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重修表及重修职名


重修凡例 大明会典
重修表及重修职名
李东阳
卷之一 文职衙门 宗人府 南京宗人府

进重修大明会典表

编辑

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申时行、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许国、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臣王锡爵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

伏以鸿谟启佑,贻万年定保之征;钜典裁成、备一代经纶之迹;述作兼资乎明圣。信从允协于臣民。克绍前休,永垂后法。

粤自高皇肇造,陈纪立纲。暨夫列圣嗣兴,觐光杨烈。盖历承□之百载,始成会典之一编。远仿虞书,列九官而亮采;近参周礼,标六职以提衡;政刑明张弛之宜,文武揭修攘之要,图籍藏诸天府,章程播在人寰。顾脱稿于弘治壬戌之冬,嗣后科条未备,迨续编于嘉靖己酉之夏,于时刊布未遑,忽阅三朝,遂更四纪。岁月既久,议论渐以繁多。法令滋章,推行因之抵牾。事或承讹而袭敝,寖失源流。吏多逞智以舞文,未谙体要。自非酌从违以定国是,何以折淆乱而一人心。文其在兹,时如有待。此盖伏遇皇帝陛下,睿明日丽,刚健天行,躬亲万几;动每咨于故实,总揽群策,言必准诸典刑;当访落之初殷。肆陈常于时夏。

谓:治国犹张琴瑟,和调无俟于解弦;而承家若作梓材,朴斲尚资于涂臒。聿开馆局。申命编摩,立例发凡,意义惟仍乎旧贯。纪年系事,规条间出于新裁,是非则审订以折衷,同异则参稽而画一。颁降之书咸载,存其实、不著其名;散亡之牍可收,举其大,不遗其细。象令适成于岁始,龙章特冠于简端。主职要,臣职详,若网在纲而不紊;朝信道,工信度,如车合辙以共由。

允为昭代之全书,式副先朝之夙志。臣等识惭管,豹学愧醯鸡,讵通左史之训词,粗习中朝之掌故。草创讨论润色、敢云献技于三长。议礼制度考文、尚俟取裁于独断。伏愿缉熙圣学。恢阐皇猷。敕天而惟时惟几、益谨无虞之戒。法祖而善继善述、丕延有道之长。臣等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以重修大明会典二百二十八卷、合凡例目录共一百四十册、随表上。进以闻。

万历十五年二月十六日,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申时行等谨上表

奉敕重修大明会典官员职名

编辑

总裁

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申时行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许国
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臣王锡爵


副总裁

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臣沈鲤
嘉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沈一贯
通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朱 赓
嘉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王弘诲
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张位、臣于慎行
嘉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臣徐显卿


纂修

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臣赵用贤
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臣刘虞夔
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臣刘元震、臣孙继皋
翰林院侍读臣黄洪宪
翰林院侍讲臣曾朝节
翰林院修撰臣刘楚先、臣张应元
翰林院编修臣陆可教、臣杨起元、臣杨德政、臣冯琦、臣庄履丰、臣萧良有、臣王庭撰
翰林院检讨臣余继登、臣沈自邠、臣催纂
太仆寺少卿兼司经局正字臣徐继申
光禄寺少卿兼司经局正字臣马继文
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兼司经局正字臣成揖、臣誊录
山东布政司参议臣刘大武
大理寺右寺、右寺正臣顾祖源
大理寺右寺右评事臣包渐林、臣汪民敬
中书舍人臣李傅、臣赵应宿、臣孙说
光禄寺大官署署丞臣汤应龙、臣吴子像
通政使司经历司知事臣沈云庆
鸿胪寺主簿臣章如铤、臣李尚珍、臣张大续、臣方仑
鸿胪寺署丞臣孙承爵、臣章伯辉
鸿胪寺序班臣鲍佐、臣丘登
四夷馆译字官臣刘尚宾、臣徐可行、臣李宪、臣李怀珍、臣成九皋
冠带儒士臣包容
监生臣孙胤奇、臣吴驰、臣许立纲、臣王国栋、臣潘云骥、臣王益、臣程启元、臣张思学
儒士臣吴子敬、臣罗万英、臣史鉴、臣刘世隆


收掌

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臣陈珩
管典籍事大理寺右寺、右寺正兼司经局正字臣何初
管典籍事大理寺右寺右寺正臣吴果
中书舍人臣王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