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150卷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一百四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五十卷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一百五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一百五十卷目录

 僧部列传二十六

  唐二

  灵润附净元 智衍 道洪

  义褒         道昂附灵智

  道哲附静安 道诚 昙荣

  静琳         慧斌

  志超         昙韵

  慧思         道绰附道抚

  明净附慧融    慧熙

  世瑜         智聪

神异典第一百五十卷

僧部列传二十六

编辑

唐二

编辑

灵润附净元 智衍

编辑

按《续高僧传》:“灵润,俗姓梁,河东虞乡人也。家世衣冠, 邦闾望族。而风格弘毅,统拟大方。少践清猷,长承馀 烈。故能正行伦据,不肃而成。昆季十人,秀美时誉。中 间三者,齐慕出家。父告子曰:‘但诵《观音》,先度即当许 也’。润执卷便诵,一坐不起。从旦至中,文言遂彻,便预 公度。依止灵粲法师,住兴善寺。粲有正行,备于别传。” 年十三,初听《涅槃》,妙通文旨,将及志学,销会前闻,括 悟新理,便登讲座,宣释教意,部分科宗英秀,诸僧咸 欣其德。加又钦重行禁,动静惟安,不妄游从,常资规 矩,所以兴善大德。海内名僧咸相顾而言曰:“此沙弥 发踪能尔,堪住持矣。”于后深心至道,通赡群师,预在 见闻,包蕴神府。当即黼藻人法,珪璋解行,皆统其本 支,该其成败。仁寿感瑞,怀州造塔,有敕令往,官供驿 乘,随师东赴,乞食徒行,独无受给。既达河内,道俗服 其精通,敬其行范,所有归戒,并从于润。当即名厉河 北,誉满京师。闻泰岳灵岩寺僧德肃清,四方是则,乃 杖策寻焉。既睹副师,遂从谘训,乃习《般舟》行定无替 晨昏。初经三七,情事略疲,自斯已后,顿忘眠倦,身心 精励,遂经夏末。于时同侣五百馀人,各奉行定,互相 敦励,至于解坐同行无几。惟润独节秀出,情事莫移, 皆不谋同词,敬称徽绩。时父任青州益都令,外祖吴 超任怀州怀令,堂祖吴同任齐州山荏令,姨夫侯援 任曹州金乡令,并润之宗族,内外亲姻,虽往还讲肆, 游其所部,事逾行路,一无过造。及生缘背丧,或有悲 慕,邀延者润,情若风传,不往登践。斯割爱从道,皆此 类也。有道奘法师,擅名海岱,讲摄大乘又往寻焉。时 未具戒,早飞声彩,周流法席,文义圆通,问难深微,称 传元宰,预是同席,心共揖之。既承师有本,即奉奘以 为和尚,大戒已后,方诣律司,《十地》诸经略观文体。年 二十三,还返京室,值志念法师正弘小论,将欲博观 智海,预在听徒。有辩相法师,学兼大小,声闻于天,《摄 论》初兴,盛其麟角。在净影寺创演宗门,造疏五卷,即 登敷述,京华听众五百馀,僧竖义之者数登二百。润 初从关表,创预讲筵,祖习异闻,遂奋奇论,一座惊异, 侧目嘉之。登有辩行法师,“机论难拟,处众高谢,而敬 惮焉。虽则负誉帝京,而神气自得。或讥毁达其耳者, 曾若不闻,以道镇心,情无喜怒,末法攸寄,诚可嘉焉。” 大业初岁,风疾暴增,后复本心,更精新业。又恐报倾 旦夕,不守本怀,讲导世流,往还烦杂,遂脱略人事,厌 俗归闲,遂往南山之北。西极沣鄠,东渐玉山,依止寒 林,头陀为业。时与沙门空藏、慧琎、智信、智光等,京邑 贞干,同修出离,既处丛冢,鬼神斯恼,或被推荡偃仆, 或扬声震叫者。润独体其空寂,宴坐如空,诸被娆者, 皆来依附。或于深林旷野、狼虎行处,试心安止,都无 有畏,当遵此行,尽报传持。属大业末年不许僧出,遂 亏此行,乃还兴善,托于西院,独静资业,一食入净。常 讲《涅槃》众经。有慧定禅师等,归依受业,相率修课,不 出院宇,经于三年。结侣渐多,行清动众。时僧粲法师 一寺顶盖,锐辩无前,抗衡京国。乃率诸翘望五十馀 僧,来至法会。详其神略,人并投问元隐之义。润领宗 酬答,剖判泠然,咸共欣赏,妙符经旨。尔后誉传先价, 众聚相从。既懿业内传,将流法味。大业十年,被召入 鸿胪,教授三韩,并在本寺翻新经本,并宗辖有承,无 亏风彩。会隋氏乱伦,道光难缉,乃隐潜于蓝田之化 感寺,首尾一十五载,足不垂地,离经专业。众请便讲, 以示未闻。春秋入定,还遵静操。沙门志超,抗节禅府, 闻风造展,遂等宿交。相师念定,欣从语嘿。时天步饥 馁,道俗同霑,化“感一寺,独延宾侣,磨谷为饭,菽麦等 均,昼夜策勤,弘道为任。故四方慕义,归者云屯,周赡精麤,无乖僧法,共餐业果,遂达有年。斯诚至德冥符, 兼济有日矣。”润以化洽外流,道声载路,兴善本寺,敬 奉芳尘,上陈敕使,请充寺任,便不守专志,就而维之。 贞观八年,敕造弘福,复被征召,即现翻译,证义须明, 众所详准,又当斯任。至于词理有碍,格言正之,同伦 纠位,斯人最上。京邑释门,实惟僧杰。初润隋末在兴 善院,感魔相娆,定志不移,冥致善神捉去。经宿告曰: “昨日魔子,依法严绳,深知累重,自感而死。若此征应, 其量难纪。”武德七年,时任化感寺主智信,为人所告, 敕使围寺,大显威权。润曰:“山居行道,心不负物,贤圣 所知,计非所害,使人逾怒。”忽有大风雷震,山崩树折, 吹其巾帽坐席,飘落异处。人众丧胆,遂求悔过。润曰: “檀越有福,能感幽灵,斯之祥征,昔来未有。”使者深愧, 释然事解。贞观年中,与诸法侣登山游观。野烧四合, 众并奔散,惟润安行如常。顾陟语诸属曰:“心外无火, 火实自心。谓火可逃”,无由免火。及火至,润熸馀自敛。 据事以量,知人难矣。后住弘福,有僧因事,奉敕还俗。 复经恩荡,情愿出家。大德连名,同举得度。上闻天听, 下敕深责,投诸南裔,驩州行道。于时诸僧,创别帝里, 无非恸绝。润独安然,容仪自若,顾曰:“三界往还,去来 恒理,敕令修道,何有悲凉。”拂衣东举,忻然而趣。道俗 闻见,莫不叹服。寻尔敕追洛东安置,化行郑魏,负帙 排筵,弘阐《涅槃》,十有馀遍,奥义泉飞,慧流河洛。乃报 京邑门人疏曰:“吾今东行,略有三益:一酬往谴,二顺 厌生,三成大行。吾有宿累,蒙天慈责,今得见酬,则业 累转灭,惟加心悦,何所忧也?愚夫痴爱,随处兴著,正 智不尔,厌不重生。夫净秽两境,同号大空,凡圣有情, 咸惟觉性。觉空平等,何所著也?自度度人,俱利之道。 举人出家,依道利物,愿在三有,普济四生,常无退转。 三益如是,汝等宜知。各调净根业,兴善而住,吾无虑 矣。”仆射房元龄遇之,称羡,叹息曰:“大德树言,词理俱 至,名实之副,诚所望也。”不久,敕追还住弘福,居宗扬 化,涅槃正义,惟此一人也。然其爰初入道,奉节不亏, 持操摄仪,魁质雄雅,形器八尺,动静温和,挺超联类, 十三离俗,更不重临。二亲既崩,兄弟哀诉,情守自若, 曾无动容。但为修冥福,设会千僧,再度尽京施悲,田 食而已。至于世情得丧,浮艳雕华,既不附心,口亦无 述。时俗往还,直知叙对,皆绝供给,随言将遣。前后所 讲《涅槃》七十馀遍,《摄大乘论》三十馀遍,并各造《义疏》 一十三卷,《元章》三卷。自馀《维摩》《胜鬘》《起信论》等,随缘 便讲,各有疏部,而立义伦通,颇异恒执。弟子净元,神 睿卓越,博要之举,振绩京畿。讲释经论,亟经载纪,诠 辩名理,响逸学门。加以性爱林泉,捐诸名利,敝衣粝 食,谈元为本,元以润之。立义建志,寻求转解,传风,被 于当世。有僧法御,道定人也,梦见净元,两手极大,执 印凭案,若有所通。寤以告之,正披此义。即因而遂广, 乃成王路矣。沙门智衍,即润之犹子也。幼携入道,勖 以教宗,承明词义,深有会系。讲《摄论》《涅槃》,近住蓝田 之法池寺,统津成匠,亟动时誉。然有法以来,师资传 道,其宗罕接。惟润之绪,继美前修。亚迹安远。斯尘难 济。见于今日矣。

道洪

编辑

按《续高僧传》:“道洪,姓尹氏,河东人也。父曜,仕隋,历任 江陵令。有子五人,洪其第三也。聪敏易悟,深厌形有。 年在十三,以开皇六年出家,事京邑大德昙延法师。 博通内外,驰誉门序。虽广流众部,偏以涅槃为累,教 之极也,故敷演之。所以师资传道,声啧远近,亦于法 众亲喻覆述。后于愿法师所,学穷《地论》,傍通经数,德 器崇振。及隋祖昇遐,禅定构立,乃召处之。自尔专事 弘经,周轮无辍。贞观伊始,弘护道张,凡寺纲维,无非 令达。乃敕为律藏寺上座,缉谐理事,允副朝委,立情 清悫,无竞荣辱。故使厚供殊礼,鳞接邀延,致令二宫 树福,妙资搜举,物议所及,莫不推先。”寻又下敕,任大 总持、本居寺主,春宫异供,随时荐及,以追受戒之礼 也。贞观十四年,宝昌寺众请讲《涅槃》,时感白雉,随人 听法,集散驯狎,终于讲会,相从传授,迄于暮齿,凡讲 《涅槃》八十七遍,依承宗旨,罕坠彝伦。及弘福译经,选 充证义,慈恩创起,又敕征临。以贞观末年微觉轻疾, 才及一旬,奄尔长逝,春秋七十有九。初染疾之始,全 无别痛,少食不语,用乖常候,而数以手㧑拨于空。侍 问其故,答曰:“有三衣冠者,数来礼拜,故以止之。”又曰: “红花绿池,鲜荣可翫。”寻尔合掌,目送于空,曰:“大德罗 睺罗来辞去也。”因尔潜逝,殊香满院。然洪形器端伟, 七尺有馀,沉简仁爱,慈济存没,喜愠莫显,操节不形。 传者目其梗概要妙,固多略耳。

义褒

编辑

按《续高僧传》义,“褒姓薛,常州晋陵人,盖齐相孟尝君 之后,吴名臣综莹之裔也。天体高远,履性明朗。出家 已后,游谈在务。周流会稽,统御法筵。初从苏州永定 寺小明法师禀学《华严》、大品,其即有陈兴皇朗公之 后嗣也。专经强对,亦当时之僧杰矣。褒优柔教义,屡启清凉之谈,将事通览,辞往缙云山婺州永安寺旷” 法师所。旷在陈朝,兴皇盛集。时当法选,亟动神机。法 主既崩,遍流视听。长干禅众、《栖霞布公》并具式。请帮助识别此字。亲 霑馀令。所以《四经》三论,江表高推。褒敬竭义筵,纵思 披释。诸方俊锐,将事别轮,旷亦劝褒行传灯礼,乃从 之。传经述论,三十馀年,光闻五湖,驰名三辅。每以大 乘至教,元出渭阴,中原播荡,乃兴扬越。嗟乎淳味,不 无流靡。后住东阳金华法幢寺,弘道不倦,日坐忘食。 慈恩申请,搜扬髦彦。京邑承风,以事闻奏。下敕征延, 便符昔愿,即而入朝。时翻经三藏元奘法师盛处权 衡,当阳弘演,承思远问,用写繁芜,亦既至止,共详幽 致。乃诘“《大乘经论》,无所不通,唐朝后学,多尚名体,耽 迷成性,胶柱守株,如何解网?”以开元照,请所学宗,顿 讲十遍,勒诸门位,并往归依。时在慈恩,创开宏旨,有 空双遣,药病齐亡。乃有负气盱衡,傲然乱举,褒为提 纽解决,疏刷神襟,责以三关,征研五句,详括文义,统 略悟迷。经难论《易》,悼时俗之反昏;论释深经,悔今闻 之异昔。所以每日在座前唱圣经,半讲已后,方明贤 论。于时英彦,皆预席端,叹其竦拔之神奇,伏其辩洽 之铦利。宰辅冠盖,倾仰德音,留连言晤,写送无绝。显 庆三年冬雩祈雪,内设福场,敕召入宫,令与东明观 道士论义。有道士李荣立本际义。褒问曰:“既义标本 际,为道,本于际,为际本于道耶?”答曰:“互得。”又问:“道本 于际,际为道本,亦可际本于道,道为际原答亦通。”又 并曰:“若使道将本际互得相反,亦可自然与道互得 相法。”答曰:“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又并:“若道法于自 然,自然不法,道亦可道,本于本际,本际不本道。荣既 被难,不能报,浪嘲云:‘既唤我为先生,汝便成我弟子’。” 褒曰:“对圣言论,申明邪正,用简帝心,刍荛嘲谑,尘黩 天听。虽然无言不酬,聊以相答。我为佛之弟子,由以 事佛为师。汝既称为先生,则应先道而生,汝则斯为 道祖。”于时忸怩无对,便下座。又令褒竖义,便立大智 度义。李徒虽难,随言即遣。于时天子欣然,内宫嗟赏。 李荣不胜其愤,曰:“如此解义,何须远从吴来?”褒答曰: “三吴之地,本出英贤,横目狗身,旧无人物。”尔后诸寺 连请,多以《法华》《净名》中百经论等,以开时俗。龙朔元 年,驾往东都,别召追往,频入宫禁,义论横驰,乃于净 土讲解经论。七众载驱,群公毕至,英声逾盛。不久遘 疾,卒于净土,春秋五十有一。道俗悲凉,恨法门之早 揜。皇上悼伤久之,遂敕送柩返于金华山旧寺。赙赠 之荣,光闻远近。

道昂附灵智

编辑

按《续高僧传》:“道昂,未详其氏,魏郡人。履信标宗,风神 清彻,独怀异操,慧解夙成。初投灵裕法师出家,裕神 识刚简,气岸云霄,审量观能,授其明训。昂饮沐清化, 爱敬亲承,岁积炎凉,齐踪上伍。于寒陵山寺陶融初 教,纲领元宗,讲《华严地论》。稽洽博诣,才辩天垂,叩问 连环,思彻恒理。而混斯声,迹㧑谦藏用,幽赞之功,谅 拟前杰。化物馀景,志结西方。常愿生安养,履接成务, 故道扇漳河,咸蒙惠泽。后自知命极,预告有缘,至八 月初,当来取别”,时未测其言也。期月既临,一无所患。 问斋时至未景次,昆吾即升高座,身含奇相,炉发异 香,援引四众,受菩萨戒。词理切要,听者寒心。于时七 众围绕,餐承遗味。昂举目高视,乃见天众缤纷,管弦 繁会,中有清音远亮,告于众曰:“兜率陀天乐音下迎。” 昂曰:“天道乃生死根本,由来非愿,常祈心净土,如何 此诚不从遂耶?”言讫,便睹天乐上腾,须臾还灭。便见 西方香华伎乐充塞如团云飞涌而来,旋环顶上,举 众皆见。昂曰:“大众好住,今西方灵相来迎,事须愿往。” 言讫,但见香炉坠手,便于高座端坐而终。卒于报应 寺中,春秋六十有九,即贞观七年八月也。道俗崩恸, 观者如山,接捧将殡殓,足下有“普光堂”等文字生焉。 自非道会灵彰,行符邻圣者,何能现斯嘉应哉?于斯 时也,遐迩嗟叹,气结成阴。坐既跏趺,掌文仰现,预睹 相迹,悲庆相临。还送寒陵之山,凿窟处之。经春不朽, 俨然如初。自昂道素之声,被于东夏,慈润温柔,德光 攸属。尝登讲之夜,时属阴暗,素无灯烛,昂举掌高示, 便发异光,明照堂宇。大众睹瑞,怪所从来。昂曰:“此光 手中恒有耳,何可怪耶?其栖业隆深,幽明感应,诚不 可度也。”故是道胜高世之人矣。时相州有灵智沙门, 亦裕公弟子也,机务亮敏,著名当世,常为“裕之都讲, 辨唱明衷,允惬望情。加以明解经论,每即元席,文义 弘远,妙思霜霏,难问锐指,擅步漳、邺。故使四海望尘, 俱敦声教。后便忽觉智涯难极,法行须依,徒设舟航, 终须舣棹。即屏绝章疏,便修定业,步晷守心,怀虚成 务,乞食头陀,用清灵爽,垂行物范,光德生焉。”贞观八 年,终于邺下,春秋七十有五,后诸学行伦巧,附其尘 者众焉。

道哲附静安 道诚

编辑

按《续高僧传》:“道哲姓唐,齐郡临邑人。初投颍川明及 法师,学《十地地持》,为同听者所挹。具戒已后,止奉行门。又从魏郡希律师禀承《四分》,希亦指南。一时盱衡 五众,受教博晓。将经六载,轻重筌宗。究其文体,但为 戒慧虽通,未怀定业。有河内询禅师,众推不测,匠首 当今。嘉哲至诚,倾襟为说,一悟真谛,霍然大通。禅侣” 相谢,解齐登室。闻京邑道盛,乃步从焉。初至,住仁觉 寺,沙门昙迁有知人之举,敬备师礼。从受《摄论》,研味 至理,晓悟其文,标拟有方,岂惟声教,遂厌辞人世,潜 于终南之骆谷也。山粒难接,授受须净,既阙使人,遂 虚。腹累宵,欣兹味定。有清信士张晖,陪从多年,请益 供奉。因暂下山,忽逢重雪,悬路既拥,七日方到。哲以 虽对食具,为无人授,守死正念。晖披雪至庵,弹指觉 悟,方从定起。斯实谨慎资持为此例矣。京师大庄严 寺,以哲素有道声,延住华馆。初从众意,退居小室,一 食分卫,不受僧利,众益重之。盩厔县民,昔以隐居骆 谷得信者,多相率迎请,乃往赴焉。营构禅宇,立徒策 业,山俗道侣,相从屯赴。教以正法,训以律仪,野逸是 凭,闻诸京辅。忽一旦谓门人曰:“无常及矣,大众难见, 冥目既至,长恨何言。”遂东归,庄严讯问,名德奄然,卒 于故房,春秋七十二矣。即贞观九年正月也。葬于京 之西郊。长城故人,仰慕声范,遂发冢迎柩还归,盩厔 行道,设斋以从火葬。收其馀烬,为起砖塔于城西二 里端正树侧龙岸乡中,列植杨柏,行往揖拜。然哲迥 发天才,学不师古,撰《百识观门》十卷、《智照自体论》六 卷、《大乘闻思论》等行世。弟子静安、道诚并承习厥宗, 匡辅有叙。安掩迹林泉,念趋在业,诚行感元解,谦穆 自修,包括律部,讲导时接。初住庄严寺,以传业高,令 征入瑶台,匡化于彼,馀波潜被,盛绩京师。

昙荣

编辑

按《续高僧传》:“昙荣俗缘张氏,定州九门人,源南邓而 分派,因封而居高阳焉。年十九时为书生,刻意元理, 寄心无地。因灵裕法师讲《华严经》,试往听之,便彻悟 元范,略其诠致,乃投裕为师。裕神厉气清,观荣勤摄, 遂即度之。及受具后,专业律宗,经馀六载,崇履禁科, 条畅开结。乃更循讲肆,备闻异部,遍行大业,故以地 持”为学。先属周废二教,韬形俗壤,虽外同其尘,而内 服道味。及隋初兴教,不务公名,随缘通化,曾无执著。 年登四十,务道西游,行至上党、潞城、黎城诸山,依岩 结宇,即求潜遁。既懿德是充,缁素归仰,便开拓柴障, 广树禅坊,四远闻风,一期翕至。荣形解雄邃,称病设 方,诸有餐饮,咸歆至泽。礼供日隆,投造填委。以隋末 陵乱,人百从运,预践兵饥,希全戒德。荣欲澄汰先染, 要假明猷,事在护持,躬当法主。每年春夏立方等般 舟,秋冬各兴坐禅念诵。僧尼别院,故处有四焉。致使 五众烟随,百供鳞集,日增庆泰,欢跃成諠。自晋魏、韩、 赵、周、郑等邦,释种更新其戒者,荣实其功矣。尝往韩 州乡邑县延圣寺立忏悔法。刺史风同仁,素奉释门, 家传供养,送舍利三粒,遗行道众。荣年垂八十,亲率 道俗三千人步野迎,路由二十馀里,傧从之盛,誉满 当时。既达寺中,乃告众曰:“舍利之德,挺变无方,若累 业有消,请所可遂。”乃人人前别置水钵,加以香炉,通 夜苦求。至明,钵内总获舍利四百馀粒,声名达于乡 邑。县令惧其聚众,有坠条章,悕停其事。当夕怪兽鸣 其厅宇,官民竟夜不安,明旦陈悔。方从荣法斯,德被 圣凡,皆此之例。武德九年夏,于潞城交障村,立法行 道。所住堂舍,忽自崩坏,龛像舍利,宛然挺出,布在庭 中,一无所损。又贞观七年,清信士常疑保等,请荣于 州治法住寺,行方等悔法。至七月十四日,有本寺沙 门僧定者,戒行精固,于道场内见大光明,五色间起, 从上而下,中有七佛,相好非常。语僧定云:“我是毗婆 尸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以汝罪消,故来为证。然 非本师,不与授记。”如是六佛,皆同此词。最后一佛云: “我是汝本师释迦牟尼也,为汝罪消,故来授记。昙荣 是汝灭罪良缘,于贤劫中,名普宁佛。汝身器清净,后 当作佛,名为普明。若斯之应,现感灵祥,信难图矣。”后 卧疾于床,眼中流泪。弟子圆宗曰:“和尚生来念慧,必 无不意,何事悲泣?”答曰:“吾死日将逼,恨更不得为诸 七众洗濯罪累耳!”宗曰:“何必致此?”答曰:“吾纵不死,亦 是无用。自佛法再兴已来,未省一度不听说戒。今既 病困说欲,斯必死矣。”以贞观十三年十二月终于法 住寺,春秋八十有五。旋殡于野外。后门徒出其遗骨, 葬于寺南,建塔表之。自荣履历重难,而崇尚释风,形 器瓌伟,过于八尺,词吐温赡,风格遒远。年登不惑,断 粒练形,常饵守中,用省烦累。而奉教结净,希见斯人。 日到僧厨,问其监膳,必有事染,亲看翻秽,并使食具 清净,方始还房。自觌名德,罕闻斯类。又于寺内诸房 多结净地,用拟四药温煮之所。故预沾门序,散在诸 方,咸承风素,免诸宿触。又每岁忏法,必具两仪,二篇 已下,依律清之。先使持衣说净,终形立誓,然后羯磨, 随治成人。初聚正罪,雅依大乘,仍令心用理事,无著 有空,身口威仪,归承律检。故自从训勗,奉法无亏,皆 终诸命。报余因访道艺,行达潞城,奉谒清仪,具知明略,故不敢坠其芳绪。

静琳

编辑

按《续高僧传》:“静琳俗姓张氏,本族南阳,后居京兆之 华原焉。幼龄背世情,附缁门。初诞之日,有外国道人 曰:‘此儿当贵,若出家者,大弘佛法。七岁投僧出家,以 役田畴,无垂道训,不果本望,深惟非法也。自顾而言 曰:‘此而未舍,与俗何殊’。更从一师,服膺正化。遭周灭 法,且附俗缘。年在弱冠,希期无怠。会隋氏启运,即投’” 昙猛法师,猛二事相摄,经于五年,犹事沙弥,未敢受 具。庆蒙开法,欲广见闻,辞其本师,南游樊邓,便于彼 部奉进大戒。既爰初受法,未晓清规,远赴青齐,听于 律禁,后发前至,为诸听先。又于觉法师所听受十地 回趾邺都炬法师所采听《华严》《楞伽》《思益》,皆通贯精 理,妙思英拔,旧传新解,往往程器。时即推令敷化,讲 散幽旨,并惊所未闻,而胸臆所怀,犹谓不足,展转周 听,溥遍东川,蓄解寻师。又至蒲晋,有沙门道逊、道顺 者,声名大德也,留讲《十地经》于凉燠,虽复听徒欣泰, 而志逾烦梗。下座处房,抚膺审曰:“法本治病,而今慢 法更增,且道贵虚通,而今耽著弥固,此不可也。”即舍 讲业,专习禅门。初学不净念处等法,又嫌其琐小,烦 稽人虑,乃学大乘诸《无得观》,《离念》《唯识》,弥所开宗。每 习一解,陶练十年。精其昔知,更新后习,而麤食敝衣, 情欲斯绝。后入白鹿山,山粮罕继,便诫以却粒之法, 孤放穷岩。又经累载,山中业定,昏睡惑心,乃临峭绝 悬崖,下望千仞,旁生一树,才得胜人,以草藉之,跏坐 其上。于中系念,动逾宵日。怖死既重,专深弘观。后闻 泰岳特多灵异,便往寻之。既达彼山,夜见火炬周环, 高耀峰岩。即事追求,累日方至。乃见五六尼众,匡坐 论道。琳初通讯问,共议《唯识》等理,未尽言间,忽然不 见。惆怅久悟,法诚尔也。后入关中,遇昙迁禅师,讲《开 摄论》,一闻如旧,慧不新闻。仁寿四年,下敕送舍利于 华原石门山之神德寺。琳即于此住,居静课业,行解 之盛,名布京师。大业三年,有沙门还源等延请帝城, 在明轮、妙象诸寺讲扬《摄论》,识者归焉。寻即降敕,召 入道场。既达东都,禅门更拥。齐王暕情深理定,每就 谘疑,请至本第,从奉归戒。鸿胪苏夔,学高前古,举朝 冠盖,禀宗师训,为舟为梁。高阳道雄道体、赵郡道献 明则等,并释门威凤,智海明珠,咸承理味,酌以华实。 襄阳洪哲,德高楚望,风力俊骇,闻琳声穆时彦,故来 相架,乃致问云:“怀道者多,专意何业?”琳见其词骨难 竞,聊以事征告云:“山谷高深,意定何在?”哲云:“山高谷 深,由来自尔。”琳曰:“若如来言,馀处取土填谷,齐山为 定高下。”哲悟此一言,致词叹伏。由是秀颖附津,稽疑 重沓,故令誉风宣,弥繁赏会。琳以像教东渐,法网虽 严,至于僧仪正度,犹未光阐,欲遍游阎浮,备殚灵迹。 以十三年内具表闻帝。当蒙恩诏,令使巡方,并给使 人传国书信。行达襄土,方趋海南。属寇贼交侵,中国 背叛,途路梗涩,还返南阳。义宁二年,被召入京,住大 总持如常。弘演光阴,既积学者。成宗武德三年,正平 公李安远奏造弘法,素奉崇信,别令召之。琳立意离 缘,摄虑资道。会隋末壅闭,唐运开弘,皂白归依,光隆 是庆。乃削繁就简,惟敷《中论》为宗,馀则《维摩》起信,权 机屡展。夜则勗以念慧,每事征研,并使解出自心,不 从他授。元琬律师,道王关河,躬承令则,自馀法侣,岁 献奇伦。住城王及太妃、楚国太妃、安平公主等,皇家 帝叶,请戒第宅,隆礼频繁。国子祭酒萧璟、工部尚书 张亮、詹事杜正伦、司农李道裕等,并誓为弟子,备诸 法物,恒令服御。又以徒侣义学,爰缺律宗,乃躬请智 首律师,敷弘《四分》,一举十遍,身令众先,故使教法住 持,京辇称最。乃“至沙弥净人,盛明律相,诚其功矣。”忽 以贞观十四年秋初染疾,至十月二十六日平旦疾 甚。有沙门法常者,盛名帝宇,素与周旋,故来执别。琳 曰:“不恋此生,未贪来报,缘集则有,缘散则无。而神气 澄湛,由来不乱。”会有问疾者,答云:“以己之疾,愍于彼 疾,因而流泪,想诸苦趋故也。”便总集僧众并诸门人, 告曰:“生死道长,有心日促,各宜自敬,无累尔神。”即右 胁而卧。寻卒于本寺,春秋七十有六。馀处通冷,唯顶 极热。迄于焚日,方始神散,而形色鲜软,特异常比。送 于终南,至相寺烧之,唯舌独在。再取烧之,逾更明净, 斯亦弘法之力矣。弟子等四十馀人,奉跪慈颜,无由 钦仰。百日之内,通告有缘共转《大乘》,总四万馀卷,并 造千粒舍利木塔,举高五丈,雕饰之美,晃发中天,广 布檀那,用酬灵泽。初琳居世化,以《实录》著名,每述至 理,元凝无不垂泣叹奉“言无非涉,事不徒行。自爰初 问法,无惮夷险。衣服坏则以纸补之,床席暖则坐于 箦上,节之又节。量力强羸,名利不缘,语默沉静修摄, 威仪有异名称,涕唾”莫显于口鼻,饮食未言于善恶, 敬慎之极,夫又何加。裕法师云:“以道通物,物由道感。 慧由道来,还供道众。”故僧实由客,深有冥功。裕语有 由,琳近之矣。

===慧斌===按《续高僧传》:“慧斌,姓和氏,兖州人也。博览经艺,文义 洞开。偏晓字源,尢明星曜。年十九,乡党所崇,为州助 教。而情厌烦梗,怀慕出世。年二十三,方预剪落。寻即 历听经律,相沿两载,睹讲席喧挠,唯论声势,便入台 山,修诸静虑。一入八载,备行观法。乃往泰山灵岩诸 寺,以行道为务。先年三十四,方隶官名,住秦州梁父” 甑山存道寺。更寻律部,博听经论,而性狎禅林,誉彰 遐迩。及献后云背,禅定厥兴,下敕征延,乃旋京邑。于 时名望盛德,入表一期,各擅英髦,人程鳞翼。而斌夏 第最小,声称弥隆。衣钵之外,更无箱襆,容质清素,挺 异恒伦,缁素目属,莫不回向,斯亦像季清严之僧也。 兼以布行纯粹,言无品藻,每闻评论,“辄即默然。防护 戒仪,慈救为虑。每夏行履,执帚先扫,恐伤虫蚁故也。 随得利养,密行檀济,或造漉囊,或施道俗,唯急要者, 方乃行之。仍复累嘱,勿泄人世。”及帝造寺前,访纲维, 京室同美,勿高斌也。乃下诏征为弘福寺主,辑谐上 下,无敢乖猷。贞观十九年十月六日,遘疾终寺,时年 七十有二。自斌之入道,生常恒务,多以行道咒业为 心,或诵《释迦观音》,或行《文殊悔法》,岁中八十二日,六 时行业,前后通数八十道场,身心悦怿,所得法利,未 可知也。至于教诫门学,唯论烦恼须断,每有出罪露 过,无不为之流涕,喜怒不形,诵持无忘。故羯磨之匠, 通僧仰属,道俗归戒,其徒弘矣。故使魏王已下,内外 懿亲及梁宋诸公,皆承戒素。

志超

编辑

按《续高僧传志》:“超俗姓田,同州冯翊人也。远祖流寓, 遂居并部之榆次焉。少在童龀,智量过人,精厉不群, 雅度标远,厌世从道,贯彻藏俞。而二亲恃超,更无兄 弟,虽述其志,常用抑之。望嗣宗族,遂从儒流,遍览流 略。年垂壮室,私为聘妻。超闻之,避斯尘染,乃逃窜林 野,亲姻周觅,藏影无方。既被执身,抑从伉俪。初则合” 巹为踪,终亦同掩私室,冀行婚礼也。唯置一床,超乃 抽毡席地,令妻坐上,躬自处床,俨思跏坐。勤为说法, 词极明据。妻便流泪礼谢,辞以相累频经宵夕,事等 金形,屡被訹劝,诚逾玉质。既确乎难拔,亲乃捐而任 之。年二十有七,投并州开化寺慧瓒禅师。瓒志德澄 明,行成众范,未展度限,历试诸难。志“超洁正身心,勤 履众务,僧徒百数,供杂五行,两食恒备,六时无缺。每 有苦役,必事身先,瓒亲阅验之,便度令受具。”自进戒 品,专修行仪。即往定州,寻采律藏,括其精要,删其繁 杂,五夏不满,三教略圆。乃返故乡,依岩综习。初入太 原之西北千山,栖引英秀,创立禅林,晓夕勤修,定慧 双启。四仪托于戒节,“二行凭于法依。学徒诜诜,无威 而肃,致使闻风,不远而至。”大业初岁,政网严明,拥结 寺门,不许僧出。超闻之,慨而上谏,披衣举锡,出诣郡 城,望有执送,将陈所谏,而官私弗顾。乃达江都,即以 事闻。内史以事非要害,不为通引,还遣并部。至隋季 多难,寇贼交横,民流沟壑,死者大半。而超结徒欢聚, 馀粮“不穷。但恐盗窃相陵,便欲奔散,乃以法诫劝,无 变尔情。镜业既临,逃向何地?”众感其言,心期遂爽。准 式禅礼,课时无辍。尝夜坐禅,忽有群贼排门直进,炬 火乱举,白刃交临,合坐端然,相同仪像。贼乃投体于 地,拜伏归依。超因随宜诱引,量权授法,咸发心敬,合 掌而退。其刚略摄御,皆此类也。高祖建义太原,四远 咸萃,超惟道在生灵,义居乘福。即率侣晋阳,住凝定 寺,禅学数百,清肃成规,道俗钦承,贵贱恭仰。及皇旗 南指,三辅无尘。义宁二年,超率子弟二十馀人,奉庆 京邑。武皇夙承嘉望,待之若仙,引登太极,叙之殊礼。 左仆射、魏国公裴寂,挺生不世,器琏宏深,第中别院, 置僧住所,邀延一众,用以居焉。亟历寒暑,业新弥厉, 但为贵游諠杂,外进无因,必附林薄,方程慕远。时蓝 田山化感寺沙门灵润、智信、智光等,义解钩元,妙崇 心学,同气相求,宛然若旧。遂延住彼山,栖志得矣。摄 缘聚结,其赴如云,贤圣语默,互相敦重,而寺非幽阻, 隶以公途,晦迹之宾,卒难承业。乃徇物关表,意在度 人,还返晋川,选求名地。武德五年,入于介山,创聚禅 侣。岩名抱腹,四方有闻,下望百寻,上临千仞,泉石结 韵于仙室,风雨飘渍于林端。遂使观者至止,陶铸尘 心,自强诲人,无倦请益。又于汾州介休县治立光严 寺,殿宇房廊,躬亲缔构,赫然宏壮,有类神宫。故行深 者岩居,道浅者城隐,师资肃穆,兢业其诚。验音察色, 惟若不足。忽因遘疾,便知不住,诫累殷勤,示以祸福。 以贞观十五年三月十一日卒于城寺,春秋七十有 一。山世同嗟,宾主齐恸。德仁既往,学肆斯分。葬于城 南山。请帮助识别此字。自服膺释种,意在住持,昼夜克勤,摄诸后学。 所以日别分功,佛礼五百,禅结四时,身诫众侣,有亏 殿罚。而自执香炉,随唱屈礼,未尝置地及以亏拜。及 坐禅众也。互相惩诫,才有昏睡,亲行励率,有来投造, 无不即度。授以戒范,进止威仪,摄养将迎,礼逾天属。 时遭严敕,度者极刑,而曾无介怀,如常剃落。致陆海 慕义,避世逸僧,凭若太山,依而修道。时讲《摄论》《维摩《起信》等,并详而后说,深致适机。尝以武德七年,止于 抱腹,僧徒仅百,偏资大斋。麦唯六石,同置一仓,日磨 五斗,用供常调。从春至夏,计费极多,怪而检覆,止磨 两斛。据量此事,幽致可思。又数感异僧,乘虚来往,虽 无音问,仪形可验,才若堕者,便蒙神警。至于召众钟 声,随时自响。石泉上涌,随人少多。灵瑞屡兴,如此者 非一。而奉敬戒法,罕见其俦,护慎威仪终始无替。自 隋唐两代,亲度出家者近一千人,师范遗训,在所闻 见。传者昔预末筵,蒙诸《慧诰》,既亲承其绩,故即而叙 焉。

昙韵

编辑

按《续高僧传》:昙韵,不知氏族,高阳人。初厌世出家,诵 《法华经》两卷有馀。时年十九,仍投恒岳侧蒲吾山,就 彼虚静,讫此经部,值栖隐禅师曰:“诵经非不道缘,常 诵未即至道。要在观心离念,方契正道耳。”韵初承此 告,谨即受而行之。专精念慧,深具举舍。又闻五台山 者,即《华严经》清凉山也,世传文殊师利常所住处。古 “来诸僧,多入祈请,有感见者,具蒙示教。昔元魏孝文, 尝于中台东南下三十里,大孚灵鹫置大布寺。帝曾 游止,具奉圣仪。前种华园,地方二顷,夏中发艳,状同 铺锦,光彩昱耀,乱人心目。如是嘉闻,数澄神悦耳,遂 举足栖焉。”遍游台岳,备见灵相。初停北台木瓜寺,二 十馀岁。单身吊影处,以瓦窑形覆敝“衣,地布草蓐,食 唯一受,味不兼馀。然此山寒厉,林生涧谷,自外峰岭, 坦然遐净。韵夜行昼坐,思略昏情,庆其晚逢也。”前所 诵经,心口不缘,三十馀载,会隙历试,一字无遗,乃更 诵残文,成其部袠。至仁寿年内,有瓒禅师者,结集定 学,背负绳床,在雁门川中兰若为业。韵居山日久,思 展住怀,闻风附道,便从瓒众。一沐清化,载仰光猷,随 依善友,所谓全梵行也。属隋高造寺,偏重禅门,延瓒 入京,众失其主,人各其诚,散归林谷,韵遂投于比干 山。又游南部、离石、龙泉、文成等郡,七众希向,夷夏大 同,十善聿修,缁素匡幸。原此河滨,无受戒法,纵有志 奉,皆往太原。夷夏情乖,人皆怯往,致有沙弥三十其 岁者。及韵化行,即传斯教,山城两众,皆蒙具足。唐运 伊始,兵接定阳,屡逢屯丧,本业无毁,以夜系昼,摄心 无逸。幽栖积久,衣服故敝,蚤虱聚结,曾不弃捐,任其 味啖,寄以调伏。曾以夏坐,山饶土蚤,既不屏除,毡如 凝血。但自咎责,愿以相酬,情无吝结。如此行施,四十 馀年,岁居耳顺,忽无蚤虱,韵犹自责曰:“计业不应即 尽,当履苦趋受其报耳。”又告门人曰:“吾见超禅师寄 他房住,素有壁虱,不啖超公,乃两道流出,向馀房内。 又见在蛊家食饭,匙接蛊精,置于叠下,而快食如故, 又不为患,蛊主惧焉。吾德不及超,何为致此?”每年于 春秋二时,依佛名法,冬夏正业,则减食坐禅。常愿写 《法华》,誓愿洁净,数年已来,不能可办。忽感书生无为 而至,告云:“善解抄《经韵》。”邀以法据,并谓堪能。遂乃安 于石室,立净书之。旦入暮出,深怪其行,未盈一旬,七 轴俱了,将以礼䞋,目前不见。及遭贼抄藏经岩窟。世 静往收,乃委于林下,箱襆久烂,而卷色如初。斯感验 奇异,率此类也。又常居别室,自勤修业,馀有众侣,难 嗣其踪。每云:“吾年事如此,何可放舍。”若坐昏闷,即起 礼佛。常策四仪,以道量据,自见胜达,鲜伦其德。以贞 观十六年端坐终于西河之平遥山,春秋八十馀矣。 自韵十九入山六十馀载,不希名利,不畜侍人,不隶 公籍,不行己任,凡有所述识,皆推寄于他焉。

慧思

编辑

按《续高僧传》:“慧思,姓郭氏,汾州介休人也。少学儒史, 宗尚虚元,文章书隶,有声乡曲。年二十五,在并传授。 初不知佛乘之深奥也。会沙门道晔,德盛当锋,处宗 讲扬,摄大乘论。试往潜听,冥寞难追。累日详受,薄知 希何。因求度脱,传闻出家,要业勿高,禅定即而习焉。 三十许载,师承靡绝。又闻念慧相须,譬诸轮翅。遂周” 寻圣教,备尝弘旨,冬夏业定,春秋传采,单衣节食,见 者发心。道志之伦,往往屯赴。因而结众于箕山之阴, 昼则敛容默念,中夜昏寒,为众说法,六时笃课,不坠 清猷。时说死观,各言其志,有云省约,有云泰甚。思曰: “出家之人,生已从缘,死当自任,岂劳人事,送此枯骸? 余必一期,当自运耳。”时以为未经疾苦,故得虚置其 言。后觉不愈,才经两日,寻告众曰:“余其死矣。”便起蹑 履,案行空窟,除屏残尸,入中跏坐,发遣徒侣,累以正 命。处既森耸,世号寒林。众不忍离,经夜旁守。至明往 观,端拱如故。就触其身,方知已卒。春秋五十有五,即 贞观十六年五月矣。因而殓焉。

道绰附道抚

编辑

按《续高僧传》:“道绰姓卫,并州汶水人。弱龄处俗闾里, 以恭让知名。十四出家,宗师经诰《大涅槃》部偏所弘 传讲二十四遍。晚事瓒禅师,修涉空理,亟沾徽绩。瓒 清约雅素,慧悟开天,道振朔方,升名晋土。绰禀服神 味,弥积岁时。承昔鸾法师净土诸业,便甄简权实,搜 酌经论,会之通衢,布以成化。克念缘数,想观幽明,故得灵相潜仪,有情欣敬。”恒在汶水石壁谷元中寺,寺 即齐时昙鸾法师之所立也。中有鸾碑,具陈嘉瑞。绰 般舟方等岁序,常弘九品十观。分时绍务尝于行道 际,有僧念定之中,见绰缘佛珠数相,量如七宝大山, 又睹西方灵相,繁缛难陈,由此盛德日增,荣誉远及。 道俗子女赴者,弥山恒讲《无量寿观》,将二百遍,道悟 自他,用为资神之宅也。词既明诣,说甚适缘,比事引 喻,听无遗拘。人各掏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 谷。或邪见不信,欲相抗毁者。及睹绰之相善,饮气而 归。其道感物情为若此也。曾以贞观二年四月八日, 绰知命将尽,通告事相,闻而赴者,满于山寺。咸见鸾 法师在七宝船上,告绰曰:“汝净土堂成,但馀报未尽 耳。”并见化佛住空,天华下散,男女等以裙襟承得,薄 滑可爱。又以干地插莲华不萎者七日,及馀善相,不 可殚纪。自非行感伦通,讵能会此者乎?年登七十,忽 然龀齿,新生如本,全无历异。加以报力休健,容色盛 发,谈述净业,理味奔流,词吐包蕴,气霑醇醴。并劝人 念弥陀佛名,或用麻豆等物而为数量,每一称名,便 度一粒,如是率之,乃积数百万斛者。并以事邀结,令 摄虑静缘,道俗向其绥导,望风而成习矣。又年常自 业穿诸木栾子,以为数法,遗诸四众,教其称念。屡呈 祯瑞,具叙行图,著《净土论》二卷,统谈龙树、天亲,迩及 僧鸾、慧远,并遵崇净土,明示昌言,文旨该要,详诸《化 范》,传灯㝢县,岁积弥新。传者重其陶蓥风神,研精学 观,故又述其行相。自绰宗净业,坐常面西,晨宵一服, 鲜洁为体,仪貌充伟,并部推焉。顾眄风生,舒颜引接, 六时笃敬,初不缺行,接唱承拜,生来弗绝。才有馀暇, 口诵佛名,日以七万为限,声声相注,弘于净业。故得 镕铸有识,师训观门,西行广流,斯其人矣。沙门道抚, 名胜之僧,京寺弘福,逃名往赴。既远元中,同其行业, 宣通净土,所在弥增。今有惰夫,口传《摄论》,唯心不念, 缘境又乖,用此招生,恐难继想。绰今年八十有四,而 神气明爽,宗绍存焉。

明净附慧融

编辑

按《续高僧传》:“明净,高密人。少出家,味定为业。洁志忠 恪,谨厚澄肃。尝居海畔蒙山,宴坐经数十载,人莫测 之也。后南游东越天台诸山,禅观在怀,无缘世习。而 衣服䍀缕,动止自得,同侣禅徒,未之弘仰,山粒致绝。 日至村中,每从乞食。赍还中路,值于群虎,皆张口闭 目,若有饥相。净曰:‘吾经行山泽多矣,虎兕无心畏之。 今列于路旁,岂非为食耶’?”乃以匙抄饭,内其口中,馀 者对而啖尽。告曰:“知来食少,辄济自他,殊不副怀,深 用多愧。”明日乞食,虎又如前。频有此缘,同伴乃异其 度。晚为山幽地湿,形报苦之。还返海隅,住蒙山侧。内 遵道观,外感潜通,令闻远流,灵祇叶应。尝值亢旱,苗 稼并枯。淫祀之流,妄祈邀请,虽加恳恻,终不能致。净 曰:“可罢诸邪祷,吾独能降。”遂结斋静室,七日平旦,云 布雨施,高下滂注,百姓利焉,顶戴若圣。贞观三年,从 去冬至来夏六月,迥然无雨。天子下诏,释李两门,岳 渎诸庙,爰及淫祀,普令雩祭。于时万里赫然,全无有 应。朝野相顾,惨怆无赖。有潘侍郎者,曾任密州,知净 能感,以状奏闻,敕召至京,令住祈雨,告以所须,一无 损费。“唯愿静念三宝,慈济四生,七日之后,必降甘泽。 若欲酬德,可国内空寺,并私度僧,并施其名,得弘圣 道。”有敕许焉。虽无供给,而别赐香油,于庄严寺静房 禅默。至七日,向晓,问守卫者曰:“天之西北应有白虹, 可试观之。”寻声便见。净曰:“雨必至矣。”须臾云合,骤雨 忽零。比至日晡,海内通洽。百官表奏皇上之功,净之 阴德,全无称述。新雨初晴,农作并务,苗虽出陇,更无 雨嗣。萎仆将死,投计无所。左仆射房元龄躬造净所, 请重祈雨。净曰:“雨之升降,出自帝臣。净有何德,敢当 诚寄?前许无报,幽显同忧。若修素请雨,亦应致以事 闻奏。”帝又许焉。乃敕权停俗务,合朝受斋。净,乃依前 静坐。七日之末,又降前泽,四民欢泰,遂以有年。敕乃 总度三千僧,用酬净德。其征应难思,厥相叵测。但以 京辇諠杂,性不狎之,请还本乡之义胜寺,山居继业, 竟不测其存没云。同寺僧慧融,亦以禅业见称,山居 服食,咒水治病,敕召入京,亦住普光寺。二宫敬重,礼 遗相接云。

慧熙

编辑

按《续高僧传》:“慧熙,益州郫人,姓赵。童稚出家,善明篇 韵,文笔所趋,宛而成章。与绵州震响寺荣智齐名,俱 为沙弥,卓异翘秀。后与成都大石寺沙弥道微连韵 赋诗,微有言隙,因即屏绝人事,栖心禅业。年登受具, 周闻经律,摘采英华,用为赏要。摄论杂心,精搜至理。 尢耽三论,是所观门。尝难基法师尘识义初,问以小” 乘,基以《大乘》通之。熙笑曰:“大无不摄,但失小宗。”晚住 州南空慧寺,立性孤贞,不群诸偶,弊于食息,专想虚 元。一坐掩关二十馀日。众以不食既久,恐损身命,假 以馀词曰:“国家搜访艺能甚急,今不食闭门,世人谓 圣,愿息流言,可时处众。”熙惧矫饰,便开门进食。由是迄今将三十载。一身独立,不畜侍人,一食而止,不受 人施。有讲便听。夜宿本房,但坐床心,两头尘合,自馀 房地,惟有一踪,馀并莓苔青絮。衣服弊恶,仅免风寒。 冬则加衲,夏则布衣,以冬破衲,悬置梁上。有闻熙名, 就房参拜,迎逆接候,累日方见。时发幽问,吐言高迥, 预有元席,皆共惮之。年九十卒。今见在者,具诸闻睹。

世瑜

编辑

按《续高僧传》:“世瑜姓陈氏,住台州,父母早亡,佣作取 济。身形伟壮,长八尺三寸,希向佛理,无由自达。大业 十二年往绵州震响寺伦法师所出家,一食头陀,勤 苦相续。又往利州,入籍住寺。后入益州绵竹县响应 山独住多年,四猿供给山果等食。有信士毋家生者, 负粮来送,惊讶深山常烧薰陆沈水香等。既还山,半” 路见两人形甚青色,状貌希世,各负莲华蔗芋而上, 云:“我供给禅师去也。”然其山居三年之中,食米一石 七升。六时行道,以猿鸟为侣。初唯一泉,后有三泉流 出于下。贞观元年,梦有四龙来入心眼。既觉,大悟《三 论》宗旨,遂往灵睿法师讲下所闻,词理宛若旧寻则 面覆述。便往绵州,住大施寺。至十九年四月八日,往 崇乐寺,言语欲游方去。或有喻曰:“只此寺者,是诸方 也。”因还大施本房,杳气满室,坐处之地,涌三金钱。合 众寻香,从瑜房而出,乃见跏坐,手尚执𬬻。刺史刘德 威,庆所未闻,作龛坐之,三年不倒,春秋六十三矣。

智聪

编辑

按《续高僧传》:“智聪,未详何人,昔住扬州白马寺,后住 止观寺,专听三论。陈平后,渡江住扬州安乐寺。大业 既崩,思归无计,隐江荻中,诵《法华经》,七日不饥。恒有 四虎绕之而已,不食已来,经今十日。聪曰:‘吾命须臾, 卿须可食’。虎曰:‘造天立地,无有此理’。忽有一公,年可 八十,掖下挟船曰:‘师欲渡江,栖霞住者,可即上船’。四” 虎一时目中泪出。聪曰:“救危拔难,正在今日,可迎四 虎。”于是利涉往达南岸。船及老人,不知何在。聪领四 虎,同至栖霞舍利塔西,经行坐禅,誓不寝卧。徒众八 十,咸不出院。若有凶事,一虎入寺,大声告众。由此警 悟,每以为式。聪以山林幽远,粮粒难供,乃合率扬州 三百清信,以为米社,人别一石,年别送之。由此山粮, 供给道俗,乃至禽兽,通皆济给。至贞观二十三年四 月八日,小食讫,往止观寺,礼大师影像,执炉遍礼。又 往兴皇墓所礼拜,还归本房,安坐而卒,异香充溢。丹 阳一郭,受戒道俗三千馀人,奔走山服,哀恸林野,时 年九十九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