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司笔记 (四库全书本)/卷15

卷十四 卷十五 官俸
作者:吴暻
卷十六

左司笔记卷之十五

   官俸

先王建禄以驭富之法三代以前邈矣盖始于周武克殷

之后尚书武王克殷庶士倍禄其见于王制周官者粲然具在礼记王制云诸

侯下士视上农夫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周礼几云古者禄皆月别给之而汉之月

后汉志有百官受奉例晋之职田晋隋以后官吏皆有聀田唐之俸钱宋之职

钱皆所以养士大夫之廉耻礼义使之外足以奉公忘私

内足以养亲赡族而治化之本莫大乎此也汉宣帝云吏

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勤事而俸禄薄欲其毋侵渔百

姓难矣斯诚知言之喆辟哉序官俸第十五

官俸搃二百五十八万一千三百两有奇康熙四十三年正月户部计京

 师王以下满汉文武官俸一百一十三万六千七百两

京师满俸

亲王三人俸各一万两米一万斛

世子王一人俸六千两米六千斛

郡王三人俸各五千两米五千斛

多罹贝勒五人俸各二千五百两米二千五百斛

固山贝子五人俸各一千三百两米一千三百斛

镇国公六人俸各七百两米七百斛

辅国公十人俸各五百两米五百斛

公主一人俸三百两米三百斛

和硕格格二人俸各二百五十两米二百五十斛

多罗格格二人俸各二百二十两米二百二十斛

多罗格格五人俸各一百九十两米一百九十斛

郡居八人俸各一百六十两米一百六十斛

镇国公辅国公女九人俸各一百三十两米一百三十斛

虚衘公品级二人俸各二百五十五两米二百五十五斛

和硕额驸二人俸各二百三十两米二百三十斛

头等公三人俸各七百两米七百斛

二等公一人俸六百八十五两米六百八十五斛

顺成公一人俸六百两米六百斛

三等侯三人俸各五百六十两米五百六十斛

头等伯一拖沙喇哈番一人俸五百三十五两米五百三

 十五斛

头等伯一人俸五百十两米五百十斛

三等伯五人俸各四百六十两米四百六十斛

授为伯一人俸二百五两米二百五斛

头等精奇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二人俸各四百三十

 五两米四百三十五斛

头等精奇尼哈番九人俸各四百十两米四百十斛

二等精奇尼哈番一人俸三百八十五两米三百八十五

 斛

镇国将军幷三等精奇尼哈番三人俸各三百六十两米

 三百六十斛

头等阿思哈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五人俸各三百三

 十五两米三百三十五斛

头等阿思哈尼哈番十八人俸各三百十两米三百十斛

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十二人俸各二百八十五两米二百

 八十五斛

辅国将军幷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二十九人俸各二百六

 十两米二百六十斛

头等阿达哈哈番又一施沙喇哈番二十人俸各二百三

 十五两米二百三十五斛

头等阿达哈哈番三十人俸各二百十两米二百十斛

二等阿达哈哈番六十人俸各一百八十五两米一百八

 十五解

一品官八人俸各一百八十两米一百八十斛

三等奉国将军幷三等阿达哈哈番八十七人俸各一百

 六十两米一百六十斛

二品官十六人俸各一百五十两米一百五十斛

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四十人俸各一百三

 十五两米一百三十五斛

参领头等侍卫幷三品官九十九人俸各一百三十两米

 一百三十斛

奉恩将军包衣佐领幷拜他喇布勒哈番一百六十人俸

 各一百十两米一百十斛

佐领二等侍卫幷四品官三百二十三人俸各一百五两

 米一百五斛

拖沙喇哈番一百六十四人俸各八十五两米八十五斛

三等侍卫幷五品官七百四十一人俸各八十两米八十

 斛

六品官八百七十四人俸各六十两米六十斛

七品官三百八十九人俸各四十五两米四十五斛

八品官一千四百六十八人俸各四十两米四十斛

正九品官四人俸各三十三两一钱米三十三斛一斗

从九品官十四人俸各三十一两五钱米三十一斛二斗

 五升

  右亲王已下四千六百九人共岁俸银四十二万一

  千十八两六钱米四十二万一千十八斛三斗五升

京师汉俸

一品官一人俸一百八十两米十二石

二品官九人俸各一百五十五两米十二石

三品官二十三人俸各一百三十两米十二石

四品官十五人俸各一百五两米十二石

五品官八十人俸各八十两米十二石

六品官九十二人俸各六十两米十二石

七品官一百七十一人俸各四十五两米十二石

八品官三十一人俸各四十两米十二石

九品官二十五人俸各三十三两一钱米十二石

从九品官一百六十三人俸各三十一两五钱米十二石

钦天监治理暦法一人俸一百两米十二石

  右一品官已下六百十一人共岁俸三万一百九十

  五两米七千三百三十二石

汉官世軄俸

一品官一人俸二百三十九两八钱米二百三十九斛四

 斗

三品官兼拖沙喇哈番一人俸一百五两米一百五斛

三品官二人俸各一百五十九两三钱米一百五十九斛

 一斗五升

四品官七人俸各九十九两三钱米九十九斛一斗五升

五品官十五人俸各六十六两七钱米六十六斛三斗五

 升

五品官兼拖沙喇哈番一人俸一百三十三两米一百三

 十三斛

六品官十一人俸各四十八两米四十八斛

六品官兼三等精奇尼哈番一人俸三十三两米三十三

 斛

七品官二十二人俸各三十六两米三十六斛

  右世织汉官六十三人共岁俸三千九百四十九两

  五钱米三千九百四十九斛二斗五升

满洲汉军笔帖式拜唐阿共一千五百十五人

  右七品八品照满俸支给

蒙右王俸九万一千八百两

外者文軄官

督抚司道以下官共八千四百六十四人

  右官俸俱照品本省经费内支给康熙四十三年正月户部计天下文

   軄俸三十四万六千两役食一百六十八万五千两直𨽾文官共八百二员俸艮二万六千六百

   一十三两五钱工食银一十五万七千七百一十五两三钱江南文官一千七员俸艮三万一千

   四百一十二两工食艮一十八万六千七百二两浙江文官五百八十三员俸艮二万一百三十一

   两三钱工食银一十万九千五十三两九钱山东文官五百五十员俸艮二万二千二十一两六

   钱工食银十一万三千九百九十八两三钱山西文官十三员俸艮二万一千五百一十二

   两二钱工食艮一十万五千五百一十一两一钱河南文官五百六十四员俸艮一万八千六百

   五十一两工食银六万四千一十八两五钱陕西文官七百六十一员俸艮二万六千三百三十

   四两工食艮一十万五百五十四两江西文官六百一十三员俸艮二万七百五十九两五钱工

   食八万五百五十三两八钱湖广文官七百六十二员俸银三万一千八百三十九两八钱工食

   艮一十六万一千一百八十三两五钱福建文官四百三员俸银一万六千二百二十一两四钱

   工食银六万四千三百二十九两五钱四川文官四百三十五员俸银一万七千一百九十三两

   五钱工食银八千二百四十五两八钱广东文官五百四十五员俸艮二万一千五百四十一两

   八钱工食艮八万五千一十两六钱广西文官四百五员俸银一万四千七百二十二两五钱工

   食艮五万一千一百三两一钱云南文官二百九十八员俸艮一万四十二百六十一两八钱工

   食艮三万八千一百一十二两贵州文官一百八十五员俸艮九千十两工食艮一万七千七十

   

外省武职官

将军提镇以下官共七千五百四十一人

  右官俸俱照品本省兵饷内支给内有世軄官并食世軄俸康熙四

   十三年正月户部计天下武軄俸马干银一百万六千八百两直𨽾武官四百八十九员俸薪艮

   三万五千八百五十四两五钱马干艮七万二千九百两江南武官八百五十二员俸薪银六万

   四百二十五两马干银一万三千八百一十三两屯卫官一百十六员俸薪银七千六百九十五两

   工食艮六千四十一两浙江武官五百八十五员俸薪银四万七千七百三十二两马干艮一十

   六万四千五百一十四两屯卫官式十一员俸艮一千五百五十三两工食艮六千二百三十两

   山东武官二百二十八员俸薪艮一万七千四百一十五两马干银四万四千四百六十九两卫所

   官六十九员俸银三千三百六十两工食三千四百八十两山西武官二百四十六员俸薪银一

   万八千七百六十八两马干艮三千一百五十八两河南武官一百一十一员俸薪艮九千一百

   三十八两马干艮三千七百三十九两陕西武官八百七十二员俸薪艮八万一千七十一两马

   干艮一万三百八十两屯卫官二十九员俸艮二千八百九十七两工食艮一千八百八十四两

   江西武官一百六十四员俸薪艮一万三千六百三十一两马干艮七千四百一两卫所官一十八

   员俸工艮三千七百八十五两湖广武官七百四员俸薪银五万八千一百八十二两马干艮四

   十七百三十四两屯卫官二十五员俸艮一千八百四十八两工食艮一千五百七十二两福建

   武官五百二十七员俸薪艮四万四千四百七两马干艮二万一百一十二两工食艮二百二十八

   两四川武官三百七十九员俸薪艮二万九千五百八十四两草干艮七万三千一百九十三两

   广东武官七百九十九员俸薪艮六万三千一百四十五两屯卫官四十八员俸薪艮三千七百六

   十五两工食二千六百四十两广西武官二百四员俸薪艮一万七千一百八十一两马千艮三

   千二百九十五两草谷艮二千六百六十一两云南武官三百九十员俸薪艮三万四千一百二

   十八两马干艮一万五千三百七十三两贵州武官二百七十三员俸薪艮二万二千三百四十

   

年老残疾俸

头等精奇尼哈番寡妇一口银三百五两

头等阿思哈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寡妇一口艮一百

六十七两五钱

头等阿达哈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寡妇一口银一百十

七两伍钱

头等阿达哈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食终身拜他喇布勒

哈番俸寡妇一口银一百十两

头等阿达哈哈番寡妇一口银一百五两

二等阿达哈哈番寡妇二口银各九十二两五钱

一品官寡妇一口银九十两

三等阿达哈哈番寡妇五口银各八十两

二品寡妇二口银各七十七两五钱

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寡妇一口银六十七

两五钱

三品寡妇十二口银各六十五两

西安驻防留食半俸将军一人银六十两

西安驻防留食半俸拜他喇布勒哈番一人银五十五两

拜他喇布勒哈番寡妇十二口银各五十五两

四品官幷寡妇三十二人口银各五十二两五钱

拖沙喇哈番寡妇二十六口银各四十二两五钱

五品官幷寡妇四十九人口银各四十两

六品官幷寡妇一百四人口银各三十两

七品官幷寡妇四十二人口银各二十二两五钱

八品官幷寡妇三十三人口银各二十两

右岁俸共一万二千五百十两

 按王制三公以下禄制详矣礼记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

 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

 三十六人下士大夫食七十二人卿食二百八十八人君食二千八百八十人次国之卿食二百一

 十六人君食二千一百六十人小国之卿食百四十人君食千四百四十四人次国之卿命于君者

 亦如小国之卿盖古者诏糈泌以粟故汉代西京之律以

 石为秩汉律百石俸月六百顾炎武日知录云韩非子五因收吏蛮自三百石以上皆效之

 子之史记燕世家同盖自春秋后已以石制禄矣下自百石至中二千石

 而三公号万石汉制以百二十斤为石风俗通曰举大数也宣成之际

 闲有损益汉书宣帝益天下吏百石以上俸十五成帝阳朔二年除八百石五百石秩绥

 和二年又益吏三百石以下俸凡吏比千二石以上年老致在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以终其身

 后汉建武二十六年诏有司增百官俸其千石已

 上减于西京旧制六百石以下增于旧秩东京数

 代遂因以为例后汉志百官受俸例大将军三公俸月三百五十斛中二千石俸月

 百八十斛二千石俸月百二十斛比二千石俸月百斛千石俸月八十斛六百石俸月七十斛比六

 百石俸月五十斛四百石俸月四十五斛比四百石俸月四十斛三百石俸月四十斛比三百石俸

 月三十七斛二百石俸月三十斛比二百石俸月二十七斛一百石俸月九六斛斗食俸月十一斛

 凡诸受俸皆半钱半谷荀绰晋百官表注云汉延平中中二千石俸钱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

 月钱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比二千石月钱五千米三十四斛一千石月钱四千米三十斛六百石

 月钱三千五百米二千一斛四百石月钱二千五百米十五斛三百石月钱二千米十二斛二百石

月钱一千米九斛百石月钱八百米四斛八斗如淳曰真二千石月得百五十斛岁凡得千八百石

耳二千石月得百二十斛岁凡得一千四百四十石耳而是时大将军三公

之属常有赐予焉汉官仪大将军三公腊赐钱各二十万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

斛立春日遣使者赐文官司徒司空帛三十匹九卿十五匹武官太尉大将军各六十匹执金吾校

尉各三十匹武官倍文官又献帝建安八年赐三公以下金帛由是三年一赐以为常制

武帝泰始三年复议增吏俸晋志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

俸日五斛太康二第又给春绢百匹秋绢二百匹绵二百斤时游品秩第二俸日四斛春绢五十匹

秋绢百五十匹绵一百五十斤太子太傅少傅光禄假金章紫缓者反骠骑诸大将军不开府非时

节都督与三品将军皆与特进同中二千石食俸日三斛春绢五十匹秋绢百匹绵百斤尚书定秩

千石食俸月五十斛春绢三十匹秋绢七十匹绵七十斤馀俱不载而又置职田以

𦔳之公田之名盖自晋始顾炎武日知录云前代官吏皆有职田如晋陶

潜之种秫宗阮长之芒种前一日去官皆公田之证也南宋州郡俸秩及杂

供给多随土所出无有定凖南宋承元初诏二品清官以上应食禄者

有二亲或祖父母年登七十并给见钱其郡县田禄以芒种为断此前去官者则一年禄秩皆入前

人此后去者悉入后人元嘉末又改此制计月公禄南齐众官有橦𠏉之役

而不详其制梁武帝天监初定九品令帝于品下注一品秩

为万石第二第三品为中二千石第四第五品为二千石及候景之乱京官文武月唯别得廪食多

遥带一郡县官而取其禄秩焉其州郡县禄米绢布丝绢当处输台附仓库若给刺史守令等先萑

其所部文武人物多少由敕而栽凡加禄秩既通所部兵士给之其家得盖少诸王及主婿外禄者

不给解任还京仍亦公给及侯景之乱京官文武月别唯得廪

食多遥带一郡县官而取其禄秩为后魏孝文太

和八年始班俸禄十年议定民官依例给俸魏志戸增

布三匹谷一斛九升以为官司之禄其禄每季一请初边方小郡太守数户而已一请止绢六匹

北齐官制皆以帛为秩北齐官一品每岁八百匹从一品七百疋二品六百

疋从二品五百疋三品四百匹从三品三百匹四品二百四十疋从四品二百疋五品一百六十疋

从五品一百二十疋六品一百疋从六品八十疋七品六十疋从七品四十匹八品三十六疋从八

品三十二疋九品二十八匹从九品二十四疋禄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钱事繁者优一秩

平者守本秩闲者降一秩长兼试守者亦降一秩官非执事不朝拜者皆不给禄州郡县制禄之法

刺史守令不凖各前取一时之秩自八百疋至十疋各有差后周则视年之上

下为禄制差等后周下士一百二十五石中士至上大夫各倍之上大夫为四千石

卿二分狐三分公四分各益其一公因盈数为万石凡颁禄视年之上下𤱔至四釡为上年上年颁

其正三釡为中年中年颁其半二釡为下年下年颁其一无年为㓙荒不颁禄隋制禄俸

之外别置廨钱以给公用隋制京官正一品禄九百石其下每以百石为

差至正四品为三石石从四品下以五十石为差从九品下以十石为差至从八品为五十石食对

及官不判事者幷九品皆不给禄其给以春秋二季刺史太守县令则计户而给禄大州下州自六

百二十石至三百石大郡下郡自三百四十石至一百石大县下县自石四十石至六十石隋志文

帝时以百僚供费不足台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工部尚书苏孝慈以为官人争利非兴化之道遂

唐武德初定京师文武官俸颇减隋藉而外官

无禄贞观初百官得上考者始给禄一季惟出使

者廪其家新至官者计日给粮而已时中书舍人

高季辅言外官卑品贫匮宜给禄养亲由是而中

外皆有禄矣唐志地租春秋给京官岁凡五十万一千五百馀斛外官䧏京官一等无

栗则以𥂁为禄后复定百官俸钱之法诸司皆给公廨本

钱以番官资易取息计负多少为月料以捉钱令

史主焉时諌议大夫褚遂良上䟽罢之至高宗元

年以天下租脚直为京官俸料唐志一品月俸八千食料一千八百

俸用一千二百二品月俸六千五百食料一千五百杂用一千三品月俸五千一百食料杂用九百

四品月俸三千五百食料杂用七百五品月俸三千食料杂用六百六品月俸二千食料杂用四百

七品月俸一千七百五十食料杂用三百五十八品月俸一千三百食料三百杂用二百五十九品

月俸一千五十食料二百五十杂用二百行署一百四十食料三十外官以府州县上中下为差少

尹长史司马及丞减长官之半参军博士减判司三之二主薄县尉减亟三之二员外官检绞判知

试给禄料食粮之半散官勲官卫官减曰之一羁縻州官给以土物关监官给以年之轻货岁縂十

五万二千七百三十缗永徽以后复置防阁庶仆仗身白直

执衣亲事帐内之属岁纳课以供百官公私之费

唐志防阁庶仆白直钱二千五百仗身钱六百四十轨衣钱一千亲事帐内岁纳钱千五百谓之品

子课元宗时诏西京文武九品已上正员官每月

给俸食杂用等十分率加二分同正员官加一分

其禄米则岁再给之唐志一品七百斛从一品六百斛二品五百斛从二品四

百六十斛三品四百斛从三品三百六十斛四品三百斛从四品二百五十斛五品二百斛从五品

百六十斛六品百斛自此十斛为率至从七品七十斛八品六十七斛自此五斛为率至从九品五

十二斛外官䧏二等盖唐自有天下以来海内承平朝廷充

实百官俸廪之厚足以自赡至天宝中复诏五品

以上正员清官诸道节度使及太守等并听家蓄

丝竹以展懽娱行乐盛时其致仕职事官各给半

禄应请物令所由送至完而唐时仕宦之乐至矣

其后宰相方镇刺史诸使过于虚縻唐志宰相杨国忠身兼数

官堂对外月给钱百万节度使哥舒翰安禄山兼使所给亦不下百万权臣月俸有至九十万者刺

史亦至十万既而天下兵兴从权宜官品同而禄例差

及四方初定元载王缙当国偸以为利因不改故

江淮大州至月千缗而山剑贫险虽上州刺史止

数十缗至杨绾始复太平旧制德宗初诏减百官

料钱以𦔳军及李泌为相复增百官月俸给手力

资课唐志李泌憎百官月俸左右卫大将军以下又有六杂给一曰粮米二曰𥂁三曰私马四

曰手力五曰随身六曰春冬服私马则有刍豆手力则有资钱随身则有粮米𥂁春冬服则有布绢

纯䌷绵射生神策军大将军以下增以鞋然有名存而职废额去而俸

在者李吉甫乃这议减之至会昌后始不复增减

逮于僖昭乱离国用窘阙天祐中止给其半而古

今言俸廪者必称唐代焉容斋随茟云白居易仕宦从幼至老凡俸禄多

寡之数悉载于诗其为校书郎曰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馀为左拾遗曰月惭諌纸二千张岁愧俸

钱三十万兼京兆戸曹曰俸钱四五万月可奉农昏廪禄二百石岁盈仓困江州司马壁记曰岁廪

数百石月俸六七万苏州刺史曰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为宾客分司曰俸钱八九万给

受无虚月为太子少传曰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其致仕曰全家遁此曾无闷半俸资

身亦有馀俸随日计钱盈贯禄逐年支粟满囷寿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其赠陕州王司马曰公事

闲忙同少尹俸钱多少敌尚书观此则唐俸之厚可知宋之制禄也月俸则

取之汉春罗秋绢则取之晋料钱职钱则取之唐

而其大凡盖约后唐所定之数也乾德初州县官

俸皆置俸戸颇给他物鬻廛肆不充其直四年令

西州官全给实钱常俸外别给铁钱五千与之太

平兴国元年罢俸户其本官俸钱并给官物后复

诏诸州料钱半给缗钱真宗初以三司估百官俸

给折支直增数培诏有司重定率优其数景德中

全掌事文武官月俸皆给实钱又各增俸有差至

嘉祐闲始著禄令元豊定官制軄事官职钱以寄

禄官高下分行守试三等官以禄令为凖而在京

官司供给之数皆倂为职钱视嘉祐为优矣宋志元豊

制宰相月俸三百千枢密院门下中书侍郎尚书以下二百千太师以下四百千开府仪同三司百

二十千特进九十千金紫银青光禄大夫六十千宣奉大夫以下五十五千通议大夫以下五十千

中大夫四十五千朝议大夫以下三十五千朝请郎以下三十千秉议郎以下二十千宣教郎十七

千宣义郎十二千承郎事十千承奉郎八千承务郎七千承直郎二十五千儒林郎二十千文林郎

十五千从事郎以下十五千迪功郎十工千已上各赐衣绫绢绵或小绫春罗有差太尉月俸一百

千节度使四百千承宣使三百千观察防御等使二百千团练使百五十千刺史一百千通侍大夫

三十七千正侍大夫以下二十七千武功大夫以下二十五千正侍郎以下二十千敦武郎十七千

修武郎十四千从义郎以下一十千阁门祗候十二千成忠郎以下三千承节郎以下四千进武校尉

三千进义校尉二千进武副尉三千守阙进武副尉以下一千已二各赐绫绢绵罗亦有差凡文武

官料钱并支一分现钱二分折支武臣月俸殿前司宣武都指挥使三十千归明都指挥使十五千

凡二等殿前左右班虞侯三十千天武剩员都虞侯十九千凡四等殿前班指挥使二十千至㨂中

剩员十千凡三等都知十三千至抬箭四千凡七等副都知十千至抬箭三千凡五等押班七千至

抬箭二千凡五等兵士内员七千至三千凡三等御罢直副挥指使至十将虞侯十千至三千凡五

等殿前指挥使五千至殿侍一千凡五等奉日天武指挥使十千至㨂中四千凡四等副指挥使七

千至擒戎三千凡三等军使天武都头五千至擒戎千五百凡五等副兵马使三千至擒戎一千凡

四等副都头二千至广德千五百凡二等军将二千至龙猛骁骑军头十将三百凡八等天武将虞

侯而下五百至飞猛等虞侯三百凡八等此俸钱之差也禄粟宰桐至太尉月一百石枢密使至副

知院月二百石三公三少一百五十石权三司使𠤎十石权发遣使三十五石内客省使二十五石

节度使一百五十石㽜后观察防御等使一百石团练使七十石刺史五十石凡一石给六斗米麦

各半赤全七石丞四石京府司录五石诸曹参军四石至三石有二等几县知县大石至三石有四

等主簿尉米麦三石至二石有二等诸州录事五石至三石有三等司理司法四石至三石有二等

司户三石至二石有二等知县令五石至三右有三等惟河南洛县令随户口支簿尉三百二石有

三等四京军巡判官四石军监判官防团推官二石司天监丞四石主簿灵台郎保障正二石已上

并给米麦入内内侍省供奉官四石殿前高品二石高班黄门入内内品管勾江辇祗应八辇应二

石打牧祗应一石五斗已上并给粳米祗候殿头祗候高品祗候高班内品祗侯内品祗侯小内品

贴祗侯内品入内内品后苑内品后苑散内品三石云韶部内品一石已上并给月粮惟云韶内品

给细色内侍省供奉官三石殿头高品高班二石黄门一石五斗已上并给粳米黄门内品在京人

事二石五斗兆班内品前殿祗候内品外处拣来幷城北班后苑把门内品扫洒院子及西京内品

与北班内品依旧在西京收管西京内品郢唐复州内品二石入内小黄门一石寄班小底四石已

上并给月粮惟入内小黄门给细色殿头内侍入内高班一石米麦各一半熙宁二年中书门下言天

下选人奉部多之不一不足以劝廉吏欲月增米麦料钱县令录事参军三百七十六员旧请米麦

三石者并增至四石司理司法司户主簿县尉二千五百一十三员旧请米麦两石者并增至三石

防团军事推官军监判官一百七一二员旧请米麦二石者并增至三石每月通增米麦三千七十

馀石从之此禄粟之差也崇宁闲蔡京秉政吴居厚张康国辈

复增供给食料钱如京仆射俸外又请司空俸之

类其馀傔衣钱米并支本色馀执政皆然视元豊

制禄盖倍增云宋志宰相执政下有元随傔人衣粮又有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

之给凡宰相枢密使至资政龙圉学士皆有之元世祖初定朝臣百司路

府州县莫不有禄微而府吏胥徒亦赡养之成宗

大德七年始加给内外官吏米元志凡俸十两以下人员每十两给

米一斗十两以上至二十五两每员给米一石无米则验其时直给价虽贵每石不过二十两上都

大同隆兴甘肃等处素非产米之地每石权给中统钞二十五两俸三定以上不给至大二

年诏随朝官员及军官俸改给至元钞而罢其米

延祐七年命官吏俸以十分为率给米三分元史诸官

员上任者不过初二日罢任者已过初五日给当月俸后官已去而前官被差者其俸两给之军官

差出者借俸殁于王事者借俸免征大略元代之制钱钞参半其制

度犹可考焉元志内外官俸数太师府太师俸一百四十贯米十五石资议参军四十

五贯米四石五斗长史三十四贯米三石太傅太保府同中书省左丞相一百四十贯米十五石左

丞相同平章事一百二十八贯米十二石右丞相一百十八贯米十二石石丞同参知政事九十五

贯米九石五斗参议五十九贯米六石郎中四十二贯米四石五斗员外郎三十四贯米三石都事

二十八贯米三石客省使三十九贯米三石五斗副使次之直省舍人三十四贯米三石六部尚书

七十八贯米八石侍郎五十三贯米五石郎中三十四贯米三石员外郎二十八贯米三石主事二

十六贯米二石五斗户部司计二十八贯米三石工部司程十八贯米二石刑部狱丞十一贯米一

石司籍提领十二贯米一石同提领次之枢密院知院一百二十九贯米十三石五斗同知次之副

枢九十五贯米九石五斗佥院九十贯米九石五斗同佥次之院判四十二贯米四石五斗御史台

乡史大夫一百十八贯米十二石中丞一百六贯米十一石侍御史九十六贯米九石五斗治书侍

御史九十贯米九石五斗殿中四十八贯米四石五斗知班十四贯米一石五斗监察御史二十八

贯米三石奎章阁学士院大学士一百一贯米十石五斗侍书学士九十五贯米九石五斗承制学

士七十八贯米八石供奉学士五十九贯米六石参书典签鉴书博士授缝郎各有差太禧宗禋院

宣政院宣徽院等院使一百十八贯米十二石同知一百贯米十石副使次之佥院俸九十贯米九

石同签次之院判又次之翰林国史院承旨一百十八贯米十二石学士一百六贯米十一石侍读

学士九十五贯米九石五斗侍讲学士同直学士五十九贯米六石待制三十九贯米三石五斗修

撰二十八贯米三石㦄奉二十五贯米二石编修二十二贯米二石检阅同典簿二十贯米一石五

斗翰林院集贤院大学士同承旨馀并同上例中政院院使一百一贯米十石五斗同知八十二贯

米八石五斗佥院七十贯米七石五斗同佥五十九贯米六石太常礼仪院院使八十二贯米八石

五斗同知七十二员米七石五斗佥院四十八贯米四石五斗同佥四十二贯米四石五斗太祝二

十贯米一石五斗奉礼协律同通政院院使八千二贯米八石五斗同知七十贯米七石五斗副使

五十九贯米六石佥院四十八贯米四石五斗同佥四十四贯米四石五斗太宗正府也可扎鲁忽

赤内一员一百十八贯米十二石二十七员八十二贯米八石五员六十七贯米六石五斗郎中三

十六员米三石五斗员外郎三十一贯米三石大司农同大司农一百十八贯米十二石大司农卿

一百三贯米十一石大司农少卿九十五贯米九石五斗大司农丞九十贯米九石五斗内史府内

史一百四十三贯中尉一百十六贯司马八十三贯谘议四十六贯记室四十贯大都㽜守司㽜守

一百一贯米十石五斗同知八十二贯米八石五斗副㽜守五十九贯米六石㽜判四十二贯米四

石五斗都护府大都护八十二贯米八石五斗同知七十二贯米七石五斗副都护五十九贯米六

石崇福司司使八十二贯米八石同知七十贯米七石五斗副使五十九贯米六石司丞三十九贯

米三石五斗给事中五十三贯米五石左右侍仪奉御四十八贯米四石五斗武备寺卿七十贯米

七石五斗同判五十九贯米六石少卿四十二贯米四石五斗寺丞三十九贯米三石五斗大仆寺

卿七十贯米七石五斗少卿四十二贯米四石五斗寺丞三十九贯米三百五斗尚舍寺太监四十

八贯米四石少监三十九贯米三石五斗监丞三十一贯米二石侍仪司侍仪使七十贯米七石五

斗引进使四十八贯米四石五斗典簿二十五贯米二石拱卫司都指挥使七十贯米七石五斗副

都指挥使五十九贯米六石佥事四十八贯米四石内宰司内宰七十贯米七石五斗司丞四十五

贯米四石五斗延庆司延庆使一百贯同知六十三贯副使四十六贯司丞三十四贯米三石内五

司司卿七十贯米七石五斗少卿四十七贯米四石五斗司丞三十九贯米三石五斗京畿运司运

使五十六贯米六石同知三十九贯米三石五斗运副三十四贯米三石运判二十六贯米二石五

斗太府监卿七十贯米七石五斗太监五十九贯米六石少监四十二贯米四石五斗监丞三十九

贯米三石五斗国子监祭酒五十九贯米六石司业三十九贯米三石五斗监丞三十贯米三石博

士二十六贯米二石五斗太常博士回回国子慱士同𦔳教二十二贯米二石教授同学录十一贯

宋五斗蒙古国子监固经正监卿七十贯米七石五斗太监五十贯米五石少监四十二贯米四石

五斗监丞三十四贯米三石阑遗监太监四十八贯米四石少监三十九贯米三石监丞三十一贯

米三石知事二十二贯米二石司天监提点五十九贯米六石司天监五十三贯米五石监丞三十

一贯米三石知事二十贯米一石五斗教授十贯米一石管勾同司辰八贯米五斗学正押宿并同

回回司天监少监四十二贯米四石五斗馀同上都水监都水卿五十三贯米六石少监三十九贯

米三石五斗监丞三十贯米三石大都路达鲁花赤一百三十贯縂管同副达鲁花赤一百二十贯

同知八十贯治中同判官五十五贯推官五十贯行省左丞相二百贯平章政事一百六十六贯右

丞左丞同参知政事二百三十三贯郎中四十六贯员外郎三十贯宣慰司腹𥚃宣慰使五百八十

贯同知五百贯副使四百十六贯廉访司廉访使八十贯副使四十五贯佥事三十贯𥂁运司腹里

运使一百二十贯同知五十贯副使三十五贯判官三十贯行省运使八十贯同知五十贯运副四

十贯判官三十贯上路达鲁花赤八十贯搃管同同知四十贯治中三十贯判官二十贯推官十九

贯下路达鲁花赤七十贯搃管同同知三十五贯判官二十贯推官十九贯散府达鲁花赤六十贯

知府同知三十贯判官十八贯推官同上上州达鲁花赤五十贯州尹同同知二十五贯判官十八

贯中州建鲁花赤四十贯知州同同知二十贯判官十五贯下州达鲁花赤三十贯知州同同知十

八贯判官十三贯吏目四十贯上县达鲁花赤二十贯县尹同县丞十五贯主簿十三贯县尉十二

贯典史三十五贯巡检十贯中县达鲁花赤十八贯县尹同主簿十三贯县尉十二贯典史三十五

贯下县达鲁花赤十七贯县尹同主簿十二贯县尉同典史三十五贯明兴朝廷禄

制凡三曰宗藩禄初给亲王五万石既以官吏军

士廪给日广因酌唐宋之制定为万石令米钞兼

给其后支庶日蕃而民赋不足万暦闲复颁要例

以限之此禄制之一也会典亲王一万石郡王工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

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六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公主及能

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及仪宾六百石郡君及仪宾四百石县君及仪宾三百石乡君

及仪宾三百石皇太子次嫡子幷庶子封郡王者与亲王子封郡王者同女与亲王女同郡王嫡长

子袭封者减郡王之曰公侯驸马伯禄明初勲戚之家皆

赐官田以代常禄后令赐田还官仍以禄给之其

每岁本钞支领之数皆取旨而后决多寡无一定

之法此禄制之二也会典魏国公五千石黔国公三千石成国公四千二百石

英国公三千二百石定国公二千五百石武定侯一千石镇远侯一千石武安侯一千石泰宁侯一

千石永康侯一千石隆平侯一千石宁阳侯一千石豊城侯五百石西宁侯一千一百石安远侯一

千石阳武侯八百石恭顺侯一千五百石保定侯八百石定西侯一千五百石抚宁侯一千二百石

怀宁侯一千石临淮侯一千石怀远侯一千石定远侯一千石灵璧侯一千石驸马都尉一千石成

安伯一千石兴安伯一千石襄成伯一千石新宁伯一千石应城伯一千石平江伯一千石成山伯

一千石安乡伯一千石遂安伯一千石忻城伯一千石武进伯八百石广宁伯七百石清平伯八百

石崇信伯一千石彭城伯一千石惠安伯一千一百石靖远伯一千石南宁伯一千石南祁伯八百

石宣城伯一千石彭武伯一千石武平伯一千石豊润伯一千石怀柔伯一千石东宁伯八百石宁

晋伯八百石伏羌伯一千石武靖伯一千石诚意伯七百石新建伯一千石宁远伯八百石

曰官禄有本色有折色本色三曰月米每月一石曰折

绢米折银米折色二曰本色钞曰绢布折钞此禄

制之三也会典正一品一千四百四石从一品八百八十八石正二品七百三十二石从

二品五百七十六石正三品四百二十石从三品三百十二石正四品二百八十八石从四品二百

五十二石正五品一百九十二石从五品一百六十八石正六品一百二十石从六品九十六石正

七品九十石从七品八十四石正八品七十八石从八品七十二石正九品六十六石从九品六十

石武职府卫官俸给视文軄惟本色米折银例每石二钱五分其月米折绢布钞俱与文軄同优给

优养官视见仕惟月米亦如例折给不支本色武品止从六有试百户月俸五石署试百户月俸三

石米钞兼支若三大营副参游佐官每员月支米五石巡捕营提督幷参将亦如之京营选锋把縂

官月支米三石巡捕中军把縂官月支口粮九斗旗牌官半之以上因事别给者不在常禄之限

永乐二十二年增给在京文武官俸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增给

在京文武官及锦衣卫将军縂小旗米各五斗杂軄及吏幷各卫縂小旗军力士校尉人等有家属

者米各四斗无家属者各斗五升并凖俸粮之支钞者宣德八年三月兼掌

行在户部事礼部尚书胡濙奏请文武官七年分

俸钞每石减旧数折钞一十五贯以十分为率七

分折与官绢每匹凖钞四百贯三分折与官绵布

每匹准钞二百贯从之濙初建议少师蹇义等力

持不可曰仁宗皇帝在春宫久深知百官折俸之

薄故即位特增数倍此仁政也岂可违耶正统六

年二月戊辰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曹泰言书曰凡

厥正人既富方谷今在外诸司文臣去家任远妻

 子随行禄厚者月给米不过三石薄者一石二石

 又多折钞九载之闲仰事俯育之资道路往来之

 费亲故问遗之需满罢闲居之用其禄不赡则不

 免失其所守面陷于罪者多矣乞敕廷臣会量为

 增益禆足养廉如是而仍有贪污惩之无赦事下

 行在户部格以定制不行正统六年十一月以原定粮一石给钞十五贯

 今增十贯为二十五贯十二年四月仍减为十五贯景泰以后其制屡更

 七年二月令折俸钞每七百贯与白金一两天顺元年正月言京官景泰七年折俸钞俱准折银从

 户部奏请以官库钞少故也成化二年三月减在京文武官员折俸钞先是米一石折钱二十五贯

 后为户部裁省定为十五贯至是尚书马昂又奏每石再首五贯从之时钞法久不行新钞一贯时

 佑不过十钱旧钞仅一二钱甚至积之市肆过者不顾以十贯钞折俸一石则是斗米一钱也成化

 七年十月户部请以布一匹准折文武官员俸粮二十石旧例两京文武官折色俸粮上半年给钞

 下半年给苏木胡椒至是户部尚书杨鼐奏京库椒木不足甲字库多积绵布以时估计之阔白布

 一匹可准钞二百贯请以布折米仍视折钞例每十贯一石先是折俸钞米一石钞二十五贯渐减

 至十贯是时钞法不行钞一贯直二三钱是米一石仅直钱二三十文至是又折以布布一匹时估

 不通二三百钱而折米二十石则是米一石仅直十四五钱也是时有折钞折布

 折银之弊降而愈下而禄俸薄矣明制凡俸每一石折钞二十贯

 每钞二百贯折布一匹又定布一疋折银三钱是十石之米折银仅三钱也

国朝定鼎以后兼用满汉人而每岁俸廪皆于户部

 康及各仓给之亲王以下视明制为优所以重天

 潢也世軄不论满汉官皆恩及其子孙而年老残

 疾者犹有故禄所以崇勲旧也百官俸廪皆给本

 色银米而无故明折布折钞之习所以体群下也

 至于书役之食于官者曰工食皆散见各省直经

 费中余故略而不录焉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