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挚堂遗稿
上篇
作者:任允挚堂
下篇

编辑

宋氏能相妇传

编辑

韩持平启震之女。宋氏之妇也。幼稺丧母。哀毁惟笃。及其嫁也。或相其箧笥。有其亲之笔迹则辄不忍悲。涕泪湿衣裳。尝有从兄弟与其夫论志曰。吾慕栗谷之道德与其荣贵也。其夫亦以为是。诸人出。韩问其夫曰。诸兄之言如何。曰。好。韩哂之。夫曰。何哂。对曰。妾思之。夫栗谷之所以为栗谷者。以其有道德也。使栗谷贫贱而居于深山陋巷。有何损乎其德哉。虽荣贵。

有何加焉。今夫诸兄。但言其道德。是诚慕德耳。俱言其道德荣贵。是非慕德也。实其心则慕贵矣。夫子以为好。无乃不可乎。夫于是服其识。遂兴起而修学以成儒也。事舅姑。尽妇道。其姑尝亲执缫。诸妇请以身代之。不许。诸妇因各归私室。韩独不敢归。吹火相其役。踖踖然敬恭而不懈。盖闷其劳。欲协爨以易其事也。韩非特有识行而已。亦有文才。其父亲以世俗区区之语为信而不教书。然往往涉书史。略通大义焉。不幸短命死。岂不惜哉。

赞曰。宋氏妇韩。令德孔饬。既孝于亲。又达厥识。引夫当道。励志为学。古称女士。非是之谓。不椓其年。未见其止。生何夺何。难谌者理。

崔洪二女传

编辑

崔洪二女者。三嘉武人洪氏之妻及女也。武人为人所杀。二女欲为报仇。相与语曰。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孝节耳。妻之报夫雠。节也。子之报父仇。孝也。今夫子不幸而为人所害。吾等贪生而不报雠。则将何以见夫子于地下。且何以立于世乎。于是。挟剑而窥仇家。数年乃得遇。剌而杀之。入县告之故。太守以闻。朝廷义之。赦杀人罪。复其户无所与。君子谓二女之事。烈而孝。且有勇焉。虽男子。不能及矣。诗云彼其之子。舍命不渝。二女之谓欤。

十一

编辑

论豫让

编辑

世称豫让为义士。以吾观之。非真义士也。夫孝子。父虽不慈。子事以孝。忠臣。君虽不礼。臣事以忠。今豫让尝事范中行氏。智伯灭之。让不为报仇。反臣事智伯。此中行遇豫让众人故也。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至再至三。此智伯遇豫让国士故也。是则让只为其礼遇矣。非以忠报之也。若使智伯遇豫让如中行。让必复事赵襄子。是让之为让。特幸而已。且让既受国士之遇。则所言宜无不听。当智伯之求地于韩,魏也。让何不以死矫其非。使智伯不行不义。智伯之攻晋阳也。让又何不以死争之。以其君不陷于死地。而顾区区挟匕首。为报仇计何哉。呜呼。让既不能效节于中行。又不能匡救于智伯。而毕竟一死。不过为匹夫之谅而已。则乌得为忠与义也。

论辅果

编辑

人臣爱身则不能尽其忠。国戚爱身则不能保宗祀。辅果之别族。是也。智宣子以瑶为嗣。果谏不听。辄变姓氏。隐而避祸。何其工于谋身而拙于谋国也。戚臣之义。果如是乎。呜呼。使果小知宗祀之重。共休戚之义。则正当辅佐嗣子。殚心匡救。终无奈何。则继之以死。如史鱼之尸谏。则智伯虽顽。安知不感其诚而改其过。而智氏之祀不灭乎。若然则果虽死。不愈于生乎。不然。当宣子之不从其谏也。抱祭器而逃。以存其宗祀。如殷之微子。亦愈于变姓绝族而生矣。而果乃背君忘先。区区爱一身。独免于祸。甚矣其不忠不孝也。豫子羁旅之臣。尚不忘国士之遇。杀身报其君。果以贵戚之臣而反如此。抑独何心哉。

论微生高乞醢

编辑

天地造化。其理孔直。人得此直理而生。不可有枉。枉之毫厘。生理遂灭。故君子必慎焉。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皆存此直理也。如微生高乞醢媚人。所枉者虽小。害直则甚大。宜其不免于圣人之诛也。夫所谓直者。有无取与。惟视其义而已。若以有为无。以无为有。与不当取而取。不可与而与之。皆不得为直。高安得为直哉。或曰。事亦有难处者。如亲切之人有不得已之须。恃我必与而恳告其情。既喩其无。而求之益固则将奈何。以吾推之。高必有此等不得已之故尔。吾疑其不害为君子笃厚之道。子之言无乃过耶。曰然。夫君子之存心处事。当直截诚信。不可以一毫苟。故孔子不许颜路之请车为椁。盖以不当与而苟与。非诚心与直道故也。况可以拘于颜私。曲意徇物。自陷于苟且不直之科哉。君子虽笃厚。未闻有此道也。曰。然则人有以父兄之病。告急乞药。而吾之所无而邻之所有也。亦将以害直而不求与之乎。曰否。人命之重。重于乞邻之嫌。重之所在。嫌反为轻。孟子以嫂溺援手为权也者。盖此类也。且醢之为物。微而无所关。求乞之事。又常情之所不欲。则高何为独不然。然而高以无所关之物。不欲为之事。强为人行之。是其心必在于掠美市恩。有若取诸宫中而与之者然。然则其不直。尤孰甚焉。观此一事。其人可知。故夫子斥之若是之严也。是故。君子于乞邻之中。当权轻重处之。而乞之与之。又必以实。则直亦在其中。亦未可以执一论也。然则谓高直者。不已左矣乎。夫子他日又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若微生高。其亦幸而免也夫。

论颜子所乐

编辑

或问于余曰。夫子称颜子不改其乐。颜子所乐者何事欤。曰乐天也。天者何。天即理也。吾性中自有一个天。颜子所乐者此也。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夫众人。有此乐而失之者也。圣人。性此乐而尽之者也。学者。知此乐而求之者也。然乐由学而后得。非学。不可以得其乐也。颜子之言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夫子又称其为人也。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失之矣。其好学之笃如此。故遂至于三月不违仁。而欲罢不能。其乐可知也。其去圣人之乐。特一息耳。其视众人之乐。不越乎荣辱得丧之间者。奚翅霄壤虫鹄之别哉。曰。是则然矣。而夫子谓颜子屡空。然则颜路亦安得免菽水之空乎。常人亦必欲便养其亲。以颜子之贤。不忧父母之不能便养。而泰然自乐乎。曰。是不然。岂不闻曾子正冠绝缨。捉衿肘见乎。其贫若此。而事亲则必有酒肉。务以养志。颜子虽贫。安知其养亲。不如曾子之养志。而至于菽水之空乎。且虽忧于不能养亲。其所忧者。乃天理也。则是亦乐天。乌可谓之忧乎。又乌可疑其改乐哉。愚则以为颜子之屡空。便是乐天也。何则。惟其乐天而忘其贫。故不自知其贫而无意求免。至于屡空。然则以其屡空为乐天。不亦宜乎。此孔子所以深贤之而称之也。孔颜之乐。同是天矣。而孔子则饭䟽曲肱而乐在其中。颜子则箪瓢陋巷而不改其乐。在与不改。有勉不勉。守与化之间而已。匪乐之有二也。若假以寿则不日而化。而其乐与圣人同矣。岂止于亚圣而已耶。此又孔子所以深惜之而恸之也。曰。圣本生知。非学所能至。而子乃谓假之以寿。颜子不止于亚圣。然则圣亦可以学而至乎。吾又窃惑焉。曰。圣人与我同类者也。众人与圣同得此太极之理。以为性耳。特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有知愚贤不肖之等。然其所受之本性则同矣。是以。觉者。知吾性之与尧舜同。而求必得之。如行者之寻家。食者之求饱。以期必至于圣。夫圣之为言。不过大而化之之名而已。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凡人尚可以为尧舜。况颜子亚圣之资乎。虽然。欲为圣。当先求颜子之所乐。欲求颜子之所乐。当先学颜子之好学。好学如之何。四勿而已。四勿。当自博约始。

论子路

编辑

余于子路事。窃有惑焉。审思而莫晓其义也。孔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夫以子路之贤。岂不识此义哉。且子路不悦于夫子之见南子。所以不悦者。以见恶人为非义耳。此虽不知圣人之道无可无不可。而其义则正矣。然而子路仕于卫。则以恶人为国母。而为其臣子矣。犹不觉其非义。而一反于前日之不悦。何也。以子路之贤而胡为其然乎。吾所未晓者。一也。且蒯聩欲杀母而见逐于父。辄据国以拒其父。都是无父之人尔。贼伦乱常。孰加于是。夫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子路尝闻此义于夫子。疑夫子之欲往佛之召。而今反失身于无父之国。而卒死其乱。吾所未晓者。二也。且子路尝问于夫子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卫君者辄也。夫子答之以正名。则疑其迂。观乎此言。则若初不识卫君之为无父之人者。以子路之贤。而何其谬之甚哉。吾所未晓者。三也。然则子路之仕卫。果何说也。若以为欲行其道。则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天下宁有贼伦乱常而行道乎其国之理乎哉。余常见世人之昧于出处行藏之义。而汨于利欲。耽于爵禄。终至于丧身亡家者。而叹曰。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者。虽富且贵。岂可以吾身易哉。且身既不能保。则富贵亦将安用乎。既而考子路之事。则又叹曰。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以子路之贤而事无父之君。食不义之禄。尚且如彼。卒及于祸。则他人何足责哉。吾闻子路勇于为义。有闻未及行则惟恐有闻。人告之有过则喜。责善非朋友之道乎。而其贤朋友如颜,曾,冉,闵,游,夏之徒。如彼其众。宜有以行藏之义忠告而善道之者。然而若此者。何哉。岂告之而子路以不知为知。自以为是而不听也欤。噫。以子路之贤。有大圣之师。众贤之友。而其出处乖义。死不得所。如此而尚不觉悟。乃以区区不免冠。为正终之义。此吾所以重以为惑。而终不能晓焉者也。岂其勇有馀而知不足。故无所取裁而以致此也欤。夫子尝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今果然矣。悲夫。

论贾谊

编辑

贾生。洛阳少年书生也。当汉文之世。天下治平。万民乐业。可谓生逢盛世矣。贾生以王佐之才。遭有德之君。可谓进得贤君矣。生逢盛世。进得贤君。而己又抱才。则又可谓当一治之运矣。夫自古致治之难者。以虽有可为之君。而无辅弼之臣。虽有才俊之臣而无可佐之君也。今贾生抱其才而得其君。宜乎得展其所蕴。而反不能焉者。何哉。岂以汲汲乎更张。而且其言过激。使汉文疑其轻浮而不用耶。不然。何始亲而终踈也。汉文初见贾生而喜之。以为博士。时贾年仅二十馀。而一岁中。超迁至太中大夫。亦可谓不次之用矣。贾生请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立汉制。更秦法。则帝谦让未遑而已。非拒之不纳也。谊又言务农之为本。则帝感其言。而亲耕以率天下之民。亦不可谓不用其言也。然而终于斯而已。不复闻其大用。岂非有所以者欤。高帝创业垂统。萧何立汉法度。大纲已备。特所小者。三代治天下之具也。而文帝守成之君也。惟务实德而不急于更张。然其天资英特。志气豪迈。非安于小康而画于有为者也。惜乎。贾生之志太锐而做事之无渐也。如我无济世之才则已。谊则既有其才矣。不遇其君则已。谊又遇贤君矣。既有其才。又得其君则正当以皋,夔,伊,傅之志。尧,舜,汤,文之治。自期而期君。嘉言嘉谟。日进于前。可因者因之。可改者改之。而从容启沃。纳约自牖。积以诚意。摩以岁月。则以汉文之贤。岂有终不能用之理乎哉。谊知不出此。而徒汲汲于变更法制。受疑阻于君。而终不能展其才。赍志而没。使天下万世。不复知隆古之可复于后世也。岂不悲哉。岂不惜哉。呜呼。才不借于异代。则贾生亦当时之伊,傅也。而终不见用于贤主则抑亦是天也。谊其奈天何哉。

论李陵

编辑

余观汉史。至李陵事。未尝不掩卷也。或曰。李陵之降匈奴。非真失节也。力不赡而势无奈何。故不得已而姑为诈降。将以图后日之报汉耳。若无李緖之事则武帝不杀陵母。又非武帝之杀其母。则陵必得单于头。归以报汉而谢其罪矣。陵之背汉。非陵之罪也。武帝激之也。吾故曰非真失节也。曰。不然。既已失节焉则复焉有真假于其间哉。夫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女而弃其夫从他人。一日而归。是为失节之妇。臣而弃其君仕于他国。受其爵食其禄。虽一日而成功以返。是为失节之臣耳。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陵以堂堂中国天子之臣。不能办一死于军败之日。而屈膝虏庭。甘为犬羊之臣仆。扬扬自得。恬不知愧。真狗彘不食其馀者也。呜呼。枉尺而直寻。君子不由也。藉使陵异日成功以报汉。所枉者莫大。区区小功。奚足以偿其所失之大节乎。委质为臣而求杀之。以为二心而豫子不为也。则若陵者。其亦豫子之罪人也欤。或又曰。陵初虽失节。后乃若之何。则可以补其过乎。曰。在陵之道。不论其始终。而只有一死而已。当其军败。无可为之时。力战以死如韩延年。则不失为忠臣矣。既不能为此。则其闻母死也。乃上䟽于武帝曰。臣奉命讨贼。非敢不竭力也。众寡不敌。致辱君命。不忠莫大矣。臣无面目归报陛下。欲姑忍辱以图后日。虽非臣素心。而自辱辱君。罪当万戮。然犹冀蒙陛下仁覆之德。假以时月。得以系单于之颈于天廷。以报陛下于万一。而亦将以慰老母之心矣。今陛下闻传言之误而杀臣之母。此乃由臣而臣母死尔。臣既辱君命而贻羞于国家。为不忠之臣。又缘臣无状而致母之死。为不孝之子。不忠不孝。是天下万世之罪人也。臣何可一日立于世哉。是故。自杀以报君亲也。以授使者。而伏剑死则可以小赎前愆之万一矣。而陵非但不能此。当武帝之遣使招陵也。乃反怒谓使者曰。吾何负于汉。而诛吾家耶。自是为单于婿。而耽荣利乐富贵。小无顾恋哀痛之意。噫。陵之不仁不忠。一至于此乎。且陵非特已为叛逆之臣而已。又为单于。游说苏武。此正诗所云有䩄面目者也。至于武不听而誓之以死。则陵乃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而去。呜呼。秉彜之根于心而犹不可泯者。有如斯夫。以陵之丧其本心者。而见苏武之贞忠。不觉喟然而泣。是泣也。非为人泣也。中心达于面貌。故曰天不可诬也。嗟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夷狄者。以其有三纲五伦也。至于陵者。伦纲灭绝无馀。人类而入于禽兽。中国而变为夷狄。宁不痛哉。宁不悲哉。

论温峤绝裾

编辑

论曰。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古语亦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未有不孝于亲而能忠其君者矣。晋之温峤。本以笃孝闻于乡里。当西晋之亡。四海鼎沸。夷狄云兴。刘琨,段匹䃅等。相与歃血同盟。遣使奉表。劝进于琅琊王。琨谓太真曰。吾当立功河朔。卿其延誉江南。勉之。太真遂将命而行。临行。其母崔氏执其裾。则太真辄绝其裾而去。夫母之执其裾者。爱子之至。不顾救时之义。而虑其或陷于危亡也。子之绝裾者。惧其母之不舍。而无以成功业而显当世也。呜呼。父子。五伦之元也。而相爱者。天理也。功业。名利之基也。而欲成者。己私也。以功业之己私。而害天伦之大恩。虽不仁者。尚或不为。况太真以孝称者。其何忍为此乎。噫。为人臣子者。若奉君命于危乱之际。则义不得以顾私恩。然念亲之疾患。想亲之念己。而不忍于拜辞之时。太真此行。非君命也。乃刘琨之命也。则太真胡不以老母辞而使他人行也。或曰。刘琨之必遣太真者。岂徒尔哉。若遣他人而误事。则晋之兴复。未可保。太真之不辞。亦以此也。曰。不然。人才之盛。未有如此时者。虽微太真。岂无一人可使者哉。况当时太真与元帝。君臣之分未定。辞以母故而不赴。有何伤于忠。嗟乎当其绝裾而行也。其母之心当如何哉。诗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使太真果有笃孝如当时之言。则其何忍为此乎。吾故曰。观于此事而知其非真有诚孝者。而亦知其非真忠于君者也。或曰。太真素以忠烈慷慨称。当国破君辱之际。不胜悲愤之忱。与刘琨诸人。同心戮力。立元帝以图中兴之业。晋之存亡。在此一举。虽云与元帝君臣之分未定。为当日晋之臣子者。何忍坐视其宗社之不血。中国之陆沉。而不思所以兴复之道哉。太真之不得两全忠孝固也。子何剌之深乎。曰。此亦有不然者。使其母。幸而通达事理如陈婴之母。勉戒其子而送之。则忠孝二者。初不失一矣。今既不然则为子者。当柔色婉容。备陈国家罔极之状。臣子当行之义。俟其解惑宽怀而从容拜辞。则内可以不失孝于亲。外可以尽忠节于国。其功业名节。视绝裾割恩为忍心失孝之子而成者。果何如也。孟子曰。𥌒瞍杀人。舜必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欣然乐而忘天下。天下犹然。况区区功利之私。而遗亲割恩。看作寻常。孝子果如是乎。能不为大舜之罪人乎。若曰无他人可使者。而必太真然后可以兴复。如或者之言。而其母无解惑之望。忠孝有两全之难。则太真此行。容有可诿。今也既无是理而犹为此。则是岂人子所忍出。而亦岂非出于利欲之私者哉。噫。以慈母至爱之情。当乱而念子之身。宜无所不至矣。如其子绝裾而往。卒死于乱而不能复见。则慈母终天之痛。为如何哉。设或不死。比其返也。老母焦灼成病。已归泉壤。则太真虽没齿哭泣。何及之有。虽哀毁灭性。又何足尚。夫所谓孝者。顺志之谓也。则太真之绝裾。果可谓顺志乎。呜呼。若太真者。其不得罪于名教。亦幸矣。当时之称以笃孝者。吾斯之未信也。呜呼。孝者百行之源。既失于本源。则虽尽天下之贤能。馀不足道也。虽能尽瘁王室功烈卓卓如也。未有不孝于亲而能真忠于君者也。又何取焉。向使太真当其母之执裾也。憣然承志。辞谢刘琨。终身养老于蓬茨之下。为全孝之子。则虽未显名于当时。岂不有光于万世也哉。昔者诸葛孔明当汉末。躬耕而不求闻达。后应昭烈之三聘。遂成鼎足之业。令名无穷焉。故德修于身。则令闻自彰。身不修德而先有意于功名。则虽或立功于一时。不免万世之尚论矣。蕫仲舒曰。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若太真者。可谓背道谊而上功利。自贼其百行之源。而不免于君子之诛也欤。

论司马温公

编辑

司马温公。宋之贤相也。其平生所行。无不可对人言者。则其贤可知耳。复焉有可论也哉。然其见识尚有乖于春秋大义者。何哉。无乃神宗所谓迂阔而然欤。抑亦有所蔽而不自觉其误欤。岂以斯人之贤而若是乎哉。余常窃有惑焉而不能自释。因以述吾意而为之论曰。天生万物。惟人最贵者。以其有三纲五伦也。五伦君臣居其首。名义一定。则截然不可犯。此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故孔子作春秋。必致谨于此。赵盾不讨贼则书曰赵盾弑其君。陈恒弑康公则必沐浴而请讨。其义岂不至严且重也欤。呜呼。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苟或有犯于此。而君非桀纣之罪极恶盈。臣非汤武之奉天救民。则不得免篡逆之罪矣。况献帝以冲年承桓灵之无道。而又为卓贼之所制。虽未有拨乱之才德。亦未有失德之可言。而彼曹操者。以奸雄之资。承卓之凶。挟其谲诈。肆作乱逆。危逼君父。贼杀国母。凡人臣之不敢为不忍为之事。无所不为。而终至于篡夺而与其子曰。吾为文王。呜呼。文王大圣也。天下讼狱讴歌者。不之纣而之文王。故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文王又率商之叛国。以服事殷。故孔子称其至德也。今操挟诈术以胁天子而夺天位。所未为者。特禅受一著。而乃敢自拟文王。若莾贼之自方于周公。噫嘻痛矣。其阴谲凶毒之罪。上通于天。十倍于莾卓诸贼。千载之下。尚令人愤疾。欲食其肉。后之操史笔者。正宜明目张胆。大书特书。正其篡逆之罪。使不得与于帝王之统。俾万世之乱臣贼子。小知君臣大义之截然不可犯。而异哉。温公之持论也。其言曰。汉氏播迁。太祖奉迎而相之。披荆棘以立朝廷。其名义足以结民。又曰。魏取天下于盗。非取之于汉室。又曰。魏武有大功于天下。愚未知其所谓大功者。果何指也。使操能殚尽忠贞。奉迎天王。扫清盗贼。匡救王室。以安宗社而定四海。则可谓云尔已矣。今操之焦心劳力。不遑启处者。非为王室也。乃阴谋篡夺之计也。特渠之私而已。有何功之足称哉。在渠之子孙臣庶。则犹可如此说。岂温公所可称者哉。而其言如彼。有若为操地者。何也。果如温公之言。自古为国家平乱贼者。虽篡夺其君。皆将谓取诸盗。而不谓之乱逆乎。此吾所以重以为惑者也。且夫汉昭烈以汉室宗亲。兼有英雄之资。信义著于天下。必能攘除奸贼。光济大业。以兴汉室而操以奸谋。先据势位。窃汉威柄。呑有天下之半。吴又据有江左之全。故昭烈仅能成鼎足之势于一隅梁益。而大业未半。又不幸中途崩殂。此千秋英䧺志士所以扼腕咨嗟者也。夫帝之为号。重且大矣。春秋之义。至为严截。而今温公乃以正统许魏。帝号与曹。而反以僭王视蜀汉。闰位处刘氏。此何意也。或曰。此时海内争雄。三国鼎足。而魏有天下十之八。小大有等。论以正闰。则正统宜归于大矣。此温公所以仍晋史之旧。而不得不与魏者也。曰。是不然。春秋之义。王室虽微。必尊之。僭国虽大。必绌之。尊之绌之。唯义之视而已。岂可以小大论哉。信斯言也。王莾可使帝新。而胡不帝莾。而独帝操乎。元帝不当绍晋。而胡为与元。而独绌昭烈乎。藉使当时无蜀而魏尽有天下。则不可以篡贬。而一统无所属。今益州虽曰罢弊。乃是汉室之胄也。虽不得中天下而立正四海之民。然继献帝正位号。而汉家遗业未尝绝也。则正统不归此而将焉归哉。以诸葛孔明之贤且智。其言宜无不信也。而乃于草庐三顾之日。首以帝室之胄称昭烈。则昭烈之为汉氏之后。而非如刘宋之犹有可议者。岂不灼然明甚。而温公乃曰。昭烈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踈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是非难辨。故不敢以光武及晋元帝为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又何其傎也。若以昭烈谓非汉裔。则孔明岂欺我哉。若谓族属踈远。不可绍汉。则篡夺之贼。独可以继统耶。其谓昭烈曰。汉王。而谓丕曰帝。汉伐魏则曰汉相诸葛亮入冦。魏侵汉则曰帝伐汉。余读资治通鉴。每于此等处。不堪见不欲见。不觉废卷而叹也。嗟乎。人之意见。虽曰不同。以温公之贤。何如是乖缪也。呜呼。向使无朱子之作纲目以明春秋之义。则后世之包藏凶逆。睥睨神器者。借此为口实。而将不胜其接迹。谁当执其咎。吁。穷格未至之害。一至此哉。

论王安石

编辑

凡为天下国家有二焉。曰王道也。霸道也。何谓王道。以实心行仁义之谓。尧,舜,汤,文之道。是也。何谓霸道。假仁义以服人之谓。齐桓,晋文之道。是也。孟子谓五霸。三王之罪人。然而犹知仁义之为美。而久假不归。一匡天下。则其视卫鞅,范雎之徒。不识仁义之为何事。而惟利是喩。惟富国强兵之术是务。游说时君。毒痡生民。涂炭天下者。亦有间焉。故孟子又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嗟乎。利。诚乱之枢也。故君子以仁义为利。不以利为利。今夫王安石。以经学儒术闻天下。天下士大夫皆曰。安石不出。其如苍生何。其负一世之望可知也。而又幸神宗有大有为之志。闻其名而举而任之以天下之重。则安石之得君而行乎国政。不可谓不久且专矣。当以尧舜为君之道。进戒于君。以稷契为臣之道。自勉于己。庶几天下治安。万民乐业。何患乎无财用哉。有子曰。百姓足。君谁与不足。百姓不足。君谁与足。善哉言乎。为天下国家者。知此意然后泽可下而治可成矣。噫。安石之平日所自期者。岂在稷契之下。而迹其所行。反出于五霸之所不为。外本内末。惟货利是崇。富强是谋。躬驾以随卫,范之后。而不以生民困瘁为念。不以天下安危为忧。遂使宋德浸衰。日骎骎趍乱亡而莫之救。终至于徽。钦北狩。高宗南迁。吁。是谁之罪也。或曰。荆公好学而泥古。故所见迂阔。且狷狭小容。执拗不通。故遂至于误国而得小人之名。其志则狷介之士也。直谓之小人则冤矣。曰。不然。曏也吾意。亦如子言。今也更取其言行录与太史氏所记而细考之。则其心与行。诚是真小人耳。何则。夫君子者。其制行也如光风霁月。处心也如皎日中天。无一毫回互邪僻之意。而公平易直。无间物我。以天下之心为己心。今夫安石。以经术儒者。目见先王之法政。口诵圣贤之遗训。而遇有志之主。任天下之重。而秉国十年。无一可纪之善。而惟喜同恶异。言新法之可行者。悦而亲之。言其不可行者。恶而斥之。致使小人日进。君子日远。欧阳公朋党论所谓君子与君子为朋。小人与小人为朋者。真格言也。今安石所进用。皆奸险谮谄剖克之辈。则安石亦安得免小人之归也哉。夫大臣者。以人事君。而安石则直言不讳者屏逐之。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而安石则一言不合。辄以去要君。其君谢之则止不复言。其存心处事。回互不直。一至于此。儒者固如是乎。且夫人君所畏者天灾也。所惮者人言也。而安石乃曰。天灾不足畏。人言不可恤。自古及今。名为小人者何限。而亦未闻出此言者矣。盖安石所以云然者。无他。只是恐新法之不得行尔。新法之终至祸国。虽安石亦岂不虑。而固执不改者。抑何心肠。以此观之。则虽因此致亡。亦不顾矣。呜呼。若使安石。更十年秉国。则北狩之辱。不待徽,钦。而南迁之举。已在神宗之世也。吾故曰宋祚不绝。安石非久去国而死尔。

论岳飞奉诏班师

编辑

或曰。人皆以岳武穆之班师为非。然孔子之趍君命。不俟驾而行。则武穆一日奉十二金牌。而可以不班师乎。曰。不然。孔子之不俟驾。事君之常礼耳。若岳公事。则异于是。其奉命讨贼也。君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岳公告君曰。今欲恢复。先正国本。以安人心。然后不常厥居。以示无忘复雠之志。君臣丁宁相勉与之成言者。惟在于复仇。则以岳公贯日之忠。其唾手必报。誓死靡悔之志。当如何哉。当是时也。金人败盟。士气百倍。所向无前。虏势大衄。旧疆几复。势若席卷。君命虽重。何可半途撤归。而前功尽弃乎。其不宜班也明矣。曰。是则然矣。抑亦有不然者。昔日出征。君命也。今日班师。君命也。君命则一也。今此一日十二牌至而不还。则必有违命之罪。其在武穆之道。当若之何而可以两不失宜乎。曰。然。岳公宜驻师郾城。而遣骑驰奏曰。臣受命讨贼。灭在朝夕。愿陛下借臣时月之暇。臣誓当献䤋太庙。报不共戴天之仇。雪万世难刷之耻。扫清幕南。恢复中原。然后归伏𫓧钺。以受违命之罪。则臣当含笑入地。死无所恨。机不可失。时难再至。臣不敢奉诏。如此则高宗虽昏。必不至于更召矣。秦桧虽奸。亦不敢复容喙矣。夫然后奖率三军。廓清中原。奉还二帝。而归身司败。以请前日之罪。则其忠义之凛凛。功光之烈烈。可以动天地而争日月。于斯时也。虽以高宗之丧其良心者。秉彜之天。销铄不得。上喜父皇母后之生还。下幸祖宗疆土之回复。自不觉手舞足蹈。而将酬功之不暇。又何罪之可言也哉。呜呼。权者。应变处事之宜。虽不可轻用。而亦有时乎不得不用者。若舜之不告而娶。与孟子所谓嫂溺援手之类。是也。舜如告则不得娶。不得娶则终身无后。为不孝之罪人矣。嫂溺不援则嫂死。嫂死则为杀嫂之人耳。武穆之奉诏班师而不得报仇。何以异于是哉。夫权之为言。称物之轻重而权度之谓也。此所谓时措之宜也。惜乎。岳公之智不及于达权。而不自知其反陷于谋国不忠之科也。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盖人君深处九重之内。在外军务。不可遥度。故汉文帝谓周亚夫曰。阃以外将军制之。高宗既以讨贼。委之于武穆。则今虽为奸臣之所卖而召之。其实召之者。乃秦桧而非高宗。则其可不复请命而遽还哉。藉使高宗召之。武穆既受阃外之责。则复仇之义重而违命之罪反轻。断不可遽然奉诏而班。以误国家之大计也。嗟乎。武穆不识时措之宜。进不能为国灭贼。以酬平生之忠志。退又不能见几而作。如韩世忠之骑驴西湖。而父子倂首就戮于奸贼之手。良可悲也。余故特论之。以为后世之不达权宜。而反陷不忠者之戒。

编辑

续书先夫子所写诗经后

编辑

噫。此先夫子之所书而未卒者也。夫子之手迹。盖有尚书,诗经,楚辞与杂记。而诗经则才写其半而且字体悬殊。杂乎古纸中。如其有子则可以继其志。而续其书矣。今既无其子则其为成物也难矣。杂于古纸则其不为覆甁之纸也亦难矣。余以未亡妇女之笔。续夫子之书。极知其不可。然而夫子所遗者止此。若不成完篇于残喘之未绝。则其遗迹也。亦随以泯没矣。余用是隐痛之。每有意续其緖。而不获其便。戊寅夏。因归宁之行。遂敢携至。自季秋随隙下笔。至翌年四月而始卒其业。盖自周南关雎。以至小雅祈父篇十月之交第二章四句。是夫子之所写。自其第五句以下。则皆吾所写也。且自二南风雅颂篇题及其大旨。又皆吾所写者也。因以妆之而藏于箧笥。呜呼。凡人之遗迹所以贵且重之者。是子孙耳。今也其谁为贵重。悲夫。

续书先夫子所写楚辞后

编辑

呜呼。此亦夫子之所书而未成编者也。吾所以续其书者。亦犹续诗经之意也。盖自离骚以至九章。第三章六十四句。夫子之所写也。自其末二句。至于远游。乃吾所写者也。遂妆之。而与诗经并藏诸一箧笥。聊自慰隐痛之怀云。己卯夏闰。未亡人任涕泣而书。

编辑

理气心性说

编辑

夫天者何也。形而巍巍以极其大。心而生生以极其仁者也。地者何也。配乎天以成造化者也。人者何也。受天地之中。以生乎两间。而冠万物为三才者也。夫天地之至大也。而人以藐然之身。处于其间。参为三才。何耶。以其能体天地之道。而与之合其德也。或曰。闻天地之造万物。万物之受其生。莫非阴阳动静合散之理。然则万物本一源耳。人与物。形色虽殊。而其道则宜若无别矣。人独体天地之道。而能与之合其德。物则莫之敢与焉。其故何哉。且天地造化之道可得闻乎。曰。天道神妙莫测。故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以闻焉。则自非穷理尽性而知天者。未足以与议于此也。虽然。圣贤遗训布在方策。开示来学昭如日星。则学者又何可以神妙莫测。而置诸不可知之域。而不思所以穷其理也哉。愚请因是而先言造化之道。次论人物之心性。以请教于知者可乎。濂溪先生之言曰。无极而太极。又曰。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朱子曰。太极二五。本混融而无间。盖天地之道。无他焉。以其阴阳五行之气。与夫太极无妄之理。赋与于物。而使万物咸育其生而已。夫理者。气之体也。气者。理之器也。此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人多误认朱子有是理而后有是气之训。乃以太极。为超形气一圆圈之物。甚不然也。无其气则理何从挂撘而成造化乎。太极不过阴阳之理。非阴阳之外。别有个理耳。只是阴阳之自然如此之谓理也。其理之至极无加之谓太极也。非理气固无所自。而非气。理又何从而有乎。只即气而认取其意思而已可也。无离合。无分段。无罅缝。夫焉有先后彼此之可论哉。曰。周子曰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又曰。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由是观之。则太极动而后阳始生。静而后阴乃生。阳变阴合。然后五行生。其先后条理。了然无疑。子之见。无乃误耶。曰。自古论道体者。语每如此。学者当活看。不以辞害义。可也。朱子于中庸。释天命之谓性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如以辞而已。则是为气先成形。而后理始赋于物。可乎。盖气有形而易见。理无为而难窥。朱子恐人之但知有气而不知有理。但知二五之流行不齐。而不知皆原于一太极。故欲其易晓而指示之如此。周子之意。亦若是已矣。盖原其未然而立言尔。非谓此理悬空独立。而或动或静或变或合。而乃生二实五殊。而又始化生万物也。夫动者是阳。而其所以动之理则太极也。此之谓太极动而生阳。静者是阴。而其所以静之理则太极也。此之谓太极静而生阴也。而其动静也又必以渐。故动之始也。微阳肇生。至于动极。阳盛而复消为静。静之始也。微阴肇生。至于静极。阴盛而还消为动。如此循环而无始无终。所谓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者。然也。且夫五行者。质具于地。而气行乎天者也。所谓一变一合而生五行者。亦皆源其未然而言。其生之序。非以阴阳五行分作两项事也。故曰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夫阴阳异位。动静异时。而皆不能离乎太极。四时异序五行异质。而皆莫能外乎太极。精粗本末。五殊二实。无彼此无馀欠。而太极者。又无形兆之可言。此之谓无极也。夫太极之有动静。是天道之流行。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合散屈伸。乃阴阳之良能也。生长收藏。即五行之性情也。良能也。性情也。即太极之所以为太极也。而所谓太极者。皆即夫阴阳五行而不离不杂而为言尔。非阴阳五行之外。别有一个太极超然上面。而生阴生阳而又生五行也。此即所谓道体也。故程子曰。道即器。器即道。又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其孰能知之。若令理气原有先后之可言。则动静阴阳。不翅为有端有始。而器与道。决是自二合一之物。程子之言何以如此。而朱子又何以谓本混融而无间耶。其不可执言而迷旨也明矣。大抵乾道变化。流行不息。而造化成此理。在天为天之四德。曰元亨利贞。成始成终。生生不穷者也。以之赋于物。而人物各得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性。曰仁义礼智信。凡物莫不有是性。而由气有偏正通塞之异。所以有人物性同异之别。得其通且正者为人。故五性具而万善足。得其塞且偏者为物。故不能全具乎五常而通贯乎本体。然而同得此一源之理。故亦𨓏𨓏有天彜之可见。若虎狼之父子。乌鸟之反哺。蜂蚁之君臣。豺獭之报本。雎鸠之有别。是也。此所谓天地之性而天下无性外之物者也。曰。凡物之生。有万不齐。有有知觉能运动者。有无知觉不能运动者。其有知觉者。其性之所同得。或有可见之端。其无知觉者。从何处而识其同得耶。岂其受生之初。原无命性之可言欤。抑性则一也而为气所局。体全而用不达也欤。曰。否。物之不齐。乃天命之本然也。随其气质而自为一性。则此是各具太极也。即此是性。即理之性也。岂可外此讨性而或谓之原无命性。或疑其理为气局耶。盖凡生物之无血气而无所知觉。如草木之类者。又得其形气之偏塞之偏塞者。故理之在是物者。亦随其形气而自为一物之理。虽若不可复论天命之性。然其荣悴开落。皆能循其序而各有自然之道。亦何可谓无此性乎。今夫太阳中天。入窗洞开。则其光辉之照入者大矣。隙窗而照入。则其光辉亦小矣。然莫非太阳之光也。人物之性。何以异乎玆哉。夫莫之动而变者。天也。无攸为而成者。命也。天无心而自然如此者。即天之心也。天不命而自然如此者。即天之命也。天岂有心于生物而生物。天岂有为于命物而命物欤。自然而然尔。草木之不齐。飞走之异禀。莫非天命之自然者。则岂有无性之物哉。若有无性之物。则造化之道熄已久矣。盖理无通塞偏全之可言。而气则不能无通塞偏全。故其堕在通全者。理全其体而仁义礼智为本然之性。其堕在偏塞者。则为气所梏。理随而偏而五行各一为本然之性。夫天之生物。必有其则。形气既殊则则各不同。亦理所当然者也。又何可谓体全而用不达乎。以理而语其生之始。则人与物同一源。故曰万物统体一太极。以气而观其生之后。则物物各一其性。故曰万物各具一太极。此之谓各正性命也。吾且试言之。今举白羽与白雪白玉而论之。则白而轻者。羽之气质矣。而其为性也好风。白而不坚者。雪之气质矣。而其为性也至寒。至于玉。气清而质粹。性温而且润。美哉。玉之为物也。有似乎君子。故君子玉不去身。此其性之不同者。固皆由乎气质之殊。而自为一性也。驰而健者。马之性也。耕而顺者。牛之性也。吠而守者。犬之性也。鸣而报晓者。鸡之性也。若此者。又皆缘乎气质之不齐而其为性也。亦各有异矣。厚重不迁者。山之性也。流行不息者。水之性也。此两物者。其气质尤不相近。故其为性也亦甚悬殊。美哉。水之为性也。有似乎天道流行。故孔子观川而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今若舍厚重而论性于山。舍流行而论性于水。是何异于舍仁义礼智而论人性哉。木之酸。金之辛。土之甘。火之燥。与夫附子热。大黄寒。亦莫非皆然。而不相假借。不相陵夺。则其酸其辛其甘其苦其热其寒。非渠本然之性而何。若曰。仁义礼智。即人物所同之性也。而物之不见有仁义之性者。为气所局而用不达而已。非本然之体也云尔。则大不然。此于理一分殊四字上著眼。却自分明。理一之理。固理也。而分殊之理。独非理乎。分殊字。亦当属理字。今人多属气字看。以为一者。理也。分者。气也。至有体全用不达之语。误矣。曰。人之与物。其性之不齐。而莫不具太极者。既闻命矣。横渠张子曰。民吾同胞。盖谓人则共受天地通正之气。性既同而形亦不殊。若共胞之兄弟云也。观于此言。则人之材品。宜无不同者矣。然而从古以来。有圣愚之不同者。何耶。曰。纯善而无恶者。性也。本乎一理。人所同也。昏明强弱之品不齐者。才也。由于气质。人所异也。盖理无精粗。而由气有清浊。所以有圣愚之分。以其气禀清粹。故于其性之全体大用。克明且诚。德配上帝。此圣人也。以其气禀驳浊。故愚暗而不识天命至善之在己。心为物役。丧其本性。此愚人也。虽然。其性之大本。则圣愚一也。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夫尧,舜所以为尧,舜。以其性之至善而德之至大也。人能知尧,舜至善之性。亦在于我而力学之。以充其同而变其殊。则气无清浊。皆可至乎善。而复其性之本然矣。此所谓及其成功则一者也。曰。大圣之与下愚。姑舍不论。众人之明暗善恶。或相倍蓰千万者。且何故也。曰。此亦由气质不齐尔。气之本。湛一而已。湛一者。天地浩然之气。弥六合者也。圣人至于涂人。未尝不同得此湛一之本。则宜无彼此之殊。而但众人之气质清浊。自有多少厚薄。而随其所禀。外物所累。又有浅深大小。故所以明暗善恶。有倍蓰千万者也。然而清浊杂糅。亦气之末流然尔。非气之本然也。故曰圣人与我同类。苟能人一己千。德胜其气。则湛一之本。复全于我。而无不齐矣。曰。人之才德。皆由乎资禀之高下而然。德者本也。才者末也。天资果高欤。则有德而又必有才固也。果鲁下欤。则既无其本。焉有末之可论。而往古来今。无其德而才艺之极其美者。往往有之者。何也。曰。如此者。气质之偏。蔽于本而透乎末也。盖所谓才者。其略有三。有德诚于内而才无不通者。如周公之才之美。是也。此圣人彻上彻下之大才。所谓有德者必有才者也。有天资超轶。才气出类。如曹子健之七步成韵。刘穆之之敏于剖决。是也。此气质之蔽于本而透于末者。所谓有才者不必有德者也。又其次则如商辛之才力过人。虽似不愚。而考其归则诚愚也。此夫子所谓下愚不移者也。奚可以一律论哉。曰。吾闻心者。性之郛郭。人物之生。盖莫不以是心具是性。则愚未知禽兽草木之心如何。而其所具之性。如彼其偏塞。圣人凡人之心。又如何而其所具之性。如彼其不齐乎。愿闻其所以然。曰。善哉问。夫所谓心者。湛一之神明也。湛一之神明者。即天地生物之心也。人物之生于两间者。同得此生物之心以为心。则其心所具之理。宜无不同。而只是禽兽得气之偏且塞。而其心横其窾窒。无以全其天地之心。故虽因血气而略有知觉。而所具之性。自不得不随而偏暗。草木则并与血气而无之。所谓心者。不过里面脉理。微有可寻。而生气流通而已。故荣悴开谢之外。别无讨心处。而其所具之性。塞之又塞。偏之一字。又不足言也。至若人之心。则其得天地生物之心。虽曰与万物一体。而唯其正通之禀与偏塞之气。判而为人物之大界分。故湛一全体无所窒碍。而其心空直圆通。虚灵洞澈。而所具之理。浑然粲然。万物皆备。固无圣凡之别。而但正通之中。又不能无驳浊之杂于游气成质之际。故心之本体。不免为气质所掩。而其性之具于心者。亦不能不为其所累。遂至于智愚贤不肖之有万不齐。然其本体之明。有未尝息。故善反之。则天地之心与性。即在我矣。故曰气质之性。君子不性焉。若夫圣人之心。则其所禀之气。至清而无浊。至粹而无驳。故其神明活化与天为一。而万善俱足焉。然亦因心因性而已。岂所受于天者。加毫末于众人而然哉。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也。曰。程子言善恶皆性。夫性者。天之所以命于我。而吾之所以为德者也。然则尧,舜,孔子之圣。性之者也。桀,纣,盗跖之恶。亦性之者也。所性而行则无以异焉。善固美矣。恶亦不能无者。而易曰。继善成性。孟子曰。人性皆善。子亦曰。纯善无恶。然则程子之善恶皆性云者非欤。吾窃惑焉。曰。诗不云乎。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彜。好是懿德。懿德者。仁义礼智。是也。而秉彜云者。固有之若操执然。是其善者。与生俱生而性之本也。恶者。形而后有者也。谓之气质之性则可。谓是天命固有之性则大不是。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恶者来。然天下无性外之物。本虽皆善。既为气所掩而流于恶则谓之非性之本则可。若曰非性则此恶从何而生哉。故曰善恶皆性云尔。非谓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盖自天降生民以来。人莫不有是性。亦莫不有是形。而中有虗灵之㙜。载此性而应万事。名之曰心。所谓性之郛郭。而其用则情也。心之目二。曰人心也。道心也。情之目七。曰喜也怒也哀也乐也爱也恶也欲也。既有耳目口鼻手足四肢之形。而又有声色臭味之外物。不能不来交于前。物既来交乎前。而触其百体之官。则又不能不动于中。而七情发焉。于是乎人道之名立焉。而人心私而难公。道心微而难著。故道心之发。每为人心所掩。而性命之正。蔽而不明。人能知此而察之审择之精守之固。必使道心常为灵㙜之君。而以人心为台下之臣。其动静出入。每听命于道心。则反私为公。阐微致明。心正而身修矣。以之应事而事得其宜。接物而物获其所。用之齐家而家无不齐。用之治国而国无不治。以及乎天下而天下平矣。细而周旋语默。莫不中节。大而天下万物。莫不感化。所谓位天地育万物者是也。此学问之极功。圣人之能事。而汤武之反之。尧,舜,孔子之性之。其揆一也。而俱为百世之宗师者也。如或人心为主而道心听命。则天君日微。莫能制贼。遂至于天理荡灭而一片灵㙜。反为人欲之窟据。譬若国君微弱。贼臣强盛。其国能有保存者乎。何以异于是哉。此桀,纣,盗跖所以所其昏暴之性。而为千古之僇人者也。其可与圣人之所性于善。比而论之乎。孟子曰。鸡鸣而起。孶孶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孶孶为利者。跖之徒也。夫善者。天理之公也。利者。人欲之私也。始焉其间不能容发。而卒之相缪之远。不侔乎霄壤。故曰克念作圣。罔念作狂。圣狂之分。只争念不念而已。呜呼。其可惧也哉。曰。告子之言曰。生之谓性。程子之言。亦曰。生之谓性。何也。同之中。抑有所异者存乎。曰。告子之性。气也。故其说也。以生之气而言。程子之性。理也。故其说也。合虚与气而言。何以知其然也。告子见气而不知理。故视人物之有知觉能运动。而曰玆乃吾性也。因以发此说尔。考其意。盖曰凡心之所欲。即性之所固有者。欲食则食。欲色则色。好恶善恶。任其所性。可也。尧,舜。天性本善。故所性而为圣人。桀,纣。天性本恶。故所性而为恶人。天生之性。无容人为。何必曰仁义而已哉。仁义在外者。不如食色之性固有也。此与荀,扬之说略相似。而无足辨也。夫所谓性者。就万物之得此理以为生者言也。是以程子尝以性即理三字为言而曰。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又曰。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不容说云者。言人生以前。不得下性字。其谓生之谓性者。以此也。恐人之悬空言性也。盖程子以告子不识人之有粹然至善之性。而认其蠢然者为性。故发明名性之义如此。而性与气。本不相离。故又曰。性即气。气即性。其辞则虽若相似而其义则不啻燕越也。曰。理气之不相离。既闻命矣。天地未生之前。此理依著于何处耶。曰。恶是何言也。子既曰理气之不相离则已知之。而还有此疑。是犹未曾知也。夫所谓天地者。亦非别件也。其形体。阴阳之气也。其主宰。阴阳之理也。若曰无此理则已。既曰有焉。则安有无天地而此理悬空无依著之时。子若曰一天地而已。则吾亦衔默不容舌。不然而曰开阖不穷。则天人一耳。理无大小。以已作天而反以察之。则殆可验矣。大率人心之有寂感。乃阴阳之动静也。其有寤寐。亦阴阳之动静也。而即一天地。开阖之理也。人之寂感寤寐。循环不穷。而性无不寓。则天地之理。亦岂外此乎。前天地既灭。而此天地未辟之前。即太极之静而生阴之时。此理在阴。静极复动。此天地将开。则是太极之动而生阳之时。此理在阳。或阴或阳。或开或阖而两在不测。故曰神无方而易无体。前天地以上。吾不识其几开阖。此天地以往则浑而辟辟而浑。将至于无穷无尽。夫焉有理无依著之时乎哉。其惟不可得以知者地底也。盖天包地而地在中。其形似鸡子。地之上下。同一天也。然则日月星辰。与天循环。其照曜森列。亦如此世界乎。山川草木。万物万象。又皆如此世界乎。以意推之。则通上下同一天地耳。阴阳太极之道。似无彼此之别。而洋人之六棱世界之说。亦或有是理欤。古人云。六合之外。存而勿论。今也愈思而愈惑。不如勿思已矣夫。虽然。众言淆乱。折诸圣则朱子地底皆水之说。可为此讼之断案也欤。

人心道心四端七情说

编辑

或曰。帝舜之告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夫以一心而谓有人心道心者。何也。曰。非谓心体有二也。乃指其所发者有两㨾耳。盖人得五行之秀气以生。而其性最贵。然性非心无所挂撘。而理不得为理。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即性之谓也。人即心之谓也。然则所谓心者。果何也。即天地生物之心。而湛一之神明也。即此湛一之神明。降于人而为虗灵之体。载此性而为一身之主。万事之本。所谓道心者。是也。然而人莫不有是形。故又不能无人心。人心者。生于形气之私者也。道心者。原于性命之正者也。虽圣人。既有此血肉之体。则不能无人心。虽恶人。同得此太极之理。则不能无道心。然恶人之道心云者。不过秉彜四端之时或发见者而已。圣人之人心云者。虽因形气而发。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人心亦道心也。至若常人之心。则生于形气者常多。原于性命者常少。而道心深蔽而难著。人心易肆而难制。此之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者也。心发而为情。人能察其心之所发而审善恶之几。择其善而固执之。知其恶而决去之。常使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显。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此之谓精一执中者也。曰。所谓四端者。亦此心之所发。则其为情一也。而何以别谓之四端乎。曰。四端者。指其仁义礼智四性中。感动直出者而为言。七情者。合性命与形气之所发者而揔名之耳。非谓七情之外。别有四端。不以辞害义可也。曰。然则有性发心发之说。何耶。曰。不然。夫性也者。心之所具之理。心也者。性之所寓之器。二而一者也。故其虗灵神明变化不测者。心也。而所以能虚灵神明变化不测者。理也。理无为而心有为。理无迹而心有迹。非理无所发。非心不能发。安有以理气之混融者。而有性独发心独发之理乎哉。此虽有先贤之论。吾斯之未敢信也。聊识以待知者。

礼乐说

编辑

传曰。非天子。不议礼。又曰。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大哉。礼乐之为义也。夫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所以立人道者也。乐者。和其节。舒其严。而使人日迁善而不知所以成人道者也。盖礼主敬而乐主和。礼主严而乐主舒。和敬得中。道之所由行也。故礼乐不可偏用。礼胜则过于严而易至于离。乐胜则流于和而易至于肆。是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切哉言也。盖礼则收人心志。束人筋骨。人情之所苦者也。乐则悦人耳目。和人志气。人情之所喜者也。故自敬至和易。由和入敬难。此所以礼以和为贵也。然而礼又乐之本也。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礼节也。先王知其然也。审天理察人事。而制为礼节。以垂教于天下后世。自冠昏丧祭。以至乡饮乡射及宾客燕会。无不有礼节焉。夫三百三千。莫非礼也。而冠昏丧祭。又其礼之本也。至于后世士大夫家。多不识礼义之重如此。而曰生乎今之世。从俗可也。何必曰礼。而乐简便。恶检制者。滔滔皆是。宜乎骎骎入禽兽之域而莫之觉也。吁。可叹也已。至于乐之道废已久矣。今不可详也。然而无不敬者。礼之体也。而其用之循序而从容舒泰者。乐之和也。乐之为道。即此而又略可见矣。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程子曰。不仁则无序而不和。序与和。礼乐之谓。而仁又德之谓也。夫礼乐云者。岂玉帛钟鼓云乎哉。有德而后。礼乐作焉。苟无其德。则虽玉帛交错。钟鼓铿锵。不足谓之礼乐矣。夫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吾故曰敬者。礼之枢也。和者。乐之会也。能敬能和。礼乐备而德性成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孔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朱子释之曰。善者。声容之实。实。谓德也。故兴礼乐。莫大乎尊德性。

克己复礼为仁说

编辑

天地储精。万物生焉。得其正且通者。为人。其本也粹然无妄。粲然至善。粹然者。爱之理而吾心之全德也。粲然者。让之理而人事之仪则也。人莫不有是无妄。亦莫不有是至善也。然而百体之形既具。则必有外物之触其形。外物既触其形。则不能不动乎中矣。其中动而有七情者发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既动而外驰。不知所以约之。则流荡忘反。形气用事。失其无妄至善之体。形气者。己之谓也。至善者。礼之谓也。而仁不仁之分。己与礼之间而已。是故。觉者。知其然也。必于二者之间。察之审。择之精。执之固。以期必至于粲然至善。而复其本然之体。本然者。仁之谓也。吾闻古之人有颜渊者。其为人也好学。尝问仁于夫子。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子遂师其言而竭其才。于天理人欲之几。明而辨之。一以守之。如知其人欲也。则遏绝之克去之。惟恐其己之须臾或间。如知其天理也则敬以奉之。拳拳服膺。惟恐其礼之毫芒或失。以至于真积力久。人欲净尽。天理浃洽。欲罢不能。心不违仁则已到圣人九分九釐。特未及者。勉而中耳。假之以年则其仁其圣。岂可量哉。盖自乾坤肇判以来。上自伏羲,神农。下至桀,纣,盗跖。天命之性。莫不皆同。而圣何为而为圣人。我何为而为众人。寔由气质所拘。物欲所蔽。而失其本然之仁故也。若谓性本有恶则已。今既不然。而尧,舜,周,孔,颜,孟之性。我固有之。则颜子之学。我独不可学乎。或曰。子之言过乎。夫颜子。资近生知。故己易克而礼易复。其于为仁也。如彼其易矣。是其气质至清至粹而然耳。凡人以浊驳之气质。求变而美。虽百倍其功。其何能以变化哉。此所以后世无复如颜子之不违仁者。而不可以学而跋及也。曰。不然。人之气禀。虽曰不齐。源其所受湛一之本体。则圣凡一也。但游气凝聚之际。浊驳查滓杂糅而为凡人尔。诚能用人一己千之功。去其查滓之杂。则本体之湛一者焉往哉。自在吾腔子里。而本然之仁。斯可复矣。然则其用功奚先焉。曰。莫大乎立志笃行。苟能立志笃行。以颜子所谓舜何人予何人为心。穷万物之理。察善恶之几。知其恶而克去之。知其善而固守之。勉勉孜孜。戒慎恐惧。而无纤介己私之或累。无一息天理之或停。动静语默。一循乎天命之则。则夫是之谓克己复礼为仁也。夫是之谓明其明德也。明德者。得乎天而为天下大本者也。大本立而达道行焉。则天地位万物育焉。而与天地同流。如此者圣人也。亦颜子所以为亚圣者也。后世之无大贤者。职以立志之不固也。自程张以来。有气质之性之说。诚能随其偏而加变化之功。则柔者可变而为强。愚者可变而为明。浊驳者可变而为清粹矣。不能变之则终于斯而已也。为仁与不能为仁。惟在于我。故曰莫大乎立志笃行。是以气质之性。君子不谓之性也。呜呼。天之生民何尝不仁。惟其心为形役。安于暴弃。而乃曰我气质不美。岂敢学圣贤哉。伈伈焉蠢蠢焉。惟已是循。惟非礼是行。甘为下品之贱。而不复识其与草木同腐之为可哀。违禽兽不远之为可羞。嗟夫。若此者。蔽痼已甚。不可以语仁。真夫子所谓末如之何者也。噫。我虽妇人。而所受之性。则初无男女之殊。纵不能学颜渊之所学。而其慕圣之志则切。故略叙所见而述此。以寓意焉。

治乱在得人说

编辑

夫所谓治乱在于得人者。盖自唐虞三代以来。虽圣君在上。又必有俊乂之臣。在下而辅佐之。然后乃能成其治。此其故何哉。独聦不能以遍听。独明不能以遍视。故明良相得。上下相济。然后可以共天位治天职。以安天民者。乃自然之理也。吾且试举其槩而言之。夫以唐尧之至圣而有四岳。又举舜于畎畒之中。使摄大政而后天下乃大治。虞舜之有天下也。又必有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而天下亦大治。及夏禹氏受禅。亦臣舜之臣而致治。启又贤。能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敬承继禹之绩而亦不坠厥治焉。夏德衰而至桀之世。暴君在上。贤人在野。天下大乱。天命成汤。得伊尹于有莘之野。放桀以救民。然后天下乃大治。其后商之高宗。又得傅说而致治。殷德既衰。而及纣之身。戮贤任奸。力行无道。天下又大乱。文武作而受天之命。又得师尚父。而灭纣以安天下。天下又大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乱臣者。治臣也。盖周公,召公,太公,毕公等大贤圣之臣是尔。呜呼。古昔圣帝明王之为天下国家也。以大圣之君而犹必得贤佐。然后致治如此。后世则以庸君与鄙夫为国而欲其治。难矣。况乎以暴君与佞臣为国而能治不亡乎。夫以尧,舜,禹之大圣。其所以授受相传者。不过乎精一之心法。而其贤能俊乂之臣。亦皆以此而自治。以此而告君。则圣君贤辅所以相须而致治者。又岂外于此哉。此伊尹所谓咸有一德者也。呜呼。衰周以降。天下不复知此义。不知咸有一德之为何事。偏任己见。好人佞己。唯其言而莫予违。宜乎治日常少而乱日常多矣。吁可叹也已。

吾道一贯说

编辑

或问于余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而造化成万物育。凡有生于天地之间者。莫不各有其性。各有其则焉。于是乎有圣人者。出乎其中。知天命之所当然。人物之所宜行者。而为之品节之以立教焉。使之各循其性。各循其则。人有人之道。物有物之道。非但人物之道然也。以人言之。大而五伦百行。小而九窽百体。亦莫不各有其则。各有其道。此必本源之体不一而出无穷也。然而孔子之告曾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者。何也。曰。子不闻各具统体之说乎。夫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者。一源之万殊也。虽曰各正而皆源于一太极。则万殊之一源也。一源者。统体之谓也。万殊者。各具之谓也。非万殊。造化不能行。非一源。造化无所自。惟圣性者。浩浩其天而已。子归而究之。其于一贯之旨。有馀师矣。曰。天道一源。既闻命矣。吾问圣人一贯之道。而子反举天道以为言。不亦迂乎。曰。居。吾语子。向也。子不曰凡有生于天地之间者。莫不各有其性云尔乎。则所谓性者。岂可他求哉。是乃太极之理也。圣人亦一太极也。太极之理。既曰万殊而一源。则圣人之道亦岂异乎是哉。呜呼。唯天之命。流行发育。生人物之万殊。而其体则于穆不已而已。于穆不已。非体之一乎。唯圣之道。泛应曲当。酬事物之万变。而其体则纯一无妄而已。纯一无妄。非体之一乎。今若见分之殊而疑于理之一。是何足与议于道体之妙哉。夫圣人。与天合其德者也。故举天道则圣道一贯。自在其中。吾所以详于天道而略于圣道者。盖以此也。子不以三隅反。而乃反谓我迂。不亦异乎。言者唯唯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