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讲义困勉录 (四库全书本)/卷04

卷三 四书讲义困勉录 卷四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四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
  图书编曰孔氏之教其徒也一则曰仁二则曰仁当时学者之学于孔氏也一则曰求仁二则曰求仁是故立而立人达而达人者语其体也克己复礼主敬行恕参前而倚衡者语其方也一贯者语其约也天下归仁者语其大也择善者择乎此也固执者固执乎此也造次于是颠沛于是者语其不息乎此也曾子之一日三省志乎此而省也子路之乐与物共志乎此而共也颜子之无伐善施劳志乎此而无伐施也 又曰将以仁为难与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有能一日用力于仁未见力不足者将以为易与何为罕言仁而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将以为近也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将以为远也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苟志于仁无恶也将以为人心之固有而不待求与君子无终食之违造次颠沛必于是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将以为求之方寸而足与凡视听言动居处执事与人交以及出门使民能行五者于天下皆是也将谓取足于己而己乎君子以友辅仁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皆仁之资也将谓其必藉于人乎当仁不让于师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于此会而通之神而明之仁其庶几矣 又曰仲尼发愤颜子竭才曽子死而后己此正是圣门学脉所系后人不能希圣希贤病正坐此 又曰圣学之全固揭之首章矣并玩志道据徳依仁游艺修徳讲学徙义改过共学适道与立与权知及仁守庄莅动礼知之好之乐之可见学有全功不可阙功有渐次不可紊也 又曰圣人之学性学也仁义礼知性也观孔子教人之求仁则知孔门教人之尽性也 又曰论语中所记多是面相授受忠告善道辞简意尽盖平日圣徳既己服其心当是诚意柔颜温辞和气又足以启其信要皆以无厚入有闲而不觉其入之深焉真是法言不容不从而改巽言不容不悦而绎虽群贤之辞亦自与他书所记载者迥别 又曰回也仰钻涉于无诱之以博约而卓然有真见参也省身泥于有启之以一贯而唯然无方体
  李毅侯曰论语头绪虽繁其中𦂳要只数条便尽看透时节节俱了如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大抵圣贤终身受用只一学字为主学者何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是也所学者何人伦事物之理本于天命之性者是也圣贤本领只在一天字上圣贤功夫只在一学字上学不知天非圣人之学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百姓日用而不知此学之所以重也故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夫子生知之圣而自谓好学好古敏求闻见择识是也惟其知之是以好之其得力迥与人异故自谓下学而上达五十而知天命则夫子终身一学也夫子终身一天也故曰我非多学而识之者予一以贯之一贯之一则性与天道是也无适而非天性之流行则乐矣故曰乐以忘忧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亦在其中矣此圣人地位也近圣人者颜子也近颜子者子贡也参也鲁其质之明睿少逊焉而诚意慎独反身自慊终得闻夫子一贯之道故回之年未竟其学而曽子之学独传盖夫子所谓性与天道只一诚而已仁与诚一也故中庸言诚而论语独言仁当仁一事圣门所最重也夫子五十而知天命不言仁而安仁可知矣颜子克己是当下将私意克尽了便复全天性之则故三月不违仁曽子诚意慎独在强恕上得力把私意渐渐消磨天理渐渐完复所以能弘毅任仁颜子乾道曽子坤道也先儒毎教人寻孔颜乐处夫孔颜之乐只天性流行洒然自得而已夫子知天命故乐颜子克已复礼故乐孟子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知颜子克己之乐则亦可知曽子诚身之乐矣故圣道之得传者曽子也子贡问一言终身而夫子语之以恕终得闻性与天道其亦庶几乎此也按强恕为求仁吃𦂳工夫而曽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然则恕之一言固圣贤下学之始事而究极之精微也所以程子移上一阶说圣人也是此忠恕又移上一阶说天地也是此忠恕则恕之为如心也即仁与诚即性与天道而已矣故圣贤所终身者学也而其终身于学者天也学不知天非圣人之学也夫子好学而知天命颜曽子贡其知天一也自是而外无闻焉所谓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者夫子亦与之言下学而已夫下学之即为上达也存乎其人矣 又曰本领一天功夫一学二言了一部论语发明性与天道处曰诚曰仁曰恕要之有异名无异体自下学为恕自上达即仁与诚即性与天道吾道一以贯之如此而已 圣门如颜子子贡皆是学知利行者曽子是困勉者
  图书编曰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刚好勇苟不好学则有蔽矣使徳之不修徒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可乎学诗学礼学易学韶咸有益于得矣使博学于文不能约之以礼欲其弗畔于道也得乎
  学而
  学而时习之章总旨 王观涛曰圣人一生只是个学而不厌学则那有尽头特为世人苦难而无自得之趣故说此悦乐不愠境界以鼓舞而欣动之只玩本文三不亦字便想见他循循善诱之意 陈行之曰时习尽君子之学悦字尽学之趣即此是彻首彻尾的二节朋来之乐就其中及人者言末节不愠之君子就其中忘遇者言 李毅侯曰劈头说此一章分明自道其一生好学之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此时习而悦也为之不厌悔人不倦此朋来而乐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此不知而不愠也
  学而时习之节 张彦陵曰工夫全在时习上个中有勿忘勿助意说字正形容时习之妙见无限自得光景俱从时习里面出来是圣人鼓舞人心语 翼注曰人但知忘者非习而不知助亦非习助长则生涩习则驯熟 是勿助勿忘意注虽不明分二义然自不妨新说专以不著力为解则偏矣圣人论学极著力极不著力若竟不著力则巳是生安地位矣 真学自然能时习真时习自然能朋来不愠若大槩言之则固有学而不习习而不时时习而未至于朋来朋来而未至于不愠者后说是题中正解而前说则深一层解也朱子常以知行分说而阳明言知行合一亦然故顾麟士云学字少不得作主然体势三平凡说家作串逓语者自可芟却也其说极是 陆象山曰论语中都无头柄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不知所谓习者何事 一部大学说的都在 王龙溪曰古人理会心性只家常事故开口便说学而时习之不必说如何是学 杨慈湖曰时习者时时而习无时而不习也凡作意用工有所起必有所辍 陈白沙曰习通天地川上不舍习贯古今千圣面命 图书编曰或曰时之义果无闲断如禹之惜阴耶抑善变通如巽以行权耶曰皆是也天之运也积十二时以成日积四时以成岁惟其无间断是以常变通也浅说曰不亦说乎说者说于学也注中其进自不能已句正贴说字 说字解其进自不能已句可味然自不能已处即欲罢不能意
  有朋自远方来节 朋来不愠俱有工夫盖首节学习工夫尚浅进而不已焉学益深习益熟则朋来又进而不已焉学愈深习愈熟则不愠不可谓下二节只是效验是从效验上见工夫耳双峯之说须善会也朋来只依大全蒙引作新民看为是存疑之说不
  必从附后 附存疑曰朋来而乐虽是成物事与大学新民觉稍异新民与明徳皆大学之道尚在这学字内朋来而乐似有后明徳新民一步但学就该体用未有举体而遗用者朋友相从乃是学体用全备之学观此则朋来与新民不同可见矣 世之学者莫不有朋其于人之知或不汲汲焉而侈言声气不免以交游之盛而致道徳之衰感怀世事甚至以逃名之心长傲物之习亦孰非时习之功少哉壬申阅时文摘出 张彦陵曰乐字固非以人验我学亦非庆吾道之广其传 亦非以人资已只是庆吾道之广其传乙卯二月三十 徐岩泉曰只是此心流通于天地万物之间欲不间断耳
  人不知而不愠节 蔡晋江曰时习是终身事说亦是终身事虽至于不知之地而时习之功未尝有间曰不愠特自其人不知而言耳盖人不知而有愠则犹是时习之功未至即此愠之时犹未能说也此君子是就见成说当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易不见是而无闷同看 到此始完全得一个时习 翼注曰识见高故知其无损于我涵养定故自然不动其心非成徳君子而何 沈无回曰学妙于时习自然与天地万物相通即一人不来自有天下归仁之象岂有不朋来之理然不可谓来者便是知而不来者方是不知大抵学得尽处其独得之妙不可持以语人人亦岂尽解得如孔子之在当时三千七十岂不朋来然欲无言则子贡疑之见南子则子路不悦故曰知我者其天乎不怨不尤又何尝因之而生愠此是学问中必有之理不到此不是真学问 此亦是人不知内事但专说则偏 朱子曰人不知乃不知于世之好为诡异者盖时习之学平平常常暗修于已无以致其知也 大全不载此说 问不愠是漠然无所动于中否罗近溪曰如此则孔子之教亦有倦时矣盖此当与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同看君子之心直是要天下万世相通人有不知必反己以为可知而后已于人何敢愠焉 如此说方见学问无歇手处 要知不屑教诲亦是不愠息邪距淫亦是不愠道不行而思居夷浮海亦是不愠盖此心不动便是不愠 沈无回曰近溪说此是道理但不可此处说君子有终身自反之功亦有毅然独信之处此君子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同 一人不知自有天下归仁之象是不必愠此反己之说则不敢愠兼说为佳 蔡觉轩曰程子谓不见是而无闷乃见君子是不愠然后君子也朱子谓惟成徳者能之则是君子然后不愠以说乐两句例之则须如程子之说 两意亦是相足 如第一节是由时习而得说也而朱子又曰学到说时已是进了一步则又似非说不足为时习两意亦是相足
  其为人也孝弟节 张彦陵曰有子指出孝弟示人正要人根本上著力不是虚论道理 圣贤那一语是虚论道理 又曰就见成说好从心上来不但无其事而且无其心满腔都是至和极顺的意思 梁无知曰天下岂有好犯上作乱之理但不孝不弟之人满腔子都是杀机一念不已又续一念习惯自然真如好之者然犯上作乱从不好说来正在心上销融之意
  君子务本节 此节蒙引存疑皆不主仁山之说 依新说则为仁之本首节已括尽此特借君子咏叹出来与云峯仁山之说相背可删也 翼注曰不可以本属心道属事盖道皆本心而达于事本是道之一端最切近者 按晦翁伊川以为字属仁字读盖孝弟是仁里而发出来的乃推行仁道之本自此始耳仁则流通该贯不専主于孝弟之一事仁就性上说孝弟就事上说 王观涛曰仁者以万物为一体而亲与兄是一体中更亲切者故即此爱亲爱兄一点良心乃无所不爱之根 聂双江曰孝弟是初心萌芽至真切处孩提不待学虑而自知自能者人能培养得这个真念不息则氤氲化醇资生资始万物育焉故曰为仁之本 论念头则孝弟之念最真论作用则孝弟之事最切兼说为是 沈无回曰本以言此心之根底处人惟孝弟与生俱来一念包孕千枝万叶无不摄入故曰为仁之本此只就当体说方见完足若说施由亲始便支离 重讲孝弟谓仁义礼知总是孝弟之体仁民爱物总是孝弟之用说非不精然却令人无下手处不若程朱之浅言孝弟重讲仁字也且如新说仁与孝弟滚作一圑则于本字终说不去 张侗初曰仁是生人者也有生而后有孝弟如何孝弟为仁之本曰仁在未生以前无思无为一落于为人而仁有为矣知爱知敬乃情识所自始于情识中培养真念便生意充满故曰其为仁之本要理会两个为人为仁字 罗近溪曰仁是天地间生生大徳而吾人从父母一体而分亦只是一圑生意故生理本直枉则逆逆非孝也生理本活滞则死死非孝也生理本公私则小小非孝也在父母则为孝子在天地则为仁人 程子曰性中只有个仁曷尝有个孝弟亦可曰性中只有个孝弟曷尝有仁然不如此说者重讲仁也未可泥著
  巧言令色章 张彦陵曰巧令俱是好字様正是色取仁的人圣人勘破他心事只在言色上做工夫全不著心体故曰鲜矣仁 徐儆弦曰世态上多一分妆点天理上便减一分本质 强排道理皆巧言也危冠危服皆令色也析疑
  吾日三省吾身章 张彦陵曰此曽子母自欺之学吾身二字最真切人惟认不忠不信不习为欺人所以瞒昧过了日子曽子认得自己身上病痛便是一毫苟且不得 曰吾身则更无人可替代更无人来催迫然又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省字内含二意一是内省之省极精密一是儆省之省极勇猛 朱子曰三省看来是当下便省得才有不是处便改非省察已作底事 邢叔和一日三检点明道曰可哀也哉其馀时理会甚事盖仿三省之说错了可见不曽用工所以朱子说当下便省 三省即常惺惺法不在事前事后论 三省是合动静工夫亦是彻首尾工夫 湛甘泉曰学贵日新须于日用闲对境时自取徴验才是贴身实进步处若只以虚悟做成学问触发根源依然是旧 不忠不拘事之成败只惧心有分毫未尽处信不在言语上亦非求友信我只惧吾心衷曲未贯洽习不徒求无负于师直求无负于此心耳必如颜子之不惰足发方是习 朱子曰人之本心固不是要不忠信但才见是别人事便自不如己事切了若是计较利害犹只是因利害上起这个病犹轻惟是未计较利害时已自有私意这个病却是重往往是有这躯壳便是私了佛氏所谓流注想者是也不知不觉流射到那里去但其端甚微直是要省 此条大全不载 信字之义甚广言行相顾是信心口相符是信内外如一是信始终如一是信总是循物无违总是以实 看来程朱论信字不止是践言大学注曰徇物无违论语注曰以实若无理而不以实虽践言亦不得为信且信又似不止属言凡行事以实皆是若弟子章谨信相对则信乃专属言也大全不重章广平游氏一段可见又正颜色斯近信矣亦然 陈伯玉曰三不字谓外面已看得过人与师友亦或信得过只是自已心上有纤毫打不过处便是此即毋自欺慎独工夫 徐自溟曰三不字三乎字有歉心有疑心有惧心 陈大士曰三者未足尽天下之事而曽子汲汲焉已觉检之有不能尽三者未足难天下之人而曽子汲汲焉已觉检之有不胜难 附浅说曰斯言也其在闻一贯之前乎种植方勤而时雨未至乎若源头一开则中流自在无事推移之力矣
  道千乘之国章 张彦陵曰按此章虽分五项总是以为民之实心行为民之实政 敬是一点兢业之心信是一点真确之心节用是一点惜费之心爱人是一点恻怛之心时使是一点爱养民力之心 心即在政上见不是空空个心 千乘便见得事烦民众沈无回曰不曰敬而曰敬事是万殊之敬非一本
  之敬也若一本之敬则修己以敬尧舜其犹病诸安得复有别项 袁了凡曰敬字不是一心在事上只是心常存而事不苟君子因事以治心未尝役心以应事 玩沈无回说知此为偏 宋羽皇曰虽事势之穷亦济以变化之权而至诚恻怛者常贯焉是之谓信非信于号令之说也 翼注曰信兼政与令言按节用非纤啬之谓也因事制费我不为侈爱人
  非始息之谓也因情制法我不为刻 据旧解人字内兼臣民 农隙四时皆然不是至冬乃役也 顾岩叟曰时至事起使之者与为使者俱无心也 五者总是一心就其兢业处则谓之敬就其真确处则谓之信就其撙节恻怛顺时处则谓之节爱时使心存而五者自见者圣人之事以五者为心者贤君之事在圣人则见其合在贤君则见其分
  弟子入则孝章 此章以弟子起语全是责成为父兄者 王龙溪曰此章分为本末然都是培养本心的工夫 王宇泰曰此示弟子为学大段规模全在几个虚字上讨精神人之一身非入则出非言则行非待人接物则燕居独处今无一时一事不范围于天则中放心安得不收徳性安得不纯 按此章须说得浅方切弟子身上学文是要开发其知能之良不专为考六事之故而六事自在其中 蒙引云小学大学虽均有文行而所以为文行者又各不同 翼注曰谨字本是敬慎意而注乃曰行之有常何也盖动作威仪出入起居皆有常度不敢放纵正是敬慎之意 又曰旧说似将众字限定作同为弟子者仁字亦限定是弟子出类者不必如此拘 又曰仁人只作善人看 文学道学与学文学道虽非两项乃学道即小人可与而学文非君子不能析疑 阳明曰近世训蒙穉者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祈疑
  贤贤易色章 张彦陵曰按圣门论学只在人伦日用上做工夫非另有一种闻见之学故人若实实能尽伦即此是学更有何学虽字未字虚看只是假设之词 吴因之曰除却纲常之外有何名理除却实践之外有何讲究 此章注圈内圈外是二意俱要细看圈内是干全语圈外是翻剥语 王宇泰曰人只有一个心而今好徳恰似将那好色的心换过了更无纤毫挂带先恭简云今人贤人之廉未尝易其利之心贤人之恬退未尝易其好进之心可想易字之义 杨复所曰朱子谓如送这身子与他凭他将来如何使不必就死难说 张南轩曰子夏之意非谓能如是则不待夫学也盖所贵乎学者在此不在彼欲学者务其本也 翼注曰虽曰未学曰字轻看只作虽未学便了 又曰吾必谓之学矣盖子夏非信此人已有闻见之学只说有是四者即此是学矣不必多闻多见而后为学 朱子曰君实忠孝诚实只是天资原不知学尧夫坦夷亦是天资自美耳皆非学之功也析疑 即此是学是子夏要人务本之意但恐人徒求尽此四者而不去学则亦终无由尽故注吴氏一段当看子夏之意不如此子夏之言则弊或至于此 朱子曰大抵博杂极害事先达所以深惩玩物丧志之弊范醇夫一生作此工夫想见将圣贤之言都只忙中草草看过抄节一番便完事了原不曽仔细玩味所以见处全不精明
  君子不重则不威章总旨 林次崖曰威重是为学根基譬如耕种田地忠信如下个种子友胜已是培养速改过是芟艾 此章当与志道章参看此四者皆所以成其志道据徳依仁游艺之功也
  君子不重则不威节 蔡虚斋曰君子字只当学者看不重就质说人须是有重厚的质方可为学若不重厚便无基址了纵去学也不成不重不威俱属外面说 又曰威重就资质上说此处全未说到学上必有是资质方可为学 此重字与孟子无暴其气暴字对看绝妙 李毅侯曰形神原是相关若外面飞扬浮躁内边决无近里著已工夫决不能理会著忠信故先言此圣人所以要人威重只为与里面相关非祇就形骸检束也所以庄莅动礼为知及仁守之进步内边功夫愈至得力处便自然周旋中礼而威重又不足以言之圣人之学表里合一彻头彻尾神妙如此 固学兼已得未得为是
  主忠信节 王宇泰曰威重非取于色庄必以忠信为主 大全陈氏曰主与宾对宾是外有出入主常在屋里
  无友不如已者节 无友非拒之也戒其乐与为友之一念右鼎峙 沈无回曰或以我既友胜已则人将不肯友我为疑故谓不如已为与己不相同调之人非也此处重无友之心而不重友也人苟不以得少为足而好上人则所见自然皆胜已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况同趣向者乎朱子语类亦有此问答曰不然人自是要得临深以为高
  过则勿惮改节 克已工夫全在勿惮斩钉截鐡用力无一毫姑息放过之意如吝者执之怠者安之皆惮也 勿惮有破釡沉舟之意 浅说曰四项各自说不用牵连过文亦不可以首节为一截游氏总注未必是夫子本意
  慎终追远章 大全慎终存哀中之敬追远动敬中之哀 存疑以追远不止是父母看来慎终亦不止是父母但其中自有个轻重耳 书曰惟民生厚厚是民之本性但溺于习尚故相率而趋浇薄归厚云者若久客于外而今反于家之谓也全在上之人以身风之耳 不曰民风而曰民徳是更深一层话 归字有不烦驱迫之意 厚字宽说不必指丧祭
  夫子至于是邦也章总旨 沈无回曰见与之权邦君不得而操之亦自夫子操之也
  夫子至于是邦也节 玩本文抑字求与意自抑扬子禽在必闻处起疑意夫子用世心切或求亦所不惜耳亦说煞至于是邦句见得非款洽之素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节 按五徳就盛徳光辉接人上见之是一时俱形的凑合一处而徳则根于中无可名状者也分不得和敬眼目 以得之以字不著力只是子贡从旁模拟之词夫子固不自知即邦君亦有所不知 得字即闻字别名 李毅侯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与尧之允恭克让舜之温恭允塞一般光辉发越令人心醉神游故尧曰时雍舜曰风动夫子曰绥来动和其神化一也 夫子闻政亦不专在邦君就问入其国观其风土入其朝观其朝会聘享俱可以知政但如此说却无了感通一段精神所以子贡将徳容来说鼎峙 蒙引曰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则非求亦非与也子贡之言盖谓夫子之闻政自有以得之者与且不足言况于求乎故置与不答特借求之一字反言之 翼注曰他人之求有心去求也夫子之求无心自致也异字只在有心无心上分别常说皆云他人之求皆侧媚依阿以求闻虽不差然毕竟粗了圣人岂但异于侧媚小人哉只略有一点干预国政的念头便不是圣人 又曰虽借言夫子之求实辨其非求
  父在观其志章 有一层进一层之意归重不忍改之心上 许敬庵曰父在观志父没观行志欲其蚤立而行欲其自修所以励天下之为人子者非徒为观人发也 朱子曰孝子之处心亲虽有存没之间而其心亦如父在不敢自专故夫子直指其不忍之心推见至隐不必主事言若乃外迫公议内怀欲改而方且隐忍迁就以俟三年大非圣人意也 高中玄曰三年无改者但言其久而不改非谓三年之后改也 上二句重在第一句父没句正见得父在不得自专意是带说三年句𦂳顶父没句见得虽父没亦非即改则始终一不自专也 存疑谓此必人子父在志不相合父没遂改所为其事本善者圣人不全许之而为此语其说虽是未若新安陈氏之浑 新安陈氏曰此为父子志趣事为之不同者言之 管登之曰此章必为有家之大夫轻改父道而以干蛊矜能者发
  礼之用章总旨 有子为人乐放纵而废礼故为是探本之论以矫之言礼何尝不贵和即今日有所不行谁说是和之弊但一于和而不知节亦便不可行耳上下只一意非为礼过严而欲其和和太胜而又欲其节也总是辩和以维礼非两救语 翼注曰此章为当时以拘病礼而徒知和者发也下节是发论主意若曰礼原非拘原亦以和为贵但徒和则不可行耳若不得其旨反以上节为恐人之过严而示之以和曽不思晚近世不患其拘唯患其纵也
  礼之用节 太史公曰縁人情而制礼 朱子曰礼如此甚严分豪不可犯何处有个和须知吾心安处便是和如入公门鞠躬须如此方安不如此便不安不安便是不和以此见至严便是至和处不分两截翼注曰礼之用不可作人之用礼说盖礼之施用与人之用礼固无两意但口气有顺逆若作人之用礼以和为贵便是有意于和了 又曰和字不是相亲相爱只是从容不迫之意从容不迫亦只是心安二字尽之 又曰为贵不是须要和的意思若有意要和又是知和了礼中之和在行礼者亦不自知其和但论礼者则以是为贵耳 又曰先王之道道即礼也以其有可通行而名之曰道正应由字 张彦陵曰先王二字重看所谓尊其名以警世也非是引先王来作证 翼注又曰通章全要分别个礼中之和礼外之和礼中之和心安为和也无意于和者也礼外之和任情为和者也有意于和者也故下节知字最重知有和便涉有意了 礼有以严为贵者有以浃洽为贵者亦自有二种此处单就严肃一边说且勿以浃洽意相浑盖只是礼中之和初不及礼外之和也
  有所不行节 翼注曰不行非人不行和也乃和行不去也不能推之四海而皆准达之万世而无弊也即末句不可行意 张彦陵曰按行字承上由字来见得小大由之是礼以和行矣而复有所不行者病不在和病在求和于礼之外耳知和之和与上和字同而和之和与上和字异要之著一知字并和亦差认沈无回曰才言礼则自和自节而无不行矣知和
  者于礼中剔出一和用之其和纯是一团放纵非复先王之和矣才知和而和便自不与礼相节二句作一句读非如时文所云又不以礼节之也 亦字之意若曰和本可行唯其离礼以为和亦不可行也亦字不对拘迫难行者看 沈无回曰亦不可行自其流弊说世人云一于严者固不可行矣一于和者亦岂可行哉大谬 李毅侯曰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则其所谓和者正先王所谓不和之甚者也先王之道以和而贵所以小大必由今之知和而和者反于先王之所可贵所以小大必由者亦不可行也
  信近于义章 张雨若曰天下只有道理始终颠扑不破故不必计较后来但执一无弊之道便是善始善终朱子曰交际之初合下便当思量到无弊处王遵岩曰此须是平时讲究这个道理始得顾湛庵曰即其约信合义时即知其言必可践即其至恭合礼时即是无耻辱即其所因可亲时即得可宗之人不必作日后看 郭青螺曰此三段工夫全在两近字一不失字上有许多斟酌意思学者须有一种精神照管于人己之交近义是议之而后言近礼是议之而后动不失其亲是择其人而后交 周用斋曰慷慨然诺近于意气执躬卑逊近于长厚倾盖定交近于豪杰之致三者皆人情所自动故必须合下讨个究竟是以君子宁言之不顾不规规非义之信宁身被困屈不徇人以非礼之恭宁孤立无助不失于可践之人 李毅侯曰此就人情相与易于失足者立之防也轻约过恭及一时倾盖不慎皆自负慷慨只在情貌上周旋者一时非不可喜却至后来不胜自失之悔故君子审焉吾辈当写一通置之座右 耻由内生辱是外至 因只是偶然相依倚可亲以道言不以情言大全亲又较厚之说不必拘宗是宗法之宗梁无知曰凡可亲之人定是朴厚老实无一段巧言令色动人故因之时最易失之 翼注曰因犹依也如乐正子从子敖之齐便是暂时依他宗犹主也在野则有道徳之宗如七十子之宗孔子在朝则有事功之宗如十乱之宗周公如此解因字宗字方精不可但解为暂交久交 项仲昭曰可复者践言固可虽有时不必践亦不害其为可也看得极活后二段亦当以此推之 专主太过一边说亦妙然朱子过不及之说非无意味当参看也
  食无求饱章 王观涛曰此章总以心字贯 朱子曰此章须反复看其意思如何若只不求安饱而不敏事慎言有甚意思若只敏事慎言而不就正有道则未免有差若工夫不到则能亲有道亦无可取正圣人之言周遍无欠缺类如此又曰无求安饱须是见得心里常有一个合当著𦂳的道理此类自不暇及若说道要在此著𦂳都不济事 李衷一曰只縁有这个无求的心方能去敏慎就正其实无求安饱正是吾侪大学力处所谓打破嗜欲关头若根源处不洁净虽竭力用功只是皮肤上绰过 按此与自不暇及之说虽稍似异然其实可相发明 朱子曰事非特行事凡学问思辩等皆事也慎言自是专心于内有言之得无讱乎意亦非有意慎密其间 翼注曰就者亲近之意正言行之是非兼印正观法二意看 所正者何事学有浅深所正者亦与之为浅深是始终要如此的 蒙引曰不求安饱者志在于道也敏事慎言者用工于道之实事也就正有道者是欲使吾之道都恰好而无差也
  贫而无谄章总旨 此章须知乐与好礼是转语引诗是转语 钱肇阳曰士人悟道全凭这点灵机灵机未启而欲向无穷理窟勉强探索不免得此遗彼挂一漏万何由于精上取精于密中加密唯透出这点灵明便觉得理无穷尽学无驻法彻头彻尾触类贯通夫子称曰告往知来来字有多少无穷道理知字有多少无穷会悟 有告往知来之识方能进于义理无穷之域盖唯知之者能行之也故夫子许之此论可补大全所未发但不可偏重在知一边耳 看来只是许其知之不滞用工却易不必专拘诗上
  贫而无谄节 张彦陵曰按乐不是乐贫亦不是乐道非道而何胸中自有一段好光景道外岂复有好光景与贫相忘耳礼是天理之节文不曰理而曰礼以其若有规矩可循也加一好字便见此心自相浃洽处 礼即克已复礼之礼 徐儆弦曰贫如孔颜只是一乐字富如周公亦只是一好礼字全然不在处贫富上著脚杨慈湖曰岂唯无贫富且无天地万物者也非无天地万物无一而非吾心也 陈伯玉曰凡人学问有如行路山穷水尽处须别 一蹊径夫子拈一未字可味悟到时乐与好礼非住处切磋琢磨非住处更进亦非住处 言外又有进子贡意盖未知则不能行既知又不欲其徒知也
  如切如磋节 陈霜赤曰只义理无穷四字便可括尽通章之旨末节亦不重在言诗第许赐之善悟颇与雍之言然意义一例 巧笑章亦然
  赐也节 张彦陵曰不是夫子赞扬他是夫子鼓动他姚元素曰人心一点灵机常为意见名言封闭不
  得透露夫子只要点明此件子贡论贫富子夏论绘素原未及诗礼而二子忽然悟及是他灵机动处故引诱开发令其神解得自本心全不在诗礼分疏翼注曰始字作方字看他人不可与言诗如赐也方可与言诗不是说赐前此不可与言今日方可与言诗 湖南讲曰此原非大悟不必说玄说妙其大悟乃在多学而识章
  不患人之不已知章 张彦陵曰此夫子于患人不知者下一转语全要学者用心于内只就他患心上去点醒他患不知人要说到切自己身心上 薛方山曰要在自己穷理正心平衡空鉴 湖南讲问在知人上用功不几方人乎曰此要看他主意若主意在品题便是方人主意在资益便是为己

  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