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先生集/卷十三

卷十二 东岳先生集
卷之十三
作者:李安讷
1640年
卷十四

关西后录时中朝遣监军东来。将留镇我国经略东事。庙堂荐先生为接伴使。摄衘刑曹判书。资遣一依远接使例。既西赴。以监军被劾。不至远罢归。往返凡四朔。

编辑

癸亥二月十一日。诣阙拜辞。蒙赐豹皮,油芚,雨笼,扇子,胡椒等物。无任震竦激切之至。谨书以志。奉示同行李典籍景义子方。要共赋。

编辑

凤城金阙启晨霞。拜出宫庭迓海槎。綘帻特宣天语密。紫泥初印御封斜。愚衷未效微才展。宠赉偏蒙异数加。感激鸿私图报答。乾坤无际鬓先华。

简佐郞侄汝固。时在砥平山居。余以从事官启请。蒙允。

编辑

与君行止各云浮。使傧谁言忝晩收。休怪幕中从内举。极知天下要先忧。吟坛不独资挥翰。战垒应须佐运筹。槎稿更宜俱继武。暂辞松桂督行驺。

龙泉馆。晓发口号。

编辑

龙泉日落暂停轮。却向鸺岩起犯晨。野葛罥畴多废垄。山麕眠巷少居民。州闾摠似经兵地。使节徒为失路人。蒿目念时身正远。寸心无路达枫宸。

马上口占。录奉李从事子方求和。

编辑

曾逐延陵府院君。关河迎送帝庭臣。楼台金碧觞飞月。锦绣烟花笔搅春。白首尚叨门下士。青衫休愧幕中宾。驱驰王事伦闲地。且共吟哦蹑后尘。

坡州途中。奉柬成洗马文濬

编辑

西指云山隔几重。道人闻说住溪东。高斋欲访王程急。立马官桥愧此翁。

渡临津舟中作

编辑

上章曾吁病缠躬。未许归田奖益隆。沔浦钓台征雁外。𬇙城官路戍旗中。微诚直欲清辽左。大义何须慁海东。击楫津头誓江水。暮年犹觉寸心雄。

平山同乐亭。忆亡友崔明府挺云英望。

编辑

谁凿方塘起此亭。邑人争说古侯名。六年弦诵风流远。百里农桑赋役轻。华扁尚悬同乐字。穹碑空寄去思情。山阳酒侣馀霜鬓。万点梅花一笛横。

登黄州广远楼。奉寄洪鹤谷。

编辑

载笔西行雪正深。共陪词伯此登临。锦筵玉斝留连飮。银烛花笺次第吟。七幕佐馀君与我。一溪流自古犹今。官城重到空相忆。独凭危阑泪湿襟。

练光亭

编辑

城上层阑压短陴。钩帘独坐夕阳迟。水轩云阁仍相对。野店山村半已移。𬇙路莫言佳丽地。关民都似乱离时。腐儒本自忧平世。听唱劳歌意益悲。

浮碧楼感旧

编辑

兰舟曾搒此江𣸣。今上层楼瞰夕曛。彩栋拂霞红缥缈。香烟笼渚碧氛氲。身如华表千年鹤。人作阳台一段云。官酒易醒征路迥。采菱新调不堪闻。

登百祥楼

编辑

二十年前此地游。西来东往八登楼。雪晴香岳千层玉。春晩清江一派油。野色连空云卷晓。天光浸水月悬秋。丹梯重上头全白。落日汀洲满目愁。

夜宿百祥楼。戏吟。曾到平壤。亦于练光亭。寓宿三日夜。

编辑

曾过练光三日留。百祥还瞰暮江流。邮童不识沧洲趣。却笑春寒每上楼。

铁山途中

编辑

路逢流血苦吟呻。摠是辽阳避贼人。掩泪却思辰巳岁。残生何计答皇仁。时避虏辽民。遍满西路故云。

登安州迎薰楼。寄示佐郞侄汝固。时闻侄行已过顺安。方驻平壤云。

编辑

一行曾报出关期。候馆无端十日迟。平壤名都美楼观。安州古镇壮城池。应知对景饶新什。自笑怀人损病姿。春昼正长宾榻静。急催飞鞚慰羁离。

一路山川十八州。风烟无管自春秋。残生谩抱崎岖恨。暇日仍成汗漫游。索句故征司业和。举杯须待阿咸酬。吾门且合追先躅。月满新安古馆楼。

李从事子方。留在铁州。余先到新安。久待不至。戏书以促。子方曾于箕城。亦后余行。故篇首云。铁州太守李尚古景稷与子方。再从表兄弟也。

编辑

锦绣山前缓缓驱。铁州城畔又踟蹰。知君骨肉诸亲在。着处亭台尽意娱。萨水踏青三日过。㺚川看月一轮孤。同行不得同携酒。独遣春愁与老夫。

三月十五日。朝见子方书来自郭山凌汉山城。继闻佐郞汝固侄行。今日午当到州境。戏占一律。却寄子方。兼柬佐郞以促之。时留新安馆中。

编辑

才见书来凌汉城。旋闻行到纳清亭。华谯下压沧溟豁。彩槛前临碧涧渟。旷奥固应俱适意。东西其奈各分形。平明起坐愁相待。莫遣吟鞭更少停。

新安馆席上。戏赠延慰使李同知好信士立,两李从事汝固,子方。求和。

编辑

塞城春满共停骖。暂上高楼兴未堪。柳线乱抽新郭北。蒲芽微迸古池南。歌人皓齿名梅一。坐客青眸姓李三。胜地不常宜纵眺。山光如黛水如蓝。右晴川江舟中韵

莫向关城作越吟。危时齐荷国恩深。𬇙江画舸浮春浪。萨水雕阑倚晩岭。翠杓清尊四青眼。苍颜白发一丹心。此辰回首归期渺。且趁东风数散襟。

迎薰楼席上。赠汝固,子方两从事。

编辑

驲骑相随出塞关。共携长剑此登攀。春光泱漭川原外。世事凄凉鼓角间。王室直思俱戮力。幕寮休叹暂低颜。凭轩一洒伤时泪。不得平戎誓不还。

题降仙楼。用月沙李相公韵。

编辑

纥骨山高水沸流。东明仙驭杳千秋。雕阑珠翠云间语。彩舫笙歌月下游。秦帝童男何日返。楚王神女此生休。碧桃花发重寻处。依旧清都白玉楼。壬辰倭乱废朝分驻本府。好居此楼。乙卯岁。楼为火毁。以朴烨除府使。使之重䢖。比旧加恢。宏丽极矣。是时。初闻圣朝反正。朴烨被诛。

再用前韵。示同行诸君。

编辑

十二峯前第一流。仙舟何似去年秋。闲花细草芳菲节。脆管哀丝烂熳游。蓬岛有期风不起。楚台无梦雨初休。烦君报道文章伯。幕佐题诗又此楼。

降仙楼。谨用栗谷先生韵。奉赠崔御史有海大容。兼示李汝固,子方两从事。求和。

编辑

阁认昇真观集仙。峡天花月旧山川。临江却笑头如雪。一梦阳台二十年。

此日西行是地仙。𬇙江朝渡暮晴川。东来又上蓬莱阁。忘却华颠半百年。

一日登楼一日仙。世间蓬岛是成川。樽前更对青云士。玉树临风正妙年。

萧洒风神间八仙。一家诗法出晴川。玄虚阁上千锺酒。三月烟花癸亥年。

谁把丹青画散仙。洞天星月浸平川。玲珑高阁鸬鹚杓。一老翁携二少年。

早识青莲老谪仙。清诗不数谢临川。东明古馆留新谱。正是坡公赤壁年。

天下人豪天上仙。空留诗句此山川。后生嗟晩还嗟早。五百年才四十年。

降仙楼。夜坐口占。

编辑

高楼独宿夜开窗。坐瞰星河影蘸江。渚鸟只应多好思。飞来飞去自双双。

成川馆。戏赠老妓玉芙蓉。

编辑

画船曾舣紫芝峯。何处瑶台访故踪。坐听伽耶琴一曲。白头惟有玉芙蓉。

中和馆述怀。示子方从事。

编辑

早岁投簪是素期。扬镳只欲济艰危。何图齿豁头童日。得睹天旋地转时。富贵可求非我愿。文章无用有谁知。东归直向湖西去。万里沧波一钓丝。

题龙冈人金奉日诗帖。为都元帅柳川韩相公浚谦作。用帖中韵。

编辑

尔能家一札。公乃笔三行。不附青云相。谁知白屋生。永为荣耀地。尤见孝思情。满轴诸君什。戈鋋阵更横。柳川先王父宰龙冈时。公之先大夫讳孝胤。年颇少。学书于县人金生秀文。秀文之子河瑞。与公先大夫。生差一岁。因与同学。尝得手札。藏之甚谨。及公以体察使从事官。巡到龙冈。河瑞尚存。袖其手札来见公。公遂作一长律。叙其事以赠之。后公为本道观察使。河瑞已亡。厥子奉日。袖其札曁诗上谒。公仍用前韵以赠。今公以都元帅来。奉日又来上谒。公又赠以前韵。因请诸君和之。作为一帖。故余亦步其韵。书诸帖尾云。

赠别中和小童金现日。

编辑

唐岳官童送我归。落花城畔夕阳时。依然一步三回首。老子情怀也可悲。

齐安馆。待佐郞汝固侄。不至。

编辑

黄州官柳绿胜苔。郭外桃花锦作堆。此地待君君不到。半竿斜日独登台。

齐安东馆两株梨。四月开花傍小池。日午梦醒人不见。独凭虚槛坐移时。

奉谢中和丁使君好恕士推送酒

编辑

驿路春残客未归。梨花零落月明时。唐山赖有风流宰。一洗黄冈万事悲。

花开𬇙岸雨初晴。鹤唳黄城月正明。前后青州两从事。百年难报使君情。

昔年同醉此黄州。红雨今来满眼愁。新句欲成孤梦破。半轮明月下西楼。昔与亡友权汝章。陪傧使五峯相公。同过此州。作一场圃栾。今者来到。桃花乱落。适是诗谶君亡之日也。夜梦相见。语甚从容。赠以短律。未成末联。忽然惊觉。不胜悲咽。口占一绝以志之。

叠用前韵。奉谢赞画使碧梧李相公时发辱和见示之作。

编辑

青莲曾愿识荆州。一语翻消万古愁。牙帐日高戎务少。落花风雨且登楼。

黄冈回首是幷州。斑鬓重来事事愁。当日幕寮今几在。春风独倚太虚楼。

雨中述怀。叠用前韵。

编辑

晓来烟雨暗西州。一望东都万里愁。芳草绕城花事退。思归莫上最高楼。

送李子方还京觐省

编辑

杨花撩乱锦溪湄。匝月同行此别离。奔走始缘王事急。滞留谁料旅程迟。平生俯仰曾无愧。与世浮沈且勿疑。归赴北堂晨省后。𬇙西休遣久相思。

新安古馆月轮团。始把清樽共倚阑。今夜齐安却分手。月轮才见似新安。

题江西舞鹤亭

编辑

问山何以鹤为名。仙鹤当时舞此亭。鹤去亭空春自老。石崖依旧碧峥嵘。麻鞋避贼冲炎过。绣斧衘纶冒雪停。三十一年三到地。腰金无赖鬓霜明。

戏题

编辑

十日曾无一日缘。相思只是最相怜。江西古馆阳春曲。肠断黄冈梦里仙。

江西馆壁上。敬次诸公韵。

编辑

王室曾多难。三宫此路行。若非蒙帝力。安得济民生。不独君臣义。真同父子情。酬恩在授銊。辽塞阵云横。

赞画先朝使。西关又此行。青袍忆徒步。白首感平生。激切还都疏。辛勤报国情。翠华曾驻地。空对暮山横。赞画使李公时发。岁壬辰。扈驾到此。上疏请早还都。今来旧馆。感旧题壁故云。

题永柔县馆。用旧韵。

编辑

一岁重游地。翻经二十年。古亭人又到。浮世事堪怜。身是秋蓬耳。头如野鹤然。空馀旧题句。邑子尚流传。

闻游监军被核不来。具由驰启。趣装东归。口号一绝。

编辑

桃红未拆出明光。旅食天涯麦半黄。槎使不来归意促。故山香火及端阳。

客中看尽百花飞。千里西来未得归。今日驿程回马首。梦魂先到旧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