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新编
初集
作者:合信
1855年
二集

地气论

编辑

 

 

 

 

大地体圆如橙其外有气以环绕之如疍白之包裹其黄也自地而上高 约一百五十里人物皆处其中若鱼类之在水鱼赖水以长人藉气以生 鱼不能离水人不能离气其理相同第其为气有数种合而言之曰生气 分而言之曰养气曰淡气曰湿气曰炭气皆可以法较辨之是气虽无形 无味其实乃地上一物也气之为色青而蓝凡晴空无云仰望苍然者乃 气之色非天之色气愈远愈高则其色愈蓝愈近愈薄则其色愈浅浅甚 则玲珑不见时遥望远山见蓝影糢糊亦气之色如观沧海水深则色绿 愈深则色苍其理亦此耳顾其为气与地上杂物之气不同盖杂物之气 乃日蒸水沤而成生气则肇自开辟有天地即有是气矣然是气之力其 势甚重比如四方一寸番人一寸唐尺八分 番以十二寸为一尺自地起上至气尽处计其压 下之力势重一十五磅一十一两六 钱为一磅如以十五磅之物压之人为气所包 罗而不觉气压之重者却因上下周围均同如水之浑浸身体人自不觉 其势耳试将气与水及水硍互较均以四方一寸为度水高三十四尺以番 水硍高三十寸以番 寸计气高上至尽处三者其力悉敌西国风雨鍼之制 亦因较此而知也惟水之力人能散之而不能缩之气之性人能散之使 开复能逼之使缩风枪之类是也今将气力之据略言于后凡以两物相 并之处密贴无隙勿使泄气则两物可以粘连不脱西国孩童用一牛皮 大如人掌以绳系皮背以水湿皮底然后将皮底贴于石上以掌压之务 使相粘之处外气不能入则皮与石相连可以抽绳而起石或用一茶杯 以水满之将一厚纸盖于杯上用手略压少顷使水与纸相连无隙泄气 则倒持其杯水亦不出何也是因相贴之处无气而上下周围被外气所 压托故也今试用一小樽以口嘬出樽中之气可使樽粘于唇舌之间或 用一米筒以少纸焚于筒中使火推出筒中之气急将筒口附于身上软 肉之处则筒粘于肉上亦即此理尝有棺匠相戏使其伴入棺偃卧试将 其盖以掩之少选力拔其盖不能起大惧无所措手遇有识者急令以钻 钻穿数孔使外气透入然后能移其盖见其人昏迷僵卧良久方苏盖棺 中生气已被其人吸尽前呼出之气内外冷热轻重不同故其盖为外气 所压伏也比如有玻璃杯两个一大一小大者满载以水然后倒持小者 以杯口向水而内之则小杯之中水不能入是其内有气拒水之故然近 地面则其气厚而力大去地渐高则气渐薄而力减西城有人乘轻气球 以凌空者尝携两樽至空际然后以木桎塞之至地时将一樽倒持入水 水入樽中者半又将一樽与地面之气互相较验见其质性无少差异特 其力稍薄耳 地上生气中分数类比如以生气一担其内有发气二十一斤淡气七十 九斤二气常相调和颐养万类养气者中有养物其性浓烈故必有淡气 以淡之浓淡得宜方为中和之气炭气者其性有毒与炭同类一出于人 之呼吸一出于火之焚烧在生气中不过千分之一凡有血肉之类独吸 炭气则死惟草木花卉则反藉炭气为茂欲知其理者请看全体新论此书 本馆有刻若湿气则以阴晴为多少不能以一例而定

气机筒或称为抽风之器

编辑

筒以铜为之形略如水筒粤东方言 曰水栉其法即中华风枪抽风之具而机巧 过之但风枪抽气使入机筒抽气使出用法特相反耳西国自有气机筒 之法博物者日以测气渐知地气之大用尝用一玻璃圆罩罩于桌上以 机筒抽出罩内之气内以鸟兽鸟兽立毙内以鳞介鳞介渐死内以花而 花不开内以火而火熄灭内以钟鼓击撞无声内以磁石摄铁无力内以 流萤而不见光内以火药而不焚爇内以热物而热不能传内以杯水而 水急化气然更有奇异于此者凡欲秤气质之轻重验气性之舒缩试气 势之压托测气力之功用皆可以此法辨之比如用玻璃樽一个将气机 筒抽出樽内之气然后以戥秤验必较未抽气之樽轻减数分此秤气之 据也若用一樽以木桎塞固其口放入玻璃罩里然后以机筒抽出罩内 之气则木桎突然弹出盖因罩内空虚无气不能压托木桎故樽中之气 溢出以散补其外焉又用一樽倒持其口置之水面水不能入苟以机筒 抽出樽中之气水即射入以盈其缺凡猪羊膀胱有水则胀无水则扁人 所同见若放出其水用线捆系其口置之罩内以银锭压之然后用机筒 抽出罩内之气则膀胱复胀银锭跌下是膀胱之扁乃外气压之若使外 无气压则其内略有微气亦必舒散欲出故重物亦不成力此气舒缩之 据也又将一金钱一鸡毛同置于玻璃罩顶以机筒抽出罩内之气然后 放之则金钱与鸡毛一时齐下盖金钱体重理应跌快鸡毛体轻理应跌 慢乃一时齐下者因无外气压托之故又用一铅钮其重二钱用一木块 亦重二钱一置于天平盘左一置于天秤盘右则二物必均重无偏若将 天秤置之罩内然后以机筒抽出罩内之气则木块必偏重下垂何也是 因铅钮体小木块体大彼此受外气压托之力不同若无气可压托故体 大者重又以铜制一圆盒必须上下均大若橘柚之破边然盒之底面皆 制一圆环耳柄比如盒必直径阔约六寸则盒外每边周围皆有二十八 寸登方每一寸登方应受外气压托之力一十五磅今以二十八寸登方 叠算应受气力四百二十磅以盒之体其大不过如橘若使内外有气虽 孩童亦可随意开合若使以机筒抽出盒内之气则勇夫亦不能开之何 也盖盒内空然无气面盒外每边四百二十磅气之力得以压之也开之 之法必须以绳悬挂盒之上环其下环则以四百二十磅之物坠之务使 其力相敌方可开离是一定之理焉其初识是理之人曾以铜制一大盒 直径阔三尺将机筒抽出其气持献于王王命二十马系而牵之其盒亦 不能开云又烧一烛置于玻璃罩内俟烛熄灭烟必上腾若抽出罩内之 气烟亦下坠又以四方玻璃礶放于玻璃圆罩之内以机筒抽出罩内之 气则方礶立即迸碎若独抽出方礶之气方礶亦自迸碎彼二物均以玻 璃为之然方者碎而圆者存何也盖方物四面着力圆物旋转自如此化 工之妙造凡日月星辰地球皆为圆体亦此理也此气压势托之据若以 鼠雀放入罩里以机筒抽出其气鼠雀亦必喘死又以线系蝴蝶悬于罩 中则蝴蝶四围飞扑将机筒抽出罩内之气蝶虽振翅而不能飞复放气 入始能飞扑如常凡柑橙平菓之类摘下日久则皮壳缩绉若放入罩里 以机筒抽去其气则橙菓复胀如新摘时缘菓外无气而菓中本来之气 溢出故耳又鱼类腹中皆有气胞故能浮游水面若以杯水养鱼一尾将 杯放入罩里然后抽出罩里之气则鱼渐反肚向天是因杯外无气而水 中之气散补于外令其内胞元气欲出无路故内胞发胀异常鱼苦不能 当必无力而反肚矣此气力功用之据

风雨鍼

编辑

风雨鍼者以玻璃制一小筒大如笔管长约二尺五寸上塞下通筒中以 平滑为贵另制一圆瓯大如茶杯先以顶净水硍一两水硍不净 即不应验内于瓯 中再将玻璃筒实以水硍然后插入瓯里则筒中水硍与瓯里水硍相连 坚而直之筒内水硍定必泻下数寸自与地气之力相称乃将筒瓯悬于 板上画刻度数以验之视水硍高低为风晴雷雨之候百不失一盖地气 乃流动之物或轻或重或升或降随时更改风两鍼之能自行上落者实 因筒内水硍之上空无气入而瓯中水硍能被外气逼压故随其轻重以 或升或降也然一升一降不过二寸四分西国风雨鍼之例以三十度为 平和或风雨雷雪之时间有二十九度者或二十八度者或过三十度者 各方气候每日更变不同水硍升降亦少差异以地球而论在赤道之中 水硍升降最少赤道迤南迤北水硍升降无常故验雨验风不能以一例 而定是在善用者之能随地辨气耳兹以西国较准之候略列于左 若在 中国 制造风雨鍼必须测较中国之气候因 西国分寸度数与中国不无少异世 一凡夏天水硍略降必报风雨水硍大降不报大风必报大雨水硍降甚 则主大飓水硍骤降多主甚雨或报大雷若酷暑之时水硍下降定有 迅雷 一凡春秋冬三季水硍骤降则报烈风或报大飓 一凡冬天水硍上升必报暴冷冷极仍升则报酿雪雪时水硍下降则报 雪消久旱水硍骤降必报雨雨时仍降则主飓 一凡水硍下降必报有雨雨时水硍骤升则晴不久骤升而仍有雨万得 久晴若天晴之时水硍略降当有微雨降甚而慢不报大雨则报大风 或升降不定则晴雨不停在风雨之后北风送爽天有漏光水硍渐上 必大晴霁 凡人搁风两鍼登心可知由之商叹比如在直争未眼低降一十此山高 平地千尺尝有人乘轻气球凌空水硍低降八寸以此推算殆高一十 二里矣西国有礼拜堂楼高四百尺风雨鍼比平地常低四分盖生气 离地渐远其力渐薄不能如在平地压逼之重也 风雨鍼之为用其功甚大海客农夫当以是为至宝场圃有善识风雨鍼 之人从无漂麦沤芽之事海船有善识风雨鍼之客从无樯折帆沉之惨 有某船驶行南洋时日将夕天色清明空无纎翳舟子唱晚管弦甚乐忽 闻船主疾呼收帆舟子领命而窃怪之整顿甫毕飓风大起船荡欲覆幸 无樯帆重累以是获免实赖风雨鍼早报之力也前数十年葡萄牙国 又名 西洋地大震屋宇尽行倾塌附近邻国亦皆震动未震之前风雨鍼降三寸 之下此为最大之报兆矣

寒暑鍼

编辑

寒暑鍼者以玻璃为筒长数寸许状如笔管上通下塞下有圆胆中贮水 硍其入水硍之法先以灯火炙热圆胆则筒中之气渐行散出乃以指头 掩压筒口俟圆胆复冷即将筒口蘸入水硍之中然后移开指头水硍即 由筒口走入胆里务以满至半筒为止再以灯火炙热圆胆令水硍受热 上升升满筒中即以吹筒向火吹镕其口如打银匠以吹筒 向火镕银之法再俟筒体复 冷水硍复降如初方可悬于板上画刻分寸以验寒暑盖水硍质性浮柔 遇热则镕而上升遇冷必凝而下坠以英国寒暑鍼分寸而论 佛㘓西国 分寸不同 此系随人 心意测较凡河冰水结之时水硍行至三十二分行渐高天时渐热若论 粤省风气严寒行至四十分盛暑行至九十分英国风气严寒行至二十 馀分盛暑行至七十六分近赤度各国风气为最热盛暑有行至百分者 南极北极风气为最冷严寒有行至无分者以人身本热而论九十六分 为平和一百十二分为病热以水质而论滚酒之热一百七十六分滚水 之热二百一十二分滚水硍之热六百分他如炕面焗炉四百分焚物之 热一千分热之最甚者也

风论

编辑

地气受日热之蒸轻而上腾他处之气流动以补其缺谓之曰风如渫盘 心之水盘旁水即流动以填其空也其行有徐有疾日夜不停一时 每两 点钟 为一 时辰而行六里者人物不觉水云不动一时而行三十里者和畅宜人水 绞烟卷一时而行百里者松竹有声一时而行百五十里者芙蓉飐水一 时而行二百里者飞燕斜退一时而行二百五十里者人不耐吹一时而 行三百里者蓬飞茅展帽落尘飏一时而行四百里者万窍怒号海波淜 湱一时而行五百里者船沉屋烂树拔桅倾一时而行六百里者草木皆 摧鸟兽多死飞砂走石物无完肤此风势之大略随在皆然者也若在赤 道迤北三十度内四季常吹东北迤南二十七度内四季常吹东南恒年 不易是因赤道永与日近其气受日热上升南北二方之气时常流动以 补其缺而地球向东左旋地气乃轻浮之物不能随地体速运故其气斜 向西而流也假使赤道之海并无陆地阻隔可以一帆顺驶转地一周今 海客在赤道海之南北名其风为恒信风俗又呼为 贸易风皆以其四季不易之 故然其风在水面则然若在陆地则不然如中国指闽粤江 浙诸南省印度缅甸暹罗越南国皆在赤道迤北三十度之内而暑天则吹南风寒天则 吹北风何也盖赤道迤北多陆地地面之气热于水面之气且夏季北极 朝日其地为尤热热则气轻而上升故海风自南来补其缺若冬季则南 极朝日北极阴寒故朔风自北而来以补其空至赤道四五度而止 朔风不过南半球也此夏 南冬北之原由也海外诸岛地处赤道之中自巳至酉常吹海风自戌至 辰常吹陆风亦因昼日陆热于水故风从水至夜时水热于陆故风从陆 来皆此理也

养气又名生气

编辑

养气者中有养物人畜皆赖以活其命无味无色而性甚浓火藉之而光 血得之而赤乃生气中之尤物西人有数法以取之者其一用一玻璃长 筒内三仙丹于其中以火炙之即有养气升出聚于筒内试以生物大有 可观

轻气或名水母气

编辑

轻气生于水中色味俱无不能生养人物试之以火有热而无光其质为 最轻轻于生气十四倍每一百寸登方其重三釐而已西人制取之法有 二其一用铁筒一个筒中实以铁碎炕之以火便有湿汽走入筒中其湿 汽之内原有养气一分轻气二分养气遇热即蚀入铁质轻气遇热即透 筒而出若接以樽礶可以留而待用其一将大樽一个贮以清水浸精锜 数片铁片亦可 入磺强水解见下篇 调之亦有轻气升出西国轻气球多以此法制 造

淡气

编辑

淡气者淡然无用所以调淡生气之浓者也功不足以养生力不足以烧 火其取之之法以玻璃樽贮水少许浮之以杯烧片纸于杯中则养气为 火所化樽中只剩淡气而已又法用铜筒一个实以铜碎炕如取轻气之 法亦有淡气升出

炭气

编辑

炭者何烟煤之质火烬之馀气之最毒者也究其所自来乃养气经用之 后混毒气于其中实养气之无精英者其质为最重重于生气三数倍其 取之之法用花石数片以清水浸于樽中调以盐强水解见 下篇自有炭气升 出或用石炭调磺强水亦有之凡人呼出之气亦曰炭气烧炭炉所出之 气亦曰炭气密聚不通风皆足以杀人尝有一老屋中有枯井甚深浚井 之工入者辄死初疑为毒妖有博物者知其内有炭气缒试以火火立熄 灭遂设法内引生气入者始无恙盖久无居人其炭气质重下坠不散故 也西国之宝以金钢石为至贵其体坚莫能陷然亦清炭之凝质焉耳

炭轻二气

编辑

轻气之性易烧炭气之性光焰合二气而焚之则火色清白而明胜于焚 膏点蜡实用大而价廉以是西人有卖气为生涯者近日英吉利佛囒西 花旗等国皆有卖气之行行内设一大炉中贮煤炭四围炽火以煏之煤 炭受热则气上腾炉上设数铜筒引导其气气至筒口即以火点其端光 明如数十烛以筒接筒可引数里凡城中道路皆引筒点气以代灯火辉 煌如昼几疑不夜之城在彼贵家行店亦莫不接筒买气用照房廊正是 日暮不须传蜡烛而轻烟已散入五侯家矣

磺强水又名火磺油

编辑

制有二法一用磁罂一个罂颈镶以长玻璃筒内青矾于罂中以火煏之 即有磺强水由玻璃筒渗出又法以铅作一密炉炉底贮以清水焚硝磺 于炉中使硝磺之气重坠入水然后将水再行蒸炼一如蒸酒甑油之法 务使水汽尽行升散则所存者是为磺强水矣其质如油以清而无色为 贵味极酸辛力能伤肉烂物

硝强水又名火硝油

编辑

制法用火硝一斤硫磺一斤同放于玻璃瓢内以炭火炕其瓢底即有硝 磺汽由瓢蒂而出接之以礶使汽冷凝为水是名火硝油其性烈甚滴物 即焦灼黄色力能溶化水硍

盐强水

编辑

制法用清水生盐同放于玻璃瓢中另用玻璃管贮蓄磺强水使其渗渍 而落因入之太急 恐瓢体迸裂以慢火炕炙瓢底令其化汽升出冷而凝水者是也性 味最烈可化五金

轻气球轻气详见上文其质十四倍轻于地气故名

编辑

轻气球以绸缎为之大如厦屋饰以胶漆用大绳结网缠罩其外球之下 悬一百伞伞之下悬一藤床大者可容二三人小者亦容一人床中备载 风雨鍼寒暑鍼时辰表千里镜罗经沙袋饼食器具什物球之顶有窗球 之足有门皆机巧活动特用以放气者临用之时纳金于气行之商独买 轻气气商遂着伴以密桶运气而至于是将气放入球中务以球体将满 为度试球时先将巨䌫系住球脚试可乃斩䌫以升渐升渐高直出浮云 之上俯视山川城郭夐不见人御风横行顷刻百里英国有惯乘球者名 曰琪连胆志最壮以霄汉为熟路虽妇穉亦识其名他凌空至高者一十 三里住空至久者历五时辰尝于夜间纵球上升悬数百灯笼于藤床之 下在地观者如见德星聚空在球东望夜半即见日出而下视尘寰犹漆 漆然暗深不测也又尝乘疾风横行云游三国历五千里由英吉利越海 而南过佛㘓西入日耳曼国亦数时耳以平常风势而论大约一时辰可 行一百里或百二十里大风吹送有一时而行二百五十里者亦有行至 三百里者间有顺风吹去忽然转风吹回者故球上必带风雨鍼以验气 候固所以防暴飓亦所以测高下也凡乘球之人必须胆大心灵精通算 法深明气性方无错悮盖地面之气势重而力厚离地渐远则其力渐薄 不能压托球体而球中轻气渐舒愈舒愈胀胀甚必裂故是时须急开窗 略泄球中轻气方可无虞大约球在空际欲其升则撒去袋中之沙欲其 下则略泄球中之气或升或下皆可任意施为但不能以原处起而仍下 于原处耳然下至地时必须抛铙放碇以止其势因球中犹有馀力恐球 于地面纵横飘转而为林木墙石所击西国于纵球之先必预日传字通 知各处招人聚看凡欲登场观者每位或收洋银半圆或收二钱愈出愈 巧实天下之奇观而世间之最险者也惟其事虽涉险戏仍属有用或藉 以测风云雷雨或藉以窥营探寨或藉以察地绘图尝有某甲乘球上升 初见地上有雨上一二里则见雹再上一二里则见雪又上一二里则见 日光晴明空无纎翳而下视层云密布白如棉海时见两云相触即觉电 闪雷轰又上数里则天地一色无物可见而其人则哆口坌息寒冷凄凉 头种耳聋百般烦恼莫可名状所带飞禽小类半已喘死笼中是知上气 之力渐薄而不足以养生矣又有某乙乘球携白鸽飞禽于藤床中藤床 之下再悬一伞伞下复悬一笠笠中载一小犬升至牛空以刀割断床下 之伞小犬坠伞渐落渐低不意大风暴发大伞乘风复起起至球畔小犬 望主惊鸣似求援救后风息伞落犬固无恙又放白鸽鸽亦不敢飞动推 之使下如石坠空将近地面乃能振翼旋飞可知上气之薄亦不足乘毛 羽之轻又有某丙身为裨将与敌对营而阵不知敌势虚实遂乘球探望 约以舞旗为号比至敌营敌兵望空发枪高不能及某丙于空指挥军兵 望旗进击大败敌军又有某甲与某乙同作一球于藤床下复悬一伞一 笠甲在上层乙在下层升至空中高约四里特断下层使之一上一下讵料下 层伞不能开猛坠而落乙死如泥甲球亦卒然上升起如箭急魂魄惊飞 良久始定乃能放球慢落幸不至死又有某丙在空际割去气球欲以伞 乘风而下不意制伞之绳偶断其一藤床偏坠左右摆簸某丙惊眩欲绝 至地时昏不能语者数日此乃制伞之险人不乐观然亦制作不精所致 兹将球起之理略言于后 西国气球之始原以火气上升若中国之孔明灯然但火气之理不过升 散球内之气藉外气以扬托之是其力有限而势有尽也后博物者以此 推测顿悟以重气升轻气必如水力之浮木遂专心作气果得裂取轻气 之法试与地气相较兑轻于地气者数倍于是因气制球内轻气于其中 纵之使升竟飘然上举愈思愈精初试以禽再试以兽皆能如法升降然 后试之以人现制球之最大者其中直径阔约三丈五尺以番 尺计以四园上 下均算共得二万二千尺若满以生气其重一千六百磅满以轻气其重 只得二百磅以一千六百磅之力必能升浮二百磅之轻故能另载器具 什物若不开放球中之气任其自行消泄可以留空三日而后下焉

物质物性论

编辑

世人以可见者为物以不能见者为气孰知气即为物物即为气其理却 有可凭信者夫宇宙之内由气而化成为物由物而复化为气凡物成物 败曾不能灭其质但目力不及见人自以为完尽耳比加拾一山石磨之 使幼虽极幼而微亦不能尽其质又如贮水一甑滚之以火虽极滚而干 因变 为气亦不能灭其质推而类之则人畜金木菓谷亦莫不然此固造化之 道也若考夫物之本性不外二理一为牵合之性一为推拒之性牵合推 拒解见 下文牵合者如金质牵合金质渐成而为金水质牵合水质聚成而为水牵 引之力大则其物力坚牵引之力小则其物力柔计其极小之物坚而韧 者莫加金箔若以一金箔镀一银线浸以硝强水则银质镕化窥以显镜 便见一绝小金筒柔而韧者莫如蛛丝二钱之重可引长八百里他如有 生命之虫其绝小者合数千之多不如一沙之大然以显微镜窥验见每 虫皆有身首头足脏腑饮食行动一如牛象是为极微之物其至大者无 如日月地球众星亦莫不具有牵引之性月轮旋地地力牵引月输则月 轮循行不乱月力牵引地球则潮水随月而长地球旋日日力牵引地球 则地球圜运不息或说地球者不为日力 所引则必直行而去凡地上山水人物皆互相牵引 其力若在空中以坠砣吊缒而下近山之处见坠砣必偏近于山近屋之 处见缒砣必略近于屋又凡洋舶失水其船板桅䌫初则逐浪漂流渐则 聚浮一处虽茫无涯岸亦必同聚海心此乃牵引之据也然究其牵引之 力若物质平滑则牵引牢固试以二玻璃片贴合一处势必难于开离却 是何故盖世物之质虽极坚密平滑以显微镜看之见其内外皆有小坳 大约坳愈小则牵引之力愈大试于树上摘脱一叶则断处必有水汁溢 出是因叶根内有小管故能牵引水质而使之上行也若夫物质推拒之 性则惟热为然热性传散故能使物推 拒参看热论便知其理○凡世物之用不外动静两端动 之则行静之则止既行而不能骤止当止而不能骤行亦物之原性也夫 驰车骋马之时车骤停则轮败马骤止则蹄蹶人物皆然试将大炮向空 弹击见其码子初起甚捷渐上渐慢慢极而落渐落渐快快极至地犹有 馀力故能旋滚撞触良久方休是为动之本性职其事者度其性量其力 自能百发百中中无不击西国有某甲巧识物性动静之奥精击刺善射 法某乙置平果于甲子头上戏之曰闻君善射敢于百步外射取平果不 伤乃子头乎某甲应弦射之矢发贯果其子犹嘻然勿觉又有富人常乘 骏马遨游街市好于人队中驰马惊众会有谙马性者作牧语以喝之马 闻骤止富人覆跌马前市人皆然又有贵公子尝驾小车出游策马驰 驱自矜车疾适与大舆撞碰小车覆辙公子翻踣车前乃倚父势具控于 官官廉得其情谓之曰小车碰大车公子仆于前大车撞小车公子仆于 后罚使赔值以修大车公子惭甚而归又有船主自夸其𦩌尝谓有水手 上桅失足适当风利帆急倾跌艄尾水中闻者莫不窃笑又有初识地球 旋运之理以为乘轻气球停空可以环观万国不知地面有生气笼络众 类地运而人物亦运如车行而人亦行船驶而人亦驶盖世物动性其势 本直附物而行者其势亦随之而直故坐舟车者当止而行人必跌后骤 行而止人必仆前因受附之物行其所附之物不得不行也然物行动之 迟速又关乎地气拦阻之故有以长薄钢条置于玻璃罩内以机筒抽出 其气经三昼夜钢条犹振动不休若在罩外其动不过半刻耳凡作舟车 箭炮钟表诸行动之器皆宜熟考物之动性果得其理物无不妙惟其动 之之法有难以言语形容者也

热论热有大用而无形质谓之物者特借字以立说耳

编辑

 

 

热乃世上最要之物万类皆赖以生发者使地无热人类不成其为人物 产不成其为物但其为用无形无质而见惯浑闲人自不察其理耳西国 博物之士推穷其故分为六等一曰日热二曰火热三曰电气热四曰肉 身热五曰化成热六曰相击热六热出处各有不同而其功用则一也日 热者其热来自太阳与光并行而不悖光射所至热即随之其势能透清 水玻璃其功能长养生类万物是用为最钜火热者其热起于焚烧之气 与光并起而不能并射灯光所及 热不随之其数为无量其力能烬物然不能透玻 璃清水之中是势为最钜电气热者乃地与气感发而成腾空掣击则为 电西人能用物料以制之或用机器以撮之其行为最捷瞬息万里肉身 热者乃人畜鱼虫血肉之本热其势为有限其性为无光与日火电同理 而不同功化成热者乃万物变化而成如腐木成菌三质递变实质水质 气质解见 下文之类相击热者乃二物相击而成如钻燧取火敲石取火之类共为六 热总论其性实能传而不能灭比如烧热铁一块置之庭中则左右物件 必沾其热渐传渐远渐远渐微务必传匀而后已如庭中有十物以天干 为次第甲物中有百分热必传五十分于乙物乙物得五十分必传二十 五分于丙物丙得二十五分必以其半传于丁丁又以半传于戊戊又以 半传于己势必递传以均此为热之本性历以寒暑鍼较试而知之又如 以滚水一瓶中置一二冷物少顷则冷物必与滚水同热此皆热性相传 之据也但各物之质刚柔不同有易传者有难传者有传久者有传暂者 若以一铁球一石球同时放入火中同时钳出置之水内则铁球先冷于 石何也乃铁性接热易而出热亦易也又用铅一两牛乳一两石粉一两 三物同以火煮之则铅热先于粉粉先于乳又同时取出浸于三碗水中 则三水各不同热牛乳之水为最石粉之水次之铅水又次之何也是三 物受热多少各有不同故也世物以五金传热为最易木石玻璃传热为 甚难若以铁柱与木柱同焚人能把握木柱外端而不能持铁柱外端是 为难传易传之据若服用之物蚕丝传热为最易其次为麻布其次为棉 布其次为呢绒皮裘传热为最难狐皮貂獭为上兔皮羊皮次之雀茸又 次之故隆冬霜雪之候服之可以御寒然人人知其功能御寒而不知其 非特御寒也乃难传热也何也盖人身本热常得寒暑鍼九十六分若隆 冬严寒天时地气有冷至三四十馀分者则皮肤身内之热 不能散之热散传于 外欲与天时地气相均故必须着难传热之服以保护之如热茶之以棉 笠罩护其壶而不使茶之热泄散于外也如以为不然试于隆冬严寒之 时赤身披挂金片重甲厚裹数层可觉身体温煖乎抑觉身体冰僵乎夫 金性易于传热必不能使身体本热之无传是虽厚服千层热有去路也 惟棉毛传热为难则皮肤本热泄散不易故外虽寒而内煖兹更验他据 以证之 凡严寒之时以手摸铁器则僵以乎摸羊毛则煖其故何也实因地上生 气甚冷铁质本热已散传于气中手一着铁铁即摄传手中之热以补其 缺则手上着处本热不足故觉疼冷异常惟羊毛性难传热虽使地气极 冷亦不易传于外故本热具在可以着手不惊盖不须借手之热以沾补 其缺也若以薄铁一片呢绒一块同置于焗炉之中略歇少时则手可以 拈绒而手不能拈铁可知铁与羊毛传热难易之据又以一木片一铁片 同放纸上以炭火乘之则木片必先烧化以铁性易于接热而反烧迟何 也盖接热易其出热亦易火力未足烧其坚惟水质轻松而柔接热难而 出热亦难接足自然烧其质是接热固分难易而烧力尤别刚柔也以此 推论是热之为性必传若使不传则人物永热断无消长之期突然其力 既能传是虽无质无形仍为宇宙间一物自当与冷不同夫冷犹淡也热 犹味也淡本虚无有味则形之冷本虚无有热则形之是冷无物而热有 物如淡无物而味有物也或疑热乃地气所变化果尔则有气始有热无 气即无热矣西人尝以气机筒间气论抽出瓶中之气置热物于瓶内其热 仍不增减便知热与气本属两物犹以味调水而水与味本属两物也或 疑热乃火中之气果尔则有火始有热无火即无热矣何以两手搓擦则 热生腐物湿沤亦热生火于何有萤火光虫不焚物咸汐野燐不焚物热 于何有便知热非火中之气乃聚热合光可烧物者始呼为火耳顾知热 与光原各自成其为物乎然光之为物人能见之热之为物身能觉之二 物在日则并行人所习见二物在器亦并行人多未悟二物在色亦并行 人尤未情凡世上器物莹滑可鉴者可以返照其热比如庭中置一火炉 炉口向南则炉中之光与热势必直射而南凡北面对炉而坐皆觉耳赤 面热者理也设有东面坐者使人持铜镜向火斜照之则火热必随镜光 而转射面东之客是热与光在器并行之故又以铜铸两凹镜圆大如锣 阔约一尺八寸磨使莹滑光可鉴物一悬东壁一悬西壁两镜相照约离 二丈将热水一礶置于东镜之前离镜约 数寸许以寒暑鍼置于西镜之前亦离 镜数 寸许则寒暑鍼自能随热水升降或于东镜前置一烧红铁弹西镜前置以 火药火药立即焚烧此皆莹物能返照外热之据盖光射直行热性一随 光道行光射返照热性亦随光返照凹镜撮合光射成一尖枢热亦随光 成一尖枢则尖枢之处聚热甚盛故能足其焚烧之力犹如以凸玻璃照 日日光透玻璃而下亦必撮合成一尖枢可于尖枢处立能取火但日热 能透玻璃火热不透玻璃若以玻璃当中隔之则东镜之热即不能射于 西镜之前矣西国某港炮台前曾用大镜撮取日热烧彼敌船又五金工 匠亦有用大镜径阔三尺四寸所 映尖枢阔三分撮日代煤以镕铁锡等物此日火两热 穿透所由分也凡竹夫人手熏炉锡煖婆锡茶壶之类皆以莹滑为贵取 其有返照之功自难传散外热耳物色亦然五色以黑色接热为最多白 色接热为最少西人曾用五色呢绒盖于雪上以日晒之其白色呢绒之 下雪镕甚少黑色呢绒之下其雪尽镕缘色白可以返照其热也故物之 莹而白者久视令人伤目焉若使天下之物尽皆白色则人人当有青盲 之病化工使草木青苍固所以护养人目也

三质递变:三质为何虚质实质浮质也各气为虚质坚物为实质水类 为浮质天下万类不外三质而三质皆有本热在其内虚质之热为最多 浮质次之实质又次之此是化工使然但成物之后人自不觉其热若必 欲穷其究竟必须毁败其质使变他物方能测之比如实质欲变浮质必 须以法加增实质之热浮质欲变虚质再须加增浮质之热是实质添热 则为浮浮质添热则为虚虚质减热反为浮浮质减热反为实此化工之 妙理也夫冰为实质水为浮质气为虚质若欲以冰化水必须使热入冰 更欲以水化气再须以热入水是实质添热变为浮浮质添热变为虚之 豫或欲使气复为水必须减少气中之热如春寒则雨至夜寒则露落此 皆地面湿气上外遇寒而化为水也凡日蒸湖海之水上腾于空夜间地 面之气寒冷复凝为水故树叶底面 皆有水滴粘着是之谓 露所以养草木之生又如蒸酒之汽上升甑顶有冷水糟饭湿汽至甑 顶即化为酒亦皆此理或欲使水复为冰更须减少水中之热如寒天河 水凝冰露结为霜之类是也五金亦然如铁为实质加以火热镕为净质 更加以热渐化为气若当铁镕之际减去火热渐复实质木石亦然木为 实质火热烧之半化为气半化为灰再以火热逼其灰灰亦渐化为气石 质亦然烧以火热或化为脂或化为灰再添以热终化为气若以水入石 灰则灰水相合散出其热热散之后复为实质如石肉类亦然肉死而加 以热则肉化为气若能不使热入不使泄气可以恒存不朽峨罗斯国地 近北极寒冷异当冰雪四时不消水硍凝结如锡迤北之境多冰山四面 玲珑莹冷可畏尝遇酷热冰山崩陷中有死兽形状古特其形如象 而大于象骨肉 鲜新熊罴争聚食之边卒驰报其王王使名臣往验盖二千年物也遂收 其骨存诸内府至今传为古器云凡寒天肉食可留句日热天肉食隔宿 变秽亦即此理又凡卖冰之家必以木屑灰糠藏于密室送冰之时必用 绒毡棉胎包裹方不消镕亦取糠屑绒棉难传外热故耳 凡天下万物各有本热得之则长养生息失之则变化原质胎生者得热 则孕卵生者得热则孵鸭不𣭀疍 火焙亦出他如湿生化生亦莫不藉热以成其生 故花果草木皆待春煖甲孚冰雪雨水亦待春暖消长盖因万物得热则 其本体即行发大不论生物死物皆同一理但物质坚实其大也少物质 轻松其大也多人身肉性热天则肌肤丰满冷天则肌肤绉瘦竹木之质 热天则纹理润密冷天则纹理疏缩金石亦然比如铜箱铁盒烧热其盖 则松银线铁尺烧红其质则长水性亦然天冷则海干池下煮滚则水溢 汤𣸣此皆得热发大之据然得热贵乎内外均平上下相称方能不坏本 质如烹水熬胶镬下火力太烈以致胶水下热上冷势必轰然破甑水浆 迸溅曾有熬骨胶者用铜鼎固封其口力鼓风箱以催火热不知热汽传 散欲出无由遂令铜鼎轰裂立杀数人又有铁匠围炉铸炮坭模未干倾 泻铁汁爆然散激铁匠数十骈死炉前斯人若识热性汽势之烈容有是 乎凡冻玻璃近火自裂正因其外质受热发大致今牵逼内质之故若热 玻璃入水自裂乃因其外质减热缩小而内质仍然热大不能同时均称 皆此理也大地亦然间有火山崩陷海扬地震实因地中有火热气散出 故有石烬砂灰飞蒙于附近之处西人推算地中之热比如持寒暑鍼入 地四十五尺则水硍升高一分入地愈深热势愈盛深至三里必热于地 而百分深至六里热如沸水深至三十里热如铁汁深至百里以中国 里计万 物皆镕佛㘓西国凿一深井入地一千七百九十四尺以番 尺计阅七年成工 汲出之水热于常水三十一分以此推测是地中之热固可以数而算者 凡冬季严寒之时昆虫鸟兽多入地成蛰皆为避地面冷气特隐土中而 接地热是化工使之自卫其生也 或问地心与太阳皆是烈火上蒸下炎万类当为焦物乃冬冷前夏热万 生得以晏然处其中顾有说乎曰地球圜日侧倚而行三百六十五日为 一周夏季北极朝日南极向外故赤道以北皆觉夏热冬季南极朝日北 极向外故赤道以北皆觉冬寒吾人俱居赤道以北自觉冬冷而夏热永 与南极不同时四季暑往寒来实因离日远近之故耳若地心之火深隔 百里且士质传热为最难又何虑未焦物乎然日之为功虽大顾其热间 亦有害于人者凡地土卑污日蒸其气即为毒感之多有疫疠之灾又凡 炎夏天时露行于赤日之下每有脑疢血热之病是其害固由于日而自 保又在乎人也或曰热之为热士质难传吾知之矣而水质接热各有多 少不同亦有据乎曰水质与气质固自不同而水之为质亦各有不同夫 水质接热必滚而后化汽也当水滚化汽之时以寒暑鍼探之其热二百 十二分油酒亦水质也酒滚其热一百七十六分油滚其热三百一十六 分水硍滚其热六百六十二分各香油化汽其热不过数十分凡搽薄荷 香油即觉 皮肉寒凉乃借摄本肉之热以 消化其质殊非袪肉内之风也是各物均为水质何以接热变化各有不 同乎此因其禀赋之质有轻浮故其受热之量有多少夫地气压下之重 其力胜于水若水中不足二百一十二分之热即不能滚西人尝用清水 半甑以大玻璃罩密而盖之将气机筒见上文抽出水面之气使罩内无气 可压其水接热七十二分即能上滚又尝烹茶于高山之上水滚尤快于 地而之时皆因止气之力渐薄其压下之势亦少逊矣有糖商某公生理 最盛每岁煮糖柴炭亦费数十万金其煮糖之法火候过少糖难滚而味 劣火候过多糖滚急而底焦因思水滚之热二百十二分糖滚之热二百 二十分遂于糖房外设一气车临煮糖时车出房甑之气果得减火滚糖 妙法由是每岁多𧹗二十万金因而倍饷领牌不许他人尤效垄断居奇 数十年几与王侯捋富其糖名糖味至今犹脍炙人口云或曰热为功大 胡为乎来奚自而去可得闻欤曰热之为用散之则弥于空聚之则藏于 物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如火之为热人能取之而 不知其来灭之而不知其去有野人畋渔为生每积薪爇火以自温彼处 狝猴俟人散去便炙其馀火火尽即群散而 逃虽旁有馀柴曾无加柴添火 之智盖天不欲其贻火之书也造造而化化有有而无无溯自开辟以来 万物均无增减即如江海之水日蒸则为汽为云遇冷则为雨为露由雨 露而复凝为水水性润下入土积为泉源泉混混由江达沧海由海出重 洋升降循环曾不出离大地之外古今络绎何有亏损涓滴之微淼淼者 如是其他可类推矣

蒸汽论

编辑

汽者水受热逼上升为气之谓飘扬于生气之中其性散而不聚若以铁 器困束其质其舒散之力烈如火药愈束愈烈无物可以当之故西人用 火蒸水节取其汽以代人力凡火轮舟车之属亦皆赖此以运其轮焉兹 将其理略言于后○凡水登方一寸受热化汽之后必须一千七百寸登 方之位始是容之西人以玻璃制一方筒内清水一寸于筒底水面置以 木塞令其上落自如勿使泄汽然后以火滚之水渐化汽则木塞渐高尽 化为汽则木塞高至一千七百寸而止此系以筒 内径摊算若以冷水浇其筒外使 筒中之汽受冷复凝为水水渐凝则木塞渐低低至原位其水复仍加旧 可知一寸之水能化一千七百寸之汽若以一千七百寸之广逼压而为 三数十寸则其发散之力为何如耶夫地气压下之势其力一十五磅一十 一两六钱为一磅十五磅 乃中国十一斤三两也水足二百一十二分之热方能滚化为汽凡言 热之 分数皆以英国 寒暑鍼计算是汽之本力亦为一十五磅使水加热则汽力亦加由此 递算水热二百五十分汽力应为三十磅水热二百七十二分汽力应为 四十五磅水热二百九十分汽力应为六十磅汽质既能以铁筒东之使 缩汽力又能以火热加之使大彼火轮舟车安得不快驶如鸟飞如鱼跃 乎是故火轮船有二百力三百力一千力等号二百力者如驾二百马之 力一千力者如驾一千马之力英国火轮船之大者自艏至艄长约三百 二十五尺阔约四十三尺深约三十二尺俱以番 尺计其快如驾一千二百马 力每一时辰能行一百零六里曾在英国驶行埃及国历一万二百里只 九日耳李白之千里江陵视此犹为慢程

火轮车:利于水者既有火轮船之法利于陆者又有火输车之奇其法 大同而小异特水所以载舟有水即能行船故火轮船周游列国无往不 利惟陆路则有山川高下之险火轮车必须藉铁轨以引之铁轨者以土 石砌一长路路上铸铁埓以衔车输平直如线填坑谷掘邱陵山之大者 𡋱隧道以透之港之深者建桥梁或铁 或石以济之工程法大每一车路动费 数百万金且一路必置二铁轨一导以往一导以回令二车无相撞之虞 埒中禁止行人不放牛马数里设一望台台上坚旗为昼号悬灯为夜号 车中人望旗灯为安危若前途有险则悬红灯红旗以警之御者即制汽 勒轮以住若视旗灯色白则竟纵输以过疾行如飞人在车上台中者彼 此几不能认面目其绝快之车每一时辰能行四百二十里尽一昼夜共 行五千零四十里以万里之路只两日之程汽之为用大矣现在英京有 五车路通行四方郡邑间遇朝廷有事报以雷𩂥见电 𩂥数刻则举国皆知 或欲召集筹谋驾彼汽车镇日而诸臣毕觐然而车行太疾道路不无险 阻故平常定限每时辰以行一百八十里起至二百五十里止凡过埠邑 通衢例必停轮少顷因以传货信而搭宾客不无少需时晷故也其车式 前辆为汽軪备载煤水机器御者坐之后牵三数乘分上中下三等下等 装载货物中等平人坐之其价为稍廉上等则状若亭台书籍椅桌器用 毕具铺设华丽坐卧安适窗㮼玲珑煤烟不到其价为最贵车中人凭栏 远眺所见山村境色日数千里时或深入隧道昏黑如夜少顷复光而已 透数里之深洞山东之客倏而为山西之人矣车中不赌博不嚷闹不秽 语不吸烟犯例者罚车价先收后升实价不二付货计值取盈不赊不减 车期限时起发逾刻不候诚客商来往之最便而货物寄搭之就章著也 凡牛羊牲口鲜 鱼皆附火轮车兹将舟车之机器择列于后 汽机之势有二一曰高机一曰低机高机器少而煤多其费冗大前行疾 因水汽入柜用毕即放而出之低机器多而煤少其行疾而不险盖以汽 作工复使汽为水可以节减煤柴故也凡高机之船花旗多用此法然一 不谨慎每有甑裂杀人之患英国向有例禁车准用高机船只用低机故 火轮以英船为最稳下所择录亦低机之器焉

水甑:甑以铁为之方圆大小不一其形甑盖与甑底相连密不泄汽其 旁有小户可容人入所以洗验甑内其底亦有孔罨所以放水出海凡停 泊之 时例必开放甑中之水是时 水随汽出亦藉以洗涤甑内盖之顶有汽筒一条中通而直横屈向前所 以通引水汽盖之前有管二枝一上一下下者插入水中上者离水数寸 管之口均有斡鎋可开可闭所以验水深浅时开上鎋管中喷汽开下鎋 管中喷水是为得宜若两管均为喷汽是知水浅即须添水以和之或两 管均为喷水知是水多又须减水以平之因水多而汽弱行缓水少防甑 裂杀人甑之后有活厌一件常与汽力较合轻重比如其甑可东六百力 其活厌亦有六百力以厌之若过六百力以上则活厌力不及压自然展 开以泄甑汽特为此者实恐汽力过度顿令甑体迸裂而人不及觉察也 汽筒之侧有管孔插铁线一枝线之下端系以平板浮于甑中水面水满 则内板浮高而铁线亦高水下则木板浮低而铁线亦低视铁线高低为 甑水添减之度铁线上端撑贴添水柜门若甑中水干则木板低浮柜门 渐开使水由添水筒入甑添水筒者在铁线之后小于汽筒者有半其筒 在甑上透盖而入所以添水入甑者

汽柜:柜体圆而长有甲乙两机罨皆能开合自如柜顶当中贯铁杵一 条杵之上瑞连于横干杵之下端镶铁键一鍱铁键与柜内圆径吻合可 上可下密不漏汽状如救火 水栉之心水汽从甲罨而入力推铁键以上则铁杵横 干均从而上水汽从乙罨而入力推铁键以下则铁杵横干亦随而下其 法上汽自甲罨入柜下汽从乙罨出漕下汽由乙罨入柜上汽由甲罨出 漕互相出入以推铁键上下

冷水柜:柜体圆长小于汽柜其中有铁杵铁键一如汽柜之样但铁杵 系于横干次节藉横干上落以为抽引之机抽引海 中冷水柜中常载冷水以浸 汽漕因汽漕透柜而过过有冷水冻其漕体则漕中水汽立凝为水凝水 之后其势尚热即由汽漕倒行而上复弯于前聚于添水柜中直与添水 筒相接热水由是泻入甑中若添冷水于滚水之中其滚必 止今用热水添入其法为尤妙其实甑内滚 水受热化汽由汽作工工毕复化为水由水复归于甑轮转不竭而未尝 有所耗散也

火炉:炉在甑下焚以烸炭柴亦 可炉旁有铁门以通生气门开则火猛门 闭则火慢火猛则甑水易干故甑水之面浮以片木木上贯以铁杆透甑 顶而出复屈下与炉门相系比如甑水干下则浮木亦从而下浮木渐下 必渐牵连铁杆铁杆牵连炉门则炉门渐闭而火慢自不防有火炎水涸 而甑裂之虞又法以机架系两圆球置之甑侧另有汽筒连于机架汽出 触架则两球浑然旋转汽愈猛则球转愈急即有铁线牵闭汽门自然使 火汽均得其宜

脂輠:各机器枢纽关捩甚多以铁钻铁输转不息必致相击成火故每 较之上必制一铜瓯瓯底穿数小孔使其渗泄脂油以滑之即御者脂轩 之法以火轮船而论每日亦费油十馀斤

轮拨:以一铁系于横干右端名曰铁拨横干与铁拨相随上不其输齿 旋转之机皆赖铁拨以推动之也

汽尺:以铁制一弯筒一端与甑汽相通一端向外灌水硍于弯中插以 木尺刻以度数若内汽猛甚则水硍为汽所推由内渐移以出渐出则木 尺渐高仿如铜漏时尺报更之法职其事者每望尺以验汽势猛弱大约 尺过某度是为险报必须略泄甑中之汽焉

汽制:汽筒之内有一辗錧凡欲舟车停轮即以手扭其柄则辗錧乍阖 水汽即改路而由外筒出矣

以上机器皆所以运动铁轮由此法而触悟其心思巧中生巧有纺纱 织布藉火轮以代人力者有以火轮耕田渫水者有以火输打铜铸铁 者百工手艺多以此法代助人力一人而兼百人之工一日而收一月 之利是皆取资乎汽汽之为功大矣哉然汽之来由于水而水之滚由 千烸以西国火轮汽具昼夜不息日费烸以数千万计智者远虑各思 设法以代之近有以火炙热地气令其舒缩以运轮拨者其法比水汽 尤为便捷实功大而费廉现有一新船用地气以运 轮拨者然尚未尽其法十数年后凡彼舟 车机器当有用地气而尽废水汽者矣

水质论

编辑

 

 

 

 

天下之物元质五十有六万类皆由之以生造之不竭化之不灭是造物 主之冥冥中材科也泰西博物者遇物必求其理遇理必穷其极见一物 之内有数质会合面成者有十馀质会合而成著间有一质自成其为物 者虽品物繁形然皆不出于五十六种之外如人身之质得五十六种之 十四水质得五十六种之二钻石为五十六种之一均能用法以分之何 也盖各质之能会合以成为物皆因禀赋宇宙中和之热故失热则万物 不成形热极则万物败其质热乱则各质分其类如烈火能化物质电𩂥 能分水质此其据也惟究其成物形体本性有三一为坚性二为水性三 为气性气性之理前文既已论之兹特论其水性之理焉 水之为性浮而散者也其质乃二气融会而成养气为三分之一轻气得 三分之二以电机器即能分之见下电 𩂥其势能均力其压下之力愈深 愈重不论其阔 其性为平流万河之水必流于海因 地高海低欲平其流也虽数千里皆能应动假如以铁制 一长筒远连千里满之以水试以物压其两端动此则彼应动彼则此应 有如坚物之能以两端齐应也如以一长杉推其上端则下端亦进牵 其下端则上端亦退虽万里之长自一 时而应然是之 谓两端齐应但坚物之质必随其自然之性不能使其上下齐端惟水 质之性为平流不以远近而易其性比如一筒之水长约数果其两端上 下例必一线平均若此端水高三尺彼端亦必三尺或此端筒窄容水少 彼端筒阔容水多视两端相较亦必一线平流如或以数筒插于盘中一 方一圆一大一小一斜一曲注水于盘然后视筒中水面亦必一线平流 此乃水之浮性也惟其平流之性人皆见之而其均分之力人多不及知 之者西人每制水架以夹压棉花纸料其法以厚铁作一大柜柜中容大 木柱一条使与柜内吻合上落自如勿使泄水柜顶四隅以铁柱驾一平 板栏之底通引一铁筒弯屈于柜外之侧直出而上约与权体齐高注水 于筒务以柜与筒中皆浸满为度然后放棉花各物在木柱之上令人以 铁键塞入筒口努力压之假如筒中径阔一寸柜中径阔千寸则筒键压 下之力百斤其柜中每寸之力亦白斤共十万 斤之力因筒中水力可均分于柜 内之水故木柱承水而起将所夹之物密逼而实如铁矣是借少力以制 多用一人之力即如百人之力皆赖水势有均分之力也 水质之重与他物各自不同譬如以一寸方平而论黄金重于水十九倍 水硍重于水十三倍铅重十一倍银重十倍铜重八倍铁重八倍锡重七 倍玻璃三倍石重两倍半盐重二倍血重一倍乳重数分尿重数分凡动 重于水者入水即沉若轻于水者虽油酒黄蜡之类亦必浮于水面西国 有验酒尺以定酒味故酒家无假冒之弊亦因较水而知也有某王给兼 金百两使匠制一噐皿噐成并无减耗王恐其假而无法可验有识者告 以较水试之王遂以他金百两投于水盘刻痕记水然后易以金噐果见 水痕高溢顿知其中有夹铜呼匠责之匠亦拜服盖金质坚小水痕必下 铜质松大水痕必高理所当然又凡以釐戥秤物得五钱六分在水中秤 之必得三钱六分可知水力之重与地气亦有不同盖一尺方平之水秤 得一百两一尺方平之气只得八钱而已

漕运:骡马之力货车皆藉以牵之但陆牵为难水牵为易比如在陆能 率一敦之重二千二百四 十磅为一敦水可牵三十敦之多西国出外经商人搭火 输车货搭漕运焉其法凿地为平河作平河之法每一里低一 寸因地球之体圆也水深数尺 阔仅能旋舵深仅能载舟然地有高低偏陂断不能一路平夷故有上漕 下漕之别当上下交界之处以木闸隔蓄其水其法在下漕之头连设两 闸约离十丈其中名曰转漕两闸之内皆设机窦一通上漕一通下漕凡 运船由上漕至此即开上漕之窦俾水注入转漕之中使上漕与转漕平 流然后开上闸渡船入转漕之里复将上闸塞闭乃开下窦以放转漕之 水水渐低则船亦渐低低至下漕平流而后止于是开放下闸使船由转 济平出下漕而去乃将下闸复闭如初此是由上渡下之法若运船由下 漕至此暂开下闸使船渡入转漕之中然后开上窦以纳上漕之水水渐 入转漕则运船渐高高至与上漕平流乃开上闸以出上漕而去此是由 下渡上之法实藉转漕以为上落之机每渡耗水无多足以长年而不绝

法亦善矣:又西国磨面春粉纺纱织布多用水碓水磨水车水机之类 人身肉质原重于水但肺体轻松故能与水相轻重彼习于水勇于泅者 固不虑有冯河水厄之患而家居不识游泳之子亦当知其身之能与水 质相浮也夫人当失水沉船之际心惊胆震手忙足乱落水之后鼻疼眼 花耳鸣气促浮沉数四血脉顿息即不能救故平时不习泅泳者遇有水 厄落水即仰面向天手足勿撑身体勿动暂忍辛苦自然仰浮水面断不 沉没虽觉耳鸣心震亦勿顾虑但念鼻出水面气可呼吸自不致死任其 随流漂汆或当遇有救者若于此时爬手撑足势必愈动愈沈盖不谙泅 泳之人必不能强爬而使之浮也有不信者可于浅水之河令人于托背 脊放于水面自能仰浮身体其口眼鼻三处皆凸然露出惟觉耳内稍有 不安耳西国洋客每带浮木以备不虞若有危急即将浮木系于胸前自 能浮泅水面洋舶有水手堕水船主即抛掷浮木以救之 凡有埕瓦噐其中满水投一爆竹响发而瓦噐乍裂此为水力均分 之据盖炮响水热化汽欲出而瓦质不能篐束其力故也凡卑巴木桶 插以竹筒注水满之略吹口气于筒中桶亦骤裂山崩之理亦然实缘 山骨中有水窖无路可出间遇风雨飘压入水之道故骤然崩陷诚无 关于地运灾祥之数识理者自当明之

泳气钟泳潜行水中也

编辑

泳气钟以铁铸之所以载人入水而作工者凡水深三十四尺可与地气 之力相敌故以空杯倒覆入水则杯空浸水中缘杯内有气其力能与水 力相敌此水所以不能入也泳气钟亦仿此法而为之取其水不能入则 人自可于水底作工其钟高约五尺钟口阔约八尺钟之顶开四窗以透 光嵌以玻璃密不泄水钟之旁设一机窍气出则开水入则闭钟之内顶 有数钩所以悬挂应用器物钟之内旁有两凳所以坐人临用队先使工 人坐于钟内然后在船旁以䌫放缒而下或在水中或在水底以三十四 尺而止若过三十四尺则水力大于气力水渐浸入钟里又须添气以敌 之务使气力与水力相均但钟内咫尺之地容气不多而工人在内呼吸 其气易坏若不更换新气工人必局死钟中其更换之法船上人以气机 筒扣摄空中之气放入桶里将绳系桶缒至钟旁每桶之底另贯一皮筒 以导气者倘工人自觉呼吸不安即将皮筒牵入钟里拔去其塞则桶中 新气勃然喷射前钟中坏气自由机窍散出于外矣凡海水澄清日光下 照虽在水底亦可写字工人在钟内欲传言语则扣钟以报之言语多者 则书片板以浮之船上人皆俯耳凝目以俟守为西人采珠捞宝建桥下 石皆赖乎此彼惯习此技者虽竟日亦不觉闷云○尝有洋舶失水有以 此法下海捞取财物所得甚多孜孜不舍夜继以烛海底奇鱼怪鳖望光 遥集吮手嗅足似欲吞噬其人大恐扣钟甚急舟子闻声起之鱼鳖逐人 而上将至水面粉然散去自是不复有夜作焉

却水衣

编辑

印度国有大树胶汁甚多采取制炼可作器用其质坚韧水火不能伤刀 锯不易入条长一寸引之可长尺馀放之复缩如故恒久不变不坏实无 他物可比粤俗呼为象皮西人袜带腰带多以此物为之却水衣亦以此 造其衣自头至足密无缝隙脱之俨然人壳肥瘦皆合穿着左右腋下各 出一筒以透生气两目镶玻璃以透光凡欲入海作工穿以此衣则水不 能入腰缠铅锭足着铁靴则水不能浮落至水底即将腋下两筒搭入泳 气钟里自有生气以通呼吸可入水中半日动作如常西国水战前用此 法以凿敌船若网珊瑚采珠宝尤写妙用然间有淹死水中者是因腋筒 纽风不能通气故也

海水论

编辑

地球之大周圆九万里陆得四分之一水居四分之三小者为河大者为 海茫无涯涘者为洋在东为东洋在西为西洋浪如山涌水天一色遥望 无垠四方通连可以周流列国航海之客随处必缒探其底有深三千尺 者四千尺者更有五千尺者若过五千尺以上则无法可使测探虽以重 大之物亦必为水所冲激其物遂随水底斜流以去然据理推算其至深 之底亦不出二十里之上且其底并非坦如平陆必有深浅高低之形如 山之有顶有谷海中岛屿即为水国山峯也佛兰西有天文士考测水势 彼说若使海水多加四分之一则平地全行淹浸或少减四分之一则大 江变为涌滘小河尽成旱陆雨雪露潮不足滋长则人民不生草木焦枯 矣在大海之外永有常流之水自东而西周年不易所谓众水朝东者非 是其理盖因地球向东旋转水质浮游不能随地急运故近赤造之海多 转而西流也凡洋舶往来必藉风力著使船近常流适无风驶每为常流 所漂多被搁石船坏又有急湍数处旋澜激箭险势莫凭鲸鲵悮入亦不 能出正是山角旋风海角旋流皆为海客之忧矣若论其压下之势则在 深而不在阔每一寸登方之水深二尺力一磅深四尺力二磅深百尺力 五十磅水愈深则压下之力愈大若将一四方玻璃空樽以木固塞其口 将绳缒入海中落至百尺樽立碎裂又将一圆玻璃空樽亦以木固塞其 口缒落二百五十尺之下渐觉重坠异常取出看之见樽塞依然封固而 樽中水满何也盖海底之水为上水所压伏其力尤大而木塞亦为水所 逼缩故水得以乘隙而入也凡有船只货物沉溺海中若淹没太深必被 上水所压其势甚重木为水压水 尽浸入木中断无妙法可以起捞之者间有善泅舟子 入海太深亦无力可以涌上以是死者有之相传外洋渔父皆在浅渚澄 滩以网钓鱼鳖缘潭渊深极鱼类亦不能生云○洋游之水味苦而咸近 赤道之海为尤咸每二十四斤之中定有生盐一斤西国博物者考较其 质比如以五百分而论水质得四百七十八分生盐得十三分元明粉二 分半灰物一分𠼽呢沙五分半若以咸淡分较其力势必海咸力重河淡 力弱洋舶在淡河重载货物一出咸海船底轻浮尺许若在外洋已觉船 势太重一入淡河船必沉溺海客不可不知也西方有大湖曰死海其水 为最咸大小水族皆不能生其力为最重砂砾可浮人溺不没相传古为 蛮国民类甚恶激犯天怒上帝以硫火灭之夜间似闻鬼哭土人目为魔 地好事者群往觇伺日落后奇声大作如啸如号莫不悄悲肃恐迹之声 在树间至今相戒不敢夜宿于其处云云

山水:水以源泉为最淡以雨露为最洁人民赖以饮之者其汲取之法 修绠辘轳犹非善计英国地土高亢泉脉极深井非百尺不见水以是商 买有卖水之局在附城高处凿池蓄水大旱水涸则以火轮 车车取淡河之水以铜筒递引 而下每家分搭喉管透地入室大家三数管小家一两管每管口颈皆制 斡鎋转之则开水出如注却之即止洗用不竭一室之内左右逢源莫不 家滋户润岁底按水给值路上绝无挑水之夫而烟户万千永无涸鲋西 江之患利洵溥矣又大家皆有圊厕上设水管下置圂㢏关捩巧妙触机 自涤亦以铜筒透地引出在通渠总汇而达于河皆为水局职司其事岁 底给发工资以是路无秽物化臭腐为神奇人皆有林逋不能之概真属 大小两便也

光论以光为物特借字而立说耳

编辑

 

 

光与热同理而不同物热之为物人身百体皆能觉之光之为物万生有 目始能见之有万物而不设光物亦不形其为物有光而不设目光自无 用其为光照物必藉乎光用光必须乎目光目互相应用此造物之深意 也西国博物之士推考其理遂悉光之为用亦为宇宙间一物于是分其 性别其色详其用一切显微镜千里镜日镜夜镜眼镜撮景镜映画镜皆 因其法而制焉其天文画法物质物像并赖其器而得其精焉兹将其理 略言于后夫光之为物最为微薄其源有六一曰日光二曰火光三曰燐 光四曰咸汐光五曰虫光六曰电光六光以火日为正光其性轻清无质 其势直射而捷惟透玻璃清水明物势必曲折斜射而过若以凸玻璃照 之光射透过即撮合成一尖枢此乃斜射之据也光之为用凡照莹滑洁 白之物势必返照光之为色其数有七合则为白分为红为橙黄为正黄 为绿为蓝为老蓝为青莲若将一大房四围封密独留一小孔遂以三面 玻璃条塞之则光射透玻璃而入房中之壁光分七色其下正红光其上 橙黄光再上正黄光再上正绿光再上正蓝光再上老蓝光至上青莲光 试以寒暑鍼放在黄蓝绿各光之中无甚变动试放入红色光处鍼内水 硍即行上升可见日热寓于红光之内矣又有染物颜料日晒即能变色 者以之放在红黄绿各光之中均不能变试放入青莲光处其色顿改可 知变色之力寓于青莲光色中矣又以各色之物试之比如以墨放于绿 光之中墨色亦绿放于红光墨色亦红放于黄光墨色亦黄又以红石放 于绿光之中石色变绿放于黄光石色亦黄放于红光其石鲜艳异常由 此类推是天下之物并皆无色不过借日光之色返照以为色耳比如树 叶色绿而树叶本来无色乃叶质专接日光之绿返其色于人目之中故 见叶绿又如硍朱色红而硍朱本来无色乃朱质专接日光之红返其色 于人目之中故见朱红他如杂色之物乃杂接日光之色故见色杂白色 之物不接日光尽将其色返照于人故见色白黑色之物尽接日光不能 返照故无色可见犹如以五色之物置之黑房是均无色可见也凡燐火 萤火皆青色万物照之色亦青亦同此理若夫日光之色种种皆备各随 物质之宜接之则为色返之则为白尽接则为黑日光之妙妙无量焉○ 日光返照之理尤为变幻凡𧍝𬟽海市蜃楼空船空桥日晕月晕日再午 日数轮日落复上月重轮空中巨人等类皆为日光返照并不关乎灾祥 神仙异兆如虹𬟽月晕习见不奇海市巨人少见多怪其实皆同此理人 特未之思耳夫明镜照物万像皆入鉴中明镜照光光射必能返照以镜 接镇可引百里是人所同知共见者惟地气之性亦然凡日蒸江湖湿气 上升或为岚霰或为雨雾遇风即散遇冷即凝凝于空中如玻璃之压水 硍上可以照日月星辰之像下可以照山川林宇之景气凝厚密则其像 愈真气凝参差则其景愈幻几处分凝一物可照数影远近相引万里可 至目前兹将西人目击而有据者择译数条于后

空中巨人:某甲与某乙登山晚眺甲曳杖乙携篮云树苍茫夕阳绕𪩘 指顾间忽见空中有巨人二前者荷大物后者捉巨梃扬手踏足意似不 良甲乙骇极踉跄疾走巨人追逐数武而没遍告村人莫知其怪有智勇 者结队登寻数日无迹一夕薄暮巨人复现数如其众各皆注目视之顿 悟乃已影也盖云气冷凝于空日光返照如壁受影甲乙方惧未暇详察 焉耳

空中船像:某将军者奉命往北极穷觅地址父子各驾一船深入冰海 或先或后父子相失驶寻数日两不能遇忽见空中有行船帆樯旗帜历 历在目其子视之乃父船也遂依空船进驶果抵父所此乃空气凝结上 下相照之趣 海市蜃楼:华人以海市为蜃气幻影以山市为神仙幻境若果为蜃不 应有于山若果为仙终有现乎夜何以不闻有灯烛山市夜光海亦而必 现于无风有日之白昼乎是海之为市非蜃山之为市非仙其实皆湿气 凝空日光返照所致也者故其为像有城郭焉有村落焉有楼台焉有林 木焉有山川焉人马鸡犬无微不照由明而暗由暗而没以湖海之气为 最多有数见者有偶见者有向上者有向下者有相对者有相背者皆就 其地气天时而然

空桥:北极之地夜间多有幻光有现如长石桥者有现如弓影者有一 光环者有数光环者在冬至后夏至前有名北晓者初起于天边形如昧 爽渐升于天顶宛似光环豪芒散射或隐或现此乃地中能然之气腾烧 于上故也

日晕月晕:地上之气腾聚空中日光直射则为日晕月光直射即成月 晕近地则见大远地则见小亦风雨之先象也日月重见者乃空中湿气 凝结如镜一镜照一象十镜照十象西国有一时 见七日者理所必然无足深怪故 重见之后相继而下者非雨则雪焉日再午者日侧复中之谓乃浮云遮 掩真日下民不见其体是时当中适有湿气明结遂接照日体之象仰而 望之宛若正午在天心如悬镜中庭虽左人右物其象亦必在中庭也日 落复上皆同此理盖所见者其象所不见著其体有某公闭门谢客择人 而会门门藏镜递传外像有叩户者公即窥镜认客省却往返之疑彼客 在门外而其象已达中庭矣

虹霓:虹霓者乃空中雨气映照日光而成形分七彩即日光之本色也 朝西而暮东当与日相对照有现一道者有现两道者三道四道亦间有 之或以为龙形而分雌雄或以为神物能吸饮食此皆滑稽之言君子勿 道 光射之速:地体之大外围八万七千二百里一昼夜轮转一周快亦极 矣若以飞鸟较之日夜不息亦须二十一日始能飞绕一周惟光射之速 一瞬即能匝遍实无快物可比西国博物之士尝以天文算法推计地球 与日轮相去三万三千二百五十万里日光之来八暋昵一百二十暋 昵为一时辰即 到地面骤闻者必疑是怪诞之语孰知却有实据可凭信者乎夫地球圜 日而行三百六十五日旋一周木星亦圜日而行四千三百八十日旋一 周地球之外有一月轮木星之外有四月轮凡朔望圆缺亏蚀之理彼此 皆同地球旋日轨道犹如面工旋磨圆径圆径四面均圆轨道亦一体均 圆轨道之东离日三万三千二百五十万里轨道之西之南之北亦然天 文士每当地球与木星行至日轮之东即以大镜窥测木星之月辄见其 月均有亏蚀遂将其蚀既复圆时刻一一志之迨后木星在日轮之东地 球在日轮之西又再以大镜窥之则见木星之月亏蚀如时而复光遂不 如时比昔同在日轮之东者已迟十六暋昵矣何也盖木星在日东地球 亦在日东是相去一千四百兆里若木星在日东地球在日西则相去更 远实多六百六十三兆里乃地球离日两倍之数焉夫以两倍之数便见 其光迟十六暋昵是一数而为八暋昵可知已矣此以木星之月返照其 光于人目而言缘返照之速即光行之速也 光射斜直:光性本直射而行惟透玻璃清水明物势必略折斜射而入 渔父蛋民须识此理凡澄江水静游鱼可数若下网干所见之处必不得 鱼因斜视水底之物不能与眼界一线直入在所见之象必须斜离数寸 方是物之真位尤须视深浅为多少欲知此理可将一厚大铜钱放于碗 中退行数步直望碗内务使钱为碗边遮掩与眼恰不相见然后令人注 水碗中初见钱边渐注渐见注满则全钱现矣夫光射直行则钱为碗边 所隔若碗中有水光射至水即斜折而入故能引现钱形此一定之理也 大地之外周围有生气包裹高约一百五十里日光自天空直射一入气 内亦必折射而来凡吾人所见日月星辰决非本来定位应亦如水之视 鱼乎

光分远近:日之为光弥散于宇宙之内近日则其光愈猛远日则其光 渐淡西人推算光隔一尺明减四倍光隔二尺明减九倍每尺以一三承 算火光亦然大地离日三百三十二兆五亿里尚且光明如是若得与日 为邻不知光作何状化工妙造匪夷所思

咸汐光:洋海之水味咸而苦中有光物击之即发亮如萤青似硫磺火 色黑夜荡桨星点纷飞风起潮生浪花如爆夜半海防遥发炮弹丸激水 走金蛇亦壮观矣

燐光:凡丛葬冢累之地与夫林木阴湿之薮黑夜每出燐光华人谓为 鬼火其实恶有鬼哉不过腐尸霉叶受日热蒸沤化腐为气面然耳此乃自焚 之气日间亦有 人自不见耳其为色也青绿而惨照人照物皆作淡金包有一颗辚辚 散为千百颗者有长声谡谡浑如松下风者亦足骇人耳目西国有好奇 之士尝于发燐处插物为记日间往验见其处有气泡涌出微细如尘坐 觇其侧薄暮渐有光气愈黑愈明行近捉之燐顿离人咫尺人行亦行人 止亦止竟莫能近遂极力追赶瞥然散灭乃回视故所一颗依然顿悟其 为人气所逼乃屏息慢步彳亍而前内纸燐中不焚而腻若蘸自胶涎也 者嗅之有腐气又试内硝磺药引始能触热焚化焉或说燐内有鬼面鬼 声断无是理 虫光:虫类之光皆为血液所生其性有毒而无热玩之足以烂肉山居 夜行之客常须慎之

电气论

编辑

 

 

大地之体有气曰电杂赋于流形之内无物不有无时不然与生气绝不 同类聚动则为电为火静隐则散藏于密其本原之质内其阴阳二性阴阳 者非牝牡 雌雄之义得造化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若噐物之中一为孤阴 一为独阳则阴者必合于阳者阳者必合于阴者务必彼此会合一气调 和如天空二云一为电阴气一具电阳气二云相近势必阴阳传引轰擎 发声见火呼为电闻声呼为雷此乃电气阴阳不和之据也然传引电气 各物不同有易传者有难传者易传者如五金木水炭汽冰雪之类难传 者如琥珀玻璃紫梗硫磺松香不玉丝皮之郑尤易传之物一遇电纸瞬 息可传万里若难传之物虽隔玻璃小片亦不能过西人有作电气之法 理奇而用大有藉以传通音信有藉以医治疯瘫有藉以引烧火炮有藉 以制作器物功难尽述其制之之法用请水一杯入磺强水少许强水又名 火油其料 分三等一为磺强水二为硝 强水三为盐强水详见上文然后放一铜片一精锜精锜之质类似 白铅出自外国于其 中则精锜与水同化即有电气发出若以铁线与铜片相连电气自传于 铁县之间以铁引铁传递无穷试以物触其端即有光点射物的然作响 如指弹甲其一制一连排木箱每排左插一精锜右插一铜片中放矿强 水少许其精锜为强水所蚀亦有电气发出传于铜片之中每排递相交 传则首排精锜电气为减是名为阴末排铜片电气为增是名为阳即于 首末两片各系一铜线以手各执一线使其两端相遇则有声光透出令 人遍体惊颤又法以玻璃盅连排数十每盅左置精锜右置白铜中内强 水以铜线历相传引一如前法另于首尾两盅各拖铜线于外其力比上 法猛二十倍若两端相值以尖炭引之光如烈日近看足以伤目或将至 坚之物放于光中立即烧化金钢石为至 坚亦即烧化虽置水内亦然惟以茧丝裹其 端电气即不能过人手执之亦不妨碍又法用一玻璃筒长约尺馀大七 寸诈中洞外圆两头作木枢含其口置于架上一枢有曲柄可摇动轮转 另立一玻璃柱柱上系以皮包包后挂一铜炼此炼要拖至地所 以引地之电气置贴 玻璃筒左筒上盖以丝绸使筒旋转可与皮包相摩擦柱下立脚处作小 推漕贯以旋钉令进退移动自如以为摩握轻重之节又用一玻璃竿竿 上镶一横铜管两头圆浑无棱全身光滑无疵旁设铜梳一张梳背着于 铜管梳齿置向玻璃筒右相离分许临用时以精锜二分锡粉一分水硍 六分合而镕化俟冷成末调以猪油敷于皮包然后摇动玻璃筒即与皮 包紧相摩擦则电气随之而过其玻璃之电气为增是名为阳皮包之电 气为减是名为阴由是透入梳齿积聚于铜管之间盖因梳齿尖锐电气 易以引入而玻璃竿不传电气所以铜管之电气聚而不泄是为独阳名 曰大引又法以一玻璃轮径阔二尺许厚约二三分上下夹以皮包包侧 铺以丝细中作枢柄以转之则电气聚于轮旁铜管其所聚之处亦曰大 引若挂一炼于大引上某甲以右手执之其皮包后之炼其乙以左手执 之某甲左手与某乙右手相触电气即从之而过声光并出甲乙一时抽 搐遍体酥麻若加以百人千人亦然或用一玻璃瓶以锡箔里外裹贴裹瓶 身之半盖以木片用一铜竿自盖插至瓶底竿上作一小铜球圆如金 顶样以 大引之炼接之则电气由铜竿透入瓶内锡箔而其外为玻璃所隔电气 不能泄散故瓶肉之锡为电气之独阳若人以一手执瓶外锡箔以一手 触铜竿上球即觉浑身颤搐盖铜竿及瓶内之电气为阳而瓶外裹锡之 电气为阴内外阴阳无由传和故藉人身以为传引之路也如另制一铜 钳镶玻璃为柄钳之两端亦各有一铜球以手把握钳柄令上球与瓶顶 之球相触令下球与瓶外所裹之锡相触则瓶中电气可由铜钳传出瓶 外之锡而其人不觉搐搦矣此因钳柄制以玻璃故 电气不能透人而过是之谓电机器西国 有傀儡之戏亦以电气为之者其法用二铜版上版连大引下版安桌上 中置蓪纸人物数事手舞足蹈大有可观盖因上版电气欲由纸人传入 下版或推或引必令电气上下均齐而后止其推引之理详现下文又有 用一横杆挂于大引之下杆之两端以炼悬两铜铃杯之正中以丝线以干 为贵悬一铜铃铃之内以铜炼引连于地铃之侧另以丝线悬两弹子以间 之电气自大引传落旁铃旁铃摄引弹子既引复推传于中铃由中铃炼 子下传于地弹子一推一引与铃相触击其声玎玎然如人摇铃焉又有 立一铜架一直干四横枝各加卍字于其上皆尖其端令可旋转以大引 之炼接于干下则电气自大引来者必由卍字尖端泄出故卍字自行退 转旋如孩子风车若置之黑暗处所每尖皆喷白光火点灿若星球然此 皆为玩耍之具未若通传信息之为要且奇也英吉利京与佛兰西京远 隔千馀里自有制造电气之法两国闻问数刻即通谈如觌面计亦妙矣 其法在英京建一电气局佛京亦建一电气局局中各设一电机器彼此 以铁线相传自英国连至佛国在陆则附于火轮车道以丝棉等物继扎 之百步立杆每站设堠以接综引在海此海约 阔百里则缒沉于底制树津筒套 而护之历久不锈不坏其机器之侧设钟铃以报声机器之上设罗输以 报字罗轮者斵滑木为圆板环列二十六字母西国文字独用二十 六字母叠砌成文中凿 圆孔容枢衔鍼如时辰钟表之面令鍼可随电气旋转又法以弯铁作机 较藉电气作点画亦为报字妙法凡临用之时先使电气撞钟为号听者 知有事报遂执简而往随鍼指写辑续成书快如口授近年泰西邦国多 于本辖郡部递设电气机局王事则省却驿传之烦商贾有速知货价之 利一劳永逸朝野赖之予闻中国有隔壁敲语之法诚以此法施之电气 机局首传取音次传取韵合音韵二字以为反切切出口字即扣钟声断 其平灰一扣为平二扣为上三扣为去四扣为入字字不离乎平上去入 听者自能按钟声而知其所指矣又法或刻字为罗输内层写二十四音 外层写三十二韵中衔两鍼大鍼指韵小鍼指音另用一长鍼指平上去 入其法更捷此皆电气传信之计也然尚有奇于此者如华人以金木水 火土为五行谓万物皆由之化生以西人考究物类之元质为数五十有 六五行原不足以尽之即如五行之内亦有非为元质者今举一二略言 于后夫土之为物种色甚夥随在考之每见多有一金一气相合而成试 以石灰或矾石或青盐或碱等以水融化置之电气阴阳二线之间必分 其金在一边分其气在一边令人一目了然胆矾之中有红铜有酸料若 以电气二线试之亦各分为 一边又水质之中亦二气相合而成若以玻璃筒贮水塞以木桎入电气阳 线于左入阴线于右筒内之水即化为两一多一寡一向阳线一向阴线 又法将一大玻璃盅底穿二穴各以寸铜而贯塞之半入盅内半在盅外 外半各有一孔一含阳线一含阴线内半亦各有一孔均含短黄金一条 另觅二小瓶并覆于盅里黄金条上贮水以清 为贵满盅水即变气隐聚于二 瓶之内一分向阳线二分向阴线而水茫然不见矣若以二盖掩其瓶而 反之可以分贮二气不散不坏后再以此法撮合二瓶之气复能成水如 初又有用电气制炼字画铜板之法其有旧样者即以白蜡印奋样为模 若作新样者即以白蜡捻成一版画工用刀笔划刻山水人物于蜡版上 画成之后再以黑铅屑薄糁划痕乃用铁线一条长约二尺一端穿插蜡 版一端穿系精锜数片复用清水两盘一浸蜡版一浸精锜精锜之盘调 以强磺水蜡版之盘撒胆矾浸之精锜为强水所化即有电气发出由铁 线傅递于胆矾水中胆矾被电气所逼矾质渐化即有红铜结积于蜡版 上矾尽加矾水涸添水红铜渐积渐多三数日后铜版原结二三分许取 出刮去白蜡则铜版铮铮铿然如炉铸斐然如剞劂凹凸成章几疑其有 鬼斧神工之妙也又有某医院时值剖验死者试以电气阴阳二线触其 筋络僵尸手撑足搐突然起立睁眼耸鼻嚼齿张唇状貌狞恶生徒皆淹 面却走再试以猪首牛头亦皆蠢动可畏由此推论可知地上万物皆有 电气在其内特未得其法则隐而不显人自不觉耳 夫电气之性有阴有阳或推或引其理甚奥当其传也必引之使近犯其 性也必推之使离缘其为性阳合阴为和阳合阳为犯阴合阳为和阴合 阴为犯凡物无大小必有电气电气无大小自具阴阳故浑然一物由阴 而阳必有阴阴相遇由阳而阴必有阳阳相遇此所以有和必有犯有近 必有离也然亦有阴阳各别终近而不相离者如五金传引电气以铁性 为最易盖铁中元质自能分传电气阴阳之性故磁石亦能吸摄铁物实 因磁石本质分禀电气阴阳之性非如他物浑然禀受且其中具有铁质 是彼此均能分别电气阴阳所以一遇即能相引而不相犯有不信者可 将琥珀片或玻璃条用干燥羊毛磨擦一边此磨擦处便有电气发出即 能摄吸毛发棉花片纸及他轻物仿如磁石吸铁之力但一吸即推复吸 复推必致调和而后止惟以紫梗与玻璃相较紫梗推物则玻璃吸物玻 璃推物则紫梗吸物势必互相推吸然皆不能分其孰阴孰阳或以铁针 经磨磁石者乘以木片浮放水中定必一端向北一端向南盖北属阴而 南属阳故也凡罗盘指南鍼亦为此理指南鍼者乃用钢柱一条中分两 端以一端磨取磁石阳气约磨二 十次则其势指北一端磨取磁石阴气则其 势指南既磨之后此钢遂成吸铁其力尤胜磁石嗣后有欲制造指南鍼 者便可以此钢磨之其气永不消减盖钢之元质未得磁石为引则电气 隐而不现既得其引便长显而不能复收矣铁质则不然气至 则吸气过即止但制造吸 铁之初其钢宜湾而不宜直因直钢防其两端走气若用弯钢须另以片 铁约束其口使其气环行不绝可以久藏不变最忌火烧水渍或跌掷敲 击或阴阳相犯此蓄吸铁之法也凡以一铁条横悬日久自然一端向北 一端向南遂成吸铁又以铁条直悬日久在赤道以南则上端属阳为指 南下端属阴为指北亦成吸铁若在赤道以北者反是又以铁锤锤击铁 条也有些小吸气发出此皆电气阴阳之据也至若电气推引之理即以 吸铁便能试验凡以吸铁一条其后引铁钉一枚铁钉之后引小钉一枚 小钉之尾引铁针一枚顺其阴阳相引故皆串行粘看盖针钉皆得吸铁 阴阳之气使然若将一针骤行倒置则众钉立即推离又法以吸铁两条 相并顺其阴阳之性则引倒其阴阳之性则推更法桌上置一吸铁以纸 盖之糁铁沙于纸上当吸铁两端铁沙皆成旋文形又法中置吸铁一条 四围多置铁针向之近吸铁两旁之针皆直其近两端之针亦作旋文形 盖吸铁之端为阴则众针相近之处必为阳其向外之端必为阴众针以 阴端犯阴端故相推而为旋文形也又以木板两片浮于水面一板置一 常铁一板置一吸铁人另执一吸铁近之则常铁来执一常铁近之则吸 铁来若执吸铁引吸铁必须以阳端引阴端或以阴端引阳端方能粘摄 如以阳近阳或以阴近阴必相推开此乃电气推引之据西国航海之客 莫不深识此理彼渡数万里重洋绿水茫茫历尽天涯海角而弗迷者亦 凭罗盘一指南针而已凡船上铁器多及雷震 之时指南针每乱行第罗盘在赤道之时其针 平指南北若离赤道迤北则其针渐敧于北渐北则渐敧渐低及抵北极 其针敧极而直竖若由赤道迤南其针亦渐敧乎南及抵南极其针亦敧 极而直竖故洋舶罗盘必于针旁坠铅以称其敧也惟究其敧之之理实 因大地圆浑如球中有无量电气摄吸山川人物使之不散不乱浑如宇 宙间一大磁石北极为真阴南极为真阳亘古不紊即如指南针小物亦 当与地相阴阳不能以其指南遂实作为阳端盖地之南极为真阳而鍼 之本质应为阴端方合阴阳相引之理 西人制电气之初尚未知与天空雷电同性有博物者当密云雷电时以 麻线放一纸鸢线尾以铁匙系之见线上麻丝条条直竖试以指节触其 线端果有星火烁指遍体搐颤遂将机器较验历试不爽后有某公亦以 纸鸢量度雷电欲知其气势几何偶因失察竟被震死以是西国有避雷 之法各于楼房屋背插铁针一枝自针脚以铁条引出墙外直透入地其铁 线之外以玻璃护之不使铁线与墙 壁粘着不尔是欲避之而反引之耳使针尖摄引雷火由铁条而落则人 畜屋器可免震擎之患凡战舰樯桅亦用铁线引使入水云云大洋之洲 有电气鱼形如鳗鳝或名木 勺𫚙人若以手把捉鱼怒振尾即有电气发现令 人遍体惊颤彼借此以自卫饥蛟馋鳄莫敢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