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后魏文/卷五十六

卷五十六

阙名

编辑

上前废帝劝进表

编辑

  否泰沿时,殷忧启圣,故六飞在御,三石兴符。伏惟陛下运属千龄,智周万物,独昭系象,妙极天人,宝历有归,光宅攸属,而将安独善,不务兼济,灵命徘徊,幽明载伫。伏愿时顺讴谣,念兹宗┙,用舍劳疾,允答人神。《魏书·前废帝纪》。长广王晔建明二年三月至邙南。尔朱世隆奉广陵王东门之外,行禅让之礼。群臣上表云云。

上太武帝书

编辑

  苑囿过度,民无田业。乞减大半以赐贫人。《魏书·古弼传》。太武时,上谷民上书。

为太武帝让沮渠牧犍书

编辑

  王外从正朔,内不舍僭。罪一也。民籍地图,不登公府,任土作贡,不入作贡,不入司农。罪二也。既荷王爵,又受伪官,取两端之荣,邀不二之宠。罪三也。知朝廷志在怀远,固违圣略,切税商胡,以断行旅。罪四也。扬言西戎,高自骄大。罪五也。坐自封殖,不欲入朝。罪六也。北托叛虏,南引仇池,凭援谷浑,提挈为奸。罪七也。承敕过限,辄假征、镇。罪八也。欣敌之全,幸我之败,侮慢王人,供不以礼。罪九也。既婚帝室,宠逾功旧,方恣欲情,蒸淫其嫂。罪十也。既违伉俪之体,不笃婚姻之义,公行鸩毒,规害公主。罪十一也。备防王人,候守关要,有如寇仇。罪十二也。为臣如是,其可恕乎?先令后诛,王者之典也。若亲率群臣,委贽郊迎,谒拜马首,上策也。六军既临,面缚舆梓,又其次也。如其守迷穷城,不时悛悟,身死族灭,为世大戮。宜思厥中,自求多福也。《魏书·沮渠牧犍传》。世祖亲征之,诏公卿为书让之。

上言贾相遇石人事

编辑

  晋昌民贾相,昔年二十二,为雁门郡吏,入句注西陉,见一老父,谓相曰:“自今以后四十二年当有圣人出于北方。时当大乐,子孙永长,吾不及见之。”言终而过。相顾视之,老父化为石人,相今七十,下检石人见存。《魏书·灵征志下》。天兴四年春,新兴太守上言。

上言大石文

编辑

  往曹氏之世,丘池县大柳谷山石表龙马之形,石马脊文曰:“大讨曹。”而晋氏代魏。今石文记国家祖宗讳,著受命之符。乃遣使图写其文。大石有五,皆青质白章,间成文字。其二石记张、吕之前,已然之效。其三石记国家祖宗以至于今。其文记昭成皇帝讳,“继世四六,天法平,天下大安”,凡十四字;次记太祖道武皇帝讳,“应王,载记千岁”,凡七字;次记太宗明元皇帝讳,“长子二百二十年”,凡八字;次记“太平天王继世主治”,凡八字;次记皇太子讳,“昌封太山”,凡五字。初上封太平王,天文图录又授“太平真君”之号,与石文相应。太宗名讳之后,有一人象,携一小儿。见者皆曰:“上爱皇孙,提携卧起,不离左右此即上象灵契,真天授也。”《魏书·灵征志下》。真群五年二月,张掖郡上言

上言积谷

编辑

  请析州郡常调九分之二,京都度支岁用之馀,各立官司,丰年籴贮于仓,时俭则加私之一,粜之于民。如此,民必力田以买绢,积财以取粟。官年登则常积,岁凶则直给。又别立农官,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以为屯民。相水陆之宜,断顷亩之数,以赃赎杂物市牛科给,令其肆力。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甄其正课并戍杂役。行此二事,数年之中则谷积而民足矣。《魏书·食货志》。太和十二年,诏群臣求安民之术,有司上言。

奏上太上皇帝尊号

编辑

  昔三皇之社,淡泊无为,故称皇。是以汉高祖既称皇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明不统天下。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太上皇帝。《魏书·献文帝纪》。皇兴五年八月,禅位太了了,于是群公奏。

奏尸异

编辑

  上谷郡比丘尼惠香,在北山松树下死,尸形不坏。尔来三年,士女观者有千百。于时人皆异之。《魏书·释老志》。太和九年,有司奏。

奏检僧尼

编辑

  前被敕以勒籍之初,愚民侥幸,假称入道,以避输课,其无籍僧尼罢遣还俗。重被旨,所检僧尼、寺主、维那当事隐密。其有道行精勤者,听仍在道;为行凡粗者,有籍无籍,悉罢归齐民。今依旨简选,其诸州还俗者,僧尼合一千三百二十七人。《魏书·释老志》。太和十年,有司奏云云,奏可。

奏长孙虑乞代父死

编辑

  虑于父为孝子,于弟为仁兄。寻究情状,特可矜感。《魏书·长孙虑传》。虑列辞尚书,乞代父命。尚书奏。高祖诏恕其父死罪。

奏处裴植死刑孝明初即位

编辑

  羊祉告植姑子皇甫仲达云:“受植旨,诈称被诏,率合部曲,欲图率军于忠。”臣等穷治,辞不伏引。然众证明丙。案律,在边合率部众不满百人以下,身犹尚斩,况仲达公然在京,称诏聚众,喧惑都邑,骇动人情。量其本意,不可测度。案《诈伪律》,诈称制者死。今依众证,处仲达入死。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崇义县开国侯裴植,身居纳言之任,为禁司,仲达又称其姓名,募集人众,虽名仲达切让,无忿惧之心。众证虽不见植,皆言促达为植所使。召仲达责问而不告列,推论情状,不同之理不可分明。不得同之常狱,有所降减。计同仲达,处植死刑。又植亲率城众,附从王化,依律上议,唯恩裁处。《魏书·裴叔业附传》。兄子植为度支尚书。会韦伯昕告植欲谋废黜,尚书又奏。

奏尼太后丧仪

编辑

  案旧事,皇太后崩仪,自复魂敛葬,百官哭临,其礼甚多。今尼太后既存委俗尊,凭居道法。凶事简速不依配极之典;寺庭局狭,非容百官之位。但昔经奉接,义成君臣,终始情礼,理无废绝。辄准故式,立仪如别。内外群官,权改常服,单衣邪巾,奉送至墓,列位哭拜,事讫而除。止在京师,更不宣下。《魏书·礼志四》。神龟元年九月,尼高皇太后崩于瑶光寺。有司奏云云。又见《通典》八十。

奏太后父依前诏称太上

编辑

  张普惠辞虽不屈。然非臣等所同。涣汗已流,请依前诏。《魏书·张普惠传》。灵太后父司徒胡国珍薨,赠相国太上秦公。普惠以前后父无太上之号,密表太后博议,议诸以太后当朝,志相党顺,遂奏。

奏请许崔光伯解职

编辑

  案《礼》,始封之君不臣诸父昆弟,封君之子臣昆弟不臣诸父,封君之孙得尽臣。计始封之群,即是世继之祖,尚不得臣,况今之刺史,既非世继,而得行臣吏之节,执笏称名者乎?检光伯请解,率礼不愆,请宜许遂,以明道教。《魏书·崔亮附传》。亮从父弟光伯为青州别驾,后以从弟休临州,遂申牒求解。尚书奏。灵太后令从之。

奏请优赉阎庆胤

编辑

  案庆胤自临此郡,惠政有闻,又能自己粟赡恤饥馑,乃有子爱百姓之义。如不少加优赉,无以厉彼贪残。又案齐州东魏郡太守路邕,在郡治能,与之相埒,语其分赡,又亦不殊,而圣旨优隆,赐以衣马。求情即理,谓合同赏。《魏书·良吏阎庆胤传》。有司奏灵太后卒无褒赏焉。

奏置齐献武王陵官

编辑

  齐献武王勋高德重,礼绝群辟。昔霍光陵邑亦置长丞主陵,今请置长一人,丞二人,录事一人,户曹史一人,禁备史一人,侍一人,皆降帝陵官品一等,其侍依旧。《魏书·官氏志》。武定二年十一月,有司奏。

国号议

编辑

  昔周秦以前,世居所生之土,有国有家,及王天下,即承为号。自汉以来,要罢侯置守,时无世继,其应运而起者,皆不由尺土之资。今国家万世相承,启基云代。臣等以为若取长远,应以代为号。《魏书·道武纪》。天兴元年六月丙子,诏有司议定国号,群臣曰。

白狼见太平郡议

编辑

  古今瑞应多矣。然白狼见于成汤之世,古殷道用兴,太平嘉名也。又先帝本封之国,而白狼见焉,无穷之征也。周宣王得之,而犬戎服。《魏书·灵征志下》。太安三年三月,有白狼一见于太平郡。议者曰。

遣师援于阗议

编辑

  于阗去京师几万里,蠕蠕之性,惟习野掠,不能攻城,若为所拒,当已旋矣。虽欲遣师,势无所及。《魏书·于阗传》。显祖末,蠕蠕寇于阗。于阗遣使素目伽上表求援。显祖诏公卿议之,公卿奏。

议撰亲祀七庙仪

编辑

  昔有虞亲虔,祖考来格,殷宗躬谒,介福降。大魏七庙之祭,依先朝旧事,多不亲谒。今陛下孝诚发中,思亲祀事,稽合古王《通典》作“义”,礼之常典。臣等谨案旧章,并采汉魏故事,撰祭服、冠、屦、牲牢之具,、洗、、簋、俎豆之器,百官助祭位次,乐官节奏之引,升降进退之法,别集为亲拜之仪。《魏书·礼志一》。太和六年十一月,将亲祀七庙,有司依礼具仪,于是群官议。又见《通典》四十九。

王公五等爵有罪降本爵一等议

编辑

  官人若罪本除名,以职当刑,犹有余资,复降阶而叙。至于五等封爵,除刑若尽,永即甄削,便同之除名,于例实爽。愚谓自王公以下,有封邑,罪除名,三年之后,宜各降本爵一等,王及郡公降为县公,公为侯,侯为伯,伯为子,子为男,至于县男,则降为乡男。五等爵者,亦依此而降,至于散男。其乡男无可降授者,三年之后,听依其本品之资出身。《魏书·刑罚志》。延昌二年,诏议律之制,与八坐门下参议。皆以为。

答诸儒问

编辑

  诸儒问云,日月已过,或父已亡,独闻丧,当税之不?若宜税,税何服?答曰:父卒而为祖后,服斩,与父在异者也。《通典》九十八,案魏时云云。

野王县孔子庙记

编辑

  仲尼伤道不行,欲北从赵鞅,闻杀鸣铎,遂旋车而反。及其后也,晋人思之,于太行岭南为之立庙,盖往时回辕处也。《水经·沁水注》。魏太和元年,孔灵度等以旧宇毁落,上求修复。野王令范众爱、河内太守元真、刺史咸阳公高允表闻,立碑于庙。治中刘明、别驾吕次文、主簿向班虎、刘灵龟以宣尼大圣,非碑颂所称,宜立记焉。

  鲁国孔氏,官于洛阳,因居庙下,以奉蒸尝。同上

邑主仇池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象记

编辑

  夫灵光弗曜,大千怀永夜之悲;玄踪不遘,叶生含靡导之忏。是以如来应群缘以显迹,爰暨□□□像遂著,降及后王,兹功厥作。辅国将军、直阁将军□□□□、梁州大中正、安戎县开国子仇池杨大眼诞承龙曜之资,远踵应符之胤,禀英奇于弱年,挺超群于始冠。其□也,垂仁声于未闻,挥光也,摧百万于一掌。震英勇则九宇咸骇,存侍纳则朝野必附。静王衢于三纷,扫云鲸于天路。南秽既澄,震旅归阙,军次□行,路径石窟,览先皇之明踪,睹盛圣之丽迹。瞩目□霄,泫然流感。遂为孝文皇帝造石像一区,凡及众形,罔不备列。刊石记功,示之云尔。碑拓本

巨鹿太守吕显颂

编辑

  时惟府君,克己清明,缉我荒土,民胥乐生,愿寿无疆,以享长龄。《魏书·吕罗汉传》。祖显,为慕容垂河间太守,皇始初以郡来降,拜巨鹿太守。民颂之。

季洪演造像颂

编辑

  邑子季洪演

  夫灵光郁烈,虽体洞埃尘。然一乘浸运,则十厘竞发。故释迦出没,有其四也。是以邑义等皆籍出兰穗,秀贯烟霞,悼纯晖之日削,忄良重暗之年深。遂相率舍,爰图嘉石,于此爽垲,营像一区,庶踵万品,等阶十号。颂曰:

  湛矣澄源,修哉宝观,息彼摸拟,迈兹陈赞。事等手足,道犹花干,远迩分津,清浊交判。有释迥兴,体苞圣达,净乐萧然,常我无遏。三径是填,五盖修脱,六度告离,双林显末。于穆邑义,广夏之梁,爰树琼像,仿佛遗光。功崇先祀,福润见方,咸踵六吉,永拔宿霜。武定二年三月一日造讫。碑拓本

弩机铭

编辑

  正始二年二月卅日,左尚方信贴作吏李贞亘、待诏孟朝师、左转除待诏李昌师造。拓本

石门铭

编辑

  此门盖汉永平中所穿,将五百载。世代绵迥,屯夷递作,乍开乍闭,通塞不恒。自晋氏南迁,斯路废矣。其崖岸崩沦,涧阁堙褫,门南北各数里,车马不通者久之。攀萝扪葛,然后可至。皇魏正始元年,汉中献地,裒斜始开。至于门北一里西上,凿山为道,峭盘迂,九折无以加,经途巨碍,行者苦之。梁秦初附,实仗才贤,朝难其人,褒简良牧。三年,诏假节、龙骧将军、督梁秦诸军事、梁秦二州刺史泰山羊祉建れ漾,抚境绥边,盖有叔子之风焉。以天险难升,转输难阻,表求自回车已降,开创旧路,释岭磴之劳,就方轨之逸,诏遣左校令贾三德领□□□□□□□□人共成其事,三德巧思机发,精解冥会,虽元凯之梁河,德衡之损蹑,未足偶其奇。起四年十月十日,讫永平二年正月毕功。阁广四丈,路广六丈,皆填溪栈,豁碎险梁,及自回车至谷口二百余里,边骈辔而进。往哲所不工,前贤所辍思,莫不夷通焉。王生履之,可无临深之叹;葛氏若存,幸息木牛之劳。于是畜产盐铁之利,纫锦之饶,充仞川内,四民富实,百姓息肩。壮矣!自非思埒班尔,筹等张蔡,忠公忘私,何能成其事哉!乃作铭曰:

  龙门斯凿,大禹所彰,兹岩乃穴,肇自汉皇。导此中国,以宣四方,其功伊何,既逸且康。去深去阻,匪阁匪梁,西带陇,东控樊襄。河山虽险,惟德是强,昔惟畿甸,今则关疆。永怀□□,□在人亡,不逢殊绩,何用再光。水眺悠,林望幽长,夕凝晓露,昼含曙霜,秋风夏起,寒鸟春伤。穹窿高阁,有车辚辚,威夷石道,驷牡其る。千载绝轨,百两更新,敢刊岩曲,以纪鸿尘。魏永平二年太岁己丑正月己卯朔卅日戊作典签太原郡王远书,石师河南郡洛阳县武阿仁凿字。

  案西壁文,后汉永平中开石门。今大魏改正始五年为永平元年,余功至二年正月讫,手开复之年,同曰永平,今古同前,极矣哉!后之君子,异世同闻焉。碑拓本

齐郡王选像铭

编辑

  夫玄宗冲邈,迹远于鹿关;灵范崇虚,理绝于埃不图色相以表光仪,寻声教以陈妙轨,将何以依希至象,仿佛神功者哉?持节、督泾州诸军事、征虏将军、泾州刺史、齐郡王,体荫宸仪,天纵淑茂,达成实之通途,识真假之高韵,精善恶下当有“之”字,碑本脱二门,明生灭之一理,资福有由,归道无碍。于是依云山之逸状,即林水之仙区,启神像于青山,镂禅形于玄石,缔庆想于幽津,结嘉应于冥运。乃作铭曰:

  芒芒玄极,眇眇幽宗,灵风潜被,神化冥通。舟舆为本,广济为功,德由世重,道以人鸿。临观净境,□绝尘封,图形泉石,构至云松。□□□□□□□□福田有庆,嘉应无穷。熙平二年七月廿日造。碑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