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172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一百七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七十二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一百七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一百七十二卷目录

 何首乌部汇考

  何首乌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何首乌考

  本草纲目何首乌

 何首乌部艺文一

  何首乌录         唐李翱

  与欧阳知晦尺牍      宋苏轼

 何首乌部艺文二

  寄何首乌丸与友人     宋文同

 何首乌部选句

 何首乌部纪事

 何首乌部杂录

 威灵仙部汇考

  威灵仙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威灵仙考

  本草纲目威灵仙

 威灵仙部艺文

  与人尺牍         宋苏轼

 威灵仙部杂录

 仙人掌部汇考

  仙人掌图

  本草纲目仙人掌草

 仙人掌部艺文

  仙人掌赋         明黄佐

 仙人掌部杂录

 仙人杖部汇考

  仙人杖图

  本草纲目仙人杖草

 仙人杖部艺文

  示东莱王无竞观玉篇   唐陈子昂

 白头翁部汇考

  白头翁图

  本草纲目白头翁

 白头翁部艺文

  见野草中有白头翁者    唐李白

  白头翁          元张昱

 补骨脂部汇考

  补骨脂图

  本草纲目补骨脂

草木典第一百七十二卷

何首乌部汇考

编辑

释名

《交藤        夜合》。

地精        野苗。俱何首乌录

赤葛。斗门方   《疮帚》。

何首乌、       马肝石。

《九真》藤       红,《内消》。俱纲目

陈知《白》。开宝   桃、柳藤日华

何首乌图

何首乌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

编辑

何首乌考

编辑

一名野苗,一名交藤,一名夜合,一名“地精,一名陈知 白”,又名桃柳藤,亦名“九真藤。”出顺州南河县。其岭外、 江南诸州及虔州皆有,以西洛、嵩山、归德、柘城县者 为胜。今钧州密县山谷中亦有之。蔓延而生,茎蔓紫 色,叶似山药叶而不光,嫩叶间开黄白花,如葛勒花。 结子有棱,似荞麦而极细小,如粟粒大。根大者如拳, “各有五楞瓣,状似甜瓜样,中有花纹,形如鸟兽山岳 之状者,极珍。”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又云:雄者 苗叶黄白,雌者赤黄色。一云:雄苗赤,生必相对,远不 过三四尺,夜则苗蔓相交,或隐化不见。凡修合药,须 雌雄相合,服有验。宜偶日服,二四、六八日是也。其药 本无名,因何首乌见藤夜交,采服有功,因以采人为 名耳。又云:仙草,其为五十年者,如拳大,号山奴,服之 一年,须发乌黑;百年如碗大,号山哥,服之一年,颜色 红悦;百五十年如盆大,号山伯,服之一年,齿落重生; 二百年如斗栲栳大,号山翁,服之一年,颜如童子,行及奔马;三百年如三斗栲栳大,号山精,服之一年延 龄,纯阳之体,久服成地仙。又云:“其头九数者,服之乃 仙。”味苦、涩,性微温。无毒。一云:味甘。茯苓为之使。酒下 最良。忌铁器、猪羊血及猪肉、无鳞鱼与萝卜相恶。若 并食,令人髭鬓早白,肠风多热。

救饥

掘根洗去泥土,以苦竹刀切作片,米泔浸经宿,换水 煮去苦味,再以水淘洗净,或蒸或煮食之。花亦可煠 食。

元扈先生曰:“尝过根本胜药。不必救荒。”

《本草纲目》

编辑

何首乌释名

编辑

大明曰:其药《本草》无名,因何首乌见藤夜交,即便采 食有功,因以采人为名尔。

李时珍曰:汉武时有马肝石,能乌人发,故后人因此 名亦曰马肝石。赤者能消肿毒,《外科》呼为“疮帚红”,内 消《斗门方》云:“取根若获九数者,服之乃仙。故名九真 藤。”

集解

《苏颂》曰:“何首乌,本出顺州南河县,今在处有之,岭外、 江南诸州皆有,以西洛、嵩山及河南柏城县者为胜。 春生苗,蔓延竹木墙壁间。茎紫色,叶叶相对,如薯蓣 而不光泽。夏秋开黄白花,如葛勒花。结子有棱,似荞 麦而杂小,才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 瓣似小甜瓜。”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一云春采 “根,秋采花,九蒸九暴,乃可服。”此药本名交藤,因何首 乌服而得名也。唐元和七年,僧文象遇茅山老人,遂 传此事。李翱乃著《何首乌传》云:“何首乌者,顺州南河 县人。祖名能嗣,又名延秀。能嗣本名田儿,生而阉弱。 年五十八,无妻子,常慕道术,随师在山。一日醉卧山 野,忽见有藤二株,相去三尺馀,苗蔓”相交,久而方解, 解了又交。田儿惊讶其异,至旦遂掘其根归问诸人, 无识者。后有山老忽来示之,答曰:“子既无嗣,其藤乃 异,此恐是神仙之药,何不服之。”遂杵为末,空心酒服 一钱。七日而思人道,数月似强健,因此常服,又加至 二钱,经年旧疾皆痊,发乌容少,十年之内,即生数男, 乃改名能嗣。又与其子延秀服,皆寿百六十岁。延秀 生首乌,首乌服药,亦生数子。年百三十岁,发犹黑。有 李安期者,与首乌乡里亲善,窃得方服,其寿亦长。遂 叙其事,传之云何。首乌味甘,性温,无毒。茯苓为使,治 五痔,腰膝之病,冷气心痛,积年劳瘦,痰癖,风虚败劣, 长筋力,益精髓,壮气驻颜,黑发延年。妇人恶血痿黄, 产后诸疾,赤白带下,毒气入腹,久痢不止,其功不可 具述。一名野苗,二名交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 “何首乌。”本出处州,江南诸道皆有。苗如木槁,叶有光 泽,形如桃柳,其背面皆单生,不相对,有雌雄,雄者苗 色黄白,雌者黄赤。根远不过三尺。夜则苗蔓相交,或 隐化不见。春末、夏中、秋初三时,候晴明日,“兼雌雄采 之,乘润以布帛拭去泥土,勿损皮,烈日暴干,密器贮 之,每月再暴。用时去皮为末,酒下最良。遇有疾即用 茯苓汤下为使。”凡服用,偶日二四六八日,服讫,以衣 覆汗出,导引尤良。忌猪肉血、羊血,无鳞鱼触药无力。 其根形大如拳连珠,其有形如鸟兽山岳之状者,珍 也。掘得去皮生,吃得味甘“甜,可休粮。”赞曰:“神效胜道, 著在仙书。雌雄相交,夜合昼疏。服之去糓,日居月诸, 返老还少,变安病躯。有缘者遇,勗尔自如。”明州刺史 李远《附录》云:“何首乌以出南河县及岭南恩州、韶州、 潮州、贺州、广州、潘州、四会县者为上,邕州、桂州、康州、 春州、高州、勒州、循州晋兴县出者次之,真仙草也。五 十年如拳”大号山奴,服之一年,发髭青黑。一百年者 如碗,大号山哥,服之一年,颜色红悦。一百五十年者 如盆,大号山伯,服之一年,齿落更生。二百年者如斗 栲栳,大号山翁,服之一年,颜如童子,行及奔马。三百 年者如三斗栲栳,大号山精,纯阳之体,久服成地仙 也。

李时珍曰:“凡诸名山,深山产者,即大而佳也。”

根修治

《马志》曰:“春、夏、秋采,其根,雌雄并用。乘湿以布拭去土, 暴干。临时以苦竹刀切,米泔浸经宿,暴干,木杵臼𢭏 之。忌铁器。”

唐慎微曰:“方用新采者,去皮,铜刀切薄片,入甑内,以 瓷锅蒸之,旋以热水从上淋下,勿令满溢,直候无气 息,乃取出,暴干用。”

李时珍曰:“近时治法,用何首乌,赤白各一斤,竹刀刮 去粗皮,米泔浸一宿,切片。用黑豆三斗,每次用三升 三合三勺,以水泡过。砂锅内铺豆一层,何首乌一层, 重重铺盖,蒸之豆熟,取出去豆,将何首乌晒干,再以 豆蒸。如此九蒸九晒,乃用。”

气味

苦涩微温,无毒。

李时珍曰:“茯苓为之使。忌诸血。无鳞鱼、萝卜、蒜、葱、铁器。同于地黄,能伏朱砂。”

主治

《开宝》曰:“瘰𤻤,消痈肿,疗头面风疮,治五痔,止心痛,益 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

大明曰:“久服,令人有子。治腹脏一切宿疾,冷气肠风。” 王好古曰:“泻肝风。”

发明

李时珍曰:“何首乌,足厥阴、少阴药也。白者入气分,赤 者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 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 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 天门冬诸药之上。气血太和,则风虚、痈肿、瘰𤻤诸疾 可知矣。”此药流传虽久,服者尚寡。嘉靖初,邵应节真 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 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宋怀州知州 李治与一武臣同官,怪其年七十馀而轻健,面如渥 丹,能饮食,叩其术,则服“何首乌丸”也。乃传其方。后治 得病,盛暑中半体无汗已二年,窃自忧之,造丸服至 年馀,汗遂浃体,其活血治风之功,大有补益。其方用 赤白何首乌各半斤,米泔浸三宿,竹刀刮去皮,切焙, 石臼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五十丸,亦 可末服。

茎叶主治

李时珍曰:“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甚效。”

附方

《七宝》,“美髯丹,乌须发,壮筋骨,固精气,续嗣延年。用赤 白何首乌各一斤,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刮去皮,用 淘净黑豆二升,以砂锅木甑铺豆及何首乌,重重铺 盖蒸之,豆熟取出,去豆暴干,换豆再蒸,如此九次,暴 干为末;赤、白茯苓各一斤,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 及浮者,取沈者捻块,以人乳十碗浸匀,晒干研末。牛 膝八两,去苗,酒浸一日,同何首乌第七次蒸之,至第 九次止,晒干当归八两,酒浸晒枸杞子八两,酒浸晒 菟丝子八两,酒浸生芽,研烂晒补骨脂四两,以黑脂 麻炒香,并忌铁器,石臼为末,炼蜜和丸弹子大,一百 五十丸,每日三丸,清晨温酒下,午时姜汤下,卧时盐 汤下”,其馀并丸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一百丸。久服 极验。忌见前。积善堂方

服食滋补《和剂局方》“何首乌丸,专壮筋骨,长精髓血 气,久服黑须发,坚阳道,令人多子,轻身延年,月计不 足,岁计有馀。用何首乌三斤,铜刀切片,干者,以米泔 水浸软切之,牛膝去苗一斤切,以黑豆一升淘净,用 木甑铺豆一层,铺药一层,重重铺盖,瓦锅蒸至豆熟, 取出,去豆曝干,换豆又蒸,如此三次,为末,蒸枣肉和” 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温酒下。忌见前。 郑 岩山中丞方:“只用赤白何首乌各半斤,去粗皮,阴干, 石臼杵末,每旦无灰酒服二钱。” 《积善堂方》:“用赤白 何首乌各半,极大者,八月采,以竹刀刮去皮切片,用 米泔水浸一宿,晒干。以壮妇、男儿乳汁拌晒三度,候 干,木臼舂为末,以蜜云枣肉和杵为丸,如”梧子大。每 服二十丸,每十日加十丸至百丸止,空心温酒盐汤 任下。一方“不用人乳。” 《笔峰杂兴方》:用何首乌雌雄 各半斤,分作四分,一分用当归汁浸一分,生地黄汁 浸一分,旱莲汁浸一分,人乳浸三日,取出各曝干,瓦 焙、石臼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 百沸汤下。禁忌见前。

骨软风疾,腰膝疼,行步不得,遍身瘙痒:用“何首乌大 而有花纹者,同牛膝各一斤,以好酒一升浸七宿,曝 干,木臼杵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一服三五十丸,空 心酒下。经验方

宽筋治损:“何首乌十斤,生黑豆半斤,同煎熟皂荚一 斤,烧存性牵牛十两,炒取头末薄荷十两木香牛膝 各五两川乌头炮二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 十丸,茶汤下。”永类方

皮里作痛,不问何处,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之, 以帛裹住,火炙鞋底熨之。经验方

自汗不止,“何首乌末,津调封脐中。”集简方

肠风脏毒,下血不止:“何首乌二两为末”,食前米饮服 二钱。圣惠方

小儿龟背:龟尿调《红内消》,点背上骨节,久久自安。 破伤血出,何首乌末,傅之即止,神效。笔峰杂兴方 瘰𤻤结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治之。用九真 藤,一名“赤葛”,即何首乌。其叶如杏,其根如鸡卵,亦类 𤻤子。取根洗净,日日生嚼,并取叶捣涂之,数服即止。 其药久服,延年黑发,用之神效。斗门方

痈疽毒疮,红内消不限多少,瓶中文武火熬煎,临熟 入好无灰酒相等,再煎数沸,时时饮之。其滓焙研为 末,酒煮面糊丸梧子大,空心温酒下三十丸,疾退。宜 常服之即赤。何首乌也,建昌产者良。陈自明外科精要 大风疠疾:“何首乌大而有花纹者一斤,米泔浸一七日,九蒸九晒;胡麻四两,九蒸九晒,为末”,每酒服一钱, 日二。圣惠方

疥癣满身不可治者:何首乌、艾叶等分,水煎浓汤洗 浴,甚能解痛生肌肉。王衮博济方

何首乌部艺文一

编辑

《何首乌录》
唐·李翱

编辑

僧文象,好养生术。元和七年三月十八日朝茅山,遇 老人于华阳洞口,告僧曰:汝有仙相,吾授汝秘方。有 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能嗣,本名田儿,天生阉, 嗜酒。年五十八,因醉夜归卧野中,及醒,见田中有藤 两本,相远三尺,苗蔓相交,久乃解合三四,心异之。遂 掘根持问村野人,无能名,曝而干之。有乡人袁良戏 而曰:“汝阉也,汝老无子,此藤本异而夜合,恐是神药, 汝盍饵之。”田儿乃筛末酒服,经七宿,忽思人道,累旬 力轻,健欲不制,遂娶寡妇曾氏。田儿因常饵之,加飧 两钱,七百馀日,旧疾皆愈,反有少容,十年之内,遂生 数男。乡人异之。忽有山老告田儿曰:“此交藤也,服之 可寿百六十岁。而《古方本草》不载,吾”传于师,亦得之 于河南,吾服之,遂有子。吾本好静,以此药害于静,因 绝不服。女偶饵之,乃天幸,因为田儿尽记其功,而改 田儿名能嗣焉。嗣年百六十岁乃卒,男女一十九人。 子延秀亦年百六十岁,男女三十人。子首乌服之,年 百三十岁,男女二十一人。安期叙交藤云:“交藤,味甘, 温,无毒,主五痔,腰腹”中宿疾。请帮助识别此字。气,长筋益精,令人多 子,能食,益气力,长肤延年。一名“野苗”,一名“交茎”,一名 “夜合”,一名“地精”,一名“桃柳藤。”生顺州南河县田中,岭 南诸州往往有之。其苗大如木槁,光泽形如桃柳。其 叶皆偏独单背,生不相对,有雌雄,雄者苗色黄白,雌 者黄赤。其生相远。夜则苗蔓交,或隐化不见。春末、夏 中、秋初三时,候晴明日兼雌雄“采之,烈日曝干,散服 酒下良。采时尽其根勿洗,乘润以布帛拭去泥土,勿 损皮,密器贮之,每月再曝。凡服偶日二四六八日是 服讫,以衣服汗出导引。尤忌猪羊肉、血、老人。”言讫遂 别去,其行如疾风。浙东知院殿中孟侍御识何首乌 尝饵其药,言其功如所传。出宾州牛头山,苗如萆薢, 蔓生,根如柸拳,削去黑皮,生啖之。南人因呼为“何首 乌”焉。元和八年八月录。

《与欧阳知晦尺牍》
宋·苏轼

编辑

闻公服何首乌,是否此药温厚无毒,李习之传正尔, 啖之无炮制。今人用枣或黑豆之类,蒸熟皆损其力。 仆亦服此,但采得阴干,便杵罗为末,枣肉或炼蜜为 丸,入木臼中万杵乃丸服,极有力,无毒。恐未得此法, 故以奉白。

何首乌部艺文二

编辑

《寄何首乌丸与友人》
宋·文同

编辑

“此草有奇效,尝闻于习之。陵阳亦旧产,其地尢所宜。 翠蔓走岩壁,芳丛蔚参差。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 㔉之高秋后,气味乃不亏。断以苦竹刀,蒸曝凡九为。 夹罗下香屑,石蜜相和治。入臼杵万过,盈盘走累累。 日进岂厌屡,初若无所滋。渐久觉肤革,鲜润如凝脂。 既已须发换,白者无一丝。耳目固聪明,步履欲走驰。” 十年亲友别,忽见皆生疑。问胡得尔术,容貌曾莫衰。 为之讲《灵苗》,不为世俗知。盖以多见贱,蓬藋同一亏。 君如听予服,此语不敢欺。勿信柳子厚,但夸仙灵毗。

何首乌部选句

编辑

宋梅尧臣诗:“试采上阳何首乌,刮切仍致苦竹刀

何首乌部纪事

编辑

《闻见近录》:寇忠愍为执政,尚少,帝尝语人曰:“寇准好 宰相,但太少耳。”忠愍乃服何首乌而食三白,须发遂 变,于是拜相。

何首乌部杂录

编辑

《彦周诗话》:“古诗云:‘上山采交藤’。”交藤,何首乌也。服之 令人多生子,有“采采芣苢之意。”

威灵仙部汇考

编辑

释名

能消。农政全书  威灵仙。开宝

《铁脚威灵仙》。纲目

威灵仙图

威灵仙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

编辑

威灵仙考

编辑

一名“能消。”出商州、上洛、华山,并平泽,及陕西、河东、河 北、河南、江湖、石州、宁化等州郡,不闻水声者良。今密 县梁家冲山野中亦有之。苗高一、二尺,茎方如钗股, 四棱。茎多细茸白毛。叶似柳叶而阔,边有锯齿。又似 旋覆花叶。其叶作层生,每层六、七叶相对,排如车轮 样。有六层至七层者。花浅紫色或碧白色,作穗似蒲 台子,亦有似菊花头者。结实青色,根稠密多须,味苦, 性温,无毒。恶茶及面汤,以甘草枝子代饮可也。

救饥

采叶煠熟,换水浸去苦味,再以水淘净,油盐调食。

《本草纲目》

编辑

威灵仙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威”言其性猛也。《灵仙》言其功神也。

集解

《马志》曰:“出商州上洛山及华山,并平泽,以不闻水声 者良。生先于众草,方茎数叶相对。冬月丙丁、戊己日 采根用。”

苏恭曰:“九月末至十二月采根,阴干。馀月并不堪采。” 苏颂曰:“今陕西及河东、河北、汴东、江湖州郡皆有之。 初生作蔓,茎如钗股、四棱,叶如柳叶,作层。每层六七 叶,如车轮,有六层至七层者。七月内生花六出,浅紫 或碧白色,作穗似莆台子。亦有似菊花头者,实青色。 根稠密多须似糓,每年朽败。九月采根。” 李时珍曰:“其根每年旁引,年深转茂。一根丛须数百 条,长者二尺许。初时黄黑色,干则深黑,俗称铁脚威 灵仙”,以此别有数种,根须一样,但色或黄或白,皆不 可用。

根气味

苦温无毒。

张元素曰:“味甘,纯阳。入太阳经。”

李杲曰: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李时珍曰:“味微辛咸不苦。忌茗面汤。”

根主治

《开宝》曰:“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膈痰水,久积 症瘕,痃癖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疗折伤。久 服无有瘟疾疟。”

李杲曰:“推新旧积滞。消胸中痰唾,散皮肤大肠风邪。”

发明

苏颂曰:唐贞元中,嵩阳子周君巢作《威灵仙传》云:威 灵仙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疏宣五脏冷脓 宿水变病,微利不泻。人服此,四肢轻健,手足微暖,并 得清凉。先时商州有人病手足不遂,不履地者数十 年,良医殚技莫能疗,所亲置之道旁以求救者,遇一新罗僧见之,告曰:“此疾一药可活,但不知此土有否”, 因为之入山求索,果得,乃威灵仙也。使服之,数日能 步履。其后山人邓思齐知之,遂传其事。此药治丈夫、 妇人中风不语,手足不遂,口眼㖞斜,言语蹇滞,筋骨 节风,绕脐风,胎风,头风,暗风,心风,风狂,大风,皮肤风 痒,白癜风,热毒风疮,头旋目眩,手足顽痹,腰膝疼痛, 久立不得,曾经损坠。请帮助识别此字。腰痛,肾脏风壅,伤寒瘴气,憎 寒壮热,头痛流涕,黄疸黑疸,头面浮肿,腹内宿滞,心 头痰水,膀胱宿脓,口中涎水,冷热气壅,肚腹胀满,好 吃荼滓,心痛注气,膈气冷气攻冲,脾肺诸气,痰热,欬 嗽气急,坐卧不安,气冲眼赤,攻耳成脓,阴汗盗汗,大 小肠秘,服此立通。气痢痔疾,瘰𤻤疥癣,妇人月水不 来,动经多日,气血冲心,“产后秘塞,孩子无辜,并皆治 之。”其法:“采得根,阴干月馀,𢭏末,温酒调一钱匕,空腹 服之。如人本性杀药,可加及六钱,利过两行则减之, 病除乃停服。其性甚善,不触诸药,但恶茶及面汤,以 甘草卮子代饮可也。”又以一味洗焙为末,以好酒和 令微温,入在竹筒内坚塞,九蒸九暴,如干,添酒洒之, 以白蜜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温酒下。崔 元亮《海上集验方》著其详如此。

苏恭曰:“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者,服 之无不立效。”

寇宗奭曰:“其性快,多服疏人五脏真气。”

朱震亨曰:“威灵仙属木,治痛风之要药也。在上下者 皆宜服之,尢效。”其性好走,亦可横行。故崔元亮言其 “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凡采得闻流水声者, 知其性好走也,须不闻水声者乃佳。

李时珍曰:“威灵仙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 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 久服恐损真气,气弱者亦不可服之。”

附方

脚气入腹,胀闷喘急:用威灵仙末,每服二钱,酒下,痛 减一分,则药亦减一分。简便方

腰脚诸痛:《千金方》:用威灵仙末,空心温酒服一钱,逐 日以微利为度。 《经验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好酒 浸七日,为末,面和丸梧子大,以浸药酒,每服二十丸。 肾脏风壅,腰膝沉重: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温酒服 八十丸。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胶,即是风毒积滞。如 未利,再服一百丸,取下后,食粥补之,一月,仍常服温 补药。《孙兆方》名“放杖丸。”集验方

筋骨毒痛因患杨梅疮,服轻粉毒药年久不愈者。威 灵仙三斤,水酒十瓶,封煮一炷香,出火毒,逐日饮之, 以愈为度。集简方

破伤风病:威灵仙半两,独头蒜一个,香油一钱,同捣 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卫生易简方

手足麻痹,时发疼痛,或打扑伤损,痛不可忍,或瘫痪 等证。“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为末, 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用盐汤下,忌茶。普济方 男妇气痛不拘久近:威灵仙五两,生韭根二钱半,乌 药五分,好酒一盏,鸡子一个,灰火煨一宿,五更视鸡 子壳软为度,去渣温服,以干物压之,侧睡向块边,渣 再煎,次日服,觉块刺痛,是其验也。摘元方

噎塞膈气:威灵仙一把,醋蜜各半碗,煎五分,服之吐 出宿痰愈。唐珤经验方 停痰宿饮,喘咳呕逆,全不入食:威灵仙焙、半夏姜汁 浸焙为末,用皂角水熬膏,丸绿豆大,每服七丸至十 丸,姜汤下,一日三服,一月为验。忌茶面。 腹中痞积: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为末,每温酒服三 钱,名“化铁丸。”普济方

大肠冷积: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一更时生姜汤下 十丸至二十丸。经验良方

肠风泻血久者:威灵仙、鸡冠花各二两,米醋二升,煮 干炒为末,以鸡子白和作小饼,炙干再研,每服二钱, 陈米饮下,日二服。圣济方

痔疮肿痛: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冷再 温之。外科精义

诸骨哽咽:威灵仙一两二钱,砂仁一两,沙糖一盏,水 二锺,煎一锺,温服。 《乾坤生意》:用威灵仙,米醋浸二 日,晒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二三丸,半茶半汤下。 如欲吐,以铜青末半匙,入油一二点茶服,探吐。 《圣 济录》:“治鸡鹅骨哽,赤茎。威灵仙五钱,井花水煎服,即 软如绵吞下也,甚效。”

飞丝缠阴,肿痛欲断,以威灵仙捣汁,浸洗一人,病此 得效。李楼怪证方

痘疮黑陷铁脚威灵仙炒研一钱,脑子一分,温水调 服,取下疮痂为效,意同《百祥丸》。儒门事亲

威灵仙部艺文

编辑

《与人尺牍》
宋·苏轼

编辑

累日欲上谒,竟未暇辱教,承足疾未平,不胜驰系。足 疾惟威灵仙、牛膝二味为末,蜜丸空心服,必效之药 也。但威灵仙难得真者,俗医所用,多槁本之细者尔。 其验以味极苦而色紫黑,如胡黄连状,且脆而不韧, 折之有细尘起。向明示之,断处有黑白晕,俗谓之“有 鸲鹆眼。”此数者备,然后为真,服之有奇验。肿痛拘挛 皆可已,久乃有走及奔马之效。二物当等分,或视脏 气虚实加减,牛膝酒及熟水皆可下,独忌茶耳,犯之 不复有效。若常服此,即每岁收櫰皂荚芽之极嫩者, 如造草茶法,贮之以代茗饮,此效屡尝目击知君疾 苦,故详以奉白。元素书已作,稍暇诣见。

威灵仙部杂录

编辑

《志林》服威灵仙有二法:其一净洗阴干,捣罗为末,酒 浸牛膝末,或蜜丸,或为散,酒调牛膝之多少,视脏腑 之虚实而增减之。比眉山一亲知患脚气至重,依此 服半年遂永除。其一法,取此药粗细得中者,寸截之, 七十寸作一贴,每岁作三百六十贴,置床头,五更初, 面东细嚼一贴,候津液满口咽下。此牢山一僧,年百 馀岁,上下山如飞云,得此药方二法,皆以得真为要。 真者有五验:一味极苦;二色深翠;三折之脆而不韧; 四折之有微尘,如胡黄连状;五、断处有白晕,谓之鸲 鹆眼。无此五验,则槁本,根之细者耳。又须忌茶,以槐 角、皂角牙之嫩者,依造草茶法作,或只取《外台秘要》 代茶饮子方,常合服乃可。

仙人掌部汇考

编辑

释名

仙人掌。图经

仙人掌图

仙人掌图

《本草纲目》

编辑

仙人掌草集解

编辑

《苏颂》曰:“生合州、筠州。多于石上贴壁而生,如人掌形, 故以名之。叶细而长。春生,至冬犹有。四时采之。”

气味

苦涩寒无毒。

主治

《苏颂》曰:“肠痔泻血,与甘草浸酒服。”

李时珍曰:“焙末油调,掺。小儿白秃疮。”

仙人掌部艺文

编辑

《仙人掌赋并序
明·黄佐

编辑

仙人掌者,奇草也。多贴石壁而生,惟罗浮、黄龙、金沙洞有之。叶劲而长,若龃龉状。发苞时,外类芋魁,内攒瓣如翠球,各擎子珠如掌然,青赤转黄,而有重壳。剖之厚者在外,如小椰,可为匕勺。薄者在里,如银杏衣而裹圆肉。煨食之,味兼芡栗,可补诸虚。久服轻身延年,俗呼为“千岁子” 云。移植惟宜沙土。粤州书院精舍,中庭后圃皆有之,予以其奇赋焉。其词曰:

“有仙人之瑶草,惟龙洞之嘉生。毓金沙于后土,承日 景于朱明。植深根而擢颖,谢修干以敷荣。展青鸾之 羽叶,攒威凤之球英。尔乃元览启其前圃,丛阴映乎 松篁。霑骞林之瑞露,翕神霄之宝光。子珠擎于翠掌, 青赤綦乎中黄。傲冬雪而奋起,迎凯风以翱翔。谅抗 时而耀质,遥作对乎男贞。补桐君之遗录,起葛令之” 丹经。盍朋簪而萃止,盈倾筐以胥庆。同服食以霞举, 集瑶池而濯缨

仙人掌部杂录

编辑

《瓶史》月表六月花使令“仙人掌。”

仙人杖部汇考

编辑

释名

仙人杖:拾遗

仙人杖图

仙人杖图

《本草纲目》

编辑

仙人杖草集解

编辑

陈藏器曰:“仙人杖,生剑南平泽,叶似苦苣丛生。”陈子 昂《观玉篇序》云:“予从补阙乔公北征,夏四月次于张 掖河洲,草木无他异者,惟有仙人杖,往往丛生。予家 世代服食者,昔常饵之,因为乔公言其功,甘心食之。 人或谓乔公曰:‘此白棘也’。公乃讥予,因作《观玉篇》焉。” 苏颂曰:“仙人杖有三物同名,一种是菜类,一种是枯” 死竹,笋之色黑者。枸杞一名仙人杖是也。此仙人杖, 乃作菜茹者。白棘木类,何因相似?或曰:乔公所谓白 棘,乃枸棘是枸杞之有针者。《本经》枸棘无白棘之名, 又其味苦,此菜味甘。乃知草木之类多而难识,使人 惑疑似之言,以真为伪,宜乎子昂论著之详也。 李时珍曰:别有仙人草,生阶除间,高二、三寸,又有仙 人掌草,生于石壁上,皆与此名同物异,不可不审也。 并见《石草类》。

气味

甘小温,无毒。

主治

《大明》曰:“作茹食,去痰癖,除风冷。”

陈藏器曰:“久服长生,坚筋骨,令人不老。”

仙人杖部艺文

编辑

《示东莱王无竞观玉篇》
唐·陈子昂

编辑

丙戌岁,余从左补阙乔公北征。夏四月,军幕,舍于张掖河。河洲草木无他异者,唯有仙人杖,往往丛生。幽朔地寒,与中国颇异。余家世好服食,昔尝饵之,及此役也,而息意兹味。戍人有荐嘉蔬者,此物存焉。余倏尔而笑曰:“始者与此君别,不图至是而见之,岂非神明嘉惠,将欲扶吾寿也。” 因为乔公昌言其能。时东莱王仲烈亦同旅舍,闻而大喜,甘心食之,已旬有五日矣。适有行人自谓知药者,谓乔公曰:“此白棘也,公何谬哉?” 仲烈愕然而疑,亦曰:“吾怪其味甜,今果如此。” 乔公信是言,乃讥余作《采玉篇》,谓宋人不识玉而宝珉石也。余心知必是由以独见之故,被夺于众人,乃喟然而叹曰:“嗟乎!人之大明者目也,心” 之至信者口也。夫目照五色,口分五味,元黄甘苦,亦可断而不惑矣。而路傍一讥,二子增疑,况君臣之间,朋友之际乎?自是而观之,则万物之情可见也。感《采玉咏》,而作《观玉篇》以答之,并示仲烈,讥其失真。

《鸱夷双白玉》,此玉不缁磷。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 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白头翁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白头翁》:本经   《野丈人》。本经

奈何草:别录   胡王使者,纲目

白头翁图

白头翁图

《本草纲目》

编辑

白头翁释名

编辑

陶弘景曰:“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 故以为名。”

李时珍曰:“丈人胡使奈何。”皆状老人之意。

集解

《别录》曰:“白头翁,生高山山谷及野田,四月采。”

苏恭曰:“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 木槿花。实大者如鸡子,白毛寸馀,皆披下似纛头,正 似白头老翁,故名焉。”陶言:“近根有白茸,似不识也。”太 常所贮蔓生者,乃是女萎。其白头翁根似续断而扁。 韩保昇曰:所在有之,有细毛,不滑泽,花蕊黄。二月采 花,四月采实,八月采根,皆日干。

苏颂曰:“处处有之。正月生苗,作丛生,状似白,微而柔 细,稍长。叶生茎头,如杏叶,上有细白毛而不滑泽,近 根有白茸,根紫色,深如蔓菁。其苗有风则静,无风则 动,与赤箭独活同也。”《陶注》未述茎叶,《苏注》言“叶似芍 药,实如鸡子,白毛寸馀者,皆误矣。”

寇宗奭曰:“白头翁,生河南洛阳界,其新安山野中屡 尝见之,正如苏恭所说。至今本处山中及人卖白头 翁丸,言服之寿考,又失古人命名之义。陶氏所说,失 于不审,宜其排叱也。”

汪机曰:“寇宗奭以苏恭为是,苏颂以陶说为是。大扺 此物用根,命名取象当准苏颂《图经》,而恭说恐别是 一物也。”

根气味

苦温无毒。

《别录》曰:“有毒。”

吴绶曰:“苦、辛,寒。”

甄权曰:“甘、苦,有小毒。豚实为之使。”

《大明》曰:“得酒良。花、子、茎、叶同。”

主治

《本经》曰:“温疟狂。”请帮助识别此字。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腹痛, 疗金疮。

《别录》曰:“治鼻衄。”

陶弘景曰:“止毒痢。”

甄权曰:“赤痢腹痛,齿痛,百节骨痛,项下瘤𤻤。” 大明曰:“一切风气,暖腰膝,明目消赘。”

发明

《苏颂》曰:“俗医合补下药甚验,亦冲人。”

李杲曰:“气厚味薄,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张仲景治热 痢下重,用白头翁汤主之。盖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痢则下焦虚,故以纯苦之剂坚之。男子阴疝偏坠,小 儿头秃毡腥鼻衄,无此不效,毒痢有此获功。”

吴绶曰:“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

花主治

李时珍曰:“疟疾寒热,白秃头疮。”

附方

白头翁汤:“治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蘗、秦 皮各三两。”水七升,煮二升。每服一升,不愈更服。“妇人 产后痢虚极者,加甘草、阿胶各二两。”仲景金匮玉函方 下痢喉肿,春夏病此。宜用白头翁黄连各一两木香 二两,水五升,煎一升半,分三服。圣惠方

阴㿗偏肿:“白头翁根生者,不限多少,捣傅肿处,一宿 当作疮,二十日愈。”外台秘要

外痔肿痛:白头翁草,一名“野丈人”,以根捣涂之,逐血 止痛。卫生易简方

小儿秃疮:白头翁根捣傅一宿作疮,半月愈。肘后方

白头翁部艺文

编辑

《见野草中有白头翁者》
唐·李白

编辑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 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

《白头翁》
元·张昱

编辑

疏蔓短于蓬,卑栖怯晚风。祇缘头白早,无处入芳丛。

补骨脂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编辑

补骨脂。纲目   《破故纸》。开宝

婆固脂。药性论  胡韭子。日华

补骨脂图

补骨脂图

《本草纲目》

编辑

补骨脂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补骨脂,言其功也。胡人呼为婆固脂,而俗 讹为破故纸也。”胡韭子,因其子之状相似,非胡地之 韭子也。

集解

《马志》曰:“补骨脂,生岭南诸州及波斯国。”

苏颂曰:“今岭外山坂闲多有之,四川合州亦有,皆不 及番舶者佳。”茎高三、四尺,叶小似薄荷,花微紫色。实 如麻子,圆扁而黑。九月采。

大明曰:徐表《南州记》云:“是胡韭子也。南番者色赤,广 南者色绿。入药微炒用。”

子修治

《雷敩》曰:“子性燥毒。须用酒浸一宿,漉出,以东流水浸 三日夜,蒸之,从巳至申,日干用。一法:以盐同炒过,曝 干用。”

气味

辛大温无毒。

甄权曰:“苦、辛。”

李珣曰:“恶甘草。”

李时珍曰:“忌芸薹及诸血,得胡桃、胡麻良。”

主治

《开宝》曰:“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 人血气,堕胎。”

甄权曰:“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腹 中冷。”

《大明》曰:“兴阳事,明耳目。”

李时珍曰:“治肾泄,通命门,煖丹田,敛精神。”

发明

苏颂曰:“破故纸,今人多以胡桃合服。此法出于唐郑 相国自叙云:予为南海节度,年七十有五,越地卑湿, 伤于内外,众疾俱作,阳气衰绝,服乳石补药,百端不 应。元和七年,有诃陵国舶主李摩诃知予病状,遂传 此方并药。予初疑而未服,摩诃稽首固请,遂服之,经 七八日,而觉应验。自尔常服,其功神效。”十年二月,罢 郡归京,《录方》传之。“用破故纸十两,净择去皮,洗过,曝 捣筛令细,胡桃瓤二十两,汤浸去皮,细研如泥,更以 好蜜和令如饴糖,瓷器盛之。旦日以煖酒二合,调药 一匙服之,便以饭压。如不饮酒人,以煖熟水调之。”弥 久则延年益气,悦心明目,补添筋骨。但禁芸薹、羊血, 馀无所忌。此物本自外番随海舶而来,非中华所有。 番人呼为“补骨脂”,语讹为“破故纸”也。王绍颜《续传信 方》载其事颇详,故录之。

李时珍曰:此方亦可作丸,温酒服之。按:白飞霞《方外 奇方》云:“破故纸属火,收敛神明,能使心包之火与命 门之火相通,故元阳坚固,骨髓充实,涩以治脱也。”胡 桃属木,润燥养血。血属阴,恶燥,故油以润之。佐破故 纸,有木火相生之妙。故语云:“破故纸无胡桃,犹水母 之无虾也。”又破故纸恶甘草,而《瑞竹堂方》青娥丸内 加之何也?岂甘草能调和百药,恶而不恶耶?又许叔 微学士《本事方》云:“孙真人言补肾不若补脾。”予曰:补 脾不若补肾。肾气虚弱,则阳气衰劣,不能熏蒸脾胃。 脾胃气寒,令人胸膈痞塞,不进饮食,迟于运化,或腹 胁虚胀,或呕吐痰涎,或肠鸣泄泻,譬如鼎釜中之物无火力,虽终日不熟,何能消化。《济生》二神丸治脾胃 虚寒泄泻,用破故纸补肾,肉豆蔻补脾。二药虽兼补, 但无斡旋,往往常加木香以顺其气,使之斡旋,空虚 仓廪,仓廪空虚则受物矣。屡用见效,不可不知。

附方

补骨脂丸:治下元虚败,脚手沉重,夜多盗汗纵欲所 致。此药壮筋骨,益元气,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 两酒蒸胡桃肉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沈香各研二钱 半,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盐汤温酒 任下。自夏至起,冬至止,日一服。此乃唐宣宗时张寿 太尉知广州,得方于南番人,有诗云:“三年时节向边” 隅,人健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 髭须。和剂方

男女虚劳:男子女人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一切风病, 四肢疼痛,驻颜壮气,乌髭须“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宿, 晒干,却用乌油麻一升和炒,令麻子声绝,簸去,只取 补骨脂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 空心温酒盐汤任下。”经验方

肾虚腰痛:《经验方》:用破故纸一两炒为末,温酒服三 钱,神妙。或加木香一钱。 《和剂局方》青娥丸:治肾气 虚弱,风冷乘之,或血气相搏,腰痛如折,俛仰不利,或 因劳役伤肾,或卑湿伤腰,或损坠堕伤,或风寒客搏, 或气滞不散,皆令腰痛。或腰间如物重坠。用破故纸 酒浸炒一斤,杜仲去皮姜汁浸炒一斤,胡桃肉去皮 二十个,为末,以蒜𢭏膏一两和丸梧子大,每空心温 酒服二十丸,妇人淡醋汤下。常服壮筋骨,活血脉,乌 髭须,益颜色。

妊娠腰痛,“通气散”:用破故纸二两,炒香为末。先嚼胡 桃肉半个,空心温酒调下二钱,此药神妙。妇人良方 定心补肾,养血返精丸“破故纸炒二两,白茯苓一两, 为末,没药五钱,以无灰酒浸高一指,煮化和末,丸梧 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昔有人服此,至老不衰。盖 故纸补肾,白苓补心,没药养血,三者既壮,自然身安。 朱氏集验方

精气不固:破故纸、青盐等分,同炒为末,每服二钱,米 饮下。三因方

小便无度,肾气虚寒。“破故纸十两,酒蒸茴香十两,盐 炒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盐酒下。或以末掺 猪肾煨食之。普济方

小儿遗尿,膀胱冷也。夜属阴,故小便不禁。破故纸炒 为末,每夜热汤服五分。婴童百问

玉茎不痿,精滑无歇,时时如鍼刺,捏之则脆,此名肾 漏。用破故纸、韭子各一两为末。每用三钱,水二盏,煎 六分服,日三次,愈则止。夏子益奇方

脾肾虚泻二神丸:用破故纸炒半斤,肉豆蔻生用四 两,为末,肥枣丸研膏,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服五 七十丸。 《本事方》加木香二两,名三神丸。

水泻久痢:“破故纸一两,粟壳炙四两,为末,炼蜜丸弹 子大”,每服一丸,姜枣同水煎服。百一选方

牙痛日久,肾虚也。补骨脂二两,青盐半两,炒研擦之。 御药院方

风虫牙痛,上连头脑:“补骨脂炒半两,乳香二钱半,为 末擦之,或为丸塞孔内,日用有效。”传信适用方 打坠腰痛,瘀血凝滞:破故纸炒、茴香炒辣桂等分为 末。每热酒服二钱。故纸主腰痛行血。直指方。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