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027

卷二十六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
卷二十七
作者:李荇 李氏朝鲜
1530年9月
卷二十八

庆山县

编辑

东至庆州府界九里,南至清道郡界二十九里,西至大丘府界二十一里,北至河阳县界二十一里。距京都七百十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押梁小国一云押督新罗祗味王取之,置郡。景德王改称獐山高丽初改章山显宗庆州明宗置监务。忠宣王初,避王嫌名,改今名。忠肃王以国师一然之乡,升为县令。恭让王以王妣卢氏之乡,升为郡。本朝太祖时,复降为县令。

官员

编辑

县令、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押梁押督獐山章山玉山

姓氏

编辑

本县全、金、白。

徐、刘投化

绿、珠日本投化

朴、郑、鲁并来

风俗

编辑

俗尚俭率

编辑

观风案。

山川

编辑

马岩山

编辑

在县南二十一里。镇山。

动鹤山

编辑

在县西八里。

长鼓山

编辑

在县东四里。

黄栗川

编辑

在县北九里。源出永川郡普贤山,入星州茂溪津

南川

编辑

在县南一里。源出马岩山,入黄栗川

甲池

编辑

在县东十一里。

土产

编辑

银口鱼、笠草、鲫鱼、枣、梅实、白茯苓、蜂蜜。

烽燧

编辑

城山烽燧

编辑

在县北八里。北应河阳县匙山,西应大丘府寿城县法伊山

楼亭

编辑

望北楼

编辑

在客馆东。

此君轩

编辑

蔡申保记:乙酉孟夏,赴任居公衙,未阅月,有丧明之厄。窗栊庭除,日者进退之状、吾伊之声,常在耳目,安能郁郁久居于此?东有茂林、修竹,破屋隐映,乃古衙也。遂往观焉,尘侵古壁。苔封残瓦。毁垣、遗础莽苍盈眸,唯厅事与西轩岿然独存。决意修葺,命吏轮番以役柱之。倾者平之,瓦之破者改之,又因旧材作内外廊庑。自孟秋始役,至季秋功讫,携一家处焉。

见一瓦刻字,有延祐七年造者,其时监造官、匠人姓名,题志甚详。计大元延祐,今二百馀年而重修,非我也,数也。此地,在延祐以前,上至开辟;今日以后,下至浑沌,为江河,为桑田,为官廨,不知其几多翻覆也。因此推之,则小而一身荣瘁,大而国家盛衰,阴阳消长之理,皆有定数,不可转移而妄动者,乃欲辄施人为智术于其间,徒自取困耳。

轩前有万竿如束,遇风月之夕,对雨雪之朝,尘世贪染之心,涣然冰释。每与嘉宾、胜友大嚼于绿叶寒声之下,真所谓杨州之鹤也。取王子猷“不可一日无此君”之意,扁其额曰“此君轩”云。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西三里。

驿院

编辑

押梁驿

编辑

在县东十二里。谚传押督国古基。

乾兴院

编辑

在县北十八里。

新院

编辑

在县南二十里。

月渊院

编辑

在县北八里。

时知院

编辑

在县西十一里。

广理院

编辑

在县南一里。

佛宇

编辑

深泉寺、望月寺、密岩寺、鸠住寺

编辑

俱在动鹤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城山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古浦城

编辑

在县西九里。石筑。周三千一百七十尺。今废。

金城

编辑

在县南七里。石筑。周二千一百五十五尺。今废。

于谷城

编辑

在县西六里。

《周官六翼》:“新罗时,合三城为押梁郡。统合后,改为三城。”

名宦

编辑

新罗金庾信

编辑

真德王时为押梁州军主。若无意于军事,飮酒作乐,州人以为庸将,恨不一战。庾信知其可用,于是伐百济,大败之,获其将八人。

金仁问

编辑

武烈王时为押督州摠管。筑獐山城以设险,录其功,授食邑三百户。

本朝孙旭

编辑

勤谨奉法。

新增安万哲

编辑

人物

编辑

高丽金廷美

编辑

忠宣王有功。官至政丞。

本朝全伯英

编辑

官至知议政府事。谥文平

孝子

编辑

本朝孙日宣

编辑

丁父母忧,皆庐墓三年。世宗朝,事闻旌闾,授西窑直。

题咏

编辑

山色浓低槛

编辑

徐居正诗:古县大于斗,使君才似江。贤名曾第一,治化定无双。云云,秋声细入窗。斯文佳会盛,题咏笔如杠。

河阳县

编辑

东至永川郡界六里,南至庆山县界十八里,西至同县界三十里,北至永川郡界十二里。距京都六百四十二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丽河州成宗十四年置刺史。显宗改今名为县,属庆州府,置监务。本朝例改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河州花城

姓氏

编辑

本县许、玄、诸、兪。

安心全、朴、李、崔、申、金、许、鲁、荆。

梨旨李、尹、安。

山川

编辑

无落山

编辑

在县西十二里。镇山。

醮礼山

编辑

在县西二十里。高丽太祖甄萱桐薮,登此山祭天,故仍名焉。

公山

编辑

在县西二十里。

屏风岩

编辑

在县西十四里。

南川

编辑

在县南五里。永川郡东京渡下流。

大池

编辑

在县东。

童子池

编辑

在县南。

土产

编辑

枣、笠草、鲫鱼、银口鱼。

烽燧

编辑

匙山烽燧

编辑

在县南七里。东应永川郡城隍堂,南应庆山县城山

楼亭

编辑

耸碧楼

编辑

在东轩东。永乐丙申,县监宋乙开建。

徐居正诗:望中飞鸟入云遥,楼在虚无插半霄。壮节修篁千玉槊,纤腰弱柳万金条。晴川句好今安在?孤鹜才高不用骄。俯仰登临多少思,半山飞雨又崇朝。

观逝亭

编辑

在县南四里。前带大川,平呑旷野。永乐甲辰,县监蔡伦建。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西三里。

驿院

编辑

华阳驿

编辑

在县西七里。

幅挂院

编辑

在县西南十八里。

匙川院

编辑

在县东五里。

佛宇

编辑

新林寺

编辑

无落山

金克己诗:苇灰吹徂暑,金伏火气骄。朱氛亘六合,赫赫开新窑。岂唯焫草木?沙石皆煎焦。我非飮露子,安可逃烦歊?况被穷饿火,心头镇来烧。郁蒸何时毕?愁坐不自聊。静思涤暑处,归路宁辞遥?跨驴向异县,川陆何迢迢!攒江映白练,叠𪩘森青瑶。西南一线径,屈折横山腰。蹑苔访古寺,嘉境遗尘嚣。烟霞满洞壑,桧柏干云霄。阶前水激激,槛外风萧萧。草庵一老褐,方丈依岧峣。雪猿让冷格,霜鹭输清标。蕙烟细苒苒,花雨轻飘飘。禅心已遗物,未忍忘旧要。从容对榻坐,笑语临清飙。冰簟起惊浪,旋教炎景消。葛巾头慵整,葵扇手懒摇。幽闲已惬性,未肯回征镳。乱蝉红日夕,残磬白云朝。朝吟动竟昼,夕醉恒通宵。全胜苏学士,霅水对参寥。

南泰寺

编辑

匙山

金克己诗:马首溪山历百重,黄昏始到王宫。半天怒浪千峯雪,平地惊雷万窍风。愁坐败蒲身起,粟快烧枯枿脚弯。弓烦公唤酒同倾,倒冻脸还成烂熳红。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西三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阳良村部曲

编辑

在县西十二里。

狸只部曲

编辑

在县西八里。

安心所

编辑

一名明山。在公山下。

阳良院

编辑

在古阳良部曲。今废。

梨旨废县

编辑

新宁县西二十里。本永州梨旨银所高丽末陞为县,仍属永州。本朝太祖时来属。

崔瀣碑:至元后元年,上护军安子由等朝京师回,以天后命复驸马先王,若曰:“永州梨旨银所,古为县,中以邑子违国命,废而藉民,税白金,称银所者久。今其土人那寿也先不花幼宦禁中,积给使劳。以其功,升乡贯,复为县。”于是王教有司行之如中旨。明年,那寿奉使东归,为乡里荣,以故处庳狭,相地徙居州之西,距故所若干步。置县司、长吏咸若初。又五年,也先不花函香继至,谓本县兴复迁徙颠末不可无述,谒嗣王,俾书之碑。予不得以老辞,则为之铭,有以警夫观者焉。

那寿官奉议大夫、甄用太监,也先不花官中议大夫、中瑞司丞,姓皆李氏。本国又封那寿[1]信安君也先不花永利君,以逮三代,俱得追封。其以子贵,当更受天朝封赠,此在所略。

铭曰:若国先君,诞奠东表。随厥山川,相势大小。立县置州,明训以晓。曰毋减增,命或自剿。维县梨旨,隶之州。传昔邑子,有不自修。举县颠覆,带累承羞。废为银户,世载悠悠。不有挺然,昭雪者孰?狐正首丘,斯义允笃。后命既优,国恩孔缛。噫嘻我知!理固盈缩。一夫不慧,受屈几人?久而能复,赖此二君。惟人善否,惟革惟因。善观变者,视此刻文。

名宦

编辑

本朝蔡伦

编辑

人物

编辑

本朝许周

编辑

官至判汉城府尹。

许稠

编辑

之弟。登第,所历有声绩,官至议政府左议政。法令画一。谥文敬。世称贤相,黄喜为首。配享世宗庙庭。

许倜

编辑

之弟。官至中枢院副使。

许诚

编辑

之子。官至吏曹判书。谥恭简

许诫

编辑

之子。登第,官至庆州府尹。

孝子

编辑

本朝尹仁厚

编辑

年九岁遭父丧,庐于墓侧。太宗朝,事闻旌闾。

许仲坚

编辑

县吏也。为父庐墓。事闻旌闾。

新增申休

编辑

父得疾,尝粪以验生死,小便不通,吮之即愈。及殁,哀毁尽礼。事闻旌闾。

仁同县

编辑

东至星州界四十三里,南至同州界五十七里,西至开宁县界三十三里,北至善山府界十五里。距京都五百七十七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罗斯同火县景德王改今名。显宗京山府恭让王置监务。本朝例改县监。

属县

编辑

若木县

编辑

在县南三十里。本新罗大木县,一云七村,又名昆山景德王改称谿子,为星山郡领县。高丽改今名,仍属京山府,后来属。在漆津西二十七里。

新增成伣诗:古县依林麓,人家夹岸分。亭枏敷翠影,陇麦霭黄云。院静多啼鸟,楼高对夕曛。饤盘新蟹鳖,始识近江𣸣。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斯同火寿同玉山

姓氏

编辑

本县张、兪、刘、沈、高。

若木李、柳、韩。

山川

编辑

流岳山

编辑

在县东十里。镇山。

玉山

编辑

在县东五十步。

金乌山

编辑

若木县北十里。释家谓之南嵩山,以对海州北嵩山。有石城。详善山府

天生城山

编辑

在县东八里。四面石壁削立,为城如天作,故名。中有四池。

朴执山

编辑

在县南三十五里。

漆津

编辑

在县西十里。即善山府宝泉滩下流。至星州所耶江

新增北川

编辑

在县北十里。源出流岳山

土产

编辑

银口鱼、胡桃、柹、地黄、蜂蜜、鲫鱼。

烽燧

编辑

件岱山烽燧

编辑

在县西三里。南应朴执山,北 应善山府石岘

朴执山烽燧

编辑

南应星州角山,北应件岱山

新增宫室

编辑

望湖轩

编辑

在客馆西。

姜浑记:郡邑馆舍之饰,非以兴土木之役,夸巨丽之观而已。所以尊王人、严等级,成一邑之规模,其所系,岂不重也?而守宰之苟简者,视廨宇之倾隘而曰“是非吾事,当俟后之人”,是岂得欤?是故守宰之于修馆舍也,不得已而不为者与可已而不已者,其失同。

浑去年蒙恩,仗节岭南。其年夏,巡至仁同县,其宰曰琴侯致湛,行迓礼,既馆我东轩古屋,隘陋四塞,郁郁不堪居。见西轩,方营构,未讫功。余因访其设施,知邑宰之为是举,盖出于不得已也,又喜其勤于奉公家之事,而敏以将之也。

其年秋,再巡而至,则馆于所谓新西轩者。轩有温房,北有楼三间,下凿方池,引流以入,淙淙然而鸣也,环池植以花木,缭以垣墙。轩之南构七间,为都事宴寝之所,户牖玲珑,丹雘鲜明。凭栏而眺,其西则长江浩淼,平芜沙渚,莽苍而萦纡者,曰漆津;苍颜崒嵂,朝云暮霭,晨夕变态,不可穷状者,曰金乌山,即忠臣吉再之旧隐也。簿领之馀,吏散庭空,岸巾舒啸,挹西山之爽气,想前修之逸轨,怡然而自适也。厥后追思陈迹,未尝不往来于怀。

今年夏,谒告南归,琴侯访余驿亭而言曰:“有营作,必有记。况邑之新轩,是畴昔皇华之所历者乎?愿赐一言,为下邑荣观。”余辞不获,因书所见以归之。若夫琴侯操刀之神,割鸡之能,役用游手之徒,财藉法讼之馀,不烦而事集,不劳而工讫,实前日之所睹闻也。虽然,小县也,乌足以是尽侯之能耶?必试之于大者,可以尽其能也。

楼亭

编辑

仁风楼

编辑

在东轩东。永乐丁酉,县监康生敏建。

庆风楼

编辑

若木县正统戊辰,县监辛遇庆建。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北二里。有朴瑞生记。

尹祥诗:数仞墙头百尺楼,光风霁月几春秋?玉山自此多才子,太守佳名水共流。

驿院

编辑

杨原驿

编辑

在县南一里。

东安驿

编辑

若木县东。距县三十里。

种子院

编辑

在县西二里。

所也院

编辑

在县东四十一里。

草院

编辑

在县北三里。

光惠院

编辑

若木县南十二里。

石积院

编辑

在县东二十四里。

新增桥梁

编辑

石桥

编辑

在县西二里。

佛宇

编辑

仙凤寺

编辑

金乌山东。有高丽左谏议大夫林存所撰《僧义天碑》。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北三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冢墓

编辑

吉再墓

编辑

在县西十四里吴泰山

古迹

编辑

小木郡

编辑

高丽太祖十年,甄萱遣将侵碧珍芟大小木二郡禾稼。今未详所在。

猪项部曲

编辑

若木县北八里。

名宦

编辑

本朝金镔

编辑

后改铫。

人物

编辑

高丽兪元淳

编辑

为人沈讷谦逊,博文强记,尤工于古文,世称元文。高宗在幼冲亦受学,及即位,恩眷甚厚,遂为师傅。历参知政事。谥文安

元淳名犯我太祖御讳,以[2]代。

本朝张末孙

编辑

登第。参敌忾功臣,封福君

题咏

编辑

公馆寿同馀

编辑

张修诗:天城赫居后,云云。

花覆半城阴

编辑

金铫诗:风驱一溪雨,云云。

卷帘竹色凝苍玉

编辑

徐居正诗:云云,欹枕松声响翠涛。

玄风县

编辑

东至密阳府丰角县界三十三里,南至昌宁县界十六里,西至高灵县界十六里,北至星州加利县界二十三里。距京都七百四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罗推良火县推,一作“三”景德王玄骁,为火王郡领县。高丽改今名,显宗密城郡恭让王置监务,割密城仇知山部曲属之。本朝例改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推良火玄骁苞山玄丰

姓氏

编辑

本县文、林、郭、尹。

密阳

昌宁

安定

仇知山卞。

山川

编辑

琵瑟山

编辑

一名苞山。在县东十五里。亦见星州密阳昌宁

李崇仁《题僧舍》诗:俗客驱长道,高僧卧小亭。云从朝暮白,山自古今青。往事追松子,羁游愧地灵。殷勤汲涧水,一掬煮参苓。

金寺山

编辑

在县西九里。

广滩

编辑

在县西五里。洛东江下流。

沓谷津

编辑

在县西南二十里。广滩下流。

马丁津

编辑

在县南二十七里。沓谷津下流。

长泽

编辑

在县西九里。周四里。泽边有金溪墩。

新增台岩

编辑

在县西二十五里。

大枝泽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

寡乙浦

编辑

在县西十里。

土产

编辑

紫草、鲫鱼、鲤鱼、蜂蜜、乌梅、竹、茯苓、白花蛇、石榴。

城郭

编辑

西山城

编辑

在县西四里。石筑。周一千八百二十三尺,高六尺。有军仓。

烽燧

编辑

所山烽燧

编辑

在县北六里。南应昌宁县合山,北应星州加利县末应德山

楼亭

编辑

仰风楼

编辑

在客馆南。

李詹记:大块之噫气鼓万物者曰风。教化流行而民从之如风被物而物为之动,故上之所教亦谓之风。其得谓之风者,以其化之所及靡然也。故为天子,则风天下;为诸侯,则风一国;为守令于郡县,则风于境内也。玄风之为监务尚矣。中隶于密城,吏承约束,诣县理者,必凌土官而罔百姓,侮慢之,侵渔之。且因征发往还百里,人民罢,田野荒,仅不失县名耳。

岁庚午,观察金公例疏弊同玄风者,县十馀以闻于朝,乃差新定监务,革弊行政。要在得人,甄拔极精,而田侯平远实在是选。其年夏六月,田侯始至,克自敬勤,图所以为理。聚生徒,申孝悌,习揖逊,以敦风化;尊高年,谨丧祭,恤孤寡,以正风俗。其初,民或不信,及至创客舍于邑理,作二亭于农郊,以为送迎宾客之所。田侯进民于前,谕之曰:“凡官品、名器,各有攸当。县尝隶密,亭馆可废也,今县陞为郡,参常为吏官,舍当新。不者,岂敢得已不已,徒费汝力为哉?”加以慰抚,民忘其劳,乐于趋事,亭馆告成。于是使所止,美哉轮奂,郊劳礼送,亦各得所。

田侯升降拜伏,仪度可观,然后民咸乐之,乃知田侯之言果不诬也。况讲学所以明人伦,恤民所以行王道,人固有秉彝之天,孰得而背驰哉?化行三年,百废俱兴,乃起楼于客舍之南,门于其下,以通往来,以快登览。使之风于斯楼者,可以忘原隰之劳,足以慰怀归之念矣。其经营速于向之馆亭者,民慕义故易使耳。风以名郡,田侯有君子之风,楼之成适在斯民仰风之日,故名之曰“仰风”。闻夷、惠之风,顽廉而懒立,薄敦而鄙宽。凡登斯楼者,不知风之所自乎?

今玆赴京,道过于田侯置酒东轩,既飮之,请记于予。予曰:“尹吉甫为申伯,述肆好之诗;为仲山甫,作穆如之颂。余于田侯,同年友也,其诵田侯之风,无辱焉。”

新增楼亭

编辑

思谦楼

编辑

在客馆东。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北一里。

驿院

编辑

双山驿

编辑

在县北五里。

丰济院

编辑

在县西一里。

所道村院

编辑

在县北十二里。

长破高院

编辑

在县北十九里。

新院

编辑

在县北十七里。

佛宇

编辑

大见寺

编辑

琵瑟山南角。新罗宪德王所创。

消灾寺、道成寺、速成寺、庭柏寺

编辑

俱在琵瑟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琵瑟山。俗传静圣大王之神,凡水旱、疾疫,祈祷辄应,故祭之者辐辏。其纸布输于活人署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苞山

编辑

新罗时,有观机道成二僧同隐苞山,相距十馀里,每相过从。欲致,则山中树木皆南俯;欲致,树木皆北偃。后人赞曰:“相过踏月弄云泉,二老风流几百年?满壑烟霞馀古木,低昂寒影尚如迎。”

瑜伽寺

编辑

琵瑟山下。

金之岱诗:寺在烟霞无事中,乱山滴翠秋光浓。云间绝磴六七里,天末遥岑千万重。茶罢松檐挂微月,讲阑风榻摇残锺。溪流应笑玉腰客,欲洗未洗红尘踪。

仇知山部曲

编辑

在县西南。

名宦

编辑

本朝田平远

编辑

高丽末为监务。详《仰风楼记》。

人物

编辑

高丽郭元振

编辑

登第,历官至成均祭酒、通宪大夫、进贤馆提学。

郭忠贯

编辑

元振之子。登第,历官至大中大夫、尚书左丞。

郭郛

编辑

忠贯之子。推忠翊戴功臣。官至三重大匡,封苞山君

郭居仁

编辑

之子。与弟游义,俱官至典工判书。季弟游礼,官至工曹典书。

本朝

编辑

居仁之子。高丽李贞干榜登第,累官至通政大夫、知祥原郡事。

孝子

编辑

高丽郭仪

编辑

仕至判典客署。有孝行,旌闾。

本朝蔡宏

编辑

仕为监务。丁父忧,不飮酒,居庐三年,其家绝不来往。事闻旌闾。

义兴县

编辑

东至永川新宁县界四十五里。南至星州界四十八里,至大丘府界五十一里。西至军威孝灵县界二十六里。北至义城县界十八里。距京都六百二十六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丽义兴郡显宗九年属安东府恭让王二年置监务。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县监。

属县

编辑

缶溪县

编辑

在县南三十一里。本三国时缶林县高丽初改今名。显宗九年属尚州,后移属善州恭让王时来属。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龟山龟城

姓氏

编辑

本县全、朴、金、李、白。

缶溪芮、洪、兪、金、钱。

李、尹、安梨旨

风俗

编辑

俗尚淳朴

编辑

观风案。

山川

编辑

龙头山

编辑

在县东一里。镇山。

船岩山

编辑

在县东十七里。

国通山

编辑

在县西十七里。

华山

编辑

在县东三十里。

公山

编辑

缶溪县南四十二里。

风穴

编辑

华山麓。广三尺二寸,长二尺八寸。风自穴出,甚寒,夏初必冰。

城山

编辑

在县东二里。

南川

编辑

在县南一里。源出青松府普贤山,至县西十五里,与缶溪县南川合流,为军威县幷川

缶溪南川

编辑

在县南百步。源出公山

土产

编辑

蜂蜜、松蕈、人参、紫草、石蕈、磁器、白花蛇、漆、笠草、地黄。

烽燧

编辑

绳木山烽燧

编辑

在县西十里。北应义城县盈尼山,南应吐岘

吐岘烽燧

编辑

在县南三十一里。东应馀叱洞山,北应绳木山军威县朴达山

馀叱洞山烽燧

编辑

在县南四十二里。东应永川郡城山,西应吐岘

楼亭

编辑

南楼

编辑

在客馆东。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东一里。

驿院

编辑

牛谷驿

编辑

在县南十里。

南院

编辑

在县南二里。

义楼院

编辑

在县南十三里。

李赵院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

薪院

编辑

缶溪县北五里。

钱拘伊院

编辑

缶溪县东十五里。

凡朴院

编辑

缶溪县东十八里。

甲院

编辑

在县南三十里。

新院

编辑

在县南四十四里。

阳也院

编辑

在县南四十里。

佛宇

编辑

麟角寺

编辑

华山洞口。有石壁矗立。俗传昔麒麟挂角于壁,因为名。有闵渍所撰《僧普觉碑铭》。

新增兪好仁诗:老宿曾栖处,烟霞锁石房。溪山真面目,花柳自风光。物外尘埃净,闲中日月长。安排半窗梦,欲觉晓锺忙。

水泰寺

编辑

船岩山

新兴寺

编辑

到凤山

成佛寺

编辑

国通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东五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皮吐部曲

编辑

在县南十一里。

古老谷部曲

编辑

在县东二十里。

尼火村

编辑

在县西十里。

城山城

编辑

土筑。周一千一百十尺。今废。内有二渠。

公山城

编辑

石筑。周三千七十五尺,高十尺。今半颓落。内有二井、三渠。

新增名宦

编辑

本朝金秀文

编辑

人物

编辑

本朝芮承锡

编辑

缶溪县人。登第,官至同知中枢府事。以吏干称于世。

新增洪贵达

编辑

登第,官至参赞。谥文匡。文章雅健,久典文柄。号涵虚亭

洪彦忠

编辑

贵达之子。登第。有诗名,早殁。燕山甲子被谪,自分必死,作挽曰:“大明天下,日先照国。男子姓洪,名。半生迂拙,文字之攻。在世三十有二岁而终。命何云短?意何其长?卜于古县,茂林之乡。青山在上,湾碕在下。千秋万岁,谁过斯野?指点徘徊,其必有怅然者矣。”

新增孝女

编辑

本朝有今

编辑

祖得恶疾,断指和药以进,病愈。今上二十年旌闾。

题咏

编辑

偶成图画沿溪寺

编辑

李奎报诗:胜景无穷饷客多,味如啖蔗渐生嘉。云云,别占风流映柳家。浪急游鱼冲落石,岩空幽鸟戏挼花。个中闻有三山在,谁谓路阻遐?

林亭眺望清

编辑

洪汝方诗:山郡经过少,云云。更无尘事扰,仍有野情生。

轩高山影近

编辑

权轸诗:夏日登临好,官闲院宇清。云云,檐晩凉生。茅屋少人语,树林多鸟声。自惭霜鬓客,役役为虚名。

新增新宁县

编辑

东至永川郡界十里,南至同郡界五里,西至义兴县界十一里,北至同县界十七里。距京都五百二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罗史丁火县景德王改今名,为临皋郡领县。高丽显宗庆州府恭让王置监务。本朝例改县监,移治所于长寿驿燕山三年[3],县吏苦县监严暴,空邑而逃,革属傍邑。九年复旧。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史丁火花山

姓氏

编辑

本县李、朴、丁、史。

梨旨李、尹、安。

山川

编辑

花山

编辑

在县北三里。镇山。

公山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

○正德庚辰,奉安王世子胎。

普贤山

编辑

一云母子山。在县北三十里。青松府界。

西川

编辑

在县西一里。源出公山,合流永川郡北里

玆乙阿川

编辑

在古新宁县。即永川郡北川上流。

馀叱洞岭

编辑

在县西十里。

甲岘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

土产

编辑

蜂蜜、人参、漆、笠草、地黄、麦门冬。

烽燧

编辑

馀叱洞山烽燧

编辑

在县西十里。东应永川郡城山,北应缶溪县吐岘

宫室

编辑

客馆

编辑

徐居正诗:绕砌湾环小小溪,万竿青翠竹枝低。一轩情思清于水,种种幽禽自在啼。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北一里。

驿院

编辑

长寿驿

编辑

在县西五里。察访。本道属驿十四:清通阿火毛良沙里押梁牛谷富平清景仇于华阳义谷仁庇境驿朝驿

○察访一人。

郑梦周诗:白云在青山,游子去乡国。岁暮雪霜寒,胡为远行役?驿亭中夜起,鸡鸣声喔喔。明日赴前程,悠然怀抱恶。故人日已远,回首泪盈掬。

新院

编辑

在县西七里。

阳也院

编辑

在县东十七里。

甲岘院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

佛宇

编辑

富贵寺

编辑

公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西十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黾白县

编辑

新罗次县景德王改今名,后合属于县。

梨旨废县

编辑

在县西二十里。本永州梨旨银所高丽末陞为县,仍属永州。本朝太祖时来属。

崔瀣碑:至元后元年,上护军安子由等朝京师回,以天后命复驸马先,若曰:“永州梨旨银所,古为县,中以邑子违国命,废而藉民,税白金,称银所者久。今其土人那寿也先不花幼宦禁中,积给使劳。以其功,升乡贯,复为县。”于是王教有司行之如中旨。明年,那寿奉使东归,为乡里荣,以故处庳狭,相地徙居州之西,距故所若干步。置县司、长吏咸若初。又五年,也先不花函香继至,谓本县兴复迁徙颠末不可无述,谒嗣王,俾书之碑。予不得以老辞,则为之铭,有以警夫观者焉。

那寿官奉议大夫、甄用太监,也先不花官中议大夫、中瑞司丞,姓皆李氏。本国又封那寿[4]信安君也先不花永利君,以逮三代,俱得追封。其以子贵,当更受天朝封赠,此在所略。

铭曰:若国先君,诞奠东表。随厥山川,相势大小。立县置州,明训以晓。曰毋减增,命或自剿。维县梨旨,隶之州。传昔邑子,有不自修。举县颠覆,带累承羞。废为银户,世载悠悠。不有挺然,昭雪者孰?狐正首丘,斯义允笃。后命既优,国恩孔缛。噫嘻我知!理固盈缩。一夫不慧,受屈几人?久而能复,赖此二君。惟人善否,惟革惟因。善观变者,视此刻文。

古新宁

编辑

在今治东二十五里。

新村部曲

编辑

普贤山南。

题咏

编辑

闾阎稀少不宜郡

编辑

柳方善诗:云云,树木郁苍还似村。

溪到楼前却不流

编辑

洪汝方诗:云云,盘旋停澈为谁留?渠心自是盈科进,似笑名途汲汲愁。

溪涵月色净尘心

编辑

尹子濙诗:薄莫寒蝉咽远林,坐来风致足开襟。周原敢续皇华什?单父犹夸宓贱琴。竹引秋声清客梦,云云。乡关到处饶佳趣,笑杀庄生起越吟。

灵山县

编辑

东至密阳府界四十里,南至漆原县界二十三里,西至昌宁县界十五里,北至密阳府界十一里。距京都七百七十八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罗西火县景德王尚药,为密城郡领县。高丽改今名仍属,元宗置监务。本朝例改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西火尚药鹫山鹫城

姓氏

编辑

本县辛、文、全一作“金”、曺、蔡。

桂城徐、陈、石、田、申。

风俗

编辑

民物朱陈

编辑

高丽辛裔诗:灵鹫山高绝点尘,一区民物即朱陈。

种桑栽竹

编辑

南在诗。

十室弦诵

编辑

李之刚诗:不图十室闻弦诵,须信朝家正右文。

形胜

编辑

鹫岭镇村

编辑

李伯瞻诗:鹫岭峨峨镇四村,英才武略几家门?

山川

编辑

灵鹫山

编辑

在县东北七里。镇山。西域僧指空到此云:“山与天竺灵鹫同其形。”故名。

太子山

编辑

在县北一里。

○有新罗太子墓,因以为名。

道草山

编辑

在县西二十二里。

件岘

编辑

在县东二十二里。

尼勿岘

编辑

在县东十二里。

石泉山

编辑

在县南十五里。

屏风岩

编辑

在县南一里。

穿渊

编辑

在县东二里。俗传沈碓杵,则由地下达于法师池。今变为川。

岐音江

编辑

在县西二十八里。昌宁县甘勿仓津下流,与宜宁县鼎岩津合处。古称伽倻津

买浦津

编辑

在县南二十三里。一名蔑浦,即漆原县于叱浦下流。

同步浦

编辑

在县西二十里。

温泉

编辑

在县东南十七里。今废。

桂城川

编辑

桂城县。出昌宁县火王山,南流入买浦

法师池

编辑

在县南十八里。天旱沈虎头,即雨。

长者泽

编辑

在县西十里。

鹊泽

编辑

在县西十一里。

土产

编辑

竹、竹箭屏风岩、鲫鱼、鲤鱼、茯苓、梅实、蜂蜜、柹、石榴。

新增甘草有田

烽燧

编辑

馀通山烽燧

编辑

桂城县。距县西十四里。南应烽山,北应昌宁县合山

烽山烽燧

编辑

在县西五里。南应漆原县安谷山,北应馀通山

新增亭榭

编辑

双树亭

编辑

在客馆南。

洪义达《回文》诗:清阴绿树拥西东,面面围山千叠重。晴日晩霞残绕[5],暮天春雨细随风。青连白色梅交竹,翠接红光花对松。莺是歌儿燕是舞,胜景绝奇雄。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北一里。

驿院

编辑

一门驿

编辑

在县西五里。

温井驿

编辑

在县东二十里。

普济院

编辑

在县南一里。

要光院

编辑

买浦东岸。

汲救院

编辑

桂城县

佛宇

编辑

宝林寺

编辑

灵鹫山。寺有般若楼高丽金伦合浦万户时,为西域僧指空建此楼,三日而毕。登之,说《般若经》,因名焉。

竹林寺、高峯寺、西林寺、寂照寺、法华寺

编辑

俱在灵鹫山。绝壁上仅通石径,人攀缘而上下。

一味寺

编辑

火王山

石泉寺

编辑

石泉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灵鹫山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岐音江龙坛

编辑

祀典称伽倻津溟所,春秋本邑致祭。

古迹

编辑

桂城废县

编辑

在县北十五里。高丽显宗时属密城郡,恭愍王时来属,恭让王还属密城。本朝太祖三年复来属。

马川部曲

编辑

在县东南三十里。

王岐音部曲

编辑

在桂城县西十里。

吉谷部曲

编辑

今称箕谷。在县东南二十里。

李詹《箕谷谿堂记》:鹫城之东有谷,呀然三面高,其南稍下,类箕之状,故名之曰箕谷。吾东方本箕子所封之域,且之分野也。谷之为箕,始虽状类而名,考其名之之义,不为无据矣。夫箕,所以簸扬[6]之具,故有内君子、外小人之义,泰卦之象也。贤者然后可得居是谷,不肖者盖难以容其身矣。

君子人李府监于玆老焉。岁戊戌,作堂于居第东,凿池观鱼,引溪养鸭。树竹千梃,以代笙篁;植松百本,以励节操。此皆谿堂之所玩,君子之所乐也。及其登丘以望,则鹫峯却立者,非箕之踵欤?洛水前横者,非之舌欤?其他残山、断港之类外杵、糠星者,亦多矣。天有箕星,地有箕谷,光岳之气,相感毓德,以遗其溪堂主人乎!不然,焉得致李府监之寿且康,其嗣之硕且蕃哉?

余往省焉,公待之溪堂之[7],飮之酒,而请记其堂曰:“吾堂成,及今十有五年矣。文墨之士,子来为始,其为我记之。”余既峻辞以辞,后数日,又以书来,其勉之之意益笃。玆不获辞焉。

乌加伊乡

编辑

买浦东。去县二十里。

退谷所

编辑

在县东十里。

水多伊所

编辑

在县东三十里。

人物

编辑

高丽辛蒇

编辑

登第,官至判密直事。文成公安裕之门人。裕之从祀文庙也,有驳议者,蒇时为摠郞,力请之。

辛裔

编辑

早登科第。入元朝,中制科,为南台御史。仕高丽,位至政堂文学。

本朝辛克礼

编辑

太宗朝佐命、定社功臣,封鹫山君

辛有定

编辑

以将才显。官至平安道都安抚使。谥武节

辛引孙

编辑

有定之子。登第,官至刑曹判书。谥恭肃

辛硕祖

编辑

引孙之子。擢高第,以文艺显,官至开城留守。谥文僖

新增辛铸

编辑

登武科,官至参判。

寓居

编辑

本朝李詹

编辑

宅在县西马古里。手种双梅于堂际,自号其斋,其梅至今犹存。

孝子

编辑

本朝朴延守

编辑

延守年十四岁,永乐甲辰,随其父归山谷,伐木为田,其父为虎所揽。延守以左手执父足,右手挥镰劫虎,追曳数百步许,得父尸而还。景泰乙亥,旌表门闾。

安堵

编辑

官至右献纳。遭母丧,独守庐侧,泣血三年。永乐乙酉旌闾。

朴椅

编辑

母得恶疾,椅割股肉,和羹以进,疾遂痊。成宗朝,事闻旌闾。

烈女

编辑

高丽辛氏

编辑

郞将辛斯蒇女也。洪武壬戌六月,贼五十馀骑寇灵山斯蒇挈家避乱,欲济蔑浦,贼追之甚急。斯蒇一家已在船矣,二子推挽之,会夏潦方盛,水𫘝缆绝,船忽著岸。贼追及,射斯蒇殪之,执欲与俱去。不肯,贼露刃[8]之,大骂曰:“贼奴!汝杀则杀。汝既杀我父,不共戴天之仇也。宁死不汝从!”遂扼贼吭,蹴而倒之,贼怒害之,年二十矣。体覆使具[9]牒史官,且闻于朝,立石纪事,旌闾。

辛氏

编辑

郞将金遇贤妻也。洪武己未,贼突至,遇贤以起军将,亡命不出。监军问诸辛氏,答云:“若褒赏之事,则当告夫所在。今欲加罪而问之,岂忍实告,使良人就死地乎?”痛加杖讯,终不言,遂死。永乐乙未旌闾。

题咏

编辑

泉甘木老好山村

编辑

李原诗:云云,白日官闲半掩门。时致丰平曾偃武,农家子弟亦能文。

竹篱茅屋掩荆门

编辑

崔宗理诗:山拥溪回作一村,云云。

路转溪回似鹿门

编辑

崔修诗:春云为雨过前村,云云。他日鹫峯当卜筑,何人拟作《北山文》?

昌宁县

编辑

东至密阳府界二十七里,南至灵山县界十里,西至草溪郡界四十一里,北至玄风县界二十九里。距京都七百五十四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罗比自火郡一云比斯伐真兴王十六年置下州,二十一年罢。景德王火王郡高丽太祖改今名,显宗密城郡明宗置监务。本朝例改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比自火比斯伐火王下州昌山昌城夏城夏山

姓氏

编辑

本县张、成、郑、曺、韩、表、河。

一作“卞”、崔并来

山川

编辑

火王山

编辑

在县东四里。镇山。

文房山

编辑

在县西北三十里。

孝子庵山

编辑

在县南二十五里。

合山

编辑

在县北二十里。

琵瑟山

编辑

在县北三十里。

楡南山

编辑

在县北十里。

马岘

编辑

在县北三十里。

甘勿仓津

编辑

在县西四十一里。洛东江下流。又见草溪郡

勿瑟川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有二源:一出火王山,一出楡南山。合流入梨旨浦

南川

编辑

在县南二里。源出火王山,入于灵山县买浦津

梨旨浦

编辑

在县西二十五里。源出楡南山,入买浦津

楼仇泽

编辑

在县西二十五里。

盘介泽

编辑

在县南三十里。

新增龙壮泽

编辑

在县西北二十里。周回五里。

土产

编辑

竹箭出火王山、鲫鱼、石榴、五味子、白茯苓、白花蛇、蜂蜜。

新增甘草有田

烽燧

编辑

合山烽燧

编辑

南应灵山县馀通山,北应玄风县所山

楼亭

编辑

不日楼

编辑

在客馆西。

李之刚诗:楼上风微日正长,蔷薇花谢树阴凉。怪来爽气清人骨,新竹千竿已过墙。

澄源堂

编辑

在客馆东。

新增秋月轩

编辑

即客馆西轩。县监朴汉柱构。轩北凿池种莲,累石为岛。

安琛诗:月到中秋色政涵,小池荷净水如蓝。摇波散作东坡百,对影真成李白三。吹面好风来细细,湿衣凉露落毵毵。一轩清致诗难状,题罢茫然意自惭。

洗心亭

编辑

在公衙。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北一里。

驿院

编辑

内野驿

编辑

在县北七里。

西院

编辑

在县西三里。

茶见院

编辑

在县北二十九里。

赤岘院

编辑

在县北二十五里。

京山院

编辑

在县北九里。

仇谷院

编辑

在县西二十五里。

甘勿仓院

编辑

在甘勿仓津东岸。

防文院

编辑

在县南十一里。

佛宇

编辑

观龙寺、紫莲寺、胜地寺

编辑

俱在火王山

莲花寺

编辑

琵瑟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东一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古迹

编辑

城山乡

编辑

在县北二十三里。

火王山古城

编辑

石筑。周五千九百八十三尺。今废。中有泉九、池三。

薪文部曲

编辑

在县南二十里。

玉泉寺

编辑

火王山南。高丽辛旽母,乃此寺婢也。诛,寺废。后改创,未既,以之故,复有论列者,撤去。

名宦

编辑

本朝琴柔

编辑

新增朴汉柱

编辑

人物

编辑

高丽张镒

编辑

高宗朝以乡吏登第,官至佥议参理。性温恭正直,善属文,长于吏才。谥章简

曺匡汉

编辑

忠烈王时人。捷重试魁科,官至政堂文学,封昌城君

曺自奇

编辑

登第,累官至平章事。

曺益清

编辑

忠惠王袭位在郑方吉等交构王父子。时益清忠惠所来,忠肃召谓曰:“王夺吾从臣职,何也?虽潘王暠为王,岂至如此?吾欲如元奏帝,何如?”益清力陈父子相传之法,言甚切至,忠肃纳之。累官至左政丞,封夏城府院君。谥襄平。配享恭愍王庙庭。

曺继芳

编辑

登第,官至直提学。退居于乡,安贫乐道。有诗云:“一面疏篱是我家,春来不隔四山花。粉墙丹柱何能久?坐爱庭中月色多。”

○世间从富不从贫,谁记江村冷瘦人?唯有乾坤无厚薄,寂寥茅屋亦青春。

成汝完

编辑

官至昌宁府院君。谥文靖

本朝成石璘

编辑

汝完之子。恭愍朝登第,选补史馆,累迁至艺文馆大提学、门下赞成事。本朝佐命功臣,封昌宁府院君,官至左政丞。号独谷,谥文景。笔法为一时所重。

成石瑢

编辑

石璘之弟。登第,官至宝文阁大提学。谥文肃

成石因

编辑

石瑢之弟。登第,官至礼曹判书。谥靖平

成揜

编辑

石因之子。官至同知中枢院事。谥恭度

成抑

编辑

之弟。官至判中枢院事。谥僖靖

编辑

石瑢之子。善楷书。登第,官至京畿观察使。

成念祖

编辑

之子。登第,官至知中枢院事。谥恭惠

成奉祖

编辑

念祖之弟。佐理功臣,封昌城府院君。官至右议政。谥襄靖

曺锡文

编辑

登第。世祖朝佐翼功臣。征李施爱,奏凯而还,为敌忾功臣,拜领议政,封昌宁府院君。谥恭间

成任

编辑

念祖之子。为人宽厚博雅,能诗善书。官至议政府左参赞。谥文安

成侃

编辑

之弟。文名重一时。官至集贤殿修撰。仅三十而卒,时人惜之。有《真逸集》。

曺孝门

编辑

锡文从父弟。登第。参佐翼功臣,官至礼曹参判,封昌城君

成健

编辑

之孙。登第,官至刑曹判书。谥文惠

新增成俊

编辑

之孙。登第。燕山朝,官至领议政,竟被杀。谥明肃

成伣

编辑

之弟。登第,累官至礼曹判书,久典文衡。谥文戴。有《虚白堂集》行于世。

成希颜

编辑

愚翁。早登第。慷慨有大节,多鉴识。燕山末,见宗社将颠,与朴元宗柳顺汀决策靖国。官至领议政,封昌山府院君。谥忠定

成聃年

编辑

之孙。登第,官至正郞。性疏直,不事生产。有文名。

成梦井

编辑

聃年之子。擢第,官至吏曹参判。

成云

编辑

之曾孙。登第,官至兵曹判书。

成世贞

编辑

登第,官至开城府留守。

成世纯

编辑

世贞之弟。擢第,官至吏曹参判。

寓居

编辑

本朝张继弛

编辑

登第,官至成均馆司成。理学精博,有操行。

孝子

编辑

本朝朴近仁

编辑

为父母庐墓三年。永乐八年旌门。

=朴胄

编辑

为父母居庐三载。事闻旌闾。官至麟山郡事。

朴云

编辑

年十四,其弟云山年八,其父为虎所揽。云持小斧,与云山追至三十馀步,呼天大哭,虎乃弃之。负尸,云山执斧以随。事闻旌闾。

烈女

编辑

高丽尹氏

编辑

进士梁虎生之妻。年二十三而寡,舅判事成允德欲改嫁,不克夺志。五十一而殁。守节二纪,家门雍睦,国家嘉其节行,立石旌异之。

新增本朝姜氏

编辑

河濩妻。风疾累年,护药甚谨。及殁,哀毁尽礼,丧毕犹不脱衰。事闻旌闾。

附录

编辑
  1. 《拙稿千百ㆍ永州利旨银所陞为县碑》续有“号”字。
  2. 《高丽史ㆍ兪升旦列传》中记载为“初名”。
  3. 《燕山君日记》中记载为二年闰三月二十二日。
  4. 《拙稿千百ㆍ永州利旨银所陞为县碑》续有“号”字。
  5. 《虚白亭集ㆍ回头体》“岫”原作“水”。
  6. 《东文选ㆍ箕谷谿堂记》“簸扬”原作“沙汰簸扬”。
  7. 《东文选ㆍ箕谷谿堂记》“上”原作“溪”。
  8. 《双梅堂箧藏集ㆍ补逸》“拟”原作“胁”。
  9. 《双梅堂箧藏集ㆍ补逸》“遂”原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