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太原平定、开封禹州,南则泉郡德化(土出永定,窑在德化)、徽郡婺源祁门(他处白土陶范不粘,或以扫壁为谩)。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真,开等郡瓷窑所出,色或黄滞无宝光。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浙省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锈杯碗,青黑如漆,名曰处窑。宋、元时龙泉华琉山下,有章氏造窑,出款贵重,古董行所谓哥窑器者即此。

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此镇从古及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其土作成方块,小舟运至镇。造器者将两土等分入臼,舂一日,然后入缸水澄。其上浮者为细料,倾跌过一缸。其下沉底者为粗料。细料缸中再取上浮者,倾过为最细料,沉底者为中料。 既澄之后,以砖砌方长塘,逼靠火窑,以借火力。倾所澄之泥于中,吸干,然后重用清水调和造坯。

凡造瓷坯有两种。一曰印器,如方圆不等瓶、瓮、炉合之类,御器则有瓷屏风、烛台之类。先以黄泥塑成模印,或两破,或两截,亦或囫囵,然后埏白泥印成,以锈水涂合其缝,烧出时自圆成无隙。一曰圆器。凡大小亿万杯盘之类,乃生人日用必需,造者居十九,而印器则十一。造此器坯,先制陶车。车竖直木一根,埋三尺入土内,使之安稳。上高二尺许,上下列圆盘,盘沿以短竹棍拨运旋转,盘顶正中用檀木刻成盔头,冒其上。

凡造杯盘,无有定形模式,以两手捧泥盔冒之上,旋盘使转,拇指剪去甲,按定泥底,就大指薄旋而上,即成一杯碗之形(初学者任从作费,破坯取泥再造)。功多业熟,即千万如出一范。凡盔冒上造小坯者,不必加泥;造中盘大碗则增泥大其冒,使干燥而后受功。凡手指旋成坯后,覆转用盔冒一印,微晒留滋润,又一印,晒成极白干,入水一汶,漉上盔冒,过利刀二次(过刀时手脉微振,烧出即成雀口)。然后补整碎缺,就车上旋转打圈。圈后或画或书字,画后喷水数口,然后过锈。

凡为碎器与千钟粟与褐色杯等,不用青料。欲为碎器,利刀过后,日晒极热,入清水一蘸而起,烧出自成裂文。千种粟则锈浆捷点,褐色则老茶叶煎水一抹也(古碎器,日本国极珍重,真者不惜千金。古香炉碎器不知何代造,底有铁钉,其钉掩光色不锈。)

凡饶镇白瓷锈,用小港嘴泥浆和桃竹叶灰调成,似清泔汁(泉郡瓷仙用松毛水调泥浆,处郡青瓷锈未详所出),盛于缸内。凡诸器过锈,先荡其内,外边用指一蘸涂弦,自然流遍。

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漆匠煎油,亦用以收火色)。此物不生深土,浮生面,深者堀下三尺即止,各省直皆有之。亦辨认上料、中料、下料。用时先将炭火丛红煆过。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上者每斤煆出只得七两,中下者以次缩减。如上品细料器及御器龙凤等,皆以上料画成,故其价每石值银二拾四两,中者半之,下者则十之三而己。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为下也。凡使料煆过后,以乳钵极研(其钵底留粗,不转锈),然后调画水。调研时色如皂,入火则成青碧色。

凡将碎器为紫霞色杯者,用胭脂打湿,将铁线钮一兜络,盛碎器其中,炭火炙热,然后以湿胭脂一抹即成。

凡宣红器,乃烧成之后出火,另施工巧微炙而成者,非世上朱砂能留红质于火内也(宣红元末已失传,正德中历试复造出)。

凡瓷器经画过锈之后,装入匣钵(装时手拿微重,后日烧出,即成坳口,不复周正)。钵以粗泥造,其中一泥饼托一器,底空处以沙实之。大器一匣装一个,小器十馀共一匣钵。钵佳者装烧十馀度,劣者一、二次即坏。凡匣钵装器入窑,然后举火。其窑上空十二圆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时辰为足。先发门火十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器在火中,其软如棉絮,以铁叉取一,以验火候之足。辨认真足,然后绝薪止火。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