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记/孝宗/四年/七月

六月 七月 闰七月

7月11日 编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京畿监司郑维城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速往钦哉。

○刑曹参判李应蓍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卿其勿辞,从速察职。

○庆尚左兵使李元老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当令该曹议处焉。

○刑曹启目粘连。答曰,如此莫重之狱,何以每移送本道耶?崔俊植捉来明查,如许重狱,尚未输情,尤甚未便,勿为迁就时月,从速得情,宜当。以上出内下记草

7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司仆寺启曰,诸岛牧场所放牛只,或为虎咬,或为病毙,渐至欠缩,馀存牛只,逃逸场外,踏伤民田,诚为难处,发卖当否,问于诸道监牧官,则一牛之价,不过麤木十馀疋云。故趁草长牵致箭串,随便发卖,以补官用之意,入启允下。珍岛场牛,则因本道监司状启,待秋举行事,已为定夺,而瑞山场牛壮儿、雌雄,并二百七十头,去五月念后,牵致箭串,百司捉入若干头,从市直发卖矣。自肉禁申明以后,牛价顿减,一牛之价,不过十馀疋之木,莫重公家之物,何必许卖于当此价轻之日乎?姑勿捉入,仍令放牧,则野牛成群,触毁栅木,逸出田场,踏伤禾谷,以若干所守之人,不能看护,势所固然。欲令发卖,则其价甚轻,欲为留置,则其弊亦大。莫若多定军人,严加看护,而即今留在牛只,尚且一百三十五头之多,则加定之数,必至数十名,然后可能守直,令兵曹,商量加定,待时许卖,以补公家之用,何如?传曰,知道。

○都摠府启曰,都摠管南铣,以专经文臣殿讲时考官,除标信进去后,礼曹坐起进去昼仕,请出标信。传曰,知道。

○传曰,专经文臣居首学谕崔俊彦,半熟马一匹赐给。

○摠戎使申景琥上疏。答曰,云云卿恳,人言不必相较,卿其勿辞察任。

○院启。答曰,不允。推考事,依启。

○府启,李延年递差事。答曰,依启。

○宪府启目。答曰,依允。功减一等,色吏等乘,掌令避。

7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备边司启曰,平安道罪人等,来囚京狱者,当待使臣回还而处之。其间将费累月,远地之人族属,养狱留待之弊,诚为可矜。并还送于本道,坚囚营下,则可无虚疏之患。亦副渠等之情愿,令所经各官守令,次次押领交付,俾无遗失之弊,何如?答曰,允。

○又启曰,走回人崔顺千、李乭屎、乱生、海深等,将付谢恩使入送矣,为先下送于义州,坚守以待,而所经一路,各别严饬,俾无虚疏之患,宜当。京畿、黄海、平安监司处,并为分付,何如?答曰,允。以上出《备局誊录》

○府启。答曰,守令等事,更加详察处之。出仕事,依启。

○院启。答曰,此非有私而然也,为生民为国事而然也。毋庸烦论。

○礼曹草记。答曰,知道。婚姻定夺事,则依先王朝受教举行,而着实分付,俾无文具之弊,宜当。

○实录厅草记。答曰,不但祖宗朝故事,有难坠废,实是重实录之意也。卿等,安心勿辞。以上出内下记草

7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备忘记,乔桐围内婢子立春称名者,尤甚悖恶云。言于该府,使之拿来。

○备边司启曰,乔桐围内婢子立春拿来事,命下矣。发遣都事之意,敢启。传曰,知道。以上出《禁府誊录》

○院启。答曰,予言之而不为耳。许多顺忖等事,两议之奏,果是彼人之所言乎?自初佯若不知,故欲沮之。出内下日记

7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申时酉时,日晕。

○传曰,大臣及备局堂上,宣政殿入侍。

○绫原大君问安后引见。

○大臣、备局堂上引见时,右议政李时白所启,赵䌹前往义州时,贷用公家银货,而不能还报,欲卖所居之屋而偿之矣。户曹判书李时昉曰,臣所知者,乃是训局所储,而赵䌹,则初贷五百两,李景奭,亦贷六百两,皆未及准偿矣。上曰,此岂但为两臣之事?乃国家之事也,并勿还捧,可也。户判所知外,又有如此处,则亦令禀处云云事,传教矣。赵䌹所贷银子,则户曹判书所管,训局粮饷色外,军色所管银子三百两,亦为贷去矣。厥后一百馀两还偿,而尚今未准偿者,一百八十馀两,依圣教,勿为还捧乎?敢禀。传曰,依启。出《训局誊录》

○备边司启曰,本司副提调赵寿益改差,代以兵曹参议李行进差下,仍察有司之任,何如?答曰,允。出《备局誊录》

○大司成赵锡胤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卿才允合此任,此时师儒之职,舍卿其谁?卿其勿辞察职。

○府启。答曰,并姑先推考。

○吏曹参议金益熙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尔其勿辞,调理察职。

○持平韩震琦上疏。答曰,省疏具悉。末端所陈之说,实非泛然之言,深用嘉尚,所陈弊瘼等事,当令该司议处焉。尔其勿辞察职。

○院启。答曰,不允。出仕事,依启。

○李曼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今此仍任之举,实为合当。决不可过自谦抑,勿辞察职。

7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备边司启曰,平安监司查启中,名付各人论罪轻重,昨日榻前,既已定夺。今将行会,罪名及定配处所,别单开录以启,以此亦为分付该曹,依例举行之意,敢启。答曰,知道。出《备局誊录》

○大臣、备局堂bb上b引见时,以领议政郑太和所启,上曰,其免贱者,还贱,除职者,削去,可也。

○院启。答曰,不允。推考事,依启。

○知中枢府事申景琥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察任。

○大司成赵锡胤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已谕予意,卿勿固辞,从速察职。

○府启,安城郡守李敏华,蔚珍县监朴霖事。答曰,先罢后推。以上出内下记草

7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义禁府启曰,立春,既已拿来,臣等今方开坐,欲为依例捧招,而前日备忘中下教,悖恶二字,似未详悉,知其所犯实状,方可出问目,敢禀。传曰,令内司,移送推案矣。

○又启曰,臣等伏见内司移送罪人婢二淑等推案,则立春、羊伊等僭言之说,极其凶恶。且向慈殿,多发不道之言等事,俱是极恶大罪,依法典推鞫,何如?传曰,似不必推鞫,议于大臣处之。

○政院启曰,推鞫事,命下矣。何处为之?敢禀。传曰,本府为之。

○义禁府启曰,伏见政院所送传旨,则婢礼香及其夫金伊拿来,刑曹启目凭阅处置云。故取考该曹推案,婢礼香,与其夫金伊,同谋放火,烧杀其上典。郑弘基辞缘,既已直招,礼香所犯,系是纲常,所当依法例三省推鞫。但礼香夫金伊,则礼香招内,厥上典下去谷山,捉来之时,中路逃去云,而并在于拿推传旨中,金伊名字,令政院,改付标,何如?传曰,允。

○政院启曰,弑主罪人礼香,三省推鞫事,命下矣。委官,何大臣进去乎?敢禀。传曰,领相进去。

○政院启曰,禁府郞厅,以委官意来言曰,弑主罪人礼香三省推鞫事,命下矣。即当开坐,而今日望日也,自前不得为之云。故待明日开坐之意,敢启。传曰,知道。出《义禁府誊录》

○传曰,右承旨与大提学,往于成均馆,儒生等制述以来。

○领敦宁府事李景奭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其安心勿辞,亦勿待罪。

7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政院启曰,明日洗草宴,推鞫,何以为之?敢禀。传曰,明日推鞫,姑停。

○传曰,伊川围内婢子只有二名,而今又拿来一名,则单独女信,言于内司,代送他婢子一名,今去都事,兼为领去,可也。言于禁府。

○禁府启曰,云云事,传教矣。都事韩后琦,自鞫厅,依旧例,听分付于刑房承旨,即已出去,今难追止矣。内司代送婢子,催促发送,俾及于都事未及离发伊川之时,彼此婢子,一时出纳,仍为开闭围篱,似当。以此意,一边分付内司,一边发马行文都事处,暂时留难,何如?传曰,依启。内司领去人,亦为给马下送,可也。

○刑房承旨,以委官意启曰,推鞫完毕后,三省推鞫,何如?传曰,知道。

○右尹申濡上疏。答曰,省疏具悉。金吾之职,当允副焉。卿其勿辞,调理上来。

○大司宪金南重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察职。

○礼曹参判兪㯙上疏。答曰,省疏具悉至恳。奉使出疆之后,虽有所处之各异,莫重国事,宁有不议不谋而行之之理乎?卿辞,似涉过中,勿辞。

○传曰,馆学诸生制述居首崔俊远,直赴会试,之次生员权大载,进士安塾,各给二分。生员郑何,进士赵相忭,前县监闵汝镇,幼学柳旻,生员罗襻,生员李瑞雨,幼学金锡胄,进士洪万衡,进士李命耆等,各纸四卷、笔四柄、墨三笏,赐给。

○领中枢府事李敬舆,左相金堉等箚子。答曰,省箚具悉。此非常有之事,又是已备之物,卿等宜安心勿辞,以存旧典。以上出内下记草

7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传曰,今下弓矢,水口万户金克致,方山万户田信得处,给送。

○传曰,史官七员待命,骑马二十一匹立之。祈雨祭摘奸

7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领敦宁府事李景奭箚子,伏以事有轻重,缓急不同,权而行之,则事合于义矣。夫鞫逆,重事也。若鞫凶谋方张之贼,有急时究捕之事,则宜急而不宜缓也。今此狱事,比彼,则似有差殊,而为万民之命,祈雨于宗庙、社稷若山川,不亦重且急乎?况昨日则停鞫,为洗草也,为斋戒也,而若于今日,不为姑停,则未知于致诚意之道,如何也?臣虽迷妄,尚记先朝时故事,甲子春大祭时,姑停推鞫,而狱事方急,故台谏,启请鞫逆于罢斋后矣。启请而推鞫,则罢斋后,即为推鞫,非古例也。臣意以为,今日亦应姑停,而昨昏禁府都事,平明时开坐之意来告,臣今来诣鞫厅,而反复思惟,终宵颎颎于心,既有所思得者,不敢不达。伏愿下询诸大臣而处之,臣无任惶恐之至。答曰,省箚疏具悉。箚辞,诚为允当,已令该府停止矣。

○传曰,伊川罪人上来间,推鞫姑罢。

○兵曹参知李行进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大臣之荐,似非偶然,尔其勿辞察职。

○麟坪大君㴭箚子。答曰,省疏具悉卿恳。纷纷喜事者之言,不必相较,卿其勿辞。

○院启。答曰,不允。推考事,依启。

7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传于政院曰,内间,有病患之事,柳后圣、郑后启,并令入宿于药房。出《药房誊录》

○政院启曰,罪人义女,即刻拿来,今当推鞫,而判义禁元斗杓,今日政,拜兵曹判书,牌招肃拜,参鞫之意,敢启。传曰,今日,日势已晩,明日为之。

○都承旨蔡裕后上疏。答曰,省疏具悉至恳。卿其勿辞察职。

○兵曹判书元斗杓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卿之才器,允合此任,卿其勿为控辞,速出钦哉。

○同知韩必远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辞至此,所带金吾之任,当勉副焉。

○院启,蔚珍县令递差事。答曰,依启。

○宪府粘连。答曰,依允。

7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蔡裕后。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药房都提调金堉,提调沈之源,副提调蔡裕后启曰,即者,伏承慈殿有未宁之候,言于提调之教,臣等不胜惊遑忧虑之至。必详知症候,然后可以议药。未知因暑湿而致伤乎?抑别有所患之症候乎?敢此仰禀。答曰,慈殿症候,言于医官矣。

○药房,大妃殿问安。答曰,知道。

○再启曰,即与诸御医及柳后圣、郑后启等商议,则慈殿进御之药,当用牛黄泻心汤,先用一贴,为当云。此药剂入之意,敢启。答曰,知道。出《药房誊录》

○兵曹判书元斗杓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已悉予意于昨日之批,卿勿固辞,速出察任。

○全州居进士崔峤等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尔等,千里裹足,为师伸冤,至今不去,良用嘉尚矣。前献纳李起浡,二十年退处,不为仕宦,一朝感恩上来,意必有在,而予必觉悟坠于计中,终未免逐之,予用䩄然,良可叹也。以上出内下记草

○政院启曰,来二十三日受香,二十四日祈雨祭,推鞫何以为之?敢禀。答曰,明日,明明日,推鞫,姑停。出《禁府誊录》

7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蔡裕后。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药房都提调金堉,提调沈之源,副提调蔡裕后启曰,伏未审夜来,慈殿症候,若何?泻心汤进御之后,别有显效否耶?今日当为更进御,则一贴预备以待矣。圣上心忧色沮之中,有问安,侍疾之举,臣等不胜闷虑之至,敢来问安,并此仰禀。答曰,知道。症候,时无显效矣。

○药房,大妃殿问安。答曰,知道。勿为问安。

○又启曰,朝者,医女等,慈殿问安后,仍为入诊,审其脉候而出。医官等以为,脉候左右不均,极可忧虑,臣等罔知所为,方议请设侍药厅矣。今者入直御医,亲承圣教而来,药不着实,火锃亦不即请为教,臣等不胜惶恐闷迫之至。牛黄泻心汤,诸医皆以为,初头所用,无过于此,别无他药之可改,火锃则此非寻常病患之所用,不敢先请,昨日因下教,即招李馨益,使人待令,今又招来,大槪,慈殿症候,势似弥留。自今日即设侍药厅,知委各该司,急急举行,何如?答曰,知道。更观今明日,处之,可也。

○传曰,药房提调引见。

○三启曰,退与御医及柳后圣等商议,则皆以,急治元症,无如牛黄泻心汤,而但专主降泻,不无所妨于元气。加减温胆汤,元入黄连酒炒,三贴剂进,症候稍定之后,间间进御,以为补益之地,鍼与火锃,问于李馨益,则药针,主于泻,火锃,补于人,若言用针,则气弱之时,有泻而无补,以火锃为主,似当云。前日庚寅年侍药厅时,金尚诚,亦用火锃云。他医以为,不知此法,何以为之?敢禀。答曰,知道。针则更观今明日,处之,可也。出《药房誊录》

○传曰,今下弓矢,罗暖万户李承禄处,给送。

○传曰,史官五员待命,骑马十五匹立之。祈雨祭摘奸

7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蔡裕后。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药房三提调,大妃殿问安。答曰,知道。热上之候,今则平定矣。

○大殿问安。答曰,知道。夜来所经之候,医官已知之,姑无他症矣。中宫殿、世子宫、嫔宫问安。答曰,知道。

○□□启曰,即今侍药厅,排设于嘉应门外司饔院之意,敢启。答曰,依启。以上出《药房誊录》

7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朝廷、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

○药房启辞。答曰,依启。受针事慈候,夜来所患,不至大段,予无病患,卿等勿以为虑。出《药房誊录》

○传曰,慈候平复间,推鞫姑停。出《药房誊录》

○辰时受针后,政院、玉堂、药房问安。答曰,知道。出内下日记

○都摠府启曰,今日入直军士,当为中日习射,而慈殿有未宁之候,限平复间姑停之意,敢启。答曰,知道。

7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朝廷、政院、玉堂、二品以上问安。答曰,知道。

○巳时,受针。

○夜五更,有雾气,流星,出毕星下,入南方天际,状如钵,尾长四五尺许,色赤。

○药房问安启辞。答曰,麻痹之症,夜间,亦为移时发作,以是为闷,汤药,姑则未进御矣。火锃,自前连三日受针后,始为间日矣。今亦依此为之,可也。

○兵曹草记。答曰,祈雨祭,与常时不同,以正二品塡差,可也。

○侍药厅启辞。答曰,知道。进药事

○领议政郑太和箚子。答曰,省疏具悉。箚辞,诚为合当,可不屈法从之,以尽其才能焉。当令该曹,弃其罪,而还除其职。

7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政院、玉堂、朝廷问安。答曰,知道。

○侍药厅问安启辞。答曰,麻痹之症,有时发作,尚未快差。今日寝睡颇稳,水剌则数日一掬矣。予无所患,卿等,勿以为虑。

○传曰,史官五员待命,骑马十五匹立之。祈雨祭摘奸

○传曰,观此大司谏洪命夏启辞,则使臣一行渡江之初,称以内卜,插牌者五十馀駄云。书状官,既称行台,则目睹如此可骇之事,而何不禁止,亦何不摘发,启闻重治耶?事甚骇异,刑官之独严刑贵仁,有意取舍之状,亦极无谓,并推考。且内司给卜设牌之说,古今之所未闻,而人言之致疑无状至此,良可痛叹也。以上出内下记草

7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申时受鍼。政院、玉堂、朝廷问安。答曰,知道。

○侍药厅启辞。答曰,知道。慈殿气候,与昨一样,所服汤药,卿等之虑至此,故数日内连进矣。以上出内下记草

7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侍药厅启辞。答曰,知道。麻痹之症差歇,寝睡颇安矣。受鍼,则连为之,可也。

○传曰,大臣所启,君上有命之事,刑曹公然掩置,佯若不知,罪人不肯移送他衙门,终至于酷刑径杀,其为设心,实难测度。当该堂上、郞厅,并拿推。非但事极寒心,后弊,亦不可不念。顷者举行条件,慢不举行,衙门详察检饬事,特为传教,而专不惕念,使顽悍官吏,任其行胸臆,事甚骇异。当该承旨先罢后推,以征其怠慢不职之习。

○领敦宁李景奭箚子。答曰,省箚具悉。该曹不为收用人才,极可骇异,并前后所荐,使之着实举行矣。鲜于浃事,卿若不言,予何以知之?予欲引见,而未果矣。若去之不远,则使之召还,令该曹,给其粮馔,优其廪粮,置诸馆学,以为士林矜式之地,宜矣。以上出内下记草

7月3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侍药厅启辞。答曰,依启。慈候渐进差境矣。

○领议政郑太和箚子。答曰,省疏具悉。所荐之人,当令该曹,着实收用,鲜于浃事,已谕于领敦宁府事箚批矣。

○左议政金堉箚子。答曰,省箚具悉。所荐之士,当令该曹,着实收用矣。

○政院启辞。答曰,尔等俱居近密,如此之事,何不早为启知耶?年老之人,每召而虚还,待之不诚之说,乌可免乎?良可叹也。以上出内下记草吕善应校正。日记厅郞厅李万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