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五位龟鉴
下篇
作者:石之珩

臣谨按咸之九五。取咸其脢之义。何也。卦之诸爻。皆配一体。拇腓股颊。举在所见。而脢独在脊。感于所不见也。感于所见者。偏私浅狭。非君德之盛。感于所不见者。广大公平。得感应之正。此所以取背肉于君位。欲其背私而从公也。大抵咸者。感也。有心然后能感。故加心而为感。无心于相感者。乃能咸感。故去心而为咸。圣人以咸名卦。而以感释彖者。所以互明其旨。而要不过本末浅深之辨而已。伏愿殿下。推心于感物而应物于无心焉。

臣谨按恒之六五。以恒其德。为妇人吉。夫子㐫。何也。阴道主静。故妇人有从一之道。阳德必动。故夫子有制义之权。恒于柔顺无所变易者。在匹夫。犹未免㐫。况君人乎。故恒之义。以能变为经。不以不变为正。盖变恒与无恒。其义自别。无恒者。心无定向之谓也。变恒者。于变易之中。有不易者存。犹雷风万变。而其理不变。故能成久大之业。此大象所以发立不易方之训。以示不变之变也。伏愿殿下。深味其义焉。

臣谨按遁之九五。程传谓遁。非人君之事。不主君位言。然人君之所远避。乃遁也。由此论之。如大王之去 邠。宋朝之南迁。无非遁也。或得其嘉美。或失其贞正吉㐫。于是乎分矣。且夫遁非特身遁之谓也。心亦有之。小人之入腹者。人君当以心避之。女戎之祸邦者。人君当以心远之。珍宝玩好之足以丧志者。人君当以心去之。若是者皆人君之嘉遁也。虽然。不中不正。无以办此。故小象曰。以正志也。我国之遇遁久矣。既失贞吉于前。宜思嘉美于后。而身遁之嘉。末若心遁之美。伏愿殿下处厥中以正心焉。

臣谨按大壮之六五。以阴柔乘四阳。是弱主而位强臣之上也。将以力制之。则反有伤害。不若待以和易。 潜消其强圉之气。故取丧羊于易为义。盖卦为厚画底兑羊之象也。羊性刚躁以首用壮。人方设藩而御之。犹未免其抵触。我独无所备御。而使自失其刚暴。斯非制强之善者乎。虽然。纯于和易而不知礼。则可以杀其势。不足以伏其心。故大象亦曰非礼勿履。礼之用。非但可施于强暴而已。伏愿殿下。以礼使臣。以和为用焉。

臣谨按晋之六五。程传以谓上既有大明之德。下皆同德顺附。但当推诚委任。尽众人之才。勿复自任其明。恤其失得。朱熹对或问。以为虽尧舜之圣。任皋,夔, 稷,契之贤。犹曰屡省乃成。如何说任同德之人。则在上者一切不管而任其所为。二贤所论。必有得失。 明主宜自知之。伏愿殿下。择于斯二者焉。

臣谨按明夷之六五。不专取君位。而取箕子之明夷者。盖以上有阴暗伤明之主故也。此爻之义。虽与今时不同。而苟言其势。则无不同也。何则。上六。本非君位。而当明夷之时。以力乘五而伤害之。五能善处其变。不失其守。其身可辱。而其明不可息。此其所以为贞也。圣人虽借箕子以明其义。而凡天下之遇此势者。举可当之。伏愿殿下。近取而深体焉。

臣谨按家人之九五。以极乎有家之道。为治天下之本。即大学顺推工夫。而小象又曰交相爱也。所谓相爱者。非昵爱之谓也。以德相爱也。若论卦体。则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家人之道。利在女贞。巽风居外。离火居内。风自火出。治自内始。故为王假有家勿恤吉之象。伏愿殿下。观其象而尽其道焉。

臣谨按睽之六五。以卦之九二。变为六二。则为噬嗑。所以发噬肤之义。而五乃阴柔。二则阳刚。宗为亲党。肤是身軆。以亲党之刚。噬身軆之柔。其入也必深。其合也必易。盖以类相亲。贵同气也。以道相噬。非苦肉 也。是以深而无间。睽而必合。人君能体此道。受贤臣之噬。则虽在睽乖之世。奚为而不可济哉。伏愿殿下。宗贤而勿厌其深焉。

臣谨按蹇之九五。以得臣之助。为朋来。朋有友朋之义。亦有朋类之义。谓之友朋。则不卑其臣也。谓之朋类。则不厌其众也。后世之尊君抑臣。取人不广者。岂知得朋济蹇之道哉。今之世。亦可谓蹇矣。伏愿殿下。尚贤而广其助焉。

臣谨按解之六五。以小人之退散。验君子之解难。盖阳六分则阴四分。阴六分则阳四分。贤邪盛衰。与之 消长。进退扶抑。存乎人主。观其朝而小人皆散。则人主之进君子。可验矣。观其朝而小人未退。则君子之不遇主。可验矣。世运之否泰。主道之得失。壹以小人为候。则所谓君子维有解。有孚于小人者。其理不亦明甚乎。虽然。事贵有渐。虑必经远。解字有从容不迫之意。无震撼击撞之象。故能释险难而无后奋。此君子之待小人。所以不欲已甚也。且孚字。非特可训为验。直谓之以诚心退小人。其义亦通。伏愿殿下。诚于举错之际。而验诸进退之实焉。

臣谨按损之六五。程传解十朋。为众人之助。本义以 为两龟为朋。乃是十朋之宝龟。程训主于求益。朱训主于受益。或求或受。为益则一。要未可以差殊观也。但爻无龟象而取龟义。何也。卦体自三至五。皆偶画有龟背之象。故也。易多取肖象。如以离为龟。亦取其肖也。且五是十之半。又得众助。则有一倍之益。故曰十朋。大抵求益受益。无非君德之美。人谋所同。鬼谋亦从。天理之必然也。伏愿殿下。两存其义而务自益焉。

臣谨按益之九五。其曰有孚惠心者。我有惠物之诚也。其曰有孚惠我德者。彼感自我之惠也。取洪范所 谓用敷锡厥庶民。锡汝保极之训。参互观之。则有以相发。故先儒亦引此以明之。伏愿殿下。考信而体行焉。

臣谨按夬之九五。乘四阳之盛。决一阴之弱。其势甚易。而为其与阴眤比。受感已多。若不能决之。又决如苋陆之易折。则难免牵拘之累矣。人主之去邪。当用此道。然必须不至过暴。合于中行。可谓尽善。不然所决虽善。未为光大也。伏愿殿下。念圣人虑患之深意焉。

臣谨按姤之九五。曰以杞包瓜。程以求在下之贤为 主意。朱以防始生之阴为主意。二贤所论。虽若差异。然求贤。即扶阳之义。防阴。即禁邪之义。犹一圈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介道理。圆则河图。方则洛书。初无二致也。伏愿殿下。合而观之。互发其义焉。

臣谨按萃之九五。既得众矣。又有位矣。无过咎矣。如是而犹有不我信者。非我之过也。不信者之过也。然亦不敢自谓无过。必曰吾道未光大也。益自修其元永贞之德。则无思不服而悔亡矣。如诞敷文德。而格苗之顽。即其征也。伏愿殿下。凡遇横逆之来。取此爻以省德焉。

臣谨按升之六五。坤为土。土为阶。木生土下。必升阶上。故取升阶之象。而语其爻义。则以阴居尊。不能自立。赖有九二为己之阶。故其进也甚易。然先言贞吉。而后言升阶者。其意盖谓苟不贞吉。虽有此阶。不得以升也。先儒以此爻。为兼践阼升贤二义。而凡进德工夫。无非升阶之事。其德也未至。则其升也亦无止。伏愿殿下。思其所已升者。而勉其所未升者焉。

臣谨按困之九五。兑变为艮。艮即鼻也。兑反为巽。巽即股也。五之上下皆揜于阴。故有上劓下刖之象。而赤绂为无用之具。人君之困。孰甚于此哉。虽然。能尽 诚求贤。若奉祭者然。则可以致贤而济困矣。盖易凡言祭祀之爻。非中实必中虚。中实。即诚之象。中虚。即诚之理也。九五在卦中为实。故有此象。伏愿殿下。至诚近实。与拯上下之困焉。

臣谨按井之九五。处坎之中。得水性之正。为井道之成。而推源其始而言。则盖水泉出地。本自甘㓗。或污于泥。或漏于瓮。或渫而不食。非井之罪也。处下故也。及至六四修治其甃。然后始知九五之泉。寒冽可食。良由处势顺便故尔。人君施泽于下。与此颇相类。修道于身。推及四海。而民莫不食其德。井之大用。至此 而进矣。伏愿殿下。中正是修。以契井冽之象焉。

臣谨按革之九五。以兑变为艮。艮为猛兽。故取虎变之象。如汤武之革命者。可以当之。若世之狐媚取天下者。不足以语此也。姑以今世之事言之。所可革者在事上。随事革弊。俾皆当理。则治道炳然如乕之文。岂待占决而有孚乎。伏愿殿下。因时善革。以孚于化邦焉。

臣谨按鼎之六五。在上离之中。离本自坤来。则土德黄且中矣。互有兑。兑之上画。分张于左右。则两耳之象也。兑为金而铉是贯耳之具。故曰黄耳金铉。盖以 五之虚中。应二之刚中。犹鼎之受金铉之贯。鼎至于贯铉以举。则厥功成矣。试以天下为鼎。贤臣为铉。而君有虚中之德。以通刚中之志。则天下可置诸安处矣。伏愿殿下。反观而体德焉。

臣谨按震之六五。以阴柔。处震动之时。上往下来。皆有危道。必须亿度求中。随宜应变。然后无所丧而有所事矣。方今圣德刚健。动无危厉。然古之圣后。安不忘危。矧乎今之时势哉。伏愿殿下。长虑而勿失中焉。

臣谨按艮之六五。取颊骨之象。何也。盖艮为背立象。 故诸爻皆取背后之軆。而颊骨亦从背后可见。故取其象也。人于言语时。必动其辅。止其辅则言不出。惟口兴戎。人皆可戒。而人主出言。尤宜致慎。故高宗三年。不言一言。而四海咸仰。庄王三年。不鸣一鸣。而诸侯皆惊。斯可见所谓艮辅者。非以不言为正也。待时而言。言必有中。则终日言。未尝有言也。虽然。其止也。其言也。要皆止乎中正。然后吉而悔亡。伏愿殿下。慎其枢机。而罔失中正焉。

臣谨按渐之九五。取三岁不孕之象。何也。为卦上有阳画三。下有阴画三。当中之两画。交易相受。而其受 也不深。且二五以中正相应。而三四以非道隔之。故其象如此。然阴阳正应。理必相合。故曰终莫之胜吉。今时之失正应。不止于三岁之久。天道助顺。必获所愿。伏愿殿下。安时处正。以俟渐复焉。

臣谨按归妹之六五。以人君言。则为抑尊尚德之义。以后妃言。则为俭素去餙之义。以下嫁言。则为谦降柔巽之义。此三者。随位受用。靡不合道。王者修身齐家之事。尽在是矣。其取月象何也。互坎为月。下体为兑。兑为毁折。故取月不盈之象。伏愿殿下。观象玩辞。各尽其用焉。

臣谨按丰之六五。以借明于人。誉归于己为吉。盖我既不明。又不资人之明。则其不明也无时而可开。必须任在下文明之才。俾开其掩蔽。然后庆誉可致也。今我殿下聪明有临。固不待资人而有馀。然古之明王。未尝自任其明。而不资于人。伏愿殿下。勿求致庆。而求所以来章焉。

臣谨按旅之六五。雉是文明之物。离之象也。五在离体之中。为主于离。故取射雉之象。夫射雉。细事。无当于君道。而犹取其义者。盖以人君无旅。旅则失位。故不取君义。而只取卦象。亦春秋所谓天子无出之义 也。虽然。既已失位。则恶有德合文明。终致令誉者乎。无已则有一焉。人君遭去邠之厄者。能用此道。则虽有亡矢之费。犹不失于誉命也。斯虽五位之不幸。而乱代之不可不知者也。伏愿殿下。念文明之可以危光焉。

臣谨按巽之九五。曰先庚三日后庚三日。何谓也。盖巽是翻转底兑。兑为庚方。下兑为先庚。上兑为后庚。先庚三日。是丁日。后庚三日。是癸日。庚有变更之义。丁有丁宁之义。癸有揆度之义。欲人君于更变庶事之时。丁宁揆度于先后。而不致有悔也。大抵此爻与 蛊之彖。相为表里。甲为十干之首。故蛊彖言先后甲。曰。终则有始。庚为十干之过中。故此爻言先后庚曰。无初有终。造事之端。更事之权。可见于终始二字也。且以先天卦位观之。则艮自西向南。历三卦至兑。自北向东。历三卦亦至兑。巽自南向东。历三卦至震。自西向北。历三卦亦至震。震兑在东属甲乙。故文王于蛊彖。发先后甲之训焉。以后天卦位观之。则艮自东向南。历三卦至坤。自北向西。历三卦亦至坤。巽自南向西。历三卦至干。自东向北。历三卦亦至干。乾坤在西属庚辛。故周公于是爻。发先后庚之训焉。巽卦本 无艮。而九五变。则为巽下艮上之蛊。故特于此爻明之。伏愿殿下。参考两卦之旨。难慎于始事更事之际焉。

臣谨按兑之九五。以信于上六。为孚于剥何也。盖卦为说体。戒在妄说。上六即剥阳之小人也。小人情态。甚是难辨。隐恶著善。顺非而泽。君子信其谀说。则为危厉之道。故不曰上六而直称剥。以深戒之也。噫。尧舜之盛。亦有四㐫。君子之失。常在过信。要未可以世治主明。而不戒阴道之暗长也。矧乎阴有似阳之阴。始若与阳同波。而终必相剥为龙而与干战者亦有 之。此不可不痛察者也。伏愿殿下。勿察阴中之阴。而必察阳中之阴焉。

臣谨按涣之九五。汗取坎象。号取巽命象。居取阳实象。即居积之财也。当天下涣散之时。发号惠民。如汗之浃身。散财业民。能成其大储。固亦君道之美。然王者之所当为。未止此也。故仅可为无咎而已。伏愿 殿下。罔以偏令小施。为足以保民。必务其大且远者焉。

臣谨按节之九五曰。甘节吉。所谓甘节者。不苦于节。如嗜甘味。无艰辛吃力底意思也。五为节之主。而居 坤之中。土味作甘。故取甘象。盖节之为卦。水满泽上。而节止之义也。凡物既满而节之。则合人情而无所苦。方今公私困甚。有如既涸之泽。而举世所务。惟在裁损。故民困滋烈。国用犹匮。是则可谓苦节。不可谓甘节也。昔邹穆公时。以二石粟。易一石秕。为凫雁食。吏以为费。请以粟食之。公曰。尔知小计。不知大会。周谚曰。囊漏贮中。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惟此一言。岂有司徒恤经费者所能及哉。然则今之专事裁损。恐无遗秉滞穗之意。而所益未补所损也。不特此也。天理之节文。人臣之名节。朝廷之节制。无非节 卦之用。而莫有合于甘节之道者。此非细故也。伏愿殿下。毋偏于节损。而厚其源本焉。

臣谨按中孚之九五曰。有孚挛如。无咎。臣窃闻易凡言无咎者。皆始有咎而终无之义也。人君当使天下。被其化而不自觉。同于善而无系着可也。若必欲固结于我。有如拘挛。则虽以孚信得众。初心已不出于至公。仅可谓无咎而已。不足谓之元吉矣。不然。岂有亿兆归心而不得元吉者乎。此与程传差别。盖有所受者矣。伏愿殿下。择其愚焉。

臣谨按小过之六五。卦为双夹成坎。故取云雨象。坎 又为弓为穴。故取弋在穴象。互有兑。兑属西。五在外卦。故取西郊象。盖二气均调。乃能成雨。是卦也阴多阳少。故有不雨之义。卦之中二爻象鸟身。上下四阴。象鸟翼。则宜取弋飞之象。而乃曰。公弋取彼在穴者。甚言阴虽多。不能大有所为也。伏愿殿下。求阳刚君子。以成大有为之志焉。

臣谨按既济之九五。以先天图。离位东。坎位西。故取东西之义。且东者阳也。西者阴也。阳指九五。阴指六二。五虽盛。处既济已过之时。二虽弱。处既济将盛之时。故此之杀牛。不如彼之禴祭也。禴者夏祭。离为夏。 故取禴祭之义。坎体中实。离軆中虚。为诚敬之象。故取祭祀之义。大抵凡祭祀。主于备物。则物胜诚而诚日以衰。主于诚敬。则诚胜物而物不足备。伏愿殿下。诚敬恤祀。实受其福焉。

臣谨按未济之六五。中而不正。犹曰贞言何也。正未必中。而中无不正也。离为文明之象。又得阳刚之辅。故光盛而至于有晖。苏轼所谓光出于有形之表。而不以力用者。是也。噫。晖生于光。光生于谦。六五为未济之谦主。故有光晖之吉。而能济其未济。谦之德其盛矣乎。伏愿殿下。执中持谦。受人之光而济时之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