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大信歸臨晉序

送薛大信歸臨晉序
作者:呂溫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628

先師曰:「益者三友。」吾能得之,豈惟直諒多聞而已。可以旁魄天人,談堯舜之道,則有吾族兄皋;可以根本性情,語顏、夷之行,則有太原王師簡;可以發揚古訓,論三代之文,則有河東薛大信。此三君子,或道以樂我,或行以約我,或文以博我。遭時則有光,遁世則無悶。其為益也,不亦大乎!大信與予最舊,始以孝弟餘力,皆學於廣陵之靈岩寺,雲卷其身,討論數歲。常見大信述作,必根乎六《經》,取《禮》之簡,《樂》之易,《詩》之比興,《書》之典刑,《春秋》之褒貶,《大易》之變化,錯落混合,崢嶸特立。不離聖域,而逸軌絕塵;不易雅制,而瑰姿萬變。有若雲起日觀,盡成丹霞;峰折靈掌,無非峻勢。皆天光朗映,秀氣孤拔,豈藻飾而削成者哉。聖上方欲觀人之文,潤色鴻業,秉筆者如三光得天,每賀大信有其時矣。無何,予被鄉曲之譽,賦於闕下,以文乖時體,行失俗譽,再為有司所黜。此時大信亦與計偕,知機全高,匣刃不試。昔趙殺鳴犢,仲尼臨河而逝;予之見黜,子亦逡巡。事雖不同,其所感一也。歲八月,以岵屺之感告予於歸。予思古人有處有贈,乃語之曰:「吾聞賢者誌其大者。文為道之飾,道為文之本。專其飾則道喪,反其本則文存。且使不存,又何傷矣。彼邦是堯舜之遺俗,唐叔之所理,必有忠信如君者焉。問安之暇,可與之處,琢磨仁義,浸潤道德,考皇王治亂之跡,求聖哲行藏之旨,達可以濟乎天下,窮何以攄其光明,無為矻矻筆硯間也。行矣大信,苟非同誌,勿矢予言。」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