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185卷

博物汇编 禽虫典 第一百八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八十五卷
博物汇编 禽虫典 第一百八十六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一百八十五卷目录

 蚰蜒部汇考

  蚰蜒图

  尔雅释虫

  方言蚰蜒杂释

  尔雅翼蚰蜒

  本草纲目蚰蜒拾遗

 蚰蜒部纪事

 蚰蜒部杂录

 马陆部汇考

  马陆图

  尔雅释虫

  淮南子时则训

  方言马蚿杂释

  博物志物性

  本草纲目马陆释名 集解 正误 修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山蛩虫集解

  气味 主治

 马陆部纪事

 马陆部杂录

 蛤蚧部汇考

  蛤蚧图

  北户录蛤蚧

  本草纲目蛤蚧释名 集解 修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附方

 盐龙部汇考

  图缺

  本草纲目集解

 盐龙部纪事

 水唐部汇考

  图缺

  水经注水唐

 短狐部汇考

  蜮图

  诗经小雅何人斯

  周礼秋官

  大戴礼记夏小正

  博物志射工

  抱朴子登涉篇

  毛诗陆疏广要为鬼为蜮

  埤雅

  尔雅翼

  本草纲目溪鬼虫释名 集解 附录鬼弹 角主治 发明

 短狐部纪事

 短狐部外编

 蠷螋部汇考

  图缺

  周礼秋官

  博物志异虫

  埤雅蛷螋

  本草纲目蠷螋

  直省志书丹徒县

 蟾蜍部汇考

  蟾图

  尔雅释鱼

  陆机要览肉芝

  酉阳杂俎土槟榔

  埤雅蟾蜍

  尔雅翼蟾蠩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修治 气味 主治 头主治 蟾酥采治 气味 主

  治 发明 附方

 蟾蜍部艺文一

  蟾蜍赋         唐东方虬

 蟾蜍部艺文二

  海蟾          宋邵桂子

 蟾蜍部纪事

 蟾蜍部杂录

 蟾蜍部外编

禽虫典第一百八十五卷

蚰蜒部汇考

编辑

释名

《螾》。请帮助识别此字。尔雅    《入耳》。尔雅 吐古。尔雅疏   请帮助识别此字。请帮助识别此字。方言 《蚨》。请帮助识别此字。方言    请帮助识别此字。《蚭》。方言 《蜎,蚳》。本草纲目

蚰蜒图

蚰蜒图

《尔雅》

编辑

《释虫》

编辑

《螾》。请帮助识别此字。《入耳》。

蚰蜒。此虫象蜈蚣,黄色而细长,呼为“吐古。”

《方言》

编辑

蚰蜒杂释

编辑

《蚰》。请帮助识别此字。自关而东为之螾。请帮助识别此字。或谓之《入耳》,或谓之请帮助识别此字。请帮助识别此字。 赵魏之间或谓之“蚨。”请帮助识别此字。北燕谓之。请帮助识别此字。《蚭》。

请帮助识别此字。奴六反。《蚭》音尼。江东又呼“蛩”音巩。

《尔雅翼》

编辑

蚰蜒

编辑

《螾》。请帮助识别此字。《入耳》《郭氏》曰:“蚰蜒自关而东谓之螾。”请帮助识别此字。方家说, “蚰蜒大者如钗股,色正黄,其足无数,如蜈蚣状。此虫 好脂油香,入人耳及诸窍中,故因以为名,使人戒焉。” 古称昌羊,去蚤虱而来蛉穷。蛉穷,蚰蜒入耳之虫。昌 羊,今昌蒲,是其气芬芳所召尔。梓人谓此为却行之 属。今蜗牛之无壳者,俗呼蜒蚰,又呼蜗牛为蜒蚰蠃。 蜗牛惊则退缩,似应却行之义。然蜗牛要不能入耳, 当以多足者为是。《楚辞》以此物比谗贼。王逸《九思》云: “升车兮命仆,将驰兮四荒。下堂兮见虿,出门兮触蜂。 巷有兮蚰蜒,邑多兮螳螂。赌斯兮嫉贼,心为兮切伤。” 盖虿之螫人也在下,蜂之逐人也自上,蚰蜒则自侧, 螳螂则当前。是则上下左右与夫在前者,皆嫉贼矣。 欲驰四荒,其可得耶?夫《楚辞》之说,既不容于内而出。 出又不容,故君子怨焉。

《本草纲目》

编辑

蚰蜒拾遗

编辑

陈藏器曰:“状如蜈蚣而甚长,色正黄不斑,大者如钗 股,其足无数。好脂油香,故入人耳及诸窍中。以驴乳 灌之,即化为水。”李时珍曰:“处处有之。墙屋烂草中,尢 多状如小蜈蚣,而身圆不扁,尾后秃而无岐,多足,大 者长寸馀,死亦踡屈如环,故陶弘景误以为马陆也。” 其入人耳,用龙脑、地龙、硇砂,单吹之,皆效。或以香物 引之。《淮南子》云:“菖蒲去蚤虱而来蛉穷。”即此虫也。扬 雄《方言》云。一名入耳。一名蚨。请帮助识别此字。一名。请帮助识别此字。蚭一名“蜎蚔”, 又一种“草鞋虫”,形亦相似而身扁,亦能入人耳中。

蚰蜒部纪事

编辑

《朝野佥载》:唐天后中,尚食奉御张思恭进窟利,得蚰 蜒,大如著。天后以玉合贮之,召思恭示曰:“昨窟利上 有此,极是毒物。近有乌食百足虫忽死,开腹中蚰蜒 一抄,诸虫并尽,此物不化。朕昨日以来,意恶,不能食。” 思恭顿首请死。敕免之,与宰夫并流岭南。

《墨客挥犀》:“有人为蚰蜒入耳,遇其极时,不觉以头撞 柱,至血流不知,云痒甚不可忍。蚰蜒入耳,往往食髓, 至冬又能滋生,凡虫入耳者,惟用生油灌之为妙。”

蚰蜒部杂录

编辑

《淮南子说林训昌》:“羊去蚤虱而来蛉穷,除小害而致 大贼。”昌羊、菖蒲、蛉穷蚰蜒,入耳之虫也。

马陆部汇考

编辑

释名

《蛝》。尔雅     马。请帮助识别此字。尔雅 马蠲:尔雅注   马。请帮助识别此字。尔雅注 《蚿》。庄子     马蚿:方言

蛆,蟝。方言    马蚰:方言

百足。博物志   《飞蚿虫》。本草纲目

马轴:本草纲目  刀环虫。本草纲目

《百节》。本草纲目  山蛩虫。本草纲目

马陆图

马陆图
考证

《尔雅》

编辑

《释虫》

编辑

蛝,马。请帮助识别此字。

《马蠲》虳俗呼“马。”请帮助识别此字。《蛝虫》一名“马。”请帮助识别此字。一名《马蠲虳》。

《淮南子》

编辑

《时则训》

编辑

季夏之月,腐草化为蚈。按礼记月令是月则腐草为萤之时也故前儒有以蚈为

萤者,然《淮南子》本注则以“蚈” 为“马蚿” ,自不得专指为萤。今并载。

《方言》

编辑

马蚿杂释

编辑

马蚿,北燕谓之“蛆蟝”,其大者谓之“马蚰。”

《博物志》

编辑

物性

编辑

《百足》一名《马蚿》,中断成两段,各行而去。

《本草纲目》

编辑

马陆释名

编辑

陶弘景曰:此虫甚多,足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 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庄子》“蚿怜蛇”是矣。

《集解》

编辑

《别录》曰:“马陆,生元菟川谷。”

陶弘景曰:“李当之云:‘此虫长五、六寸,状如大蛩,夏月 登树鸣,冬则入蛰。今人呼为飞蚿虫’。”今有一种细黄 虫,状如蜈蚣而甚长,俗名土虫,鸡食之,醉闷至死。方 家既不复用,市人亦无取者,未详何者的是。

苏恭曰:“此虫大如细笔管,长三四寸,斑色,亦如蚰蜒。 襄阳人名为马蚿,亦呼马蚰,又名刀环虫,以其死侧 卧,状如刀环也。有人自毒,服一枚便死也。”

《雷敩》曰:“千足虫,头上有白肉面,并嘴尖,把著腥臭气 入人顶,能致死也。”

寇宗奭曰:“百节,身如槎,节节有细蹙文起紫黑色,光 润百足。死则侧卧如环,长二、三寸,大者如小指,古墙 壁中甚多,入药至鲜。”

李时珍曰:马蚿处处有之。形大如蚯蚓,紫黑色。其足 比比至百,而皮极硬,节节有横文如金线,首尾一般 大。触之即侧卧,局缩如环,不必死也。能毒鸡犬,陶氏 所谓土虫,乃蚰蜒也。死亦侧踡如环,鸡喜食之,当以 “李当之”之说为准。

正误

编辑

陈藏器曰:“按土虫无足,如一条衣带,长四、五寸,身扁 似韭叶,背上有黄黑。”请帮助识别此字。头如铲子。行处有白涎。生湿 地。鸡吃即死。陶云:“土虫似蜈蚣者乃蚰蜒。非土虫。亦 非马陆也。”苏云:“马陆如蚰蜒。”亦误矣。按:蚰蜒色黄不 斑。其足无数。

李时珍曰。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度古俗呼土蛊。身 形似衣带,色类蚯蚓,长一尺馀,首如铲,背上有黄黑。” 请帮助识别此字。稍触即断。常趁蚓掩之,则蚓化为水。有毒。鸡食之 辄死。据此,则陈藏器所谓土虫者。盖土蛊也。陶氏误 以蚰蜒为马陆。陈氏亦误以土蛊为土虫矣。

《修治》

编辑

《雷敩》曰:“凡收得马陆,以糠头炒至糠焦黑,取出去糠, 竹刀刮去头足,研末用。”

《气味》

编辑

辛温有毒。

《主治》

编辑

《本经》曰:“腹中大坚症,破积聚息肉,恶疮白秃。”

《别录》曰:“疗寒热痞结,胁下满。”

李时珍曰:“辟邪疟。”

《发明》

编辑

李时珍曰:马陆系神农药,雷氏备载炮炙之法,而古 方鲜见用者,惟《圣惠》逐邪丸用之。其方治久疟发歇 无时。用百节虫四十九枚,湿生虫四十九枚,砒霜三 钱,粽子角七枚,五月五日日未出时,于东南上寻取 两般虫,至午时向南研匀,丸小豆大。每发日早,男左 女右,手把一丸,嗅之七遍,立效。修时忌,孝子、妇人、师 尼鸡犬见之。亦合。《别录》疗寒热之说。大扺毒物。止可 外用。不敢轻入丸散中也。

山蛩虫集解

编辑

陈藏器曰:生山林间。状如百足而大,乌斑色,长二、三 寸。更有大如指者,名马陆,能登木群吟,已见《本经》。 李时珍曰:“按《本经》,马陆一名百足,状如大蛩。而此云 状如百足而大,更大者为马陆,则似又指百足为一 物矣。盖此即马陆之在山而大者耳,故曰山蛩。鸡犬 皆不敢食之。”

《气味》

编辑

有大毒。

《主治》

编辑

陈藏器曰:“人嗜酒不已,取一节烧灰水服,便不喜闻 酒气,过一节则毒人至死。又烧黑傅恶疮,亦治蚕病。 白僵烧灰粉之

马陆部纪事

编辑

《南史王准之传》:“准之族子素,少有志行,家贫母老,隐 居不仕。宋孝建、大明、泰始中,屡征不就,声誉甚高。山 中有蚿,清长,听之使人不厌,而其形甚丑,素乃为《蚿 赋》以自况。”

马陆部杂录

编辑

《家语》六本篇:“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 也。”

《庄子·秋水篇》:夔怜蚿,蚿怜蛇。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请帮助识别此字。 “踔而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蚿曰:“不然。 子不见夫唾者乎?唾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 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蚿 谓蛇曰:“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无足,何也?”蛇曰:“夫 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

《易林》:“百足俱行,相辅为彊。三圣翼事,王室宠光。” 《说林》训:“善用人者,若蚈之足众而不相害。”

蛤蚧部汇考

编辑

释名

蛤蟹。本草纲目 仙蟾:本草纲目

蛤蚧图

蛤蚧图

《北户录》

编辑

蛤蚧

编辑

蛤蚧,首如蟾蜍,背绿色,上有黄斑点,若古锦文,长尺 馀,尾绝短。其族则守宫蜥蜴、蝘蜓,多居古木窍间,自 呼其名,声绝大。又有十二时,亦其类也,大者一尺。传 云:“自旦至暮变十二般色,伤人必死。”余尝获一枚,闭 于笼中玩之,止见变黄、褐、赤、黑四色。

《本草纲目》

编辑

《释名》

编辑

《蛤蚧》一名《蛤蟹》。

《马志》曰:“一雌一雄,常自呼其名。”

李时珍曰:“蛤蚧因声而名,仙蟾因形而名。岭南人呼 蛙为‘蛤’”,又因其首如蛙蟾也。雷敩以雄为蛤,以雌为 蚧,亦通。

《集解》

编辑

《马志》曰:“蛤蚧,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间。形如大 守宫,身长四、五寸,尾与身等,最惜其尾,见人取之,多 自啮断其尾而去。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扬雄《方 言》云:‘桂林之中,守宫能鸣者,俗谓之蛤蚧。盖相似也’。” 掌禹锡曰:“按《岭表录异》云:‘蛤蚧,首如虾蟆,背有细鳞 如蚕子,土黄色,身短尾长,多巢于榕木及城楼间,雌’” 雄相随,旦暮则鸣。或云鸣一声是一年者。俚人采鬻, 云治肺疾。

李珣曰:“生广南水中,夜即居于榕树上,雌雄相随,投 一获二。”近日西路亦有之,其状虽小,滋力一般。俚人 采之,剖腹,以竹张开曝干鬻之。

苏颂曰:“人欲得首尾全者,以两股长柄铁叉,如黏黐 等状,伺于榕木间,以叉刺之,一股中恼,一股著尾,故 不能啮也。入药须雌雄两用,或云阳人用雄,阴人用 雌。”

《雷敩》曰:“雄为蛤,皮麤,口大,身小,尾麤。雌为蚧,皮细口 尖,身大尾小。”

李时珍曰:按段公路《北户录》云:“其首如蟾蜍,背绿色, 上有黄斑点,如古锦纹,长尺许,尾短,其声最大,多居 木窍间,亦守宫蜥蜴之类也。”又顾玠《海槎录》云:“广西

横州甚多蛤蚧,牝牡上下相呼,累日情洽乃交,两相
考证
抱负,自堕于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分劈,虽死

不开。乃用熟稿草细缠,蒸过曝干售之,炼为房中之” 药,甚效。寻常捕者,不论牝牡,但可为杂药及兽医方 中之用耳。

《修治》

编辑

《雷敩》曰:“其毒在眼,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 酒浸透,隔两重纸缓焙令干,以磁器盛,悬屋东角上 一夜用之,力可十倍,勿伤尾也。”

《日华》曰:“凡用,去头足,洗去鳞鬣内不净,以酥炙用,或 用蜜炙。”

李珣曰:“凡用,须炙令黄色,熟捣,口含少许,奔走不喘 息者,为真也。宜丸、散中用。”

《气味》

编辑

咸平有小毒。

《日华》曰:“无毒。”

《主治》

编辑

《开宝》曰:“久咳嗽,肺劳传尸,杀鬼物邪气,下淋沥,通水 道。”

《日华》曰:“下石淋,通月经,治肺气,疗欬血。”

《海药》曰:“肺痿咯血,咳嗽上气,治折伤。”

李时珍曰:“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 阳道。”

《发明》

编辑

寇宗奭曰:“补肺虚劳嗽有功。”

李时珍曰:“昔人言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蛤蚧补 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 肉。近世治劳损痿弱,许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 滋补也。”刘纯云:“气液衰,阴血竭者,宜用之。”何大英云: “定喘止嗽,莫佳于此。”

《附方》

编辑

久嗽肺痈寇宗奭曰:“久嗽不愈,肺积虚热成痈,欬出 脓血,晓夕不止,喉中气塞,胸膈噎痛。用蛤蚧、阿胶、鹿 角胶、生犀角、羚羊角各二钱半,用河水三升,银石器 内文火熬至半升,滤汁。时时仰卧细呷,日一服。”张刑 部子皋病此,田枢密况授此方,服之遂愈。

喘嗽面浮并四肢浮者,蛤蚧一雌一雄头尾全者,酒 和蜜涂之,炙熟紫团人参似人形者半两为末,化蜡 四两,和作六饼,每煮糯米薄粥一盏,投入一饼搅化, 细细热呷之。普济方

盐龙部汇考

编辑

图缺

《本草纲目》。

《集解》

编辑

李时珍曰:按何远《春渚纪闻》云:“宋徽宗时,将军萧注 破南蛮,得其所养盐龙,长尺馀,藉以银盘,中置玉盂, 以玉著摭,海盐饲之。每鳞中出盐则收取,云能兴阳 事。每以温酒服一钱匕。后龙死,以盐封数日,取用亦 有力。”愚按:此物生于殊方,古所不载,而有此功,亦稀 物也。因附于此。

盐龙部纪事

编辑

《春渚纪闻》:萧注从狄殿前之破蛮洞也,收其宝货珍 异,得一龙,长尺馀,云是盐龙,每鳞甲中出盐如雪,则 收取,用酒送一钱匕,专主兴阳。后因蔡元庆就其体 砥盐而龙死。其家以盐封其遗体,数日用亦大有力。 后闻此龙归蔡元长家云。

水唐部汇考

编辑

释名

《水虎》:水经注

图缺

《水经注》。

水唐

编辑

沔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射之不可 入。七八月中,好在碛中自曝。膝头似虎掌爪,常没水 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或曰:“人有生得者,摘其皋厌,可以小使,名为《水唐》”者也。

《后汉郡国志》注引盛氏《荆州记》云:“生得者摘其皋厌,可小使名为水。” 《唐十道志》引《襄沔记》云:“或有生得者,摘其鼻可小使名之曰水虎。” 孙云:“皋厌者,水虎之势也,可为媚药,善使内也。”

短狐部汇考

编辑

释名

《蜮》。诗经     射工:博物志

射影:抱朴子   溪毒。埤雅

水弩:埤雅    溪《鬼虫》。本草纲目

《抱枪》。本草纲目  《水狐》。本草纲目

蜮图

蜮图

《诗经》

编辑

《小雅何人斯》

编辑

“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正义蜮,短狐,《洪范五行传》云:“如鳖,三足,生于南越。南越妇人多淫,故其地多蜮。淫女,惑乱之气所生也。”朱注蜮,短狐也,江淮皆有之。能含沙以射水中人影,其人辄病而不见其形也。

《周礼》

编辑

《秋官》

编辑

《壶涿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订义《王昭禹》曰:“击瓦鼓以驱水虫,故名官谓之壶涿氏。”

掌除水虫。

订义郑康成曰:“水虫,狐蜮之属。”郑锷曰:“水虫之能为人害者,如《春秋》书有蜮之类,谓于水中含沙,射人影为灾故也。”

以炮土之鼓驱之,以焚石投之。

订义郑锷曰:“壶涿氏驱之以炮土之鼓。为瓦鼓以火炮之,其状如壶,可以涿击水虫,以浊其水。《旧书》以涿为浊,驱之不去,又以焚石使执投于水中,如以热汤,以火制水也。” 郑康成曰:“焚石投之使惊去。”

《王昭禹》曰:“攻之以火气,使感阴阳相殄之气而”

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沈之,则其神死, 渊为陵。

《大戴礼记》

编辑

《夏小正》

编辑

“四月鸣蜮。”蜮也者,或曰屈造之属也。

《博物志》

编辑

射工

编辑

江南山谿中水射工虫,甲类也。长一二寸,口中有弩, 形气射人影,随所著处发疮,不治则杀人。今《蠷螋虫》 溺人影,亦随所著处生疮。

卢氏曰:“以鸡肠草捣涂,经日即愈。万物皆有所相感。愚闻以霹雳木击鸟影,其鸟应时落地,虽未尝试,以是类知必有之。”

《抱朴子》

编辑

《登涉篇》

编辑

吴楚之野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实 水虫也。状如鸣蜩,状似三合杯,有翼能飞,无目而利 耳,口中有横物角弩,如闻人声,缘口中物如角弩,以 气为矢,则因水而射人。中人身者即发疮,中影者亦 病,而不即发疮,不晓治之者煞人。其病似大伤寒,不 十日皆死。人行有此虫之地,若带八物麝香丸及度 “世丸及护命丸,及王壸丸,犀角丸及七星丸及荠苨 丸”,辟沙虱短狐也。若卒不能得此诸药者,但可带好 生麝香亦佳。以雄黄、大蒜等分,合𢭏带一丸,如鸡子 大者亦善。若已为所中者,可以此药涂疮亦愈。㕮咀 赤苋汁饮之,涂之亦愈。五茄根及悬钩草葍藤,此三 物皆可各单行,可以𢭏服,其汁一二升,射工虫,冬天 蛰于山谷间,大雪时索之,此虫所在,其雪不积留,气 起如灼蒸,当掘之,不过入地一尺则得也。阴干,末带 之,夏天自辟射工也。

==
《毛诗陆疏广要》
==

为鬼为蜮

编辑

蜮,短狐也,一名射影如龟。一作鳖《三足》,江淮水滨皆有 之。人在岸上,影见水中,投人影则杀之,故曰“射影”也。 南方人将入水,先以瓦石投水中,令水浊,然后入。或 曰:含细沙射人,入人肌,其疮。一作创如疥。

《广雅》:“射工,短狐蜮也。” 《毛传》:“蜮,短狐也。” 陆氏云:“状如鳖,三足,一名射工。俗呼为水弩,在水中含沙射人。一云射人影。” 《埤雅》:“蜮畏鹅,鹅能食之。” 《禽经》所谓:“鹅飞则蜮沉,鵙鸣则蛇结。” 《韩诗外传》云:“短狐,水神也。” 《抱朴子》云:“蜮,水虫也。状似鸣蜩,有羽,能飞。” 《元中记》云:“水狐者,视其形虫也。其气乃鬼也。长三、四寸,色黑,广寸许,背上” 有甲,厚三分许,其头有角,去三二步则气射人,中十人,六七人死。鸳鸯、𬸚鹫、蟾蛛悉食之。东方朔传人主之大蜮,师古云:“魅也。” 按诸家之说不一,惟《元中记》云:“其形虫也,其气乃鬼也” 二语尽之矣。较之蜣螂鸣蜩,恐太不伦。彼有翼能飞者,或又一种,非师旷所云鹅飞则沉者也。

《埤雅》

编辑

蜮,短狐也。似鳖,三足,含水射人。一曰含沙射人之影。 其疮如疥。《稽圣赋》所谓“蛷旋于影,蜮射于光”是也。一 名射工,一名溪毒。有长角横在口前,如弩檐临其角 端,曲如上弩,以气为矢,因水势以射人,故俗呼水弩。 《春秋》曰“秋有蜮”,即此是也。然畏鹅,鹅能食之。《禽经》所 谓“鹅飞则蜮沉,鵙鸣则蛇结。”《诗》曰:“为鬼为蜮,则不可” 得,言鬼无形而蜮性阴害,射人之影,则皆莫可究矣。 《五行传》曰:“南越淫惑之气生蜮。”蜮之犹言惑也。《字说》 曰:“蜮不可得也,故或之。”今蛷螋溺人之影,亦是类尔。 《造化权舆》曰:短狐射气,蛷螋遗溺中影,则疾人气类 感之故也。《周官》曰:“凡隙屋除其狸虫。”狸虫,蟅蛷螋之 属。蛷螋言搜而去之也,亦言求而去之也。

《尔雅翼》

编辑

蜮,一名短狐,一名射工,一名溪毒。生江南山溪水中, 甲虫之类也。长一二寸,有翼能飞,口中有横物如角 弩,如闻人声。以气为矢,激水以射人,随所著处发疮, 中影者亦病,而疮不即发,病如大伤寒,不治杀人。或 曰:“见人则以气射人,去二三步即射,所中什六七死。 冬月蛰涧谷间,大雪时索之。此虫所在,其雪不积,气” 起如蒸,掘之不过入地一尺则得也。《诗》曰:“为鬼为蜮, 则不可得。”以况阴中人者。《春秋》鲁庄公十八年“秋,有 蜮。”《穀梁传》曰:“一有一亡曰有蜮”,射人者也。刘向以为 蜮生南越,越地多妇人,男女同川浴。女为主乱气所 生,故圣人名之曰蜮。蜮犹惑也,在水傍,能射人,近射 妖也。天戒严公勿取齐女,将生淫惑篡弑之祸。刘歆 则以为蜮盛暑所生,非自越来。说者又言:“水弩,状如 蜣螂,尾长四寸,即弩也,见人影则射。”《南越志》云:“水弩, 四月一日上弩射人影,至八月卸弩。”此云“弩在口”,彼 云“弩在尾”,差不同。颜师古以为短狐即射工,亦呼水 弩,当是一物。而《说文》称:“蜮似鳖,三足,以气射害人。”孙 愐亦称:“蜮,短狐,状似”鳖,含沙射人。陆玑《毛诗疏》亦云: “蜮短狐,一名射影。”如龟三足,江淮水皆有之。人在岸 上,影见水中,投人影则杀人,故曰“射影。”南方人欲入 水,先以瓦石投水中,令浊乃入。或含细沙射人,入人 肌,其疮如疥则蜮。乃是三足鳖鲧所化为能者,与甲 虫有异,姑两存之。

《本草纲目》

编辑

溪鬼虫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此虫足角如弩,以气为矢,因水势含沙以 射人影成病,故有射弩诸名。《酉阳杂俎》谓之“抱枪”,云 大如蛣蜣,腹下足刺似枪,螫人有毒也。《元中记》云:视 其形,虫也。见其气,鬼也。其头喙如狐也。

《集解》

编辑

陈藏器曰:“射工出南方,有溪毒,处山林间。大如鸡子, 形似蛣蜣。头有一角,长寸馀,角上有四岐,黑甲,下有 翅,能飞。六七月取之。沙气多短,狐则生鸀鳿、㶉𪆟之 属治之。”

唐慎微曰:“《元中记》云:‘水狐虫,长三四寸,其色黑,广寸 许,背上有甲,厚三分,其口有角,向前如弩,以气射人, 去二三步即中人,十死六七也’。”

李时珍曰:“射工长二、三寸,广寸许,形扁,前阔后狭,颇 似蝉状,故《抱朴子》言其状如鸣蜩也。腹软背硬,如鳖 负甲黑色,故陆玑言其形如鳖也。六、七月甲下有翅, 能飞作铋铋声,阔头尖喙,有二骨眼。其头目丑黑如 狐,如鬼喙,头有尖角如爪,长一、二分,有六足,如蟹足。 二足在喙下,大而一爪;四足在腹下,小而岐爪。或时” 双屈前足,抱拱其喙,正如横弩上矢之状。冬则蛰于 谷间,所居之处,大雪不积,气起如蒸。掘下一尺,可得, 阴干留用。蟾蜍鸳鸯能食之,鹅鸭能辟之。故《禽经》云: “鹅飞则蜮沉。”又有水虎,亦水狐之类。有鬼弹,乃溪毒 之类。葛洪所谓“溪毒似射工而无物”者,皆此属也

附录鬼弹

编辑

又按《南中志》云:“永昌郡有禁水,惟十一二月可渡,馀 月则杀人。其气有恶物,作声不见其形,中人则青烂, 名曰鬼弹。”

角主治

编辑

陈藏器曰:“带之辟溪毒。”

李时珍曰:“阴干为末佩之。亦辟射工毒。” 出《抱朴子》。

《发明》

编辑

李时珍曰:“按:葛洪《肘后方》云:溪毒中人,一名中水,一 名中溪,一名水病。似射工而无物,春月多病之。头痛 恶寒,状如伤寒,二、三日则腹中生虫,食人下部,渐蚀 五脏,注下不禁,虽良医不能疗也。初得即下部若有 疮,正赤如截肉,为阳毒,最急。若疮如虫啮,为阴毒,小 缓皆杀人,不过二十日。”方家用药,与伤寒、温病相似, 或以小蒜煮汤浴之,及诸药方。又云:“江南射工毒虫, 在山间水中,人行或浴,则此虫含沙,射人形影则病。 有四种,初得皆如伤寒,或似中恶;一种遍身有黑黡 子,四边悉赤,犯之如刺;一种作疮,久即穿陷;一种突 起如石;一种如火灼熛疮也。疗之并有方法。”王充《论 衡》云:“短狐含太阳毒气而生,故有弓矢射人。”中人如 火灼也。

短狐部纪事

编辑

《左传·庄公十八年》:“秋,有蜮,为灾也。”

《搜神记》:汉光武中平中,有物处于江水,其名曰蜮,一 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 剧者至死。人以术方抑之,则得沙石于肉中。《诗》所谓 “为鬼为蜮”,则不可测也。

《南史孝义传》:屠氏女,昼采樵,夜纺绩,以供养父母。父 母俱卒,亲迎殡葬,负土成坟,忽空中有声云:“汝至性 可重,山神欲相驱使,汝可为人疗病,必得大富。”女谓 是妖魅,弗敢从,遂得病积时邻舍人有溪蜮毒者,女 试疗之,自觉病便差,遂以巫道为人疗疾,无不愈,家 产日益。

短狐部外编

编辑

《山海经》:大荒之中,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 射蜮是食。有人方捍弓,射黄蛇,名曰蜮人。蜮,短狐 也。此山出之,亦以名云。

《搜神记》:“晋献公二年,周惠王居于郑,郑人入王府,多 脱,化为蜮射人。”

蠷螋部汇考

编辑

释名

《蛷,螋》。周礼

图缺

《周礼》:

《秋官》

编辑

《赤叐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订义《郑锷》曰:“虫豸藏埋于墙屋之隈,除去为难,当用物以捇拔而去之,故名曰赤叐,

掌除墙屋。”

订义刘执中曰:“墙屋隙罅之间,有虫有豸,皆螫人而毒入四肢,至于迷闷痛绝不可救者,蠖螋、蝎虿、蜘蛛、蜈蚣之类皆是也。” 《郑锷》曰:“文王仁及昆虫,伏藏埋蛰于墙屋之下,乃设官搜求以除之,何耶?此殆为王居也。至尊所处,固当致严,墙屋之下,人迹罕至,苟有能致害之物藏焉,不可不去也。”

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

订义郑康成曰:“蜃,大蛤也。𢭏其炭以坋之则走。洒,洒也,淳之以洒之则死。” 王昭禹曰:“以蜃炭攻之,则以火之,毒气暴之便出也。” 刘执中曰:“古者以蜃炭攻之,又以灰汁沃之。今之为方,非独此也。而用蜃炭涂塈墙壁,亦赤叐氏之遗法。欤

凡隙屋,除其狸虫。”

订义郑锷曰:“隙屋,则离宫别馆,希御幸之地,无所不除之矣。” 贾氏曰:“埋藏之虫,在屋孔穴之中,故以隙屋言之。” 郑康成曰:“狸虫,䗪蛷、螋之属。” 王氏曰:“狸虫亦有害人者,故除之

《博物志》

编辑

异虫

编辑

《蠷螋虫》溺人影,随所著处生疮。

《卢氏》曰:“以鸡肠草捣涂,经日即愈。”

《埤雅》

编辑

螋蛷

编辑

《造化权舆》曰:短狐射气,蛷螋遗溺,中影则疾,人气数 感之故也。《周官》曰:“凡隙屋除其狸虫。”狸虫,䗪,蛷螋之 属。蛷螋言搜而去之也,亦言求而去之也。

《本草纲目》

编辑

蠷螋

编辑

陈藏器曰:“状如小蜈蚣,色青黑,长足,能溺人影,令人 发疮,如热痱而大,若绕腰匝,不可疗。山中者,溺毒更 猛,惟扁豆叶傅之即瘥。”诸方大有治法。

李时珍曰:蠷螋喜伏氍𣰰之下,故得此名。或作蛷螋。 按:《周礼》赤叐氏,“凡隙屋,除其狸虫蛷螋之属,乃求而 搜之也。”其虫隐居墙壁及器物下,长不及寸,状如小 蜈蚣,青黑色,二须六足,足在腹前,尾有叉岐,能夹人 物,俗名搜夹子。其溺射人影,令人生疮,身作寒热。古 方用犀角汁、鸡肠草汁、马鞭草汁、棃叶汁、茶叶末、紫 草末、羊髭灰、鹿角末、燕窠土,但得一品,涂之皆效。孙 真人《千金方》云:“予曾六月中得此疮,经五六日治不 愈。有人教画地作蠷螋形,以刀细取腹中土,以唾和 涂之,再涂即愈。”方知万物相感,莫晓其由。

《直省志书》

编辑

丹徒县

编辑

蠷螋:俗呼为“蓑衣虫。”

蟾蜍部汇考

编辑

释名

《鼁,𪓰》。尔雅    《蟾诸》。尔雅 《𪓰,𪓿》。尔雅翼   蚵蚾。尔雅翼 《苦蠪》。本草纲目

蟾图

蟾图

《尔雅》

编辑

《释鱼》

编辑

鼁𪓰蟾诸。

似虾蟆,居陆地。《淮南》谓之“去文。”此有多种。鼁𪓰一名蟾诸。郭云:“似虾蟆,居陆地”,淮南谓之去文。然蟾诸非虾蟆,但相似耳。按《本草》虾蟆,陶注云:“此是腹大,皮上多痱磊者也。”蟾诸亦类此。《抱朴子》曰:“蟾诸寿三千岁者,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元中记》云:“蟾诸生角者,食之,寿千岁。”是也。

《陆机要览》

编辑

肉芝

编辑

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名曰“肉芝。”以 五月五日取,阴干,以其足画地,即流水。带之于身,能 辟兵。

《酉阳杂俎》

编辑

土槟榔

编辑

土槟榔,状如槟榔,在孔穴间得之,新者犹软,相传蟾 蜍矢也,不常有之。主治恶疮。

《埤雅》

编辑

蟾蜍

编辑

蟾蜍吐生,腹大背黑,皮上多痱磊,跳行舒迟,其肪涂 王则软,刻削如蜡,《本草》所谓能合玉石者也。又曰:虾 蟆一名蟾蜍。盖虾蟆背有黑点,身小,能跳接百虫,善 鸣,与蟾蜍不类。故《淮南子》以为释大道而任小数,无 以异于使蟹捕鼠,蟾蜍捕蚤,不足以禁奸塞邪也。《自 然论》曰:“蟾蜍掷粪,自其口出。”

《尔雅翼》

编辑

蟾蠩

编辑

“蟾蠩”者,虾蟆之类。《释鱼》:“鼁𪓰,蟾蠩。”注云:“似虾蟆,居陆 地。”而《说文》云:“其鸣詹诸,其皮鼁鼁,其行𪓿𪓿。”又云:“𪓰 𪓿詹诸。”《诗》曰:“得此𪓰𪓿。言其行𪓿𪓿。”《韩诗》薛君亦曰: “得此戚施。”戚施,蟾蜍,喻丑恶也。则卫宣公之可恶甚 矣。今之蚵蚾,背上礧礧,好伏墙阴壁下者。五月五日 得之,谓之辟兵。为物绝寿,乃云有千岁者。古称月中 有蟾蠩,故《春秋运斗枢》曰:“政纪乖则蟾蜍月精,四顾 感翔。”《河图》曰:“蟾蠩去月,天下大乱。”《淮南子》曰:“月照天下,食于詹诸。”许叔重以为詹诸月中虾蟆食月。夫日 月之食,莫有知其审者,故圣人书日有食之,言若有 物食之者,而不知其名云尔。阙疑之义,谨重之至也。 后世诗人皆祖叔重之说,以为虾蟆所食。然按张衡 《灵宪》云:“羿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 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然则詹诸盖嫦娥之别名,非 蛙黾之类也。顾无得而考之,梓人以脰鸣者蛙黾属 蝈氏,去蛙黾,焚牡蘜,以灰洒之则死,以其烟被之,则 凡水虫无声。齐鲁之间谓蛙为蝈。黾,耿黾也。蝈与耿 黾尤怒鸣,为聒人耳。

《本草纲目》

编辑

《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蟾蜍,《说文》作“詹诸”,云:“其声詹诸,其皮鼁鼀, 其行𪓿𪓿。”《诗》云:“得此𪓰𪓿。”《韩诗注》云:“戚施,蟾蜍也。”戚 音蹴,后世名苦蠪,其声也。蚵蚾,其皮礧砢也。

《集解》

编辑

《别录》曰:“蟾蜍,生江湖池泽。五月五日,取东行者,阴干 用。”

陶弘景曰:“此是腹大,皮上多痱磊者。其皮汁甚有毒, 犬啮之,口皆肿。五月五日取东行者五枚,反缚著密 室中,闭之。明旦视自解者,取为术用,能使人缚亦自 解。”

萧炳曰:“‘腹下有丹书’八字,以足画地者,真蟾蜍也。” 苏颂曰:今处处有之。《别录》谓虾蟆一名蟾蜍,以为一 物,非也。按《尔雅》:“鼁𪓰,蟾蠩也。”郭璞云:“似虾蟆,居陆地。” 则非一物明矣。蟾蜍多在人家下湿处,形大,背上多 痱磊,行极迟缓,不能跳跃,亦不解鸣。虾蟆多在陂泽 间,形小,皮上多黑斑点,能跳接百虫,举动极急。二物 虽一类。而功用小别。亦当分而用之。蟾蜍屎。谓之土 槟榔。下湿处往往有之。亦能主疾。

寇宗奭曰:“世传三足者为蟾,人遂为三足枯蟾以罔 众,但以水沃半日,其伪自见,盖无三足者也。”

李时珍曰:蟾蜍锐头皤腹,促眉浊声,土形有大如盘 者。《自然论》云:“蟾蜍吐生,掷粪自其口出也。”《抱朴子》云: “蟾馀千岁,头上有角,腹下丹书,名曰肉芝,能食山精。 人得食之可仙。”术家取用以起雾祈雨,辟兵解缚。今 有技者聚蟾为戏,能听指使,物性有灵,于此可推。许 氏《说文》谓三足者为蟾,而寇氏非之,固是。但龟、鳖皆 有三足,则蟾之三足非怪也。若谓入药必用三足,则 谬矣。《岣嵝神书》载蟾宝之法:“用大蟾一枚,以长尺铁 钉四个,钉脚四下以炭火自早炙至午,去火放水一 盏于前,当吐物如皂荚子大,有金光,人吞之可越江 湖也。”愚谓纵有此术,谁敢吞之?方伎诳说,未足深信, 漫记于此,以备祛疑。

《修治》

编辑

《蜀图经》曰:“五月五日取得,日干或烘干用。”一法:去皮、 爪,酒浸一宿,又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涂酥炙干用。 李时珍曰:“今人皆于端午日捕取,风干,黄泥固济,锻 性存用之。”《永类钤方》云:“蟾目赤腹无八字者,不可用。” 崔寔《四民月令》云:“五月五日取蟾蜍,可治恶疮。”即此 也。亦有酒浸取肉者。钱仲阳治小儿冷热疳泻,如圣 丸:用干者,酒煮成膏,丸药亦一法也。

《气味》

编辑

辛凉微毒。

《主治》

编辑

《别录》曰:“阴蚀,疽,疠恶疮,猘犬伤疮,能合玉石。”

陶弘景曰:“烧灰傅疮立验。又治温病发斑困笃者。去 肠,生捣,食一、二枚,无不瘥者。”

陈藏器曰:“捣烂绞汁饮,或烧末服。”

《药性》曰:“杀疳虫,治鼠漏恶疮。烧灰,傅一切有虫,恶痒, 滋,引疮。”

《日华》曰:“治疳气,小儿面黄,癖气,破症结。烧灰,油调,傅 恶疮。”

《苏颂》曰:“主小儿劳瘦,疳疾最良。”

李时珍曰:“治一切五疳八痢,肿毒,破伤风病,脱肛。”

头主治

编辑

功同蟾蜍。

蟾酥采治

编辑

《寇宗奭》曰:“眉间白汁,谓之蟾酥。以油单纸裹眉,裂之, 酥出纸上,阴干用。”

李时珍曰:“取蟾酥不一,或以手捏眉棱,取白汁于油 纸上,又桑叶上插背阴处,一宿即自干。白安置竹筒 内盛之,真者轻浮入口,味甜也。或以蒜及胡椒等辣 物纳口中,则蟾身白汁出。以竹箆刮下面和成块,干 之。其汁不可入人目,令人赤肿盲。或以紫草汁洗点 即消。”

《气味》

编辑

甘辛温,有毒。

《主治》

编辑

小儿疳疾脑疳。

甄权曰:“端午日取眉脂,以朱砂、麝香为丸,如麻子大治小孩子疳瘦,空心服一丸。如脑疳,以你汁调滴鼻 中,甚妙。”

《日华》曰:“同牛酥或吴茱萸苗汁调,摩腰眼、阴囊。治腰 肾冷,并助阳气。又疗虫牙。”

寇宗奭曰:“治齿缝出血及牙疼。以纸纴少许按之。立 止。”李时珍曰:“发背疔疮。一切恶肿。”

《发明》

编辑

李时珍曰:蟾蜍,土之精也。上应月魄,而性灵异。穴土 食虫,又伏山精,制蜈蚣,故能入阳明经,退虚热,行湿 气,杀虫𧏾,而为疳病痈疽诸疮要药也。《别录》云:“治猘 犬伤。《肘后》亦有方法。”按:沈约《宋书》云:“张收为猘犬所 伤,人云宜啖虾蟆脍,食之遂愈。”此亦治痈疽疔肿之 意。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耳。古今诸方所用虾蟆,不 甚分别,多是蟾蜍,读者当审用之,不可因名迷实也。

《附方》

编辑

腹中冷癖,水谷癊结,心下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 逆害饮食,大蟾蜍一枚,去皮,肠支解之,芒硝,强人一 升,中人七合,弱人五合,水七升,煮四升,顿服,得下为 度。肘后方

《小儿疳积》治小儿疳积,腹大,黄瘦,骨立,头生疮结如 麦穗用立秋后大虾蟆,去首、足、肠,以清油涂之,阴阳 瓦炙熟食之,积秽自下。连服五、六枚,一月之后,形容 改变,妙不可言。

五疳八痢,面黄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用大干蟾 蜍一枚烧存性,皂角去皮弦一钱烧存性,蛤粉水飞 三钱,麝香一钱,为末,糊丸粟米大。每空心米饮下三 四十丸,日二服。名“五疳保童丸。”全婴方

小儿疳泄下痢:用虾蟆烧存性,研,饮方寸匕。子母秘录 走马牙疳,侵蚀口鼻,干蚵蚾黄泥裹固,锻过黄连各 二钱半,青黛一钱,为末,入麝香少许,和研傅之。郑氏小儿 方

《疳蚀腮穿》金鞭散治疳疮腮穿牙落。以抱退鸡子软 白皮,包活土狗一个,放入大虾蟆口内,草缚泥固,煆 过取出研末贴之,以愈为度。普济方

小儿口疮:“五月五日虾蟆炙,研末,傅之即瘥。”秘录 一切疳𧏾,无问去处,皆能治之。虾蟆烧灰,醋和傅,一 日三五度。梅师方

阴蚀欲尽:虾蟆灰、兔屎等分,为末傅之。肘后方 月蚀耳疮:“五月五日虾蟆烧末,猪膏和傅。”外台方 小儿蓐疮:“五月五日取蟾蜍,炙,研末,傅之即瘥。”秘录 小儿脐疮出汁久不瘥:虾蟆烧末傅之,日三,甚验。一 加牡砺等分。外台

一切湿疮:蟾蜍烧灰,猪脂和傅。千金方

小儿癣疮:蟾蜍烧灰,猪脂和傅。外台

癞风虫疮:“干虾蟆一两炙长,肥皂一条炙去皮子,蘸 酒再炙,为末,以竹管引入羊肠内系定,以麸铺甑内, 置药麸上蒸熟,入麝香半钱,去麸,同捣为丸,如梧子 大。”每温酒服二十一丸。直指方

附骨坏疮久不瘥,脓汁不已,或骨从疮孔中出,用“大 虾蟆一个,乱头发一鸡子大,猪油四两,煎枯去滓,待 凝如膏。先以桑根皮、乌头煎汤洗,拭干,煆,龙骨末掺 四边,以前膏贴之。”锦囊秘览

发背肿毒未成者,用活蟾一个,系放疮上,半日蟾必 昏愦,置水中救其命。再易一个如前法,其蟾必踉跄; 再易一个,其蟾如旧,则毒散矣,累验极效也。若势重 者,以活蟾一个或二三个,破开连肚,乘热合疮上,不 久必臭不可闻,再易二三次即愈。慎勿以物微见轻 也。医林集要

肿毒初起:“大虾蟆一个,剁碎同炒,石灰研如泥,傅之, 频易。”余居士方

破伤风病:用蟾二两半,切剁如泥,入花椒一两,同酒 炒熟,再入酒二盏半,温热服之,少顷通身汗出,神效。 猘犬咬伤:《肘后》治猘犬伤,每七日一发生食虾蟆脍 绝良。亦可烧炙食之,勿令本人知之,自后再不发也。

《袖珍》:治风犬伤。即用虾蟆后足捣烂,水调服之,先

于顶心拔去血发三两根。则小便内见沫也。

肠头挺出蟾蜍皮一片,瓶内烧烟熏之,并傅之。孙真人 《佩禳疟疾》:五月五日收大虾蟆,晒干,纸封,绛囊贮之, 男左女右,系臂上,勿令知之。杨氏家藏方

折伤接骨:大虾蟆生研如泥,劈竹裹缚其骨,自痊。奚囊 备急方

大肠痔疾:“蟾蜍一个,以砖砌四方,安于内,泥住,火锻 存性为末,以猪广肠一截,扎定两头,煮熟切碎,蘸蟾 末食之”,如此三四次,其痔自落。

拔取疔黄:蟾酥以面丸梧子大,每用一丸,安舌下,即 黄出也。青囊杂纂

拔取疔毒蟾酥以白面、黄丹溲作剂,每丸麦粒大,以 指爬动疮上插入,重者挑破纳之,仍以水澄膏贴之。 危氏方

疔疮恶肿:蟾酥一钱,巴豆四个,𢭏烂,饭丸锭子如菉 豆大。每服一丸,姜汤下。良久以萹蓄根、黄荆子研,酒半碗服,取行四五次,以粥补之。乾坤秘韫

诸疮肿硬,“针头散”用蟾酥、麝香各一钱,研匀,乳汁调 和,入罐内待干。每用少许,津调傅之,外以膏护住,毒 气自出,不能为害也。保命集

一切疮毒:蟾酥一钱,白面二钱,朱砂少许,井华水调 成小锭子,如麦大,每用一锭,并华水服。如疮势紧急, 五七锭,葱汤亦可,汗出即愈。

喉痹乳蛾等证:用癞虾蟆眉酥和草乌尖末、猪牙皂 角末等分,丸小豆大。每研一丸,点患处神效。活人心统 一切齿痛、疳蚀、龋齿、瘀肿:用蚵蚾一枚,鞭其头背,以 竹箆刮眉间,即有汁出,取少许点之,即止也。类编 风虫牙痛不可忍:《圣惠》:用蟾酥一片,水浸软,入麝香 少许,研匀,以粟米大,绵裹咬定,吐涎愈。一方用胡椒 代麝香。一方:用蟾酥染丝,绵上剪一分,纴入齿缝根 里,忌热物半日效。干者以热汤化开。

破伤风病:“蟾酥二钱,汤化为糊,干蝎酒炒、天麻各半 两,为末,合捣丸菉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豆淋酒下。 圣惠方

蟾蜍部艺文一

编辑

《蟾蜍赋》
唐·东方虬

编辑

观夫天地之道,转万物以自然;鳞虫之众,有蟾蜍而 可称焉。鸟吾知其择木,鱼吾知其在泉。此皆婴刀俎 以生患,而我独沉冥而得全。尔其文章睆目,锐头皤 腹,本无牙齿之用,宁惧鹰鹯之逐。或处于泉,或渐于 陆,常不离于跬步,亦何择于栖宿。当夫流潦初溢,阴 霖未晴,乘清秋之凉夜,散响耳之繁声。澒洞雷殷,混 万籁而为一喧。请帮助识别此字。鼓怒,怛异类以那惊。既莫知其所 止,故乃时逢则鸣。观其忘机似智,称善不伐。进而无 悔,耻鱼之曝鳃;退亦能谋,笑龟之灼骨。方将乐彼泥 中与井底,安能出夫河长与海阔。称其异则画地成 川,谓其神则登天入月。岂直洼坳之内,而见其浮没? 意兹蟾蜍,匪陋攸居。沼沚之毛,恣涵泳之无斁;𬞟藻 之菜,廉糗粮而有馀。方其鸣,孔公若闻于鼓吹;当其 怒,越子反驻乎乘舆。彼龙蛇之蛰也,吾不知其所如。

蟾蜍部艺文二

编辑

《海蟾》
宋·邵桂子

编辑

三足老蟆太阴精,夜载阿姮朝帝庭。澡形不假桂花 露,背负金轮浴沧溟。腾腾跃起几万尺,痴腹一团露 圆白。睨目光射鲛宫寒,海若天吴难遁迹。腹中万斛 蝌蚪藏,吐作《列纬》森光芒。晓骖六龙驾羲驭,腾踏未 必输飞黄。

蟾蜍部纪事

编辑

《西京杂记》:“广川王发晋虞公冢,得玉蟾蜍一枚,腹空, 容五合,如新玉,取以盛水滴砚。”

《香案牍》:“武阳北平山有白虾蟆,谓之‘肉芝,王乔食以 仙去’。”

《广古今五行记》:“晋孝武太元八年,义兴人周客有一 女,年十八九,端丽洁白,尤辩惠,性嗜脍,啖之恒苦不 足。有许纂者,少好学,聘之为妻,到婿家食脍如故,家 由之贫。于是门内博议,恐此妇非人,命归家,乘车至 桥南,见罟家取鱼作鲊著案上,可有十许斛。便于车 中下一千钱,以与鱼主,令捣虀。乃下车,熟食五斗,生 食五斗,当啖五斛许。”便极闷卧。须臾,据地大吐水,忽 有一蟾蜍从吐而出。遂绝不复啖,病亦愈。时天下大 兵。

《续博物志》:宋刘亮合仙丹,须白蟾蜍,得而服之,立死。 《陕西通志》:蟾井在西安府临潼县骊山白鹿观中,有 金色三足虾蟆,贺兰先生见之曰:“此肉芝也。烹而食 之,白日升天。”

《云仙杂记》:“孙愿夜行横塘,见池中大鱼映月吸水,移 时不去,池外数步有一小坎,正涵北斗,有虾蟆数十 共来饮啜,愿异之。明日汰池中,惟有一大鲤,身已五 色,复来坎所访求虾蟆得三足者数十。”

《茅亭客话》:伪蜀将季延秋门内严真观前蚕市,有村 夫鬻一白虾蟆,其质甚大,两目如丹,聚视者皆云“肉 芝也。”有医工王姓,失其名,以一缗市之,归所止,虑其 走匿,因以一大臼合于地。至暝,石臼透明如烛笼。王 骇愕,遂斋沐选日,负铛挈蟾,辞家往青城山,杳绝音 耗。洎明年,圣朝伐蜀,竟不知王之存亡也。

《东坡志林》:“冨彦国在青社,河北大饥,民争归之。有夫 妇襁负一子,未几迫于饥困,不能皆全,弃之道左空 冢中而去。岁定还乡,经此冢,欲收其骨,则儿活肥健, 愈于未弃时。见父母匍匐来,就视,冢中空无有,惟有 一窍,滑易如蛇鼠出入。有大蟾蜍如车轮,气咻咻然 出穴中。意儿在冢中常呼吸此气,故能不食而健,自” 尔遂不食。年六七岁,肌理如玉。其父抱儿来京师,以 示小儿医张荆筐。张曰:“物之有气者能蛰,燕蛇虾之类是也。能蛰则能不食,不食则寿,此千载虾蟆也,法 不当与药。若听其不食不娶,长必得道。”父喜,携去,今 不知所在。张与余言,盖嘉祐六年也。

《太平清话》:“政和二年夏四月,新安蟾蜍背生芝草。时 农夫汲水于龙渊之津,睹此一蟾,望日而拱。已而视 之,则其背生芝,凡十五叶,叶间有异草,蒙茸苍翠,岁 寒不雕。”

《河南府志》:“宋徽宗政和二年,龙涧有蟾蜍,背生芝草, 长三寸许。”

《清波杂志》:政和二年,待制李𬤝进蟾芝。上曰:“蟾,动物 也,安得生芝?闻大相国寺市中多有鬻此者,为玩物 耳。𬤝从臣,何敢附会如此?”命以盆水渍之,一夕而解, 竹钉故楮皆见。于是责𬤝以罔上,安置焉。

蟾蜍部杂录

编辑

《文子上德篇》:“蟾蜍辟兵,寿在五月之望。”

《淮南子原道训释》:“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于使蟹捕 鼠,蟾蠩捕蚤,不足以禁奸塞邪,乱乃逾滋。”

月照天下,而蚀于蟾蜍;腾蛇游雾,而殆于蝍蛆。 《参同契》:“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 吐生光。”

《抱朴子·仙药篇》:“肉芝者,万岁蟾蜍,带其左手于身,辟 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此物得 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四万岁。”

《杂应篇》:“或以月蚀时刻三千岁蟾蜍喉下有八字者 血”,以书所持之刃剑,或带武威符、荧火丸,或交锋刃 之际,乘魁履刚,呼四方之长,亦有明效。

《搜神记》:“蟾蜍得菰,卒时为鹑。”

《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兔月,阴也;蟾蜍,阳也,而 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

蟾蜍部外编

编辑

《搜神记》: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 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 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 月,是为“蟾蠩。”

《拾遗记》:“越王勾践使工人祠昆吾之神,采金铸之,以 成八剑之精。三名转魄,以之指月,蟾兔为之倒转。” 《志怪录》:“沈庆校书说,境中有一吏人家女病邪,饮食 无恒,或歌或哭,裸形奔驰,抓毁面目。遂召巫者治之, 结坛场,鸣鼓吹,禁咒之。次有一乘航船者,偶驻泊门 首河内,枕舷卧,忽见阴沟中一蟾蜍,大如碗,朱眼毛 脚”,随鼓声作舞,乃将篙拨得,缚于篣板下。闻其女叫 云:“何故缚我婿?”船者乃扣门,语其主曰:“某善除此疾。” 主深喜,问其所欲,云:“祗希数千文,别无所求。”主曰:“某 惟此女偏爱之,前后医疗已数百缗,如得愈,何惜数 千邪?愿倍酬之。”船者乃将其蟾以油熬之,女翌日差。 《太平清话》大定六年,熙州野外流水,见“一人乘白马, 红衫玉带,如少年中官状。马前有六蟾蜍,凡三时方 没。郡人竞往观之,相去甚近,而无风涛之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