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釋教録 (四庫全書本)/卷11下

卷十一上 開元釋教録 卷十一下 卷十二上

  欽定四庫全書
  開元釋教録卷十一下
  唐 釋智昇 撰
  如幻三昧經二卷或三卷或四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二譯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三卷或四卷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第五譯七譯四銕
  右二經與寳積第三十六善住意㑹同本異譯
  太子刷䕶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一譯出法上録
  太子和休經一卷或作私休僧祐録云安公録中失譯經第二譯今附西晉録右二經與寳積第三十七阿闍世皇子㑹同本異譯上六經十卷同帙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或一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二譯五譯三缺問下加大字
  右一經與寳積第三十八卷大乗方便㑹同本異譯
  大乗顯識經二卷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第二譯出大周録
  右一經與寳積第三十九賢䕶長者㑹同本異譯
  大乗方等要慧經一卷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髙譯第一譯
  右一經與寳積第四十一彌勒問八法㑹同本異譯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一譯二譯一缺右一經與寳積第四十二彌勒所問㑹同本異譯
  佛遺日摩尼寳經一卷亦名古品遺日說般若經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䜟譯第一譯摩訶衍寳嚴經一卷一名大迦棄品晉代譯失三藏名舊在漢録今且依舊第二譯右二經與寳積第四十三普明菩薩㑹同本異譯
  勝鬘師子吼一乗大方便廣經一卷亦云勝鬘經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陁羅譯第二譯三譯一缺
  右一經與寳積第四十八勝鬘夫人㑹同本異譯
  毗耶婆問經二卷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出序記第一譯
  右一經與寳積第四十九廣博仙人㑹同本異譯其序記云魏興和四年歲次壬戌月建壬申朔次乙丑婆羅門名瞿曇流支沙門曇琳於尚書令儀同髙公第譯建功辛巳甲午畢功凡有一萬四千四百五十七字諸録皆云勒那摩提或云菩提留支譯者二皆誤也今依序記為正此毗耶婆經舊譯為小乗單本今勘為大乗重譯
  右八經十一卷同帙
  大集部但是大集流𩔖皆編於此總二十四部一百四十二卷一十四帙
  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或四十卷三帙北涼天竺三藏曇無䜟於姑臧譯第三譯三譯一缺
  謹按梁沙門僧祜大集記云有十二叚說共成一經
  第一瓔珞品第二陁羅尼自在王品第三寳女品第四不眴品第五海慧品第六無言品七不可說品八虚空藏品九寳幢分十虚空目分十一寳髻品十二無盡意品今檢經本與祜記不同第一陁羅尼自在王菩薩品亦有經本分為瓔珞品者不然此是一叚不合分二後大哀經即是此品第二寳女品第三不眴菩薩品第四海慧菩薩品第五虚空藏菩薩品第六無言菩薩品第七不可說菩薩品第八寳幢分第九虚空目分第十寳髻菩薩品第十一日宻分尋檢羣録此大集經卷無定凖或云二十九或云三十或三十一或三十二或四十卷今時大集多分三十其日宻分文不具足合少一卷其三十一卷者文應備具今尋求未獲然僧祐記中無日宻分有無盡意品者不然今以無盡意經雖是大集别分非無䜟譯又非次苐不合入中其虚空藏品祐在不可説後未詳所以今從陁羅尼自在王品至日宻分總十一分其日藏經與日宻分同本異譯亦是第十一分日宻日藏初俱云說虚空日安那般那甘露門已次説此今又日宻分既於空虚日後說准義不合隔寳髻品今經本中有此品隔未詳所以又日宻日藏雖是同本其日宻分又文極撮畧後問復缺可少卷餘月藏經是第十一分或有經本題云大乗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經初又云化諸龍衆說日藏經已次說此經十輪經是第十三分初云說月藏經已次說此經此十輪後第十四分本在西方未流於此湏彌藏經是第十五分經初題云大乗大集經湏彌藏分第十五第十六分合是虚空孕經初云授功德天記莂法已次說此經然湏彌藏經因功徳天問如来方説故知此經合居其次其日藏經初在迦蘭陁竹園説次昇須彌頂後因龍請往法羅帝耶山月藏等四經並在法羅帝耶山說次苐如是其念佛三昧賢䕶譬喻王無盡意經等雖是大集别分既不知次苐難可編紀然隋朝僧祐合大集經乃將明度五十校計經題為十方菩薩品編月藏後及無盡意經成五十八卷者非也既無憑准故不依彼其合大集經亦有六十卷成者三十一二兩卷重有寳髻品足成六十其寳髻品在日宻前二十六七卷是此後重編未詳何意又日宻日藏梵本不殊重重編載誤之甚矣若欲合者前大集中除日宻分有二十七卷以日藏分替處續次日宻日藏梵本雖同日宻分中文略闕少故以日藏替之次月藏次地藏十輪唐譯十卷成者次湏彌藏次虚空孕後之四經雖不知説次以意合之亦將無失虚空孕後次念佛三昧以宋朝譯六卷者充其隋譯十卷者後闕二品次賢䕶次譬喻王未無盡意總成八十卷亦將契矣其無盡意經初首題云大集經中無盡意菩薩説不可盡義品將三十二品即分也是第三十二分然僧𠡠記中在寳髻品後及僧就所合大集編之於末者是非明矣又有善住意天子所問經詳其文義合是大集别分人已編入大寳積中不可雙載故此缺
  大方等大集日藏經十卷或十五卷一帙第十一分隋天竺三藏那連那耶舍譯與日宻同當第四譯
  右一經與前大集經末日宻分同本異譯日宻文咯此中稍廣
  大集月藏經十卷或十五卷一帙第十二分齊髙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單本大集大乗地藏十輪經十卷第十二分一帙唐三藏𤣥奘譯出内典録第二譯大方廣十輪經八卷失譯今無北涼録第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舊十輪經大周録云曇無䜟譯出長房録檢長房八藏録中乃云失譯周録誤也
  大集須彌藏經二卷第十五分髙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舎共法智譯單本
  上二經十卷同帙
  虚空藏菩薩經一卷或無菩薩字姚秦罽賔三藏佛陁耶舍歸罽賔譯寄来秦國第一譯虚空藏菩薩神咒經一卷宋罽賔三藏曇摩宻多譯第三譯
  虚空孕菩薩經二卷合是第十六分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四譯一譯缺本
  觀虚空藏菩薩經一卷亦名虚空藏觀虚空無觀字宋罽賔三藏曇摩宻多譯單本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或無菩薩字宋天竺沙門功德直共𤣥惕譯第一譯
  上五經十一卷同帙
  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經十卷一帙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出内典録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隋譯本比於前本後缺二品文不足矣
  般舟三昧經三卷或加大字或二卷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䜟譯第一譯
  拔陂菩薩經一卷或云拔波僧祐録云安公古典經是般舟經第五出初四品異譯今附漢録大方等大集賢䕶經五卷亦直云賢䕶經或六卷隋天竺三藏闇那崛多等譯第七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七譯四譯本缺
  上三經九卷同帙
  阿差末經七卷晉曰無盡意或四卷或五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五譯
  無盡意菩薩經六卷亦云阿差未經出大集經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寳雲譯第四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五譯三譯缺本
  上二經十三卷同帙
  大集譬喻王經二卷大集别品隋天笁三藏闍那崛多等譯拾遺編入單本大哀經八卷或云如来大哀經或六卷或大卷西晉三藏笁法䕶譯
  右一經是大集經初陁羅尼自在王菩薩異譯出第一卷初至第五卷半
  上二經十卷同帙
  寳女所問經三卷亦云寳女問慧經或四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
  右一經是大集經寳女品異譯出第五卷半後至第七卷半前
  無言童子經二卷或曰無言菩薩經或一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
  右一經是大集經無言品異譯出第七卷半至十八卷過半
  自在王菩薩經二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於逍遥園譯第一譯
  奮迅王問經二卷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等譯出序記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奮迅王經序記云魏興和四年歲次壬戌月建在申朔次乙丑甲午之日啟夹創筆沙門曇琳瞿曇流支於尚書令儀同髙公第譯凡有一萬八千四百三十一字諸録皆云菩提留支譯者誤也今依序記為正又上二經内典録云抄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異譯者不然尋其文理懸絶不同但可為大集别分耳或可比之大經非大集分但以上代羣録皆云異譯抄陀羅尼自在王品勘檢雖則不同且記於大集之末
  上四經九卷同帙
  寳星陁羅尼經十卷或八卷一帙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宻多羅譯出内典録譯本右一經内典録云是大集經别分謹檢前大集經中寳幢分佛於欲色二皆中間大寳坊中重說此寳星陁羅尼經故寳幢分初云佛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寳坊中告大衆言我昔初得菩提已住王舍城迦蘭陁竹林爾時城中有二智人一名優波提舍一名拘律陁等次苐至未文意並同此經可為重說不可為重譯也又舊録中有寳髻菩薩所問經是寳髻品異譯今編八寳積在第四十七㑹既入彼中此不重載又有虚空藏經八卷檢無異本即是虚空藏品抄出别行又有虚空藏問持經得㡬福經亦是虚空藏品别文抄出既是别生除之不録又内典録及大周録中更有大集經八卷尋其文句即是合部大集經第六帙也初之二卷名十方菩薩品此品乃是明度五十校計經不知何故編入此中後之六卷乃是無盡意經既是繁重亦除不録
  華嚴部華嚴本部及眷屬經皆纂於此總二十六部一百八十七卷一十八帙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或五十卷六帙東晉天竺三藏佛陁跋陁羅等譯大本初譯
  右此經總七處八㑹各三十四品㑹列如左
  第一寂滅道塲㑹合二品四卷
  第二普光法堂㑹合六品四卷
  第三忉利天宫㑹合六品三卷
  第四夜摩天宫㑹合四品三卷
  第五兜率天宫㑹合三品十卷
  第六他化天宫㑹合十一品十三卷新經開為二㑹
  第七普先法堂重㑹二品七卷
  第八給孤獨園㑹一品一十六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八帙唐天后代於闐王藏實义難陁等譯新編入録大本再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新譯經總七處九㑹合三十九品㑹列如左
  第一㑹菩提場中説合六品十一卷
  第二㑹普光明殿說合六品四卷
  第三㑹忉利天宫説合六品三卷
  第四㑹夜摩天宫説合三品十二卷
  第五㑹兠率天宫説合三品十二卷
  第六㑹他化自在天宮說一品六卷
  第七㑹普光明殿重說合十一品十三卷
  第八㑹普光明殿重説十品七卷
  第九㑹給孤獨園說一品二十一卷
  信力入印法門經五卷元魏天竺三藏曇摩流支譯單本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失譯今附秦録第一譯
  右一經大周録云元魏三藏菩提留义譯出長房録今按長房等録留支所譯無此經名今為失譯附於秦録又云與如来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及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同本異譯者誤也今尋文理義㫖全殊名雖似同所詮乃異求其㫖趣乃與佛華嚴入如来德智不思議境界經等同本異譯故移編此
  佛華嚴入如来德智不思議境界經二卷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出内典録第三譯
  大方廣入如来德智不思議經一卷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义難陁譯新編入録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新舊四録一譯本闕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唐天后代于闐三藏提云般若譯出大周録第一譯
  大方廣如来不思議境界經一卷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义難陁譯前編入録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大乗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一卷亦名金剛鬘菩薩加行品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出大周録缺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一卷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堤雲般若譯新編入録單本
  右八經十三卷同帙
  大方廣普賢菩薩所説經一卷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寔义難陀譯新編入單本莊嚴菩薩心經一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四譯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第五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五譯三譯缺本此菩薩十地經大周録云是華嚴十住品異譯者謬也尋閱文句義㫖懸殊但可以為華嚴眷屬耳
  右信力入印法門等十一經並與華嚴分有相似是眷屬攝而非正部以其三種世間嚴事劣故
  兠沙經一卷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䜟譯
  右一經是華嚴經品如来名號品異譯舊經在第五卷新經在第十二比於大本此經稍略
  菩薩本業經一卷亦直云本業經亦云浄行品經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或無諸字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右二經是華嚴浄行品異譯舊録在第六卷新經在第十四其支謙譯者兼十住品畧無偈大周入藏録中更有菩薩本案經一卷亦是異譯浄行品尋本不獲故缺之耳
  菩薩十住行道品一卷亦直云菩薩十住西晉三藏竺法䕶譯出法上經録拾遺編入菩薩十住經一卷東晉西域三藏祗多宻譯
  右二經是華嚴菩薩十住品異譯舊經在第九卷新經在第十六卷略無他偈
  漸備一切智德經五卷或十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
  上九經十三卷同帙
  十住經四卷或五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共佛陀耶舍譯
  右二經是華嚴十地品異譯舊經從第二十五卷至第二十九新經從第三十四卷至第三十九天親菩薩造十地釋論十二卷
  等自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一名普賢菩薩定意或三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右一經是新華嚴十定品異譯從第四十卷至第四十三舊華嚴經無十定品此等目所問經周録為單本今勘為重譯
  顯無邉佛土功德經一卷唐三藏𤣥奘譯出内典録
  右一經是華嚴夀量品異譯舊經在第三十一卷新經在第四十五
  如来興顯經四卷一名興顯如幻經西晉三藏竺法䕶譯
  右一經是舊華嚴寳王如来性起品及十忍品異譯從第三十五卷半至第三十七卷盡其十忍品在第三十卷此略無他偈不知何故前後差異新經名如来出現品從第五十卷至第五十二其十忍品在第四十四舊録中又有如来性起㣲宻藏經二卷即是舊經性起品抄出别行其文不異但取第二㑹初録標於經首加證信序既非别翻故不重載
  上四經十一卷同帙
  度世品經六卷或五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
  右一經是華嚴離世間品異譯舊經從第三十八卷至第四十新經第五十三卷半至第四十九
  羅摩伽經三卷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出内典録
  右一經是華嚴入法界品異譯此羅摩伽經比於本品文缺不足於其間譯出少分舊經從第五十一卷無上勝長者至五十三卷初妙德救䕶衆生夜摩天所其文即盡新經從第六十七卷半至第七十卷初
  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一卷或無續字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録
  右一經續舊華嚴經入法界品或有經本續入大部之中在第五十七卷
  上三經十卷同帙從兠沙以下十三經並是大部之中别品異譯
  𣵀槃部及支𣲖經並纂於此縂六部五十八卷六帙
  大般𣵀槃經四十卷或三十六卷四帙北涼天竺三藏曇無䜟於姑藏譯第五單重合譯其𣵀槃經宋文帝代元嘉年中建於建業時有豫州沙門范恵嚴清河沙門崔恵觀陳郡處士謝靈運等以䜟前經品數踈簡乃依舊泥洹經加之品目文又過質頗亦改治結為三十六卷行於江左比於前經時有小異有論一卷略釋大經又論一部釋本有今無一偈
  大般𣵀槃經後譯茶毗分二卷亦云闍末分亦云後分唐南海波淩國沙門若那跋陀羅共唐國沙門㑹寧於彼國譯出大周録單本
  右一經是前大般𣵀槃經之餘憍陳如品之末兼說滅度已後焚燒等事義浄三藏求法傳云益府成都沙門㑹寧麟德年中往有天竺到南海訶凌國遂與彼國三藏沙門若那跋陁羅唐云智賢於阿笈摩經抄出如来𣵀槃焚燒之事非大乗𣵀槃經也遣使寄来方之天竺今尋此經與長阿含初分遊行經少分相似而不全同經中復言法身常存常樂我浄佛菩薩境界非二乗所知於大譯槃義理相渉經初復題陳如品末文勢相接且編於此後諸博識詳而定之
  大般泥洹經六卷
  右一經是大般涅槃經之前分盡大衆問品同本異譯兼茶毗分前後七譯四譯缺本
  上二經八卷同帙
  方等般泥洹經二卷亦名大般泥洹經或三卷於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一譯四童子三昧經三卷或直云四童子繼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一譯右二經同本異譯按羣録中又有哀泣經二卷或三卷云與方等涅洹同本異譯亦不述其翻譯所有尋其文句即是方等泥洹更無有異其方等泥洹初品名為哀泣但取此品題目以作經名比於方等泥洹同本三品餘並無别既是繁重刪之不録也
  大悲經五卷髙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共法智譯單本
  上三經十卷同帙方等泥洹等三經𣵀槃支𣲖
  五大部外諸重譯經二百七十三部五百八十八卷五十一帙
  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一名神通游喜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録第四譯普曜經八卷一名方等本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二譯四譯二缺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大莊嚴經周録編為單譯䕶有以普曜經在小乗藏者二俱誤
  上二經二十卷二帙
  法華三昧經一卷法華支𣲖宋涼州沙門釋智嚴譯單本
  無量義經一卷法華前說蕭齊天竺沙門曇摩伽陁耶舍譯第二譯二譯一缺
  薩曇分陁利經一卷是以出法華寳塔天授二品各少分僧祐録云安公録中失譯經今附西晉録拾遺編入
  妙法蓮華經八卷二十八品或七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五譯
  上四經十一卷同帙此妙法蓮華經第五卷初提婆逹多品蕭齊武帝時外國三藏逹摩菩提共揚都僧正沙門法獻於瓦宫寺譯其經梵本是法獻於于闐將来其第八卷初普門品中重誦偈周武帝時北天竺三藏闍那崛多於益州龍淵寺譯秦本並缺後復續入又第八卷中藥王菩薩等咒譯大唐三藏𤣥奘重譯在音義中此不别出
  正法華經十卷或云方等正法華或七卷一帙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三譯
  妙法蓮華經七卷三十七品或一卷隋天竺三藏崛多笈多二法師添品出經前序及内典録右二經同本異譯其添品序略云正法䕶翻妙法什譯檢騐二本文皆有缺䕶所缺者普門品偈也什所缺者藥草喻品之半富樓那及法師等二品之初提普達多品普門品偈也什移屬累在藥王之前二本陁羅尼並置普門之後其間異同言不能極竊見提婆達多品及普門品偈先賢續出補缺流行余景仰遺風憲章成範大隋仁夀元年辛酉之歲因普曜寺沙門上行所請遂共崛多笈多二法師於大興善重勘天竺多羅葉本富樓那及法師等二品之初勘本猶闕藥草喻品更益其半提婆逹多通入寳塔品陁羅尼次神力之後屬累還結其終字句差悮頗亦改正倘有披尋幸勿疑惑兼此添品總成六譯三在三缺
  維摩詰所説經三卷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或直云維摩詰經姚秦三藏鴋摩羅什譯第六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
  維摩詰經二卷或三卷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
  說無垢稱經一卷唐三藏𤣥奘譯出内典録第七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七譯四譯缺本
  大方等項王經一卷一名維摩詰子問亦名善問童子經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一譯大乗頂王經一卷亦名維摩兒經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第三譯
  上四經十卷同帙
  善思童子經二卷隋天竺三寳藏闍那崛多等譯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其善思童子經外周録在單本中是也前後四譯第三本缺
  大悲分陁利經八卷亦云大乗悲失譯今附秦録第二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
  悲華經十卷一譯北涼天竺三藏曇無䜟於姑藏譯第四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四譯二譯缺本
  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一帙唐天后代三藏義浄譯新編入録第五譯
  金光明經八卷二十四品隋大興善寺沙門寳貴合出當第四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序略云而金光明見有三本初在凉世有曇無䜟譯為四卷成十八品其次周世闍那崛多釋為五卷成二十品後逮梁世真諦三藏於建康譯三身分别業障滅陁羅尼最浄地依空滿願等四品足前出沒為二十二品寶貴每嘆此經祕奥後分如何竟無囑累舊雖三譯本疑未周長想梵文願言逢遇大隋馭宇新經印来帝𠡠所司相續翻譯至開皇十七年法席小間因勸請此天竺犍達國三藏法師此云志德重尋後本果有囑累品法有銀主陁羅尼品在京大興善寺即為翻譯并前先出合二十四品寫為八卷學士成都費長房筆受通梵沙門日嚴寺釋彦琮校練撰録者曰此合部經文義備足其無䜟四卷真諦七卷崛多五卷並皆有缺故此五經無煩重載謹按長房録等周武帝代天竺三藏耶舍羅多譯出一本名金光明經更廣夀量大辨陁羅尼經五卷成部今詳此名乃非全譯但於無䜟四卷經中續演二品其夀量品更續其文大辨品中更廣咒法餘品之中亦有續者故云更廣夀量大辨陁羅尼經故六卷合經序云夀量大辨又補其缺以此証知但是續缺非是别翻又序記云闍那崛多譯為五卷房等諸録乃云耶舍崛多者此二三藏乃是同師當時共翻互載皆得其合部經有六卷本與此八卷明同異者其六卷經一品顛倒比校新經八卷者又是二經屬累文意全别六卷屬累又與法華屬累大况相似未詳何意今勘八卷之本亦與新經扶同二本少殊不可雙載故存八卷為正編之入藏後尋覧者幸無惑焉兼此合經總成五譯二本在藏三本入刪繁録
  伅真陀羅所間經二卷或三卷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䜟譯第一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
  大樹𦂳那羅王所問經四卷亦名說不可思議品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佛昇忉利天為母説法經二卷亦名佛昇忉利天品經或三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一譯
  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四卷一名合道神足經或二卷或三卷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第三缺本
  上三經十卷同帙
  寳雨經十卷一帙唐天后代南印度三藏達摩流支等譯出大周録第三譯
  寳雲經七卷梁扶南三藏曼陁羅仙共僧伽婆羅等譯第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新舊三譯第二本缺
  阿惟越致遮經三卷或無遮字或四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一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
  不退轉法輪經四卷僧祐録云安公涼土異經在北涼録第二譯
  廣博嚴浄不退轉輪經四卷或六卷宋涼州沙門智嚴寳雲等譯第三譯右三經同本異譯其阿惟越致遮經周録在單本中誤也
  不必定入定入印經一卷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出序記第一譯又經初序記云魏興和四年歲次降婁月建在戍朔次庚子壬午之日瞿曇流支沙門曇琳於尚書令儀同髙公第譯九千一百九十三字諸録皆云菩提留支譯者誤也依序記為正
  入定不定印經一卷唐天后代三藏義浄譯新編入録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舊譯經周録為單本新勘為重譯
  上四經十卷同帙
  等集衆德三昧經三卷或二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一譯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三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真寂寺録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二譯一譯本缺
  持心梵天經四卷一名莊嚴佛法又名等御諸法經西晉三藏竺法䕶譯或六卷十七品第一譯
  上三經十卷同帙按姚秦釋僧叡思益序云恭明前帙頗麗其詞而迷其㫖今按羣録吳時月支國優婆譯支謙字恭明翻譯衆極而無思益本同之者其持心經與思益同乃是西晉竺法䕶譯叡云恭明先譯失㫖者誤也
  思益梵天所問經四卷或直云思益經祐云思益義經姚秦三藏鳩摩羅什第二譯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六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其勝思惟經有釋論四卷
  上二經十卷同帙
  持人菩薩經四卷有加所問二字或三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一譯
  持世經四卷一名法印經或三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第二本缺
  濟諸方等學經一卷或無學字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一譯
  大乗方廣總持經一卷或無乗字隋天竺三藏毗尼多流支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周録為單本新勘為重譯
  上四經十卷同帙
  文殊師利現寳藏經一卷或直云寳藏經或二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四譯大方廣寳篋經三卷或二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陁羅譯第四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四譯兩譯缺本
  大乗同性經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毗盧遮那藏說經或四卷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耶舍等譯第一譯
  證契大乗經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智盧遮羅藏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録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上四經十卷同帙
  深宻解説經五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全本初譯
  解深宻經五卷唐三藏𤣥奘譯出内典録全本再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
  解節經一卷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右一經是解深宻經初五品異譯出第一譯
  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亦名觧脫了義經亦云相續解脱經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陁羅譯
  右一經是解深宻經後二品異譯出四五兩卷右四經同本異譯二是全本二是抄譯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二巻隋天竺三藏逹摩笈多譯出内典録第一譯分别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卷隋三藏𤣥奘譯出内典録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楞伽阿跋多羅寳經四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陁羅譯第二譯
  上五經十卷同帙
  入楞伽經十卷一帙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三譯
  大乗入楞伽經七卷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义難陀譯新編入録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新舊四譯一譯缺本
  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陁羅譯第一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十卷或七卷或八卷一帙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大方等大雲經六卷亦名大方等無相經或四卷或五卷北涼天竺三藏曇無䜟譯第二譯二譯一缺
  大雲請雨經一卷内題云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耶舍等譯第一譯大雲輪請雨經二卷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第二譯
  大方等大雲請雨經一卷内題云大方等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出内典録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上四經十卷同帙
  諸法無行經二卷或一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
  諸法本無經三卷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一譯缺本
  無極寳三昧經一卷或直云無極寳經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一譯
  寳如来三昧經二卷一名無極寳三昧經或一卷東晉西域三藏祗多宻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慧印三昧經一卷一名寳田慧印三昧經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
  如来智印經一卷一名諸佛法身僧祐録中失譯經今附宋録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上六經十卷同帙
  大灌頂經十二卷一帙或無大字録云九卷未詳東晉西域三藏帛尸梨宻多羅譯單重合譯
  右卷别各是一卷具列如左
  第一卷灌頂三歸五戒𢃄佩䕶身咒經
  第二卷灌頂七萬二千神王䕶比丘咒經
  第三卷灌頂十二萬神王䕶比丘咒經
  第四卷灌頂百結神王䕶身咒經
  第五卷灌頂宫宅神王守鎮左右咒經
  第六卷灌頂塜墓因緣四方神咒經
  第七卷灌頂伏魔封印大神咒經
  第八卷灌頂摩尼羅亶大神咒經
  第九卷灌頂召五方龍攝疫毒神咒經
  第十卷灌頂梵天神䇿經
  第十一卷灌頂普廣菩薩隨願往生十方浄土經或云普廣品第十一即别行隨願往生經是
  第十二卷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即是舊藥師經佛遊惟耶離者此為本譯第一譯
  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出内典録第二譯
  藥師瑠璃光如来本願功德經一卷唐三藏𤣥奘譯出内典録第三譯藥師瑠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唐三藏義浄於大内佛光殿譯新編入録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與前灌頂第十二卷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同本其三藏義浄所譯二卷者更加七佛本願及咒餘文大同奘法師譯者其舊藥師經郡録皆云宋時鹿野寺沙門慧簡所譯尋檢其文即是灌頂第十二卷析出别行更無異本其隨願往生經羣録或云吳時支謙譯或云西晉竺法䕶譯其見流行者即是大灌頂經第十二品普廣卷更無别本比之二經既在大部之中其别生流行者刪之不録
  阿闍世王經二卷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䜟譯第一譯
  普超三昧經三卷或上加文殊師利字或四卷西晉三藏竺法䕶譯第二譯
  放鉢經一卷是普超經舉鉢品異譯出第一卷僧祐録云安公録中失譯經安公云出方等部今附西晉録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六譯三譯本缺
  上六經十卷同帙

  開元釋教録卷十一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