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譜 開巖先生文集
卷一
作者:金宇宏
1772年
卷二

婚日宴席。次鄭英之韻。

编辑

停盃辭酒不遐瑕。何似流涎見麯車。方寸春風無往復。不須留待晩山花。

附次韻

编辑

幾年磨盡璞中瑕。一榜魁來試五車。莫道東床王坦腹。郞君此日筆生花。

繼叔繼叔卽先生聘翁洪察訪胤崔字也。先生年十九魁鄕解。是歲爲洪公壻。故詩意如此。

書西行日記後以自譏出海東樂府

编辑

腰間有劒何須請。地下無人亦足遊。可笑漢庭槐里令。一生唯識佞臣頭。

夜坐有懷出德溪集

编辑

挑燈半夜靜無眠。開卷分明對聖賢。他日倘乖今日意。何顔床上見塵編。

附次韻吳德溪健字子強

编辑

歸路微茫等醉眠。喚醒要旨憶前賢。寒泉萬古藏修地。模範先垂小學編。

開口巖

编辑

山本白頭出。江分文壯來。走流多屈曲。凝峙幾縈迴。臺政鰲趺伏。巖眞龍口開。主人晩卜築。恐被白鷗咍。

次鄭梅村復顯字遂初以下四詩西溪唱酬

编辑

曾知仁智樂。此地爲尋眞。巖帶朝烟滑。泉經夜雨新。楓霜思九丹。花錦想三春。濯足聊吟咏。相逢緫可人。

附原韻

编辑

喜到西溪上。重尋物外眞。儒酸行色淡。巖古水聲新。僧渡澗頭棧。鳥啼山暮春。崔仙佔畢興。千載付吾人。

次韻

编辑

道膓無妄想。塵外得淸眞。石潔行行勝。泉淸曲曲新。詩歌千古意。杯酒一塲春。此日窮源處。相携不俗人。

東岡

追逐良朋後。吾知此味眞。水從愁共遠。山與意俱新。碧凸甌中酒。紅團面上春。任他嘯咏外。憂喜世間人。

姜松庵翼字仲輔

西溪鳴屐齒。幽興動天眞。白石顔猶古。蒼松韻更新。三盃凌五岳。一笑傲千春。今夕是何夕。同來皆故人。

曺梅庵湜字幼淸

良朋來自遠。呼我此尋眞。雨後山容好。巖邊草色新。淸談相愛意。杯酒太和春。今日吾儕會。誰知物外人。

盧徙庵祼字子將

暮投宿溪上小庵。是夜雲陰不見月。次介庵卽松庵韻賦二絶。

编辑

窈窕山溪步步幽。淸風颯爽神飄越。相將朗詠宿西庵。坐待四更雲吐月。

掛冠松梢踏石稜。溪山幽興定中僧。活水源頭何處是。尋眞賴有兩三朋。

附原韻

编辑

相從勝友訪西溪。忽覺心神淸且越。擬共良宵坐石間。白雲不送靑天月。

古巖苔沒石藏稜。溪上無人只見僧。勝踐樊籠容易得。雲山知我有高朋。

次韻

编辑

西溪深處有仙源。瞻望山高不可越。朗詠歸來俯碧流。悠然坐待峰頭月。

東岡

一曲西溪眞勝區。逍遙斗覺神淸越。剪燈相對夜無眠。坐待三更山吐月。

谷水喧因石有稜。棧橋頹是寺無僧。相逢警話山中夜。始信前修樂遠朋。

梅村

西溪携手夕陽歸。這裡襟期非楚越。踏破烟霞興未闌。禪窓更待前峰月。

松老奇巖瘦骨稜。古寮雲鎖少居僧。烟沉金鴨空千慮。一夜詩談直百朋。

梅庵

深入西溪水石間。坐來心思轉淸越。莫恨良宵明月無。諸君襟袍是明月。

沙溪宇容字正夫

西溪淸勝飽曾聞。今日幽探思發越。况得良朋話一宵。山雲且莫籠明月。

徙庵

日欲斜。朋欲散。觴酒相屬。發散烟霞之興。醉裡次介庵韻賦二絶。

编辑

蛻却塵紛盡。洞仙知也無。人間柯幾爛。狂醉到忘吾。

世態泉能洗。閑愁酒用消。從知造物忌。明月秋今宵。

附原韻

编辑

雲林共追逐。淸絶一塵無。換却俗緣盡。應非昔日吾。

俗與雲俱盡。愁憑酒共消。臨分山雨至。何以永今宵。

次韻

编辑

白石淸泉境。君詩不可無。天機呈露處。忘爾更忘吾。

東岡

洞門烟雨鎖。蕭灑俗心無。醉裡狂吟發。溪山不負吾。

沙溪

愁客期醒醉。浮雲任有無。江湖城巿遠。不怕執金吾。

梅村

激石水嗚咽。出山雲有無。此間不盡意。付與一閑吾。

有興詩難遣。多愁酒不消。開巖歌一闋。聊可慰今宵。

梅庵

翌朝至石上又吟

编辑

幽興不自裁。我呼我友挈。步步泝淸溪。西溪源波活。昨夜山雨過。巖巖新澡雪。白玉橫錯落。面面渾奇絶。不覺坐頻移。氣象看又別。紅塵那得到。足與纓俱濯。把酒麁膽生。吟詩豪氣發。靑山意共長。流水心與潔。相看發淸談。箇箇飛玉屑。夕傍西庵宿。四更雲吐月。凌晨又水湄。意思何淸越。徘徊却忘還。惓惓心如結。

附次韻

编辑

我欲賞西溪。友朋邀相挈。窈窕境轉幽。淸寒心欲活。巖樹翠成幄。石瀨白灑雪。細雨忽飛去。靑山更愁絶。景趣浩無窮。風烟步步別。蒼松蔭我坐。冷泉迎我濯。笑談塵機息。唫哦爽籟發。暫倚蘭蕙叢。喜得氷玉潔。林壑眞我土。榮辱非所屑。此間有至樂。吟風且咏月。何當共棲遲。與君相對越。幸我雲水交。佳期從此結。

介庵

童子城中來。秋露一壺挈。飮罷蒼苔巖。手弄新泉活。幽草澗邊生。石竇噴玉雪。白雨暗還開。靑嵐連復絶。十步九回頭。有如佳人別。滄浪水亦淸。塵纓堪自濯。撚髭吟正苦。不覺淸嘯發。步步世念輕。心源從此潔。如升沆瀣天。浥露調玉屑。應知伴姮娥。竊藥將奔月。飄然物外遊。斗覺神淸越。芳盟不可孤。獨與幽蘭結。

梅村

茫茫宇宙間。一身常自挈。喜隨物外遊。烟霞爲契活。偶坐亂瀑下。五月灑飛雪。洞天淸更幽。蕭灑一塵絶。樂哉無所戀。世事何分別。風詠擬浴沂。虛襟卽洗濯。仰天一大笑。三杯狂歌發。我冠何巍峩。我服何皎潔。相携各自得。不須懷屑屑。只恐分袂歸。一日如三月。所以賦勝遊。諸君韻淸越。吟罷日西斜。黯然愁轉結。

梅庵

嘉靖丙寅仲夏十三日。盧徙庵子將,鄭梅村遂初,姜松庵仲輔與開巖舍兄洎余。會話于藍溪書院。共結西溪之約。以旣望之日。○十六日乍陰乍晴。諸君不失期相俟于㵢溪邊樹下。邀我軰同行。鄭竹軒仲尹,曺梅庵幼淸與沙溪舍兄隨焉。共訪西溪。溪在天嶺郡西未十里。林深谷幽。石潔泉淸。諸君皆缷馬洞門。足踏苔巖。五步一顧。十步一坐。每得佳處。輒嘯詠沉吟。咸有得得之趣。於是各賦言志以記淸遊。

幼淸,仲輔與開巖。酣歌相和。逸興發越。仲輔歌所製數闋。思致平遠。尤可玩賞。令人一唱三歎。歌罷遂騎馬帶雨而歸。至廣惠院。相與登樓。叙話霎時而別。噫穹壤百年。極欠一會良朋之合雲水之樂。得一猶難。而又兼之耶。此吾所以酣觴賦詩嘯咏長吟而不能自已者也。他年索居中。夢想淸遊。應不堪心魂之飛越。唱酬瓊玉。當爲諸君面目於此時矣。於是乎錄而藏之。是月念日。直峯東岡初號記。右三條出東岡集

七松亭會。贈姜尙之士尙,景猷士弼。○景猷尙之之弟。一時按節嶺湖。相會于俗離山下七松亭。景猷謂其麾下曰無將我湖中節鉞。換嶺伯所持。盖姱其鮮麗也。尙之曰我亦恐將我金帶。換卿銀帶也。相與哄然大笑。時先生在座。吟一絶以贈。

编辑

德淸難弟更難兄。兩路旌旗一處明。爲向俗離山借問。從前幾箇似今行。

題二樂亭亭在醴泉多仁縣。文習讀經濟其主人也。己卯以大司諫到是亭。留宿題之云。

编辑

年來憂患白渾頭。偶此登臨興自優。十載相逢瞪碧眼。一塲如夢做佳遊。霜楓照水供詩料。山雨添波剩客愁。入夜雲烟簷外宿。遠洲漁火獨明舟。

挽南冥先生

编辑

海岳之精日宿光。大儒端合佐皇王。誰知着力唯存省。最是收功在直方。氣節稱公猶可笑。才華論學秪堪傷。不知何損知何益。遙寄哀詞淚滿裳。

挽柳監司仲郢

编辑

忠貞韙德我明知。將相雄圖世所期。官止承宣夫豈滿。職專方面亦云卑。仁齡竟未諶蒼昊。善慶都將付白眉。曾是先人神契友。哀詞一曲倍悽其。

挽柳眉巖希春

编辑

粉署陪遊今幾年。照他肝膽已昭然。讀書窮理明心地。憂國忠君出性天。龜逝鑑亡悲聖主。山摧梁折哭羣賢。忍看旅櫬歸千里。一曲哀歌淚逬泉。

雍容大雅學精勤。前說詩書報聖君。賦鵩鳥來看素履。錄儒先是翼斯文。乞身湖海旋增秩。赴召經惟遽上雲。哭挽豈惟吾軰耳。也應沉慟迫南薰。

挽吳德溪

编辑

緬懷始相識。伊昔歲壬子。神契在趣合。同榜特餘事。陋第久共帷。芹齋更連几。不翅文會耳。論交乃道義。憑君指歸路。幸免迷他歧。窮達動相隨。遇事論義理。相長輔吾仁。情義同具爾。剛方世不與。囂囂多口毁。浩然留不得。一別奄三祀。還朝跂方切。訃書胡遽至。嗟君豈弟姿。與君精確議。幽明永相隔。無從復聞視。醇乎學得宗。卓爾行誰比。不幸顔命短。好學今亡矣。樑折棟宇傾。山摧天地否。殄瘁悲邦國。迷歸慘多士。天胡喪斯文。不慟而誰爲。知君家計踈。四壁相如似。有孤弱未冠。有璧道傍委。後事付半子。寒家哀內氏。薄宦解縻人。未遂匍匐志。斬板會未謀。何處輸誠意。荒詞和淚寫。悵望空遠寄。

挽盧玉溪

编辑

朝紳濟濟萃名儒。識量咸推盧大夫。世道挽回期稷契。斯文羽翼志程朱。鑑亡龜逝宸心痛。樑折山摧士子呼。惆悵儀刑餘四子。玉溪流咽月輪孤。

仲尼元氣賦

编辑

後千載而慕聖。尋典刑於卷中。㗳忘言兮靜中陪。宛親接乎儀容。望如雲兮就如日。欽氣象於放勛。天之命於穆不已。仰德純於周文。誰將太和之元氣。擬闕里之玄聖。使人想見而興起。眞可謂善觀聖也。噫非知道豈能形容其生民未有之盛乎。際姬周之欲末。風雨晦兮春秋。無極眞兮二五精。獨凝鍾於尼丘。天耶人耶。元氣在是。收盡蒼蒼膴膴間大元之氣兮。收而入之預頂大人腔子裡。余甞探天地之元氣。羗不可以言語涯測。混混沌沌坱圫轇輵。立四德而全具。運健順而不息。布五行兮流四時。妙生生化化乎萬物。噫吾夫子亦一天地。渾然咸備。乾大坤至。溫厲恭安。元氣之一陰一陽。恂恂侃侃。元氣之屈伸抑揚。典章文物。日月也星辰也。覆載生成。雨露也風雲也。一以貫之。一元之曲暢旁通也。逝者如斯。一元之流行不窮也。天下歸仁。元氣之元也。禮樂中正。元氣之亨也。鈇鉞誅奸。秋殺肅也。止定靜安。冬藏矜也。吾與點也。乃鳶飛魚躍之妙。老安少懷。是萬物各得其所。合衆德而備我。渾不見成名之跡。浩浩其天。無極太極。謂之春也。則春偏於仁耳。謂之秋也。則秋一於義耳。擬之陰陽。陰陽亦陰陽而已。擬之五行。五行自五行而止。美言葢不足以形容。故強名曰元氣。展禽極於和。一於春而不秋。伯夷極於淸。無春而一於秋。集淸和大成而不可以淸和名。備四時之周流。大天下而莫載。仰鑽瞻忽而難言。小天下而莫破。川自流兮化自敦。孰能褒明於日月。誰得譽大於乾坤。匡人其如天何。叔孫小天於井觀。樹空伐於宋向。尙充塞而無間。糧雖絶於陳蔡。顧剛大兮自若。天地之氣運衰歇。而此氣撑柱而磅礴。倘非此氣。天不天地不地人不人物不物也。恨不得流行於當時。運太和於區域。動胷中之氣機。俾天位而物育。然後世萬之又萬。與天地而共盡。不俱軀殼而存亡。至今猶未泯。親炙而善學者。陋巷兮春風。聞風而私淑者。泰山兮秋淸。後有座上之春風。亦庶幾顔氏之德。玆皆各一其氣。元字着不得也。夫子兼而有之。所以夫子之前無夫子。夫子之後亦無夫子者也。然元氣不在杳冥。文章無隱乎爾。欲無言而昭示。端木猶得以與聞。賢希聖而聖希天。豈我欺而空云。余聞之於古人。曰下學而上達。盍先事於希顔。收春生滿懷拍拍。由致曲而漸進。期終合於天德。苟或躐進乎太高。吾恐墜於怳惚。邈余嘐嘐之狂士。求聖人之氣象。乃所願學夫子。對遺經而起想。姑不捨乎和風慶雲。作入道之準的。從四勿而階梯。庶有見於卓立。

竹西樓賦

编辑

萬里東陲。千古名區。氣挹海嶼。眼窮坤樞。國悉直舊。府眞珠新。樓矗立兮千秋。竹得扁於何人。破天慳經營臺隍。南使君心匠獨運。詞四時模寫造化。申相國手澤尙存。甍飛霞外。雲鎖石門。礎千尺之危巖。朱欄橫空。臨萬丈之無地。綠影涵虛。壁圍屛兮帶寒烟。潭磨鏡兮數游魚。川五十合流。綠繞巖而蛇盤。山萬疊屛峙。靑排闥而虬走。山峰西翠兮送晩凉。風簷南豁兮宿淡霧。衆岳勢連頭陀。一路細通楡峴。桃源是何處。山倚暮雲高更低。蓬島屬一望。雲連碧海深復淺。堂燕謹兮南通。軒凝碧兮西連。兼兩間之勝致。輸一樓而渾全。細雨孤舟。橫晩渡而搖搖。薄暮漁村。依遠林而點點。野色十里兮日欲暝。霽光千林兮雲乍斂。特地江山。冠東州之卄六。不世風流。配仙樓之十二。岳陽黃鶴。美豈專焉。嶺南矗石。風斯下矣。萬物靜觀皆自得。列東西南北而殊態。四時佳興與人同。變春夏秋冬而異觀。春則風霧漲壑。錦繡粧山。風和斷岸。紅肥含露之桃。日晴長堤。黃浮惹烟之柳。默會幹全之一元。坐看生成之萬數。浴乎沂詠而歸。發曾點之狂興。草如茵花似錦。慕堯夫之愛吟。夏則葉藏鸝韵。石鋪槐陰。一聲斜陽牧笛。牛眠前野靑莎遠。半天輕陰隱雷。雲帶南山白雨來。望蔚陵兮欄恒倚。邀神人兮窓每開。水色連沙色俱白。却訝六月飛霜。松聲雜灘聲共寒。不覺三伏炎蒸。秋則木夜落兮寒雨打。蘭曉芳兮湛露凝。楚楓擁錦屛。影澄江兮倒紅。衛竿拖玉尺。絲暮磯兮橫細。斷浦霜晩兮鴈歸南。碧天雲盡兮月新洗。歸鴉宿前山何層。落日高樓遠客愁。淸猿叫寒林幾重。半夜殘燈騷人恨。冬則雪塡陵谷之高深。蹤滅江路之遠近。銀界連海濶。百尺丹崖作素屛。玉峯共雲寒。萬株蒼官亦白頭。寬客愁兮詩幾篇。御天寒兮酒一甌。瓊瑤散平野微茫。思鞭浩然之驢。江人渾大地一色。欲泛子猷之舟。萬物變遷無定態。一樓氣象自隨時。江山自古今。樓半天高兮棟飛雲。英雄幾往來。人與水逝兮壁留詩。童子學子長遊登仲宣樓。故鄕雲外兮山疊疊。長安日下兮思悠悠。山高月小。幾賦蘇仙之句。歌凝雲遏。欲序王子之閣。人指我如我指仙。身塵土之蟬蛻。後視今猶今視昔。事俛仰而陳迹。日暮倚欄兮聳袂長吟。宇宙無窮兮天高海濶。

雪夜微行賦戊午廷試居魁

编辑

惟人君出警而入蹕。儼動靜之有節。夫何屈萬乘之尊。勤微行於夜雪。是知魚水之際會。諒眷顧之懇篤。一自龍興之初載。幾多攀鱗而附翼。紛豪傑之影從。效汗馬於逐鹿。時幽薊之一老。屹社稷之柱石。自掌書於僞周。知己明於擇木。及運籌於帷幄。幾贊襄而補闕。將魯論而佐定。異具臣之尸祿。擬殷庭之伊傅。責唐朝之稷契。備謀猷之詢訪。歡一堂之吁咈。義已重於相遇。情亦切於枉顧。矧鼾睡未絶於榻。外策當咨其攻取。時冬夜之漫漫。亂膝六之浮浮。紆宸念於碩輔。思獻替之嘉猷。非不知咨諏於臣隣。所當自公而召之。非不知乙夜之睿筭。亦宜待朝而行之。顧思深而愛篤。遑備翠華之威儀。法康衢之微服。憶漢帝之前席。闢海深之重鎖。觸皚皚之盈尺。屈玉趾而忘勞。驚半夜之剝啄。思亟見於魯繆。倣三顧於昭烈。擬不召之有臣。下尊貴而躬臨。邇龍顔於匹夫。接衮袍於布襟。露肝膽以相示。任地坐而都兪。濟可否於盃酒。輸誠意而交孚。藹上下之春融。不覺漏殘而更深。想當日之盛際。誠罕覩於古今。玆致忠肝之感激。卒成天下之定一。然擧動人君之大節。貴中禮而合則。苟一動之失度。恐體勢之有。不惟廉陛之不尊。抑致大位之奸窺。恒穆穆而作極。愼動靜而有法。有鳴鑾之噦噦。何必微行而失德。况人君之待臣。必賓師而後就召。一普有何不可。行不遵乎法度。觀後日旣誤之一言。何帝見之不明。由一度之失貞。致金櫃之渝盟。君以禮而臣以忠。嘆未見於世末。非禮不動。動惟厥時。幸獲覩於今日。

不誠無物賦壬子進士試居魁

编辑

遡一源於太極。悟至理之眞實。極純一而無妄。囿萬化而槖鑰。物豈成於僞假。理咸根於不息。夙余有得於謨訓。欽開示之有切。上而天兮下而地。孰根幹之外此。倘是理之未實。豈純亦而不已。吾觀夫至理之生物。散百昌而不測。紛日星之代明。迭四時而交錯。孰主張乎玄機。運一元而吻穆。物洪纖之有萬。謇自生而自育。非物物刻而雕之。秪是一理之所使。仰彼蒼兮何言。但至一而不二。極盛大於萬物。豈無本而有是。吾知無是則必餒。天地亦將爲空器。惟吾人天地中一物。得是理而有生。人道惟在於忠信。盍反顧而思誠。大而人倫日用。小而事物酬酢。是皆至理之當然。元有物而有則。然實心之或息。物不能以自物。應萬務而顚錯。縱有爲而皆僞。所得之實理已盡。豈無理而有事。苟無孝慈之實心。是無父而無子。仁敬之誠意不存。君不君兮臣不臣。况人心出入之無常。恒走作而沉淪。倘非至誠之實得。豈君子之篤學。好德而不如好色。君子不謂之好德。惡惡而愧於惡臭。亦非自慊之惡惡。苟若存而若亡。豈善道之實爲。縱曰從事於仁義。斯未信兮何取。事苟且而無實。易爲惡兮難爲善。是子思垂戒之深篤。豈非志學之當勉。故君子用力於人道。必自修而誠之。明實理而存實心。期誠善而孜孜。苟眞積而力久。及旣誠而功一。縱天道人道之有分。終可以德與天合。蒙亦有志於成物。庶明善而誠身。恐余誠之不篤。綴短箴而書紳。箴曰理本眞實。不容僞妄。天爲無慾。於穆其命。人爲慾蔽。誠之者寡。道旣不誠。物皆虛假。是以存誠。必先克己。於昭古訓。如掌斯指。

桓山四鳥賦館製

编辑

探一理之發育。悟萬物之均賦。嘉脊令之急難。嘆慈烏之反哺。縱形氣之偏塞。得義理之一端。臨分飛而哀鳴。感四鳥兮桓之山。幻一身於殼卵。禀天性於亭毒。豈微禽之無知。抱厥靈之有識。分四形於同氣。知一本之天屬。承母恩之顧復。共長養之覆翼。蒙均飼之拊育。藉八翼於一巢。羽資溫而戢戢。聲應和而嘵嘵。同飄颻於風雨。偕安定於偃息。忘異形於彼此。通呼吸於出一。集常擇乎同林。飛必止乎一枝。擬玆樂之可長。將悠久而如斯。曾日月之幾何。奄黃口之變黑。嗟翰飛之難定。勢將分於南北。悲一氣之莫保。杳阻隔於天末。念前日之戛骨。情飄然兮惻愴。山之南兮水之北。白雲深兮千丈。一彼此之殊向。之萬里兮無跡。轉星眸而相對。若將訴乎胷臆。延玉頸而遐眺。望長天之無際。舒兩翼而啞啞。悼相從之無計。陟彼岵兮瞻望。訪舊巢兮增悲。鳴自發於情極。不覺徘徊之移時。掠林巒而頡頏。鳴上下而相哀。聲欲絶兮增激。翅將擧而復回。斜陽照兮山之峭。目耿耿兮悲風。遂含情而分散。烟雨寂寞兮西東。幾年天表雲外。空發萬里之哀聲。是豈同歸於蠢蠢。可聞鳴而知情。寄無盡之一聲。宜聖心之感發。噫微禽之若玆。矧最靈之知覺。同時敦睦。欽豫公之旣翕。九世同居。慕張公之湛樂。獨恠夫徒有人身。反微禽之不若。歌尺布而不容。泣寃魂於西蜀。帳五王之未暖。樓花萼兮草沒。常棣之孔懷誰歌。角弓之翩反滔滔。嗟賊恩而害義。堪抱愧兮玆鳥。立末路之天地。尤有感於渠禽。重爲之歎曰。物生兩間。孰無此心。矧伊人矣。有秉彜德。此令兄弟。有裕綽綽。不令兄弟。交相爲瘉。骨肉途人。而况友乎。不有友生。其何能糓。誰如鳥者。世難得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