要。

附見:

徐州衛在故城內東南隅。明吳元年置。又徐州左衛,在故城內西南隅。宣德五年,調楚府護衛於此,尋改今名。各領千戶所五。

滁州 编辑

◇滁州,東至揚州府二百六十里,南至和州一百五十里,西至廬州府二百六十里,西北至鳳陽府二百二十里,北至鳳陽府泗州二百十四里。自州治至江寧府一百四十五里,至京師二千二百里。

禹貢》揚州之域。戰國時屬楚。秦爲九江郡地,兩漢因之。晉屬淮南郡。宋置新昌郡。晉元帝僑置頓丘郡。宋廢郡爲縣。元徽元年,割置新昌郡。齊因之。梁置南譙州,東魏因之。北齊亦爲南譙州治。隋廢郡,改南譙州爲滁州。大業初,州廢,以其地屬江都郡。唐復置滁州。天寶初,曰永陽郡。乾元初,復故。宋亦曰滁州。元爲滁州路,後復爲州,隸揚州路。明初,以州治清流縣省入,隸鳳陽府。洪武十四年,直隸京師編戶十二里,領縣二。今仍曰滁州。

州山川環繞,江淮之間,號爲勝地。蓋北出鍾離,則可以震徐、泗,西走合肥,則可以圖汝、潁,而南下歷陽,東收六合,則建康之肩背舉矣。五代周克滁州,遂兼淮南。明初克滁州,馴致奄有南服。豈非已然之明驗哉?

○清流廢縣今州治,本漢全椒縣地。東晉末,僑置頓丘縣。宋屬秦郡。元徽初,置新昌郡,治頓丘縣。齊因之。梁兼置南譙州,治新昌城,領新昌、高塘、臨滁、南樑等郡。東魏曰譙州,仍治新昌郡。隋開皇初郡廢,改州曰滁州,縣曰新昌縣。十八年,又改縣曰清流。大業初,州廢,縣屬江都郡。唐武德三年,復爲滁州治,後皆因之。明初省。《城邑考》:州東有子城,周一里,唐初築。太和三年,重修。其外爲羅城,周三里三百二十步。又有關城,宋建隆二年築,周七里三百五十步,西抵沙河,南抵羅城。外有壕,而四面不匝,明初因舊址修築,開六門,四面爲濠,皆加深廣,城周九里有奇。

南譙城在州西南八十里。或曰在全椒縣桑根山之陽。晉太元中,僑置南譙郡,治山桑,蓋取山爲名。齊因之。梁又置譙州及南譙郡,皆治蘄,在今巢縣界,而以此爲北譙。复別於渦陽之譙,謂之南譙。高齊又移州治新昌,即今州治云。按:梁太清二年,侯景自壽陽襲譙州,進攻歷陽。蓋巢縣之譙,時亦有譙州之名。

建陽城州東四十里。本秦縣。漢屬九江郡。後漢省入全椒。《志》云:州東南五十五里有臨滁郡城,梁置郡,治葛城。高齊因之。隋廢葛城。蓋與江浦縣接界,今有西葛城市。又高塘城,在州北。梁置高塘郡,治高塘城,領平阿、盤塘、石城、蘭陵等縣,屬南譙州。齊因之。後周廢郡,改爲高塘縣。隋初,省入頓丘縣。《志》云:今全椒縣北六十里地名高塘,即是城也。○塘惟城,在州南三十里,又南十里有襲家城,又蔣家城在州東南五十三里。《志》云:三城皆傍湖澤。相傳南唐築瓦梁堰,以距北師,水勢橫溢,居民築此城,以捍水云。

赤湖城在州西。魏收《志》:新昌郡領赤湖、荻港、薄陽、頓丘等縣。今州西十里有赤湖及赤湖橋,州北十里有荻港,州南十五里有薄陽壩,或以爲皆因故縣而名。

○琅邪山州南十里。晉伐吳,命琅邪王出塗中時,嘗駐此,因名。山谷深七八里,下有琅邪溪,源出兩峰間,謂之釀泉,其餘泉澗溪洞,類皆幽勝。又山南別阜,曰鴉頭山。宋建炎二年,守臣向子因山阻險,爲城十餘里,聚民堅守,寇從鴉頭山瞰城中,知其虛實,乃盡銳攻陷之。今故城基曰琅邪山寨。○豐山,在州西南五里,盤亙雄偉,出琅邪諸峰之上,下有幽谷,地形低窪,四面皆山。又龍蟠山,在州南十三里,泉石洞壑,亦甚奇勝。

皇道山州東二十二里。相傳秦始皇嘗經此,下有秦皇塘,周三里,可灌田數百頃。○曲亭山,在州西六十里,俗呼皇甫山。南唐將皇甫暉與周兵戰,嘗屯此山也。

清流山州西北二十二里。亦曰清流關山。又西北曰石駝山,其上有關,曰北關口,頗險厄。《志》云:關山而北,有群山列峙,溪澗環錯云。又永陽嶺,在州北三里,唐以此山名郡。其前爲落馬澗,相傳皇甫暉戰敗墜馬處也,一名東渡。

○滁河州東南七十里。源出廬州府廢梁縣,流經全椒縣界,與襄水合流,至州東南三汊河,與清流水會,入江寧府六合縣界,下流注於大江。詳見大川塗水。

清流河在州治西南。源出清流山,東南流,至三汊河口,合於滁河。又白茅河,在州西北四十里,亦出清流山。州西北有瓦店河、盈福河及來安縣之嘉山河,俱流合焉,東會於清流河。○沙河,在州北四里,一名江沙澗,出來安縣界,州西北諸山溪之水,多流合焉。俗名大沙河。至州城東,合於清流河。又有小沙河,源出州西南三十五里側菱山,溢爲小澗,經州西十里,注於石瀨。石瀨者,有石生水底,嵯峨突兀,連亙數十丈,水流其間,縈紆回复,每春夏泛漲,水石相激,澎湃有聲也。又東爲西澗,俗亦名烏土河,其下流爲小沙河,穿城而東出,亦合於清流河。

菱溪州東七里。源出永陽嶺,經皇道山,又東南,則琅邪溪亦流合焉,至三汊河,注於滁河。又南湖河,在州東南五十里,源出來安縣,又東爲白禪河,下流俱注於滁河。

○清流關在州西南二十里。南唐置關於此,地極險要。五代周顯德三年,敗唐兵於正陽,唐將皇甫暉等自定遠退屯清流關,周主命趙匡胤襲之,暉等陳於山下,方與前鋒戰,匡胤引兵出山後,暉等大驚,走入滁州,欲斷橋自守,匡胤麾兵涉水,徑抵城下,暉等出戰,擒之,遂克滁州。《五代史》:周世宗遣將引兵倍道自蘆子出山後襲清流關。今其地有中軍帳基。

大柳寨州西北五十里。元末,州人保聚於此。今爲大柳樹驛。《志》云:自州城南滁陽驛而西北六十里,爲大柳樹驛,又北四十五里,達鳳陽府定遠縣之池河驛。又大領巡司,亦在州西六十里。○關山寨,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志》云:州境舊有鄉寨七,曰關山、該山、白禪、西城、高山、黃悅、白悅等寨,宋置,尋廢。又有鐵佛岡寨,亦在州境。元末,州人保聚於此。

皇華驛在故關城內。《志》云:關城中有龍興寺,南唐臨滁館地也。周顯德五年建寺,賜名龍興。宋淳熙二年,於寺中建皇華驛。明初,於寺之西,建滁陽王郭子興廟,寺之東,建太僕寺及滁陽八監、等十八群。《一統志》:南京太僕寺,在今州城外西南三里,洪武六年建。

全椒縣州西南五十里,西南至無爲州巢縣百八十里。秦置縣。漢因之,屬九江郡。後漢建武中,封馬成爲侯邑。晉屬淮南郡。蕭齊爲嘉平縣,屬南譙郡。梁改縣曰北譙,置北譙郡。後齊改郡爲臨滁。後周復曰北譙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滁水,屬滁州。大業初,州廢,又改爲全椒縣,屬江都郡。唐仍屬滁州。宋因之。明初廢,洪武十四年,復置。縣無城,今編戶十二里。

○阜陵城縣東南十五里。漢縣,屬九江郡。文帝六年,封淮南王長子安爲侯國。元狩初,仍屬九江郡。後漢因之。永平十六年,徙淮陽王延爲阜陵王。建初元年,又敗爲侯國。章和初,复阜陵王,以阜陵下濕,爲徙壽春。孫吳黃龍三年,使其將孫布詐降,以誘魏楊州刺史王凌,權伏兵於阜陵伺之。《晉志》:縣自漢明帝時淪爲麻湖。咸和初,石勒將石聰侵阜陵。三年,蘇峻據歷陽,將犯建康,孔坦請急斷阜陵,說者曰:阜陵有麻湖之阻也。或曰:斷阜陵以脅峻之後,且使祖約不能自壽春連兵而前也。宋省。梁天監二年,南梁太守馮道根戍阜陵,魏將黨法宗等來寇,道根擊卻之。胡氏曰:南樑自宋有之,未詳其實土,道根以南梁太守戍阜陵,自是爲郡治。陳大建十一年,後周將韋孝寬等侵淮南,北譙、南梁之民,皆自拔歸江南,是也。後周廢入全椒縣。

豐樂城縣西南七十里。梁置縣,屬北譙郡。隋廢。《志》云:縣西北二十五里有北譙城,即梁北譙郡治,遺址尚存。又縣北二里有南譙城,或以爲梁南譙州治云。○襄城,在縣西,或以爲姚襄所築也。襄水經其旁。

○南岡山縣南二里。山勢自西來,連亙數十里,至此益高峻,環繞縣治,爲縣形勝,稍西曰黑龍山,登其巔,下瞰井邑,一覽皆盡,有泉曰黑龍泉。○武山,在縣東北十里,上有梁王城。《志》云:以梁武得名。

九斗山縣東南二十五里。一名徐陵山。昔項羽兵敗,欲東渡烏江,道經此山,與漢兵一日九戰,山因以名。其西五里有迷溝,相傳項羽迷道,陷大澤處也。《志》云:今縣南二十里有楚迷溝。○花山,在縣西北二十里,攢峰疊嶂,如花瓣然。又神山,在縣西三十里,有神山洞,極深廣。宋紹興間,鄉民多避寇於此。

桑根山縣西北四十里。宋白曰:梁大同三年,割北徐州之新昌郡、譙州之北譙郡、置南譙州於桑根山之西。是也。或曰:故城在山西南二十里新高村,其相接者曰石樓。《志》云:與桑根山、冷水澗相連,雙石高聳,狀如樓閣,背山面溪,景物幽邃。又西北十里,曰仙人孔。

北獨山縣西六十里。峰巒特起,不與眾山相接,上有古塔。又西十里曰銅井山,一名銅官,上有銅井,舊嘗出銅。又西十里爲孤山,相接者曰鎮山嶺,與合肥縣接界。

○滁水在縣南六十里。自廬州府流入境,南至和州,亦六十里。《志》云:縣境群川合滁水者,凡十有五流,又東北經州境。○襄水,在縣治北,源出縣西北二十里石臼山,東南流,合澗谷諸水,凡十有六派,循縣治後,又東南至石潭口,合於滁河。

ガ湖縣西南三十里。《志》云:後魏臨滁郡領ガ縣,以湖名也。縣蓋置於此,其下流通滁河。○蔡湖,在縣南十五里,居民多引流以溉田,旁有蔡城。《志》云:南唐築城湖側,畜水以御周師。

○六丈鎮在縣西南。唐置六丈驛於此。又有葛城驛,《志》云:在縣東南二十里,與江浦縣接界。《輿程記》:自滁州而東南六十里,至東葛城驛,又三十五里,至江浦縣之江淮驛,渡江向金陵。是也。

來安縣州東北三十五里。東北至泗州天長縣百三十五里,西南至江寧府江浦縣百二十里,西北至鳳陽府定遠縣百五十里。本清流縣地。唐景龍中,析置永陽縣,屬滁州。南唐改曰來安。宋乾道中,降爲鎮,尋復爲縣。有土城,周三里。編戶七里。

○趙王城縣東北二十五里。相傳寇亂時,有趙、王二將屯此。《志》云:縣東有頓丘城,或以爲東晉僑置頓丘縣,蓋治此。

○五湖山縣東北十八里。下有五湖,因名。山高險,控扼南北,至爲險要。其北有白村,一名白山。○三山,在縣東二十里,三峰並峙,與天長縣接界。又縣東南二十里有西龍山,勢頗高峻,與六合縣東龍山對峙。

石固山縣北三十五里。群山綿亙,此山最險峻。宋紹興中,居民多避寇其上,壘石爲城,遺址尚存。又北五里爲尖山,其山特出,下臨大澗。○嘉山,在縣西四十里。山之西北,即盱眙縣界。

○來安水在縣東。源出縣北九十里之馬嶺山,東南流,縣治東有龍尾河流入焉,又東南入州界,合於清流河。○秋沛水,在縣西三十里,源出泗州盱眙縣,會獨山水,入於清流河。

湯河縣東南三十五里。縣北山澗諸水,並流會焉,又南入於滁河。又範莊水,在縣北七十里,縣東北又有常店水,俱會縣境諸山谷水,流入天長縣,爲浮梁河之上源。

○白塔鎮縣東北五十五里。其東南五里有丁城,四面平遠,城址高數丈。其西有高塘山,山下有塘,曰高塘,舊可灌田二百頃,今堙。○來安鎮,在縣東三十里,舊置鎮於此,今廢。又東五里曰杜家集,傍峙黃連山,下有大石孔。又東十里曰朱家孔,與六合縣接界。又水口集,在縣東南三十五里,臨湯河。《志》云:縣東北十里有來安驛,往來孔道也。

附見:

滁州衛在州城內,洪武初,設守禦千戶所,尋改衛,領千戶所五。

和州 编辑

◇和州,東北至揚州府三百二十里,東南渡江至太平府六十里,西南至廬州府無爲州百五十里,西北至廬州府二百八十里,北至滁州百五十里。自州治至江寧府百三十里,至京師二千三百五十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戰國皆爲楚地。秦屬九江郡,漢因之亦爲揚州治。三國吳爲重鎮。晉屬淮南郡。永興初,分置歷陽郡。宋永初二年,兼置南豫州時謂之西府。齊因之。梁初亦爲南豫州治,天監七年,仍爲歷陽郡。北齊兼置和州《北史》:天保四年,拔歷陽。六年,齊、梁通和,因置和州,後周因之。隋初郡廢,大業初,復改州爲歷陽郡。唐仍曰和州。天寶初,又爲歷陽郡。乾元初復故。五代屬於楊吳,後屬南唐。周顯德三年,取其地。宋仍曰和州亦曰歷陽郡。元曰和州路,尋復爲州,隸廬州路。明初,以州治歷陽縣省入。洪武三年,改州爲歷陽縣,隸廬州府,尋復爲和州,直隸京師編戶四十一里,領縣一。今仍曰和州。

州淮南要衝,江表藩蔽。渡橫江而出採石,濟滁口而向金陵,則長江不爲固矣。若夫西指昭關而動廬、壽,北走塗中而收濠、泗,則兩淮可以風靡也。自昔國於東南,未嘗不以歷陽爲襟要,而有事江南者。張氏┉所云繇壽陽、歷陽來者,什之七,繇橫江、採石渡者,三之二”,是也。是故孫策起歷陽,則渡江而有江南;曹操爭江南,則相持於東關、濡須之間。晉平吳,使王渾出歷陽,度橫江。蘇峻之亂,則據歷陽,渡橫江而劫姑孰。石虎掠淮南,遊騎徑抵歷陽。苻堅自項城河南項城縣來壽陽,則使姚萇爲先鋒,直趨歷陽也。梁侯景以壽陽叛,則並有歷陽,遂渡採石。隋氏平陳,韓擒虎繇廬州趣壽陽,自橫江宵濟矣。唐平江南,始自歷陽杜伏威爲和州總管,討平江南群盜。宋紹興中,金人犯含山,進逼歷陽。葉夢得曰:金人得和州,長江不可保矣,因趣諸軍拒守,及金亮南侵,軍於和州,而兩淮爲之殘弊。開禧中,金人南犯,僕散揆奪安豐,圍和州,屯瓦梁河見六合縣,以控真、揚諸州之衝,張旗幟於沿江上下,江表大震。明初亦自和陽濟江,克採石,下太平。呂氏祉嘗言:歷陽,建康、姑孰之門戶,未有歷陽多故而江東得以安枕者。豈不信哉?

○歷陽廢縣今州治。秦縣也,項羽封范增爲侯邑。漢爲九江都尉治。後漢時,揚州刺史治焉。永平中,九江盜範容等屯據歷陽,爲江淮巨患,久之始平。晉屬淮南郡。永興初,爲歷陽郡治。三年,陳敏據歷陽以叛,尋入建鄴。咸和二年,蘇峻以歷陽叛,進陷姑孰。三年,祖約自壽春潰奔歷陽,遂據之。明年,寇軍將軍趙胤攻拔之。宋亦爲歷陽郡治,大明七年,帝如歷陽。齊亦爲重鎮。梁太清二年,侯景自壽陽叛,入歷陽。承聖初,沒於高齊。陳大建五年伐齊,使黃法<爽毛>分道出歷陽,敗其援軍,歷陽降。隋爲和州治。大業十二年,爲杜伏威所據,尋入於唐,自是州郡皆治此。明初廢。《城邑考》:州城,一名亞父城,相傳范增所築。漢高令灌嬰還定江淮,又築之,謂之古羅城。其後修廢不一。宋嘉定中,又嘗營繕。明初因舊址增築,後漸廢。正德七年,寇亂,增築月城於各門,又開故壕以爲備,尋复廢壞。萬曆初,增築六門重城,复浚濠環城於六門之外,又爲東西二水門,以畜洩城中之水。其形勝大抵東南濱江,西南繞溪,西北環山。城周十一里。

烏江廢縣州東北四十里。秦烏江亭也。漢爲東城縣地。晉太康六年,置烏江縣,屬淮南郡。永嘉初,陳敏據建鄴,征東將軍劉準遣揚州刺史劉機出歷陽討之,敏使其弟昶屯烏江拒守,後屬歷陽郡。宋大明六年,帝校獵於烏江,是也。梁於此置臨江郡,又爲江都郡。東魏屬臨滁郡。後齊改置齊江郡。陳復曰臨江郡。宇文周曰同江郡。隋初郡廢,縣屬和州。唐因之。宋紹興五年,廢爲烏江鎮。七年,復爲縣。元因之。明初省。今仍爲烏江鎮。《志》云:鎮東北去江浦縣七十里。○雍丘城,在州南。本漢陳留郡屬縣,東晉僑置於此。宋、齊俱屬歷陽郡。後周時廢。今裕溪河口有雍家城,或以爲即雍丘之訛也。明洪武初,置雍家城驛及裕溪河泊所於此。弘治初,徙驛於烏江鎮。萬曆中,改爲烏江公館,驛廢。

孰城在州西北。本漢梁國屬縣。東晉僑置,屬南梁郡。宋元徽初,改屬新昌郡。蕭齊因之。梁末廢。又城,在州北,漢沛郡屬縣也。劉宋元嘉八年,僑置縣,屬歷陽郡。元徽初,改屬新昌郡。蕭齊又改屬臨江郡,梁因之。東魏屬臨滁郡。後周廢。其地與滁州全椒縣接界。○遏胡城,在州西,《元和志》:歷陽西有遏胡城,晉王導築以遏石虎。

湖白城在州西南。宋泰始二年,尋陽王子勳舉兵江州,其將孫沖之屯於赭圻,爲沈攸之所敗,於湖白口築二城,軍主張興世攻拔之。胡氏曰:湖白口,巢湖、白水之口也。州南有白石水,合於柵江。是矣。《讀書記》:湖、白二城當在柵口,濱大江,張興世以錢溪沖要,請奇兵潛出濃湖之上,率輕舸直前度湖白,過鵲尾,夕宿景洪浦。是也。赭圻、錢溪諸處,見繁昌、銅陵二縣。

○梁山州南六十里。岩峻拔,俯瞰江流,與太平府博望山相對。亦曰西梁山,下爲梁山鎮。詳見前名山梁山。○歷陽山,在州西北四十里,一名石印山。或以爲即吳孫皓時所稱石印封發者,誤也。今詳見江西鄱陽縣。

八公山在州城北三百步。山僅培,相傳曾有八仙奕其上,因名。宋開禧中,州守周虎破賊於此,更名殺胡岡,築京觀於其上。今廢。○蛾眉山,在州治西北,城跨山脊,又城北有東華山。

雞籠山州西北四十里。峰巒連亙,雄踞西北,上有巨石,寬平約四丈許,削立山巔,爲一州奇勝。《道書》以爲四十二福地。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亮駐雞籠山,欲渡採石。明太祖初克和陽,元人分兵屯戍於高望、新塘、青山、雞籠山諸處,來爭和陽,太祖皆擊卻之。今青山在州東北四十五里。高望鎮,見江浦縣。

六合山州西北六十里。山形磅礴,四面皆正,上有石潭,深不可測,名金牛井。《志》云:山一名如方山,梁武帝嘗登此望六合,因名六合山。天監初,江州刺史陳伯之謀舉兵,詭稱奉齊建安王教,帥江北義勇十萬,已次六合,時蕭寶寅奔魏也。六合即六合山矣。○陰陵山,在州北八十里,小山多石,俗以爲項王迷道處。又有四潰山,在州北七十里,亦名四馬山。俗傳以爲項羽敗走至此,依山爲陳,四面馳下,潰圍斬將處云。

烏石山州西北六十里。兩山相峙,路經其中,山石多黑,因名。又夾山,在州北五十里,岩嶂環峙,隱如金城,爲一方厄塞,中有夾山關。《志》云:州東北五十里爲者樂山,一峰亭亭秀出。其相近者曰北大山,山勢高聳,一名北山。○胡桃山,在州西北。晉義熙二年,桓玄餘黨桓石虔等,聚眾胡桃山爲寇,豫州刺史劉毅遣兵討平之,時州治歷陽也。或云胡桃山即滁州來安縣之五湖山。

○橫江州東南二十五里,直江南採石渡處。自昔濟江之津要也。後漢興平元年,揚州刺史劉繇屯曲阿,迫逐丹陽太守吳景,景退屯歷陽,繇遣將樊能等屯橫江拒之,即而爲孫策所破。晉隆安二年,殷仲堪舉兵荊州,前鋒桓玄等大破官軍於白石,進至橫江。元興初,桓玄自江陵東下,豫州刺史譙王尚之遣楊秋屯橫江,秋叛降玄。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入寇,自彭城南下,使其將魯秀出廣陵,拓跋那出山陽,拓跋仁出橫江,所至殘滅,宋遣劉遵考等將兵守橫江以備之。齊東昏侯永元二年,豫州刺史裴叔業問蕭衍以自安之計,衍曰:“若意外相逼,當勒馬步二萬直出橫江,以斷其後,天下事一舉可定也。”隋開皇八年,韓擒虎平陳,亦自橫江宵濟,蓋建康、姑孰皆以橫江爲噤吭。亦曰橫江浦,江濱有毓麟堂。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亮入和州,臨江築台,誓師渡江,晨炊玉麟堂。玉麟,即毓麟之訛也。《江防考》:大江入州境上,接無爲州,下接應天府,凡一百一十里,與太平府中流分界。江流自西南繞而東北,故昔稱和州爲江西,而大江夾岸津要甚多,隨地立名,分途汛守,實皆大江也。

柵江州西南百五十里,與無爲州分中流爲界。即濡須水入江之口也。曹操進軍濡須,攻破孫權江西營,即此地矣。梁末,齊將蕭軌出柵口,向梁山,陳霸先將黃叢擊卻之。陳天嘉初,王琳伐陳,軍於柵口,時東關春水稍長,琳引齊人合肥、巢湖之軍,相次而下,戰於蕪湖,爲陳將侯所敗。大建十一年,時江北之地盡沒於周,因遣將軍徐道奴鎮柵口。宋南渡後,於此置柵口寨。明初,趙德勝破陳友諒於柵江口,是也。宋白曰:柵江口,即古之濡須口,西北距廬州三百八十四里。今一名新婦口,對岸即繁昌縣。

當利浦州東南十二里。一名沙口堰,亦大江之別浦也。後漢興平初,劉繇遣其將張英屯當利口,以拒吳景,明年,孫策擊走之。晉咸和二年,蘇峻以歷陽叛,孔坦請急斷阜陵,守江西當利諸口,是也。《寰宇記》:當利本名揚浦。晉王濬平吳,揚帆順流而下,王渾招之,不止,報雲風利不得泊也。因改名當利。按後漢已有當利之名,則非晉改矣。阜陵,見滁州全椒縣。○烏江浦,在故烏江縣東四里,即亭長艤船待項羽處。《水經注》:江水又北得黃律口,即烏江渡也。又鎖石港,在舊烏江縣東北五十里,入大江。

洞浦在州西南臨江。亦曰洞口。曹丕黃初三年伐吳,分命曹休等出洞口。晉元興初,桓玄使其黨馮該攻歷陽,玄軍斷洞浦,焚豫州舟艦,州刺史譙王尚之帥步卒九千陳於浦上,軍潰而還。洞浦蓋亦江浦之別名矣,今堙。

麻湖州西三十里。周圍七十里,舊稱巨浸。一作氵麻湖,又爲瀝湖。《淮南子》所云“歷陽之都,一夕爲湖”者。宋白云:歷陽縣南有歷水,縣因以名。即此湖矣。宋建炎三年,金人破和州,軍士多潰圍四出,保麻湖水寨。明初,高祖嘗困於此。永樂初,湖水涸,議堰爲田,凡得三萬一千二百餘畝。景秦二年,田始成,然地平衍,水難洩,時有潦溢之患。○澧湖,在州西十五里,昔時受麻湖水,至當利驛港入江。永樂初,議置田一萬七千五百餘畝,利病與麻湖同。

後河州北七十里。出廬州府接境之黃山,經含山縣流入境,與滁州分界,至六合縣入埠口入江,即滁河矣。明嘉靖五年,議改從州北分水嶺,繇者樂山前入江,官私皆以爲不便,事遂寢。○橫江河,在州南里許,亦曰橫江渠。宋開寶八年,伐南唐,從西京轉運使李符請,發州民鑿渠,以通糧道,自今城南環江門外,而南經當利驛入江,即是河也,歲久淤塞。明正統初疏浚,五年復鑿小河,傍出通江,以便舟楫。又開胜河,在城西,繇含山縣流經此,合於橫江河。

石跋河在州東北三十里石跋鎮。繇大江支流,匯州東二十五里之浮沙河口,復出大江,江面約四十里。宋開禧中,周虎嘗築石跋城於浮沙口北,今廢。又芝麻河,在州東北四十里,又東北十里曰穴子河,皆通大江。○姥下河,在州西南三十里姥下鎮,源自麻湖,東南流入大江。《宋會要》:乾道二年,從和州守臣言,鑿姥下河,東接大江,防捍敵人,簡制盜賊。又太陽河,在州南二十里,源亦出瀝湖,流入大江。

牛屯河州南四十里,與江東牛渚磯相對,江面約五十里。《志》云:孫策攻劉繇牛渚營。晉譙王尚之破庾楷於牛渚,皆此地也。其源出巢湖,從銅城閘入大江。今有牛屯河巡司,置於州南六十五里,南至裕溪巡司二十里,東北至浮沙河巡司七十里,又八十里接江浦縣之江淮巡司。

裕溪河州南九十里,源出巢湖,自無爲州流入境,南注於江。明初,元將蠻子海牙帥舟師截採石,窺太平,不能陷,退屯於此,既而太祖命康茂才戍守裕溪,是也。今有裕溪鎮,置巡司於此,上至無爲州奧龍河巡司九十里。《通釋》:裕溪在無爲、歷陽之間,亦南北之衝要,其江面約三十里。

白石水在州南。《水經注》:水出白石山,西南流,注於柵水。晉咸康五年,石虎遣將寇荊揚北鄙,朱保敗晉兵於白石。海西公末,桓溫謀廢立,自廣陵將還姑孰,屯於白石。隆安三年,殷仲堪以荊州叛,前鋒桓玄大破官軍於白石,進至橫江。白石蓋在柵江、橫江間也,今含山縣有白石山。

韋遊溝在廢烏江縣東南二里。引江水至郭下十五里,溉田五百頃。唐開元中,邑丞韋醜所開。貞元十六年,令遊重彥復治之,民享其利,以姓名溝,亦曰韋遊溝渡,接江浦縣界。

楊林渡在州東二十五里。《紀勝》云:郡人春,遊自城南橫江門出,至楊林江口,凡三十五里,皆種柳,號爲万柳堤,即楊林渡也。亦曰楊柳河。宋紹興三十一年,虞允文敗金人於採石,知必復至,乃部分諸將分海舟縋上流,別遣舟師截金人於楊林河口,敵至夾擊,大敗之,嘉定十一年,金人犯淮南,自濠州趣和州之石磧,一時真揚諸州皆被寇,遊騎至採石、楊林渡,建康大震。《通釋》:和州東二十里有西採石,其下爲楊林渡石磧。或曰:在州西北三十里。○車家渡,在廢烏江縣東南。《宋志》:烏江縣界車家渡,可徑衝建康之馬家渡。其相近又有安陽渡,與上元縣對岸。《志》云:渡在故烏江縣東南十八里,又新河渡,在州南二十里。《志》云:今爲江湍所割,去城才十里許。

千秋澗州西北二十五里。《宋志》:淳熙十二年,和州守臣請於千秋澗置斗門,以防麻湖、澧湖之水,洩入大江,歲旱可藉爲溉田之利,從之,亦曰千秋壩。明初,耿再成襲和陽,不克,元兵追至千秋壩,即此。○香淋泉,在州北三十五里,其水溫,相傳梁昭明嘗浴此,因名太子湯,亦曰平疴泉。宋治平中,名其地曰平疴鎮。

銅城堰州西南六十里,周回百里,溉田三千頃,皆膏腴,賦入當本州什之三。《志》云:銅城閘河,在含山縣南銅城鄉之六都,受天河、黃洛河支流,東至閘口,分流爲牛屯河,其南一支爲三義河,每江湖水氾,牛屯河隘,不易洩,輒衝溢田畝。吳赤烏中,築堰設閘,以捍水患,遇旱則積,遇澇則啟,遂成膏腴,其後以時修築。明初太祖率巢湖舟師出湖口,至銅城閘,已脫敵險,而元兵猶塞馬腸河口,以阻諸兵,太祖設策敗之,乃盡督諸兵出潯陽橋,入大江。洪武初,知州李相復修堰閘,以拒江水之暴溢,民獲其利。潯陽橋,在州西四十五里。馬腸河,見無爲州。

○石湖關在州西北,宋紹興中,兀術犯境,張俊以兵五千守石湖關,兀術遁去。又石湖寨,亦置於此,今廢。○鬥焰關,在州西北四十里,其地有鬥焰山,亦曰陡陽山,巍然峻絕,一徑中開。明初取和陽,遣張天等將奇兵出陡陽關,進薄小西門,遂克之,即此。又白塔關,在州西四十里,又西五里有含山關。

夾山關州北五十五里有夾山鋪,兩山壁立,聳峭夾道,山口崎嶇,與滁州接界,爲南北咽喉,明正德中,巨寇劉六等犯境,州同知薛渭野壘石置寨於此,以控守要害。今寨廢,而石垣尚存,亦名渭野關。○歲豐鎮,在州西四十里,又州北七十里有青陽鎮。

楊荷橋舊《志》云:在州東南二十里。晉咸寧六年,王渾等分道伐吳,出歷陽,吳主使張悌迎戰。悌渡江,圍渾部將張喬於楊荷,喬以眾降,進與晉將周浚戰於版橋。喬自後擊悌,悌敗死。版橋,在楊荷北也。或曰今州北四十里有楊橋,即古之楊荷,恐誤。

祁門驛州西四十里。舊《志》云:洪武十五年,設祁門馬驛於此。弘治五年,遷入含山縣西門內,萬曆中裁。又當利馬驛,舊在州南二十里,洪武十五年設,初名新河口驛。十六年,改曰當利,徙置於城南橫江門外。

含山縣州西六十里。西南至無爲州百二十里,西至無爲州巢縣六十里,北至滁州全椒縣百里。漢歷陽縣地。東晉僑置龍亢縣,屬歷陽郡。宋、齊及梁因之。後周大像初省。唐武德六年,改置含山縣。八年廢。長安四年,復置武壽縣。神龍初,仍改曰含山,屬和州。宋因之。舊無城,正德七年新築,周三里,編戶十七里。

○龍亢城縣南四十里。本漢沛郡屬縣。東晉僑置於此。南北朝因之。後廢。《志》云:縣西三十里有晉王城。晉太元中,苻堅侵晉,以姚萇爲先鋒,晉築城於此御之。今清溪東有土城數十丈,其外十餘里有姚萇村,即故晉王城矣。或曰縣西四十里界首舖有小山,形勢稍峻,城當置於此。

○大峴山縣東北十三里。一名赤焰山。又小峴山在縣北二十里,一名昭關,稍西曰城山,兩山屹峙,爲廬濠往來衝要。俱見前名山峴山。

含山縣西二十里。山勢雄峻,眾山列峙,勢若吞含,唐因以名縣。○褒禪山,在縣北十五里,舊名華山。又北三里曰華陽山,亦名蘭陵山。俱有泉洞之勝。又牛頭山,在縣北三十里。山產煤,明正德中,居民採以爲業。

梅山縣東南五里。山多梅樹,俗傳曹操行軍,指梅林以止軍士渴處也。唐天寶中,改曰棲隱山。其相近者曰龍角山,有兩峰尖聳,因名。○桑山,在縣西南二十里,麻湖之源出於此。山多野桑,因名。或曰:秦始皇設倉於此,亦名倉山,又訛爲蒼山。山勢峻拔,延袤十餘里,中有龍池。南宋時有雙山寨,居民保聚於此,又蒼山之訛也。

石門山縣南二十里。兩山夾峙,石壁峭立如門,有谷道十里,商旅皆往來其中。○龍洞山,在縣西南五十里。洞深邃,泉流不竭,下流爲魯橋澗,通銅城閘,入於江。又太湖山,在縣南七十里,舊有湖,歲久湮廢。山奇峰十餘,削立秀挺,狀如列戟。又南十里,曰白石山,岩洞頗勝。《洞天記》:山周回七十里,爲第二十一洞天,唐天寶六載,更名禱應山,山蓋與無爲州接界,白石水出焉。《水經注》:白石山水西經李鵲城,西南注柵水,李鵲城亦在縣境云。

濡須山縣西南七十五里,與巢縣七寶山對峙。濡須水出其間,即東關口也。詳見前重險東關。○仙踪山,在縣北五十里仙踪鎮,即黃山也,與合肥巢縣接界,一名金庭山。詳見廬州府黃山。

○濡須水縣西南七十里。自巢湖東流,經亞父山,出東關口,爲海子口河,又東南經黃洛河、運漕河,過新裕口,至柵江口,注於大江,一名天河。《志》云:縣南八十里有新裕港。港口昔有孝婦居此,因名新婦港,後訛爲新裕。流合濡須,同爲柵江,故柵口亦兼新婦口之稱。亞父山,見巢縣居巢城注。

三叉河縣南八十里。其水西通巢湖,東通大江,北通銅城閘,因名。《志》云:天河經流合海子口,黃洛河、運漕河,迤邐經此。又銅城閘別流南出,彙爲一河,東合裕溪河,入於大江,黃洛河亦自巢縣流入境,又運漕河,《志》云:在縣南八十里,梁敬帝初,齊人謀侵建康,運糧於此。今縣南九十里有運漕鎮,以河名也。

縣河縣南一里。一名觀音橋河。縣西北諸山澗之水,會流至城西二里,合清江斷澗,其流始大,可以通舟。又東至和州新河口入大江,議者欲鑿此河,上通巢湖,以溉田通商。或又以河通,則縣且爲江湖之衝,遂不果。○清溪河,在縣西三十里清溪鎮,受縣西南諸山澗水,西流經巢縣亞父山,入天河,繇裕溪入大江。

馬跑泉縣北十五里,即昭關泉。繇縣西清江斷澗入縣河。俗傳伍子胥過昭關,馬跑泉出,此其遺跡云。宋紹興末,張浚於昭關築城,置水櫃以遏金人,即此泉也。

○東關縣西南七十里濡須塢之北,與無爲州巢縣接界。其地峻險,周圍皆石,三國時,爲戍守重地。詳重險東關。

昭關縣北十里小峴山西。崎嶇險仄,拒守於此,可以當廬濠之衝。《志》云:縣西四十里有鬥陽關,山勢巍然峻絕,中開一徑,其北屬含山,南屬巢縣。

尉子橋縣北四十八里。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亮南侵,統制姚興拒戰於此,死之。又縣西有倒旗山,亦以姚興戰敗名也。○界首驛,在縣西四十里,明洪武十五年設,弘治五年裁,與巢縣分界處也。

練固在縣北。晉元興三年,桓玄兄子歆引氐帥楊秋寇歷陽,豫州刺史魏詠之等擊斬秋於練固。胡氏曰:練固在歷陽西北。○斗米徑,在縣西南八十里。隋末,杜伏威將李子建戍柵口,欲穿渠入歷湖通運,率部下人齎斗米就役,米盡徑成,因名。《紀勝》云:時子建欲於東關下開溝通黃港陂,運糧入歷湖,以濟軍食也。

附見:

瀋陽右衛在州治東。洪武十九年,始置和州衛。二十四年,衛軍調寧夏。三十五年改置今衛,領千戶所五。

廣德州 编辑

◇廣德州,東至浙江湖州府一百六十里,南至湖州府安吉州百二十里,西至寧國府二百二十里,北至江寧府溧陽縣百五十里。自州治至江寧府五百里,至京師三千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吳地,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屬鄣郡。漢爲丹陽郡地。後漢因之。晉屬宣城郡。宋齊仍舊。梁末,置大樑郡治石封縣。陳改爲陳留郡。隋郡廢,以其地屬湖州。大業初,改屬宣城郡。唐武德四年,置桃州。七年,州廢,仍屬宣州。南唐屬升州。宋太平興國中,复屬宣州,尋置廣德軍。元曰廣德路。明初,改爲廣德府。洪武四年,降爲州。十三年,以州治廣陽縣省入編戶百二十七里,直隸京師,領縣一。今仍曰廣德州。

州山谷盤紆,襟帶吳越。春秋時,楚人嘗與吳爭逐於此,所謂桐之地也。自後東南有事,州嘗爲控扼之所。朱梁乾化三年,淮南遣軍屯廣德,將攻衣錦軍,吳越錢傅瓘攻拔之。宋建炎三年,兀術自建康道溧水趣廣德,繇四安陷獨松關,遂入臨安。德初,伯顏入建康,遣阿剌罕分道出廣德,會師臨安,卒以亡宋。明初下金陵,遂命將下廣德,取長興,蓋不特內固吾圉,又可乘敵之釁。使以爲迂僻而置之,謬矣!

○廣陽廢縣今州治。春秋時,地名桐。《左傳》:哀十五年,楚子西子期伐吳及桐,是也。漢爲故鄣縣地,屬丹陽郡。後漢中平二年,析置廣德縣,仍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咸和中,桓彝爲宣城內史,蘇峻作亂,自宣城退屯廣德,尋又進屯涇縣。劉宋因之。齊時嘗爲郡治。梁末,改置大樑郡,廣德縣屬焉。陳屬陳留郡。隋省廣德入石封,尋改石封爲綏安縣。唐於綏安置桃州,又增置桐城、懷德二縣。州尋廢,又並二縣入綏安。至德二載,改綏安曰廣德,以廣德故城名也。朱梁乾化三年,吳越攻拔廣德,既而淮南,復有其地,南唐爲廣德製置司。宋爲廣德軍治。元爲廣德路治。明初,改縣曰廣陽。洪武十三年縣省。《城邑考》:州舊無城,宋淳熙六年,郡守趙希仁僅建六門,設子城於內。明初,命元帥邵榮等築城浚池,後復傾壞。弘治、正德以來,屢經修復。今城周八里有奇,門六。

石封廢縣在州治東。梁置縣,爲大樑郡治。隋改曰綏安。唐復改綏安曰廣德,蓋州城即故石封縣治,而後漢所置廣德縣,在今州西界。唐時故城猶存,今湮。○故鄣城,在州東北九十里,入湖州府長興縣界,又東北至長興縣八十里。秦曰鄣縣。漢曰故鄣。隋縣廢。今詳見長興縣。

○橫山州西五里。高出群山,四望皆橫,岳武穆嘗駐兵於此。明初亦嘗駐蹕焉,山西南隅有祠,祠漢神張勃。唐天寶中,封此山爲祠山。巔有聖井,四時不竭,亦曰龍王潭。又西山與橫山相接,有泉繞其麓。

竹山州南五十里。疊嶂層巒,回環拱揖,松竹泉石,蔚然巨觀。其並峙者曰方山,山勢盤紆,山口有兩峰對峙,若二桂然。○笄山,在州南二十里。一名雞籠山,俗曰雞罩山。中峰最高,左右兩峰並列,蔚然深秀。相近者又有鷹嘴山,山高峻,絕頂有石卓立如鷹嘴,下有深窟,容百餘人。

乾溪山州東南三十里。峰巒疊出,卓立天外。一溪繞其下,白石齒齒。稍西爲石雲梯山,高百餘丈,有階級可升。又石鼓山,在州東南五十里,昔時巔有巨石如鼓。其相近者曰石婦山,眾山環繞,其中一峰獨高,巔有石卓立,如婦人然。○馬鞍山,在州南五十里。山周七十里,巔有大石,其狀如馬鞍。

巖頭山州西北四十里。兩山屹立如關,中夾一溪,州境南山之水,皆會於此,而入建平縣界。每遇巨潦,藉此以障湍流奔突之勢。○五花岩山,在州北七十里,橫列五峰,高三百餘丈。其相近者曰長樂洞,廣數丈,深不可測。

靈山州南七十里,泉石爲州之冠。其山水合流而北出,彙爲丁公潭,迤邐數里,合於桐川。又有尖山,亦在州南七十里,眾峰環繞,一峰如筆,清泉白石,最爲佳勝。又南八十里曰桐山,亦曰桐源山,一名白石山,桐水發源於此。○桃花山,在州東南六十里。昔時山多桃樹,唐因此置桃州。又大首山,在州西南八十里。其山最峻,上有井,龜魚時出沒其中。

金牛嶺州東北七十里。四面皆重山,中一峰,長亙十五里。《志》云:荊山洞亦在州東北七十里,一名馮家洞。洞口如夏屋四五間,容千人,深不可測,相傳與太湖相通。亦曰大洞。

○桐水州西北二十五里。亦曰桐川。桐之名因此。源出州南白石山,西北流,經建平縣界,又西入宣城縣界,爲白沙川,亦曰綏溪,匯於丹陽湖,入大江。或謂之白石水。杜氏曰:白石之水沖突,則三湖皆爲泛溢。是也。

鯉洪溪州東南二十里。源出石鼓山,分二流,复匯於此,而合於桐川,灌田二萬餘畝。又橫梗溪在城南,匯諸山澗之水,灌田三千七百畝,其下流亦入於桐川。○大源溪,在州西百里,自寧國府界大陶山流經州境,入南奇湖。又繇丹陽湖、蕪湖,達於江。

東亭湖在州東南三十里,廣五百餘畝。一名浴兵池。州境又有塔湖,周三里。○古塘,在州之十三都,周十里。又有鴉鵲、夏家、胖竹等塘,皆周十里,並爲灌溉之利。

○苦嶺關州東六十里,路通浙江安吉州。

四安鎮州東五十里,陸走湖州,此爲通道,宋建炎中,兀術自廣德經此,陷獨松關。又杭村鎮在州北七十里,有巡司。又州西八十里有陳陽巡司,州南八十里又有廣安巡司。

鐘村在州境,宋建炎二年,兀術渡江,而南寇廣德,岳飛自宜興邀擊,至廣德境中,六戰皆捷,駐師鐘村,即此。○嚴公檯,在州西,唐大順二年,賊帥孫儒攻楊行密於宣州,屯廣德,行密將陶雅破儒前鋒,屯嚴公檯,即此。

建平縣州西北九十里,西至寧國府百三十里,東北至江寧府溧陽縣百十里,本廣德縣地。宋端拱初,置縣治廊埠鎮,屬廣德軍。縣無城,今編戶一百十里。

○諸葛城縣西十里中,可容數千人,旁有驢城、馬城,相去一二里,其間有井數十,蓋昔人屯駐之地。又有浮城,在縣西十里,廣數畝,其地窪下,每遇夏潦,諸圩盡沒,惟此巋然若浮,因名。

○鎮山縣南五里,邑之案山也。又縣西南七里,曰赤山,麓枕大溪。○伍牙山,在縣東北四十里,與溧陽縣接界,今詳溧陽縣。

大岩山縣南七十里,岩石崔嵬,峰巒層出,上有池,雖旱不竭,又南十里,曰大磊山,群山橫峙,一峰特出,頂有三石如品字,因名。又鴉山在縣南九十里,周回三十餘里,產茶,山接寧國縣界。

峽子嶺縣南八十里,與宣城縣接界,又縣南七十里,有石佛嶺。

○桐川在縣西南,自州境流入,合於南崎湖。又大源溪,亦在縣南,自州境流入界,入南奇湖。○郎溪在縣治南,郎步鎮以此名,下流合於桐川。《志》云:縣東南有白石澗,上接桐川,下達郎溪。

奇湖在縣西南十里,承桐川下流,接寧國府界,流入丹陽湖,俗謂之南湖。○青陂塘,在縣東周三十里,又縣東有柘林塘,周十五里,浮湖塘周五里,縣西又有五丈塘,周十五里,信武塘廣亦十五里,俱有灌溉之利。

○梅渚鎮在縣西三十里,有梅渚巡司。又縣南四十里,有陳村巡司。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