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实录/哲宗实录/即位年

总序 哲宗熙伦正极粹德纯圣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实录
即位年
元年

六月

编辑

6月9日

编辑

○乙亥,九日上,即位仁政门。嗣位时具冕服,礼房承旨与来侍,诣大王大妃殿阁门外请出大宝奉安殡殿。受大宝于殡殿,出御仁政门,百官行礼。仍颁教,还庐次。

○大王大妃殿,召见时原任大臣于熙政堂。领府事赵寅永,判府事郑元客,院相权敦仁,左议政金道喜,判府事朴晦寿,都承旨洪锺应,记事官洪锺云、徐翼辅、南秉吉大王大妃殿曰:“今日主上,诞受大命,即宗社无疆之福。且主上之厥初也。君德成就,惟在讲学,人君不学则何以为政事乎?君臣上下,一心交勉,期于辅导德性,深有望于诸大臣矣。予屡经丧戚,精力澌缀,今又当不忍见之境,何以强作,而宗社至重,主上新嗣,又此召卿等布谕。此后辅导之责,惟在诸大臣矣。”寅永等齐声曰:“臣等固当殚竭诚力,以为一分裨补之地,而亦惟在太母殿下,自内提撕之如何耳。”大王大妃殿曰:“今日,主上御极之一初也。予以爱民勤学节俭礼群臣敬大臣诸条,先为教谕,而召诸大臣傍听者,主上他日一动一事,若有违于此训,则大臣,须以予言,责难可也。”元容曰:“慈圣,今又有重安社稷之功,而又此勉戒君德,饬谕臣等者,为国一心,恻怛恳挚。主上岂不敬受而力行乎?”敦仁曰:“伏睹谚教,伏想圣衷,亦必淬励警惕,而治法政谟,不啻若汤盘之‘日新,’臣不胜庆祝万万矣。”寅永曰:“臣谓只以此一编谚戒,铭心常目,慥慥力行,则此可以仰答慈意矣。”上曰:“谨当依此奉行矣。”元容曰:“殿下此答,宗社生民之福也。”道喜曰:“即伏睹慈圣殿下内下谚教,所以训戒我殿下者,字字恳恻,言言切当,臣奉读未半,而自不觉感泪之横流也。至若谚教中‘爱民节俭,’与‘讨论经史,孜孜听从,’首尾三四件,无非我殿下所宜服膺而力行者也,亟取此谚教而䌷绎之,体行之,则他日之圣神功化,其基于此矣。”元容曰:“古人论早谕太子,之道曰:‘左右前后,罔非正人,日闻正言,日行正事,’此则指朝臣而言也。今必新置左右服事之类,亦为慎择好矣。”大王大妃殿曰:“果然矣。夫人,无论上下贵贱,各自有赋性,虽微贱之人,亦不无愚忠正直者矣。士大夫则辄称贤士大夫,而其中亦或有以非道导其君,而竟使归过于君上,岂不可叹哉?此所以人无贵贱,惟在择用而已。”元容曰:“臣陪从二日,而虽欲知前日之鲁读何书,然路次不敢仰问,今可以言矣?”敦仁曰:“自今诸大臣仰奏之后,必为赐答焉。”上曰:“曾读《通鉴》二卷,《小学》一二卷,而近年则无所读矣。”寅永曰:“读书讲理,固为作圣之基。若于此已学之数编中,常加温绎,力行而不倦,则自古圣贤千言万语,岂有外于《小学》一书乎?上曰:”然而儿少时泛忽读过,今则黯黯不能记忆也。“大王大妃殿曰:”若始读则当自何书为可乎?“元容曰:”始读则自《史略》,而稍鲜文理后,继读经书好矣。“又曰:”今下谚教,使承旨翻绎一通进览,又颁布于朝纸好矣。“大王大妃殿曰:”依此为之。“

○大王大妃殿,以谚书,下教于上曰:

“当此罔极之中,今幸五百年宗社,付托有人。主上,即英宗血孙也,往事多难,虽久居乡外,古昔帝王,有生长民间,故民生疾苦,无不知之政令之际,每以爱民为主,遂为明主,今主上,亦应习知民间之事。爱民之道,莫如节俭,虽一粒饭一尺布,皆出于民,若不节俭,则其害必归于民,民不聊生,则国不为国,必须一念慥慥,不忘爱民二字。虽不知既往工夫之如何,而人不读书,则昧于故事,昧于故事,则不能治国,虽于悲遑之中,亦宜常接儒臣,讨论经史,圣贤心法,帝王治谟,渐次学习,然后可以处事得当,上以念宗社之重,下以顾生民之困,克敬克慎,克俭克勤,以副万姓蕲显之意。人君虽曰极尊,元无轻视朝臣之法,大臣所当礼待,虽于奏事之间,必无不是之言,孜孜听从而铭肺焉。”

○礼曹启:“嗣位后内三殿位号加上事,询问大臣,在外儒贤馆阁堂上,领府事赵寅永以为:‘谨按我朝大王大妃之尊称,寔昉于古昔太皇太后之号,而外此无加隆可据之文,何敢妄议于莫重之典礼乎?无已则有一事之或可傍照者,古史未尝无单称太后处,或称某太后处,以为别焉。然则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徽称,不必有增于前,只就中宫殿加上曰大妃殿,未为无据云。’判府事权敦仁以为:‘成庙朝三殿位号,虽若可以旁照,而亦兴今日事面,大有不同,亦无以拟议。’云。”大王大妃殿,命依领府事议施行。

6月10日

编辑

○丙子,以徐箕淳为礼曹判书。

6月11日

编辑

○丁丑,成服。

6月13日

编辑

○己卯,以赵秉骏为弘文馆副提学。

6月14日

编辑

○庚辰,诣殡殿成服。

○召见时原任大臣阁臣。左议政金道喜曰:“殿下光登宝位,私亲封爵,一依德兴大院君例举行,而其外君衔应封之人,亦令举行似好矣。”大王大妃殿曰:“传教当下之矣。”大王大妃殿曰:“俄者承旨:‘以传香时御押奉出’之意入禀,故以封君时御讳为之矣。”寅永曰:“下教后,诸臣会宾厅,议定御讳,而今日,即大殿成服日也,又以谥号庙号殿号陵号议定相值,明日会议,未为不可矣。”又曰:“御讳当随行列字议定,而翼庙朝御讳日字下大字矣。两字间,从何边议定乎?”大王大妃殿曰:“从日字头议定,御字亦一体议定好矣。”

○宾厅,以大行大王谥号,庙号殿号陵号议定书入启。王谥经文。“道德博闻曰文。纬武保大定功曰武明仁昭临四方曰明施仁服义曰仁哲孝继志成事曰孝庙号宪宗博闻多能曰宪章宗法度大明曰章和宗柔乡远能道曰和首望敬依,殿号孝定、孝景、孝僖,首望敬依,陵号肃陵、熙陵、睿陵,首望敬依。

○命别岁抄书入。

○命京外殿最,公除后磨勘。

6月16日

编辑

○壬午,礼曹启言:“东朝位号加上之节,大臣馆堂上,已为献议,儒贤收议,今才来到,而祭酒洪直弼以为:‘伏念国朝往例,三大妃殿同时并临,惟成宗朝为然,而各加徽号二字于大妃殿位号之上,而无别之殊称,至宣祖朝称仁圣大妃,以恭懿殿,肃宗朝称庄烈大妃,以慈懿殿,是亦举徽号而云尔,见于公私文字者也。西汉有皇太太后之称,而恐涉无稽,靡足以为稽也。’副司直成近默、宋来熙,皆以为‘进号之节,既重且大,则浅见蔑识,不敢仰对。’云矣。”

6月17日

编辑

○癸未,召见左议政金道喜,吏曹判书李若愚,户曹判书金学性,请对也。道喜曰:“日前大殿私亲封爵事,以‘国有大院君故事,令庙堂,详考已例举行。’之意,既承下教矣。今将举行,而曾无君号,大院君上二字,不敢自下拟定,不得不更奉下教,然后即当举行矣。’大王大妃殿曰:”予,妇人也,岂知以何字为好也?大臣定入也。“道喜曰:”常溪君、丰溪君,俱有溪字,则便同行列。今此大院君爵号,亦于溪字上加一字定入乎?“大王大妃殿曰:”果好矣。“道喜曰:”大院君三位夫人爵号,当以姓贯拟定,姓贯亦承下教然后,可以举行矣。“大王大妃殿曰:”从当书下矣。“道喜曰:”墓道封筑及守护设置等节,令礼曹举行何如?“大王大妃殿曰:”依为之。“道喜曰:”大殿外宅,例以议政追赠三位,本宅赠职应施之人,亦承下教然后,可以举行矣。“大王大妃殿曰:”予亦未能详知,而廉氏本家,无可施处,崔氏本家则似闻有之,而亦当更探矣。“道喜曰:”廉氏本宅,尤有别焉。诞育圣躬,当先为赠职矣。“大王大妃殿曰:”崔氏本家,与廉氏本家,亦详细知之,然后更当下教矣。“若愚曰:”大院君追尊一节,大臣俄已仰达,而封爵事,其在事体,难以先举于大院君追尊之前,势将日字迁就矣。“大王大妃殿曰:”日字之稍迟,顾何妨乎?“道喜曰:”大院君夫人,当以府大夫人追尊矣。“大王大妃殿曰:”事势然矣。“学性曰:”建祠之节更为下教后当举行矣。“大王大妃殿曰:”以恩信君家为定。“道喜曰:”俄者所仰达墓道封筑守护设置祠宇修改等节,今若不出帘教,则难以举行。大院君府大夫人追尊后待其举行,以帘前定夺颁布似好矣。“

○宾厅启:“大院君追上爵号全溪。”

○大王大妃殿,命常溪君内外复爵。

○礼曹启言:“殿下嗣位后,宗庙祝式,当为厘正,纯宗室,似当称以皇考殿下,称以孝子。而谨稽誊录,则英庙于景庙,称皇兄称孝嗣,今于翼宗室祝式,似当援以为例,而莫重礼节,不敢以臆见硬议,魂殿与徽定殿祝式,亦当磨炼,而礼经誊录,俱无显出可据之文,请问议于时原任大臣馆阁堂上在外儒贤处之。”允之。

6月18日

编辑

○甲申,以李景在为司宪府大司宪,任百秀为司谏院大司谏。

6月19日

编辑

○乙酉,岛配医官卞锺浩等。

6月23日

编辑

○己丑,常溪君湛嘉德爵赠,丰溪君瑭昭义,追赠永平君昱,益平君曦昭义封爵。口传也追上崔氏完阳府大夫人,廉氏铃原府大夫人辛酉改号龙城府。 ○命总卫营钱谷甲兵句管,依各营例为之。

6月24日

编辑

○庚寅,以尹义俭为陪往大将。

6月27日

编辑

○癸巳,命全溪大院君、完阳府大夫人、龙城府大夫人守墓军,令兵曹定送。

6月28日

编辑

○甲午,大院君府大夫人祭需,命依例磨炼。

○命总卫营号,依前称摠戎厅,军校员役,令各营各司区处。

○徐相五仍付摠戎使。

秋七月

编辑

7月1日

编辑

○丙申,诣殡殿,行朔奠。

7月3日

编辑

○戊戌,召见时原任大臣。领事赵寅永,判府事郑元容,权敦仁,左议政金道喜,判府事朴晦寿。大王大妃殿曰:“闻御讳字,与彼中讳字,字样虽异,以章相似,自外有不一之论云。此字字边与字义,俱是不当于彼讳,而远外之事,或有未可知者,此不可不存商,又不可不审慎。御讳改定似好,以副望改定,御押,亦自当改定,御字亦改定可也。”

○命御押,自内书下。

7月5日

编辑

○庚子,领府事赵寅永上疏略曰:

“向日御名会议,臣居班右,尤宜敬谨,而乃因字音之或近彼讳,至有望单之还入改定,大圣人深思远虑,臣实钦仰赞叹。果以及今忌定仰奏,而其惶懔靡措,容有极哉?目下病形最妨步履,山陵看审,专藉脚力,左右思量,只有控实乞解之一条路也。特递臣摠护之任。”

批曰:“御名改定,慈圣所以虑虑外之事,欲其万全无虑之意,而筵中所教,又复丁宁开释,则于卿有何舒错乎?今此为引,诚万万过中矣。以卿老成,何不谅此。且摠护之任,是终事之地也。在卿情礼,何可辞为?卿其安心勿辞。”

7月6日

编辑

○辛丑,召见山陵看审都监堂上以下。大王大妃殿曰:“看审诸处中,何处为最吉乎?”都监堂上赵鹤年曰:“取其坐向吉利处,合十三处,一一看审后,其中五处,以相地官山论,修别单入启矣。”大王大妃殿曰:“五处中何处为最吉乎。”鹤年曰:“五处中景陵陵上奉审,则十全大吉之地矣,而崇陵右冈,亦是大吉之地,似为次于景陵矣。”大王大妃殿曰:“诸相地官奏之可也。”相地官梁锺华、朴大熙等奏曰:“景陵龙势穴证丰厚,为十全大吉之地,而崇陵龙穴法度,亦是大吉之地,比诸景陵,犹为之次,故定以副望矣。”大王大妃殿曰:“景陵第一十全大吉之地,故为首望乎?三看审后当完定,而再看审何日为之乎?”鹤年曰:“再看审日字,摠护使当有草记矣。”

○左议政金道喜疏略曰:

“御名单子会议,臣忝居时任,其责尤别。手书者臣也,封进者亦臣也,苟求不审,臣实为首。”

批曰:“此岂卿可引之义,而如是为引乎?万万过当,万万不可。卿其谅之,卿其安心焉。”

○判府事郑元容、朴晦寿联疏略曰:

“御名改定,臣等俱是会议参闻之人,则惶恧靡措之忱,岂有异同?玆敢联陈自劾。”

批曰:“此果不可已之义谛乎?一日二日,次第引咎,有若偾误者,究其意而不能得也。卿等亦必仰揣慈意之攸在矣。’卿等其谅之谅之。”

7月10日

编辑

○乙巳,召见山陵看审诸臣。

7月12日

编辑

○丁未,药院入诊于熙政堂。召见时原任大臣阁臣,公除翌日承候也。

○召对,讲《小学》第一卷。

○以金兰淳为水原府留守,尹义俭为右边捕大将。

○执义金基纉,疏陈十条曰:

“敦圣孝、保圣躬、奋圣志、勉圣学、招贤俊、开言路、崇俭德、立纪纲。”

批择守令严科规批曰:“十条陈勉,眷眷忧爱,深庸嘉乃。当体念矣。”

○以金左根为汉城府判尹,李观熙为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

○奉迎大臣判府事郑元容以下,施赏有差,承旨洪锺应加资,注书韩敬源,检阅尹定善陞六。

○礼曹,以魂殿徽定殿祝式,儒臣大臣议启,领府事赵寅永以为:“纯宗室之称皇考,殿下稽孝子,谨稽明嘉靖时礼论有曰:‘兄武宗,考孝宗,’可以援用。翼宗室之皇兄殿下称孝嗣,即我英庙于景宗室祝式,为我为已行之礼也,并不必更论。若魂殿徽定殿祝式考诸先儒之论,多以继统为重,不拘序次。然而历代未有能行之者。惟唐宣宗,于敬、文、武室,本以叔继侄,而只称嗣皇帝,臣某昭告于,则其直书庙号,可推也。既称嗣既称臣既称某,而不书敢字,无是理也,或史有阙文然欤。第我朝祝式,高曾以上,只书庙号,而不书属称,或可为旁照之例欤。”判府事郑元容以为:“帝王以继统为重。虽以弟后兄,以叔后侄,其生时既尽臣其诸父昆弟矣。诸父昆弟之入继者,又为之子为父之服矣。故鲁文公事之《春秋》三传所论及宋真宗时《尚书省集议》,皆以不当拘世次为说。此礼家所谓不以亲亲,害尊尊之义也。然稽考历代行典,皆以天属为序。且以我朝礼言之,英庙之于景庙,称皇兄称孝嗣,今以从先之义,于翼宗室,援用此礼,则于纯庙,当以祢位事之矣。大行朝叔侄之序,唐宣宗时礼院祝式,于敬文武,但称嗣皇帝臣某昭,告以但称二字观之,其不加属称,可知矣,似当为今日可据之例,而礼节甚重,不敢质对云。”判府事权敦仁以为:“今此礼曹所请祝式之议,非但国朝创有之事,亦历代之所绝罕也。历代则有唐宣宗故事,国朝有英庙朝已例,而若其折衷古今,备成一代典礼,则非臣蒙蔀之见所敢妄论云。”左议政金道喜以为:“纯宗室称皇考殿下,称孝子,翼宗室称皇兄殿下,称孝嗣,既有礼曹援据之启,无容更议,而若魂殿徽定殿祝式,无他旁照之例,惟有唐宣宗时祝式于敬、文、武,但称嗣皇帝臣某,此或为可据之礼耶?且太庙祝式,高曾以上,只书庙号,不书属称,则今亦只书庙号,不书属称,似或合宜,而系是莫重典礼,无以的定云。”判府事朴晦寿以为:“礼家所论之说,以承统为重,历代已行之典,以世次为定,今当从已行之典,则纯庙当为祢位,翼宗当称皇兄。大行朝祝式,既有唐宣宗时可据之例,臣亦无他见云。”奎章阁提学金学性,知春秋尹定铉,奎章阁直提学赵秉骏,同春秋洪羲锡、李源益、李经在,幷以为不敢臆对云,祭酒洪直弼以为:“以叔父继侄,历选载籍,推周孝王之于懿王,唐宣宗之于武宗,我殿下之于大行大王已矣。先儒有云:‘孝王,叔父也,臣也,懿王,兄子也,君也。亲亲,不害于尊尊,君臣之分,固在也。宗庙之礼,嗣君拜先君,非叔拜侄也。’先正文元公臣金长生又云:‘帝王家以承统为重,虽叔继侄,兄继弟,皆有父子之道,’斯为万世不易之正义也。虽云有父子之道,而至若属称,则当用兄弟叔侄之序,殿下之于孝定殿,恐当称皇侄于徽定殿,恐当称皇侄妃。叔侄之名,虽不见于古礼,已有程、朱两夫子定论。逮皇朝宪宗皇帝,追复景泰帝谥册,称叔称侄,是为所遵述者,而又按《纲目》,唐宣宗纪礼院奏祝文于穆、敬、文、武四帝但称嗣皇帝臣某,是亦可备今日援证也云。”副司直宋来熙以为:“帝王入继之义,至重至严,虽弟继兄叔继侄,只以承统为序,有父子之义,无父子之名。凡于伦属之称,亦不可紊,故英庙之于景庙,称皇兄称孝嗣,则翼宗室祝式,似当援以为据。至于魂殿与徽定殿祝式,果无的见于礼书,而第按唐宣宗时,于穆、敬、文、武四室褅祭祝文,但称嗣皇帝臣某,宣宗之于穆宗,弟也,于敬、文、武,叔也,而通称嗣皇,则今亦通称嗣王,或为可据,而我朝则特加孝字于嗣字之上,未敢详其当初议定之意也。昔文元公臣金长生,尝论此礼,以为:‘当依《通典》,自称曰,嗣皇某于先君,亦当别称号,而今未有先儒定论,不敢创说云,’与今日所值,实无异同,而先正之不敢创说者,尤何敢率尔论列耶?”大王大妃殿,命皇侄皇侄妃称号,依儒臣议,嗣王臣称号,依大臣议施行。

7月13日

编辑

○戊申,召对。

7月14日

编辑

○己酉,召对。

○别讲。

○前正言姜汉赫,疏略曰:

“举国同愤者,即赵秉铉是也。噫!彼秉铉,窃弄咸福,贪饕货财,胁制朝廷,眼无君父之许多罪恶,台评俱在,断案已成,寔繁之徒,以类相聚,其为护法于秉铉者,尹致英也。始艳秉铉之势位,甘受股掌之翫,终蹈秉铉之作为,莫负心膂之托,两岁五资,骤躐无渐,一门三贵,势焰可怕。其奸回情状,竟莫逃于先大王日月之明,则或严加窜逐,或微示踈斥,而秉铉则偃处于郊坰,窥探动静,致英则蜚扬于馆阁,凌轹朝廷,伏莾之戎,出柙之虎,诚非细忧。伏愿仰禀东朝,亟将赵秉铉、尹致英,施以绝岛安置之典。”

批曰:“一是先王已罪之人也,一是先王近密之臣也,一纸胪列,有欠忠厚之风。”

○掌令李廷斗疏略曰:

“伏见前正言姜汉赫疏论赵秉铉尹致英二人,其千罪万恶,断案自在,公议莫遏,而犹恨有未尽悉者,盖以三四武弁之不幷举也。噫!彼李应植、李能权,素称蠢卤之徒,专习谀侫之态,戎铃总符,次第轮据,膴仕美职,一时都占,嗜利之徒,打成一套乃有奸黠之申观浩,骄滥之金键辈,争相慕效,益加纵恣,雄阃历遍于数岁,而害专虽虽之氓,戎符兜揽于妙年,而荫及哇哇之童。臣尤有所骇坟者,顷当沁邸奉迎之际,应植私自传拨,飞报之骑,先于陪卫之行,其心所在,有不可测,群情疑怪,舆论沸腾。臣谓李应植、李能权、金键、申观浩,并施绝岛定配之典,断不可已也。”

批曰:“苟有公愤,何不言之于前,而乃于罔极之中,有此起闹乎?下端事,真如是也,极为骇恶矣。”

7月15日

编辑

○庚戌,诣殡殿,行望奠别莾礼。

○召对。

○以洪在龙为训炼大将,柳相弼为禁卫大将,李景纯为御营大将。

○大司宪李景在,疏略曰:

“即伏见前正言姜汉赫,掌令李廷斗疏本,则举国之同愤,王法之当诛。噫嘻!赵秉铉千罪万恶,年前台评,即渠断案,尹致英则奸狡根性,慧黠成习。惟我大行大王,显示疏远之意,而犹不自悛,公肆喷薄,举世之戟手,识者之寒心久矣。至于掌宪所论,即麤卤无耻之武夫耳,诚不足滋笔拟议,而惟彼李应植、申观浩辈,俱以韎韦,敢执朝权,观浩则曲径纳医,已犯罔赦之案,和室制药,焉逭无将之律。苟究其源,事由于李能权金键之最先作俑,瓦相推诩。应植则廼者奉迎之日,和建拨骑,失送拨骑,失于陪卫,意有难测岂特骇恶而已哉?亟允两臣所请焉。昨年徐相教之论金兴根也句,语中有云之‘伺察宫闱,显有缔结之迹,’‘宫闱’二字,既犯莫严之地,缔结云者,自干诬逼之科,主张者致英也,指使者致英也。臣谓尹致英、徐相教,并令王府,拿鞫严核,亟正典刑。”

批曰:“诸人事,何必如是张大?下款所论,于渠何责,归之没觉可也。”

○以李敦荣为司宪府大司宪。

7月16日

编辑

○辛亥,诣殡殿,行结裹后别奠。

○召对。

○大司谏任百秀,陈疏请赵秉铉等,亟允台请,尹致英等,拿鞫严核。

○执义申佐模疏请赵秉铉等亟施岛置之典,徐相教等拿鞫严核。

○司谏睦仁培,疏请赵秉铉等亟允台请,尹致英等拿鞫严核。

○判府事权敦仁,陈箚自引曰:

“春间大行大王玉候沈绵,全罗监司南秉哲,每对臣辄与之忧遑煎灼,仍伏闻圣意,思见方外,一精于医者。臣家适有乡弁之以军门来留者,颇有术艺,臣果言之,而既非名系内局,则亦无路擅进矣。其后几时,大行大王,下烛其时带禁营哨官,命禁将申观浩率入,使之诊候,本事则如是而已。臣不自首,则台疏所论罔赦之案,臣乃幸免,而反使不当之观浩,替受之,岂不倒置矣乎?亟议臣诛殛之典,使王法得当焉。”

批曰:“本事众里,今闻卿言,始知其所以然矣。于卿初无所干,而今此自引,万万过当。”

○教曰:“才下大臣之批,而难免不审之奏,前大司宪施以罢职之典。”

○大司宪李敦荣,疏请赵秉铉等,亟允台请,尹致英等,设鞫得情。

7月17日

编辑

○壬子,召见告讣请谥兼承袭奏请三使臣,正使朴晦寿,副徒李根友,书状官沈敦永辞陛也。

○召对。

7月18日

编辑

○癸丑,诣殡殿,进表里,仍行朝奠朝上食昼茶礼。

7月19日

编辑

○甲寅,次对于熙政堂。左议政金道喜曰:“惟我殿下,以懿亲之近,受慈圣之命,诞膺我丕丕基,慈圣殿下,光御帘帷,以身为教。天之命哲命历年,罔不在初,可不慎哉?臣寸丹攸激,按住不得,谨就今日切要最急者而条陈之。一曰尽诚孝,二曰立大本,三日勉圣学,四曰恤民隐,五曰抑侥幸。”上曰:“陈勉诸言甚好,敢不服膺。”

○饬三都监吏隶作奸之弊。

○饬两西支敕滥费之弊。

○命饬两铨择守令初仕。

○命摠戎厅北道参军出六,依本厅例为之。

○召对。

○两司联箚大司宪李敦荣,大司谏任百秀,执义申佐模,司谏睦仁培,掌令李廷斗,持平赵光濬,献纳朴浚愚,正言安喜寿请亟允群请。

○玉堂联箚校理徐堂辅,副校理尹行谟、尹堉,修撰李维谦,副修撰宋廷和请亟降处分。

○两司合启,请尹致英等鞫核,赵秉铉岛置,李能权等岛配。

7月20日

编辑

○乙卯,召对。

○别讲。

○以洪锺应为刑曹判书,李嘉愚为汉城府判尹。

○两司合启。

7月21日

编辑

○丙辰,召对。

○时原任大臣联箚,请赵秉铉等事,亟允台。

○两司合启。

○三司合辞大司宪李敦荣,大司谏任百秀,执义申佐模,司谏睦仁培,掌令申泰运、李廷斗,持平赵光濬,献纳朴浚愚,正言安喜寿,校理徐堂辅,副校理尹行谟、尹堉,修撰李维谦,副修撰宋廷和请尹致英鞫核,赵秉铉岛置,李能权等岛配。

7月22日

编辑

○丁巳,三司合辞,请尹致英等鞫核,赵秉铉等依律。

7月23日

编辑

○戊午,大王六妃殿,命尹致英等减死岛配,赵秉铉岛置,李能权等岛配。

○三司诣阁请对。

○院议启,请亟许反汗,快允三司之请。

○义禁府启言:“前北兵使具信喜,试记虚冒赂物多数,”命定配于襄阳府。

7月24日

编辑

○己未,以成原默为司宪府大司宪,金在田为司谏院大司谏。

7月25日

编辑

○庚申,都政下批,以金左根为议政府右参赞,李启朝为司宪府大司宪,金穰根为司谏院大司谏,金炳冀为成均馆大司成,郑岐源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

○金吾联疏判义禁李若愚,知义禁李鼎臣,同义禁李源益请尹致英等事,亟寝酌处之命。

○命金吾配所磨炼,即速举行。

○金吾,以尹致英等,定配所押送,启。

7月27日

编辑

○壬戌,召见守令边将初仕人。

○以李鲁秉为司宪府大司宪,洪祐顺为司谏院大司谏。

7月28日

编辑

○癸亥,以李启朝为司宪府大司宪,成遂默为汉城府判尹。

○时原任大臣,联箚请赵秉铉等事,亟允台请,赐批。

7月29日

编辑

○甲子,大王大妃殿,命赵秉铉,施以围篱之典,尹致英等,并施安置之典。

○金吾以赵秉铉围篱,尹致英安置,启。

7月30日

编辑

○乙丑,领府事赵寅永疏略曰:

“礼节之间,有不宜以草记禀定者,敢用短箚,仰尘睿览。谨稽各陵合封之已例,则若厚、献、英、明四寝,王妃葬礼在先,大王葬礼在后,而陵号皆仍用本陵之号,似合援用于今日,而惟宣祖大王穆陵时,合封于懿仁王后,而《谱略》,王后陵注曰:‘初号裕陵,’裕陵之改为穆陵,事系久远,难以考定。且合封之陵,前后为十八所,而表石则皆以一坐入设,惟英宗元陵贞纯王后合封也,用亲旧两表石矣。此皆有关于礼文制度,不敢自下擅便。伏愿收议于大臣及礼堂处,以为敬遵。”

批曰:“收议事允从矣。”

○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柳致明为司谏院大司谏。

八月

编辑

8月1日

编辑

○丙寅,诣殡殿,行朔奠。

8月2日

编辑

○丁卯,以洪在喆为司宪府大司宪,黄𥞵为司谏院大司谏。

○全罗监司南秉哲疏略曰:

“伏以权敦仁疏本,论申观浩曲迳纳医一节,至有自引之章,盖此事,源由大略,如大僚箚语。臣以所闻于大僚者,仰达于大行大王,此在去二月念晦之间,而臣以见任,旋即辞阶于三月初六日,厥后处分之如何,臣实未及知也。本事不过如是,而大僚既以此为引,则臣亦有伊时酬酢矣,满心惶懔,无地自容,议臣可勘之罪焉。”

批曰:“本事已悉于相箚,而医人之因进,实非由我,则大臣引咎,已是意外,而卿之自列,亦甚不当。夫何足云云?”

8月3日

编辑

○戊辰,召对。

○以李宪球为吏曹判书。

○别讲。

8月4日

编辑

○己巳,召对。

○别讲。

○命发引时奉辞,以阙门外,返虞时祗迎,以城门外,磨炼。

○以徐左辅为司宪府大司宪,李玄緖为司谏院大司谏,赵鹤年为议政府右参赞。

8月5日

编辑

○庚午,召见山陵都监堂上及下直守令。

○召对。

○两司联疏执义韩升烈,司谏赵完植,掌令李亮和,持平蔡元默,正言李文馨、李秉德请诸罪人亟允前请,赐批并施刊削之典。

○命判府事郑元容,复拜相职。

○水原府留守金兰淳,上护军李若愚,礼曹判书徐箕淳,户曹判书金学性,兵曹判书尹定铉,讲官抄启。

○左议政金道喜,陈箚惩讨,仍乞退,批曰:“今见卿箚,始知有俄者请对之举。而向来两度联箚,已尽声讨之义,则又复欲张皇者,无乃太过乎?罪人事,今既究竟矣。卿言虽是严正,予意牢定,更无允从之理。至于斥退二字,诚万万意虑之外,是何言也,是何事也?今则元辅重卜,尤为卿同寅之时也,卿其谅之卿其谅之。”

8月6日

编辑

○辛未,召对。

○别讲。

8月7日

编辑

○壬申,召对。

8月8日

编辑

○癸酉,召对。

○别讲。

8月9日

编辑

○甲戌,召对。

○别讲。

○礼曹启言:“全溪大院君、完阳府大夫人、龙城府大夫人墓所改封筑时告由文中,属称收议,则领府事赵寅永以为:‘此事当一遵宣庙时德兴大院君已例,而无可据文迹,难以确定。第伏念列圣朝以来,于德兴大院君祝式,既曰国王讳,仍书敬祭而不书属称,则宣庙时祝式,恐无异同于列圣朝矣。但伊时先正臣李珥之论以为:“今入庙用侄子,祭叔父之礼,有何不可乎?”唯愿博询而处之云,’左议政金道喜议略同,其馀馆阁诸堂上,俱不敢臆对云,祭酒洪直弼以为:‘斯礼也,自有宋、明往礼,程叔子论濮王典礼曰:“祭告当云侄,嗣皇帝名,敢昭告于皇伯父濮国大王。”杨廷和议兴献王隆祀曰:“袭宋英宗故事,以兴献王及妃为皇叔父母,祭告上笺,称侄署名。”是所谓不易之至理,于大统无嫌贰之失,而在所生,极尊崇之道者也。其云皇伯父者,以濮王为仁宗之兄,其云皇叔父者,以兴献王为孝宗之第,仍兄第之序,著伯叔之称也。粤我正宗大王,于景慕宫祝式,称皇叔父,称从子,朱子谓从子得正也。閟宫位号事体视今日弥加尊严,而其阐贰本嫌微之旨,则均焉,祝式属称,恐不容差殊也。至若德兴大院君故事,政合援证,而靡所考征,既有程、朱定论,又为国朝典礼,宜所遵述云矣。’大臣儒臣之议如此,请上裁。”教曰:“依议施行。”

8月10日

编辑

○乙亥,领议政郑元容,陈疏辞职,赐批不许。

○两司合启尹致英、李应植、赵秉铉、李能权等事。

8月11日

编辑

○丙子,以赵秉夔为吏曹参议,李基硕为黄海道水军节度使。

8月12日

编辑

○丁丑,召对。

○别讲。

8月13日

编辑

○戊寅,召对。

8月14日

编辑

○己卯,召对。

○别讲。

8月15日

编辑

○庚辰,诣殡殿行望奠。

○召对。

○别讲。

○领议政郑元容,再疏辞职,赐批不许。

8月16日

编辑

○辛巳,召对。

○别讲。

○以李启朝为司宪府大司宪,兪章焕为司谏院大司谏。

8月17日

编辑

○壬午,两司联箚大司宪李启朝,大司谏兪章焕,执义洪翼燮,司谏申佐模,掌令李参铉,持平李兴敏、韩应淳,献纳郑锡朝,正言曺锡兴、金世镐请亟允群请。

8月20日

编辑

○乙酉,药院入诊,及召对于熙政堂。领议政郑元容启言:“臣闻自古旁支入承之君,初政必以惠政先之者,岂无以哉?国运当蹇屯之时,故导迎和气,欲其回否而为泰也,民志值摇荡之馀,故浃洽仁泽,欲其镇动而底定也。伏愿政令之间,常思所以惠民之道而施行。”批曰:“所陈甚好,当体念矣。”

○大王大妃殿,命咸悦县监,依牙山例,作三年窠,因大臣所奏也。

○大王大妃殿,饬各宫房鱼盐等税侵虐之弊,因大臣所奏也。

○以徐箕淳为庆尚道观察使,成遂默为礼曹判书,金鼎集为汉城府判尹。

○大王大妃殿,命赵秉铉加棘,徐相教、尹致英、申观浩、李应植并施围篱之典。

○三司陈启大司宪李启朝,大司谏兪章焕,执义洪翼燮,司谏申佐模,应教李墩,副应教宋廷和,掌令李参铉,持平李兴敏、韩,应、淳,献纳郑锡朝,校理金敬铉、睦仁裁,副校理朴商寿、尹行谟,正言曺锡兴、金世镐,修撰李维谦、李升洙,副修撰金翊镇、洪秉寿惩讨诸罪人,大王大妃殿批曰:“前后批已尽,而屡日如此,诚觉支离。令其被罪,与死无异,更勿烦聒。”

8月21日

编辑

○丙戌,谕祭酒洪直弼,司果宋来熙、成近默。

○宾启,请赵秉铉亟允台请,批曰:“昨筵既承慈教,而继又有加律之命矣,又何为而宾启也?以卿等之老成,不当如是强迫,更勿烦请。”宾厅再启批曰:“当仰禀东朝矣。”宾厅三启,批曰:“既以仰禀为批,又何更启。”

8月22日

编辑

○丁亥,宾厅四启,批曰:“既有仰禀,则卿等恭俟处分而已,何为更启。”

8月23日

编辑

○戊子,宾厅五启,批曰:“更当仰禀东朝矣。”宾厅六启批曰:“俄者已谕,卿等退去。”

○政院,以三司诸臣,求对,启,批曰:“退去。”

○宾厅七启,批曰:“退去。”

○院议请更禀东朝,赵秉铉事亟赐允从,批曰:“已谕宾启矣。”

○大王大妃殿,命赐智岛加棘罪人赵秉铉死。

8月24日

编辑

○己丑,以徐左辅为司宪府大司宪,李明迪为司谏院大司谏。

○命求对三司,退即传启。

○命今番节行,别遣历官,质定历法以来。

8月25日

编辑

○庚寅,命传启捧入。

8月26日

编辑

○辛卯,领府事赵寅永,领议政郑元容,左议政金道喜,联箚请徐相教等亟允台请,批曰:“向筵慈教,亶出于匪怒之意,而惩讨事,今则至矣尽矣。卿等更勿以此相烦,益思宁静之道。”

8月28日

编辑

○癸巳,给永兴等邑漂颓户,恤典。

九月

编辑

9月1日

编辑

○乙未,诣殡殿,行朔奠。

9月2日

编辑

○丙申,以李启朝为司宪府大司宪,任百秀为司谏院大司谏。

○两司联箚,请亟允诸罪人鞫核之诣。

9月3日

编辑

○丁酉,两司联箚,请亟允诸罪人鞫核之请。

9月4日

编辑

○戊戌,雨雹。

○召对。

9月5日

编辑

○己亥,药院入诊及召对于熙政堂。

○以李鲁秉为司宪府大司宪,林永洙为司谏院大司谏,李晋翼为成均馆大司成。

9月6日

编辑

○庚子,召对。

○别讲。

○以李明迪为司谏院大司谏。

9月7日

编辑

○辛丑,进讲。

○召对。

9月9日

编辑

○癸卯,诣殡殿,行朝奠兼茶礼。

○进讲。

○召对。

9月10日

编辑

○甲辰,进讲。

○召对。

9月11日

编辑

○乙巳,进讲。

○召对。

9月12日

编辑

○丙午,进讲。

○大王大妃殿,命事属恩彦君家前后文迹,一幷洗草。

○召对。

○以李圭祊为吏曹参判,李谦在为江原道观察使。

9月13日

编辑

○丁未,进讲。

○召对。

○给安东等十一邑漂户,恤典。

9月14日

编辑

○戊申,进讲。

○召对。

9月15日

编辑

○己酉,诣殡殿,行望奠。

○进讲。

○命前大司宪李景在罢职,分拣。

○召对。

9月16日

编辑

○庚戌,进讲。

○召对。

9月17日

编辑

○辛亥,进讲《小学》第二卷。

○召对。

○以赵冀永为判义禁府事,李敦荣为司宪府大司宪。

9月18日

编辑

○壬子,进讲。

○召见,庆尚监司徐箕淳,辞陛也。

○召对。

9月19日

编辑

○癸丑,进讲。

○召对。

9月20日

编辑

○甲寅,药院入诊及次对于熙政堂。

○大王大妃殿教曰:“惠政施民,君上当然之事,而况今初元之会乎?百尔思之,莫如旧未捧之蠲荡,各营各司己巳壬辰癸巳以后,各样停退及排捧条拯米未收,自庙堂,考其年条后,行会诸道,一并荡减。”

○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

○两司合启,请徐相教、李应植等,一体鞫核,亟下处分,批曰:“退去台厅传启。”

○进讲。

○以徐左辅为司宪府大司宪,李景在为刑曹判书。

9月21日

编辑

○乙卯,进讲。

○召对。

9月22日

编辑

○丙辰,进讲。

○召对。

9月23日

编辑

○丁巳,进讲。

○召对。

9月24日

编辑

○戊午,进讲。

○召对。

9月25日

编辑

○己未,进讲。

○召对。

9月26日

编辑

○庚申,进讲。

○召对。

9月27日

编辑

○辛酉,进讲。

○召对。

9月28日

编辑

○壬戌,进讲。

○教曰:“来十月初一日朔奠,自内兼行亲进香进香文,当亲以下矣。”

○召对。

9月29日

编辑

○癸亥,进讲。

○召对。

9月30日

编辑

○甲子,药院入诊于熙政堂。召见江原监司李谦在,辞陛也。

○进讲。

冬十月

编辑

10月1日

编辑

○乙丑,诣殡殿,行朔奠兼进香。

○饬台谏在外悬頉之弊。

10月2日

编辑

○丙寅,教曰:“是年是月,即显隆园迁奉旧甲也。大行大王攀慕追思,春间窃拟展省,竟以玉候违豫,未果小子嗣位,固宜敬述,而礼制所拘,亦未能行,私心怆感,难以为喩。初七日,遣阁臣,奉审健陵,华宁殿,一体奉审。”

○召对。

10月3日

编辑

○丁卯,上谥册宝于殡殿。

○亲行上谥册后别茶礼,改铭旌后别茶礼。

10月4日

编辑

○戊辰,进讲。

○召对。

10月5日

编辑

○己巳,药院入诊及进讲于熙政堂。

○召对。

○以李鲁秉为司宪府大司宪,李宗秉为司谏院大司谏。

10月6日

编辑

○庚午,进讲。

10月7日

编辑

○辛未,进讲。

○召见前庆尚监司金大根。

10月11日

编辑

○乙亥,以李锺赫为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

10月12日

编辑

○丙子,以成原默为吏曹参议。

10月14日

编辑

○戊寅,召对。

10月15日

编辑

○己卯,诣殡殿,行望奠。

10月19日

编辑

○癸未,以徐左辅为司宪府大司宪,李玄緖为司谏院大司谏。

10月20日

编辑

○甲申,召见三使臣,正使李启朝,副使正教,书状官沈膺泰辞陛也。

10月21日

编辑

○乙酉,命启攅宫后,别奠亲行。

10月23日

编辑

○丁亥,判府事权敦仁,陈疏自引,批曰:“审如卿言,孰不憧憧有荐医之心?而矧玆大行朝,有欲思见之教乎?秋判之疏,未详里许,则进非正路之论,容或无怪矣。于卿何有?日前慈教,洞然开释,于卿心难安之地,无以是相烦,增予悲怀,即日安心还第,出入于朝晡哭之班。”

○诣殡殿,行夕上食。

10月24日

编辑

○戊子,诣殡殿,行朝上食。

○礼曹,以返虞后孝定殿山陵祝式收议启,领府事赵寅永以为:“虞主之不书庙号,以其只奉于练前,而练主之幷书庙号,以其仍奉于入庙故也。今此两祝之以依题主所书,似无可疑。至于孝成殿祝式,虽有香室所奉,既无虞练之分别,则未敢曰的确可据也。”领议政郑元容以为:“虞主之只书某号,《五礼仪》所在也。以入庙前不宜书庙号,而至练主时始为幷书庙号。香室所在孝成殿祝式,皆书庙号,仪曹虽因此起疑,而祝式既不分练,前后则练前之皆书庙号,亦未敢质言矣。若以常行之礼言之,则一依题主所书,书于祝文,似合仪节,然祝式谨严,不敢臆对云,”判府事权敦仁,病未献议,左议政金道喜议略同,命依议施行。

10月25日

编辑

○己丑,诣殡殿,行朝上食,昼茶礼,夕上食,祖奠,夕奠。

10月26日

编辑

○庚寅,大行大王灵驾,启发奉辞于弘化门外。

10月28日

编辑

○壬辰,下玄宫时望哭于宣政殿庭。

○诣普济院,返虞祗迎随神辇入斋殿。

○诣孝定殿,行初虞祭。

十一月

编辑

11月1日

编辑

○甲午,诣孝定殿,行朔祭昼茶礼。

11月2日

编辑

○乙未,召见时原任大臣户判。

○以徐憙淳远接使,金鼎集馆伴差下。

○命差倭公作米,更许五年退限。

11月6日

编辑

○己亥,奏请先来状启以为:‘封典顺成,谥号当于敕行往宣,谥号庄肃。’履正志和曰庄执心决断曰肃。

11月8日

编辑

○辛丑,诣孝定殿,行六虞祭。

11月9日

编辑

○壬寅,诣孝定殿,行七虞祭兼冬至节享昼茶礼。

11月11日

编辑

○甲辰,诣孝定殿,行卒哭祭。

○三都监摠护使以下,施赏有差,殡殿都监提调判敦宁徐憙淳,礼曹判书徐箕淳、成遂默,都厅副司果洪淳穆,宗戚执事益平君曦,永平君昱,刑曹参议洪祐喆,国葬都监提调知事李嘉愚,户曹判书金学性,兵曹判书尹定铉,都厅掌乐正金炳云,直阁赵然兴,谥状制述官上护军李若愚,谥册文制述官户曹判书金学性,书写官护军金辅根,哀册文制述官庆尚监司徐箕淳,书写官判尹金鼎集,表石阴记书写官判敦宁徐憙淳,志文制述官兵曹判书尹定铉,虞主书写官护军金景善,读谥册官应教沈敬泽,读金宝官副司果李教英,封闭官执义朴龙九,山陵都监提调右参赞赵鹤年,工曹判书李鼎臣,大护军洪在喆,都厅司直朴永辅、宋近洙,初丧时承旨沈宜冕,因山时陪从承旨郑㝡朝、李明迪,取土承旨徐念淳,上谥时礼房承旨洪说谟,幷加资,读哀册官副司果李敏摄,通礼军资正李晋祥,校理宋廷和,并陞叙。

○命全溪大院君内外祠版祭物,令奉常寺封进。

○平安监司赵斗淳,以敕使牌文出来,驰启。

11月12日

编辑

○乙巳,召对。

○以李亨夏为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

11月13日

编辑

○丙午,大王大妃殿教曰:“杨州牧使金万根,前后山陵之役,效劳既多,加资。

11月14日

编辑

○丁未,召对。

11月15日

编辑

○戊申,诣真殿展拜。

○次对于熙政堂。

○命义州白马山城,创置别将,取才望报,许用履历。

○许施华城府封不动钱一万五千两,作还取耗之请。

○命文川、高原两邑,限十年作荫窠,以有治绩者差送。

○命长津镇殿最,使道臣书考。

○以李㘾为吏曹参议,金炳冀为弘文馆副提学,金景善为刑曹判书,赵寅永为实录摠裁官,徐憙淳、李若愚、金兰淳、李嘉愚、金学性、尹定铉、赵鹤年、金鼎集、李景在、洪锺应为兼知实录事,赵秉骏、金辅根、金大根、徐宪淳为兼同知实录事,赵道淳为成均馆大司成。

11月16日

编辑

○己酉,召对。

11月17日

编辑

○庚戌,昼讲。

11月18日

编辑

○辛亥,全溪大院君、恩彦君致祭,命吏曹判书李宪球,都承旨金辅根进去。

○昼讲。

○命敕行时茶礼,辛巳年例为之。

11月19日

编辑

○壬子,召对。

11月20日

编辑

○癸丑,进讲。

○召对。

11月21日

编辑

○甲寅,进讲。

○召对。

○以金大根为弘文馆副提学。

11月22日

编辑

○乙卯,进讲。

○召对。

11月23日

编辑

○丙辰,进讲。

○大王大殿命大提学差出实录有命也。

○以金德根为奎章阁直阁,前望也。

○行文衡会圈,朴永元、赵斗淳、徐箕淳、尹定铉,以赵斗淳为大提学。

○以赵斗淳为知实录事。

11月24日

编辑

○丁巳,进讲。

○召对。

○以洪锺应为平安道观察使。

11月25日

编辑

○戊午,进讲。

○召对。

○以李敦荣为司宪府大司宪,李源达为司谏院大司谏。

11月26日

编辑

○己未,进讲。

○召对。

○行阁圈,李秉文、成载瑗、李承游,以李秉文为奎章阁待教。

11月27日

编辑

○庚申,进讲。

○召对。

○行翰圈金炳溎、金完植、赵秉学、李彻宰、郑健朝、李秉文、成载瑗、李仑夏。

○行馆录,吴正秀、张仁远、许传、金世镐、韩敬源、尹禹锡、李承益、高性镇、朴昇寿、洪锺云、闵致庠、李秉珪、赵文化、南秉吉、徐相鼎、徐翼辅、姜舆、曺锡舆、申锡禧、李兴敏、黄锺显、朴珪寿。

11月28日

编辑

○辛酉,进讲。

○召对。

○以尹定铉为兵曹判书。

11月29日

编辑

○壬戌,进讲。

○召对。

○以徐有薰为成均馆大司成。

11月30日

编辑

○癸亥,进讲。

○召对。

○命李提督祠版,遣将臣致侑,祀孙初仕调用。

○命宣武祠,遣将臣致祭。

○平安监司赵斗淳,以敕使渡江,驰启。

十二月

编辑

12月1日

编辑

○甲子,诣孝定殿,行朔祭。

○诣真殿展拜。

○进讲。

○召见回还三使臣。

12月2日

编辑

○乙丑,进讲。

○召对。

○以李景在,伴送使差下。

○陈奏使以下,施赏有差,正使朴晦寿,子弟一人除职,副使李根友,书状官沈敦永,并加资。

12月3日

编辑

○丙寅,进讲。

12月4日

编辑

○丁卯,行柑制于仁政殿,赋进士金鼎镐,直赴殿试。

12月5日

编辑

○戊辰,进讲。

○召对。

12月8日

编辑

○辛未,以徐左辅为刑曹判书。

12月12日

编辑

○乙亥,诣慕华馆,迎敕。

○诣仁政殿,行宣诏仪,接见敕使。

12月13日

编辑

○丙子,诣馆所,接见敕使。

12月15日

编辑

○戊寅,诣慕华馆送敕。

○谴罢迎接都监堂上金学性。

12月17日

编辑

○庚辰,以郑日永为忠清道兵马节度使。

○以金左根为宣惠厅堂上。

12月20日

编辑

○癸未,药院入诊及次对于熙政堂。

○命宁越府还军弊矫救之方,道臣条列修启。

○命安东府使尹穳,佥知韩容鼎,特加一资,勋堂差下,因大臣所奏也。

○大王大妃殿,命饬审理京外狱囚。

12月21日

编辑

○甲申,行翰林召试,取赵秉学、成载瑗、郑健朝、金炳溎。

12月22日

编辑

○乙酉,召对。

○以金学性为户曹判书。

○行都堂录,李庄緖、吴正秀、李基周、李贞夏、许传、李凝祥、李又新、张仁远、李寅夔、姜冕奎、柳来骏、金世镐、韩敬源、尹禹锡、李承益、高性镇、朴昇寿、宋谦洙、洪锺云、闵致庠、李秉珪、赵文和、南秉吉、徐相鼎、徐翼辅、姜㳣、曺锡舆、申锡禧、李兴敏、黄锺显、朴珪寿、李亮信。

○以赵冀永为判义禁府事。

12月23日

编辑

○丙戌,进讲。

12月24日

编辑

○丁亥,进讲。

12月25日

编辑

○戊子,进讲。

12月26日

编辑

○己丑,都政下批,以金景善为司宪府大司宪,姜必鲁为司谏院大司谏,成原默为成均馆大司成,金左根为奎章阁提学,金兴根为汉城府判尹,李观熙为忠清道兵马节度使。

12月27日

编辑

○庚寅,召见守令边将初仕人。

○户曹判书金学性,陈疏自引,赐批。

12月28日

编辑

○辛卯,召对。

12月30日

编辑

○癸巳,诣真殿展拜。

○大王大妃殿教曰:“大殿旧劳于外,曾展谒于太庙。昔我英宗大王,虽在谅阍,因事有展拜之例,主上趁今展诚,允合情礼,岁首将行太庙展谒矣。”

○礼曹启言:“国恤三年内,庙宫展谒停止,故仪节无可据之例。英庙朝丙午年太庙增修移还安时,自上至斋殿,改具黑袍,王带行礼后,还斋殿改具视事服还宫,纯庙朝壬午年,由月觐门,诣景慕宫展谒时,自上至逌觐门外幄次,改具黑袍玉带,诣庙庭行礼移,还至幄次,具视事服还宫矣,”教以依丙午年例为之。

○京兆献民数,五部八道元户一百五十二万九千三百五十六户,男三百二十四万一千九百八十七口,女三百二十二万八千七百四十三口。

哲宗熙伦正极粹德纯圣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实录卷之一

注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