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017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十七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十七卷目录

 药部汇考一

  上古炎帝神农氏一则 黄帝轩辕氏一则

  周总一则

  汉平帝元始一则

  后汉光武建武一则 和帝永元一则 顺帝永建一则 桓帝元嘉一则 灵帝建宁

  一则 熹平一则 光和一则

  宋文帝元嘉二则 孝武帝大明二则

  梁武帝天监一则

  陈文帝天嘉一则 宣帝太建一则

  北魏显祖皇兴一则 高祖太和一则 世宗永平一则 延昌一则

  唐太宗贞观一则 文宗太和一则

  宋总一则 太祖乾德一则 太宗淳化二则 真宗咸平二则 景德三则 仁宗明道

  一则 康定一则 庆历二则 皇祐二则 至和一则 嘉祐二则 英宗治平一则 哲

  宗绍圣一则 元符一则 徽宗政和一则 高祖绍兴一则 宁宗庆元一则 嘉定一则

   理宗淳祐一则

  金熙宗天眷一则 废帝贞元一则 章宗明昌一则 哀宗天兴一则

  元太宗一则 世祖中统三则 至元八则 成宗大德二则 武宗至大一则 明宗天

  历一则

  明太祖洪武一则 宪宗成化一则 世宗嘉靖三则 穆宗隆庆一则 神宗万历一则

皇清总一则 顺治四则 康熙四则

 药部汇考二

  山海经大荒南经 大荒西经

  汉书艺文志

  扬雄方言杂释

  张华博物志药论

  抱朴子论药

  侯宁极药谱

  段成式酉阳杂俎仙药 药草异号

  张世南游宦纪闻本草异名

  容斋随笔治药捷法

  梦溪笔谈药议 补笔谈

  高濂遵生八笺药室 药枕 药篮 高子论 房中药物之害

草木典第十七卷

药部汇考一

编辑

上古

编辑

《炎帝神农氏始尝药立方书》

编辑

按《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按《搜神记》:“神农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 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号神农皇帝。”

按《路史》:“炎帝神农氏稽太始说,玉册磨蜃,鞭茇察色。” 请帮助识别此字。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 辨其臣使,釐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之间 而七十毒,极含气也。病正四百,药正三百,六十有五, 著其《本草》,过数乃乱。乃立方书,命僦贷季,理色脉,对 察和齐,摩踵訰告,以利天下,而人得以缮其生。

黄帝轩辕氏命岐伯尝百药主典医病

编辑

按《史记。五帝本纪》。不载 按《家语》。“黄帝尝味草木。” 按《世纪》。帝使岐伯尝味百药。主典医病。

按《路史》:“黄帝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命巫 彭桐君处方盄饵,湔澣刺治,而人得以尽年。”

周制,医师统疾医、疡医,以孟夏聚百药以供医事。 按《周礼天官》,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毒药,药之辛苦者,药之物恒多毒。《孟子》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医师,众医之长,故掌医之政令。言“聚毒药以供医事”者,谓所有药物并皆聚之,以供疾医、疡医等,故言以供医事。注言“毒药,药之辛苦”者,细辛、苦参虽辛苦而无毒,但有毒者多辛苦,故云毒药。药之辛苦者,又云药之物恒多毒者,药中有毒者,谓巴豆、狼牙之类是也。药中无毒者,谓人参、芎䓖之类是也。药之无毒亦聚之,直言聚毒药者,以毒为主,故郑云“药之物恒多毒。”又引《孟子》者,按《孟子》“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注:“药使人瞑眩闷乱,乃得瘳愈,犹人敦德,惠乃治也。”引之者,证药中有毒之意。

《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五药,草、木、虫、石谷也。草,谓麻黄、芍药之类是也。“木”,谓厚朴、杜仲之类是也。虫,谓吴公、蠃鳖之类是也。石,谓磁石、白石之类是也。“谷”,谓五谷之中麻豆之等,有入药分者是也。

《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

“祝”,当为“注。”读为“注病”之“注”,声之误也。注,谓附著药劀刮去脓血。杀,谓以药食其恶肉。祝注也。注药于疮。乃后刮杀。而言齐者。亦有齐量之宜也。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

“五毒”,五药之有毒者。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堥,置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其中,烧之三

日三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疮,恶肉破骨则尽出。疏:注:言“合黄堥”者,合和丹药,皆用黄瓦缶为之。

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

《节》,节成其药之力。

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 养肉,以滑养窍。

以类相养也。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辛金味金之缠合异物,似筋。咸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脉。苦火味火出入无形,似气。甘土味土含载四者,似“肉”;“滑”,滑石也。凡诸滑物通利往来,似窍。上云以五味节之,此即《经》酸苦之等是也。今云凡药以酸养骨,药味合言者,欲见五味节成五药,故合言之。

凡有疡者,受其药焉。

药即卜五药是也。凡国中有疡,不须身来者,并于疡医取药焉。

按《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聚畜百药。”

为供医事也。

平帝元始二年为疾疫者置医药

编辑

按《汉书平帝本纪》:“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 置医药。”

后汉

编辑

光武建武 年设太医官以掌医药

编辑

按《后汉书。光武帝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太医令一 人,六百石。本注曰:“掌诸医。”药丞、方丞各一人。本注曰: “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

和帝永元十五年诏给流民医药

编辑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永元十五年“春闰月乙未,诏流 民欲还归本而无粮食者,过所实禀之,疾病加致医 药。”

顺帝永建二年诏给流冗贫人医药

编辑

按《后汉书顺帝本纪》:永建二年“二月甲辰,诏禀贷荆、 豫、兖、冀四州流冗贫人,所在安业之,疾病致医药。”

桓帝元嘉元年春正月京师疾疫使光禄大夫将医药案行

编辑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云云。

灵帝建宁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编辑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云云。

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医药

编辑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云云。

光和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编辑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云云。

文帝元嘉四年五月京师疾疫甲午遣使存问给医药

编辑

按:《宋书文帝本纪》云云。

元嘉二十四年六月,京邑疫疠丙戌使郡县及营署 部司普加履行给以医药。

按:《宋书文帝本纪》云云。

孝武帝大明元年夏四月京邑疾疫丙申遣使按行赐给医药

编辑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

大明四年。夏四月。都邑疫疠。遣使存问。给医药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四年夏四月辛酉。诏曰:“都邑节 气未调。疫疠犹众。言念民瘼。情有矜伤。可遣使存问。 并给医药。”

武帝天监十六年三月丙子敕太医不得以生类为药

编辑

按《梁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南史梁本纪》云云。

文帝天嘉五年给将士医药

编辑

按《陈书文帝本纪》:天嘉五年“十二月甲子,讨陈宝,将 士疮痍未瘳者,给其医药。”

宣帝太建二年给被兵者医药

编辑

按《陈书宣帝本纪》:太建二年“三月丁未,诏自讨周迪、 华皎已来,兵交之所,疮痍未瘳者,给其医药。”

北魏

编辑

显祖皇兴四年诏给病者医药

编辑

按《魏书显祖本纪》:“皇兴四年三月丙戌,诏曰:‘朕思百 姓病苦,民多非命,明发不寐,疚心疾首,是以广集良 医,远采名药,欲以救护兆民。可宣告天下,民有病者, 所在官司遣医就家诊视,所须药物,任医量给之’。”

高祖太和二十一年诏给病者医药

编辑

按《魏书高祖本纪》:“太和二十有一年九月丙申,诏曰: ‘哀贫恤老,王者所先,鳏寡六疾,尤宜矜愍。可敕司州, 洛阳之民,年七十以上无子孙,六十以上无期亲,贫 不自存者,给以衣食;及不满六十而有废痼之疾,无 大功之亲,穷困无以自疗者,皆于别坊遣医救护,给 医师四人,豫请药物以疗之

世宗永平三年诏立馆疗病兼颁经方于九服

编辑

按《魏书世宗本纪》:永平三年“冬十月丙申,诏曰:‘朕乘 干御历,年周一纪,而道谢击壤,教惭刑厝。至于下民 之茕鳏疾苦,心常愍之。此而不恤,岂为民父母之意 也!可敕太常,于闲敞之处别立一馆,使京畿内外疾 病之徒,咸令居处。严敕医署,分师疗治,考其能否,而 行赏罚。虽龄数有期,修短分定,然三疾不同,或赖针’” 石,庶秦、扁之言,理验今日。又经方浩博,流传处广,应 病投药,卒难穷究。更令有司,集诸医工,寻篇推简,务 存精要。取三十馀卷以班九服郡县备写,布下乡邑, 使知救患之术耳。 按《王显传》,“世宗诏显撰药方三 十五卷,班布天下,以疗诸疾。”

延昌元年诏给肆州病者医药

编辑

按《魏书世宗本纪》:延昌元年夏四月癸未,诏曰:“肆州 地震陷裂,死伤甚多,言念毁没,有酸怀抱。亡者不可 复追,生病之徒,宜加疗救。可遣太医、折伤医,并给所 须之药,就治之。”

太宗贞观 年设尚药局奉御以掌医药皇太子及宫人以下则太医署令药藏局典之

编辑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唐之官制,太宗 定为七百三十员。尚药局奉御二人,直长二人,掌和 御药诊视。凡药供御,中书门下长官及诸卫上将军 各一人与监奉御莅之。药成,医佐以上先尝,疏本方 具岁月日,莅者署奏。饵日奉御先尝,殿中监次之,皇 太子又次之,然后进御。太常每季阅送上药而还。其 朽腐者。左右羽林军给药,飞骑万骑,病者颁焉。” 司 药、典药、掌药各二人,掌医方。凡药外进者,簿案种别。

掌医三人,掌方药,优乐 。太医署令二人,从七品。

下。丞二人,医监四人,并从八品下;医正八人,从九品 下。令掌医疗之法。其属有四:一曰医师,二曰针师,三 曰按摩师,四曰咒禁师。皆教以博士,考试登用如国 子监。医师、医正、医工、疗病,书其全之多少为考课。岁 给药以防民疾。凡陵寝庙皆储以药,尚药、太常医各 一人受之。宫人患,坊有药库,监门莅出给医师、医监、 医正番别一人莅坊。凡课药之州,置采药师一人。京 师以良田为园,庶人十六以上为药园生,业成者为 师。凡药,辨其所出,择其良者进焉。 药藏局:药藏郎 二人,从六品下。丞二人,正八品上。掌和医。药丞为之 贰。皇太子有疾,侍医诊候议方。药将进,宫人莅尝,如 尚药局之职。 凡四夷蕃客献药者,鸿胪寺验覆,少 府监定价之高下。

文宗太和六年五月庚申诏诸道疫疾未定处官给医药

编辑

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文宗本纪》云云。

宋设御药院以供奉禁中,设和剂局、惠民局以济民 疾。

按《宋史职官志》:“御药院,勾当官,无常员,以入内内侍 充,掌按验秘方,以时剂和药品,以进御及供奉禁中 之用。典八人,药童十一人,匠七人。 殿中省尚药,掌 和剂诊候之事。 翰林司,掌供茶茗汤药。 和剂局、 惠民局,掌修合良药出卖,以济民疾。 香药库,掌出 纳外国贡献,及市舶香药、宝石之事。”

太祖乾德元年赐湖南将校药

编辑

按《宋史太祖本纪》:“乾德元年秋七月癸亥,湖南疫,赐 行营将校药。”

太宗淳化三年诏赐京城病者药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纪》:“淳化三年五月戊申,诏太医署良 医视京城病者,赐钱五十万具药,中黄门一人按视 之。”

淳化五年六月。都城大疫。分遣医官煮药给病者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

真宗咸平五年冬十月己巳遣使赍药赐镇戎军将士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咸平六年五月,京城疫,分遣内臣赐药。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景德元年六月壬午暑甚罢京城工役遣使赐暍者药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景德三年,赐西凉府及广南方药。

按《宋史真宗本纪》:“三年五月,西凉府厮铎督部落多 疾,赐以药物。秋七月壬子,赐广南圣惠方,岁给钱五 万,市药疗病者。”

景德四年九月壬申,赐畿县《圣惠方》。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仁宗明道三年给广南医药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纪》:明道三年二月“甲子,以广南兵民 若瘴毒,为置医药。”

====康定元年诏给戍军家医药====按《宋史仁宗本纪》:康定元年“夏四月癸巳,诏诸戍边 军,月遣内侍存问其家,病致医药。”

庆历六年诏赐戍兵方药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纪》:“庆历六年夏四月甲寅,遣使赐湖 南戍兵方药。”

庆历年,颁方和药以救疾。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食货志》:“仁宗在位,哀病 者乏良药,为颁《庆历善救方》。知云安军王端请官为 给钱,和药予民,遂行于天下。”按志无年月可考因有庆历字故附于此

皇祐元年诏颁赐疾疫者药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纪》:“皇祐元年二月戊辰,以河北疫,遣 使颁药。秋七月己未,诏诸州岁市药以疗民疾。 皇祐三年,颁方以救民疾。”

按《宋史仁宗本纪》:“三年五月乙亥,颁《简要济众方》,命 州县长吏按方剂以救民疾。”

至和元年春正月壬申碎通天犀和药以疗民疫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 按《食货志》。仁宗在位,尝因 京师大疫,命太医和药。内出犀角二本,析而视之。其 一通天犀。内侍李舜举请留供帝服御。帝曰:“吾岂贵 异物而贱百姓。”竟碎之。又蠲公私僦舍钱十日,令太 医择善察脉者,即县官授药,审处其疾状予之。无使 贫民为庸医所误,夭阏其生。

嘉祐二年八月己酉命长吏选官和药以救民疾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

嘉祐五年。五月戊子朔。京师民疫。选医给药以疗之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

英宗治平四年神宗即位罢州郡贡药

编辑

按:《宋史神宗本纪》:“治平四年正月丁巳,帝即皇帝位, 夏四月壬申,罢州郡岁贡饮食果药。”

哲宗绍圣元年夏四月庚戌诏有司具医药治京师民疾

编辑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元符三年徽宗即位诏诸路给有疾者药

编辑

按《宋史徽宗本纪》:“元符三年正月,即皇帝位,八月戊 戌,诏诸路遇民有疾,委官监医往视疾给药。”

徽宗政和四年秋七月戊寅焚苑东门所储毒药可以杀人者仍禁勿得复贡

编辑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按《避暑漫抄》:“政和初,上始躬搅权纲,不欲付诸大臣, 因述艺祖故事,御马亲巡大内诸司,至内后拱宸门 之左,对后苑东门,有一库,无名号,但谓之苑东门库, 乃储毒药之所也。外官一员共监之,皆二广川蜀每 三岁一贡,药有七等,野葛胡蔓皆预鸩,犹在第三,其 上者鼻嗅之立死。于是亲笔为诏,谓取会到本库,称 ‘自建隆以来,不曾有文遣,此前代用以杀不廷之臣, 藉使臣下果有不赦之罪,当明正典刑,岂宜用此。可 罢其贡,废其库,将见在毒药焚弃,瘗于远郊,仍表识 之,毋令牛畜犯焉’。”呜呼,上圣至仁,大哉尧舜之用心 也。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诏置惠民局又命给病囚药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二十一年“二月乙卯,诏诸州 置惠民局,官给医书。六月辛巳,命岁给大理寺、三衙 及州县钱和药剂疗病囚。”

宁宗庆元元年给临安贫民医药费

编辑

按《宋史宁宗本纪》:“庆元元年夏四月戊辰,临安大疫, 出内帑钱为贫民医药棺敛费。”

嘉定二年三月庚申命浙西及沿江诸州给流民病者药

编辑

按:《宋史宁宗本纪》云云。

理宗淳祐九年春正月癸亥命临安府置药局疗贫民疾苦

编辑

按:《宋史理宗本纪》云云。

熙宗天眷元年设尚药局及太医院官以掌医药

编辑

按《金史熙宗本纪》:“天眷元年八月甲寅朔,颁行官制。”

按《百官志》:“金至熙宗颁新官制,尚药局提点,正五。”

品。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掌进汤药茶果。太医院提 点,正五品。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判官,从八品。掌诸 医药,总判院事。

废帝贞元二年十一月初置惠民局

编辑

按:《金史废帝本纪》云云。

章宗明昌五年设御药院

编辑

按《金史章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御药院提点,从 五品;直长,正八品,掌进御汤药,明昌五年设,以亲信 内侍人充。”

哀宗天兴二年设惠民司

编辑

按《金史哀宗本纪》:二年八月“辛丑,设惠民司,以太医 数人更直病人,官给以药,仍择年老进士二人为医 药官。”

====太宗九年始置惠民药局====按《元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食货志》:“元立惠民药局, 官给钞本月营子钱,以备药物,仍择良医主之,以疗 贫民。太宗九年,始于燕京等十路置局,以奉御田阔 阔、太医王璧、齐楫等为局官,给银五百,定为规运之 本。”

世祖中统元年置太医院官

编辑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太医院,秩正二 品。掌医事,制奉御药物,领各属医职。中统元年,置宣 差提点太医院,给银印。” “修合司药正司,秩从五品, 掌修合御用药饵。 行箧司药局,秩从五品,掌供奉 御用药饵。 广济提举司,秩从五品,掌修合药饵,以 济贫民。”

中统二年,置“惠民药局。”

按《元史世祖本纪》,“二年五月丁亥,诏成都路置惠民 药局,遣王祐于西川等路采访医儒僧道” 按《百官 志》:“大都惠民局,秩从五品,掌收钱经营出息,市药修 剂,以惠贫民。中统二年始置,受太医院札。”

中统四年,复置“惠民药局”于上都。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上都惠民司,提 点一员。司令一员。中统四年始置。” 按《食货志》:“四年 复置局于上都,每中统钞一百两,收息钱一两五钱。”

至元三年五月庚子敕太医院领诸路医户惠民药局

编辑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六年,置御药院。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御药院秩从五 品,掌受各路乡贡诸蕃进献珍贵药品。修造汤煎。至 元六年始置。”

至元七年,置“广惠司。”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广惠司秩正三 品,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以疗诸宿卫士及 在京孤寒者。至元七年始置。”

至元九年,置医学提举司。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医学提举司。秩 从五品。至元九年始置。掌辨验药材。”

至元十年九月丙午,置“御药院。”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按《百官志》。御药局。秩从五 品。掌两都行箧药饵。至元十年始置。

至元十九年,置东宫典医监。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典医监,秩正三 品,领东宫太医修合供进药饵。至元十九年置。其属 司一,局二。广济提举司,掌修合药饵,以施贫民。行典 药局,掌供奉东宫药饵。典药局,掌修置东宫药饵。俱 系詹事院司属。”

至元二十五年,罢“惠民药局。”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食货志》:“惠民药局。至元 二十五年以陷失官本。悉罢革之。”

至元二十九年,置“回回药物院。”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大都、上都回回 药物院二,秩从五品,掌回回药事,至元二十九年始 置。”

成宗大德三年诏置惠民药局

编辑

按《元史成宗本纪》。三年春正月庚寅。诏置各路惠民 局。择良医主之。 按《食货志》。大德三年准旧例于各 路置局。皆以各路正官提调。所设良医上路二名。下 路府州各一名。其所给钞本。亦验民户“多寡以为等 差。 腹里三千七百八十定。 河南行省二百七十 定。 湖广行省一千一百五十定。 辽阳行省二百 四十定。 四川行省二百四十定 ;陕西行省二百 四十定 ;江西行省三百定 ;江浙行省二千六百 一十五定。 云南行省真𧴩一万一千五百索。 甘 肃行省一百定。”

大德九年,置“行御药局。”

按《元史成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御药局,掌两都 行箧药饵。大德九年,分立行御药局,掌行箧药物。本 局但掌上都药仓之事。 行御药局秩从五品,掌行 箧药饵,大德九年始置。”

武宗至大二年禁取药材

编辑

按《元史武宗本纪》:“二年六月庚午,中书省臣言,太医 院遣使取药材于陕西、四川、云南,费公帑,劳驿传。臣 等议事,于钱粮隔越,中书省径行,乞禁止。”从之。

明宗天历元年定白药课岁入额

编辑

按《元史明宗本纪》不载。 按《食货志》:“元有额外课,曰 白药岁入之数”,唯天历元年可考。白药课:彰德路一 十四锭二十五两。

太祖洪武 年设太医院官职专修治药饵之事

编辑

按《会典》:“太医院衙门设院使、院判、御医、吏目等官,职 专诊视疾病、修合药饵之事。”惠民局、生药库,亦各设 大使、副使为其属。

凡收受四方进贡,及储蓄上用药品,俱于内府收掌凡供用药饵,国初令医官就内局修制,本院官诊视 御脉,御医参看校同。内臣就内局合药,将药帖连名 封记,具本开写本方药性、治证之法,于日用之下,医 官、内臣书名以进,置簿历,用中书省印合缝进药。奏 本既具,随即附簿,年月下书名,内臣收掌,以凭稽考。 凡烹调御药。本院官与内臣监视。每二服合为一服。 候熟分为二器。其一器御医先尝,次院判,次内臣。其 一器进御

南京太医院药饵、俱南京礼部收到、各处解来生药 制造。计湖广等布政司、南直隶府州、岁解本院药材 七千二百四十四斤六两

宪宗成化二十三年诏禁进贡药材

编辑

按《会典》,“凡药材如丹砂、鹿茸等项,先因在外镇守等 官额外进贡,沿途害人。成化二十三年,诏禁止勿进。”

世宗嘉靖十年准南京诸营各置药局考选医士提调

编辑

按《会典》:“南京太医院,凡南京各营该用药饵,俱拨医 士随病供应。”嘉靖十年,议准,每营各置药局,从南京 礼部督同本院考选精通艺业医士一人,在局提调。 待三年无过,给与冠带;九年无过,送吏部铨授,署吏 目,仍前提调。其各局药材,俱从南京礼部札行本院 解发。

嘉靖十三年定“岁办药材”本色折价额。

按《会典》,凡天下岁办药材,俱于出产地方泒纳。永乐 以后,额定五万五千四百七十四斤。成化以来,其数 渐增。至嘉靖初,通计二十六万四千二百二十七斤 有零。十三年议准,岁办药材,以十分为率,九分采办 本色,虽遇灾伤,不许折价,其一分折银解送,以备收 买应用。

嘉靖十七年定“岁办各省药材额”

按《会典》,“凡天下岁办药材,嘉靖十七年令俱征解本 色,不许折价。”后题减一万五千五百四十一斤零,易 金箔、朱砂、麝香等药。今见办共计二十四万九千五 百八十一斤零。

浙江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原额紫菀等药共三万一 千九百九十斤五两,金箔一百八贴,银箔七十二贴。 后题减三百八十斤,易金箔八百贴,实该三万一千 六百一十斤五两,金箔九百八贴,银箔如旧。

江西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原额《香薷》等药、六千一百 四十二斤二两六钱

湖广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原额贝母等药五千八百 九十四斤二钱。白花蛇九条。乌蛇十条。后题减二千 二百五十九斤十二两四钱。易朱砂、麝香一百四斤。 实该三千七百三十八斤三两八钱

福建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原额“青黛等药二千七百 五十九斤七两七钱一分。后题减十四两四钱,易天 竺黄五斤,实该二千七百六十三斤九两三钱一分。 四川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原额附子等药一万七千 三百二十一斤八两;天雄四对,后题减二千八百三 十斤,易麝香、犀角九斤;琥珀二十两,实该一万四千” 五百一斤一十二两。

广东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原额藿香等药九千二百 三十四斤三两四钱,蛤蚧一十七对。后题减三千七 百斤。易沈香等药二百三十五斤,片脑三十两。实该 五千七百七十一斤一两四钱

广西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原额“零陵等药五千八百 八十斤,后题减二十斤,易山豆根等药二百四十斤; 片脑三十两,实该三千八百二十一斤十四两。” 山西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原额“苍术等药八千八百 七十斤十两七钱,后题减五十斤,易麝香十两,实该 八千八百三十斤十两七钱。”

山东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原额天麻子等药八千四 百四斤一两九钱。苍术二万二千四百八十斤。 河南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原额葳灵仙等药八千四 百九十一斤十二两

陕西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原额升麻等药。原额一万 二千九十九斤七两。后题减二千二百二十一斤。易 雄黄等药五百三斤。实该一万三百八十一斤七两。 辽东都司、原额人参等药八百斤

应天府、原额生元胡等药五千八百五十九斤。《苍术》 三万九千六百九十斤

镇江府、原额半夏等药、三千七百二十六斤。蜈蚣四 十五条

苏州府、原额海金沙等药一万一千八百四十四斤。 后题减二千一百斤。易金箔一千贴。实该九千七百 四十四斤

松江府、原额紫苏一千一百七十斤

徽州府、原额茯苓等药、九百四十九斤八两

宁国府原额半夏等药九千九百八十六斤十一两 二钱五分。乌烂虫蛀下木瓜二十个

太平府、原额榆皮等药、二百八十一斤十四两七钱五分

池州府、原额独活等药、五百八十五斤

凤阳府原额柴胡等药、一千七百七十斤七两三钱。 扬州府原额半夏等药、六百五十九斤九两四钱。 淮安府原额柴胡等药、三千一百二十七斤八两。苍 术二万四千三百三十一斤

庐州府原额糖球等药八十五斤十五两五钱九分。 安庆府原额白矾等药、四百五十八斤七两

广德州、“原额茯苓六百三十斤。”

滁州。原额桔梗等药、一千五百九十八斤七两一钱 六分

徐州。原额鹿茸等药八十二斤十四两六钱七分。 和州。原额柴胡等药二百二十二斤十四两

顺天府、原额干菊花等药一千九百四十六斤一两。 《苍术》八千五百九十四斤

大名府、原额“《大皂角》等药、一千五百斤”

河闲府、原额大麻子等药二千一百七十九斤八两。 保定府、原额大皂角五百斤

真定府、原额大皂角等药、七百六十五斤

延庆州、原额“黄芩等药七百斤”

保安州、原额“黄芩等药七百斤”

穆宗隆庆四年准生药库管库官每年更替

编辑

按《会典》:“太医院,凡天下解纳药材,俱贮本院生药库。 以御医二员与大使一员辨验收放,礼部仍委官一 员监收,至年终照例造册二本,一留本院备照,一送 本部查考。”隆庆四年,题准管库官每年一更替。

神宗万历三年定各监局取讨药料例

编辑

按《会典》,凡各监局取讨药料,万历三年题准,俱用印 信手本凭照,方行给发。仍造圣济殿御药关防一颗, 给提督太监收管,以凭传取。年终仍将传取过药材 等项,及馀剩数目,造册送部查考。

皇清

编辑

国朝设太医院官,以掌“修合药饵之事。”

《大清会典》:“太医院,正五品。衙门设院使一员,左、右院。”

判各一员,御医十员,吏目二十员,俱属礼部。职专诊视疾病、修合药饵之事 。凡烹调

御药。本院官请脉后开方。具本奏明。同内臣监视

每二服合为一服。候熟、分贮二器。本院官先尝之。次内臣尝之。其一器进。

御。亦有将方奏明、交与内药房、按方烹调者 。凡

随侍

“圣驾行幸。”有奉

旨点用者、有按班轮泒者、俱给夫马车辆、装载药材

仍给帐房需用等物。俱申礼部、转咨各该部给发 。凡诸王府公主额驸、及文武内大臣请医视疾。本院奉

旨差官前往。其治疗可否、皆具本覆奏。《外藩公主》、额

驸及台吉大臣有疾请医。亦奉

旨差官前往申部、给驿马皮箱绳毡油单等项。其药

材,于内药房支领,或于药库给发,回日销算。凡文武会试,例取医士一名入场供事。至期,本院遴选通晓医理、熟谙方脉者,申送礼部委用。如有用过药材,开单量给药价。事毕、与各执事官一同赴宴。

顺治八年设医士一员专给狱囚药价

编辑

《大清会典》。“太医院凡诊视狱囚。顺治八年设刑部。应”

差冠带医士一名,每月给发药价银米,效劳满六年,札回到院,升预授吏目。

《顺洽》十一年令医官施药。

《大清会典》。太医院、凡奉

旨“施药惠济”满汉军民人等、于本院官员内选择差

遣。顺治十一年、于景山东门外,盖造药房三间。令医官施药

顺治十六年,以“生药库” 归太医院职掌。

《大清会典》:“太医院,凡药材本折钱粮,旧例各直省出”

产药材地方,每年解纳本院“生药库” 收贮,委官验辨优劣。其出入皆由《礼部》。顺治十六年分归本院职掌。

顺治十八年,仍以《生药库》归礼部。

《大清会典》:“太医院,十八年,以生药库复归礼部职掌。”

康熙三年定采办药材制

编辑

《大清会典》:“太医院,康熙三年,钱粮总归户部,本院以”

库印,缴还礼部。其直省岁解药材本色,并折色钱粮,俱由户部收贮附库 。凡遇内药房取用药材,行本院申呈礼部,转咨户部,于库内查取。如有缺少,给价采买,俱以生药材交进。由内药

房医生,切造炮制 。凡库委官二员,于医士内选委,专管办买药材,二年一换任,满二年升、预授吏目

康熙二十年,发内帑施药。

《大清会典》。太医院、凡奉

旨施药。康熙二十年、设厂十五处。于五城地方差佥

都御史督同五城御史,发内帑差医官施药。康熙二十一年,发内帑施药。岁以为例。

《大清会典》。太医院、凡奉

旨施药。康熙二十一年、设东、西南、北四厂。发内帑差

医官施药。嗣后每年照例遵行。

康熙二十三年,添取医士医治狱囚,照例给药。

《大清会典》:“太医院凡诊视狱囚。”康熙二十三年,刑部

添取医士一名,医治病犯,照例给与药价银米,六年差满,咨授吏目。

药部汇考二

编辑

《山海经》。

《大荒南经》

编辑

大荒之中有山名“朽涂之山”,有黄木赤枝青叶,群帝 焉取药。朽音朽

言树花实皆为神药。

《大荒西经》

编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 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 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群巫上下此山采之也。

《汉书》

编辑

《艺文志》

编辑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 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 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拙者失理,以 愈为剧,以生为死。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 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 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 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 医。”

《汉扬雄方言》

编辑

《杂释》

编辑

凡饮药傅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请帮助识别此字。

乖。请帮助识别此字。

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

痨。请帮助识别此字。皆辛螫也。

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眠。”或谓之“眩。”

《眠眩》。亦今通语耳。

自关而西谓之“毒。”请帮助识别此字。痛也。

《晋张华博物志》

编辑

《药论》

编辑

《神农经》曰:“上药养命,谓五石之炼形,六芝之延年也。 中药养性,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下药治病,谓大黄除 实,当归止痛。”夫命之所以延,性之所以利,痛之所以 止。当其药,应以痛也。违其药,失其应,即怨天尤人,设 鬼神矣。

《神农经》曰:“药物有大毒,不可入口鼻耳目者,即杀人。” 一曰“钩吻”,卢氏曰:“阴也,黄精不相连,根苗独生者是 也。”二曰䲭,状如雌鸡,生中山。三曰“阴命”,赤色著木,悬 其子山海中。四曰内童,状如鹅,亦生海中。五曰鸩,羽 如雀,黑头赤喙,亦曰请帮助识别此字。请帮助识别此字。生海中。《雄》曰:请帮助识别此字。《雌》曰:请帮助识别此字。请帮助识别此字。 也。

《神农经》曰:“药种有五物:一曰狼毒,占斯解之;二曰巴 豆,藿汁解之;三曰黎卢汤解之;四曰天雄、乌头、大豆 解之;五曰班猫,戎盐解之;毒菜害小儿,乳汁解,先食 饮二升。”

《抱朴子》

编辑

《论药》

编辑

《神农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天神仙,遨游上下, 役使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

饵五芝及丹砂、玉札、曾青、雄黄、云母、大乙、禹馀粮,各 可单服之,皆令人飞行长生。

《中药》养性,下药除病。能令毒虫不加,猛兽不死,恶气 不行,众妖群屏。

《唐侯宁极药谱》

编辑

 天成中进士侯宁极戏造药谱一卷尽出新意改 立别名因时多艰不传于世

编辑

假君子 牵牛,        昌明童子 川乌头 淡伯 厚朴         木叔 胡椒, 雪眉同气 白扁豆      金丸使者, 椒 馘毒仙, 预知子       贵老 陈皮远秀卿 沈香        化米先生, 神麹, 九日三官 吴茱萸      焰叟 硫黄, 三闾小玉, 白芷       中黄,节士 麻黄 时美中 莳芦        导河掾 木猪苓 嗽神 五味子        曲方氏 防风, 削坚中尉。中一作都 三棱, 白天寿 吴术 洞庭奴隶, 枳壳       黄英石 檀香, 绿剑真人, 菖蒲       魏去疾 阿魏 禹孙, 泽潟         橐籥尊师 仙灵脾 风棱御史 史君子,      雪如来, 白蔗 风味团头 缩砂       郝肺侯, 款冬花, 骨鲠元君, 萆薢       苦督邮, 黄芩 调睡参军 酸枣仁,      黑司命 从容 知微老 白薇        太清尊者 朴硝 既济公 升麻        冷翠金刚 石,南叶 脱桃婴儿, 桃仁       涩翁 诃梨“勒, 抱灵居士, 香附子,      随阳给事中, 甘遂, 斜枝大夫 草,龙胆,      野文, 白头翁, 建阳八座, 蛇床子,      元房,仲长统, 皂荚, 藂生药王, 覆盆子,      仁枣, 川练子, 石仲宁, 滑石,        命门录事, 安息,香 隐上座, 郁李仁,       水状元, 紫苏, 飞风道者, 牙硝,       帝膏, 苏合香, 毕和尚, 毕澄茄,       金山力士”, 自然铜, 麝男, 甘松,         冰喉尉, 薄荷 草,东床, 大腹皮,       肾,曹都尉, 葫芦巴, 寿祖, 威灵仙,        玲珑霍去病, 藿香, 千眼油, 蕤仁,        延年卷雪, 桑白皮, 水银腊, 轻粉,        黄香,影子, 栀子, 六亭剂, 五味子,       显明犯, 阿胶 出样珊瑚, 木通,       中央粉, 蒲黄, 疮帚, 何首乌,        支解香, 丁香, 洗瘴丹, 槟榔,        海腊, 麒麟竭, 水磨橄榄, 金铃子,      无名印, 地榆, 无忧扇, 枇杷叶,       鬼木串, 槐角, 黑煞星, 夜明砂,       续命筒, 干漆, 蛮龙舌,血 没药,       羽化魁, 五加皮, 清凉种, 香薷,        度厄钱, 连翘 汤主, 山茱萸,        圣茏松, 瞿麦, 翻胃木 常山,        醒心杖, 远志, 玉皇爪, 马兜铃,       偷蜜,珊瑚, 甘草, 德儿, 杏仁,         混沌螟蛉 寄生, 永嘉圣,脯, 干姜,       红心石, 赤石脂, 药本, 五灵脂,        静风尾, 荆芥, 正坐丹砂, 附子,       迎阳子, 兔丝子, 山屠 黄蘗         脾,家瑞气, 肉豆蔻, 甜面淳于 蜜陀僧,      剔骨香, 青皮 痰宫,劈历 半夏       玉虚饭 龙脑 锁眉根 苦参        黑龙衣 鳖甲 小帝青 青盐        百辣云 生姜 缕带米 麦糵        半夏精 天南星 夜金 雄黄         沙田髓 黄精 无声虎 大黄        小昌明 草乌头 草兵 巴豆         巢烟九助 乌梅 百子堂 草果子       皱面还丹 人参 琥珀孙 松脂        贼参 荠苨 不死面 茯苓        火泉 竹汁 比目陈香 乌药       陆续丸 蔓荆子 地白 瓜蒌根        天豆 破故纸 滴胆芝 黄连        新罗《白肉》 白附子 《瘦香》娇 丁黄。一作丁香  《破关符》 《蓬莪术》 《王丝皮》一作王孙友 杜仲、 《血柜》、 牡丹皮、 川元蠢。一作几元 川芎,  九女春, 鹿茸, 百药绵, 黄耆        英华库, 益智, 通天,拄杖, 牛膝,       赤天佩 姜黄, 丹田霖雨, 巴戟       百丈须, 石斛 飞天蕊, 旋复花,       安神队杖, 麦门冬, 郓芝 天麻,         锦绣根, 芍药 草,鱼目 薏苡仁,       茅君宝,箧 苍术 尉陀生, 桂,         炼形松子 柏子仁, 芦头豹子 柴胡       丑宝 牛黄, 肚里屏风, 艾,        九畹菜, 泽兰 女二天 当归,        天通绿 木香, 旱水晶 鹏归。一作硼砂  还元大品 地黄 两平章, 羌活        死冰 白僵蚕, 一寸楼台, 蜂巢       三尺箓, 枸杞 无情手, 硇砂,        拔萃团, 麝香, 绿须姜, 细辛        笑靥金 菊花, 走根梅 干葛,        八月珠 茴香, 银条,德星 山药,       埋光,乌药 良姜 椹圣 毕拨         破军杀, 大戟吉祥杵, 桔梗,        金母蜕, 郁金 线子檀 芽香,        《良医》匕首 葶苈, 产家大器 秦艽       滴金卯, 延胡索 鬼丹, 芦苓。一作芦会   《宜州样子》 “白豆蔻, 瓦垄班, 贝母,        孝梗 知母”, “万金茸”, “紫苑        秦尖 蒺莉, 西天蔓”, 前胡        蕨,臣 卷柏, 五福脔 白敛,        《保生藂》 “槁本 狨奴。” 请帮助识别此字。眷         蒜脑薯。 百合。 备身弩。 芫花        玉灵片 石膏。

《段成式酉阳杂俎》

编辑

《仙药》

编辑

锺山白胶, 阆风石脑,     黑河蔡瑚, 太微紫麻, 太极井泉, 夜津日草,     青津碧荻, 圆丘紫奈, 白水灵蛤, 八天赤薤,     高丘馀粮, 沧浪青钱, 三十六芝, 龙胎醴,      九鼎鱼,  火枣交梨, 凤林鸣醅, 中央紫蜜,     崩岳电柳, 元郭绮葱, 夜牛伏骨, 神吾黄藻,     炎山夜日, 元霜绛雪, “环刚树子, 赤树白子,     佪水玉精, 白琅霜 紫酱。”一曰浆 月醴   《虹丹》   《鸿丹》。

《药草异号》

编辑

丹山《魂 雄》《黄        青要女》 《空青》 《灵华》《汎腴》 《薰陆香》      《北帝元珠》 《消石》 东华童子 青木香      《五精》《金 阳》《起石》 《流丹》《白膏》 《胡粉》       《亭炅》《独生》 《鸡舌香》 《倒行》《神骨》 《戎盐》       《白虎》《脱齿》 《金牙石》 《灵黄 石》硫黄        《陆虎》《遗生》 《龙骨》 《章阳》《羽元》 《白附子》      《绿伏石》 《母慈石》 《绛晨》《伏胎》 《茯苓》       《伏龙》李 《苏牙》《树 蔬》《薤白华》, 一名《守宅》,一名“家芝”,凡二十四名。

《张世南游宦纪闻》

编辑

《本草异名》

编辑

图经本草,人家最不可缺,医者处方,则便可知药性,饮食果菜,则便可知避忌。然其间有常用之药,而载以异名,卒难寻究。鄱郡官书有《本草异名》一篇,尽取诸药,他名登载,似觉繁冗。今摘常用者书于此,以备博知。

荆芥曰“假苏”,         《香附子》曰“莎草根。” 《金铃子》曰“练实。”

诃子曰:诃黎勒花谢欲结子,为风吹堕者,曰“随风子”, 嘉禾散所用者是也。今医家只以紧实小诃子代之。 山药曰薯蓣,一名玉延,简斋常作《玉延赋》。

苍耳曰“枲耳实”,        马蔺花曰“蠡实”, 《仙灵脾》曰“淫羊藿”,       牛蒡子曰“恶实”, 茴香曰“蘹香子”,        破故纸曰“补骨脂”, 乳香曰“薰陆香”,        柏子仁曰“柏实”, 凌霄花曰“紫葳”,        馀甘子曰“庵摩勒”, 菱角曰“芰          萝卜”曰“莱菔。”

《容斋随笔》

编辑

《治药捷法》

编辑

药有至贱易得,人所常用而难于修制者,如香附、兔 丝、艾叶,昧其节度,或终日疲劳而不能成。《本草》云:“凡 兔丝子,煖汤淘汰去沙土,漉干煖,酒渍经一宿,漉出 暴微白,捣之不尽者,更以酒渍经三五日乃出,更晒 微干,捣之,须臾悉尽。”其说亦殊劳费,然自有捷法,但 撚纸条数枚寘其间,则驯帖成粉。香附子洗去皮毛, 炒之焦熟,然后举投水钵内,候浸渍透彻,漉出,暴日 中微燥,乃入捣臼,悉应手糜碎,艾叶柔软,不可著力, 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则即时可作细末。

《梦溪笔谈》

编辑

《药议》

编辑

旧说有“药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之说。其意以谓药 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其他则节级相为用,大略相 统制,如此为宜,不必尽然也。所谓君者,主此一方者, 固无定物也。《药性论》乃以众药之和厚者定以为君, 其次为臣、为佐,有毒者多为使,此谬说也。设若欲攻 坚积,如巴豆辈,岂得不为君哉。

汤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者殊少。煮 散古方无用者,唯近世人为之本体。“欲达五藏四肢 者莫如汤,欲留膈胃中者莫如散,久而后散者莫如 丸。”又无毒者宜汤,小毒者宜散,大毒者须用丸。又欲 速者用汤,稍缓者用散,甚缓者用丸,此其大概也。近 世用汤者,全少应汤,皆用煮散。大率汤剂气势完壮, 力与丸散倍蓰,煮散者,一啜不过三五钱极矣。比功 较力,岂敌汤势?然汤既力大,则不宜有失消息,用之 全在良工,难可以定论拘也。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 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 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 而沈,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 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取芽初萌茁时。用花 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 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 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 谓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 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性之不 同也。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 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一 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 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补笔谈》

编辑

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 其理,未可妄用。如《仙灵脾本草》用叶,南人却用根;《赤 箭本草》用根,今人反用苗。如此未知性果同否?如古 人远志用根,则其苗谓之小草;泽漆之根乃是大戟; 马兜铃之根乃是独行,其主疗各别不同,而言其根 苗盖有不可通者。如巴豆能利人,唯其壳能止之;甜 “瓜蒂能吐人,唯其肉能解之。坐挐能懵人,食其心则 醒。楝根皮泻人枝皮则吐人。邕州所贡蓝药,即蓝蛇 之首能杀人。蓝蛇之尾能解药。鸟兽之肉皆补血,其 毛角鳞鬣皆破血。鹰鹯食鸟兽之肉,虽筋骨皆化,而 独不能化毛。”如此之类甚多,悉是一物,而性理相反 如此。山茱萸能补骨髓者,取其核温涩能秘,精气不 泄,乃所以补骨髓。今人或削取肉用而弃其核,大非 古人之意。如此皆近穿凿。若用《本草》中主疗,只当依 本说。或别有王疗,改用根茎者,自从别方。

《高濂遵生八笺》

编辑

《药室》

编辑

用静屋一间,不闻鸡犬之处。中设供案一,以供先圣 药王。分置大板卓一,光面坚厚,可以和药。大铁碾一, 石磨一,小碾一,乳钵大小二。请帮助识别此字。筒一,用以捣“珠末不 飞舂臼一,大小中稀筛各一,大小密绢筛各一,棕扫 帚一,净布一,铜镬一,火扇一,火钤一,大小盘秤各一, 药柜一,药厢一,葫芦瓶罐。”此药家取用无算,当多蓄 以备用。凡在药物所需,俱当置之药室。平时密锁,以 杜不虞,此又君子所先。请帮助识别此字。音纛。

《药枕》

编辑

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山林柏木,锯板作枕,长一 尺三寸,高四寸,以柏心赤者为之,盖厚四五分,工制 精密,勿令走气,又可启闭。盖上钻如粟米大,孔三行, 行四十孔,凡一百二十孔,内实药物二十四品,以按 二十四气。计用飞廉、薏苡仁、款冬花、肉苁蓉、川芎、当 归、白芷、辛夷、白术、槁本、木兰、蜀椒、官桂、杜蘅、柏实、秦 椒干姜防风人参桔梗白薇、荆实𧃲芜白蘅各五钱, 外加毒者八味,以应八风。”乌头附子藜芦皂角菵草 矾石半夏细辛右总三十二物,各五钱,㕮咀为末,和 入枕匣装实,外用布囊缝好,枕过百日,面有光泽,一 年体中风疾,一切皆愈,而且身香。四年发白变黑,齿 落更生,耳目聪明,神方秘验。此方乃“女廉以传玉青, 玉青传于广成子,圣圣相传,不可轻忽,常以密袱包 盖,勿令出气。”

《药篮》

编辑

即水火篮也。制有佳者,惟远红漆为佳,内实《应验方》 药、膏药,以随处济人。山童携之,亦多物外风致。近有 藤丝编者不佳,以大毛竹车旋者太重。

《高子论房中药物之害》

编辑

《高子》曰:“自比觉泥水之说行,而房中之术横矣,因之 药石毒人,其害可胜说哉!夫人之禀受父母精血,厚 者其生壮,即多欲尚可支;薄者其生弱,虽寡欲犹不 足。故壮者恣欲而毙者有之,未有弱者恣欲而寿者 矣。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不可已,亦不可纵,纵而无 厌,疲困不胜,乃寻药石以强之,务快斯欲,因而方人” 术士,得以投其好而逞其技矣。构热毒之药,称《海上 奇方》。入于耳者,有耳珠丹;入于鼻者,有“助情香”;入于 口者,有沈香合握于手者;有紫金锭封于脐者;有保 真膏、一丸、金蒸脐饼、火龙符。固于腰者;有蜘蛛膏、摩 腰膏含于龟者;有“先天一粒丹”抹其龟者;有“三釐散、 七日一新方”缚其龟根者;有吕公绦、硫黄箍、蜈蚣带、 宝带良宵短香、罗帕,兜其小腹者;有“顺风旗、玉蟾禈、 龙虎衣,搓其龟者;有长茎方、掌中金,纳其阴户者;有 揭被香煖炉,散窄阴膏,夜夜春塞其肛门者;有金刚 楔”,此皆用于皮肤,以气感肾家相火,一时坚举,为助 情逸乐,用之不已。其毒或流为腰疽,聚为便痈,或腐 其龟首,烂其肛门,害虽横,焰尚可解。内有一二得理, 未必尽虎狼也。若服食之药,其名种种,如桃源秘宝 丹、雄狗丸、闭精符之类颇多,药毒误人,十服九毙,不 可救解。往往奇祸惨疾,溃肠裂肤,前车可鉴,此岂人不知也?欲胜于知,甘心蹈刃,观彼肥甘醇厚,三餐调 护,尚不能以日月起人癯瘠,使神充满,矧以些少丸 未之“药,顷刻间致痿阳可兴,疲力可敌,其功何神?不 过仗彼热毒,如蛤、蚧、海马、狗肾、地、龙、麝、脐、石燕、倭、硫、 阳起、蜂房、蚁子之类”,譬之以烈火灼水,燔焰煎煿,故 肾藏一时感热而发,岂果仙丹神药,乃尔灵验效速 也耶?保生者可不惕惧,以痛绝助长之念。客曰:“某某 者每用其药,今以寿考,何子之泥也?”余曰:是诚有之 也。但外用者十全二三,内服者无一全于十百。若内 若外,岂真无异术者哉?何能得其真传?况比觉为大 道傍门,得阴阳之妙用,率归正派,其说匪徒淫姤快 欲之谓。人之一身运用,在于任督二脉。督为阳父,任 为阴母,尾闾夹脊为督脉之关,中脘膻中为任脉之 窍。任炁聚于炁海,督炁聚于泥丸。故阴阳升降,吸即 升也,起于脐;呼即降也,转于脑。其行气交会,行之至 肛门紧提则炁会;行之至地户紧闭则气交。真炁一 降,则天气入交于地根,得土则正。真炁一升,则谷气 出接于天根,达土则息。此为阴阳大窍,其理最显最 密,所谓性与命相守,神与气相依者此耳。故《经》曰:“神 驭气,气留形,不须别药可长生,如此朝朝并暮暮,自 然丹满谷神存,死生要关。须知穷此妙境,为吾生保 命大药,乃于金石虎狼求全造化神灵,其谬失不既 多乎?吾重为死,不知害者感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