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十一 太平御览
卷六百一十八.学部十二 图书上
学部十三 

叙图书

编辑

《尚书·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语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左氏传》曰:晋荀跞如周,籍谈为介。王谓籍谈曰:“昔高祖孙伯司晋之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汝司典之后,何故忘之?”

《汉书·艺文志》曰: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韦昭曰:谓左氏、公羊、梁、邹氏、夹氏也。《诗》分为四,韦昭曰:谓毛氏、齐、鲁、韩也。《易》有数家之传。战国纵横,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ゾ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又曰:《古文尚书》藏于壁中。师古注曰:“《家语》云︰孔腾字子襄,畏秦法峻急,藏《尚书》、《论语》、《孝经》于夫子堂壁中,而《汉记》曰孔鲋所藏。二说不同,未知孰是也。又后汉王莽征陈咸,咸遂称疾笃,于是乃敛其家律令文书,藏于壁中也。”

《后汉书》曰: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伙覃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珍衣囊侥名,嫌疑之间,诚先贤之所慎。”恢乃止,抚其首曰:“吴氏世不乏季子矣。”

《魏志》曰:王修家不满斗斛,有书数百卷。太祖叹曰:“士不妄有名也。”

《蜀志》曰:向朗字巨达。潜心典籍,积聚篇卷,于时最多也。

《后唐书》曰:李者,博学多通,文章秀绝,家有奇书,时号“季书楼”。

《吕氏春秋》曰:《先识览》桀将亡,太史令终古执其图书而奔于商;纣将亡,内史向挚载其图法出奔周。

《穆天子传》曰: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容成氏之所守。山阿平无隘,四中绳。言皆平直。先王谓之策府。言往古帝王以为藏策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

《庄子》曰:孔子西藏书于周室,藏其所著书于周者。子路谋曰:“由闻周家征藏史有老聃者,征藏,藏名也。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当试焉。”孔子至老聃之门,而老聃不许也。

《博物志》曰:刘德治淮南王狱,得《枕中鸿宝秘书》,及其子向咸共奇之。德信黄白之术可成,谓神仙之道可致,卒亦无验,乃以罹罪。

又曰:太古书今见存者,有神农《山海经》。《山海经》或云禹所作,《素问》黄帝作,《连山》、《归藏》夏所作,周时曰《易》。蔡邕云《礼记·月令》,周公所作。《证法》、《司马法》亦云周公所作。

《论衡》曰: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哭虚也。案图书文章,与书何异?鬼神恶书则河出图,何也?若不恶为书,何忽致怪?或作书时会鬼哭雨粟也耳。

伏滔《北征记》曰:皇天坞北,古时陶穴。晋时有人逐狐入穴,行十里许,得书二千馀卷。

《金楼子》曰:有细书《周易》、《尚书》、《周官》、《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各一部,又写《前汉》、《史记》、《三国志》、《晋阳秋》、《庄子》、《老子》、《肘后方》、《离骚》等合六百三十四卷,悉在一巾箱中,书极精细。

又曰:吾今年四十六岁,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也。河间之伴汉室,颇谓过之也。此金楼子自称也。

正谬误

编辑

《刘向别传》曰:仇校者,一人持本,一人读析,若怨家相对,故曰仇也。

《左传》曰:晋师闰月济于阴板。杜预注云︰“长历推之,此年无闰月,疑为‘门五日’,五字上与门合也。”

《吕氏春秋》曰:有读史者:“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之与三相近,豕之与亥相似。”至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汉书·艺文志》曰:成帝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

《抱朴子》曰:书三写以“鲁”为“胄”,以“帝”为“虎”。

刘向《七略》曰:古文或误以“见”为“典”,以“陶”为“阴”,如此类多。

颍容《春秋例》曰:汉兴,博物洽闻著述之士,前有司马迁、扬雄、刘歆,后有郑众、贾逵、班固,近即马融、郑玄。其所著作违义正者,迁尤多阙略。举一两事以言之;《史记》不识毕公文王之子,而言“与周同姓”;扬雄著《法言》不识六十四卦,云“所从来尚矣”。

《后汉书》曰:和熹邓太后从曹大家受经书兼天文算数,昼省王政,夜则诵读。而患其谬误,惧乖典章,乃博选诸儒刘珍等,及博士议郎、四府掾史五十馀人,诣东观仇校传记。

《蜀志》曰:向朗字臣达。年八十,手自校书,刊定谬误也。

《晋书》曰:郑默字思元。起家秘书郎,考核旧文,删省浮秽。中书令虞松谓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

又曰:齐王攸以礼自拘,鲜有过事。就人借书,必手刊其缪,然后反之。

《后周书》曰:元伟,世宗初拜师氏中大夫,受诏于麟趾殿刊正经籍。

又曰:明帝幼而好学,博览群书,善属文,词彩温丽。及即位,集公卿已下有文学者八十馀人,于麟趾殿刊校经史,又捃采众书,自羲农以来讫于魏末,叙为《世谱》,凡五百卷云,所著文章十卷。

《唐书》曰:褚元量以内库旧书,自高宗代即藏在宫中,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刊校,以引经籍之道。于是上令于东都乾元殿前施架排次,因大加搜写,广求天下异本,数年间,四部完备。

又曰:贞观中,颁五经于天下。初,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诏前前中书侍郎颜师古刊正之。及成,又诏尚书左仆射房玄龄集诸儒讨论得失。时诸儒习师说,舛谬已久,皆窃议非之。于是异端蜂起,师古一一辩答,取晋宋古本以相发明,所立援据详明,或出其意表,诸儒皆惊所未闻,叹服而去。太宗善之。

 学部十一 ↑返回顶部 学部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