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谕衍义/和睦乡里

尊敬长上 六谕衍义
和睦乡里
作者:范𬭎 清朝
教训子孙

圣谕第三条曰:和睦乡里。怎么是和睦乡里?凡城市乡村,同街共社,居址相近,土地相连,都是乡里。这些人虽比不得父母,虽不尽是长上,却自祖父以来相交不止一日。自古道: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人。如人远在外撞着本乡的人,甚是欢喜亲厚,胜如自家骨肉一般。即此看来,乡里最是要紧的。可惜而今的人为着些小嫌疑,伤了大家和气。或因争房争地,或因私债私钱,或因小儿戏顽,或因鸡犬走失。一件极小的事,两家起了忿心,有撕打的,有告状的。轻则惹气,丢财结雠构怨;重则打伤人命,家破身亡,事后悔也悔不及了。从来邻里不和,多起于妇人女子。东家说长,西家道短,止因彼此婆舌,搬成一场炒闹。男子汉不查个头尾,不分个皂白,听了妇人的言语,便去打街骂巷,撒泼行凶。若遇那家能忍还好;遇着不能忍的,便打作一团,骂成一块,甚至投河奔井,割颈悬梁,都是由的。一天大祸,皆因妇人而起,可不戒哉。又有那不晓事的童仆,为着自己的私忿,搬弄邻里的是非。主人听信其言,也不度情理,也不察縁由,遂至伤仁害义,破面失情,往往有之。又有几种人,或引诱人家子弟,或折散人家婚姻,或占人土田,或唆人词讼,或明为和解而暗起风波,或意欲关通而先翻衅隙。这都是就中取利,没了良心的人。又有一等买房置地者,或短人价值,或与人低银,或货物高抬,或折准利息,甚至以远年旧债利上加利,初不过三头五两的本钱,折算人家许多的产业,令那颠连危苦之人忍气吞声,心酸泪落,再不思想。我富他贫,我安他困,反要在这些穷人身上讨便宜,于心何忍。又有或凭自己的势力,或恃交结的党援,作贱乡邻,欺凌里党,也不念桑梓之情,也不顾亲友之谊,虽图快意,实可寒心。又有用过人家财物,借了人家资本,立心坑骗,屡讨不还,反面成雠。徒昧了一点良心,也不曾富了几辈,徒落得子孙披毛戴角,填还于人。嗟乎。习俗之坏,一至于此。我想这些人也不是不爱和睦,只是见理不明。怎么是见理不明?凡与乡里不和睦者,病根大约有三:一则为损人利己,二则为争强好胜,三则为妄自尊大,目中无人。那损人利己的,止顾自己快心,不管他人死活。却不知世上止有一个便宜,原是大家公共的。就譬如一条路,能让人先行,固是个君子。即与人同行,也没的争竞。若是绝了别人去路,只顾自己横行,那些人争你不过,也只得忍受。待到那路逄险处,群起而推挤之,堕坑坠堑,谁肯扶持。乃知从前讨便宜处,就是吃亏的。根本不独失了人情,损人即是损己,有何好处。那争强好胜的,恃财藉势,背理丧心。不揣内里的是非,止图外边的体面。却不知忍人让物,才成豪杰;欺邻压里,不是英雄。语云:不多时,人怕者,转而怕人,更说甚么好汉。自古道:人怕不是福,人欺不是辱。这不是谎话。那妄自尊大的,举止乖张,语言躁妄,把个邻里乡党,如同儿戏。却不知好歹尽在乡评,是非全凭公论。照这样人,大家唾骂,众口交讥,失了乡情,坏了人品,亦何益矣。人能晓的此理,还是和睦的好。和睦也非难事,只要大家实行,第一不可争辩强弱,不可挑闘是非,不可攻讦短长,不可轻动气恼。礼貌要谦恭,存心要平易。钱财要明白,过失要含容。这是和睦的根本。有德行者要尊重他,有学问者要就正他,年长是我的要敬礼他,与我同辈的要亲厚他,年少似我的要爱惜他,有横逆的要宽容他,有强暴的要回避他,有喜庆的要拜贺他,有疾病的要问候他,有死丧的要祭吊他,有患难的要扶持他,有善事的要称扬他,有恶事的要劝化他,有官词的要和解他,有冤枉的要表白他;有孤儿寡妇老病残疾之人,以及婚姻死葬困穷无力者要怜悯周济他;比我富贵者不可嫉忌他,比我贫贱的不可欺凌他。有因鸡犬相争、小儿相嚷的,自己只认了个不是,自然两家和好。纵有以非礼加我者,我只管平心和气,以礼待他。自始至终,只是忍让。就是个极不好的人,久之自然感动。这才叫做和睦乡里。古语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与乡党这样和睦,又分甚么张三李四,分明就像一家人了。纵偶然有些公私事体,大家自然都来消释。若遇水火盗贼,大家自然合力救援。果得这样邻里乡村,岂不是个太平世界。要知和睦之道,不徒在引类呼朋、宴游聚会,须要存一段休戚相关的真意才是。而今乡里中往往有假和睦而实不和睦者,名为朋友,彼此各不同心,叫做相知你我、各怀异念。甚而朝欢暮乐,相助为非;唤长呼兄,中怀雠恨。噫!如此等人,存着两样心肠,那得一团和气。古语云:和气致祥,乖气致戾。若离了这和睦二字,腔子里尽是戈矛,世路中通成荆棘,必至人人嫉忌,处处怨尤。无论坏了声名,身家也难保守,可不畏欤。律内所载不和睦乡里的律例,多端不能尽述。今择数条,请祈细看:

一 乡党序齿,违者,笞五十。

一 凡骂人者,笞一十。互相骂者,各笞一十。

一 殴人吐血者,杖八十。折人齿指、髠发者,杖六十、徒一年。折肋、眇目、堕胎及刃伤者,杖八十、徒二年。折肢、瞎目者,杖一百、徒三年。瞎两目、损二肢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一 侵占街巷道路者,杖六十,复旧。

一 平治他人坟墓为田园者,杖一百于有主坟地内。盗葬者,杖八十。

一 凡买卖诸物把持行市专利,及贩鬻之徒通同牙行,卖物以贱为贵,买物以贵为贱,杖八十。私造斛斗秤尺不平作弊增减者,杖六十。

一 告争家财田产,但系五年以上,并虽未及五年,验有亲族分书出卖文约者,不许重分再赎。

一 将田宅重复典卖,所得价钱计赃,准窃盗论。田宅从原典买主。

一 毁人禾稼、伐人树木、盗人田野谷麦菜果等物,计赃准窃盗论。

一 将互争及他人田产朦胧投献官豪势要之家,与者、受者各杖一百、徒三年。

一 凡私放钱债取利,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违者笞杖。若强夺去,孳畜产业者,杖八十,追还。以债准折人妻妾子女者,杖一百。强夺者,加二等。因而奸占妇女者,绞。人口给亲私,债免追。其负欠私债违约不还者,违三月,笞杖,每一月加一等,追本利给主。

以上律例,这等森严。若有不和睦乡里的,还怕不怕,省不省?假使逃得这王法,也决逃不得天报。我再讲古人,听着:有个王有道,是潞安人,秉性仁厚。有邻人吕大黄,侵王宅地基。王有道云:千年天地八百主,就再做过来些也不妨。邻人屋檐滴水滴下王家宅内。王有道又云:天晴的日子多,下雨的日子少;就滴些也不妨。邻人新生小儿,王家有叫驴一头。恐惊小儿,乃卖驴子步行。他祖坟上有谕祭碑,被放牛的推倒了。看坟人来说,他就问可曾伤人否。看坟人说没有。有道曰:碑倒小事,不可有伤乡梓之情。故乡里无不欣慕,敬之爱之。后官至尚书。此是和睦乡里的人,必有善报。有个沈富民,是平越人,性最强横,父子凶暴,耑好争闘。开口便骂,动手便打。每岁元宵迎神出游,即乡人傩之故事。若乡人迎神往其田塍上过,他父子便持棍赶打。众人畏其凶恶,不敢回手。若遇天旱,沈家父子即强车人水,不管有分无分,而众人不敢阻。若乡人车水过其田,即抢其车、塞其水。邻人畏其凶恶,亦不敢言。一乡之人无不怕他。忽一日雷火大作,沈家父子俱被雷火烧尽而死。此是不和睦乡里的,必有恶报。那个王法十分利害,这个天报又十分迅速。听到这个所在,自今以后,还敢萌着不和睦的心么?

诗曰:

我劝世人睦乡里,仁里原从和睦始。
须知海内皆弟兄,安得邻居分彼此。
从来和气能致祥,自古乡情称美水。
东家有粟宜相赒,西家有势勿轻使。
偶逄患难必扶持,若遇告状相劝止。
同乡共井如至亲,我劝世人睦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