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025

卷二十四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
卷二十五
作者:李荇 李氏朝鲜
1530年9月
卷二十六

荣川郡

编辑

东至安东府界二十七里,至礼安县界五十一里。南至安东府界四十一里。西至丰基郡界十二里。北至同郡界十四里。距京都四百三十三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丽奈巳郡奈,一作“捺”新罗婆娑王取之,景德王奈灵郡高丽成宗刚州[1]练使,显宗吉州仁宗顺安县令。高宗以卫社功臣金仁俊[2],升知荣州事。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今名。世祖三年,省顺兴,以马儿岭下水东之地浮石水息串川破文丹四里,割属于郡。

官员

编辑

郡守、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奈己奈灵刚州顺安荣州龟城

姓氏

编辑

本郡闵、禹、艾、彭、董。

奉化

宁越

旌善

风俗

编辑

俗尚俭率

编辑

观风案。

人物富庶

编辑

文献《济民楼记》。

山川

编辑

铁呑山

编辑

在郡北一里。镇山。

龟山

编辑

在郡西南一里。郡之旧号龟城,以此。

鹤驾山

编辑

在郡南四十里。

凤凰山

编辑

在郡北二十里。旧为顺兴之地,今属于郡。

马儿岭

编辑

在郡北三十六里。道甚险阻,指忠清道永春县之路。

串赤岭

编辑

在郡北三十三里。

防河薮

编辑

在郡西二里。

德山薮

编辑

在郡南三里。

○郡素患水灾,河仑知郡时,筑土植木,成此二薮。自是民赖其利。

临川

编辑

在郡西三里。丰基郡南、北川及古顺兴东川之下流。过龟山下南流,合于沙川,为醴泉郡沙川

沙川

编辑

在郡东十五里。奉化县勿也溪下流。

新增烽山

编辑

在郡东十五里。

莲花山

编辑

在郡南十五里。

白屏山

编辑

在郡北五十里。

丰乐山

编辑

在郡东五十六里。

韂甫山

编辑

在郡北五里。

白岭

编辑

在郡南十五里。

并岭

编辑

在郡东二十里。

藏岩川

编辑

在郡南十二里。

椒水井

编辑

在郡北四十二里。

土产

编辑

纸、海松子、人参、松蕈、蜂蜜、漆、银口鱼、地黄、茯苓、莞草、石蕈。

城郭

编辑

龟山城

编辑

石筑。周一千二百八十一尺,高九尺。内有井,又有军仓。

烽燧

编辑

城内山烽燧

编辑

在郡北十四里。东应安东府奈城县堂北山,西应丰基郡望前山

楼亭

编辑

字民楼

编辑

在客馆北。宣德丁未,知郡权详建。

济民楼

编辑

龟山南。宣德癸丑,知郡潘渚建,乃医学楼也。教授官文献为记。

小楼

编辑

在客馆南。天顺中,郡守郑从韶建。

新增金宗直记:邑于竹岭之阳,为第二。其山川明秀,其邑居爽垲,其民俗俭易。往往制锦于是者,类多君子人,而其表表在人耳目,惟河浩亭郑公习仁崔公元[3]三人而已。

今守乌川郑先生,亦其齐驱者也,以亲故辞台府,出为是郡。凡所施设,似若有县谱,谆谆以奉上,煦煦以爱民,侃侃以嫉邪。用有[4]之资,化易治之民,比如庖丁之以无厚入有间,夫焉有扞格之患哉!不期年而政通人和。暇日登字民楼,喟然曰:“郡为使、宾客逾岭往来之冲,有使,必有宾佐。每当畏景,窗栊蒸郁,思欲濯清风而去瞀忞。使华则是楼在焉,宾佐何居?斯无奈一欠乎?”遂环视观宇,于东南隅得冗舍一区,乃拓而新之,稍崇其柱,傍绕以槛。其下阙隙[5]地为池,种鱼数斗,池中有岛,植以苦竹八九科,间以杂花,兰芷被其岸,芙蓉冒其波。方涂墍之,始予过而登焉,苍松伍伍,篱落闲闲,绿畴黄垄,如绣相错,映带尊俎。以至桑耘者不得休于荫,牒诉者无患阻于障,有助于劝督剖决之政,为不少。

于是执爵而庆于主人曰:“世之守令,懒者为人所持,不克自振,虽官府颓顿,撑扶以了岁月,而莫敢一摇手;强者矜其智巧,轻用民力,诿以承禀,营缮不休,至使千室如被搒挞。先生之为则不然,出于馀力,即旧而新,因暗而廓,一毫不以劳于民、费于帑,虽在郡朝,亦不自知有是役也。而过客得避溽湿,无忧于救暍,玆其所谓仁人之举也哉?噫!踵先生而至有所作为者,动以先生为法,则庶乎为贤守令矣。”

○前人诗:班马登临强自宽,残春心緖即忧端。墙头把酒看红腻,檐角钩帘纳碧巑。长啸可堪劳远别,浪游聊欲尽瑰观。乌川物色供诗料,赢得吟哦赌一闲。

新增双清堂

编辑

在客馆东。郡守金世勋构。左右有双莲池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郡东一里。河仑知州时建。

驿院

编辑

昌保驿

编辑

在郡西九里。

平恩驿

编辑

在郡东二十六里。

孝大院

编辑

在郡东十七里。

文殊院

编辑

在郡南十一里。

金林院

编辑

在郡东三十六里。

乘利院

编辑

在郡西十里。

加耳院

编辑

在郡北二十里。

长金院

编辑

在郡西二十三里。

德山院

编辑

在郡南三里。

铁钳院

编辑

在郡西三里。

佛宇

编辑

行衣寺

编辑

在郡西二十里。

黑石寺

编辑

在郡南十五里。

凝石寺、净佛寺、浮石寺

编辑

俱在凤凰山

弓裔尝至此寺,见壁画新罗王像,拔剑击之,至高丽时,其刃迹犹在。盖怨生时见弃也。

○《补闲斋集》:高丽司天监李寅甫庆州道祭告使,历祀山川,既毕将还,暮抵浮石寺。客宇萧然无左右,忽有女乍见廊庑间,少选蹁跹来庭下拜之。拜讫,升自阶往就室居焉。监虽怪之,以姿色绝代,不忍拒也。女曰:“妾所居,去此不远。窃慕高义以来。”其应对惠利。为留三日而出,止邮亭宿焉,女苒苒来。监曰:“何复来为?”女曰:“腹有君之息一矣。乞复添一,所以至耳。”比晓告别,行入兴州。将宿,女复来,监恐为后患,遂面之而不省。女怫然作色,即出户,回风卷地,击毁厅事间一扉,截树杪而去。

新增高宗仪凤元年,新罗文武王命僧义相刱是寺,名曰浮石。东有善妙井,西有食沙龙井,旱则祷雨,有应。

朴孝修诗:鸟啼花落减芳年,客路光阴去忽然。何日试茶龙井水?满轩松月共夤缘。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郡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郡北七里。

厉坛

编辑

在郡北。

古迹

编辑

善谷县

编辑

金富轼云:“本高句丽谷县新罗景德王改名,属奈灵郡。今未详。”

无信塔

编辑

郡有塔,名曰无信恭愍朝,郑习仁为知郡,曰:“异哉!恶木不息,盗泉不飮,恶其名也。乌有巍然其形,为一邑所瞻视,而以无信表之者?”命刻日夷之,用其砖修宾馆。辛旽闻而怒,系鸡林狱,移系典法,欲置死地。廷臣怜之,营救得免,废为庶人。

市肆基

编辑

新罗王驻跸于玆,久而乃返。市肆之基,在今郡西二里。

捺已郡

编辑

新罗炤智王幸此郡,郡人波路有女碧花,年十六,美而艶。其父盛饰之,置舆中,羃以色绡献之。王以为馔物,开视即美女也。其后屡微行至其第。幸之路经古陀郡,宿于一老妪家,问曰:“国人以王为何如?”主妪曰:“众以为圣人,妾独疑之。窃闻王幸捺已女,屡微服而来。夫龙变鱼服,为渔者所制。今王以万乘之尊,不自慎重,此以为圣,孰非圣乎?”王闻之大惭,潜逆其女,置于宫中。

伐只部曲

编辑

在郡东十五里。

马驹部曲

编辑

在郡北六十里。

龙山部曲

编辑

在郡西二十里。

林只刀部曲

编辑

在郡东十五里。

省乙良部曲

编辑

在郡东十五里。

乌等部曲

编辑

在郡北三十里。

楡水部曲

编辑

在郡北三十里。

沓谷部曲

编辑

在郡北三十里。

泥谷部曲、奈小里部曲

编辑

郑从韶为郡时,作郡志云:“泥谷即今旀田里,则在郡西二十五里;奈小里即今沙奈里,则在郡东一里。”然二部曲,古今称号不同,未知何所考而为是说也。

新增藏军谷

编辑

在郡东八里。谚传高丽太祖统合时,吾川人不服,藏兵于此,击败之。

名宦

编辑

高丽郑习仁

编辑

恭愍朝以典校令出知州。将视事,吏以故事,请诣消灾图焚香。习仁曰:“人臣不蹈非彝,灾何由生?若其无妄,顺受而已。”命吏撤去。

本朝河仑

编辑

知州。

人物

编辑

本朝金曾

编辑

再中科第,官至金山郡守。

金淡

编辑

之弟。再登第,官至吏曹判书。谥文节

孝子

编辑

高丽文载道

编辑

洪武壬戌春,贼数千寇本郡,杀人甚众。载道负其父,避匿山谷,贼寻至,射中其父。载道拔镞,奋剑斩贼,贼徒披靡,父子得全。事闻旌闾。后官至平海郡事。

本朝金尔音

编辑

登第,官至观察使。尝为亲庐墓三年,太祖朝旌门。

禹济

编辑

官至监正。以孝子旌门。

新增安寿铁

编辑

其父得狂疾,自断手指,和药而进,病愈。事闻旌闾。

题咏

编辑

携家草草过龟城

编辑

郑梦周诗:云云,逆旅无人识姓名。身世[6]崄巇双鬓改,明朝又试岭头行。

一水萦回抱古城

编辑

金孝贞诗:云云,山形端合得名。

溪分燕尾吟边咽

编辑

尹子濙诗:云云,山作鸦鬟画里攒。

丰基郡

编辑

东至荣川郡界十四里,南至醴泉郡界五十一里,西至忠清道丹阳郡界二十四里,北至同道永春县界六十九里。距京都四百十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罗基木镇高丽初称基州显宗吉州明宗置监务,后还属安东府恭让王复置监务,以安东府属县殷丰来隶。本朝改为基川县监。后安文宗胎于殷丰县,遂采二县名改今名,升为郡。

属县

编辑

殷丰县

编辑

新罗赤牙县景德王殷正,为醴泉郡领县。高丽初改今名,显宗安东府恭让王时移属本郡。别号殷山。在郡西南三十七里。

官员

编辑

郡守、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基木基州基川永定安定

姓氏

编辑

本郡郑、安、皮、邦、阴、秦、辛。

宁越三陟

平昌

兴海

星州

殷丰吴、朴、全一作“金”、申。

顺兴安、申、李、尹。

金、郑并来

风俗

编辑

俗尚强狠

编辑

观风案。

民乐耕桑

编辑

李宣诗。

形胜

编辑

山川秀丽

编辑

金孝贞诗。

山川

编辑

竹岭

编辑

在郡西二十四里。新罗阿达王五年,始开路。

小白山

编辑

顺兴县。距郡三十二里。

徐居正诗:小白山太白山,逶迤百里插云间。分明画尽东南界,地设天成鬼破悭。

鸣凤山

编辑

殷丰县西十六里。藏本朝文宗胎。

砺岘

编辑

在郡南十四里。

骨里岘

编辑

在郡西十二里。

庆元峯

编辑

小白山。距郡北二十二里。藏高丽忠肃王胎。

轮庵峯

编辑

小白山。距郡北三十二里。藏本朝昭宪王后胎。

草庵洞

编辑

小白山。距郡北四十五里。藏高丽忠烈王胎。

郁锦洞

编辑

小白山。距郡北十三里。藏高丽忠穆王胎。

阳谷洞

编辑

顺兴府。距郡北十五里。

竹溪

编辑

顺兴府。距郡二十三里。

李穑《送安侍御》诗序:顺兴安氏世居竹溪之上,竹溪之源出于太白山。山之大而水之远,安氏之兴,其无穷乎!

南川

编辑

在郡南一里。其源出竹岭

北川

编辑

在郡北三里。其源出郁锦洞

○已上二水至郡东三里合流,入于荣川郡临川

顺兴东川

编辑

一在府东一里,一在府东十里。其源皆出小白山,至府东南十三里,与二川合。

殷丰东川

编辑

在县东二十步。其源出骨里岘

西川

编辑

在县西十里。其源出鸣凤山,至县南八里,与东川合流为醴泉郡襄川

新增兜率城山

编辑

竹岭下。

夫老城山

编辑

殷丰县。峯上有池。

土产

编辑

水精石阳谷洞、人参、海松子、紫草、莞草、蜂蜜、松蕈、石蕈、楮、银口鱼。

烽燧

编辑

竹岭烽燧

编辑

西应忠清道丹阳郡所伊山,东应望前山

望前山烽燧

编辑

在郡南八里。东应荣川郡城内山,西应竹岭

新增楼亭

编辑

齐云楼

编辑

在客馆东。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郡北七里。

驿院

编辑

昌乐驿

编辑

顺兴地。在郡西十三里。丞。本道属驿九:平恩昌保瓮泉幽洞通明安郊道深竹洞宣安

○丞一人。

竹洞驿

编辑

在郡东十九里。

南院

编辑

在郡南二里。

山腰院

编辑

在郡西二十里。

昌乐驿南院

编辑

在郡西十一里。

莼池院

编辑

在郡东十里。

寅宾院

编辑

在郡南二十七里。

佛宇

编辑

龙泉寺

编辑

在郡北七里。

高丽太祖真在闻庆加恩县阳山寺辛禑五年,因避寇,移安于此。

圣穴寺、草庵

编辑

俱在小白山

双岳寺

编辑

殷丰县警清山

阳地寺

编辑

竹岭下。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郡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郡西三里。

厉坛

编辑

在郡北。

古迹

编辑

顺兴废府

编辑

高句丽及伐山郡新罗景德王岌山郡高丽初改兴州成宗时称顺政显宗安东府,后移属顺安县明宗置监务。忠烈王安胎,改兴宁县令。忠肃王又安胎,升知兴州事。忠穆王又安胎,改今名,升为府。本朝太宗改为都护府。世祖朝,以府使李甫钦为囚人所胁谋乱,革属本郡,割马儿岭水东之地属荣川文殊山水东之地属奉化。邑城,石筑。周一千十九尺,高六尺。距郡北二十二里。

邻丰县

编辑

金富轼云:“本高句丽伊伐支县景德王改名,为岌山郡领县。今未详。”

登降城

编辑

在郡西五里。谚传高丽太祖南征时,留于此县七日,百济降书至,遂名驻辇处曰登降城

上乙谷城

编辑

殷丰县南三十四里。周九百八十步,高五尺。内有十泉、一溪。

小白山古城

编辑

山顶有古石城,周一千四百二十八尺。

甘谷部曲、大龙山部曲、林谷所

编辑

俱在顺兴府

宿水寺

编辑

小白山下。

鲁玙诗:轻装短帽一寻幽,兰院依然十载游。壁价几年诗共重,寺名千古水同流。寒推岳色僧扃户,冷踏溪声客上楼。长啸徘徊日云暮,倚栏回首起乡愁。

庆元寺

编辑

小白山

凤栖楼

编辑

顺兴府。今废。

安轴记:国之东南,维[7]一山,而岭者三:曰太白,曰小白,曰竹岭。根附岭南而邑者一,吾兴州是也。自州而东,则为荒僻聚落;自州而直北,则为太白;自北小折而西,则为小白而无通途大道;自州而西,则为竹岭,通王京之路也;自州而南,则岐而分者,东南诸邑之路也。邑势如此,而宾旅之出入者,不由东北而皆西南也。古之设玆邑,惟西、南置候亭者,邑势然也。西亭但自京而南者往往道过而已。若南亭,则自西而南者出乎此,自南而京者入乎此,南诸州将命督事之使,[8]乎此而不复他适,还出乎此。故公宾、私旅[9]郊饯者,无虚日也,邑人之轻西亭而重南亭者,亦理势然也。

亭在州南五六许里,北望灵岳,南对茂林,东临碧涧,西压平郊者,是也。吾州有楼台之名于代者多矣,皆逼山而在深绝处。其所以名者,盖山高水清也。彼逼山而深绝处,虽有清爽幽寂之趣,其见山则不出一层一叠,见水则不过一折一曲,望而周览则不越一洞一壑,此得山之一拳、水之一勺耳。若南迤而登斯楼,则高可见万层绝顶,远可望千叠重峯。奇岩屹耸,众壑襟回,云烟之变化,氛雾之歊,千状万态,莫得遁隐。抑又川流百道,悬湍飞瀑,合于山下,奔激之势已缓,喧豗之声渐息。到楼下,泓深澄澈漫而流远者,十馀里。滩濑潺湲可听,沙石清细可爱,山水之大,于斯备矣。岁二月,农功始作。往南亩者,夹道于楼之下;往西郊者,罗列乎楼之外。决渠为雨,荷锸成云,斯楼非独山水之美,有观稼课农之乐也。予为邑人,结发时所尝游也,自筮仕以来,日常南望拳拳也。

去年春,罢史翰得闲局,觐母游乡邑,屡登斯楼,倾圮而不修者久矣。或与余曰:“斯楼于山水得其大,而见弃于人,几于复坏;彼深绝而得小者,反取容于人,斯可怪也。”余对曰:“人之心有大者,有小者。心之大者,见其大而知其小;心之小者,拘于小而忘其大。昔者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世之人不贵山嵒千仞,贵假山怪石;不爱江湖万顷,爱盆池曲沼。以此观之,则人之弃此取彼者,可知也。斯楼,举目远见,则佳山、佳水也;俛首近见,则草垄、土丘也。楼之所以见弃者,非楼之罪也,见之者小而近也。若一有心之大者,莅玆邑,登斯楼,则又焉知弃彼取此哉?况物理成坏有时,斯楼当有复新之日,何患乎复坏?”既而闻直郞蔡公祥有吾州之命,余深有斯楼之望。

余既还京,蔡公到郡登斯楼,果见山水而乐之,见倾圮而叹之。因命工复构而新之,规模宏丽,彩画鲜明,凡岭南楼台之美者,莫之为比。而又复民一户为守备者,以为长久之计,岂与夫麤疏朴略而暂成旋坏者,同日而语哉?楼既成,公闻宾至,即具以出迎于斯楼。南宾之困瘴雾者,登斯楼,望山则有霞举云飞之想,临水则有风乎浴乎之乐。公或当农月,早放衙登斯楼,日课农功,责就作之早晩,诘服役之勤懒,以示赏罚,民皆自劝,晩者早,懒者勤,争为之先。自是厥后,官无责礼之宾,野无失业之农,吏以之安,岁以之稔,皆公之赐而楼之功也。余闻复新斯楼,贺山水之得人,喜吾望之不[10],记以寄之。

名宦

编辑

高丽崔宰

编辑

忠穆王初出知兴州。凡可以便民者,靡不举行。田籍久且烂,修之,仍藏旧本相质,闻者叹服。当国者忌而替之。

崔云海

编辑

辛禑时除顺兴府使。时贼据客馆,云海日与战,所获牛马财货,辄与士卒及州民,大致克捷,境内晏然。

人物

编辑

高丽安裕

编辑

兴州人。后名犯我文宗讳,用初名。元宗初登第。尝从忠宣,丞相传旨曰:“汝王何不近公主?”曰:“闺闼之间,非外臣所知。今日以是为问,岂足于听闻?”丞相以奏帝曰:“此人可谓知大体者,庸可以远人视耶?”不复问。累官至中赞。忧学校日衰,建议置赡学钱,又纳其藏获。为文章清劲可观,且有鉴识。晩年常挂晦庵先生真,以致景慕,遂号晦轩忠肃六年,从祀文庙。谥文成

安于器

编辑

之子。官至检校赞成事。

安牧

编辑

于器之子。登第,官至政堂文学。

安元崇

编辑

之子。登第,官至政堂文学。

安轴

编辑

忠肃十一年中元朝制科,授辽阳路盖州判官。时忠肃被留于,谓同志曰:“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乃上书讼之,王嘉之,超授成均乐正。一时表笺词命,多出其手。出牧尚州时,母在兴宁,往来尽孝。官至佥议赞成事、兴宁君。谥文贞。所著有《关东瓦注集》。

安辅

编辑

之弟。忠穆元年中元朝制科,授辽阳行中书省照磨。曰:“既受命不供职,是不恭也。况照磨惟收掌文书,无他务,吾当赴省。”既上官、省官重其才,皆礼貌之。曰:“吾今足以塞吾责。母老,不归养,非孝也。”于是弃官东归,以母老乞骸归养。后为东京留守。不事生产,及殁,家无担石之储。谥文敬

安宗源

编辑

之子。年十七登第。忠穆朝,选补史翰,秩满当迁,同僚沈东老年高位下,宗源让之。闻而喜曰:“让,德之先。我让于人,人谁舍我?我家有人,殆益昌乎!”辛旽擅权,士大夫争趋附。有执政者言:“吾等荐子于领相,谏官可得。”宗源辞曰:“我本疏懒,趋势非吾所能也。”执政惭之。累官判门下府事、兴宁府院君。谥文简

本朝安天保

编辑

太宗时人。官至领敦宁府事。即昭宪王后之外舅也。

安瑗

编辑

元崇之子。官至留后。谥景质

安景恭

编辑

宗源之子。太祖开国功臣,封兴宁府院君。谥良度

安纯

编辑

景恭之子。登第,官至判中枢、兼判户曹。仍令致仕,退居衿川别墅。国有大事,就而问之。谥靖肃

安崇善

编辑

之子。庚子科状元,官至议政府左参赞。谥文肃

新增安琛

编辑

登第,官至判书。子处善处诚,并登第,早殁。

孝子

编辑

本朝权得平

编辑

壬午进士。其父失明,出入常扶持,飮食必亲奉。两亲间四日俱亡,三载居庐,亲奠朝夕。大祥后,又为母服,齐衰三年。为家庙,不废朝夕奠,常出告反面。弘治己未,事闻旌闾。

题咏

编辑

闲闲五亩桑

编辑

郑载诗:衮衮南溪水,云云。

荒凉古垒依然在

编辑

姜希孟诗:人倚高楼簟半空,月明横笛不禁风。云云,忆[11]操鸡搏鸭功。

傍山民十室

编辑

曺瑗诗:云云,唯识事耕桑。

义城县

编辑

东至青松府界四十五里,至安东府界四十四里。南至义兴县界四十里。西至军威县界三十九里,至比安县界三十七里。北至安东府界二十七里。距京都五百九十一里。

建置沿革

编辑

召文国新罗取之,景德王闻韶郡高丽初,改今名,升为府。显宗安东府仁宗置县令。神宗以尝陷贼,降为监务。忠烈王倂于大丘,寻复为县令。本朝因之。

官员

编辑

县令、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召文闻韶

姓氏

编辑

本县金、沈、洪。

丁、康、薛、卢今作“鲁”、金并村

王、柳开京

长鬐

晋州

风俗

编辑

尚俭率,务蚕桑

编辑

观风案。

居民淳朴

编辑

赵瑞康诗。

新增任载用曲车

编辑

形胜

编辑

山川百里,烟火千家

编辑

李泼诗:潇洒山川百里,大平烟火千家。

山川

编辑

金城山

编辑

在县南二十五里。

船岩山

编辑

在县南五十里。义兴县界。

金鹤山

编辑

在县南二十五里。

飞凤山

编辑

在县西南三十里。

茅岘

编辑

在县东四十五里。

马山

编辑

在县北二十里。

黄山

编辑

在县东五十里。山中多桑木,傍近列邑之人,皆赖此以饲蚕。

冰山

编辑

在县东南四十里。

冰穴

编辑

冰山大岩下有石穴,穴口高三尺,广四尺八寸,横入五尺一寸,是谓风穴。又有穴在岩底直下,广一尺,深可量处才一尺,其下回曲,深浅难量。立夏后,冰始凝,极热则冰坚,霾雨则冰释。春秋不寒不热,冬则温气如春,是谓冰穴

穴洞

编辑

舍谷里。距县东二十五里。岩穴深邃,疑有阴兽秘藏,可愕。岁旱有祷辄应。

穿岩

编辑

在县北二十里。俯临深渊,有穴在岩中,奇怪异常。遇旱祷雨,辄应。

长川

编辑

在县西三里。其源出茅岘

下川

编辑

在县南二十里。源出冰山,与南川合流于县西二十里为幷川,即比安县双溪之上流。

黄山川

编辑

在县东三十四里。其源出黄山,即安东府秃川上流。

炭池

编辑

在县南三十里。

新增屯德山

编辑

在县东三里。

豆音山

编辑

在县西三十五里。

百丈岭

编辑

在县西南二十八里。

土产

编辑

丝、绵蚕室在县北沙真里、蜂蜜、紫草、人参、漆、松蕈。

烽燧

编辑

马山烽燧

编辑

北应安东府甘谷山,南应古城山

古城山烽燧

编辑

在县南五里。南应盈尼山,北应马山

盈尼山烽燧

编辑

在县南二十五里。南应义兴县绳木山,北应古城山

楼亭

编辑

闻韶楼

编辑

在客舍北。

华之元记:县令李君光济道过花山,踵门而告余曰:“子知吾县之公馆乎?地势夷下而厅庑卑狭,宾客之来若当夏月,则郁结烦蒸,气息如缕。因而愤愠,惟县令是诮,官吏是毒,予甚愧焉。思愿扩而新之,然干戈十载,民不得宁居。幸赖主上殿下应天顺人,拔乱反正,免罹涂炭,仅存馀喘者,无几年矣。从而役之,诚所不忍,又恐何必改作之讥,止于廨舍之北,得古遗基,愿以楼焉。邑人宜之,争执艺事,取材于山,陶土以埴,经之营之,且董期以农隙,不日讫功。其所服役之人,非民乃僧,皆与其直以赏其劳。厥后凡使之登斯楼者,有喜无愠,庶几无迁怒剥民之灾。所未具者,惟丹雘耳。今瓜期已满,谓无朝夕之留,请为我记其本末,幷书姓名,以示方来。”

予曰:“县之有北楼者,吾亦知之。昔金学士之岱尝为玆道按廉,题其楼,‘闻韶公馆后园深,中有危楼百馀尺’云云。不知废于何岁欤?问于父老则可知,盖贤者兴之,愚者废之。废而复之,尚贤也;习而循之,益愚也。李君为政以廉,使民以逸,不至伤财害民,而能复久废,可谓贤者之徒欤。是可书。若其营构之巧拙,登览之达塞,余不寓目,斯不敢记,姑待大手。”

金之岱诗:闻韶公馆后园深,中有危楼百馀尺。香风十里卷珠帘,明月一声飞玉笛。烟轻柳影细相连,雨霁山光浓欲滴。龙荒折臂甲枝郞,仍按凭栏尤可惜。

之岱此诗,脍炙人口,诗板逸。后十年,一按部索之甚急,邑人无如之何。时县守吴迪庄有女,曾与张镒子廷贺约婚,携女之任,庭贺娶他人女为妻。女闻之发狂乱,语忽咏出此诗,邑人录呈,按部惊叹云。

高丽李文和诗:闻韶山水潇洒,夜静帘疏月斜。柳色青青客舍,香烟苒苒僧家。忧民便为鹤发,得雨还岸乌纱。六月未成一事,却惭前后皇华。

郑梦周诗:闻韶郡楼佳处,避雨来登日斜。草色青连驿路,桃花[12]覆人家。春愁正浓似酒,世味渐薄如纱。肠断[13]江南行客,蹇驴又向京华。

金子粹诗:乌川先生杰作,点画整整斜斜。道德优游圣域,篇章独步诗家。壁间喜看浓墨,板上恨未笼纱。屹屹高山仰止,颜衰正怯年华。

新增竹楼

编辑

在客馆南。县令李宗准建。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东一里。

驿院

编辑

铁破驿

编辑

在县北五里。

青路驿

编辑

在县南三十二里。

南院

编辑

在县南二里。

许于里院

编辑

在县东三十五里。

尹谷院

编辑

在县东二十四里。

廉谷里院

编辑

在县南十二里。

黄山院

编辑

在县东三十里。

僧逢院

编辑

在县南二十里。

件岘院

编辑

在县南三十五里。

冰山院

编辑

在县南三十里。

都里院

编辑

在县西三十二里。

姜希孟诗:谷远来清涧,沙平没短槎。问津迷处所,烟火两三家。

北院

编辑

在县北二里。

梨谷院

编辑

在县北十八里。

佛宇

编辑

冰山寺

编辑

冰山

修量庵

编辑

金鹤山

白丈寺

编辑

飞凤山

新增兪好仁诗:鸣鸠乳燕竞喃喃,政值天涯三月三。春水泼油方绿净,岩花缀糂政红酣。闲吟骀荡浓于酒,稳步芳菲翠似蓝。九十韶光真一瞥,不妨皂盖遍城南。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北三里。

新增俗传金洪术貌似丽祖,与百济甄萱战,败死之,仍祠于此。

兪好仁《迎送神歌》:公何为兮一方?倚薜萝兮山苍苍。当天造兮抢攘,真人崛起兮青木傍。攀鳞附翼兮争腾骧,黄屋左纛兮当虎狼。刘家纪信兮遥相望,庙食百世兮神洋洋。我民报事兮不可忘。

○灵飙飙兮山之头,云霭霭兮冥搜。鼓坎坎兮舞夷犹,荔不黄兮桂为羞。歆我饙饎兮不尤,斥去八蜡兮岁有秋。阖境来云[14]桑麻稠,驱厉鬼兮垂神休。我民报事兮岁增修。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古高丘县

编辑

在县北二十里。新罗景德王仇火县高丘县,或云高近。后合属于义城府

太一殿

编辑

冰穴傍。每岁上元,降香以祭。成化十四年戊戌,移忠清道泰安郡

辛引孙诗:太清新殿创冰山,河汉昭回列定环。五色宝光连下土,三台华盖拥中间。斋心十日趋宫陛,祝寿千年拜帝颜。愿使风调仍雨顺,蔼然和气满人寰。

召文国

编辑

古基在县南二十五里。今称召文里

御井

编辑

召文里。疑召文国时御井也。

皮村乡

编辑

在县南二十五里。

新村部曲

编辑

在县东北三十里。

屈于谷部曲

编辑

在县南五里。

牛谷部曲

编辑

在县东二十里。

骨罗所

编辑

在县东南五十里。

邑城

编辑

土筑。周四千七百二十尺。今废。

黄山城

编辑

在县东四十里西面。石筑。周四十五尺。今废。东、南、北皆绝壁。

金城山古城

编辑

石筑。周九千一百尺,高十三尺。高险。内有四泉。

名宦

编辑

本朝金续

编辑

性廉直。常贡之物皆立宝,不赋于民。

郑从韶

编辑

有政绩。

人物

编辑

高丽金洪术

编辑

太祖时,以吏为城主。十二年秋,甄萱以甲卒五千来侵,洪术战死。太祖哭之恸曰:“吾失左右臂矣!”

洪儒

编辑

弓裔末年,与裵玄庆申崇谦卜智谦同为骑将,推戴太祖,功为第一。青州反侧,庾黔弼镇镇州,青州不克叛。十九年,从讨百济灭之。卒谥忠烈

金晅

编辑

元宗初登第,多历清要。忠宣以世子在以侍读从。累官至赞成事。性清介,疾恶如仇所至,人惮之。善隶书。号铁村

金开物

编辑

之子。初名瑞庭。性刚正。诗与字画,俱有家法。与人交,一以信。累历台谏,有古争臣风。

本朝金淳

编辑

登第,官至知中枢院事。谥僖宪

金末

编辑

登第,官至判中枢府事。谥文长。精于性理之学,诲人不倦。

新增孝子

编辑

本朝诸延同

编辑

母得恶疾,断指和药以进,病即愈。今上十一年旌闾。

都今同

编辑

父殁,庐墓。终丧犹不脱衰,奠朝夕如初。今上十六年旌闾。

盈德县

编辑

东至海岸十三里,至宁海府界十四里。南至清河县界四十一里。西至青松府界四十六里。北至真宝县界五十七里。距京都七百四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丽也尸忽郡新罗野城郡高丽初改今名。显宗礼州,后置监务,又改县令。本朝太宗十五年,以地滨大海,置知县事,后还为县令。

官员

编辑

县令、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也尸忽野城

姓氏

编辑

本县一作“全”、曺。

尹、赵、郑、朱并村

形胜

编辑

地边东海

编辑

洪汝方诗:地尽边东海,山围共一州。

山川

编辑

无芚山

编辑

在县北二里。镇山。

达老山

编辑

在县西三十七里。

大芚山

编辑

在县西七十里。青松府界。

岩谷山

编辑

在县北十里。

花林山

编辑

在县北十里。

林勿岘

编辑

在县北四十五里。真宝县界。 海。在县东十里。

五十川

编辑

在县城西。其源二:一出林勿岘,一出达老山。自县至知品院,凡五十渡,故名。

浦内川

编辑

在县南二十四里。即五十川下流,入乌浦

南驿浦

编辑

南驿东。

骨谷浦

编辑

在县南四十五里。

新增冰穴

编辑

大芚山。盛夏,坚冰犹在。

土产

编辑

松鱼、鳆、鲂鱼、鲢鱼、大口鱼、文鱼、鲨鱼、青鱼、白条鱼、红蛤、藿、人参、海衣、紫蟹、竹箭南山乌保山、臼背、广鱼、海松子、铁无芚山、蜂蜜、紫草、黄鱼、银口鱼、海参、细毛、弓干木。

城郭

编辑

邑城

编辑

石筑。周一千三百九十七尺,高十二尺。内有一井、一池。

关防

编辑

乌浦营

编辑

在县南十七里。

○水军万户一人。

新增在县南十三里。巡边使高荆山以古营不通望海路,移设于此,筑石城。周一千四百九十尺,高九尺。

烽燧

编辑

黄石山烽燧

编辑

在县南十六里。南应清河县桃李山,北应别畔山

别畔山烽燧

编辑

在县东十八里。南应黄石山,北应宁海府大所山

宫室

编辑

客馆

编辑

权近记:盈德在海上,最僻且远。久因耗,人民避匿,闾井丘墟者,有年矣。及有城而鸠集,然后遗民稍还,粗安其业。予尝谪行过此,廨舍未设,而其县令之居,茅茨数椽,低小隘陋,与民庐无别。

洪武辛未秋,鸡林李仁实为令于玆,政修讼简,一邑称治,乃谋于众,欲营公馆。其明年[15],伐木于山,又明年春,既雨水生,流材于溪,不劳担载,悉至城下。乃起厅堂,左右有室,门、廊、厨、廏,厥位咸备。又其城中旧无井,占地以凿,有泉涌出,清洌可食,举邑之人,莫不相庆。

夫廨舍,所以待宾客、施政令,治莫大焉;井泉,所以济朝夕、备急难,事莫切焉。李侯为政,汲汲于此,可谓知先务矣。其乡人进士金绩来京师,业于予,请记其事。予闻之嘉叹云。

楼亭

编辑

清心楼

编辑

即城西门楼也。永乐癸卯知县崔宇建,天顺丁丑县令廉尚恒重修,权㧛为记。

新增金宗直诗:夜宿华谯上,弯弯檐月明。香销薤簟冷,风透葛衣清。岳色供秋气,滩声浣世情。匆匆点兵去,有愧幕中评。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东一里。

驿院

编辑

酒登驿

编辑

在县东九里。

南驿

编辑

在县南二十一里。

北院

编辑

在县东二里。

酒登院

编辑

酒登驿傍。

南驿院

编辑

南驿傍。

豆牙禾院

编辑

在县南三十五里。

新院

编辑

在县北二十里。

知品院

编辑

知品部曲。距县四十四里。

新增沙冬院

编辑

在县南三十五里。

佛宇

编辑

玉泉寺

编辑

岩谷山

狮子岬寺、龙泉寺

编辑

俱在大芚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北二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乌保部曲

编辑

在县东海边。

伊已牙部曲

编辑

在县南二十五里。

知品部曲

编辑

在县北七十里。

古城

编辑

在邑城东门外。土筑。周三千三百尺。今废。

达老山城

编辑

石筑。周八千三百五十六尺。

新增名宦

编辑

本朝权五福

编辑

人物

编辑

本朝郑自英

编辑

登第。以文学显,为师儒四十馀年。官至知中枢府事。

题咏

编辑

几案邀青嶂

编辑

洪汝方《清心楼》诗:云云,轩楹荫碧流。

长流绕南陌

编辑

李原诗:天南为远客,海上上孤城。云敛暮山碧,雨馀秋日清。云云,佳树得中庭。即今边警息,处处诵弦声。

奉化县

编辑

东至安东府界三十一里,西至同府界十二里,南至礼安县界二十五里,北至江原道三陟府界七十四里。距京都四百八十五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丽古斯马县新罗景德王玉马,为奈灵郡领县。高丽改今名,显宗安东府恭让王置监务。本朝太宗朝,例改为县监。世祖三年,割顺兴文殊山水东之地来属。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古斯马凤城玉马

姓氏

编辑

本县郑、琴、石、蒙。

安东

买吐勿也部曲

风俗

编辑

尚节俭,务蚕桑

编辑

观风案。

山川

编辑

金轮峯

编辑

在县北二里。镇山。

文殊山

编辑

在县北三十里。

太白山

编辑

在县北七十三里。高丽崔诜《礼安龙寿寺记》:“天下之名山,三韩为多;三韩之胜,东南为最;东南之巨者,太白称为首焉。”

太子山

编辑

在县南三十五里。

龙岾山

编辑

在县西十三里。

破呑岩岘

编辑

太白山南险阻处也。乃江原道三陟府界。

新罗岘

编辑

在县南十五里。世传新罗王太子游奈灵郡,留爱郡吏女。久之,惭愧邑人,潜还止宿于此,故因名。

买吐川

编辑

买吐部曲。出太白山黄池,即礼安县罗火石上流。

勿也溪

编辑

在县北十八里。出文殊山,经奈城县,至荣川郡东为临川

道美川

编辑

在县东十五里。其源出太白山,入买吐川

新增望日峯

编辑

在县西二里。

龙渊

编辑

太白山下。值旱祷雨,有验。

土产

编辑

海松子、石蕈、人参、水獭、白花蛇、石清蜜、松蕈、银口鱼。

烽燧

编辑

龙岾山烽燧

编辑

南应礼安县禄转山,西应安东府奈城县堂北山

新增楼亭

编辑

迎风楼

编辑

即客馆门楼。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北一里。

驿院

编辑

道深驿

编辑

在县南五里。旧在县北三十里,自太白山祭废,后移于此。或称末屯

长佛院

编辑

在县北四十五里。

马场里院

编辑

在县南十五里。

太子山院

编辑

在县南二十五里。

佛宇

编辑

太子寺

编辑

太子山。有新罗兵部侍郞崔仁滚所撰《僧朗空塔铭》、高丽左谏议大夫金审言所撰《僧通真塔铭》。

智林寺、金鼎庵

编辑

俱在文殊山

览华寺

编辑

太白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西三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勿也部曲

编辑

别号冒山。在县北十里。

旀良谷部曲

编辑

在县西北七里。

买吐部曲

编辑

别号青屯。本属安东府高丽恭让王三年来属。在县东十四里。

人物

编辑

高丽琴仪

编辑

体貌奇爽,器度雄伟,少力学,善属文。明宗朝中魁科,历扬要。煕宗时,迁知奏事,久典机要,奏对称旨,王倚以为重。康宗即位,遣使册命。使欲入正门,朝议不肯,往复相诘,王命仪往谕。问曰:“天子之巡狩方岳者,自古有之。若大国枉跸小国,当入自何门?”使曰:“天子出入,舍中门而何?”曰:“然则人臣欲入君之正门可乎?”使大服,乃入自西门。王嘉之,进签书枢密院使。高宗时,以守太保、同中书门下侍郞平章事致仕。屡典贡举,所选多名士,世称琴学士玉笋门生。谥英烈

郑云敬

编辑

忠肃朝登第,补尚州司录,累迁兵部侍郞、存抚江陵朔方道,入知刑部事,未几拜刑部尚书。后以检校密直提学谢病,归荣川而卒。云敬忠穆朝以书云副正充书状官,贺正时,奇后专宠,中贵多东人,来馈颇倨傲。云敬正色曰:“今日之馈,为旧主也。”中贵愕然曰:“秀才教我矣。”恭愍即位,以云敬守法不为权贵所挠,召入内殿赐酒。子:道传道尊道复

郑松寿

编辑

恭愍朝,以扈从功录一等功臣,封奉化府院君

本朝郑道传

编辑

宗之恭愍朝登第,调忠州司录。以文学见称,累迁成均司艺。辛禑初,以言事流会津县。寻宥,任便居住,结庐三角山下,讲书者多从之,常以训后生、辟异端为己任。升成均祭酒,乞郡出守南阳府。从我太祖策立恭让,赐佐命功臣,寻拜政堂文学、同判都评议使司事。以病乞退,不允。恭让朝,以非毁台谏,放归奉化县,后召还复,封忠义君。历仕本朝,封奉化伯,后以罪诛,削勋封。 郑津。道传之子。官至刑曹判书。

新增郑文炯

编辑

之孙。登第,官至领中枢。谥良敬

题咏

编辑

金轮峯兀若支天

编辑

姜允诗:云云,道美川流接海边。

苍磴攒空树木交

编辑

徐居正诗:云云,两三村屋覆黄茅。居民岂识江湖味,采采山蔬具酒肴。

真宝县

编辑

东至盈德县界三十里,至宁海府界十五里。南至青松府界二十八里。西至安东府界二十里。北至宁海府界二十三里。距京都六百十六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漆巴火县新罗景德王真宝,为闻韶郡领县。助揽县景德王真安,为野城郡领县。高丽初,合二县,置甫城府一云载岩城显宗礼州,后因寇,居民一空。本朝太祖甫城监务。世宗合于青凫,号青宝郡,寻罢改今名,复为县监。成宗五年,以县人琴孟𫍯驱辱县监申石同,革属于青松府。九年因土人申诉复旧。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漆巴火助揽真安甫城载岩青宝真海

姓氏

编辑

本县赵、李、金、朴、白。

春甘巴叱

山川

编辑

南角山

编辑

在县南八里。

高山

编辑

在县西十里。

芚洞山

编辑

在县东二十里。

林勿岘

编辑

在县东二十里。

神汉川

编辑

在县北一里。其源出山川 南角山。在县南八里。 高山。在县西十里。 芚洞山。在县东二十里。 林勿岘。在县东二十里。 神汉川。在县北一里。其源出宁海府日月山,经安东府瓦釜滩,合于犬项津。南岸石壁四百馀尺,因以为城基,而未之筑。

新增楸岘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

土产

编辑

松蕈、紫草、蜂蜜、人参、地黄、白茯苓、石蕈。

烽燧

编辑

南角山烽燧

编辑

东应宁海府广山,西应安东府临河县药山

亭榭

编辑

鸭脚台

编辑

在客馆北。

徐居正诗:好在轩前鸭脚台,能容过客去还来。江南谁唱章台柳?陇上无凭驿使梅。红树近人浓欲滴,青山满眼矗成堆。白头鞅掌成何事?岁月悠悠付酒杯。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南四里。

驿院

编辑

普施院

编辑

在县东一里。

普贤院

编辑

在县东[16]十里。

楸岘院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

徐居正诗:云磴崎岖石径盘,山腰有院两三间。雷声转壁双溪合,雨脚连空万木攒。马踏羊肠云外去,人看鸟背嶂中还。顾不是风骚客,何事空吟《蜀道难》!

三豆等院

编辑

在县东十五里。

佛宇

编辑

水净寺

编辑

南角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北二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泉宿部曲

编辑

在县东十里。

春甘部曲

编辑

在县北十里。

巴叱部曲

编辑

在县南十五里。

古乙亇部曲

编辑

在县东三十里。

省夫部曲

编辑

在县北三十里。

人物

编辑

本朝赵庸

编辑

官至礼仪判书。谥文贞。博学能文,而尤精于性理之学。尝谪居醴泉郡,教授不倦,多知名士。赵末生尹祥裵恒裵杠皆出其门。

新增李堣

编辑

登第,官至户曹参判。有诗名。

军威县

编辑

东至义城县界五里,南至义兴县界二十四里,西至善山府界十六里,北至比安县界二十里。距京都五百七十五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罗奴同觅县景德王改今名,为嵩善郡领县。高丽显宗尚州仁宗还属一善县恭让王置监务。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为县监。

属县

编辑

孝灵县

编辑

灵,一作“令”。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本新罗芼兮县景德王改今名,为嵩善郡领县。高丽显宗尚州仁宗还属一善恭让王时来属。本朝因之。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奴同觅赤罗

姓氏

编辑

本县朴、罗、方、徐、吴。

孝灵刘、司空、陶、泽。

朴、金、孙并来

卞、卓并续

风俗

编辑

风俗淳质

编辑

金克己诗注:风俗淳质,虽邑豪荷锄携耒,皆勤于农事,豪家妇女未尝服罗绮。

山川

编辑

马井山

编辑

在县东南五里。镇山。

朴达山

编辑

孝灵县。距本县南二十四里。

韩敌山

编辑

在县南十五里。

祈雨峯

编辑

在县西七里。有古祈雨坛,故名。

风岘

编辑

在县西十里。

槌岘

编辑

在县西十六里。

幷川

编辑

在县南十一里。义兴县南川缶溪县南川合为一川,故名。经县西而北,为比安县南川

南川

编辑

在县南一里。流至韩敌山下为幷川

新增花山

编辑

在县西二十五里。

笼岩

编辑

在县北十三里。

磊岘

编辑

孝灵县东七里。

土产

编辑

松蕈、蜂蜜、漆、紫草、沙器、绵子。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东二里。

烽燧

编辑

马井山烽燧

编辑

南应朴达山,北应比安县肝岾山

朴达山烽燧

编辑

南应义兴县吐岘,北应马井山

驿院

编辑

召溪驿

编辑

在县南四十一里孝灵县

金克己诗:朝悲谢公镜,夕泣杨子岐。片心挂日下,孤迹飘天涯。羊肠未全险,虎尾安足危?人间宠辱境,一视真男儿。

长水院

编辑

在县南九里。

天宝院

编辑

在县北五里。

义省院

编辑

在县北十六里。

上院

编辑

在县南三十六里。

仓库院

编辑

在县南二十三里。

佛宇

编辑

月影寺

编辑

迎邦山

马井寺

编辑

马井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东五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金庾信祠

编辑

孝灵县西岳。俗称三将军堂。每岁端午日,县首吏率邑人,以驿骑旗鼓迎神,游于村巷。

许枢诗:人言古将主西城,遗俗于今祀事明。每岁无违重五日,竖旗槌鼓慰神情。

古迹

编辑

召召保部曲

编辑

在县西十里。

仍未谷部曲

编辑

孝灵县北十五里。

孝子

编辑

本朝朴约之

编辑

年十七遭父丧,居庐三年,杖而后起。后丧母,又庐三年。一日野火,将及于庐,约之号恸,火自灭。人以为孝诚所感。

烈女

编辑

本朝徐氏

编辑

故郞将徐思达之女也。嫁同县人都云峯,才一年而夫死,哀毁过礼,常就堂后竹林,抱竹呼泣。宣德癸丑春,忽一日生白竹三丛,三年至七八丛。正统戊午春,世宗大王命图白竹以进,复户旌门。

题咏

编辑

煕煕尚有古淳风

编辑

金克己诗:十里桑麻一径通,云云。犁锄只自鸠民事,绮绣何曾蠹女功?花霰背春红遍地,麦波迎夏翠连空。境闲不似人间世,疑是华胥落梦中。

山转溪回作一城

编辑

尹祥《孝灵县》诗:云云,数家妆点画图明。

比安县

编辑

东至义城县界十六里。南至军威县界十七里。西至善山府界二十二里,至尚州界二十一里。北至醴泉郡界三十三里。距京都五百三十八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罗阿火屋县一云幷屋景德王比屋,为闻韶郡领县。高丽显宗尚州牧恭让王二年幷安贞县。本朝世宗三年,改称比安县。五年还治所于比屋,遂改今名。

属县

编辑

安贞县

编辑

贞,一作“定”。在县北十七里。本新罗阿尸兮县景德王安贤,为闻韶郡领县。高丽初改今名,显宗尚州恭让王二年,置监务,兼任比屋。我世宗改名安比,后移治于比屋,改称比安,仍属焉。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阿火屋屏山比屋幷屋

姓氏

编辑

比屋朴、孙、袁、张。

一作“郑”、罗并来

安贞吴、林、罗。

密阳

新平下笔坫勿失二部曲同

黄、林并续

风俗

编辑

民淳俗俭

编辑

朴洁诗:民淳俗俭古风存。

形胜

编辑

双溪带绕,叠嶂屏回

编辑

郑宗周诗:双溪罗带绕,叠嶂锦屏回。

山川

编辑

城隍山

编辑

在县北一里。镇山。

大岩山

编辑

在安贞县西三里。

肝岾山

编辑

在县南七里。

南川

编辑

在县南一里。即军威县幷川下流。

双溪

编辑

在县东十里。义城县幷川之下流。又北流,合于南川,至尚州丹密县,入洛东江

猪池

编辑

安贞县西。

开天池

编辑

在县北二十一里。县监李玕所筑。

新增圣安窟

编辑

在县北十一里。

观鱼台

编辑

安贞县南五里。

土产

编辑

蜂蜜、漆、紫草、人参。

宫室

编辑

乐山轩

编辑

即客馆东轩。

金之庆记:孔子之言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营宫室者,卜地苟不得山水之胜,则虽穷奢极侈后世无以加,何足取哉?是轩也,坐而四顾,则青山旁围,状若屏焉;涧水流前,横如带焉。实有登临之适,而山水之乐具矣。其他制度之巧,丹雘之丽,特馀事耳。

自今登是轩者,山水之乐,当取之左右而逢原矣。况县之别号,本是屏山,画山水于屏,不若接山水乎?目取屏之义,敢以乐山名轩,可乎?

烽燧

编辑

肝岾山烽燧

编辑

南应军威县马井山,北应大岩山

大岩山烽燧

编辑

南应肝岾山,北应醴泉郡所伊山

楼亭

编辑

衢谣楼

编辑

在客馆东。

河仑记:亲试科第三人,右正言知制教朴君瑞生将往故乡,拜扫先茔告别,且请余曰:“吾乡比屋,旧为尚州属县,去州六十馀里。县吏五日一诣州听命,奔走犹恐不及,往往有缓急。州吏到县,则施辱县吏,流毒县民,有不可胜言者矣。前朝之季,事多仓卒,县之势日蹙矣。至我国朝,具知其故,诸属县与州相阻者,皆置监县官一人,使自为治,吾乡例得官,然后吏民稍至苏息。

岁癸未之春,监县官兪君让到官,凡可以起废者,靡不图之。一日集县之父老而语之曰:‘馆宇,所以接待使命、宣布德威者也。县既非前日之比矣,馆宇卑狭如此,当夏之热,无以安使命。父老亦能无愧乎?’咸曰:‘惟命。’馆之南有通衢,老树数株夹衢而峙,乃就其阴,构楼三间,役民农隙,不日而成。坐而四顾,则青山旁围,涧水流前,绿阴满地,清风自至,实有登临之适矣。请子幸名之且为记,以光吾县也。”

余曰:“拙文安敢为然?余尝闻之民比屋可封,今闻比屋之名,不能不有感于怀矣。士生斯世,幼而读圣人书,孰不有尧、舜君民之志哉?卒未有能行之者,谓之何哉?夫之道,仁义而已矣。仁义,人心固有之理,人皆有是心而心皆有是理矣,但不能尽心焉耳。上有尽心之君,下有尽心之臣,君臣相遇,自古为难矣。正言既比屋世家,夙闻比屋之名,其有君民之志者,为不浅矣。逢辰休嘉,射策大庭,超昇侍从之列,职之以言责,君之知非不深矣,君之任将大矣。他日以君民之心,行尧、舜君民之政,使吾东方有比屋可封之俗,则必自子之县始矣,既有可封之俗,则必有康衢谣矣。馆之南有楼,楼之南有衢,则县民之谣于是衢者,将必源源而不已矣。登是楼而闻是谣者,其乐为如何哉?敢以衢谣名楼,可乎?”

正言拜曰:“大哉言乎!鲰生乌敢当哉?然此意敢不归语乡人父兄,服膺而勿失之哉?”

予老矣,不能尽心者矣。既以名楼,且重有感于怀矣,故书以为记。

新增双明楼

编辑

在客馆东。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西一里。

驿院

编辑

安溪驿

编辑

在县北二十九里。

双溪驿

编辑

在县东十里。

兴系院

编辑

在县西十九里。

玉弥院

编辑

在县东十四里。

长足院

编辑

在县北五里。

楮川院

编辑

在县北十九里。

安溪院

编辑

在县北二十八里。

加次院

编辑

在县东十五里。

佛宇

编辑

龙泉寺

编辑

飞凤山

安长寺

编辑

无居山

弥屹寺

编辑

凤尾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北一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退谷部曲

编辑

在县东十里。

新平部曲

编辑

下笔坫伊部曲

编辑

勿失部曲

编辑

人物

编辑

本朝朴瑞生

编辑

太宗朝登第,历官至吏曹参议、嘉善大夫、安东大都护府使。

孝子

编辑

本朝柳炮

编辑

官至庆山县令。居母丧,庐墓三年。事闻旌闾。

题咏

编辑

官居今冷落

编辑

金谦诗:云云,古瓦绿苔封。

四山松翠近檐楹

编辑

李永肩诗:云云,阶下寒塘彻底清。

双溪合抱玉湾回

编辑

徐居正诗:云云,公馆依然岛屿开。马度翠桥鳌背过,鸟飞苍壁画中来。

礼安县

编辑

东至宁海府界四十一里,南至安东府界十二里,西至荣川郡界三十九里,北至奉化县界四十一里。距京都五百四十五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丽买谷县新罗善谷,为柰灵郡领县。高丽太祖时,城主李能宣举义归顺,改今名,升为郡。显宗吉州辛禑藏其胎于县地,复为郡,寻升为州。恭让王置监务。本朝改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买谷善谷宣城

姓氏

编辑

本县金、李、禹、赵、安、权、姜、朴、郑、崔、贾。

宜仁金。

风俗

编辑

俗尚节俭

编辑

观风案。

地偏土薄

编辑

金孝贞《东楼》诗。

山川

编辑

城隍山

编辑

在客馆北。镇山。

禄转山

编辑

在县西二十里。

邀圣山

编辑

在县北十八里。

长葛岘

编辑

在县东三十里。宁海府青杞县界。

灵芝山

编辑

在县北五里。

龙头山

编辑

在县北二十二里。

崔诜《龙寿寺记》:“自太白而南,起伏三百馀里,突如而秀出者,是为龙头山,实永嘉郡所负而都者也。”

鼻岩

编辑

在县南三里。高十馀丈。其上可坐五六十人,前临大川,邑人游赏之地。

造山薮

编辑

浮津南岸。

罗火石川

编辑

在县东二十八里。即奉化县买吐川下流。

损良川

编辑

在县东五里。即罗火石川下流,至县南一里为浮津,南流至安东府犬项津

浮津

编辑

在县南一里。即罗火石川下流,至安东府蓼村滩

新增月明潭

编辑

在县东二十五里。

土产

编辑

人参、蜂蜜、紫草、松蕈、银口鱼、铁出县东上里、五味子、石蕈、海松子、漆、白茯苓、雪绵。

城郭

编辑

北山城

编辑

石筑。周一千一百四十九尺,高四尺。有军仓。

烽燧

编辑

禄转山烽燧

编辑

南应安东府开目山,北应奉化县龙岾山

楼亭

编辑

秋兴亭

编辑

在客馆东。洪煕元年,县监朴洁建,观察使河演名而记之。

殷汝霖诗:四窗锦绣山光近,一带琉璃水色深。

东楼

编辑

在县东。

新增双碧楼

编辑

浮津岸上。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北一里。

驿院

编辑

宣安驿

编辑

在县南三里。

大寺院

编辑

在县西一里。

场院

编辑

在县东二十八里。

佛宇

编辑

龙寿寺

编辑

龙头山南。高丽诚源始构,毅宗为僧释胤改构,赐名龙寿,命崔诜记之。

新增李堣诗:家西无十里,松桧森成市。溪山百战后,荒凉馀古寺。禅扃锁云烟,阴壑号魑魅。出门迎我来,贸贸僧三四。长斋风雨馀,半为回禄祟。空庭塔减层,金粟色憔悴。颓墙藤葛合,画壁蛛网施。萧条物色多,不似曾游地。匡庐读书处,遽洒广武泪。乃知象教衰,千载逢圣治。吾道行天,阴霾自屏止。缁袍为冠巾,铮钵化耒耜。遂令金仙宫,变作民田里。皎皎姬孔法,万古扶人纪。

圣泉寺

编辑

邀圣山

骨乃寺

编辑

灵芝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北山城内。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宜仁废县

编辑

在县东九里。本安德县知道保部曲高丽恭愍王陞为县,改今名,属安东恭让王时来属。

大王薮

编辑

崔诜《龙寿寺记》:“龙头山之南有洞,洞之口有薮,土人称为大王薮。盖我太祖略地至南方,屯兵于此,三日后乃行。至今其地多乔木众卉,樵苏者不敢近,谓有神物护之者。”

名宦

编辑

本朝成揜

编辑

为县监。

新增金诠

编辑

成宗命儒臣分莅诸道残邑,诠以弘文馆修撰出为县监。清简为治,邑人慕之,为立生祠。

寓居

编辑

高丽禹倬

编辑

旧居在鼻岩南二里。详丹阳郡人物。

孝子

编辑

高丽黄载

编辑

以知印仕于京,梦其母病,即辞职,一日而至,母果病,呼泣侍药。母殁,居庐三年。洪武辛巳,旌门复户。

本朝禹锡宝

编辑

为亲庐墓三年。成宗十二年旌闾。

题咏

编辑

缘溪一路从山转

编辑

洪汝方诗:云云,满壑千林隐雾深。 眼前山水不须屏。

金辅轮诗:远眺依稀近却明,云云。

水复山重路屈盘

编辑

徐居正诗:云云,飞飞红叶送征鞍。他时记我曾游地,过却名区仔细看。

峡拆奔泉随地尽

编辑

前人诗:云云,山排列嶂插天高。

龙宫县

编辑

东至醴泉郡界十五里,南至同郡界三十五里,西至尚州界十二里,北至同州界九里。距京都四百四十四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罗竺山一云园山高丽成宗陞为龙州刺史,穆宗罢刺史降为郡,显宗改今名属尚州明宗置监务。本朝因之。太宗朝例改为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竺山园山龙州

姓氏

编辑

本县金、朴、全。

郑、尹并村

投化

镇海

长鬐

宁越

平海

茂松阳井丰壤河南平丘曲溪

风俗

编辑

俗尚和睦

编辑

观风案。

形胜

编辑

一带水,四围山

编辑

蒋敦义诗:一带水如会稽水,四围山似永嘉山。

山川

编辑

竺山

编辑

在客馆北。镇山。

龙飞山

编辑

在县南二里。

天德山

编辑

在县东七里。

河丰津

编辑

安东府犬项津醴泉郡沙川省火川之水,合于龙飞山下,为河丰津

李奎报诗:碧湖轻棹木兰舟,满目烟涛摠是愁。今岁渐非前岁貌,异乡[17]忆故乡游。龙湫日[18]腥云合,蛮岭秋寒瘴气收。路断方壶无计往,玉芝无奈老沧洲。

无讫滩

编辑

在县南七里。

鹊滩

编辑

在县南十四里。

修正滩

编辑

在县东四十里。

○自无讫滩至此,皆犬项津下流。

省火川

编辑

在县西六里。

沙川

编辑

在县南门外。即醴泉郡沙川下流。

土产

编辑

修正滩、莞草、梨、银口鱼、白花蛇、海松子。

城郭

编辑

龙飞山城

编辑

石筑。周八百七十一尺,高七尺。内有三泉,有军仓。

烽燧

编辑

龙飞山烽燧

编辑

东应醴泉郡西岩山,南应同郡多仁县所伊山,北应尚州山阳县所山

楼亭

编辑

水月楼

编辑

在客馆东。

金守温诗:清时无事又身闲,太守交[19]伯仲间。痛飮百杯楼上卧,卷帘南北是青山。

徐居正诗:身闲不得况心闲?白尽双頾簿领间。谩说青山归不得,南来无处不青山。

清远亭

编辑

全元发旧居。在省火川东岸。以篆刻“清远亭”三字于石壁上。后琴柔继居之。

新增浮翠楼

编辑

水月楼北。

洪贵达记:龙州沙川之清浅,林薮之深郁,闻于南州。予少时学于县人朱氏之门,每讲读有隙,携同伴步游川薮间,倦则投于客舍而休焉。县在南山之北、北山之南,四面环翠。出门有清流拖练,隔水有深林蓊蔚,可谓胜矣。独恨夫馆舍之隘陋而楼台之低微也。迩后仆仕宦于朝,足不迹江湖[20]者,数十馀年,而试一至焉,其形胜如旧,而楼观之凋废,殆有甚焉,盖尝为山川兴叹也。

弘治四年,阳川许侯珉来莅玆邑,既兴民之利,除民之害,民乐其乐,而复无事于事。则乃周览山川之胜,而登楼叹曰:“噫!是所谓不称。有如此山川而馆宇如是,庸非为守者责乎?况官廨非以私吾身也,为王人也,敢嫌疑之乎?”客馆之东,旧楼之北,有地隆然,有石顽然。乃凿其顽,夷其隆,楼于其上,中三楹为公坐之所,东西隅各室三间为向晦燕息处,制甚宏丽。俯瞰晴川,眼明神爽,四山岚翠,浮浮霏霏,缭绕乎檐甍之下。夫然后地与居庶几不相龃龉,而为官者或气郁而政滞,登斯楼也,则有豁然而霁,恍然而悟者矣,尚亦有利哉?

既成,有以许侯之言来告予者曰:“楼新而未有名。是公旧游地也,愿公名而记之。山川其亦有望于公矣。”予以畴昔所面目者,名之曰浮翠。既又曰:“予未弱冠,有川薮之游,至今四十有馀年。其间食于土称守宰者,不知其几何,而未有作之者,至吾侯始成焉,山川之与人遇不遇,岂有时欤?虽然,事不可苟作,所贵,因乎时、顺乎人。虽有山川形势之胜,苟国家多事,农桑失时,闾阎愁叹,则亦何暇以为?而为之者,直残民耳。今圣明在上,黎民按堵;贤守令布列州县,田里安业,民乐于赴功如子趋父,则夫乌得而坐低楼坏馆,孤负山川哉?于侯之一举,而大平之象、邑人之心可知矣,是不可以不记也。”

姜浑诗:高楼一宿觉清闲,身在烟林积翠间。夜雨政佳晴亦好,朝来云卷出青山。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西二里。

驿院

编辑

大隐驿

编辑

在县北三里。

知保驿

编辑

在县东三十五里。

天德院

编辑

天德山

石岘院

编辑

在县东五里。

省火川院

编辑

省火川边。

长安院

编辑

在县西九里。

龙西院、津院

编辑

俱在县西南二十一里。

佛宇

编辑

白华寺

编辑

天德山。寺有二楼,西曰观空,东曰政堂

李齐贤《观空楼记》:[21]庵坦师作精舍于龙宫郡天德山。有二楼,西曰观空,其徒之老号云叟者记之;东曰政堂,以政堂韩宰相尝南游登其上,故名之。

政堂之归,师属以索文于予,为楼之荣,已而师继至,予相见问焉曰:“菩提达摩以造塔起寺为有为之福,而独照常知为真功德,虽以天子之尊,不见容而不恤也。师师达摩,顾乃劳心土木以壮屋室,托名达官以侈游观,其亦有说乎?”

师曰:“今夫有人将适千里,怠而莫有率之,半涂而不进;昧而莫有道之,由径而不达。吾观举今世吾徒所以学道,得古人糟粕之馀,居然自肆,醺酣声利,不几乎半涂之怠者欤?或冻馁山林,克志修悟,款启听莹,靡所取正,不几乎由径之昧者欤?吾为是发愤结社,庶几纠合吾徒,舍声利之醺酣,免山林之馁。率其怠,道其昧,则于吾师所谓独照常知之理,必有默契而悬解者焉。吾将以大吾师之道也,非故为有为之福也。若夫晖老之于裵相国,满公之于白少傅,唱酬问答,丛林传为盛事,曷尝避嫌于达官哉?吾楼之名得自韩公,世有古今,其致一也。”

余既闻而谢之,书其语为记。其山川之胜,面势之宜,经始落成之岁月,云叟言之,此不复云。

○前人诗:胜游多是费跻攀,最爱莲[22]住浅山。一水[23]铺延旷远,两峦襟合[24]幽闲。莫求佛外兼心外,要信[25]人间[26]梦间。听得[27]楼名谙得理,何须去对主人颜?

权思复诗:闻有名蓝未一攀,见诗方觉好湖山。洞门无锁俗难到,楼上卷帘僧自闲。千古烟霞兴废外,六时锺鼓翠微间。老人不拒禅师命,写出荒芜有忸颜。

廉兴邦诗:楼迥星河手可攀,松杉满目坦公山。龙闻法出云初散,鸟诵经来声更闲。徙倚一身兜率上,跏三世刹那间。无人解得观空意,为说分明亦强颜。

兴泉寺

编辑

在县南二十里。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东一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阳井部曲

编辑

在县南二十二里。

丰壤部曲

编辑

在县南十三里。

河南部曲

编辑

茂松部曲

编辑

平丘部曲

编辑

曲溪部曲

编辑

人物

编辑

高丽全元发

编辑

鹰扬军民部典书之子,版图摠郞大年之孙,典法摠郞忠儆之曾孙[28]。入元朝为荣禄大夫、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本国封竺山府院君。号菊坡。子僩,司仆判事。孙强、谨、敬等俱捷巍科,历扬清显[29]

寓居

编辑

本朝赵峿

编辑

琴柔

编辑

新增孝子

编辑

本朝权直衡

编辑

燕山时,短丧法严,直衡父母连逝,服衰六年,不食盐菜。事闻旌闾。

郑珊瑚

编辑

年八岁,父得恶疾,断指和酒以进,病即愈。事闻旌闾。

题咏

编辑

林端出丽谯

编辑

李奎报诗:初入龙宫郡,云云。涡圆官妓笑,磬折县胥腰。激水寒摇岸,垂杨绿映桥。居民皆地着,斥鴳亦逍遥。

窗外群峯谢眺山

编辑

权近诗:一郡风烟十里间,政清刑简吏民闲。门前直道澹台路,云云。

附录

编辑
  1. 《高丽史ㆍ地理志》“团”原作“都团”。
  2. 《高丽史ㆍ地理志》“乡”原作“内乡”。
  3. 《占毕斋集ㆍ荣川小楼记》“傅”原作“濡”。
  4. 《占毕斋集ㆍ荣川小楼记》“裕”原作“猷”。
  5. 《占毕斋集ㆍ荣川小楼记》“阙隙”原作“凿”。
  6. 《圃隐集ㆍ次荣州板上韵》“身世”原作“十载”。
  7. 《谨斋集ㆍ顺兴凤栖楼重营记》“本”原作“体”。
  8. 《谨斋集ㆍ顺兴凤栖楼重营记》“入”原作“人人入”。
  9. 《谨斋集ㆍ顺兴凤栖楼重营记》“之”原作“郊迎”。
  10. 据《谨斋集ㆍ顺兴凤栖楼重营记》,此处应轶“失”字。
  11. 《私淑斋集ㆍ丰基郡题咏》“著”原作“昔”。
  12. 《东文选ㆍ雨中登义城北楼》“暖”原作“烂”。
  13. 《东文选ㆍ雨中登义城北楼》“肠断”原作“惆怅”。
  14. 《㵢谿集ㆍ城隍祭迎送神歌》续有“兮”字。
  15. 《东文选ㆍ盈德客舍记》“秋”原作“冬”。
  16. 《东国舆地胜览》“三”原作“二”。
  17. 《东文选ㆍ河丰江泛舟》“还”原作“唯”。
  18. 《东文选ㆍ河丰江泛舟》“暮”原作“落”。
  19. 《拭疣集ㆍ次龙宫水月楼韵》“欢”原作“情”。
  20. 《虚白亭集ㆍ龙宫浮翠楼记》“江湖”原作“湖山”。
  21. 《东文选ㆍ白华禅院政堂楼记》“默”原作“然”。
  22. 《益斋乱稿ㆍ寄题白花禅院观空楼次韵》“宫”原作“坊”。
  23. 《益斋乱稿ㆍ寄题白花禅院观空楼次韵》“练”原作“带”。
  24. 《益斋乱稿ㆍ寄题白花禅院观空楼次韵》“护”原作“贮”。
  25. 《益斋乱稿ㆍ寄题白花禅院观空楼次韵》“要信”原作“须着”。
  26. 《益斋乱稿ㆍ寄题白花禅院观空楼次韵》“即”原作“比”。
  27. 《益斋乱稿ㆍ寄题白花禅院观空楼次韵》“听得”原作“一听”。
  28. 此处系新增,但未标注。
  29. 《东国舆地胜览》“本国封竺山府院君。号菊坡。子僩,司仆判事。孙强、谨、敬等俱捷巍科,历扬清显”原作“致仕。号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