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四
卷三 ◄ |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卷四 制作 |
► 卷五 |
八宝
编辑御宝备于政和,自太祖开基,始有大宋受命之宝,后诸圣嗣服,皆自为一宝,以“皇帝恭膺天命之宝”为文。元符间,既得汉传国玺,因以为受命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大观初,又得良工,仿古作天子皇帝六玺,已而徽宗又作镇国宝〈遂天福延万亿无极〉,通号八宝焉。久之,作定命宝〈其文有“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凡十六字,实蔡京所赋〉,号九宝。
京城破,自定命宝外,悉为虏所得,而大宋受命之宝,邵泽民侍郎绐以随葬,乃得全。张邦昌将复辟,遣谢任伯参政奉宝归于高宗。建炎二年秋,始铸三御宝:一曰皇帝钦崇国祀之宝〈印香合词表〉、二曰天下合同之宝〈印中书门下省文字〉、三曰书诏之宝〈印诏书〉,皆以金为之。逮十六年,郊,始偹八宝。八宝者,入内内侍省掌之,绍兴末,上即位于重华宫,时宝藏于大内,太皇太后旨取之,今八宝未知何人所书,其文如政和之制。[1]
三省枢密印
编辑三省枢密院印,建炎三年秋铸,以银为之。时上命滕子济权知三省枢密院,扈从隆祐皇太后往豫章,故铸此印。
入宫殿诸门号
编辑入宫殿等诸门号,皇城司掌之。绍兴二年正月,更定其制,敕入禁卫号——黄绫八角〈三千道〉;入殿门——黄绢以方〈一千道〉;入宫门——黄绢以圆〈八千道〉;入皇城门——黄绢以长〈三千道〉。三年十一月,更宫门号,以绯红绢方;皇城门,以绯红绢圆。自后不易其制。
礼神十二玉
编辑礼神十二玉:昊天上帝以苍璧、黄琮;皇地祗以黄琮;感生帝以四圭有邸;神州地祗社稷以两圭有邸;日月以圭璧;五帝以青圭、赤璋、白琥、玄璜、黄琮。
绍兴初,以阙祭玉,但命随方色奠币焉。是年,当大礼,礼官请以木为璧,绘天地之色,上难之,因命访美玉,以为苍璧、黄琮。时明堂不祠五帝等诸神故,佗玉未及也。四年,明堂始制五帝、日月等,玉初以未得美璞,将用天圣故事,以珉为之,既而得真玉数十斤,遂命改制。其中赤璋最粹美,佗玊多不及礼经尺寸云。
景锺
编辑景锺,绍兴十六年秋七月铸。锺高九尺,天子亲祠上帝则用之,以皇祐黍尺为凖,于是上命太师秦桧铭之,曰:“德纯懿兮舜文维,跻寿域兮熟内外,荐上帝兮伟兹器,声气应兮同久视,贻子孙兮弥万世。”锺成,冬十月,上御射殿观之,时以雅乐多阙,命给事中段拂等补造,是日撞景锺,奏新乐,正刺史以上皆与观焉。
饮福金爵
编辑饮福金爵,绍兴十年,明堂始用之。政和大礼,旧用万寿玉尊,时无玉尊,故以金爵代之也。先是,大礼自天地至从祀诸神七百七十一位,当用笾豆簠簋尊罍彛鼎之属九千二百五,太庙用五百九十六,旧用铜、玉者,权以木代之,王伯照普为国子博士,尝言今祭器皆仿聂崇义《三礼图》,非是,请改作。时多事未克行。十八年,始命段枢密拂等改作焉,由是礼器焕然,复如东都承天之故矣。
五辂
编辑五辂,靖康中已遗敌人。绍兴十二年,始为玉辂。九月辂成,上御射殿观之。明年春,遂作金、象、革、木四辂及大安辇,旧卤簿悉用之,以文绣“中兴”,皆以缬。
七宝辇
编辑七宝辇,上皇所御也,绍兴二年始为之。有司言东都旧制,辇饰以玉,裙网用七宝,而滴子用真珠,及进呈,上曰:“太上皇帝之意不欲如此。”上欲节省,兼物料未易办,汤庆公等因请下礼官看详,礼官奏以涂金,易玊饰梅红丝结裙网,而象牙代真珠,上曰:“网以七宝为之,零碎者亦可办。”既而上皇不肯造,每至大内,多乘马,而间至湖上,则用肩舆,盖不欲烦臣民云。
浑天仪
编辑浑天仪,古器也。旧京凡四座,每座约用铜二万斤。至道仪在测验浑仪所;皇祐仪在翰林天文局;熙宁仪在太史局天文院;元祐仪在合台。
绍兴三年,工部员外郎晋陵袁正功献浑仪木様,命有司制之,太史局请折半制造,计用铜八千四百馀斤,诏工部侍郎提举,后以巡幸,不克成。时资州龙水县士人张大檝,以木为盖天,言可备军幕中候验,七年夏,席大光为制置大使,献诸朝。其后,上在宫中自作浑仪,然制差小。十四年四月,遂命有司制之,内侍邵谔领其事,久之乃成。三十二年,以授太史局焉。
纪元统元会元历
编辑宣、靖间,用《纪元历》,兵兴后失之,司天无所考,繇是历差一日。绍兴二年夏,上命访得旧历以授史官。五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史官所定不验。时常州布衣陈得一,为侍御史沙县张致远言,史官立朔有讹,定腊失序,致远言于朝,遂命得一造新历,朱之发以秘书少监监视,即秘书省置局,八月历成,名《统元》,赐得一号“通微处士”,官一子焉。
乾道、淳熙稍复更定,皆判太史局刘孝荣所作也。绍熙初,有武臣赵涣者,言其差,故命孝荣更造《会元历》。
统天历
编辑《统天历》,庆元五年,京文忠〈镗〉为丞相时所上也。初《会元历》既成,而布衣王孝礼,言孝荣未尝以铜表圭面测影,故冬至后天,朝廷然之,未暇改作。至庆元元年九月朔,太史言月蚀于夜,而草泽言食在昼,诏杨子美秘监验视,如草泽言,乃改造历,以秘书省正字冯履为恭定官。履,字叔常,临卭人,尝従故直徽猷阁张行成为数学,故以命焉。历未成,明年正月癸卯,监察御史张岩,言履唱为陂辞,揺撼国是,遂罢去,三月庚戌,乃诏诸道有通晓天文历算者,所在具名来上。五月,历成,历经凡三卷,沿历他书十七种,凡二十九卷,又上临安进士侯望重校万年历十七卷,纲目二卷。嘉泰二年,日食五月朔,太史以为午正,而草泽赵大猷言午初三刻半日食三分,诏著作佐郎张嗣古监视浑仪,秘书丞朱钦则、著作王容测验,起居舍人俞征覆验,卒如大猷所言,史官乃抵罪焉。盖自渡江后,言历差者多矣。[2]
神宗哲宗新实录
编辑神宗、哲宗新《实录》,赵元镇为相时所修也。《神录》有〈考异〉,哲录有〈辨诬〉,皆出范元长侍读一手。与修者:任德初、张子诏、尹彦明、高抑崇、胡德耀、范伯达、朱乔年、王信伯、李似之等,俱一时名人。
始高宗在南都,以二录成于京、卞之手,事多矫诬,尝下诏更修而未果。己酉南渡,国史散佚,靡有孑遗,其后数下诏访求之。绍兴元年,才得布衣何克忠所藏太祖《实录》四册而已,上以书籍残缺之际,特命以官,已而,戚里张懋家献太祖至神宗六朝《实录》、《会要》、史志等书,小校唐开亦献王珪所编《五朝会要》,最后,五年三月,始从故相赵挺之家得蔡京所修《哲宗实录》,皆下之史官。六年正月,新《神录》成。八年九月,新《哲录》成。时范元长已去官,而尹彦明以秘书少监典其事。
元长所修《神录》,旧文以墨书,删去者以黄书,新修者以朱书,世号“朱墨书”。
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光宗实录
编辑《徽宗实录》,绍兴末,尝成书,始建炎兵火后,史院片纸不存,汪彦章内翰守湖,以湖州独不被兵,当时所颁赏功罚罪等事咸在,乃因以为张本,又访诸士大夫间,编集元符庚辰以来诏旨,至宣和乙巳,上之,其书凡八百六十五卷。其后修《徽录》,史官皆仰之,然犹多脱略。淳熙中,李文简仁父在史院,奉诏增修之。
《钦宗实录》,洪景卢因龚实之所补日历而修之,文直而事核。《高宗实录》,庆元、嘉泰间,京冀公仲远、谢鲁公子肃为丞相时所上,时史馆无专官,未知果谁笔也。
《孝宗》、《光宗实录》,嘉泰二年,诏宝文阁学士傅伯寿、直文华阁陆游同修,盖专以委之。先是,和州布衣龚敦颐者,元祐党人原之曾孙也,尝著《符祐本末》、《党籍列传》等书数百卷,淳熙末,洪景卢领史院,奏官之,后避光宗名,改颐正,朝廷以其有史学,嘉泰七年七月,赐出身,除实录检讨官,盖付以史事,未几而颐正卒,乃外召傅、陆还朝。《孝录》比他书尤疏駮。
四朝正史
编辑《四朝正史》,始于李仁父,而终于洪景卢。乾道中,仁父初入史院,上四朝帝纪,再还朝,乃修诸志,未及进书而仁父去国。时史馆官多以为侍从兼职,往往不能淹贯,则私假朝士之有文章者代为之,今《四朝艺文志》一书,实先君子笔也。淳熙中,赵卫公温叔为相,史志告成,仁父时守遂宁,大臣言仁父之力为多,特进秩一等,久之,列传犹未就绪,上遂召仁父卒成之,书垂成而仁父卒,乃自婺州召景卢入领内祠,专典史事,又逾岁而始成书焉。凡列传八百七十,总一百三十五卷。
绍兴乾道淳熙庆元𠡠令格式
编辑国朝法令,大抵从宽。政和后,始有御笔特断刑名,是盖多出于三尺之外矣。靖康元年九月,议者请参用嘉祐、元丰旧法,以俟新书之成,奏可,寻诏律令依嘉祐,断刑依元丰。明年四月,复诏政和海行法非御笔修立者,许引用。建炎三年,复辟,赦,举行仁宗法度,即嘉祐、元丰法有不同者,赏格听从重,条约听从轻,时吕元直、张德远始为政也。明年六月,范觉民相,乃奏命有司以嘉祐、政和敕对修成书,绍兴元年八月,上之。其后,乾道、淳熙、庆元之际,率十馀岁一修,然大槩以绍兴重修𠡠令格式为准。
淳熙事类
编辑《淳熙事类》,孝宗时所修也。国初但有《刑统》,谓之律,后有𠡠、令、格、式,与律并行,若不同,则从敕令格式。然士大夫罕通法律,而数书散漫,故吏得以舞文,上患之。淳熙中,始命敕局官,取敕、令、格、式及申明五书,分门来上,七年四月乃成,为总门三十三,别门四百二十,诏颁行之,赐名《淳熙事类》。
绍兴淳熙庆元宽恤诏令
编辑宽恤诏令者,始绍兴二十二年八月,王瞻叔知荆门军,代还,入见,请命有司编集中兴以来宽恤诏令,而知惠州郑康佐者,亦言守令奉行诏书不䖍,请编类成书以赐,从之。二十五年九月乃成,凡二百卷,号《绍兴宽恤诏令》,其后淳熙、庆元皆有之。〈淳熙书成于十一年夏。庆元书编于五年冬〉
两朝圣政录
编辑《光尧圣政录》者,隆兴、乾道间所修也。绍兴三十二年九月,以敕令所为编类圣政所,命辅臣领之。乾道二年冬,蒋子礼为参知政事,上其书,凡三十卷,上自为之序,大凡分门立论,视宝训而加详焉。绍熙中,又为《寿皇圣政录》上之,其书亦三十卷〈御制序文,实秘书少监陈傅良视草〉。
中兴礼书
编辑《中兴礼书》者,淳熙中所上也。绍兴间,太常少卿赵子直采渡江以来所行,为《续因革礼》三十卷。其后礼官踵为之,然未上也。淳熙十二年春,史弥大方叔权礼部侍郎,乃言此书一朝大典如内禅庆寿等礼,皆历代所未尝行,乞下礼官宣取以进,仍不必推恩,上许之。其书凡八百馀卷。方叔,文惠王长子,后终敷文阁待制。
续通鉴长编 〈九朝通略 东都事略〉
编辑《续通鉴长编》者,李文简〈焘〉所修也。其书仿司马氏《通鉴》踵为之,然文简谦,不敢名《续通鉴》,故但谓之《续长编》。乾道初,上召文简为史官,命有司给笔扎,四年四月以五朝事上之,孝宗谓辅臣曰:“自建隆至治平百馀岁事迹,备于此矣。”淳熙十年,文简为遂宁守,始上其全书,自建隆至靖康,凡九百八十卷、举要六十八卷,上甚重之,以其书付秘书省。
十二年十二月,又有知台州熊克,上所著《九朝通略》,诏迁一官。克,字子复,建宁人,尝为起居郎直学士院,其书视《长编》才十一,颇讹舛。
十三年八月,又有知龙州王偁,亦献《东都事略》百三十卷于朝,洪内翰主之,明年春,除直秘阁,然其书特掇取五朝史传及四朝实录附传,而微以野史附益之,尤疏駮。偁,眉山人,故礼部侍郎赏之子,庆元中,终吏部郎中。
中兴馆阁书目
编辑《中兴馆阁书目》者,孝宗淳熙中所修也。高宗始渡江,书籍散佚,绍兴初,有言贺方回子孙鬻其故书于道者,上命有司悉市之,时洪玉父为少蓬,建言芜湖县僧有蔡京所寄书籍,因取之以实三馆,刘季高为宰掾,又请以重赏访求之。五年九月,大理评事诸葛行仁献书万卷于朝,诏官一子。十三年初,建秘阁,又命即绍兴府借故直秘阁陆寘家书,缮藏之。寘,农师子也。十五年,遂以秦伯阳提举秘书省,掌求遗书图画及先贤墨迹,时朝廷既右文,四方多来献者,至是数十年,秘府所藏益充牣,乃命馆职为书目,其纲例皆仿《崇文总目》焉。《书目》凡七十卷。〈秘书监陈骙领其事,五年六月上之〉
监本书籍
编辑监本书籍者,绍兴末年所刊也。国家艰难以来,固未暇及,九年九月,张彦实待制为尚书郎,始请下诏诸道州学,取旧监本书籍,镂板颁行,从之。然所取诸书多残缺,故旧监刊六经无《礼记》,三史无《汉书》。二十一年五月,辅臣复以为言,上谓秦益公曰:“监中其佗阙书,亦令次第镂板,虽有重费,亦所不惜也。”由是籍经复全。先是,王瞻叔为学官,尝请摹印诸经义疏及《经典释文》,许郡县以赡学或省系钱,各市一本置之于学,上许之。今士大夫仕于朝者,率费纸墨钱千馀缗而得书于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