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渊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三十七
丹渊集 卷第三十七 宋 文同 撰 宋 家诚之 撰年谱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刊本
|
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卷三十七
宋 蜀 文 同与可 撰
明 吴 毛 晋子晋
蜀 李应魁务滋同参
吴 吴一标建先
墓志
都官员外郎钱君墓志铭
亡友去私讳衮姓钱氏怀安军金堂县人生七
年而其世父良绝器之教养若巳子去私性
淳笃宽言笑嗜学诸儿挽引与𭟼不过略就其
处巳复还几案对简册尔尝䆿诵诗书终卷不
乱既冠文章道𧨏鸿丽通博翕然闻两蜀间士
大夫争求交之庆历𥘉举开封府进士试廷下
不中遂归曰吾术其未至耶郊居外人事尽取
所有书日夜考究腾高入深裒㧛剔抉无所不
得以为其所有犹曰未也是岁秋赋尚不肯应
书太守集贤林侯槩力起之且缓期以待去私
为出并诸生试侯取去私为第一人明年遂中
甲科调江陵节度推官老奸夙黠不敢侮妄时
故相刘公沆临府刚严峭劲少所推借尝谓去
私曰君始仕而论事多与法合岂少习之耶去
私言是安假习法与人情何尝甚相远若处之
平心自可决不疑矣公是之他日见其所为文
叹曰君事业有如此簿书岂可久相仍哉荐之
再授京兆府掌书记晏元献最爱去私尝召与
语终日文潞公来雍以宾佐自随朝廷改去私
定国军幕潞公留之屡试以难剧皆办称其才
文章奖奏迁著作郎知河南府登封县县有嵩
阳书院师席久倚生徒尽散落去私尽料邑人
子弟之良者遣往教之四方之士来者皆留其
中嵩阳之学至今为盛盖去私至后始能如此
京洛之民窳堕事末利不重垦稼去私为遍诣
田间相视指度沟泉垅壤艺食桑稻以法授其
民饱煖之颕许之人转流而占籍者岁岁加益
嵩少天下山水最佳绝处峦岭涧谷幽深奥䆳
道祠佛宇布若联罫前朝高爽傲逸之士遗迹
如昨今秘书监刘公几与去私为泉石之友间
常步入以极其胜连月忘返而县无废事迁秘
书丞签书兴州判官厅公事州在崎岖山壑之
中民吏椎质诸不如事向官此者但务一切去
私为其整比次娖条理巨细无有违矢兴遂名
治郡至今袭用其术改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
赐服五品凤翔𥂕厔县望迁泽置马务监牧使
举去私主之兼知县事县介岐雍土田演沃民
高赀常以雄横相镇迮素号难治去私一以至
诚治之久而其下不敢以毫发不可事徼幸于
去私治平刺陜西义勇其法不问衣冠与下户
皆籍人甚骇恐去私为白府免不听移书转运
使为奏朝廷从之众始安尝有两词诣去私辨
客有绐其所不者厚纳其金阳为将以言于
去私所易其狱去私理之自如其人出逼客复
取金去私知但默笑待客如平时外人益信去
私之公且谓去私仁人长者而指客不若犬
闾巷籍籍交口颂骂客竟以羞死改都官员外
郎今韩大参为三司使奏去私通判其府事未
报而去私卒治平三年六月十七日也享年五
十三去私为人情地夷旷无有径路而所与之
游者无贤不肖皆得其欢心而去私𮌎中辨其
所以为贤不肖者寔皎然尔事世父孝谨尤笃
尝以其所当迁官具情以闻上且曰臣伯良有
大恩于臣愿求授之天子嘉焉命遂下廪给之
赢尽分致其族以至及其故旧所不能自济者
其于自奉裁足而巳噐服玩好散置几格人所
欲得随其取去未尝有一言之吝其临政明敏
爱恕不务巧刻辩诘诉讼傥无深非重过皆讲
解使去初若宽简不断然而淹久浸漉于人尽
惬其所素意盖本不欲相疵㾗而后可使复为
完好者也故毎去人必思之罢登封累年尝复
过之邑人扶老提穉相与出郊候拜留连不
辄去左右送之复如此既死二曲人有讼不得
其所伸者知其无可柰何则必诣去私殡室𤁋
酒烧币号泣告诉具道其所以如此不能复见
去私为其区处之者反复丁宁而后去此古人
得循吏之称班于简册者未必有能过于此宦
意尤泊然不顾计刘丞相晏元献文潞公最为
知去私者是数公其力傥略施于去私则可以
度越伦軰为显官贵人而去私未尝辄一开口
以希其有所进㧞人语之去私终不为易其所
存同尝以长期远约待去私者久矣且不谓遽
然至于如此呜呼哀哉去私曾祖讳赞祖讳绪
父讳炤赠职方员外郎世世皆用儒学倡于蜀
以春秋名其家毋王氏赠迁居县太君夫人耿
氏婉静端素仪度可法自归去私相与营家
事外齐内明资去私于学以至得第从官在雍
婴疾遂去世再娶江氏刑部郎中集贤校理同
修起居注林复之女封长安县君贤而有文去
私没后家甚贫长安安之不戚戚惟督诸子为
学期以复兴门户为意男六人端甫端夫端履
端衡端诚端懿女四人长适进士侯去非馀尚
㓜去私有文集二十卷大抵淳重明自长于议
论以熙宁四年二月丙寅葬于盩厔县仙游乡
黄龙原耿夫人祔焉端甫昆仲以同于其父交
游为最深者来哭求铭同辞之非矣既泣且铭
之曰
呜呼去私其可谓当世之淑人君子者也宽
𥙿和懿才明敏给政事文学皆有能誉而其
官其寿两不能𫉬夫天之报效于人所以必
然用善恶之行者同尝论之精且密矣今于
去私又使人置疑于其间也竟何如哉去私
所有巳不自愧于人其子孙复能嗣其业当
有复能兴大之者呜呼去私想固无恨矣铭
去私之墓者同也去私闻之乎呜呼哀哉
屯田员外郎罗君墓志铭
治平二年九月十日职方员外郎罗君登诣同
于成都回车馆手授其友进士张简所为其先
君行状一通且曰登将以十一月二十九日葬
先人于晋原文井乡富饶里伏念先人为人终
身之大端于世可无愧非以文字载而藏诸墓
则恐不知于后人登罪逆愈深矣敢以此累左
右愿哀其𠂻诺之同屡以不敏让不得退而按
其状以书其辞云君讳致恭字奉之其先𫎇于
三国时自襄阳来为广汉太守其子宪后有功
于晋室封西鄂侯谥曰烈子袭复守广汉兄之
子尚又为益州刺史值时扰攘遂家于蜀厥后
累世不显至君之高曾皆居于卭之安仁自大
父始迁干益之𩀱流君既生七年而与毋阎
依外氏于唐安由是为其郡人顺贼叛唐安先
遭兵君始九岁其外兄阎太古携君遁逃伏匿
草野贼诛太古收敛其所藏书与君日夜讲读
君能暗诵尚书自尧典至秦誓一起不绝太古
毎称爱之授以左氏春秋尽通其学君复以其
所能勉励太古之子颙故有文行为西南名人
君事母孝闾里以为法𥘉徙唐安也𩀱流有良
田三百亩毋以君㓜且属其亲句氏者主之句
氏无赖以酒坏其产又反君毋之所托比君冠
一塍亦无有也君问求不得遂绝口不道人诘
之君曰始谋欲其为吾干视此田者乃吾毋之
不疑其为人而诿之耳今其既■人有异吾母
之所不疑吾将争之讵不伤吾毋之心乎吾不
为矣义者深叹之性刚严恶人之不以正奉
其身尤讳方外怪妄之说与夫神荒惑之事
有语者辄折之不少容故乡里惮焉筑室北城
外使子弟学求名儒为之师友自身督其业日
考其进否为劝沮景祐中职方君一举中进士
第郡人争欲以文学大其门户者以君为之标
榜焉君以庆历元年三月二十日以疾卒于家
享年五十九累以子官赠屯田员外郎曾祖讳
毅祖讳遵道父讳显君之配曰樊氏封长寿县
君君生男二人长职方君也行𧨏粹敏居官人
德之次曰懿为学有守女二人一适四门𦔳教
张中正一适进士樊厚早世孙四人曰贻孙彭
孙寿孙冝孙铭曰
君裔本颛琐后以国得姓三世守蜀一绝不
续几千载无闻人君少时艰难遭盛明始以
文训子弟子巳仕渐显君亦躬受其荣自此
复绵绵以兴矣呜呼君无恨也
咸阳主簿任君墓志铭
君讳某字某性沈敏仪神端厚自入横舎遂好
学凡五经未十岁悉通诵造词章谨严如其为
人两举进士皆首送治平二年与其弟更俱中
第南台调主京兆府咸阳簿县居要剧凡西北
使车兵籍往来之所求索者日月不废领戸复
䌓伙以曲来廷下祈取裁辨之者旦暮相缨
绋君始至会令尉缺能独当其事巨细区处各
中其会殊不若以经营而累其中者上官咸咨
之君尝期更共举贤良方正会得符徙筦义谷
税幸以暇习科业昼夜不自休重㞃因得疾求
归筦城中开元佛寺万药进不效乃革召其孥
谕之曰是理吾固巳知之矣唯父毋官塞上远
不得一诀此为恨持入于地下无穷矣言讫乃
告尽享年三十六治平三年六月𥘉八日也秦
蜀之人闻者皆衋然涕洟谈其为人娶雍氏生
男子二人一忠恕年十一岁一小字遗庆君没
一月始生女子四人许嫁廖氏黄氏王氏一方
三岁有文集二十卷皆讲道济时之术久必传
者君之先本长安万年人十二代祖壁自江州
移阆州刺史卒以世乱不归乃家新井县八代
祖畹与其兄畴唐元和中继登进士既贵遂改
所居乡里为二龙乡三溪为桂枝村七代祖椿
徒梓州郪县木瓜庄今为郪人曾祖某不仕祖
某赠尚书职方员外郎父某屯田郎中通判原
州毋某县君雍氏𥘉君赴官从郎中至歧留五
日别去上马屡顾大泣且恋恋郎中心异之谓
与常殊也后一年郎中表致政得请还里中乃
与其柩归始悟其长辞巳去年矣于是以某年
某月某日葬于盐亭县石阔里西山祖夫人之
茔次郎中以某知君俾其志君墓铭日
于惟彦安来将胡为志大莫充才不以施三
纪遽去𩙪惊电驰吾从而文以永尔悲后万
千年读之者谁
殿中丞杜君墓志铭
君讳某字某其上世长安杜陵人曾祖知权唐
广明中与公孙俗者同以医侍僖宗幸成都后
以剑南山水佳秀爱之乃留居遂为普安郡人
祖昭少有懿行家饶财里人多从之假贷久而
有不能自偿者见其人愈慰以好语计终不可
责则尽取其劵投诸火不复问众咸德之父震
性端重喜立风节太平兴国诏书〈取天〉下善士为
乡里所称者将官之守臣以震闻既至阙下辞
不愿仕以归识者咨其高然好学不倦自六经
历伐史以至曲小传皆手写极精楷校对无
少谬日夜督君从事其中君沈敏强博无所不
览凡见古人行事卓然有在人所以不能为之
者未尝不拊巳嗟诵赏激再三起而疏之于屏
壁窗户日自省阅又以教子孙复为其亲友良
子弟说是人者所立有如此但人自不能勉尔
勉之何独其人耶尝曰予不能仕矣有子行吾
能使为之两蜀文士无不延致俾其子与之游
行遂善其学庆历中一上中进士今为都官员
外郎君凡从其子官率以忠义仁恕教其为政
故行所至以治称君力矣君生平爽徤少疾嘉
祐五年八月二十日在同州之官舎忽告病渐
革以至不起太子宾客赵公良规时将州素与
君往来甚厚闻君卒走临君丧哭之恸为文祭
之极哀州人无少长皆下泣曰善人死矣享年
七十四君先娶公孙氏乃其先所与同入蜀名
俗者之后先卒赠荥阳县太君再娶何氏君亡
未几亦卒赠新安县太君行以治平四年五月
十三日葬君于华州华阴县保德乡仙谷口之
北二里二夫人者从焉君以子恩为大理评事
致仕再赠殿中丞一子中都君行也二女长适
绵州进士蒲检次适阆州进士蒲皋孙若干人
中都君与同有闾里之旧同常爱中都君之为
人和粹温厚见属铭其父之墓不敢辞为之铭
铭曰
祖莳之父薅之子𫉬之而君拥其资以自燕
嬉以享乎寿祺以太华之阴而为之归兹世
之所希兮
丹渊集卷三十七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