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年/九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9月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仍御居庐。只参朔祭。

○答药房启辞曰,知道。卿等之不信妄言,甚当矣。

○政院、玉堂、药房问安。答曰,知道。

○夜五更,流星出毕星上,入井星下,状如拳,尾长二三尺许,色赤。内下日记

○百官奉慰问安。答曰,知道。

○朔祭亲行。内下日记

9月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宾厅大臣、六卿以上启曰,顷日廷臣,援据《礼经》,血诚吁呼,幸蒙勉从之教,大小人情,咸怀喜幸,已令尚食,供以常膳。乃闻殿下前日之教,不出于真实,而自内行素如前云。伏愿圣明,深思轻重之所在,允副臣民之望,不胜幸甚。答曰,已为从权,卿等,勿信虚妄之言。

○领府事李元翼箚子。大槪,臣曾以傥有入朝之事,不敢退处之意,累次陈启,前后入来,每有恩赐,不胜悚仄。衰病不得频进于诸臣问安之列,尤庸惶恐事。答曰,省箚知卿留意,心甚感幸。卿之未得来问,势所固然,宜安心勿为惶恐。

○谥册宝,自都监造入,告于宗庙事,传教。

○药房问安。答曰,知道。

○自昧爽至辰时,沈雾。以上朝报

9月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药房启辞。大槪,圣候违豫,遽至三朔。窃愿更得入侍,面禀目今患候加减,而亦恐圣意持难,欲效古人排闼之意。玆诣玄明门外,伏候圣旨。答曰,几尽差复,卿等,勿为过虑。

○药房更为请对。传曰,病势,几尽差复,而厅事,亦为狭窄,卒哭后,当引见。

○答吏曹草记曰,自前善治之人,不可轻递,使之调理赴任。宁越郡守洪茂绩事

○有政。

○以李景曾为副校理,李敬舆为副提学。

○谢恩,副校理李景曾。以上朝报

9月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传曰,史官一员待命,骑马三匹立之。魂殿都监摘奸。

○答郑应圣疏曰,省疏具悉。甚嘉为国之忠。疏辞,不无所见,当令庙堂议处焉。

○答副提学李敬舆疏曰,省疏具悉尔恳。尔之才学,实合此任,且非初拜,宜勿控辞。

○答药房启辞曰,时无所患,卿等,勿为虑念。

○答刑曹启目曰,崔应起,既非官差,则似无可恕之道。莫重徒迁之罪,不可不详察处置。当初公事,及自现的实与否,并只查考处置。

○谢恩,副提学李敬舆。以上朝报

○谥册宝奉安,告宗庙。内下日记

9月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政院、玉堂、药房问安。答曰,知道。

○午时,殡殿进册宝时,进礼馔读册,则令尚宫为之。

○答都提调尹昉启辞曰,别无所患,勿为议药。

○答申翊圣箚曰,省箚具悉卿意。卿无所失,勿辞察任。

○自卯时至未时,日晕。申时酉时,日晕左珥。夜一更,有雾气,内下日记

○王子问安。内下日记

9月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百官从权启辞。答曰,既已勉许,卿等,勿为致疑。

○百官再启。答曰,已谕。

○百官四启。答曰,已从之事,如是渎扰,事体不可,须勿复言。

○百官五启。答曰,从当相见,勿事纷纭。

○合司从权启辞。答曰,既已勉从,勿为致疑。

○玉堂箚子,亟从盈庭之请,以全大孝事。答曰,已谕于两司矣。

○玉堂再箚,大行大妃,仙寝在阙,朝谒遽废,事甚未安。及今厘正,犹贤乎已,请令该曹,更为定夺事。踏启字。下该曹。

○领府事李元翼箚子,从权事。批答在下

○答礼曹草记曰,各陵守护军,依前例为之,其不足之数,依昨日回启,施行。

○有政。

○以罗万甲为检详,闵应亨为司谏。

○答药房启辞曰,别无可治之病,勿为烦渎。以上朝报

9月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答领府事李元翼箚曰,别无危重之症,卿须勿为过虑。

○领议政尹昉,领敦宁吴允谦,右议政金尚容,延平府院君李贵,诣武德门请对。传曰,欲为引见,而厅事狭窄,当于卒哭后见之。

○领议政尹昉更禀曰,厅事狭窄,虽不得尽为入侍,只臣一人,切欲入对。古之帝王,或有见臣僚于卧内,厅事虽狭,有何礼数之难便?惶恐敢禀。传曰,狭窄,不得引见矣。

○领议政尹昉更禀曰,臣等切迫之情,切欲一望天颜,而自上,以厅事狭窄为教,臣等,虽不得尽为入侍,一二人入对,有何妨也?君臣间,如家人父子,故敢为更禀,极知未安,而不胜切悯,惶恐更达。传曰,诸大臣来诣,而只见一人,事理不可,玆未见之矣。

○领议政尹昉更禀曰,臣等不胜闵迫,累次仰请,而圣教,终不允许,惶恐不敢更禀。无已则欲进滋味,详知进御,然后退去。惶恐敢达。传于药房曰,黄鸡入之。

○领议政尹昉更禀曰,黄鸡入纳,而未知自上进御与否,详知然后,臣等欲退去。敢此仰达。传曰,所入之物,已为进御。卿等久坐冷地,于心未安,退去。以上朝报

○药房、王世子问安。答曰,知道。内下日记

9月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王子君问安。答曰,既已差复,勿为问安。内下日记

9月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领议政尹昉,右议政金尚容,领敦宁吴允谦,延平府院君李贵,诣武德门内,启曰,顷日庭请时,圣明,以允从为教,而厥后仍御素膳,臣等不胜忧悯。顷又仰请,则圣教,又为允从,而窃闻尚无从权之实云,臣等尤极闵迫,敢此来启。答曰,已为从权。外间误传之言,卿等须勿信听。

○领议政尹昉又启辞大槪,切欲入对,一望天颜,面禀症候轻重加减,敢诣紫极门内矣。答曰,若可见之,顷日请对时,何不引见也?狭窄不得见之矣。别无议药之事。

○领议政尹昉,又启辞请对。答曰,卿等,久坐冷地,于心未安。当从后引见,今则姑为退去。领议政尹昉。又启辞请对。答曰,可以见之,则虽不如是固请,何不见之也?狭窄不得引对矣。

○领议政尹昉又启辞。只欲入侍,一望天颜,详知圣候之如何耳。答曰,卒哭后,当见之。

○副校理尹坵三度呈辞。入启。递差。

○自辰时至未时,日晕。初昏,雷动电光。五更,电光。以上朝报

9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政院、玉堂、药房问安。

○答执义朴知诫疏曰,省疏具悉。孤心缺然,尔之固辞至此,本职,当勉副尔意。尔其勿为下去,须察兼职。

○巳时,日晕。内下日记

○巳时,咸镜道进香。内下日记

9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药房启辞大槪,臣等,职在药房,而君父有疾,终不得一望天颜,宁有此理?玆敢更诣紫极门下,恭俟圣旨。答曰,别无所患。相见不难,而厅事狭窄,故自前未果尔。

○答左边捕盗厅启目曰,当该军官,难免其罪,令该曹依法推治,以警后人。

○有政。

○以崔惠吉为校理。

○夜一更,月入羽林军。以上朝报

○左议政李延龟,自陵所入来。内下日记

9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延平府院君李贵箚子,辅养春宫,为求治之根本,今日辅导之任,当自朴知诫为始。请依宣祖朝,以先正臣成浑,兼经筵故事,以司业朴知诫,兼书筵官,使之出入书筵,辅导春宫事。

○李贵来诣武德门内启辞大槪,自上,以厅事狭窄,不许大臣引对,小臣则似异于大臣,常时或有不待承旨、史官而入侍之时。愿得入侍,恭问圣候而退。答曰,厅事狭窄,既不得引见大臣,玆未见卿尔。

○李贵又启请对。答曰,若可见之,则何不当初引见也?老病之人,久坐冷地,必致生病,今姑退去。后当从容见之。

○李贵又启大槪,一见老臣,有何不可,而如是牢拒。惶悯无任。圣明不许入对,则臣不敢退去。答曰,如是强请,欲为引见,而风日,适为寒冷。若久开窗户,则恐致伤感,后日温和时,卿独来,则可以见也。

○李贵又启曰,今承下教,当退待温日,伏计。仍退去。

○答药房启辞曰,气候平安。丸药,方为进御矣。

○夜一更,流星出北极星下,入北斗第一星,状如钵,尾长五六尺许,色赤。以上朝报

9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礼曹启目,玉堂箚子云云。议于大臣,则领议政尹昉以为,凡丧诸具,皆象生时,乃孝子不死其亲之意,则朝谒一礼,诚不可以小节而废之,儒臣之言,实合情理。但当初未及讲定,以至今日,则上谥之礼,已过,即远之期,已近,而追复初丧未遑之礼,亦似未妥。伏惟。右议政金尚容以为,儒臣意见,允合情理,但自前不行,必有其意,既无考据,今难轻议。伏惟。大臣之意如此,上裁,何如?启。传曰,依议施行。

○院启,国家刑法,自有其式,虽寻常各司所用之律,亦不可任意擅断,况子之于父乎?完丰府院君李曙之子,夜间,以木椎,椎杀其父之奴两人,其父母,至于号哭,而不得救。家法国法,岂容如是?请前主簿李敏白,削去仕版。答曰,李敏白所犯,甚重,拿鞫定罪。

○答院曰,刘缵先,智才过人,合于侍卫之任,勿为更论。以上朝报

9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答延平府院君李贵箚子曰,箚辞甚当,令该曹施行焉。

○完丰府院君李曙箚子大槪,力扶病喘,席稿王狱之外,万死待罪事。

○公清兵使书目,前佥使柳时恭,被杀辞缘事。

○谢恩,校理崔惠吉。

○初昏,苍白气二道,起自巽方,直指坤方,长竟天,广尺许,良久乃灭。夜一更至五更,月晕。内下日记

9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延平府院君李贵来诣武德门内启辞大槪,请对。答曰,今日风气虽无,日候颇冷,后日温和时更来,则当见。

○答完丰府院君李曙疏曰,省疏具悉卿意。卿无待罪之事,宜还家调理。

○有政。

○以闵应亨为副校理。

○辰时,日晕。内下日记

○兵曹启曰,今此国丧发引时,望烛军、轝士军、杂差备军,依启下数,预为整顿,待标信发遣。今九月二十五日,无遗逢点事,曾遣[已]下谕,而自臣曹,亦为行文,知委于开城留守及京畿监司处矣。日期已迫,诸色军兵,依前行移,京畿则差使员,开城府则郞厅领率,今月二十五日,本曹逢点事,开城留守、京畿监司处,遣宣传官,持标信、兵符,下谕为当。且灵幄殿扈卫军七百名,传语军三百名,前期二日征发事,摠戎使、京畿监司处,亦遣宣传官,持标信、密符,下谕何如?传曰,允。以上誊录

9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药房启辞大槪,庐次,坐地甚高,北向之处,阳光不入。且是单壁,风寒之气易入,不如姑为移就内间密室。简其酬应,专意调摄,似为宜当。敢启。答曰,庐次,虽背阴,房舍低小,调理便好矣。

○答药房启辞曰,知道。症候,当言于医官。

○答药房三启曰,依启。进御药剂入事。以上朝报

9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吏曹启辞大槪,延平府院君李贵箚子,请以司业朴知诫,兼书筵官,以宣祖朝成浑故事,援据为例。宣庙之于成浑,礼遇之隆,旷世无比,而至于兼带经筵之举,则未之有也。春坊之官,并用文官,载在法典,而自上,既有令该曹施行之教,格外之事,不敢擅便。议大臣定夺,何如?传曰,允。

○答药房启辞曰,服药调理,不久必廖。卿等,勿以为虑。

○答药房再启曰,庐虽北向,闭户则无风。卿等,勿以为虑。

○夜五更,流星出张星下,bb入b巽方天际,状如钵,尾长七八尺许,色赤。内下日记

○二品以上、六曹问安。答曰,知道。内下日记

9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领府事李元翼箚子大槪,身病事。答曰,省箚。心甚虑念。卿须更留十馀日,以副孤哀愿见之意。仍传曰,遣内医看病。

○延平府院君李贵,诣武德门内请对。答曰,病势,今日则虽似差歇,而不能暂开窗户,若开窗而久坐,则恐重致添伤,不得见之矣。若病差而可得开窗,则当召见矣。

○李贵又启辞大槪,上教如此,决难窗户开闭,而臣之切迫之望,进于窗外,亲闻玉音,兼陈切迫所怀。不得请,则决不可退去。敢启。答曰,启辞,于礼不可,故不得允许矣。若调理数三日,则可得差歇,差歇则当见之矣。

○李贵又启辞,伏冀暂许一进窗外,得陈区区所怀。答曰,明日来,则当见之。

○答药房启辞曰,症候稍减矣。

○夜一更,流星出织女星下,状如钵,尾长五六尺许,色赤。五更,流星出参星上,入北河星下,状如钵,尾长七八尺许,色赤。以上朝报

9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答备边司粘目曰,依允。赴京船只,亦为依上疏,移隶江都。

○酉时,虹见艮方。内下日记

9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延平府院君李贵来诣武德门内启辞,顷日,伏承明明日引对之教,敢此待命,答曰,入来。房舍狭窄,承旨史官,勿为入侍。承旨金南重启曰,承旨、史官,请依例入侍。答曰,房舍只一间,坐处非便,勿为入来。金南重再启。答曰,必欲入侍,则虽诣庄[障]子外,无妨矣。

○府启曰,近来纪纲解弛,朝廷不尊。凡有封驳,辄自分疏,识者之寒心,久矣。李敏白擅杀两奴之说,人言藉藉,昭不可掩,而李曙,不待王府之折谳,乃敢径自陈辨,有若相讼者然,告君之辞,殊失详慎,此虽出于父子至情,而揆之国体,断无是理。勋贵之臣,先坏法纪,将何以为国?请从重推考,以杜后弊。答曰,依启。

○答药房启辞曰,服药之后,颇似有效矣。

○答禁府粘目曰,无后之人,夫妇相对,日夜悲憾,为如何?不得已而后,择于诸族,养为己子,其意望,岂特在于守家行祭而已哉?凡人,父母生时,恭为子职,及其没也,违改父道者,颇多。若或生前不顺,则死后所为,良可知也。今此敏白之事,虽曰出于父命,两奴之俱毙,实涉可疑也。供招中以笞杖胫之说,亦似不实,所当论断,以为恶人之戒。若至于诛戮,则必伤其养父之怀,渠若感其养父慈爱之情,而悔罪改过,则率尔诛杀,亦甚可惜。今姑决杖定配。

○答备边司粘目曰,依允。且议政府以下各衙门鱼船,流来既久,一朝革罢,殊未妥当,成均馆例纳鱼税,自该曹干预,亦似不可,此数款勿施。训炼都监鱼船,本物力,详察处置。各监、兵、水使斜水之事,各别严禁,以除鱼人之巨弊,称以丐乞,科外征捧,当该堂上推考。

○夜一更,流星出羽林星,入天田星下,状如钵,尾长八九尺许,色白。以上朝报

9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政院、玉堂、药房、朝廷,问安为之。

○领府事李元翼箚子,仰请登对而未蒙允许。冻寒之节已迫,及今不得还乡,则将死老人,势将僵仆于道路。虽有更留之命,而不得不退去,惶恐事。

○京畿监司书目,柳时恭所杀,僧贼印文,安城捉囚事。以上朝报

○禁府启曰,以李敏白核启,决杖定配事,判下矣。考诸《大明律》,杖[徒]刑条则徒三年,杖一百,下至徒一年,递减十数,流则自三千里,至二千里,皆杖一百。今此李敏白,以流刑决杖乎,以徒刑决杖乎?臣等,不敢擅便。敢启。答曰,以流刑决杖。

○夜三更四更,月晕。五更,月有重晕。以上朝报

9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答百官、政院、玉堂、药房问安曰,症候,几尽差复,今后勿为问安。

○答领府事李元翼箚子曰,省箚。心甚缺然。卿其安心,勿为惶恐。

○传曰,领府事李元翼家,遣内医看病。

○益胃升阳汤,调脾生胃丹,连进御。

○辰时,日晕两珥。四更五更,雷动电光。以上朝报

9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答药房启辞曰,知道。当言于医官。

○答药房问安启辞曰,气候,与昨一样。

○答药房再启曰,知道。此三材,姑勿减去。

○答药房三启曰,依启。内殿,丸药及当归飮,连续进御事

○答药房四启曰,依启。罢散医官等,付军职,冠带常仕事

○辰时雨雹,状如小豆,月犯轩辕第四星。内下日记

9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礼曹启辞,议于大臣,则三公议以为,望哭之礼,自上,行于庐次前庭,则群臣,哭于议政府,似为未安,哭于延光门外无妨,伏惟。传曰,依启。

○发靷,初度习仪,为之。

○答户曹粘目曰,一半依民愿代捧,俾无艰备之弊,宜当,议处。

○夜五更,流星出昴星上,入西方天际,状如钵,尾长三四尺许,色赤。

○谢恩,副校理闵应亨。以上朝报

9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姜硕期。左承旨。右承旨吕尔征。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政院启辞,发靷时,承旨二员,当进去,何承旨进去乎?传曰,都承旨姜硕期,右承旨吕尔征,进去。

○奏请使洪靌、李安讷等状启,一行,及冬至使一行,八月十九日,无事皆到旅顺口云云事。

○下直,三水郡守南孝元。内下日记

9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礼曹启辞,议于大臣,则领议政尹昉以为,圣候方在病疾中,虞、卒哭之祭,势不得亲行。既不得亲行,则世子摄行,固合情礼,而但常时宗庙五享,无世子摄行之例。又世子丧礼摄行仪,则一品为之,而世子初献之礼,抑或有意,存焉乎其间,事非经据,恐难臆断,伏惟。左议政李廷龟以为,病未祭则摄行,礼也。今者玉候,久愆调摄之馀,虞、卒哭,决难亲行。臣僚摄行,自有定例。王世子则凡于庙祭、丧祭,本无代摄之礼,盖嫌于主祭也。情虽似欠,礼非经据,恐难轻议,伏惟。右议政金尚容以为,虞祭、卒哭时,上候若未尽差复,则世子摄行初献,揆之情礼,恐无不可。若避主祭之嫌,世子若不得参焉,则于礼未知如何,而于情似为未安。事系变礼,臣昧于礼学,不敢轻议,伏惟。传曰,依领、左相议施行。以上朝报

9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姜硕期。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答药房启辞曰,今已差愈矣。

○答都承旨姜硕期箚曰,省箚具悉。其间别无议药之事,卿其勿辞往来。

○秋信使朴兰英书目,彼中事情,及吊祭金差满月介,出来缘由事,及臣一行,本月二十一日,率金差渡来事。

○护军张显光上疏,临路莫行,号痛罔极,微诚恳祝,亮阴养德事。呈政院。

○发靷,二度习仪。以上朝报

9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答药房启辞曰,依启。气候,与昨一样。

○答药房再启曰,症候,几尽差复,卿等,勿为虑念。

○答药房三启曰,知道。症势,当言于医官矣。

○答药房四启曰,今日受针,可矣。

○有政。

○以沈演为校理。以上朝报

9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庆德宫。

○答宾厅启辞曰,永辞之礼,不可于内庭,卿等,须勿烦渎。虞祭摄行事,发靷过后,当更观气力而处之。

○答药房启辞曰,知道。浮处不坚云矣。

○答政院启辞曰,知道。孤意,已谕于医官。

○二更,流星出轩辕星下,入南方天际,状如钵,尾长三四尺许,色赤。内下日记

日记厅郞厅金可庆书。金霔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