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浅先生集/卷七
序
编辑退溪先生言行拾遗序
编辑友人金君重。得写本一卷书。以示宗海。其为书也。先之以东国山川形胜,本朝璿源国讳,官府号名。副之以退溪先生言行出处。兹两项之所以为一部者。无乃誊钞者之偶然耶。先之者固是吾东人所可记识。而不若副之者于学者为己工程。亲切有味。故宗海甚爱敬之。恒置案上而读之。则所录诸说。多是文集之所不载。憎陋之所未见者。而其所以形容乎道德言论者。详尽而不失其实。问难乎礼文义理者。明确而恰得其要。自非知之至好之深。其何能如是耶。但其问目上。只书问字。自称处。亦书某字。故未知此录果出于谁手。乃于其中。拈出质礼数段。参诸先生答问书。然后始知为金鹤峯所记也。鹤峯公讳诚一。字士纯。尝立雪于先生之门者也。为人与为学。尝于先生文集中。粗会其梗槩。仰止其风范。而今得所著文字。幸莫大焉。况先生事迹。历历在兹。使人玩绎。如在陶山函丈之间。斯实退门一论语也。其有补于斯文。为如何也。第病其非我有。又不当与前所录合为一书。故昧其固陋。妄加雠校。文之脱漏者添补之。字之讹舛者订正之。因与君重。再三通读。俾归无欠。然后属之玄益。恭书于别册。名之曰退溪先生言行拾遗。噫。既有先生本集。又有鹤峯全书。欲究先生志业者。固不可舍彼而取此。然本集与全书。则穷乡晩出。未易得见。姑将此录。会诸心而体之身。则亦足以感发兴起。庶不为庸人鄙夫之归矣。宗海之为此者。非只为砭得顽懦之计。实欲与乡邻诸友共之。时崇祯丙子秋八月上浣。后学朽浅黄宗海。谨书。
仲父文集序
编辑文之可传者有三焉。曰为行谊也。为文词也。为子弟之哭父兄遗事也。有一于此。亦可使之不朽。况兼斯三者乎。某之仲父府君。承家世籝金之业。习科目较艺之学。遂至闳中肆外。籍甚其名。而求其所以为文之本。则既博通经书,子书,史书。兼看宋朝先贤言论。兼不专精致意。究其归趣。故其为词也。雕华剥彩。专务完实。省繁删蔓。必要剀切。尤长于义理之文。不背于圣贤之旨。非若俗儒嘲风咏月。搜春摘花之比也。至其立志治躬。皆欲师范前人。在父母则尽其孝。于兄弟则式相好。怀寸蹭蹬。而不苟于进取。家或屡空。而一徇乎命义。丧祭悉遵礼经。而不汎于流俗。宾友待以和敬。而无间于亲疏。教子弟严而义。处乡里顺而正。有善行者。礼而扬之。有恶行者。嫉而隐之。不喜浮薄。不乐游宴。杜门静居。观书自养。府君之于为人。非止为一乡之善士而已也。府君之文行既如是。则掇拾遗文。缮书一册。使后来子孙。咸知祖先之有文有行。一以为继述之地。一以寓羹墙之思者。固是子弟之所当为也。岂容泯没而无传也哉。但府君平日。以所缀文字。不满于心。而任其散逸。未尝藏收。故某自三十岁前。慨然于此。鸠得诗赋策曁杂著如干首。置之巾衍。而人事推迁。到今莫就。一家之欠。孰大于是乎。肆与府君之孙植立。谋供纸笔。写成一卷书。噫。宋之一宰相。偶得双井黄之家乘。固护不失。以待其子孙而与之。古人于别人之先祖事迹。尚且眷眷经意若此。况乃祖遗稿乎。为子孙者。苟能拱璧其文词。荷薪于行谊。则累世儒雅之家。庶免为黯黮。而今日裒钞之意。亦不至落莫矣。辛巳季夏下浣。从子宗海。再拜谨书。
金兰契序
编辑窃以三代盛时。俗化敦厚。生而同乐。死而相恤。不约而从。不罚而行。固无事于立规。而后世则不然。生不同乐。死何相恤。有盟亦寒。不约何信。是故。孟子之时。玄古未远。而犹曰死生相助。蓝田吕氏。亦为乡约。厥条有四。其欲崇化导民之意至矣。而人心日偸。世道日降。孟子之说。吕氏之规。盖已不行于世矣。于是。同乡同志之人。相聚立约。以契为名。此亦纲维世变之一大权宜。而其流传脉络。实从古人遗旨中来矣。今我二七人。生并一世。居同一乡。义虽朋友。情则兄弟。转海移山。曾不作难。分宅指囷。亦无所惜。不待约誓。可成善俗。而第缘人心不一。财力不均。倘不预定规模。则实恐难保终始。故相与盍簪。约为一契。其曰忠告辅仁。则交友之道尽矣。其曰婚丧有助。则急难之义深矣。同忧相救。同病相怜。凡所以相亲相爱之意。无所不用其极。虽古之所谓井田,乡约之制。蔑以加矣。然而人之交道。贵在同心。心若不同。则不久斯疏。心苟同矣。则久而不衰。然则心之同不同。岂非有关于交道之成不成乎。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夫同心之利至于断金。同心之臭至于如兰。则君子结交之要。孰大于此乎。兹敢摘出金兰字以名其契。嘻。斯名也其亦有符于戴洪正作簿之号矣。惟愿诸兄顾名思义。终始一乃。片言道合。山水知音。则岂特为吾辈之幸。亦将有补于乡风之万一云尔。
洞内立议序
编辑邻保之间。所贵乎相资者。不过曰德欲其劝。患欲其救。过必以规。交必以礼而已。斯实本天理缘人情。而不容已焉者也。隆古盛时。德教洋溢。四方风动。比屋可封。固无事于约束矣。后世则不然。上无道揆。下无法守。人私其身。士异其论。伤风斁俗。无所不有。必预闾巷之人。私相结言。作为条法。以纲维之整顿之。然后庶可修行人道。而不至于夷兽之归矣。是以。孟子之时。去古未远。而犹以同井相扶持告时君。宋之蓝田吕先生著乡约文。朱夫子增损之。使可通行于世。圣贤所以为世道弥缝者。岂偶然哉。吾东人所谓乡约者。盖皆祖述乎吕氏之模范。而我洞之从前立条正俗亦此意也。兹于积年颓废之馀。乃欲收拾补缀。挽回淳风。不啻若方圆之龃龉。然不以此时更成条约以渐修举。则将来洞俗。必陷于没奈何之地矣。然则今日之为此者。实我洞陶成美俗之一机关也。顾不重且大哉。噫。作法导人。其事至重。不依先正训辞。则亦且鄙俚无稽。而不可为来世之准的。故洞规纲领。全用吕约四条。仍录本文于逐条前面。一如古经篇题之例。使后生有志者得有所据。以为观感力行之基本焉。至于约中当行节目。则别为措语。书于其次。虽缘矫弊谕俗。至有许多辨说。而团辞提挈。则实不外乎吕约大意。诚愿洞内上下人。勿以私智自用。惟以古训为准。守此之约。坚如金石。行此之约。信如四时。终始一意。罔或矛盾。则偸风可转为厚风。今人何让于古人哉。崇祯辛巳抄秋下浣。朽浅黄宗海。谨序。
洞规凡例四十六条
编辑一。春秋有讲信会。以修整约中之事。
一。每年定有司两班二员。下人二名。使主掌约中之事。及秋讲信时相递。而所掌文书器用等物。计数传与。无得疏漏。
一。春秋讲信时。有司先期出回文以通。及其期日。上下有司。各具布席及行酒器用。使无阙遗。
一。别作一册。以录每年上下有司姓名。
一。别作一册。以书约中所为之事。如下条保米收合出用之数及各样器用等物。一一置簿。
一。洞内上下人既婚娶各居者。即许入约中。
一。新入洞内。数年作农。因为定居者。许入随行。
一。洞内上下人皆入约中。其或有不肯随参者。谆谆晓谕。使之随参。而终不随参。则其无知异众甚矣。水火不相资。农役不相通。患难不相救。以待回悟。至于终不入约。然后杖之。杖之而亦不从则出洞。
德业相劝
编辑吕氏本条
一。凡人第一善行。莫大于孝父母和兄弟。苟不能行此二者。则虽有他事之可称。外貌之可观。而实无异于能言之鹦鹉。凡我洞内上下人。各自进备。互相劝勉。会集之日。相与推举其能者书于籍。以警其不能者。至如下人中有此等善行者。会集日招致别坐。酌酒行赏。以励其馀人。
一。孝父母和兄弟外。能奉祭犯。能教子弟。能事长老。能待妻妾。能亲邻里。能接朋友。能睦亲戚。兹七者莫非日用人事之当行者也。无是则非人矣。凡我上下人。各自省察。各自劝勉。
一。下人中有能行三年丧者。会集日相议论赏。且其孝行实出至诚。人所共知者。则上下人共举。上其事于县官。
一。两班家奴婢有尽忠者。会集日招致论赏。且有至诚尽忠。终始不变者。则相议闻官。
一。当今之世。不曾匡直辅益之民。固难一一引古据义。而劝之贵之。故兹于洞规中。特举其大关于伦理者而书之。若有有志之士。细观吕约诸说而行之。则岂不美哉。
过失相规
编辑吕氏本条
一。德业相劝诸条之说。不能行之者。小则密戒之。大则众晓之。期于改过迁善而后已者。岂非邻里相爱之道耶。
一。少而凌长。不一其事。有言语不逊者。有礼貌不恭者。有面恭背侮者。有望见不下马者。甚则有骂詈者。有欧打者。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夫不能敬长之本。实在于不能敬亲。其为不德大矣。下人亦有老少。敬长一节。在所当行。其有少而凌长者。勿论上下。从其轻重而罚之。
一。嫡庶之间。恩虽同而分则严。以庶凌嫡之罪。明在国典。如有犯者。罚有轻重。
一。两班下人之间。其分截然。而近来风俗颓败。凌辱两班者比比有之。至有欧击者。各从其轻重而杖之。甚者共举告官治之。
一。今人有因事相诘者。不能相下。或举久远过失。或论门地优劣。至于不忍其忿。极口骂辱。又从而欧击之。此岂两班之美行耶。凡我洞内人。各自戒慎。毋或有此失。如有犯之者。罚有轻重。至于下人之相斗者。在今世虽不足怪。而实非善俗。皆归恶行。轻重之罚。当以笞杖从事。
一。庶孽既从两班之类。则其自中相斗之罚。一依两班例行之。
一。亲戚虽有远近亲疏之异。而自祖先视之。则同出于一人之身。如木之有枝。如水之有派。细想其所自出之本。则亲爱之心。油然而生矣。小学曰。亲戚不悦。不敢外交。斯言切矣。凡我上下人。皆体此意。各相亲爱。虽有相诘之事。亦须平心论卞。必以和睦为主。其或不能者。佥议致罚。
一。诬人过恶。以无为有。以小为大者。或作嘲咏匿名等文书者。或喜谈人旧过者。或以洞内人及亲戚过失。传播于他县他洞者。皆非美行。并勿论上下。酌轻重致罚。
一。两班则虽犯过。不无知识廉耻。岂有不受洞罚者哉。若下人则无知无耻。非但不为迁改。必有不受洞罚者矣。如此者。上下通同告官科罪。而上村则呈木川。下村则呈清州。
一。长者之于少者。嫡之于庶。两班之于下人。各尽其道以待之。如或以非理劫制。而怒其不如意。乃诿以少凌长。庶凌嫡。下人凌两班。而强欲科罪。则亦甚悖理。不可不戒。
一。洞内或有一种议论。以为某也再度遭丧而受助于洞内。某也三度遭丧而受助于洞内。而吾则未尝遭丧。一未受助。徒用力于他人之丧。以此至发怨言。不欲随参。是则必使洞内人轮回死亡。然后方可平均受助矣。古今天下。安有如此道理。况连遭死丧。实为不幸。久享寿福。人间大庆。而今反怨吾之久生。羡人之速死。岂非可笑之甚耶。此议一切勿施。且是非利害。自有佥议。不可以一人偏滞之见而有所牵掣也。凡有违众不顺理者。不可不罚。
礼俗相交
编辑吕氏本条
一。若有吉凶之事。如婚嫁登科除官及遭死丧水火盗贼之变。皆庆贺之。吊慰之。补助之。各尽心力。
一。古人遇新正,冬至,四孟月朔。少者幼者。于尊者长者。皆有谒见之礼。令人虽不能一从此礼。如正朝例有谒见之规。而上下人中或多废之。殊甚不敬。自今以后。互相劝勉。着意举行。
一。两班家前。下人不得骑马。
一。下人年少者。遇下人年老者。皆下马。
一。凡宴会时。尊者长者未及起去之时。少者幼者不得径先起去。
一。上下人有丧未葬前。讲信及凡宴集。勿为定行。
一。两班家有殡时。上下人不得歌舞。虽下人之丧。未葬前亦然。
一。两班之于下人。前此虽无吊丧之例。然死丧。人之大变也。不可全无节文以阻上下之情。或使人。或相遇。随宜以致吊慰之意。
患难相恤
编辑吕氏本条
一。上下人中有以冤枉事陷于囚系。不能自伸。将被重刑者。上下共举救解。
一。上下人失火。则随宜各备稿索椽木飞盖以助之。
一。上下人中当农作时。家有染病。将至废农。则各随其轻重。出力相济。使不失时。
一。上下通同聚米。一丧定给五斗。且恒留五六件分。付于下人中稍实可信者。使不得私贷他人。及其有丧。以聚米次第给之。及葬。持壶果致奠。仍彻夜。护丧至墓。至于两班之于下人。亦致奠。护丧不称于上下礼貌。故自前不行。
一。上〈下人〉行葬时。两班则出奴。下人则自赴护丧至墓。役讫而退。
一。葬时众所共知。大段有故者外不立役人者。两班则罚米一斗。下人则杖之。
一。两班无奴。则雇立甚不易。一依我洞旧立议。每员各出米三升。下有司前期收合。以助丧家。若葬前未及备给。则其罚与元不立役者同。
一。死丧相助等具。各以家长为主而用之。不复以一家子弟之名叠用之。盖自子弟视之。似当各为其父兄。而自洞内人视之。不过相助一丧而已。
一。洞内立约大意。实本于邻里相救之义。则死丧相救举措。当及于洞内所居之人。不当及于异县异村之人。此乃古令通义。而不可易也。我洞古规。助丧举措。本不及于妻父母丧。而近来勉从下人之请。当身无父母者。则妻父母虽在他乡。许以相救。然反复深思。则实为事力之所不及。理势之所不便。决不行于久远而无后弊也。今后上下人妻父母丧。勿论亲父母有无。一切勿许相助。若妻父母在此洞者。当在约中。不须云也。惟妻母在此洞。则一依亲丧许用。
一。父母虽在他县。其助丧一如居洞之人。而势难赴役。愿奉军价者听。
一。约中遭丧者。穷迫无形。愿奉军价者听。
一。洞内人子女丧。许用于十五岁以上。
一。新入居洞者。年老无子女者。皆许入洞内死丧患难。并为相救。若以为新入无根着。年老无子女。皆无后日报答之路。而不为相救。则岂可谓里有仁厚之俗耶。
一。无子息寡妇之丧。则兄弟侄之中愿用则许之。若以为寡妇未尝出物。而不为许用。则非徒洞俗之薄恶。其为兄弟侄者。近于禽兽。故不得不处之以此耳。
门中完议序
编辑吾门自先世优置祭田。故每易世时。不复各置祭田。惟以先世所置之田相传者。盖累世矣。乃者不幸。宗子征死而无后。今既丧毕。一家更无承代者。故征之从叔震龙。以次适当承其祀。则其祭田当尽归于承代之人。而但明庙朝受教内。长子奉祀而身死。则其妻限其身没。因奉其祀云。是则只为冢妇无所归而立法耳。原其先圣制礼。则本无妇人主祭之文。何者。母虽在。子必奉祀。旁题其名。子之妻为主妇行奠礼。母则只特位于主妇之前。则冢妇不主祭之义明矣。若使冢妇主祭。则其将改题神主曰夫高祖。其旁题曰玄孙妇某奉祀。其祝辞曰玄孙妇某敢昭告云云乎。无是理也。然则次适承祀。实天地古今常经通谊。而不可易者也。礼文与律文。若是其矛盾。故近世奇高峯大升问于退溪先生曰。冢妇主祭。断然不可。今世虽为冢妇免被迫逐。而大本已差。更论何礼。鄙意以为次适即宜传重。而其冢妇仍留其家。以终其生。则礼意与俗例两不相妨。先生答曰。令冢妇得所。乃出于义理之正。然传授者不能皆在至亲间。而用此法。则势不相容。当严其不养之罪。又答宋判书言慎书曰。冢妇主祭。当代者不得受。则祭无主人。事事皆难处。断不可行也。尹春年为大宪。欲改冢妇主祭法。某谓尹曰。此法当改。但并立令冢妇得所之法可也。以此观之。必也次适承其祀。冢妇得其所。然后圣人制礼之大经。国家防弊之本意。并行而不悖矣。今吾门处此之道无他。随宜分割祭田。以给冢妇而己。以此开晓于冢妇及传重之人。则皆以为至当。而略无争辨之意。此实吾门之幸。而亦祖先之灵默佑而然也。又有一事焉。家礼曰。每龛各有祭田。亲尽则以为墓田。立约闻官。不得典卖。又曰。始祖亲尽后。大宗主其墓田。岁率宗人。一祭于墓。百世不改。其第二世以下祖亲尽及小宗之家高祖亲尽后。诸位迭掌墓田。岁率其子孙。一祭于墓。亦百世不改。此礼世所罕行。然仔细思量。则子孙以祖先之血脉。谓己亲尽而阙然不祀。情理之所不忍。故程子有冬至立春二祭。朱子变通参酌。以定此礼。其意至切。其虑至深。后世之所当法也。或者以世俗不行为说。今安东之权。谷山之申。清州之韩。皆祭始祖。未闻以世俗不行而非之者也。况墓田之所以不得典卖者。其意岂欲使宗子子孙等闲耕种于亲尽之后哉。今吾门若无祭田则已。既有祭田。数多且美。亲尽之后。当为墓田。而此礼既不举行于前。又不创立于今。使宗子子孙徒食其田。而顾于祖先茔域。永废追慕之事。一任荒原。樵火相寻而已。则其在子孙。实所未安。而其谁曰有子孙之坟墓耶。揆诸湖北之哭拜。豺獭之报本。宁不赧然。先贤既曰立约闻官。又曰诸位迭掌。则诸子孙之议处墓田。固其有道矣。此事准礼。则每龛祭田。皆当为墓田。而元数既多。又不可使宗子子孙无所聊赖。故门中尝拟恰计奉祭之资。以置墓田者久矣。兹因分割祭田之机会。并成积年所议之美事。乃于祭条畓三十五斗落只内。九斗落只则付之旧宗子妻李氏。以为资生之地。又二十二斗落只则次适主之。以奉高祖以下之祀。又四斗落只则别为画定。以为亲尽祖二代墓田。一依家礼所谓诸位迭掌之礼。宗子及诸子孙迭掌之。一岁一祭于墓。百世不改。此后高曾祖二代亲尽。则率依此例。必从前定墓田相连处分。出墓田与前定墓田合为一畓。宗子及诸子孙迭掌奉祭。百世不改。如有馀资。子孙善为料理。措置祭器。或备筑坟墓。凡可以尊奉祖先之事。思索经营。岂不美哉。今此成文之后。旧宗子妇及傅重宗子及诸子孙中或有异议者。则将此文告官卞正者。〈崇祯十五年壬午三月十九日〉
为亲结契立议序
编辑谨按春秋隐公元年。天王归仲子之赗。左氏以豫凶事为非礼。是天王赗之。非鲁公自豫之也。而犹以非礼讥之。又按王制云。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是则近于生时自豫凶事。而亦计其备物之难易。限其年数之多小。则不豫之意在其中矣。又按檀弓曰。丧具。君子耻具。一日二日而可具者。君子不为也。说者谓嫌其不以久生期其亲也。由兹数说而观之。人之为其身豫凶事。已为不可。况子弟之为父兄者。尤所不忍为也。然则后世与朋友立约鸠财。经纪寿器以下之诸具。迺目之以为亲结契者。其视向所云云之说。大相辽戾。若一以礼经之遗训。君子之正论为正。而遂废结契豫备之举。则生人未易自办凶事。而仓卒治表。富者亦难。况贫者乎。所谓附于身者必诚必慎。勿之有悔之意安在哉。然则将何以酌古准今。制中得宜。以为双全之道耶。尝闻夫子之言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蓝田吕氏乡约文。有礼俗相交。患难相救等条。今以父兄之命行之。以应古者生人自为丧具之意。又略仿吕氏乡约之规。相交以礼俗。相救乎患难。则是或纲维世变之一道。而不至于大乖戾耶。凡人子至诚爱日。言不称老。欲其亲之寿考无疆。故寻常间口不道死丧二字。此所以不忍豫凶事也。今虽禀命于父兄。有此不得已之举。而能以向所谓礼经诸说。服膺而扩充之。以事其亲。则其亦庶乎其可也。第所患者。近来人心未甚淳古。暂触心兵。便生语阱。驯致偾事者。滔滔皆是。是则无他。私意及重于所为结约事故也。朋友久要之道。固当乃尔耶。孔子曰。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于朋友矣。曾子曰。朋友不信非孝也。夫交友之道。有关于事亲也如是。而况奉亲命为此事乎。深知圣贤之不我欺。猛省交道之切于孝理。则何患乎朋侪之不相能。而所约之事庶几有始有终矣。
说
编辑书院庙享位次说二
编辑先圣先师庙享位次。不以世代先后。必以道德优劣者。迺是从古儒家定论。故四圣之于十哲。颜曾则年最少。思孟则世相后。而四圣配坐于大圣之前。十哲从享于四圣之后。夫以同时门第。长幼有序。异代相隔。古今悬绝。而其序位如此。非为尊道德乎。曾点,颜路,孔鲤。乃曾子,颜子,子思之父也。而皆与七十子从享于两庑。父子之间。位次亦然。其于情理。岂不未安。而在后人尊师之道。不得不然也。至皇朝。始建启圣庙于文庙之傍。以奉叔梁纥及四圣程朱之父。甚便于情理。然皇朝以前未有启圣庙时。曾点,颜路,孔鲤。当在两庑矣。我国之制。本无启圣庙。曾点以下三子。不在于两庑乎。惟周,程,张,朱。序坐于旬况,马融之下。今之主论世代之坐者。必皆籍口于此。然朱子尝言经历诸处学宫。都无一个合礼之序。今两庑位次之制。初不出于大贤之手。何可谓恰当无馀蕴耶。况中国先儒有言曰。周,程,张,朱功德亚于四圣。当陞配殿内。又近世月沙相公上箚论文庙位次曰。圣庙。道德之会。不当论其时世之先后也。周,程,张,朱。孔子后大贤。而只以生之先后。座在左丘明以下之列。殊甚无别。若以生之先后为座次高下。则子思何以居孔鲤之上。孟子何以并颜曾之列乎。臣之妄意。周,程,张,朱陞于殿上。正合道理。此二说皆至论也。圣贤复起。不易斯言矣。是则荀马程朱之座。不可为后世法程也明矣。朱子之为南康军也。建濂溪祠。以两程配之。又别立五贤堂。以奉陶靖节,陈了翁,李公择,刘西涧父子。玆八贤皆有遗迹于此地。而朱子不用世代之坐。不以陶靖节坐于周程之上。必别其庙以享之。近世卢公景麟出牧星州时。为高丽人文烈公李兆年,文忠公李仁复。大作书院。名曰迎凤。未及奉安。又闻寒暄金先生娶妻于此地。欲并奉三位。以世代为坐。禀于退溪先生。先生答书曰。寒暄先生乃道学儒宗。其视二李之只取一节者。其风声德业既有不同。而其所以尊崇之者。不能不殊归矣。如是而同祠同享。恐不免尚论者之议其后也。又曰。衢州景行堂享五人。而逸平徐先生以程门人亦与其中。则是道学之儒。相杂于乡贤。然彼则名以乡贤。而此则书院也。其间事体自不同也。学校之设。谁非为道学也。而在书院。则为道学之意尤专。其祀贤也。以道学为主可也。如不得其人则已。幸而得其人。乃泛然不为表异。则无以见崇重道学之意云。〈以上退溪先生说〉卢公不从退溪之言。欲以世代为坐。并奉三位。乡之多士坚执不应。卢公未能奉安而去。其后退溪,寒冈两先生定议。以为院傍有伊川,云谷等地。遂祀程朱两夫子。以寒暄配之。合二地名而扁之曰川谷。至于二李。则建别庙于其倚以享之。二李之文章忠义。百世所仰。而退溪先生答卢公之说。峻切的礭既如彼。毕竟与寒冈先生商量所处又如此。其所以尊重道学者果如何也。东京人初奉晦斋先生于乡贤祠。未几。别设院庙以奉之。以其位在薛,金,崔之下。有乖于尊贤之道故也。
我邑儒生。顷在三十年前。将营书院。卜得其基。名曰竹林。以此告于寒冈先生。先生曰。此是朱子精舍之号也。朱子于卧龙庵。祀诸葛忠武侯。我国江陵之丘山。祀孔子。比安之董山。祀仲舒。星州之川谷。祀程朱。是虽近于好事。实亦慕贤矜式之一道。今当为朱子立庙。以濯缨配之云。而未及经纪。郑先生易箦。先生尝侨居此地。在所当祀。故拟并奉一庙。坐以世代。而适有沈公赫来观此院曰。寒冈,濯缨。将以世代为坐云。是何言耶。儒家事体。当以道学为主。断不可容易定行。未几。申公达道为成欢督邮。日闻此院庙享位次。亦大书曰。郑先生乃异日当入文庙之大贤。其尊奉之道。固不当乃尔。而后日若有斯文公论。则主事者之咎责。当如何也。必须禀问于旅轩先生而处之。然后方为稳当。而无后议矣。于是始知有此道理。乃即博考文庙配从位次及古今书院先儒定礼。则庙享位次。皆以道德优劣。而不以世代先后。一如前所引证诸说。自可依此以定位次。而第缘濯缨文行。郑先生之所尝慕尚。且许以庙享。而今以道学为主。一仿文庙位次。坐濯缨于寒冈之下。则有违于郑先生谦虚让长之意。若以世代为次。坐濯缨于寒冈之上。则大非后人尊奉大贤之道。虽分坐寒冈,濯缨于朱子之左右而酌献。则当先左而后右。亦如上下之难定。抑缘此而不祀濯缨。独奉郑先生。则又非郑先生之遗意。且有一种议论。以为不必因苟且之地名。以祀朱子云。以此三项为书。以问旅轩先生。先生答书曰。寒冈先生留贵乡之日。因地名竹林。思及朱晦庵。谓当立庙创院。为后学矜式之地。遂与贵乡佥贤据证商确。已有成议。而今乃舍置其议。独奉寒冈于其庙。寒冈安其享乎。耄思则以为当守初定之议。奉晦庵于正位。不是寒冈之遗意耶。至于濯缨,寒冈并享。以位次酌献先后为难。则仍窃思之。贵乡尊慕寒冈之诚特深。必欲致虔。则只奉寒冈于朱庙配位。其不协于贵乡佥诚耶。若濯缨之文章节义。世所当范。而墓在书院迩地云。贵乡议措守护。致祭有时。得为不废之式。岂非慕尚之一道耶。如是则前后议论。其或并行而得宜耶。〈右旅轩答说〉盖旅轩答问之辞。实本于文庙配从位次。古今书院礼制。而至于配濯缨一事。不后郑先生遗意者。则亦有说焉。郑先生在时。只论濯缨之当祀。而未有位次难定之事。故许以濯缨配坐于朱子。是不过因其见在之势而处之耳。今则当并祀郑先生。而道学与一节。所尊悬殊。故前后举措。随时不同。义之所在。礼亦变焉。在后学尊师之道。不得不以儒家传授之礼处之。一则为先师致诚致敬。无少欠缺也。一则恐后世论议纷纭。以疵斯院也。况旅轩以郑先生之门人。其欲遵遗意者。宜无所不用其极。而于朱子则遵遗意。在濯缨则改遗意。岂不以遗意虽重。而后学尊师之道。实为常经通谊。而不可易故耶。程子所定之礼。朱子以为未当。而改之者非一二。况此庙享。特因前后事势之不同而变通焉耳。非以郑先生遗意为未当而然也。庸何害于尊师之道耶。旅轩之所以处此者。本为尊寒冈。而今或目之以背寒冈者有之。孔子曰。吾从周。夫孔子之遗意在于从周。而门人之葬孔子也。不从从周之遗意。并用三代之丧礼。诚以事在尊敬其师。则虽或不从遗意。无害于义理也耳。其可以是而谓曾子背孔子乎。又谓濯缨乃郑先生之所尊尚也。何嫌于序齿而坐乎云云。然则孔子之于老彭,左丘明。其所尊尚之说。著见于论语。而至其文庙祀享之礼。则老彭,左丘明。何以下坐于两庑耶。朱子创卧龙庵。修白鹿院。其所以尊尚孔明,李渤者不啻遗意。则后人其将奉朱子于孔明,李渤之下乎。无是理也。议者又谓郑先生既许以配濯缨于朱庙。而今乃别祀濯缨。独奉郑先生于其庙。则郑先生之灵必不安矣。是亦不然。王之号。即周之天子。而后世尊夫子为王。此诚夫子之所不安。而程朱大贤。终无异议。是不以先圣之不安而废其尊崇之典也。祧主之藏于夹室。亦不安于未祧之主。而先王制礼。断置如此。是不以未祧之主之不安而阙其祧迁之礼也。今郑先生之配于朱庙也。虽有议者之所云。而后学尊师之定礼。断不可易也。且前后举措不得不异。则郑先生之灵。必将降鉴乎礼制之当然。而安其享矣。夫焉有不安者乎。况文庙位次之礼。古今书院之制。郑先生之所已洞贯。而如川谷院中不祀二李之举。又郑先生之所自规画。则假令郑先生为他人为此论。其不以道学大贤。坐于一节人之下也较然矣。设若祀朱子配濯缨之举。初出于退溪之教。而其后将奉退溪于其庙。就质于郑先生。则退溪之世。亦在濯缨之后。郑先生其肯以遗意为重。而奉退溪于濯缨之下乎。推度此等事理。则今日更张遗意。断然无可疑矣。若尊奉濯缨事。则旅轩虽教以当行墓祭。郑先生既许庙享。而今乃只行墓祭。有所未安。不若别营一庙以为专享之地。且古今书院。多有别庙奉贤处。中朝既尊崇孔子。而傍立启圣庙。以祀叔梁纥。斯亦别庙。而不害于尊孔子矣。别庙所安。地势卑下。如今之东西庑。亦恐不惬于情。故已于朱庙直左便处。别设祠庙。将奉濯缨。此正旅轩所谓前后议论并行而得宜者也。而或有异议掣肘于其间。必欲同奉一庙。坐先生于濯缨之下。使已成之庙。埋没草间。久欠缛仪。是虽外假先生初定之议。其实不敬我先生也。吾乡之不幸。一至此耶。堪可咄叹。大抵如此儒家重大举措。世自有主张者。有非人人所可剖析于卒然之顷也。惟彼旅轩先生。实当世斯文之盟主。而当世之君子。固未有贤于旅轩者。则所谓主张儒家重大举措者。非旅轩先生而谁耶。禀定儒家重大举措者。舍旅轩先生而谁耶。此事不惟吾乡一二人之说为然。其在寻常所见。莫不皆然。既据遗意。又不猛省于道学一节分别底道理。又不知我先生道德之可尊可敬。皆以序齿而坐为说。故谨因旅轩答问之旨。推究古今庙享不易之定制。以明夫前后举措不得不异之大略云。
除丧致慰说。戊申起草。乙卯校正。
编辑世俗于朋亲服阕之后。携酒馔致慰于其门。凡人之大变。莫极于此。则其在亲故之情。固可慰也。第于谬意有所未稳者。何则。疾病横厄。患之小者。犹可慰之以杯酒。而死丧哀戚。患之大者。其可以杯酒而慰之耶。夫亲旧之有丧也。闻讣而有为位之哭。行吊而有入哭之节。奠用酒果。赙用财帛。葬而执绋。反哭而吊。以至练祥之日。亦有吊奠之礼。其所以慰丧之道。于斯尽矣。求诸古人。则有生刍绵酒而酹者。有素车白马而吊者。其他匍匐之救。麦舟之惠。无非所以慰丧之道。未闻以酒肉而会慰者也。若以酒礼言之。则用之于祭祀。用之于宾客。尊高年而飨之。有疾病而饮之。天寒而酌。避暑而饮。以至风流放达之士。猖狂无赖之流。举皆秉烛而游。荷锸而行。至有得罪于名教。见秽于青史者。而犹未闻以酒而造宴于服除之家者也。古之圣神。天地合德。造化同功。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大而发育万物。峻极乎天。小而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皆其所创制而传于千万古者也。而亦未见一言之及此。若或有之。则以圣人裁成创物之智。必不脱漏于经传上矣。至于吕氏乡约。厥条有四。其于吉凶庆吊。无所不用其极。而欠此慰宴之节。夫吕氏。程子之门人。道德之真儒。欲其道之行世。撰乡约之一书。则其无丧后慰宴者。非遗忘也。假令吕氏思不到。其后朱夫子增损。而亦阙如也。朱子之所不为。而后人为之耶。大抵慰丧之道。哭泣而已。悲惨而已。其可以酒肉乎哉。其可以谈笑乎哉。是非独于礼不便。而于情便乎。慰之者虽安。而受慰者安乎。记曰。亲丧外除。谓外虽除而内不除也。慕亲一念。尚结于中。图不能画。书不能载。则又焉忍受人杯勺。以取酣畅乎。又曰。始食肉者。先食干肉。始饮酒者。先饮醴酒。然则既禫之后。犹未敢饮酒食肉。而必先于干醴。况于宴饮乎。余前所谓未稳者。此其大略。而又有数语以明夫人子不忍之情也。昏礼。万世之始。而于五礼属吉。人家之庆。无大于此。而圣人制礼。乃曰。昏礼不贺。又曰。三日不举乐。是无他。人子代亲之感。油然自发于心。而不忍受贺而举乐故也。名既吉礼。而犹不敢受贺而举乐。则免丧之后。其不兴慕亲之怀。而自安于挥觞乎。程子曰。凡人无父母者。生日当倍悲痛。又安忍置酒张乐。夫生日之宴。人所共行。而程子云云。岂不以痛念父母之不在。而不忍独乐于吾生日也耶。然则始免亲丧。独无哀戚之心。以齿饮酒之列乎。又按朱文公家礼。忌祭墓祭。皆无馂礼。至于祢祭。虽有馂礼。而丘文庄以为只会食而不行庆礼。斯皆慕亲而不安于宴饮也。岂有以亲死之故而遽为设酌之理乎。虽然。向所谓未稳云者。但以免丧未久者而言之耳。推圣贤之本意。而顾人子之至情。则不惟免丧未久时为然。虽免丧十年之后。亦不可以酒肉而慰其思亲罔极之情也。所谓昏礼不贺。生日不乐者。即此意也。且观今人为此会者。皆知举乐之为未安。是秉彝自然之所发。而犹不觉不行之为合礼。至其会慰之日。初则雍容行酒。礼数可观。而及夫眼花耳热。朱碧难分。则狂歌乱舞。尽欢而不知止。呜呼。除丧受慰。其可谓乐事乎。既行此宴。肆然为乐。则醉兴陶陶。万事亡羊。其不知歌舞之为未安。固其所也。是则不若初不行之为得也。余生长委巷。足目不及四方。未知举国皆行与否。但京师。四方之本也。名流博识。未为无人。凡礼乐之可行。人事之当为者。宜无所制遗。而亦欠此事。或闻乡人之为此者。则辄笑而非之。今夫京师之所为。四方慕之不啻若高髻疮瘢。而惟此不经一事。独行京师之所不为。是何等善俗耶。噫。亲故之慰之也。实出于相爱之情。而反使之悲惨而不自为怀。则是果真有相爱之情乎。世之君子岂无的见于此者。而急于谐俗。略于猛省。和光同尘。不能自拔。遂使无稽之事。行之于礼义之邦。甚可惜也。目击颓风。不敢噤默。于是乎有言。
追崇说
编辑帝王相传之统。固异于士大夫之家。故无论祖孙兄弟叔侄。而传之者为父。继之者为子。此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既以所继之君为父。则以所生之亲为伯叔也无疑矣。朴君不思帝王传统之大义。徒区区于恒人父子之伦。而发此横议。就以朴君所著之说言之。非不知继后之义至重。而反昧于二庙立祭之为非。至引范镇言表之意。为主上称考于大院君之明证。镇之意。盖在于宣帝之不可称考于史皇孙。而所谓宣帝之于昭帝为孙。则称其父为皇考云者。其亦不思而泛论之说也。汤之太子太丁早卒不立。而次子仲任,外丙相继立。其后太丁之子太甲即位。服外丙之丧。承外丙之统。而不曾上继太丁之后者。以太丁未立为君故也。假令史皇为昭帝子。而未立为君。则宣帝当直承昭帝之统。而史皇则使他人继后而主其祀也。岂有以未立为君者为考。而承其统哉。又引仪礼注释之言曰。始封之君非继体。而若有祖父不为君而死。君为之服斩衰。臣亦从服期云云。而以此说证之曰。受国于曾祖及祖者。皆当为祖及父斩衰云。解经之义。何其左也。始封之君。如武王之于文王。汉高之于太公。虽未为天子。皆当服斩而主其祀者。乃是堂堂至论也。主上之于宣宗。继体之君也。不是始封之君之比。而乃以此援引以证者。何也。既知以小宗合大宗之为非。则其可以小宗之大院君。合宣宗之大宗乎。如曰。不必以大院君继宣宗。而但当以主上承宣宗之统。又称考于大院云尔。则是孟子所谓二本也。天下焉有是理哉。又引朱子称其祖而不父其父之说。以明主上不称考于大院之意。斯言亦极未安。何者。彼卫辄。何如人也。拒其父而不使之立。以致祢其祖而名不正。至于其下胡氏之论亦如何。而乃敢与主上事。比而同之耶。至于张子所谓养亲奉祭岂可使人为之说。中庸所谓祭用生者之礼。亦皆引喩失旨。多见其不知言也。称考于本生。程子之所非。而又以从厚为言。士君子论礼之正。固如是耶。近者赵君〈相禹〉叫阍极论称考于大院之非。仍请主上称考于宣宗。称伯父于大院。则耳目所及。皆以为万世之正论。而议者犹以主上之称考于宣宗。为失祖孙之序。而断然以赵君为非云。若称祖于宣宗。则必将称考于大院矣。是则以主上承大院。而以大院承宣宗也。其可乎哉。若只称宣宗为祖。而不称大院为考。则其欲使主上为无父之人耶。深思传统之大义。极究一本之常理。则向所谓传之者为父。而继之者为子者。当为不易之定论也。昔鲁闵公以弟而先立。僖公以兄而后立。而僖公之子文公。跻僖公于闵公之上。吾夫子特书以贬之。而先儒皆以为子先于父。襄公之子昭公,定公。兄弟相继立。而定公之子哀公。以世代则实襄公之孙。而以昭公在。故称襄公为曾祖。汉文之不继惠帝而继高祖。光武之不继平帝而继元帝。皆是先正之所非。则其以相继立者为父子。果有可疑者乎。曹魏。天下之奸雄也。而其制法曰。后嗣有由诸侯入奉大统者。不得顾私亲。朱子于纲目。特书与之。后世之君称考于私亲者。无非曹魏之罪人也。堂堂圣朝。礼义文明之治。真海外之一华夏。而今于传统之一大举措。不能明正理决大义。或未免纳吾君于曹魏之罪人。则岂非朝廷之所耻者乎。呜呼。既不得以私亲为亲。则其将以何人为亲耶。天下本无无父之人。则帝王以一国臣民之主。而独可无父乎。主上既不得称亲于大院。则主上之于宣宗。虽曰祖孙。而不得不为之父子也。
跋
编辑退溪杂咏跋
编辑惟我退陶先生文章之彪外者。实根于道德之弸中。而至于山居诸作。辞约而旨奥。事胜而理明。尤见其性情之正而造诣之极也。吾党李君成已所藏一编。迺先生退闲时所咏。而手自裒集者。某读而爱敬之。不啻若鲁斋之于小学。而病其非我有。敢以拙毕誊之。累阅月而麟始获。噫。是诗之精微肯䋜。非末学所能窥闯。而倘于幽居无事时默坐深玩。而恍然如在先生函丈之间。则其或有感发兴起之端。岂不幸哉。万历丁巳腊月下浣。后学朽浅黄宗海。谨识。
家礼剥解跋
编辑诸经书皆有释义。惟于家礼阙焉。学礼者无从击蒙。余尝病之。迺者朴君喜得默轩所撰家礼剥解草本一卷以示余。余甚珍之。即跪而羊吾。则所裒众说。实皆家礼之参同。极有益于后学。第编简不鲜。未易传写于还鸱前。故谋于同调诸友。分其册而五六之。遂获麟于画一水间。因与雠正。俾归无舛。噫。是岂特昧者辨惑而已哉。亦乡邦可畏者之幸也。默轩者。牙山李公芬也。此人尝坐春于先师郑先生之门。而鸣以识礼者也。果办玆事。信知名下无虚士也。所誊诸友。即朴君及徐君鏶,金君𬘩缊,金君光勋,尹君翕,安君秀俊,玄生俯其人也。黄蛇姑洗下浣。朽浅黄宗海。识。
读书录要语续选幷附传书跋
编辑皇明大儒敬轩薛先生所著读书录本二十卷。而东湖吴先生廷举欲便后学观览。钞其要语。分为三卷。目曰读书录要语。其后可泉胡氏缵宗与泰和萧氏世贤。共加订正。去要语二字。而刊于皖。近者先师寒冈郑先生就其二十卷中加取要语。名以续选。附诸卷末。仍复东湖旧名。绣梓于岭南之花山。而此本未及行世。会同人徐君挺然得皖本。又缮写郑先生续选。合为一册以示宗海。宗海遂借鸱以誊。而据郑先生刊本。揭以要语之名。至其序文则东湖弁于首。胡萧与郑先生载其尾。以备览者之参考焉。因窃为之说曰。皇朝性理之学。大抵皆有江西气习。未闻有能溯洛闽渊源者。而惟我先生拔乎其萃。讲明正学。观其所著之书之名。可见道问学之意。而试举其最所明白者。则如曰。众山谓人读书为义外工夫。必欲人静坐先得此心。若如其说。未有不流于禅者。以此观之。其不为陆学所染较然矣。况前人之于是录。东湖则曰。上与濂洛关闽群哲之书为伍。可泉则以周子太极图。程子易传。张子西铭。朱子启蒙等书并称之。泰和则以为不远于六经之旨。玆三子之说。必不至阿其所好。又况退溪先生尝曰。独得圣贤宗旨。又曰。平生用功。都在敬字上。又曰。读书录亲功有味。最多唤醒人处。及人赠是书则曰。惠我周行。又曰。苟欲闻道。求之此录足矣。郑先生亦曰。得斯文正脉。然则考亭以后主盟于中原之道学者。惟先生一人而已。自古圣贤千言万语。都是入道底说话。非必读是录而后可以有为。而中国诸儒洎我郑先生所以欲其广布者。正为立言之旨。于初学工程。索性亲切。有若耳提面命者然耳。胡氏曰。读是录数过。而心不警身不省者鲜矣。可谓深得此书之旨矣。虽以宗海之茅塞。读来似觉胸中有所开豁者。倘因是而砭得许多病痛。唤做寡过人。则斯亦吕东莱论语一章耳。更安用架上三万轴为哉。天启乙丑孟春下浣。黄宗海。谨书。
墓表
编辑通训大夫行石城县监李公仁长墓碣铭
编辑天启三年癸亥四月十六日甲子。前石城县监李公大病于寝。春秋六十六。以其年九月某日甲子。葬于杨州之金台山。其孝子成俊状其系行官寿。走其孙濈。征铭于朽浅黄某。某于孝子。友也。不敢以非人辞焉。谨按公讳仁长。字善元。高丽平章事坚雄之裔。平章后三世相继为平章。九世皆宏词钜人。忠肃王时。有讳连松。以勋封遂安君。李籍遂安始此。尔后三世亦大官。高祖讳永肩。仕我世宗朝。位至仁寿府尹。曾祖讳益龄。承政院左承旨。祖讳蕤司导寺直长。考讳柱国。襄阳府使。妣淑人金氏。系安东。庆尚兵使胤宗之女。以嘉靖戊午十二月十八日生公。公自少绩文。文甚而不食报。万历壬寅。即宣庙三十五年。荐授东宫洗马。五岁四转。至左翊赞。废朝己酉。宰枢奇自献以公导人论其不道上疏。诬公以陷己。坐是递翊赞。壬子。以春坊旧僚。补求礼县。甲寅。郑仁弘之徒嗾台谏劾之。盖仁弘腹心贼臣。盗功取宠。而公深恶之。或形诸言论故云然。是年冬。除北部主簿。乙卯。宰金化县。丁巳。换石城。戊年。石人赂当道。以惹祸朝廷罗织公。公即解龟归。越六年而终。公年十二。丁内艰。偕伯仲庐墓终制。哀敬不怠。洎丧考与伯氏。事仲兄如事父。不以从宦京师缺其还往。仲兄讳福长。嗜善行义。后辈推为善士。公配砺山宋氏。左赞成嵂之女。生一男即成俊。士人。娶某官姓名之女。生五男三女。男曰濈,潝,涤,涵,汴涵,汴未室而夭。女皆幼。妾男二。曰溅,洞。濈生一男。曰重辉。铭曰。士贵孝友。公实能之。何行之笃。世怵权奸。公乃不饶。其志之确。我铭系牲。仍触其类。万世之则。
志录上
编辑先府君志录
编辑府君讳德休。字景逸。姓黄氏。本怀德人。高丽末。有讳吉臣。擢第位至阁门祗侯。于府君为六世祖。五世祖讳尚文。文科及第。高祖讳彬。直长。高祖妣阳城李氏。大司谏壅之女。侍中春富之孙。曾祖讳铁均。以文行被荐。司判义州。曾祖妣海平尹氏。直长济之女。南原府使处信之孙。参议朴积善之外孙。祖讳友参。正德丙子。生员。笃孝能文。祖妣坡平尹氏。御侮将军𡎈之女。春川府使师尚之孙。高林正薰之外孙。考讳𪼙琳。宣务郞。妣宜人清州韩氏。宣略将军瑚之女。上党府院君渥之后。进士安淑禧之外孙。以有明嘉靖十八年己亥八月二十二日亥时。生府君。自少习儒。中年以病废业。老于儒士。性谨实能忍。平生无怨。力贫事父母。处兄弟之间。尽其友爱。万历庚辰。父殁。守墓终丧。壬辰。丁母忧。时年五十四。病益侵寻。衰惫极矣。加以兵荒。时事大艰。而犹服勤守墓。以终其孝。至于常时祭祀。必以诚敬。壬寅仲冬。得风疾。弥留不起者五年。万历三十四年丙午六月九日丙午终。寿六十八。以是年十月十四日己酉。葬于县东十里三生洞子坐午向之原。府君凡再娶。前室安山金氏。忠义卫秀文之女。本朝恭靖大王驸马资宪大夫知中枢府事赠谥胡平公澣之四世孙也。后室昌宁成氏。中直大夫行光陵参奉羽之女。高丽门下平章事履之九世孙也。前后子女凡八人。长女适主簿尹大命。长男。士人宗干。次女适洪汝霖。以上金氏出也。次男宗海。三女适吴震承。三男宗道。未娶。四女五女皆幼。主簿生一女二男。女适忠义卫安策。男曰晬。曰昭。长男娶善山金容之女。生二女。皆幼。次女生二女二男。皆幼。次男娶完山李弘璧之女。生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