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六十六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六十六卷目录
藻部汇考〈水豆儿附〉
藻图
水豆儿图
诗经〈召南采𬞟〉
尔雅〈释草〉
淮南子〈墬形训〉
毛诗陆疏广要〈于以采藻〉
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
陆佃埤雅〈藻 海藻〉
罗愿尔雅翼〈藻〉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王圻三才图会〈海藻〉
徐光启农政全书〈菹草考 水豆儿考〉
本草纲目〈水藻 海藻〉
藻部艺文一
水藻赋 唐郭元超
藻轩解 明李东阳
藻部艺文二〈诗〉
赠从弟 魏刘桢
藻部选句
藻部纪事
藻部杂录
藻部外编
荇部汇考
荇图
诗经〈周南关雎〉
尔雅〈释草〉
贾思勰齐民要术〈荇〉
毛诗陆疏广要〈参差荇菜〉
陆佃埤雅〈荇〉
罗愿尔雅翼〈荇〉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王圻三才图会〈凫葵〉
徐光启农政全书〈荇丝菜考〉
本草纲目〈莕菜〉
荇部艺文〈诗〉
荇 宋梅尧臣
荇部选句
荇部纪事
荇部杂录
荇部外编
草木典第六十六卷
藻部汇考〈水豆儿附〉
编辑释名
《藻》:〈诗经〉 《莙》。〈尔雅〉
牛藻。〈尔雅〉 〈尔雅〉 《海藻》:〈尔雅〉 《水藻》:〈纲目〉
马藻。〈拾遗〉 《聚藻》。〈唐本〉
《水蕰》。〈纲目〉 牛尾蕰。〈俗名〉
《鳃草》:〈俗名〉 落首:〈本经〉
《海萝》:〈尔雅注〉 马尾藻:〈拾遗〉
菹草:〈农政全书〉 海菜。〈纲目〉
水豆儿图
{{{2}}}
《诗经》
编辑
召南采𬞟
编辑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传〉藻,聚藻也。〈笺〉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用𬞟藻,所以成妇顺也。此祭女所出祖也。法度莫大于四教,是又祭以成之,故举以言焉。𬞟之言宾也,藻之言澡也。妇人之行尚柔顺,自洁清,故取名以为戒。〈疏〉《左传》曰:“𬞟、蘩、蕰藻之菜。”蕰,聚也,故言“藻聚藻。”陆玑云:“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如箸,长四五尺;其一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蒿,谓之聚藻。”然则藻聚生,故谓之聚藻也。〈朱注〉藻,聚藻也,生水底,茎如钗股,叶如蓬蒿。〈大全〉陆氏曰:“藻生水底,有二种。一叶似鸡苏,茎大如箸,长四、五尺;一茎如钗股,叶似蓬蒿,谓之聚藻。二者皆可食。鬻熟挼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佳美。饥荒可充食。”
《尔雅》
编辑
释草
编辑《莙》。〈音窘〉牛藻。〈音早〉
〈注〉似藻叶大,江东呼为“马藻。”〈疏〉莙,一名牛藻,江东呼“马藻”,藻之叶大者也。《诗·召南》云:“于以采藻。”《左传》云:“𬞟、蘩蕰藻之菜。”以此草好聚生,故言蕰藻。蕰训聚也。《毛传》云:“藻,聚藻也。”陆玑云:“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如箸,长四五尺;其一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蒿,谓之聚藻。”又云:“扶风人谓之藻。”聚为发声也。此二藻皆可食,煮熟挼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嘉美。扬州饥荒,可以当糓食也。
〈音寻〉《海藻》:
〈注〉药草也。一名“海萝”,如乱发,生海中。《本草》云。〈疏〉又名海藻。郭云:“药草也,一名海萝,如乱发,生海中。《本草》云”者。案:《本草》一名落首,一名藫,陶注云:“生海岛上,黑色如乱发而大少许,叶大都似藻,叶
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
〈注〉纶,今有秩啬夫所带纠青丝纶组绶也。海中草生彩理,有象之者,因以名云。〈疏〉纶,是纠,青丝绳也。组,绶也。东海有草,文理似之,即名“纶草组草。”
《淮南子》
编辑
墬形训
编辑海闾生屈龙,屈龙生容华,容华生蔈;蔈生萍、藻,萍藻 生浮草。凡浮生不根茇者,生于萍藻。
“海闾浮草之先也。” “《屈龙游》。《龙容华》。《芙蓉草花蔈流》也。无根水中草。”
《毛诗陆疏广要》
编辑
召南
编辑于以《采藻》。
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如箸,长四、五尺;其一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蒿,谓之聚藻,扶风人谓之“藻”,“聚”为发声也。此二藻皆可食,煮熟挼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嘉美。扬州饥荒,可以当糓食也。饥时蒸而食之,莙。《尔雅》云:“牛藻。”郭云:“似藻,叶大,江东呼为马藻。”邢云:“以此草好聚生,故言蕰藻。”郑云:“水藻之类。而叶差大,生水底。”《博雅》云:“夌,菜藻也。”〈《风俗通》云:“殿堂宫室象东井形,刻作荷菱水草,以厌火。” 〉《埤雅》云:“藻,水草之有文者,出乎水下,而不能出水之上,其字从澡,言自洁如澡也。”又云:“藻,萍类,似槐叶而连生,生道旁浅水中,与萍杂,至秋则紫,俗谓之马薸,亦呼紫薸。故曰:‘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而《传》云:“聚藻也。”《尔雅翼》:藻生水底,横陈于水,若自澡濯然。流水之中,随波衍漾,茎叶条畅,尤为可喜,故采藻于行潦也。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如箸,长五六尺,其一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蒿,谓之“聚藻”,横被水下,有自然之文,故古者象服有“藻火”之属。〈藻取其洁〉又画于“棁”以为饰,亦以厌火。〈山节藻棁虽取其文亦以禳火今屋上覆橑谓之藻井亦曰绮井又曰覆海又曰罳顶〉今凫,雁属,亦乐于藻,故曰凫藻。《楚辞》曰:“凫雁皆唼夫”梁藻是也。
按:陆氏云“藻出乎水下,而不能出水之上。” 罗氏亦云“横被水下,则藻非浮者” 了然矣。或因韩氏云“浮者为薸” ,误刻作“藻” ,遂谓“藻亦出乎水上” ,谬甚。《埤》引《吕览》云:“菜之美者,昆仑之𬞟藻。” 又引《淮南子》云:“容华生蔈,蔈生萍藻,萍藻生浮草。” 遂疑“𬞟” 即所谓“藻。” 又云“非蒲藻之藻。” 又云:“萍藻之藻浮,蒲藻之藻沈。” 总惑于浮沈之说,遂误认“𬞟藻” 为一物耳。《诗考》作“于以采藻。”
《段成式酉阳杂俎》
编辑
广动植
编辑水网藻,汉武昆明池中有水网藻,枝横侧水上,长八 九尺,有似网目凫鸭入此草中,皆不得出,因名之。
==藻
编辑藻,水草之有文者,出乎水下,而不能出水之上,其字 从澡,言自絜如澡也。《书》曰:“藻火粉米。”藻取其清,火取 其明也。《周官》:希冕四章,自藻而下,其章不足道也,故 谓之希冕。希冕言其数也。元冕二章,自黼而下,其数 不足道也,故谓之元冕。元冕言其色也。先儒以为希 冕三章,元冕一章,非是也。孔子曰:“黼衣黻裳者不茹” 荤,非不能食也,服使然也。盖元冕绘黼于衣,绣黻于 裳,大祭则王服以齐,故曰不茹荤也。中祭而下则服 元端。然则《礼》曰:“齐之元也,以幽阴思也。”元冕亦尔,非 特元端而已。《礼》曰:“元冕齐戒。”《诗》曰:“又何予之,元衮及 黼。黼”,元冕也。以衮举上,以黼举下,盖言之法也。由此 观之,元冕两章,则希冕四章明矣。盖子男之服毳冕 五章,则人君所服尽于此矣。人君所服,尽于毳冕,则 希冕而下,臣服也。故《礼》自毳冕而上,章数皆以奇;自 希冕而下,章数皆以偶。奇,阳也;偶,阴也。孔子曰:“管仲 镂簋而朱纮,山节而藻棁,贤大夫也,而难为上也。”说 者以为藻取其文。盖藻非特为取,其文,亦以禳火。今 屋上覆橑,谓之藻井,取象于此,亦曰绮井,又谓之覆 海,亦或谓之罳顶。《风俗通》曰:“殿堂宫室象东井形,刻 作荷菱。荷菱,水草也,所以厌火。”与此同义。《诗》曰:“鱼在 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 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盖鱼性食藻,王者微至渊 泉,则藻茂而鱼肥,故以颁首莘尾,为得其性。《庄子》曰: “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故三章皆曰“鱼在在 藻,王在在镐也。且周之兴也,忧勤在丰,其岂乐在镐? 岂乐在镐,其嘉乐在洛?故是《诗》正言乐岂”,盖忧释而 为乐,怒释而为岂。《尚书大传》曰:“周书自《泰誓》就《召诰》, 而盛于《洛诰》。”《传》曰:“‘士卒凫藻’。言其和睦欢悦,如凫之 戏于水藻也。”或言鱼藻,亦以其如此。
海藻
编辑《尔雅》曰:海藻,如水藻而大,似发,黑色,生深海中。陈 藏器以为《尔雅》所谓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正为 二藻也。善疗瘤瘿。夫颈处险而瘿,今汝洛间多焉,而 浙右、闽广人鲜病之者。按《本草》:海藻、昆布、青苔、紫菜, 疗瘤瘿结气。被海之邦,食此,故能疗之也。
《罗愿尔雅翼》
编辑
藻
编辑藻,水草也,生水底,横陈于水,若自澡濯然,若流水之 中,随波衍漾,茎叶条畅,尤为可喜,故采藻于行潦也。 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如箸,长五六尺;其一 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蒿,谓之聚藻,横被水下,有自 然之文,故古者象服有藻火之属,又画于棁以为饰, 亦以厌火。《鱼藻》之诗,言万物不得其性,王居镐京,不 能以自乐。盖察见渊鱼者,则鱼无所逃,有所自蔽。盖 鱼之潜于藻,若鸟之集于林。一章曰:“鱼在在藻,有颁 其首”,鱼乐而出游于藻之外也。二章曰:“鱼在在藻,有 莘其尾”,言鱼乐复乐,而反戏于藻之内也。三章曰:“鱼 在在藻,依于其蒲”,乐既极而止于蒲。盖乐而不知反, 则乐有穷。故有静而止息之地,则时出而乐有馀矣。 惟王亦然,自岂乐出而饮酒,自饮酒入而乐,岂终而 那其居以休息?皆若鱼之得所矣。今凫,雁属,亦乐于 藻,故曰“凫藻。”《楚辞》曰:“凫雁皆唼夫梁藻”是也。
《郑樵通志》
编辑
昆虫草木略
编辑海藻类紫。而粗恶曰落首。曰藫。曰石衣。曰海萝。《尔 雅》云。“藫。石衣。”郭氏云。石发也。又曰《海藻》。郭氏云:“如 乱发。”其说无别,致误。后人引据,且藫与藻与藻皆 无异义,何得为二物?海藻形如敝衣;石发形如乱发, 自是二物。凡此之类,易得混淆。又有石帆之于水松, 亦能相乱。故陶弘景云:“石帆如柏,疗石淋;水松如松, 疗溪毒。”《吴都赋》所谓“石帆水松”是也。又有海带似带, 昆布似布。《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纶即鹿 角菜,组即海中苔。
《王圻三才图会》
编辑
海藻
编辑海藻生东海池泽,今出登、莱诸州。有二种:一种叶如 鸡苏,茎如箸,长四五尺。一种茎如钗股,叶如蓬蒿,谓 之聚藻。今为海藻者,乃是海中所生,根著水底石上, 黑色如乱发而粗,叶类水藻而大,谓之大叶藻。《本经》 云:“主瘿瘤”是也。按《本经》海藻一名藫,而《尔雅》谓藫为 石衣,又谓一名“水若”,一名“石发。”石发即陟釐也。味 苦,寒,无毒。治宿食不消,五膈痰壅,水气浮肿,脚气,贲 㹠气。
《徐光启农政全书》
编辑
菹草考
编辑即水藻也。生陂塘及水泊中。茎如麤线,长三四尺,叶 形似柳,叶面狭长,故名柳叶菹。又有叶似蓬子叶者, 根麤如钗股而色白。味微咸,性微寒。
救饥
捞取叶,连嫩根,拣择洗淘洁净,锉碎煠熟,油、盐调食或加少米煮粥食尤佳。
水豆儿考
编辑一名“葳菜”,生陂塘水泽中,其茎叶比菹草又细,状类 细线,连绵不绝,根如钗股而色白,根下有豆如《退皮 菉豆瓣》。味甘。
救饥
采秧及根豆,择洗洁净煮食。生腌食亦可。
《本草纲目》
编辑
水藻释名
编辑李时珍曰:“藻乃水草之有文者,洁净如澡浴,故谓之 藻。”
集解
苏颂曰:“藻生水中,处处有之。《周南诗》云:‘于以采藻,于 沼于沚,于彼行潦’是也。”陆玑注云:“藻生水底,有二种, 叶如鸡苏;一种茎如著,长四、五尺;一种叶如蓬蒿,茎 如钗股,谓之聚藻。二藻皆可食,煮熟挼去腥气,米面 糁蒸为茹,甚滑美。荆、扬人饥荒,以当谷食。”
陈藏器曰:“马藻生水中,如马齿相连。”
李时珍曰:藻有二种,水中甚多。水藻,叶长二、三寸,两 两对生,即马藻也。聚藻,叶细如丝及鱼鳃状,节节连 生,即水蕰也,俗名鳃草,又名牛尾蕰是矣。《尔雅》云:“莙, 牛藻也。”郭璞注云:“细叶蓬茸如丝可爱,一节长数寸, 长者二、三十节,即蕰也。”二藻皆可食,入药以马藻为 胜。《左传》云:“𬞟、蘩、蕰藻之菜”,即此。
气味
甘大寒,滑无毒。
主治
陈藏器曰:“去暴热,热利,止渴,𢭏汁服之。小儿赤白游 𤺋火焱,热疮𢭏烂封之。”
发明
孙思邈曰:“凡天下极冷,无过藻菜。但有患热毒肿并 丹毒者,取渠中藻菜,切捣傅之,厚三分,干即易,其效 无比。”
海藻集解
编辑《别录》曰:“海藻,生东海池泽。七月七日采,暴干。”
陶弘景曰:“生海岛中,黑色,如乱发而大,少许,叶大都 似藻叶。”
陈藏器曰:“此有二种:马尾藻,生浅水中,如短马尾,细 黑色,用之当浸去咸味。大叶藻,生深海中、新罗国,叶 如水藻而大,海人以绳系腰,没水取之。五月以后,有 大鱼伤人,不可取也。《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 之。正谓二藻也’。”
苏颂曰:“此即水藻生于海中者,今登、莱诸州有之。”陶 隐居引《尔雅》“纶、组”注“昆布”,谓昆布似组,青苔紫菜似 纶。而陈藏器以纶、组为二藻,陶说似近之。
李时珍曰:“海藻,近海诸地采取,亦作海菜”,乃立名目, 货之四方云。
修治
《雷敩》曰:“凡使,须用生乌豆并紫背天葵三件同蒸,伏 时日干用。”
李时珍曰:“近人但洗净咸味,焙干用。”
气味
苦咸寒,无毒。
甄权曰:“咸,小毒。”
徐之才曰:“反甘草。”
李时珍曰:“按:东垣李氏治瘰𤻤马刀散肿溃坚汤,海 藻、甘草两用之。盖以坚积之病,非平和之药所能取 捷,必令反夺以成其功也。”
主治
《本经》云:瘿瘤结气散,颈下硬核痛,痈肿症瘕坚气,腹 中上下雷鸣,下十二水肿。
《别录》曰:“疗皮间积聚,暴㿉瘤气结热,利小便。” 甄权曰:“辟百邪鬼魅,治气急,心下满,疝气下坠疼痛, 卵肿,去腹中幽幽作声。”
《李珣》曰:“治奔豚气、脚气、水气、浮肿,宿食不消,五膈痰 壅。”
发明
张元素曰:海藻,气味俱厚,纯阴沉也。治瘿瘤、马刀诸 疮,坚而不溃者。《经》云:“咸能软坚”,营气不从,外为浮肿, 随各引经药治之,肿无不消。
成无己曰:“咸味涌泄,故海藻之咸以泄水气也。” 《孟诜》曰:“海藻起男子阴消,男子㿉疾,宜常食之。南方 人多食,北方人效之,倍生诸疾,更不宜矣。”
李时珍曰:“海藻咸能润下,寒能泄热引水,故能消瘿 瘤、结核、阴㿉之坚聚,而除浮肿、脚气、留饮、痰气之湿 热,使邪气自小便出也。”
附方
海藻酒“治瘿气。用海藻一斤,绢袋盛之,以清酒二升 浸之,春夏二日,秋冬三日。每服两合,日三,酒尽再作, 其滓曝干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不过两剂即瘥。” 〈范汪方〉瘿气初起:“海藻一两,黄连二两,为末。”时时舐咽,先断 一切厚味。〈丹溪方〉
项下瘰𤻤如梅李状。宜连服前方,海藻酒消之。〈肘后方〉 蛇盘瘰𤻤,头项交接者,“海藻菜以荞面炒过,白僵蚕 炒等分为末,以白梅泡汤和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 米饮下,必泄出毒气。〈危氏得效方〉
藻部艺文一
编辑《水藻赋》唐·郭元超
编辑
游子行迈,登晋山之孤岳。翠谿皛以沦涟,红嶂赫兮 斑驳。尔其云崖委溜,风壑鸣泉。苔彬彪以冒石,藻漫 莽兮盈川。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沼沚之毛,污潭之草。 靃靃靡靡,汎汎悠悠。乍夤缘于春水,或羃䍥于春洲。 观其往往萦散,离离无畔。㛹娟岛屿,𬀩晔江汉。碎流 月于澄波,隐孤云于断岸。生不择所,长亦无丛。不资 润于微露,不惧威于劲风。纤茎璀璀,密叶茸茸。宿银 塘之白鹭,矫清水之文虹。则知乘流则游,遇坻则植。 柔而能全,弱而能直。其为隐也,不居高而处卑;其为 谦也,常韬光而晦色。嗟茂族之无托,愿贞芳之见移。 生君之铜沼,汎君之瑶池。杂青莲与翠荇,偶杜若与 江蓠。生于水兮人不知,岁岁年年幽“涧垂。”
《藻轩解》明·李东阳
编辑
青华主人建阀南舆,高居江渺。构材为亭,甃石为沼。 层澜碧皱,众卉云绕。撷芳漱洁,名之曰“藻。”客有过者, 难之曰:“万汇藂茁,群植并分,钜者为楩。”“秀者为篁 筠,坚者为桧柏,芬者为兰荪。山苞水葩,莫可具陈。彼 藻之细,何足以云。”主人曰:“君子设佩,圣人取物,匪名 则嘉,惟义斯择。品不必富,类不必僻,泥形为迂,执象 为惑。子坐听我言藻之德:夫藻者,气孕天秀,根含地 灵,内秉柔质,外敷素英,不雕而华,匪馞其馨。顺时生 者为孙命,与物徙者为和光。宁负洁以自濯,亦何心 于行藏?”客曰:“可得闻邪?”主人曰:“穷海之裔,荒溪之涯, 舟楫之所不至,人迹之所不加,以汗漫为方,以波涛 为家,虽溷迹于草莽,宁委情于泥沙。”客曰:“媺哉,善藏 其用。子既出矣,请言乎动。”主人曰:“或载衣襟,或登筐 篚,涤以甘泉,荐以方簋,陋末迹于刍荛,耻遗瑕于葑 菲。绘形则与火齐光,比德则与鉴为轨。功虽著而不 知其劳,用非奢而莫閟其美。”客曰“韪哉,君子之斐。”主 人曰“嘻!物贵实用,礼戒弥文,弗玩其华,而采其根。楚 佩江茝,周歌涧蘩。桃李薇蕨,维葛与𬞟。匏瓜行苇,列 国所陈。繄藻之德,于吾则均。朝尔吾居,夕尔吾群。匪 藻吾轩,亦藻吾身。下雪民隐,上华国勋。惟夙夜是存, 以无负于吾轩。”客起再拜,敛容棘吻。君门巍巍,蒙者 莫瞬。君行濯濯,暇莫可捃。包荒纳污,辞不我摈。鄙人 何知,敢谢不敏。主人不答,莞尔而哂。
藻部艺文二〈诗〉
编辑《赠从弟》魏·刘桢
编辑
汎汎东流水,磷磷水中石。𬞟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藻部选句
编辑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唼喋菁藻。”
宋王炎《石菖蒲赋》,“有荇有藻,产涟漪兮,可荐可羞,播 声诗兮。”
晋嵇康《诗》:“俯唼绿藻,托身洪流。”
唐·杜甫诗:“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又〉北风起寒文, 弱藻舒翠缕。
张籍诗:“藻密行舟涩。”
白居易诗:“翠藻蔓长孔雀尾。”〈又〉“绿藻潭中系钓舟。” 金吴激诗:“微流带文藻
藻部纪事
编辑《书经益稷》篇:“宗彝:藻火,粉米,黼黻𫄨绣,以五采彰施 于五色作服。”〈注〉藻,水草,取其洁也,绣之于裳。
《周礼·春官》:“春入学,舍采合舞。”〈注〉采读为菜,𬞟藻之属。 《家语》管仲:山节:“藻棁,贤大夫也,而难为上。”
《洞冥记》:“旦露池西有灵池,方四百步,有连钱荇、浮根 菱、倒枝藻。连钱荇,荇如钱文。浮根菱,根出水上,叶沈 波下,实细薄,皮甘香,叶半青半黄,霜降弥美,因名青 冰菱也。倒枝藻者,枝横倒水中,长九尺馀,如结网,有 野鸭秋凫及鸥鹥来翔水上,入此草中,皆不得出,如 缯网也,亦名水网藻。”
《南康记》:鱼朝恩有洞,四壁夹安琉璃板,中贮江水及 萍藻诸色虾,号“鱼藻洞。”
《名胜志》:“青田溪生蕰藻,冬天水热如汤,众鱼归之,名 曰‘鱼仓’。”
《蔚州志》:“暖泉城西三十里,其水澄清如鉴,三冬不冻。 池内产瑞藻,其岁郡人必发高科。”
藻部杂录
编辑《诗经小雅鱼藻》:“鱼在在藻。”〈笺〉藻,水草也。鱼之依水草, 犹人之依明王也。
《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礼记·昏义》:“芼之以𬞟藻。”
《左传》:“涧溪沼沚之毛,𬞟繁蕰藻之菜。”〈注〉蕰藻:聚藻也。 “博雅”:夌,菜藻也。
《博物志》:“岁欲恶恶草先生。恶草者,水藻也。”
藻部外编
编辑《酉阳杂俎》:“仙药有神吾黄藻。”
临邑县北有《华公墓,碑》失,唯趺龟存焉。石赵世,此龟 夜常负碑入水,至晓方出,其上常有萍藻。
荇部汇考
编辑释名
荇菜。〈诗经〉 《莕》。〈尔雅〉
《接余》:〈尔雅〉 屏风:〈楚辞〉
〈说文〉 《凫葵》。〈唐本〉 《水镜草》:〈土宿本草〉 靥子菜。〈野菜谱〉
荇丝菜。〈农政全书〉 《莕,公须》。〈纲目〉
苻葵。〈纲目〉 《金莲子》:〈江东名〉
苻。〈叶名〉
荇图
《诗经》
编辑
周南关雎
编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朱注〉参差,长短不齐之貌。荇,接余也。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青下白,叶紫赤圆径寸馀,浮在水面,或左或右,言无方也。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大全〉陆氏曰:“煮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三山李氏曰:“荇菜,是水有之,黄花,叶似莼,可为菹。”南轩张氏曰:“荇菜,取其柔顺芳洁可荐之意。”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又〉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注〉“采”,取而择之也。“芼”,熟而荐之也。
《尔雅》
编辑
释草
编辑《莕接》《余其》《叶苻》。
〈注〉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食之,亦呼“莕。”〈疏〉莕菜一名接余,其叶名苻。郭云:“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食之,亦呼为莕。”《诗·周南·关雎》云:“参差荇菜是也。”荇与莕同。陆玑《疏》云:“接余,白茎,叶紫赤色,正圆,茎寸馀,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鬻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肥美可案酒。”
《贾思勰齐民要术》
编辑
荇
编辑《尔雅》曰:“莕,接余,其叶苻。”郭璞注曰:“丛生水中,叶圆,在 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葅食之。”
《毛诗·周南国风》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毛注云:“接余 也。”《诗义疏》曰:“接余,其叶白,茎紫赤,正圆,径寸馀,浮在水上,根在水底。茎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 以苦酒浸之为菹,脆美可案酒。其华蒲黄色。”
《毛诗陆疏广要》
编辑
周南
编辑参差荇菜。
荇,一名“接余”,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馀,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鬻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一作《肥美》。〉《尔雅》云:“莕接余,其叶苻。”郭注:“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食之亦呼莕。”郑注:“今水莕也,蔓铺水上。”《毛传》云:“后妃供荇菜,以事宗庙。”《埤雅》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三相参为参,两相差为差。参差,言其出之无类,左右言其求之无方。”王文公曰:“《菨馀》,诗虽以比淑女,然后妃所求皆同德者,则《菨馀》惟后妃可”比焉。其德行如此,可以妾馀草矣。若蘩、𬞟、藻,所谓馀草,旧说藻花白,荇花黄。《颜氏家训》云:“今荇菜是水悉有之,黄华似莼是也。”《尔雅翼》《本草》云:“凫葵,即莕菜也。”别本注駮之云:“荇菜,生水中,叶似莼,茎涩,根极长,江南人多食。”《唐本》云“是猪莼,误也。猪莼与丝莼并一种,春、夏细长肥滑为丝莼,至冬短为猪莼,亦呼龟莼。”此与凫葵殊不相似。案荇菜今陂泽多有,今人犹止谓之荇菜,非难识也。叶亦卷渐开,虽圆而稍羡,不若莼之极圆也。叶皆随水高低,平浮水上,花则出水,黄色六出。今宛陵中陂湖中弥覆顷亩,日出照之如金,俗名“金莲子。”状既似莼,又猪好食,皆以小舟载取以饲猪,又可粪田,或因是亦得猪莼之名,但非莼菜耳。陆德明曰:“《天官·醢人》陈四豆之实,无荇菜者,以《商礼》《诗》咏时事,故有之。”案:《风》有采蘩、《采𬞟》,又有采藻、采茆、采芹之属,水草甚多,而醢人所荐,止于昌本、茆芹、深蒲而已。物之为菹,盖自有所宜,馀或为芼羹之用,岂可四物之外便谓商礼耶?颜之推云:“荇,先儒解释,皆云水草”,江南俗亦呼为莼,或呼为荇菜,而河北俗人多不识之,博士皆以参差者是苋菜,呼人苋为人荇,亦可笑矣。严粲云:“参差训不齐,今池州人称荇为莕公须”,盖细荇乱生,有若须然,诗人之辞不苟矣。
按:诗人取兴荇菜,以其柔顺芳洁,可羞神明也。还重“左右” ,“无方不流” ,以兴寤寐,无时不求意况。是时洽阳、渭、涘,尚未造舟亲迎,何得便说到后妃荐荇以供祭祀?《埤雅》直云:“后妃采荇,诸侯夫人采蘩,大夫妻采𬞟藻。” 固有次第,尤为可笑。王文公借接余旧名以为《妾馀草》,近於戏矣。
《陆佃埤雅》
编辑
荇
编辑《尔雅》曰:“莕,接余,其叶苻。”盖荇一名接余,亦或谓之凫 葵。丛生水中,茎如钗股,叶在茎端,随水浅深。《诗》曰:“参 差荇菜,左右流之。”三相参为参,两相差为差。参差,言 其出之无类,“左右,言其求之无方。”王文公曰:“《菨馀》诗 虽以比淑女,然后妃所求皆同德者,则《菨馀》惟后妃 可比焉。其德行如此,可以妾馀草矣。若蘩、𬞟、藻,所谓” 馀草。旧说藻华白,荇华黄。《颜氏家训》云:“今荇菜,是水 悉有之,黄花似莼是也。”夫后祭荇,夫人祭蘩,大夫妻 祭𬞟藻,而《诗》之言荇,止于芼之而已。蘩则曰“于以用 之”,𬞟藻则至于盛之湘之奠之,无所不为焉。亦其位 弥高者,其事亦弥略之证也。又后妃言河,夫人、大夫 妻言“涧”,后妃言洲,夫人言“沼”;言“沚”,大夫妻言濒,言潦, 亦言之杀也。且𬞟、蘩、蕰、藻、涧、溪,沼、沚之毛也,而荇则 异矣。故后妃采荇,《诗传》以为夫人执蘩菜以助祭神, 飨德与信,不求备焉。沼、沚、溪、涧之草,犹可以荐后妃, 则荇菜也。据此,荇菜厚于𬞟、蘩,故曰:“后妃有《关雎》之 德,乃能共荇菜,备庶物,以事宗庙。”荇之言行也,𬞟言 宾,藻言澡,蘩言盛。然则荇菜言“采”、言“芼”,是亦共之而 已,故教成之祭,芼用𬞟藻,以成妇顺。《易》曰:“德言盛,礼 言恭。”又曰:“君子以成德为行。”然则后妃采荇,夫人采 蘩,大夫妻采𬞟藻,固有次第哉?且后妃夫人采一,大 夫妻采二,二而足,非其至也。许大夫妻者不一而足 也。
《罗愿尔雅翼》
编辑
荇
编辑“莕接余,其叶苻。”陆玑云:“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馀, 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 白。鬻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本草》别本注 云:“荇菜,生水中,叶似莼,茎涩,根极长,江南人多食。”《唐 本草》云:“是猪莼,全为误也。猪莼与丝莼并一种,春夏 细长肥滑为丝莼,至冬短为猪莼,亦呼龟莼。”此与凫 葵殊不相似。按:荇菜今陂泽多有,今人犹止谓之荇 菜,非难识也。叶亦卷渐开,虽圆而稍羡,不若莼之极 圆也。叶皆随水高低,平浮水上,花则出水,黄色六出。 今宛陵陂湖中弥覆顷亩,日出照之如金,俗名金莲 子。状既似莼,又猪好食矣。皆以小舟载取以饲猪,又可粪田,或因是亦得猪、莼之名,顾但非莼菜尔。唐本 注萍云:“水中萍有三种,大者为𬞟。水中又有荇菜,亦 相似而叶圆,并水上小浮萍为三。以𬞟喻之,盖似之 耳。”《诗》:“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已而采之,已而芼之。”流者, 并流而取之也;采者,导择之也。芼者,芼以为羹也。《礼》 曰:“牲用鱼,芼之以𬞟藻。荇亦可以为芼尔。”陆德明曰: “《天官醢人》陈四豆之”实,无荇菜者,以《商礼》《诗》咏时事, 故有之。按《风》有《采蘩》《采𬞟》,又有《采藻》、采茆、采芹之属, 水草甚多,而醢人所荐,止于昌本、茆、芹、深蒲而已。物 之为菹,盖自有所宜,馀或为芼羹之用,岂可四物之 外便谓《商礼》耶?颜之推云:“荇,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 叶细茎,随水浅深,今是水悉有之,黄花似莼,江南俗 亦呼”为猪莼,或呼为荇菜,而河北俗人多不识之,《博 士》皆以为参差者,是苋菜,因呼人苋为人荇,亦可笑 矣。
《郑樵通志》
编辑
昆虫草木略
编辑荇曰接余。《尔雅》云:“莕,接余。”其叶苻。《诗》云:“参差荇菜。”今 谓之水荇,蔓铺水上。故杜诗:“水荇牵风翠带长。”
《王圻三才图会》
编辑
凫葵
编辑凫葵,即莕菜也,处处池泽皆有之。叶似莼,茎根甚长, 花黄色,水中极繁盛。按《尔雅》,“莕谓之接余,其叶谓之 苻。”郭璞谓:“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 东人食之。”《诗·周南》所谓“参差荇菜”是也。陆玑云:“白茎, 叶紫赤色,正圆,径寸馀,浮在水上,根在水底,大如钗 股,上青下白,鬻其白茎,以苦酒浸,脆美,可以按酒。”今 人不食,《医方》亦鲜用。味甘,冷,无毒。主消渴,去热淋,利 小便。
《徐光启农政全书》
编辑
荇丝菜考
编辑又名“金莲儿”,一名“藕蔬菜。”水中拖蔓而生,叶似初生 小荷叶,近茎有桠。《劐叶浮水上,叶中撺茎》上开金黄 花。茎味甜。
救饥
采嫩苗煠熟,油盐调食。
《本草纲目》
编辑
莕菜释名
编辑李时珍曰:按:《尔雅》云:“莕,接余也。其叶苻。”则凫葵当作 苻葵,古文通用耳。或云:凫喜食之,故称凫葵,亦通。其 性滑如葵,其叶颇似杏,故曰葵、曰莕。《诗经》作荇。俗呼 荇丝菜,池人谓之莕公须,淮人谓之靥子菜,江东谓 之金莲子,许氏《说文》谓之。〈音恋〉《楚词》谓之“屏风”,云“紫 茎屏风文绿波”是矣。
集解
苏恭曰:“凫葵,即莕菜也。生水中。”
苏颂曰:“处处池泽有之。叶似莼而茎涩,根甚长,花黄 色。”郭璞注《尔雅》云:“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 深浅,江东人食之。”陆玑《诗疏》云:“荇,茎白而叶紫赤色, 正圆,径寸馀,浮在水上。根在水底,大如钗股,上青下 白,可以按酒。用苦酒浸其白,茎肥美。今人不食,医方 亦鲜用之。”
李时珍曰:莕与莼,一类二种也。并根连水底,叶浮水 上。其叶似马蹄而圆者,莼也。叶似莼而微尖长者,莕 也。夏月俱开黄花,亦有白花者。结实大如棠梨,中有 细子。按:宁献王《庚辛玉册》云:凫葵黄花者是莕菜,白 花者是白𬞟,即水镜草。一种泡子,名水鳖。”虽有数种, 其用一也。其茎、叶、根、花,并可伏硫煮砂制矾。此以花 色分别。𬞟莕,似亦未稳。详见“《𬞟下》。
正误
苏恭曰:“凫葵,南人名猪莼,堪食,有名未用”,条中载也。 《马志》曰:“凫葵即莕菜,叶似莼,根极长,江南人多食之。 今云是猪莼,误矣。”今以春夏细长肥滑者为丝莼,至 冬粗短者为猪莼,亦呼为龟莼,与凫葵殊不相似,而 有名未用类即无凫葵、猪莼之名,盖后人删去也。 李时珍曰:“杨慎《卮言》以四叶菜为莕者,亦非也。四叶 菜”,乃𬞟也。
气味
甘冷无毒。
主治
《唐本草》曰:“消渴,去热,利小便。”
《开宝》曰:“𢭏汁服,疗寒热。”
李时珍曰:“𢭏傅诸毒肿,火丹游肿。”
附方
一切痈疽及疮疖,用莕丝菜或根,马蹄草茎或子,即 莼也。各取半碗,同苎麻根五寸去皮,以石器捣烂,傅 毒四围,春、夏、秋日换四五次,冬换二、三次。换时以荠 水洗之,甚效。〈保生馀录〉
谷道生疮:荇叶捣烂,绵裹纳之下部,日三次。〈范汪方〉 毒蛇螫伤,牙入肉中,痛不可堪者,勿令人知,私以荇 叶覆其上,穿以物包之。一时折,牙自出也。〈肘后方〉点眼去翳:莕丝菜根一钱五分,捣烂,即叶如马蹄,开 黄花者,川楝子十五个胆矾七分石决明五钱皂荚 一两海螵蛸二钱各为末,同菜根以水一锺,浸二宿, 去滓,一日点数次,七日见效也。〈孙氏集效方〉
荇部艺文〈诗〉
编辑《荇》宋·梅尧臣
编辑
荇叶光于水,钩牵入远汀。浅黄双蛱蝶,五色小蜻蜓。 老去怀江女,飘浮笑楚萍。西风莫苦急,孤蕊有馀馨。
荇部选句
编辑楚宋玉《招魂》,紫茎屏风。
宋王炎《石菖蒲赋》,“有荇有藻,产涟漪兮,可荐可羞,播 声诗兮。”
晋张载诗:“水荇叶连香。”
宋谢朓诗:“鱼戏乱水荇。”
梁刘孝威诗,“风荇散馀香。”
唐·杜甫诗:“春光淡沲秦东亭,渚蒲芽白水荇青。”〈又〉水 荇牵风翠带长。
储光羲诗:“浅渚荇花繁。”
《曹唐》诗:“迎风细荇传香粉。”
《崔橹诗》:“荇花初没舸行时。”
宋钱惟演诗:“绿荇溢鱼防。”
元戴帅初诗:“甃堑水温初荇叶。”
《眀彭绍贤诗》:“泉分石窦泻珠光,坐挹矶边水荇香。”
荇部纪事
编辑《洞冥记》:“旦露池西有灵池,方四百步,有连钱荇、浮根 菱、倒枝藻,连钱荇,荇如钱文。”
《南史沈𫖮传》:“𫖮素不事家产,逢齐末兵荒,与家人并 日而食,或有馈其粱肉者,闭门不受,唯采莼荇根供 食,以樵采自资,怡怡然恒不改其乐。”
荇部杂录
编辑《颜氏家训》诗云:“参差,荇菜。”《尔雅》云:“‘荇,菨余也’。字或为 莕。”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今是水 悉有之。黄花似莼,江南俗亦呼为猪莼,或呼为荇菜。 刘芳具有注释,而河北俗人多不识之。博士皆以参 差者是苋菜,呼人苋为人荇,亦可笑之甚。
《岩栖幽事》:“吾乡荇菜,烂煮之,其味如蜜,名曰荇酥。《郡 志》不载,遂为渔人野夫所食。”此见于“《农田馀话》。俟秋 明水清时,载菊泛泖,脍鲈𢭏橙,并试前法,同与莼丝 荐酒。”
《梧浔杂佩》:荇菜首见于三百篇,吾乡陂泽中多有之。 《农田馀话》谓:“熟煮其味如蜜,名曰荇酥。”然知之者绝 少。
荇部外编
编辑《名山记》:“武夷山神人,八月十五日会村人,酒行命食。” 或曰:即水苔也,或曰缃,即荇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