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淺先生集/卷七
序
編輯退溪先生言行拾遺序
編輯友人金君重。得寫本一卷書。以示宗海。其爲書也。先之以東國山川形勝,本朝璿源國諱,官府號名。副之以退溪先生言行出處。茲兩項之所以爲一部者。無乃謄鈔者之偶然耶。先之者固是吾東人所可記識。而不若副之者於學者爲己工程。親切有味。故宗海甚愛敬之。恆置案上而讀之。則所錄諸說。多是文集之所不載。憎陋之所未見者。而其所以形容乎道德言論者。詳盡而不失其實。問難乎禮文義理者。明確而恰得其要。自非知之至好之深。其何能如是耶。但其問目上。只書問字。自稱處。亦書某字。故未知此錄果出於誰手。乃於其中。拈出質禮數段。參諸先生答問書。然後始知爲金鶴峯所記也。鶴峯公諱誠一。字士純。嘗立雪於先生之門者也。爲人與爲學。嘗於先生文集中。粗會其梗槩。仰止其風範。而今得所著文字。幸莫大焉。況先生事跡。歷歷在茲。使人玩繹。如在陶山函丈之間。斯實退門一論語也。其有補於斯文。爲如何也。第病其非我有。又不當與前所錄合爲一書。故昧其固陋。妄加讎校。文之脫漏者添補之。字之訛舛者訂正之。因與君重。再三通讀。俾歸無欠。然後屬之玄益。恭書於別冊。名之曰退溪先生言行拾遺。噫。旣有先生本集。又有鶴峯全書。欲究先生志業者。固不可舍彼而取此。然本集與全書。則窮鄕晩出。未易得見。姑將此錄。會諸心而體之身。則亦足以感發興起。庶不爲庸人鄙夫之歸矣。宗海之爲此者。非只爲砭得頑懦之計。實欲與鄕隣諸友共之。時崇禎丙子秋八月上浣。後學朽淺黃宗海。謹書。
仲父文集序
編輯文之可傳者有三焉。曰爲行誼也。爲文詞也。爲子弟之哭父兄遺事也。有一於此。亦可使之不朽。況兼斯三者乎。某之仲父府君。承家世籝金之業。習科目較藝之學。遂至閎中肆外。籍甚其名。而求其所以爲文之本。則旣博通經書,子書,史書。兼看宋朝先賢言論。兼不專精緻意。究其歸趣。故其爲詞也。彫華剝彩。專務完實。省繁刪蔓。必要剴切。尤長於義理之文。不背於聖賢之旨。非若俗儒嘲風詠月。搜春摘花之比也。至其立志治躬。皆欲師範前人。在父母則盡其孝。於兄弟則式相好。懷寸蹭蹬。而不苟於進取。家或屢空。而一徇乎命義。喪祭悉遵禮經。而不汎於流俗。賓友待以和敬。而無間於親疏。敎子弟嚴而義。處鄕里順而正。有善行者。禮而揚之。有惡行者。嫉而隱之。不喜浮薄。不樂遊宴。杜門靜居。觀書自養。府君之於爲人。非止爲一鄕之善士而已也。府君之文行旣如是。則掇拾遺文。繕書一冊。使後來子孫。咸知祖先之有文有行。一以爲繼述之地。一以寓羹墻之思者。固是子弟之所當爲也。豈容泯沒而無傳也哉。但府君平日。以所綴文字。不滿於心。而任其散逸。未嘗藏收。故某自三十歲前。慨然於此。鳩得詩賦策曁雜著如干首。置之巾衍。而人事推遷。到今莫就。一家之欠。孰大於是乎。肆與府君之孫植立。謀供紙筆。寫成一卷書。噫。宋之一宰相。偶得雙井黃之家乘。固護不失。以待其子孫而與之。古人於別人之先祖事跡。尙且眷眷經意若此。況乃祖遺藁乎。爲子孫者。苟能拱璧其文詞。荷薪於行誼。則累世儒雅之家。庶免爲黯黮。而今日裒鈔之意。亦不至落莫矣。辛巳季夏下浣。從子宗海。再拜謹書。
金蘭契序
編輯竊以三代盛時。俗化敦厚。生而同樂。死而相恤。不約而從。不罰而行。固無事於立規。而後世則不然。生不同樂。死何相恤。有盟亦寒。不約何信。是故。孟子之時。玄古未遠。而猶曰死生相助。藍田呂氏。亦爲鄕約。厥條有四。其欲崇化導民之意至矣。而人心日偸。世道日降。孟子之說。呂氏之規。蓋已不行於世矣。於是。同鄕同志之人。相聚立約。以契爲名。此亦綱維世變之一大權宜。而其流傳脈絡。實從古人遺旨中來矣。今我二七人。生竝一世。居同一鄕。義雖朋友。情則兄弟。轉海移山。曾不作難。分宅指囷。亦無所惜。不待約誓。可成善俗。而第緣人心不一。財力不均。倘不預定規模。則實恐難保終始。故相與盍簪。約爲一契。其曰忠告輔仁。則交友之道盡矣。其曰婚喪有助。則急難之義深矣。同憂相救。同病相憐。凡所以相親相愛之意。無所不用其極。雖古之所謂井田,鄕約之制。蔑以加矣。然而人之交道。貴在同心。心若不同。則不久斯疏。心苟同矣。則久而不衰。然則心之同不同。豈非有關於交道之成不成乎。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夫同心之利至於斷金。同心之臭至於如蘭。則君子結交之要。孰大於此乎。茲敢摘出金蘭字以名其契。嘻。斯名也其亦有符於戴洪正作簿之號矣。惟願諸兄顧名思義。終始一乃。片言道合。山水知音。則豈特爲吾輩之幸。亦將有補於鄕風之萬一雲爾。
洞內立議序
編輯隣保之間。所貴乎相資者。不過曰德欲其勸。患欲其救。過必以規。交必以禮而已。斯實本天理緣人情。而不容已焉者也。隆古盛時。德敎洋溢。四方風動。比屋可封。固無事於約束矣。後世則不然。上無道揆。下無法守。人私其身。士異其論。傷風斁俗。無所不有。必預閭巷之人。私相結言。作爲條法。以綱維之整頓之。然後庶可脩行人道。而不至於夷獸之歸矣。是以。孟子之時。去古未遠。而猶以同井相扶持告時君。宋之藍田呂先生著鄕約文。朱夫子增損之。使可通行於世。聖賢所以爲世道彌縫者。豈偶然哉。吾東人所謂鄕約者。蓋皆祖述乎呂氏之模範。而我洞之從前立條正俗亦此意也。茲於積年頹廢之餘。乃欲收拾補綴。挽回淳風。不啻若方圓之齟齬。然不以此時更成條約以漸脩擧。則將來洞俗。必陷於沒奈何之地矣。然則今日之爲此者。實我洞陶成美俗之一機關也。顧不重且大哉。噫。作法導人。其事至重。不依先正訓辭。則亦且鄙俚無稽。而不可爲來世之準的。故洞規綱領。全用呂約四條。仍錄本文於逐條前面。一如古經篇題之例。使後生有志者得有所據。以爲觀感力行之基本焉。至於約中當行節目。則別爲措語。書於其次。雖緣矯弊諭俗。至有許多辨說。而團辭提挈。則實不外乎呂約大意。誠願洞內上下人。勿以私智自用。惟以古訓爲準。守此之約。堅如金石。行此之約。信如四時。終始一意。罔或矛盾。則偸風可轉爲厚風。今人何讓於古人哉。崇禎辛巳抄秋下浣。朽淺黃宗海。謹序。
洞規凡例四十六條
編輯一。春秋有講信會。以脩整約中之事。
一。每年定有司兩班二員。下人二名。使主掌約中之事。及秋講信時相遞。而所掌文書器用等物。計數傳與。無得疏漏。
一。春秋講信時。有司先期出回文以通。及其期日。上下有司。各具布席及行酒器用。使無闕遺。
一。別作一冊。以錄每年上下有司姓名。
一。別作一冊。以書約中所爲之事。如下條保米收合出用之數及各樣器用等物。一一置簿。
一。洞內上下人旣婚娶各居者。卽許入約中。
一。新入洞內。數年作農。因爲定居者。許入隨行。
一。洞內上下人皆入約中。其或有不肯隨參者。諄諄曉諭。使之隨參。而終不隨參。則其無知異衆甚矣。水火不相資。農役不相通。患難不相救。以待回悟。至於終不入約。然後杖之。杖之而亦不從則出洞。
德業相勸
編輯呂氏本條
一。凡人第一善行。莫大於孝父母和兄弟。苟不能行此二者。則雖有他事之可稱。外貌之可觀。而實無異於能言之鸚鵡。凡我洞內上下人。各自進備。互相勸勉。會集之日。相與推擧其能者書於籍。以警其不能者。至如下人中有此等善行者。會集日招致別坐。酌酒行賞。以勵其餘人。
一。孝父母和兄弟外。能奉祭犯。能敎子弟。能事長老。能待妻妾。能親隣里。能接朋友。能睦親戚。茲七者莫非日用人事之當行者也。無是則非人矣。凡我上下人。各自省察。各自勸勉。
一。下人中有能行三年喪者。會集日相議論賞。且其孝行實出至誠。人所共知者。則上下人共擧。上其事於縣官。
一。兩班家奴婢有盡忠者。會集日招致論賞。且有至誠盡忠。終始不變者。則相議聞官。
一。當今之世。不曾匡直輔益之民。固難一一引古據義。而勸之貴之。故茲於洞規中。特擧其大關於倫理者而書之。若有有志之士。細觀呂約諸說而行之。則豈不美哉。
過失相規
編輯呂氏本條
一。德業相勸諸條之說。不能行之者。小則密戒之。大則衆曉之。期於改過遷善而後已者。豈非隣里相愛之道耶。
一。少而凌長。不一其事。有言語不遜者。有禮貌不恭者。有面恭背侮者。有望見不下馬者。甚則有罵詈者。有歐打者。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夫不能敬長之本。實在於不能敬親。其爲不德大矣。下人亦有老少。敬長一節。在所當行。其有少而凌長者。勿論上下。從其輕重而罰之。
一。嫡庶之間。恩雖同而分則嚴。以庶凌嫡之罪。明在國典。如有犯者。罰有輕重。
一。兩班下人之間。其分截然。而近來風俗頹敗。凌辱兩班者比比有之。至有歐擊者。各從其輕重而杖之。甚者共擧告官治之。
一。今人有因事相詰者。不能相下。或擧久遠過失。或論門地優劣。至於不忍其忿。極口罵辱。又從而歐擊之。此豈兩班之美行耶。凡我洞內人。各自戒愼。毋或有此失。如有犯之者。罰有輕重。至於下人之相鬪者。在今世雖不足怪。而實非善俗。皆歸惡行。輕重之罰。當以笞杖從事。
一。庶孼旣從兩班之類。則其自中相鬪之罰。一依兩班例行之。
一。親戚雖有遠近親疏之異。而自祖先視之。則同出於一人之身。如木之有枝。如水之有派。細想其所自出之本。則親愛之心。油然而生矣。小學曰。親戚不悅。不敢外交。斯言切矣。凡我上下人。皆體此意。各相親愛。雖有相詰之事。亦須平心論卞。必以和睦爲主。其或不能者。僉議致罰。
一。誣人過惡。以無爲有。以小爲大者。或作嘲詠匿名等文書者。或喜談人舊過者。或以洞內人及親戚過失。傳播於他縣他洞者。皆非美行。竝勿論上下。酌輕重致罰。
一。兩班則雖犯過。不無知識廉恥。豈有不受洞罰者哉。若下人則無知無恥。非但不爲遷改。必有不受洞罰者矣。如此者。上下通同告官科罪。而上村則呈木川。下村則呈淸州。
一。長者之於少者。嫡之於庶。兩班之於下人。各盡其道以待之。如或以非理劫制。而怒其不如意。乃諉以少凌長。庶凌嫡。下人凌兩班。而強欲科罪。則亦甚悖理。不可不戒。
一。洞內或有一種議論。以爲某也再度遭喪而受助於洞內。某也三度遭喪而受助於洞內。而吾則未嘗遭喪。一未受助。徒用力於他人之喪。以此至發怨言。不欲隨參。是則必使洞內人輪回死亡。然後方可平均受助矣。古今天下。安有如此道理。況連遭死喪。實爲不幸。久享壽福。人間大慶。而今反怨吾之久生。羨人之速死。豈非可笑之甚耶。此議一切勿施。且是非利害。自有僉議。不可以一人偏滯之見而有所牽掣也。凡有違衆不順理者。不可不罰。
禮俗相交
編輯呂氏本條
一。若有吉凶之事。如婚嫁登科除官及遭死喪水火盜賊之變。皆慶賀之。弔慰之。補助之。各盡心力。
一。古人遇新正,冬至,四孟月朔。少者幼者。於尊者長者。皆有謁見之禮。令人雖不能一從此禮。如正朝例有謁見之規。而上下人中或多廢之。殊甚不敬。自今以後。互相勸勉。着意擧行。
一。兩班家前。下人不得騎馬。
一。下人年少者。遇下人年老者。皆下馬。
一。凡宴會時。尊者長者未及起去之時。少者幼者不得徑先起去。
一。上下人有喪未葬前。講信及凡宴集。勿爲定行。
一。兩班家有殯時。上下人不得歌舞。雖下人之喪。未葬前亦然。
一。兩班之於下人。前此雖無弔喪之例。然死喪。人之大變也。不可全無節文以阻上下之情。或使人。或相遇。隨宜以致弔慰之意。
患難相恤
編輯呂氏本條
一。上下人中有以冤枉事陷於囚繫。不能自伸。將被重刑者。上下共擧救解。
一。上下人失火。則隨宜各備藁索椽木飛蓋以助之。
一。上下人中當農作時。家有染病。將至廢農。則各隨其輕重。出力相濟。使不失時。
一。上下通同聚米。一喪定給五斗。且恆留五六件分。付於下人中稍實可信者。使不得私貸他人。及其有喪。以聚米次第給之。及葬。持壺果致奠。仍徹夜。護喪至墓。至於兩班之於下人。亦致奠。護喪不稱於上下禮貌。故自前不行。
一。上〈下人〉行葬時。兩班則出奴。下人則自赴護喪至墓。役訖而退。
一。葬時衆所共知。大段有故者外不立役人者。兩班則罰米一斗。下人則杖之。
一。兩班無奴。則雇立甚不易。一依我洞舊立議。每員各出米三升。下有司前期收合。以助喪家。若葬前未及備給。則其罰與元不立役者同。
一。死喪相助等具。各以家長爲主而用之。不復以一家子弟之名疊用之。蓋自子弟視之。似當各爲其父兄。而自洞內人視之。不過相助一喪而已。
一。洞內立約大意。實本於隣里相救之義。則死喪相救擧措。當及於洞內所居之人。不當及於異縣異村之人。此乃古令通義。而不可易也。我洞古規。助喪擧措。本不及於妻父母喪。而近來勉從下人之請。當身無父母者。則妻父母雖在他鄕。許以相救。然反覆深思。則實爲事力之所不及。理勢之所不便。決不行於久遠而無後弊也。今後上下人妻父母喪。勿論親父母有無。一切勿許相助。若妻父母在此洞者。當在約中。不須雲也。惟妻母在此洞。則一依親喪許用。
一。父母雖在他縣。其助喪一如居洞之人。而勢難赴役。願奉軍價者聽。
一。約中遭喪者。窮迫無形。願奉軍價者聽。
一。洞內人子女喪。許用於十五歲以上。
一。新入居洞者。年老無子女者。皆許入洞內死喪患難。竝爲相救。若以爲新入無根着。年老無子女。皆無後日報答之路。而不爲相救。則豈可謂里有仁厚之俗耶。
一。無子息寡婦之喪。則兄弟姪之中願用則許之。若以爲寡婦未嘗出物。而不爲許用。則非徒洞俗之薄惡。其爲兄弟姪者。近於禽獸。故不得不處之以此耳。
門中完議序
編輯吾門自先世優置祭田。故每易世時。不復各置祭田。惟以先世所置之田相傳者。蓋累世矣。乃者不幸。宗子徵死而無後。今旣喪畢。一家更無承代者。故徵之從叔震龍。以次適當承其祀。則其祭田當盡歸於承代之人。而但明廟朝受敎內。長子奉祀而身死。則其妻限其身沒。因奉其祀雲。是則只爲冢婦無所歸而立法耳。原其先聖制禮。則本無婦人主祭之文。何者。母雖在。子必奉祀。旁題其名。子之妻爲主婦行奠禮。母則只特位於主婦之前。則冢婦不主祭之義明矣。若使冢婦主祭。則其將改題神主曰夫高祖。其旁題曰玄孫婦某奉祀。其祝辭曰玄孫婦某敢昭告云云乎。無是理也。然則次適承祀。實天地古今常經通誼。而不可易者也。禮文與律文。若是其矛盾。故近世奇高峯大升問於退溪先生曰。冢婦主祭。斷然不可。今世雖爲冢婦免被迫逐。而大本已差。更論何禮。鄙意以爲次適卽宜傳重。而其冢婦仍留其家。以終其生。則禮意與俗例兩不相妨。先生答曰。令冢婦得所。乃出於義理之正。然傳授者不能皆在至親間。而用此法。則勢不相容。當嚴其不養之罪。又答宋判書言愼書曰。冢婦主祭。當代者不得受。則祭無主人。事事皆難處。斷不可行也。尹春年爲大憲。欲改冢婦主祭法。某謂尹曰。此法當改。但竝立令冢婦得所之法可也。以此觀之。必也次適承其祀。冢婦得其所。然後聖人制禮之大經。國家防弊之本意。竝行而不悖矣。今吾門處此之道無他。隨宜分割祭田。以給冢婦而己。以此開曉於冢婦及傳重之人。則皆以爲至當。而略無爭辨之意。此實吾門之幸。而亦祖先之靈默佑而然也。又有一事焉。家禮曰。每龕各有祭田。親盡則以爲墓田。立約聞官。不得典賣。又曰。始祖親盡後。大宗主其墓田。歲率宗人。一祭於墓。百世不改。其第二世以下祖親盡及小宗之家高祖親盡後。諸位迭掌墓田。歲率其子孫。一祭於墓。亦百世不改。此禮世所罕行。然仔細思量。則子孫以祖先之血脈。謂己親盡而闕然不祀。情理之所不忍。故程子有冬至立春二祭。朱子變通參酌。以定此禮。其意至切。其慮至深。後世之所當法也。或者以世俗不行爲說。今安東之權。谷山之申。淸州之韓。皆祭始祖。未聞以世俗不行而非之者也。況墓田之所以不得典賣者。其意豈欲使宗子子孫等閑耕種於親盡之後哉。今吾門若無祭田則已。旣有祭田。數多且美。親盡之後。當爲墓田。而此禮旣不擧行於前。又不創立於今。使宗子子孫徒食其田。而顧於祖先塋域。永廢追慕之事。一任荒原。樵火相尋而已。則其在子孫。實所未安。而其誰曰有子孫之墳墓耶。揆諸湖北之哭拜。豺獺之報本。寧不赧然。先賢旣曰立約聞官。又曰諸位迭掌。則諸子孫之議處墓田。固其有道矣。此事準禮。則每龕祭田。皆當爲墓田。而元數旣多。又不可使宗子子孫無所聊賴。故門中嘗擬恰計奉祭之資。以置墓田者久矣。茲因分割祭田之機會。竝成積年所議之美事。乃於祭條畓三十五斗落只內。九斗落只則付之舊宗子妻李氏。以爲資生之地。又二十二斗落只則次適主之。以奉高祖以下之祀。又四斗落只則別爲畫定。以爲親盡祖二代墓田。一依家禮所謂諸位迭掌之禮。宗子及諸子孫迭掌之。一歲一祭於墓。百世不改。此後高曾祖二代親盡。則率依此例。必從前定墓田相連處分。出墓田與前定墓田合爲一畓。宗子及諸子孫迭掌奉祭。百世不改。如有餘資。子孫善爲料理。措置祭器。或備築墳墓。凡可以尊奉祖先之事。思索經營。豈不美哉。今此成文之後。舊宗子婦及傅重宗子及諸子孫中或有異議者。則將此文告官卞正者。〈崇禎十五年壬午三月十九日〉
爲親結契立議序
編輯謹按春秋隱公元年。天王歸仲子之賵。左氏以豫凶事爲非禮。是天王賵之。非魯公自豫之也。而猶以非禮譏之。又按王制雲。六十。歲制。七十。時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是則近於生時自豫凶事。而亦計其備物之難易。限其年數之多小。則不豫之意在其中矣。又按檀弓曰。喪具。君子恥具。一日二日而可具者。君子不爲也。說者謂嫌其不以久生期其親也。由茲數說而觀之。人之爲其身豫凶事。已爲不可。況子弟之爲父兄者。尤所不忍爲也。然則後世與朋友立約鳩財。經紀壽器以下之諸具。迺目之以爲親結契者。其視向所云云之說。大相遼戾。若一以禮經之遺訓。君子之正論爲正。而遂廢結契豫備之擧。則生人未易自辦凶事。而倉卒治表。富者亦難。況貧者乎。所謂附於身者必誠必愼。勿之有悔之意安在哉。然則將何以酌古準今。制中得宜。以爲雙全之道耶。嘗聞夫子之言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藍田呂氏鄕約文。有禮俗相交。患難相救等條。今以父兄之命行之。以應古者生人自爲喪具之意。又略倣呂氏鄕約之規。相交以禮俗。相救乎患難。則是或綱維世變之一道。而不至於大乖戾耶。凡人子至誠愛日。言不稱老。欲其親之壽考無疆。故尋常間口不道死喪二字。此所以不忍豫凶事也。今雖稟命於父兄。有此不得已之擧。而能以向所謂禮經諸說。服膺而擴充之。以事其親。則其亦庶乎其可也。第所患者。近來人心未甚淳古。暫觸心兵。便生語穽。馴致僨事者。滔滔皆是。是則無他。私意及重於所爲結約事故也。朋友久要之道。固當乃爾耶。孔子曰。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於朋友矣。曾子曰。朋友不信非孝也。夫交友之道。有關於事親也如是。而況奉親命爲此事乎。深知聖賢之不我欺。猛省交道之切於孝理。則何患乎朋儕之不相能。而所約之事庶幾有始有終矣。
說
編輯書院廟享位次說二
編輯先聖先師廟享位次。不以世代先後。必以道德優劣者。迺是從古儒家定論。故四聖之於十哲。顏曾則年最少。思孟則世相後。而四聖配坐於大聖之前。十哲從享於四聖之後。夫以同時門第。長幼有序。異代相隔。古今懸絶。而其序位如此。非爲尊道德乎。曾點,顏路,孔鯉。乃曾子,顏子,子思之父也。而皆與七十子從享於兩廡。父子之間。位次亦然。其於情理。豈不未安。而在後人尊師之道。不得不然也。至皇朝。始建啓聖廟於文廟之傍。以奉叔梁紇及四聖程朱之父。甚便於情理。然皇朝以前未有啓聖廟時。曾點,顏路,孔鯉。當在兩廡矣。我國之制。本無啓聖廟。曾點以下三子。不在於兩廡乎。惟周,程,張,朱。序坐於旬況,馬融之下。今之主論世代之坐者。必皆籍口於此。然朱子嘗言經歷諸處學宮。都無一箇合禮之序。今兩廡位次之制。初不出於大賢之手。何可謂恰當無餘蘊耶。況中國先儒有言曰。周,程,張,朱功德亞於四聖。當陞配殿內。又近世月沙相公上箚論文廟位次曰。聖廟。道德之會。不當論其時世之先後也。周,程,張,朱。孔子後大賢。而只以生之先後。座在左丘明以下之列。殊甚無別。若以生之先後爲座次高下。則子思何以居孔鯉之上。孟子何以竝顏曾之列乎。臣之妄意。周,程,張,朱陞於殿上。正合道理。此二說皆至論也。聖賢復起。不易斯言矣。是則荀馬程朱之座。不可爲後世法程也明矣。朱子之爲南康軍也。建濂溪祠。以兩程配之。又別立五賢堂。以奉陶靖節,陳了翁,李公擇,劉西澗父子。玆八賢皆有遺跡於此地。而朱子不用世代之坐。不以陶靖節坐於周程之上。必別其廟以享之。近世盧公景麟出牧星州時。爲高麗人文烈公李兆年,文忠公李仁復。大作書院。名曰迎鳳。未及奉安。又聞寒暄金先生娶妻於此地。欲竝奉三位。以世代爲坐。稟於退溪先生。先生答書曰。寒暄先生乃道學儒宗。其視二李之只取一節者。其風聲德業旣有不同。而其所以尊崇之者。不能不殊歸矣。如是而同祠同享。恐不免尙論者之議其後也。又曰。衢州景行堂享五人。而逸平徐先生以程門人亦與其中。則是道學之儒。相雜於鄕賢。然彼則名以鄕賢。而此則書院也。其間事體自不同也。學校之設。誰非爲道學也。而在書院。則爲道學之意尤專。其祀賢也。以道學爲主可也。如不得其人則已。幸而得其人。乃泛然不爲表異。則無以見崇重道學之意雲。〈以上退溪先生說〉盧公不從退溪之言。欲以世代爲坐。竝奉三位。鄕之多士堅執不應。盧公未能奉安而去。其後退溪,寒岡兩先生定議。以爲院傍有伊川,雲谷等地。遂祀程朱兩夫子。以寒暄配之。合二地名而扁之曰川谷。至於二李。則建別廟於其倚以享之。二李之文章忠義。百世所仰。而退溪先生答盧公之說。峻切的礭旣如彼。畢竟與寒岡先生商量所處又如此。其所以尊重道學者果如何也。東京人初奉晦齋先生於鄕賢祠。未幾。別設院廟以奉之。以其位在薛,金,崔之下。有乖於尊賢之道故也。
我邑儒生。頃在三十年前。將營書院。卜得其基。名曰竹林。以此告於寒岡先生。先生曰。此是朱子精舍之號也。朱子於臥龍庵。祀諸葛忠武侯。我國江陵之丘山。祀孔子。比安之董山。祀仲舒。星州之川谷。祀程朱。是雖近於好事。實亦慕賢矜式之一道。今當爲朱子立廟。以濯纓配之雲。而未及經紀。鄭先生易簀。先生嘗僑居此地。在所當祀。故擬竝奉一廟。坐以世代。而適有沈公赫來觀此院曰。寒岡,濯纓。將以世代爲坐雲。是何言耶。儒家事體。當以道學爲主。斷不可容易定行。未幾。申公達道爲成歡督郵。日聞此院廟享位次。亦大書曰。鄭先生乃異日當入文廟之大賢。其尊奉之道。固不當乃爾。而後日若有斯文公論。則主事者之咎責。當如何也。必須稟問於旅軒先生而處之。然後方爲穩當。而無後議矣。於是始知有此道理。乃卽博考文廟配從位次及古今書院先儒定禮。則廟享位次。皆以道德優劣。而不以世代先後。一如前所引證諸說。自可依此以定位次。而第緣濯纓文行。鄭先生之所嘗慕尙。且許以廟享。而今以道學爲主。一倣文廟位次。坐濯纓於寒岡之下。則有違於鄭先生謙虛讓長之意。若以世代爲次。坐濯纓於寒岡之上。則大非後人尊奉大賢之道。雖分坐寒岡,濯纓於朱子之左右而酌獻。則當先左而後右。亦如上下之難定。抑緣此而不祀濯纓。獨奉鄭先生。則又非鄭先生之遺意。且有一種議論。以爲不必因苟且之地名。以祀朱子云。以此三項爲書。以問旅軒先生。先生答書曰。寒岡先生留貴鄕之日。因地名竹林。思及朱晦庵。謂當立廟創院。爲後學矜式之地。遂與貴鄕僉賢據證商確。已有成議。而今乃舍置其議。獨奉寒岡於其廟。寒岡安其享乎。耄思則以爲當守初定之議。奉晦庵於正位。不是寒岡之遺意耶。至於濯纓,寒岡竝享。以位次酌獻先後爲難。則仍竊思之。貴鄕尊慕寒岡之誠特深。必欲致虔。則只奉寒岡於朱廟配位。其不協於貴鄕僉誠耶。若濯纓之文章節義。世所當範。而墓在書院邇地雲。貴鄕議措守護。致祭有時。得爲不廢之式。豈非慕尙之一道耶。如是則前後議論。其或竝行而得宜耶。〈右旅軒答說〉蓋旅軒答問之辭。實本於文廟配從位次。古今書院禮制。而至於配濯纓一事。不後鄭先生遺意者。則亦有說焉。鄭先生在時。只論濯纓之當祀。而未有位次難定之事。故許以濯纓配坐於朱子。是不過因其見在之勢而處之耳。今則當竝祀鄭先生。而道學與一節。所尊懸殊。故前後擧措。隨時不同。義之所在。禮亦變焉。在後學尊師之道。不得不以儒家傳授之禮處之。一則爲先師致誠致敬。無少欠缺也。一則恐後世論議紛紜。以疵斯院也。況旅軒以鄭先生之門人。其欲遵遺意者。宜無所不用其極。而於朱子則遵遺意。在濯纓則改遺意。豈不以遺意雖重。而後學尊師之道。實爲常經通誼。而不可易故耶。程子所定之禮。朱子以爲未當。而改之者非一二。況此廟享。特因前後事勢之不同而變通焉耳。非以鄭先生遺意爲未當而然也。庸何害於尊師之道耶。旅軒之所以處此者。本爲尊寒岡。而今或目之以背寒岡者有之。孔子曰。吾從周。夫孔子之遺意在於從周。而門人之葬孔子也。不從從周之遺意。竝用三代之喪禮。誠以事在尊敬其師。則雖或不從遺意。無害於義理也耳。其可以是而謂曾子背孔子乎。又謂濯纓乃鄭先生之所尊尙也。何嫌於序齒而坐乎云云。然則孔子之於老彭,左丘明。其所尊尙之說。著見於論語。而至其文廟祀享之禮。則老彭,左丘明。何以下坐於兩廡耶。朱子創臥龍庵。修白鹿院。其所以尊尙孔明,李渤者不啻遺意。則後人其將奉朱子於孔明,李渤之下乎。無是理也。議者又謂鄭先生旣許以配濯纓於朱廟。而今乃別祀濯纓。獨奉鄭先生於其廟。則鄭先生之靈必不安矣。是亦不然。王之號。卽周之天子。而後世尊夫子爲王。此誠夫子之所不安。而程朱大賢。終無異議。是不以先聖之不安而廢其尊崇之典也。祧主之藏於夾室。亦不安於未祧之主。而先王制禮。斷置如此。是不以未祧之主之不安而闕其祧遷之禮也。今鄭先生之配於朱廟也。雖有議者之所云。而後學尊師之定禮。斷不可易也。且前後擧措不得不異。則鄭先生之靈。必將降鑑乎禮制之當然。而安其享矣。夫焉有不安者乎。況文廟位次之禮。古今書院之制。鄭先生之所已洞貫。而如川谷院中不祀二李之擧。又鄭先生之所自規畫。則假令鄭先生爲他人爲此論。其不以道學大賢。坐於一節人之下也較然矣。設若祀朱子配濯纓之擧。初出於退溪之敎。而其後將奉退溪於其廟。就質於鄭先生。則退溪之世。亦在濯纓之後。鄭先生其肯以遺意爲重。而奉退溪於濯纓之下乎。推度此等事理。則今日更張遺意。斷然無可疑矣。若尊奉濯纓事。則旅軒雖敎以當行墓祭。鄭先生旣許廟享。而今乃只行墓祭。有所未安。不若別營一廟以爲專享之地。且古今書院。多有別廟奉賢處。中朝旣尊崇孔子。而傍立啓聖廟。以祀叔梁紇。斯亦別廟。而不害於尊孔子矣。別廟所安。地勢卑下。如今之東西廡。亦恐不愜於情。故已於朱廟直左便處。別設祠廟。將奉濯纓。此正旅軒所謂前後議論竝行而得宜者也。而或有異議掣肘於其間。必欲同奉一廟。坐先生於濯纓之下。使已成之廟。埋沒草間。久欠縟儀。是雖外假先生初定之議。其實不敬我先生也。吾鄕之不幸。一至此耶。堪可咄嘆。大抵如此儒家重大擧措。世自有主張者。有非人人所可剖析於卒然之頃也。惟彼旅軒先生。實當世斯文之盟主。而當世之君子。固未有賢於旅軒者。則所謂主張儒家重大擧措者。非旅軒先生而誰耶。稟定儒家重大擧措者。舍旅軒先生而誰耶。此事不惟吾鄕一二人之說爲然。其在尋常所見。莫不皆然。旣據遺意。又不猛省於道學一節分別底道理。又不知我先生道德之可尊可敬。皆以序齒而坐爲說。故謹因旅軒答問之旨。推究古今廟享不易之定製。以明夫前後擧措不得不異之大略雲。
除喪致慰說。戊申起草。乙卯校正。
編輯世俗於朋親服闋之後。攜酒饌致慰於其門。凡人之大變。莫極於此。則其在親故之情。固可慰也。第於謬意有所未穩者。何則。疾病橫厄。患之小者。猶可慰之以杯酒。而死喪哀戚。患之大者。其可以杯酒而慰之耶。夫親舊之有喪也。聞訃而有爲位之哭。行弔而有入哭之節。奠用酒果。賻用財帛。葬而執紼。反哭而弔。以至練祥之日。亦有弔奠之禮。其所以慰喪之道。於斯盡矣。求諸古人。則有生芻綿酒而酹者。有素車白馬而弔者。其他匍匐之救。麥舟之惠。無非所以慰喪之道。未聞以酒肉而會慰者也。若以酒禮言之。則用之於祭祀。用之於賓客。尊高年而饗之。有疾病而飮之。天寒而酌。避暑而飮。以至風流放達之士。猖狂無賴之流。擧皆秉燭而遊。荷鍤而行。至有得罪於名敎。見穢於靑史者。而猶未聞以酒而造宴於服除之家者也。古之聖神。天地合德。造化同功。明於庶物。察於人倫。大而發育萬物。峻極乎天。小而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皆其所創制而傳於千萬古者也。而亦未見一言之及此。若或有之。則以聖人裁成創物之智。必不脫漏於經傳上矣。至於呂氏鄕約。厥條有四。其於吉凶慶弔。無所不用其極。而欠此慰宴之節。夫呂氏。程子之門人。道德之眞儒。欲其道之行世。撰鄕約之一書。則其無喪後慰宴者。非遺忘也。假令呂氏思不到。其後朱夫子增損。而亦闕如也。朱子之所不爲。而後人爲之耶。大抵慰喪之道。哭泣而已。悲慘而已。其可以酒肉乎哉。其可以談笑乎哉。是非獨於禮不便。而於情便乎。慰之者雖安。而受慰者安乎。記曰。親喪外除。謂外雖除而內不除也。慕親一念。尙結於中。圖不能畫。書不能載。則又焉忍受人杯勺。以取酣暢乎。又曰。始食肉者。先食乾肉。始飮酒者。先飮醴酒。然則旣禫之後。猶未敢飮酒食肉。而必先於乾醴。況於宴飮乎。余前所謂未穩者。此其大略。而又有數語以明夫人子不忍之情也。昏禮。萬世之始。而於五禮屬吉。人家之慶。無大於此。而聖人制禮。乃曰。昏禮不賀。又曰。三日不擧樂。是無他。人子代親之感。油然自發於心。而不忍受賀而擧樂故也。名旣吉禮。而猶不敢受賀而擧樂。則免喪之後。其不興慕親之懷。而自安於揮觴乎。程子曰。凡人無父母者。生日當倍悲痛。又安忍置酒張樂。夫生日之宴。人所共行。而程子云雲。豈不以痛念父母之不在。而不忍獨樂於吾生日也耶。然則始免親喪。獨無哀戚之心。以齒飮酒之列乎。又按朱文公家禮。忌祭墓祭。皆無餕禮。至於禰祭。雖有餕禮。而丘文莊以爲只會食而不行慶禮。斯皆慕親而不安於宴飮也。豈有以親死之故而遽爲設酌之理乎。雖然。向所謂未穩雲者。但以免喪未久者而言之耳。推聖賢之本意。而顧人子之至情。則不惟免喪未久時爲然。雖免喪十年之後。亦不可以酒肉而慰其思親罔極之情也。所謂昏禮不賀。生日不樂者。卽此意也。且觀今人爲此會者。皆知擧樂之爲未安。是秉彝自然之所發。而猶不覺不行之爲合禮。至其會慰之日。初則雍容行酒。禮數可觀。而及夫眼花耳熱。朱碧難分。則狂歌亂舞。盡歡而不知止。嗚呼。除喪受慰。其可謂樂事乎。旣行此宴。肆然爲樂。則醉興陶陶。萬事亡羊。其不知歌舞之爲未安。固其所也。是則不若初不行之爲得也。餘生長委巷。足目不及四方。未知擧國皆行與否。但京師。四方之本也。名流博識。未爲無人。凡禮樂之可行。人事之當爲者。宜無所制遺。而亦欠此事。或聞鄕人之爲此者。則輒笑而非之。今夫京師之所爲。四方慕之不啻若高髻瘡瘢。而惟此不經一事。獨行京師之所不爲。是何等善俗耶。噫。親故之慰之也。實出於相愛之情。而反使之悲慘而不自爲懷。則是果眞有相愛之情乎。世之君子豈無的見於此者。而急於諧俗。略於猛省。和光同塵。不能自拔。遂使無稽之事。行之於禮義之邦。甚可惜也。目擊頹風。不敢噤默。於是乎有言。
追崇說
編輯帝王相傳之統。固異於士大夫之家。故無論祖孫兄弟叔姪。而傳之者爲父。繼之者爲子。此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旣以所繼之君爲父。則以所生之親爲伯叔也無疑矣。朴君不思帝王傳統之大義。徒區區於恆人父子之倫。而發此橫議。就以朴君所著之說言之。非不知繼後之義至重。而反昧於二廟立祭之爲非。至引范鎭言表之意。爲主上稱考於大院君之明證。鎭之意。蓋在於宣帝之不可稱考於史皇孫。而所謂宣帝之於昭帝爲孫。則稱其父爲皇考雲者。其亦不思而泛論之說也。湯之太子太丁早卒不立。而次子仲任,外丙相繼立。其後太丁之子太甲卽位。服外丙之喪。承外丙之統。而不曾上繼太丁之後者。以太丁未立爲君故也。假令史皇爲昭帝子。而未立爲君。則宣帝當直承昭帝之統。而史皇則使他人繼後而主其祀也。豈有以未立爲君者爲考。而承其統哉。又引儀禮註釋之言曰。始封之君非繼體。而若有祖父不爲君而死。君爲之服斬衰。臣亦從服朞云云。而以此說證之曰。受國於曾祖及祖者。皆當爲祖及父斬衰雲。解經之義。何其左也。始封之君。如武王之於文王。漢高之於太公。雖未爲天子。皆當服斬而主其祀者。乃是堂堂至論也。主上之於宣宗。繼體之君也。不是始封之君之比。而乃以此援引以證者。何也。旣知以小宗合大宗之爲非。則其可以小宗之大院君。合宣宗之大宗乎。如曰。不必以大院君繼宣宗。而但當以主上承宣宗之統。又稱考於大院雲爾。則是孟子所謂二本也。天下焉有是理哉。又引朱子稱其祖而不父其父之說。以明主上不稱考於大院之意。斯言亦極未安。何者。彼衛輒。何如人也。拒其父而不使之立。以致禰其祖而名不正。至於其下胡氏之論亦如何。而乃敢與主上事。比而同之耶。至於張子所謂養親奉祭豈可使人爲之說。中庸所謂祭用生者之禮。亦皆引喩失旨。多見其不知言也。稱考於本生。程子之所非。而又以從厚爲言。士君子論禮之正。固如是耶。近者趙君〈相禹〉叫閽極論稱考於大院之非。仍請主上稱考於宣宗。稱伯父於大院。則耳目所及。皆以爲萬世之正論。而議者猶以主上之稱考於宣宗。爲失祖孫之序。而斷然以趙君爲非雲。若稱祖於宣宗。則必將稱考於大院矣。是則以主上承大院。而以大院承宣宗也。其可乎哉。若只稱宣宗爲祖。而不稱大院爲考。則其欲使主上爲無父之人耶。深思傳統之大義。極究一本之常理。則向所謂傳之者爲父。而繼之者爲子者。當爲不易之定論也。昔魯閔公以弟而先立。僖公以兄而後立。而僖公之子文公。躋僖公於閔公之上。吾夫子特書以貶之。而先儒皆以爲子先於父。襄公之子昭公,定公。兄弟相繼立。而定公之子哀公。以世代則實襄公之孫。而以昭公在。故稱襄公爲曾祖。漢文之不繼惠帝而繼高祖。光武之不繼平帝而繼元帝。皆是先正之所非。則其以相繼立者爲父子。果有可疑者乎。曹魏。天下之奸雄也。而其製法曰。後嗣有由諸侯入奉大統者。不得顧私親。朱子於綱目。特書與之。後世之君稱考於私親者。無非曹魏之罪人也。堂堂聖朝。禮義文明之治。眞海外之一華夏。而今於傳統之一大擧措。不能明正理決大義。或未免納吾君於曹魏之罪人。則豈非朝廷之所恥者乎。嗚呼。旣不得以私親爲親。則其將以何人爲親耶。天下本無無父之人。則帝王以一國臣民之主。而獨可無父乎。主上旣不得稱親於大院。則主上之於宣宗。雖曰祖孫。而不得不爲之父子也。
跋
編輯退溪雜詠跋
編輯惟我退陶先生文章之彪外者。實根於道德之弸中。而至於山居諸作。辭約而旨奧。事勝而理明。尤見其性情之正而造詣之極也。吾黨李君成已所藏一編。迺先生退閑時所詠。而手自裒集者。某讀而愛敬之。不啻若魯齋之於小學。而病其非我有。敢以拙畢謄之。累閱月而麟始獲。噫。是詩之精微肯䋜。非末學所能窺闖。而倘於幽居無事時默坐深玩。而怳然如在先生函丈之間。則其或有感發興起之端。豈不幸哉。萬曆丁巳臘月下浣。後學朽淺黃宗海。謹識。
家禮剝解跋
編輯諸經書皆有釋義。惟於家禮闕焉。學禮者無從擊蒙。余嘗病之。迺者朴君喜得默軒所撰家禮剝解草本一卷以示余。余甚珍之。卽跪而羊吾。則所裒衆說。實皆家禮之參同。極有益於後學。第編簡不尠。未易傳寫於還鴟前。故謀於同調諸友。分其冊而五六之。遂獲麟於畫一水間。因與讎正。俾歸無舛。噫。是豈特昧者辨惑而已哉。亦鄕邦可畏者之幸也。默軒者。牙山李公芬也。此人嘗坐春於先師鄭先生之門。而鳴以識禮者也。果辦玆事。信知名下無虛士也。所謄諸友。卽朴君及徐君鏶,金君綎縕,金君光勳,尹君翕,安君秀俊,玄生俯其人也。黃蛇姑洗下浣。朽淺黃宗海。識。
讀書錄要語續選幷附傳書跋
編輯皇明大儒敬軒薛先生所著讀書錄本二十卷。而東湖吳先生廷擧欲便後學觀覽。鈔其要語。分爲三卷。目曰讀書錄要語。其後可泉胡氏纘宗與泰和蕭氏世賢。共加訂正。去要語二字。而刊於皖。近者先師寒岡鄭先生就其二十卷中加取要語。名以續選。附諸卷末。仍復東湖舊名。繡梓於嶺南之花山。而此本未及行世。會同人徐君挺然得皖本。又繕寫鄭先生續選。合爲一冊以示宗海。宗海遂借鴟以謄。而據鄭先生刊本。揭以要語之名。至其序文則東湖弁於首。胡蕭與鄭先生載其尾。以備覽者之參考焉。因竊爲之說曰。皇朝性理之學。大抵皆有江西氣習。未聞有能遡洛閩淵源者。而惟我先生拔乎其萃。講明正學。觀其所著之書之名。可見道問學之意。而試擧其最所明白者。則如曰。衆山謂人讀書爲義外工夫。必欲人靜坐先得此心。若如其說。未有不流於禪者。以此觀之。其不爲陸學所染較然矣。況前人之於是錄。東湖則曰。上與濂洛關閩群哲之書爲伍。可泉則以周子太極圖。程子易傳。張子西銘。朱子啓蒙等書竝稱之。泰和則以爲不遠於六經之旨。玆三子之說。必不至阿其所好。又況退溪先生嘗曰。獨得聖賢宗旨。又曰。平生用功。都在敬字上。又曰。讀書錄親功有味。最多喚醒人處。及人贈是書則曰。惠我周行。又曰。苟欲聞道。求之此錄足矣。鄭先生亦曰。得斯文正脈。然則考亭以後主盟於中原之道學者。惟先生一人而已。自古聖賢千言萬語。都是入道底說話。非必讀是錄而後可以有爲。而中國諸儒洎我鄭先生所以欲其廣布者。正爲立言之旨。於初學工程。索性親切。有若耳提面命者然耳。胡氏曰。讀是錄數過。而心不警身不省者鮮矣。可謂深得此書之旨矣。雖以宗海之茅塞。讀來似覺胸中有所開豁者。倘因是而砭得許多病痛。喚做寡過人。則斯亦呂東萊論語一章耳。更安用架上三萬軸爲哉。天啓乙丑孟春下浣。黃宗海。謹書。
墓表
編輯通訓大夫行石城縣監李公仁長墓碣銘
編輯天啓三年癸亥四月十六日甲子。前石城縣監李公大病於寢。春秋六十六。以其年九月某日甲子。葬於楊州之金臺山。其孝子成俊狀其系行官壽。走其孫濈。徵銘於朽淺黃某。某於孝子。友也。不敢以非人辭焉。謹按公諱仁長。字善元。高麗平章事堅雄之裔。平章後三世相繼爲平章。九世皆宏詞鉅人。忠肅王時。有諱連松。以勳封遂安君。李籍遂安始此。爾後三世亦大官。高祖諱永肩。仕我世宗朝。位至仁壽府尹。曾祖諱益齡。承政院左承旨。祖諱蕤司導寺直長。考諱柱國。襄陽府使。妣淑人金氏。系安東。慶尙兵使胤宗之女。以嘉靖戊午十二月十八日生公。公自少績文。文甚而不食報。萬曆壬寅。卽宣廟三十五年。薦授東宮洗馬。五歲四轉。至左翊贊。廢朝己酉。宰樞奇自獻以公導人論其不道上疏。誣公以陷己。坐是遞翊贊。壬子。以春坊舊僚。補求禮縣。甲寅。鄭仁弘之徒嗾臺諫劾之。蓋仁弘腹心賊臣。盜功取寵。而公深惡之。或形諸言論故云然。是年冬。除北部主簿。乙卯。宰金化縣。丁巳。換石城。戊年。石人賂當道。以惹禍朝廷羅織公。公卽解龜歸。越六年而終。公年十二。丁內艱。偕伯仲廬墓終制。哀敬不怠。洎喪考與伯氏。事仲兄如事父。不以從宦京師缺其還往。仲兄諱福長。嗜善行義。後輩推爲善士。公配礪山宋氏。左贊成嵂之女。生一男卽成俊。士人。娶某官姓名之女。生五男三女。男曰濈,潝,滌,涵,汴涵,汴未室而夭。女皆幼。妾男二。曰濺,洞。濈生一男。曰重輝。銘曰。士貴孝友。公實能之。何行之篤。世怵權奸。公乃不饒。其志之確。我銘繫牲。仍觸其類。萬世之則。
誌錄上
編輯先府君誌錄
編輯府君諱德休。字景逸。姓黃氏。本懷德人。高麗末。有諱吉臣。擢第位至閤門祗侯。於府君爲六世祖。五世祖諱尙文。文科及第。高祖諱彬。直長。高祖妣陽城李氏。大司諫壅之女。侍中春富之孫。曾祖諱鐵均。以文行被薦。司判義州。曾祖妣海平尹氏。直長濟之女。南原府使處信之孫。參議朴積善之外孫。祖諱友參。正德丙子。生員。篤孝能文。祖妣坡平尹氏。禦侮將軍𡎈之女。春川府使師尙之孫。高林正薰之外孫。考諱𪼙琳。宣務郞。妣宜人淸州韓氏。宣略將軍瑚之女。上黨府院君渥之後。進士安淑禧之外孫。以有明嘉靖十八年己亥八月二十二日亥時。生府君。自少習儒。中年以病廢業。老於儒士。性謹實能忍。平生無怨。力貧事父母。處兄弟之間。盡其友愛。萬曆庚辰。父歿。守墓終喪。壬辰。丁母憂。時年五十四。病益侵尋。衰憊極矣。加以兵荒。時事大艱。而猶服勤守墓。以終其孝。至於常時祭祀。必以誠敬。壬寅仲冬。得風疾。彌留不起者五年。萬歷三十四年丙午六月九日丙午終。壽六十八。以是年十月十四日己酉。葬於縣東十里三生洞子坐午向之原。府君凡再娶。前室安山金氏。忠義衛秀文之女。本朝恭靖大王駙馬資憲大夫知中樞府事贈諡胡平公澣之四世孫也。後室昌寧成氏。中直大夫行光陵參奉羽之女。高麗門下平章事履之九世孫也。前後子女凡八人。長女適主簿尹大命。長男。士人宗榦。次女適洪汝霖。以上金氏出也。次男宗海。三女適吳震承。三男宗道。未娶。四女五女皆幼。主簿生一女二男。女適忠義衛安策。男曰晬。曰昭。長男娶善山金容之女。生二女。皆幼。次女生二女二男。皆幼。次男娶完山李弘璧之女。生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