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奏酌拟法院编制法缮单呈览折

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奏酌拟法院编制法缮单呈览折
沈家本
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初二日
1907年9月9日
  修订法律大臣、法部右待郎臣沈家本跪奏,为酌拟法院编制法,谨缮清单,恭折具陈,仰祈  鉴事。
  窃维东西各国宪政之萌芽,俱本于司法之独立,而司法之独立,实赖法律为之维持,息息贯通,捷于形影,对待之机,固不容偏废也。恭读本年五月二十七日上谕:“改按察使为提法使,分设审判厅,增易佐治员,著由东三省先行试办。此外直隶、江苏两省,择地先为试办,其馀各省,统限十五年一律通行”等因。钦此。为宪政之预备,奠自强之初基,睿谟宏远,钦佩莫名。
  伏查我朝官制等书,会典至详,然以行政而兼司法,揆诸今制,稍有未符。至如吏部处分则例,以六曹分职,审断虽立专门,而旨在惩戒,于治事之规程,权界之斠画,盖缺如也。臣曩膺简命修订法律,上年在大理院正卿任内,适值构缔伊始,深以审判官制诸多未备,非特辑专例,不足统一事权。乃饬馆员考古今之沿革,订中外之异同,分门纂辑,并令法律学堂日本教习、法学博士冈田朝太郎,帮同审查。该教习学识宏富,于泰西法制靡不洞彻,随时考证,足资甄择,逐条由臣折衷刊定,阅八月始克属稿。兹奉明诏涣布中外,复据法部、大理院,暨考察政治王大臣各官制清单,详加对勘,刻肤存贞,釐定十五章,共一百四十条。凡机体之设备、审级之制度、官吏之职掌、监督之权限,一一赅载,名曰法院编制法。惟其中有为各国之通则,而于今日之实际及中国之风习未宜因袭者,厥有数事:
  一曰定额。查各国审判制度,分初级审判、地方审判、高等审判、最高审判为四级。初级审判以判事一人专任,名单独制;地方审判为三人,高等审判为五人,最高审判为七人,名合议制。最新学说,颇主倡高等宜三人,最高宜五人者,盖一则可节省经费,一则可精选谳员。况开庭事宜,向责之审判长一人,定额过多,非惟邻于尸位,复恐群议纷如,意见各执,于裁判反致阻滞。兹拟采用其说,于初级审判厅用单独制,地方审判厅用折衷制。其事系初审者,仍用推事一人,若经预审或再审,增为三人。高等审判厅以上俱用合议制,惟每级按照各国酌减二人,以杜滥竽。此徽于今日实际,未宜因袭者也。
  一曰巡审,即巡回裁判。目本用之于区裁判之出张所,临时遣员裁判其事,大致与明之巡按御史及遣官审录之制相似。中国现在审判人材尚未储备,凡供帐之繁苛,胥吏之婪索,在所不免,利弊倚伏,无资补救。兹拟地方审判厅以上多设分厅,以分其责,必不得已,或于大理院临时酌量派遣,但仍以特别事件且关系重要者为限,高等审判厅以下不得援用也。
  一曰休假,约在中历自八月迨十月之间。其制仿于德国,于此时期适值收刈小麦、葡萄,故停止裁判,以免召集人证,日本因之,与中国农忙旧制同,本为恤农而设。然吾国农忙之制,未能实行,且休假之时仍须组立休假部,审理款项财产,登记建筑,及其他急迫不容稍缓者,屡事更张,徒形周折,日本近亦拟废其制矣。此二者揆诸吾国之风俗,未宜因袭者也。
  再大理本古官,于东汉时为廷尉,凡郡国疑谳,皆处当以报,所谓“廷尉,天下之平”是也。逮后厥名互更,要皆专司决劾奏狱,与今日东西各国大审院、帝国裁判所、最高法院等之审理终审事件者,阶级相等。顾名思义,乃全国唯一之最高法庭,宜设于京师首善之地,斯崇体制。惟各省幅员广袤,什倍外国,如事事责令来京上告,川陆修阻,交通不便,适形拖累。查德国乃联邦集合而成,各联邦自为风气,习惯所囿,至今未能刊改。帝国裁判所设立于沙格逊国之拉布基地方,今各联邦之高等裁判所,均有代表帝国裁判所之权。若法律问题关涉联邦者,即于联邦中之高等裁判所定之。关涉全国者,始于帝国裁判所定之。如巴维利亚之民事诉讼,不于帝国裁判所裁判,即其例也。兹拟折衷德制,凡距京较远等省,即于高等审判厅内附设大理分院,视事之繁简,酌分庭数,各庭推事强半之数,由大理院遴派,馀由该厅推事兼充。一切审判制度,俱准大理院办理,既免迁延时日,且可省小民跋涉之劳。此又限于我国今日特别情形,而未可以各国普通之例例之也。
  编辑之旨,即本以上数端,量予变通,虽期循各国通行之轨涂,仍不暌历世相沿之政习,谨缮清单,恭呈  御览。
  查宪政编查馆奏定章程,凡各项法律,均归该馆考核,以收统一法制之效。伏乞  饬下宪政编查馆,照章考核,请旨颁行,以垂永制,而严职守。
  所有酌拟《法院编制法》缘由,谨恭折具陈,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谨 奏。

本作品来自清朝时期的法令约章文书案牍。依据1910年12月18日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第三十一条第一项,该类别不能得著作权。


清朝政府结束超过一百年,再同时根据中华民国《著作权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以及通常法人及非法人组织作品保护期所约定,该类作品已无事实持有者而无论在何地均属于公有领域。而该类作品因属政府公文,故在美国亦为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后来方便今人阅读,而加入标点符号的版权状况可能是:

  1. 若由维基文库用户自己的方式加入标点符号,依据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及GNU自由文档许可证(GFDL)的条款释出。
  2. 1999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关于古籍标点等著作权问题的答复《权司1999第45号》,认为仅加标点不足以有创作性,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取代其地位)的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至少应当支付相应的对价。此处民法通则的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与著作权是分别的话题。
  3. 中华民国94年(2005年)4月15日,中华民国经济部智慧财产局智慧财产局解释令函存档)也认为仅对古文加标点不足以取得新著作权。

另请参见:章忠信《著作权笔记·句读的著作权保护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