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陔餘叢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秀才 编辑

《禮記》有秀士。《漢書•賈誼傳》:河南守吳公聞誼秀才,召置門下。秀才之名始見於此。公孫弘奏:博士弟子內有秀才異等,輒以名聞。是皆謂才之秀者,非竟以為士子之專稱也。晉世始有秀才之舉。永寧初,王接舉秀才,報友人書曰:「非榮此行,實欲極陳所言,冀有覺悟耳。」此士子專稱秀才之始。元帝時,所舉秀才皆不能試經,尚書孔坦請展限五年,聽其講習,詔許之。則秀才有不能試經者矣。後魏令中正掌選舉,其秀才對策第居中上者,表敘之。北齊令中書策秀才,濫劣者有罰墨汁之例。南朝亦重此科,王融、任昉俱有策秀才文載《文選》,可考也。至隋時,秀才之舉益重。《杜正玄傳》:開皇中,海內舉秀才杜正元一人。楊素曰:「周、孔更生,尚不得為秀才,刺史何妄舉如此!」素意欲試黜之,乃手題使擬司馬相如《上林賦》、王褒《聖主得賢臣頌》、班固《燕然山銘》、張載《劍閣銘》、《白鸚鵡賦》,令至未時俱就。正玄果如期並了。素大驚曰:「誠好秀才!」後其弟正藏、正倫亦舉秀才。隋世天下舉秀才不十人,而杜氏一門三秀才,此其極盛也(亦見《唐書•杜正倫傳》)。唐高宗永徽二年停秀才科,開元十四年以後復有此舉。主司以其科廢久,不欲獎拔,多黜落之,其科遂廢。《封氏聞見記》:唐初秀才試方略策三道,其後舉人憚於方略之科,為秀才者殆絕,而多趨明經進士。然唐時凡舉子皆稱秀才,見李肇《國史補》。又韓昌黎有《河南府秀才》詩。其時秀才之科久停,而猶有是稱,可見凡鄉貢懷牒就試於州縣而覓舉者,皆稱秀才也。《容齋隨筆》謂:秀才名目,魏、晉以後為貢舉科目之最,而今俗以為相輕之稱。則宋時凡應舉者固無不稱秀才矣。元虞集為文宗草詔,謂順帝非明宗子。順帝登極,欲殺之,脫脫在旁曰:「彼有文名,後世只謂陛下殺此秀才。」乃舍之。洪武中選國子生才高者,命博極群書,以備大用,帝呼之曰「老秀才」。可見元、明以來,秀才為讀書者之通稱。今俗猶以府縣學生員為秀才,蓋亦沿舊稱也。府縣學生員之制,始於明太祖。欲令人才一出於學校,於是府設教授,州設學正,縣設教諭,各副以訓導。其生員之數,府四十,州、縣遞減其十;月廩人六斗。其後命增廣員數不拘額。宣德中,又定增廣之額,於是初設廩食者謂之廩膳生員,增廣者謂之增廣生員。正統中,因楊纘奏疏,又請於額外增取,附於諸生之後,謂之附學生員。

監生 编辑

漢時天下之士皆聚於太學,蓋太學設五經博士,專門名家,學有本原,故士之向學者皆赴之。業成者授為郎及文學掌故。此由太學敘用者也。其他郡國所舉孝廉、有道,及辟署掾史、功曹,大抵亦太學之人居多。是以東漢之末,遊學者至三萬餘人。《唐書•儒學傳》:太宗廣學舍千三百區,四方秀艾雲集,蠻夷亦遣子弟就學,凡八千餘人。其後士之試於禮部者,先兩監而後鄉貢。京兆所錄兩監十名以上,小宗伯多倚以為選,登進士第者無慮十之七八。語見《文獻通考》。宋制:太學有積分之法,分上舍、中舍、下舍,以遞為升黜,亦多至數千人。而成均試太學生,並別有狀元之目。《癸辛雜識》:解褐舍法:下等上舍先免解,後免省,待三年後到殿,中等上舍徑到殿,或特旨徑行解褐。其釋褐恩數優者謂之狀元。擇日於崇化堂鳴鼓,集眾諸生兩廊序坐,狀元襴袱立同舍班,俟揖訖,詣堂上香案前,望闕謝恩是也。明承宋制,令天下擇諸生學行優者,送國子監就學,以育其才。或舉人會試不第,亦聽入監。(如賈三俊、練鋼、姚顯皆以鄉試舉人入國學,楊守阯以鄉試第一入國學,楊繼盛舉鄉試,卒業國學。皆見本傳)。而洪武中,監生並有奉使采訪民事、平理訟獄,甚或即授布、按兩司者。(洪武二十六年,擇國子監生六十四人為布政使等官。明年,又遣監生分行天下,督吏民修水利。)其納粟入監之例,自景泰中始。朱國禎《湧幢小品》云:近日民生納粟一途,人頗輕之。然羅圭峰以七試不錄入貲北雍,中解元、會元。蓋既有此途可以就試,則人才亦即出其中,固未可一概論也。

舉人 编辑

漢時取士,無考試之法,皆令郡國守相薦舉,故謂之舉人。後漢章帝建初元年詔曰:「前世舉人貢士或起畎畝。」舉人之名始見於此。今世俗別稱舉欲會人曰孝廉,以孝廉本郡國所舉也。然漢時舉人名目甚多,如賢良、方正、文學、有道、直言極諫、茂材異等、明陰陽、明兵法、能治獄、有行義之類,皆郡國所舉,而孝廉特其一途耳。今專以此為舉人之稱,蓋孝廉乃每歲所常舉,其他則隨時詔舉故也。和帝十三年制:郡國口十萬以上,歲舉孝廉一人;不滿十萬,二歲舉一人;五萬以上,三歲舉一人。此可見漢時舉孝廉之常制。又漢成帝詔:北邊二十二郡,舉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平帝又詔:舉武勇有節、明兵法者,郡各一人。此又後世武舉之始也。唐、宋舉人則又與前代異。前代舉孝廉等即為入仕之途,唐、宋惟重進士一科,所謂舉人者,不過由此可應進士試耳,故又謂之舉進士。其時士之試於禮部者,在內由京兆府考試錄送,李肇《國史外》所謂京兆府考而升之,謂之等第是也;在外由各府申送,謂之鄉貢,則不復考試,《國史補》謂之拔解是也。至宋則外府解送,亦須先試。東坡在杭州有《監試呈諸試官》詩及《催試官考校》詩是也。(按韓昌黎《宴河南秀才》詩云:乃選二十縣,試官得鴻生。則唐時解送,亦須先試,蓋中葉以後之制。)舉人試禮部不中,仍須再應鄉舉。《宋史》:劉章四魁鄉舉。又元遺山《送靖達卿》詩序謂:先生曾以鄉試兩魁鄭州。許瑗在至正中,兩以《易經》舉於鄉,皆第一,會試輒不利。是宋、金、元舉人皆如唐制,但可由此試進士,而不能入仕。今鄉試已中者為舉人,即會試不第,亦不必再應鄉舉,而並可依科就選。此乃前明之制。蓋唐、宋舉人謂之舉進士,並無另設舉人之科。前明則鄉試中式者為舉人,會試中式者為進士,遂與進士分甲、乙科,而舉人並可入仕,是以舉人另成一名目也。(今會試中式者,禮部放榜,但云會試中式舉人,必俟殿試後賜進士及第、出身、同出身、始謂之進士。或有事故不及赴殿試者,尚但是中式舉人,不得稱進士,蓋猶沿唐、宋遺制。)

進士 编辑

進士之名,見於《王制》,秦、漢以來,未有此名目也。至隋煬帝始設此科,唐因之。其初雖有諸科,然大要以明經、進士二科為重,其後又專重進士。此後世進士所始也。唐初制試時務策五道,帖一大經。經、策全通為甲第。策通四,帖過四以上為乙第。永隆二年,以劉思立言「進士唯誦舊策,皆無實材」,乃詔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此進士試詩、賦之始。開元二十五年詔:進士以聲韻為學,多味古今,自今加試大經十帖。建中二年}},中書舍人趙讚權知貢舉,又以箴、論、表、讚代詩、賦。太和八年,仍復詩、賦。此唐一代進士試藝之大略也。然唐制有與後世不同者。後世三歲一會試,唐則每歲皆試。後世放進士多至三、四百人,少亦百餘人,唐則每歲放進士不過三、四十人。見《通考》所載《登科記》。宋初猶每歲一試,仁宗至和二年始定令間歲一科舉,英宗二年又定令三歲一科,此後世三年一鄉、會之始也。(《封氏聞見記》:唐時風尚,最重進士,制舉雖高,猶在進士之下。御史張瑰兄弟八人,其七人皆登進士,一人制科出身,每親故宴集,兄弟連榻,猶令制科者別坐,謂之雜色,以為笑樂。其時習俗如此。)南宋又有類省試,蓋因兵興路遠,舉子難赴,即就本路權省試,如紹興二年,川陝宣撫使類試陝西發解進士,得周謨等十三人,以便宜賜進士出身。紹興五年,又詔川陝類試進士,合格,第一人依殿試第三人例推恩,餘並賜同進士出身。度宗在諒闇,命宰執類試,阮登炳以下依例賜出身。則類試並行之於朝廷,此又因理宗之喪而權為之制也。

狀元、榜眼、探花 编辑

世稱進士廷試第一甲三人為狀元、榜眼、探花。按狀元之名,唐已有之。自武后初試貢士於殿前,別其等第,門下例有奏狀,其居首者因曰狀頭,亦曰狀元。《通鑒》:唐僖宗謂優人曰:「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頭。」《酉陽雜俎》:李固言擢狀元,詩賦有「芙蓉人鏡」之目。又鄭谷《登第》詩:「好是五更殘酒醒,耳邊聞喚狀元聲。」此唐時稱狀元之故事也。榜眼、探花之名,《明史•選舉志》云:制所定也。似謂此三種名目,係明太祖所定。然元人歐陽圭齋,記泰定丁卯狀元至國學謝師,榜眼劉思誠,探花郎徐容,亦拜於側。又高則誠《琵琶記》亦已有榜眼、探花之名。則元、明以來,固有是稱。又按《宋史•陳思讓傳》:思讓之孫若拙,素無文,中第二名。當時以第二名為榜眼,遂以若拙為瞎榜。則榜眼之名起於北宋無疑。然魏道輔《詩話》:宋人宗時,朱嚴以第三人及第,附舟赴任,王禹偁送詩曰:「賃舟東下歷陽湖,榜眼科名釋褐初。」則北宋時第三人亦呼為榜眼。蓋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謂之榜眼。其後以第三人為探花,遂專以第二人為榜眼耳。探花之稱,唐時曲江宴本以榜中最年少者為之。《秦中記》:探花宴,以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他人先得名花,則二人被罰。宋初猶然。《翰苑名談》:西方琥登第,年最少,告狀元鄭毅夫乞作探花郎。毅夫云:「已差二人。」琥曰:「此無定員,添一人何害?」是宋初尚未以第三人為探花。《揮麈錄》:宋宗諤之子昭遘,十八歲登第。昭遘子果卿,果卿子士廉,三世皆以是年為探花郎。是亦謂三世登第皆十八歲,故俱以年少為探花郎,而非必三世皆第三名及第也。戴埴《鼠璞》云:本朝故事:吳旦榜馮拯為探花,太宗賜詩曰:「二三千客裏成事,七十四人中少年。」《蔡寬夫詩話》亦但言期集所擇少年為探花,而今獨以稱鼎魁,不知何義。戴埴係宋末人,而其說如此,則宋南渡後固以第三人為探花矣。按宋時一甲不止三人(洪容齋《隨筆》記:真宗三年,一甲陳堯谘以下六人授將作丞,四十二人授評事,第二甲一百三十四人授節度推官及軍事判官,第三甲八十人防團軍事推官。又梅聖俞《喜謝師厚及第》詩,自注:一甲二十八人,君名在二十三。又《夷堅志》:淳化三年,大廷唱名,時宮中適生皇子,上喜,顧謂侍臣曰:「第一甲可多放幾名。」遂以次傳臚,上意亦忘之,至三百名方悟,遽曰: 「止!」是歲孫何為狀頭,而一甲有三百二人),而三人為最重。蘇老泉云:今進士三人之中,釋褐之日,天下望為卿相,不十年,未有不兩制者。蘇子瞻《送章子厚序》亦云:仁宗朝十三榜,數其上之三人,凡三十有九人,其不至於上卿者九人而已。則是時一甲雖不止三人,而以三人為貴益可知。周密《唱名記》:第一名承事郎,第二、三名文林郎。第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同進士及第,三、四甲賜進士出身,五甲同進士出身。其制與今微有不同。然一甲三人即授承事、文林之階,近代一甲三人先授職之制所由昉也。(按《宋史•呂蒙正傳》:中進士第一,授將作監丞,秩九品。是宋初狀元授職尚不過九品官。)《宋史》:蔡齊舉進士第一,儀狀俊偉,真宗特命金吾給七騶傳呼以寵之。此又後世狀元列仗遊街之制所由昉也。《金宣宗紀》:詔詞賦進士第一甲第一人特遷奉直大夫,第二人以下及經義進士第一人並儒林郎,第二甲以下征仕郎,同進士出身從事郎,經童將仕郎。則經制視宋較優。《元史》:張起岩延祐乙卯進士第一,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賢院修撰。至治元年,宋本廷試第一,亦即授修撰。此又近代狀元授修撰之始也。(按:練子寧,洪武十年一甲第二名,授修撰。其後胡廣、王艮、李貴三人皆一甲,亦皆授修撰。則明初修撰不止授狀元一人。又天順中,檢討邢讓以修實錄進修撰,成化中楊廷和亦以檢討進修撰,則修撰本翰林中官名,非專為狀元授也。)《續通鑒》注云:第一名從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此又近代狀元從六品之始也。又元時一甲者皆賜及第,順帝癸酉稍變其制,賜一甲三人及第,餘賜出身、同出身。此又後以三人為及第,二甲為出身,三甲為同出身之始也。(《元史•宋本傳》:本充讀卷官,增第一甲為三人。豈元時廷試一甲止一人,至本而增至三人耶?傳恐誤。)元人宋褧有《登第》詩五首,內《賜章服》一首,自注云:自泰定元年甲子科,始賜襆頭花、帶靴銀、木簡,皆具簡上,仍刻御賜字,金填之。《明史•吳伯宗傳》:洪武四年,伯宗廷試第一。時開科之始,帝得伯宗甚喜,特賜冠帶袍笏。此又近代狀元賜冠服、進士賜袍緞之始出。《湧幢小品》:明洪武二十一年廷試,上親擢任亨泰第一,命題名於石建坊以寵之。此又近代狀元等建坊之始也。《明史•曹鼐傳》:新進士賜宴禮部,由宣德八年始。此又近代賜宴禮部之始也。(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宋時新進士賜宴賜詩,自太平興國二年呂蒙正榜始。分甲第及賜同出身,自太平興國八年王世則榜始。賜袍笏,自祥符中姚曄榜始。唱名,自雍熙二年梁顥榜始。彌封謄錄,始於景德、祥符之間。)

三元 编辑

《摭言》:唐大中中,張又新號「張三頭」,謂進士狀頭,宏詞敕頭、京兆解頭也。《說儲》又載唐崔元翰京兆解頭、禮部狀頭、宏詞敕頭、制科三等敕頭,則並中四元矣。《宋史》列傳第七十六卷論謂,宋進士自鄉舉至廷試皆第一者,王曾、宋庠為名宰相,馮京為名執政。是宋時中三元者共有三人。然《王岩叟傳》以明經科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則亦一三元也,但明經非進士科耳。至《孫何傳》舉進士,開封府、孔部俱首薦及第,又得甲科,則進士科三元又有孫何矣。《楊寘傳》:舉進士京師,試國子監、禮部皆第一,廷試時,仁宗臨軒啟封,見名喜動顏色,遂擢為第一,則寘亦三元也。(《宋史》論但稱王曾等三人,而何、寘二人俱不及,蓋以何、寘並未宦達耳。按何官至知制誥、掌三班院,而《寘傳》云其友夢寘作龍首山人,寘自謂:「龍首,我四冠多士;山人,無祿位之稱。其終於是乎?」已而果卒。)《金史•楊伯仁傳》:孟宗獻發解第一,伯仁讀其程文,謂當成大名。是歲宗獻府試、省試、廷試皆第一,時稱為孟四元。蓋金時尚多一府試也(亦見《歸潛志》及《中州集》)。《輟耕錄》:元時三元一人,王宗哲,字元舉,至正戊子科三元進士,為湖廣憲僉,後降於賊。有吊四狀元者曰:「四榜狀元逢此日,他時公論定難逃。空令太守提三尺,不見元戎用六韜。元舉何如兼善死(泰不花死台州),公平(李齊為高郵知府,說張士誠,後被戳)爭似子威高(李黼死江州)。世間多少偷生者,黃甲由來出俊髦。」陶九成云:論優劣江州第一,台州次之,高郵又次之,憲僉不足道也,則王宗哲愧此三元矣。《明史•商輅傳》:輅舉鄉試第一,正統十年會試、殿試皆第一。終明之世,三試第一者,輅一而已。然《雞窗剩言》記黃觀洪武甲子南京解元,辛未會試第一,廷對《禦戎策》,太祖擢置狀元,後殉建文之難。亦見傅維麟《明書•忠節傳》。則洪武中已有一人,不獨商文毅也。(按《明史•黃觀傳》但云以貢入太學,洪武二十四年會試、廷試皆第一,而不言鄉試亦第一。又《選舉志》亦謂三試第一,明代惟商輅一人。則觀又似止會、狀兩元,而非三元。)本朝百餘年來,未有中三元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蘇州錢棨以己亥解元掇辛丑會狀,遂備茲盛事。蓋氣運鴻朗,久道化成,是以靈秀呈露,蔚為上瑞,於此可以覘文明之治也。

按《聞見錄》,歐陽修以監元、省元赴廷試,銳意魁天下。及唱名,乃王拱辰第一。明人小說:王鏊以解元,會元赴廷試,人皆必其三元。會商文毅閱卷,不欲人與己同,乃置之第三。此皆兩元而不得狀頭者。

兩次及第 编辑

《金史》鄭子聃初中天德二年進士一甲第三人及第,已官書畫直長矣,自負其才,以不得第一人為歉。海陵怒,乃令與進士雜試,果以一甲第一人及第,乃授翰林修撰。本朝有馬提督名泉,山西人,先中壬申科武進士一甲第三名。及第後為參將,緣事罷官。再應試,中庚辰科武進士第一名及第。一文一武,何其數百年如一轍也!

特賜進士 编辑

《封氏聞見記》:李林甫婿王如泚以伎術供奉,玄宗欲與改官,林甫奏如泚現應進士舉,乞聖恩與一及第。上許之,付禮部與及第。侍郎李暐曰:「明經、進士,國家取才之地。聖恩優異,差可與官,不宜與第。」如泚方賓朋宴集,忽中書下牒禮部:王如泚可依例考試。乃皆愕然失措。可見唐時未有賜進士者。唐末始有追賜及第之例。《通鑒紀事》:宰相張文蔚奏名儒不遇者方幹等五人,請賜及第,以慰其魂。然此乃加恩於已歿之落第舉子,非現在之舉子也。天復元年,令新及第進士中有久在名揚、年齒已高者,不拘常例,各授一官。於是陳光問、曹松等皆以年高授秘書省正字等官。此又加恩於及第進士內之老者,而非落第之老舉子也。宋時始有特奏名之例,年老者或得賜同出身,其後有不必年老而亦賜者,《神宗紀》賜布衣陳知彥進士出身是也。又有他途出身,已為達官,而特賜進士出身者,《神宗紀》賜知縣王輔同進士出身;《理宗紀》以史宅之為太府少監,史宇之為將作少監,並賜同進士出身;趙葵同知樞密院事,賜進士出身;李曾伯為四川宣撫使兼京湖制置大使,賜同進士出身;德祐中,謝堂知樞密院事,賜同進士出身是也。金制,已為顯官特賜進士者,又必定為某科進士。如移刺履,明昌初禮部尚書兼翰林直學士,特賜大定三年孟宗獻榜下進士及第;韓錫,天德中為尚書工部員外郎,特賜胡礪榜下進士及第;胥持國拜參知政事,特賜孫用康榜下進士及第是也。又有武職賜文進士者,《宋史•曹勳傳》勳以恩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為武吏如故。此尤累朝所無也。我朝曠蕩之恩,時施格外,康熙年間如查慎行以供奉勞由舉人賜進士,莊令輿等以五經由監生賜舉人。今上每遇恩科,加恩年老者尤渥;鄉試被黜者,特賜舉人;會試不第者,或授翰林檢討等官,以榮其身。此又千古未有之曠典矣。

棘闈 编辑

貢院四圍重牆皆插棘,所以杜傳遞出入之弊,古制則非為此也。《五代史•和凝傳》:是時進士多浮薄,喜為喧嘩,以動主司。主司每放榜,則圍之以棘,閉省門。凝如貢舉,撤棘開門,而士皆肅然無嘩,所取稱為得人。然則設棘乃放榜時以防士子喧噪耳。

禮部知貢舉 编辑

唐初,明經、進士皆考功員外郎主試事。開元二十四年,考功員外郎李昂為舉人詆訶。帝以員外郎望輕,遂移貢舉於禮部,以侍郎主之。後世禮部知貢舉自此始。然其時知貢舉者即主司,後世知貢舉者但理場務,而主試則別命大臣。按唐制,知貢舉亦有不專用禮部侍郎,而別命他官者。德宗時,蕭昕以禮部尚書知貢舉,則不必侍郎也。又以國子祭酒包佶知貢舉,憲宗時以中書舍人李逢吉知貢舉,穆宗時以中書舍人李宗閔知貢舉,武宗時以太常卿王起知貢舉,宣宗時以中書舍人杜審權知貢舉,五代時亦或以他部尚書、侍郎為之。此又近代別命大臣主試之始也。又唐時知貢舉大臣有不必進士出身者。《舊唐書•李麟傳》:麟以蔭入仕,不由科第出身。後為兵部侍郎,知禮部貢舉。又李德裕與李宗閔有隙,杜悰欲為釋憾,謂宗閔曰:「德裕有文才而不由科第,若使之知貢舉,必喜矣。」是唐制非科第出身者亦得主試也。

殿試 编辑

唐武后天授元年二月,策問貢舉人於洛陽,數日方畢。此殿試之始也。然其制與後世異。其時舉人皆試於考功員外郎,武后自矜文墨,故於殿陛間行考功主試之事,是殿試即考功之試,非如後世會試再赴殿試也。武后以後,其事仍歸考功,無復殿試。開元中,改命禮部知貢舉,故知貢舉者所放第一即為狀元,《摭言》記裴思謙以仇士良關節謁禮部侍郎高鍇求狀頭,曰「非狀元請侍郎不放」是也。穆宗時,始令知貢舉官先以所取及第進士姓名文卷申送中書官,然後放榜,然亦第令禮闈所取試卷具送中書復閱,非另於殿陛再試也。宋太祖開寶五年,禮部試到〔「到」字衍〕進士安守亮等,上召對講武殿,始下詔放榜。此殿陛放榜之始。六年,李昉知貢舉,有徐士廉伐鼓訟冤,上乃御講武殿,籍終場舉人再試詩賦,命殿中侍史李瑩等為考官,得進士二十六人,並昉所取,皆賜及第。則殿試實自宋太祖始。(《通考》謂昉所取者仍皆賜及第,《文昌雜錄》謂昉所取者覆落十人,責授昉太常少卿。)然是科殿試尚合被黜舉人再試,以定去取,非專試知貢舉所取士也。八年又試貢院合格舉人王式等於殿內,以王嗣宗為首,而王式為第四。自此省試後再有殿試,遂為常制。元時無殿試,但省試後再試於翰林國史館耳。洪武中仍復殿試之例。

《宋史•范鎮傳》:故事,廷試唱名,過第三,則禮部試第一者,必越次抗聲自陳,得置上列。吳育、歐陽修亦為之。鎮獨不然,至第七十九人乃聞呼出應,自是此風遂革。

武科殿試 编辑

武科始於成化十四年,太監汪直奏請武舉設科、鄉、會試如進士例,尚未有殿試也。崇禎四年,因武會試中式之王來聘、徐彥琦俱能運百斤大刀,及榜發,二人不與選,乃下考官獄,特命詞臣倪元璐等覆閱,取百人,視文榜例分三甲,傳臚賜宴,以前三十卷進呈,欽定一甲三人,來聘居首,即授副總兵。武榜有狀元自此始。後來聘感上恩,攻登州城中傷死。一甲第三名賀秉鉞為參將,崇禎十六年,扶父柩至臨清,與大清兵巷戰死。王阮亭記是科因考官方逢年之奏,故行殿試云。按武舉漢已有之,如成帝詔北邊二十二郡舉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是也。唐武后長安二年又設武舉之科,其後郭子儀亦由武舉出身,但未有殿試之例。殿試實自宋始。《通鑒》:神宗熙寧六年九月,初策武舉之士。先是,武舉試義策於秘閣,武藝於殿前司,殿試則又試騎射,又策於庭。策、武藝俱優,為右班殿直,次優為三班奉職,又次借職,末等樞密院初議:不能對策者答兵書墨義。至是因王安石言,始策武舉之士。《哲宗紀》:紹聖四年,御集賢殿策進士,明日,策武舉。孝宗時,又命武舉廷試,依文舉例,給黃牒,榜首武舉及第,餘並賜武舉出身。是宋時原有武科及武殿試之例,蓋至元時已廢,迨明成化始復武舉,崇禎中又復殿試之例耳。

試期 编辑

沈作喆《寓簡》:宋初發解進士,率以秋季引試,無定期,故諸子多占鄰近戶籍,至有三數試者,冀於多試之中,必有一得。紹興中乃定諸州科場並用八月一日鎖院,十五日引試。《夷堅志》:春試向例在正月。淳熙十四年庚戌以首春雪寒,恐遠方來者愆期,特展半月。此宋時秋試在八月,春試在二月之源流也。元仁宗因李孟言,亦定以八月鄉試。二月會試(其期鄉試八月二十日頭場,二十三日、二十六日為二場、三場;會試二月初一日為頭場,初三日、初五日為二、三場),明因之(八月初九日頭場,十二日二場,十五日三場;二月會試日期亦同)。萬曆戊戌,御史喬璧星以舉子重裘而進,便於懷挾,請改期於三月,用單夾衣,則弊可清。李九我駁之。張幼於亦有《會試移期議》一篇,謂國初定鼎金陵,在南北之中,故定期二月會試。後都北京,遠三千里,宜移在三月(俱見《湧幢汪品》)。然終明之世,未嘗改移也。至本朝始改三月,遠方士子既免匆遽,而天暖無嗬凍之苦,衣單無懷挾之弊,最為善政。至殿試之期,元時在三月初七日,明初在三月一日;謝恩在初六日,成化八年改在十五日,後遂為例。然二月會試,而三月朔即殿試,則禮闈中閱文為日無幾,豈不太促?本朝殿試在四月二十五日,傳臚在五月朔日。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奉旨改四月二十一日殿試,二十五日傳臚。

 卷二十七 ↑返回頂部 卷二十九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