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鬻子表 鬻子序
作者:逢行珪 
卷上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163

鬻子名熊,楚人,周文王之師也。年九十,見文王。王曰:「老矣。」鬻子曰:「使臣捕獸逐麋,已老矣。使臣坐策國事,尚少也。」文王師之。著書二十二篇,名曰《鬻子》。子者,男子之美稱。賢不逮聖,不以為經,用題紀標子。因據劉氏九流,即道流也。遭秦暴亂,書記略盡。《鬻子》雖不預焚燒,編秩由此殘缺。依《漢書‧藝文志》雖有六篇,今此本乃有十四篇,未詳孰是?篇或錯亂,文多遺闕。至敷演大道,銓撰明史,闡域中之教化,論刑德之是非,雖卷軸不全,而其門可見。然鄧林之枝,荊山之玉,君子餘文,可得觀矣。鬻子博懷道德,善謀政事,故使周文屈節,大聖諮詢。情存帝王之道,辭多斥救之要。理致通遠,旨趣恢弘,實先達之奧言,為諸子之首唱。織組仁義,經緯家邦,垂勸誡之風,陳弘濟之術。王者覽之,可以理國;吏者遵之,可以從政。足使賢者勵志,不肖者滌心。《語》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言而不朽,可為龜鏡。鬻子論道,無邪之謂歟!幸以休務之隙,披閱子史,而書籍實繁,不能精備。至於此子,頗復留心。尋其立迹之端,探其闡教之旨,豈如寓言迂恢,馳術飛辯者矣?亦乃字重千金,辭高萬歲。聊為注解,略起指歸。心馳於萬古之上,寄懷於千載之下。庶垂道見志,懸諸日月,將來君子,幸無忽焉!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