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重修一统志 (四部丛刊本)/卷四百六十七至四百六十九

卷四百六十四至四百六十六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四百六十七至四百六十九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卷四百七十至四百七十一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5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6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7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8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9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10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11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1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1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1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3-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5.djvu/15

大清一统志

 平乐府在广西省治南少东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一千四十里南北距二百七十里东至广东连

  州连山县界五百六十里西至浔州府平南县界三百八十里南至梧州府苍梧县界二百六十里

  北至桂林府阳朔县界十里东南至梧州府怀集县界二百里西南至梧州府藤县界四百七十里

  东北至湖南永州府永明县界一百里西北至阳朔县界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六百四十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之域周为百越地秦为桂林郡

  地汉为苍梧郡荔浦富川冯乘谢沐临贺等县地

  三国吴分置平乐县属始安郡晋因之宋属始建

   国齐仍属始安郡梁陈隋因之唐武德四年于平

  乐县置乐州贞观八年改曰昭州元和郡县志取境内昭潭为名

   天宝初曰平乐郡乾元初复曰昭州属岭南道五

  代初属楚周广顺元年属南汉宋仍曰昭州平乐

   郡属广南西路元大德中改平乐府属广西道明

   属广西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属广西省领州一县七

   平乐县附郭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一百里东至昭平县界七十里西至桂林府阳朔县界

   十里南至昭平县界七十里北至阳朔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昭平县界一百十里西南至荔浦县界

   五里东北至恭城县界六十五里西北至阳朔县界六十里汉苍梧郡荔浦富川二县地三国吴甘

    露元年分置平乐县属始安郡晋至随因之唐武德四年于县置乐州后为昭州治五代及宋因之

    元明为平乐府治 本朝因之恭城县在府东北 六十里东西距一百七十 里南北距一百

    四十五里东至富川县界一百二十里西至桂林府阳朔县界五十里南至平乐县界十五里北至

    湖南永州府永明县界一百三十里东南至平乐县界三十里西南至平乐县界五里东北至湖南

    永明县界六十里西北至桂林府临桂县界一百四十里汉富川县地三国吴以后为平乐县地唐

    武德四年始析置恭城县属乐州后属昭州五代及宋因之元明属平乐府 本朝因之富川

    县在府东少北二 百六十 里东西距六十三里南北距一百七十 里东至 湖南永州府江华县界

    六十二里西至恭城县界一里南至贺县界九十里北至恭城县界八十里东南至湖南江华县界

    五十里西南至昭平县界一百三十里东北至湖南永明县界七十里西北至恭城县界八十里汉

    置富川县属苍梧郡后汉因之三国吴改属临贺郡晋及宋齐以后因之隋初属贺州大业初改属

   始安郡唐武德四年仍属贺州天宝初改曰富水㝷复故五代宋元因之明洪武九年改属平乐府

    本朝因之贺县在府东南三百七十里东西距二百九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广

   东连州连山县界一百九十里西至昭平县界一百里南至梧州府怀集县界一百十里北至富川

   县界七十里东南至广东肇庆府开建县界一百八十八里西南至梧州府苍梧县界一百七十里

   东北至湖南永州府江华县界二百四里西北至昭平县界七十里汉置临贺县属苍梧郡后汉因

   之三国吴黄武五年置临贺郡晋因之宋泰始五年改曰临庆国齐复故隋平陈废郡置贺州大业

   初州废又废县入富川县十二年复置临贺县仍属苍梧郡唐武德四年复于县置贺州天宝初改

   临贺郡乾元初复曰贺州属岭南道五代因之宋亦曰贺州初属广南东路大观二年割属广南西

   路元曰贺州属广西道明洪武二年省临贺县入州十年改州为贺县属平乐府 本朝因之

   浦县在府西少南七十五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六十一里东至平乐县界六十五里西至

   修仁县界二十五里南至永安州界十五里北至桂林府阳朔县界四十六里东南至平乐县界四

   十五里西南至永安州界三十里东北至平乐县界五十五里西北至桂林府永福县界九十里汉

   置荔浦县属苍梧郡三国吴改属始安郡晋以后因之唐武德四年于县置荔州贞观十二年州废

   县属桂州五代宋元因之明宏治四年改属平乐府 本朝因之修仁县在府西少南一

   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距二十五里东至荔浦县界十里西至柳州府雒容县界一

   百十五里南至大峒诸猺界二十里北至荔浦县界五里东南至永安州猺界七十五里西南至柳

   州府𧰼州界一百十里东北至荔浦县界五里西北至桂林府永福县界一百十里汉荔浦县地三

   国吴分置建陵县属苍梧郡晋因之宋属始建国齐曰建陵左县属始安郡梁置建陵县隋因之唐

   初属桂州贞观元年于县置宴州十二年州废还属桂州长庆元年改曰修仁五代因之宋熙寕四

   年省为镇入荔浦元丰初复置仍属桂州元因之明初属桂林府宏治四年改属平乐府 本朝因

   昭平县在府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二百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五里东至贺县界一

   百八十里西至永安州界三十里南至梧州府苍梧县界一百四十里北至平乐县界五十五里东

   南至贺县界一百七十里西南至梧州府藤县界一百八十里东北至富川县界一百四十里西北

   至永安州界九十里汉临贺县地梁分置龙平县兼置静州及梁夀静慰二郡隋初郡并废大业初

   州废以县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复于县置静州贞观八年改曰富州天宝初改开江郡乾元初复

   曰富州属岭南道五代因之宋开宝五年州废以县属昭州熙寕八年改属梧州元丰八年还属昭

   州宣和中改曰昭平淳熙六年复曰龙平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省入平乐县万历四年复置

   昭平县仍属平乐府 本朝因之永安州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

   北距一百八十八里东至昭平县界三十里西至修仁县界九十里南至梧州府藤县界一百十里

   北至荔浦县界七十八里东南至昭平县界三十里西南至浔州府平南县界二百里东北至昭平

   县界六十里西北至荔浦县界四十里汉荔浦县地隋开皇十年分置隋化县属始安郡唐武德四

   年改曰立山于县置南恭州贞观八年改曰𫎇州天宝初改𫎇山郡乾元初复曰𫎇州属岭南道五

   代因之宋熙寕五年州废以立山县属昭州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省入平乐县成化十三年

   复置曰永安州属桂林府宏治四年改属平乐府 本朝因之

  ︹形势︺清湘九疑犬牙相入居苍梧始安之间昭潭志序

   泷至昭而中分方舆胜览乐川汇于前仙岭拥于后江

   山气象变化无穷清华阁记环以萦密诸山汇以漓乐

   二水胜概天出岭表要领

  ︹风俗︺风声气习视沅湘犹伯仲昭潭民居多竹茨茅

   户气候不齐一日数变昔号瘴乡民猺杂居

   

  ︹城池︺平乐府城周二里有奇门四东北跨凤皇山岭治平元年建元至正间梵砖明洪

   武十三年増筑万历间建龙头矶堤 本朝康熙六年五十三年五十七年重修 平乐县附郭

   恭城县城周二里门三池广一丈旧治在凤皇山下唐武德八年建明成化间迁今所正

   德万历间屡修 本朝康熙四年九年重修富川县城周三里有奇门四明洪武二十

   九年建 本朝康熙十一年修乾隆八年重修贺县城周三里有奇门三池广七丈旧土筑

   宋甃砖明嘉靖十一年隆庆四年屡修 本朝乾隆六年荔浦县城周一里有奇门

   二旧治在永苏里明景泰七年迁今所成化十四年甃砖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修仁县

   城周一里有奇门三旧土筑明成化十四年甃砖 本朝康熙五年雍正五年重修今増北门

   昭平县城周一里有奇门三明成化间筑万历四年甃砖四十一年修永安州

   城周二里有奇门三明成化中筑 本朝顺治十八年康熙五年二十二年重修

  ︹学校︺平乐府学在城西凤凰山麓明嘉靖四年改建 本朝顺治十六年康熙九年五十

   乾隆二十一年修入学额数二十名平乐县学在县治北旧附府学 本朝康熙四

   十二年重建雍正四年乾隆四十二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五名恭城县学在县治西明嘉

   靖间迁建 本朝康熙九年四十五年乾隆五十六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富川县学

   在县治北明正德元年改建 本朝康熙四年乾隆十二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五名贺县学

   在县西南明嘉靖二十三年迁建 本朝康熙九年雍正七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五名荔浦

   县学在县治西明景泰七年迁建 本朝康熙中重修入学额数八名修仁县学

   在县治东南明成化间迁建 本朝顺治十二康熙十一年雍正七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

   平县学在县治西 本朝康熙元年建五十六年迁建南关外入学额数十二名永安

   州学在州治南门外明万历初迁建 本朝康熙五年重建十八年雍正三年重修入学额数

   十五道乡书院在平乐县北关外祀宋邹浩 本康熙六年易名访贤书院四十

   九年别建道乡书院于北门内雍正二年凤岩书院在恭城县 本嘉庆十一年

   富川书院在富川县东门内本朝乾隆十六年正谊书院在荔浦县

   东南 本朝嘉庆五年眉江书院在永安州 本朝康熙二十年建 按旧志载平乐

   县有明贤书院富川县有江东书院贺县有明阳书院今并废谨附记

  ︹户口︺原额人丁一万一千九百三十三今滋生男妇大小共八十五万八千二百三十八名口计一

   十三万一百十八戸

  ︹田赋︺田地七千三百九十二顷二十三亩二分有奇额徴地丁正杂银三万七千二百七两五分九

   釐遇闰加徴银一千六百五十一两六钱七分二厘米三万五千六百二十石二斗七升八合五勺

  ︹山川︺凤凰山在平乐县东北隅城跨其上东山在平乐县东二里又东为叠秀山八

   峯挺峙亦名八公山团山在平乐县东十五里有堡穿山在平乐县东五十里三峯并列

   半壁开一窍广数十丈可通往来眉山在平乐县东南九里耸翠如黛又黒山在县东南五

   里矗立霄汉一径中通亦名岝㟧山云山在平乐县东南四十里九峯四垂如云诞山

   在平乐县东南八十里一名圣山巍峩插天绝顶高平下有泉南山在平乐县南二里俗呼屏

   风山下有岩曰双峯又南为五马山在府江南岸突起五峯中峯高耸与郡治对又独秀山在县南

   五里高数十丈峻峭特起萦山元和志在平乐县南十里明统志在县东南九里山势萦回曲

   折上有九峯曰高崖羊栏月岩兜鍪马鞍跨镫石旗石剑了髻险不可涉华盖山在平乐县

   西南十里高万仞尖峯峻削无树木四时苍翠俗呼火𦦨山昭山在平乐县西漓乐二水合

   流处一名西山又名印山有巨石屹立江中方正如印密山在平乐县北十里数峯回合环

   拥郡目岩山隋书地理志平乐县有目山元和志目岩山在县北三十八里岩内两孔

   相对如人目瞳子白黑分明因号为目岩通志在县北二十里洛山在平乐县东北五十里周

   四十馀里为富贺往来要道旧设三堡戍守鲁溪山在平乐县东北界高数百丈环跨平

   乐恭城富川贺永安五州县及湖南永明县界上有塘方广数亩名分水塘塘水出平乐曰鲁溪江

   出龙平巡司曰涝源出恭城曰上平江出富川曰白稿江凤凰山在恭城县东二里两峯开

   豁中峯昂耸如凤飞翔旧县城在山下银殿山元和志在恭城县东二十八里其下有锺

   乳穴十二所旧志一名兼山常有白云缭绕远视如宫殿故名五马山在恭城县南一里五

   峯亭立故名又天马山在县南八里相近有高峯山三台山在恭城县南三十里三峯耸峙

   旁有马鞍山晒袍山在恭城县西南三里云出即雨土人视为占验双童山

   城县西五里石盆山在恭城县西二十里石骨峻嶒约二三里左有岩如盆水色澄碧夏

   秋不雨或涨中产游风鱼味甘滑率以谷雨前后出岩口金龙山在恭城县西二十里

   坪山在恭城县西五十里西水江出此仙姑山在恭城县北八十里三峯并列旁有

   小岩清泉不竭虎山在富川县东二里许有岩曰龙水又穿山在县东十里上有仙岩

   门山在富川县东三十里四围峭壁有门仅容一人其中平原旷野居民百馀家又东南五里

   曰豹山其阴有洞穿光山在富川县东四十里有岩一曰穿石山隐山在富川县

   东四十里中有潜德岩东山在富川县东南九十里多产乔木俗呼姑婆山横跨二广凡富

   贺诸贼多倚此为逋薮龙头山在富川县南五里碧溪水出焉白马山在富川县

   南二十里下有白马泉又五里曰文笔山峡头山在富川县南二十里富川经此又有峡口

   山在县西七十里皆以两山夹川而名钟山在富川县西南七十里上有石扣之如钟又里

   许有碧云岩宽厂深邃奇异万状宝剑山在富川县西南八十里有石如剑故名

   云山在富川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旁有丹灶山下有灶溪水屏山在富川县西三里形

   如屏障西沟水出此霭石山在富川县北一里山形高耸四时常有烟霭冒于峯顶因名又

   二里为独秀岩龙溪山在富川县北五十里龙溪水出此郎山在富川县东北五十

   里中有穿石岩禄山在贺县东十里又有郎江山亦在县东十里浮山在贺县东南十

   里挺出江中障县水口一名玉印山长林山在贺县东南寰宇记长林山在废封阳县东北

   三十五里高五百丈周回七百里海螺山在贺县南十五里山中石子如螺有泉清澈四

   时常滴亦名滴水岩一曰天堂岭五指石山在贺县南八十里信都谷中五峯并列如

   尖峯山在贺县西南十五里峻孤高挺出群峯之上蚤山在贺县西南寰宇记

   在荡山县南四十里高一千馀丈周围三百里其山春前花卉竞发朝阳早见俗呼为早山

   甑山在贺县西十里本名幽山寰宇记幽山南接苍梧北通道州府志山高千馀丈唐李郃为

   守更名丹甑亦曰甑山宋守邓璧见其山时有云气上浮又名曰瑞云泉流不竭注为池名曰仙池

   玉泉山在贺县西北十里其泉皎洁与仙池水俱流入橘江橘山唐书地理志临贺县

   东有铜冶在橘山旧志在贺县东北二十五里上有七十二峯攒奇竞秀其中多橘故名旧尝产银

   宋置银场于此银瓶山在荔浦县东十里相近有对鸡山两山对立宛如鸡形延宾

   山在荔浦县东二十里下有土司城城后二里许有三奇山山明水秀有三天门上至顶有数井

   极清冽每日三潮中有坪可容万人桂山在荔浦县东三十里有洞曰天豪峭壁中悬縆梯以

   上洞内有石笋莲塔诸胜火𦦨山在荔浦县东四十五里峯峦叠出亦名铜鼓岭山顶有塘

   宽数亩深丈许或曰即古之方山寰宇记荔浦县有方山对九疑山高下相类八仙山

   浦县东南丹竹江口八山并列官道旁又有笏山在县东南五里壁立如笏顶宽百馀丈鹅翎

   山在荔浦县东南六里岩壑相承虚明变幻下有鹅翎岩宋时尝更为娥英山圣山

   浦县南一里上有岩云合则雨中有石乳又独秀山在县南三里又古架山在县南八里山后有洞

   极宽广山半有泉清冽青山在荔浦县南二十里林木葱翠隆冬不凋故名上有双鱼石下

   有洞洞中有桥尺许水深无底猺獞杂处荔江绕其后又有小青山穹窿百尺有五岩大杭

   山在荔浦县西南二十五里两山夹峙有二泉不竭与永安州接界镆鎁山在荔浦县

   北三十五里险峻如刃昔人置阁于上土人谓之界脾峡山后为北塞山下有洞可入又北山在镆

   鎁西高千㝷顶有坪阔数百大有二泉寒冽冬夏不涸罗仁山在修仁县东三里一名独

   山高千丈巍然突立四围悬崖峭壁惟南一穴可通山顶容四五百人稍南水绕其下又二里为太

   平岩深邃而险崇仁山在修仁县南五里高数百丈云兴即雨亦曰崇仁岩因古崇仁县为

   文笔山在修仁县南二十里为县学对山黄峒山在修仁县南二十里地极

   深险又南十里为龙冈山又德峰山在县南三十里大猺山在修仁县南黄峒山后丛山叠

   箐路险难行宽袤六七十里修水自此发源内有六噶六定三片六段等猺大峒山

   仁县南百里山岭层叠绵亘数百里达浔州府平南县界皆诸猺所居不通行旅骆驼山

   在修仁县西十五里修仁山在修仁县西二十八里县因以名德峯山在修仁县

   西三十里高出众山可以望远松明山在修仁县北一里山多松人采之以代炬苏山

   在修仁县北十里高千丈前一石壁有泉下滴宋皇祐间知县狄遵诲讨山寇于此梦苏武神因祷

   焉师捷请于朝建庙祀武因名仙会山在昭平县东八十里山顶有平石似棋枰俗名神仙

   聚会山其西有双皇岭相近又有玉坡山高数十丈岩内有石乳下垂下有坡石如白玉故名

   高山在昭平县东昭平里高峻可远眺葫芦山在昭平县东二五都潘家寨南高五

   里甚险峻匍匐而上其顶宽平约数亩馀突生一石石旁有台莲花山在昭平县东二五都

   形如莲瓣环麓有水俗呼出水莲花相近有苏石山平原突起高百丈旧名梭石山上有泉曰燕泉

   嘉靖八年猺乱乡人避居于此被围七日富川知县金杰来援得免以其垂死得苏因更今名

   北陀山在昭平县东南九十里高峻难登陟后有天池一名峡口塘其源不竭旧为猺獞出

   没处里道记北陀山有水路自峡口至大江一百五十里有六十五滩万历三十七年郡守陈启孙

   开凿遂通舟楫天门山在昭平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接贺县界上有石门插天曰天门岭

   五指山在昭平县东南一百八十里众山中五峯特出岩内空广可容万人有江水穿流岩

   口仅一道可容出入四壁陡绝明万历初建立营堡拨兵戍守五将山在昭平县南六十里

   又有古袍山在县南一百里黄京山在昭平县南一百五十里上滩水经此入江

   田脑山在昭平县西八里其东有明源洞明源水出焉铜鼓山在昭平县西二十里

   峯峦岩壑次第相望又富玉山在县西四十五里亦高广图经云东列天门西环富玉五峯

   山在昭平县北五里五峯并峙亦名五指山为县主山独山在昭平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巍

   然特立周围皆峭壁不可攀跻其南一穴广二十六步深三十步高千㝷可通山巅寇起居民缘梯

   而上寇不可犯印冈山在昭平县东北元和志在思懃县北四十五里三昧山

   安州东五十里一名平峒峒口河出此古眉山在永安州南三十里成化三年韩雍讨

   藤峡贼令别将夏正越古眉双髻诸山伏林峒扼其东奔即此有古眉营在东麓𫎇山

   安州西南五里唐书地理志𫎇州取州东𫎇山为名下有𫎇水力山在永安州西南三十里岩

   谷深险旧为贼巢旧志藤峡府江之间有力山险于藤峡数倍其地獞人善傅毒弩矢中人则立毙

   正德五年王守仁讨藤峡贼贼走保永安力山后进兵捣平之莲花山在永安州西五

   里诸山联络状若莲花茶山在永安州西四十里绵亘深远林箐丛郁迤西皆猺人盘踞西

   江水源出此三石山在永安州西北十五里天堂山在永安州西北五十里崎

   岖百里始至其顶群峯山在永安州北四十里群峯环聚岩隈深阻旧置巡司于此

   鼓山在永安州东北十二里顶有大石如鼓遇寇变则自鸣银山在永安州东北十五

   里有石如银光耀夺目故名银江流绕其下天门岭在平乐与贺县接界上有石门

   宫岭在平乐县北二里宋邹浩谪官时僦居处高百馀尺四望形如金字一名金字岭下有感

   应泉浩有诗并序冬热岭在恭城县西五里高峻难行严冬过岭亦汗流浃背麦岭

   在富川县东北六十里与湖南永明江华诸县交界桂岭在富川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贺县东

   北百里与湖南江华县广东连山县接界即古临贺岭也一名萌渚峤裴渊广州记五岭一曰临贺

   邓德明南康记五岭第四曰临贺萌渚岭水经注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元和志萌渚峤在冯

   乘县北一百三十里桂岭在桂岭县东十五里寰宇记岭高三千馀丈东接连州北接通州名胜志

   萌渚峤废冯县基在焉晋陶侃之击杜宏宋潘美之击刘𬬮岳飞之击曹成俱由于此长标

   岭在富川县北六十五里相传李靖讨萧铣尝驻师植标于此马鬃岭在荔浦县东四

   十里与火𦦨山隔江相对上有石如鸡冠一名鸡冠岭天井岭在修仁县南十五里上有

   一壑宽丈许深数丈接米岭在昭平县东百馀里高数千仞石峰巉岩鸟道如线其尤险者

   曰马颈曰石磢为獞猺渊薮 本朝雍正三年凿跨岭除道阔五六尺上下四十里行旅便之

   白坑岭在昭平县北寰宇记白土坑在废富州城北隅其土白腻又名铅粉郡人取以为货

   终古不竭摩天岭在永安州东十里许又州北三十里有通天岭屴崱嵳峩势若插天

   岳峯在平乐县东五里一名龙跃峯下有考槃涧水秀峯在富川县西北七十里平地突

   起数十仞秀甲云表昭潭冈在平乐县东二里考槃涧口下有十六滩一名昭潭洞漓乐二

   水汇而为潭冈在其北亦曰昭冈潭朝冈在贺县东北元和志朝冈在桂岭县东北四十五里

   又有程冈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并有铁𨥥自隋至唐采取滴珠岩在平乐县东三里东

   岩水从石岩而下旧名滴水岩又有珠岩在县东十五里玲珑曲折有石如珠亦名迎仙洞

   云岩在平乐县东八里丛林蓊郁洞门中开其外百馀步涧水潺湲两岸陡绝人迹罕至

   山岩在平乐县东三十里四岩相连曰高岩下岩癸水岩大口岩罗山岩在平乐县

   东北八十里水环岩外乘筏而入秉炬行百馀步縁梯而上可达山巅金芝岩在恭城县

   东五里上有石乳垂结如芝穿岩在恭城县西十五里一名太极岩有水从岩中流出山石

   峻耸玲珑洞口阔二丈馀高亦如之旁有石柱围数尺高与岩齐鱼田岩在恭城县西三

   十里从岩口泛舟入凡数折沙平水曲树断云连最称幽胜甑头岩在恭城县北八十里

   高险难登宋宝祐初邑人周元鹗刊文石壁又有佛岩在县北六十里宋田开读书处相近有峻岩

   宋周述读书处桃母岩在富川县西北八十里地多桃观音岩在贺县北二十五里

   岩洞深窗耸翠乳窦天成麒麟岩在荔浦县东十里两山对峙岩口有潭其水由丹竹江出

   蓝村岩在荔浦县东南四十里景物幽奇洞口深黑游者必须燃炬而入天门

   岩在荔浦县东南蓝村岩南五里旧名黄姜岩其中又有太极拱辰广寒诸岩云壑深邃

   岩在修仁县东以弄村后一名以弄岩悬崖壁立岩在山半岩口高丈许可容数百人有水滴下

   不绝相近又有凉洞岩石山高耸岩在其下口高二丈许内可容数十人岩尽处有深潭避寇者多

   居于象鼻岩在修仁县东南半里下临水际碧潭潆洄内深数丈名𧰼鼻潭佛子

   岩在昭平县东昭平里岩口高十丈阔如之内可容十榻旁穿一穴容数十人积乳下垂巧逾雕

   画相近又有仙岩偻身而入中有深潭沙洲羊角岩在昭平县东二五都双峯插汉山半

   有岩内分二道其右较宽可容百人相近又有穿岩其岩穿山二面光明轩敞可容百人干城

   岩在永安州西一百六十里杜莫寨旁二里万窍玲珑特辟洞天若堂奥然仙回洞

   平县西北七十里接永安州界明万历中置堡于此官岩洞在永安州北六十里杜莫寨山

   中高丈许有石室极光明风雨不能侵常以此作公馆相近又有仙女洞去杜莫寨三里又榕洞在

   州北六十里鼓锣峡在平乐县东南三十二里龙头矶下有石如鼓锣水涨则洄洑旋转

   舟不敢行又龙门峡在县东南一百十里府江中一名松林峡冬月水小极险恶明万历中加开凿

   渐为坦道阳里穴元和志平乐县东三十一里有阳里穴那溪穴新穴皆出锺乳漓江

   亦名桂江自桂林府阳朔县流经府城南名府江又南经昭平县东又南入梧州府苍梧县界史记

   南越列传戈船将军下漓水水经注漓水自熙平又南迳平乐县界左合平乐溪口又合濑水上有

   漓水关又南左合灵溪水又南至广信元和志漓水东去龙平县二十一步又桂江在开江县西二

   里方舆胜览漓水合乐川以至梧滩泷三百六十至昭而中分自昭而上至静江不甚险恶自昭而

   下至梧多锐石滩高而水湍急经略志府江东岸葛家石狗等冲接恭城之站面西岸有铜亮铜

   镜等冲接荔浦之三峒山势陡绝道里辽阔旧志漓江自平乐县界历滑石滩鳜鱼滩又历更鼓滩

   与荔浦江合又东汇乐川水为昭潭又东历韭菜滩三门滩足滩远近群滩参差环汇夹江两岸皆

   高山盘束朦胧阴翳长六七百里猺獞多窟穴于此明万历十四年抚臣吴丈华命工并力疏凿遂

   成坦沙江在平乐县东源出县东北洛山西流合鲁溪江至榕津与诞山江合流入乐川

   鲁溪江源出鲁溪山之分水塘诞山江在平乐县东南一百里源出诞山西流合沙江入乐

   平乐江自湖南永明县流经恭城县南又西南经府城东北又西南入漓江水经注平

   乐溪水出临贺郡之谢沐县南历山西北流迳谢沐县西南又西南流至平乐县东南左会谢集众

   溪派流凑合西迳平乐县南又西南流注于漓水谓之平水元和志平乐水西去恭城县二百步又

   平乐溪在平乐县南三里水之西岸有昭潭周回一里其深不测寰宇记平乐江在平乐县东八十

   里江中有悬藤滩黎壁滩旧志今名乐川水由恭城至平乐合诞山沙江诸水入漓又有名川江一

   名上平江源出恭城县九十里灌阳县界平川南流过县北六十里入乐川又有南平江在县东南

   六十里其上源为白水淘江西流入乐川势江在恭城县东四十里源出仲家猺峒中流合乐

   川又北洞水在县东十五里源出银殿山西流入乐川一名葛家溪又下山水在县东五里亦入乐

   西水江在恭城县西源出县西北黄山南流至平乐界入乐川又有高桥溪源出县西

   高堆岭东流合西水又有苏陂水在县西四十里亦流入乐川富江在富川县西又南经昭平

   县东北谓之思懃江即古灵溪水也水经注灵溪水出临贺富川县北符灵冈南流迳其县东又南

   注于漓水元和志灵溪水今名富水去富川县西二里又富川水在思懃县东五十步南流经龙平

   县南入漓水寰宇记富水在富川县西四十里源出浮盖山下南流入富川思懃废县其水灌注田

   畴居民丰赡故名旧志有白稿涧在富川县西南百里源出猺中沙坪村亦谓之沙江南流经白霞

   寨又南至思懃废县与韦峒浊水江合又西南一百二十里至昭平县东北入滩江盖即富江也

   贺江自富川县发源南流经县东又南至贺县东与临水合又南入广东开建县界本古临水

   也水经注封水出冯乘县西谢沐县东界牛屯山谓之临水东南流迳萌渚峤西又东南左合峤水

   又迳临贺县东左会贺水又西南流至郡南又西南迳封阳县东为封溪水又西南流入广信元和

   志临水东去临贺县十步又有贺水合更名临贺水又临贺水东去封阳县百步寰宇记临水源出

   冯乘县西北临山下南流至临贺县界明统志谓之贺水云源出富川县灵亭乡东流合临水旧志

   贺江源出富川县石鼓山之巅迤逦而南合神源大源诸水经县城东南合西沟芦溪将军诸水又

   过峡头钟山经贺县城东合临水又东合橘江至县东南八里有龙溪水注之湍流奔激亦谓之龙

   门滩 按水经注临水大于贺水其发源之冯乘县与经流之萌渚峤并在今富川界而贺水别出

   兴安在今贺县东北界元和志寰宇记皆与水经注合是今贺水之实为临水临水之当为贺水无

   疑自明统志以出富川者为贺水出桂岭者为临水诸志从之其名遂舛明统志又云富江在富川

   县东源出灵亭乡桃母岩则又误以临水为富江矣橘江在贺县东二里源出橘山南流入贺

   荔江自桂林府永福县流经修仁县北又东经荔浦县南又东至平乐县西南合漓江即

   古濑水也水经注濑水出荔浦县西北鲁山之东迳其县西与濡水合又东注于漓元和志荔江水

   在荔浦县南一里寰宇记荔江源出崇仁县西北荔山其源多桂樵采无杂木旧志源出永福县西

   南界废理定县流经修仁县北十里有东陂朝阳诸水注之经荔浦县有山月丹竹延宾诸水注之

   又有东江源出永安州亦北流入焉荔水至平乐县西五里合漓江谓之荔浦江口又湖塘江亦源

   出永安州流入平乐县界合荔水入漓江延宾江在荔浦县东三十五里源出上洞流合荔

   丹竹江在荔浦县东南源出峯门砦北流过独秀山入荔水山月江在荔浦县

   北即古濡水也水经注濡水出永丰县西北濡山东南迳其县西又东南流入荔浦县注于濑溪又

   注于漓水旧志山月江一名沙月江在县北二十里钟山下源出县西北鸡笼猺南源东南流经山

   月岭入荔水修江在修仁县南源有二一出大猺山六定六噶诸猺峒一出永安州之滴水

   猺界东流与黄峒水合又东北经县东南至荔浦县界合荔江向可通小舟今沙石壅塞又有横墙

   江发源崇仁山流入沉沙口至县东南一里 按元和志有骆驼水在建陵县西七里又有建水出

   县北建山南流经县东寰宇记骆驼水源出厐山西南注建水骆驼水盖即今修江建水今无可考

   富郡江在昭平县东南源出贺县界西流经马江废县亦名马江又西流入漓江又有招贤

   河在县东南一百九十里通马江明源江在昭平县西五里源出金田脑山流经练滩入

   归化江在昭平县北八十里源出永安州界仙回洞流经废归化县因名又东南入漓

   浊水江在昭平县东北县出贺县界棋盘石二水分流东流为沙田江入贺水西流为

   浊水江会白稿水入思懃江银江在永安州东十二里源出平峒流经银山又南会西江又

   南流入眉江眉江在永安州南又南入梧州府藤县界即银西二江之下流古𫎇水也元和

   志𫎇水旧名泾水在立山县北二里又曰𫎇水在正义县南四里又曰泾水西北去东区县三十五

   里寰宇记州东𫎇山下有泉源流为𫎇水州志𫎇江一名眉江在州南二十里以湾曲宛若眉状而

   名又𫎇江口在州南五十里下达五屯所又激江在州南源出古眉山与𫎇水合流入漓西江

   在永安州西源出茶山东流过六峒会银江州志有峒口河在州东北五里源出三昧山西流至州

   城又古皂河在州西北三十里由石牛潭东流至州城二水夹合盖峒口即银江古皂即西江也

   西沟水在富川县南源出屏山又卢溪水在县南三里一名桥头江源出县西十里黑石源

   又碧溪水在县南五里源出龙头山并东流入富江蕅源水在富川县北二十里源出猺中

   塘背村北流入湖南永明县界临水在贺县东南自县东北流合贺江本古贺水也水经注贺

   水出兴安县西北迳罗山东南流迳兴安县又西南流至临贺郡东右注临水元和志贺水出贺州

   东北界西流注临水明统志谓之临水云源出桂岭南流至贺县东与贺川合流而下旧志临水在

   县东南一里源出桂岭一名桂岭江崇仁水在修仁县北寰宇记崇仁水源出谢山东流合

   曰石上滩水在昭平县南源出县西南之盐峒东流经黄京山入漓江六樟水

   在永安州西南二十里自浔州府武宣县流入东入眉江金斗水源出永安州北七十里金

   斗崖流合古东古爽诸川又东北至平乐县界入荔江又有金麻江源出榕洞平溪在平乐县

   南三里北流注于昭潭又考槃洞在县东二里西南流注于昭潭灶溪在富川县西南源出

   丹灶山西南流入漓江方舆胜览水在县西五十里秀溪在富川县西七十里源出秀峯一名

   秀峯涧南流入漓江锡溪寰宇记在临贺县东北四十五里源出锡山其水清冷人久饮则损

   腰脚今土人多患跛躄官潭在恭城县东源出湖南永明县东南流九十里过县南又西入

   乐川又有白面潭在县东二里牛潭在县东五里五海潭在县东二十五里犀牛潭在县西二十

   金沙泉在府治东南即李商隐诗所谓绳烂金沙井是也遗迹犹存沸水泉

   在贺县西二十里泉涌如沸灌溉甚溥又有玉山泉在县西北温泉寰宇记在临贺县东北四

   十五里源出劣下山半岩石壁中出泉三道一热一冷一温各有眼五十步作二舍西流入锡溪通

  志今温泉有二处一在南乡洞一在里松乡又有温泉在昭平县东南马江里古碧泉

  安州南十里又有甘露泉在州北七十里官道旁行人掬饮云可避疫梅公井在府东宋

  守梅势所凿七分水井在贺县南五十里从平地涌出四时不涸灌田甚广

 ︹古迹︺平乐故城在今平乐县西南元和志吴甘露元年分富川县置平乐县属始安郡宋

  史地理志昭州平乐大中祥符元年移治州城东旧志故城在县西南三里荔浦江口亦名乐州城

  恭城故城在今恭城县东唐书地理志昭州恭城萧铣置元和志县西南至昭州九十里

  宋史地理志太平兴国元年徙治于北乡龙渚市景定五年复旧县志县旧治在县东凤凰山下明

  成化十三年以水患始移于黄牛冈之原即今治富川故城在今富川县西南元和志

  富川县东南至贺州一百四十五里本汉旧县旧志故城在钟山下自汉至元皆因之明洪武初置

  守御千户所于蔼石山南相距七十里二十八年并迁县于此即今治也临贺故城

   县治汉置县三国吴置郡吴志赤乌二年都督廖式杀临贺太守严纲自称平南将军攻零陵桂阳

   诸郡遣吕岱讨平之水经注郡对临贺二水之交会故取名焉荔浦故城在今荔浦县治

   西元和志荔浦县北至桂州二百四十七里本汉旧县因荔水为名县志旧县治在今县西荔江之

   滨后迁今县之南滨江明洪武元年始筑土城景泰七年移于后山即今治通志又有荔州故城在

   县西四十里建陵故城在修仁县南元和志建陵县北至桂州三百四十里吴孙氏置

   九域志县在桂州西南二百六十七里县志旧县治马良坪在县西三里或曰治南隘口明永乐初

   为贼所陷景泰初迁坝寨村在县南二里天顺中复陷于贼成化十五年迁于五福岭即今治

   平故城今昭平县治梁置龙平县唐为富州治元和志富州西北至昭州一百六十里东北

   至贺州二百十里西至蒙州九十里寰宇记龙平乾元元年移于古武城郡为理所旧志县旧治

   太平岭在府江西岸有城明初废成化中置昭平堡寻陷于寇正德三年迁堡城于府江东岸置守

   备司万历四年复置县六年移还江西岸旧址即今治𫎇州旧城在永安州治南元和

   志𫎇州东至富州九十里西北至荔浦县八十里本汉苍梧郡荔浦县地隋开皇十年分置隋化县

   属桂州唐武德四年于此置南恭州贞观八年为𫎇州因𫎇水以为名领立山正义东区三县又

   立山县郭下本隋化县武德四年改置立山县属荔州改属𫎇州宋史地理志昭州立山县熙寕五

   年废𫎇州入焉旧志明洪武中废立山县置古眉寨巡司在今州南二十里古眉盖即古𫎇之讹也

   成化十三年以地处万山之中民少猺多难以控御因复置州移于今治立山旧址今在州治东

   沙亭废县在平乐县西唐书地理志昭州平乐武德四年析置沙亭县贞观七年省寰宇

   记废沙亭县在昭州西三十五里唐证圣元年置圣历二年废有沙亭水在旧县西北永平

   废县在平乐县东北元和志昭州永平县西南至州九十里证圣元年割平乐县永平乡置因

   乡为名县南临永平水西流入平乐县界寰宇记开宝五年并入平乐县志故址在县东北历塘村

   绥越废县在富川县南隋书地理志始安郡富川县大业初省绥越县入焉唐书地理志

   梧州苍梧县贞观八年以贺州之绥越来属十二年省绥越旧志废县在荡山县南百里 按绥越

   凡再置俱不知在何时今考唐志贺州本绥越郡隋志永平郡贺州陈置绥越郡则县之始置疑在

   陈时其重置当与沙亭等县同在武德四年冯乘废县在富川县东北元和志冯乘县

   东南至贺州一百八十里界内有冯溪因以为名本汉旧县属苍梧郡吴属临贺郡隋大业三年

   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属贺州寰宇记废冯乘县在贺州北一百二十里开宝四年省入富川旧志

   在今县北七十里灵亭乡封阳废县在贺县南元和志封阳县北至贺州一百四十五里

   本汉旧县属苍梧郡在封水之阳故名吴属临贺郡隋属苍梧郡武德中属贺州唐书地理志封阳

   贞观元年省九年复置寰宇记开宝四年省入临贺县为信都乡县志今有信都镇在县南百里即

   封阳墟也荡山废县在贺县西元和志荡山县东至贺州一百七十二里萧梁立隋大业

   二年省唐武德四年复置有荡山在县西七里唐书地理志贺州荡山县天宝后置寰宇记开宝四

   年废荡山入临贺县为招贤乡县志招贤乡今属昭平县桂岭废县在贺县东北元和志

   桂岭县本汉临贺县之地吴分置建兴县属临贺郡晋改兴安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桂岭属熙平

   郡因界内桂岭为名唐武德四年改属贺州西南至州八十二里明统志废桂岭县在贺县境元末

   省县志在县东北一百里桂岭下崇仁废县在荔浦县西南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

   荔浦县置崇仁县属荔州贞观十二年改属桂州后省武龙废县在修仁县西北唐书

   地理志桂州修仁贞观元年置武龙县十二年省归化废县在昭平县西宋书州郡志

   郁林郡归化县疑是江左所立隋书地理志始安郡龙平县平陈后又置归化县大业初废归化安

   乐博劳三县入焉唐书地理志富川龙平县武德四年析置归化安乐博劳九年俱省寰宇记归化

   废县在龙平县西北三十里安乐废县在县东北五里博劳废县在县北三十二里马江废

   县在昭平县东南元和志开江县北至富州一百里本汉猛陵县地梁于此置开江郡隋开皇十

   年罢郡为县属静州大业二年废唐武德五年置属梧州唐书地理志富州马江本开江后隶梧

   州又复隶柳州长庆三年更名寰宇记时桂管观察使殷侑以开州有开江县名同因按图经云其

   江是汉马援所开请改马江县从之开宝五年并入龙平县志废县今为马江里豪静废

   县在昭平县南隋书地理志始安郡豪静县梁置开江武城二郡陈置逍遥郡隋平陈郡并废唐

   书地理志武德时以豪静隶梧州贞观十二年省入苍梧县县志废县在县南百馀里思懃

   废县在昭平县东北元和志思懃县南至富州一百四十里圣历元年分龙平县置二年于县

   置武安州开元二年废以县属富州宋史地理志开宝五年以思懃入龙平县志废县在县东北陶

   唐封之东南唐志作天宝后置与元和志不合钦政废县在永安州唐书地理志𫎇州立

   武德五年析置钦政县贞观十二年省旧唐志武德四年置南恭州割荔州之立山东区纯义三

   县置岭政县即钦政之讹又州志有常安废县在今州西北三十里唐初置寻废考新旧志俱无不

   知何永寕旧县在荔浦县西北本三国吴永丰县也元和志永丰县北至桂州二百

   一十里吴甘露元年析汉荔浦县之永丰乡置隋开皇十年省入阳朔县唐武德四年复置唐书地

   理志桂州丰水县本永丰县隶昭州武德四年阳朔县置后来属长庆三年更名文献通考静江

   府永寕唐丰水县梁改宋史地理志熙寕四年废为镇入荔浦元祐元年复置南渡后无永寕县九

   域志荔浦县有永寕镇县志永寕镇在县之西北五十里东区旧县在永安州东南唐武

   德五年分立山县置属荔州寻属南恭州贞观六年隶燕州十年还属𫎇州元和志县西北至𫎇州

   八十里熙寕五年省入立山正义旧县在永安州西北唐武德五年分荔浦置纯义县

   属荔州寻属南恭州贞观六年改属燕州十年还属𫎇州永贞元年避讳改曰正义元和志县东南

   至𫎇州三十里寰宇记在州西北二十三里宋熙寕五年省入立山孤州废城在平乐县

   舆地纪胜在平乐县东南四十里唐天册万岁元年所筑光大元年废名胜志古州城今讹为孤

   旧志相近又有崑仑城建置未详银场在贺县九域志临贺县有太平银场又有宝场开宝

   四年省寰宇记宝城场即古劣下场废入县为温泉乡旧志太平银场在贺县之东北橘山久废

   锡场在贺县元和志临贺县北四十里有大山山有东游龙中二冶百姓采沙烧锡以取利焉

   县志锡矿有六皆在县北政平楼在府治前今改安定门楼书云楼在府治南

   瑞楼在府治西城上又名七松楼筹边楼在府城东南御史堂在恭城县

   东五里宋御史周渭读书处十箴堂在贺县治内刻宋周必大十箴于石中和堂

   在贺县旧州治中久废拱北轩在府城北仙宫岭下又得志轩皆宋邹浩所构有记

   榕阁在府治东二里江边居两榕之间故名今废天绘阁在府城北宋邹浩尝居此

   清音阁在贺县西五里宋守谭良佐建以旁有瀑布故名明秀亭在府城南

  翺风亭在府城北仙宫岭宋邹浩建以为避暑之所有记梅公亭在府治东

  北凤凰山宋梅挚建以昭州所为诗及五瘴说刻石嵌于壁又有十爱亭在府治西北亦挚建十爱

  者月士寺观角水路乐酒果也各有诗

 ︹关隘︺南关在平乐县东南昭潭冈下又北关在县北镇夷门外旧皆设官榷税龙虎关

  在恭城县东北七十里九域志恭城县有荆峡松门永安三镇旧志今龙虎关即荆峡镇也关南属

  恭城北属湖南永明县虎口关在恭城县西十里接平乐县界明末曹志建据县所立

  荔平关汉书地理志荔浦县有荔平关元和志关在县南盖在荔水之上久废镆鎁

  关在荔浦县北三十五里镆鎁山上南隘关在修仁县西南四十里亦曰南隘口九域

  志修仁县有南隘镇即此旧志内分十排东界石墙堡南北界雒容象州永福皆猺獞所居

  骝隘在平乐县东南五里一名马鹿巷为往粤东陆路要扼牛岩隘在富川县东民

   猺杂居与湖南江华县山界相连设兵防守古苏堡隘在永安州东南接昭平县界又

   有马鬃岭隘在州北接荔浦县界平坦堡隘在州西北接修仁县界皆猺獞杂居 本朝康熙六十

   年设兵防守镇峡寨巡司在恭城县北六十里与湖南永明县接界倚山临江实为

   险要明万历𥘉置巡司今因之又旧有白面寨巡司西岭寨巡司今俱裁白霞寨巡司

   在富川县西南一百五十里有巡司司前有白霞渡又旧有寨下巡司在县西北秀峯村今裁

   都镇巡司在贺县南一百里即古南乡镇也宋潘美围贺州南汉将伍彦柔趋援美潜以

   奇兵伏南乡岸擒彦柔即此旧有巡司今因之里松乡巡司在贺县东北 本朝嘉庆

   二十年移会寕墟巡司驻此马江塘巡司在昭平县一百三十里 本朝嘉庆四年

   钟山镇在富川县东南钟山下即古县治也县徙后因置镇有土城周不及二里门二

   旧移边蓬巡司于此今废平旦镇在永安州西南九域志立山县有桂峡平旦万峩利来四

   镇旧志有平坦堡在州西南五十里疑即平旦之讹水浐营在平乐县东一百八十里明万

   历二年筑城设土巡司防御南村义水仙家西水鱼狗宄峒糯峒葛峒石峒金井横溪东岸峩峒高

   砦卢家栗峒诸堡猺徸冲口麦岭营在富川县东北 本朝移同知住此兼设都司防守

   石牛营在贺县西南百里明万历八年筑土城置兵戍守桂岭营在贺县东北明

   万历间于桂岭适中要地建立大营设守备驻守分防十三营今于桂岭赖村停歇龙水大汭黄峒

   牛瑞石牛等八营分兵防守馀废九冲营在昭平县东倚山为险猺獞尝屯聚于此明万

   历中设营戍守北陀营在昭平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北陀山前明万历二十八年总督戴辉

   筑城设抚夷同知于此天启初革其两旁有镇夷左右二营 本朝设兵戍守仙回营

   平县西北七十里仙回洞明万历十三年土舍黄仲拙筑城兼领古眉寨巡司今废韦峒营

   在昭平县东北九十里明万历八年黄仲拙筑城有兵戍守华盖营在荔浦县东五里为

   猺獞出没之所旧设把总防汛经略志县南接府江西通修仁西北连永福之黄磊北达阳朔之金

   宝顶皆称阻隘而东面尤险华盖营镇压诸巢最为重地古眉营在永安州南三十里古眉

   山下州境要害旧置巡司明万历七年改置土巡司今废群峯营在永安州北群峯山下明

   洪武中置群峯土巡司于峡口堡北后迁于杜莫寨万历中又迁于猫儿堡在今州北五十里

   面砦在恭城县东南其北为淘江砦县志势江源在县东与站面淘江相匹旧设势江土司

   上中峒砦在荔浦县东南十五里又东有下峒砦旧日朦胧三峒皆诸蛮所据明隆庆六

   年巡抚郭应聘讨平之设土司世守万历十年又移下峒司于延宾江在县东三十里峯门

   砦在荔浦县东南二十五里又南源砦在县西北三十五里皆有城明万历中筑设土司戍守后

   移峯门司于中峒南源司于下峒今皆裁开建寨在平乐县东南宋潘美讨南汉进次昭州

   破开建砦即此又白田寨在县东南宋皇祐中张忠邀击侬智高于白田即此大安寨

   县东北桂岭营西南明置巡司又沙田寨巡司在县北晏城乡后迁于县西点灯寨俱万历八年裁

   又有白花洞口土巡司久废杜莫寨在永安州西北七十里猺獞出没处万历二年筑城

   大会墟在贺县东北一百五十里与大寕寨近五方杂处 本朝嘉庆二十年设县丞

   广运堡在平乐县东南六十里府江东岸即旧广运驿也明宏治中筑城又足滩堡在

   县东南九十里漓江东岸明正德初筑城凤凰堡在恭城县东六十里有屯兵防守又有永

   镇堡在县北八十里即宋之永安镇也今废东厢堡在富川县东明筑十七堡后并废

   奔朝康熙十一年以黄沙岭柳水营仙姑塘岩口平石源牛岩四处与湖南接壤设兵防汛

   猺堡在荔浦县西北迤东又有夹版都凤红头以墩板干朝天共七堡皆 本朝所立拨兵戍

   守横亘一百二十里山川崎岖道路迂曲石墙堡在修仁县西三十里明万历间剿平獞盗

   因立石墙于隘口为提调司 本朝设把总防汛昭潭驿在平乐县西水驿也其东为递

   运所西北至桂林府阳朔县古祚驿一百里东南至昭平县龙门驿二百里龙门驿

   平县南九十五里水驿也北至平乐县昭潭驿二百里东南至梧州府苍梧县府门驿二百里









                          纂 修 官臣李绍昉恭 纂臣蒋立镛恭 纂

                          提调官前总纂郑绍谦恭覆辑

                          前校对官奚先凯恭 校

大清一统志

 平乐府

 ︹津梁︺儒林桥在府学西旁有龙池东安桥在府城南关内俗呼通济桥浮桥

  在平乐县汇塘湾 本朝康县五十六年造船五十只贯以大錬并设桥夫二十名雍正十年

  大通桥在平乐县东一名揽胜桥跨考槃涧水桂岭桥在平乐县东滴水岩左

  团山桥在平乐县东团山堡东通津桥在平乐县西门外俗呼铁𬬻桥接龙

  桥在平乐县北㵎之北一里桥止一拱高可数丈阔亦如之 本朝雍正十年石面桥

  在平乐县东北十二里石面山前盘龙桥在平乐县东北沙亭之右高桥在恭城县

  西二十里通仙桥在富川县南八十里登瀛桥在富川县西北秀峯东江浮

  桥在贺县东门外一曰大桥关明宏治中建为榷税之所 本朝康熙九年雍正二年重修设船

   二十四只桥夫四名照壁桥在贺县南门外桂花桥在贺县治西登仙桥

   在贺县西北利涉桥在荔浦县北二里龙眷桥在昭平县东南金带桥

   在永安州治前二十步水由东关直达西关接龙桥在永安州北一里榕津渡

   在平乐县东四十里官渡旧置榕津巡司于此今裁南门渡在平乐县东通荔浦修仁永安

   诸境官渡驿前渡在平乐县东昭潭西俗呼令公渡又名西山渡野鸭渡在贺县西

   二里一名大江坪渡芳林渡在贺县北旧志有芳林镇在其上宋潘美伐南汉兵至芳林即

   此又有林峒渡在县东俱官渡越王渡在贺县东北寰宇记在桂岭县南二十七里贺水边

   相传越王常渡于此石栉石履犹存排河渡在永安州西旧为镇龙桥后圯 本朝康熙十

   二年设官渡又龙渡在州西北峡口石牛渡在州北十里

  ︹堤堰︺龙头堤在平乐县西北明万历间御史佴祺筑千家堰在恭城县北六十里

   长五十馀丈溉田甚广一名千金堰又北十里有石牛堰河头堰在恭城县东北隅民资灌

   东陂坝在修仁县东五里由修江至濑滩堰水入沟灌东乡田又榕水坝在县南八里

   堰水入大圳灌县前大洞田大坝在县南十里由马蹄江堰水入大圳灌县西南诸田周塘

   在平乐县东积水灌田四时不涸木良塘在平乐东北仙宫岭源出山谷间一名回龙津

  ︹陵墓︺︹明︺三烈墓在昭平县东贞女刘辰秀与庶母张氏郭氏葬此有祠

  ︹祠庙︺五贤祠在府学东宋郡守王光祖建祀梅挚邹浩孙武德徐正柴肃邹侍郎

   祠在府学后祀宋邹浩七贤祠在府城北旧为道乡书院祀宋邹浩明嘉靖时建后又増

   祀范祖禹胡铨后为三贤祠万历间郡守周祈又増祀唐韩思彦韦陟宋黄葆光洪兴祖改今名春

   秋二仲守令致祭周王祠在恭城县治东祀宋周渭李王庙在富川县北长标岭

   祀唐李靖太尉庙在富川县北秀峯祀宋毛炳忠祐庙在贺县治东南宋乾道中

  建祀唐陈侯逸其名明统志忠祐显应侯姓陈氏乾道中郴寇欲犯境十里外望见城上执兵者甚

  众遂遁淳熙中陈峒贼入境亦震慑而退事闻赐庙额累封惠灵公天后庙在昭平县城外

  江浒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建

 ︹寺观︺东山寺在平乐县东二里下关一名光孝寺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资夀寺

  在平乐县南二里南山下一名南山寺又名资圣寺沸水寺在贺县甑山麓上有瀑布泉

  回龙寺在修仁县南 本康熙五年泗州寺在永安州治南 本朝康熙六

  丹霞观在富川县西三十里相传张道陵于此上升玉虚观在贺县宋建又

  有贤天观在桂岭江口宋邹浩有诗佛慧庵在府治东前有金沙池一名金沙禅林 本朝

  康熙四年修紫微庵在恭城县城外江口黄牛石下本朝康熙十二年建扼县城水口

  玉枢宫在昭平县南门外本朝顺治十八年

 ︹名宦︺︹唐︺敬超先代宗时为昭州刺史有善政杜甫题高适诗序云今海内忘形故人独汉

  中王瑀昭州敬使君超先在李邰延唐人太和中为贺州刺史有惠政︹宋︺周辅成

  道州人大中祥符间为贺州桂岭令有惠政即周子之父也梅挚新繁人景和间知昭州时

  官岭南者多惮瘴疠不愿往挚作仕有五瘴说镌于石高登漳浦人绍兴二年授富川县主

  簿董弅闻其名檄谳六郡狱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时已罢归买马司登请复旧守不能夺

  卒从俞献卿歙人为昭州军事推官会宜州陈进乱象州守不任事转运使檄献卿往

  佐之及至守谋弃城献卿曰临难茍免可乎贼至当力击奈何弃去初昭州积缗钱巨万献卿尽用

  平籴至积榖数万及大兵至赖以馈军柴中行馀干人寕宗时广西转运使辟为干官摄

  昭州郡事蠲丁钱减苗斛赈饥羸转运司委中行代行部由桂林属邑历柳象宾入邕管问民疾苦

  先行而后闻捐盐息以惠远民︹元︺余永至正间以湖广宣慰使权知平乐先是学宫在考槃

   涧西毁于兵拓拔元善摄郡监核学租捐俸募民新之永受规画程功之力居多︹明︺张信

   河南人洪武初平乐府同知政务大体尤属意农桑学校后以课最擢知府马宥山东人洪

   武初知荔浦县加意新附之众经制立法建学校立城社置四乡八都十七里百废具举张昊

   海康人永乐中知平乐县奏复军营侵地建堂宇学舍伍绘四会人景泰间知荔浦县改迁

   城邑建文庙学舍民得安堵盗贼屏迹尹浦山阴人成化中由通判擢平乐同知府境皆巉

   山深箐猺凭险出没剽掠浦纵火悉焚林薄猺溃散规筑城堡据守要害自是平乐遂为安土

   玉内江人宏治中知平乐府草寇为患玉増凿后山为二堑以严外卫于城下辟为路令军士更

   番巡警贼闻不敢近梁鱼顺德人宏治间知平乐县先是猺蛮梗化军旅数兴田野半芜鱼奏

   蠲乐山津平二里浮粮五百馀石间有不能输者复移商税助之张祜铅山人正德间任府

   江兵备副使会荔浦寇起亲率兵督战破之修恭城县城建富川守御所筑锺山镇城葺广运足滩

  二堡饬边固圉金杰汤溪人嘉靖中知富川县会涝溪寇起杰定计剿之贼大挫而遁嗣是诸

  峒巢不敢动方思贤顺德人万历中知昭平县北陀獞黄琏宝等负险不服徴输监司议

  征剿思贤直扺其巢宣布威德猺獞皆帖服欧阳东凤潜江人万历中迁平乐知府抚

  谕生猺皆相亲如子弟因白督学监司择其俊秀者入学猺渐知礼义税使横行东凤力抗之

  梦鲲番禺人崇祯中知富川县有抚猺功

 ︹本朝︺尹明廷吴县人顺治中知平乐府有惠政李定国陷城执之去明廷不为屈潜逸归后

  贼败巡抚陈维新仍令守平乐明廷星夜驰至赈恤贫乏之被难者定国复来攻遂死之   诏

  赠太仆卿荫一子入监周永绪盱眙人顺治中以按察副使分守平乐时疆域新附永绪

  拊循备至民赖安辑李定国陷城被执不屈死之涂起鹏潜江人顺治八年知平乐县会

  贼众犯城起鹏冲锋力战被执不屈死  诏赠按察佥事予祭荫一子入监 杨 荣荫

   阳城人康熙七年知平乐府先是奸猾辈利猺獞所有多借人命奸盗罗织致猺獞走险激成大狱

   荣荫廉其情力杜积弊一时豪健股栗囹圄空虚唐凤潮阳人康熙七年以都司佥书守贺

   县军法严明桂岭诸猺獞惮之孙延龄附吴三桂叛凤诣督府陈破贼方略以援剿游击镇岑溪时

   土镇蜂起凤破斩伪总兵林万胜孙云客于藤县义昌乡王邦相张宏等于容县坡里民赖以安

   刘钦邻仪徴人康熙十三年知富川县孙延龄附吴三桂钦邻募义勇为战守具会守防把

   总杨虎奸民蒋吉士等私受伪札执钦邻送桂林啖以高爵不为屈囚之自缢死   赠太仆少

   卿谥忠节吴锡绶山阴人康熙十七年为罗定都司平乐久为贼据锡绶率所部从抚蛮将

   军傅宏烈集兵恢复贼将吴世琮拥众猝至锡绶同千总谢得功谭瑛把总翟应麟白队雷震何华

   杨昌梁大等出战力尽并死之陈大辇黄冈人康熙四十五年士授永安知州永安处万

   山中皆猺獞风俗最乖大辇为定婚嫁丧葬之制俾习而行之建学以兴文教俗用丕变胡醇

   仁山阳人雍正二年知平乐府时修仁十排獞贼负固为暴甫视事即讨平之在郡五载正已率

   属兴利除弊士民爱戴六年征八达寨㺜贼奉檄监纪军务以瘴卒于行营

  ︹人物︺︹汉︺徐征荔浦人延禧中五年由中郎为苍梧郡督邮时中常侍唐衡遣客至苍梧买珍

   奇客怙衡阶多减所直又淫凶过甚征收客郡市髠笞己乃白太守太守大怒收徴付狱主簿力请

   乃释郡中称其敢泱︹宋︺周渭恭城人建隆初刘𬬮据五岭渭脱身北走上书言时务太祖召

   试称旨累官至殿中侍御史改两浙益州转运使赐金紫真宗嘉其清节陶绍宗平乐人开

   宝间从潘美擒刘𬬮以功授龙平县令除𬬮苛政境内大治太祖闻其贤擢光禄卿林通

   人仁宗时为御史弃官归素工诗隐居豹山邑人名其山曰隐山岩曰潜德韩迥昭州人仕

   至太子中舍嘉祐中引疾归转运使李师中高其𰚾概以诗赠之元光昭平人隐居乐道不

   求仕进崇寕中邹浩谪居昭州与光游有赠诗林勲贺州人政和进士为广州教授建炎三年

   献本政书十三篇大要因古井田约税钱米及赋兵马更番之数妇贡绢绵非蚕乡者以布麻代书

   奏擢桂州节度掌书记又上比校书二篇历指桂地当垦田出谷之数张栻得其书寄朱子谓勲一

   生用功于此所至有惠政乃广中人材之卓然者陶致完平乐人绍兴进士拜监察御史

   立朝方正为秦桧所忌解绶归毛士毅富川人高宗时知石城县贼李接攻城士毅与尉曰

   当以死卫百姓遂纠合义丁与贼战众寡不敌被执骂贼死赠承事郎毛炳富川人性倜傥

   不羁乾道中以平寇功授横贵廉三州都巡检使后交寇犯境死难赠太尉毛温富川人为

   钦州灵山簿时交阯寇陷钦廉白三州守吏皆望风遁温纠合土豪与战辄胜贼势遂挫而遁事闻

   召对加职︹明︺陶秀昭平人事亲孝尽以家产付弟知会昌县有以贿入者辄峻却决狱无留

   李时敏平乐人成化时知信宜县以材武称尝与孔镛共平猺贼以功迁知化州粤人

   并称孔李蒋玑恭城人宏治举人知连城县县初无城玑筑城凿濠工甫就而武平贼刘隆乡

   乱邻县多被剽掠惟连城得全后檄摇它贼轻入被执不屈遇害赠府同知莫骏平乐人正

   徳举人累官南京戸部员外郎以廉介称为诸生时猺贼掠其村母齐氏遇害骏请兵深入俘其贼

   首以献仍上兵食戍守之宜为久远计昭人诵其功李安富川人常熟主簿李昭宗养子嘉靖

   中倭航海来犯安从昭宗为前锋屡杀贼后以力寡不支遇害唐世尧平乐人万历进士授

   寕波推官擢吏部主事佐冡宰陆光祖推举万国钦饶坤皆以国本建言得罪者随镌秩归中人有

   采榷于昭者官吏莫敢谁何世尧以大义力折之诸珰侧目世尧亦不复出仕居家以孝友称

   曰高平乐人崇祯中任峨嵋县主簿流贼张献忠围城日高悉力拒守城破殉难死 本朝干

   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唐锺祚平乐人流寇肆虐锺祚募团练仙回广东陈恩兵突

   入仙回剽掠锺祚佩剑率二仆往谕之被执骂不绝主仆皆罹害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入祀忠义

   

 ︹本朝︺张宗璠恭城生员事亲以孝闻父没未葬值伪兵至乡人逃匿璠守父丧不去兵欲毁

  棺璠以身蔽之刀刃交加几死不避贼为感动康熙二十年  旌甘受调平乐人家颇饶

  悉以与兄弟甲寅吴三桂之乱晦迹猺山有捧伪檄招之者峻拒之乱平筑别业于桃竹山池名曰

  宛在从游者皆绕池而舍父疾清夜默祷乞以身代里有贫而病者割馆谷以助骆之埙

  恭城人同母莫氏避难北流母为兵所执埙哀恳救母兵露刃胁之再四不免母子俱被害

  启翼平乐人居昭平铜鼓峡闭戸读书著隐居志恒言五卷诗论序记二卷葩经约旨歌一卷

  子景星官翰林提督四译馆太常少卿赠启翼如其官欧日荣平乐人幼失父兄无赖子

  夺其产及长贫甚母死不能厚葬每过墓哀号不忍去虽当燕会一念及亲辄复流涕抚其幼弟倍

  至尝著勉学三十馀则以垂为家训欧阳榛平乐廪生乡人有逋赋鬻其妻子者榛代赎之

  又捐金以助婚备棺以恤死饥年则倾资以赈无所惜病笃时焚夙逋旧券而没毛上习

   贺县人康熙二十九年知诸暨县捐俸赈饥断事无苛征粮有法立义学邑中寒士若坐春风一时

   号为清白慈祥在任三年疾卒奠送者塞道吴元琪其先云南昆明人父𪷁官平乐府经

   历父卒遂籍平乐中乾隆辛卯进士由郎中除归德知府治河有能声寻降同知简发福建会林爽

   文乱元琪䕶军饷助台湾城守招降庄锡世升浙江知府元琪少孤其友关上达恒周之后官归馈

   上达金上达为买田而籍其岁所入之数元琪卒悉以𢌿其子上达笃于信义附载黄启宗

   富川人年二十偕其父拾成锄地山中虎突出噬拾成启宗执锄𡚒击虎逡巡舍其父去

  ︹流寓︺︹唐︺陶英青州人累官太尉天祐初上书指斥时政忤朱全忠以太尉拜征南将军领兵

   出镇昭州盖远之也明年全忠篡位英惧解兵柄隐于诞山家焉同时有李尉者以避地来世为婚

   姻门阀相高居东乐仁里人称其居为陶李洞︹宋︺范祖禹华阳人哲宗时贬昭州别驾安

   置贺邹浩晋陵人徽宗时窜昭州僦居仙宫岭下所居有清华阁得志拱北二轩五年始

   黄葆光黟人蔡京使言官论其附会交结泄漏密语诏以章揭示朝堂安置昭州

   兴祖丹阳人秦桧当国坐尝作程瑀论语解序语涉怨望编管昭州胡铨卢陵人绍兴八

   年上书力排和议编管昭州周宏易崇寕间佐武郎擢武德大夫由遂寕徙居恭城见县

   西平坡中一山亭亭直上遂卜居读易名曰翠微峯即今之西岭塞也︹明︺锺行旦

   人崇祯间知荔浦县流寇猖獗募丁壮守御民赖全活会亲卒遂卜居荔浦之笔村人号笔山先生

  ︹列女︺︹隋︺锺骞妻蒋氏临贺人归锺生二子士雄士略士雄仕陈持节帅岭南陈主虑

   其反复执蒋氏于都隋平陈遣归临贺既而虞子茂作乱遣人召士雄蒋谓之曰汝若背德忘义我

   当自杀士雄不敢从乱隋主闻而异之封安乐县君︹宋︺周渭妻莫氏恭城人名荃渭

   北走时荃尚少父母欲改嫁之荃立誓曰渭非久困者避难远适必能自奋于是亲蚕绩碓舂以给

   朝夕二子皆毕婚娶凡二十六年太平兴国初乃复见渭朱昂作莫节妇传︹明︺周祐妻

   黄氏恭城人祐任龙门教谕令氏归侍养老姑舟至曰沙冲口遇寇欲污之不从与妾李氏仆

   妇阿会俱骂贼被杀林栋女富川人名闺善为贼所劫欲污之不从被害陈仲鉴

   妻雷氏贺县人正德间上下峒猺贼肆行见雷拥之行欲污之雷骂不绝口贼以刃胁之骂

   愈厉被杀唐锺祚妻孙氏平乐人锺祚团练仙回崇祯末广东流贼突入剽掠锺祚

   率二仆往谕之皆遇害孙氏偕妾马氏往收尸为贼所执欲污之并骂贼死刘鸾妻黄

   氏荔浦人鸾早卒氏抚孤矢志以夀终 按旧志载刘辰秀铜仁人正德中父仁官梧州通判卒

   辰秀偕庶母张氏郭氏及从兄时复等奉柩过昭平堡值猺贼聚众劫掠辰秀指江曰万一不免死

   此而已贼至辰秀乘间投水死张抱幼女祁秀继之郭复继之辰秀时年十六张年二十郭年二十

   八贼去家人索其尸稿葬昭平江上嘉靖间旌表立祠曰三烈

  ︹本朝︺平乐妇不详姓氏顺治七年官军下平乐妇被执欲污之妇指所携二子绐之曰此累

   我不便次第投二子城下随以身堕母子俱毙土人即其地瘗之表曰贞节烈妇祝绍煐

   妻陈氏平乐人夫亡子宏坛甫六月陈抚养成立娶李氏逾年殁殁三日生子华李氏矢志

   孤邑令黄大成旌其门曰双节存孤孤又夭双𡠉冻馁黄给租养之终身焉陈廷礼

   妻诸氏平乐人事姑以孝闻廷礼早亡抚遗腹子齐孟齐孟又早卒聘贡生林荣女年二十

   往哭奠执妇礼事孀姑亦以孝闻陈诗妻欧阳氏恭城人值吴逆乱避难山林未

   几诗卒诗父及弟亦相继殁氏年二十三子甫三月又数遭兵火室庐荡然事病姑抚弱息及遗侄

   皆成立康熙五十九年 旌王文曦妻杨氏富川人夫亡守节与同县王廷瑄妻

   熊氏均康熙年间 旌陈圣敬妻罗氏贺县人夫亡守节抚子成立训孙成名康

   熙五十九年 旌陆九姑荔浦人字刘未婚刘死守志不嫁年至耄耋雷万春

   妻黄氏荔浦人年十九守节同县文凤奇妻徐氏何龙先之母莫氏蒋暎璧之母向氏妻曹

   氏叶惠元妻邱氏姚舜裔妻胡氏朱锦菲妻徐氏皆抚孤守节何氏女昭平人 顺治十一 年

   避兵至思庇冲有卒见女少艾追之几及女即赴水死黄九英妻李氏昭平人吴

   逆之变氏避乱至淮滩石磢兵至欲污之氏襁负幼女绐之曰莫惊吾女因解襁乘间投石磢死

   董永煌妻徐氏昭平人夫早亡氏年二十一苦志孤同县王大楷妻宋氏王仕煃

   妻黄氏皆夫亡守节龙腾云妻莫氏永安人夫早亡携孤乱山中备尝艰苦寇平

   而归教子成立同州姚承业妻莫氏妾陆氏同居守节抚孤二子俱列宫墙周氏女

   人马平教谕何铃妻未嫁时值兵乱父老母病族人皆逃氏侍父母守志勿去兵感其孝相戒勿惊

   雍正三年 旌熊梦弼妻唐氏富川人年二十夫亡鬻奁敛葬后遂自经以救免雍

   正八年 旌唐美烜妻蓝氏永安人姑病笃氏年十九割股作羮以进姑得愈雍

   正三年 旌林鹏云妻王氏平乐人夫亡守节乾隆二年 旌同县卢瀛妻容氏

   陈之屏妻闰氏萧上玉妻袁氏萧露湛妻闰氏林燽妻吴氏莫联昇妻廖氏王士达妻徐氏陈齐遵

   妻胡氏莫大组妻李氏均乾隆年间 旌傅肇序妻周氏恭城人夫亡守节乾隆二

   年 旌同县傅肇元妻张氏张淮南妻周氏容而泰妻龙氏常礼端妻莫氏蒋佐妻叶氏烈妇周奇

   章妻李氏均干隆年间 旌王廷表聘妻汪氏名粹玉富川人幼读书喜忠孝

   节烈事字廷表表年十八卒氏临尸哀哭纳发棺中曰他日黄泉以相质也终身足不履庭年七十

   二卒同县莫尚信聘妻锺氏王世泽妻义氏汪本淮妻李氏周吉士妻陈氏均乾隆年间 旌

   挺三妻伍氏荔浦人夫亡守节与同县蒋増兰妻杨氏均乾隆二十九年 旌

   妇罗氏荔浦人早丧夫誓不易志獞俗少闺范尚声歌人或以歌诱之正色不为动事姑尽

   孝抚子成立苦节五十馀年潘士成妻潘氏荔浦人守志捐躯与同县徐呈裴妻

   葛氏均干隆年间 旌吴维南妻陶氏昭平人夫亡守节干隆六年 旌同县黎

  丈第妻莫氏廖存美妻锺氏黎接三之母董氏均乾隆年间 旌冯殿魁妻金氏

  永安人夫亡守节乾隆四年 旌同州陈诗妻伍氏乾隆二十一年 旌莫大玑妻萧

  氏恭城人夫亡守节嘉庆二十五年 旌伍伦修妻梁氏修仁人夫亡守节嘉

  庆十年 旌陈本善妻莫氏永安人夫亡守节同州陈本直妻覃氏陈光典妻阳

  氏杨遂荣妻黄氏蒋抡达妻杜氏均嘉庆年间 旌

 ︹仙释︺︹宋︺安昌期恭城人皇祐间举进士官永淳县尉解印后即弃家纵㳺山水善歌治平

  间𢹂一童往峡山广庆寺入不复返后见石壁题诗有丹灶非无药青云别有梯之句人传为羽化

  ︹明︺姚二仔平乐人生不茹荤年十五登火𦦨山中峯顶立片篷为起居山顶有池产

  金𢇁犬鲤二尾池南有桃一枝结实取啖之时岁旱祷雨司理唐邦教闻其有道行请之果得雨反

  山后访之惟馀片篷而已

 ︹土产︺金元和志𫎇州贡麸金宋史孝宗时广西提点刑狱李椿奏罢昭州金坑元和志昭

  州贺州富州俱贡银九域志临贺县有太平银场唐书地理志临贺县有铜冶在橘山

  元和志贺州桂岭县东南程岗北朝岗并有铁𨥥唐书地理志贺州冯乘县有锡冶三富川

  县有锡元和志临贺县北有东游龙中二冶百姓采沙烧锡以取利锺乳元和志平乐县东有

  阳里穴那溪穴皆出锺乳又恭城县东银殿山下有锺乳穴十二所蕉布寰宇记昭州产红蕉

  明统志平乐县有红蕉布竹布元和志贺州贡竹布富州贡班布寰宇记昭州产夀竹明统志

  平乐恭城出筋竹县妇能以竹作衫充暑服花簟寰宇记贺州贡龙凤花纹簟

  志贺州贡班竹弹弓面千金藤元和志贺州贡蚦蛇胆元和志贺州贡石斛

  元和志贺州贡白蜡寰宇记贺州宝城场出黎母汁寰宇记贺州贡觜𧓈

  记贺州大障山都贵源出夷人取其血以解毒铅粉寰宇记出富州城北白土坑降香

  平乐县出

 ︹苗蛮︺猺在平乐府散处林麓贮粟岩窦男女服饰与桂林獞同性耐饥日啖盐数颗草木皆可食

  在恭城有三十有五村习俗与平乐略同在富川有四种曰七都上九都一六都畸零皆来自黔中

  五溪散处三十六源赋而不役种棉花豆苎烧木炭以市利在贺县巢居山坳水涌间冬无布絮爇

  木枝御寒故多黧黒在荔浦居山谷中疾病惟事巫觋吹牛角丧葬用长鼓以手击之在修仁境东

  自晓村而南皆猺所居又有秀里金峒诸猺不与民通在昭平东北有南峒猺西北有古皂岭阻立

  龙花州等猺皆以山寨命名男女花布裹头女以花布縁领束花带著花裈在永安有剃头长发过

  山三恭城附县八村民獞杂处在贺县就编户者为熟獞性驯远者为生獞性悍在荔浦

  者来自柳庆古田散居咸亨通津四里状貌服俗颇与猺同修仁正西老县村至寨堡为石墙汛去

  汛五里曰头排至五排十排自石墙西而南曰九排七排八排六排皆獞人性愚悍类北獞服饰亦

     略同昭平恩来里 之北 陀九 冲盐山獞人聚处其中俗淳𣾴在永安 与民 杂处 男女歌唱昏聘用槟

     榔病 则屠牛赛 鬼狑 荔浦 溪峒中有 之俗与猺 异而性凶 很








                       纂修官臣李绍昉恭 纂臣蒋立镛恭 纂

                       提调官前总纂郑绍谦恭覆辑

                       前校对官奚光凯恭 校

大清一统志

 梧州府在广西省治东南八百里东西距二百三十里南北距六百三十五里东至广东肇庆府

  封川县界四十里西至浔州府平南县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广东高州府信宜县界四百二十里北

  至平乐府贺县界二百十五里东南至广东罗定州西寕县界二百六十里西南至郁林州北流县

  界三百九十八里东北至广东连州阳山县界四百八十里西北至平乐府昭平县界一百五十里

  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三百六十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徼外地周为百越地后为楚地

  战国策苏秦说威王曰南有苍梧即此秦属桂林郡汉初属南越

  封其族赵光为苍梧王即此元鼎六年置苍梧郡元封五年

  交阯刺史治后汉建安末属交州交广春秋建安十五年交州移

  治番三国吴分属广州晋及宋齐因之隋平陈罢

  郡为苍梧县属苍梧郡时郡治封川武德四年始置

  梧州天宝初曰苍梧郡乾元初复曰梧州属岭南

  道五代初属楚周广顺元年属南汉宋亦曰梧州

 苍梧郡属广南西路元至元十四年置安抚司十

  六年改梧州路属广西道明曰梧州府属广西布

  政使司

 本朝因之属广西省旧领州一县九雍正三年升郁林为直隶州以博白北流陆川

  兴业四县属之今领县五

   苍梧县附郭东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三百十里东至广东肇庆府封川县界四十里西至

   藤县界二十五里南至岑溪县界九十五里北至平乐府贺县界二百十五里东南至广东罗定州

   西寕县界七十五里西南至藤县界五十四里东北至广东肇庆府开建县界一百九十五里西北

   至平乐府昭平县界一百八十里汉置广信县为苍梧郡治后汉至陈因之隋开皇中郡废改县曰

   苍梧大业初属苍梧郡唐武德四年于县置梧州五代及宋因之元为梧州路治明为梧州府治

   本朝因之藤县在府西六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五里南北距四百四十里东至苍梧县界三

   十五里西至浔州府平南县界一百三十里南至容县界一百七十里北至平乐府昭平县界二百

   七十里东南至岑溪县界一百九十里西南至平南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苍梧县界六十里西

   北至平乐府永安州界一百四十里汉猛陵县地晋升平五年置永平郡治安沂县领夫寕县刘宋

   因之南齐徙郡治夫寕梁兼置石州隋平陈郡废改州曰藤州县曰永平大业初改州曰永平郡唐

  武德四年复于永平县置藤州贞观初改县曰镡津天宝初改藤州曰感义郡乾元初复曰藤州属

  岭南道五代属南汉宋亦曰藤州感义郡属广南西路元曰藤州属广西道明洪武五年省镡津县

  入州十一年改州为藤县属梧州府 本朝因之容县在府西南三百二十里东西距九十

  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东至藤县界六十里西至郁林州北流县界三十里南至广东高州府信宜

  县界一百里北至浔州府桂平县界七十里东南至岑溪县界六十里西南至北流县界七十八里

  东北至浔州府平南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浔州府桂平县界七十里汉合浦郡合浦县地晋武

  帝析置荡昌县属合浦郡宋齐因之梁改置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隋平陈郡废改县曰奉化开皇十

  九年又改曰普寕属永平郡唐初改属铜州寻属容州元和中移州来治属岭南道干寕四年升寕

  远军节度使五代属南汉宋仍曰容州普寕郡属广南西路元为容州路寻降为州属广西两江道

  洪武十年省普寕县入州复改州为容县属梧州府 本朝因之岑溪县在府西南一百

   八十里东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五里东至广东罗定州西寕县界一百二十里西至

   容县界六十里南至广东高州府信宜县界一百十里北至藤县界十五里东南至西寕县界八十

   里西南至容县界六十里东北至苍梧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藤县界二十五里汉猛陵县地梁

   置永业郡寻改为县后省隋开皇十六年复置永业县属永熙郡唐武德四年析置龙城县兼置南

   义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属南建州二年复置义州五年州废县仍属南建州六年复于县置义州天

   宝初改州曰连城郡至德二载改龙城县曰岑溪乾元初复曰义州属岭南道五代属南汉宋太平

   兴国初改曰南仪州熙寕四年州废以县属藤州元因之明洪武十一年改属梧州府 本朝因之

   怀集县在府东三百六十里东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东至广东肇庆府广

   寕县界一百里西至肇庆府开建县界七十里南至肇庆府德庆州界七十里北至广东连州连山

   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广寕县界六十里西南至肇庆府封川县界一百三十里东北至连州阳

  山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平乐府贺县界九十里汉南海郡四会县地晋元熙中析置怀化县属

  新会郡刘宋元嘉中改置怀集县属绥建郡齐以后因之隋改属广州唐武德五年于县置威州贞

  观初州废属南绥州十三年属广州五代及宋因之元至元十五年属贺州明洪武九年改属梧州

  府 本朝因之

 ︹形势︺地总百越山连五岭居百越五岭之中连九

  疑七泽之胜方舆胜览唇齿湖湘襟喉五羊宋邱翔苍梧郡赋

  南控容邕西顾桂柳东应广肇于以坐制诸蛮

  府厅壁记

 ︹风俗︺人性轻悍俚人质直尚信诸蛮勇敢自立重贿

  轻死隋书地理志新寕多俚獠善为犀渠藤州俗以青

  石为刀剑如铜铁法妇人亦为环以代珠玉南仪

  州俗不知岁唯用八月酉日为腊长幼相贺以为

  年初寰宇

 ︹城池︺梧州府城周四里有奇门五三面环濠北倚山险宋开宝元年建明代屡修 本朝

  顺治十五年康熙六年正十年重修 苍梧县附郭藤县城周二里有奇门四东北临

  江西南以塘为池明成化二年建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修雍正元年乾隆六十年重修容县

  城周二里有奇门三池广五丈唐旧址成化四年改建嘉靖万历间修岑溪县城

  周二里门二明成化十年筑万历二十六年重建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怀集县城

  周五里有奇门四池广三丈明成化四年甃砖本朝顺治十六年康熙四年雍正二年重修

 ︹学校︺梧州府学在府城东门外宋绍兴二十二年 本朝顺治十三年重建康熙二年

   修三十五年乾隆三十四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三名旧额十八名乾隆三十年増五名苍梧

   县学旧在府学右后圯明成化间迁建于府学内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复迁建于城东门内

   旧址五十八年重建乾隆二十五年修入学额数二十名藤县学在县南学岭之麓元至顺

   三年建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修雍正八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容县学

   在县治西南明初因元故址建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修乾隆二十年六十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

   岑溪县学在县治北明天启元年改建 本朝顺治十五年修康熙八年雍正四年乾隆

   二十八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怀集县学在县治东明初因宋故址建 本朝顺治十四

   年修康熙十八年雍正三年乾隆二十八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名𮞉澜书院在府治东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建旧名𮞉澜改名茶山雍正三年重建更题曰传经十二年仍更今名乾隆

   三十四年修鼓岩书院在府城北 本朝乾隆二十五年建三十四年修绣江

  书院在容县治西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重建藜经书院在岑溪县治内 按旧志

  载梧州府有梧山书院东湖书院容县有勾漏书院藤县有三元书院岑溪县有文昌书院怀集县

  有文昌书院今并废谨附记

 ︹户口︺原额人丁二万六千二百五十五今滋生男妇大小共六十八万七千三百八名口计一十二

  万六千三百二户

 ︹田赋︺田地一万一千七百五十九顷三十六亩二分有奇额徴地丁正杂银五万三千七十五两二

  钱六分八釐遇闰加徴银一千四百二十八两二钱五分二厘米五万五千一百六十五石七斗五

  升九合五勺

 ︹山川︺大云山在苍梧县东三里自桂林来蜿蜒高耸郡之主山也有旗鼓二山夹峙左右上

  有扶虎岩亦名大虫山搜神谓扶南王范寻养虎于此有犯罪者投与虎不噬乃赦之故名又云盖

  山在县东二里即大云分支金石山在苍梧县东三里相近为阜民山下有嘉鱼池

  霄山在苍梧县南隔江二里旧名火山寰宇记火山直对州城隔桂江水岭表录云大毎三五

  夜一见于山顶如野烧广十丈馀食顷而息或言其下水中有宝珠光照于山如火上有荔枝四月

  先熟以其地𤍠故谓大山方舆胜览或言越王尉陀藏神剑于山阿故深夜腾光其下水深无际有

  兽名云麖三足郡有灾祥则先鸣苏山在苍梧县南八里宋苏轼南谪尝泊舟山下因名

  铜镬山在苍梧县南一百里与广东西寕县接壤石壁嶙峋四面陡绝路通一线山顶平旷

  有池石英山在苍梧县西桂江上屹峙水滨地产石英宋时充贡下有灵泉明正德间

  立关其上名石背立山在苍梧县西十五里东临大江山坂平衍西极险厄有径通藤县山

  下有三公坡明成化初督臣韩雍讲武于此印山在苍梧县西北三十里其形如印特立水

  塘中塘曰大印塘通星山在苍梧县北六十里元和志汉刘曜为太守尝登此山仰观星

   象因号通星山东山在藤县东绣江隔岸蜿蜒秀丽翼拱城邑旧传唐李靖南征尝驻师于此

   上有卫公祠南山在藤县南二里绣江南岸山势耸秀顶平如底上有杏坛松崖竹坞芹涧

   皆具胜㮣相接者曰石壁山崖峦相倚下瞰绣江石色皆赤亦名赤壁石人山在藤县南

   三里峭绝临渊下有龙窟山半巨石屹立远望如人龙骧山在藤县南六里数峯耸列下临

   清流相传晋龙骧将军陈隐尝驻兵其下白藤山在藤县南百里峭拔崎岖路通容县多产

   白藤县因以名灵山在藤县南百馀里崖石险峻路径悬绝中为SKchar2蛮巢穴设兵戍守

   刀山在藤县西南一百里窦家寨北岧嶤峻绝猿猱不能逾明万历初刬石为磴南通容县取

   径甚登屿山在藤县西十五里二峯对峙江中苍翠相望刑若螺髻又大燕山在县西

   三十里临绣江六爻山在藤县西八十里临江山形六叠宛如卦爻山足有十二矶络绎相

   属与白马堡对峙谷山在藤县西北五里隔江一名西山高冠诸峯状如列屏诰轴

   山在容县东十里与挂榜山连峙锁绣江下口天塘山在容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周二

   百馀里南接广东高州府信宜县界上有塘旱潦不増减又有石窍出泉下潴为池分九派汇于渭

   都峤山在容县南二十里高三百馀丈上有八峯曰兜子马鞍八叠云盖香𬬻仙人中

   峯丹灶中峯有崖曰中宫而八叠视诸峯最高秀有南北两洞南洞宽坦北洞差狭皆虚爽道书以

   为第二十洞天石梯山在容县南一百三十里路出高州磴道险狭如梯上下大容

   山在容县西北二十五里高五百馀丈周千馀里其山𮞉阔无所不容故名盛夏有霜分九十九

   涧凡藤容北流兴业郁林高浔诸州县皆分据其麓凌云山在容县东北十五里山产斑竹

   丁郎山在岑溪县东三十里以汉孝子丁密而名下有孝感泉或讹为丁兰山一名蝴蝶山

   黄陵山在岑溪县东一百里路接广东西寕县界皇华山在岑溪县南一里

   瓮山在岑溪县南十里高耸峻特云迷必雨都盘山在岑溪县南二十里层岚叠嶂

   一名马岭山又名罗山寰宇记小有冷泉饮者愈执病天堂山在岑溪县南四十里旧置

   营于此又将军山在县南六十里亦有营壁故址凤凰山在岑溪县南一百三十里刑势

   邓公山在岑溪县西南十里稍西为云松山冷水山在岑溪县西南二十里与

   佛子山相拱峙势如张翼环护县治西泷山在岑溪县西七里下临清流上有石穴居民每

   避寇于此峭壁数千寻下为石矶波涛澎湃水声如雷为岑水口乌峡山在岑溪县西北

   十里壁立万仞为岑之门户白石山在岑溪县北十里山多白石东连乌峡西接石人

   石泷山在岑溪县北十五里大石连江至此不通舟揖高城山在岑溪县北二十二

   里蟠结高远有巨石屹立如人又名石城岭明统志作高城岭又有马头大富登高三岭皆极险峻

   周公山在岑溪县东北七十里与周婆山相对崎岖险恶猺獞所居要峨山

   溪县东北一百里水流为义昌江戴帽山在怀集县东百里烟岚日覆其顶状如冠缨相

   近者曰梅子山壁立如削梅树丛生与广东广寕县分界天马山在怀集县南五里石出涌

   泉明万历十年凿石开甽引水灌田笔架山在怀集县南一百二十里三峯并峙高插云汉

   又十里为登仙山云头山在怀集县南一百四十里两峯相并常有云气出没其间

   鹤山在怀集县西南五十里时有白鹤栖止哆啰山在怀集县西南六十里哆啰水

   出其白厓山在怀集县西南八十里险峻盘曲山多白石一名蓬厓山忠谠山

   在怀集县西六十里灵异耸拔山麓有三潮崖清水山在怀集县西六十里泉流清澈又十

   里为花石山峯峦错立石多五采金鹅山在怀集县西七十里群峦叠翠下有流水河中

   兰峒山在怀集县西北八十里抚猺所居松柏山在怀集县西北八十五里

   山多松柏四时耸翠旧有营垒驻兵防守牛栏山在怀集县西北九十里山顶路通贺县

   黄姜山在怀集县北七十里明末设营山口防守亚帅山在怀集县北九十里

   岳山在怀集县北一百十里高出众山上有龙潭久旱不涸山腰有铜钟一铁钟一刘宋时所

   铸山麓出温泉冬日可浴将军山在怀集县北一百二十里两峯峭拔又十里为满洞山高

   亘平衍顶有天池天堂岭在藤县东南百馀里高数百仞上有天池罗幔岭

   县西三十里高四五里周围如列帐岭巅广袤十里有陂塘村落土地沃饶都榜慕寮二水皆发源

   真武岭在容县北二里又名北灵山金牛岭在容县北二十里雄峻秀拔为

   邑后通天岭在岑溪县东南三十里蜿蜒高峻路通广东西寕县界又白𧰼岩在县东

   二十里石穴巉岩扣之有声登云岭在怀集县北八十里岭头云雾常凝结不散又黄茆

   岭在县北百里黄甲水出其下鹤飞冈在苍梧县西石英山左寰宇记作鹤奔冈朝台

   冈在苍梧县西北六里相传刘宋时郡守筑台山上每朔望率僚佐望阙而拜金鸡岩

   在苍梧县东四里石壁峭拔泉出峡中甚清冽为游观之地大燕岩在藤县西三十里雄

  伟秀丽下瞰大江四门岩在怀集县西五十里平地突起高数百丈状如覆钟四面有门

  高一丈中容百人石乳下垂凝为石柱者八为莲花者一亦名花石寨岩之东为冲天岩又东与望

  岳游仙二岩相连岩之北为莲花道士云女天马诸岩皆高插云汉宏敞玲珑各得其胜朝岩

  在怀集县西八十里岩口幽窄中甚明敞其西南三里曰燕岩石峯峭拔洞口高敞容数百人中多

  燕巢故名赤水峡在藤县东六十里峡南有岩高五十馀丈相传李白过此谓之李白岩峡

  与岩相对壁立一水中流林木蔚然岚气朝夕不散中有金环滩大庙峡在怀集县东南

  百二十里接广东广寕县界怀溪永固二水合流于此名广寕水口大江自浔州府平南县流

  经藤县北又东经府城西南隅与桂江合又东入广东封川县界在藤县名藤江在府南名大江即

  古郁水也水经注郁水东迳猛陵县浪水于县左合郁溪乱流迳广信县元和志郁水南去苍梧县

  八里寰宇记镡郁江口在藤州城下出辰州镡岭流经是郡旧志江自平南县白马塘入藤县境为

   藤江至县西六十五里合𪷟江复东流经县城北过龙潭湾绕城东与绣江合又东南入苍梧境汇

   诸小水流至城西南隅合桂江水势愈盛故曰大江东流达封川界又都榜岭水在藤县西六十里

   慕寮江在县西十里四培江在县东北七里白石江在县东十七里皆流入藤江安平江在苍梧县

   西七十里须罗江在县西南六十里长行江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皆流入大江桂江

   梧县西北自平乐府昭平县流迳县境入大江即古漓水也汉书地理志零陵县漓水东南至广信

   入郁九域志苍梧县有桂江旧志桂江一名府江至府城西南入大江又龙江在县西北三十里峡

   山水在县北二十里俱南流入桂江思良江在苍梧县北二十里源出大迳山西南流入桂

   江寰宇记思良江一名多贤水中有鳄鱼义昌江在藤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岑溪县东北

   要峨山西流经县界入绣江濛江在藤县西北五才里其上流有二一出浔州府平南县一

   出平乐府永安州二水合注于五屯所之东又名五屯江东南流入藤江又有牛皮江在县北九十

   里源出苍梧县界西南流入濛江绣江自郁林州北流县流经容县南名容江又东北迳藤

   县东南为绣江旧志江源出广东高凉峩石山经北流县绿蓝山东南流入容县境至县西接思贺

   江流迳县西南接渭龙江绕城渐折而北接思登江汇波罗江北流入藤县境经窦家寨接思罗江

   水复北流汇潘洞皇华义昌诸水直入藤江波罗江在容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天塘山西

   北流入容江渭龙江在容县西南七里源出天塘山流至龙分山支分为九一向罗龙一

   向古邓一向庆垌一向都代一向侥仪一向六霍自东而西合流为一名渭龙入于容江其三别出

   思登江在容县北五里源出大容山东南流入容江思罗江在容县北四十里源

   出大容山流入藤县界经窦家寨入绣江南渡江在岑溪县南源出广东信宜县之木岭峡

   流入县东南境经平河南渡司又西北入绣江泷底江在岑溪县南源出县东南凤凰黄陵

   二山及西寕县排埠西流名竹子河又西合大峒水乌峡水绕城南经皇华山麓为皇华江至县西

   北石泷山水行石隙中舟不能下陆行里许复可行舟故曰泷底又西北至藤县界入绣江又大峒

   水源出大峒镇乌峡水源出乌峡山俱入泷底江潘洞江在岑溪县西南二十里源出县

   西凤凰山西流入藤县界合绣江东安水在苍梧县东北四十里源出上水猺绕县境东

   北又南迳封川县界入大江甘峒水在怀集县南十里源出登仙山北流数十里歧为二

   一北流入怀溪一为菩提水𮞉流出獞家陂又北入怀溪怀溪水在怀集县西南源出齐岳

   山合黄甲佛灯二水南流经县西汇马寕西庙石龙诸水复南流绕县西南接宿汨下二水东流

   至城南汇甘峒菩提诸水又东合桃花水又经县东南大庙峡合永固水入广东广寕县界黄甲水

   在县北三十里源出黄茅岭佛灯水在县北七里源出登云岭皆西南流入怀溪马寕水在县西五

   十里源出齐岳山东南流入怀溪西庙水在县西五十里源出清水山石龙水在县西四十里源出

   金鹅山皆东流入怀溪宿汨水在县西南五里源出忠谠山东北流入怀溪下水在县西南二十

   里源出登仙山北流入怀溪哆啰水在怀集县西六十里源出忠谠山自哆啰山由石壁

   深潭流经朝岩燕岩南流入广东开建县界合金庄水桃花水在怀集县东北五十里源

   出戴帽山西流至县东三十里汇象角水西南流入怀溪又永固水在县南八十里源出蓬厓山至

   大庙峡入怀溪曰广寕江口龙潭湾在藤县北江中亦曰镡津潭深无际传有龙潜其下

   稍西有龙巷石垒壁崚嶆巨者纵广数丈参差不一中若永巷平滑如砥亦传为龙游处系龙

   洲在苍梧县东七里大江中亦名七里洲一峯皂立林木深秀江涨时洲独不没亦曰浮洲

   洲在苍梧县西南七里大江中纵三十里横三里上有山林池泽居民颇繁自此而上有思化洲

   思恩洲俱在大江中居民差少于长洲褟洲在藤县东十五里又东三十里为托洲皆在江

   中纵横各数里有陂池田舍居民稠密党洲在藤县西二十里中流一峯屹峙高数百丈又

   有思礼黄陀等洲居民勤力树畜生产颇繁鳄鱼池在府城东搜神记云扶南王范寻养

  鳄鱼十头犯罪者投之不噬则赦之即此明时韩雍改名嘉鱼池放生池在府城东南由

  大江横流潴为池入回澜堤逆流绕城南而西北注于桂江温泉在容县南五十里石开二

  窍东窍寒日可浴西如沸汤又有温泉在怀集县东二十里路旁有泉宽五尺许四时不竭冬日可

  冰井在苍梧县东寰宇记冰泉在城一郡人民皆饮此水唐大历三年容城经略使元结

  撰冰泉铭云与火山相对故命之曰冰泉

 ︹古迹︺猛陵废县在苍梧县西北汉置属苍梧郡晋宋齐因之隋省入豪静县唐复置改曰

  孟陵元和志县南至梧州水路九十里武德四年复置属藤州贞观八年改属梧州寰宇记萧铣僭

  号于此改置孟陵县宋开宝四年并入苍梧县感义废县在藤县西隋书地理志永平郡

  淳民县开皇十九年置唐书地理志藤州感义县本淳民县武德七年改名寰宇记开宝初并入镡

  津废县在藤州南九十里镡津废县在藤县北隋曰永平唐曰镡津旧唐书地理志藤州

  镡津汉猛陵县地唐书地理志藤州初治永平无镡津贞观后更置寰宇记开宝六年移藤州于大

  江西岸理镡津县城邑考旧城在大江之南绣江之北县志城东隔江有古藤州在胜㮣坊又有废

  燕州在县东五里今遗址犹存宕昌废县在容县西晋武帝析合浦置荡昌县宋齐因之

  后废唐武德四年复置曰宕昌属容州建中三年改属禺州唐末废又新安废县在县西北唐武德

  四年置属铜州寻属容州贞观十一年永业废县在岑溪县东梁置永业郡寻改为县

  后省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永熙郡唐初改曰安义至德中复改曰永业宋废入岑溪今县东三十

  里有永业乡龙城废县在岑溪县东二十里唐初置后改曰岑溪宋初迁县于今治

  连城废县在岑溪县东南唐武德五年析龙州之正义县置属南义州宋开宝六年省入

  岑溪又义城废县亦在县东南唐武德五年置乾元中废怀化废县在怀集县东宋书州

  郡志南海郡领怀化县晋安帝立又绥建郡领怀集县本四会之银屯乡元嘉十三年分为县旧唐

  书地理志晋怀化县隋为怀集唐书地理志广州怀集武德五年置威州并析置兴平霍清威成三

  贞观元年州废省三县入怀集旧志怀化废县在今县东二十里今名古城营 按宋书志怀化

  怀集二县分见隋志无怀化似宋时即改怀化置怀集不自隋始也洊水废县在怀集县

  西本南齐洊安县唐改名旧唐书地理志广州洊水汉封阳县南齐改为洊安武德五年于县置齐

  州领洊安宣乐宋昌三县贞观元年省齐州及安乐宋昌二县以洊安属绥州八年改绥州为贞州

  县仍属十三年贞州废属广州至德二载改为洊水元和志洊水县东南至广东七百二十里寰宇

  开宝五年并入怀集县名胜志今县西斤水渡头里许即洊水城旧址永固废县怀

  集县北宋书州郡志文帝分封阳立永固县孝武大明元年省入开建唐初复置属广州开元二年

  省入怀集名胜志今县北务本里有永固峒城基尚存疑即故县寕新旧县在苍梧县

  东南宋书州郡志苍梧郡永初郡国有寕新县吴立曰新寕晋太康元年改曰寕新未几废南齐志

   复有寕新县隋废寰宇记新寕县西接临贺富川二县或曰县在广东封川县境内今县南十五里

   即封川县界戎城旧县在苍梧县西南元和志戎城县东北至梧州二十里汉广信县

   地晋置遂城县隋开皇十一年虞庆则南征顿兵于此改曰戎城县北临西江水旧唐书地理志梧

   州戎城隋县旧属藤州今来属宋史地理志熙寕四年省戎城县入苍梧旧志废县今为戎墟镇在

   府西南二十里有戎墟渡当大江南岸上通长洲义昌旧县在藤县南东晋置安沂县

   为永平郡治齐移郡治夫寕县仍属焉梁更名安基县兼置建陵郡隋废郡以县属永平郡唐初属

   藤州贞观七年改属泰州明年为泰州治又改州曰燕州十八年州废仍属藤州二十三年县废寻

   改置安昌县至德二载改曰义昌宋开宝三年入镡津明正统十二年置义昌巡司成化八年

   旧志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又隋安废县在县南贺川废县在县东南俱隋开皇十九年置属藤州唐

   贞观末并废寕风旧县在藤县西唐书地理志武徳五年置燕州贞观二年增领长恭

   泰川池阳龙阳四县治长恭五年置新乐寕风梁石罗风四县七年更名泰州徙治寕风省长恭更

   池阳曰承恩复以藤州之安基隶之八年徙治安基复为燕州十二年省龙阳承恩十八年州废以

   寕风属藤州后省新乐安基梁石罗风宋史地理开宝三年省寕风县旧志寕风旧县在县 一

   百里长恭废县在县西七十里渭龙旧县在容县西南唐书地理志容州渭龙武德四年

   析普寕置寰宇记开宝五年并渭龙入普寕县废城在容州东十里欣道旧县在容县东

   北即隋安人县也隋书地理志永平郡寕人县开皇十五年置曰安人十八年改名焉唐书地理志

   容州欣道本寕人县隶藤州贞观二十三年更名来属寰宇记开宝五年并欣道入普寕其废县在

   容州东六十里大云楼在梧州东城上白鹤楼在梧州西城上又有独秀楼在州子

   郁秀楼在藤县治东明统志以郁绣二江合流于此因名环翠楼在藤县治

   南明洪武五年建江月楼在藤县治北宋苏轼南迁过此有江月诗后人建楼因名

  意楼在容县治南又逍遥楼在城正南俱宋时建野望阁在容县旧城东北隅

  民堂在梧州东园又有乐山堂在郡圃六贤堂在府城东北宋元祐间建六贤汉陈

  钦钦子元元子坚卿与士燮及其弟壹子𫷷皆梧人浮金堂在藤县衙东山光华堂

  在藤县北与地纪胜在州城外北隅建秦观祠堂刻其画像并其文于石清心堂在容县旧

  州治又有思元堂亦在州治宋守王庆曾立漾月亭舆地纪胜在梧州城东负东山跨鳄

  池水光山色照映左右朗吟亭在苍梧县东明统志中有吕岩像取其朗吟飞过洞庭湖

  之句为名嘉鱼亭在梧州子城西又有凤栖亭在嘉鱼亭四望亭在府城东北又

  览胜亭在府城东南明正统初建南浦亭在藤县城外东隅临江绣江亭

  县城外西南隅舆地纪胜江流横陈前罗都峤诸峯为登览之胜迎富亭在容县城西舆

  地纪胜与沧浪亭相对容俗以二月二日为迎富节因以名其亭万松亭在容县城西北

  明统志唐刘禹锡诗池北含烟瑶草短万松亭下清风满即此面面亭在容县明统志唐元

  结为容管经略使植莲于廨后池因构此亭读书台在梧州西五十里舆地纪胜与赤溪

  山广岩寺相对其上有石如砥俗呼为李白读书台又容县东十五里江南岸亦有读书台两峯峭

  立拥溪东下旧传渔者夜闻山巅琅琅有弦诵声因名龙华台在藤县东南六十里

  略台在容县南门外明统志唐经略使元结尝游玩于此因名今为元武祠焉钓鱼台

  在容县西三里明统志唐刺史韦丹政暇尝钓于此

 ︹关隘︺镇南关在苍梧县南火山上又县东二里有大云关县西二里有扫云关西二十里有

  下岸关关北十里有扬威关县西南二十里有耀武关共为六关俱明督臣韩雍筑以控扼要冲

  水关在苍梧县南大江中明成化六年督臣韩雍请立关榷盐木诸货以充军实旧在驿馆东

  南后移扼大江之要连舟为台随江消长盘诘往来 本朝另设盘盐厂关在税关左马鞍

   关在藤县南二里平南岑溪容县舟道所经之处山径险隘明正统初设门栅嘉靖末圯

   口六湖隘在容县南一百里罗面里又有永丰隘松岭隘俱与广东信宜县交界山僻小

   径险要 本朝顺治二年设有兵汛守黄陵隘在岑溪县东一百二十里又县东有风雷

   隘腰鹅隘铁根隘藤田隘竹兰隘俱路通广东西寕有兵汛守长行巡司在苍梧县东南

   七里旧置巡司在长行乡明洪武二年移置于此今因之又罗粒巡司在苍梧县西南八十里明初

   置今安平巡司在苍梧县西八十里安平乡明初置今因之东安巡司

   在苍梧县北一百四十里东安乡沙村明正德六年置今因之窦家寨巡司在藤县南

   一百二十里旧为窦姓土司今更置流官白石寨巡司在藤县西五十里旧为覃姓土

   司今有巡司藤境猺獞在永顺永化二乡及大黎阳峒大任诸里明成化十三年间就抚输编户

   波罗里大峒巡司在容县东南五十里明洪武十六年置今因之容境猺獞杂处

   所居曰陆便陆青及龙坟鸡笼东叶东瓜石羊横山诸山而石羊最蕃盛俱明万历六年招服

   壁寨巡司在容县西南四十里明洪武三年置今因之上里平河巡司

   在岑溪县东南平河村旧置镇乌峡山下今移于此又县西南有南渡巡司今废武城巡

   司在怀集县东三十里明洪武三年置兼有土副巡司今因之慈乐寨巡司怀

   集县西六十里明初置兼设土副巡司万历十三年移治金鹅在县西八十里今仍徙此戎墟

   镇即故戎城县治距县十五里宋熙寕四年省入苍梧即今地 本朝嘉庆十三年移同知驻此

   赤水镇在藤县东南六十里旧有巡司今裁又旧有褟洲巡司在县东十五里周村巡司在

   县南五十里驿面巡司在县西南六十里俱明正统中置成化间废又思罗巡司在县南一百三十

   里明洪武中置寻废大峒镇在岑溪县东南五十里又东十馀里有北科镇岑境下河大峒

   佛子等村皆SKchar2人所居又六十三山诸猺蟠踞幽僻阻险明万历中督臣凌云翼于大峒镇设参将

  筑城驻守募兵耕屯其地又设连城北科等营镇户七山大营在苍梧县南东连下城西

  接岑藤旧为七山等SKchar2所居故名今于长行须罗乡诸SKchar2设七山大营镇之又石砚九山十二峒老

  君峒六寨诸猺设大塘营镇之而北陀东岸西岸皆獞人所居近皆归化兰峒寨在怀集县

  西北五十里明正统中置巡司今裁县境铜钟古城金鹅松柏诸山为獞之门户三山石田为诸山

  适中各巢穴出没之所明万历十二年讨平猺寇设兵耕守五屯所在藤县西北九十里

  当大藤峡风门佛子SKchar2獞巢穴之所明成化二年都御史韩雍建屯田千户所 本朝为白石寨巡

  检驻府门驿在苍梧县西南门外又有龙江驿在西北三十里龙江口皆水驿旧有驿

  丞后并裁藤江驿在藤县南门外本水驿有驿丞后裁又双兢驿金鸡驿黄甲驿俱又废

  绣江驿在容县西门外又县东北有自良驿皆久裁

 ︹津梁︺太平桥在苍梧县东旧名飞仙明嘉靖时重建覆亭于上改今名浮桥旧有二一

  在苍梧县东七里系龙洲上跨大江一在府西南跨桂江俱明韩雍建今惟铁柱尚存平定

  桥在苍梧县东南一名回龙桥明韩雍建通泰桥在苍梧县西北旧名力木桥放生池

  及濠水俱从此泄入桂江流杯桥在藤县东跨绣江明成化中建旧传苏轼及弟辙游宴于

  岳步桥在藤县东五里跨黄埇江永安桥在藤县西旧名西桥又太和桥在县

  西三十里骆驼桥在容县绣江上当学宫之右亦名龙骧唐刺史韦丹筑久废思登

  桥在容县北五里又县东北有杨湾桥跨思登江杨柳桥在岑溪县北五里泰来

  浮桥在怀集县南跨溪明末连舟为桥上覆以板系以铁索后废 本朝乾隆十一年修复

  登云桥在怀集县西一里五两渡在苍梧县东二十里戎墟渡在苍梧县

  南二十里大江上通长洲即宋戎墟镇武灶渡在苍梧县西南递运所前桂江上

 ︹堤堰︺𮞉澜堤在苍梧县南明万历中郡守陈鉴筑以障放生池水周二里馀绕城如带

   埇陂在藤县南三十里又法冲陂在县西南二十里莲塘陂在县西四十里合水陂在县北四

   水源陂在容县东五里又莲陂在县南二里石陂志县西二里李家陂在县西北五里

   思登陂在县北五里仲塘陂在岑溪县东二里又大塘陂在县东十五里赤水陂在县东二

   十里断河陂在县东三十里獞家陂在怀集县南十里堰菩提水灌田又斥水陂在县西

   四十里金鹅陂在县西五十里官陂在县西六十里东林陂在县西北四十里皆资灌溉

  ︹陵墓︺︹汉︺丁密墓在岑溪县东丁郎山︹三国︺︹吴︺士燮墓在苍梧县西北四里

   ︹唐︺李尧臣墓在藤县南一里葛陂岭︹宋︺李用谦墓在藤县东白石江口

   ︹明︺吴廷举墓在苍梧县东七里

  ︹祠庙︺韩公祠在府治东明宏治时敕建祀都御史韩雍八贤祠在藤县仁夀坊祀唐

   李靖李白宋之问宋苏轼苏辙秦观黄庭坚李光伏波祠在藤县东门外祀汉马援唐武

  德间元使君祠在容县治南祀唐元结以韦丹戴叔伦杜祐王栩配孝感祠

  在岑溪县城东祀汉孝子丁密卫公祠在岑溪县治西祀唐李靖虞帝庙在梧州府

  大云山麓锦鸡岩西 本朝干隆三十五年重建春秋致祭金牙庙在苍梧县东城外祀

  唐尉迟敬德云赞庙在藤县西城外祀唐李世𪟝

 ︹寺观︺冰井寺在苍梧县东冰井侧明建光孝寺在苍梧县东二里云盖山麓广

  法寺在藤县流杯桥右大燕洲旧址白鹤观在苍梧县桂江西岸寰宇记在梧州西隔

  江唐开元中置郑畋以翰林承旨学士谪苍梧太守増修观宇临江建书阁

 ︹名宦︺︹汉︺何敞九江人元始中为交阯刺史苍梧广信县寡妇苏娥将所有杂缯百二十匹欲

  往旁县卖之赁牛车载缯其上暮止鹄奔亭为亭长龚夀所杀逾年未发敞行部宿亭中夜未半娥

  出告敞遣使捕夀考问具服下广信县验问与娥语同收夀父母兄弟皆系狱请并斩以助阴诛报

  喻猛豫章人和帝时为苍梧太守以清白为治陈稚升东汉时为苍梧太守治尚

  清静民化之囹圄恒空陈临南海人东汉时官苍梧太守民有遗腹子为父报怨杀人法当

  死临知其无嗣令其妻侍狱中后产一男郡人歌之︹隋︺裴肃闻喜人炀帝时为永平县丞甚

  得夷人心岁馀卒夷獠思之为立庙于漳江之浦︹唐︺元结汝州人肃宗时为容管经略使

  身谕蛮豪绥定八州民乐其教立石颂德王翃晋阳人大历中为容管经略使初蛮獠梁崇牵

  等据容州前经略使侨治藤梧翃曰我容州刺史安可客治他所必得容乃止出私财募士有功者

  许署吏于是人自奋不数月斩贼帅欧阳珪因至广州请节度使李勉出兵并力勉不许翃曰愿下

  书州县阳言以兵为助冀借此声成万一功勉许诺翃乃移书义藤二州约皆进讨卒破贼擒崇牵

  等悉复故地李晓庭藤州刺史大历四年与容州刺史王翃相结讨贼引兵克复容州

  戴叔伦金坛人贞元初为容管经略使绥徕夷落威名流闻其治清明仁恕多方略所至称

  韦丹万年人元和初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

  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崔方实元和十年容州

  兵马使破蛮贼黄探平其窟穴献俘以闻宪宗嘉之蔡少卿容管经略左押衙兵马使破黄

  贼堕折妖巢收复故地谢肇广明元年容管经略使讨平叛卒诏书嘉之郑畋

  人咸通中为梧州刺史交广邕南兵旧取岭北五道米往饷之船多败没畋请以岭南盐铁委广州

  节度使韦荷岁煮海取盐直四十万缗市䖍吉未以赡安南罢荆洪等漕役军食遂饶李复

  为容州刺史兼本管招讨使先是西原乱吏获反者没为奴婢长役之复至使访亲戚一皆原纵

  ︹宋︺田守素龙门人太祖时知容州兼本管诸州水陆转运使先是部民有逋赋者或县吏

  代输或于兼并之家假贷则皆纳其妻女以为质守素表其事即日降诏禁止洪湛上元人端

  拱初知容州容有戍卒谋窃发者湛侦知亟收斩之陈执中南昌人咸平中知梧州上复古

  要道三篇真宗异而召之郎简临安人真宗时知藤州兴学养士一变其俗藤自是始有举进

  梁适东平人康定中知梧州五岭自南汉时民间折税已重转运使以调不足复欲折之

  适为奏免李亨伯龙溪人绍圣二年知梧州兴学劝士有政声萧盘宣和间权知梧

  州军事课农桑兴学校百废具举暇则引诸儒饮射读法有古循吏风陈宇莆田人绍兴间

  知梧州岁旱手写救荒十馀事行之属县商米四集人以不饥郡留六万馀斛建炎盗起増额且半

  宇累疏得仍旧流亡来归SKchar2獞帖然蒋南金吴郡人嘉定中知容州兴学校立贡院在任三

  年日以教养为事未尝有逸游之举谭惟寅高要人淳祐中知容州建思贤堂纪元结等五

  贤善政效其行事赵若铣咸淳中知容州叛贼杨先攻城若铣与战力屈死之︹元︺朱

  国宝宝坻人至元间以管军万户镇守梧州路安抚司事开诚示义招降黎民蛮峒文魁

  衡阳人至顺中知藤州时经寇乱城邑荡然魁始立州治修城隍建学校政化大行冯思贤

  乐城人至正间知藤州律身廉洁御下宽简民为立德政碑︹明︺王清洪武初容州同知时

  经寇乱民不聊生清缮城隍立学校劝农桑升本州知州何源吴江人洪武十年知梧州府岁

  饥僚属议请赈源曰自梧达京师八千里待请民死久矣即发廪(“㐭”换为“面”)赈济全活者众龙韬

  人成化间知容县容自洪永间屡经寇变民病额输得韬奏请蠲旧额五之三民困稍苏翁万

  达揭阳人嘉靖中知梧州府时咸寕侯仇鸾镇两广纵部卒为虐万达缚其尤横者杖系之阅四

  年声绩大著陈鉴石屏人万历四十五年知梧州府梧城大火公私俱毁民皆露处鉴徒步

  赈恤申法令以戢奸宄民得复所修龙堤浚鳄鱼池潴水以便民邦鹤庆人万历中

  任怀其县值猺寇谢龙崖作乱邦才单骑入嘉峒营以计擒斩之

 ︹本朝︺沈伦景陵人顺治八年知梧州府时梧疆初辟伦招徕安集大兵经由郡邑悉心经理纤

  毫不扰民间后值李定国寇梧力竭城陷不屈而死张继曾贵州人顺治十三年以仪制司

   郎中为梧州府知府摈绝馈献时兵戈未靖事日殷繁继曾请免杂派减差役民困得甦三年卒于

   官仆从仅二人囊箧萧然阎玫正定人顺治十四年任梧州推官巡按田昇龙行部知玫刚正

   檄与相随按逮积蠧论如律时镇标占据城中民屋玫言之昇龙疏请给还民得复业刘广

   国潜江人顺治十四年知岑溪县地经土镇残害频年不耕民采蕨充食广国为给牛种俾垦荒

   田县粮不满五百石而逋者皆穷民广国不忍催科遣家人归取金代偿之陈纬临胊人顺

   治十八年知苍梧县慈惠廉洁精敏敢为有巨豪以奸事行毒杀一儒生纬鞫得其实狱具寻为有

   力者贿释之纬立取置之法人皆称快再期卒于任箧笥萧然杨廷耀辽东人康熙四年任

   梧州通判土贼唐三蛮等屡劫官饷廷耀捕斩之盗患遂息分榷梧关刊定税货则例按往来船户

   人给一纸吏役乃不敢苛索署容县事李定国馀党窜踞大荣山连接猺獞廷耀以计擒逐远近帖

   罗文举永定人梧州守备康熙十四年寇犯藤县奉调应挼奋勇杀贼陷阵死事

    闻   诏赠官予祭葬余镶绍兴人任容县大峒司巡检康熙丁丑广东贼禾仓二乌

   肉蛇啸聚岑溪六垢山甫约期会剿而贼劫古例村镶率兵追至六垢杀四贼贼设伏山间镶力战

   张义新兴人康熙四十三年知岑溪县廉介自持革排门月夫诸例以除民累讼者即日

   剖断胥役无能为弊张若霈桐城人康熙六十年由同知治中迁梧州府知府团练乡勇严

   饬保甲盗贼屏迹梧州有榷税之厂往往因縁为奸若霈处膏不润商贾称便雍正十年祀名宦

  ︹人物︺︹汉︺陈元苍梧广信人父钦习左氏春秋元少传父业为之训诂建武初与桓谭杜林郑

   兴俱为学者所宗时议欲立左氏传博士范升以为左氏浅末不宜立元诣阙上疏与升相辨难凡

   十馀上卒立左氏学元以才高著名辟司空李通府时大司农江冯上言宜命司隶校尉督察三公

   事下三府元上疏言不宜使有司有察公辅之名帝从之通罢元复辟司徒欧阳歙府数陈当世便

   事及郊庙之礼以病去子坚卿有文章丁密岑溪人性清介非家织布不衣非已耕种不食

   毫发之馈不受于人父丧庐墓有双凫游庐旁小池见人驯伏后遭母丧复庐墓三年双凫复至人

   以为孝感顿琦苍梧氏居母丧独身筑坟历年乃成手植松柏成行哀毁逾制有飞凫白鸠栖

   息于庐间申朔苍梧人性廉慎终身不绮纨举孝廉为九真都尉后击贼有功邓盛

   氏为秭归令闻母病解印绶决去及归母卒居丧尽礼太尉马日殚嘉其孝行寻为太尉诸曹掾时

   彭城相左尚以赃获罪三府椽属考验逾年不竟更选盛覆考盛至狱沐尚解械赐席尚感盛至意

   即引笔具对时人语曰淑问得竟皋陶邓盛衡毅苍梧氏少员勇略与同郡钱博皆为太守

   吴巨所信用建安末巨为步骘所杀毅念部曲旧恩且骘之来非汉命乃兴军逆骘于苍梧高要峡

   口与战骘几败会毅少𨚫骘乘之遂溃毅与众千馀人皆投水死︹三国︺︹吴︺士燮

   广信人父赐桓帝时为日南太守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历迁交阯太

   守献帝赐燮玺书进绥南中郎将督七郡领守如故时道路断绝而燮不废职贡诏拜安远将军封

   龙度亭侯建安十五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加燮左将军复迁卫将军封能编侯燮体气宽厚

   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在郡四十馀年卒士壹

   初为郡督邮辟司徒府黄琬为司徒甚礼遇董卓作乱壹亡归乡里燮表壹领合浦太守次弟䵋九

   真太守弟武海南太守兄弟并为列郡当时贵重百蛮震服︹唐︺李尧臣镡津人贞观中

   进士累官至交州刺史赐其里门曰登俊︹宋︺陈坦然苍梧氏景德中宜州兵杀守将胁判

   官卢成均以叛攻象州坦然以成均同郡单骑射书贼围为陈祸福贼分党南掠趋容县境坦然复

   抵贼垒谕降之后佐桂州幕仕至殿中丞潘盎苍梧人皇祐中侬智高陷邕乘胜至苍梧召盎

   问曰吾欲奄有岭南为王何如曰殄灭不久何王之有智高大怒遂害之盎容色不改李用

   谦藤县人绍兴初历侍御史司谏著直声上时政十六事切中利病后官国子祭酒诸生服其学

   行从子奉政知和州论割弃唐邓海泗四州与金人和不可累官翰林学士︹元︺封履孙

   容县人天历间进士为藤州学正迁知邕州以廉明著子盛甫善古文词著有容州人物记

   天锡岑溪人博学多才以贾似道当国不应试︹明︺李观智苍梧人永乐中由举人累

   官至广东岭西道景泰中蛮寇起巡抚王翺以观智谙土俗委之抚谕大藤诸寇悉降宋钦

   苍梧人永乐间由举人累官至湖广参议正统十四年麓州乱尚书王骥西征钦督饷不避艰险历

   官湖广布政致仕天顺六年寇陷梧州钦骂贼遇害吴廷举苍梧人成化进士正德初历广

   东副使条奏太监潘忠二十事语侵刘瑾诏下狱几死戍雁门瑾诛复官擢副都御史时寕王宸濠

   蓄异志廷举陈江西军政六事为豫防计世宗初累升南京工部尚书卒谥清惠弟廷弼宏治举人

   廷举下狱瑾禁勿通饮食廷弼窃馈饷之廷举荷校吏部前廷弼卧其械下刑部主事宿进为奏记

   张彩乃得释甘思忠苍梧氏性至孝母卒庐墓三年闻陈献章讲学往从游都御史林廷

   选荐授藤县丞余全藤人性至孝成化间贼陷城执其母去全持金赎之贼索无厌全乞以身

  代母遂被杀而母得脱霍荣藤氏正德间举于乡庐墓尽礼娶瞽妇终身不置妾置义田以

  恤宗族知阳江县以礼义谕贼贼为解散

 ︹本朝︺曽士扬苍梧人性聪颖少举于乡潜心程朱之学训迪后进肃然有规矩虽燕居必盛

  服端坐隆冬酷暑手不停披郡邑乘多其手辑张尔修苍梧人性至孝父早卒以力养母折

  节读书固穷不𮥠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叛伪镇蜂起其婿高熊徴屡以乡兵破贼贼恨之岑溪陷尔

  修绝粒死高熊征岑溪人顺治副贡康熙十三年吴三桂构乱孙延龄叛据广西远近震詟

  熊徴为平滇三䇿并讨贼檄献总督金光祖伪总兵陈士龙据岑熊征集乡勇斩之游击唐凤来镇

  守请熊征共商机宜屡破贼兵擒斩伪总兵林万胜孙容客等又随凤赴肇破贼于封川擒伪总兵

  吴天伟大将军傅宏烈复梧州署熊征团练同知寻补授桂林府教授继调思明后擢知井陉县会

  广西巡抚彭鹏至廉知熊征守城破贼事特疏荐之授两浙盐运使李茂岑溪人康熙十三年

  吴逆叛乱茂鼓励乡勇杀伪总兵陈士龙民赖以安后贼踞岑溪茂被执奋恨而死覃石长

  怀集氏康熙时其母被虎攫去石长奋击虎虎弃去复回顾以身当之母子得全锺大器

  怀集人庠生父早故母李氏多疾躬事汤药不假手僮婢三十馀年如一日及母卒建祠屋测肖父

  母像祀之廖标岑溪人举于乡有孝行居丧三年不饮酒食肉时郁北遭兵后难民无所归标

  辄收食之并赎还子女之被掠者

 ︹流寓︺︹宋︺秦观高邮人徽宗立由雷州放还至藤州出游华光寺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索水欲

  饮水至笑视之而卒高登漳浦人以忤秦桧编管容州谪居授徒家事不以介意

 ︹列女︺︹明︺廖绍禄妻阮氏苍梧人少寡家贫纺绩抚孤邻舍火起延烧及夫柩氏恸

  哭愿与俱焚天忽反风火至门而灭高翀妾覃氏岑溪人崇祯末从翀避寇岑溪翀与

  妻相继卒遗孤幼弱覃孑身守志纺绩课读子得成立乡里称其志节潘聪妻傅氏

  怀集人夫客死氏誓曰吾必从地下遗骸归潜缢于寝邑人为建节妇祠谭氏女怀集人名

  显姑山寇劫其家见显姑有殊色掠之去投石桥下死李洪嗣妻梁氏怀集人崇

  祯末贼破寨氏被掠引颈就刃不受污时称其烈

 ︹本朝︺陈齐孟妻诸氏苍梧人未嫁而夫卒氏奔丧誓死不再字一日迎其母至家曰

  儿死在旦夕恨未遂孝养之志耳言毕入室端坐而逝距其夫死八年及葬榇至夫墓忽自坠遂合

  罗文灿妻冯氏名秀琼苍梧氏幼喜读书未嫁夫卒琼易服求奔丧父不许琼

  退泣私语婢曰我志已决湘君招我矣是夕出门投大江死苏祚灏妻甘氏

  人夫亡守节康熙二十一年 旌谭清祥妻吴氏藤县氏夫亡守节与同县苏嗣

  陆妻胡氏均雍正十三年 旌罗二酉妻苏氏岑溪氏夫卒无子氏勤织絍养舅姑

  虽菜羮疏食每旦必携至夫墓所同县李蕃春妻高氏廖言恒妻李氏均雍正年间 旌谭现

  茂妻李氏苍梧人年二十四守正捐躯乾隆三十一年 旌同县梁豆祚妻易氏苏汝梗

  妻覃氏黄赞妻黎氏均乾隆年间 旌黄懋文妻陆氏藤县人守正捐躯乾隆五

  十五年 旌同县陈汝瑾妻苏氏陈嗣实妻唐氏均乾隆年间 旌陈成宇妻黄氏

  容县人守正捐躯干隆五十七年 旌梁上珍妻罗氏岑溪人夫亡守节乾隆十

  九年 旌同县高若攀妻苏氏李章妻锺氏周尚显妻张氏锺连振妻冯氏冯天位妻林氏高若廉

  妻李氏凌厉恭妻高氏廖凤林妻吴氏曾作志妻雷氏李秀春妻廖氏均乾隆年间 旌黄文

  朝妻韦氏藤县人夫亡守节嘉庆六年 旌车惠文妻祝氏容县人守

  正捐躯与同县节妇陈宏庠妻周氏均嘉庆年间 旌

 ︹土产︺桄榔木岭表录异如竹紫墨色皮中有屑如面可为饼食龙眼 荔枝

  婆罗蜜 白石英元和志梧州贡蚦蛇长十丈以妇人衣投之则蟠互

  鱼峤南琐记出苍梧火山下丙穴杜甫诗鱼知丙穴由来美即此体圆小多脂十月间始出又藤

  江出鲭鱼胆石羊血 桑寄生金志出苍梧长洲者佳金楛榄

  出藤

 ︹苗蛮︺猺府境皆有之在苍梧居大山中居止无常伐木为业性淳朴在藤县居永顺永化二乡耕

  作采樵性悍嗜利在容县椎髻短𥜗穿耳炙跖性好迁徙家无盖藏在岑溪言语坳僻山栖露宿畏

  痘疹中者辄徙家避去在怀集皆盘姓刊木畬禾居高山者生不蕃而性稍淳居牛栏古城铜铲金

  鹅湖必诸山者其性悍无礼而易乱在苍梧县俗轻悍椎髻炙跖刻本以契男女裙衫以绒绣

  在藤县居大黎里杨峒里大任里习俗与猺同在容县与SKchar2杂处风俗服饰亦同在怀集素犷悍明

  万历十二年姑知畏法本出广东苍梧郁林诸郡间亦有之俗贪愚而悍不爱骨月重牛不

  尽耕作常屠食之求人贷牛以妻为质或易其子又一种性俗颇与獞同而重信约商人出入贸易

    与之无欺则款如 至戚有所称贷亦不 吝蜑 其种未详何出以船为家以鱼为业性粗蠢不谙礼

    数入水不没每为客泅取遗物性耐寒隆冬单衣跣足畏见官府有讼之者即飘窜不出在苍梧县

    计二百九十八 户有蜑头二名领 之






                      纂修官臣李绍昉恭纂臣蒋立镛恭纂

                      提调官前总纂郑绍谦恭覆辑

                      校 对 官吴廷珠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