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变通考/卷二十一

卷二十 常变通考
卷二十一
作者:柳长源
1830年
卷二十二

吉祭

编辑

总论

编辑

朱子曰:“横渠说,‘三年后,祫祭于太庙,因其告祭毕还主之时,遂奉祧主,归于夹室,迁主新主,皆归于其庙’,似为得礼。郑氏《周礼》注‘大宗伯享先王’处,似亦有此意。”○杨氏曰:“《家礼》祔与迁,皆祥祭一时之事,先生与学者书,则是两项事。盖世次迭迁,昭穆继序,其事至重,岂可无祭告礼,但以酒果告迁,行迭迁乎?在《礼》,丧三年不祭,故横渠说,‘三年丧毕祫祭于太庙,因其祭毕还主之时,迭迁神主’,用意宛转。此为得礼,而先生从之。当俟告疑吉之误。祭前一夕,以荐一本作迁。告,迁主毕,乃题神主。厥明合祭,祭毕奉神主,埋于墓所,奉迁主新主,各归于庙。”○退溪曰:“所谓三年后祫祭之三年,谓禫也。未禫,不可谓丧毕。又不可以吉服入庙,故俟禫后,行祫祭。但士大夫祫礼,不可考。今以时祭当之。”

禫月吉祭

编辑

〈士虞〉记:是月也,吉祭。注:是月,禫月也。当四时之祭月则祭。疏:谓是禫月,禫祭仍在寝。此月当四时吉祭之月,则于庙,行四时之祭。○〈丧大记〉疏:禫祭之后,同月之内,值吉祭之节,行吉祭。○《备要》:按,逾月而祭,是为常制,而禫祭若当四时正祭之月,则即于是月行之。盖三年废祭之馀,正祭为急故也。○愚伏曰:“郑注,‘当四时之祭月则祭,亦不待逾月’,熊氏曰,‘不当祭月,则待逾月也’。窃谓禫虽澹澹然平安之意,而孝子之心,犹未忍遽然复寝。故又必逾月而行吉祭,悲慕之心无已,而复常之节愈迟也。〈士虞〉记所谓‘是月吉祭’者,非以复常为急,乃以正祭为急也。盖三年废祭,孝子追远之心,有所未安,而丧未终,故不得并举。今既丧尽而禫矣,禫又在上旬之内矣,值正祭之月,而不忍不祭。故行正祭于庙。观郑注,亦不待逾月之文,则知逾月为常制,而值正祭之月,则不待逾月。”○密庵曰:“吉祭,即丧毕后四时正祭也。三年废祭之馀,急于正祭。故禫当仲月,则不逾月,行吉祭,盖四时正祭,必以仲月故也。”

逾月而祭不必仲月

编辑

〈丧大记〉疏:不当四时祭月,则待逾月也。○〈王制〉疏:天子以下至士,皆祭以首时。故〈明堂位〉,‘季夏六月,禘周公于太庙’。周六月,是夏四月也。昭十五年二月,禘于武宫者,郑《禘祫志》以十二年齐归薨。十五年丧终之禘,不择月。○《左传》疏:三年丧毕,然后禘。于是,遂以三年为节,仍计除丧即吉之月,卜日而后行事,无复常月也。○顾斋曰:“逾月之祭,初不计月之为仲与否,而但以逾月为准耳,非如四时正祭之必取仲月也。古人吉祭未行之前,犹以丧礼处,不比他祭祀之或可迁就也。况新跻之主,压于所尊,权安于东西壁下!吉祭而始有继序迭迁之礼。今无故送却当祭之时,而久屈神主于傍祔之位,亦岂人情之所安乎?”

孟月吉祭仲月不必行时祭

编辑

《问解续》:七月吉祭,虽违孟月不祭之规,秋祭已行,不当再祭于八月。○问:“愚伏云‘吉祭乃终丧之别祭’,沙溪亦云‘四时之别祭’,而《问解续》‘以为七月行吉祭,则秋祭已行,不当再行于八月’。以吉祭当秋祭,则与别祭之说,岂不抵捂耶?”明斋曰:“吉祭,虽云‘三年后别祭’,实则四时之祭也。以别设,故可行于孟月,以时祭,故不可再行于仲月。今只当以此遵行,可寡过矣。”

吉祭配未配之节

编辑

〈士虞〉记:是月也,吉祭,犹未配。注:禫月当四时之祭月,则祭,犹未以某妃配某氏,哀未忘也。疏:哀未忘,若丧中然也。言犹者,如祥祭以前,不以妃配也。禫月吉祭未配,后月吉如〈少牢〉配,可知也。○《备要》:吉祭,若于是月行之,祭时考妣异位,祝用异版,祭后合椟。若逾月,则祭时合位,如时祭仪,似合礼意。○葛庵曰:“《备要》以为禫月吉祭,则考妣异位,祭后合椟,若逾月,祭时合位云云。窃详礼意,似有不然者。何也?盖〈士虞〉记曰,‘是月也,吉祭,犹未配’,注云云。盖三年废祭之馀,禫祭适当仲月,故急于正祭,虽行吉祭,犹是禫月之中,不忍遽然合配。且待后月,别设祭奠于家庙,如〈少牢馈食〉之礼,奠毕合椟云尔。若逾月行吉祭之家,自当于祭时异位,祭毕合椟。”九思堂曰:“此说可疑。盖禫月当四时正祭之月,则因正祭而行吉祭,虽行吉祭,而犹是禫月之中,故未得以妣配考,若丧中然也。若不是正祭之月,则逾月迺行吉祭,逾月而行吉祭,则以妣配考,如〈少牢馈食〉之礼。盖〈士虞〉疏所谓后月吉,即逾月而吉祭之谓也,非谓以禫月行吉祭未配,待后月,别设祭奠于庙中,告以合配,奠毕合椟云尔。恐或偶失照管。”

卜日

编辑

〈士虞〉记疏:《礼记》云‘吉事先近日’,二十七月上旬,行禫祭于寝,当祭月,即从四时祭于庙,亦用上旬为之。○《备要》:禫之明日,卜日,用上旬或丁或亥。

父先亡母丧吉祭

编辑

《问解》:问,“父先死已入祠堂,则母丧毕后吉祭,亦必待逾月乎?”答,“似然。”○《问解续》:禫当四时之正月,则不待逾月者,急于正祭故也。虽无递迁之节而正祭,亦仿此行之,似合于礼。

前三日齐戒

编辑

《备要》:前期三日齐戒,如时祭仪。

吉祭盛服

编辑

〈杂记〉注:逾月吉祭,乃玄冠朝服。○问:“吉祭主人当素服否?”密庵曰:“吉祭是三年后正祭,主人以下当以盛服将事。孝子心虽无穷,礼贵因事而变。主人素服恐未安。”

前一日告迁于祠堂

编辑

《备要》:以酒果,告如朔望仪。

改题告辞

编辑

《备要》:维年号几年,岁次干支,几月干支朔,几日干支,五代孙某,敢昭告于显五代祖考某官府君,显五代祖妣某封某氏。此下列书高祖考妣曾祖考妣祖考妣。兹以先考某官府君,丧期已尽,礼当迁主入庙。显五代祖考某官府君,显五代祖妣某封某氏,亲尽,神主当祧,显高祖考某官府君,显高祖妣某封某氏曾祖考妣祖考妣列书。神主,今将改题,世次迭迁,不胜感怆。谨以酒果用伸,虔告谨告。○先师答金次由:“祫祭告辞,‘维年月日,某代孙某,敢昭告于显某代祖考某官府君,显某代祖妣某封某氏。高祖以下列书。伏以小孙不天,早丧先考祖考,三霜亦既终毕,逾月行祫,次当承祀,迺于明日某甲,式遵典礼,合荐精禋,显某代祖考府君,显某代祖妣某氏,亲尽,神主当祧,改题显祖考某官府君,为显高祖考某官府君,显祖妣某封某氏,为显高祖妣某封某氏,显考某官府君,为显曾祖考某官府君,显妣某封某氏,为显曾祖妣某封某氏,亡室某封某氏,为显祖妣某封某氏,亡子秀才,为显考某官府君,亡子妇某封某氏,为显妣某封某氏,世代推迁,不胜感慕,谨以酒果,先事告由谨告。’”○问:“《备要》承重孙丧毕后改题考妣,有告辞,依此则母先亡改题,似当以此意告由。”曰:“礼虽有只告正位之文,而妣位与旁亲祔食自别,措辞告由,恐好。”

改题之仪

编辑

《备要》:别设一卓于香卓之东,置净水粉盏刷子木贼砚笔墨于其上。主人斟酒再拜讫,立于香卓之南,祝执版,立于主人之左,跪读告迁祝文。告毕再拜。主人进奉所改题最尊之主,卧置卓子,执事者洗去旧字。别涂以粉,俟干,命善书者,盥手西向立,改题之,陷中不改。洗水以洒祠堂之四壁,主人奉主置故处。改题诸位如前,祔位仿此。乃降复位,与在位者,皆再拜,辞神而退。

设位

编辑

《备要》:若禫月行祭,则考妣异位。○《辑览》:世数已满,又升新主,则是五世似未安。新主姑安于东壁下,祭毕迁祧后,始入正位。○《问解》:吉祭新主,姑就祔位,入庙后,奉安正龛,恐当。○问:“新祔之位,姑就东边西向之位,祭毕入庙,始𬯀正位欤?”明斋曰:“前一日既已改题,当以正位排设。盖至是,则不当用西向祔位之义矣。”

陈器具馔

编辑

《备要》:陈器,省牲,涤器,具馔。厥明夙兴,设蔬果酒馔,质明,奉主就位。如时祭仪。

出主告辞

编辑

《备要》:五代孙某,今以递迁,若父先亡母丧,则云今既免丧。有事于显五代祖考某官府君,显五代祖妣某封某氏。若只祭三代,则云高祖,此下列书各位。以某亲某官,某封某氏,祔食,敢请神主出就正寝,恭伸奠献。○问:“考妣固在祔位,然告辞似当与高曾以下列书告之。”先师曰:“恐当如所示。”

参降进馔三献侑食阖门启门受胙辞神

编辑

《备要》:并如时祭。

合祭埋主祝

编辑

《备要》:维年号云云。五代孙某,敢昭告于显五代祖考某官府君,显五代祖妣某封某氏。若只祭三代,则云‘高祖’。兹以先考某官府君,丧期已尽,礼当迁主入庙,先王制礼,以下出《丘氏仪》。祀止四代,只祭三代,则云‘三代’。心虽无穷,分则有限,神主当祧,将埋于墓所,若族人有亲未尽者,将徙于其房,则此下当云‘将迁于某亲某之房’。不胜感怆,谨以清酌庶羞,百拜告辞,若本龛有祔位,此下当云‘并埋某亲某官府君,某亲某封某氏神主’。尚飨。

合祭祖以上祝

编辑

《备要》:维年号云云。孝玄孙曾祖云‘孝曾孙’,祖云‘孝孙。’某,敢昭告于显高祖考某官府君,显高祖妣某封某氏。曾祖祖位祝,仿此。某罪逆不灭,岁及免丧,若父先亡母丧,则此下去‘世次’以下,‘不敢不至’十六字,而用时祭祝‘时维’以下语。世次迭迁,昭穆继序,先王制礼,不敢不至。以上出《高氏仪》。谨以清酌庶羞,祇荐岁事,以某亲某官府君,某亲某封某氏,祔食,尚飨。代各异版。

合祭新主祝

编辑

《备要》:维年号云云。孝子某,敢昭告于显考某官府君。丧制有期,追远无及,今以吉辰,式遵典礼,𬯀入于庙。若母先亡,则列书显妣某封某氏。若父先亡而母死,亦列书考妣,云‘某亲丧期已尽,礼当配享’,而用时祭祝‘时维’以下语。○若父先亡母丧,而禫月行祭,考妣异位,则祝异版。于妣位云,‘丧制有期,追远无及,今以吉辰,式遵典礼,将配于先考’。于考位云,‘某罪逆不灭,岁及免丧,式遵典礼,将配以先妣’,而用时祭祝‘时维’以下语。○若母先亡父丧,而禫月行祭,则于妣位云,‘某罪逆不灭,岁及免丧,今以吉辰,式遵典礼,将配于先考。’○【案】𬯀,是递陞之谓。支子自立庙者,𬯀入于庙一句,改以他语,恐当。谨以清酌庶羞,祇荐岁事,尚飨。

纳主

编辑

《备要》:主人主妇皆升,各奉主,纳于椟,盛以笥,奉归祠堂,以次递升,新主亦入正位。

彻馂

编辑

《备要》:并如时祭。

亲尽之祖别子则告毕而迁于墓所不埋

编辑

见‘不迁位’章。

亲未尽者迁于最长之房

编辑

【本注】族人有亲未尽者,则祝版云云,告毕,迁于最长之房,使主其祭。○〈卷首图〉注:高祖亲尽,则请出高祖,就伯叔位服未尽者,祭之。

埋主

编辑

【本注】若亲皆已尽,则祝版云云,告毕,埋于两阶之间。其墓田则诸位迭掌,而岁率其子孙,一祭之,百世不改。○《通典》:晋虞喜曰,“汉代韦玄成等,以毁主瘗于园。魏朝议者云,‘应埋两阶间。’”○问:“祧主?”朱子曰:“天子诸侯,有太庙夹室,则祧主藏于其中。今士人家无此,祧主无可置处。《礼记》说,藏于两阶间,今不得已,只埋于墓所。”○问:“祧主当迁何处?”曰:“便是这事难处。汉唐人,多瘗于两阶间。今人家庙,亦无所谓两阶者。两阶之间,以其人迹不到,取其洁耳。”问:“各以昭穆,瘗于祖宗之坟,如何?”曰:“唐人亦有瘗于寝园者。但今人坟墓,又有太远者,恐难用耳。”○《丘仪》:执事者用盘盛主捧之,主人自送至墓侧。祝埋毕,始回。○尤庵曰:“祧主埋地节目,未有所考。以鄙家常行者言之,埋于本墓之右边,既掘坎,以木匣先安于坎中,然后以主椟安于木匣中,子孙皆再拜而辞毕,闭匣门,而掩土坚筑,后加以莎草。未知果合于礼否也。”○南溪曰:“祧主卧安之说,非但平日所闻者如此,栗谷先生及故洪判书昙两家,皆用卧安法,此亦可据矣。立安之说,未详所本。尝以理推之,神主虽与尸柩魂帛之例小异,大抵不外于屈伸阴阳之端。凡人生者为神,死者为鬼,此其屈伸阴阳之大分也。然立庙行祀,为屈中之伸阴中之阳,而至于祧迁埋主,是屈中之屈阴中之阴,恐不可与立庙行事时制度同,其义则然也。”○明斋曰:“埋主墓前墓后,俱无不可。神主在家,虽已告辞,而临埋更拜,恐亦情不能已也。古者埋于两阶间,今埋于墓,则告由本墓为当耶?不敢质言。”○鄙家埋主于龙尾后,别有一柜,并旧椟卧埋,而主身倾仄,故以小木枕之。此出于杜撰。【案】木柜高大,易于摧陷。须小其柜,使仅容主身及趺。神主去趺,仰安于柜中,置趺于主身之足,加盖以埋之。主椟则埋于傍侧似得。世人或有用石函者,年久不朽,反有未安。恐不若木柜之为稳。○【又案】埋主时,先具酒果,告于墓所云,‘年月日,几代孙某,敢昭告于显几代祖考某官府君之墓。今以亲尽,祇奉神主,将埋于墓所,不胜感怆,谨以酒果用伸,虔告谨告。’墓前后或傍侧,择其净处,掘坎,安柜于坎中,以泥灰坚筑四方。以俟祠堂祭告讫,祝奉神主,置腰轝,遂行。执事者先设席于坎南。腰轝至,安于席上。执事者拭柜遂埋主。诸子孙哭尽哀拜辞。加盖筑灰土。是日子孙不食肉,恐合人情。

祔位埋主

编辑

《备要》:本位出庙,则祔位当埋于墓所。○尤庵曰:“正位迁于长房,则祔位埋安,事理恐当。盖无后人祔食,既是不得已义起之礼也,宁有更享于最长房之理乎?若有兄弟及侄,或于其忌日,以纸榜略伸其情,则似不妨矣。”

母在行祧迁

编辑

退溪曰:“今日都中士大夫,率用母在不祧迁之说。凡母在者,父丧毕,藏其主于别处,以待他日与妣同入庙,始行祧迁之礼。祖母曾祖母皆然云,可知人情于此皆有所不安者,意亦甚好。然窃恐未为得礼之正也。大祥章改题递迁新主入庙等事,皆为父丧而言,未尝言若母在则不可遽行递迁等事。圣人非不知母在而递代为未安,其所以如此者,何也?父既死则子当主祭,子既主祭,子之妻为主妇,行奠献,母则传重而不奠献。故曰,‘舅没则姑老’,不与于祭,与则在主妇之前。所谓曾祖之妻尚在,埋其曾祖之主,奉祀者之祖母尚在,埋其祖之主,虽皆未安,恐不得不限于礼而夺于义。”【案】埋其曾祖埋其祖两句,恐传写互换。盖曾祖母之祖,祖母之曾祖,于奉祀者,皆为五世,当祧故也。

长房改题祧主

编辑

《备要》:神主,当以主祭者所称改题,而旁题不称孝。○《问解》:问,“祧主既迁于最长之房,则神主当以主祀者所称改题乎?若然则其节次,当在于迁奉之日,而旁题不称孝,只称曾玄孙乎?”曰,“然。”○密庵曰:“祧主,沙溪固以改题为是。然按《家礼》‘大祥’章,迁主时其馀改题之文,似为不改祧主之证。遵而行之,庶几寡过。但或有不得已改题事,则宗孙已亡,不容更书其名,如此等处,恐不得不书长房名。”○先师曰:“祧主改题之疑,沙溪主当改之论,而愚伏以为不可改。盖高祖有服之亲而遽行埋瘗,非人情之所安。故迁奉之礼,后贤之所义起,无变于宗孙之名而权宜奉祀,以存不敢自擅之意。且最长多是年纪衰暮之人,数数改题,亦所未安。愚伏之意,其或出于此欤?外家文字,适有推荣之恩,不得已而改题。故引沙溪说为证,非为人家通行之例也。”

长房祝文属称

编辑

寒冈曰:“惟宗子称孝,则祭迁主之人,恐不得辄书孝字。”

奉来祧主时告祠堂

编辑

寒冈曰:“考妣前,以曾祖考妣奉来之意,略叙以告。”○问:“奉来祧主,共安祠堂后,似有合祭之仪,若祭则备羹饭耶?”曰:“共安祠堂,适在仲月时祀之时,则具羹饭,盛祭为当。不然则用酒果以告。然具三献盛祭,亦无妨。”【案】祧主迁奉之日,有宗家盛祭,若一日叠设,则未安。○龙冈曰:“前一日,诣祠堂,焚香告辞曰,‘孝孙只继祢则云孝子。某,今以显高祖考某官府君,显高祖妣某封某氏,亲尽宗家,神主当祧,某以年长,次当奉祀,将以来日,奉迁于祠堂敢告’。明日奉迁主入庙,更无祭告,再拜而退。”【案】《大戴礼》〈迁庙〉篇‘迁庙事毕,择日而祭’,注‘所以安神’。恐当依此择日盛祭,今谓无祭告,未然。

奉迁主位次

编辑

寒冈曰:“奉父母之祭者,又奉曾祖之祀,则曾祖当安于西之第二龛,考妣当安于东之最下龛。西之第一龛与中一龛,则当虚之。”

最长房不得奉祀则次长房权宜奉祀

编辑

寒冈曰:“最长房窭且不慧而不肯,则固难强焉。既有次长房,则亲犹未尽,建祠墓山,无乃或未安乎?长房不比宗子之截然难犯,鄙意次长房权宜奉祀,或未为不可。”○问:“长房势难奉祀,迁于次长,则旁题舍最长,而当用奉祀者名耶?”明斋曰:“虽或出于一家权宜使次长奉祀,恐不当直书奉祀。似当姑阙之。”○先师〈与京中宗人书〉:五代祖高祖二位,叔父以最长移奉,而不幸下世。三年丧毕,礼当迁安于次长之房,而执事远在千里外矣。神道尚静,数数移奉,恐贻震摇之患,且念长房承祀,其礼分之严,恐与宗庶有间。是以季父权宜承奉,以修岁时之祀,而季父又不幸弃诸族,侄等欲权奉两祀,则祭及五代,于礼不许,且高祖位祀,止于侄等之身。今执事若迁奉二主而行,万一异时,事有不可知者,则侄等又当奉主而来,千里迁动之频,极涉震惧,又不可逆虑异时之难处而只奉一位。凡此曲折,百端碍窘。无已则有一焉。季父丧毕,即用宗子越在他国之例,以长房远在,使某等摄事之意措辞,以告于庙,时节荐尝,与此间宗族,轮番将事,此亦权宜之道也。

最长死则移次长房

编辑

问:“长房奉迁主后,身死,其子若孙若亲未尽,则仍为奉祀乎?若有门中诸父诸兄亲未尽处,则当迁奉于其家乎?”寒冈曰:“身后子孙,亲苟未尽,连世奉祀,以待亲尽,然后迁于亲未尽之家,理恐当然。”○问:“最长者死,其子虽亲未尽,而当迁于次长房耶?”沙溪曰:“然。”○问:“长房死,则其迁奉于次房,当在何时?”明斋曰:“长房递迁,为祭祀也,今乃三年废祭,未安。丧家卒祔祭后,奉迁。”○南溪曰:“当待三年。”

庶孙为最长房

编辑

退溪曰:“礼只云‘代未尽最长之房,不分嫡支也。’”○沙溪曰:“据程子说,庶孽无不可奉祀之义。但嫡兄弟尽没然后奉祀,似不妨。”○《问解续》:问,“亲尽当迁,而有庶曾孙若嫡玄孙,则谁当奉祀?”答,“庶曾孙当奉祀。若贫贱不可奉祀者,则嫡玄孙奉祀,无妨。”

祧主安别室

编辑

问:“亲尽之主,当迁于长房,而势有所不能,则安于别室,不得已也。四时之享,共设于正寝,则涉于祭五代之僭,废而不祭,则又大违情礼。愚意享日之晓,先就别室,行事于迁主,然后奉四代之主,祭于正寝,如何?或仿古制疏数不同之义,只于春秋祭之,亦庶乎可也?”退溪曰:“亲尽之主,四时共设于正寝,实为未安。奉安别室,只于春秋设祭,似为处变之宜。然终未必其当否。”○葛庵曰:“立庙墓下,以奉祧主,近世礼家多行之。然必以最长房为主,然后似不失礼意。”○明斋曰:“庶派鲜有不贫贱者。既不能迁奉于长房,则或立庙墓下,或权奉别庙,皆人家一时权宜之道。只当自一家斟酌仪节而行之,恐难于立定格式,作为通行之例也。”○密庵曰:“庶孽事力不能奉祀者,亦当限其生存为别庙。”

祧主连世共庙一位先埋则合祭诸祧主

编辑

【案】累世祧主,共安一庙,代各异主。礼意苟简,而今人家往往拘于事势,遂成一例。既共享多年,则埋主之际,又不可无合祭告由之节。但不可如常祭之。各以最长为主,则只以埋主长房之子遍告耶?祝辞则恐当云,‘几世祧主,同安一室,长房主祀,岁荐芬苾,礼制有限,显几代祖考,亲尽当祧,同堂享尝,只有今日,兹举合祀,感怀靡穷,谨以清酌庶羞,祇荐岁事。尚飨云云’,或可为无于礼之礼耶?

长房主祀亲尽宗子亦当计会

编辑

程子曰:“凡小宗以五世为法,亲尽则族散。若高祖之子尚存,欲祭其父,则见为宗子者,虽是六世七世,亦须计会今日之宗子,然后祭其父。宗子,有君道。”

出后子孙还奉本宗祧主当否

编辑

葛庵曰:“既出继则别为一宗,本宗递迁之主,恐不当奉祀。”○沈征问:“先祖大宪公有二子青平君及玉果公,而玉果公出继于伯父承旨公。玉果公子孙于大宪公,便是旁亲,而从祖父佥枢公在世时,以为曾孙在而曾祖神主埋安,终有所不忍,遂并奉大宪及大宪养考积善君三代神主矣。佥枢捐馆之后,移奉于佥枢从弟吕州公,吕州又下世,今之所当移奉者,只有吕州之弟燕岐公。燕岐之先考校理公亦出后于从父议政公。今若依前轮奉,则大宪当归于燕岐家,而大宪伯兄承旨及议政之生父判书公,亦将次第移奉,并与议政养考,为四曾祖,并奉曾祖四位于一家,为难便。故议者以为出继子孙,还奉所生祖先,实有二本之嫌。初虽失礼,今可埋安,此说为近于礼,而有乖人情,如何?”南溪曰:“已祧之主历祀别宗诸孙,诚有二本之嫌。此政胡氏所谓心虽无穷,礼则有限。鄙见如是,第惟事体至重,不敢质言。”

宗子无后叔父代奉则祧主还入祠堂

编辑

《问解》:问,“宗子死,嫡孙承重,则祧主已迁于最长之房矣。嫡孙又死无后,而宗子之弟,代奉其祀,则其祧主当还入于祠堂耶?或云,‘既已祧迁,则不当复入’,如何?”答,“当还奉无疑。”【案】承宗者,固当还入。若摄祀则祧主恐不当还入。

宗子无后次孙代奉递迁告辞

编辑

李理胜问:“文圭之外祖具忠胤,以宗子无后而死,其从孙岌当代奉,其告辞何以为之?”愚伏曰:“当依《仪节》为之云,‘年月日,孙岌敢昭告于某官府君某封某氏云云。伏以宗子忠胤,身没无子,大祥已届,岌以次孙,今当代奉先祀。某官府君某封某氏,神主当祧,某官府君某封某氏,神主当迁奉于有服之孙文翼,某官府君某封某氏,神主改题为高祖,某官府君某封某氏,神主改题为曾祖。世既迭迁,宗又移易,不胜感怆。云云’。”

摄主不得改题递迁

编辑

明斋曰:“摄主之礼,适子神主,当祔于祠堂东边,而不行祧迁之礼。他日继后之后,姑升祢龛,行祧迁礼。立后之前,只得如此行之。”○问:“长孙无嗣,长子之弟摄祀,累代神主,亦以摄祀名改题否?”葛庵曰:“不改固未安,改之亦未有显据。无已则以祸罚重仍,宗祀无托,不免权宜摄祀,以待长孙立后之意,具由告庙然后仍姑摄祀,则虽不改题,或无未安否。”

兄弟有未除丧者则退行吉祭

编辑

问:“遭亲丧者兄弟,闻讣有先后,则固当先满先除,而至于吉祭,则方有服衰兄弟,而遽然行之,有所未忍。且以正祭为急之说推之,则似不可以此又过当行之时。何以则酌衷而无碍欤?”明斋曰:“先后之差,只是旬朔而已,则退行吉祭,似合情礼,若或数月之久,则不可等待而迟延正祭也。”【案】虽过数月之久等待,恐不至大害。

妻丧无吉祭

编辑

《问解》:问,“十五月禫后,当行吉祭否?”答,“妻丧是祔位,无递迁之礼,则丧毕后吉祭,似无义。恐不当设。”

祖丧中支孙父母吉祭当否

编辑

问:“祖父母丧中,支孙似当自行其父母吉祭,而但以神道言之,丧中飨吉祭,莫无未安否?”明斋曰:“祖父母丧中,支孙之父母禫吉,无不可行之文。恐当依礼行之。虽以亡者言之,虞祭以后,则已以神事之,受吉祭未安之说,恐推之太过。”‘小祥’章‘祖父母殡后行其父母练祥’条参考。

本生丧中所后吉祭

编辑

问:“所后子方持本生齐衰,改题吉祭,当行之欤?”明斋曰:“改题吉祭,皆当行之。盖心制虽重,服则期服也,何可以私丧心制,而废却所重应行节目耶?”○南溪曰:“心丧,所谓心有哀戚之情,而身无衰麻之服者也。以此而不得行吉祭,则是以轻哀而废重礼,不待校证而明矣。惟当祭不著纯吉之服,不行受胙之节,不至为自同于平人也。”‘时祭’章‘心丧中行祭’‘将祭遇丧’两条参考。

大功葬前吉祭

编辑

问:“吉祭,是终丧之别祭,虽大功葬前,当备仪行事,而只废受胙一节耶。若退行于葬后,则先代祧迁之礼,新主入龛之事,皆当延在累月之后,亦甚未安?”明斋曰:“大功葬前,行吉祭,恐未安。鄙意,以一献无祝行事,而告文中措辞,告以不得备礼之意。恐当迭迁祧埋,虽是重事,而期功葬前,不容纯吉。且视《家礼》酒果告迁之仪,则亦未为太简。”‘时祭’章‘期功服中时祭’‘将祭遇丧’两条参考。

子孙葬前吉祭

编辑

问:“侄妇之丧,虽在外,所系是子孙之丧,葬前遽行吉祭,未知如何。既于所祭服尽,主祭者又无服,行之,无害否?”顾斋曰:“虽系子孙之丧,服尽矣,主祭者又无服,若在可祭之科,葬之迟速,不可预定,及时行之,恐无大害于礼。”参考同上。

既祭复平常

编辑

〈杂记〉注:既祭,玄端而居,复平常。○〈间传〉:无所不佩。疏:吉祭以后,始从吉。若吉祭在禫月,犹未纯吉。禫之后月,乃得复平常。○问:“辛都宪庆晋,吉祭后,始著纯吉之服,礼然否?”愚伏曰:“《礼》‘禫而纤’疏,‘以其禫后,尚纤冠,故知吉祭以后,始从吉也’。礼本如此。”

复寝

编辑

〈丧大记〉:吉祭而复寝。注:复寝,不复宿殡宫也。疏:按〈间传〉‘既祥复寝’,与此‘吉祭复寝’不同者,彼谓不复宿中门外,复于殡宫之寝,此吉祭后,不复宿殡宫,复平常之寝。文虽同,义别。此注‘不复宿殡宫’,明大祥后宿殡宫也。○问:“有一士人性孝,其先人雅居之所,不忍坐卧,至于幽闭。虽似过,而先人终命之所,燕乐歌舞,于人情有所不忍,如何?”退溪曰:“苟如是。古人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皆似为忘亲也。此人有不忍坐卧之心甚好,而至于幽闭,不可。”○愚伏曰:“圣人人伦之至,而未尝有幽闭先人之室者。必代易其室,然后安乎?若如来云,则古人成寝之颂曰,‘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者,君子何以谓之善颂耶?”【案】《家礼》复寝,在大祥后,今依古礼及《备要》,移于此。

合葬

编辑

《白虎通》:合葬者,所以同夫妇之道也。故《诗》曰,“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合葬位次

编辑

问:“合葬夫妻之位?”朱子曰:“某初葬亡室时,只存东畔一位,亦不曾考礼,是如何?”○问:“地道以右为尊,恐男当居右。”曰:“祭时以西为上,则葬时亦当如此方是。”○退溪曰:“自北面南而分左右,则考当西为右,妣当东为左。盖神道尚右,地道亦然,而祭神设位,亦以右为上故也。”○答李刚而曰:“东西窆位,想中国俗,葬皆男左女右。故朱先生葬刘夫人,只循俗为之,丘文庄亦不欲异俗。然朱子谓祭而以西为上,葬时亦当如此,则此为晩年定论,而后世之所当法也。今者,尊先祖考妣墓,虽与今所定左右不同。滉意朱子定论既如彼,又西边狭侧不可用,则用于东边,恐无可疑。今之所恨,在于先祖考妣位次难改,无如之何耳。不当缘此而有疑于今所定也。”

破旧墓合葬

编辑

〈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注:殡于家,则知之者无由怪己,欲发问端。五父,衢名。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注:慎,当作引,殡引,饰棺以輤,葬引,饰棺以柳翣。孔子是时以殡引,不以葬引。时人见者,为不知礼。问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注:曼父之母,与孔子之母征在,为邻相善。○寒冈曰:“将合葬则先用酒果,告于旧墓,讫行后土之祠,遂行治葬节次。及将安金井之日,又告以开封合葬之意于旧墓,而劈破一半。姑勿安金井,先暂穿,以验旧墓灰隔上下傍后,乃始量设金井而穿圹。及至葬日,俟平土后,尽破旧墓前未破之封,乃量茔域而成坟,似当矣。”○问:“告先茔,已行于初始役之日矣,临时破开之际,又不可无节,而若又设酒果,则反似重叠,未知只当焚香更告耶。”南溪曰:“此诚无于礼者。如必用之,则舍此,恐无他道理。”○又问:“旧坟既已破开,虽不动灰隔,似当有慰安之祭。”曰:“慰安之祭,亦所未闻。盖既不见尸柩,只得始事时一告而已。”

告旧墓祝

编辑

寒冈曰:“告旧墓祝,‘云云。今以先妣某封某氏,奉祔茔东畔,即事之始,敢伸虔告’。”○南溪曰:“告先葬祝云,‘某亲某封某氏,已于某月某日捐世,将于某月某日,行合葬之礼,不胜感痛。云云’。”

祠后土

编辑

旅轩曰:“非别建新兆,则不须用五标,但就前日所祭之坛,告之曰,‘维年月日云云。今为某官姓名,营建宅兆于某封某氏封内之右,神其保佑,永无后艰,云云。’”

迁旧墓合葬后土祝

编辑

见‘改葬’章。

迁旧墓合葬诸节

编辑

并见‘改葬’章。

并有丧合葬

编辑

张子曰:“古者,掘圹而葬,既并有丧,则先葬者必不复土,以待后葬者之入,相去日近故也。”

合葬柩衣各制

编辑

问:“合葬时,有制一大柩衣,周袭两棺者,此有据否?”南溪曰:“当各制。”

合葬棺齐头

编辑

《问解》:问,“同椁而葬者,齐其上乎?齐其下乎?”答,“当齐其上。”

合葬同椁

编辑

〈檀弓〉:孔子曰,“卫人之祔也离之,注:祔谓合葬。鲁人之祔也合之,善夫!”注:善夫,善鲁人也。祔葬当合也。疏:离之,谓以一物隔二棺之间于一椁中也。鲁人合并两棺置椁中,无别物隔之。○朱子曰:“古者,椁合众材为之,故小大,随人所为。今用全木,则无许大木可以为椁。故合葬者,只同穴而各用椁。”○葛庵曰:“既合葬,则一椁同窆,似宜。若以外盖太广为虑,则今人多用横板作盖。出于朱子葬子时用石五条横于石片上之意也,若用此制,则恐无崩陷之虞。”○明斋曰:“天灰连傍灰成石,似无圹阔陷坏之忧。然同穴各椁,椁间隔灰,终为完固。”

同坟异藏

编辑

东汉寿张侯樊宏遗令,“棺柩一藏,不宜复见,如有腐败,伤孝子之心,使与夫人同坟异藏。”光武善其令曰:“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

前后妻合葬

编辑

程子曰:“合葬用元妃。”○朱子曰:“今人,夫妇未必皆合葬,继室则别营兆域,亦可。”○问:“葬前后母者,其法不齐。或一圹中,并安三丧,而父居中稍后,前母右后母左,而各稍前。或三墓一行并峙,而父居右,二母循序次之。或同兆异穴,列树三墓。考墓居后,前妣右后妣左,而各稍前,以为品字状。”南溪曰:“前后妣葬法,已有文公定论,难容异议矣。姑以所示品字之制言之,恐最后者为胜。”○问:“前后妻同葬一冈之礼,其规不一。有夫冢北而两妻祔南者,有夫冢南而两妻祔北者。其夫冢北而两妻祔南者,终当为是,如何?”明斋曰:“以北为主,而以南为次者,有上下之形,以南为主,而以北为次者,有前后之义。依来教,祔南者似当,而世俗妻冢差后于夫冢者,亦非无所据也。如此处,只当依地形安排,恐无大失得。”

古人未必合葬

编辑

〈檀弓〉:舜葬于苍梧之野。注:舜征有苗而死,因葬焉。苍梧,于周南越之地。盖三妃未之从也。注:古不合葬。季武子曰,“周公盖祔。”注:祔谓合葬。合葬自周公始。○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来,未之有改也。

新旧合葬墓祭

编辑

见‘墓祭’章。

合葬外人省谒

编辑

问:“沙溪曰,‘内外丧同殡,不可为外丧便入哭。’然则先贤之墓,未必独葬,而率多省谒者,抑非礼耶?”南溪曰:“同殡则犹同室,恐难直行入哭,墓则不然。譬之生人家,中虽夫妇同处,从家外拜何害?曾见尤庵必偏向男位所安处而行拜,其亦有义邪。”○明斋曰:“过先贤墓,虽夫人祔葬,展拜何妨?未安云者,恐太拘。”

改葬

编辑

权葬,旅葬,招魂葬,坟墓火,坟墓毁,修墓

〈丧服〉记注:坟墓以他故崩坏,将亡失尸柩也。言改葬者,明棺物毁败,改设之如葬时也。○韩文公曰:“改葬者,为山崩水涌毁其墓及葬而礼不备者。若文王之葬王季,以水啮其墓,鲁隐公之葬惠公,以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之类,是也。”○朱子曰:“迁葬事,似不宜容易举动。若得已,不如且已也。”○《备要》:世俗惑于风水之说,有无故而迁葬者,甚非也。

卜宅治葬

编辑

《开元礼》:将改葬者,吉服卜宅兆,如葬仪。○《丘仪》:将改葬,先择地之可葬者,治棺制服,具敛床布绞衾衣,治葬具。大轝竹格功布帏幕之类。

祀后土祝

编辑

《丘仪》:维几年岁次干支,某月朔日干支,某官姓名,敢昭告于土地之神。今为某亲某官姓名,宅兆不利,将改葬于此,神其保佑,俾无后艰。云云。

迁旧墓合葬后土祝

编辑

问:“后土祝,改葬则曰‘宅兆不利,将改葬于此云云’,新葬则‘今为某封某氏,营建宅兆云云’。今新旧合葬,其祝书曰‘宅兆不利,将改葬于此,以某封某氏祔云云’,如何?”退溪曰:“当如此,而祔字上加新字。”○南溪曰:“合葬则只告夫位,似可。盖妇统于夫也。今为某官姓名下,列书某封某氏,亦可。”

迁祔告先墓

编辑

【案】此当依初葬告先墓,而告辞中‘营建宅兆’改以‘迁祔兆次’。

前一日告祠堂

编辑

《丘仪》:前一日,告祠堂。序立启椟,出所当迁之主。参神降神,主人斟酒,主妇点茶,并再拜。【案】主妇当四拜。主妇复位,主人以下皆跪。告辞曰,‘玆以某考妣《备要》:年月日干支,孝子某官某,玆以显某亲某官府君。体魄,托非其地,恐有意外之患,惊动先灵,不胜忧惧。将卜以是月某日,改葬于某所,敢告。’《备要》:谨以酒果用伸,虔告谨告。俯伏兴平身,主人再拜复位,辞神。纳主,礼毕。○问:“前一日,告祠堂,墓所若在远,则当如何?或云‘主人临行,告庙而去’,或云‘主人先去墓所,经营葬事,及葬前一日,令在家子侄代行’,二说是否何如?”退溪曰:“似两可。”○《问解》:酒果,本为告事而设,只奠本龛可也。○先师曰:“告庙一节,曾闻诸外家。并设茶果,只告当位,而丘氏及沙溪许独设当位,未知当从何说。然既不别龛室,则只设于所告之位,亦似未安。从并设为是否?”

丧中迁旧墓告庙之节

编辑

退溪曰:“迁墓,若非专为宅兆之故,告辞固不可专用仪节之文。合葬是古礼,而又有遗命,则以此为文为当。如无遗命,只以新卜吉地,用古祔葬之礼为文,似当。”○葛庵曰:“葬前,丧人不得盥洗澡洁,则告庙时似难焚香奠酌。使子弟代行,似得事宜。”

祀旧墓土地

编辑

《丘仪》:祝文同前。但云,‘玆有某亲某官,卜宅玆地,恐有他患,将启窆,迁于他所,谨以清酌脯醢,祗荐于神,神其佑之。尚飨。’○《备要》:将启墓,祝先以酒果,祠土地,如前仪。○《疑礼问答》:改葬一山之内,无别祠旧土地之义。合告于开茔域之祝,似当。

同垄有先茔则告

编辑

尤庵曰:“两墓同冈,一迁一否,则当两告之。”

启墓

编辑

《开元礼》:祝立于羡道南北向,内外皆哭止。祝三声噫嘻,启以开坟改葬之故。叙改葬所由,随时为之。内外又哭尽哀,权就别所,开坟讫,又就位哭如初。○《丘仪》:执事者于旧墓,张白布幕,开户,向南布席。其下为男女位次。男子墓东西向,妇人墓西东向,俱北上。妇人蔽以布帷为位。序立举哀,哀止再拜,跪焚香奠酒。祝噫嘻三声,告辞曰,‘某官某人,《备要》:年月日干支,孝子某,敢昭告于显某亲某官府君云云。葬于玆地,岁月滋久,体魄不宁,今将改葬。伏惟尊灵,不震不惊。’举哀再拜,哀止礼毕。各就他所,役者开圹讫,内外各就哭如初。○问:“破坟出柩,各择两日,则似当各有祝辞。”南溪曰:“破坟出柩异祝,古无其仪,所不敢说。”

主人服缌

编辑

《开元礼》:其日,内外诸亲,皆就次。主人众主人妻妾女子子,俱缌麻,立哭尽哀。卑者皆拜。○寒冈曰:“缌服,当服于告启墓之初。”○问:“妇与妻不得往墓,则启墓日,成服于家耶?”南溪曰:“然。”【案】改葬之缌,为亲见尸柩也。恐当先启而后服。

应服三年者服缌

编辑

〈丧服〉记:改葬,缌。注:服缌者,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也。必服缌者,亲见尸柩,不可无服。疏:三等,举痛极者而言,父为长子,子为母,亦与此同。不言妾为君,以不得体君,差轻故也。不言女子子,妇人外成,故不言。诸侯在畿外,改葬不来,故亦不言。○《穀梁》:葬桓王。改葬也。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疏:缌者,五服最下。因葬桓王,记改葬之礼。举五服之下,以丧缅藐。是故改葬之礼,其服惟轻。言缅,释所以缌也。○《孔丛子》:子思曰,“礼父母改葬缌,既葬而除之,不忍无服送至亲也。”○《通典》:汉戴德云,“制缌麻具而葬,葬而除,谓子为父母,妻妾为夫,臣为君,孙为祖后者也。”○东晋庾亮改葬,服齐衰,何充改葬亦然。蔡谟以为改葬斩衰,礼言缌者,谓缌亲以上皆反服也。孙放改葬其祖,放父开圹,服斩衰,一门反服。二月事毕,放兄弟二月晦除,放父四月晦除。王濛曰:“改葬缌,夺斩可也。今若极重制于旬月,同至痛于始哀,而就吉不渐,于礼有疑。”于济答曰:“传‘不以兄弟之服服至尊’者,乃始死正服耳。且斩衰之末,便自缟冠麻衣,乃轻于缌麻,然犹以服至尊矣。”范宣曰:“斩衰,既葬则布同于齐衰,既练则同大功,大祥之后,略如缌麻,礼之次序也。安得反服始服不从其变?”○韩文公〈改葬服议〉:经曰,‘改葬缌’,《春秋穀梁传》亦曰,‘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此皆谓子之于父母,其他则皆无服。何以识其必然,经次五等之服,小功之下然后,著改葬之制,更无轻重之差。以此知惟记其最亲者,其他无服则不记也。若主人当服斩衰,其馀亲各服其服,则经亦言之,不当惟云缌也。传称举下缅者,缅犹远也。下谓服之最轻者也。以其远,故其服轻也。丧事有进而无退。有易以轻服,无加以重服。或曰,“‘丧与其易也,宁戚’,虽重服,不亦可乎?”曰,“不然。易之与戚,则易固不如戚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过犹不及,其此类之谓乎。”

妇为舅姑

编辑

《问解》:礼,应服三年者,服缌。古礼为舅姑期,至宋陞为三年,则改葬服缌,恐当。

前母改葬

编辑

《通典》:晋胡济〈改葬前母服议〉云,“今礼无其章。故取继母服准事目。前继一也。为前母改葬,宜从众子之制。”

嫡孙为祖改葬

编辑

《通典》:汉戴德云,“孙为祖后,缌。”详‘应服三年’条。○晋步熊问:“改葬,孙为祖,亦宜缌?不受重于祖,不知云何。”许猛云:“父卒,孙为祖后而葬祖,虽不为祖服斩,亦制缌以葬也。”○《问解》:承重者,虽至曾玄孙,与长子无异,当服缌麻。

亲尽祖改葬服缌当否

编辑

长源问:“金士休家迁厝,疑节不敢臆说。然,明斋尹氏以为逮事五世祖者,当服承重之服,其言颇有据。以此推之,迁厝之礼,当以丧礼处之,宗子虽已代尽,为之服缌主葬,恐或无妨,如何?”先师曰:“五世祖承重之说,不能无疑。盖礼小宗有四,而极于继高祖,五代以上,亲尽于上,而宗易于下,其可以逮事,而遽有传重服斩之义乎?今因承服未的之旁证而引之于迁窆,曰‘宗子当服缌’,则设有迁六七世以上之墓,其主必以宗子,而其服必以缌乎?”若迁大宗之墓,则当如此说。○又问:“来教以主祧宗毁为不得承重之证,然窃以为祭礼丧礼,自是两项事。古有一庙二庙三庙之殊,国制,六品以上,祭三代,七品以下,祭二代,而承重之服,则极于高祖。于此便见承重之服,初不视宗毁与否,而或服或不服也。程子曰,‘若高祖之子尚存,欲祭其父,则亦须计会今日之宗子’。据此则恐不可舍宗子而以支子主其葬,如何?”曰:“古者,大夫士以下,拘于法制,不能准立四庙,而祭之必及于高祖。故有承重之服,是丧礼祭礼通为一义,未尝分为两项事也。程子计会宗子,盖尊祖敬宗之馀义。然代尽之祭,不得不移奉于最长。亲尽之墓,犹必使诸位迭掌,是庙与墓,俱属之长房矣。或遇迁窆,使宗子主之,既窆而又还诸长房,则其主之,或宗或支,亦何所据也?且告庙哭庙,当以长房主之,而窆葬主以宗子,则毕竟有二主之嫌矣。”‘本宗服’章‘四世以上祖承重当否’条参考。

父在改葬母

编辑

《锦水记闻》:〈丧服〉记‘改葬缌’,郑注不言母,然贾疏明言‘子为母亦同也’。缌,服之最轻者,似无压屈之道,恐不可以父在之故,只以素服行事也。

本生亲改葬

编辑

南溪曰:“出继子于本生亲迁葬,无他可服之服,当以吊服加麻行之。”

出嫁女为其父母改葬

编辑

〈丧服〉疏:不言女子子,妇人外成,又非常,故不言。详‘应服三年’条。○《通典》:晋王冀云,“按礼,改葬缌,郑氏以为臣子妻。以例推之,女子虽降父母,亦子也。今男女皆缌,于义自通。”○《问解》:〈丧服〉疏云云,据此,《通典》所谓出嫁女缌,恐误。○问:“出嫁女,亦有素服望哭之礼耶?”同春曰:“出嫁女望哭,恐是情理之不能已,不暇问礼之有无。”

出母嫁母改葬

编辑

《通典》:晋刘镇之问,“父尚在,母出嫁亡,改葬,应有服否?”徐广答,“改葬缌,惟施极重。此既出嫁,未闻儿有服之文。然缘情立礼,制服奉临,就从重之义,合即心之理,亦当无疑于不允也。”《问解》:徐广之言可疑。

改葬时期功亲所服

编辑

《孔丛子》:卫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子思,子思曰,“非父母无服。无服,则吊服而加麻。”○《通典》:汉戴德云,“馀亲皆吊服。”吊服加麻之制,见‘吊’章。○《开元礼》:周亲以下,皆素服。○《丘仪》:馀皆素服布巾。

父葬前改葬母

编辑

退溪曰:“当丧改葬者,当处以偕丧之礼,则改葬时仍服斩衰,正得不敢变服之意。”○苏斋曰:“改葬缌者,亲见尸柩,不可无服也。既衰矣,又何缌乎?”○《问解》:据礼,虽有事于前丧,亦当用重服,无疑。○明斋曰:“斩衰丧葬前,不敢变服,则改葬诸节,皆当以斩衰行之。缌服无可著之地,似不当制之,而或以《家礼》重服中遭轻丧者成服后反重服之例推之,以为不可不成服。若然则当于破旧坟时,成缌服,还服斩衰从丧,下棺时,皆以斩衰行事,至虞祭时,服缌行事矣。”【案】葬母服斩衰,非但不敢变,亦以服重服,则轻服包在其中故也。恐当以不制缌为正。

父葬后改葬母

编辑

《备要》:父丧中改葬母者,据〈小记〉‘父母之丧偕’疏‘父未葬不敢变服’,若父既葬,依重丧未除遭轻丧例,服母改葬之缌。○《问解》:既葬与未葬,有异。改葬服缌,似无不可,服缌时,杖亦当去。

父葬后并迁父母葬

编辑

权天章问:“世俗于父丧内改葬父母,不为母制缌服,抑别有据耶?”葛庵曰:“〈小记〉所云‘偕丧葬母,亦服斩衰’者,是从未葬言之。沙溪所以有既葬未葬之云。然今以哀所遭言之,考妣迁厝,一时并行,亦当比并有丧未葬之例,无亦与独迁母墓而服缌以从事者有异乎?”

母丧中迁父合葬所服轻重之疑

编辑

问:“改葬当服缌麻,而方在衰中,哭从之时,当服何服?”寒冈曰:“当服重服,葬先考时,服缌麻。”○愚伏曰:“改葬之缌,盖为亲见尸柩,不可无服。故制五服中最轻之服,以执其事。窃想礼经,易服之节,重者为主。故曰,‘有三年之练冠,则以大功之麻易之’,又曰,‘父母之丧偕,先葬者不虞祔,待后事,其葬,服斩衰’。据此数条,则以齐衰服改葬前丧,似不为妨。恐不当以最轻之服易之也。”○《问解续》:问,“发引下棺,在同日同时,则当著何服?”答,“旧丧为重,似当服缌。虽是缌服,何可以凡缌功之服比方乎?不以缌看缌,而以父服为重,不失尊尊之义,不亦可乎?若期服以下诸人,以新丧之服,随行无妨。”尤庵曰:“前丧虽重,不可以缌而舍衰。且诸服人皆服衰,而诸孝反服缌,似涉臲卼。”○眉叟曰:“改葬虽重,其服缌麻,母丧虽轻,齐衰为重。其葬不变改葬之缌,未安。”○《疑礼问答》:母丧中迁父墓合葬时所著之服,先人之见则以服之轻重为主,慎老之意则以丧之内外为断。先人不敢自信,而姑从师门之教行之。常疑先人之见为合于情理,而亦不敢自信。

父丧中改葬祖

编辑

《通典》:晋段凝问,“嫡孙父丧未练改葬,合当何服?”荀讷曰,“礼,父母丧偕,葬先轻后重。谓便当以重服而葬也。服重可以临葬。”○晋许猛云:“父丧未练,改葬祖,制缌以葬也。”上条参考。

期功服中改葬父母

编辑

《通典》:魏荀俣云,“有小功丧服,改葬父母,以重包轻,宜便服小功。”王肃以为宜服改葬缌,卒事反故服。○或问:“甲当迁葬,而先有兄丧在殡,为当何服?”晋蔡谟答:“亦应服缌。礼,三年之丧既练,而遭缌麻之丧,则服其服,往哭之。凡丧相易,皆以重易轻。此以轻易重,临丧故也。卑者犹然,况至尊乎!甲临丧,应改服缌麻。”

并迁祖父母葬一缌两用

编辑

问:“方行祖父母迁窆,一服两用,不悖于礼否?”明斋曰:“和叔所谓各制服之义,似极缜密。然非如齐斩之不可同者,一服两用,恐无大妨。”

祖母承重服内迁祖父母及父母葬

编辑

问:“祖母承重服内,迁其祖父母及父母四坟,缌服当并制四件,葬窆祭奠时,各服其服否?破旧坟以后,当以何服为重?”南溪曰:“祖母当丧,不当制缌服。其馀皆如来示处之,似当。破坟后常著之服,亦似以祖母服为定。”○又问:“祖母迁墓,在小祥之后,衰服首绖既已除矣。更制缌服首绖而加于衰服之上否?”曰:“亦不当制缌绖。”

禫服中改葬

编辑

《问解续》:问,“禫前改葬,丧人舍重服轻,未安。”答,“当其事,则不可以不服其服,轻重不当论也。况衰麻已除,缌服方始,其为轻重,亦未可知也。”○问:“亡妻迁厝,而迷儿方持禫服。若服缌以终三月,则是终无禫服。若以为禫重缌轻,不可以从轻废重,则以禫服从柩,亦似未安。”南溪曰:“当改葬时不可无服缌之节,诚以改葬为主故耳。常时则持禫服,葬时则持缌服。行禫而除禫服,三月而除缌服,可矣。”

出柩

编辑

《开元礼》:设席于幕下,举柩出,置于席上。内外俱从柩,哭于幕所。祝以功布拭棺,改加新褚。○《丘仪》:男东女西。覆棺以衾。《备要》:侇衾。○寒冈曰:“开旧墓,不可前期出殡,当临时启墓,一宿即行。”

设奠

编辑

〈丧服〉记注:其奠如大敛。从庙之庙,从墓之墓,礼宜同也。疏:朝庙至庙中,更设迁祖奠,如大敛。即此移柩向新葬之奠,亦如大敛之奠。○《通典》:东晋贺循曰,“移葬者,必先设祭告墓而开冢。从墓至墓,皆设奠,如将葬朝庙之礼。”○《开元礼》:设席于柩东,设启奠于席上。主人盥手,洗爵进酌酒,奠于席前。兴小退,西面再拜。内外卑者,俱再拜。少顷彻奠。【案】《开元礼》设奠柩东之失,已论于‘初葬迁柩’章矣。但此改葬奠,只为体魄,则统于柩,而设于东,却似无害。○《丘仪》:祝设奠于柩前。主人以下《备要》:举哀。再拜。焚香酹酒,奠酒再拜。少顷彻奠。《备要》:止留酒果。

改敛

编辑

《通典》:宋庾蔚之曰,“若棺毁改敛,则宜有大敛之奠。”○《开元礼》:陈衣于幕东帷内。柩至,举尸出,置于床南首。主人男女稍退,遂敛,覆以衾。主人男女凭哭。敛将讫,棺入,设于西藉以席。棺入,内外皆止哭,置棺,乃哭。举尸,敛于棺,乃加盖,覆以衾。内外就位,哭如初。○《丘仪》:役者,舁新柩,诣幕所。执事者,设敛床于新柩之西。床上施荐褥,褥上铺布绞,横五直一。绞上加单被,被上加衣。执事者,开棺举尸,置于敛床,遂敛如大敛之仪。

非甚不得已不可改棺

编辑

元宗大王初丧,棺板天盖,有罅隙,别用木片,漆补用之。及改葬,绫城君具宏,请改备梓宫。仁祖大王下教曰:“体魄久安于此,今虽不得已,有迁奉之举,岂宜并改梓宫,以益其惊动乎?”特令勿改。

岁久改葬

编辑

寒冈曰:“虽百岁之久,无形之甚,若著手精妙,百分谨慎,则用竹片,移奉无形之形,敛袭安顿,不差毫厘。”○旅轩曰:“移墓于岁久之后,则未免拾骨。所谓拾骨者,以其所拾者骸骨而已。不可以亲肤,而并取其土。所以改葬者,必用绵子,以将其所拾之骨,使之有所维持,而无所乱杂其次序者也。”

迁柩就轝

编辑

《通典》:汉戴德云,“无遣奠之礼。”○宋庾蔚之谓:“若移丧远葬,又有祖奠遣奠。”○《开元礼》:进轜车于凶帷外当门南向,祝入西向告曰,“今以吉辰,用即宅兆,升柩。”丈夫妇人哭。设遣奠,主人酌酒,进奠于席前。兴少退,西面哭再拜。内外皆哭,卑者再拜。食顷彻之。苞牲体下节,载于轝以之墓。○《丘仪》:迁柩就轝。祝跪告曰,“今日迁柩就轝,敢告。”乃设奠,就位举哀。祝焚香斟酒,跪告曰,“灵轜载驾,往即新宅。”俯伏兴再拜。

自先茔移葬则辞于祖墓

编辑

《问解续》:问,“离先茔向他山,朝于祖墓否?”答,“朝墓,不见于礼,而情理不可无。”

改葬之柩不可入奉家内

编辑

南溪曰:“改葬之柩入奉家内,无乃与丧事即远之意异耶。”

柩行

编辑

《开元礼》:主人以下,哭步从。去三百步,尊者,乘车马从柩,更哭不绝声。○《丘仪》:男女哭从,如始葬发引之仪。

设灵座朝夕哭奠及上食

编辑

《开元礼》:既敛,设巾几席于柩东右,几加以巾。祝设馔于席前。讫,主人盥帨酌酒,奠于席前,少退西面再拜。设灵于吉帷西厢东向,施床帷屏几服饰。以时上膳羞及汤沐,皆如平常。【案】此则奠与上食,设之异处,而《家礼》皆设于灵座。故并附入于此。○《丘仪》:设灵座,在墓道西南向,有倚卓。○问:“改葬设纸榜乎?只设灵座乎?”退溪曰:“似只设灵座。”○问:“出棺未葬,当行朝夕上食否?”曰:“今既见柩,事象初丧者多。恐上食为当。”○寒冈曰:“设奠上食,一依初丧,只设虚位。”○《备要》:朝夕哭奠,亦当如初丧。○《问解》:若有遗衣服,置椅子上。

灵床设不设之疑

编辑

问:“一如初丧,则灵床亦当设耶?人家多不设,而今新旧丧隔壁,新丧则设之,旧丧则不设,似不安。”明斋曰:“既云‘如初丧’,则灵床似亦当设,而退溪先生只云‘设灵座,朝夕上食’,《备要》又有‘朝夕哭奠’,而俱无灵床之言。据此则不设为当邪。盖虽象生,生时寝具,彻已久矣。复新制寝具,事涉不经,非如奠上食犹为祭祀之礼也。一设一不设,新旧之异也,恐无未安。”○若犹是三年之内,有遗衣衾,则更设何害?此等皆礼无明文。或设或略,恐当从宜。上条《开元礼》参考。

新旧丧几筵各设

编辑

《问解续》:问,“几筵各设,则朝夕奠上食,先行于外殡,次行于内殡,当矣,而日势早晩,馔物冷煖,似未稳便,故不得已分献馈奠,一时并行。分献之节,情不可并伸,故丧人奠于外者,馈于内,奠于内者,馈于外,未知如何?”答,“来示无妨。但闻几筵只隔障,奉祭之人,则无所隔障云,一时并行,如何?”○南溪曰:“考妣若并迁,则成殡虽同在一处,而虚位则必两设,奠与上食,先进于考位,次进于妣位。”又曰:“隔障以别,已是异几,何必各设两所耶?”

三年内迁葬上食之节

编辑

问:“三年内改葬,则破墓后,成殡于山幕,设奠上食,例也。然则家内几筵,亦可并行耶?”南溪曰:“山幕家内,皆当行上食。盖以神主体魄所处各异,不可以此而废彼故也。”○明斋曰:“在家之人,行祭于灵座,而丧人自行于柩前,不可偏废也。”○葛庵曰:“既行朝夕馈奠于墓所,则殡宫虽不设,似无未安之义。”○先师曰:“上食以行于山所而废殡宫常行之礼,亦似未安,两处并设,莫无大害否?”

改葬与祥期相值

编辑

尤庵曰:“迁葬遇练祥,当以未葬之礼拟之,只告由一献,哭而行之,葬毕择日行练祥似得。”○问:“迁葬与小祥相值,而路远未及还家,则其日使子弟略设酒果,告以退行之由否?”南溪曰:“《家礼》以后,小祥无择日之法。迁葬虽重日家,岂无进退耶?告以退行之说,恐不可用。”

《开元礼》:柩车至圹前,回南向,布席张帷。主人以下妻妾女子子,各前抚柩,哭尽哀,退复位。周亲以下,又前抚柩,哭尽哀,退复位。俱再拜辞,下柩于圹。既窆,亲宾先还者,吊哭如仪。置设讫,掩圹户,加关钥复土。内外俱就灵所哭。○《丘仪》:执事者,先布席于圹南,柩至脱载,置席上北首。主人男女,各就位哭,乃窆,一如始葬之仪。

改葬赠送之节

编辑

《开元礼》:掌事者,奉玄𫄸束帛,授主人,主人受而授祝。主人稽颡再拜。祝奠于柩东。持翣者,入倚翣于圹内两厢。下帐明器苞牲酒米等物,入置圹内,皆藉以版。施铭旌志石于圹户内。‘初葬治葬’章‘下帐’条‘下棺’章‘玄𫄸奠置之所’两条参考。○问:“改葬时赠玄𫄸送明器等事,当一如初葬时乎?合葬,亦当各具否?”退溪曰:“改葬玄𫄸之类,随力措送。虽合葬,力不及之物外,不可兼也。”○旅轩曰:“铭旌,所以识其柩也。改棺之后,改设为得,玄𫄸,乃赠死之礼。若不用,将何以致其永诀之诚乎?”

母丧中改葬父先轻后重之疑

编辑

退溪曰:“若改葬则所谓夺情之义,比于新丧,似有间,宜可以不拘先轻之例也。其后历考诸礼,当丧而改墓合葬之礼,并无据证,而改墓一事,古人皆以丧礼处之。今与其无据而创行臆见,宁比类于并有丧之礼而行之。”○问:“母丧未葬,移父坟而合葬,则下棺何先?”苏斋曰:“改葬非偕葬之比,此其葬也,先父后母,似可。”○《问解续》:问,“改葬与并有丧不同。以丧之新旧为先后,何如?”答,“丧虽新旧有间,而在殡则一也。既曰在殡,则夺情之礼,无间新旧,圣训不可违也。”

并迁父母葬启窆先后

编辑

问:“若同葬父母,则先轻后重,夺情故也。改葬启墓时,亦当先启母,出棺改敛时,亦当先敛母否?”退溪曰:“皆当先。”○先师曰:“按,葬是夺情之典,稍为先后轻重之节,以存迫不得已之意。今启墓一节,固无取于夺情之义。且幽明隔远之馀,幸有攀号承拜之日,则当先于父而后于母,此亦人情天理,不能无先后轻重之间。今拟启墓出棺,当先父后母,及其敛窆下棺等节,又却先轻后重,以遵夺情之义,似或合宜。”

祠土地

编辑

《开元礼》:墓左祭后土,如始葬之仪。○《丘仪》:祠土地于墓左,如常仪。祝文前后并同,但改云‘今为某官,建玆宅兆’。

虞祭

编辑

《通典》:魏王肃云,“改葬缌,既虞而除之。”傅纯难曰,“夫葬以藏形,庙以安神,改葬之神在庙久矣,安得退之于寝而虞之乎?若虞之于寝,则当复还祔于庙,不得但虞而已。”荀讷以为,“改葬不应复虞,纯言为当。”贺循曰,“设奠于墓,所以终其事,必尔者,虽非正虞,亦似虞之一隅也。但不得如常虞还祭殡宫耳。”○宋庾蔚之谓:“神已在庙,无所复虞。但先祭而开墓,将窆而奠,事毕而祭,遂毁灵座。”○《开元礼》:内外就灵所哭,进馔于灵座。主人盥洗酌酒,奠灵座前,兴少退,西面立。内外皆止哭。祝持版,立于灵座之右,北面跪读祝文曰,‘维年月朔日,子孝子某,敢昭告于考某官封谥。改迁幽宅,礼毕终虞,夙夜匪宁,啼号罔极。谨以洁牲ㆍ刚鬣ㆍ嘉荐ㆍ普淖ㆍ明齐ㆍ溲酒,《丘仪》:清酌庶羞。祗荐虞事于考某官封谥。《丘仪》无于考以下六字。尚飨。’主人哭再拜,内外皆哭。卑者再拜,尽哀。彻馔,彻灵座。

母丧中迁父合葬虞祭

编辑

问:“改葬,只行一虞,新葬则有反哭三虞之礼。今合葬,则母之初虞,当并父之虞而行于墓次否?”退溪曰:“两葬行虞之节,按礼,偕丧葬,先轻后重,虞则先重后轻。今改葬,当虞于幕所,新葬,反哭而虞。”

父丧中迁母合葬虞祭先后

编辑

《问解》:问,“父丧未葬,迁母同葬,则葬虽先轻,奠当先重。而新丧之虞,当行于家,改葬之虞,当就幕次行之,势有相妨,何以为之?”答,“据《礼记》及朱子说,父之虞祭,葬日反哭后行之,母之虞祭,翌日行之。”○先师曰:“古者墓远,则行初虞于所馆,不必于家。故见人家遭此者,行两虞于墓所及馆次,依此绵蕝,如何?”

并迁父母葬虞祭

编辑

明斋曰:“灵座隔屏分排,及虞祭时,一例陈设,以次酌献,恐得宜。”【案】先后行之,恐当。

旧丧一虞子弟代献

编辑

《问解续》:问,“旧丧一虞,丧人礼当亲献,而新丧未虞,不及澡洁,使子弟代献,而丧人只行拜礼,如葬前朔奠之仪耶?先于山次澡洁,亲献一虞而后,反哭至家,仍行初虞,亦无妨否?”答,“改葬虞,丧主未能亲献,只行拜礼,恐无妨。”下条参考。

旧丧一虞新丧题主先后

编辑

《问解续》:行虞后,题主即反哭。○尤庵曰:“母丧题主前,先行改葬之虞,亦难。便须待题主后,即澡洁而行父虞。”

释缌

编辑

《开元礼》:既虞,主人以下,出就别所,释缌服,著素服而还。

哭庙

编辑

朱子曰:“改葬,须告庙而后告墓,方启墓以葬。葬毕,奠而归,又告庙,哭,而后毕事,方稳当。行葬更不必出主,祭告时却出主于寝。”○《丘仪》:还告于祠堂仪节,同前。但改告辞曰,‘孝子某,今以某亲某官体魄,托非其地,已于今月某日,改葬于某所,事毕敢告’。馀并同。○《问解》:葬毕告庙,则有哭泣之节,当出主也。○《问解续》:哭庙,是大项事。始事而告庙,毕事而哭庙,是重其事,终始必告之义也,虽千里之远,必当还而哭庙。有何汲汲而必欲设位哭之乎?○葛庵曰:“还祠堂时,恐当以缌服从事。”○密庵曰:“既归告庙,出主哭,奠饼面,略如朔望之仪。”○先师曰:“既葬行虞而归,则当哭而毕事,故出主于寝。然只告辞后哭尽哀,参降辞神,恐当不哭。”

素服三月

编辑

问:“丘氏曰,‘祭毕,释缌麻,服素服而还。’礼,衰麻不去身,而释之而还,何也?在途素服,则还家当服何服而终三月乎?”退溪曰:“疑仍素服。”○问:“在官者,与士庶不同。国有七日之制,七日之后,不许三月之服,则如何?或云,‘出仕用吉服,居家还服素’,此说如何?”曰:“居家则服素为是。”○《问解》:问,“终三月不出入,食素居外,何如?”答,“不与燕乐,居外为可。既不解官,不出入,食素,无乃过乎?”

葬而除

编辑

《孔丛子》:子思曰,“改葬缌,既葬而除之。”○《通典》:汉戴德云,“制,缌而葬,葬而除。”并详‘应服三年’条。

三月而除

编辑

〈丧服〉记注:缌三月而除之。疏:三月而除者,谓葬时服之及其除也。亦法天道一时,故亦三月而除也。○《通典》:陈铄问,“亲见尸柩,不可吉服,既虞可除,何为乎三月?”后汉赵商曰,“经云‘改葬缌’,三月而除,三月一时,无他变易。今既缌,无因便除故,待三月除,以顺缌之数。”○韩文公曰:“经称‘改葬缌’,而不著其月数,则似三月而后除也。子思之对文子则曰‘既葬而除之’,今宜如何?曰自启至于既葬,而三月则除之,未三月,则服而终三月也。”○问:“改葬缌,郑玄以为终缌之月数而除服,王肃以为葬毕便除,如何?”朱子曰:“如今不可考,礼疑从厚,当如郑氏。”○问:“改葬缌服,丘氏以为葬毕祭后即除之,易素服而还,此未知何所据而云然耶。愚意葬后留其服,以时省墓之际,服以哭尽哀,庶可纾终天之痛。月数既尽,然后上墓除之,如何?”愚伏曰:“极当极当。”○《备要》:除服时,当设虚位,哭而除之也。

葬迟者以事毕为断

编辑

《通典》:东晋范甯曰,“葬迟者自当以毕事为断,亦犹久丧服逾三年。”范宣曰,“改葬缌服三月者,时逾思变,故取节。若道远艰故,不得时毕,则犹礼云久丧不葬,主丧者不除,可待葬讫而除。”○宋庾蔚之曰:“若旬月而葬,则当如郑玄说,卒缌之限。若三月而葬,过三月者,须葬毕释服。”

启墓不即改葬而权厝者除服之节

编辑

《问解续》:虽曰权厝,既已襄奉,则所服缌麻,满三月而当除,后日启墓,更服缌服,又满三月而除,可也。○问:“破墓发引之后,新山有变,不得已姑为权厝,更为求山卜葬之计,而迁延未果,缌月已尽,除服之节,如之何?”眉叟曰:“今之所谓权厝,古之所谓殡也。岂有亲柩在殡而遽为吉服,与平日同耶?”○若改葬迟速未卜,姑假地移葬,不得已为年月之计者,与改葬同,当三月而除也。

权葬

编辑

《通典》:晋太康中,太子洗马郄诜,寄止讲堂十馀年,母亡,便于堂北壁外下棺,谓之假葬。三年即吉,诏用为征东参军。论者以为城市之内,屋壁之间,无葬处,不成葬,则不应除服。魏舒云,“郄诜至孝,中间去郞,正为母耳。居丧毁瘁,殆不自全。其父丧在缑氏,欲改葬,不能自致,故过时不葬。后于家堂北假葬,埏道通堂中,不时闭,服欲阕乃闭。葬后经年乃见用。其事灼然,无所为疑。”卫瓘云,“凡以意相是非者,不可轻以相贬也。”○《问解》:权葬非礼,至于无事时行之,甚无谓也。○《问解续》:虽非永窆,而既葬体魄,且其事体迁改未易,则当其权厝,题主无妨矣。既已葬矣,更设灵床,殊未妥当。

旅葬

编辑

〈檀弓〉:延陵季子适齐。于其返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既封左袒,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其魂气,则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程子曰:“古人适异邦死,不必归葬故里,如季子是也。其言‘骨肉归于土,若夫魂气,则无不之也’。然观季子所处,要之非知礼者也。”○朱子曰:“延陵季子,左袒而旋其封,便有老庄之意。”○问:“季子之于礼,其合矣乎?不知圣人何以取之。”曰:“旅中之礼,只得如此。变礼也,只得如此。”

招魂葬

编辑

《通典》:东晋元帝时,袁瓌上表,请禁招魂葬云,“故仆射曹馥,没于寇乱,嫡孙胤,招魂殡葬。圣人制礼,因情作教,椁周于棺,棺周于身,非身无棺,非棺无椁。胤无丧而葬,招幽魂气,于德为愆义,于礼为不物,请下禁断。”贺循启宜如瓌所上。或引汉之新野公主,魏之郭循,皆招魂葬。荀组曰,“末代所行,岂礼也?”于宝以为失形于彼,穿冢于此,亡者不可以假存,无者独可以伪有哉?未若于遭祸之地,备迎神之礼,宗庙以安之,哀敬以尽之。张凭云,“若葬虚棺,以奉终,则非原形之实,埋灵爽于九泉,则失事神之道。”博士江渊议,“葬之言藏,所以闭藏尸柩,非为魂也。无尸而殡,无殡而窆,任情长虚,非礼所许。”○宋庾蔚之论:“葬以藏形,庙以飨神。季子所云‘魂气无不之’,宁可得招而葬乎?”○范氏祖禹曰:“人之死也,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葬所以藏体魄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苟无体魄,则立庙以祀之而已。魂气不得以葬也,而必为之墓,不亦虚乎?”○《问解续》:招魂虚葬,先儒非之。题主则俟三月葬期,择日而题之于几筵,似当。

坟墓火变

编辑

退溪〈与子寯书〉:因孤山先生前母金夫人墓。火起之由,不胜惊骇。虽云已灭,未知茔域得免与否,假使幸免,若其主峯近处不免,则人子之心,安可不亟往见之,安然远在乎?上下今方忧旱,恐有朝官受由方外之禁,然此事非寻常之比,宜可受由也。○寒冈曰:“今之烧墨,即当葱蒨于数月之内,何至稿草之盖?只当净扫而已。慰安之祭,当哭行矣,素服行素,恐三日而止。”○先师曰:“梁何修之曰,‘坟墓被发,只侵土坟,不及于椁,可依新宫火,三日哭而已。’今坟墓止被过火,莎草延烧,则恐当素服临哭,扫除馀烬。或甚焉,则易土改莎,如何?”

坟墓遇贼见毁

编辑

《通典》:东晋大兴二年,司徒荀组表言,“王路渐通,士人得视冢墓,多闻凶,问朝野所行不同,臣谓墓毁之制,改葬缌麻,当包之矣。郑康成王子雍皆云棺毁见尸,痛之极也。今遇贼见毁,理无轻重也。”杜夷议,“墓既修复而后闻,宜依《春秋》新宫之灾,哭而不服。”江启表,“按郑玄云,‘亲见尸柩,不可无服。’如郑义以见而服,不见不服也。”临颕表,“改葬之缌,不以吉临凶。今听其坟墓毁发,依改葬服缌麻,不得奔赴。已修复者,惟心丧缟素,深衣白帻,哭临三月。”○宋庾蔚之谓:“人子之情无可辍,圣人以礼断之。故改葬所服,不过于缌。服虽轻,而用情甚重。意谓闻其亲尸柩毁露,及更葬,便应制服奔往。纵已修复,亦应临赴。苟道路阻碍,犹宜制服缌,三月而除。岂可以不及葬事,便晏然不服乎?”○梁天监元年,齐临川献王所生妾谢墓被发,不至埏门。礼官何修之议以为:“改葬服缌,见柩不可无服故也。此止侵土坟,不及于椁,可依新宫火,三日哭而已。”帝以为得礼。

修墓

编辑

朱子〈祭告远祖墓文〉:维年月日云云。惟昔显祖,作镇玆邦,开我后人。载祀久远,封茔所寄,奉守不虔,他人有之,莫克伸理。玆用震怛,吁于有司,乡评亦公,遂复其旧。伐石崇土,俾后不迷,即事之初,敢谢其谴?谨告。○《礼辑》:陈酒果于墓前,参神降神,献爵告辞,“云云。伏以封筑不谨,岁久颓圮,将加修葺。伏惟尊灵,勿震勿惊。谨以酒果用伸,虔告谨告。”辞神。祠后土告辞,“今为某官姓名,冢宅崩颓,将加修治。神其保佑,俾无后艰。谨以酒果,用伸虔告。”役毕,设酒果告,“云云。既封既莎,旧宅惟新,伏惟尊灵,永世是宁。”

古不修墓

编辑

〈檀弓〉:易墓,非古也。疏:墓谓冢傍之地。易谓芟治草木。不易者,使有草木丘陵然。古者,殷以前,墓而不坟,是不治易也。○孔子合葬于防。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注:三言之。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古不修墓。”疏:防地之墓,新始积土,遇甚雨而崩。孔子自伤修墓违古,致令今崩,弟子重修,故流涕也。○〈丧服四制〉:坟墓不培。注:一成丘陵之后,不培益其土。○《通典》:东晋孔仰曰,“孝子不忍弃其亲,故为棺椁葬埋。盖以无知处形骸,故以幽闭长久为安,以有知为神灵,故清扬博庙尊严为显。尊显故可修,潜隐故不犯,比之丘陵,同之自然而不敢修。若遇寇发露,可以补复其外,而不可改内。”○问:“古者,何以不修墓?”程子曰:“所以不修墓者,欲初为墓时,必使至坚固。故须必诚必敬。若不诚敬,安能至久?”曰:“孔子为墓,何以速崩?”曰:“非孔子也。孔子先反,修虞事,使弟子治之,弟子诚敬不至,才雨而墓崩,其为之不坚固,可知。然修之,亦何害?”圣人言不修者,所以深责弟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