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集舉正 (四庫全書本)/外集

巻十 韓集舉正 外集

  欽定四庫全書
  外集舉正
  宋 方崧卿 撰
  海水
  鱗羽自不宜蜀李校
  贈崔立之文苑校
  子桑苦寒饑考莊子實作子桑東坡詩有殺鷄未肯邀季路裹飯應須問子來葢亦循今本之誤也坐空屋 曾無子輿事空賦子桑詩文苑萹末出此一聯今本皆脫
  贈河陽李大夫
  破裘羸馬杭蜀
  苦寒歌二詩監本入正集用杭本也今從蜀本附此
  節嵗聿其周杭蜀養大賢唐 杭同蜀作成神所憐 明年日杭蜀同上
  髙君仙硯銘
  仙馬有靈迹在于石應劭武紀註大苑舊有天馬種蹋石汗血顔曰蹋石謂蹋石有跡言其蹏堅利朱新仲謂銘語本此
  髙君畫讚
  有帋一張
  鄠人對
  以旌□門蜀 李校以為後勸愈曰蜀本無愈字母疾則□於烹粉藥石以為是蜀 李校 新史作父母疾烹藥餌以是為孝聖賢當先衆而為之因而且致死蜀 新史作因而且死曷□為異乎蜀 洪校不茍生之逆亂劉仲忱曰之當作於
  通解二解並蜀本校 陳齊之曰通解之乎者也下皆未當此雖少作然亦本訛也
  未見他人之稱  亂教賊名 □皆生 况其小者乎 許由之為師也二語下文皆同李本從上校退就其割烹故其忠之教  自殷之前 可以換其生  服食故後之人  猶有義而不懼  於□千萬年 於扶持天地而功亦厚矣李校同同塵而和光   是則三師為偏而不通者也 大賢人□哉 備於身通而行之
  古之人言通者 今之人言通者 其不猶矜糞九 愚者亦知其不能也也字以潮本定 如古之□賢 而可齊邪夫古人之進修蜀本作中人恥乎力一行 我周通同
  擇言解
  以利於生物  及其導而不防三語乎皆作於竝無其字不陷於灰燼 不罹於過失者  不擇其言歟
  題李生壁
  下邳下邳舊𨽻徐州 洪樊校商丘  乆立於廟陛間悲那頌之不作竝蜀本
  請遷𤣥宗□議蜀 舊史禮儀志長慶四年五月禮儀使奏樊云時穆宗當祔公豈以吏部侍郎為禮儀使耶
  尚書此下共十六字舊志闕荀卿子曰有天下者祭七代有一國者祭五代 上祭七廟蜀 舊志同應期舊志同上蜀作膺期義同周之武王也蜀 舊志禮合祧遷藏太廟中從第一夾室蜀 舊志篇末略甚
  與少室李拾遺書渤 書云自即大位於今四年此書作於元和三年也公時尚為博士新書云洛陽令誤也
  十二月某日愈頓首蜀本無拾遺公新書皆只作遺公大小之事蜀 新書凡所施者新書作凡所出而施者草野小人蜀 新書作草野小子某不通于古請問先生匪太平之運歟蜀 新書作兹非太平世歟自視若不成人新書作視蜀本作是新書亦無自字然新書多從省文作視為當甲而兵者新書未有若此時也蜀 新書盛徳之有闕遺蜀 新書只作盛徳之闕利□於時名垂於將來蜀 新書作利加于時名垂將來無下於字□河南必繼以行蜀 新書如是則辭少就多蜀新書無此一字□衆善人不與斯人施也庶人蜀 新書望審詧而長逺思之蜀 新書作諦思之皆無長字
  與張徐州薦薛公達書貞元四年作洪樊譜同
  伏惟閤下宏寄蜀 苑洪校名譽之美刑政之威化導之事則亦先四方聲色之娱金帛之富車服之制則亦稱□位雍容暇豫於又何求以文苑定 蜀本亦作化導 金帛之富其下當别為一義今本脫誤不可讀以非常之禮 側見蜀苑夐拔鑠謀蜀 文苑無直剛簡質已下六語弢縮銛利文苑 蜀本作弭縮監本作彌縮字經三寫其訛日増要知舊本之可貴也靖居蜀苑公則見之以遇未甚厚黷視聽不以令之譽言竝文苑垂□餌 亦艱蜀苑□裁之
  答劉秀才論史書元和九年作 文苑只作答劉秀才書
  六月九日韓愈白秀才劉君足下蜀本無上九字文苑只作某月日韓愈白劉君足下愚以為蜀苑據事跡實録蜀本文苑皆無複出實録二字自見矣齊太史□蜀苑班固瘐死漢律囚以飢寒死者曰瘐死見宣紀文苑作瘐蜀本作廢非范曄赤誅魏收夭絶 而今其後有聞也並文苑文武之士 豈一人卒卒能紀而傳之邪蜀本文苑同 卒音猝司馬遷傳卒卒無須臾之間顔曰促遽之意也已□衰退蜀苑不可自敦率敦率猶敦勉也以文苑定 蜀本訛作敢為監本刪二字非也知其無他才能令就其功役也 且傳云聞見不同 令傳萬世
  刪五字並文苑豈不可自□慙愧苑 蜀本亦無可字夫□唐蜀苑磊磊軒天決地必不沈沒苑 栁子厚論史書亦可考蜀本作落落掀天地決不沈沒無必字必將有作者 安知不在足下蜀苑
  上考功崔虞部書貞元九年作蜀本校
  □知其人之或可 其所不云者  □二人者則固所傳聞矣 果竟得之下同竟非偶然故不可變 名不譽□大夫士之口 又未知□天竟如何 由乎人哉不由乎人哉 困於投刺欲學于佞則患言訥詞直卒事不成 徒使其窮儳焉而不終日蜀本作而今本皆以表記語刋作如然不知古而如同意此語不當以如似之義讀之唐人惟韓栁知此子厚答韋中立書假而以僕年先吾子與公此文是也董彦逺曰春秋書星隕如雨左氏室如縣磬是皆以如為而風俗通國人望君而望嵗鄒陽書白頭而新是皆以而為如按家語君入廟如右荀子作而右樂府艾如張亦作艾而張今人所用漣洏考之李善文選乃漣而也實用易之泣血漣如為義去古益逺字義多失惟韓栁文時見一二因為詳之又嘗念 言老成之人可尚也 徳音不已下同 夫今之人 遺道 其學□問 日以亡今年始二十有六矣 尚十四年矣夫豈為晚哉以為如何 執事者之於愈也 無顔色言語之
  情 見知爾 不敢以黙 不可期也
  上賈滑州書賈眈以貞元二年為滑州刺史九年召還此書作於六年也
  不敢用他術蜀苑一十五章文苑 下同蜀作首霜既降蜀本無既字 文苑有之年二十□三 愚固泯泯蜀苑含和文苑作和蜀本作華作唐徳元蜀本文苑同 周書註徳之□也賈耽嗜古學明地理拜書家僕蜀苑鄭之逆旅蜀本無之字敢不退苑蜀
  送令縱上人西逰序苑蜀
  君子與其進可也蜀苑樹業文苑作植業其中有古人之遺風與苑蜀乗間致宻文苑無此四字只増及字士人蜀苑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
  藩垣屏翰 危疑以平 飲餞於青門之外並蜀本
  祭房君文房次卿字蜀客公嘗誌其父武墓
  年月某謹遣舊吏君乃至於此李校於斯嗚呼房君
  祭董相公文
  吳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陸長源 雨水于雲瀆水于坤蕃生庶物有假有因 肫肫元臣其徳孔碩不諂不𥬇不威不赫不求其用不致其敵已上竝李范本以古本校蜀本不諂不笑作不陷不酷其敵下亦無不讐二字 洪云上語一作不容不諂爰初作相
  李范校同疇徳之聞李本校徳作得上語不求其用用亦作盈不知取之何本然舊本蜀本皆只同上維昔浚郊厥亂維舊保大本 蜀本作亂維政舊孰云其初李校 蜀本亦作云
  祭石君文洪 保大本作祭石濬川文
  □祭見人之不幸蜀本只作見人不幸如何奄忽永䘮其躬蜀本作以䘮其良能下有知微有議四字 保大本作如何奄忽不負長已誰能知  有義何害景與愈也與㳺日久二本皆有脫誤姑從傳本曰景□愈也與逰為久妻姖蜀本作姖 樊李本作稚姖古文姬字然義亦不近
  河南同官記元和五年
  嘗與其從事言蜀本語上再出公字貞觀開元之烈蜀作烈文苑作例監本作列百□執事 河南同時於天下稱多蜀苑獨得
  将相五人文苑刪 蜀本有將字非於河南主簿則得故相國范陽盧公 於汜水主簿則得故相國今太子賓客滎陽鄭公 於陸渾主簿則得今相國吏部侍郎天水趙公 於登封主簿則得故相國吏部尚書東都留守吳郡顧公皆用文苑校時盧與顧竝已先歿故也蜀本亦誤布在史冊文教既熈文苑作既蜀本作亦官職雖分□功徳有鉅細其□忠勞於國家也同文苑 蜀本無而字餘同上有聞而問者文苑刪蜀本存刻其語□河南府參軍舍 於時河東公 留守守官居禁省中並文苑校
  宜城驛記蜀本下有愈代姪孫作五字
  宜城驛東北有井傳是昭王井 號其陂曰臭陂有楚□王廟 不得其始 于太傅帥襄陽蜀本無陽字太傅于頔也廟後小城 號殿城當是王朝内之所
  潮州請置鄉校牒
  □齊之以刑□ 百十□年間 貢於王庭試於有司 目不識 耳未嘗聞 無所從學爾 可以為師友矣 為衙推□
  除崔羣户部侍郎制元和十年
  外和内敏與舉錢徽狀語同于今惟盛擇才均賦 三文竝蜀本校明水賦𤣥化無宰  貞元八年省試蜀至精感通  本不録以文苑校
  制祭祀也 致之于天 齊髙於酒醴禮夏尚明水商尚醴周尚酒今作齊芳非如得其情 已似 非獨配夫陽燧 流精霏然而象 始茫茫以霜積 有類則感形昭在
  空 鶴鳴在隂之論不謬武嘯于谷之道可崇庶令知聖真之無黨驗天地之至公













  外集舉正
  欽定四庫全書
  韓集舉正叙録
  宋 方崧卿 撰
  石本
  集古録歐陽公  金石録趙明誠徳
  書跋董逌彦逺  韓文□證洪興祖慶善韓文譜註樊汝霖澤之
  汴州東西水門記碑舊在蔡茂先家 首題云攝節度掌書記前進士韓愈撰碑刻於貞元十四年正月時辟命猶未下故也
  燕喜亭記亭在連山郡城北之五里恵宗寺後葢景常元慧者昔居于此也 碑已四刻然猶故本也碑後題云唐貞元二十年㑹昌五年 宋咸平六年康定二年四立石
  鄆州谿堂詩金石録曰碑正書 洪樊本具首題云通議大夫尚書兵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韓愈撰末云朝議郎守尚書户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牛僧孺書長慶二年𡷫在壬寅十月戊午朔二十五日壬午建
  送李愿歸盤谷序金石録曰碑正書無姓名集古録洪樊本皆具 盤谷在今孟州濟源縣碑後刻云隴西李愿隐者也不干譽以求達毎韜光而自晦跡寄人間心遊太清樂仁智於山水之間信古今一時也昌黎韓愈知名之士髙愿之賢故叙而送之于時縣大夫博陵崔侠披其文稽其實是用命工勒石于谷之西偏以旌不朽云唐貞元辛巳嵗建丑月渤海髙從下闕二字其上如太清山水于時辛巳等字皆磨滅殆盡僅可意讀辛巳貞元十七年也公時年纔三十四耳
  李元賔墓誌樊本具 首題云大唐故太子校書李公墓誌韓愈撰段季展書末云貞元十一年冬十有二月建立按元賔以貞元八年登第踰年舉宏詞又一年死葢十年也碑立於十一年葢立碑在後也
  薛公達墓誌金石録曰碑正書無姓名邵公濟曰藍田水壊一墓得退之自書薛助教誌攷之碑本非公自書也 樊洪本具首題云大唐故國子助教河東薛君墓誌銘友人朝議郎守國子博士上騎都尉韓愈撰
  路應神道碑金石録曰碑正書 樊本具 碑在京兆萬年縣北劉村後入吕汲公外孫母爽家 首題云大唐銀青光禄大夫守左散騎常侍致仕上柱國襄陽郡王平陽路公神道碑銘朝議郎守國子博士上騎都尉韓愈撰銀青光禄大夫守吏部尚書上柱國滎陽縣開國侯鄭餘慶書將仕郎右拾遺内供奉賜緋魚袋陳岵篆額末云元和七年嵗次壬辰十月景戌朔十五日庚寅建
  田氏先廟碑金石録曰碑胡証八分書 集古録董氏書跋樊本皆具 碑在京兆府廨首題云大唐工部尚書田公先廟碑銘末云朝議大夫守諌議大夫安定胡証書并篆額
  劉統軍碑金石碑曰碑歸登八分書 書跋亦具
  徐偃王廟碑洪本具 廟在三衢龍㳺縣之靈山碑首云朝議郎守尚書考功郎中知制誥昌黎韓愈撰福州刺史元錫書末云元和十年十二月九日立書跋亦有此碑乃曰昌黎韓愈撰徐放書是同時已别刻也然洪本作故制觕檏書跋乃作故制樸觕又有不同何邪今碑乃慶厯中重刻本亦頗訛舛
  胡珦神道碑集古録洪本皆具 金石録曰胡証八分書長慶三年四月立按珦卒於元和十三年踰年碑成葢刻石在後故也 墓在華州蒲城縣碑舊為尉㕔支槽石後徙置夫子廟中江鄰幾云
  南海神廟碑集古金石二録皆具碑正書字頗完好 首題云南海神廣利王廟碑使持節袁州諸軍事守袁州刺史韓愈撰使持節循州諸軍事守循州刺史陳諫書并篆額末云元和十五年十月一日建
  處州孔子廟碑金石録具 碑首題云處州文宣王廟碑朝散大夫守國子祭酒賜紫金魚袋韓愈撰朝議郎權知處州司馬上柱國任迪書兼篆額末云唐大和三年嵗次已酉朔二十五日癸酉建仍又於首題下注云元和十三年李使君繁經始碑文及置石至大和三年敬使君僚建立董氏書跋又有咸通四年刺史王宗古重立本是碑已再刻今廟碑乃宣和閒以任迪所書碑重刻但増注一二今文於其旁此為亂真耳然正文自得其舊也
  栁州羅池廟碑首題云尚書吏部侍郎賜紫金魚袋韓愈撰中書舍人史館修撰賜紫金魚袋沈傳師書末云朝議郎桂管觀察支使試太常寺協律郎上柱國陳曽篆額長慶元年正月十一日桂管都防禦先鋒兵馬使朝散大夫試左衛長史孫季雄建立集古録云碑言栁侯死後三年廟戍明年愈為栁人書羅池事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卒公作碑時當長慶三年也今作元年誤也況公元年亦未為吏部也
  黄陵廟碑 祭湘君夫人文一碑諸本皆具黄陵廟在潭州湘隂縣北八十里碑四面有字正面書碑其隂書祭文碑首題云通議大夫守尚書吏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韓愈撰正議大夫守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沈傅師書碑隂云其將修廟祭神文曰云云末云始將既修樹舊碑仍刻其文於新石因銘其隂舊碑石既多破落文不可盡識移之於新或失其真遂不復刻今本祭文後亦具此數語葢公始欲刻舊碑於新石後以舊碑不可移刻遂只以刻公碑而載祭文於其隂語可槩見也
  李干墓誌堇氏書跋云河南李仲㣲嘗得碑本以傳其書李翔亦可臧也干字子漸集本無此以栁賁為泌亦與史合
  瘞破硯銘邵公濟云□客長安城中有發地得小狹青石刻瘞破硯銘今本銘皆作文惟閣本作銘信不妄也
  右碑本一十七閒得之傳錄復以舊本參校之故訛舛為少洪氏辨證尚有京兆萬年司馬村栁子厚銘鄭州滎陽索河上鄭儋碑西京北邙權徳輿碑徐州節度掌書記㕔石記皆未得之然洪氏亦徒有其目耳姑誌于此
  唐令狐氏本
  右唐令狐綯之子澄所藏本咸通十一年書止有詩賦十巻蘇魏公子容嘗得之於蔡文忠家題其後曰與今本不同者百四十有一今浙本之所謂蔡作者實令狐氏之舊也澄亦進士登第能世其家今本逰城南詩十六首而闕其一惟此本為備大安池詩之當為逰太平公主山莊詩雖閣本亦誤十琴操元不具註皆今本之所異者謝參任伯甞得蘇本而校之於所校之字皆朱書其右作澄本二字雖不盡然亦大約可見今只以唐本目之而具蔡謝所校於其下云
  南唐保大本
  皇朝平江南賜翰林院書三千巻至天禧間編排僅得千餘巻多不成部秩韓集所存只有祭文墓誌數巻然祭文列於第三十九巻是李漢所編之外復有他本今外集三祭文此本皆入正集祭董晉文綴於弔田横文之下而列祭房石二丈於三十九巻之末次序葢亦不差今已無復得其全書而觀之姑以諸家所考證者參對一二以存古焉
  秘閣本
  承平時閣下本一時諸公得之於校讐之餘也前輩如山谷先生王仲至鮑欽止所校大抵皆以閣本為正如岐山下之當為二首青青水中蒲之當為三首石鼎聨句革華傳之不當録入惟閣本為然又二鳥賦刪去可以人而不如鳥乎一語汴州水門記刪去監軍是咨司馬是謀二語疑此本葢公晚日所定最為可貴邵公濟嘗云長安安信之家有舊藏韓文公家集二十六二十七二巻繭紙正書有退之親改定字後為張浮休取去葢前人之文其不輕於垂世者類皆晚而後定要之此本誠得其正李左丞漢老所校本最為詳備然猶三十一已下四巻闕録焉賴他本尚可以參見也
  祥符杭本
  杭州明教寺大中祥符二年所刋本時尚未有外集與閣本多同洪慶善謂劉統軍碑傳本作反柩於京師後得祥符間印本乃作反机葢此本也劉碑世有石本實作反机則知此本最為近古頃嘗於姜秘監補之家得校韓文一秩考訂頗宻亦以此本為正而參之已見又李漢老本毎字皆註閣本舊本二語所謂舊本亦此本也信知前輩取與之不繆猶恨此本斷爛多字難徧考尚賴姜本以相參對云
  嘉祐蜀本
  河東先生本增修五千七百五十八字
  劉龍圖𤍞本增修一千六百九十二字并集
  外篇
  音切一百七十二字
  歐尹二學士本修正六百八十一字並註目録後
  右蜀人蘇溥慶厯間所校嘉祐中刋於蜀洪慶善之所謂蜀本此也時景元以為歐本非也韓文之有集外篇有音切自此本始也第此本已經四校故比舊集時有增損然校之今本則不侔矣况四君子大儒决非妄肆胷臆者故舊本之所不通者猶賴此本以為証韓文古本題下皆有一首字與文選同此本多存之集外篇今本脫誤殆不可讀惟此本為劉氏之舊蘇嘗曰序其集後今别見
  趙徳文録
  文錄舊六巻七十五首今已不傳而時得於諸家校本惟潮本浙本為詳然間有偽出如水門記之以隴西公為李勉元和聖徳詩之濡及九有作濡及左右皆妄也第送楊之儀序及毁原等文所載皆與閣本舊本合是亦不可誣也
  文苑英華
  皇朝太平興國間命宰臣李昉扈䝉等集前代文章為此書凡一千巻而韓文所選餘百篇此書巻帙多人家罕傳亦刋校之所不及故頗為全正晏元獻公校定栁文亦多取此以為證則知此書最為可据如胡珦碑南海廟碑考之石本訛舛不能十一又外集所收如上賈滑州書送令縱序等太半皆出此集頃官上饒嘗假於同年趙徳勤家無力盡抄姑摘其為韓氏作者集而類之以校公集如藍田丞記賀白兔狀等他本多不可通獨此本為得其正其他參校亦不一而足也
  文粹
  姚寳臣大中祥符四年所纂凡百巻録公之文幾七十篇大約多用杭本此集世所共傳故時有刋校失其舊者然尚可以考古也第公平淮西碑不録而録段文昌者去取不無失當此特取其可以備校讐者云爾
  謝本
  序云古詩二百一十首今闕一首有梨花下贈劉師命一首在律詩中當録于後蘇子容丞相云題古詩後
  律詩一百六十今多六首建炎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校于台州君子堂 任伯題律詩後
  余弟克明以從母之夫陳公無已所次第既以類從又略因嵗月先後之於繙讀為便既成以遺克家凡十冊建炎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天台郡齋記題集後
  陳公無已所次類韓集世罕傳焉頃甞得謝本於聞人氏大抵以古詩南山至歸彭城為第一巻餘與今次同他文則先雜著表狀而終以祭文碑誌婦人墓銘别為一巻如代齋郎議不貳過論革華傳石鼎詩皆不錄入嵗月之可銓次者亦以考定其所讐正則令狐氏本秘閣本是其所先其間亦有謂貞元本者又宋莒公蘇魏公本舉兼得焉毎字皆圏註於其旁曰元某字或乙或刪皆然也莒公目録後序亦得之此本也
  李本
  李左丞漢老晚居泉南於里閈為密嘗獲傳其家集而校之李氏自右史成季有聲元祐間世多名士此集第四巻末書甲申九月四日柏承父校畢似非出一手諸氏所校多遵閣本惟此本毎字標註雜著而下則以舊本併出荆公四選有韓詩一百四十六首此集皆朱圏其上而考其異同其他有曽本晁本吕本亦諸集所少見也晁本祭文多具年月考之於史皆合則知韓集之所闕録者未易以其所未見而略之也頃嘗從范丞相之孫伯亷得其家本亦多與此本合但闕其標註耳則知此本蓋出於歐尹所校之外而不失其舊云
  右所校除石本外凡十家洪氏辨證樊氏譜註皆所參攷外此又得董彦逺韓文攷三巻姚令威詩注八巻今館中尚有舊本韓集四十巻亦印本大字乃興仁府常家所藏舊川本如寄崔立之詩敦敦凭書案月蝕詩完完上天東皆與古本合其他如聮句中玉題墮猶鎗碎纈紅滿杏皆得之此本也大抵國初書籍板本少而傳録多蜀本之得於劉栁者凡修正七千餘字正恐其間豈無以意増損自閣本未出之前人惟劉栁之尚劉栁之外舛錯已見此歐公所以嘆其印本初未必誤是也然是時猶校本與舊本竝行末學惡陳而嗜異妄生分别至於智者未易誣也及乎舊本堙沒今皆千巻一律真本反時見於一作之下是豈不深可歎耶洪慶善云韓文舊本未經前人校正者往往與石本同故嘗參唐厯以稽嵗月摭史傳以訂姓名由毛詩楚辭以求用韻之源取莊子國語史記漢書以攷用字之祖則舊本之所得常多而今本常出於意定煥然在目不可以誣此舉正之所由作也
  校例
  字 誤字當刋
  字 衍字當削
  □ 脫逸當増
  □□殽次當乙







  韓集舉正叙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