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龜鑑/下篇
臣謹按咸之九五。取咸其脢之義。何也。卦之諸爻。皆配一體。拇腓股頰。擧在所見。而脢獨在脊。感於所不見也。感於所見者。偏私淺狹。非君德之盛。感於所不見者。廣大公平。得感應之正。此所以取背肉於君位。欲其背私而從公也。大抵咸者。感也。有心然後能感。故加心而爲感。無心於相感者。乃能咸感。故去心而爲咸。聖人以咸名卦。而以感釋彖者。所以互明其旨。而要不過本末淺深之辨而已。伏願殿下。推心於感物而應物於無心焉。
臣謹按恆之六五。以恆其德。爲婦人吉。夫子㐫。何也。陰道主靜。故婦人有從一之道。陽德必動。故夫子有制義之權。恆於柔順無所變易者。在匹夫。猶未免㐫。況君人乎。故恆之義。以能變爲經。不以不變爲正。蓋變恆與無恆。其義自別。無恆者。心無定向之謂也。變恆者。於變易之中。有不易者存。猶雷風萬變。而其理不變。故能成久大之業。此大象所以發立不易方之訓。以示不變之變也。伏願殿下。深味其義焉。
臣謹按遯之九五。程傳謂遯。非人君之事。不主君位言。然人君之所遠避。乃遯也。由此論之。如大王之去 邠。宋朝之南遷。無非遯也。或得其嘉美。或失其貞正吉㐫。於是乎分矣。且夫遯非特身遯之謂也。心亦有之。小人之入腹者。人君當以心避之。女戎之禍邦者。人君當以心遠之。珍寶玩好之足以喪志者。人君當以心去之。若是者皆人君之嘉遯也。雖然。不中不正。無以辦此。故小象曰。以正志也。我國之遇遯久矣。旣失貞吉於前。宜思嘉美於後。而身遯之嘉。末若心遯之美。伏願殿下處厥中以正心焉。
臣謹按大壯之六五。以陰柔乘四陽。是弱主而位強臣之上也。將以力制之。則反有傷害。不若待以和易。 潛消其強圉之氣。故取喪羊於易爲義。蓋卦爲厚畫底兌羊之象也。羊性剛躁以首用壯。人方設藩而禦之。猶未免其抵觸。我獨無所備禦。而使自失其剛暴。斯非制強之善者乎。雖然。純於和易而不知禮。則可以殺其勢。不足以伏其心。故大象亦曰非禮勿履。禮之用。非但可施於強暴而已。伏願殿下。以禮使臣。以和爲用焉。
臣謹按晉之六五。程傳以謂上旣有大明之德。下皆同德順附。但當推誠委任。盡衆人之才。勿復自任其明。恤其失得。朱熹對或問。以爲雖堯舜之聖。任臯,夔, 稷,契之賢。猶曰屢省乃成。如何說任同德之人。則在上者一切不管而任其所爲。二賢所論。必有得失。 明主宜自知之。伏願殿下。擇於斯二者焉。
臣謹按明夷之六五。不專取君位。而取箕子之明夷者。蓋以上有陰暗傷明之主故也。此爻之義。雖與今時不同。而苟言其勢。則無不同也。何則。上六。本非君位。而當明夷之時。以力乘五而傷害之。五能善處其變。不失其守。其身可辱。而其明不可息。此其所以爲貞也。聖人雖借箕子以明其義。而凡天下之遇此勢者。擧可當之。伏願殿下。近取而深體焉。
臣謹按家人之九五。以極乎有家之道。爲治天下之本。卽大學順推工夫。而小象又曰交相愛也。所謂相愛者。非昵愛之謂也。以德相愛也。若論卦體。則巽爲長女。離爲中女。家人之道。利在女貞。巽風居外。離火居內。風自火出。治自內始。故爲王假有家勿恤吉之象。伏願殿下。觀其象而盡其道焉。
臣謹按睽之六五。以卦之九二。變爲六二。則爲噬嗑。所以發噬膚之義。而五乃陰柔。二則陽剛。宗爲親黨。膚是身軆。以親黨之剛。噬身軆之柔。其入也必深。其合也必易。蓋以類相親。貴同氣也。以道相噬。非苦肉 也。是以深而無間。睽而必合。人君能體此道。受賢臣之噬。則雖在睽乖之世。奚爲而不可濟哉。伏願殿下。宗賢而勿厭其深焉。
臣謹按蹇之九五。以得臣之助。爲朋來。朋有友朋之義。亦有朋類之義。謂之友朋。則不卑其臣也。謂之朋類。則不厭其衆也。後世之尊君抑臣。取人不廣者。豈知得朋濟蹇之道哉。今之世。亦可謂蹇矣。伏願殿下。尙賢而廣其助焉。
臣謹按解之六五。以小人之退散。驗君子之解難。蓋陽六分則陰四分。陰六分則陽四分。賢邪盛衰。與之 消長。進退扶抑。存乎人主。觀其朝而小人皆散。則人主之進君子。可驗矣。觀其朝而小人未退。則君子之不遇主。可驗矣。世運之否泰。主道之得失。壹以小人爲候。則所謂君子維有解。有孚於小人者。其理不亦明甚乎。雖然。事貴有漸。慮必經遠。解字有從容不迫之意。無震撼擊撞之象。故能釋險難而無後奮。此君子之待小人。所以不欲已甚也。且孚字。非特可訓爲驗。直謂之以誠心退小人。其義亦通。伏願殿下。誠於擧錯之際。而驗諸進退之實焉。
臣謹按損之六五。程傳解十朋。爲衆人之助。本義以 爲兩龜爲朋。乃是十朋之寶龜。程訓主於求益。朱訓主於受益。或求或受。爲益則一。要未可以差殊觀也。但爻無龜象而取龜義。何也。卦體自三至五。皆偶畫有龜背之象。故也。易多取肖象。如以離爲龜。亦取其肖也。且五是十之半。又得衆助。則有一倍之益。故曰十朋。大抵求益受益。無非君德之美。人謀所同。鬼謀亦從。天理之必然也。伏願殿下。兩存其義而務自益焉。
臣謹按益之九五。其曰有孚惠心者。我有惠物之誠也。其曰有孚惠我德者。彼感自我之惠也。取洪範所 謂用敷錫厥庶民。錫汝保極之訓。參互觀之。則有以相發。故先儒亦引此以明之。伏願殿下。考信而體行焉。
臣謹按夬之九五。乘四陽之盛。決一陰之弱。其勢甚易。而爲其與陰眤比。受感已多。若不能決之。又決如莧陸之易折。則難免牽拘之累矣。人主之去邪。當用此道。然必須不至過暴。合於中行。可謂盡善。不然所決雖善。未爲光大也。伏願殿下。念聖人慮患之深意焉。
臣謹按姤之九五。曰以杞包瓜。程以求在下之賢爲 主意。朱以防始生之陰爲主意。二賢所論。雖若差異。然求賢。卽扶陽之義。防陰。卽禁邪之義。猶一圈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介道理。圓則河圖。方則洛書。初無二致也。伏願殿下。合而觀之。互發其義焉。
臣謹按萃之九五。旣得衆矣。又有位矣。無過咎矣。如是而猶有不我信者。非我之過也。不信者之過也。然亦不敢自謂無過。必曰吾道未光大也。益自修其元永貞之德。則無思不服而悔亡矣。如誕敷文德。而格苗之頑。卽其徵也。伏願殿下。凡遇橫逆之來。取此爻以省德焉。
臣謹按升之六五。坤爲土。土爲階。木生土下。必升階上。故取升階之象。而語其爻義。則以陰居尊。不能自立。賴有九二爲己之階。故其進也甚易。然先言貞吉。而後言升階者。其意葢謂苟不貞吉。雖有此階。不得以升也。先儒以此爻。爲兼踐阼升賢二義。而凡進德工夫。無非升階之事。其德也未至。則其升也亦無止。伏願殿下。思其所已升者。而勉其所未升者焉。
臣謹按困之九五。兌變爲艮。艮卽鼻也。兌反爲巽。巽卽股也。五之上下皆揜於陰。故有上劓下刖之象。而赤紱爲無用之具。人君之困。孰甚於此哉。雖然。能盡 誠求賢。若奉祭者然。則可以致賢而濟困矣。蓋易凡言祭祀之爻。非中實必中虛。中實。卽誠之象。中虛。卽誠之理也。九五在卦中爲實。故有此象。伏願殿下。至誠近實。與拯上下之困焉。
臣謹按井之九五。處坎之中。得水性之正。爲井道之成。而推源其始而言。則葢水泉出地。本自甘㓗。或汚於泥。或漏於瓮。或渫而不食。非井之罪也。處下故也。及至六四修治其甃。然後始知九五之泉。寒冽可食。良由處勢順便故爾。人君施澤於下。與此頗相類。修道於身。推及四海。而民莫不食其德。井之大用。至此 而進矣。伏願殿下。中正是修。以契井冽之象焉。
臣謹按革之九五。以兌變爲艮。艮爲猛獸。故取虎變之象。如湯武之革命者。可以當之。若世之狐媚取天下者。不足以語此也。姑以今世之事言之。所可革者在事上。隨事革弊。俾皆當理。則治道炳然如乕之文。豈待占決而有孚乎。伏願殿下。因時善革。以孚於化邦焉。
臣謹按鼎之六五。在上離之中。離本自坤來。則土德黃且中矣。互有兌。兌之上畫。分張於左右。則兩耳之象也。兌爲金而鉉是貫耳之具。故曰黃耳金鉉。葢以 五之虛中。應二之剛中。猶鼎之受金鉉之貫。鼎至於貫鉉以擧。則厥功成矣。試以天下爲鼎。賢臣爲鉉。而君有虛中之德。以通剛中之志。則天下可置諸安處矣。伏願殿下。反觀而體德焉。
臣謹按震之六五。以陰柔。處震動之時。上往下來。皆有危道。必須億度求中。隨宜應變。然後無所喪而有所事矣。方今聖德剛健。動無危厲。然古之聖后。安不忘危。矧乎今之時勢哉。伏願殿下。長慮而勿失中焉。
臣謹按艮之六五。取頰骨之象。何也。葢艮爲背立象。 故諸爻皆取背後之軆。而頰骨亦從背後可見。故取其象也。人於言語時。必動其輔。止其輔則言不出。惟口興戎。人皆可戒。而人主出言。尤宜致愼。故高宗三年。不言一言。而四海咸仰。莊王三年。不鳴一鳴。而諸侯皆驚。斯可見所謂艮輔者。非以不言爲正也。待時而言。言必有中。則終日言。未嘗有言也。雖然。其止也。其言也。要皆止乎中正。然後吉而悔亡。伏願殿下。愼其樞機。而罔失中正焉。
臣謹按漸之九五。取三歲不孕之象。何也。爲卦上有陽畫三。下有陰畫三。當中之兩畫。交易相受。而其受 也不深。且二五以中正相應。而三四以非道隔之。故其象如此。然陰陽正應。理必相合。故曰終莫之勝吉。今時之失正應。不止於三歲之久。天道助順。必獲所願。伏願殿下。安時處正。以俟漸復焉。
臣謹按歸妹之六五。以人君言。則爲抑尊尙德之義。以后妃言。則爲儉素去餙之義。以下嫁言。則爲謙降柔巽之義。此三者。隨位受用。靡不合道。王者修身齊家之事。盡在是矣。其取月象何也。互坎爲月。下體爲兌。兌爲毀折。故取月不盈之象。伏願殿下。觀象玩辭。各盡其用焉。
臣謹按豐之六五。以借明於人。譽歸於己爲吉。蓋我旣不明。又不資人之明。則其不明也無時而可開。必須任在下文明之才。俾開其掩蔽。然後慶譽可致也。今我殿下聰明有臨。固不待資人而有餘。然古之明王。未嘗自任其明。而不資於人。伏願殿下。勿求致慶。而求所以來章焉。
臣謹按旅之六五。雉是文明之物。離之象也。五在離體之中。爲主於離。故取射雉之象。夫射雉。細事。無當於君道。而猶取其義者。蓋以人君無旅。旅則失位。故不取君義。而只取卦象。亦春秋所謂天子無出之義 也。雖然。旣已失位。則惡有德合文明。終致令譽者乎。無已則有一焉。人君遭去邠之厄者。能用此道。則雖有亡矢之費。猶不失於譽命也。斯雖五位之不幸。而亂代之不可不知者也。伏願殿下。念文明之可以危光焉。
臣謹按巽之九五。曰先庚三日後庚三日。何謂也。葢巽是飜轉底兌。兌爲庚方。下兌爲先庚。上兌爲後庚。先庚三日。是丁日。後庚三日。是癸日。庚有變更之義。丁有丁寧之義。癸有揆度之義。欲人君於更變庶事之時。丁寧揆度於先後。而不致有悔也。大抵此爻與 蠱之彖。相爲表裡。甲爲十干之首。故蠱彖言先後甲。曰。終則有始。庚爲十干之過中。故此爻言先後庚曰。無初有終。造事之端。更事之權。可見於終始二字也。且以先天卦位觀之。則艮自西向南。歷三卦至兌。自北向東。歷三卦亦至兌。巽自南向東。歷三卦至震。自西向北。歷三卦亦至震。震兌在東屬甲乙。故文王於蠱彖。發先後甲之訓焉。以後天卦位觀之。則艮自東向南。歷三卦至坤。自北向西。歷三卦亦至坤。巽自南向西。歷三卦至乾。自東向北。歷三卦亦至乾。乾坤在西屬庚辛。故周公於是爻。發先後庚之訓焉。巽卦本 無艮。而九五變。則爲巽下艮上之蠱。故特於此爻明之。伏願殿下。參考兩卦之旨。難愼於始事更事之際焉。
臣謹按兌之九五。以信於上六。爲孚於剝何也。蓋卦爲說體。戒在妄說。上六卽剝陽之小人也。小人情態。甚是難辨。隱惡著善。順非而澤。君子信其諛說。則爲危厲之道。故不曰上六而直稱剝。以深戒之也。噫。堯舜之盛。亦有四㐫。君子之失。常在過信。要未可以世治主明。而不戒陰道之暗長也。矧乎陰有似陽之陰。始若與陽同波。而終必相剝爲龍而與乾戰者亦有 之。此不可不痛察者也。伏願殿下。勿察陰中之陰。而必察陽中之陰焉。
臣謹按渙之九五。汗取坎象。號取巽命象。居取陽實象。卽居積之財也。當天下渙散之時。發號惠民。如汗之浹身。散財業民。能成其大儲。固亦君道之美。然王者之所當爲。未止此也。故僅可爲無咎而已。伏願 殿下。罔以偏令小施。爲足以保民。必務其大且遠者焉。
臣謹按節之九五曰。甘節吉。所謂甘節者。不苦於節。如嗜甘味。無艱辛喫力底意思也。五爲節之主。而居 坤之中。土味作甘。故取甘象。蓋節之爲卦。水滿澤上。而節止之義也。凡物旣滿而節之。則合人情而無所苦。方今公私困甚。有如旣涸之澤。而擧世所務。惟在裁損。故民困滋烈。國用猶匱。是則可謂苦節。不可謂甘節也。昔鄒穆公時。以二石粟。易一石粃。爲鳧鴈食。吏以爲費。請以粟食之。公曰。爾知小計。不知大會。周諺曰。囊漏貯中。粟之在倉與在民。於我何擇。惟此一言。豈有司徒恤經費者所能及哉。然則今之專事裁損。恐無遺秉滯穗之意。而所益未補所損也。不特此也。天理之節文。人臣之名節。朝廷之節制。無非節 卦之用。而莫有合於甘節之道者。此非細故也。伏願殿下。毋偏於節損。而厚其源本焉。
臣謹按中孚之九五曰。有孚攣如。無咎。臣竊聞易凡言無咎者。皆始有咎而終無之義也。人君當使天下。被其化而不自覺。同於善而無係着可也。若必欲固結於我。有如拘攣。則雖以孚信得衆。初心已不出於至公。僅可謂無咎而已。不足謂之元吉矣。不然。豈有億兆歸心而不得元吉者乎。此與程傳差別。蓋有所受者矣。伏願殿下。擇其愚焉。
臣謹按小過之六五。卦爲雙夾成坎。故取雲雨象。坎 又爲弓爲穴。故取弋在穴象。互有兌。兌屬西。五在外卦。故取西郊象。蓋二氣均調。乃能成雨。是卦也陰多陽少。故有不雨之義。卦之中二爻象鳥身。上下四陰。象鳥翼。則宜取弋飛之象。而乃曰。公弋取彼在穴者。甚言陰雖多。不能大有所爲也。伏願殿下。求陽剛君子。以成大有爲之志焉。
臣謹按旣濟之九五。以先天圖。離位東。坎位西。故取東西之義。且東者陽也。西者陰也。陽指九五。陰指六二。五雖盛。處旣濟已過之時。二雖弱。處旣濟將盛之時。故此之殺牛。不如彼之禴祭也。禴者夏祭。離爲夏。 故取禴祭之義。坎體中實。離軆中虛。爲誠敬之象。故取祭祀之義。大抵凡祭祀。主於備物。則物勝誠而誠日以衰。主於誠敬。則誠勝物而物不足備。伏願殿下。誠敬恤祀。實受其福焉。
臣謹按未濟之六五。中而不正。猶曰貞言何也。正未必中。而中無不正也。離爲文明之象。又得陽剛之輔。故光盛而至於有暉。蘇軾所謂光出於有形之表。而不以力用者。是也。噫。暉生於光。光生於謙。六五爲未濟之謙主。故有光暉之吉。而能濟其未濟。謙之德其盛矣乎。伏願殿下。執中持謙。受人之光而濟時之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