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晴川后蟹录
卷一
卷二 

影印本:

晴川后蟹录卷之一

          仁和孙之𫘧一字晴川

事典 编辑

若士 编辑

《神仙传》若士者,古之仙人也,莫知其姓名。燕人卢敖者,以秦时游乎北海,经乎大阴,入乎玄阙,至于蒙谷之山,而见若士焉。其为人也,深目而玄准,鸢肩而修颈,丰上而杀下,欣欣然方迎风而舞。顾见卢敖,因遁逃乎碑下,卢仍而视之,方踡龟壳而食蟹蛤。卢敖乃与之语曰:唯以敖焉,背群离党,穷观六合之外,幼而好游,长生而不渝,周行四极,惟此极之未窥,今观夫子于此,殆可与敖为友乎。若士淡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不宜远而至此,此犹光乎日月,而载乎列星,比夫不名之地犹窔奥也。昔我南游乎𣶈濔之野,北息乎沉嘿之乡,西穷𥥆冥之室,东贯鸿洞之光,其下无地,其上无天,视焉无见,听焉无闻。其外尤有沃沃之氾,其行一举而千万馀里,吾尤未之能究也,今子游始至于此,乃语穷观,岂不陋哉。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陔之上,不可以久驻住。乃举臂竦身,遂入云中。卢敖仰而视之,不见乃止,恍惚若有所丧者也。敖曰:吾比夫子也,尤黄鹄之与壤虫也,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之远,不亦悲哉。

鹿宜孙 编辑

《云仙杂记》鹿宜孙食蛑蝤,炙于寿阳碗内,顿进数器。

解壳 编辑

《埤雅广要》蟹解壳,故曰蟹。蟹𧑃曰寅。

输芒 编辑

王梅溪〈会稽风俗赋〉输芒之蟹,孕珠之蠃,文身合氏之子,蛤有文,故谓之文蛤。元微之诗:乡味尤珍蛤。合氏子,见东坡〈江瑶柱传〉。跛足从事之徒,街填巷委,与土㒰多。

纬萧 编辑

《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东坡诗:夜光明月空自投,一锻何劳纬萧手。

郭索 编辑

《太玄》蟹之郭索,心不一也。

耎蟹 编辑

蟹蜕必以秋,其匡初蜕,柔弱如绵絮,通体脂凝,红黄杂糅结为石榴子粒,四角充满,手触不濡,是名耎蟹。然每年四月八日潮不大长,是日耎蟹尤多,故谚有云:四月八日耎蟹争出。则蟹亦以忧而蜕矣。

石蟹 编辑

  《一统志》临川水在崖州东一百三十里,唐以水名县,中产石蟹,渔人采之,初颇软,出水坚硬如石。

  刘基〈活水源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鰿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

  《西溪丛话》南恩州海边有石山觜,蟹过之则化为石。又,石蟹生于崖之榆林港内半里许,土极细腻,最寒,蟹入则不能运动,片时则成石矣,人获之则曰石蟹,相传置之几案,能明目。在海南。

  《桂海虞衡》石蟹,生海南,形真是蟹,云是海沬所化,理不可诘。又有石虾,亦其类。

  《末斋杂言》肇庆濒海处有石蛇、石蟹之属,首、足、尾、甲皆具。

  贾似道《悦生随抄》云:蛇、蟹、蚕皆成石,万物变化不可以一㮣断。

白蟹 编辑

都昌柴棚镇有古松一株,明太祖征陈友谅时,驻跸其下。万历甲申,知县王廷策即地建亭,掘得白蟹一枚,畜之江。又建前亭,竖梁,有赤鲤从空飞下。

鲎蟹 编辑

  《广东新语》鲎,大者尺馀,如覆箕,其甲莹滑而青绿,眼在背,口藏在腹。其头蜣螂而足蟹,足蟹而多其四,尾三棱,长一二尺,其血碧。其子如粒珠,出而为鲎者仅二,馀多为蟹、为𧉞虾、麻虾及诸鱼族。盖淡水之鱼,多生于鱼;咸水之鱼,多生于鲎,鲎乃诸鱼虾之母也。鲎者,候也,善候风,诸水族亦候之而出,故曰鲎。性喜群游,雌常负雄于背。背有骨如扇,作两截,常张以为帆,乘风而行,雌雄相积,虽遇惊涛不解,名曰鲎帆。渔者每望其帆取之,持其雄则雌者不去,如持其雌则雄去矣,然失雄亦不能独活,故曰鲎媚。取之又多以夜,凡海中夜行,举棹拨浪,则火花喷射。鲎蟹之属,缘行沙潬,亦一一有火花。水咸成火,渔者每拾一火,则得一鲎蟹之属。盖海族多生于咸,咸,火之渣滓也。海族得水之清虚者十之三四,得火之渣滓者十之五六。介之类为离,离为火,鲎蟹者,火之渣滓所生者也。水之清虚所生者知雷,火之渣滓所生者知风,豚鱼与风相孚,鲎亦然。

  鲎,雌大而雄小。谚曰:香山鲎,雌长雄幼。雌稍大,常负其雄,得其双者乃可食。单者及身小名鬼鲎者,与尾有锯刺者,不可食。渔者杀而卖之,中有清水二升许,不肯弃,云以其水同煮,味乃美。非水也,血也,以色碧,故不知其为血也。

  水者火之本,水润下作咸,则火炎上作苦,海族生于润下,即其生于炎上者也。凡鲎蟹之属,置阴处皆有火光,鳇鱼亦有火。元微之送客游岭南诗:曙朝霞睒睒,海夜火燐燐。火燐燐,谓鲎蟹之属也。

琐𤥐 编辑

琐𤥐,状似珠蜯,㱿青黑色,长寸许,大者二三寸,生白沙中,不污泥淖。有两肉柱能长短,又有数白蟹子在腹中,状如榆荚,合体共生。然璅𤥐清洁不食,但寄其腹于蟹,蟹为璅𤥐而食,食在蟹而饱在璅𤥐,故一名共命蠃,又曰月蛄。每冬大雪则肥,莹滑如玉,味甘以柔,盖海错之至珍者。谚曰:霜蟹雪蠃,味不在多。凡蠃皆以雪肥,蟹则以霜。翁山诗云:霜肥蠃有柱,月满蟹多黄。有红蠃,腹中亦有小蟹,渔者率钓取之。又有海镜,有红蟹子为取食,一名石镜,其腹中小蟹曰蚌孥,任昉谓之箸。

寄居蟹 编辑

  居蚌腹者曰蛎奴,一名寄居蟹。

  《闽部疏》莆中寄生最奇,海上枯嬴壳存者,寄生其中,载之而行,形味似虾,细视之有四足两螯,又似蟹类。

  《广东新语》有寄生蠃,生咸水者,离水一日即死,生淡水者可久畜。壳五色如钿,或纯赤如丹砂。其虫如蟹有𨅚足,腹则蠃也。以佳壳或以金银为壳,稍炙其尾,即出投佳壳中,海人名为借屋,以之行酒,行至某客前而驻则饮,故俗以为珍。有蝓螯者,二螯四足似彭螖,其尻柔脆蜿屈,则蠃每窃枯蠃以居,出则负壳,退则以螯足捍户,稍长更择巨壳迁焉,与寄生虫异名。多足蠃,亦曰窃蠌。《越记》负屋之螯,饲以云母,能产白珠。《梅华国志》:屋蠌千岁,出海为螯龙。盖此物也。

蟹利 编辑

沈括〈崇德县儒学记〉吴越多山,而湖泽渐其下,其枝者崖渚之间,不辨牛马。崇德居山泽之介,孔道四出。战国之时,阖闾、勾践尝大战于㰎李、御儿之间,裂其地而守之,至今墟垄纲络,稻蟹之利转徙数州。

蟹食 编辑

秋深盛寒,蟹食白蚬子而肥。

蟹子 编辑

  《蠡海集》虾与蟹坚在外,离象也,熟而色归赤,离中含阴,阴中不生,故虾蟹之子皆在腹外。

  佛书言:蟹散子后即自枯死。

蟹母 编辑

鲎,雌者子满腹中,殆无空隙。炎海之蟹不孕,子皆鲎子所化,九为蟹,十一为鲎也。鲎者蟹之母,然独炎海之蟹母之,他处无鲎,蟹之所生又异矣。

蟹山 编辑

蟹山,在海宁县治东六十三里,高五丈,周回半里。

蟹泉 编辑

  《墨客挥犀》蒲阳壶公山有蟹泉,在嵌嵓之侧一丈,大可容臂,其源常竭,求涓滴不可得。州县遇旱暵,即遣吏斋沐,置净器于前以茅接之,泉乃徐徐引出,满器而止。有一蟹大如钱,色红可爱,缘茅入器中,戏泳俄顷乃去。若遇蟹出,雨必霑足。此亦应天鳗井之类也。

  《方舆胜览》象耳山在彭山县。有杨祐甫〈十事记〉一曰象耳山。二曰彭祖宅,三曰大悲道场。四曰宝现磨鍼二溪。五曰太白书室,有石刻,太白留题云: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六曰师悟志栖二大士会昌寺。七曰薛范二诗。八曰龙池蟹泉。九曰千岁松柏。十曰石恪画䕶身法。

徐熙画 编辑

米襄阳《志林》雒阳张状元师德家多名画,周文矩士女、徐熙鳊鱼蟹,皆有丁晋公亲题印。

蝤蛑州 编辑

薛方山《通志》蝤蛑生海边泥穴中,舒懒堂述里谚云:八月蝤蛑健如虎。前贤多呼四明曰蝤蛑州。

贞女化雾 编辑

《元池说林》金陵极多蟹,古传有巨蟹,背圆五尺,足长倍之,深夜每出啮人。其地有贞女,三十不嫁,夜被盗,逃出,遇巨蟹横道,忽化作美男子,诱之。贞女怒曰:汝何等精怪,乃敢辱我,我当化毒雾以杀汝。遂自触石而死。明日大雾中,人见巨蟹死于道上,于是行人无复虑矣。至今大雾中蟹多僵者,故云落蟹怕雾。

蟹棬鬼像 编辑

《夷坚志》吴兴郑伯膺监楚州盐场曹局,与海绝近,常睹龙挂,或为黄金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黑,蜿蜒夭矫,随云升降,但不睹其头角。土人云最畏龙窝,每出则必有涨潦,大为盐卤之害。一旦,忽见之,乃平地窦出一窟,傍穿深窍,盖龙出入之处也。场众往视,无复踪迹,满穴皆龟鳖螺蚌。或于蚌内作观音像,姿相端严,珠琲缨络,杨枝净瓶,无不备具。又于蟹棬内一鬼,毛发森立,怪恶可怖。如是者非一。郑取数物藏贮之,今为浮梁令,间以示客。

煮茶 编辑

惠洪烹茶诗:山童解烹蟹眼汤,先生自试鹰爪芽。今人以蟹吐沫声谓之煮茶。谚云:蟹呜嘉客至。

佐酒 编辑

郑东白〈游赤松山记〉己酉九月九日游赤松山,山涧底皆错落大石可移,其水清冽,因命从者下水堤石作洄湍屈曲势。择平者杂布为坐,诸客各据一石,令小僮取盘盏酌酒置上游,溯流而下,稍泊其坐者饮之,从者旋进,肴核各错布诸石上。水中有小蟹如大钱者,间横行盘盏间,命童拾之,烹以佐酒,亦一异品云。

草名 编辑

有蟹眼、蟹壳。

虫名 编辑

《拾遗记》石蟹,其形如蚱蜢而小,身长两股如蟹,在草头飞,螽之类也,而与蚯蚓交。

南食 编辑

王十朋〈和南食〉诗:翻笑鱼蟹虾,晨夜何营营。

东首 编辑

蟹,海族,行必东首。

蟹奴 编辑

宋状元乐雷发诗:鱼婢蟹奴供俎豆,马人龙户杂耕桑。

蟹杯 编辑

顾太初《说略》蟹杯,以金银为之,饮不得其法,则双螯钳其唇,必尽乃脱,其制甚巧。戴石屏诗:落木三秋晚,黄花九日催,何当陪胜践,共把蟹螯杯。

方言 编辑

《鸡林类事》方言:鳖曰围,蟹曰慨,鱼曰水脱。

寄语 编辑

《寄语略》鱼曰游河,蟹曰指泥,虱曰未谏,水鼠曰服助来。寄即译也,西北曰译,东南曰寄。

关公蟹 编辑

《闽小记》通州如皋有虎蟳,俗呼为关公蟹。

烈士檛 编辑

东坡诗:红螯烈士檛。

诸市 编辑

《武林旧事》蟹行,新门外南上门。鲜鱼行,候潮门外。

酒楼 编辑

每楼有卖玉面狸、鹿肉、糟决明、糟蟹、糟羊蹄、酒蛤蜊、柔鱼、虾茸、𩻣干者,谓之家风。又有卖酒浸江瑶、章举蛎肉、龟脚、锁管、蜜丁、脆螺、鲎酱、法虾、子鱼、䱥鱼诸海味者,谓之醒酒口味。

市食 编辑

市食:炒螃蟹,姜虾米。蒸作从食:蟹黄,鹅项,子母龟,鸡头篮儿。

小经纪 编辑

虼蚪儿,小螃蟹,虫蚁食,鱼儿活,名什甚多,不可悉数。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皆他处所无者。

发棺 编辑

  《广五行记》宋元嘉中,章安县人尝屠虎。至海口,见一蟹,匡大如笠,脚长三尺,取食甚美。其夜,梦一少妪语云:汝啖我肉,我食汝心。明日,其人为虎所伤。

  《述异记》出海口北行六十里,誊玙之南溪,有溪水清彻照底,有蟹焉,筐大如笠,脚长三尺。宋元嘉中,章安县民屠虎,取此蟹食之,肥美过常。其夜梦一少妪语之 曰:汝啖我,知汝寻被啖不。屠⺠明日出行,为虎所食,馀家人殡瘗之,虎又发棺啖之,肌体无遗。此水今犹有大蟹,莫敢复犯。

鸣冤 编辑

《湖壖杂记》藩司治前有百狮池,甚深广。顺治八年季冬,群儿绕栏嬉戏,忽见赤蟹浮于池上,共讶严寒焉得有此,遂钩取之。有囊吞钩而起,举之甚重,视之,一肢解人也。急报藩伯,藩伯陈姓,曰:蟹具八足,此间岂有行八之人,与名八之地乎。一卒曰:去司不远,八足子巷中有丁八。藩伯曰:速捕之。至则遁矣。廉得巷中有皮匠妇,与丁八有私,而匠复数日不见,邻人疑而举之。捕匠妇,一讯而伏,诚与丁八成谋,以皮刀磔匠而沉之池,将偕奔而未迨也。狱成,究不得八。藩伯旋开府粤西,偶至一山寺,寺僧具迎。随开府者一童子,忽报一僧曰:杀人丁八在是矣。僧失色。开府曰:若安识之。童子曰:予邻也,虽变服而貌不可变。童子盖浙人,而挈之以适粤者也。既得八,械送之浙,同伏法。

脂同切玉 编辑

《北墅抱瓮录》分湖稻蟹极肥,脂同切玉,捣姜荐之,以佐村酿,谁谓荒寒寂寞之滨,遂无佳味哉。

膏色湛金 编辑

刘屏山诗:光螺晕紫斑,蠞膏湛金色,蟹[弓喿]辄横鹜,鳖缩常畏出。

江南蟹雄 编辑

《癸辛杂志》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捕蟹者未闻血指也。

龙井小蟹 编辑

《武林旧事》吴赤乌中,葛稚川尝炼丹于此。在𬕜篁岭上,岩壑林樾幽古,石窦一泓,清澈翠寒,甘美可爱,虽久旱不涸。石上流水处,其色如丹,游者视久,水辄溢,人去即减,其深不可测,相传与江海通,有龙居之,每祷雨必应,或见小蟹、斑鱼、蜥蜴之类。井傍有惠济龙王祠。

金相玉质 编辑

黄鲁直诗: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

解甲流膏 编辑

罗邺诗:黄金解甲肌肤实,白玉流膏骨髓香。

灌菊 编辑

《群芳谱》以死蟹酿水,浇菊花则莠虫不生。

具馔 编辑

《清异录》二三友来访,买得虾蟹具馔。

寺壁画蟹 编辑

风李秀者,不知何许人,佯狂奇谲,人因呼云:洪武未秀,已老托迹燕府。尝至后宰门侧一寺,寺壁新垩,洁甚,僧将募工图之。秀曰:我为汝画。顾檐下一筐中有瓠项甚多,秀一一取之,醮墨印壁上。僧恚詈,秀曰:无庸怒。因取笔写其下,成沙滩之状,瓠迹傍一一加以螯足,悉成蟹,俯仰倾侧,态状各异,望之蠕动如生焉。后展京城折寺,敕勿毁此壁,辇致门外某寺。

钓蟹得元 编辑

《祝子志怪录》吴县贺解元恩戊子岁,与二士同舟赴试,途次见钓者,贺谓二士曰:吾三人借钓竿各卜之,钓得蟹者为解元,鱼虾杂物者与中列,空饵者下第。二土先之,一得鱼,一无获,贺一钓而得两蟹,后果如卜,二士忘为谁。

煮彭蝇𧑅 编辑

东坡读孟郊诗: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彭𧑅,竟日嚼空螯。

换青钱 编辑

明王叔承南京游记云:燕子矶岩之下多渔人设罾,或依沙洲石濑为舍,或浮舍水上,或隐其身山罅,或就崖树下悬居,或将鱼蟹向客卖换青钱,或就垆换酒竟去,悠悠天地,此何人哉。

杀生 编辑

东坡云:余少不喜杀生,时未断也。近年始能不杀猪羊,然性嗜蟹蛤,故不免杀。自去年得罪下狱,始意不免,既而得脱,遂自此不复杀一物。有饷蟹蛤者,放之江中,虽无活理,庶几万一便不活愈于煎烹也。非有所觊,但已亲经患难,不异鸡鸭之在庖厨,不复以口腹之故,使有生之类受无量怖苦尔,恨未能忘味,食自死物也。

海错 编辑

王世懋《闽部疏》陶方伯尝言闽中海错定虚得名耳。余怪问何以。曰:蚶不四明,蛤不杨州,蟹不三吴。余大以为然,蚶大而不种,故不佳;蛤乃车螯,非蛤蜊也;蟹之别种曰蛑蝤,吾地名黄甲,此名海蟳,特多此种,而蟹乃异状不中食,此又是一种,非真蟹也。独兴化数里河中有蟹,形味俱似吴中,而土人不之重,岂日厌海错,不能别味耶。

生日斫蟹 编辑

王梅溪〈生日示闻诗闻礼〉诗云:身虽五马已二毛,烹羊击鲜斫蟹螯。

樽前风味 编辑

文徵明诗云:池上秋容霜点叶,樽前风味蟹流膏。

羹蟹 编辑

《关尹子》庖人羹蟹,遗一足几上,蟹已羹而遗足尚动,是生死者一气聚散尔,不生不死而人横计曰生死。

蟹潜 编辑

韩持国诗:蟹潜石穴幽,鱼沫柳根暗。

地形 编辑

地理书有螃蟹夜游、螃蟹盘湖、螃蟹出泥等名。又双爪太阴名曰蟹钳金侧𦙞太阴形如螃蟹横行裹头太阴号为横蟹。又蟹足曜星极贵而难合格。又生气吐出谓之蟹眼螃蟹之形宜迁眼上有游鱼作案故曰金蟹捕鱼。又禄存星如值螃蟹形谓之禄存带杀。

贝类 编辑

《广东新语》徐闻之西,每天霁,海水清澈见底,浑然砥平,皆石也。石上多有石栏杆、海菜、铁树、云根、石菌、灵栭、上芝等物。沙中复有蠃、𧊥、蜃、蜊、蚝、蚶、蝤蛑之属。凡古之威斗、大锺、刑鼎、琼弁、敦牟、卮匝,以及罂、缶、甗、釜、豆、区、棬、笞之状,无不备具。磨荡既久,肌理滑莹,皆作五色光怪。有客尝摭拾之,凡得贝类三百馀,蠃类五百馀,蛤类二百馀,石类一百馀,树类五十馀。其最精丽纤巧,如相思子、甲香、指甲蠃、石蠃、石蟹、石燕、𤥭𤦲、玳瑁等有六十馀种,一一不同,是皆所谓贝也。

蟹螯 编辑

  柳子厚〈游南亭〉诗:留连俯𣠄槛,注我壶中醪,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明蒋之翘注:螯,大蟹也。

  《芥隐笔记》宋景文诗:蟹美持螯日,鱼香抑鲊天。用杨渊五湖赋:连[𦈢亢]抑鲊。

  醉铭:茂世紫螯,张翰青莼,全不知味,何由辨珍。

蟹蝑 编辑

张孟阳诗: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蝑。

焚蟹 编辑

《佣吹录》焚蟹黄而致⿏,囊萤火而聚鱼。《青溪暇笔》蟹烟集鼠,人肌粉犀。

冝蟹 编辑

《路史》五胜相感篇:皂荚冝蟹,黍以蟹散。

母蟹 编辑

唐庚诗:须信子鱼藏妙理,坐令母蟹愧凡才。

雨蟹 编辑

《路史》天雨鰕、蛤、蠃、蟹、蠪 科斗蟆属、鳖。古云:雨鳖兵丧。

蟹类 编辑

  《正字通》蟹类甚众,其名亦殊。大而有虎豹文者曰虎蟳。行泥涂中者曰滩涂。似彭蜞可食,壳薄而小者曰螠。搏土作丸,满百丸而潮至者曰数丸。出于海者名蠞。阔壳而多黄者名蠘,其螯最锐,断物如芟刈焉。

  《岭表录异》红蟹,壳殷红色,巨者可装为酒杯。虎蟹,壳上有虎斑,可装为酒器。皆产琼崖海边, 虽非珍奇,亦不易采得也。

  水蟹,敖壳内皆咸水,自有味,广人取之,淡煮,吸其咸汁下酒。 黄膏蟹,壳内有膏如黄酥,加以五味,和壳煿之,食亦有味。赤蟹,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黄,肉白和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曲为蟹䭞,珍美可尚。

蟹辩 编辑

《西溪丛语》蔡谟初渡江,见蟛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诣谢尚而说之。尚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勤学死。据《荀子》劝学篇云:蟹六跪而二螯。注云:跪,足也。引说文云:蟹,六足二螯首也。今考《神农本草》,蟹八足二螯,其类甚多。六足者名[立危]音跪。四足者名北,皆有大毒,不可食。《尔雅》云:螖蠌曰螖,即彭螖也。似蟹而小。螖,王穴切。谢尚云“读《尔雅》不熟”,必《尔雅》说蟹。今本止有彭螖一事,而他更无,恐《尔雅》脱文也。“勤学”当作“劝学”,恐《晋书》本误以“劝”为“勤”也。《建康实录》所引不误。今许叔重说文云:蟹有二螯八足,旁行。杨倞引云“六足”,亦误,又衍一“首”字,亦误。《韩非子》云:蟹,螯首如钺。即当有“首”字。文字脱落,疑误学者,可为叹息。

蟹略 编辑

《蟹略》四卷,高似孙续古撰。

蟹评 编辑

晴川子曰:蟹之为物也,外刚壳脆,其钻穴如穿窬然,夫子所谓色厉内荏,譬之小人者与。

飞头老子 编辑

《酉阳杂俎》岭南溪洞中有飞头老子,头将飞一日前,颈有痕匝,项如红缕,妻子遂看守之。其人及夜状如病,头忽生翼,脱身而去,乃于岸泥寻蟹蚓之类食,将晓飞还,如梦觉,其腹实矣。

贵州变婆 编辑

《剩录》贵州平越山寨苗妇,年可六十馀。万历丙戌秋日入山,迷不能归,接食水中螃蟹充饥,不觉遍体生毛,变形如野人,与虎交合,夜则引虎至民舍,为虎启门,攫食人畜。或时化为美妇,不知者近之,辄为所抱持,以爪被胸饮血,人呼为“变婆”。

冶鸟 编辑

《博物志》越地深山有鸟,如鸠,青色,名曰冶鸟。白日见其形,鸟也。夜听其鸣,人也。时观乐便作人悲喜,形长三尺,涧中取石蟹就人火间炙之,不可犯也。越人谓此鸟为越祝之祖。

山都 编辑

邓德明《南康记》云:山都,形如昆仑奴,身生毛,见人辄闭目张口如笑,好在深涧中翻石觅蟹啖之。

山㺑 编辑

《眉公书蕉》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馀,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喜依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篮以食蟹。名曰山㺑,其音自叫。人常以竹箸火中烞熚,而山㺑皆惊。犯之令人寒热。

大蟹 编辑

《吕氏春秋》非滨之东,夷秽之乡,大解、陵鱼。

珠蟹 编辑

蒋德璟《珠经》玑珠人形者曰珠佛。齐永明中,越州献白珠像,是也。长三寸。物形者曰珠鱼如鱼,珠螺如螺,珠蟹如蟹。

蛤蟹 编辑

狄遵度〈杜甫赞〉云:诗派之别,源远乎哉,波流沄沄,乃自我回,蹲昆仑巅,足乱四溟,𫌨缕蛤蟹,拘致鲲鲸,婉蜒委琐,巨细杂并。

螺蟹 编辑

崔伯易高邮西北甓社湖《珠赋》云:鱼则鰋、鲤、鳊、鳜、鯩、鲢、鲿、鯋。虫螺蟹若虾蛤。

巨螯容与 编辑

周邦彦〈汴都赋〉其鱼则有鳣、鲤、鯋𬶍、𩶽、鮅、鰋、鮧、鲂、鳟、鳛、鰝、鳜鯞、王鲔、科斗、魁陆、蛙、鼍、鳖、蜃、含螀、巨螯、容与相羊,荫藻衣蒲。

虾蟹奔忙 编辑

东坡〈画鱼歌〉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

青州蟹黄 编辑

《酉阳杂俎》梁刘孝仪食鲭鲊,曰:五侯九伯,今尽征之。魏使崔劼、李骞在坐,劼曰:中丞之任,未应已得分陕。骞曰:若然,中丞四履,当至穆陵。孝仪曰:邺中鹿尾,乃酒肴之最。劼曰:生鱼、熊掌,孟子所称;鸡跖、猩唇,吕氏所尚。鹿尾乃有奇味,竟不载书籍,每用为恨。孝仪曰:实自如此,或是古今好尚不同。梁贺季曰:青州蟹黄,乃为郑氏所记,此物不书,未解所以。骞曰:郑亦称益州鹿𣨙,但未是尾耳。

镜溪虾蟹 编辑

白玉蟾〈镜溪序〉若虾若蟹,总受罗笼,是鱼是龙,更无回避。

写经 编辑

《冥报记》唐龙朔元年,洛州景福寺比丘尼修行,房中有侍童伍五娘,死后,修行为五娘立灵座。经月馀日,其姊及弟,于夜中,忽闻灵座上呻吟。其弟初甚恐惧,后乃问之,答曰:我生时于寺中食肉,坐此大苦痛,我体上有疮,恐污床席,汝可多将灰置床上也。弟依其言置灰,后看床上,大有脓血。又语弟曰:姊患不能䙜衣,汝太蓝缕,宜将布来,我为汝作袗及袜。弟置布于灵床上,经宿即成。又语其姊曰:儿小时染患,遂杀一螃蟹,取汁涂疮得差,今入刀林地狱,肉中⾒有折刀七枚,愿姊慈愍,为作功德救助之,姊煎迫卒难济办,但随身衣服,无益死者,今并未坏,请以用之。姊未报间,乃曰:儿自取去。良久,又曰:衣服取来,⾒在床上。其姊试往观之,乃所敛之服也,遂送净土寺宝献师处,凭写《金刚般若经》,每写一卷了,即报云:已出一刀。凡写七卷了,乃云:七刀并得出讫,今蒙福业助,即往托生。与姊及弟哭别而去。录此条开后世写经公案,但既托生后,再食螃蟹奈何。

发愿 编辑

昔人有过嗜蟹者,以寒致疾,其友戒之。遂发愿云:愿我来世,蟹亦不生,我亦不食。

蟹夫 编辑

《朝野佥载》唐姜师度好奇诡,为沧州刺史兼按察,造枪车运粮,开河筑堰,州县鼎沸。于鲁城界内,种稻置屯,穗蟹食尽,又差夫打蟹。告之歌曰:鲁地一种稻,一槩被水沫,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

蟹行 编辑

蛇行,史形容苏秦兄妻耳。张起:蟹行索妃。又,孔平仲诗:小女作蟹行。

水类 编辑

宋俞琰曰:水类出水即死,风类入水即死,然有出入之类者,龟、蟹、鹅、凫之类是也。

水族 编辑

夏侯嘉正〈洞庭赋〉水之族将如何居。神曰:大道变易,或文或质,沉潜自遂,其类非一,或被甲而邅,或曳裙而牙,或秃而跋,或角而蜿,或吞而呀,或呿而牙,或心以之蟹,或目以之虾,或修臂而立,或横骛而疾,或发于首,或髯于肘,或俨而庄,或毅而黝,彪彪玢玢,若太虚之含万汇,各备其生而合乎群者也。

博带 编辑

李白诗:霜寒博带肥。

班师 编辑

《宋史.列传》曹翰从征幽州,攻城东南隅,卒掘土得蟹以献。谓诸将曰:蟹,水物而陆居,失所也。且多足,彼援将至,不可进拔之象。况蟹者,解也,其班师乎。已而果验。

李渔买命 编辑

李笠翁平生嗜蟹,以蟹为命。每于蟹未出时即储钱以待,自呼其钱曰买命钱。

渔人为厌 编辑

《岳阳风土记》江蟹大而肥,苐壳软,渔人以为厌。自云:网中得蟹,无鱼可卖。人亦罕食,近差珍贵。

舟楫为食 编辑

广为水国,人多以舟楫为食。弱龄男女崽,身手便利,即张罗竿首,画钓泥中,鳖、蟹、蜃、蛤之入,日给有馀,不须衣食父母。

待制批答 编辑

陈随隐《漫录》姑苏守臣进蟹。待制程奎草批答云:新酒菊天,惟其时矣。上曰:茅店酒旗语,岂王言耶。令陈藏一拟闻,先臣援笔立成,略曰:内则黄中通理,外则戈甲森然,此乡出将入相,文在中而横行之象也。

古今谚 编辑

螃蟹怕见漆,豆花怕见日。

小四海 编辑

孙节度承佑一宴杀物命千数,每谓人:今日富有小四海矣。谓南蝤蛑,北红羊,东虾鱼,西枣栗,皆备也。

尤杨雅谑 编辑

《鹤林玉露》尤梁溪延之,博洽工文,与杨诚斋为金石交。淳熙中,诚斋为秘书监,延之为太常卿,又同为青宫寮采,无日不相从。二公皆善谑,延之尝曰:有一经句,请秘监对,曰“杨氏为我”。诚斋应曰:尤物移人。众皆叹其敏确。厥后闲居,书问往来,延之则曰:羔儿无恙。诚斋则曰:彭越安在。延之先卒,诚斋祭文曰:齐歌楚些,万象为挫,瓌伟诡谲,我倡公和,放浪谐谑,尚友方朔,巧发捷出,公嘲我酢。

螃蟹戏对 编辑

  《暖姝由笔》一御史巡按松江,与太守有旧,席间戏谓之曰:鲈鱼四腮一尾,独占松江。太守应云:螃蟹八足二螯,横行天下。

  常州府学教授陈旺先生,有学而戅,常得银,凿壁砖藏之,外朱书曰:此处并无银八钱。后被人取去。每过生员家,饮酒无间。赵同知某,戏出对云:溪边螃蟹浑身脚。陈号北溪故也。陈对曰:檐外蜘蛛一肚丝。赵疑其讥己衔之。

腥涎亵味 编辑

元吴莱〈甬东古迹〉昌国中多大山,四面皆海。人家颇居篁竹芦苇间,或散在沙墺,非舟不相往来。田种少类,入海中捕鱼、蝤蛑、蛇母、禅涂、杰步,腥涎亵味,逆人鼻口。

橙熟蟹肥 编辑

洪舜俞〈老圃赋〉荻生而河豚上,橙熟而蟹螯肥,指虽动而莫酹,腹不负其几希。

獠羞 编辑

昌黎〈城南联句〉楚腻鳣鲔乱獠羞,螺蟹并又惊魂见,蛇蚓触嗅值虾蟛。

岁贡 编辑

《十三州志》扶柳县东北有武阳城,又北为博广池,池多名蟹佳虾,岁贡王朝,以供膳府。

鱼蟹饶 编辑

明李濂〈游百泉记〉苏门之麓有思亲亭,许师可为卫辉路总管,以其父鲁斋尝寓其城,思之为立亭。过亭为卫源庙,世称灵源公殿,曰清辉,郡邑之得名曰辉,以此宋元皆封王。至洪武初,厘正祀典,改称卫源之神,祷⾬辄应,庙中刻碑具载唐宋以来褒封之典。近庙有涌金亭,泉仰出缕缕千万窠,汇为巨池,池方广一顷馀,日照之如金,故名,中有菰蒲荇藻鱼蟹之饶,亭正壁有苏东坡书。

螃蟹徐 编辑

四明城中有徐姓民妇,嗜螃蟹。每秋时,其夫于海滨拾螃蟹数十,以绳贯之携归。乃妇烹蟹大嚼,弃绳于户外,久之累累然成堆。一日,妇早起,推窗望积绳处如数百鬼现前,大惊得病,卧床数日,时时言螃蟹绕身刺我,遂痛楚呼号卒。至今人称螃蟹徐。或云扪蟹徐。

蟹行 编辑

弹琴轮指曰蟹行,侧转指曰鸾鸣,若全用甲则声干而多悲思,全用肉则声重浊而不匀。

蟹石 编辑

洪阳洞有石形如蟹,大小数十枚。有石龟石,形如龟伏于洞中。有石螺石,形如螺色白如玉。

钓蟹 编辑

《广东新语》蟹之美在膏,而其容善于俯仰,俯以八足之折故曰跪,仰以二螯之倨故曰螯。螯者,敖也。以螯敖人,故昔人食蟹上螯,今则上膏。予村居多暇,秋日辄出扶胥钓蟹。有诗云:紫蟹得霜肥,御禾上钓矶,闲垂兄弟钓,更得白鱼归。兄弟钓本以钓河豚者,蟹触之亦往往多得。

水傀儡戏 编辑

《酌中志》宫中水傀儡戏,每游移动转,水内用活鱼、虾、蟹、螺、蛙、鳅、萍、藻之类浮水上。

巧对绝怪 编辑

《暖姝由笔》一举子旅店中,闻楼下一人出对云:鼠偷蚕茧,浑如狮子抛球。思之不能对,至死,魂常往来楼中诵此对,人不敢止。后一举子强饮上楼,夜中果有诵此对者,乃答曰:蟹入鱼罾,却似蜘蛛结网。怪遂绝。

噀语辱宾 编辑

《伽蓝记》杨元慎口含水噀庆之曰: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侬,语则阿傍,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呷啜莼羹,唼嗍蟹黄,手把豆蔻,口嚼槟榔,乍至中土,思忆本乡,急急速去,还尔丹阳。庆之伏枕曰:杨君见辱深矣。

彭越复生 编辑

汉高祖杀彭越,覆其醢江中,化为蟹,因名彭越。至献帝时,彭越复托生为刘备,卒分汉室。出《通鉴博论》

送蟹入釜 编辑

许棐《献丑集》携鱼上砧,送蟹入釜,无不恻然,及坑才䧟,艺惟恐不深,是不忍于细而忍于大。

狂客索酒 编辑

《玄亭闲话》狂客过豪家索酒,适见有馈鱼蟹者,未出。客曰:孟尝门下焉得无鱼,吏部盘中定须有蟹。一女奴出,将母命答曰:主人不杀,已付校人畜去,上客先期,都为学士尝空。

地讳 编辑

各省皆有地讳,莫知所始。如湖广曰干鱼,江南曰水蟹。

地气 编辑

《草木子》江之水族,如杨子大江,族类各有所限。江蟹至浔阳则少。鲥鱼至鸭栏矶则少。面条鱼惟城陵矶冬至前后始有之。其理犹鸜鹆不逾济,貉逾淮而死,当由地气使然。 谢华启秀云:江蟹不过官亭湖,时鱼不过鸭阑驿。

虫类 编辑

邵子曰:陆生之物,水中必具,犹形之于影也。巨于陆者,水中必细。细于陆者,水中必巨。今试推之,鱼,飞鸟类也。龙,蝘蜓类也。蟹,蜘蛛类也。虾,蚕类也。石虱,虱类也。石蚕,蚕类也。龟鳖,甲虫类也。螺蛳,胎生类也。鼍蜮,走类也。蛆黾,倮虫类也。

水利 编辑

褚稼轩曰:吴为泽国,湖荡水滨编竹设簖,可专鱼蟹菱芡之利,惟有势力者可得之,西湖亦然。近见杭人谣曰:十里湖光十里笆,编笆都是富豪家,待他十载功名尽,只见湖光不见笆。

秋时 编辑

《清闲供.秋时》日晡,持蟹螯鲈脍,酌海川螺,试新酿,醉弄洞箫数声。

文比 编辑

《诗人玉屑》东坡尝云:黄鲁直诗文如蝤蛑、江珧柱,格韵高绝,盘飧尽废,然不可多食,多食则发风动气。《野客丛书》解云:诗文比之蝤蛑、江珧柱,岂不谓佳,至言“发风动气,不可多食”者,谓其言有味,或不免讥评时病,使人动不平之气,乃所以深美之,非讥之也。

敖兵 编辑

《埤雅》敖盖蟹首二钳如钺者,敖盖其兵也,所以自卫。

赵屯蟹 编辑

黄庶〈宿赵屯〉诗:菱芡与鱼蟹,居人足来去。

解城 编辑

解城在桑泉之南,以蚩尤体解名。《集韵》音蟹。

腹蟹 编辑

《坚瓠集》常闻善啖者腹有肉,鼠能饮者腹有酒蟹。

蟹堁 编辑

《野客丛书》《说苑》载淳于髡穰田之词曰:蟹堁者宜禾,洿邪者满车,传之后世,洋洋有馀。又祝曰:下田洿邪,得谷百车,蟹堁者宜禾。《荀子注》引淳于髡祠田祝曰:蟹螺者宜禾。蟹螺,高地也,音果。《史记》《战国策》“蟹螺”作“瓯窭”。瓯窭,犹培𪣻也。又,“原蟹”可对“地蛇”,见《庄子》。

鲒埼 编辑

《汉书》鄞有鲒埼亭。梅圣俞〈送鄞宰〉诗:“君行问鲒埼”,指此。

呼佛 编辑

《坚瓠续集》唐天宝间,宣城刘成舟中闻蟹呼佛。

金液 编辑

李太白诗: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四行所属 编辑

《乾坤体义》二十八宿各有其性而难辨,若十二房者:白羊、狮子、人马,禀火性。金牛、磨羯、室女,禀土性。双兄、天秤、宝瓶,禀气性。巨蟹、天蝎、双鱼,禀水性。四元行谓火、土、水、气也。蟹兄、室女,历家错为阴阳双女,今正之。

蟹舡 编辑

姚涞,字惟东,浙江慈谿人。初赴会试,出江遇蟹舡相触有声。涞问故,家人答曰:断船摇来撞头。众闻之,谓语谶之佳相贺。吴音以“断然姚涞状头”,果大魁。

蟹图 编辑

江夏吴小仙伟,字鲁夫,一字次翁。幼寓金陵,工山水人物,荐入仁智殿供奉,孝庙赐画状元印。一日,饮友人家,酒阑,请作画,小仙将莲房濡墨,印纸上数处,皆莫测其意。少顷,纵笔挥洒,成捕蟹图,最为神妙。

倡和蟹诗 编辑

《挑灯集异》昔宋贾收耘老能诗,隐居苕城南横塘上。吴兴东林沈偕君与者,以蟹诗遗之曰:黄秔稻熟坠西风,肥入江南十月雄,横跪蹒跚钳齿白,圆脐吸胁斗膏红,虀须园老香研柚,羹藉庖丁细劈葱,分寄横塘溪上客,持螯莫放酒杯空。耘老得之不乐曰:吾未之识,后进轻我。且闻其不羁,因和韵诋之云:彭越孙多伏下风,蝤蛑奴视敢称雄,江湖纵养膏腴紫,鼎镬终烹爪眼红,嗍称吴儿牙似镀,劈惭湖女手如葱,独怜盘内秋脐实,不比溪边夏壳空。君与怒曰:吾闻贾多与郡将往还预政,言人短长,曾与人所讼,吾以长上推之,乃鄙我若此。复用韵报之云:虫腹无端苦动风,团雌还却胜尖雄,水寒且弄双钳利,汤老难逃一背红,𧌊入几家烦海卤,醢城何处污园葱,好收心躁潜蛇穴,毋使雷惊族类空。贾晚娶真氏,时人谓贾秀才娶真县君以为笑,沈所指团雌为此。近有一𧿧弛士作蟹诗云:五月黄梅触处生,蛟龙鱼鳖混为朋,身罗甲胄将军勇,口吐珠玑辩士精,食草池塘虽暂隐,输芒大海自横行,秋风志在肥天下,那怕人间鼎镬烹。律韵虽失而气则雄壮矣。

徙州 编辑

《宋史.乔维岳传》维岳体肥年衰,难于拜趋,上特授海州刺史。咸平中,知苏州,素病风上,以吴中多鱼蟹,乃徙寿州。

漆畏蟹 编辑

苏轼题跋:予尝使工作漆器,工以蒸饼洁手而食之,宛转如中毒状,亟以蟹食之,乃甦。

服漆 编辑

《抱朴子》淳漆不沾者,服之则令人通神长生。饵之法,或以大无肠公子,或云大蟹,十枚投其中,或以云母水,或以玉水合服之,九虫悉下,恶血从鼻去,一年六甲行厨至也。

谷害 编辑

《论衡》陆田之中时有鼠,水田之中时有鱼、虾、蟹之类,皆为谷害。

擗蟹 编辑

《抱朴子》以臭雏之甘呼鸳凤,擗蟹之计要猛虎,岂不陋乎。

画谱 编辑

《宣和画谱》李延之双蟹图,徐熙蓼岸龟蟹图,袁㠖鱼蟹图,御府所藏。

石谱 编辑

《云林石谱》广、连、丰、柳等山多锺乳洞,洞有石龟、蟾、蟹、蝘蜓及果蓏,一一质坚,或颜色如生。盖因锺乳点化成石。

枯蟹 编辑

《癸辛杂识》余尝侍先子观潮,有道人负一簏自随,启而视之,皆枯蟹也。

龟蟹 编辑

陆希声〈山居记〉决于甽窦使龟蟹为灾,决于沮洳使蛙黾得志。

川泽之实 编辑

《左传》山林川泽之实。疏:山林之实,谓材木、樵薪之类。川泽之实,谓菱、芡、鱼、蟹之属。

土贡 编辑

《唐书.地理志》沧州土贡,糖、蟹、鳢、鮬。江陵郡土贡,白鱼、糖、蟹。

捕鱼蟹 编辑

《北史.魏宗室传》咸阳王坦,性好畋渔,秋冬猎雉兔,春夏捕鱼蟹。

诏禁虾蟹 编辑

《北史》齐文宣帝天保八年春三月,大热,人或暍死。夏四月庚午,诏禁取虾蟹蚬蛤之类,唯许私家捕鱼。

蝤蛑签 编辑

玉食批,以蝤蛑为签、为馄饨、为枨瓮,止取两螯,馀悉弃之地,谓非贵人食。有取之,则曰若軰真狗子也。


晴川后蟹录卷之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