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无锡柴油机厂革命委员会 1971年5月11日 |
|
无锡柴油机厂物资车间第四组,是一个回收废弃物资的小组。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全组同志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破洋框框,攻克困难关,开展综合利用,开创了废铁屑烧结代替优质钢材的新路,为国家节约了大量优质钢材;利用铝屑、铜屑冶炼成硅铝合金、磷铜等生产急需的稀有金属材料,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全组同志就怎样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志认为:“象我们这个搞废弃物资回收的‘垃圾班’,整天拣拣破烂,翻翻铁屑,无所作为,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什么新贡献?!”是无所作为,还是有所作为?针对这个问题,党支部领导大家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回顾了这个小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铁屑堆上、芦苇棚里炼出烧结铁的历史,大家深深地体会到,无所作为和有所作为,一字之差,反映了两种思想的斗争。那种认为翻翻铁屑,拣拣破烂是无所作为的思想,是懒汉和懦夫的世界观。我们广大革命工人,要遵照毛主席关于“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教导,大搞综合利用,变废弃物资为有用物资。这种有所作为的思想,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有一个青年工人,以前总认为与铁屑、垃圾打交道,低人一等,没出息,没前途,没有作为。通过学习,他懂得了不同的阶级,对于有没有出息、有没有作为的问题,有不同的回答: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把“出人头地”、“成名成家”看作有出息、有作为;而我们无产阶级认为干革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革命拣破烂、翻铁屑,是非常光荣的事,是有出息的工作,大有作为。
思想通了,一通百通。全组同志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人人动脑筋,个个想办法,经过反复实践,把废铁屑炼成了钢,浇铸成刀杆,每年为国家节约优质钢材四十多吨。实践证明,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
随着革命、生产形势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交给我们厂一些新产品的试制任务。新产品试制急需用硅铝合金、磷铜等稀有金属材料。可是,一时采购这些材料又有困难,影响试制工作的开展。怎样解决这个矛盾?车间党支部向全组同志提出了用铝屑冶炼硅铝合金,铜屑冶炼磷铜的设想。
开始,有的同志认为:“这样做既无科学根据,又没有设备,我们更没有冶炼技术,还是请上面解决。”针对这个问题,党支部组织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的伟大教导,批判了见物不见人的错误观点。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只要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充分发挥人的因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大家决心不懂技术干中学,没有设备自己造,定要搞出硅铝合金及磷铜来,为新产品试制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开了窍,大家积极干。他们土法上马,自己动手造了一只土炉子,代替了一套洋设备。开始,一次、二次……试验都失败了。大家仍然继续战斗,昼夜奋战在炉子旁。这时候,一个资产阶级反动技术“权威”跳出来,讽刺他们,说土包子炼不出磷铜来。大家批判了这个家伙,坚决表示:我们一定要攀登科学的高峰,创造资产阶级反动技术“权威”梦想不到的奇迹来。
这场斗争,不仅是一场试制硅铝合金、磷铜的生产仗,而且是一场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政治仗。他们日夜奋战在摄氏一千六百度的炉灶前,灼热的火焰,直射在同志们身上,浑身是汗,脸辣辣地发烫。一位老工人,衣服被烧着了,皮肤烫伤了,仍坚持不下火线,继续战斗。有位同志,由于在高温炉前连续紧张工作,火焰迫得他头昏心闷,他牢记毛主席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教导,继续战斗。很多同志眼睛熬红了,嗓子哑了,但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加油苦干。大家试验一次,总结一次,提高一次,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胜利试制成功了硅铝合金和磷铜。经过检验,磷铜的含磷量达到百分之十五,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开展综合利用谱写了一曲新的凯歌。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1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