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实录/卷08
目录 | 建康实录 | |
◀上一卷 | 晋中 康皇帝 孝宗穆皇帝 哀皇帝 废皇帝 太宗简文皇帝 | 下一卷▶ |
孝皇帝岳 孝宗穆皇帝聃 庾冰 戴洋 庾翼 孔愉 何充 罗含 刘惔 许询 褚裒 蔡谟 王羲之 许迈 王徽之 王桢之 谢尚 谢奕 毛宝 哀皇帝丕 殷浩 周太妃 哀靖王皇后 王濛 王修 废皇帝奕 废帝孝庾皇帝 王述 太宗简文皇帝昱 司马晞 顾悦之 顾恺之 孙绰 |
康皇帝讳岳,字世同,成帝母弟也。咸和元年,封为王。二年,徙封琅琊王。咸康五年,领司徒。八年夏六月庚寅,显宗不豫,时庾冰以舅氏当朝,权侔人主,虑易世之后,戚属疏远,将为他人所制,乃谋说显宗曰︰“国有强敌,宜立长君。”显宗信而从之,遗诏以琅琊王为嗣。
甲午,即皇帝位,大赦。诏︰“屯戍文武及二千石官长,皆不得辄离所局而来奔赴。”己亥,封成帝子丕为琅琊王,奕为东海王。时帝在谅阴,委政中书监庾冰等。
秋七月,葬成帝于兴平陵。帝亲奠于西阶,既发引,徒行至阊阖门,升素舆,至陵所。
九月,诏琅琊国及府吏进位各有差。
冬十二月壬子,立皇后禇氏,增文武位二等。
建元元年春正月,大赦,改元,振恤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
夏五月,旱。
六月壬午,束帛征处士南阳翟汤、[2]会稽虞喜。
秋七月,慕容皝大破石季龙。石季龙将戴开率众来降。诏曰:“慕容皝摧殄羯寇,斩获八千馀人,[3]将是其天亡之始也。中原之事,宜加筹量。”以安西将军庾翼为征讨大都督,迁镇襄阳;以辅国将军、琅琊内史桓温为前锋,假节,率众入临淮。
八月,蜀李寿死,子势嗣伪位。
冬十月辛巳,以骠骑将军何充为中书监、都督扬豫二州诸军事、[4]扬州刺史、录尚书,辅政。
十一月己巳,大赦天下。高句丽遣使朝献。[5]
二年秋八月,罢绝倒悬橦之伎。
九月丙申,立皇子聃为皇太子。戊戍,帝崩于式干殿。
冬十月乙丑,葬崇平陵。在今县城东北十五里锺山之阳,[6]不起坟。案,帝年二十一即位,立三年,年二十三,谥曰康皇帝。
初,庾冰权政当朝,制度年号,再兴中朝,因改元曰建元。或谓冰曰:“郭璞谶云︰‘立始之际丘山倾。’立者,建也;始者,元也;丘山,讳也。君侯忘郭生之言邪?”冰瞿然,既而叹曰︰“如有吉凶,岂改易所能救乎?”至是果验。
案,《寺记》:帝时置两寺:禇皇后立延兴寺,在今县东南二里,运沟西岸;中书令何充立建福寺,今废也。[7]
孝宗穆皇帝
编辑穆帝讳聃,字彭子,康帝长子。建元二年九月丙申,立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己亥,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禇氏为皇太后,临朝摄政。
冬十一月庚辰,车骑将军庾冰卒。
冰字季坚。时兄亮以名德流训,冰与诸弟动必合礼,为世所重。亮尝目冰为庾氏之宝。起家累迁吴国内史,与王舒击破苏峻将张健。[8]峻平后,以功封侯,不受,累迁中书监、都督扬豫兖三州诸军事。
时王导新薨,人情怩然。冰兄亮既固辞不入,而冰乃当重任,经纶时务,不舍夙夜,宾礼朝贤,升擢后进,由是朝野注心,咸称贤相。初,导辅政,每从宽惠,而冰颇任威刑。殷融谏之,冰曰:“前相之贤,犹不堪其弘,况吾者哉!”范汪谓冰曰︰“顷天文错度,足下宜尽消御之道。”冰曰:“玄象岂吾所测,正当勤尽人事尔。”
及显宗疾笃,时有妄为尚书符,敕宫门宰相不得前,左右皆失色。冰神气自若,曰:“必是虚妄。”推问,果诈,众心乃定。康帝即位,进车骑将军。冰惧权盛,乃求外出。会弟翼将伐石季龙,遂出都督江荆宁益梁交广七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镇武昌。帝即位,献后临朝,乃征冰辅政,冰辞以疾笃,寻卒于镇。冰天性清慎,及卒,无绢为衾,又室无媵妾。有七子,后以罪并为桓温所诛。
初,冰令郭璞筮,卦成,曰:“子孙必有大祸,唯用三阳可以有后。”故以长子希镇山阳,第三子友为东阳,遂挈家于暨阳。及后坐族诛,唯友获全。
永和元年春正月甲戌朔,皇太后设白纱帷于太极殿,[9]抱帝临轩听政,大赦,改元。
夏四月壬戌,诏会稽王昱录尚书六条事。是月,石季龙将路永屯于寿阳。
秋七月,方士戴洋卒。
洋字国流,吴兴长城人也。年十二,遇病死,五日而苏。言死时天使其为酒藏吏,授符录,给吏从幡麾,将往蓬莱、昆仑、积石、太室等诸山,[10]既而遣归。
及长,善风角,好道术,妙解占候。吴末为台吏,时童谣歌曰:“猗童蒋山,流渡江洋。”知吴必亡,遂托病还乡里。怀帝末,堂邑令孙混欲迎家累,洋曰:“此地当败,得腊不得正,岂可移家于贼中乎!”混便止。岁末,陈敏作逆,使弟昶攻破堂邑。都水马武见洋有道术,召将赴洛。洋梦神人曰︰“洛中当败,人尽南渡,扬州后五年当有天子。”洋信之,遂不去。
时王敦出镇荆州,洋谓吴兴陈瑾曰:“王敦南上半路而住,当还作贼。”及敦在武昌,后南方有云如牛北向,洋语华谭曰:“此王敦举兵之应也。”
初,祖约镇谯,请洋为中典军,约府内地忽赤如丹。洋曰:“地赤如丹血丸丸,当有下反上者。”约问洋曰:“吾还东何如留寿阳?留寿阳何如入胡?”洋曰:“东入失半,入胡灭门,留寿阳尚可。”寻而牵腾等叛约,约率众将家属奔于石勒,勒果尽诛约。
后庾亮代陶侃镇武昌,引洋问气候。洋曰:“天有白气,丧必东行。”后近城东家夜半望见城内有数炬火,从城上出,如大车状,白布幔覆,与火俱出城东北行,至江乃灭。洋闻,叹曰:“此与前白气同。”时亮欲移镇石城,或问洋当不?洋曰:“不当。”洋言于亮曰︰“武昌土地,有山无林,政可图始,不可居终。山作八字,数不及九。昔吴用壬寅来上,创立宫城,至于己酉,还下秣陵。其见陶公亦涉八年。土地盛衰有数,人心去就有期,不可移也。公宜更择吉处,武昌不可久住。”五年,亮令毛宝屯邾城。九月,洋言于亮曰︰“毛豫州合今年受死闻。昨朝大雾晏风,当有怨贼报仇。”后贼果陷邾城而去。亮曰:“天何以利贼而病我也?”洋言︰“今石季龙亦当受死,且不忧贼,但忧公病耳。”亮曰:“如何?”洋曰:“荆州受兵,江州受灾,公若去此二州,即可。”亮竟不能解二州,遂至大困。洋曰:“昔苏峻时,公于白石祠中祈福,许赛其牛,至今未解,故为此鬼所考。”亮曰:“有之,君神人也。”或问曰:“庾公可得几时?”洋曰:“见明年。”时亮已不识人,咸以为妄,果经正月一日而薨。
庚午,使持节、都督江荆司梁雍益宁七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征西将军、都亭侯庾翼卒。
翼字稚恭,司徒亮之少弟。风仪整峻,当世莫俦。善草隶书,子弟皆效之,后王羲之书盛,内外官重,翼甚不平。在荆州,寄书于家曰︰“儿子辈憎家鸡,好野雉。”常见殷浩、杜乂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用所任耳。”
九月丙申,皇太后诏曰:“今百姓劳弊,其共思详所以赈恤之。”
是岁,镇东将军、会稽内史孔愉卒。[11]
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也。其先世居梁国。曾祖潜,汉末避地会稽,因家焉。愉年十三而孤,养祖母以孝闻,与同郡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齐名,时人号“会稽三康”。
吴平,愉迁于洛。惠帝末,归乡里。行至江淮间,遇石冰、封云为乱,逼为参军,不从。迳东还入新安山中,改姓孙氏,以稼穑读书为务,信著乡里。后忽舍去,皆谓为神人,而为之立祠。永嘉末,中宗辟为参军,寻求去,莫知所在。建兴初,始出应召,为丞相掾,以讨华轶功,封馀不亭侯。愉曾行经馀不亭,见笼龟于路者,买而放之溪,龟中流左顾者数四。及是铸侯印而左顾,三铸如初。印工以告愉,愉悟,乃佩焉。
建武,拜中书郎,出为司徒左长史。肃宗即位,累进位侍中、太常卿。及苏峻反,愉朝服守宗庙。贼平,迁左仆射。后王导将以赵胤为护军,愉谓导曰:“中兴已来,处此官者,周伯仁、应思远耳。今诚乏才,岂宜以赵胤居之邪!”导不从。寻省左右仆射,以愉为尚书仆射。愉年及悬车,累乞骸骨,诏不许,拜护军将军、会稽内史。时句章县有汉旧陂,毁废数百年。愉自巡行,修复故堰,溉田二百馀顷,皆成良业。在郡三年,乃营山阴湖南侯山下数亩地为宅,草堂数间,便弃官居之。送资数百万,悉无所受。病笃,遗令敛以时服。卒,时年七十五。子訚,嗣位侍中。〈案,《晋书》︰愉有三子。[12]中子汪,孝武时位侍中。少子安国,孝武时亦至侍中。帝崩,服缞绖,涕泗,因形体羸瘦,见者以为真孝。官至尚书右仆射。愉弟群,字敬林,嗜酒。王导谓曰:“卿恒饮酒,岂不见酒家覆巾乎?日月久即麋烂。”群答曰:︰“公不见肉用糟淹更坚。”尝与亲故书曰:“今年田得七百石秫米,不足了曲蘖事。”位至侍中卒。〉
二年春正月丙寅,大赦。己卯,使持节、侍中、都督扬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录尚书事、都乡侯何充卒。
充字次道,庐江灊人,吴光禄大夫祯之曾孙。[13]幼而好学,风韵间雅,以文义见称。初辟大将军王敦府掾。时敦兄含为庐江太守,贪污,敦尝于坐中称曰︰“家兄在郡佳政,庐江人士咸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由是忤意,左迁东海王文学。敦败,累位中书侍郎。少与王导善,尝诣导,导以麈尾指床呼充共坐,曰:“此君坐也。”
显宗即位,拜黄门侍郎。平苏峻,出为会稽内史,在郡寻征侍中,辞不拜,转丹杨尹。时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社稷无虞矣。”诏加吏部尚书。王导薨,后与中书监庾冰参录尚书事,进尚书令,加领军。充以内外统任难处,上疏固辞,许之,徙中书令。
时显宗寝疾,庾冰兄弟以舅氏当朝,谋立康帝为嗣。充建议,以父子相传,先王旧典,不宜改易。冰等不从。既而康帝临轩,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充对曰:“陛下龙飞,臣冰之力。若如臣议,不睹升平之日。”帝有惭色。
建元初,庾冰出镇江州,以充为扬州刺史。先是,庾翼悉发江、荆二州编户奴为兵,士庶嗷然。充复欲发扬州奴以均其谤,议不成。俄而帝疾笃,庾冰等意在简文,充议立皇太子,奏可。帝既立,献后临朝,诏加中书监、录尚书事。
庾冰卒后,专辅幼主,以桓温为征西将军、领荆州刺史。每曰:“桓温、禇裒为方伯,殷浩居门下,我无劳矣。”充为宰相,虽无澄正改革之能,而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
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至贫乏,乃获讥于世。阮裕尝戏之曰:“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充问其故,裕曰:“我图数千户郡尚未能得,卿图作佛,不亦大乎!”于时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谢万讥之云:“二何佞于佛,二郗谄于道。”充能饮酒,雅为刘惔所贵,每云:“见次道饮,令人欲倾家酿。”言其能温克也。卒,时年五十五。
二月癸丑,以左光禄大夫蔡谟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与会稽王昱辅政。
夏五月,西平公张骏薨,子重华嗣立。
冬十月,以桓温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温表罗含为别驾,问于众曰:“此何如人?”或答曰︰“可谓荆楚之杞梓。”温曰:“此江海之琳琅,岂惟荆楚而已。”
含字君章,桂阳人。少孤,叔母朱氏所养。好学。昼卧,梦五色鸟飞入口,意怪之。朱氏曰:“梦吞五色,此文章,汝后当善文。”自长沙相致仕,白雀栖堂。
十一月辛未,安西将军桓温伐蜀,拜表辄行。
十二月,枉矢自东南流于西北,其长半天。
三年春三月乙卯,[14]桓温克成都,蜀主降,益州平。以周抚为益州刺史,镇彭模。是月,林邑范文攻陷日南,害太守夏侯览,以尸祭天。
夏四月,地震。丁巳,桓温执蜀主李势归于京师,封势归义侯。
七月,范文立范贲为帝。
冬十二月,以侍中刘惔为丹杨尹。
惔字真长,沛国相人。少清雅标奇。桓温尝造之,因问惔:“会稽王道子谈论进耶?”[15]惔曰:“极进,然故第二流耳。”[16]温曰:“第一复谁?”惔曰:“故在我辈后。”温乘雪欲猎,过惔,惔见其急装,问曰:“老贼欲持此何作?”温曰:“我若不为此,卿辈何得坐谈!”惔与许询至友,及询出郡,惔九日七日诣之,谓询曰:“卿为不去,使我成薄德二千石。”时惔为尹,询宿其室,室甚丽。询曰:“若此保全处,殊胜东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
询字玄度,高阳人。父归,以琅琊太守随中宗过江,迁会稽内史,因家于山阴。询幼冲灵,好泉石,清风朗月,举酒咏怀。中宗闻而征为议郎,辞不受职,遂托迹居永兴。肃宗连征司徒掾,不就。
乃策杖披裘,隐于永兴西山,凭树构堂,萧然自致。至今此地名为萧山。遂舍永兴、山阴二宅为寺,家财珍异,悉皆是给。既成,启奏孝宗,诏曰:“山阴旧宅为祇洹寺,永兴新居为崇化寺。”询乃于崇化寺造四层塔,物产既整,犹欠露盘相轮。一朝风雨,相轮等自备,时所访问,乃是剡县飞来。既而移皋屯之岩,常与沙门支遁及谢安石、王羲之等同游往来,至今皋屯呼为许玄度岩也。〈案,《许玄度集》:遁字道林,常隐剡东山,不游人事。好养鹰马,而不乘放,人或讥之。遁曰:“贫道爱其神骏。”卒后,戴安道尝经其墓,叹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绵绵,不与气运俱尽尔。”〉
四年秋八月,进安西大将军桓温为征西大将军。
九月丙申,慕容皝死,子隽嗣伪位。
冬十二月,豫章人黄韬造妖,自号孝神皇帝,聚众寇临川,太守庾条讨平之。
五年春正月辛巳朔,[17]大赦。庾寅,石季龙僭皇帝位于邺。
夏四月,益州刺史周抚使朱焘破范贲,获之。伪赵石季龙死。
五月,假慕容隽大将军、幽平二州牧、大单于、燕王。
冬十一月,甘露降崇平陵玄宫前殿。
十二月,征北大将军、都乡侯禇裒薨。
裒字季野,康献皇后父也。祖䂮,父洽。裒少有简贵之风,谢安尝云:“裒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始为郗鉴参军。平苏峻后,累迁将军,领中书令。帝即位,皇后临朝,裒以后父进录尚书事。尝自以近戚,惧获讥嫌,固辞请居藩,出为徐兖二州刺史、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京口。薨,时年四十七。墓在丹徒县南七里。
初,裒总角时,曾诣庾亮,亮使郭璞筮之。卦成,璞骇然,亮曰:“有不祥乎?”璞曰:“此非人臣卦,不知此少年何以乃尔!二十年外,吾言方验。”及此二十九年而康献皇太后临朝,有司以裒皇太后父,议加不臣之礼。歆嗣位,[18]至秘书监。
六年春正月,帝临朝,以裒丧故,悬而不乐。
闰月,[19]赵冉闵杀石鉴,僭天王位,国号魏氏。鉴弟祗,又僭位于襄国。丁丑,彗星见于亢。己丑,氐帅苻洪遣使来降,[20]以为氐王,封广川郡公。
秋八月,苻洪子健率众入关,遣参军杜伯献捷京师。
冬十二月,司徒蔡谟废为庶人。
谟字道明,陈留人。以孝廉随中宗过江,累迁位,拜司空、太尉。成帝元会,将作乐,宿悬于殿,所司奏“非祭祀、燕飨,则无设乐之制”。谟上议临轩宜有金石之乐,遂从谟议。临轩作乐,自此始也。及帝临轩,以司徒称疾,数召不至,为有司奏,至是免官。
初,谟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委顿,方知非蟹。诣谢尚说之,尚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21]〈案,《晋书》︰谟废后数年,诏为光禄大夫,辞不受,陈病笃,乞骸骨,就赐几杖。时又有荀道明、[22]诸葛道明皆有名,时人语曰“京师三明”。诸葛道明名恢,父靓。吴亡入洛。值乱,又奔江东,为临沂令。王导戏争族姓,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恢曰:“时言驴马,不言马驴,岂驴胜马也?”〉
七年春正月辛丑,苻健僭称秦王,赦关中。
秋七月甲辰,涛水入石头,溺死者数百人。
九月,峻阳、太阳二陵崩,帝素服临于太极殿三日,遣兼太常赵拔修复山陵。
冬十一月,石祗将姚弋仲来降,以为大单于,封高陵公;弋仲子襄,为平北将军、平乡公。[23]
八年春正月辛卯,日有蚀之。壬辰,苻健僭帝号于长安。乙巳,雨木冰。[24]
二月,遣殿中都尉王惠如洛阳,修卫五陵。
夏四月,冉闵为慕容隽所灭。隽僭帝位于中山,国号燕。
八月,冉闵子智以邺来降,安西将军谢尚使建武将军、濮阳太守戴施应之,进据枋头。会冉智行人刘猗至,施乃止猗,使求传国玺,猗归以告智,智犹豫不许。施因遣参军何融率壮士七百人入邺,登三台助戍,谲之曰:“今且可出玺付我。凶寇在外,道路梗涩,亦未敢即送,当遣单使驰白天子。天子闻玺已在吾,遥知卿等至诚,必发重兵相救。”冉智与蒋干谋,信之,乃出玺付融。融诣施,施使融赍玺驰还寿春,谢尚使振武将军胡彬率骑三百卫送京师,告太庙,百寮毕贺。〈案,玺传秦始皇造也。方四寸,以玉为之,上蟠蛟螭。其文曰:“受天于命,既寿永昌。”自秦传汉,入魏,魏入西晋。晋永嘉末,洛京不守,玺为刘聪所得。及石勒灭刘氏,玺又属伪赵。冉闵诛石勒,[25]而玺又入冉闵。自永嘉末洎永和八年,凡四十二年,而玺始归于晋也。〉
九月,中军将军殷浩率众北伐。
九年春正月乙卯朔,大赦。丙寅,皇太后与帝同拜建平陵。
三月,交州刺史阮敷讨林邑范佛于日南,破其五十馀垒。
秋七月丁酉,地震,[26]有声如雷。
八月,遣兼太尉河间王钦往洛阳修复五陵。
十年春正月己酉朔,帝临朝,以五陵未复,悬而不乐。前凉张祚僭帝号于姑臧。
二月己丑,太尉桓温伐关中。
三月,废殷浩为庶人,以前会稽内史王述为扬州刺史。
夏四月己亥,桓温大破前秦苻健子苌于蓝田。
六月,王师败于白鹿原,温引还。
是岁,三麦不登。
十一年春三月辛亥,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称病去官归,诚告誓于父母墓。
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父旷,淮南太守。元帝过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奇之。年十三,尝谒周𫖮,𫖮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𫖮先割啖羲之,由是知名。
及长,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重,尝谓曰:“汝是吾家佳子弟也。”陈留阮裕为王敦主簿,有重名,敦以羲之不减主簿。与王承述之父、王悦为王氏三少。[27]时太尉郗鉴使人求女婿于导门,令就东厢遍观子弟。使者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年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访之,乃逸少也,遂以女妻之。
起家为秘书郎,累迁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寻拜右将军、会稽内史。时扬州刺史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为书与浩,言国家安危在于内外和不和,又为书止浩北伐,浩并不从。遂为笺与会稽王,陈浩不宜北伐,言古圣人外宁犹有内忧,今外不宁而内忧已深,劝诸军守合肥、广陵、许昌、谯郡、梁、彭城,须立根势,然后举谋未晩。皆不从。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及为会稽,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时高士许询、孙绰、李充、支遁并居东土,羲之尝与同志宴会,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时人以潘岳《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之甚喜。
性爱鹅。闻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来,烹鹅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道士养鹅,羲之往观焉,意悦,因求之。道士曰:“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深以为乐。又尝往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累日。尝居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叹惋,因谓姥曰:“无苦,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金耶。”姥如其言,人竞买之。后姥复将数扇来请书,羲之笑而不答。每自称“我书比锺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雁行。”初,羲之书不胜庾翼、郗愔,及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深为恨。后朝廷征述为扬州刺史,羲之耻为麾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既而内怀愧叹,谓诸子曰︰“吾不减怀祖,而位遇悬邈,当由汝等不及坦之故耶!”乃称疾罢郡,于父母墓前自誓,去荣禄,毕志林泉。遂任性弋钓,与许迈等供修服食之事。游名山,不远千里。
迈字叔玄,一名映,丹杨人也。家世冠族。祖上,侍中、散骑常侍。父副,秘书监,封西城侯。生七子,迈与穆皆得道,天降玉板,署上清真人。羲之每造,未尝不弥日忘归,相与为世外之交。迈遗羲之书云︰“自山阴南至临安,皆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之徒,汉末得道者,皆在焉。”羲之自为传,述灵异之迹十卷。迈因远游名山不归,改名为玄,字远游,与妻孙氏书告别,令改醮,有答书在《妇人集》中。
羲之有七子,五子知名。玄之早亡。次凝之,亦工草隶。
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发,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兵曹参军。冲尝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冲曰:“公岂得独擅一车!”
时吴中有一家种好竹,徽之便出造竹下讽啸,不顾主人,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空宅中,便令种竹。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耶!”时在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皎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即命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邪!”尝与弟献之共读《高士传》,献之赏井丹高洁,徽之曰:“未若长卿慢世。”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自黄门侍郎弃官东归,与献之俱病笃。时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矣。”徽之谓术人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馀年代之。”术人曰:“代死者,以己年有馀,得以足亡者尔。今君与弟算俱尽,何可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哭恸,直上灵床,坐取献之遗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丧!”因倾绝。卧疾月馀亦卒。
子桢之字公干,历位侍中。时桓玄为太尉,朝臣毕集,问桢之︰“我何如君亡叔?”在坐咸为气咽。桢之曰︰“亡叔一时之杰,公是千载之英。”一坐皆悦。〈【原阙】〉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恸过礼,亲戚异之。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答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年十馀岁,遭父忧,丹杨尹温峤吊之,尚号咷极哀。既而收涕告诉,举止有异常童,峤甚奇之。
及长,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于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司徒掾,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谓曰:“闻君能作《鸲鹆舞》,一坐倾想,宁有此理否?”尚便著衣帻而舞。导令坐者抚掌击节,尚俯仰在中,傍若无人。累位至江夏、义阳、随三郡太守。
时安西将军庾翼镇武昌,尚数诣翼谘谋军事。翼呼共射,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尚应声中之,即以副鼓吹给之。
尚性清简,至官悉坏布帐,分军士作襦袴。寻转为安西将军、豫州刺史,镇寿春。进讨苻健将张遇于许昌,[28]为遇所败。后以获玺功,迁尚书仆射、镇西将军。在寿春采拾乐人,并制石罄,以备太乐。江表有金石之乐,自尚始。〈案,《塔寺记》︰今兴严寺,即谢尚宅也,南直竹格巷,临秦淮,在今县城东南一里二百步。尚尝梦其父告之曰:“西南有气至,冲人必死,行当其锋,家无一全。汝宜修福建塔寺,可禳之。若未暇立寺,可杖头刻作塔形,见有气来,可拟之。”尚寤惧,来辰造塔寺,遂刻小塔施杖头,恒置左右。后果有异黑气,遥见西南从天而下,始如车轮,渐弥大,直冲尚家,以杖头指之,气便回散,阖门获全。气所经处,数里无复孑遗。遂于永和四年舍宅造寺,名庄严寺。宋大明中,路太后于宣阳门外大社西药园造庄严寺,改此为谢镇西寺。至陈太建元年,寺为延火所烧。至五年,豫州刺史程文季更加修复,[29]孝宣帝降敕,改名兴严寺至今也。〉
……
〔十二年〕……
〔升平元年〕……
六月,前秦苻坚杀苻生而自立为帝。[30]
秋七月,苻坚将张平以并州来降,拜并州刺史。
八月丁未,立皇后何氏,大赦天下,赐酺三日,鳏寡孤独孝义力田米各有差,逋租宿债一切放免。
冬十月,皇后见于太庙。
二年春正月,司徒会稽王昱归政事。
三月,佽飞督王饶献鸩鸟,帝怒,鞭饶二百,使焚于四达之衢。
夏五月,大水,有星孛于天船。
六月,慕容儁尽陷河北之地。
秋八月,安西将军谢奕卒。
奕字无奕,鲲之次子。累位桓温府司马。温尚南康公主,主忌,温甚惮之,动经年不入其室。奕每以酒逼温,温逃酒入主门,奕遂升温厅事,更命酒引一直兵共饮,谓之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怪也。”公主谓温曰︰“君若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案,《三十国春秋》云︰谢鲲为桓温司马,升平二年七月卒,所逼桓温入主门,即是鲲。案,谢尚、奕并是鲲子,尚年十岁,遭父忧,年五十卒。[31]升平元年五月,尚死;七月,奕亡,[32]无容此岁谢鲲始卒。鲲历职又不为桓温司马,曾为王敦司马。永昌元年,王敦举兵破京师,镇石头,不朝而去,鲲谏令入朝,敦不从,斯《晋史》又明。萧方等记事,何至于误哉!〉
十一月,雷。地震。
三年春二月,凉州城东泥中有火,此火沴水之妖也。
三月甲辰,诏以比年出军,粮运不继,王公已下十三户借一人一年助运。
是岁,诏复辅国将军、豫州刺史、州陵侯毛宝本封。
宝字敬真,荥阳阳武人。王敦用为临湘令。后苏峻作逆,温峤以兵千人属之,使为前锋,次于茄子浦。时峻送米万斛馈祖约于江西,宝率所领登岸破之,悉获其米。峤嘉之,表为庐江太守。
时祖约党桓宣背约屯于马头,约使祖焕、桓抚攻之。宝悬军救宣,大为焕所破。箭中宝髀彻鞍革,使人踏鞍拔箭,血流满靴,夜奔船所行。到,先哭战亡将士,洗疮讫,夜还救宣。至营,焕等引退,宝因进破祖约于合淝。
寻召还讨苏峻于石头。峻死,匡术以苑城降陶侃。侃使宝守苑城,贼遣韩晃攻之,宝登城射杀十数人。晃问宝曰:“君是毛庐江耶?”宝曰:“是。”晃曰:“君名壮勇,何不出斗!”宝曰:“君若健将,何不入斗!”晃笑而退。贼平,以功封州陵侯。
庾亮西镇上明,请为辅国将军,谋北伐,上表进宝豫州刺史,守邾城。石季龙遣其子鉴与将军夔安、李莬等来攻邾城。宝求救于亮,亮惧,不时遣军,城遂陷。左右突围,赴江死者六七千人,宝亦溺死。诏以宝之倾败,不加追赠,至是始议复之。〈案,《毛宝传》: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之败,养龟人披铠持刀,自投于水,如觉坠一石上,视之,乃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东岸,遂免。宝二子:穆之、安之。穆之子珍、球、璩、璠、瑾、瑗等六人,璩最知名。〉
四年春二月,凤将九雏再见于丰城,众鸟随之。
夏四月,姑臧泽中有火,此火亦沴水之妖。明年,凉王张天锡杀执政张邕。
秋七月,以军役繁,省用彻膳。
八月辛丑朔,日有蚀之。
冬十月,天狗流于西南。
十一月,封太尉桓温为南郡公,弟冲为丰城公,子济为临贺公。
五年春正月戊戌,大赦天下,赐鳏寡孤独米,人五斛。
二月,南掖门马足陷地,得铜锺一,有二四字。〈案,南掖门是建康宫南面东门,陈朝改为端门,南出都城开阳门,即宣阳东门也。〉
夏四月,大水。桓温使弟豁取许昌。凤皇见于沔北。
五月,帝不豫。丁巳,崩于显阳殿。
秋七月戊午,葬永平陵。在今县城北十九里,幕府山之阳,周四十步,高一丈六尺。〈案,晋十一帝有十陵,元、明、成、哀四陵,在鸡笼山之阳,阴葬不起坟。康、简文、武、安、恭五陵,[33]在锺山之阳,亦不起坟。唯孝宗一陵,在幕府山,起坟也。〉
帝年二岁即位,立十七年,年十九崩,谥穆皇帝,庙号孝宗。
案,帝时置僧尼寺三所。何皇后寺,在县东一里,南临大道。彭城敬王造彭城寺,在今县东南三里,西大门临古御街。镇西将军谢尚造谢寺,今改名兴严寺,即延兴寺,东隔运沟东岸也。[34]
哀皇帝
编辑哀帝讳丕,字千龄,成帝长子。咸康八年,封为琅琊王。升平三年,除骠骑大将军。[35]
五年五月丁巳,穆帝崩,皇太后令曰:“帝奄不救疾,胤嗣未建。琅琊王丕,中兴正统,合当储贰。往以幼冲,未堪国难,故显宗高让。今义望情地,莫与为比。”于是百官备法驾,迎琅琊王。庚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封弟东海王奕为琅琊王。
秋八月己卯夜,天裂,广数丈,有声如雷。
九月戊申,立皇后王氏,以章穆何皇后居永安宫。〈案,宫本东海王第,修以为宫,在今县城东北七里,近宫东北角。桓玄修南州,折其林木,移入西宫,以地为隶射宫也。〉
冬十二月,加凉州刺史张玄靓为大都督、陇右诸军事、陇西公。[36]
隆和元年春正月壬子朔,大赦,改元。减田税,亩收二斗。
二月丙子,尊所生妃周氏为皇太后。
三月丙寅朔,[37]日有蚀之。
夏四月,旱。诏岀轻系,赈困乏。丁丑,凉州地震,浩亹山崩。〈案,《五行志》:前凉灭亡之兆。〉前燕将吕护寇洛阳。
五月丁巳,北中郎将庾希、邓遐等舟师救洛口,[38]破吕护,护退走小平津。
秋七月,西中郎将袁真进次汝南,运米五万斛以馈洛阳。前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扬州刺史殷浩卒于东阳之信安。[39]
浩字深源,[40]陈郡长平人也。
父羡字洪乔,将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百馀函。羡行次板桥浦,皆投之江水中,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也。”其资性介立如此。终于光禄勋。
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易》。融与浩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由是浩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财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起家累迁司徒左长史,除待中、安西军司,并称疾不起。遂屏居墓所十年,于时拟之管、葛。王濛、谢尚伺其出处,以卜江左兴亡,因相与省之,知浩有确然之志。既反,相谓曰:“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
康帝建元末,庾冰、何充相继卒。简文始综万机,卫将军禇裒乃荐浩为扬州刺史。浩上疏陈让固请,自三月至七月,乃受拜焉。时桓温既灭蜀,威势转振,朝廷惮之,故简文引浩为心膂,于是与温颇相疑贰。浩既参朝权,擢㯋川荀羡为义兴太守。时王羲之与浩情洽,密说浩、羡,令与温和同,浩不从。
及石季龙死,胡中大乱,朝廷欲遂荡平关、河,进浩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浩既受命,以中原为己任,上疏北征许、洛。将发,坠马,时咸恶之。既而以兖州刺史秦裔等为前锋,师次寿春,会秦苻健杀大臣,关中不和。浩请进屯洛阳,修园陵。又求解扬州,专镇洛阳。诏不许。既而姚苌反,浩惧,逼弃辎重,退士卒,为襄所掠,士多亡散。浩又遣王彬等撃襄,[41]为襄军所杀,诸军败绩。桓温素恶浩,及闻其败,因上疏罪浩,浩竟坐废为庶人,徙东阳郡之信安县。
浩少与温齐名,而每心竞。温尝问浩:“君何如我?”浩曰:“我与我周旋久,[42]宁作我也。”温既雄豪自许,每轻浩,及权事专征深忌之。至是,乘衅谋废浩,温因语人曰:“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浩辄取之,故当出我下也。”又谓郗超曰:“浩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43]足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尔。”
浩虽放黜,口无怨言,怡神委命,谈咏不辍,家人亦不见其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浩甥韩康伯随至徙所,经岁还都,浩送至渚侧,咏曹颜远诗云:“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而泣下。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遣告之,浩欣然许之。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数四,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绝之。寻卒迁所。子涓嗣。
十二月戊午朔,日有蚀之。诏曰:“戎旅路次,未得轻简赋役。玄象失度,亢旱为患。岂政事未洽,将有版筑、渭滨之士耶?其搜扬隐滞,蠲除苛碎。”时童谣云︰“升平不满斗,隆和安得久。”帝闻,恶之。大赦,改明年为兴宁元年。
春三月壬寅,皇太妃薨于琅琊第。帝奔丧,诏司徒、会稽王昱总内外众务。
夏四月,扬州地震,湖渎溢。
五月,加征西将军桓温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
秋七月,张天锡杀张玄靓,自称大将军、西平公。丁酉,[44]葬皇太妃。
妃姓周氏,汝南人。选入成帝宫,有宠,生帝及海西公,拜为贵人。帝即位,诏崇为皇太妃,仪服同于太后,而葬不祔陵庙。
八月,有星孛于角亢,入于天市。
九月壬戌,大司马桓温北伐。癸亥,皇太子生,大赦。
冬十月甲申,立陈留王世子恢为陈留王。
二年春二月,改左将军为游击将军,罢右军、前军、后军五校三将官。发卯,帝亲耕籍田。
三月庚戌朔,大阅户人,严法禁,称为庚戌制。帝幼好黄老,断谷,服长生药过分,不豫。辛未,崇德太后临朝摄政。〈案,《晋书》︰哀帝服长生药过度,中毒,不识万机,太后临朝摄政。〉
夏四月,前燕将李洪侵许昌,王师败于悬瓠桓,温使中郎将袁真凿阳仪道以通运,[45]率舟师北伐。
五月,以桓温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诏征温入相,温辞不从。
秋七月丁卯,复征入朝。
八月,温至赭圻,遂城而居之。
是岁,诏移陶官于淮水北,遂以南岸窑处之地施僧慧力,造瓦官寺。
三年春正月庚申,皇后王氏崩。
后讳穆之,太原晋阳人也,司徒左长史濛之女。初为琅琊王妃,王即帝位,立为皇后。三年崩,谥曰靖后。无子。
濛字仲祖,安西司马讷之子。少放纵,不为乡曲所齿。晩节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善隶书,美姿容,尝览镜自照,称其父字曰:“王文开生如此儿邪!”居贫,帽败,自入肆买之,妪悦其貌,争遗新帽。与刘惔齐名,时人以惔方荀奉倩,以濛比袁曜卿,凡称风流者,举濛、惔为宗焉。
简文为会稽王时,尝与孙绰商略诸风流人。绰言曰:“刘惔清蔚简令,王濛温润恬和,桓温高爽迈世,谢尚清易令达。”而濛性和畅,与刘惔为简文入室之宾。累迁位司徒左长史,晩求为东阳,不许。及濛病,乃恨不用之。濛闻之曰︰“人言会稽王痴,竟痴也!”疾渐笃,于灯下转麈尾,叹曰︰“如此人曾不得四十也!”年三十九卒。临殡,刘惔以犀柄麈尾置棺中,因恸哭久之。谢安亦称美之,曰:“王长史语甚不多,可谓有令音也。”二子:修、蕴。
修字敬仁,明秀有美称。起家为著作郎,迁中军司马,未拜而卒,年二十四。临终叹曰:“无愧古人,年与之齐矣。”
二月甲午,疾笃。丙申,帝崩于西堂。三月,葬安平陵。在县北九里鸡笼山之阳,元帝同处。帝年二十二即位,立四年,年二十五,谥哀帝。帝虽即尊位,而政不由己,军事权于桓温,机务在于会稽,天子不得自由,故兴宁童谣云:“虽复宁转,复无聊生。”
案,帝时置一寺,兴宁二年,僧慧力造瓦官寺,在今县东南三里半井冈东偏也。[46]
废皇帝
编辑废帝讳奕,字延龄,哀帝之母弟。咸康八年,封东海王。穆帝升平四年,拜车骑将军。[47]五年,改封琅琊王。
兴宁三年二月,哀帝崩,无嗣。皇太后诏曰:“琅琊王明德茂亲,属当储副。”于是百官奉迎于第。丁酉,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三月,前燕慕容恪攻陷洛阳。
秋七月己酉,改封会稽王昱为琅琊王,以昱子昌明为会稽王。壬子,立皇后庾氏。
冬十月,梁州刺史司马勋反,自称成都王,桓温使江夏相朱序讨平之。
十二月,大赦。改明年为太和元年。
夏四月,旱。
五月戊寅,皇后庾氏崩。
七月癸酉,葬孝皇后于敬平陵。
后讳道怜,车骑将军冰之女。初为东海王妃,及即位,立为皇后。无子。
九月,曲赦梁、益二州。
是岁,凉州杨树生松,戒曰:“不改柯易叶,杨者柔脆之木,今松生其上,非永久之叶,将集危亡之地。”〈案,《五行志》︰此张天锡灭亡之征。〉
二年春正月,北中郎将庾希有罪,亡入海。
冬十月,以琅琊王昱为丞相。
是岁,尚书令王述卒。[48]
述字怀祖,太原人。祖湛,少有识度,身长七尺八寸,[49]龙颡大鼻,隐德,人谓之痴。父承,早卒。少孤,事母以孝闻。安贫守约,不求闻达。性沉静,每坐客驰辩,异端竞起,而述处之恬如也。年三十,尚未知名,人或谓之痴。司徒王导始辟为中军参军,既见,无他言,唯问以在东米价。[50]述但张目不答,导曰︰“王掾不痴,人何言痴也?”尝见导每发言,一坐莫不赞美,述正色曰:“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导改容谢之。
累迁会稽内史,以母忧去官。服阕,代殷浩为扬州刺史。初至,主簿请讳,报曰:“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门,馀无所讳。”加中书监,固让,经年不拜。迁尚书令。
述每受职,不为虚让。至是,子坦之谏,以为故事应让。述曰:“汝为我不堪邪?”坦之曰︰“非也,但克让自美事耳。”述曰:“既云堪,何复为让?人言汝胜我,不及也。”后坦之为桓温长史,温欲为子求婚于坦之。坦之还家省父,而述爱坦之,虽长大,犹抱置于膝上。坦之因言温意,述大怒,遽排下,曰:“汝竟痴邪!讵可畏温面以女妻兵也。”及坦之见温,乃辞他故。温曰:“此尊君不肯尔。”遂止。
初,述家贫,求试宛陵令,颇受赠遗,而修家具,为州司所验,有一千三百条。王导使人谓曰:“名父之子,不患无禄,屈临小县,甚不宜尔。”述答曰:“足自当止,时人未之达也。”及居州郡,清洁绝伦,禄赐皆散之亲故,始为当时所叹。但性急为累。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怒掷于地。鸡子圆转不止,便下以屐齿踏之,不得,嗔甚,掇内口中,嚼而吐之。及升重位,每以柔克为用。谢奕性麤,尝忿述,极言骂之。述无所应,面壁而已。居半日,奕去,始复坐。人以此称之。是年,以老上疏乞骸骨,归丘园,诏不许,述竟不起。卒,时年六十六。
初,桓温平洛阳,议欲迁都,朝廷忧惧,将遣侍中止之。述曰:“温欲虚声威朝廷,非事实也。但从之,自无所至。”事果不行。子坦之嗣。
三年春三月丁巳朔,日有蚀之。癸亥,大赦。
夏四月癸巳,雨雹,大风折木。
冬十二月,有神降于邺,自称湘女,声与人接,不见其形。
四年夏四月庚戌,大司马桓温伐前燕。
秋九月,大赦。大破燕将傅末波于林渚。戊子,温进至枋头,为燕将慕容垂设伏所破而还。辛丑,慕容垂又追败温后军于襄邑。[51]
冬十月,大星西流,有声如雷。是月,豫州刺史袁真以寿阳叛。
十一月,桓温自山阳与琅琊王昱会于涂中,将谋后举。
十二月,城广陵而居之。
五年春二月,袁真死,陈郡太守朱辅立真子瑾嗣事。
三月,桓温征瑾,屠寿阳,袅袁瑾等首。因谓参军郗超曰:“足以雪枋头之耻乎?”超答曰︰“此未厌有识之情也。公六十之年,败于大举,不建不世之勋,未足以镇惬民望,其惟废立之事。”温怀信焉。
秋七月癸酉朔,日有蚀之。
九月,益州妖贼李金根反,[52]立李弘为圣王,梓潼太守周虓讨平之。[53]
冬十一月,苻坚、王猛伐慕容𬀩,克邺,虏有燕地。
六年夏四月,大赦,赐鳏寡狐独米,人五斛。
六月,京师及丹杨、晋陵、吴郡、吴兴、临海并大水。
冬十一月癸卯,桓温自广陵屯于白石。用郗超谋,将诣阙以图废立。丁未,[54]讽奏崇德太后。己酉,太后下令废帝为东海王,还第,供卫一如汉昌邑故事。于是百官入太极前殿,即日温使散骑侍郎刘享收帝玺绂。[55]帝著白祫单衣,步下西堂,乘犊车出神兽门。群臣拜辞,莫不歔欷。
帝初即位,有野雉集于相风,时又有童谣云:“青青御路杨,白马紫缕缰。汝非皇太子,那得甘露浆?”帝闻,恶之。又见桓温专恣,平生为虑,乃召术人扈谦筮之,卦成,答曰:“晋室有盘石之固,陛下有出宫之象。”竟如其言。有三子,并马缰缢杀之,葬于黄门署北。
至简文咸安二年正月,又降为海西县公,徙居吴县西柴里,追贬庾氏为夫人。帝安于屈辱,以保天年。烈宗太元十一年十一月崩于吴,[56]时年四十五。帝年二十八即位,立六年见废,居吴十二年。
初,桓温有不臣之志,欲先立功河朔,以收时望。及枋头之败,雄名顿挫,遂潜谋废立,以长威权。然惮帝守道,恐招时议。以宫闱重閟,床笫易诬,乃言帝在藩时夙有痿疾,嬖人朱灵宝等参侍内寝,而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长欲封树,时人惑之。温因具事奏讽康献太后。后时方在佛堂读经,内侍启云:“外有急奏。”太后乃出,倚户前视奏数行,乃曰︰“我本自疑此。”至半便止,索笔答云:“未亡人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社稷大计,义不获已。临纸悲塞,如何可言!”初,温始呈奏,虑太后意异,竦动汗流,见于颜色。及诏令出,大喜,遂行废焉。
奕出居吴,敕吴国内史刁彝防卫,又使御史颜允监察之。是年十一月,妖贼卢悚遣弟子殿中监许龙晨到门,[57]诈称太后密诏奉迎。奕初欲从之,纳保母谏而止。龙曰:“大事将捷,奈何用儿女子言乎?”奕曰:“我得罪于此,幸蒙宽宥,岂敢妄动!且太后有诏,便应官属来,何独使汝也?”因叱左右缚之,龙惧而走。奕知天命不可再,深虑横祸,遂杜塞聪明,安于屈辱,去思虑,有子不育,庶保天年。时人怜之,为作歌焉。
案,帝时侍中、中书令王坦之造临秦、安乐二寺,在今县南二里半,南门临秦淮水也。[58]
太宗简文皇帝
编辑简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之少子。幼而岐嶷,郭璞见之,谓人曰:“兴晋祚者,必此人也。”及长,清虚少欲,善玄言。永昌元年,封琅琊王,食邑会稽、宣城。咸和初,又徙会稽王。废帝即位,又改封琅琊,领丞相、录尚书事。前后辅穆、哀、废三帝。及太和末,桓温讽太后废海西公。
十一月己酉,温率百官具法驾乘舆迎帝立,于朝堂变服,著平巾帻单衣,东面拜受玺绂。即日即皇帝位,改元咸安元年。庚戌,使兼太尉周颐告于太庙。桓温出居中堂,[59]分兵屯卫。〈案,《宗室传》:太宗初即位,未解严。桓温屯中堂,夜警,御史中丞敬王恬奏劾温大不敬,请理温罪。温见叹曰:“此儿乃敢弹我耶!真可畏也。”〉辛亥,温使弟秘诬逼新蔡王晃与武陵王晞谋反。
晞字道升,元帝中子,出继武陵王哲之后。太兴元年,嗣封武陵王。穆帝初,迁太宰。
晞无学术而有武干,为桓温所忌。及帝即位,温乃表晞苞藏亡命,事连袁真。诏免晞官,以王归藩。既而温寻又谋新蔡王晃反,与晞连结,殷浩及太宰长史庾倩等同谋,[60]收付廷尉,奏请诛二王。帝对之泣,不许。温固执之,帝手诏答温曰:“若晋祚灵长,公便宜奉行前诏;如其大运去矣,请避贤路。”温览之,流汗变色,不复敢言。帝先历宰辅三世,温素敬惮。及帝即位,温欲上事自陈,帝引见,对之悲泣。温惧,无色。及行武陵王等诛不果,深恐帝知而安慰之,寻大赦天下,以温为丞相,温不受。
辛酉,温旋白石,因上镇姑熟。
十二月戊子,诏京师有经年之储,权停一年之运。辛卯,荧惑逆行,入太微,经明年三月不退。尚书右丞顾悦之上表请诏复殷浩本官。
悦之字君叔,晋陵无锡人。与帝同岁而头早白,帝问其故,悦之对曰︰“松柏之姿,经霜益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帝悦。抗表讼浩,诏追复浩本官。位尚书右丞,卒。
子恺之字长康,[61]以文知于时,兼善丹青,妙绝古今。尝好食甘蔗,每食,自尾至本。或问其故,曰:“渐入嘉境。”曾为殷仲堪镇南府参军,将下都,给布帆,至破冢遇风,船破。遗仲堪书曰:“地名破冢,真从破冢中出。行人平安,布帆无恙。”
为人好隐。桓玄尝以柳叶遗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深信。及玄造之,将叶鄣身,玄就溺之,恺之大喜,以玄实不见己也。故俗传恺之有三绝:画绝、文绝、痴绝。〈案,谢赫《画品》:[62]论江左画人,吴曹不兴、[63]晋顾长康、宋陆探微等上品,馀皆中下品。恺之能运五十匹绢画一像,使心运手,须㬰成。头面手足,胸臆肩背,无遗失尺度,此其难也。吴不兴、晋长康又曾于瓦官寺初置北殿画一维摩,画讫,光耀一月馀日。案,《京师寺记》︰兴宁中,瓦官寺初置僧众设会,请朝贤鸣刹注疏,其时士大夫莫有过十万者。既至长康,直打刹一百万。长康素贫,时以为大言僧,后寺成,请勾疏。长康曰:“宜备一壁。”遂闭户往来,一百馀日,所画维摩一躯工毕,将欲点眸子,谓寺僧曰:“第一日开见者,责施十万。第二日,可五万。第三日,可任例责施。”及开户,光明照寺,施者填咽,俄而果百万钱也。〉
是岁,散骑常侍、领著作孙绰卒。
绰字兴公,太原郡人也,冯翊太守楚之子。永嘉丧乱,幼与兄统相携渡江。博学,善属文,与高阳许询俱有高尚之志。居于会稽,游放山水,十有馀年,乃作《遂初赋》以致其意。常鄙山涛,而谓人曰:“山涛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若以元礼门为龙津,则当点额暴鳞矣。”
所居斋前种一株松,常自守护,邻人谓之曰:“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恐永无栋梁日尔。”绰答曰:“枫柳虽复合抱,亦何所施耶!”绰与询一时名流,或爱询高迈,则鄙于绰;或爱绰才,而不取询。沙门支遁试问绰:“君何如许?”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绝重张衡、左思之赋,每云︰“《三都》、《二京》,五经之鼓吹也。”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乡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荣期曰:“恐此金石非中宫商。”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除著作佐郎。
性通率,好机调。尝与习凿齿同行,绰在前,习凿齿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绰曰:“澄之汰之,砂砾在后。”
累迁散骑常侍。时大司马桓温欲经纬中原,以河南粗平,将移都洛阳。朝廷畏温,不敢为异,而北土萧条,人情疑惧,虽并知不可,莫敢先谏。孙绰乃疏谏温,温见绰书不悦,曰:“致意兴公︰何不寻君《遂初赋》,而强知人家国事耶!”绰少以文才称,于时文士,以绰为冠。卒,时年五十八。〈案,《孙绰传》:京师每岁除日,行傩令,所谓逐除也。结党连群,通夜达晓,家至门到,责其送迎。孙兴公尝著戏为傩,至桓宣武家,宣武觉其应对不凡,推问之,乃兴公。案,礼傩,逐疠鬼也。《论语》云:“乡人傩,朝服立于阼阶。”注云:“傩,驱逐疫鬼也,亦呼为野雩戏。”今俗谓傩为野胡,并讹言耳。〉
二年春正月辛丑,百济、林邑使贡方物。己酉,岁星犯镇,在须女。
三月丁酉,诏:“非军国戎祀之要,华餙烦费之用,皆省之。”重诏:“内外百司,各勤所职,使善无不达,恶无不闻。”癸丑,遣使诣大司马,并问方伯,逮于边戍,宣诏大飨,求其所安,筹量赐给,悉令周普。
夏四月,驺虞见南昌。
六月,遣使拜百济王馀句为镇东将军,领乐浪太守。戊子,护军将军庾希举兵反于江北,自海陵入居京口。桓温使周少孙破之,擒希,斩于建康市,[64]夷三族。六月,[65]太白昼见。
秋七月,帝不豫。壬辰,疾甚,手诏大司马、丞相桓温曰︰“少子可辅,即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侍中王坦之毁诏,进曰:“天下者,宣、元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陛下何得私与人!”帝默然。己未,[66]立会稽王昌明为太子,以道子为琅琊王。六月,帝崩于东堂。[67]
遗诏以桓温辅政,依诸葛亮、王导故事。
冬十月丁卯,葬高平陵,在今县城东北十五里,锺山之阳,[68]不起坟。帝年五十二即位,立一年,年五十三,谥曰简文皇帝,庙号太宗。
帝少善容止,留心坟典,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尝与桓温及武陵王晞同载游于板桥,温遽令鸣鼓吹角,车驰卒奔,欲观其所为。晞大恐,求下车,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此惮服。及温仗文武之任,而立帝代海西公,帝虽处尊位,常忧废黜。先是,荧惑守太微,寻而海西废。及帝登阼,荧惑又守太微,帝甚恶之。时中书郎郗超在直,帝乃引入,问曰:“命之修短,本所不计,故当无复近日事耶?”超曰:“大司马臣温方内固社稷,外恢经略,非常之事,臣以百口保之。”及超请省其父,帝曰:“致意尊公:国家遂至于此,由吾不能以道匡卫,愧叹之深,言何能谕!”因咏庾阐诗云:“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遂泣下沾襟。然帝虽神识恬畅,而无济世大略,谢安石称为惠帝之流,支遁尝言曰:“会稽有远体而无远神。”谢灵运迹其行事,亦以为赧、献之辈也。
案,简文即位,自立僧寺一波提寺,今废。[69]
卷第八校勘记
编辑- ↑ 康皇帝 其下原有“岳,明帝次子。孝宗穆皇帝聃,康帝长子。哀皇帝丕,成帝长子。废皇帝奕,成帝次子。太宗简文皇帝昱,元帝幼子”四十二字,今据库本删。
- ↑ 南阳翟汤 《世说‧栖逸篇》注引《晋阳秋》、《尤悔篇》注引《寻阳记》皆同。本书卷七及《晋书‧成帝纪》、《隐逸‧翟汤传》、《御览》五0二引《晋中兴书》、《册府》九八“南阳”并作“寻阳”。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云︰“汤为方进之后,则其先本南阳翟氏,过江后侨居寻阳。”
- ↑ 八千馀人 各本皆同,唯宋本、周钞本及《晋书‧康帝纪》作“八万馀人”。
- ↑ 以骠骑将军何充为中书监都督扬豫二州诸军事 《晋书‧康帝纪》同。周家禄《晋书校勘记》云︰“按传充为中书监在穆帝初,康献皇后临朝之时,都督有徐州之琅邪。”
- ↑ 高句丽遣使朝献 《晋书‧康帝纪》系此事于是年十二月。
- ↑ 葬崇平陵在今县城东北十五里锺山之阳 《元和郡县图志》二五云,晋康帝崇平陵在上元县东北二十里蒋山西南。
- ↑ 案寺记〈至〉何充立建福寺今废也 郦校云︰“此两行当是注文。”今库本亦作注文。
- ↑ 张健 见卷七校勘记[一二]。
- ↑ 正月甲戌朔〈至〉太极殿 《通鉴》九七同,然甲戌非朔日。《御览》二九引《晋起居注》云︰“正月辛未朔,雨,不会。甲戌,皇太后登太极前殿。”据此,甲戌为正月初四日,《通鉴》亦误。
- ↑ 五日而苏〈至〉将往蓬莱昆仑积石太室等诸山 《御览》八八七引《建康实录》作“五日而苏,言执麾将士将往蓬莱、昆仑、积石、太室、恒、庐、衡等诸山”。两者文字略异。又“太室”各本原作“大室”,今据《御览》改正。太室山一名嵩高山,亦名外方山,在洛州阳城县北二十三里。详见《括地志辑校》三。
- ↑ 是岁镇东将军会稽内史孔愉卒 《晋书‧孔愉传》云愉卒于成帝咸康八年,《实录》云卒于穆帝永和元年,未知何据?
- ↑ 愉有三子 《世说‧德行篇》注引《续晋阳秋》曰︰“孔安国,车骑愉第六子也。”《晋书斠注》云︰“案本传言愉三子,盖但举其最著者。”
- ↑ 吴光禄大夫祯之曾孙 “祯”,《魏志‧管宁传》及注引《文士传》、《吴志‧孙皓传》注引《吴录》及《晋书‧武帝纪》、《文帝纪》皆作“桢”,古人名字相应,其字元干,则当名“桢”为是。又《文士传》云桢仕魏晋,“正幽州刺史、廷尉,入晋为尚书光禄大夫人”,则其未尝仕吴也,《实录》云“吴光禄大夫”误,《晋书‧何充传》云“魏光禄大夫”亦误。
- ↑ 三月乙卯 三月己未朔,无乙卯,日干有误。《晋书‧穆帝纪》亦作“乙卯”,同误。
- ↑ 会稽王道子 “道”原误“导”,今据库本、徐钞本、周钞本、刘钞本及《晋书》本传改正。
- ↑ 然故第二流耳 “二”原作“三”,今从徐钞本。《世说‧品藻篇》、《册府》九一七并作“二”,依下文桓温第一复谁之问,亦应作“二”为是。
- ↑ 正月辛巳朔 正月戊寅朔,辛巳为初四日,“朔”字疑衍。《通鉴》九八作“辛未朔”,亦误。
- ↑ 歆嗣位 歆乃褚裒子,“歆”上当脱“子”字。
- ↑ 闰月 按长历是年二月逢闰,下文丁丑、己丑皆在闰二月内,据此“月”上当脱“二”字。
- ↑ 苻洪 “苻”原作“符”。《晋书‧苻洪载记》云,洪原姓蒲,永和六年,“时有说洪称尊号者,洪亦以谶文有‘艸付应王’,又其孙坚背有‘艸付’字,遂改姓苻氏”。库本、刘钞本正作“苻”,今据改。下苻健、苻生、苻坚等亦迳改,不一一具校。
- ↑ 尚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 “尚”原作“谢”,今据宋本及《晋书‧蔡谟传》改正。“劝学”,各本及《晋书》皆误作“勤学”。李慈铭《晋书札记》云“《大戴礼‧劝学》云‘蟹二螫八足’,《荀子‧劝学篇》云‘蟹六跪而二螫’,跪即足也,六亦八之误。《大戴‧劝学》即本《荀子》。后蔡邕用之作《劝学篇》,如《急就》、《凡将》之流。其文盖四字为句。‘蟹有八足,加以二螫’二语,疑即《劝学篇》语。谟为邕之从曾孙行,故诵其语。而谢尚以为《劝学》死嘲之。”李说甚是,徐钞本及《世说‧纰漏篇》并作“劝学”,今据改。
- ↑ 荀道明 “荀”原误“苟”,今从徐钞本、周钞本。荀道明即荀闿,《晋书》有传,其事亦见《晋书‧诸葛恢传》及《世说‧识鉴篇》。
- ↑ 平乡公 《晋书‧穆帝纪》同。《姚襄载记》及《御览》一二三引《后秦录》“平乡”皆作“即丘”。
- ↑ 雨木冰 “木”,底本、甘钞本误作“水”,它本及《晋书‧五行志》上皆不误,今据改。
- ↑ 冉闵诛石勒 郦校云︰“案(永和)六年冉闵杀石鉴僭天子位,此云石勒,误也。”
- ↑ 秋七月丁酉地震 七月壬子朔,无丁酉。《晋书‧五行志》下、《宋书‧五行志》五皆作“八月丁酉”,丁酉为八月十六日。
- ↑ 与王承述之父王悦为王氏三少 《晋书‧王羲之传》所记同。然《世说‧赏誉篇》云︰“王家三年少︰右军、安期、长豫。”长豫即王导子悦。字安期者,晋有王承、王应两人。王承为述父,其非琅邪王氏,年辈亦不同,乃王导同辈人,故此安期当指王含子应。徐钞本“述之父”三字作注文,因而更坐实为太原王安期。唐修《晋书》曲解《世说》,《实录》亦因之误植,殊为失考。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晋书札记‧王氏三少》条考证甚详,可参阅。
- ↑ 苻健将张遇 “张遇”,《晋书‧穆帝纪》、《刘牢之传》同,《天文志》下作“张道”,《冉闵载记》又作“冉遇”。周家禄《晋书校勘记》云︰“案遇本石氏故将,永和七年及冉闵以许昌归顺,后为苻雄所虏,始归苻氏,不得云苻健将也。”
- ↑ 程文季 “季”原作“秀”,今据《陈书》、《南史》本传改正。
- ↑ 六月前秦苻坚杀苻生而自立为帝 据《晋书‧穆帝纪》及《通鉴》一00苻坚杀生自立事在穆帝升平元年六月,因前有阙文,此“六月”属何年,颇为不明。
- ↑ 尚年十岁遭父忧年五十卒 “五十”原作“十五”。《晋书‧谢尚传》云尚“卒于历阳,时年五十”,今据此乙正。
- ↑ 升平元年五月尚死七月奕亡 “元年”原作“五年”,今据周钞本及《晋书‧穆帝纪》改正。谢奕卒于升平二年八月,已见上文及《穆帝纪》、《通鉴》一00,此云元年七月误。
- ↑ 康简文武安恭五陵 “武”上当脱“孝”字,谓孝武帝陵也。
- ↑ 案帝时置僧尼寺三所〈至〉东隔运沟东岸也 郦校云︰“当是夹注。”
- ↑ 升平三年除骠骑大将军 《晋书‧穆帝纪》、《哀帝纪》皆作“骠骑将军”,无“大”字。
- ↑ 张玄靓为大都督陇右诸军事陇西公 《晋书‧哀帝纪》、《张玄靓传》及《通鉴》一0一皆云张玄靓封西平公,《实录》作“陇西公”,恐误。
- ↑ 三月丙寅朔 丙寅非三月朔日,亦不在三月,三月为壬辰朔,《晋书‧哀帝纪》、《天文志》中皆作“三月甲寅朔”,然甲寅为月之二十三日,非朔日,《晋书》亦误。
- ↑ 邓遐 “遐”,各本皆误作“邈”,《晋书‧哀帝纪》、《邓岳传》及《通鉴》一0一皆作“遐”,《世说‧黜免篇》注引《大司马寮属名》亦同,今据改。
- ↑ 殷浩卒于东阳之信安 《晋书‧殷浩传》云浩卒于永和十二年,与《实录》所记相距六年,二者必有一误。
- ↑ 浩字深源 浩本字渊源,见《世说‧政事篇》注引《殷浩别传》及《书钞》六三、《御览》二四九注引《晋中兴书》,此作“深源”,乃康人避讳改。
- ↑ 王彬 《晋书‧穆帝纪》、《殷浩传》、《姚襄载记》及《通鉴》九九皆作“王彬之”,疑《实录》脱“之”字。
- ↑ 我与我周旋久 《世说‧品藻篇》同。《晋书‧殷浩传》“我与我”作“我与君”。
- ↑ 向使作令仆 “仆”,底本、宋本、张本皆作“射”,甘钞本作“时”。“令仆”谓尚书令与仆射,时桓温欲以殷浩为尚书令也。今据库本、徐钞本及《世说‧赏誉篇》、《晋书‧殷浩传》改正。
- ↑ 丁酉 原作“丁丑”。七月甲申朔,无丁丑。库本、徐钞本、丁钞本、周钞本、刘钞本及《晋书‧哀帝纪》皆作“丁酉”,为月之十四日,今据改。
- ↑ 阳仪道 《晋书‧哀帝纪》作“杨仪道”。
- ↑ 案帝时置一寺〈至〉井冈东偏也 郦校云︰“此当是夹注文。”今库本亦作注文。
- ↑ 穆帝升平四年拜车骑将军 《晋书‧海西公纪》同。周家禄《晋书校勘记》云︰“‘三年’误‘四年’。周说是,《穆帝纪》云升平三年十二月以东海王奕为车骑将军,可证。
- ↑ 是岁尚书令王述卒 《晋书‧海西公纪》、《王述传》皆云述卒于太和三年,《实录》系于二年,恐误。
- ↑ 身长七尺八寸 《晋书‧王湛传》同。《御览》三六七引《王湛别传》作“身长八尺”。
- ↑ 唯问以在东米价 “在东”,《晋书‧王述传》作“江东”。
- ↑ 九月〈至〉又追败温后军于襄邑 “九月”原作“七月”,《晋书‧海西公纪》系此事于九月,库本、周钞本、刘钞本正作“九月”,今据改。又“傅末波”,《晋书‧海西公纪》、《桓温传》同。《慕容𬀩载记》作“傅颜”。上“慕容垂”原作“慕容军”,据徐钞本及《慕容垂载记》改正。
- ↑ 李金根 《晋书‧海西公纪》同。《周楚传》作“李金银”。
- ↑ 梓潼太守周虓讨平之 “周虓”,各本误作“周彪”,唯徐钞本作“虓”,周虓《晋书》有传,今据改。
- ↑ 丁未 原作“丁巳”。是月乙未朔,虽有丁巳,然不得列于己酉之前。《晋书‧海西公纪》、《通鉴》一0三皆作“丁未”,是,今据改。
- ↑ 刘享 《晋书‧海西公纪》同。《通鉴》一0三作“刘亨”。
- ↑ 太元十一年十一月崩于吴 《晋书‧海西公纪》、《孝武纪》及《通鉴》一0六皆云海西公崩于十月甲申,此云十一月,当误。
- ↑ 卢悚 《晋书‧海西公纪》、《毛安之传》、《通鉴》一0三同。《五行志》上、《桓秘传》及《宋书‧五行志》四作“卢竦”。
- ↑ 案帝时侍中中书令王坦之〈至〉南门临秦淮水也 郦校云︰“当是夹注。”今库本亦作注文。
- ↑ 桓温出居中堂 “桓温”原缺,库本作“桓温”,周钞本作“温遂”,《晋书‧简文帝纪》、《通鉴》一0三作“桓温出次中堂”,《宗室传》作“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库本、周钞本当据上书所补,今姑从库本。
- ↑ 庾倩 “倩”,各本均作“籍”。《晋书‧庾冰传》、《桓温传》、《世说‧雅量篇》、《贤媛篇》注引《中兴书》、《赏誉篇》注引徐广《晋纪》、《世说人名谱‧颍川鄢陵庾氏谱》、《通鉴》一0三并作“倩”,“籍”误,今据改。
- ↑ 恺之 “恺之”原作“凯之”。《晋书》本传及《世说‧言语篇》注引丘渊之《文章录》、《文学篇》注引《续晋阳秋》皆作“恺之”,今据改,下同。
- ↑ 谢赫画品 “赫”字原无,据库本、徐钞本补。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有《古画品录》一卷,南齐谢赫撰。
- ↑ 曹不兴 “不”原作“弗”。今据库本、周钞本及《吴志‧赵达传》注引《吴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四改正,下同。
- ↑ 擒希斩于建康市 庾希六月反,七月被擒斩,见《晋书‧简文帝纪》、《通鉴》一0三,《实录》系于六月,因连书此事致误。
- ↑ 六月 此“六月”二字重出,当删。
- ↑ 己未 原作“乙未”。《通鉴》一0三谓简文帝七月甲寅不豫,己未立昌明为皇太子。七月壬辰朔,甲寅为二十三日,己未为二十八日,如作“乙未”,则简文帝卒在不豫之前,不可通。《晋书‧孝武帝纪》、《御览》九九引《晋中兴书》作“己未”,不误,据改。
- ↑ 六月帝崩于东堂 上文已云“秋七月帝不豫”,不得再云帝崩在六月,此“六月”二字衍。
- ↑ 葬高平陵在今县城东北十五里锺山之阳 《元和郡县图志》二五云简文帝昱高平陵、孝武帝昌明隆平陵、安帝德宗休平陵、恭帝德文冲平陵,并在上元县东北二十里蒋山西南。
- ↑ 案简文即位〈至〉波提寺今废 郦校云︰“此行当是夹文。”今库本亦作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