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本庵集
卷五
作者:金锺厚
1798年
卷六

杂著

编辑

心气质辨己巳

编辑

凡人之生。惟理与气耳。理无迹。故一而已。气有迹。故随其升降聚散而生出许多名目。夫人之资。始于天也。游扬不定者。只名曰气。此一也。及凝聚得成名之曰形。此二也。形既生矣。就上面有往来吹嘘之气。亦名曰气。此三也。就此气中。又有轻重虗实之分。轻虗者仍谓之气。重实者则名曰质。此四也。于质与气之中。又有湛一虗灵能知能觉而不杂于形与气质者。以其神妙而谓之神。以其作用而谓之魂魄。以其摠会之在于方寸而统名曰心。此五也。凡此五者。合而言之。又只是一气而已。是故形气固粗矣。而气质亦不能无清浊美恶之殊。惟心则虽同是气。乃气之灵处。所以为形气气质之本。而非形气气质所能囿也。且其所寓方寸之脏中空通虗。故其为物。至清而无浊。至美而无恶。此心与气质之大分也。然而人既有此形气形定于外。而气质为之经纬于内。一动一静循环不已。方其动也。气质之清者浊者美者恶者。纷纶错糅动荡万端心。亦是气之一。故不得不随其气质之清浊美恶而为虗灵知觉之用。近说所谓清虗灵浊虗灵于其发用处言之。则无病。心既如此则其中所具之理。亦不能无中与过不及之别。可知矣。盖气质清美则心发而善。气质浊恶则心发而不善。心发而善则理无所碍而得其中。心发而不善则理为所蔽而或过或不及。于是合气质与心与所具之理。而命之曰气质之性。此心与气质之异而同者也。及其反乎静也。气机皆息。用为体泯。不惟彼之清浊美恶。了无所作。抑此之虗灵知觉。亦无所使。气质还他气质。心还他心。即此心中所具之理。不偏不倚。而性之大本。于是乎立矣。此又心与气质之同而异者也。是以学之求以治心者。固不可诿于其用之同于气质。而沮其克复之功。亦不可恃夫其体之别于气质。而忽其存养之方。惟当就异而识同。即同而察异。于其同也。致知精微。以明其所具之理。存心广大。以尽其本然之用。必使夫此之虗灵知觉。能有以清彼之浊。美彼之恶。则即其气质之性。而本然之性。不待外求而得矣。于其异也。戒慎恐惧而防其昏放。必使夫彼之浊恶。无得以乱。此之虗灵知觉。则浑是本然之性。而气质之性。无容别占其名矣。故张子曰。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不性者焉。斯言尽之矣。

代仲祖献议丁丑

编辑

朝祖一节。重臣之所建白。本以先正臣丧礼异同议,大明会典丘氏仪节等书为据。而臣窃考先正丧礼异同议。则其于祖奠条。先录仪礼节目。系之以五礼仪略同。而其附论曰国制虽有此仪。然既无朝祖一节。则此仪设行于殡殿。而仍为发引。甚非即远有渐之义也。古礼有朝祖之仪。祖奠仍设于庙庭。翌日设遣奠。乃发引节次。详见仪礼云云。据此则先正之意。盖欲于朝祖之后。设祖奠遣奠于庙庭。仍以发引。并从古礼之序也。夫朝祖。丧之大节也。礼意甚重。若不至于大段不可行。则特援古礼。断而行之。岂不诚正当哉。但其朝祖之后。仍于庙庭设祖遣二奠。遂以发引一款。则古今异宜。自朱子家礼。已不能行之如古。恐猝难为此大变通之制矣。苟不能行此。则朝祖之后。将不得不还奉梓宫。入安殡殿矣。昔曾子吊于负夏。主人既祖。推柩而反之。子游讥之。以为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即远也。故丧事有进而无退。夫门庭之内。略一推柩而反。昔贤犹讥之如此。况于奉梓宫出辞于庙。更奉以还于阙中乎。古礼朝祖之后。荐车便载。从此遂行。先正所谓详见仪礼者然也。家礼则朝祖之后。迁于厅事。亦不以还入殡处矣。今殡殿之于太庙。出入往还之节。既大异于古礼。又无以仿家礼之制。则求以行礼。反归违礼。行礼之得。不足以补违礼之失矣。至于皇明典礼。朝祖以魂帛。而乃在发引之日。既设遣奠。灵驾进发之后。则此与古礼次序虽不合。而其于有进无退之义则得矣。魂帛朝祖之说。创于丘氏仪节。今士庶家。率多承用。盖为私家狭隘。有此不得已之举。而揆以礼意。实甚未允。盖人之死。魂魄殊途。魄。是体魄而永归于土者也。魂。则始以帛。终以木。返于室堂者也。若朝祖以帛而不以柩。则是终返者以暂出而辞。而永归者阙然不辞也。是故先辈礼家或有不用代帛之制者。而丘氏本说。亦有屋宇宽大者。自宜如礼之语。今以堂堂国家。既曰举废复古而乃为此苟简不正当之礼。则岂足于听闻哉。故愚贱之见。敢以为如欲朝祖。则必奉梓宫。又必仍设祖遣奠于庙庭而遂行。一如古礼然后可也。如以为梓宫不可以朝祖。朝祖之后。又不可仍奉庙庭。则反不如仍旧不朝之为寡过也。仍窃伏念礼之义意。至为精微。次第节目。相须互备。苟或得其数而不得其义。取舍因革。一有差失。则非惟斑驳矛盾未为纯一。抑亦反有害于礼矣。此尤不可不兢兢致慎者也。伏乞博询而审处焉。

名子说己卯

编辑

儿生而吾命之。名曰稷生。盖吾久无子。岁在丁丑之秋。宅新居于社稷之下。而儿以其冬胎。至戊寅九月五日而生。此其所以名也。然其为义也不一。昔周后稷。其生如达。而今儿之生也。吾未及问其作。而方寝未兴。遽以生闻。以是而谓之稷生亦宜。且夫稷者。百糓之长也。生者。天地之心而人得之者也。儿之所宜顾而思之者。则在乎是矣。遂记之为名子说。使儿之仲父书之。置于晬日之盘。

书赠洪伯理庚辰

编辑

洪生大燮。从吾游者三年矣。吾甚爱其隽爽谅直。然其于容貌辞气。往往有不饬。吾累累言之而未能顿改。此殆吾徒能言而身不能然。故洪生不从其言而从其所见尔。吾实愧焉。今年春首。洪生告省其王母于罗州。请吾言。夫吾之言于洪生也久矣。复何事于言哉。抑洪生之去也。将不见吾身之所为而见吾之言而已。则吾之言。固能贤于吾之身矣。庶其有瘳于守吾而处乎。姑书此以别。

论季札事甲申

编辑

明缪昌期论胡氏传春秋。谓季札让国生乱。故贬而称名者为非。而首引孔子手题延陵季子之墓为证。仍辨季子之不受国。有义而不可非也。夫缪氏责胡子以圣经微暧不白之指。绳人以三尺。是则然矣。且其论季子之不受国。由其知诸樊之让。非其心。而子光之篡。特借札为辞。故为此苦心调剂于骨肉之间。而不可以告人。此似得其情实者。然欲据孔子题墓之说。以明其见许。则不知是特野语外史之传。而渺昧难考也。考之史。公子光之弑僚也。季子自晋归而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复位而待。此非吴史之文之。则季子之学。为不纯也。而孔子虽许其让国。不得许其从子光矣。缪氏不辨此。而辨其不受国之非过。则亦失其大小之伦也夫。

评金稚五相定文卷与林厚而书乙酉

编辑

谓不从礼举服而称者责之正矣。而又许其从俗称丧人何也。夫丧人者何也。谓于五服之丧。皆得称乎。则非所以自表异于所生也。谓必于亲丧而称乎。则是孤哀之异名耳。不可以称于所生也。进退无所当而曰。从俗不已。傎乎夫彼之称心丧。固失正礼。而今使之直称丧人。是犹人舍南大路而从径于东。从而责曰。大路固难行。盍从北之径。是众所行也云耳。东犹近南北。不已远乎。何谓东。心丧之称。称之早而已。至期而服除则不得不称尔。故犹得为近正。何谓北。丧人者孤哀之所称。称于所生。大不可也。故责厚而以不从正礼则善矣。如曰正礼难责。则不如不责而从其称心丧。凡事不能从正。则不正而已。欲于不正之中而从俗依违。则弥远于正也。类如此。此亦可以鉴夫。

琴说赠李大器

编辑

李生晩中学琴。余告之曰。子为古琴。毋为今琴。曰焉得古琴而为之。曰吾固不谓子之学古琴之迹也。欲其得古琴之意耳。曰何谓也。曰迹也者器也。器者气也。夫器。朝毁而夕不可复寻。气以瞬息呼吸而殊。以其有形也。意也者心也。心者气之虗灵而理寓焉。不离形器之中而不杂乎形器者也。故迹则万变而心不亡。其在琴则刳桐被弦。指挑而出音者迹也。而意则在其人耳。今人之心。固无异于古人之心也。夫乐生于和。和生于礼。礼生于德。古之人。明其德正其礼。赫然而光矣。烂然而文矣。犹惧人之苦于持守。而或有查滓邪秽潜伏于隐微之中也。于是加之以乐而导之和。使振动宣畅而融于德焉。故其音平淡而舒缓。有优游涵蓄之趣。是则所谓意也。后世失其意而彷像其迹。务以娱心悦耳。而繁声促节无不作焉。遂使人荡其心而丧其德。乐以养德而乃反丧德。夫岂其迹使然哉。惟不知其意故也。子之学琴也。无患其迹之不古。而患不得乎古之意也。按弦拨指。一以性情之正出之。及其手熟心畅。乐意流动淫泆而不能已。则划然抑而止之。常使有不尽之意焉可也。嗟乎。乐而有不尽之意。则其乐无穷。岂如夫恣情竭欢索然而生悲哀者哉。曰谨受教。遂书以为琴说。

论西溪集简牍数条

编辑

寄子泰辅壬戌第二书云。国之有废灭。虽殷周不免。岂可于已亡之国。存其年号无有穷极之时乎。

噫。此其言必自以为精实适当。而惜乎其无恻怛不忍之意也。夫皇明亡国之冤。我国负德和虏之耻。岂万古所尝有。而惟此区区一变例。乃大言引殷周以破之。是岂仁人之心哉。况此书所论。乃潘南文正公碑刻事也。文正以倡义却元事明。受褒赠于本朝。而为其孙者。其言乃如此。其亦异矣。此其一脉传来于崔鸣吉。尹宣举之恶闻大义者。有不可掩。而外为近理之言。足以诳惑稚昧于后世。则非细事也。

与南云路甲戌四月书云。今日之事。亦无他说。前车之覆辙。历历皆在。知能惩之而已。

嗟乎。何其教猱升木之甚也。南相才从岭海震剥中出来。其惩艾之心。方无所不至。而乃以是怵而勉之。彼朋友之间。气味之贯通如此。安得不启万世祸乱之源哉。

敬莲说丁亥

编辑

周濂溪先生作爱莲说。所以状莲之德美者至备。余常喜诵之而见莲。则如见先生焉。虽然。余窃疑先生之说以爱莲名。爱者亲之之词。不若敬之尊也。是岂其然哉。按说。有曰不染不妖。曰中通外直。曰可远观不可亵玩。而摠而目之曰花之君子。君子可爱而亦可敬者也。记不云乎。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然则先生之爱莲。以其可敬也。而敬固在爱之中也。且自古词人多有赋莲者矣。然皆况之以佳人美女。则此爱而不敬者也。不敬则不可谓爱。惟先生尊之为君子而后敬生焉。能敬斯能爱。故先生为独爱莲而因可知其敬矣。余于莲。最赏其清疏轩飏之中有肃然若庄士之不可易以笑语者。故每对之。则必正襟改容。昔王子猷呼竹为君。陶渊明谓田水为师丈人。米芾丈石以拜之。夫物固有可敬者也。余故推先生之言爱莲乃所以敬者。为敬莲说。

农岩三渊论,栗谷善恶清浊气说辨戊子

编辑

任仲思书问于余曰。农岩尝议栗翁善者清气之发恶者浊气之发一语。以为未安。而三渊则直谓之异乎孟子性善之指。未知如何。余以之转问渼湖金丈。答谓先祖之论。未见可疑。又问金子静。答谓虽至昏浊之人。而其良心之发。一日之内。亦必无时无数。此岂皆待清气而发耶。愚按使栗翁而谓善者专出于清气。恶者专出于浊气。而不本之以性善。则固有病矣。今考栗翁之说。本之以性善。而继言其发之善恶。由于气之清浊。又其言清气之发。则谓之循天理而直出。言浊气之发。则谓之为所掩失其本体。是依旧以性善为主耳。其异乎孟子者。则果有之。孟子专言性为主。而不言气。自程张以后气质之说出。则不得不合性与气而两言之。此其所以异于孟子也。此则程张已然。何独于栗翁而疑之乎。惟渊翁之引赤子入井事者。似乎无与于气。然外物之触之者重。则虽至浊之气。不觉忽然打开。此正见理气之神妙处。岂得谓气不干事哉。故愚则未见栗翁之说之可疑。而见农渊之说。反为疑也。至若子静所谓昏浊之人。良心之发无时无数。岂皆待清气者。似不察夫昏浊之人。其清气之往来。亦无时无数也。盖人之禀气或清或浊。固有大分。而就其大分中。气之往来。常倏忽无定。禀清者之明于此而暗于彼。昨则非而今则是。是浊气之未免往来也。禀浊者之良心闯发是清气之犹有存者也。除是上智下愚之全清全浊者。宜若无一分清浊可往来也。然而上知信无浊气之往来。而下愚容有清气之往来者。以人受天地正通之气。大体是清故也。且性虽善。其发之者气也。苟其发而非气。则是性自独发也。性是理。理虗无为。何得而独发哉。此孟子性善之说所以为不备。而程张不得已为气质之说者也。今必脱略程张而却去守孟子未备之论。直截则有之。无乃欠于剖析之精耶。

几字书室壁说

编辑

几之为说尚矣哉。孔子系易曰极深而硏几。曰知几其神乎。曰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皋陶之告帝舜曰。一日二日万几。益稷之篇言惟几者二。若周濂溪先生则有详焉曰诚无为。几善恶。又曰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神几曰圣人。由是而推之。于大学中庸之皆言慎独。则是亦几也。故朱子解之必曰审其几。程子得传于濂溪。则其说曰善观者。却于已发之际观之。此虽不言几。犹言之也。夫易与书之言几也。或以理。或以事。或以心之思虑。而大学中庸则语微而意切矣。至于周子以善恶为几。而程子朱子之论备焉。则所以明夫几者至矣。无以复加也。抑余于此。独有感焉。余常自病身之不能修而其本在于不得操心之要。盖缘此心自静而动。动而之于千蹊万涂也而不自觉。虽觉焉徒欲随事而正之。则力不暇而适以增乱。以故虽操之之劳而常放也。间尝反思之。苟于心之初发也。辄自照管。使其去来起灭之际。历落分明。如画界然。如是则心自操矣。心操而后可以审于善恶洞于理事。而发之于作止语默也。自各得其所止矣。此合内外彻上下之道也。几之不可忽也如是夫。余于易书以下诸说。亦既读之熟矣。然及今视之。则若前者之无睹也。且记余尝问为学之要于金子静。子静之言正如此。余虽闻而善之。而以未能真知其有味。故迄无所用力。至是而又若始闻其言也。是知人苟无得于心。则圣贤之书。师友之言。皆无益也。是亦可戒也。故幷识之。丙戌十月十九日。寝寤未兴。偶思及此。起则书一几字于纸粘之室壁。仍口呼其说。使李生晩中书。

丧废祭问答己丑

编辑

或问。丧服期以下。时祭皆废否。曰废。可得闻与。曰曾子问大夫之祭。鼎俎既陈。笾豆既设。不得成礼。废者几。孔子曰。天子崩。后之丧。君薨。夫人之丧。君之太庙火。日食。三年之丧。齐衰。大功。皆废。外丧。自齐衰以下。行也。士之所以异者缌不祭。是其证也。曰是言新遭丧耳。何以决终丧不祭乎。曰是通自三年之丧说来。则可知不祭二字。是幷包终丧也。且其上章。有曰曾子问相识有丧服。可以与于祭乎。孔子曰缌不祭。又何助于人。可见缌不祭三字。是古礼经语。而为当然之法耳。朱子亦有曰。古人缌麻。已废祭祀矣。又丧服小记曰。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无服也者。丧者不祭故也。夫礼为出母杖期也。而谓丧者不祭。故不服则所谓丧是通期服以下言也。是亦一证也。曰缌不祭。又何助于人一段。疏中熊氏岂不曰此谓同宫缌。若异宫则殡后得祭乎。曰孔子止曰缌不祭。何由见得特指同宫与异宫未殡者言耶。且熊说其下引杂记父母之丧将祭。而昆弟死。既殡而祭。则其所谓得祭者。亦指丧祭而言也。况疏中熊说之前。有云身有缌服。尚不得祭己宗庙云云。则此乃正义而可知熊说同官之为谬矣。曰是则然矣。按杂记曰。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父小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可以取妇。己虽小功。既卒哭。可以冠取妻。夫冠昏之比于祭。其礼则加吉。其事则较轻。而冠昏则自大功之末已行。祭则缌犹不行。岂其宜欤。且郑注偕祭乃行者。无乃是大小功之末。得行时祭而后。乃行冠昏之谓耶。曰有是疑也。然杂记之说。通典范汪已论之。以为缌麻之丧。于祭亦废。昏亦不通。况小功乎。衰麻非所以接弁冕也。杂记为男女失时。或继嗣未立者耳。非通例也。愚尝深有取于范说。而意杂记所谓可以者。正说礼本不可。而事有不得已则可以云尔。是既如此矣。且冠昏之比于祭。礼加吉而事较轻。信如子之言矣。然冠昏之吉。特一时权假而行之。祭则不可权假也。况祭之齐也甚严。吕博士所谓祭而诚至则忘哀。诚不至则不如不祭者。信至到之论也。冠昏虽轻。若男女失时则固多可忧。事关两家。势尤难便。则视有家常行之祭。务尽情礼者。却似有差殊者矣。至若郑注偕祭乃行。是承卒哭为言。则恐只谓卒哭之祭耳。岂有于此突然说入时祭之理哉。曰古礼则闻命矣。后来诸贤之论。如程子朱子之于三年丧。尚有可祭之论。至于栗谷先生要诀惟三年丧则废祭。而期以下裁量其时与仪而皆不废。今乃独远引古礼。而于轻服一例废祭。得无为背前贤薄先祖之归乎。曰凡后世行礼之不能一从程朱之论与栗谷要诀者。不可枚数。则何可以一有不同而目以背前贤也。至于先祖则遭服废祭。乃所以体先祖而哀其血脉。尊先祖而专其齐洁耳。其于薄不亦相反矣乎。通典贺循论缌不祭云。祖祢之情同其哀戚者是也。况程子之论居丧祭先也。张子驳之以如此。则是不以礼祀其亲也。而朱子谓正礼。则当从横渠。夫不以礼祀亲之义。奚独三年之丧为然也。此又安得为铁守之论乎。抑唐之律。诸庙享。知有缌麻以上丧遣充执事者笞五十。不自言者罪如之。其严如此。亦可见丧服不祭。非止为丧。亦所以重其祭也。曰乃今洞然知礼意之有如是矣。然期大功之废祭。礼固最重于人情亦允。惟小功缌。则古今持服之礼既异。而一切废祭若不叶于人情者。今且以服之轻重各从古今之法。期大功。依礼记诸文废祭。小功缌。依要诀杀礼行之。则庶几俱有所据而得折衷之宜欤。曰此虽不如一切从古。亦犹贤于期服之行祭在人量宜处之耳。曰忌祭墓祭则何如。曰此则本非礼之正者。而起于后贤。当从后贤之礼。且其为礼也。或为丧馀或在墟墓。当一依要诀而已。

书赠李季朱商莱○后改名义刚○庚寅

编辑

人与万物。同生于天。天独使人用万物。万物为人用何哉。直为人全性命之德。能治心修身。处则明其道。出则行其义。而万物赖之。各止其止耳。苟不能是而徒以人故用万物。则是贼万物者也。贼万物。则天贼也。天贼必受天罪。罪不于其躬。则于其后。假使幸而免。何颜以临万物。以见天哉。然则用万物少者其受罪亦少。用万物多者其受罪亦多。孰为用万物多者。其人之富且贵者欤。夫贵。何待卿相。凡生乎世族而拱手缓步。以号令于氓隶者皆贵也。富。何待多积。苟一饭一衣之饶于人皆富也。况于奕世富贵。有势力之重温饱之奉者乎。其用万物。反以贼之而为天贼也益甚矣。为天贼益甚而罪从之。彼不知罪至之迟速小大。而方且肆然以处万物之上。而䩄天之下。吁其哀哉。若是则人之得为人。非幸也。惧也。为人而富且贵者。非大幸也。大惧也。是尚可不反吾之心与身以慥慥道义也乎。李氏季朱。我先王之支裔。而相国之孙大夫之子也。尝从余游。为余将有远役。求余处之。故为是说。以副。

书赠徐君有守

编辑

吾友徐士毅甫第二子有守。以岁十月辛丑。来聘余弟定夫之女于谷山府。即行巹礼于官舍。余见有守。口眼开豁玉雪肤。行礼甚耻。余心赏之。其翼朝。与之坐。指架上诸书。令以意抽观。有守起则取太极图说一卷。至前展之。手点图。历历言其大意。卒曰周濂溪亦圣人也。余不觉惊异焉。余闻今年夏。圣上之召对国子弟也。有守以不读小学书挞焉。有守年方十四。而时已尽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诗书。而特未读小学尔。余乃责有守曰。尔不读小学尚可。乃过而读诸经书罪也。不止诸经书。又过而涉乎微奥之说如太极图者。而阙小学。宜乎圣主之挞而教之也。仍问后来读小学否。曰读而未能竟。余又责曰。尔又宜挞也。尔归则置百家书。亟取小学读之。尽其篇习熟而服行。然后可复溯以寻旧读诸书。不如是不可。有守曰唯唯。余遂书其语。为赠其归。使以谂诸其大人云。

病戯寄赠李弟若和商梅○后改名义教○辛卯

编辑

李弟若和从余学最久。以余之无可学。学其多病。余每以是戯而念之。然若和既学余之病。可不学余处病之方乎。处病善则病反益于我矣。若和之侍其大人之醴泉郡也。索余赠言。而余未之果。日余病愈甚。有怀若和之同病。乃寄语之曰吾且言余之处病。而吾子听焉。食人之所欲也。而吾以病故疏之。色人之所欲也。而吾以病故远之。货财名利。亦人之所欲也。而吾以病故不营。心焉惧七情之荡炽而增吾病也。则制其过虑。四体之安逸而妨吾病也。则使之劳。夫疏食远色不营货财。情不荡而体不逸。吾非病而可能也哉。此吾处病而得其益者然也。今若和随亲于官。口足乎食矣。目足乎色矣。见闻足乎货财矣。情可得荡而体可得逸矣。时来京都。试有司则有名利诱焉。吾故愿若和之不徒学吾病。而幷学吾处病之方也。抑余恐若和笑余自谓能处病而病不已。为处病无效。则是不然。向使我不知处病之方。安得病之不已哉。吾其死久矣。

述世壬辰

编辑

我祖载谱。自丽氏至我国初。仍世贵仕。间少微而复振。则卿相继出。为仕宦大族。可谓盛矣。然其家世相传以守身处家行世之法。有如画一。则鲜有知者。请略言之。谨稽家乘。我十一代祖府使公墓表曰。恭俭守家道。九代祖赠清平君墓志曰。为宣传官。当燕山主驰马殿庭。执鞚谏。尝坐问遗迁客。杖充军。中庙时为人讦告窜边。八代祖大护军公志曰。上书讼清平公冤得白。七代祖赠执义公。实府使公弟之玄孙。而来为护军公后。其所生考虞候公之状曰。祖讳季卿有学行。公事亲孝。持身俭约。若执义公则朴鼎山泂状之。有云九岁为袒免叔后。执丧如成人。父母强之以滋味。君曰为其子而居丧。食肉可乎。竟不从。丧妹恸至瘠。见者为之挥泪。为学笃至。时去乙巳士祸未远。人讳学。君独不畏。六代祖赠吏曹判书公之状曰。力学好礼。其事亲也。宗族至于奴仆。莫不见而悦之。议论正大而勇于断。疾恶若不忍正视。五代祖工曹正郞赠左赞成沙川先生状。具载其事亲居丧。逾于礼。学问思辨之功。绝出于人。性峻毅。训子弟以依阿苟且之行为至戒。见人不是。则面折责之。尝寓汉都空饿甚。有公子遗租。辞不受。高祖观察使赠领议政公居丧。未小祥。不食菜果如礼。处事不为利害计。平生无强言笑。从䆠数十年。不增置一宅一田。在台阁弹劾至八十馀家。竟坐直。南配于青阳。西窜于碧潼。又西流于白川。不复见用。事具载墓碑。权文纯公之文也。曾祖右议政忠宪公则致位辅相。然屡为哭道一,李光佐,崔锡鼎与夫赵正纬辈𬺈龁。皆以逞憾也。简穆自持。未尝以色辞假人。所处湫隘。凝尘满席。逌如也。丧大夫人。毁甚遂不起。陶谷李文简公作碑。金征士子静志焉。祖参判公以荫仕。坐辛丑士祸。与弟忠靖公并窜极边。大提学雷渊南公作墓表曰。事忠宪公。子职甚修。饬身立操。必以义为归。虽值艰屯而不失其所守。考高隐堂公。则闵蟾村先生表其墓曰。善事亲。人称为孝子。性精约有守。一心忧国。每见三纲不明义理不分。则感愤悲吒。如不欲生。遂至终身自废。当路有欲引荐者。则辄唾骂之。呜呼。总以揆之历世行事。其大者曰。守身约处家孝而行世以方也。人之为道。其有过于此者哉。此其所以积累昌衍于久远也。而惟方也。故莫与人合。虽以所遇之不同。蹇屯颠沛有大小。而其道一也。虽然约与孝。患不能耳。能之无复患矣。唯方则有患从之。故最难能。苟不能方则约止于小廉曲谨之为。而孝亦不得以全矣。然则方其尤大者欤。在昔观察公之归老于广州沙川也。名堂以坎止。请题其榜于尤庵先生而仍记之。其略曰。巽为顺而险为坎。圆者行而方者止。委命任运。安于险无闷。然后为得其止也。盖坎止之堂。虽作于观察公。而坎止之道。实为吾祖先以来传授之基本也。某之不肖。于守身之约处家之孝。则无能及万一。而徒能慕行世之方。且以偏驳粗厉之气而将之。自知其出门而踬。不复起矣。尝仕一官去。寓居广之光秀山下十馀年。又转而南返于沙川故里。即坎止公墓之斋舍。而以上诸先山在焉。巡扫茔域。顾抚遗迹。有不胜感慨者。于是摹尤庵笔。揭之家庙。庙盖坎止公居上也。凡入此庙者。尚有瞻仰而知吾之所自也哉。顾今我从祖叔父古亭公由上相。窜于绝海。继以三司方日请按律。某之弟前参议某。亦牵连谪海岛。是亦所谓止而不行者也。于是作述世。

福善祸淫解甲午

编辑

汤之言曰。天道福善祸淫。而降及后世。善淫祸福。或反焉。此何故也。余读苏氏正统论有感焉。其说以贵为名为轻。以贤为实为重。而谓圣人轻以与人贵。重以与人贤。知贤之不夺贵故不争。知贵之不如贤故趍于实。使夫尧舜三代之所为贤于后世之君者。不在乎正统。巧哉言乎。然而义则正矣。吾欲以是反诸福善祸淫之说。夫善者福而淫者祸。固理之正也。至于善者反祸淫者反福。则气之变也。而理之正者。未始不在焉。何则。人之所重者非善乎。所轻者非福乎。善人重其重而轻其轻。淫人以重为轻而轻为重。在理之正也。则天之于人。无善淫。固均与其重。重之所在。轻亦从之。无是重则幷失其轻。此所以善者福而淫者祸也。及理为气变也。则善人保其重。而轻者有时乎失。失轻而重自在。是为天与善人以重也。淫人丧其重而轻者幸而有之。有轻而重无与焉。是为天与淫人以轻也。此所以善者反祸而淫者反福也。夫其重轻。乃人之所自为而天从而与之。善人重其重。故得重则已。虽不得轻而无憾。淫人重其轻。故得轻以为幸而不知其所失者重也。轻以与淫。重以与善。故曰。理之正者未始不在。苏氏曰。轻以与人贵。重以与人贤。吾则曰。轻以与淫人。重以与善人。苏氏曰。尧舜三代之所为贤于后世之君者。不在正统。吾则曰善人之所为贤于淫人者。不在福。余故特有感于苏氏之论也。嗟夫。天既以重与善人而去其轻。为善人者。可不益自勉于重其重轻其轻而不懈也哉。虽然。人事速而短。天道久而长。故申包胥之言曰。天定亦能胜人。福之于善。祸之于淫。不在其身。则在其子孙。虽至千百世而必定。历历见传记。是则气终为理所胜也决矣。彼淫人者。盍亦少知戒欤。噫。

白云问答

编辑

李生光锡问。尝闻陶庵李先生以近世孀妇之从夫死者为非节。继又读退渔金公之文。有以为妇人之从夫死未当。而朝家之旌表。非所当施。观古令女之残形毁体而犹不死者。义可知矣。之二说者。于愚见有契。盖妇人夫死。非有逼迫难免者。则无必死之义。况我国士族妇人不改嫁。只合含哀延命。奉养舅姑。而于此必死。则是不胜哀之意为多。虽不可斥以为非。譬诸孝则割股庐墓之类耳。难以为训也。国家之旌孝烈。当以中道。不当于其过中。则退渔之疑之恐是矣。未知如何。曰此正吾少日之见也。后来阅历世变。而仍以究思。则有大不然者。按传妇人夫死称未亡人。是见有宜亡之理。礼言寡妇之子。非有见焉。不与为友。此在古改嫁时言之。而今时则不然。然年少寡妇。终是为人所指目顾嫌。则是其身岂非危疑之甚。不容一日安于世者乎。且溯本而言之。盖有地崩陷而天存者矣。未有天坏而地不随坏者矣。然则妇人夫死而死。固其理然也。但人命重于自戕。且年老若势有所拘者。容可以不死耳。然其死理也。故自处以死。外而不与人齿。内而传家事而自称为未亡焉。彼不死者以其容可不死。而不死则可谓能处变矣。而其死者乃常也。岂得反疑死者之非中哉。特不可使之必死耳。然以必死为义。则其弊止于世无寡妇生者。而却得夫理之常矣。以不死为义。则弊当如何。且以当死而死者。为不当死则所伤亦大矣。此论出于先辈。而流传之广。则吾窃为惧焉。曰闻明教之详。此心恍然改悟。若先生之变初年之见矣。

为所后前母之党如母说

编辑

或问人有妻亡后娶。而族人方来为后者。其外氏谁从。曰等是非所生。当从父之元配。曰等是非所生。则盍从养育者。养育犹生之也。曰为后之义。继绝为大。非为养育也。曰虽主于继绝而兼付以养育之恩。何害。曰继绝是大义也。而须兼养育之恩为重。则其无养育之恩者。大义为不完矣。且如前后妻皆亡而方为后则皆无养育之恩。可无外氏耶。曰皆无养育之恩。则以次序而从元配。其有养育之恩者。则从养育者亦其宜也。曰或取次序为义。或取养育为义。是何礼之不一也。曰凡为后者。视若生之也。后母在则可为若生。而于前母何若生之有。曰如以若生为主。则其皆亡者皆不得为若生。而为礼之不一。亦如前言。皆无养育之恩者矣。曰义则然矣。前母远而无所追矣。后母养育之恩至深重也。而是子却去从前母家为外氏。则于人情不亦戾乎。曰义之所在。情固有不得伸者矣。虽以情也。凡所以报养育之恩者。就养服勤。靡所不用其极而已。岂必外氏之从其家。然后为尽其情哉。报养育之恩以情。从外氏以义。幷行不悖。而为人后者。本主于义。义须夺情为正。

肉喩乙未

编辑

有肉于此。有病者遇焉。欲食之。惧其害于病而不敢焉。然苟非明知其必害于病而至于死也。则犹有一尝之意。须是以肉之性。参吾之病。而又求类而验之。就医而质之。灼然知其害于病而至死焉。则欲食之意。断然沮矣。然知肉之害病也则学而后。知肉之可食也则生而先。加以胃气之歆歆。口涎之津津。则其十分不食之意。不觉减了一分。而发得一分欲食之意。尚赖知之已明。故一拨便转还他十分不食之意矣。然或有人劝食此肉。则于其敌也当怒。于其尊也当惧。而其怒其惧。过而不中节则非也。既中节矣。而其处此肉也。有子爱之则或无病而过虑不与。或有病而蔽情与之。有仆隶素贱恶者则或有病而故与之食。或无病而吝不肯与。是亦非也。此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而知虽至。意或有不诚。须更用力而后全其知。意诚之后。又须有正心修身之功。以及于齐家。而措诸国与天下之说也。

记事天之居。赠李止卿。定载○丙申

编辑

余题吾室曰。事天之居。而未有说。日李生定载止卿过余。余与之燕语。会意到。遂及事天之说。止卿去而遣书来。要为之记其语。乃书以归之曰。夫天处万物之上而包覆之。生之死之罪之福之。顺之则吉。逆之则凶。德无方而威不测。孰不知其可事。而其事之之说。则孔子云仁人之事天如事亲。孟子云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至张子作为西铭。而推演孔孟之训又甚备。孰不知事天之有道也。然而能事天者盖寡何哉。天者理之所自出也。人而顺理则是为事天已矣。惟其无形体无言语。而殃庆之报善恶也不亟。故人日日戴于头洞于肺肝。而当其发一念行一事。有不合乎理者。苟可以掩人而自恕则为之。不知其获罪于天也已大。不然人岂有不事天者。而皆可以为贤为圣矣。虽知其当事天而蓦忽之顷。有忘焉不忘矣。又以其形不见言不闻。殃庆不必中而忽之。则是信之不笃而不事天者也。此所以事天者之寡也。今夫天出雷而怒之。霆击震叠。触之者碎。则虽有顽狠之甚者。不能不反而自检。于是乎不事天者。亦寡矣。以是心而存之于平常燕安之时。则何患其不能事天也。谓事天之无是理也。则何为彼时如彼。谓事天之有是理也。则何为此时如此。其亦惑矣。且此时常而彼时暂。则不事天多于事天也。事天之不多于不事天。而觊免不事天之罪则难矣。人之最下者奴隶也。今夫奴隶之于其主。其主怒则恭其主。不怒则不恭。君子之事天。宁可与奴隶人同乎。况奴隶之于主。小则可隐。大则可逃。而若天孰有能隐而逃者乎。此吾所以特书事天于室者也。抑吾重有感于斯焉。以吾之不肖。其不事天也甚多。然而凡吾所经历忧患危难之际。无往而不赖天以全。嗟乎。不能事天而得天幸焉。天真吾父母哉。彼不事天而所值一不如其意。则责天之不佑者。亦独何心。吾庶几终吾之天年而以事天。故书此以自警尔。噫。吾事天之日短而于未死。则常惧其不事天也。若事天之日长者。宜如何用力。

论立志

编辑

人莫大于志。志者。心之所之而气之帅也。凡人之一言一行。皆出乎气。而气惟心之之焉。则志其为学之本欤。夫为学有次第矣。古人之言。杂出于传记者甚多。而莫详于大学。然而大学。断自格物致知以下而不言志。何哉。以小学在先也。小学之教。自能食能言以至未成童也。专专然屈首从事乎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孝弟忠信之方。有以收心养性而志不觉其立矣。及其入大学。则因小学之成功而求广其所未知所未能而已。固无复论其志也。逮夫小学废而人心之所之无定。则须立志为先。余见李文成先生所著击蒙要诀圣学辑要二书。皆以立志为为学之始。此发前人之所未发。而其因时立教之功大矣。余偶有感于斯。书此以示同志者。抑考之经传。傅说之言逊志。孔子之言志于道。孟子之言志至焉。在有宋诸贤则志伊尹之所志。有濂溪之训。言学便以道为志。有伊川之说。而至朱子之谕学者云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手处。则亦备矣。然未有特言于为学次第者。信知李先生之以立志为始者。其旨微哉。

书赠江华将校朴昌𬀩丁酉

编辑

岁丙申冬。余弟锺秀蒙恩为江华府留守。翌年仲春。大夫人受其荣养于任所。余锺厚实陪而来。窃惟我曾王考忠宪公以乙亥任留守。丙子递。其明年丁丑。吾先考高隐公降生。而大夫人亦同年生。吾祖考参判公辛丑八月为府经历。而其冬十月锺厚生。今锺秀蹑忠宪公之位。而锺厚奉大夫人来。若高隐公则未尝至。而其魁进士也则以参判公在任之日。于是乎吾四世之间。皆有可道于此地者矣。况高隐公曁锺厚生年。皆与先祖官此之岁相接。而锺秀年四十九为留守。则又与参判公经历之年同。吁其异哉。余始至则访故乙亥丙子时人。其可征者。惟军校张震英之曾孙应道。今为府首吏。经事辛丑者有一人焉。曰朴昌𬀩为中营军官。召之问。则年七十六。自云以厅直侍语当日事甚悉。幷与公之辞气志虑之微而能传之。其说皆吾幼长以来所得闻而莫之见者也。昌𬀩对余语。如复对吾祖考。而余接之如得奉吾祖考杖履之末。不觉相视而泣。呜呼。君子之追其先也。虽于其乡邑馆宇之一时所游历以至山川草木花石之无情者。犹想象爱念之不置。况今官其官。得见其时人于甲子将周之时者乎。余悲且喜。为书此以赠昌𬀩。使付其子孙。异日倘复有吾家子孙过者。出以示之。

戒弟

编辑

凡人位尊权重。则谓之满。满之所惧者溢也。然有是位而不自居。有是权而不自用。则非满也。何溢之足虑哉。苟稍有知者。孰不知其如此。而最是一念之发一事之措一言动之出于身也。不觉有其位而用其权。则骎骎然至于满而溢也不难矣。虽古之名硕。或不免此。则可不兢兢然常自点检曰吾有吾位乎。吾用吾权乎云尔耶。夫位有其职。权从以归。则行其职之所当为。自不得不为权矣。惟居其位用其权而无有位用权之心。此所谓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者也。况于下此之所有哉。虽然此可为凡有权位者之通义也。若吾弟今日所处则有别焉。出万死一生而被不世之遇于圣主。一岁而躐三四阶。荣宠赫然为国人所称艶。而今之次第诛夷者。皆向时与我为仇雠者。则反而顾之。能无惝然若梦寤者乎。虽则有屈伸。以前之屈。较今之伸。不啻过当。且以会元运气之既漓也。而福善祸淫之不忒如今之为者。殆前史之所未有也。凡此皆使人凛然不知所以善其后者也。然此亦无术以济之。使吾弟为此之虑。依违于是非邪正趍舍之间。以负平生之志。不可为也。自便身图苟洁去就。罔念国家之孤危。亦不可为也。可为者惟其天耳。天者何在。在我而已。我既有位不自居。有权不自用。而由心之言之事。皆纯然以天理为主。不敢以一毫私意参其间。朝省暮察。惟获罪于天之为惧。则天其不谅我哉。天之谅我则斯已矣。抑人亦谁不知为天而信天为难。天固当信。而况身所阅历通塞安危之际。如所谓执左契以受报者哉。吾平生于吾弟之立身行世也。一未有所戒。以无可戒耳。及至今日。则虽知其无可戒。而有不能不戒者。嗟乎。戒者生之道也。吾弟尚痛持之。

知行说己亥

编辑

学之道。知与行而已。程子有言曰。学者须真知。才知得是。便泰然行将去。又曰知不善之不可为而犹或为之。则亦未尝真知而已矣。此论确矣。然须究得所以不能真知之故。又须识虽真知。亦有不能行者。则其知不善而犹为之者。不可独归罪于知之不真也。程子之引而不发。岂非欲学者之思得之欤。窃尝推之。知出乎心。心之所感。有性命形气之殊。形气实而著。故感得心也急而看得切。性命虗而微。故感得心也缓而看得漫。缓而漫者。又常为急而切者夺。则愈缓愈漫。此所谓人心道心也。程子之语真知。固以虎伤人为譬矣。知虎伤人者。人心之知也。道心之知。则既不能如人心。而人心又从而昏之。此其所以不能真知之故也。均之知矣。人心之知。则其发为意也无不实。道心之知则其发为意也既不能如人心之实。而人心又从而战之。大学诚意之传。固以好色恶臭为譬矣。知好色知恶臭。而实好之实恶之者。人心之发也。而道心之知善知恶。则其发也不能实好实恶。故欲其如之诚意。则行之始也知既至矣。而犹有诚意为一大关。此其虽真知。亦有不能行者也。若其知不善而犹为之者。始以不真知而终以不诚意。故曰不可独归罪于知之不真也。是则其不能真知与虽真知亦不能行者。职由乎道心不如人心故也。须是先从事乎吾心。使其感于性命者。如感于形气之急且切。则道心常为之主。不为人心夺。而道心之知。乃得如人心之知之真。其发之意也。亦如人心之无不实而行乃沛然矣。此所谓惟精惟一也。然则学者惟精一乎人心道心之为急。而不可遽望其真知而自行也审矣。嗟乎。圣学源于尧舜。尧舜古矣。其言宜若疏简。而乃反至密至细有加于孔曾氏之传者。孔曾之视程子则亦古。而其言亦加细密焉。故由程子而溯孔曾。由孔曾而达乎尧舜。然后可以尽知行之说。而学之道得矣。间有客问余以能知不能行之故者。余谨依程子之训以对。而客犹不甚洞然。客去而余寻思。为此说以寄示之。

读李氏原论

编辑

李伯讷尝著原论。论国朝以来党论本末悉矣。然余窃有论焉。其书谓赵文命,洪致中主张荡平。是却不知荡平之论。赵,洪特其枝叶而本根有在也。本根为谁。朴玄石也。朴固已见于是书。而乃见处以以少论变为老论。徒知其如此。不知其实为荡平之本根也。按书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此言荡平。盖谓不私有偏党而好恶以正耳。正好恶。即在于好善恶恶。若合善恶而以不偏于善不偏于恶。为无偏。不党恶亦不党善。为无党。以是为荡平。则朴之论也。非洪范之荡平也。朴以是上以陈于朝。下以传授其徒。其流至于少论者与南人合。以起辛壬戊申之乱。不已烈乎。彼赵文命其父乃朴之门徒。而又见朴之说。若便利目前者。遂奉以从事。而洪致中与焉。是可谓朴之荡平乎。赵洪之荡平乎。抑赵,洪之荡平。行之于少论南人已作乱之后。偸以幸其不复乱而已。朴之荡平。倡之于少论南人将合未合之前。以基大乱。此其罪之大小又有间矣。朴竟以启荡平之功。从祀文庙。于是乎荡平之本根。自朝廷现出矣。使伯讷之书作于此时。则虽欲不书朴为荡平本根。不可得也。夫伯讷之为原论。所以著朋党论之本末。而党论之末为荡平。荡平之本见阙焉。恶在其为原论也。吾不知伯讷今已续书之如吾说否。姑记此以俟。

送尹诚中随其大人侍郞公赴燕序庚午

编辑

锺厚生于天王不颁正朔且百年之后。无所抒愤。窃独叙我之于天朝有大恩大义者著之为书。将抱读而没齿焉。一日。锺厚里人尹诚中氏将随其大人侍郞公而赴燕也。求言于锺厚。呜呼。自我孝宗大王之业未究而宋文正公之道渐晦也。我之忘此虏久矣。岂徒忘之。至于幸彼之无事而乐蒙其利也。䩄然以为我之依庇庥荫。可以保万世磐石之安。而于凡孝宗君臣所以修政而养民。深根而固本者。不惟不能为。亦唯曰不必为矣。悲夫。盖天地之间。惟理与气相为胜负。而归则定于理而已矣。粤自世降。气乖而夷虏始得主乎中土矣。然未有如今时之久也。气之胜理亦足矣。迄可以得其定乎。然则吾知彼虏之势方且潜销暗蹙。而英雄豪杰之徒从而磨砺于其后。是必有兆眹之见。莫逃于明智之君子者矣。安知侍郞公之行。不适丁乎其时哉。今侍郞公之往也。诚能目击而得之。归而告诸朝廷。使其涣肰知彼虏之不足恃。而从事于所谓修政养民。深根固本之计。蓄积淬砺。以待夫英雄豪杰之倡而举千乘之赋。为之先驱。蹴踏于山海沈阳之间。其济则天之灵也。使其不济。继之以死。则我之所以不亡于丙丁者。岂不为有所待而足以暴白于天下后世乎。于斯时也。吾其弛担于执殳负羽之馀。归卧故山。出吾之书。续而书之曰。某年月日。天下有事于虏。而我朝鲜实为先驱。是由行人某觇虏而我得以有备也。岂不快哉。岂不快哉。诚中试以吾言质诸侍郞公可也。

送洪子直之任安阴序丙子

编辑

岭之左道。古称多节义之风。然学节义而差者。乃成乱逆。其故何哉。盖其俗强而好上人。不择善而惟执之固。故执而是则为节义。执而非是则以乱逆为节义而不寤焉。节义之与乱逆。其原只在是与非是之间而已。可不惧欤。吾友南阳洪子直。受命监于安阴县。安阴即岭之左也。县尝有乱逆出于节义之门。既克正典刑矣。而县人犹有不知其为乱逆者。噫嘻。是岂独无秉彝之性而肰哉。特不明乎是与非是之原耳。子直学古书。素讲于是非之说。吾知其牖安阴之人。一洗乱逆之染而返之节义之真也在此行矣。虽然是非之不明于世久矣。又何独安阴哉。吾愿子直之益充其道。以为他日朝廷之用也。子直其勉之。

送金伯愚之任龙宫序戊寅

编辑

士不得乎时则有禄仕。禄仕亦有道也。无耻者务多取利。惟求之为事。而禄仕始贱矣。金君伯愚发籍东宫僚属。考课调迁。至工曹佐郞。出授龙宫县监。伯愚闻命。即拜谢。越若干日。陛辞遂行。夫龙宫小邑众。无求为之者。若伯愚之志。则虽有富邑。固不求之。不求而得者。虽甚贫不去也。噫。是真知禄仕之道哉。虽然邑之富也。不过供奉资用之为快。亦可不求也。邑之贫也。不过不足于供奉资用。其不求而得者。亦可不去也。是皆若无难焉。凡人生之内。利欲之可求与夫患害之不求而得。而其切于吾身。有甚于邑贫富得失者多矣。伯愚能一以是道处之乎。夫然后伯愚之操可充也。由是而可以居广居行大道。而沛然无复难事矣。是则伯愚所当勉也。伯愚求余言。遂书此为别。

送郑大受尹庆州府序己卯

编辑

庆州尹郑君大受拜命之翌日。来告行于清风金某曰。吾将有远行。子可无言以赠。某瞿然谢不能。既而思之。使余终无言者。无乃沮大受之善意乎。夫大受。犹能行古人之道者也。古者以天子诸侯之尊。而求言于卿大夫若士庶人。惟恐其不可得。后世则不然。自其为卿大夫。则视其位甚尊。居其智甚足。于士庶人之言。非惟蔑而视之。至或指为狂怪而群骂之。呜呼。士庶人之言。不可以闻于卿大夫。而况于其上乎。且彼卿大夫者。其交于下也如此其简且远。而望上之我交也亦难矣。是以上以无求于下而日益亢。下以不言于上而日益谄。亡国败家。相随续而莫之悟。哀哉。今大受。才志文学出于人。而亦已位在显列矣。顾卑辞下色。以求言于穷居之一陋儒。其亦异于今之道矣。独惜其不得所施。而施于不能言如余者。然使世之人闻大受之于不能言者。求之犹如此。则能言者至矣。虽由是而尽天下之言可也。于是大受推吾之所以求言于下者而言于上。不惟己独言之。又引天下之言而进之。无有言之在下而不上闻焉。则虽欲国家之治不古若。不可得矣。岂不休哉。岂不休哉。若其所以为言者。则固非愚昧所能知。而亦必有为大受言者。余何言哉。

送金稚五赴其大人于三嘉县序

编辑

吾友光山金稚五。余遇诸邻人之室。稚五语余曰。吾将省吾亲于岭南之邑。行有日矣。且是行也。吾将纵观乎智异之胜。游山者必有赠言。亦古之道也。余谓余与稚五。皆身短小。弱不胜衣。苟以形而已。将不免为小人矣。而顾余性狭中。常惧无所容受而不能充。其心又郁郁在阛阓间。不得尽高山大川之观而博之也。则是不能不为形之拘者。若吾稚五者。其志气昂昂然有眇视宇宙之意。而又以智异之雄伟崇深者助之。则其神机之所流通。襟胸之所动荡。必有以益进乎其大而超形之外者。吾愿以稚五之归而望其眉睫。以自广焉。

送李仁夫叔江原道观察使序

编辑

古之欲治其国者。须人才众多。而养人才之方。惟在夫学。学者所以学圣人之道也。圣人之道博。而其见效也微。故世俗之人。不以为无益于治乱之数而忽之者。盖寡矣。我国家制置八道。道各置观察使。所以分国之治也。而其于学则于京都立成均四学。四学统于成均而立之师。外至八道三百有六十州县。各置学。则观察使又统州县之学而师者也。虽其所以为学者。不能一出于圣人之道。至或有以反害之。然其维持巩固国家之势。以至今日者。不可谓无所自也。虽然学之道一也。而人性之所值有不齐。则学以之难易焉。京都固声利之所在也。生于其中者。朝夕眩迷其耳目而迁焉。既已失其所以为表极者。而京畿湖西。故多衣冠子弟。生发未干。则已谈非是论当世。兀然自足而善言无从以入。岭南之人。执而不能通。湖南以文揜质。若关西北则边戎虏长武力。而西又以财失之。此皆其学之所以为难也。惟海西与关东。为易教以学。而关东醇矣。其人朴而不凿。无见闻以挠其中。故苟有告之以善道。则泯然服矣。有志于兴学者。其必自关东乎。上之三十七年冬。余之中表叔完山李公。以广州府尹。进授关东观察使。噫。自有关东有观察使。而迄未闻有以观察使而兴其学者何也。岂非其以学为无益于治乱者欤。不然。将鄙夷其人。以为不易教也。呜呼。其所谓不易教。乃吾所谓易教者也。而若其以为无益于治乱。则吾知李公之不为是也。李公贤而好学。旧出入于先生长者之门。而其在广州。方议以身率诸生。与之讲学。约束未就而去。夫以李公之知重学。而得易救之人倡其学。关东其将兴乎。然后国中之学。自其易而达诸难。内外远近。无不翕然以兴而渐以进于圣人之道。则何患人才之不众国家之不治。而李公为有功矣。岂不盛哉。李公将行。命余言。余知李公虽方登显仕。而其心之所不忘者在学也。故以是复焉。

舅氏周甲寿序辛巳

编辑

上之三十七年辛巳六月十四日。寔惟崇政大夫原任礼曹判书兼知经筵春秋馆事世子左副宾客世孙师丰山洪公生年月日之一周也。公之胤子江华府留守乐性氏。为会亲戚宾客。盛设具以飨之。酌茶为酒。奉觞上寿。其姊子清风金锺厚来自广陵。执盏言曰。请为公祝纳官于朝。受禄于天。眉寿永年。公欣然笑曰。善哉如尔之祷也。于是江华君。故以寿序属某。某遂以其祝为之序曰。夫有禄斯有官。官亦所以为禄也。而今以纳官为受禄之本。何也。禄者举一身始终而言也。凡寿富贵康宁好德。与夫子孙众多皆是也。官则贵而已。乃禄之一也。人之受禄而事事皆备者。自古鲜矣。使不得已而去其一。则非官而奚去乎。况官之盛。有足以损害其馀者乎。某窃惟念公奕世鼎贵。至于公身。又遍履华显。列于八座。而江华君与其弟校理乐命。方接武清班。曁公同门之亲。登朝者甚众。而至有国相出焉。则公之于官。非独其一身而已也。公生长老皆以富贵。年既逾六旬而颜貌敷腴。起居甚健。有子皆荣显。又有孙有曾孙焉。平生所经历。多愉快得意之事而少艰难辛苦之时。则公亦有其禄矣。然以公之志调器望。平步荣涂。位非不崇矣。而若世所称权要隆赫之地。则尚多让于后进晩辈。此殆天阴相于公。使之不极其官而取赢于禄也。今果能尽举其官而纳之。则其必全有其禄可保无疑也。此某所以祝公受禄而必以纳官言者也。若夫人事之盈虗象占之消长。则在公自察之耳。非草野愚昧之所敢与也。

闵统制家乘序

编辑

余读闵统制家乘。见其当戊申逆难。奋忠殚智。转安宗国于呼吸之间。而为主事者。掩蔽攘掠其功。默默以死。为之感愤不已。有闵蟾村所为行状。而李陶庵铭其墓。曁诸叙述文字具载。是虽百世可征也。然此皆为公称讼功绩。要张显之者也。惟于彼务埋没公者之说。而益见公焉。盖公之力难元帅。拨回大军。以邀贼安城而鏖之坐。使竹山贼。落其角距。遂遏北上之锋。此为元功。而公之庶弟济万。于安城竹山之战。皆为前行纵击。功亦大矣。乃帅府上功状则曰。某颇有指挥之策。某为奇兵助战。即此而公之回军赴机。与济万婴贼之功。隐然自见。特不指陈事实。故人不知。然终亦不能使不知焉。则公之功。亦既章章白矣。又何恨。公之孙前县监百远。手是书示余。使为之序。余姑为是说。聊慰冤公者之心。而且以俟公议之伸有日云。

卢参奉泰范寿序戊戌

编辑

岁戊戌十一月二十七日。梯渊翁卢君之七十二岁生朝也。翁世居平壤。平壤即平安道观察使所开府也。时观察使金锺秀携乐与妓。出而为之寿。酣欢竟夕。于是平之士女聚观称艶之曰。平壤之人而得此。古无有也。观察使之兄锺厚。亦在是席。闻是言而叹曰。岂谓是欤。翁固吾祖吾父之所尝爱而遇之者。是举也。乃吾弟所以自致礼于吾先故之交耳。何论平壤哉。若翁之为交于吾家。则有异焉。盖昔我仲祖忠靖公之谪顺安也。翁以童年走受学。亦拜吾祖参判公于永柔谪居。后遂客忠靖公家。与公之诸子相处如兄弟。吾先子高隐公。则降齿而友之。吾兄弟皆被翁之抚顶以长。及忠靖公之仲子古亭相公栫棘于南海。南海之去平壤千五百里。翁时年六十有六。即慨然洒涕。匹马跋涉而从之。囚人皆呼翁为义客。时则吾弟与相公同罪亦窜海岛。后四年。古亭公由罢相使燕。过见翁于家者再。阅一岁而乃有此会则天也。嗟乎。当忠靖公顺安之时。士祸焱炽。翁岂知公之异日隆盛如彼。若古亭公之在南海。则时人日请杀公。翁又岂知公之竟不死哉。第以气义之相感慕。而其于世。无求亦无畏。故行吾之所欲行耳。而天乃报翁以年寿。使终享其乐于今日也。夫以翁之生于遐陬。布衣终老。而其与世道相屈伸也如此。岂偶然哉。岂偶然哉。翁尚康强如少年。有请与游者。不惮早夜远近。是日飮酒独多而不乱。可谓壮矣。翁有一子克家。勤力致养。二孙竞爽可念。吾见其受报于天未艾也。遂书此为梯渊翁七十二岁寿序。

送族弟公翼锺弼○后改名锺翼

编辑

余之从大夫人于家弟西营任所也。命族弟锺弼公翼从。不独余资其给使。亦为公翼学业当静专。愈于家居也。虽公翼之意亦然。然是营也。繁华甲于国中。而尤以女色胜。人家子弟至此。则以之决性斲命者往往有之。公翼妙年多姿。致人之闻。公翼行者。皆为之忧。或笑之谓必不免。又谓苟抑而制之则必生疾。何有于学。余虽心知其言之过。而不曰过。盖犹存戒也。既至则公翼守余于一室。夜寐夙兴。服勤至备。不须臾去吾侧。吾出则又必从不独留。惟力读书程课倍于它日。余从而察之气色之间。则公翼乃澹然而自在也。悠然而若有得也。一不见有碍滞意。如是五十馀日而告归。嗟乎余始尚不知公翼之荏外厉内也如此。公翼归则可大言以谕昔之忧若笑者曰。吾免矣。吾不生疾而学矣。岂不快哉。虽然。此小事耳。人之于色。固有能暂守而不能久守者。又有守于色而不能守于馀事者。馀事皆能守。守之能久则庶几矣。夫然后谓之快可也。岂得以一不陷于色而以为快哉。公翼勉之。遂书此以赠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