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四年/十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10月1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自辰时至巳时,日晕。夜二更,电光。《春坊日记》

○巳时午时,日晕。

10月2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10月3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夜三更四更,雷动电光。五更,雷动。《春坊日记》

10月4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平安监司状启,胡贼,山海关、永平府等处,冲突东西,自登州至北京,消息断绝,已至月馀,通州漕船八百馀只,为胡尽为烧破,椵岛时病大炽,唐人连死,无日无之云云。内下日记

10月5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卯时,有雾气。巳时,太白见于未地。夜五更,木星入太微垣端门内,流星出井上,入柳星下,状如钵,尾长四五尺许,色赤。《春坊日记》

10月6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巳时,太白见于未地。夜一更,流星出天弁星下,入狗国星上,状如拳,尾长四五尺许,色赤。五更,流星出坐旗星下,入坤方天际,状如钵,尾长三四尺许,色白。《春坊日记》

○下直,京畿监司徐景雨。内下日记

10月7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夜一更,流星出内厨星下,入乾方天际,状如甁,尾长四五尺许,色赤,光照地。《春坊日记》

○训局启曰,都监军色,多有厘正之事,冬月则尤为烦剧,而郞厅金始番[金始蕃],以兵曹正郞,兼仕本职,亦是事务之地,势难兼察,闲官换差,专委都监之任,何如?答曰,依启。《训局誊录》

10月8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视事停。

○夜一更至三更,月晕。内下日记

10月9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自夜一更至三更,月晕。

10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柳淰。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只昼讲。

○昼讲。入侍时,知事姜硕期,特进官李时白,参赞官韩兴一,侍读官郑雷卿,检讨官李曼,记事官金弘郁,假注书柳淰。讲《诗传小雅》,自雅者,止岂得乐而尽其心乎。

○申时,日晕右珥,雷动。《春坊日记》

○兵曹启曰,监军时,差备军、修理军,比前减定,而并与刷马价,分定之数,一百三同矣。因事势急迫,以本曹所储米布,推移先用,而所用之数,木绵七同,米三十石,以三种价木,还充此数,而馀木尚且九十同,不用于监军之行,似当减捧,以除外方之弊,而已为上纳处,至于三分之一,今不可或捧或减。且本曹封不动木五百同,移送可焉。体府遗在甚少,上项监军时三种价木,仍为毕捧,移置封不动,以待不时之需,宜当,敢启。传曰,知道。当初滥磨炼之事,极为不当,此木姑为留置本曹,用于后日天使时,可也事,传教矣。自前天使时,差备、修理军及刷马应入实数,未能豫知,故必依前誊录磨炼,例也。天使过后,该用价布之数及馀木,别无并付誊录之事,故亦不启知矣。今此监军时,亦不能预知应入实数,亦依前誊录磨炼,而差备、修理军五百五十名及刷马价远道九匹内,二匹并为量减,价布之数,比前减缩者数十同。第缘南别宫修理之役,因急督毕,而监军入京后,游观等事不为举行,故刷马亦不费用,以致价布才用十分之一,似当付书誊录,以为后日凭考之地。许留馀木,亦不可任意区处,故敢为禀启。当初磨炼,别无过滥之由如此,今承严旨,不胜惶恐,敢启。传曰,知道。《兵曹誊录》

10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只轮对。

○平安道武科骑射覆试事,左副承旨李德洙下直。

○夜自一更至三更,月晕。《春坊日记》

10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卯时辰时,有雾气。夜五更,流星出轩辕星,入太微垣,状如钵,尾长三四尺许,色白。《春坊日记》

10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只昼讲。

○夜自二更至三更,下雨。内下日记

○李行远启曰,今十月初十日昼讲时,参赞官韩兴一所启,左副承旨臣李德洙,以改试事,明将下去,革步数,当为尺量以去,而周尺与营造尺,大相不同,即见兵曹草记批答,则以用周尺未妥为教,若用营造尺,则不改京试本源之地,而先用于外方,似为不可矣。上曰,此言不无所见,平安道科举,则姑以周尺用之,其前日,营造尺变为周尺之由,则问于武臣中详知古事者,议处,可也。烬馀

10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侍讲院启曰,今此练祭执事之数,倍于常时云。兼说书金弘郁,春秋馆入直不离,兼辅德郑太和有故,上疏到院,兼弼善赵赟本司呈旬,而所患皆不至大段云。请并牌招,使之参祭,何如?传曰,依启。《春坊日记》

10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视事停。

○练祭后,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内下日记

○有政。以李行健为掌令,兪守曾为弼善。《春坊日记》

10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坐直。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被论。同副承旨韩兴一坐直。注书沈世铎兪棨仕直。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有昼讲。

○韩兴一启曰,明日常参、经筵,取禀。传曰,停。

○掌令李行健启曰,今此送差,有悖义理,无益事机,庙堂竟违议者之说,终于送使后已。臣等论列,犹可及止,而尚不兪允,迟延日子,此岂臣民所望于圣明者哉。送此无名之行,反绝有为之志,使中外解体,士气阻丧,请加三思,亟停送使之举。答曰,勿烦。以上烬馀

○昼讲。入侍时,特进官金荩国,知事赵翼,参赞官李行远,侍读官郑雷卿,检讨官李曼,记事官边虎吉、兪棨、金弘郁。讲《诗传小雅》,自皇皇者华,止能正君者也。

10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辰巳时,日晕右珥。太白见于未地。

○药房、政院、玉堂问安。内下日记

○金庆征启曰,明日常参、经筵,取禀。传曰,只昼讲。

○药房启曰,即者,伏审自上有失音咳嗽之候,臣等不胜忧虑,敢来问安。与医官等相议,则以为此是初寒感冒之致,虽无大段未宁之候,必须即进和解之剂,以为豫防,然后可无后患云,故敢此并禀。答曰,气体平安,勿为议药。烬馀

○忠勋府启曰,知中枢府事沈悦呈状内,其父青林君忠谦,甲子年身死,永窆于通津,今将移窆杨根地,而其时未及策勋,故未有庇葬之举,既殁十一年,追赐扈圣二等功臣之号。近例身既葬之后,始为录勋者,如有迁厝之举,则例为礼葬,依他例入启施行云。往在先朝海成君[海城君]崔滉迁葬时,自本府入启,请题给造墓军,则答曰,允。当有棺椁、石灰等物别赐,仍传曰,本家倘有力所不逮之事,卿宜随便助力事,下谕于京畿监司。厥后汉川君李𥕏,义昌君黄琳,完兴君李幼澄,完阳府院君李忠元,上洛君金时敏等迁葬时,皆依此例,行之一样。功臣不可有异同,似当依例施行,故敢启。传曰,依启。《兵曹誊录》

10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惠吉。右承旨李行远坐直。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被论。同副承旨韩兴一坐直。注书沈世铎兪棨仕直。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有昼讲。

○金庆征启曰,明日常参、经筵,取禀。传曰,停。

○李行远启曰,大司宪郑蕴,持平金寿翼、李时楷在外,掌令李行健避嫌退待,赵赟未肃拜,执义未差,今日以监察,为茶时之意,敢启。传曰,知道。烬馀

○昼讲。入侍时,知事姜硕期,特进官金寿贤,参赞官韩兴一,侍读官郑雷卿,检讨官李曼,记事官边虎吉、兪棨、金弘郁。讲《诗传小雅》,自常棣之华,止宜深味之。

10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申时,白云一道如气,起自西方,横过日傍,长十馀尺,广尺许,良久乃灭。夜二更四更五更,月晕。五更,木星犯太微垣左执法星。《春坊日记》

10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昧爽,流星出星星下,入翼星下,状如拳,尾长五六尺许,色赤。卯时,日晕左珥。巳时,日晕。

○侍讲院启曰,本院官员上番六名内,辅德、弼善未差,兼辅德郑太和,兼弼善赵赟,并本职未肃拜,兼文学尹集,在外未上来,文学李裯,昨日政,移拜修撰,今日肃拜后出去,更无替直之员,而下番四员内,兼司书金益熙,本职未肃拜,说书未差,兼说书金弘郁春秋馆下番,只有司书臣徐祥履,今方入直。疾病事故,未可豫料,兼辅德郑太和,兼弼善赵赟,兼司书金益熙,并牌招肃拜,使之推移入直,何如?传曰,依启。又启曰,本院上番六员内,辅德、弼善、文学未差,兼辅德郑太和,本职避嫌退待,兼弼善赵赟,呈辞受由,兼文学尹集,在外未上来,他无替直之员,下番一员,姑陞上番,推移入直,何如?传曰,依为之。已上《春坊日记》

○大臣及六卿、三司长官引见。内下日记

○引见时,大司谏李敏求所启,西路之弊,夫马最甚,而京炮手入去时,其作弊之事,无异唐人。哨官辈,以炮手奴子放料事,号令于所经各邑,炮手岂有奴子乎?顷日最后运领去哨官,行到平山,纵其军兵,无数作弊,必须摘发,限朔罚防,然后可杜后弊。《训局誊录》

10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李橹。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只昼讲。

○昼讲。入侍时,知事赵翼,特进官姜弘重,参赞官韩兴一,侍读官郑雷卿,检讨官李曼,记注官宋锡胤,假注书李橹,记事官金弘郁。讲《诗传小雅》,自伐木丁丁,止今从其说正之。《春坊日记》

10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李橹。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10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侍讲院启曰,本院上下番,实兼官十员内,辅德、弼善、文学、说书未差,上番兼官,皆有公故,方以下番,姑陞累日,事体苟艰。非但悬吐校正之时,甚为孤陋,前头朔祭,陪从执事,将不成样。请前后政阙员,尽以在京无故人差出,并即牌招肃拜,使之入直,何如?传曰,依启。《春坊日记》

○以兵曹粘目沈忠谦迁葬时造墓军题给事,传曰,前例如此耶?问启。回启。凡礼葬等事,非臣曹所可句管。当初忠勋府入启蒙允,故因礼曹移文,只据造墓军数,入启而已矣。前例问启事,令当初启禀该曹,相考应行与否以启,何如?传曰,依启。《兵曹誊录》

10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有政。吏批,以林堜为辅德,闵光勋为弼善,黄一皓为文学,兪棨为说书。

○侍讲院启曰,新除授辅德林堜,时在全罗道务安,弼善闵光勋,时在庆尚道庆州府,书筵入番事紧,斯速乘驲上来事,下谕。依前例,院书吏给马下送,下番姑陞上番,已过累日,事极苟艰,兼辅德郑太和,兼弼善赵赟,并牌招本职肃拜,使之入直,何如?传曰,依启。《春坊日记》

○兵曹启曰,军中所用旗麾新造,依新书之法,今月二十六日子时神武门后,放炮大吹打祭旗之意,敢启。传曰,知道。《训局誊录》

○又启曰,平安道替防炮手一百名,右司前哨官具阳升率领,来十一月初七日,当为发送,而俵衣次步木各一匹,刷马三人并一匹,军器载持马四匹,令兵曹题给,落幅纸,令户曹题给,且赴防之军,例为别试才论赏以送,依例试才论赏,何如?依启。上同

10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辰时巳时,日晕右珥,右珥有白气,长丈馀,良久乃灭。自午时至申时,日晕。《春坊日记》

10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侍讲院启曰,上番六员内,辅德林堜,弼善闵光勋,文学黄一皓,兼文学尹集,并在外未上来,兼辅德郑太和,以监试官,方入试所,兼弼善赵赟,因弘文馆草记,移职弘文馆,本院无他替直之员,不得已以司书徐祥履,姑陞上番,使之入直,何如?传曰,允。《春坊日记》

○元孙诞生别试,文科分三所,武科分二所,开场,文武各取六百。

10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夜一更,东方南方有气如火光。二更,东方有气如火光。《春坊日记》

10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侍讲院启曰,本院官员十员内,辅德林堜,弼善闵光勋,文学黄一皓,兼文学尹集,在外未上来,兼辅德郑太和,兼司书金益熙,以监试官,方在试所,兼弼善赵赟,弘文馆入直,兼说书金弘郁,春秋馆入直,只有司书徐祥履,说书兪棨,时方入直,而来初一日肃宁殿朔祭时,陪从执事,将不成模样。弘文馆、春秋馆,则自可以本馆他员,推移入直,兼弼善赵赟,兼说书金弘郁,使之来参于陪从执事,何如?传曰,允。《春坊日记》

10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金庆征。左承旨崔葕。右承旨李行远。左副承旨李德洙。右副承旨闵应亨。同副承旨韩兴一。注书沈世铎兪棨。假注书。事变假注书金振。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下直。阿吾地万户尹垓,永建万户梁朱簿。内下日记

日记郞厅赵处鲁书。金光国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