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里集 (李五秀)/卷六

卷五 东里集
卷之六
作者:李五秀
1884年
卷七

遗事

编辑

先考成均进士府君遗事

编辑

府君讳宗周字春伯姓李氏。其先固城人。胜国时有文僖公讳尊庇。杏村文贞公讳嵒。平斋文敬公讳冈。俱以德业文章。著于史乘。入本朝有讳原左议政铁城府院君谥襄宪号容轩。学于权阳村近。以经术佐英陵。享明溪书院。是生讳增县监赠吏曹参判。始居安东。事迹在邑志及徐四佳友乡契歌。生讳洺县监赠吏曹参议号临清阁。生讳肱别提号伴鸥翁。联三世投绂赋归。以山水自娱。历二世至讳迟参议。生讳宗培。生讳蕡宣教郞。先是参议公有弟讳适参奉。壬辰之乱。赴金公垓义阵掌书记。柳西厓先生使修永嘉志。行于世。生讳克培号东湖。少游旅轩张先生之门。以文行称。生讳灮无子。以宣教公之子讳后植为嗣。是于府君为高祖。以第六子正郞讳时沆。参戊申原从勋。推恩赠左承旨。是生八子。长子讳时兴有文学行义早卒。生讳元美通德郞号永慕堂。以厚德至行。为世所推。生讳弘直进士号岭隐。妣永川李氏县监惟天之女。承旨民宬之后。无子以府君为嗣。本生考讳弘载。妣密阳朴氏震纪之女。祖讳元馥通德郞。曾祖即正郞公也。

元陵癸酉正月二十一日。府君生于一善府海坪里。即本生母家也。

府君幼。姿相丰厚。宇量宽广。已有长者风。与群儿嬉戏。虽年齿之多于己者。辄统率而指使之。尝游山上。杜鹃花盛开。一儿先登乱折之。府君谕止之曰花在树。可以明日复看。折来只是今日看。群儿敛手而退。读曾史。视同学所课。必倍蓰之。一过目辄融贯成诵。又能考究事实。而序次其年代。如有疑晦处。质问之不已。里中父老咸异之。文墨之具。赠遗相继。

处士公治明经业。多在山寺。府君每以失学为忧。甫九岁以处士公命。入为岭隐公嗣。时永慕公尚无恙。府君既有才具。又勤程课。十岁春始属文。翌年夏已成大篇。文思滔滔。如有阴相之者。永慕公又教以词律。祖孙唱酬。珠玑联轴。郑南屏挽诗中晴窗静几课孙儿。竹坞花阶日日诗者此也。

岭隐公躬修孝悌。闻于乡。府君谨守家训。自童丱时。温凊怡愉。一如成人。族兄虚舟公曰此儿之周旋亲侧。恰似乃翁儿时。

生庭在越江地。而祈寒盛暑。不废省觐。如有菽水竆匮时。归而对食。若不下咽。母夫人李氏曰观此儿眉间。必某家粮尽。即资送焉。

尝观野田收稼。与同学诸童坐山上。有一顽奴负麦走酒家。府君辄背而坐。同座者意府君未及见。指示之。府君笑曰已知之。童奴之夜灌田水者。偸取西瓜。欲进于府君。府君诃退之甚严。亦不以告长者。其宽厚御下已如此。

十四冠。聘君柳公淳谨有知鉴。每曰此子一言一动。无非福相。且其操执有确然不拔者。异日成就。不可量也。

十六岁丁岭隐公忧。克襄后。又有意外之变。仇家缔结营府。祸将不测。府君弱年羸毁中。奔走刑狱。殆有不保之虑。而能安心处患难。且以诚意感动法司。积数三年湔雪殆尽。母夫人外党多在京洛。其后使节之来。欲更起旧狱。岭下知旧之以宪府被召者。或问其馀蘖有无。府君白于母夫人曰复仇之心。虽不以年久而或懈。彼之渠魁三人。既已窜配而死。存者只一病废人。刑戮无所施矣。请勿复问。母夫人亦许之。母夫人性严有法度。教府君未尝为姑息之爱。时府君弱年承家。俗务甚烦。家在通衢。轮蹄相望。夫人邀致同堂老父兄。主管家事。使府君专意肄业。每于读书时。手执丝筐。在傍挑灯。至夜分乃罢。所著诗文。必检其篇数。如或阙一。辄对案不食。如是十馀年。未尝少懈。上舍柳公象春尝语人曰吾少时投宿李某家。夕饭后主夫人使小婢传语曰儿子方有所业。日课不可废。外室幸有对话之人。勿以主人不在座为咎。吾于是时。已知此子之必有成就也。

年十八九。母夫人欲使之应举。仆衔已戒。府君进曰工夫未到而侥幸一得。欺君亲也。小子不敢为也。二十始入场屋。发无不中。

尝曰读书者必有三上工夫方可。凡有出入。行几里诵几卷。自有心筭。客到或瞑目默坐。或悠然见山。一友人来往有素。知其意。寒暄后辄觅枕曰我方就睡。君且念书。

有老奴名赞尚者。寄在廊下。每夜闻府君读书声。未敢先卧。至晓辄入告曰远鸡既鸣。乞主君少就寝。

其为举子业。自立一家之体。清新洒落。无陈腐卑弱之气。而府君犹以为未也。专精会神。百回磨砻。一篇或费数三日。如有不合意处。又涂抹而改构焉。如是四五年。自然成熟。虽场屋间仓卒立草者。句法井井。较平时所作。毫无所损。族侄秉秀尝夜诵之。南屏翁卧听之。起而问曰谁作也。曰洛园稿也。屏翁曰科诗中亦有如许格调耶。吾辈不及远甚。

丙申冬。谒大山李先生。行束修之礼。时府君年二十四。先生授以大学。谓同座诸生曰。近日年少学子。于读书时。鲜能理会了清浊高低。今李某音响。令人洒然矣。

时俛斋李公秉运年未成童。先生使府君教以制述。以府君长于诗学也。俛斋翁尝谓不肖等曰。吾于是时。略有向明之渐。而未得其路。先公善讽题意。使人心胸爽豁。旬月之间。不知长进几格。

先生每称府君姿质之美。见得之精。有眷眷引进之意。而府君家有偏亲。亦不可径废举业。欲早了一事。从容函丈间。专意问难。而不幸志未及遂。遽抱山梁之恸矣。府君深以为恨。于诔文中备述自悼之意。

府刺史金尚默。以馆阁旧僚。颇有江汉风流。一见府君。甚器重之。礼遇有加。凡有文事。必置之魁选。是年府君选夏课。金谓人曰我参达城试役。必以此儒为壮元。府君嫌其私不肯行。金曰苟如是也。吾且呈辞矣。府君遂往。及入场金亦至。竟擢府君。府君深以为耻。视若关节之累人。欲不赴省试。翌年庚子。果以大比解额升上庠。

己酉丁母夫人忧。易戚备至。丧阕后。专意书史。四方之志倦矣。府君平生用工。虽在于四子六经。而百家之书。无不涉猎。至于两汉书楚骚唐宋八家。尤致力焉。手自抄选。终身记诵。金护军履范。每接府君简牍。必三复叹赏曰若非韩欧骨子。安能如是耶。

家世古以诗学闻。府君与从兄大溪公。更理馀韵。又得南屏翁师事之。深得其轨范。后大溪公游宦四方。府君屏居林下。言志遣兴之作。动盈箱轴。独得之妙。盖有人所不及处。

李琶西集斗守安东时。得府君诗。每月夜微吟曰士大夫口气也。欲一见之。而府君未尝往造焉。后大溪公旅宦在京。与府君互有寄赠。琶翁见其稿中有少游词律学中唐之句。觅少游诗甚恳。大溪公出示之。琶翁大加叹赏。因寄一律。有南㠐词华应擅柄之句。自是府君诗什。多流传洛下者。朝士魏光肇北关巨手也。委造大溪公邸舍。贺曰吾以为东国诗亡。今见从氏诗。诗不亡于岭外。

健陵右文之世。蔡樊岩秉匀。岭下知名之士。方乘运汇征。南屏大溪公再三贻书。要与之同住泮斋。府君曰功名有数。不可妄求。且诸子失学。深可念也。乙卯秋赴庭科。因应制献诗占魁选。榜下诸人皆被召入侍。而府君已还乡矣。上特命道臣设宴颁赏。

不肖尝应榜在京。有老进士韩性谦。以先契来访。从容言曰当健陵时。日次应制。无月无之。先公若一年留泮。占高科当如拾芥。而庭试榜出后。每见先公已倚马香桥矣。尝有事美洞。泮儒一时联进。而先公独留丕阐堂。牢睡终日。吾于是时深讶其恬退太过矣。比年来衰颓如此。俗念俱灰。追忆曩时事。岭儒本色。先公守之矣。

第宅在洛江上。一岭障城市。每于春夏时。引涧水循除㶁㶁。因洗涤堂室。澄滑如镜。无一点尘垢。满池荷花。香闻数十步。地主金孝建每来访。归语人曰塔洞翁清福世所罕有。

屋后筑小亭。有瀑流岩石之胜。府君晩得栖隐之所。作记文以寓意。因以北亭自号。多聚四方名花异草。列植左右。兴到时以山巾野服。缓步沿溪而上。诸子诸孙或携壶在前。或奉砚随后。孺人柳氏令小叉鬟戴小鼎继至。松下拾薪。柳底汲泉。烹涧蔬而煮岩花。父子家人。迭相劝酬。至暮山影倒溪。桐阴满庭。半醉微吟。移杖出洞。盖其冲澹幽夐之趣。实不知世间荣辱之为何物也。

亭虽数间薄茆。而地近郡治。冠盖相续。迎送酬接。有时乎不胜烦扰。府君谓非古人独寐永矢之意。至发于述怀诗中。知府金𨩿知其意。每屏其骑从。从山路步来。以野酌山蔬。谈䜩终日。其诗所谓地随人共静。心与物无争者。正实际语也。

每于暮春中秋之节。挈榼携壶。独往啸咏于云台湖楼之间。或与渔翁水师棹小舟。沿江上下。知旧有山水之约。未尝以事辞。所至辄有兰亭剡溪之兴。当世传之为风流盛事。

知郡李公志淳尝语其族弟邻淳曰。吾误落尘网。不见君聘翁久矣。向者适过之。德器醇深。谈论酝藉。脱去拘儒俗态。且其池园糚点。窈窕深邃。有空谷遐遁之意。古之山林处士。想应如是。吾亦休官就闲。明春可乞得园中花卉。以分其清味耶。

洛中卿宰。多有汲引之意。醉竹权公思浃闻之。戏谓人曰为我报北亭翁。早晩当有北山移文。府君笑曰世间好事者。以无实之言。𥳽弄闲人。此翁亦复尔耶。吾既老无用。必不负山灵矣。

府君晩益韬晦。不以著述自居。而每恨少时文体有气太胜之病。就朱退书中平易简古者。抽签诵读。又取西山集。常置案上。寒暄书札挽诔诸作。不尚华采。专务精熟老健。每曰大明诸家。虽自处以先秦。毕竟是唐宋以下文字。吾所不愿也。

尝谓不肖等曰近世学者。率多外面修饰。其中恐未必然。至于讲论经义。自立己见。怒气相加者。亦非吾儒礼让之风。惟持心诚信。无矜夸浮薄之病。方始有后日成就。吾见多矣。汝辈亦宜念之。

府君虽不喜标榜。而平居日用。自成一家法门。非有甚疾病。必早起盥洗。参谒家庙。退出厅事。洒扫室堂及庭。几案书册。排置有序。进诸子请业者于前。随其敏钝。各施𬬻韛。家庭之间。便成书肆。虽无督迫之令。而自不放过。如有间隙。手执数卷书。就明窗下。从容披玩。若遇会心处。讽诵数回。音响洪畅。虽燕居独处。未尝箕踞偃卧。暑不解带。寒不拥𬬻。有时凝神默坐。人不见其涯涘。及其应接事物。和气蔼然。入其室者。如坐春风中。尝曰好议人长短。自是薄行。且易有后患。吾所深恶也。见人有过失。虽对面深责。而与他人言。必原其情而伸救之。下隶之有罪当治。必先启其自新之路。而徐加棰楚。是以终府君之世。近而闾里。远而乡党。无怨恨訾谤之语。盖其忠厚仁恕之心。有以感人也。

不肖等自幼侍侧。未尝闻忿怒诟骂之声。亦不闻琐屑私语。不威而严。不言而信。总理家事。持大体依本分。未尝别立新规。子孙中不能无忧患丧戚。而每处之泰然。虽仓卒急遽时。自有安静徐缓之意。家人赖之。亦不惊动失措。可见镇物之量也。

衣服只取澡洁。饮食不求丰腆。每曰古之有国者。尚以节俭为贵。况寒士家乎。然而机轴所出。虽华而不为费。蔬菜所供。虽甘而不为侈。亦宜有斟酌商量尔。尝曰士君子不可无大庇天下之意。又曰寒士手分。未必容易济人。如杜工部广厦千间。不免空言浮念。苟能即其所处之地。用心公平。无人己太分明之病。而耳目所到。尽其诚力。不失其老老长长扶弱恤孤之意。则只此虽不见利泽之博于人。其意则固大庇也。

俛斋翁常谓定秀曰吾见人多矣。心体之正大光明。四方八面。都无滞碍。未有如先丈矣。

府君自少至老。口不言钱谷事。凡奉先接宾。输租纳税之事。一切委之于闺门之内。孺人曲意奉承。无论岁之丰歉。未尝以产业冗琐事恼府君。至于文房纸笔。冠巾带履之费。无不先期措办。以资其取用。府君之得专意文学。而不为外物挠夺。盖有助焉。

缌功诸族率多屡空之叹。每当春夏之交。出谷斛以赒之。尊行耆老之不堪寒苦者。次第邀致。诚心以奉之。凡有匈事。或脱衣以资其敛袭。嫁娶虽糚奁细琐之物。必使家人密密分送。以济其窘乏。常谓不肖等曰人家产业。俱从祖宗来。若独享安饱。而不念诸族。是其得罪于祖先大矣。汝辈亦宜勉之。

处士公无他子女。府君以奉养之未尽职。为没身之恨。丁亥丁处士公忧。癸巳丁朴夫人忧。后丧既阕。而过房之弟尚未有室。府君移奉庙主于所居厅事之上室。𬞟蘩之供。诚敬备至。及其奉还之日。悲动傍人。

本生弟方谋分产。而素所措画之物。不免零星。府君以不肖之所尝受赐于祖母夫人者。成券以给之。孺人曰此田即先姑之手线所得。而钟爱三哥。别有所赐。今不可负了先意。换以他田如何。府君曰君言亦复佳矣。然吾家土田。俱是宗物。吾弟私亲也。割与宗物。非所以安其心也。且三哥之既受赐。而更为推上其叔。何害于奉承先意耶。

同堂长老家。有年年窘于粜籴者。以十缗铜属府君。欲滋长之。以其息了籴。座上有安姓人。歔唏叹曰吾儿过时未娶。方有行媒处。而贫无以为礼。如得是钱。可以取妇矣。府君笑曰果如是也。持此去以资用。籴事吾当别为计也。其人深感之。每岁秋冬。赍菜果相问。而府君未尝以前日事有德色。

甲乙年间。南土饥荒。重以疠疫。流民乞哀者。半是经病之人。府君疏其禁防以济之。野次江口。或有饥饿颠仆之人。辄以藳席糜粥往遗之。多所全活。尝与人论积善馀庆之义。府君曰积善云者。非必以物与人。济其窘乏之谓也。随所处而尽其职分所当为之事。便是积善也。馀庆云者。非必泽及子孙之谓也。行此善远耻辱保身名。便是馀庆也。

与朋友交。其淡如水。未尝倾倒输情。鸡黍之供。亲疏无差等。如有信义交孚。文学相辅者。辄期以岁寒。终始不渝。疾病死丧。问讯不绝。虽卑幼微贱之人。务尽仁厚之道。各得其欢心焉。

一知旧老而鳏。寄寓僧舍。府君命家人制冬衣。著以厚絮以遗之。

有北关人韩景旭者。贫竆无托。转转来投。府君谓其耿介可取。仍留廊下数十年。其后挈家远徙而殁。府君使家僮舁其尸。葬于其子冢傍。比其返也。日已曛。府君邀其象设。安于廊舍中。命侍者行朝夕奠。

族叔尚友公弘宇。以文行称。府君情好甚密。及其丧也。将往赴之。时长女染痘。滨于危殆。母夫人挽止之。府君曰以一稺女之故。而负了知己。岂平日相期耶。遂亲自殓袭。三日乃还。

不肖等愚鲁甚。平生未尝闻家庭推许之语。或宾友满座。各言其子弟成就。而府君独无所言。人或有问之者。止云某哥煞加筋力。似或与人同。上舍李公尝曰子之训子弟。抑之太过。无或妨于进就乎。府君曰非欲抑之。虽他人子。吾未尝有过情之誉。

金容渊宗发尝谓定秀曰先公与人言。凡系自家事。一切谦让。若无一长之取。而独评论花品时。便道自家所种莲。胜似他莲。莲花虽佳。尽是外物也。升秀幼时。方展纸行墨。定秀顾谓族人在座曰此儿煞有笔才。府君正色曰小儿辈才有一长。向人夸张。汝为兄长。用此法而能成就诸弟乎。

尝曰人之受福。如器之受物。惟器量大者。方始享有多福。今人有一事胜人。便有自足之心。譬如小器之才注一勺便溢。若是者安知无异日倾覆之患耶。书所谓谦受益满招损。正为此也。

每于春夏时。使不肖等。躬执畚锸。除草庭除。治圃种树。亦有日课。谓孺人曰此辈幸有衣食之资。亦有仆隶之足以使令者。若一向任他。恐驯成怠惰之习。

府君虽脱略世务。至于垅亩耕稼事。严饬家僮。不失其时。尝曰保子孙之道。莫如勤农。非直为足食计也。以其有勤俭之风。周家以农业兴者此也。

尝曰后生做工夫者。专以多读为贵。汩没无暇隙。殊非优游涵泳之意也。不肖尝处屋后坟庵。府君临视之曰独处能无孤寂乎。对曰雪月正好。深夜上山。散步数回而还。心气稍觉清明。孤寂不为病也。府君微哂之。似有许可之意。

不肖尝与人约信而旋又忘之。府君深加谴责曰朋友无信。是亦得罪于名教。虽事过后。可送人谢之。其后见人有约信。辄说某哥不诚实。积数三年不已。盖欲因此而改其轻浮之习也。

僮指服役者殆过百馀。府君不以喣濡为惠。亦不以捶楚为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缓其役而薄其敛。使之各安生业。家富而欲自赎者。随其所愿。多不过百缗。既赎之后。更无征求。如有机巧佞慧者。辄远逐之。使不敢复近闾里。年老而忠于所事者。常有眷眷不忘之意。

府君天赋既厚。且有林居养颐之益。庶几享有仁寿。而周甲后偶得心腹之疾。不肖等诚孝浅薄。疗治失宜。积六七年。转成沈痼。府君知其必不起。而坦然无忧惧之意。每曰人生七十。亦非不寿。㛰娶已毕。门户有寄。胸中都无一事。第当符到便行。

不肖等七年侍疾。或至达夜不寐。而未尝一言及于身后事。尝值新秋夜。明河挂天。凉月在荷。府君拓窗而坐曰今夜夜气甚清。如非下愚之人。点捡身心。想应物累都尽。近日后生少年。不论才不才。多从名利上走去。此非细忧也。吾家先德。以恬澹见称。乃父之不事产业。汝辈所知。望须十分加勉。无忝家声也。

重阳节咏五言诗一句曰山空多贮月。木脱不留风。盖绝笔也。妇侄柳致翊曰山空贮月。形容自家平生。戊寅十月二日巳时。考终于厅事之东室。享年六十六。是岁十二月十九日。葬于府东五里许石丈洞负艮之原。与孺人同茔而异圹也。漱石翁发士林礼葬之论。不肖等辞不受。

所著诗文。不自珍惜。十存一二焉。不肖等搜辑乱稿。编成三册。名曰北亭集。藏箧笥中。

府君娶全州柳氏。通德郞明休之女。大司谏正源之孙。贞静慈惠。仪于宗党。生四男二女。男长定秀。次三秀早卒。次五秀进士。次升秀。女长适真城李邻淳。次安东权璲度。定秀生四男庭百,庭龙,庭默,庭老。三秀生一男庭羽。五秀生一男二女。男未成童而夭。以升秀之第二子为后幼。女长适金积铢。馀幼。升秀生二男二女。男庭臣馀幼。女金在八,李能洛。李邻淳生一男五女。男汇辅。女张龙应,李宇教,高彦老,柳祖荣,申济万。权璲度生一男二女。男载极。女姜铣,金洛龙。庭百生三男三女。男珌馀幼。女李聃荣,郑文钦,姜济。庭羽生四男琔,璧,球馀幼。庭龙生一男一女。男宪。女柳𰖱。庭默生一男一女幼。庭臣生一男幼。玄孙男女幷若干人。

於乎。府君终老林下。平生志业。泽而不川。其实迹之见于当世者。既无以耀人耳目。况岁月久而遗风寝远。则后之秉笔者。虽欲阐幽光而发潜德。恐翳然而莫之征矣。迺者韩尚书致应不识面。而谓有声气之感。许以隧道之文。俛斋李公相知最深。亦尝留意于述行之状。而不肖等不学无文。徒费经营。未成家牒。二公奄忽不相待。到今追思。悔之无及矣。比年来当室之兄。已偻然七耋矣。不肖亦屡经悲苦。无人世意况。窃恐朝暮且死。无以借手归报于地下矣。遂不揆僭率。略以平日所得于燕闲温凊之馀者。参以门父老之所尝传说。序次如右。而伏念不喜浮夸。谦以自牧。即府君之素所执守。故不敢极情备述。草草止此。伏愿立言君子。有以俯量而采择焉。男五秀谨录。

先妣孺人全州柳氏行录

编辑

孺人姓柳氏。系出全州。中世有讳义孙。仕我世宗朝。选入集贤殿。以文章节行名世。赠吏曹判书。五世至讳复起。从叔舅鹤峯金先生学。号岐峯赠左承旨。曾祖讳锡龟。有隐德善行。赠吏曹参判。祖讳正源号三山。明于经术。官至大司谏。考讳明休。通德郞。以醇谨世其家。妣真城李氏。通德郞龟范之女。司书世震之孙。以元陵己巳三月十七日生孺人。幼端厚有福相。大谏公恨其不以男子。生甫十二三。母夫人作觐行。孺人总理家务。裁缝烹饪之节。井井有緖。尝夜通德公患胸腹。而有怒虎吼于巷。婢仆屏气。孺人躬煎热汤。独往外寝而无惧色。人咸异之。十八归于我先君。讳宗周字春伯。姓李氏。固城人。少治举业。中进士。先君幼而过房。承宗祀。时两庭皆无恙。孺人奉承君子意。事舅姑。夙夜惟谨。便身适口之物。无不毕备。生庭在越江地。率五日一觐。严冬风雪。往还甚艰。带行婢子。至生喘疾。而孺人不少懈。戊子舅进士公下世。既葬有怨家构祸。先君久在缧绁。孺人独侍姑侧。从容慰解。刑狱之费。应副如流。姑夫人常曰新妇孝顺通敏。人所难及也。丧阕先君游学四方。脱略世务。时姑夫人亦年老倦勤。孺人只手担夯。内外之政。一出于己而无阙遗焉。尝曰人家之以宗妇为重。以其奉先也。于此不尽其诚力。安用宗妇为哉。每有事。必洁衣裳。禁喧哗。竦然若有临之者。至夜负壁假寐。以待鸡。所居在通衢。宾旅鸡黍之供。殆无虚日。或夜深而爨。未明而起。未尝有倦色。亦未尝以亲疏炎凉。异其馈献。每曰箪䇺之间。不可高下人物。性本仁惠。喜赒人竆匮。以体先君广庇之意。邻里有假贷。不厌烦数。族亲有匈事。量其家有无。间以衣绵助之。嫁娶时糚奁微细之物。各副其所求。儿童之与诸子同队游者。或孤贫无托。辄制衣以衣之。家有宴飨祭祀。必别作苞𮖐。馈遗殷勤焉。尝与堂亲诸家。敛财结契。孺人倍出之。滋长又全倚孺人。而及其资用也。无铢两之及于孺人者。人或以为言。孺人笑曰公物无常主。赖有此某家。得以济窘。吾所深幸也。癸巳己酉。丁二姑忧。送终皆有豫备。无遗憾。家政一从无改之义。虽婢仆所尝昵事先姑者。待之有加。不敢以己之所爱先之。私亲弟男或夭或出。孺人念二亲之老无侍子。起居寒温。无不相关。四时之味。使价陆续。如侍膝而朝夕焉。及其追远也。尤致诚敬。奠献之具。必前期戒伻。随品蠲洁。间有推而及于祖庙者。与二妹友于笃至。晩有淇泉一会之约。而孺人患风眩。不可以轿。用申国夫人故事。迎致叔弟李夫人。联床累日。情爱融翕。同堂内外长少。亦皆一视之。疾病死生存恤。各尽其情。闻有过失。辄愀然不乐。如有文艺才行者。勖之以勿坠大父业。如一家之长。统率群子弟。随事而指教之。孺人虽天赋笃厚。屡经劬劳。气血内耗。衰晩后清羸成疾。时先君亦视疾六七年。孺人忧之。药饵必亲检。饮食必手调。或至夜分不寐。先君止之曰仆妾幸多。何乃自苦。孺人曰聊以尽吾诚耳。既而叹曰病不可为矣。不如先溘然也。丙子七月晦。忽感疾。诀家人。勉以卫护夫子。如吾在时。越八月五日晡时。考终于内寝。享年六十八。用是年十二月某日。葬于石丈洞向未之原。后三年戊寅。奉先君衣履。异圹而合其封焉。有四男二女。长定秀。次三秀夭。次五秀进士。次升秀。女李邻淳,权璲度。孙曾以下。在先考状中。不尽记。孺人生质恂美。家庭教养有素。自始笄每退让自持。不欲以贤智先人。亦无世俗妇女修饰强作之态。平居静扫堂室。衣带整敕。步履从容。虽仓卒急遽间。未尝惊动失措。与人交。言辞简寡。达其意而已。远地书信。虽至情间。无张皇细琐之语。凡巫卜左道之类。挥斥之不使近。治家全用拙法。综理纤悉。而观其外。尝若闲暇。每事总其纲领而已。未尝亲执丝枲。与贵贱分劳。而及其奏功也。反倍蓰焉。以故子女嫁娶之资。无不取诸宫中。推其馀。公赋税及男子服用。文房应酬之费。皆豫为之计。不以累先君。善治园圃。凡菜果之宜于宾祭者。锄灌收藏。各有其时。资用足而亦有派及于人者。尝曰饮食精麁。亦系妇行。如酸醎不中。生熟失宜。宾旅倦于下箸。厮役厌其馀沥。则其为羞耻甚矣。每视膳必净洗。刀几锅釜。烹割调和。别有手法。虽蔬菜之供。不让人之膏粱也。又曰人家干糇之愆。咎在妇女。凡有异味。必与邻里共之。而于长老尤致意焉。家园近山。多深僻处。春夏之交。占日候清丽。略备饮食之资。约束村妇女。尽日谈䜩。先君或上山亭。辄令数叉鬟戴小鼎而去。烹涧蔬而煮岩花。亲自劝酬。如有骚人韵士。与先君相好者。必有肴酒不时之需。每曰闺中妇女。非有风流高致。但全用心于冗琐活计。摆脱不得。亦甚寂寥也。先君立家政。不事苛细。专务忠厚和平。孺人配之无违德。诸子有过失而先君未及知者。不加诮责。晓譬谆复。迁革乃已。先君时有远游。必躬造子舍。检其课做勤慢。如或攻苦于山寺坟庵之间。必丰其馔羞。副以饼果之属。俾无饥馁。量其禀赋。豫防其虚薄生病。诸子妇异姓相聚。才性亦各不同。而一二年间。尽入于彀率中。针线组𬘓。酒酱葅醢。各授其成法。使永久遵用焉。教女以身为度。自幼时已令夙兴备盥栉。烹饪盖藏之事。必使之佐长者。戒之曰尔无厌苦吾言。异日当得力也。盖其日可见之行。众美具焉。勤敏足以济事。慈惠足以庇众。家务之浩穰而无弛废判涣之忧。子姓之蕃衍而无竆苦冻馁之患。以至五服之亲。甁罍相资。累世之宗。𬞟藻不諐。蔼然清和之气。自成一家闺范。是虽先君继述修齐之力。而孺人治内之功。亦岂少补也哉。至若先君之不亲细务。而专意文学。以遂其志业。微孺人不能也。不肖等未报鞠育之恩。辞又拙讷。尚无记行文字。自念老且病矣。若遂湮没而无传。窃恐后之子孙。不复知先妣克家本末。重此不孝。敢略叙其中晩以后耳目所及者。藏诸箧笥。以待后之秉笔君子。昊天罔极。於乎痛哉。谨状。壬寅九月日。男五秀状。教女以下一条。朱夫子撰人墓道文字中。亦尝有是语。而事迹适与之相近。不避蹈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