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重修一统志 (四部丛刊本)/卷四百七至四百九

卷四百四至四百六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四百七至四百九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卷四百十至四百十二

大清一统志

 潼川府

︹古迹︺郪县故城在三台县南汉置三国蜀志炎兴初姜维等闻诸葛瞻破引军由广汉郪

  道以审虚实华阳国志李特克成都众饥李骧将民入郪王城食谷芋后汉书注郪县故城在今郪

  县西南元和志梓州东南至遂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至锦州一百三十里西至汉州二百十里正东

  微南至果州三百五里东北至阆州三百十五里正北微东至剑州三百六十里正南微东至普州

  三百五十里宋于此置新城郡梁武陵王萧纪于郡置新州隋开皇末改曰梓州因梓潼水为名州

  城宋元嘉中筑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之冲要郪县郭下本汉旧县因郪江水为名寰宇记郪

  旧县在今县南九里临江郪王城基址现存又有汉郪道县城在今县西舆地纪胜汉郪县城在飞

  乌县北三十里又有后唐长兴时郪县城在今县西 按晋志无郪县而王长文传曰广汉郪人又

  华阳国志沈约宋志皆有郪县其未尝废可知又宋志有新城郡治北伍城兼领怀归县隋志云新

  城郡旧曰伍城盖即刘宋故县独齐志新城郡治下辨所领县与宋志皆不同不可考五城

  故城在中江县东华阳国志广汉郡有五城县在郡东南汉时置五仓发五县民尉部主之后

  因以为县宋书州郡志五城县晋武帝咸寕四年太康六年省七年又置隋书地理志蜀郡元武

  县旧曰五城后周置元武郡开皇初郡废改县名仁寿初置凯州大业初废元和志县东至梓州一

  百十五里本先主所置五城县也属广汉郡后魏平蜀置元武郡以县属焉隋开皇三年改五城为

  元武县因元武山为名属益州武德三年割属梓州寰宇记废五城县在县东二里三隅山之东旧

  志旧元武县在今县西南二里址存广汉故城在遂寕县东北舆地纪胜广汉故城在盐

  亭东北十五里又有隋广汉城在通泉县北三十里县志废广汉县在射洪县东南一百里蓬溪县

  界旧志汉时县名与郡同者类加小字以别之如沛郡之沛县曰小沛丹阳郡之丹阳县曰小丹阳

    桂 阳 郡 之桂 阳县 曰小桂 阳零陵 郡 之 零陵 县 曰小 零 陵 是也 今县 属广汉 郡亦宜 曰 小 广汉 水 经

    注 涪 水 南 至 小 广魏 与梓 潼 合 小 广 魏 即广 汉 县水 经 本 曹 魏 时 人所 作故 改 汉 为 魏 也 齐志 之 小

    汉 盖 本 縁 小 广 汉为 名而 中 省 广 字 耳 隋志 遂 寕郡 治 小 溪 县 以 为梁 置按 此 郡 本 置 于 晋时 其 治

    县 不 应 至 梁 时始 置元和 志以 为 晋 穆帝置 今 检宋 齐 二 志 皆 无此 县意者 梁之 小 溪 即齐之 小 汉

    汉 溪 字 形 相 似 而 讹 后人 不 之 察 耳  按 汉 志 广汉 郡 首 领 梓 潼 后 汉 郡国 志 治 雒 县 晋志 始 治 广

    汉 县旧志 则 谓 汉初 本治 广 汉 县 后 徙治 梓 潼 而引 华阳国 志 水 经注 为证 又 云 晋 志 蜀建 兴 二 年

    分 广 汉 立 东 广 汉 郡魏 景元 中 平 蜀省 晋之 广 汉郡 盖 即 蜀 之 东 广 汉郡 广汉 县 自 汉至 晋凡 三 为

    郡治 今 考 华 阳 国志 广汉 郡本 治 绳 乡元 初 二 年徙治 涪 绳 乡 水 经注 作乘 乡下 云 王 莽之 吾 雒 也

    吾雒 即雒 县 是 䋲乡 本在 雒 县 不 在 广汉 县 也 据汉志 郡治 梓 潼 据华 阳国 志 水 经 注 则初 治 雒 之

    绳乡 后徙 治 涪 又治 雒城其 广汉 县 则晋时始 为郡治 前此 皆 为 属县 也旧志 谓本 治 广汉盖误 认

  绳乡为广汉县地耳蜀时分置东广汉郡今不知其治所以为即晋之广汉郡亦无所据盐亭

  废郡今盐亭县治隋书地理志新城郡盐亭县西魏置盐亭郡开皇初郡废元和志县西南至

  梓州九十三里本汉广汉县地梁于此置北宕渠郡后魏恭帝改为盐亭以近盐井因名安岳

  故县在今安岳县北元和志普州正北微东至遂州一百三十里正西微北至简州二百四十

  里正南微西至资州一百七十里正北微西至梓州三百五十里本汉之资中牛鞞垫江后汉之徳

  阳四县地周武帝建德四年置安岳县又于县立普州旧唐书地理志晋李雄乱后为獠所据梁招

  抚之置普慈郡寰宇记安岳县本以邑地在山之上四面险绝故曰安岳舆地纪胜县旧治在铁门

  山宋开宝四年移今治宋史地理志普淳祐三年据险置治宝祐以后废涪城废县

  在三台县西北萧齐侨置始平郡隋改涪城县属金山郡唐宋属梓州元省齐书州郡志始平獠郡

  建武三年置隋书地理志金山郡涪城县旧置始平郡西魏改郡曰涪城周又改曰安城开皇初郡

   废改县曰安城十六年改为涪城元和志涪城县东南至梓州六十里本汉涪县地唐初属绵州大

   历十三年割属梓州舆地纪胜图经云唐涪城县城在今县东四百步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十年

   涪城入郪县通泉废县在射洪县东南隋书地理志新城郡通泉县旧曰通泉置西宕

   渠郡西魏改郡县俱曰涌泉开皇初郡废县改名又并光汉县入焉元和志县西北至梓州一百四

   十里本汉广汉县地宋于此置西宕渠郡后魏恭帝移于涌山改名涌泉郡周明帝置通井县隋开

   皇三年改为通泉十八年改属梓州唐书地理志通泉县大历二年隶遂州后复属梓州元史地理

   至元二十年并通泉人射洪旧志废通泉县在射洪县东南七十里 按南齐书并无通泉县西

   宕渠郡领县四曰宕渠曰宣汉曰汉初曰东关则通泉之非齐置可知惟隋书地理志注云旧曰通

   泉置西宕渠 郡西汉改郡县俱为涌泉然查汉书晋书宋书俱 无通泉不知隋志何所据又查元和

   志周明帝置通井县隋开皇三年改为通泉县是通泉之名创于隋而非创于齐也谨据各史及元

   和志更正东关废县在盐亭县东南萧齐时西宕渠郡有东关县梁魏时废宋复置属梓

   州寰宇记县在州东南一百四十里本盐亭县雍江草市也蜀明徳四年以其地去县远为寇盗盘

   泊之所因割乐平等三乡立招葺院干徳四年升为县取古东关地名之从知州张澹之请也元史

   地理志至元二十年并东关入盐亭旧志废东关城在今县东南百里今名东关市高渠废

   县在盐亭县西寰宇记废高渠郡城在盐亭县西十六里北临梓潼水周保定初置隋开皇三年

   废为县大业三年县亦废北宕渠废县在盐亭县西北齐书州郡志益州西宕渠郡领

   宕渠县寰宇记废宕渠在盐亭县西北三十二里安乐村李𭙶蜀记宋元嘉十九年置西宕渠郡领

   县四宕渠是其一也梁天监中废按九域志盐亭县有宕渠镇即此 永 泰废县

   亭县东北元和志县西南至梓州一百四十五里本汉充国县地武德四年分置地号永泰因以为

   名寰宇记在州东北一百二十七里唐巡检皇甫无逸以四境遥远人多草寇遂于盐亭及剑州黄

  安阆州西水三县界置九域志熙寕五年省永泰为镇入盐亭十年复置尉司舆地纪胜建中靖国

  初改曰安泰绍兴初复为县未几废三十一年复置永泰县旧志元初省在今盐亭东北六十里

  飞乌废县在中江县东南隋置属新城郡唐属梓州宋属潼川府元省元和志县东北至

  梓州一百四十五里本汉郪县地开皇十三年地置飞乌镇明年改镇为县并因山为名寰宇记

  有故城在今县北三十五里故郪王城也隋置县贞观二十二年以旧县山重峻险移就今理旧

  志废飞乌县在中江县东南一百七十里铜山废县在中江县南九十里元和志县东北

  至梓州一百二十里本汉郪县地有铜山历代采贞观二十三年置监署官前上元三年废调露

  元年因废监置县旧唐书地理志分郪飞乌二县地置九域志在州西南九十五里元史地理志至

  元二十年并铜山入中江怀归废县在中江县西北宋书州郡志新城郡领怀归县何志

  新立寰宇记在县北二十里李膺蜀记云元嘉九年置后周明帝初并入元武小溪废

  县今遂寕县治晋书地理志桓温平蜀于徳阳界东南立遂寕郡隋书地理志遂寕郡方义县梁

  曰小溪置东遂寕郡西魏改县名周改郡名曰石山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遂寕郡元和志遂州东

  北至果州一百七十里东南至合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梓州二百五十里正南微西至普州一百

  四十里汉广汉县地后分为德阳县东晋分置遂寕郡周保定二年立为遂州方义县郭下本晋小

  溪县永和十一年置后魏恭帝改曰方义旧志宋太平兴国初避讳仍改曰小溪明初省入州 按

  小溪县隋志以为梁置元和志以为晋置不同又寰宇记宋泰始五年刺史刘亮表分遂寕为东西

  二郡齐志有东遂寕郡不始于梁也遂州之置见于周书闵帝元年元和志作保定二年亦误

  阳废县在遂寕县东南后汉置属广汉郡晋初因之后改属遂寕郡宋齐因之周废蜀志张

  裔传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飞于徳阳陌下寰宇记遂州盖徳阳之旧垒东舆巴郡为

  界谯纵乱后移于石坪其地多獠华阳国志县有青石祠盖在遂寕东南蓬溪之南旧青石县界

  崇龛废县在遂寕县南元和志县西至普州一百十里隋开皇三年于此置隆龛镇大业

  十二年于镇置县先天元年更名旧唐书地理志本周隆龛城隋为县旧治整濑州久视元年移理

  波罗川九域志干徳五年省为镇入安居安居废县在遂寕县西南隋书地理志资阳郡

  安居县后周置曰柔刚又置安居郡开皇初郡废十三年改县名焉元和志县南至普州八十里旧

  唐书地理志旧治柔刚山天授二年移理张栅九域志在普州北七十里旧志今有安居铺在遂寕

  县西南四十里即故县也明成化中又分遂寕及铜梁县地置安居县属重庆府非故地矣

  兴废县在蓬溪县南元和志蓬溪县西南至遂州一百二十里永淳元年割方义县北界于

  今县南二十里蓬川置唐兴县长寿二年改为武神龙元年复为唐兴天宝元年改为蓬溪寰宇

  记本汉广汉县地取邑内蓬溪为名九域志县在遂州东北七十里旧志明初又移今治故城在县

  南县志谓在县东北三十里误青石废县在蓬溪县南宋书州郡志遂寕郡领晋兴县徐

   志不注置立隋书地理志遂寕郡青石县旧曰晋兴西魏改名又置怀化郡开皇初郡废元和志县

   西北至遂州七十里本晋晋兴县属巴郡既置遂寕乃割属焉后魏改为始兴开皇十八年改为青

   石宋史地理志熙寕六年省入遂寕七年复置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九年并青石入小溪旧志在今

   蓬溪县南一百二十里长江废县在蓬溪县西东晋巴兴县地宋书州郡志遂寕郡领

   巴兴县徐志不注置立疑是李氏所立隋书地理志遂寕郡长江县旧曰巴兴西魏更名又置怀化

   郡开皇初郡废元和志县南至遂州五十里旧唐书地理志县旧治灵鹫山上元二年移治白桃川

   寰宇记东晋永和十一年置巴兴县西魏恭帝改长江以界内大江为名唐上元元年以旧县不安

   移在明月山下凤凰川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九年并长江入蓬溪旧志废县在蓬溪县西六十里南

   去遂寕县六十里今有长江坝普康废县在安岳县南元和志县北至普州七十里周建

   徳四年于此置永康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隆康先天元年改为普康旧唐书地理志本后周永唐

   县隋改为永康移治伏强城寻改隆康寰宇记在普州南五十里宋史地理志熙寕五年废普康县

   入安普慈废县在乐至县东北元和志普慈县东南至普州一百里本名多业县周

   建德四年置属普慈郡隋开皇十三年改为普慈宋史地理志乾德五年废普慈县旧志在乐至县

   东北三十五里遂寕旧县在今遂寕县西南唐景龙元年分青石县置属遂州宋属遂寕

   府元至元十九年省入小溪元和志县东南至遂州一百二十里九域志在州西南八十五里

   虎城在射洪县界旧志晋义熙四年刘敬宣讨谯纵溯涪而上至黄虎去成都五百里寰宇记

   通泉县地名 黄浒川黄浒疑即黄虎之讹也胡三省通鉴 注黄虎近涪城或在郪江口 明  水

   城在蓬溪县西南明月山南有明水山峯峦插天元末明玉珍保障于此筑城周二里遗址尚存

   今为镇亦曰明水寨石羊城在安岳县东舆地纪胜石羊镇在安居县又有石羊山去县一

   百三十里旧志石羊城在今县东一百二十里相传元时置县明初废为镇富国监

  台县南寰宇记本郪县富国镇新井煎盐之场宋置监以董其事兼领通泉飞乌等盐井去州九十

  里明统志富国监在潼川府南铁冶在射洪盐亭二县九域志通泉县有铁治三东关县有铁

  铜冶在中江县西南九域志铜山县有铜冶旧志盖在铜官山下陈子昻故

  宅在射洪县东武东山下又读书台在县北金华山巅郭元振故宅在射洪县东南

  舆地纪胜在通泉县孙樵旧宅在遂寕县舆地纪胜在遂寕府东昼锦坊陈抟旧

  宅在遂寕县南舆地纪胜在崇龛镇去镇二里宋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四年赐额曰钦真

  龚颍旧宅在遂寕县西南舆地纪胜在遂寕县西十里龚雅村长啸楼在府子城

  上舆地纪胜又有观风楼拏云楼皆在府前翔凤楼在蓬溪县西近楼之山有翔凤之势

  官阁在三台县北六十里唐杜甫诗山腰官阁迥添愁元祐阁在遂寕县舆地

  纪胜在遂寕府城安居门外隆化院左政和中程师孟作山川之秀井邑之美毕陈于前唐文若为

  记后又画元祐人物玉虹阁在安岳县治内宋建名世堂在府治方舆胜览画屈原

  司马相如王褒杨雄严君平陈子昻李太白苏子瞻八人来衮堂在府治以宋丞相赵雄得

  静治堂在遂寕县东北三里宋孝宗御书静治堂三大字以赐丁逢四春亭

  在府治内宋魏了翁建取邵子四时常有春语为名有诗山亭在三台县南牛头山唐杜甫诗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野亭在射洪县东南舆地纪胜在通泉县东山杜甫诗亭影临江水

  村烟对浦沙环翠亭在中江县治南明统志宋程建用记西园之胜有环翠亭面北而枕

  浮螺亭在遂寕县舆地纪胜去小溪县一里长庆院有卞高五十六体篆字碑

  亭在安岳县名胜志普州三亭曰均逸曰东溪曰碧厓宋文同知普州日各系以诗见丹渊集

  孝义台在盐亭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宋时邑人冯伯瑜剖腹取肝以愈父疾县令卞诜筑台

  于此立石旌表之又蓬溪县亦有孝义台在县西二十五里蜀孟㫤时里人程崇政以孝闻知县程

  佐表

 ︹关隘︺步云关在射洪县南二十里罗家渡隘在三台县东八十里又𫎇垭寺隘在

  县东北一百里佛耳岩隘在三台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又马康桥隘在县北五十里

  溪镇巡司在射洪县南 本乾隆二十年胖子店巡司在中江县 本

  朝乾隆三十二年置青堤渡盐课司在射洪县 本乾隆元年康家渡

  盐课司在蓬溪县 本朝乾隆元年置又三台县有华池盐课司遂寕县有广福盐课司俱

  明置今裁南明镇在三台县西北九域志涪城县有南明新井凤溪高铺四镇旧志南溟镇

  在州北八十里即南明也又有鹿蹄镇在州南二十里乐安镇在州西三十里官道大通镇

  在射洪县南九域志通泉县有大通剰陇赤车千顷四镇太和镇在射洪县南四十里有通

  判驻丰义镇在射洪县界九域志射洪县有丰义纳坝二镇鹅溪镇在盐亭县

   北九域志县有何店白马宕渠临江鹅溪五镇大汁镇在盐亭县东北九域志永泰司有大

   汁永丰二镇临津镇在中江县东九域志中江县有临津吴店石臼新安阳平马桥六镇

   旧志吴店石臼在县南新安在县西南龚市镇在中江县南又保安镇亦在县南九域志

   飞乌县有龚市赖王七泉路口保安五镇又铜山县有大石曲木二镇 按舆图有龚家口在县南

   少西接金堂县界即龚市镇也黄鹿镇在中江县西北五十里旧名卡市相传五代王蜀初

   有女仙马爱娘跨黄鹿飞升于此因名韩朋镇在遂寕县西南九域志安居县有安居韩

   朋崇龛茗山等八镇按茗山今在安岳县 万 岁镇在遂寕县西四十里九域志遂寕县

   有柏子井鼻万岁蒲市四镇白水镇在遂寕县北伞子山下又闰国镇在县北四十里九

   域志小溪县有白水白崖石城闰国等十镇梓潼镇在遂寕县界县丞兼批验所大使驻

   九节镇在蓬溪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又龙会镇在县南一百里九域志青石县有九节

  龙会大张市河玉赖冈五镇利国镇在蓬溪县西南三十里明置石峯堡于此又仁和镇

  在县南二十里义富镇在县西八十里怀化镇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有堡石洞镇在县北三十里九

  域志蓬溪县有利国仁和石洞怀化义富五镇走马镇在蓬溪县西五十里江西岸有堡有

  市其地多陶为利甚广客馆镇在蓬溪县西二百十里跨鳌山下又有长潭镇在县西一

  百十里有堡即长滩又有白土堡在长潭之西即故白土镇也九域志长江县有白土凤台锦店长

  滩客馆赵井六镇蓬莱镇在蓬溪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即旧唐兴县地 本朝雍正八年

  设巡司乾隆元年改设盐课大使二十年复改设县丞驻此龙台镇在安岳县东唐天复

  初王建遣龙台镇使王宗侃讨杜从法等于昌普合三州平之九域志安岳县有杨仙龙台清流龙

  归等十六镇旧志清流镇在县南六十里茗山镇在安岳县东七十里旁有茗山因名九域

  志安居县有茗山镇三会镇在乐至县北九域志乐至县有三会普慈等八镇舆地纪胜三

  会系遂寕潼川简池三州交会之地故名葫芦溪在三台县北八十里有县丞驻此

  庾渡在射洪县太和镇涪江东岸本朝雍正七年置巡司今裁 秋 林驿在三台县

  东五十里又建寕驿在县西六十里俱明洪武中置今裁又射洪县西有九井驿盐亭县西有云溪

  驿亦明置皆久废古店驿在中江县西六十里 本朝康熙中置今裁

 ︹津梁︺东津在府城东舆地纪胜在郪县东四里渡涪江水孝弟桥在府城内儒学前宋

  时州学生杜田举孝弟科因以名桥敦义桥在府东三十里桃花溪通济桥

  东五十里映溪山下横锁双溪东龛桥在射洪县东思贤桥在射洪县东武东山

  下陈子昻故宅里人思之故名德星桥在盐亭县南近严氏故宅杜甫诗有严家聚德星之

  句因会秀桥在遂寕县南一百里飞云桥在蓬溪县东跨蓬溪连珠桥

  在蓬溪县东北三里成信桥在安岳县东三十里

 ︹堤堰︺王公堤在府城外东南宋提刑王勲筑新堤在中江县西南宋令廖子仲筑文同

  广寒堰在射洪县南穴山引水 本朝乾隆中筑永济堰在遂寕县东北射洪

  嘴 本朝乾隆九年知县田朝鼎筑灌杨渡等坝田二万馀顷

 ︹陡墓︺︹三国︺︹汉︺邓芝墓在蓬溪县寰宇记在青石山旧志在蓬溪县南一百里或曰在

  遂寕县北二十里凤凰山︹晋︺段容墓在射洪县南容字宗仲广汉人有学行官至云南建

  寕太守舆地纪胜墓在通泉县︹南北朝︺︹梁︺朱买臣墓在安岳县南六十里古龛

  寺县志旧以为汉朱买臣然其墓不应在此其梁人与︹隋︺姚苌墓在安岳县北六十里

  ︹唐︺杨炯墓与地纪胜在梓州北长平山陈子昻墓在射洪县东南二十里独

  坐山严震严砺墓在盐亭县西一里寰宇记俱在盐亭县西负戴山下孙樵

  墓在遂寕县西门外贾岛墓舆地纪胜在普州南安岳山下明统志在安岳县南三里

   按朱昆田日下旧闻补遗云贾岛墓本在普州安岳县移风乡绛志大足据何光远铿戒录亦曰

  墓在岳阳山上岳阳普州地名则岛墓在普州无疑又李频李洞曹松诸人诗皆悯其远葬于蜀明

  统志乃载入房山县长安客话遂谓岛卒于蜀归葬房山不知何所本也︹五代︺︹唐︺夏鲁

  奇墓在遂寕县治后忠井侧程崇雅墓在蓬溪县西南二十里︹宋︺苏易

  简墓在三台县西南八十馀里废铜山县相近又有故宅孝子冯伯瑜墓

  亭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文同墓在盐亭县东北废永泰县东四十里杨辅墓

  寕县西二里佛现山下牟衮墓在安岳县北鳌鱼山名胜志衮端拱进士以文章名有牟

  君华集君华衮字也︹明︺张正学墓在三台县北六十里观鹿山杨澄墓

  洪县西北三里三台山官巡抚子最谥忠节墓亦在焉谢东山墓在射洪县西北二十

  里邑人官巡抚席春墓在遂寕县东伞峯山第彖墓在县北嘉福桥黄珂墓

  寕县西南二十里鸣钟山杨名墓在遂寕县北凤台坝席书墓在蓬溪县西珉水坝

  汤绍恩墓在安岳县北四十里石马沟华表尚存字已剥蚀相传为布政墓

 ︹本朝︺谭行义墓在三台县南二十五里狮子山朱射斗墓在三台县西凤凰山

  嘉庆五年战死西充贼支解之从者获其一足葬此张鹏翮墓在遂寕县

 ︹祠庙︺张諌议祠在三台县西牛头山祀宋张雍陆使君祠在射洪县南白崖山

  方舆胜览梁天监中陆弼为泸州刺史卒于官归舟过白崖山舟皆沉没后为立庙明统志尝旱县

  令祷于祠下即大雨文湖州祠在盐亭县南祀宋文同青石祠在蓬溪县青石

  颜公祠在安岳县学左祀明颜公辅铁山神祠在安岳县北铁峯山明统

  志隋时夷人人寇普昌泸三州文帝命姚景彻为都统讨平之普人为立祠灵䕶庙

  城东唐建祀东川节度使顾彦晖英显庙在射洪县独坐山祀唐陈子昻勾谿庙

  在中江县西祀隋凯州守李直之旌忠庙在遂寕县东祀后唐东川节度使夏鲁奇

  泽庙在遂寕县东明统志宋李洪生有神异岁凶捐家赀全活十万家及卒人为立庙崇寕间

  赐其号曰丰泽普应庙在安岳县铁峯山明统志宋天彭人多岳授徒于普及卒门人牟衮

  率子弟葬之并为立庙

 ︹寺观︺兜率寺在三台县南二里南山隋开皇中建前瞰郡城拱揖如昼唐王勃有梓州郪县

  兜率寺浮图碑记杜甫有上兜率寺诗中有刘蜕文冢永福寺在三台县西牛头山下旧

  名牛头寺唐杜甫有上牛头寺及望牛头寺诗一名长乐寺寰宇记牛头山下有长乐寺楼阁烟花

  为一方胜概寿圣寺在射洪县治东安禅寺在射洪县治西南定光寺

  在盐亭县南宋建安国寺在中江县治东宋祥符中建广德寺在遂寕县治西

  卧龙山唐为普济寺宋改广利寺明改今名普慈寺在蓬溪县治西东林寺

  岳县治南龙洞寺在乐至县北二十里寺下有洞停水四时不涸故名保和观

  治前唐王祀号易元子为东川狱吏多隐德遇异人授灵丹于长平山后仙去郡人立祠祀之宋赐

  玉京观在射洪县治北金华山上天禄观在盐亭县治东清虚观

  江县治北元妙𮗚在遂寕县治东栖霞观在蓬溪县治东天庆观在安岳县

  治西

 ︹名宦︺︹晋︺周处阳羡人转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

  按晋广汉郡自泰始二年改置正今府境︹隋︺姚苌长安人开皇间为西川都统泸夷寇普昌

  二州苌讨平之功擢普州刺史兵乱后民多流徙苌招徕安业卒官民为立祠︹唐︺夏侯端

  寿春人高祖时为梓州刺史所得禄廪皆散食孤王晙景城人开元中贬梓州刺史操下肃

  壹吏人畏爱窦兢平陵人举明经调郪令修邮舍道路设冠婚丧纪法百姓德之颜杲

  卿琅邪人调遂州司法参军性刚正莅事明济尝为刺史诘让正色别白不为所屈李叔

  明代宗时为梓州刺史初东川承兵盗乡邑雕破叔明治之二十年抚接有方民遂安︹五代︺

  ︹唐︺夏鲁奇青州人庄宗时镇武信东川董璋反攻遂州鲁奇闭城拒之旬月救兵不至城

  中食尽鲁奇自刎死︹宋︺冯瓒历城人乾德中知梓州蜀军校上官进率亡命夜攻州城城中

  止有云骑兵三百瓉令分守城门密令促更筹未夜分击五更贼悉遁去因纵兵追之擒进斩于市

  宥其馀党境内获安郭廷谓彭城人乾德中知梓州州承旧政有庄宅户车脚户皆隶州将

  鹰鹞户日献雉兔田猎户岁入皮革又有乡将等互扰闾里廷谓悉除之康延泽乾德中全

  师雄作乱徙延泽普州刺史时有降兵二万七千诸将欲尽杀之延泽请简老幼疾病七千人释之

  馀以兵卫还浮江而下贼若来劫夺杀之未晚俄岀兵败贼众三万普遂等郡皆平优诏嘉奖就命

  为东川七州招安巡检使张宏益都人太平兴国中知遂州以勤干闻宋凖雍邱人太

  宗时通判梓州有治声谢涛富阳人为梓州榷盐院判官李顺反成都攻陷州县涛尝画守

  御之计贼平以功迁观察推官李虚已建安人太平兴国中知遂州以治最被赐虚已因献

  诗帝批其纸尾云朕得良二千石矣陈世卿南剑人雍熙中为东川节度推官李顺寇两川

  知州张雍以州兵马为数部使官分领世卿素善射当城一面亲射中数百人同幕皆谋图全计世

  卿正色曰食君禄当委身报国奈何欲避难为他图耶张雍安德人淳化中再知梓州李顺

  作乱众至万人雍训练士卒募强勇守城督僚佐治戎器伐木为竿销锺为镝纽布为索守械悉备

  贼围梓潼八十馀日雍固守不动会王继恩遣兵来援贼始溃去卢斌开封人为梓遂十二

  州都巡检使淳化二年贼任诱等寇昌合州斌斩诱等贼众悉平四年贼王尽复起荣资斌击灭之

  是冬李顺为乱斌率兵往平之查道休寕人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至道二年有使两

  川者得道公正清廉之状以闻优诏嘉奖张士逊阴城人迁射洪令以宽厚得民檄移治郪

  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张雍曰射洪令第一也寇瑊临汝人其

  宗时为梓州路转运使晏州多刚县酋斗望劫泸州烧淯井监杀官吏瑊诱溪蓝等州刺史及八姓

  乌蛮首领使断贼径诏发陜西兵益以白芀子弟縁淯井溪转𨷖凡十一阵破之夷人相率来附斗

  望犹屡拒不从瑊分兵拔其栅大破之众遂降又置戌兵建砦栅濬三濠以环济井贾昌衡

  获鹿人仁宗时为梓州路转运判官贾人请富顺井盐吏视贿多寡为先后昌衡随日月给之蛮驱

  马来市官第其良驽为二等上者送秦州下者辄轻估值而抑买昌衡请严禁之范纯礼

  吴县人知遂州泸南有边事调度苛𣗥纯礼一以静待之办其可具者不取于民王吉甫

  同州人神宗时知梓州梓在东川为壮藩转运使欲增折配以取羡馀吉甫谓其僚曰民力竭矣一

  増之后不可复减吾忍为国敛怨为民基祸哉竟却之韩璹汲人神宗时为梓州路转运使

  朝命诸道议更役法璹首建并纲减役之制省役人五百又请裁定诸州衙簿苗时中宿

  人熙寕中以司农丞使梓州路密荐能吏十人后皆进用人卒莫知之后为梓州路转运副使时讨

  蛮乞弟以粮道远创为攒运法食以不乏景兴宗绍兴中守潼川活饥民甚众赵善

  誉淳熙中为潼川路提刑转运使官劾罢遂寕守徐诩又以羡赀给诸郡置庄威惠并孚宗子寓

  蜀者少业儒善誉即郡庠立学以教之曹叔远瑞安人开禧中守遂寕营卒莫简苦总领

  所侵刻相率称乱势张甚入遂寕境辄戢其徒无肆𭧂曰此江南好官员也李壁丹棱人嘉

  定中知遂寕府张福入益昌略阆剽果至遂寕壁传檄谕之福等读檄泣下约解甲降会官军至挑

  战贼忿尽燔其城顾府治曰李公旦夕来居此其勿毁壁驰书大将张威使调嘉定黎雅砦丁牌手

  来会战以长围法授之贼遂平兄垕知遂寕政主简静郡人宜之刘光祖阳安人除直秘

  阁潼川运判历本路提刑韩𠈁胄诛进直学士知潼川府慈惠得民仁声四达时贤守称最

  震浦城人通判遂州尝给两川军士缗钱诏至西川而东川独不及军士汹汹震白主者曰朝廷

  岂忘东川耶殆诏书稽留尔即开州帑给钱如西川众乃定明日诏果至魏霭理宗时权潼川

  府元兵入蜀死于官守淳祐五年赠官三转官其一子何叔丁理宗时知普淳祐元年

  东北兵攻城叔丁与签书判官杨仁举力拒之既而城破两家二十馀人死于难叔丁孙嗣祖仁举

  幼子肖翁被俘逃归诏赠官恤后︹元︺多尔济太祖时为潼川府尹时公府无禄田乃以

  官旷地给民视秩分亩而薄其税潼川仕者有禄自此始 多尔济旧作朵儿赤今改正畅师

  文至元时除潼川路治中修府舍发地得银五十锭同僚分师文十锭不受用以修庙学及传舍

  馀作酒器给公用︹明︺谭道生始兴人知潼川州廉洁有干才郡城久圯伐石更修制强

  梗抚善良简词讼在任七年郡中大治胡叔宝永康人正统中官中江尉初莅任民有当

  辟者其党怀金祈兔叔宝执之佐县令劝农兴学均徭平赋李贤奉敕察蜀吏治疏其善以闻擢知

  颜公辅巴陵人天顺中为安岳谕严毅方正以礼率人六载升知县事为政以仁动无

  所苟民祠祀之程春震云梦人成化中以御史谪知安岳县发摘如神宏治戊申大旱赈恤

  安集全活甚多时流寇起纠兵捕除民赖以安郭镗恩县人成化末以巡抚谪知射洪县节冗

  费省科罚均徭役期年境内翕然称治余祺新建举人正德中知中江县除巨盗释𡨚狱赈

  活饥民甚众邑旧有茂州守仓役民多破产力请罢之雷轰都匀人嘉靖中知盐亭县勤慎

  有声赈饥多所全活李绍先广昌人知盐亭县崇祯十年寇陷城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

  十一年 赐谥烈愍单之宾崇祯末中江教谕摄剑州事献贼破城死之 本朝乾隆

  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

 ︹本朝︺陈愚兴国人康熙中知遂寕县操守廉洁视民如子周甲徴山阴人康熙十九年

  知蓬溪县值逆藩吴三桂猖獗居民逋窜甲徴招徕抚字归者如市邓元贞汉阳人康熙二

  十七年知射洪县下车即禁私派课农警惰惩治豪强称廉能吏吴宏浙江人康熙二十八

  年知盐亭县时逆氛初靖教养兼至入祀名宦祠柴鹤山归安人乾隆五年知潼川府操

  履刻苦教养有条郡内大治尤秉元元和人乾隆七年知乐至县劝民开渠筑堰捐建社

  仓民享其利田朝鼎石门人乾隆八年知遂寕县兴学校平讼狱政简人和以良吏称

  汪世春房县人乾隆三十五年知遂寕县严肃有恩勤于教养庭无留狱境内晏然

 ︹人物︺︹汉︺冯信郪人公孙述时托目青盲避世及闻述诛即盥洗更视曰世适平目即清光武

  徴之以年老不出羊期郪人父为交州刺史卒官期迎丧不取官舍一物郡三察孝廉公府

  辟州别驾皆不应后刺史必欲借期自佐乃为别驾终野王令郑纯郪人为益州西部都尉地

  岀金银琥珀犀象翠羽纯独清洁夷貊感慕皆颂徳美天子嘉之即以为永昌太守夷俗安之自为

  都尉太守十年卒官列画东观王涣郪人晚敦儒学习尚书太守陈宠举为功曹当职剖断不

  避豪右由此显名举茂才除温令历迁兖州刺史䋲正部郡风威大行拜侍御史永元中迁为洛阳

  令有治绩王堂郪人初举茂才迁糓城令治有名迹三府举治剧拜巴郡太守刺史张乔表其

  治能迁右扶风以守正见称永建中拜鲁相迁汝南太守郡内称治子樨字叔启清行不仕

  显郪人师事司徒鲁恭以孝举安帝时为豫州刺史时天下饥荒竞为盗贼州界收捕且万馀人

  显愍其穷困自陷刑辟辄擅赦之因自劾奏有诏勿理后官至长乐卫尉冯颢郪人顺帝时为

  成都令立文学学徒八百人实户口万八千开稻田百顷迁越巂太守所在著称为梁冀所不善冀

  风州追之隐居作易章句及刺奢说王商堂曽孙以才学称声著于州里建安中为蜀郡太守

  成都禽坚有孝行表其墓又立严君平李宏祠以旌先贤修学广农百姓便之在郡十载卒于官

  ︹三国︺︹汉︺王甫郪人为绵竹令迁为荆州议曹从事随先主征吴败于秭归遇害子祐有

  父风官至尚书右𨕖郎王士甫从兄先主入蜀举孝廉为符节长迁牙门将岀为宕渠太守

  丞相亮南征徙益州太守将南行为蛮夷所害杨𭟼称其志壮气刚云王离广汉人以才干

  显为督军从事推法平当稍迁代何祗为犍为太守治有美绩虽聪明不及祗而文采过之

  邵郪人丞相亮辟为西曹掾亮南征留为治中从事是岁卒兄朝字伟南举孝廉临卭令入为别

  驾从事随先主征吴卒朝又有一弟早亡各有才望时人号之李氏三龙镡承广汉人历郡守

  右职为少府太常时费祎姜维秉政孟光来敏皆栖迟承以和介独立特进关内侯︹晋︺王长

  文郪人少以才学知名闭门自守著书四卷拟易名曰通元经后为江源令曰禄以养亲非为身

  也终于洛李毅郪人为太守王濬主簿张宏叛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毅白濬宜时赴讨濬从之

  讨斩宏诏迁濬益州刺史毅为州别驾举秀才濬伐吴与何攀并为参军吴平封关内侯屡迁云南

  太守徙犍为使持节南夷校尉久之建寕民毛诜朱提民李猛等叛毅讨斩之五荼夷亦叛朝议复

  置寕州以毅为刺史封成都内侯时中原乱李雄寇蜀救援不至疾病卒于穷城怀帝嘉其忠节赠

  少府谥曰威侯李钊毅子世秉儒学有格望以父任历尚书外兵郎寕州夷叛自表赴难至牂

   柯夷㫁道不得进以寕州城中无榖父疾病未知吉凶不食榖惟茹草迄至奔丧官至越巂朱提太

   守西夷校尉︹南北朝︺︹宋︺龚颍遂寕人益州刺史毛璩辟为从事璩为谯纵所杀佐

   吏并走颍号哭奔赴殡送以礼后纵僭位礼徴不起胁以兵刃执志弥坚竟不屈节︹梁︺李庆

   绪郪人父为人所害庆绪时九岁志在复雠投州将陈显达白日手刃其雠自缚归罪州将义而

   释之天监中为东莞太守丁母忧去职庐于墓侧每恸呕血数升后为巴郡太守号良吏︹唐︺陈

   子昻射洪人父元敬世高赀岁饥岀粟万石赈乡里举明经调文林郎子昻年十八尚未知书

   尚气慷慨他日入乡校感悔力学举进士武后时摄灵台正字请兴明堂太学及三事七验八科之

   奏语多切直拜右拾遗武攸宜讨契丹表为幕府参谋数进諌攸宜以其儒者谢不纳徙置军曹以

   父老解官归诏以官供养父丧庐冢每哀恸闻者皆流涕唐兴文章承徐庾馀风子昻始变雅正初

   为感遇三十八章王适曰是必为海内文宗大历中节度使李叔明为立旌徳碑于梓州学宫

  湛永泰人历迁右散骑常侍沈厚有度张东之将诛张易之兄弟引湛为左羽林将军令与敬晖

  等启请皇太子及兵发湛与李多祚诣东宫湛进启太子太子乃就路易之等诛武后徙上阳宫留

  湛宿卫武三思恶之贬果州刺史累迁左领军大将军卒图像凌烟阁严震盐亭人至德干

  元中出赀助边为州长史严武知其才署押衙历凤州刺史号称清严迁山南西道节度使朱泚反

  遣人诱之震斩以闻帝欲驻跸山南震奉表迎李怀光以骑追袭赖山南兵以免加户部尚书封冯

  翊郡王将幸成都震切谏会李晟表至亦请驻跸梁洋议遂定改梁州为兴元府即用震为尹进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卒赠太保谥忠穆章全益涪城人少孤为兄全启所鞠及全启亡全益服

  斩衰以报不畜妻僮仆独处一室卖药自业居成都四十年号章孝子卒年九十八又涪城人赵相

  郪县人曹少微皆事亲居丧以至行著赵蕤盐亭人笃学不仕著有长短要术十卷昭宗朝

  屡徴不就︹五代︺︹后蜀︺程崇雅蓬溪人割股疗父疾又尝泣竹林而冬得笋以供母

   广政十二年旌表其门︹宋︺苏易简铜山人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弱冠举进士太宗擢冠

   甲科授将作监丞迁右拾遗知制诰雍熙三年知贡举迁中书舍人续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献

   帝尝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赐易简累官参知政事文集二十卷藏于秘阁子耆有才名仕工部

   冯光戬安岳人淳化中李顺已平诸将纵杀降附解体光戬白大将杨琼止之自是降

   者日以千数景泰普州人进士起家历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庆州元昊反上边臣要略二

   十卷迁知成州徙原州以战元昊功迁知镇戎军久之领忠州刺史徙秦凤路马步军总管

   舜卿铜山人少慷慨有大志天圣中学者为文多病偶对独舜钦为古文歌诗一时豪杰多从

   之游累官大理评事康定中舜钦诣匦通疏条二事一正心二择贤言极剀切范仲淹荐其才召试

   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坐事谪官以终兄舜元字才翁精悍任气节为歌诗亦豪健尤善草书官止

   三司度支判官张述小溪人景祐进士历太常博士皇祐中上疏请建储前后七上疏最后语

  尤激仁宗不以为罪历通判延州知泗州皆有政绩后为尚书职方员外郎景涣普州人第

  进士历知峡州大江涨溢涣前戒民徙储积迁高阜及水至无溺者为木岸七十丈缭以长堤揵以

  薪石其后涨不为害徙知涪州拊循夷酋有方终光禄卿景思忠泰子以父荫累官西京左

  藏库使为遂州驻泊都监夷人寇淯井钤辖张承祐岀兵救之思忠部卒五百为前锋战不利左右

  劝其引避不听奋剑疾战而死神宗悯之官其子赐家钱帛景思立思忠弟以䕃主渭州

  治平砦啰兀用兵韩绛使摄保安军以功知德顺军策应王韶取熙州过洮筑当川堡克羌香子珂

  诺城遂定河州尝与羌力战斩不用命者数人军声大振韶言其临事忠勇屡迁河州刺史后以百

  骑击羌数千人转战而死弟思谊历秦州判官亦有武功加东上阁门副使元丰五年永乐城陷死

  文同永泰人汉文翁之后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同以学名世操韵高洁善诗文篆隶行

  草飞白又善画竹文彦博守成都奇之致书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司马光苏轼

  尤敬重之举进士稍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元丰中为陵州守尝奏革盐井之弊历知陵洋湖三州

  有丹渊集四十卷行世冯山安岳人熙寕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

  二十年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赵开安居人元符进士宣和中除成都路转运判官

  又总领四川财赋从张浚治兵秦川经画费用常无缺寻除徽猷阁待制复都大主管川陜茶马累

  疏乞杜孟普州人读书太学因童贯蔡京用事幡然而归尝训子孙曰忠孝吾家之宝经

  史吾家之田时号宝田杜氏曽孙孝严登朝诏赐孟谥节范处士孝严字忠可庆元五年进士以理

  学名试礼部尚书冯康国遂寕人为太学生负气节建炎中苗刘作乱张浚遣康国谕以

  祸福辞气不屈群凶稍戢太后垂帘诏补兵部员外郎高宗反正张浚辟为主管机宜文字诏进两

  官为荆湘宣谕使历官直显谟阁知夔州除都大主管川陜茶马刘仪凤普州人绍兴进

  士𥙷秘书丞所草笺奏以典雅称乾道元年兵部侍郎兼侍讲俸入半以储书凡万馀卷

  辅遂寕人乾道进士除秘书省正字迁户部郎中擢利西安抚使吴挺病密白二府早择人望以

  镇方面知吴曦有异志贻书大臣言自昔兵帅与计臣不相统摄今所在皆受节制内忧不轻因托

  言他事以矾书告于朝累官至宝谟阁学士四川制置使安丙诛曦辅请以事任付丙复除兵部尚

  书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卒谥庄惠凡甲字嗣清辅同榜进士对策言恢复之志不坚者二事上

  不悦置第五清议推之而官未显赵朋遂寕民兵吴曦叛朋拒战左臂已断而战不休事闻

  褒恤姚希得潼川人嘉定进士为磐石令会蜀有兵难军需调度不扰而集改知蒲江

  县声誉著闻累官太常寺丞时帝斥远权奸收召明德举朝相庆希得言朝廷者万化所由岀实根

  人君之一心帝改容纳之迁宗正少卿历户部侍郎拜权参知政事希得好引善类有引于上而人

  不知者度宗初以资政殿大学士潼川郡公致仕卒赠少保所著有续宋名臣言行录奏稿橘川文

  吴泳潼川人嘉定进士累官直舍人院轮对言愿陛下养心以清明约已以恭俭进德以

   刚毅又因火灾应诏上书言甚切至迁秘书少监寻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疏言谨政体正道揆

   厉臣节综军务四事权刑部尚书历知泉州以言罢所著有鹤林集吴昌裔中江人孤

   凡泳痛自植立得程张朱三子书辄研绎不倦嘉定中第进士闻黄干得朱子之学往从之为阆中

   尉岁饥请发本仓所储数万而徐籴以偿调眉州教授士习丕变改知华阳县寻权汉州皆有异绩

   历监察御史冬洊雷春大雨雪昌裔疏陈剀切又虑蜀占危条实规模审功赏访军实储帅才四事

   以进又历言三边之事徙为大理少卿岀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改嘉兴府以宝章阁待制致仕卒

   谥忠何保之通泉人举进士有至行母卒负土成坟庐于其侧日有群鸟飞集坟上哀

   鸣不去又有兔驯于坐隅人称异焉苟允中中江人父病衣不解带三月须发尽白葬父自

   培其坟庐墓三年有虎二驯扰其旁醴泉岀其下蹇彝通泉人嘉定进士累官金州通判元

   兵攻蜀𢑴拒战兵败被擒不屈死之子永叔复力战城破举家死焉弟维之举绍定进士利州都统

   王宣辟行参军迎敌力战阵亡张山翁普州人景定三年进士为荆湖宣抚司干官德祐初

   鄂守张宴然议降元山翁以书诮让之晏然既降山翁𬒳执不屈行省官贾思贞义之贷不杀后居

   黄鹄山聚徒教授而终有南纪缁林藏云山相锄等集姚訔希得子宋末知常州甫十馀曰

   元兵攻常自夏徂冬不能下攻益急訔等昼夜守招之不下矢尽亦不降城破訔死之赠龙图阁待

   制官其子︹元︺谢端遂寕人幼颖异十岁能作赋弱冠为古文以文学名姚枢尝奖叹之延祐

   五年举进士乙科累官翰林直学士端善为政筮仕湘阴猾吏豪民不敢舞文玩法绩誉籍然其文

   章严谨至顺元统以来朝廷制策多出其手元世蜀士以文名者虞集而下端其亚焉赵采

   潼川人著周易折衷三十三卷以程朱传义为主而附以已见间采先儒象数变互以相发明︹明︺

   李遇中安岳人事亲至孝亲疾朝夕侍侧殁则庐墓寝苫枕块徒跣三年虽隆冬不改宣德

   中旌黄珂遂寕人成化进士由县令累官至尚书有介直誉宸濠谋复䕶卫珂坚执不署

  时以为难卒谥简肃子华从湛若水游登嘉靖进士由戸部郎出知松江府称良吏奏上正风俗等

  十二事切中时弊历布政使晋光禄卿尧卿安岳人成化进士知昭化县有异政擢太仆丞

  知铜仁府威著苗疆黎民安堵胡伦安岳人汉州军籍成化进士宏治中知郧阳府郡东有武

  阳盛水二堰溉田甚溥历久沦没民多争水致讼伦割俸董治至今利赖其秩满当迁也以忤刘瑾

  苏惠和蓬溪人宏治中知保康县时县治初创惠和莅之垂绩席书遂寕人宏

  治进士历工部主事作漕河志累官福建布政使宸濠反发帑金募兵讨之巡抚湖广中官李镇张

  旸假进贡及御盐名敛财十馀万书疏发之嘉靖初进南京兵部侍郎江淮大饥条上赈法全活者

  数十万升礼部尚书上新政十二事及大礼集议六卷加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襄弟春彖俱正徳

  进士春由翰林历吏部侍郎象嘉靖中任给事以直諌谪夷陵罗璋遂寕诸生大盗获其母璋

  挺枪毙贼母得逸去而璋以捍贼战死正德中旌表杨最射洪人正徳进士嘉靖中官太仆卿

  世宗好神仙最抗言极諌帝大怒下狱诏重杖之杖未毕而死隆庆初赠右副都御史谥忠节

  名遂寕人嘉靖七年乡试第一明年以第三人及第授编修十一年彗星见应诏上书直言忤旨

  下诏狱谪戍瞿塘卫明年释还屡荐终不复召家居二十馀年奉亲孝亲殁与弟台庐于墓免丧疾

  张翀潼川人正德进士选庶吉士屡迁都给事中嘉靖初封章屡上斥指无所避议大礼

  帝怒诘责翀执议益坚既又同修撰杨慎等遮百官于金水桥曰万代瞻仰在此一举有不同心者

  共击之仍伏哭文华门声闻大内逮系锦衣狱明日杖阙下谪戍瞿塘卫居卫所十馀年赦还卒孙

  正学官吏科给事中数言事有直声三殿灾辅臣有调停采矿欲责成抚按部臣岁额为令正学上

  疏极言其罪黎尧勋乐至人嘉靖进士知如皋县豪室悍灶兼并为患尧勲特请均田辨

  肥硗定税为上中下三则民便之升知泰州又请均赋以丈尺定额部议推行于天下著为令历任

  至陜西参政擢大仆卿汤绍恩安岳人嘉靖进士历绍兴知府有惠政越人祠祀歌之历

  山东右布政张任学安岳人天启进士崇祯四年巡按河南时群盗纵横任学慨然请换

  武阶执干戈帝壮之授署都督佥事为河南总兵官先是张献忠已降任学谓总理熊文灿曰此贼

  终为国患不如出其不意灭之不听后果如其言吕大器遂寕人崇祯进士授行人擢吏

  部主事迁陜西关南道副使寻巡抚甘肃计诛悍弁边境晏然擢兵部侍郎时贼犯江西命大器督

  剿乃密布方略遣将于衢袁万载萍澧诸路扑贼殆尽谭文佑蓬溪人崇祯中知武冈州

  时宗藩横虐文佑以抗直庇民土寇聚众攻城文佑募义勇破其垒平之功擢佥事蒲来举

  蓬溪举人任陜西甘泉知县崇祯七年闯贼至守备孙守法等拥兵不救城陷来举手刃数贼死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谭文化蓬溪人天启进士兵部车驾司主事致仕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犯蜀欲招致之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窦可

  进安岳人万历丙辰进士历阳和副使云南佥事致仕家居献贼破安岳被执大骂不屈磔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王起峩安岳人崇祯庚辰士观政户部归里举

  义兵讨献贼殁于阵 本朝干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张应礼遂寕人官都司佥书

  献贼攻遂寕应礼募民兵捍御城赖以完崇祯十六年援沔阳师溃抗节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姚思孝遂寕人内江教谕崇祯甲申贼陷城被执大骂不屈死又潼

  川州李永蓁崇祯丙子举人献贼据蜀永蓁避老安寺称病卧床贼严索不赴乃令伪官昇至成都

  张目不言引颈受刃又州庠生李锦中献贼遣伪官考试潼川锦中佯狂卧地旋自缢死 本朝干

  隆四十一年三人均   予入忠义祠旷昭遂寕人巡抚江西屯兵万安明亡殉节 本朝

  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

 ︹本朝︺张泰阶盐亭人顺治辛卯举人值寇乱父被掠泰阶号泣请代贼感动并释之事继母

  抚诸弟以孝友称康熙初知恭城县平猺有功累迁深州知州庐州府同知所至皆有政声

  仙根遂寕人顺治辛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六年安南高平相侵杀仙根充安南正使奉

     敕宣谕安南臣僚误国十事皆恪遵詟服累官户部侍郎工书法赡文词著有安南使事纪

  王新命潼川人年十二遇献贼乱阖家𬒳害新命独免随官兵曹氏入都遂隶镶蓝旗

  汉军由翰林院笔帖式累迁兵部员外郎预机务康熙十三年随礼部侍郎折尔肯出使云南会吴

  三桂兵变遣将率众为卫实以胁之新命不为动且致书谕以忠良勿生异心三桂竟不能屈十七

  年擢江西布政使招徕劝垦请暂除额赋洊升湖广江寕巡抚两江浙闽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坐事

  革职再管永定河工以误工当辟遇赦免卒著有东山集陈四聪盐亭人性至孝孺慕之思

  垂老不易平生以诚信立身尤好奖进后学士林重之祀乡贤彭玉垣遂寕人年十二刲股

  疗生母病明末寇乱父殁未殡伏泣柩旁贼义而释之后避乱滇黔归从荆𣗥中求父殡所成礼葬

  之哀毁如初丧中康熙癸卯乡试吴逆叛玉垣托疾匿山中不出事平提学冯云骧目为多士模楷

   署顺庆府教授以老归乡邻薰德祀乡贤子镕幼著孝行康熙丁卯举人由成都府教授迁江南震

   泽知县有政声张鹏翮遂寕人康熙庚戌进士𫾻历中外以清节著累官兵部尚书治河八

   载有绩终武英殿大学士赠少保   赐祭葬谥文端祀贤良祠张𧰼翀安岳人康熙甲

   辰进士知饶阳县以廉干称寻擢知胶州有治绩祀莱州府名宦张懋诚鹏翮长子康熙

   丁卯举人知怀寕县豪强敛迹擢御史多建白弹劾不避权贵洊升通政使署工部侍郎一清积案

   官吏肃然王允吉安岳人累官泸定桥守备康熙中打箭炉番民不靖提督唐希顺讨之允

   吉为前锋番人踞大冈垒木石其上三面险峻独其后稍夷悉深箐允吉简健兄五百人夜发先令

   羸卒驱群羊至大冈下燃火绳缚羊角击以巨炮詟以钲鼓番昏黒不知所为尽木石下击允吉与

   五百人间行从深箐攀援而上突击之火其巢列战功第一洊擢川北镇总兵雍正元年西藏之役

   副岳锺琪以行其子违令斩以徇军中股栗无敢犯者遂平西藏授銮仪卫使加左都督以老疾乞

  樊廷其先陜西人占籍潼川由行伍历升至固原提督多膂力有将才出师黔楚屡立战

  功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子经文以荫仕至广东总兵出征缅甸殒于王事世袭恩骑尉谭行

  义潼川人康熙辛卯武举补碾伯所千总雍正二年随征青海累迁高雷廉总兵十三年经略张

  广泗调援上江会捣贼巢首逆就擒馀贼剿灭殆乾隆四年授广西提督凡土蛮积贼皆平灭之

  八年以事降总兵后擢江南提督调福建陆路提督卒   赐𥙊葬谥恭悫行义平居恂恂若儒

  生一入戎行所向无敌工书善为七言歌行轻财好义笃于师友周于仁安岳人康熙戊

  子举人选授永春知县调将乐皆有政绩升台湾府澎湖通判以老告归卒于仁性孝友父课子严

  幼知勤学以慰父志事继母谨异母弟二人尚少父殁时以属之教之俱游庠财产让多取少教授

  乡邑三十馀年务崇实学士林宗之入祀乡贤祠戴文焕中江人官湖南永绥厅花园巡

  乾隆六十年逆苗倡乱逼永绥文焕率役出御手刃数人力屈死之   赐祭葬恤荫如例

  赵全柱三台人由行伍历绥寕营干总乾隆三十六年随征金川力战阵亡恤荫如例

  恺龙三台人官大同镇守备嘉庆初与同县义寕协副将罗定国随剿教匪阵亡恤荫各如例

  徐尚质三台人嘉庆五年与侄永吉率众御贼身被数十创而死永吉亦遇害同县张明绅

  徐永太张仲启张仲友敬朝虎敬朝佐林仕晋林仕现林德禹王青山赵仕玺魏积庆凌林昇冯贵

  鲜文映李曰仲黄国晏王启贵李曰松梁正贵刘通杜中仁柯文广萧星义张秉禄王星明甘文灼

  张君贤蒋仕科俱御贼死难均入祀昭忠祠胡万超射洪人官千总嘉庆四年随剿教匪

  阵亡恤荫如例黄文朗盐亭人嘉庆五年同子上英率乡勇御贼于龙泉寨父子被执不屈

  死同县董英才王复夀主国周黄朝服任焕龙许贵俱被害均入祀昭忠祠陈鹏飞

  人嘉庆初与同县宾守礼率众御贼阵亡均入祀昭忠祠文吉蓬溪人嘉庆五年御贼于龙门

  垭力战阵亡同县薛瑞衡岱云何连芳徐应科钱国佐御贼同死于文井场徐登榜负母唐氏避贼

  于泥溪口被害均入祀昭忠祠杨代文乐至人嘉庆五年御贼死难同县郭伦曽先曽连唐

  文舒相黄元李斌淳杨成富吴朝陈天志吴明陈俸朱富尹贵陈亮林世清萧清现刘安大刘先刚

  蒋忠麟杨昌言鲍心虞杨心智张仕伟杨再明冷兴文冷启辉冷启武刘升杨性漆大荣吴正先吴

  正祥俱御贼死难均入祀昭忠祠

 ︹流寓︺︹唐︺杜甫襄阳人宝应元年四月严武入朝七月兵马使徐知道反甫避乱梓州间至阆

  广德元年武冉镇蜀甫却归成都故有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之句刘蜕长沙人寓居潼

  川瘗文为家于南山刻石曰文冢铭李洞方舆胜览洞雍州人避乱入蜀居普州大云山凿石

  为洞读易其中尝师贾岛铸像事之

 ︹列女︺︹汉︺廖伯妻殷纪配广汉人有美色年十六适伯伯早亡虑人求已作诗三章

  以誓求者犹众父母将许乃断指明情养子猛终义太守薛鸿图像府庭冯季宰妻李

  珥郪人季宰早亡父母欲改嫁李翦发自誓养子终义杨文妻李平广汉人适文生

  一男一女而文殁以织履为业父欲改嫁乃自沈水中宗族救之几死得免太守五方为之图像

  王辅妻彭非广汉人辅早亡家欲嫁之非乃诣太守五方截发自誓袁稚妻

  相乌德阳人十五适稚二十稚亡无子父母欲改嫁之便自杀王上妻袁福

  人有二子上以丧亲过哀死福哀感终身父母欲改嫁之乃自杀 按相乌袁福通志载绵州德阳

  入北魏时谬︹晋︺李秀郪人寕州刺史毅女明达有父风时五种夷围州毅以忧卒众推秀

  领州事奖励将士坚城固守粮尽炙䑕拔草食之伺寇稍怠辄出兵击破之︹宋︺苏易简

  母薛氏铜山人易简参知政事太宗召薛氏入禁中赐冠帔命坐问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

  对曰幼则东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上顾左右曰真孟母也苏舜钦妻杜氏

  杜衍女有贤行舜钦谪官以死杜布衣疏食居数年挈其孤子敛其生平文章号泣走告于其父曰

   吾夫屈于生犹可伸于死衍因请欧阳修为其集序而传之贾氏杨榆母夫死不嫁事舅姑

   以孝闻榆登淳熙进士诏旌其门︹明︺张保儿妻姚氏潼川人夫亡子方五月氏

   守节抚孤四十馀年宣德初旌表同州杨氏亡其夫名年十五夫殁割鼻翦发自誓守志年八十卒

   又刘异甫妻黄氏何宗礼妻杨氏张正伦妻欧氏侯元亮妻赛氏邓嘉宾妻李氏李明远妻党氏王

   为翰妻李氏文友妻陈氏妾姜氏王祝妻汤氏张元亮妻赛氏王某妻谢氏任国玉妻石氏均夫殁

   守节王以衡妻张氏王某妻谢氏夫殁殉节张宝妻姚氏安岳人夫亡无子矢誓不

   贰鬻衣饰营殡葬纺绩度日苦节四十馀年宣德中旌同县杨廷鹗妻刘氏汤蓄德妻程氏汤勤徳

   妻张氏张贞学妻李氏饶以学妻李氏刘永安妻黄氏孙晖妻尧氏宫居观妻杜氏张四聪妻杨氏

   均夫殁守节钱氏二烈女潼川人长年十七次年十五天顺间贼吴昇流劫乡村其

   父汝吉遇害二女义不辱投涪江死岳廷凤妻张氏潼川人正德间骂贼被杀事闻

  刘嘉雄女赛姑潼川人正德间流贼掳掠女避入山贼搜获女骂不从贼怒断

  周环妻黄氏盐亭人夫亡守节历百有五岁万历初旌其门同县陈子刚妻苏氏

  雷昺妻伏氏李通妻文氏何瑛妻许氏顾鼐妻周氏顾鼎妻孙氏均夫殁守节杨先宪妻

  朱氏潼川人崇祯末为贼所执朱骂不绝口贼杀之同州李为鼐妻吴氏黄缵妻张氏谢皇镈

  妻杨氏谢皇锡妻蒲氏李子明妻黄氏万谷旸妻吴氏欧如虹妻黄氏谭某妻陈氏杨文焕妾荆娘

  杨氏女赛姑均遇贼不屈死许昇妻虞氏射洪人年十九守节抚二子皆成立同县

  犹氏张氏俱亡其夫名均夫殁守节杨慊聘妻蒲氏未婚殉节牟履庆妻李氏

  人夫殁于宝鸡抚三岁子扶柩旋里守节以终同县刘世芳妻赵氏陆文魁妻刘氏均夫殁守节

  旷世观妻郑氏遂寕人夫早卒氏苦节四十馀年同县旷昭妾潘氏卢可嘉妻冯氏

  余隆秩妻冉氏王臣禹妻刘氏席书妾田氏任坚妻高氏杨凌云妻王氏张国士妻王氏唐姜澄妻

  冯氏张掇翼妻王氏曽本道妻何氏均夫殁守节谭文仁妻郑氏蓬溪人年十六

  守节历三十五年卒同县王峩妻董氏妾何氏郭氏夫殁同励苦节建三节坊邹应第妾

  吴氏乐至人应第与长子暨正室卢氏相继卒吴无子偕长媳王氏抚其孙简臣中崇祯间乡

  试苦节七十馀年至九十而卒明末避乱洪雅县祀洪雅节孝祠同县李尚宽妻赖氏赖从化妻谢

  氏鲍子仪妻吴氏均夫殁守节曹氏乐至人适同里朱姓子朱年甚幼与曹齿不相当翁欲嫁

  之女曰唯从一耳遂自刎

 ︹本朝︺唐峻德妻田氏潼川人年十六归峻德越二载夫亡旬日不食苦节三十七载

  同州节妇杨鼎妻叶氏王继绪妻李氏薛应试妻张氏均雍正年间 旌吕渊妻齐氏

  遂寕人年二十二夫亡坚贞自矢土寇拥众强娶逼登舆藏刃自刎血流于外贼骇散其家收葬之

  戴天志妻邓氏安岳人夫亡邓哀号不辍营丧葬尽礼事毕自经死唐际陶

  聘妻袁氏遂寕人未嫁而夫死袁闻讣奔丧坚欲同穴母力援之乃止苦节五十年

  宗贤妻王氏三台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刘国重妻岳氏王元邑妻周氏周占鳌妻李

  氏汤元沛妻谭氏烈妇罗茂九妻锺氏马荣俸妻赖氏均乾隆年间 旌罗廷臣妻赵

  氏射洪人年十六适廷臣夫亡守节事翁姑养葬尽礼课二子成立同县节妇王命新妻彭氏谢

  国柱妻于氏赵鸣銮妻凃氏秦杰妻陈氏胥鹤妻韩氏谢文玺妻张氏赵世瑞妻马氏郭维妻覃氏

  胥濬妻成氏烈妇傅维秀妻文氏彭为干妻刘氏烈女张安吉女均乾隆年间 旌顾嘉修

  妻张氏盐亭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张泰阶妻王氏汪美忠妻王氏任沆妻胥氏任启贤妻

  李氏任之凤妻顾氏张敬之妻王氏王国诏妻李氏顾柟妻岳氏顾言妻杜氏王若贤妻吴氏烈妇

  句仕珍妻杨氏均乾隆年间 旌倪永宽妻马氏中江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李

  绪妻王氏戴玫妻张氏杨简书妻易氏李䌻妻陈氏罗仕清妻李氏李纬妻傅氏秦三元妻周氏王

  悌妻戴氏戴琛妻李氏戴文图妻张氏均乾隆年间 旌张懋德妻蒲氏遂寕人夫

  亡抚子绍勤成立绍勤卒妻李氏复矢志守节同县节妇詹文焕妻吕氏林中梅妻谢氏烈女胡荣

  臣女均乾隆年间 旌杨东衡妻何氏蓬溪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杨端泰妻樊

  氏烈女杨茂文女三姑均乾隆年间 旌童仕开妻傅氏安岳人夫亡守节同县节

  妇邹淑闺妻周氏彭天佑妻黄氏赵楚祥妻蒋氏李应楠妻尹氏李本禄妻陈氏周洛东妻王氏郭

  元松妻漆氏周密妻王氏均乾隆中 旌谢子庠妻黎氏乐至人夫亡守节同县节

  妇程鸿妻蒋氏均乾隆年间 旌黄某妻任氏三台人嘉庆五年教匪犯境胁之去

  氏骂曰吾家士族岂肯从贼遂沈于河同县田谷女田姑随母避难猝遇贼胁之行女绐曰我渴甚

  思饮从容赴河干大声骂贼死刘宗贤女刘姑贼匪逼之随母跃入河中均嘉庆年间 旌

  旧万妻范氏三台人夫亡守节嘉庆年间 旌周于廉妻文氏

  人嘉庆初教匪犯境与弟姒何氏及陈东干女满姑田履端孙女田姑遇贼死节均嘉庆年间 旌

  罗晧妻于氏射洪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王隆选妻廖氏姫怀德妻刘氏赵廷弼妻王

  氏烈妇傅某妻文氏均嘉庆年间 旌黄朝服妻廖氏盐亭人嘉庆初教匪犯境

  与同县黄文朗妻何氏同遇贼死节均嘉庆年间 旌张辉妻刘氏盐亭人夫亡守

  节同县节妇王用聪妻寇氏烈女王藩女均嘉庆年间 旌刘士敭二女中江人长

  年十九次年十五嘉庆初遇贼逼胁不从俱赴水死同县刘国瑞女刘姑刘三和妻谭氏陈于哲妻

  周氏邓士旺妻黄氏罗昌珣妻叶氏蒋明照妻李氏赵中业妻杨氏及子妇龚氏袁氏邓氏孙妇杨

  氏蒋三栋妻张氏刘刘氏刘细妹刘李氏赵张氏赵寿英赵翠皃赵王氏赵周氏张赵氏张二姑赵

  王氏戴赵氏赵刘氏刁陈氏陈曽氏陈王氏陈罗氏陈刘氏陈王氏陈曽氏陈唐氏同遇贼死节均

  嘉庆年间 旌陈常昇妻漆氏中江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锺上祚妻陈氏王易和

  妻黄氏李缜妻陈氏孟衍舆妾郑氏吴崑妻孙氏王广益继妻戴氏陈濬妻唐氏冷兆琳妻林氏孟

  琳妻王氏文立通妻向氏均嘉庆年间 旌罗登峯妻李氏中江人嫁四月夫亡

  投缳以殉同县廖某妻吴氏适廖一载夫亡舅姑怜其少寡无子劝令改适氏以所志不遂自刎死

  张勤宽妻李氏遂寕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张懋行继妻金氏何其渊妻余氏廖经

  武妻蒋氏烈妇张某妻李氏杨青三妻刘氏张居易妾李氏均嘉庆年间 旌杜尚钦妻

  田氏蓬溪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曽继德妻李氏均嘉庆年间 旌刘安秀妻黎

  氏安岳人嘉庆五年与同县何滨女申姑刘常敷妻易氏同遇贼死节均嘉庆年间 旌

  丙姑安岳人守正捐躯同县烈妇萧某妻漆氏均嘉庆年间 旌张运学妻周

  氏乐至人夫亡遗子甫弥月抚之成立家无立锥勤织絍以供甘旨姑疾服药无效氏𥸤天刲股

  以进遂愈

 ︹仙释︺︹唐︺一新罗汉潼川旧无盐井一新罗汉游蜀至此指地凿之盐泉涌出圆觉

  姓李陇西人家于遂寕之长江师成都金和尚授以二诀大历七年忽见端相身坐圆光中远近花

  木变成莲萼端坐而化

 ︹土产︺银寰宇记梓州产元和志飞乌铜山二县出唐书地理志通泉县有铁九域志通

  泉东关二县有铁冶明统志盐亭射洪二县出唐书地理志元武飞乌涪城长江有盐元和志

  郪通泉盐亭永泰方义蓬溪普慈安岳普康安居诸县皆有盐井明统志本州及所属七县皆有井

  绫绢唐书地理志梓州贡红绫遂州贡丝布普州贡双𬘓元和志梓州贡绫绵丝布赋布绢遂

  州贡绫樗蒲绫普州赋绢纻布寰宇记梓州贡纹绫水波绫九域志梓州贡白花绫元和志普

  柑橘元和志梓州遂州贡甘子唐书地理志梓州贡柑橘皮寰宇记梓州贡柑橘枇杷普

  州产梅杏方舆胜览普州铁山枣崇龛梨天池藕三者皆陈希夷所种元和志遂州普州贡

   天门冬寰宇记梓州产地黄红花遂州产苓根紫葛根空青元和志梓州贡空青曽青寰宇

   记梓州产石绿唐书地理志梓州贡蔗糖寰宇记梓州贡砂糖方舆胜览遂寕府出蔗霜

   寰宇记遂州产簟子靸鞋寰宇记遂州产








                   前提调官郑绍谦恭纂辑

                   提调官张日章恭覆辑

                   校对官贺式韩恭 校

                   校对官章诒燕恭覆校

绥定府表                

                    

大清一统志

绥定府在四川省治东一千二百里东西距四百三十里南北距四百七十里东至夔州府开县

  界一百五十里西至顺庆府营山县界二百八十里南至忠州垫江县界二百里北至太平厅界二

  百七十里东南至忠州梁山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顺庆府邻水县界一百七十五里东北至开

  县界三百七十里西北至保寕府巴州界一百三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六千五百八十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梁州之域汉巴郡宕渠县之东境后

  汉和帝分置宣汉县属巴郡刘璋分属巴西郡三

  国汉分属宕渠郡寻还属巴西晋初省惠帝复置

  属宕渠郡见晋书地理志元统志作永熙元年省宋武又置误刘宋分置巴

  渠郡齐因之按宋书州郡志巴渠郡治宣汉又南宕渠郡魏兴郡皆领宣汉盖侨置齐

  志仍宋旧通典通州宋齐为巴渠郡寰宇记则云宋属南宕渠齐属巴渠今从通典后魏改

  县曰石城梁于县置万州通典以州境有万顷池为名寰宇记大同二年

  及东关郡见隋志寰宇记作开巴郡其东关郡则置于新寕不同西魏改

  通州寰宇记以居四达之路故名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

  曰通川大业初改州曰通川郡唐武德元年复曰

  通州三年置总管府贞观五年府废天宝初复曰

  通川郡乾元初复曰通州属山南西道五代属蜀

  宋乾德二年改曰达州通川郡属夔州路元曰达

  州至元十五年属四川东道二十年改属南道二

  十二年属夔州路明洪武九年省通川县入州又

  降州为达县正德九年复升为州仍属夔州府

 本朝雍正六年升直隶州属四川省领县三东乡太平新寕

  嘉庆七年升为绥定府置达县附郭析太平县为

  直隶厅嘉庆十九年以顺庆府属之渠县大竹县

 来隶今领县五

  达县附郭东西距二百一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五里东至新寕县界九十里西至渠县界一

  百二十里南至大竹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东乡县界四十五里东南至新寕县界一百二十里西

  南至大竹县界一百里东北至东乡县界四十里西北至保寕府巴州界一百四十里后汉置宣汉

  县晋初省惠帝复置刘宋为巴渠郡治后魏废帝改石城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通川唐为通州治

   宋元为达州治明洪武九年省入州本朝嘉庆七年置达县为绥定府治 东 乡县

   东少北九十里东西距三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东至夔州府开县界三百里西至达县界

   七十里南至新寕县界四十里北至太平厅界一百八十里东南至新寕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

   达县界五十里东北至太平厅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保寕府巴州界二百里汉宕渠县地后汉宣

   汉县地刘宋分置巴渠下蒲二县属巴渠郡西魏分置东乡县并置石州周废州置三巴郡隋开皇

   三年郡废省巴渠下蒲二县入东乡属通川郡唐武德三年于县置南石州八年州废县属通州宋

   属达州元至元中省明正德中复置仍属达州本朝初属夔州府雍正六年复属达州嘉庆七年

   属绥定府新寕县在府东少南一百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夔州府

   开县界三十里西至达县界三十里南至忠州梁山县界七十里北至东乡县界五十里东南至开

   县界三十里西南至梁山县界八十里东北至东乡县界五十里西北至达县界三十里汉宕渠县

   地后汉宣汉县地西魏置新寕县属东关郡隋开皇初省入通川唐武德二年复置属通州太和三

   年改属开州四年还属通州宋属达州元因之明洪武四年省入梁山县十四年复置改属夔州府

    本朝康熙七年省入梁山县雍正七年复置属夔州府十二年改属达州嘉庆七年属绥定府

   渠县在府西二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大竹县界五十里西

   至顺庆府营山县界一百十里南至顺庆府广安州界五十里北至达县界一百三十里东南至顺

   庆府邻水县界一百三十五里西南至顺庆府岳池县界八十里东北至达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

   至营山县界六十里汉置宕渠县属巴郡后汉因之建安中分属巴西郡蜀汉分置宕渠郡寻废延

   熙中又置郡九年省晋永兴元年李雄复置郡东晋郡废刘宋属南宕渠郡齐因之梁置渠州及北

   宕渠郡后魏改置流江县及流江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曰宕渠郡唐武德元年复曰渠州天

   宝初改潾山郡乾元初复曰渠州属山南西道五代属蜀宋亦曰渠州邻山郡属潼川府路元曰渠

  州属顺庆路明洪武初以州治流江县省入仍降州为渠县属广安州 本朝初属顺庆府嘉庆十

  九年属绥定府大竹县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里东至忠

  州梁山县界八十里西至顺庆府广安州界八十里南至忠州垫江县界一百里北至达县界一百

  里东南至垫江县界八十里西南至顺庆府邻水县界八十五里东北至新寕县界八十里西北至

  渠县界四十五里汉宕渠县地梁置都山县兼置邻州后魏废帝改曰邻山郡隋开皇初郡废并县

  入邻水唐武德元年复置潾山县又置潾州八年州废县属渠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省潾山入

  大竹复移大竹县来治明洪武初改属广安州 本朝初属顺庆府嘉庆十九年属绥定府

 ︹形势︺居四达之路寰宇山川秀出冠于峡石宋侯师圣天庆

  东泻巴水西峙铁岭南对戛云北望凤山宋陈升翠

  玉轩

 ︹风俗︺丛秽卑褊蒸瘴阴郁元稹宣汉井场男女不耕

  蚕货卖杂物代钱寰宇民俗秀野任侠尚气宋通川志

  邑屋壮大果蓏丰甘晁公溯风土记

 ︹城池︺绥定府城周四里门四明成化二十一年筑宏治中甃石 本朝乾隆三十三年

  嘉庆十七年修 达县附郭东乡县城周三里门五明成化十九年建 本朝康熙四

  十四年修雍正六年嘉庆十六年重修新寕县城周四里有奇门四明成化中建 本

  朝嘉庆八年修渠县城周三里七分门四外环以池明成化中筑正德中甃石 本朝康熙

  二年大竹县城周三里四分门五池广一丈明成化初建 本朝康熙六年修乾隆

  五十九年嘉庆二年重修

 ︹学校︺绥定府学在府治东南旧为达州学明洪武四年建 本朝嘉庆七年改府学入学

  额数二十名旧额十五嘉庆十九年増五名达县学在县治东南 本嘉庆七年建入

  学额数八名东乡县学在县治东明万历初建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修嘉庆初毁未

  建入学额数八名新寕县学在县治东明洪武十年本朝康熙七年裁并梁山县

  雍正八年重建嘉庆五年修入学额数八名渠县学在县治西宋建明万历中重建 本

  康熙四十一年修乾隆二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大竹县学在县治南宋嘉定中

  建 本朝康熙九年重建三十年嘉庆十四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通川书院在府城东

  旧名宣汉 本朝乾隆元年建四十七年修嘉庆九年重修改今名大成书院在东乡县

  大成寨旧名集贤在旧冶东 本朝干隆六年建嘉庆十年移建今所改今名龙池书院

  𡉄新寕县城内旧名宕渠在东门 本朝乾隆二年嘉庆七年移建今所改今名渠江书

  院在渠县城南 本嘉庆十三年振文书院在大竹县城南本朝乾隆三十年

  渠县义学在渠县神树坝本朝嘉庆中建

 ︹戸口︺原额人丁三万八千九十八今滋生男妇共一百十二万四千八百五十名口计二十八万七

  千三十一戸

 ︹田赋︺田地二万二千四百六十八顷六十亩有奇额徴地丁正杂银三万六千七百四十二两一钱

  五分三釐五毫

 ︹山川︺龙城山在达县东二十里白云山在达县东七十五里东峙高峯赤岩西连

  白林金匮竹山在达县东南十馀里方舆胜览元稹有告会竹山神文夔州府志大竹山在州

  东十五里又有小竹山连峙金匮山在达县东南七十里虎啸山在达县东南九

  十里延袤百里翠屏山在达县南一里形如屏上有真武庙亦名真武山唐元稹建戛云亭

  于其酉山在达县南三十里元统志产茶官置抽茶场铜钵山在达县南四十

   里石壁围峙三面封固惟南一径可通九节山在达县南六十里相近有捍城山石崖环

   绕如石门山在达县西南六十里又仙女山在西南八十里有仙女池龙爪山

   在达县西三里圆耸悬绝上有寨石城山在达县西五里寰宇记四面峭绝惟西有一路

   铁山在达县西三十里石色如铁上有狮子石和尚崖龙尾山在达县西七十

   里有龙洞祷雨多灵凤凰山在达县西北五里寰宇记山形𧰼凤翅掩映州城元统志有宝

   石洞在山顶有泉自洞出冲沙漱石散而为乳与土相杂积成山峯嵌空奇崛自然天巧山民斵掘

   以植菖蒲 按明统志名宝芝洞又有凤凰山在东乡县北一百二十里峯峦峻耸明时立堡于上

   金华山在达县西北方舆胜览去通川县四十里与石城山相接杨晨诗吾州金华峙霄汉

   上有兜率香飘帷夔州府志在州西北四十里上有望水垭金华寺龙𧰼山在达县西北元

   统志在永睦废县北七十里方响山在达县西北元统志在永睦废县东北八十里

  字山在东乡县东寰字记在巴渠县西三十里有文字溪出焉夔州府志在县东五十里高极

  千仞形类文字平楼山在东乡县东故巴渠县后其平若楼可容万人又高登山亦在故县

  后上有云台寺田可百亩明嘉靖二十八年伏龙腾起寺田俱陷峩城山在东乡县南四

  十里接新寕县界冈岭延复有石峡迤逦七里名七里峡有龙洞深不可测香𬬻山

  乡县西四十里独立千仞形类香𬬻宝城山在东乡县西北四十里四面险峻斜通一径上

  有坪有寨亦以宝城名三台山在东乡县西北四十里三山屹立如台上有寨日月

  山在东乡县西北四十里山高万仞上有二石孤悬𧰼类日月蟠龙山在东乡县北二

  十里回旋若龙相近曰杨侯山上有石洞包桐山在东乡县北一百二十里群峯攒耸下连

  高歇鸡足山在新寕县东二十里麓分五支如鸡距状故名八面山在新寕县

  东五十里山形秀整望之八面皆方豆山在新寕县东六十里产红豆木大奔山

   寕县南六十里寰宇记其山高大望见开州新蒲县梁山军百节山在新寕县南六十里

   峯峦连延分为百节故名石月山在新寕县南七十里有巨石如月平视如上弦侧视如下

   鼓啸山在新寕县西南六十里元统志其山多风动摇林木常如吟啸屏山

   寕县西十里迤逦近城平顶方麓为邑巨镇俗名卧牛山宝泉山在新寕县西二十里层峦

   叠秀下连五井泉味甚甘七峯山在新寕县北五里一峯突起分为七支俗名七股山

   神山在新寕县东北十里上有龙神庙三角山在新寕县东北八十里南江源出此

   福夀山在渠县城内宕渠山在渠县东寰宇记宕渠山一名大青山在流江县东

   五十八里舆地纪胜图经云在渠州东五十里其山东西两门延连相接山间长峡有似沟渠明统

   志宕渠山名花果园其山崇峻险不可登东西二石门可以出入礼义山在渠县东明统

   志宋宝祐中渠州徙治于此旧志山在县东六十里上有城址宋将胡荣率州人拒元军死之因名

  玉蟾山在渠县西三里峯峦翠耸形如新月并峙者曰宝珠峯绿沼山在渠县西

  北四十五里舆地纪胜自阆果连延至此上有池水常绿龙骧山在渠县北汉志宕渠县符

  特山在西南寰字记今流江县有龙骧山盖古符特山也舆地纪胜图经云在大竹县南三十里旧

  志在今县北一里乐山在渠县北三十二里舆地纪胜每岁正月七日乡人携鼓笛酒食登

  此娱乐以蚕八𪷟山在渠县东北蜀志建安二十年张郃督诸军下巴西进军宕渠

  𪷟头荡石与张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兵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救飞

  遂破郃巴土𫉬安舆地纪胜八𪷟山在流江县东北七里起伏八处有水环之不匝者一里常有烟

  雾𪷟其上故名即张飞破张郃处大斌山在渠县东北六十里与礼义山对峙一名幞头

  山明末邑人筑砦于此仙林山在大竹县东一里月城山在大竹县东七十里

  黄城山在大竹县东八十里绝顶宽平四围石壁苍然望之如城七碑山在大竹县

   东南一百里接忠州梁山县界山有大石凡七耸立如碑九盘山在大竹县西八里其山高

   峻盘旋九折行者惮之邻山在大竹县西接邻水县界寰宇记在邻山县西四十里以山重

   叠邻比相次为名南尽县东入邻水县界北入通州三冈县界此山出铁旧志今有西山在大竹县

   西十五里邻水出焉盖即古邻山也明统志在县东南二百里误狮子山在大竹县东北

   七十里东流溪出此金盘山在大竹县东北舆地纪胜在邻山县北五十里有龙穴旧志在

   今县东北一百里仙门里亦名仙门山峯峦高耸岩石奇胜北岩在达县西方舆胜览岩壁

   耸峭下有平池明统志在州西五里垂虹岩在达县西北方舆胜览在太原市之西有水自

   岩巅流下若垂虹焉明统志在州西北五里夔州府志在凤凰山上虹饮岩在渠县西舆地

   纪胜有圣泉在州西七十步石岩下水自岩石中出不竭尝有虹饮焉因筑亭其上名虹饮亭明统

   志岩上有滴水下有石臼大如杯盂盛之日出时每有虹饮岩下因名联珠峡在新寕县

   南五十里众山溪水至此合流又西北一百里至州东南入通川江七里峡在新寕县西北

   四十里众山溪水合流西南六十里合联珠峡水龙潭峡在大竹县南六十里泸溪

   洞在达县东南元统志在太原市东十五里有龙祠溪自洞出行溪中乱石间里许始至洞口炬

   而入极深远垂乳缨络其上珠联玉缀可观风洞在达县东南五十里道旁石穴中出风下

   有流龙洞在新寕县北二十里水从石出飞瀑如练灌注千顷通川江在府城南

   门外即渠江一名东关水自太平厅发源西南流迳东乡县城东又迳府城南又西南入渠县界为

   宕渠江寰宇记东关水出建平山西南流废宣汉县又一百五十里下石鼓县界又西南经石鼓县

   南四十步又西南经通川县南一百六十步又西南经三冈县南一百步又西合北水元统志渠江

   源出万顷池通志江之上流有前中后三江前江自太平县金城山发源西南流二百里入东乡县

   又一百二十里会中后二江中江自太平县东白支山发源西南流三百里入东乡县界又四十里

    会后 江后 江自太 平县北大横山 发 源南 流经县西一 里又 南合白 沙河凡三百五 十 里入 东乡县

    北 界至普 光寺与中 江 会又 七 十里 至东乡县 城东 与前江 会为通川 江 又六 十 里入 达州界经 城

    东 复曲而 西 八十里入 渠县界 按 寰宇记 既以今 通川江 为 东关水而 于东乡县则 云县在 益迁

    下蒲二水 间不 及东关 水又 云 益 迁水 在 县 东北三十步从 金州 来流入 石鼓 县 界 下蒲 水 在 县西

    南一 百 步从 洋州 界入 以今 考之益迁 水 当即中江下 蒲 水盖 即后 江东 关水 乃今前江 随 地异名

    耳 旧志以益迁下蒲二水 与通川江分载非是 南  江 在 新寕县 南寰 宇记南 江水源 出三 角山

    西南流绕新寕 县三面 复 屈曲西北流至通 川县东七里注东关 水 按 舆 图今名蹬子河自 新寕

    县东北 界发源西 南流 迳县 南转西 北至 县 西风洞铺东 会泸滩河 及七 里峡 水又北 转西 至 达县

    东入通川江九域 志 谓之新寕溪旧志谓之联珠 峡 水皆即此开  江在 新 寕县东北 源 出雾山

    坎又 东入开 县界详 见夔州 府渠  江在渠县 东自 达县 流 入又 西南经广 安州 东又 西 南入 重

   庆府合州界水经注北水与南水合又东南迳宕渠县谓之宕渠水又东南入汉寰宇记宕渠水一

   名渝水在流江县东二里又渠江县南八十步又西入合州新明县界舆地纪胜渠江在流江县东

   三百步其水二源一出巴岭一出罗吴山至永睦县合流入流江县界又广安军城下瞰渠水萦回

   为潭号曰清洄又有篆水去县五里有石洲如伏龟水之灌输其间者涡停渠别莫知其几中两渠

   相距二尺广深半之可受流觞人多游焉旧志巴达二水自三会镇合流为渠江经宕渠山下合潜

   水又至渠县东北合流江水又迳县南三里中有铜鱼洲其下有碛石状如黄鱼亦名铜鱼碛又南

   迳广安州界江中滩石纵横湍流奔急共有三十六滩至州东北则石碛平坦波纹如篆故又名为

   篆水渠江二派自达州入渠县境合流又一百五十里至县治东转西南一百五十里达广安州界

   又一百四十里至州城东又一百九十里至合州界 按汉书地理志宕渠县潜水 南入江不曹

   水出东北南入𤄵徐谷所谓潜水即今渠江郦道元亦云宕渠水即潜水是也乃于潜水篇曲为之

   说云潜水盖即汉水支分潜出故受其称今县有大穴潜水入焉通冈山下西南潜出谓之伏水或

   以为古之潜水其说虽与郭璞略同然璞本谓大穴在梓潼汉夀去宕渠绝远今渠江合巴达二州

   之水并非汉水之分其地亦无所谓大穴通冈山下者其不足信可知明统志遂谓潜水在渠县东

   五十里误流江在渠县北自顺庆府仪陇县西北发源南流经营山县东又东南至县城东入

   渠江寰宇记流江水出仪陇县西仪陇山自县界东流迳蓬池县理北亦名验江水又东南流迳良

   山县西南二十一里又东南流迳蓬山县南一百步又东入渠州流江县界舆地纪胜大流江在流

   江县北五里自蓬山县来又有小流江在县南二十里白相如县来绝险高百馀丈俗号高滩旧志

   流江源出仪陇县北二十里龙源山东南流八十里合平溪入营山县界又七十里经县东去县五

   十里又东南入渠县界流百里许至县城东入渠江 按明统志有七曲汇在营山县东六十里水

   流萦𮞉七曲两岸崖石悬绝飞湍喷沫若烟雾腾涌盖即流江下流今名七曲堰泸滩河

   在达县东南八十里源出天竹山北流合联珠峡水达于左峡入于通江三冈水在达县西

   寰宇记自流江县东北流经三冈县东十里合东关水 按舆图今有通巴河自大竹县东月口山

   发源东北流二百馀里至州西南四十里许入通川江即三冈水也北水在达县西自巴州流

   入合渠江即巴江也寰宇记北水自巴州归仁县界流经永穆县南一百步又流入三冈县界合东

   仙门水在大竹县南舆地纪胜在邻山县西北五十里源出金盘山流下龙穴入龙门

   镇市崖下有瀑布一百八十六丈俗号散水旧志流为大洪溪至邻水县界入邻水 按舆图今大

   竹县东有宝石河自月城山东发源西南流经邻水县东至长夀县西北界入邻水即仙门水也

   万户溪在东乡县东寰宇记在巴渠县东八十里自开州万岁县界北流来合溉江水又有

   成熟溪亦自万岁县来合文字溪𩀱溪在新寕县北源出县西南北流会县治之水转西北

   又折西南经宝泉山流合南江又有玉带流源出龙神山流入𩀱溪 按元统志有芭蕉溪在县西

   一里即双溪也旧志谓之七里峡水白水溪在渠县东三十里源出县东白水洞西流入渠

   东流溪在大竹县北旧志源出狮子山西流七十里至渠县界入渠江 按舆图今县

   北有竹溪河源出县西九盘山东流会二小水至县东北界有清溪河源自县东月城山北流合焉

   自下统名清溪河所谓东流溪当即此旧志与图不合疑误龙湫在渠县东四十里有瀑布

   数十自绝顶挂洞口下为龙湫祷雨辄应明月潭在达县东南七里天欲雨则水喧鸣欲晴

   亦然土人以此占候黒潭在达县西方舆胜览在安居镇潭上有穹岩耸然其下平广岩东偏

   有溪水自上流下作水(⿱𥫗廉)-- 帘石照泉在达县北凤凰山下赤鱼泉在东乡县东长

   乐镇东泉中出赤甲鱼因名

大清一统志

 绥定府

︹古迹︺通川故城今府治后汉分宕渠东境置宣汉县晋南渡后又尝侨置宣汉县分属南

  宕渠魏兴郡而此其故县也刘宋置巴渠郡冶此后魏改县曰石城隋改通川皆为州郡治明初省

  入明统志谓废通川县在达州西二十里元省入误东乡故城在今东乡县东北西魏置

  寰宇记在州东北一百七十里西魏置于益迁下蒲两水间即今县也兼置石州周天和四年废州

  仍于故州城置三巴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并省巴渠下蒲入焉属通川郡唐武德三年于此置南石

  州又置下蒲昌乐二县以属之八年废南石州及昌乐下蒲二县仍移东乡县治于今县东一里安

  养故城 按九域志在州东北一百八十里盖宋初复还旧治明正德中复置去州甚近以寰宇记

  考之今县乃唐石鼓县北境西魏故县当在今县东北中后二江之间也又隋志东乡县下但云西

   魏置石州后周废州置三巴郡寰宇记多与隋志不同东关故城在新寕县西北十里

   汉宣汉县地属巴郡后魏改为石城梁于县置万州及东关郡隋开皇三年罢寰宇记东关故郡城

   在新寕县西北五十里宕渠故城在渠县东北三国汉置郡华阳国志宕渠郡延熙中

   置九年省晋永兴元年李雄复置今遂为县寰宇记汉宕渠郡即今流江县东北七十里故城是也

   其城后汉车骑将军冯绲増修俗名车骑城李夀乱后地为诸獠所侵郡县悉废宋末又自汉宕渠

   移理安汉故城旧志按宋郡治安汉曰南宕渠者以安汉在宕渠之西南也寻又于垫江置郡曰东

   宕渠者以垫江在安汉之东南也梁复于故宕渠地置郡曰北宕渠者以故宕渠在安汉垫江之东

   北也又有西宕渠在射洪通泉为故广汉县地在安汉之西隋志有宕渠县在今营山县界乃梁置

   非汉故县也邻山故城在大竹县东南寰宇记县在渠州东南一百里本汉宕渠县地

   自晋至齐并为夷獠所据梁大同三年于此置邻州及邻山县后魏废帝改为邻山郡以山为名至

  隋初郡废并县入邻水唐武徳元年分置潾山县又置潾州八年废州县属渠州县城南西北三面

  有池𮞉绕东阻浧水甚险固俗号为金城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十年并邻山入大竹 按隋志寰宇

  记九域志皆作邻山新旧唐志皆作潾山新寕旧城在今新寕县东旧唐书地理志武徳

  二年分通川置新寕县治新寕城贞观八年徙治淙城寰宇记县在通州东一百七十五里西魏废

  帝二年于此置开州后周天和四年移开州于浊水北唐贞观八年自今县西北移魏所置新寕县

  于废开州城俗谓之賨城即今理也故城在县西北十里后魏恭帝二年置 按宋会要至道二年

  移新寕治新安市九域志在州东一百十里盖宋时又移今治旧志今县东三十里有旧县坝两石

  狮犹存是也石鼓废县在达县东汉宕渠县地后汉宣汉县地梁置石鼓县西魏置迁

  州后周废州置临清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通川郡唐属通州宝历初省大中元年复置宋属达州

  寰宇记在州东六十里以县东五十里江次有大石号石鼓而名九域志熙寕七年省入通州

  冈废县在达县西南四十里寰宇记本宣汉县地大同二年于此置新安郡兼立三冈县

  因邑界山有三陇为名后魏废帝二年改新安为新寕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通川郡唐宝历

  元年山南节度使裴度奏废大中五年复立宋史地理志熙寕六年省隶达州太平废县

  在达县西旧唐书地理志武徳二年置诺水广纳太平恒丰四县属万州贞观元年废太平恒丰二

  县入永穆永穆废县在达县西北汉宕渠县地后汉宣汉县地梁大同中置永康县并置

  万荣郡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曰永穆属清化郡唐武德二年置万州贞观初州废县属通州宋

  属建州咸平二年改曰永睦元至元二十二年省寰宇记在州西北七十五里思来废县

  在达县北唐武徳二年析通川县置属通州贞观二年废入阆英废县在达县北一百

  二十里寰宇记唐天宝九年太守韦虚受奏于应水南一里置县以县南五里阆英山为名宋干徳

  五年并入石鼓下蒲废县在东乡县西北刘宋置属巴渠郡隋开皇三年废入东乡唐武

  徳三年复析东乡县置属南石州八年仍省入巴渠废县在东乡县东北汉宣汉县东境

  刘宋置巴渠郡并置巴渠县属之以境在巴川宕渠间故名隋开皇初废唐永泰元年又析石鼓四

  乡置属通州太和三年改属开州四年改属通州宋属达州元至元二十二年省入达州寰宇记县

  在建州东二百三十里东关水北五十步 按宋齐志巴渠郡皆领巴渠县寰宇记谓梁大同中置

  昌乐废县在东乡县东北唐武徳三年析东乡置属南石州八年省入石鼓九域志

  巴渠县有昌乐镇即此流江废县今渠县治寰宇记渠州西至果州二百八十里西北

  至蓬州一百九十里梁普通三年于汉宕渠县西南七十里置北宕渠郡即今州是也大同三年

  郡理置渠州后魏文帝十三年其地内属仍为渠州领北宕渠郡后周武成元年改北宕渠为流江

  郡仍于县理置流江县即今县也大竹废县在渠县北寰宇记县在渠州北六十里汉

  宕渠县地后为流江县地唐久视元年分今宕渠县东界置属蓬州以邑界多产大竹为名至徳二

  年割属渠州宝历中与邻水县同废其后又置宋史地理志景祐三年废大竹县入流江绍兴二年

  复置旧志元至元中并邻山入大竹县仍移大竹县治于邻山县界即今县也故县城自此遂废

  盐泉废县在大竹县南唐武徳元年分潾水置属潾州寻省旧志盖因盐井为名

  城在渠县东北华阳国志长老言宕渠盖为故賨国今有賨城寰宇记故賨国城在流江县东北

  七十四里古賨国都也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元年分置賨城县属渠州八年省明统志废賨城县在

  大竹县北 按隋志有賨城县在今广安州非此荣城在大竹县东北仙门里四围险峻高

  阜宽平宋末保此以御元兵木门故镇在大竹县治旧志唐宋大竹县在今县北凤来

  乡入渠县界元至元二十年移治废邻山县之木门镇即今治县东门城内有二小冈地虽相连而

  土色则别上有两木对生交合如阙即木门遗址也凤来里在渠县东北一百里接大竹县

  界相传后周时鳯凰来集于此李靖垭在新寕县西二十里元统志唐武德时蛮酋冉肇则

  寇信州李靖击斩之于此抽茶场在达县南元统志宋时陈弁朱肱余应求李升韩均皆以

  言事切直谪监达州茶场时目为五君子六相楼在府治内唐李峤李适之刘晏韩滉元稹

  宋张商英皆尝官于此后皆入相故以名楼旧在泮池侧明嘉靖中移于学宫讲堂前清风

  堂在府治宋张俞作通川十咏盖庆历中知州申恪治郡圃可游者十今之清风堂休沐堂琴亭

  游观皆非其旧矣戛云亭在达县南翠屏山西畔明统志下瞰江流周览城邑唐元稹为

  司马时建胜江亭在达县西三里宋郡守王蕃建取唐白居易诗通州犹似胜江州之句而

  垂阳台在府治宋时所筑台之下有鲜游池丛石山修竹园踯躅园

 ︹关隘︺吕公关在达县东三里又石龙关在县东十里凤凰关在达县西三里

  山关在达县西二十里以铁山名龙船关在达县西北旧志县境山溪延亘其西北

  尤为险僻明正徳中为盗贼渊薮嘉靖初以次讨平因即其险阻増置龙船诸关与已州黄城诸关

  相为形援石门关在东乡县东三十里高桥关在东乡县东南二百里接夔州府开

  县界岭路险阻为邑要路马渡关在东乡县西北三百里接巴州界盐场关

  乡县豆山关在新寕县东四十里接开县界卫渠关在渠县北龙骧山明正德

  麻柳场巡司在达县南九十里 本朝雍正八年置属达州嘉庆七年改属

  坝镇在东乡县东 本朝嘉庆七年主簿驻此十八年移驻大成寨四合镇

  郭家砦在新寕县南三十五里形势峻绝上有平田泉水四溢方城砦

  寕县北三十里四方壁立如城明正徳中居民避寇于此得免者数千人三汇场在渠

  本朝置县丞驻此石桥铺在大竹县 本朝置县丞驻此

 ︹津梁︺铁索桥在达县东中孚桥在达县南翠屏山麓天生桥在达县南二十

  阁溪桥在达县西深溪桥在东乡县西五里明嘉靖中建为洞五长十丈

  夀桥在渠县北十里东流桥在大竹县东十里通梁垫夔万大路

 ︹陵墓︺︹汉︺冯绲墓在达县西元统志在永睦县西八十里有碑王平墓在大竹县

  北里许古賨城下𩀱石阙︹唐︺处士墓在达县北元统志在州城北十五里杨斗坝马脑鼻

  山下其碑乃唐景龙二年字画遒劲如欧柳莫详姓名︹宋︺景林洙墓在达县西五十

  赵烈女墓在达县西北凤凰山烈女峯下事详列女门州志石墩尚存碑刻剥落明

  正德间兵部尚书洪锺提兵剿贼屯兵于此一卒误寝冢上遂发狂疾杨晨墓在达县北

  三里碑刻称东皋先生︹明︺卫承芳墓在达县西南六十里花竹溪赵徳遴

  墓在东乡县治旁

 ︹祠庙︺昭忠祠在府城内 本朝嘉庆中建赵公祠在东乡县西祀明县令赵徳遴

  杨令庙在达县西铁山祀宋永睦令杨载义成公庙在达县东北祀宋景林洙

  龙神庙在新寕县北五十里黒天池 本朝乾隆十一年知县靳光祚诣池祷雨有应乃建

  庙于池旁济远庙在渠县北二里祀汉冯绲

 ︹寺观︺黄龙寺在府治东南明洪武中建白云寺在达县东宋乾道九年北岩

  寺在达县西北凤凰山宋建境幽地胜人多游览普光寺在东乡县北河东宋嘉定九年

  广福寺在新寕县西二里牛山上即牛山寺明洪武初建祥符寺在渠县东

  一里起文峯下旧名⿰氵幵 -- 汧江寺大中祥符三年敕赐今名宝胜寺在大竹县南

 ︹名宦︺︹汉︺第五伦长陵人明帝时为宕渠令显拔乡佐元贺在职四年迁蜀郡太守︹后

  周︺辛昂狄道人为通州刺史推诚布信甚得蛮獠懽心︹隋︺李谔赵郡人高祖时为通

  州刺史甚有惠政民夷悦服郭荣累迁通州刺史仁寿初西南獠夷多叛诏荣领八州诸军

  事行营总管讨平之︹唐︺李桐客衡水人贞观初为通州刺史政尚清平民以慈父呼之

  李适之唐宗室开元初为通州刺史以强干见称政不苛细为下所便︹宋︺龚鼎臣

  须城人仁宗时知渠州渠故僻陋无学者鼎臣请于朝建庙设学选邑子弟为生日讲说立课试法

  人大劝始有登科者郡人绘像祀之张商英新津人熙寕初为通州主簿俞州蛮叛说降其

  张运贵溪人绍兴初知通州方大旱入境而雨除病民五事召为度支郎陈式

  人淳熙中知达州崇学劝农葺城完廪以礼为教民心感悦立祠祀之胡载荣宝祐中知

  渠州时元兵至保险徙治率州人矢死固守卒赖以全︹元︺刘仲达安西人大徳初知渠

  县作兴文教鼎新学舍学者至今诵之︹明︺谭思敬洪武中知大竹克勤公事节用爱人

  王良太和人知新寕县鄢蓝寇邑号令严明却勍敌保孤城民咸德之成敏贯

  人嘉靖间知新寕县时值岁歉发仓施粥土酋弄兵刍挽迭出邑不告罢比归时惟图书数卷

  联象云南人崇祯时知达州张献忠攻城连五昼夜联象随方堵御击贼多死或出竒兵杀贼

  贼攻不克引去赵德遴上虞人知东乡县崇祯末张献忠围城誓死以守贼穴地道入力战

  不支自投于井一家死者十七人 本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

 ︹本朝︺汪基远黄冈人顺治进士知东乡县县有剧盗基远捕得其党盗率众攻县遂遇害

  董守义汉军镶白旗人康熙二十三年知达州有侄手刃叔母伪以盗杀赴愬守义片言摘

  发即伏辜州人咸颂其神以有果决才每为上官征调谳狱他邑数年间多所平反马云从

  奉天人康熙三十四年知达州值岁祲民鲜粒食云从筹䇿告籴四境赖以全活州人祠之

  晖直隶人乾隆四十一年知新寕县弭盗安民政事明敏讲学造士多所成就张宁阳

  仁和人嘉庆初知东乡县教匪倡乱率众攻城宁阳督率兵勇激励抚循昼夜防堵相持四月贼不

  敢犯后援兵驻城兵民不相习贼侦知薄城益急城溃士民尚有翼之不忍去者宁阳挥手曰城亡

  与亡母累尔等也遂遇害恤荫如例陆霖江苏人嘉庆元年知东乡县抵县之次日贼匪薄城

  城溃被执不屈死先后赴达州军营遇贼死者汉州牧王嘉猷荣昌令李继善永寕县丞徐世经江

  安典史陈栋苍溪典史杨堂江津典史杨炳文均恤荫如例杨永锡浮山人官东乡县丞

  嘉庆初教匪围城四阅月永锡同县令张宁阳慷慨登陴昼夜防堵城溃挺矛巷战力屈被戕恤荫

  张位中上海人乾隆进士嘉庆二年署大竹县事教匪偪近保障有功五年春贼复至

  位中檄各乡寨合剿同把总王耀龙出御俱战死恤荫各如例

 ︹人物︺︹汉︺元贺宕渠人初为乡佐令第五伦显拔之历九江沛二郡守以清洁称所在化行终

  于大司农厐雄宕渠人永初初为侍御史海贼张伯路等寇掠縁海九郡遣雄督州郡兵讨破

  之及南单于与乌桓反雄以中郎将副车骑将军何熙击之破匈奴奥鞬日逐王又与梁慬等攻虎

  泽连营稍前单于大恐乞降还所钞汉民男女及羌所掠转卖入匈奴中者合万馀人迁大鸿胪雄

  有勇略称为名将冯焕宕渠人安帝时为幽州刺史句骊王宫与⿰氵⿱山⿵戌小 -- 𣿄貊寇元菟建光元年

   焕与元菟辽东太守将兵出塞击之捕斩⿰氵⿱山⿵戌小 -- 𣿄貊渠帅获兵马财物宫乃诈降秋复围元莬夫馀王遣

   兵与州郡并力讨破之焕在州疾忌奸恶数致其罪怨者诈作玺书收焕焕欲自杀子绲劝焕上书

   自讼果诈者所为会病死狱中帝愍之以子为郎中绲由是知名冯绲焕子初举孝廉七迁

   为广汉属国都尉征拜御史中丞顺帝末徴拜京北尹转司隶校尉所在立威刑延熹中长沙零陵

   武陵蛮夷悉反拜绲车骑将军击平之转河南尹上言中官子弟不得为牧人职不纳迁廷尉中官

   诬绲坐与李应刘祐俱输左校应奉上疏理绲等得免复官卒子鸾举孝廉除郎中李温

   人官至桂阳太守与冯绲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冯允绲之弟清白有孝行能通尚书善推

   步之术拜降虏校尉︹三国︺︹汉︺王平宕渠人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建兴间马谡舍水上

   山平连规諌谡败于街亭惟平收合诸营而还丞相亮加拜参军进讨寇将军亮围祁山平别守南

   围张郃攻之平坚守郃不能克领汉中太守封安汉侯拜镇北大将军曹爽向汉川平遣䕶军刘繁

   等据兴势自为后拒魏兵退还时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迹︹宋︺杜仁伟达州人为

   马步军都指挥淳化中李顺作乱仁伟罄家资给官军讨贼斩获甚众以功授检讨太子宾客行达

   州司景林洙通川人咸平间王均叛州有贼应之林洙将乡兵拒战于州北为贼所戕

   首坠而身不仆跨马奔归州城东北隅人讶而呼之曰公无首兵始坠地邦人即其地立祠祀之

   王汲达州人嘉祐中肄业成都三魁蜀士常作木铎赋人因呼为王木铎举进士为涪州判官

   岁凶贫民为盗被执者盈狱罪当死汲省释之全活者数百人令彭山豪民侵田淹讼数十年汲至

   片言而决历官梓州通判弟昌熙寕进士黔江令元丰中景灵宫成昌作赋献之又著太平党论及

   三光李傅达州人元丰进士钦宗居东宫时与耿南仲俱为侍读比即位赐水晶斧以旌

   其徳后知汉川罗戬通川人以刚直闻于乡游太学进孙吴二书徽宗特命为武学谕上幸学

   百官先集蔡京于坐谈兵戬心哂之仰视屋角不聆其语触怒夺官张大中通州人博极群

  书一览不忘宣和间举进士授南浦令有廉称累官果州通判安尧臣渠江人徽宗时上书

  论燕云事乞杜塞边衅务守旧好徽宗然之命以官后竟为奸谋所夺杨晨达州人父琪为

  郡兵曹吏饬已谨严称善士晨举宣和进士荆南府教授丞相张鼎荐其才除秘书省正字历迁兵

  部郎中绍兴初遣抚谕西蜀晨至兴利除害称上旨寻改祠部左府时书檄填委晨援笔立成凡大

  义未决必取裁焉官至礼部侍郎兄景弟早并举进士号三杨袁沔通州人未冠游太学靖康

  之难上书言当东据成皋西临渑池以锐士数千出唐邓经武关以迎西师又自襄汝间道直走伊

  洛𢭏其庭则城下之师自解不报已而城䧟沔汉中乃画防险对敌五事其后膺荐复条十二事

  力诋谀侫用事者忌沔不见用拂衣归︹明︺雷震新寕人永乐举人任襄阳学谕上疏諌英

  宗亲征不报后升礼部主事以直言忤旨遣戍卒熊希古新寕人宏治进士知天台县历

  官刑部员外郎以忤刘瑾谪寻复职晋郎中谳断明允出守临江有政声升云南副使雷祯

  新寕省祭官正徳间鄢蓝贼炽祯奋力对敌手刃数人而死朱伯通新寕人鄢蓝之乱与

  弟伯珍屡战有功后各死于阵黄元白达州人嘉靖进士任兵科左给事中力诋权贵几毙

  廷杖者再寻分守陜西𫟪境肃清卫承芳达州人隆庆进士万历中知温州府公廉善抚

  字进浙江副吏谢病归荐起历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严绝馈遗属吏争自饬入为南京戸部尚书

  福王乞芦洲自江都抵太平南北千馀里自遣内官徴课承芳抗疏争卒不从寻就改吏部卒官赠

  太子太保谥清敏唐仁达州人任吏科给事中封駮内外章奏斥廷臣不职者人多惮之

  王世琮达州举人崇祯时任汝寕推官屡败李自成射矢贯耳不为动升汝南分巡道贼至

  世悰与督师杨文岳协力固守城破𬒳执骂贼不绝口贼䌸世琮文岳以大炮击之洞胸糜骨而死

  冉璘东乡人流贼至挈家避天台寨贼执之不屈死子宗孔并殉母杨氏妻向氏纵火俱焚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予入忠义祠林青阳新寕人官兵科给事中欲图去贼孙

  可望事泄被杀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李 含乙渠县人崇祯进士官兵部

  侍郎里居举义兵讨张献忠不克而死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烈 李 储乙

  渠县举人崇祯时任监纪推官弟含乙战死储乙率馀众守渠县献贼伪都督张恭来寇被执不屈

  

 ︹本朝︺郭荣贵渠县人明末群寇蜂起荣贵首倡义率弟荣高及族里数十人筑砦大斌山为

  保障讣会贼吴应元驱众二万焚掠邻水大竹将至渠荣贵诡词约好乘机格杀应元左右数十人

  馀众惊溃顺治戊子秋贼杨秉帅众数万据礼义城与斌山对垒相持一载荣贵间走成都谒巡抚

  李国英请为前驱国英遣总兵卢光祖马化豹统大兵从荣贵破之东北二道始入版图唐敬

  一达州人顺治甲午举人历官洮岷副使狱有囚拟大辟者十七人敬一至讯得其𡨚状俱释之

  又尝勘澧泉盗案平反甚众蒲昌迪渠县人顺治丁酉举人知山东郓城县擢知山西绛

  州皆有治绩汤辂渠县诸生父母相继殁未葬山贼拥至乃尽出家资于戸外泣请曰幸持

  去勿惊吾亲贼为之动共相戒不入其庐杨开成达州人会盐营守备乾隆四十年随征金

  川击贼阵亡荫如例刘根桂东乡人父珊乾隆举人会试卒于京根桂徒跣扶榇归事

  祖母以孝闻嘉庆八年 旌李遇春达州人嘉庆元年招募义勇千馀随营剿贼匪身历

  二十馀战生擒贼目及伪军师二年六月在盖顶坪击贼𬒳执大骂贼以大镬烹之恤䕃加等同州

  把总萧文魁外委唐达职员唐学职均击贼阵亡恤荫各如例吴兆麟达州人集义勇剿贼

  𬒳执遇害同州潘启元余耀先王三均何贵李含春郭成域吴鹏赵典成冉仕益刘铎张国顺王体

  元汤钊王选温学元汤三达蒋立徳秦思和闫朝选李欣然李学琳刘占魁张书翼张书翰张腾蛟

  张腾鸣曹国正曹仲富牟仕明魏尔让魏辛保魏桥蒋竒谟魏竒枢蒋功近蒋立秀蒋竒魁蒋功逵

  蒋立勲蒋竒书蒋竒训蒋竒明蒋功贵蒋功康聂长生谭文盛谭文安刘大恺刘学熙刘学举屈定

  贵陈虎冷子祥梅子珑李正玉聂芳贤石明达石景祥石景禄陈仕秀石景才熊仕徳秦国佑秦正

  华秦正璠秦佑儿秦国仁秦正绪秦辛儿泰六儿李竒明瞿在朝颜光喜李林郭忠礼李怀德魏子

  成田陞陈思义冉仕文黄曰璧龙广徳何志仁卢文明梁仕贵易思位杨崇陞杨仕俊田有刚李忠

  李元吴大柽段陞张贵贤何君选张国治李正远高文成袁思福蒲思应杨斌王金榜吴曰仁庞兴

  书厐兴才刘世兴程禄杨家碧杨家夀朱仑山马芝龙任必达宋朝聘孙国顺孙国绪刘华山王税

  明黎泽荣宋洪儒张灿儒王德明张作才周之伦𫎇泽𫎇𫎇徳珍𫎇徳全𫎇德阳𫎇徳顺𫎇甘霖𫎇

  坤元𫎇少元王维章王维本王维儒张必先赵学胜赵习胜赵继胜赵伯胜赵明儒赵丕胜冯学友

  于经于学古于学先王敏和赵作伦李坤李贵李大士李瑺李学才李泳芳李恒芳李佑芳李应芳

  李铭芳李怀芳李怀井李怀仕李怀凝李文仲李茂林李芳石子元兰美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兰芳谟兰岳保严尔亨

  严尔珩严五儿吴渠陈思远厐元𫐠王照彩王友盛魏才清唐成泰唐元儿唐成亮刘文轩唐狗娃

  刘兰芳谢繁昌谢鉴谢受碧谢扳序吴朝铭刘文陞孙怀爵吴曰玙吴天禄张仕德王正龙莫寅宰

  伍娃儿王礼刘添兴张尚书张来保张群书张玉保张贞元张良张二娃罗明华周俸周万全周维

  新周元胜周元兴瞿贵杨世林魏以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魏以梅魏以镐鲁多鉴张仲张元清卫文远李荣邱近仁王

  国学王国盛廖兴朝王陞举冯天贵谭思贵李勇福潘忠玉熊芝陈福魏俸周仕贵魏仕均徐登桃

  赵伦李永福何清云李喜英王宗选蔡荣升谭福高海梅张大才廖永泰蒲国志杨怀仁李有俸赵

  宗贵杜思文王仕祥张思吉杨绪何登仕何登明何镛陈学浩陈学旦陈大娃陈二娃陈元娃陈代

  启李近伯李贵李近达李长娃李三娃李近位李近才李保娃李长娃李三娃李么娃李仁林李仁

  娃李莫娃俱御贼死难嘉庆年间均入祀昭忠祠张腾耀东乡人嘉庆元年募乡勇剿贼

  每战必克时贼目踞方山坪腾耀率众跃马横戈冲入贼阵被执不屈死同县邢彪胡恒德向昭元

  孙辉生刘成锦刘文仲杨安营符思举戴文珩唐上友唐廷赞符思祀刘兴开刘兴贵刘廷玠何文

  华熊飞彪龚璠生王丕瑞童宗保郑元俱御贼死嘉庆年间均入祀昭忠祠李元逢

  人遇贼于百节山贼逼元逢引之破上坝寨元逢曰吾甘舍一命不忍害千万人之命贼杀之

  玉章新寕人嘉庆元年御教匪力战遇害其次子世河重募健勇三百名追贼至冉家坝冲入

  贼阵奋力战死同县张廷襄吴震柏太宸林盛峼周子泰林中彪孙元岱卢维熊泽鸿张启贤孙作

  海王佐罗汝忠刘文玠杨正纪曽超群李洪朝易天举唐祖香陈启贵曹明礼俱御贼死难嘉庆十

  三年均入祀昭忠祠李仕朝新寕人贼至仕朝负母萧氏以逃贼欲杀其母愿以身代贼曰

  汝死母谁活仕朝曰但留吾母足矣贼遂杀之而舍其母杨大刚渠县人官外嘉庆七年

  随剿贼匪阵亡同县外委杜镇海八年阵亡恤荫各如例张维纲渠县人教匪之乱侍母疾

  不能避被执不屈死廖元瀚渠县人嘉庆四年集乡勇于林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防河贼乘大雾偷渡力屈

  被害同县段光斗裴仲楷洪友庵赵步青黄思谨杨兆麟叶菁王学敏李含英董君弼王廷梅田多

  才萧开甲萧廷选杨恺陈永昌王之玺毛含锦萧紫苑杨大容熊占魁杨正魁张熊飞陈徳胜邹世

  雄舒仁蒋君照廖逢圣黄必富卢耿光文尚友郑大宾李校楚朝聘萧永茂谭坤英李思义李庆祥

  张满益李建宗杨泽普汤邦烈罗朝相胡志高张绍唐成景魁贾凤阁欧碧莲余思绪邓云凌杨应

  槐僧心授唐文才廖修纯谢朝毛凤翥唐三凤雷声祥刘文德杨文贤杨秉鉴杨永兰赵夀山王鹏

  程邓凌云丁天𬤊万文灿陈文陞左大礼尹肃杨大川李德梁祖瞻梁高谭坤碧廖思林李又尼李

  建益李作相李明飞李建明李茂群王朝端帅以明谭坤瑞李建勲廖元池张元德戴平章陈大坤

  寇来贡廖元澧蒲仲义熊联芳王学贤杨先甲赵紫𨱋李庆第孙茂烈源传辉伍凤章胡明英单公

  先邓芝普张有容郑异生蒋有玉刘大章王体元胡廷魁胡廷智戴逊仁戴浩仁戴大干戴大坤戴

  大训段光先帅崇智帅铜帅节超杨元昂杨映赞余朝栋雷广德雷玉明余芳和柳毕照柳锺秀柳

  发春柳芍保糜聨陞张我孤唐兴元唐三元唐王音王来宜向国勤王学古王保王尧年王湘王淳

   王溱王豁然王大容王舒祥袁茂芳袁荣袁文斗袁茂秀文一见文一彦张陞荣袁茂才袁贵山陈

   芳懿陈上陞吴士富黄荣章余文龙王玉成王玉粹陈美万王超俊潘得芳王书林王玉才姚世传

   姚光徳王正伦王正鹏王从王观止王仕洪王敏王国俊王郁然郭林凤王如式王秀冕王宗英王

   帝绩张忠德周圣教吴伯礼萧明远熊联芳刘恒泰赵字新叶子朝叶明睿唐皞如唐逊芳阎启学

   刘先伦雷仁道杨廷让段光普王廷遂江大会江建猷谢国碧叶士先黄愈远郭盛先李克明万普

   光度廷律刘锡儒叶仲伦申尚达江注川江裕川黄敬常李参魏人族魏伦仁萧维圣陈世范文泰

   和孙希舜孙希适孙会龙毛伟达雷维常王达曾美章熊德茂雍其粹蒋君时陈于殿陈云龙陈飞

   龙范学翔杨瑞常杨春桂毛锦彰何大广孙德著曾德芳孙希广杨大连杨徳星刘先安段岸袁开

   贤叶发墀叶发楷叶发授叶发元叶汝蒿马胜才熊大坤王元陞寇登徳周太顺戴国林雷在正李

   祥福郑海贵傅在品萧徳仁段承乾易奉义余志忠蔡正龙苏云山燕登龙欧必玉汤泰袁斌郭祯

   祥唐兴发李春才谭绪张元义易含久袁正文李杏林吕先傅世超叶伦雷鳌罗万先徐举陈第章

   林宗钦叶大任谭文礼邵贵陈朝聘张国榜周维举杨寅寅金文刘会唐承科万文贵林宗凤许惠

   刘毕全任盛黄本林许金万任刚沈容何光武胡明许学明姚宗贺贵廖富马仕俊杨朝罗志清邹

   贵雍志忠刘泰王光周元佑王际富黄徳魁杨德坤王朝宗舒文礼王淡王碗陈以贵王世成王杞

   林陈国有王见成徐陞陈子坤王宗陈大禄刘廷选蒋奎雷国才李文周先陈韩魁蒲顺梁奉蒲朝

   谭思俸张贵苟世芳叶世徳王兴陈俸曾林杜学斌夏云陞李明吴贵李珍黄庆禄刘贵张荣罗永

   贵胡世荣徐国泰雷开甲陈元李林曾福刘思荣闵泰戴占魁冯寅蒲以坤戴玉廖长荣冷文凤冷

   文贵蒋国明陈学海陈治刘以顺傅竒吴鸿顺唐文灿何顺熊樊文龙张明郑仁义黄宗江陞孙上

   品李廷贵王贵江朝李秀刘竒谢以礼蒋映葵谢朝陈学周王贵张鸿任相吴满尔杨正邦许文贤

   段芝贵黎文道卓宗杨朝贵姜昇张德仲张德万何有陞李正魁赵宗仕雷玉春郑实荣戴胜赵富

   泉胜发叶先马贵赵徳雷声胡秀谢陞王扬名王明张贵张斌贺元罗元彭万福文垭松萧坤李粹

   余桂李伦王吉何朝陈奉卢胜燕鸿谭明糜映李高富朱锦宣李如川郭盛先姜应发王履恕江金

   舒江浩江镇川赵师旦赵宗旦唐暗修苏桂籍苏长𥙿杨朝翰雷达盛王王琳谭圣科毛白鹏孙超

   级李迪行陈思仪李承宗廖能廖秀杨茂唐玉音孙怀道刘国用刘国昭陈德声邓士杰谭人竒许

   子杰尹秉义王德超江正栋江有徳黄仲仕宗有樟江有杨春芳赵恒程玉萧全盛王陞玉王仲贤

   邓世英张国儒萧克元萧克明张思鳌尹秉贵范永福朱攀桂蒋文榜杨太和杨永泰袁茂材曹宗

   权毛贵张元宗余文照余祥黄文芳王正爵程学周王世醇俱御贼死难嘉庆年间均入祀昭忠祠

   黄仁大竹举人官当阳县知县有治绩嘉庆元年东湖教匪延及当阳仓卒治守御贼攻七昼

   夜城陷仁谕其子曰城亡吾当与亡汝无兄弟义不可死迫其子怀县印去即平戈击贼被伤大骂

   死恤荫如例孙文领大竹人嘉庆四年率义勇御贼匪于张家场被执不屈贼怒焚之同

  县陈徳大张登岳张登庆张有容徐名魁张立科张立祥贺一炳贺一禄贺渭禄贺渭俸喻长生喻

  定朝李程邹成生唐永春周延望彭硕礼刘其祥熊玉章徐以贤王仲禄王映和徐进化汪学聪舒

  五常熊绍书王明玉徐以才熊汝珍沈第简陈陞贵刘荣宗刘同山唐启湖李信友王正刚何一元

  沈青沈文典周渭安厐开正沈治碧王学文沈志刚沈世惠熊学吏沈广玉谢芳扬刘有方谢方兴

  徐徳祥邓廷选许方彩王孔训邓廷魁张阳春李国训谭忠柱谭忠梅谭良科谭良朴黄耀群杨应

  祥刘均贤张登贤胡芝恒胡徳兆胡文元田世兰张治高罗远志张辉才张国举陈上徳尹朝儒吴

  魁张珍万罗尔恺罗学科谢大俊曹亨怀曹亨介许学周张世平陈朝坤萧云章余尚辉余尚斋包

  万朝余行修余朝林田德一田德远田开夀田开明黄远明廖义方袁福贵唐大选袁福兴周大明

  贺一耀李其祥贺一宜沈卓万曹章明谢九一唐定亨唐学宗张添良张尔玺蒋兴礼唐均彩彭徳

  寕彭德翼秦元相唐明儒唐经纶廖三略邓献忠黄国立何昌裔何昌问龙添贵刘正榜朱明德刘

   兴龙高国选何世忠唐大儒唐大常张大林张明臣范义六朱明亮唐大寿雷文相陶一星刘国栋

   廖大经谷敬义廖大夀刘正寅廖正述彭国和黄元亨唐大祈刘士韬刘士略邓经品张廷明邓经

   唐大廷唐大柱张士陇何文桢宋品祥袁福亮陈美大陈代荣李子相李陞王第信黄际太欧朝宗

   欧朝景李元万潘荣升陈芝陞陈芝榜何世荣何世理林尊德李祖顺张大聪段有贤邓守陇邱盛

   魁冯继常苏长儿李志连温光耀胡心意萧金明贺添文李学儒何科元向第武周朝进龙荣瑞周

   山永李仕模胡文理吴正兴袁一清郑仕洪罗盛才袁明章蒋登武周信友邓仕礼李才秀刘举徳

   苏朝仕陈芝章熊必售熊家润沈连浓熊徳俊徐文朱先明罗朝冨尹龙方廷举蒋春茂袁以珠欧

   承扶侯其礼华徳章袁应祖郭登荣陈祖寿张洪印曽心元彭明德何显佑陈洪任方廷怀周方贵

   杨启发聂良相吴永积罗泳清张长贵黄明达张功俊涂陞富夏正寅李汉俸徐芝荣胡清顺万一

   清李大宾喻书香张正寅唐纯会王先和徐廷刘为柄徐文朗徐泳发徐登爵徐文希黄承贵熊洪

  才徐光显徐德胡臣贵李兼贤冷全世王未涂泳达王珍黄世仲吴明陈如英陈美忠余徳怀段秉

  富袁明儒刘正廷柳世文邬得晋扈玉美刘兴福王加贵练添奉韩世志锺三吉陈享榜谭伯华覃

  昌兴胡得才彭明扬熊国良包万喜邱贵李泳谦张廷选张得智张长夀张春发李福邓添才李登

  魁罗清章汪月碧向志荣徐葵王勇裕王文照徐连敏陈敬王朱维信刘子明汪国竒姜俸舞邹一

  奉陈兴文沈世岐戴功程沈治业刘文运沈治洪徐连举孙文刚张世位张世明徐方䇿徐方宗王

  学陞徐连陞陈世茂张世寅徐方南徐连正张世国郑世理王福臣陈相贤陈泳富周代士周泳远

  徐方升邹文运陈华先周国珍廖其信罗相林罗丕基刘文瑶汪世立李发喜卢鉴洪苏勇复雷大

  伦周勇奉张银亮江明礼黄文茂周维太杨锡远张绍谟刘明达包汉宣王泳清陈雍和游方行曽

  廷章包应山古老大邹书院黄大臣陈太运江明贵刘明先张麻三赵老四包青山邹楚万杨光远

  张长子陈美运张三益游文泗陈登高吴秀远徐老大张伯衡甘家八吴学文邱登贵周维竒刘老

  二江明富江明先熊泳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畴张先和甘毛狗朱添承古老幺曽竒玉张贵祥张富文包早游儒

  林蒋其中刘名贵熊思齐江青朱泳张先富陈书习罗大程熊思平邱玉美邹相贤包长林宋玉先

  陈玉书张先贵邱贵张兼士张曾生熊玉林黄徳先张德富张明达范汝相何上品廖丕基王兴正

  王文林范治太姜彩武徐方祥李仲连徐文科甯伯宗陈定国廖甘春邹汉玉徐世茂樊明望孙文

  海陈俸锡廖其信张国举陈宽和谢泳和谢明远谢治贵张孝宗何贵方童正武童玉祥卢明亮冯

  志章袁徳华王从先吴仕富李登科范开相游维垣李宗印唐顺化于化何奕珍黄德恒唐子文李

  家美胡鸿儒罗思连胡理美侯正举邓元亨蓝宪章李兴忠聂世照唐时畛裴廷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刘朝相黄克用

  陈三甫王泳宽赖明魁彭修游其沾张三耀杨朝蒋开文邱光洪杨章奉罗汉友陈朝顺李松刘申

  海张耀曹盛仁周升阁张美周克明刘显中张大荣宋文升曹思顺吴川明萧富宋荣升荆世桂袁

  斌生孙世华佘良青龚宗荣冯其畛张泳泰欧承忠杨明贵张徳茂王泳漋吴顺宗文曽义顺王耀

  春蓝仲林江元唐尚源廖仁清黄廷怀王侯侯世徳萧成盛冯大才宋荣武李维良罗泳清罗添贵

  陈念刚何英雄何德兴段维南黄仕哲萧芳福黄仕典王世宽张文宗张名和李世华王修俸叶茂

  春胡孝徳熊秀芳袁名相张义恒陈兴茂张立刚杨廷仲张贵李智龙富王干邓揆郑忠敖元官贵

  王先吴陞赵全李义罗元蒲陞龙陞张全夏玉方槐杨发聂相宋寅冯坤李华萧福萧陞侯应王宽

  张宗熊秀张义尹相蒋元何徳张名罗贵王俸黄起举舒芳荣王运瑾徐文海林亨祥杨宋贵冷书

  章张天训范开连毛三龙陈上举李贵珩张士芳唐正榜周加福周加贵麦荣丰温世臣王国太陈

  秀祥杨泳美李有富吴琼文何一仕萧太元刘才发沈亨来苏世禄张大开段兆万刘家治周冶安

  龚成魁谢章贵文老三白当兴谢开兰胡常异蒋先保廖及品王守开田龙魁周光易王道柯耀彦

  张新鳌俱御贼死难嘉庆年间均入祀昭忠祠

 ︹流寓︺︹唐︺李白彰明人大历间寓达州有白灵寺诗︹宋︺谢昇资州人父立为达州推官

  因家牟天台其先阆州人来居达州事母至孝居母丧庐墓三年与弟同居尺布斗粟

  无所

 ︹列女︺︹汉︺赵万妻娥宕渠人汉末乡邑避黄巾寇万有足疾难行娥掖之万为贼所杀欲

  污娥不从贼以矛指之娥竦身当刃贯胸而死︹宋︺赵氏达州人寡居有凶人欲犯之胁以白

  刃赵不为动乃被杀皇祐二年知州薛俅为立碑于州之西北后邑令薛仲侃建祠祀焉︹元︺罗

  福与妻刘氏达州人元末与夫流离汉中冬月于山泽间求瓜疗姑病遇贼被执刘哀

  诉其故贼义释之后年百岁有司立孝义坊知州周雍建祠与宋赵氏并祀︹明︺王某妻

  陈氏渠县人少寡织絍以奉翁姑四十年如一日天顺中旌吴文妻姚氏

  人文卒子生甫三岁抚之成立宏治中旌同县燕化凤妻来氏刘廷可妻李氏均夫殁守节陈政妻

  颉氏夫殁殉节李茂值妻屈氏新寕人正徳中鄢蓝贼至被执不屈贼杀之

  汝杰女松贞渠县人鄢蓝贼陷城举家潜于白石洞贼破洞执之骂贼投崖死同县何

  玉妻李氏良夀妻吴氏许景闰女锦秀均遭寇不屈死黄某妻冯氏达州人冯定公

  女讦字黄元白季子未嫁而黄有疾两家愿改盟氏以死自誓乃归之逾月夫殁守节年至八十馀

  同州唐仁妻舒氏谭义妻杨氏许懋实妻龚氏均夫殁守节李云妻某氏夫殁殉节袁月辉

  妻熊氏新寕人夫殁守节嘉靖中旌同县杨九皋妻胡氏熊懋功妻胡氏熊迁妻唐氏均夫

  殁守王世凤妻卫氏达州人尚书承芳女夫殁守节崇祯中流贼逼城自尽于

  其父赐坊之下同县何三聘妻向氏王世琮妻朱氏李为梅妻张氏黄某妻卫氏均遭寇不屈死

  冉璘母杨氏东乡人崇祯中流贼攻城璘父子被执杨率其媳向氏登楼自焚

  高魁妻陈氏渠县人夫殁守节年七十五岁终李含乙妾王氏

  人崇祯末与姊同日归含乙含乙讨献贼死难王与姊携十子二女匿山中贼破渠大索王及七子

  被𫉬冒为其姊骂曰我朝廷命妇鼠辈敢无礼耶贼刀之骂益厉受数十创死其姊与三子得脱金

  莲者失其姓生员陈其珍婢也崇祯癸未贼破渠金莲负其珍幼子以逃遇贼胁令弃子随行莲泣

  曰吾主老止有此儿死则死耳不忍弃也贼将杀子莲以身蔽之受数创终不移贼乃舍去莲死幼

  子得生又郭玉安妻李氏随夫乘船避难贼追及李呼其二女曰清白死耳不可忍辱生相携投水

  死王树极妻刘氏亦避乱舟中为贼𫉬刘绐曰汝且取资财须共去也得间跃入江中死冯天

  开妻陈氏大竹人夫殁守节

 ︹本朝︺黎云妻李氏达州人夫病笃李日夜斋沐祷神卒不起恸绝复苏曰妇人之道以

  从夫为正今将从夫地下矣家人守之越百日竟缢死黄应朝妻雷氏渠县人夫

  御姚黄贼战死雷少年守志教二子皆补弟子员同县黄政峩妻雷氏夫故孝事孀姑抚二子瓒琮

  皆游杨清寰女渠县人许字王姓王遭吴逆之变破家父母欲改字之女曰奈何以

  盛衰易节耶饮泣数日投缳死同县刘宗现妻李氏夫病许以身殉从容营葬毕自缢死冯瑗

  妻陈氏大竹人早寡食贫励志有田数亩为强邻侵夺或教以鸣官氏曰未亡人肯以此露

  面公庭耶纺绩自给教子贵徳登康熙丁酉乡科龚鼎妻鞠氏达州人夫亡守节同

  州节妇郭学连妻罗氏李维柽妻孙氏王徳清妻陈氏蒲启连妻唐氏张思通妻何氏潘明会妻周

  氏郝位臣妻李氏潘毓敏妻罗氏烈妇屈贵妻唐氏均乾隆年间 旌刘广才妻杨

  氏东乡人夫亡守节乾隆年间 旌朱珣妻林氏新寕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蒋

  文明妻乐氏杨和鼎妻陶氏贞女郑好仁聘妻王氏均乾隆年间 旌杨云暌妻尹

  氏大竹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尹万年妻王氏黄徳馨妻葵氏钟灵妻孙氏朱其蕡妻李氏周绍

  旦妻王氏黄章棱妻何氏廖继祖妻彭氏白为述妻彭氏张世柱妻甘氏杨竒福妻李氏胡泰治妻

  蒲氏唐向荣妻黄氏濮达洪妻曾氏罗洪仁妻杨氏贞女徐朝鼎女均乾隆年间 旌杨绪

  妻魏氏达州人嘉庆初教匪掠境绪自缢魏抱子娃儿投于河同邑张霞妻王氏张书翼妻

  罗氏张书翰妻何氏蒋竒书妻刘氏陈品妻谢氏蒋竒魁妻屈氏蒋竒秀妻张氏蒋立徳妻董氏聂

  有贵妻刘氏屈玉妻梁氏屈定一妻刘氏石明达妻胡氏喻才妻李氏宋洪儒妻任氏张学文妻董

  氏周之伦妻陈氏𫎇伟妻牟氏𫎇德全妻王氏𫎇德顺妻李氏𫎇徳祥妻张氏熊必先妻颜氏于思

  元妻栗氏于经妻李氏于纬妻李氏唐仕林妻子氏孙思典妻李氏李学才妻曾氏李应芳妻李氏

  李安芳妻汤氏李会芳妻唐氏李怀仕妻王氏李怀经妻郝氏李俊妻杨氏石子元妻王氏兰如王

  妻严氏兰如锡妻潘氏严尔珩妻任氏严通妻潘氏严尔林妻李氏严玉妻蒲氏严铭妻李氏吴思

  徳妻刘氏厐树栩妻李氏谢正朝妻杨氏王品才妻熊氏唐成泰妻罗氏唐成国妻陈氏刘继谟妻

  郝氏刘继纲妻王氏孙怀昌妻费氏刘天秩妻潘氏吴玉妻程氏吴曰彬妻潘氏谢攀鳌妻罗氏谢

  思忠妻厐氏谢智昌妻吴氏谢受宗妻唐氏谢攀位妻黄氏张仕德妻陈氏张廷贵妻谢氏王印妻

  张氏陈学孔妻苏氏陈开焕妻蒋氏陈仕梁妻谭氏陈开詙妻李氏陈开鲁妻刘氏陈仕淮妻王氏

  李近伯妻曾氏李近达妻周氏李近位妻苏氏李近禄妻韩氏李忠林妻刘氏刘天爵妻王氏周复

  东妻陈氏李思仕妻范氏张耀文妻李氏张文华妻袁氏张良妻邵氏张德睿妻袁氏周永年妻李

  氏周忠妻李氏周维祥妻张氏周维榜妻张氏贺文学妻裴氏朱文明妻唐氏王日祥妻郑氏王仲

  德妻范氏何张氏邹朱氏邹吴氏魏陈氏秦曽氏秦唐氏邓蒋氏邓黄氏邓于氏冯唐氏冯李氏贺

  裴氏朱唐氏邓唐氏王体正妻张氏熊泰妻包氏熊淮妻张氏熊卜俸妻牟氏杨世林妻任氏厐一

  贤妻袁氏恤即仁妻唐氏蒋寅秀姑聂长秀陈𩀱妹魏庚妹秦胡妹李秦妹李三妹李七妹李末妹

  兰丙妹兰庆妹兰妹严俸弟严兴弟唐酉妹吴粉妹刘敏妹刘井妹谢粉妹伍陈妹陈二秀李慈妹

  李三妹李近妹李赛妹李翠妹李三妹李彩妹李线妹李六妹李幺妹李明妹李小妹李素赵⿱⿵乃𰀁皿 -- 盈

  赵卯妹张敏妹张迎妹熊小妹俱遇寇不屈死均嘉庆年间 旌瞿元桂妻郭氏

  达州人夫亡守节同州节妇张国明妻李氏邓徳量妻王氏均嘉庆年间 旌罗国益妻

  符氏东乡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杨先明妻唐氏冉鹤翔妻符氏于思唐妻袁氏涂近元妻沈

  氏均嘉庆年间 旌刘天柱妻高氏达县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李玙妻戴氏纪纲

  妻王氏唐学联妻厐氏黄玖妻厐氏马三魁妻郭氏张思通妻何氏郝位臣妻李氏潘明会妻周氏

  潘毓敏妻罗氏唐文楷妻孙氏陈学飏妻李氏烈妇陈世贵孙妇覃氏均嘉庆年间 旌孙辉

  生妻李氏东乡人嘉庆初辉生率乡勇御贼阵亡氏负姑而逃贼追及被杀同县孙宗国

  妻王氏卢启学妻李氏赖富朝母王氏向有璞妻唐氏向超元母张氏桂馨香母姚氏妻文氏张仕

  才妻赵氏万思广妻叶氏韩登榜妻符氏李惠妻杨氏景思玉母冉氏张竒周妻王氏张惠妻曹氏

  李纯妻张氏冯思贵妻郑氏邓德荣妻何氏邓元母杨氏徐鼎妻向氏徐良翰妻李氏徐良才妻赵

  氏文元吉妻宋氏王在常妻吴氏文心静妻宋氏文心卓妻向氏文心明妻李氏文沛妻向氏冉仕

  翘妻萧氏苻曰池妻文氏胡开国妻曽氏冯学佑妻罗氏冯苏妻厐氏冯国陆妻彭氏侯安臣妻厐

  氏郑成先妻赵氏冯思兴妻刘氏冯兴儒妻张氏冯本滋妻刘氏郑行德妻赵氏王丕秀妻崔氏徐

  姑彭姑赵姑李姑陈姑王姑彭姑罗姑彭姑俱遇寇不屈死节均嘉庆年间 旌孙世文

  妻向氏新寕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徐学瑀妻彭氏张廷辉妻冉氏曹成栋妻张氏张国䇿

  妻熊氏伍凤彩妻陈氏陈国级妻郭氏均嘉庆年间 旌雷际泰妻刘氏渠县人嘉

  庆二年教匪至阖家被执刘同二女秀姑丙姑次于妇谭氏皆骂贼不屈死同县萧芳声继妻谭氏

  汤邦模妻萧氏戴于爵母郑氏罗映宸妻张氏王国泰妻裴氏刘进昭妻唐氏谭坤瑛妻燕氏严成

  梓妻谭氏汤某妻萧氏俱遭寇不屈死节均嘉庆年间 旌张荣高妻周氏

  人子朝翰集团勇御贼贼间道至其家周被害又赵传正女早丧父嘉庆四年阖家皆为贼掠去女

  年十六泣告贼曰我母足疾难行弟又幼弱盍舍之我当相从贼从其言度母弟行远乃骂曰我良

  家女岂肯从贼者速杀我遂遇害同县刘光忠妻徐氏唐尔坤妻谭氏唐三略妻凌氏刘文化妻向

  氏李家茂妻何氏邓明楚妻李氏唐贞夫妻王氏雷宗望妾黄氏王学治妻冯氏张显妻王氏王堂

  陞妻夏氏余清妻张氏邱定魁女雷大伦妻某氏俱遭寇不屈死节均嘉庆年间 旌张佑

  文妻刘氏渠县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萧含光妻徐氏烈妇章王氏张国运妻股氏刘金

  妻周氏张正富妻李氏高怀相妻熊氏章有富妻王氏均嘉庆年间 旌杨裕蓬妻王

  氏大竹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林九云妻凌氏夏光显妻罗氏曽万镒妻陈氏均嘉庆年间 旌

 ︹土产︺金唐书地理志宣汉有金唐书地理志通州贡绸唐书地理志通州贡

  寰宇记通州产盐宣汉有盐场寰宇记通州产蜜蜡唐书地理志通州贡蜜蜡寰宇记通

  州产蜂窠唐书地理志通州贡麝香枫香寰宇记通州产挺子白胶香唐书地理志通

  州贡白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