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075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七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七十五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七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七十五卷目录

 医部汇考五十五

  黄帝灵枢经九骨度篇第十四 五十营篇第十五 营气篇第十六 脉度

  篇第十七 营卫生会篇第十八

艺术典第七十五卷

医部汇考五十五

编辑

《黄帝灵枢经九》

编辑

《骨度篇第十四》

编辑

《马莳》曰:“此言人身之骨,皆有度数,故名篇。”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 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马莳曰:此言人身之脉度,由骨度而定也。脉度,脉之度数。下文将言骨之度数,而先以是启之耳。张志聪曰:此言经脉之长短,从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定其度数,故曰“骨为干,脉为营” ,如藤蔓之营附于木干也。

仰人骨度图

仰人骨度图

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 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

《马莳》曰:“此言头之大骨有度也。”

张志聪曰:“此言头之大骨度数。众人,谓天下之大众。长七尺五寸者,上古适中之人也。适中之人,则头骨亦适中矣。头骨适中,通体之骨皆适中矣。”

《胸围》四尺五寸。 腰围四尺二寸。

《马莳》曰:“此言胸围、腰围各有其度也。”

张志聪曰:“此胸骨腰骨围转一周之总数也。”

“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 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 子终折》,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 缺盆以下 至𩩲骭,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 𩩲骭以下 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 天枢以下 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 横 骨长六寸半。 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 尺八寸。 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 《内 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 内踝以下至地,长 三寸。 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 跗属以下 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𩩲音结骭音干

马莳曰:此言仰人之骨度,盖纵而数之也。颅,头颅也。颅之皮生发,发所覆者即颅也。颅至项,长一尺二寸 。颔下为颐,发际已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言士君子之面部三停齐等,可以始中终而三折之也,众人未必然耳 。巨骨上陷中为缺盆,亦穴名,即足阳明胃经穴也。结喉已下至缺盆中,长四寸。《𩩲骭》骨名,一名尾翳,一名鸠尾。蔽骨之端,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人无蔽骨者,从岐骨际下行一寸 。缺盆以下至𩩲骭,长九寸,若过于九寸而始至𩩲骭,则其肺必大;若不满九寸而即至𩩲骭,则其肺必小 。天枢在脐旁二寸,足阳明胃经穴也。𩩲骭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若过于八寸而始至天枢,则其胃必大;若不及八寸而即是天枢,则其胃必小。然天枢无形,以脐之高下为验也 。横骨,即曲骨下,盖脐下四寸为中极,中极下一寸为曲骨,曲骨之分为毛际,毛际下乃横骨也。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若过于六寸半而始至横骨,则回肠广阔而长。若不满六寸半而即是横骨,则回肠狭而且短,且横骨之横长,当有六寸半。“耳 内辅” 者,膝内辅骨也。横骨之上廉以下,至内辅骨之上廉,长一尺八寸 。内辅骨之上廉以下,至外辅骨之下廉,仅长三寸半 。“内踝” 者,足跟前两旁起骨为踝,在外为外踝骨,而在内为内踝骨也。内辅骨之下廉以下,至内踝骨,长一尺三寸 。内踝骨以下至地,仅长三寸 。腓肠上膝后曲处为腘。膝在前,腘在后,因至下之长相同,故并及之。足面为跗。

跗属者,自内踝以前,而统之以跗,去内踝骨不远,故膝腘以下至跗属,则长一尺六寸,跗属以下至地,仅长三寸。上节头之大骨为围,此节腰骨为围者,大则以下之数皆太过,小则以下之数皆不及。自发所覆者至此,皆仰人之骨度也。

张志聪曰:此言头颅前后上下,并仰面之骨度也。“发所覆” 者,谓自前额颅之发际,上巅顶,至后项之发际,计发所覆者,度一尺二寸 。“发以下至颐” 者,谓从前额颅之发际以下,至于两颐,计长一尺。“君子终折” 者,谓从发际之始,以至发际之终,可折中而度量。盖君子之人,面方广而发际高,发所覆者,从颅至项,度一尺“一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一寸也。” 此言天下之众,有君子小人不同,有太过不及不等 。结喉下两旁巨骨陷中为缺盆,盖形如缺盆,因以为名。𩩲骭骨名,一名尾翳,即鸠尾骨也。自两旁缺盆而下,至𩩲骭,计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盖𩩲骭之内,心肺所居也 。天枢在脐旁二寸,乃足阳明之穴,从两旁𩩲骭而下至天枢,计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盖自鸠尾以至于脐,胃腑之所居也 。横骨在毛际横纹中,自天枢而下至横骨,计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大,不满则狭短,盖自脐以至少腹,大肠之部分也 。横骨横长亦六寸半 。“内辅” 者,内之辅骨也。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者,在上之腿度也 。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者,膝之连骸,一名膝盖骨。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者,在下之腿度也。曰:“内辅内踝” 者,以足八字分立,则内骨偏向于面也 。踝者,下廉之腿骨,与足骨相连之凹处。在内者,为内踝,在外者,为外踝。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者,足跟骨也 。“膝腘” 者,膝前下之腿骨。跗者,足面上之跗骨,即足阳明之动脉处。自膝前而下,至于跗面,计长一尺六寸也 。“属” 者,概足面而言也。“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 者,从足面而下,至足底之骨也。“骨围大” 者,骨之粗大也。小者,骨之细小也。

侧人骨度图

侧人骨度图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 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 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 季胁以下至髀枢,长 六寸。 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 膝以下至 外踝,长一尺六寸。 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 京 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马莳曰:“此言侧人之度,亦纵而数之也。耳上之旁为骨角。肩胛上际会处为柱骨。挟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自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 。肩上胁下际为腋,自柱骨行于腋下之隐处,长四寸 。胁骨之下为季胁。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 。捷骨之下为髀枢,一名髀厌。股外为髀。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 。髀枢以下至” 膝之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骨,长一尺六寸 。京骨,《足太阳膀胱经》穴名,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外踝骨以下至京骨,长三寸 。京骨已下至地,长一寸。自角以下至此,皆侧人之骨度也。

张志聪曰:“耳上之旁为角,肩胛上之颈骨为柱骨,自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 。肋下臑内为腋,自柱骨至腋中,计长四寸 。胁骨以下为季胁,自腋以下至季胁,计长一尺二寸 。捷骨之下为髀枢,在臀之两旁,即足少阳之环跳穴处。自季胁以下至髀枢,计长六寸 。髀枢以下至膝盖骨内之中分,计长一尺九寸,即上之腿” 数也 。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即下之腿数也 。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 ,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此侧身之骨度也 。按:胁骨名扁骨,横于胁下,有渗理而无髓空。此节不度胁骨之长短,而止以腋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者,盖以形身之度数,概皮肉脉骨而量其长短,经脉循骨度而直行于上下也。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

马莳曰:“此言左右完骨之相去约有九寸,盖横而言之也。耳后高骨曰完骨,入发际四分,盖亦承上文侧人之状而备言之耳。”

张志聪曰:“广,横阔也。耳后当完骨” 者,从耳以至于脑后也。按手足少阳阳明之脉,纵横经络于头面左右,故复度头面之广数。

考证
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 两颧之间相去七寸。

两乳之间广九寸半

马莳曰:“此又言仰人之骨度,盖横而数之也。”左右耳前之耳门,相去一尺三寸 。目下高骨为颧,两颧之间,相去七寸 ,两乳之间,相去九寸半。张志聪曰:“耳前当耳门者,从耳而至于鼻准也。”按此当云“从左耳而至鼻准。” 由鼻准而至于右耳也。若从耳至鼻准。广一尺三寸。其度则太过矣。

两髀之间,广六寸半。

《马莳》曰:“此又言侧人之两髀,其度数各广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 肩至肘长一尺七寸。 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 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 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马莳曰:“此言手足之度数也。自足而言,其长一尺二寸,广则四寸半 。自手而言,肩至肘,长一尺七寸 。肘至于腕,长一尺二寸半 。腕至中指之本节,长四寸 ;本节至指之末,长四寸半。”

张志聪曰:“本节者,指掌交接之骨。节。末者,指尖也。”

伏人骨度图

伏人骨度图

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 膂骨以下至尾骶,二 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 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骶音底

马莳曰:“此言伏人之骨度也。项发以下至背骨者,自项后之发际,至背骨之大椎也,长二寸半 。脊骨为膂,膂骨以下至尾骶,共二十一节,计长三尺。上节每节长一寸四分一厘,其奇分之九釐在下节,故膂骨以下,计有七节,乃自膈俞而上,至膂骨之数也。每节长一寸四分一厘,则七得七寸四七二寸八分,共九寸” 八分。又每节一厘,共计九寸八分七釐,故曰“九寸八分分之七” 也。

张志聪曰:七节之旁,乃膈俞也。脏腑之气,皆从内膈而出,如逆伤脏气则死。刺伤腑气,皆为伤中,故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 而《本经》论五脏之背俞,亦兼论上焦之膈俞,不可妄刺者也。

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 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 细而沉者多气也。

马莳曰:“此结言骨度可以定脉度之长短,而遂言视经脉血气之法也。显者多血,微者多气,多则可泻,而少则可补矣。”

张志聪曰:此总结骨之度数,定经脉之长短也。经脉之浮而坚,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此篇论骨气,而结经脉之血气者,血脉资始于肾,骨之精气盛,则经脉之血气亦盛矣 。尚御公曰:“肾藏精气而主骨血者,神气也。” 此六篇,论筋骨血脉,本于少阴之阴阳 。张开之曰:肾脏之精液,奉心神化赤而为血气者,精气也。故浮为阳而主血。沉为阴而主气。

《五十营篇第十五》

编辑

马莳曰:脉之营行有五十度,故名篇。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 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 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 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 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 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 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水下二刻, 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水下四 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水下二 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 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 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 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马莳曰:此篇详言经脉之行,昼夜有五十度之数也。营者运也。五十营者,谓五十度也。经脉之行于昼者二十五度,行于夜者二十五度,故曰“五十营。”

伯言人身经脉之行,上合于天星之度,下合于漏水之下者也。天周二十八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也。按《本经·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月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宿,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 者是也。每宿析为三十六分,积而推之,十宿得三百六十分,二十宿得七百二十分,八宿三八得二百四十分,六八得四十八分,共得一千八分。人之脉气,其昼夜一周,亦合此一千八分之数,而日之所行者,已周二十八宿,正以人之经脉,上下升降,左右前后,共二十八脉。盖十二经有十二脉,而左右相同,则为二十四脉,加以阳𫏋、阴𫏋、督脉、任脉,共计二十八脉。其脉总计长短之数,凡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两𫏋督任,周身共有一十六丈二尺,上应天之二十八宿,下应漏水百刻,以分为昼夜运行之度也。故人一呼脉再动,其脉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其脉气行三寸。呼吸总为一息,则其脉气行六寸;积至十息,则其脉气行六尺。而天之日,其行为七釐五毫。按《正文》云二分,今细推之,其所谓二分者误也。假如曰二分,则百息当行二十分,千息当行二百分,万息当行二千分,加三千五百息又当行七百分,原数止得一千八分,今反多得一千六百九十二分。想此经向无明注。遂致误传未正。今考其会当云日行七釐半。则一万三千五百息。正合日行一千八分之数也。由是而悉推之。则一百三十五息,脉行八丈一尺,水下一刻,日行十分六釐。二百七十息,脉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而一周于身。其水下计二刻,日行二十分一厘二毫。按《正文》曰“二十五分” ,盖误写一厘二毫为五分也。若据此数,则下又五百四十息,水下四刻,当云五十分,不应四十分。且据二十五分而推之,则一万三千五百息,水下百刻,当得一千二百五十分,比原数多得二百四十二分也。至五百四十息,其脉气当再周于身。水下四刻,日行四十分二釐二毫。至二“千七百息,其脉气十周,于身水下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一分六釐。” 自此以下,当云“五千四百息气行二十周,于身水下四十刻,日行十一宿七分二釐。” 又当云“八千二百息气行三十周,于身水下六十刻,日行十六宿二十八分八釐。” 又当云“一万八百息气行四十周,于身水下八十刻,日行二十二宿一十四分四釐,积至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又行五宿二十一分六釐,则共行二十八宿,其漏水皆尽,而脉气终矣。” 吾前所谓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者,并五十营而皆如始时一周之数也。故五十营备者,必无病而得以尽天地所赋之寿矣。否则,如《根结篇》之所谓“不应数者,名曰‘狂生’” 也。

张志聪曰:“按《邪客篇》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此宗气上贯于心主之脉,偕营气荣行于脉中,以应呼吸漏下者也。《五味篇》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 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出于肺,循喉咙,故呼则出,吸则入。夫肺主气而主皮毛,人一呼则八万四千毛窍皆阖,一吸则八万四千毛窍皆开,此宗气之散于脉外之皮毛,而行呼吸者也。故所谓交通者,谓皮肤经脉之宗气,外内交通,而并行一百刻之数也。夫天主气,地主血脉,故五十营而外内之气行周备。斯得尽天地之寿矣。凡经脉外内之宗荣。皆行八百一十丈也。

《营气篇第十六》

编辑

马莳曰:此篇论营气运行,故名篇。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 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 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 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 髀,从髀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 阳,上行乘腋出䪼,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 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 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 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 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 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 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 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 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 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马莳曰:“此言营气之运行,一如宗气之所行也。‘《宗》’” ,

气者,大气也。大气积于胸中,出喉咙,司呼吸以行经隧,始于手太阴肺经,终于肝经,积至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如前篇五十营之所论者是也。营气者,阴气也。由中焦之气,阳中有阴者,随中焦之气以降于下焦,而生此阴气,故气之清者为营,又谓之营气出于中焦者是也。然此营气者,必成于水谷所化精微之气,故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非谷气不能生此营气,非营气不能生血也。道者,脉气所由行之经隧也。正以谷入于胃,则精微之气,即升之而为宗气者,由中焦传肺经之中府,以上云门,而行手太阴肺,遂行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流溢于脏腑之中,布散于经脉之外。此“营气者,阴性精专,必随宗气以运行于经隧之中,始于手太阴肺经,终于足厥阴肝经,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请帮助识别此字。万古而不易者也。试以其脉气之行,一如宗气所行者言之:故气从太阴肺经出,注手阳明大肠经,上行注足阳明胃经,下行至跗,即足面之冲阳、陷谷、内庭、厉兑等处,皆胃经穴;上注大指间隐白脾经穴,与太阴合,即足太阴脾经,上行抵髀之阴陵泉、血海、箕门等穴,俱在髀之内廉,属脾经穴;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之极泉、青灵等处”,注小指少泽穴,此皆属手少阴心经穴也。合手太阳,即小指外侧,属小肠经。上行乘腋、臑俞等处,小肠经穴;出䪼,即目下颧髎等处,小肠经穴也。内注目内眦、睛明,足太阳膀胱经穴也。上巅之曲差五处,通天、络郤等处,足太阳膀胱经穴也。下项之天柱、大杼等穴,亦膀胱经“穴也。合足太阳膀胱而循脊,自背中脊开一寸五分,有大杼至会阳等穴;开三寸,有附分至秩边等穴,皆属足太阳膀胱经也。”下尻下行,注足小指之端,即膀胱经至阴穴;复循指斜趋足心之涌泉穴,而注足少阴肾经;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即手厥阴《心包络经》。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即《心包络经》。出“腋之天池、天水等穴,属心包经。”“下臂之曲泽、郄门、间使、内关等穴,亦属心包经也。”“出两筋间之太陵穴,入掌中之劳宫,出中指之端中冲穴,皆属心包经也。”“还注手小指次指之端,即四指端关冲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也,合手少阳三焦经也。”此手少阳三焦经,乃手厥阴心包络经之腑,与右肾为合者也。上行至膻中,散于三焦。《经脉篇》云:“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交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此三焦乃前三焦,非上文手少阳之三焦,即《营卫生会篇》所谓宗气出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之三焦也。从此三焦注于胆经,出胁,注足少阳之京门、带脉、五枢等处,下行至跗之丘墟、临泣、地、五会等处,皆《胆经》穴也。复从跗上注大指间,合足厥阴大指之大敦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复循肺经,上循喉咙,入颃颡之后,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之神庭,循巅之上星、顖会、前顶、百会、后顶等处,下项中之强间、脑户及风府、痖门等处,循脊入骶之长强,是皆属督脉也。”又络前之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之任脉经。“自会阴至神阙。上循腹里入缺盆。自水分至天突,皆属任脉也。”下注肺中。复出于手太阴肺经。此营气之所行。或逆数。或顺数。皆合常脉。其运行之次,无相失也。

张志聪曰:“颃颡,鼻之内窍;畜门,鼻之外窍。” 究,终也。此言营气所行,外内逆顺之常也。逆顺者,谓经脉内外之血气,交相逆顺而行也。夫营卫者,精气也,乃中焦水谷之精,生此营卫二气,清气行于脉中,浊气行于脉外,此营气与宗气,偕行于二十八脉之中,以应呼吸漏下者也。中焦之汁,化赤而为血,以奉生身,命曰“营气。” 此独行于经隧之血,而名营气。营于十二经脉之中,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此与营卫之营气,循度应漏之不同也。是以本篇论营气之行,外荣于十二经脉,内荣于五脏六腑;其支者,行于督脉,复注于肺中,而任脉及两𫏋不与焉。其营气宗气,行于脉中,以应呼吸。漏下者,行于二十四脉,并任督两𫏋,共二十八脉,以应二十八宿者也 。尚御公曰:“营气宗气,行于脉中者,应呼吸漏下昼夜,而为五十营也。营卫相将,偕行于皮肤肌腠之间者,日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外内出入者也。本篇之营气,营于脉中,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昼夜止环转一周,是谓天地之纪。盖” 天道运行于地之外。昼夜止环转一周而过一度者也。再按《平脉篇》曰:“营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 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乃各走其道。外内逆顺而行者也。相将而行者。乃脉外之营。与卫气偕行于肌腠之间。故曰三焦无所仰。盖腠者肌肉之文理。乃三焦通会之处。三焦之气仰。

“藉营卫而游行也 。” 金西铭问曰:“营血之不荣于任脉两𫏋者,何也?” 曰:“任脉起于胞中,阳𫏋乃足太阳之别脉,阴𫏋乃足少阴之别脉,胞中为血海,膀胱乃津液之腑,肾主藏精,皆有流溢于中之精血贯通,故营血不营焉。” 又问曰:“营气之不行于冲脉带脉,阳维阴维者何也?” 曰:“冲、任二脉虽并起于胞中,任脉统任一身” 之阴,与督脉交通,阴阳环转者也。冲脉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肤热肉,生毫毛。盖主行胞中之血,充溢于经脉皮肤之外内,不与经脉循度环转。《越人》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带脉者,“有如束带围绕于腰,统束诸脉,此皆不与经脉贯通,故不循度环转 。” 莫云从问曰:“脏腑之气,本于五运六气之所生。营气之行,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与五行逆顺之理,不相符合,请详示之。” 曰:“血脉生于后天之水谷,始于先天之阴阳,肺属天而主脉,其脉环循胃口,是以胃腑所生之精血,先从肺脉而行,腹走手而手走头,头走足而足走腹,脏腑相传,外内相贯,此后天之道也。” 以先天论之,肾主天一之水,心包络主地二之火,肝主天三之木,肺主地四之金,脾主天五之土,是以肾传之包络,包络传之肝,肝传之肺,肺传之脾,脾复传于少阴,少阴之上,君火主之,君火出于先天之水中,后天之太阳也。故复从手少阴心,而传于足少阴肾。肾主先天之水,肺主后天之气,督脉环绕于前后,上下应天运之包乎地外。血脉之生始出入,咸从大气以流行,故人之所以合于天道也。

《脉度篇第十七》

编辑

马莳曰:此言脉之度数,故名篇。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 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 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 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 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𫏋 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 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 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马莳曰:此言脉有度数也。夫手止有三阳,而今曰“六阳者,以左右手各有三阳,故谓之六阳。下文称手之六阴,及足之六阳。” 六阴皆仿此。从手至头者,太阳自小指之少泽,至头之听宫;阳明自手次指之商阳,至头之迎香;少阳自手四指之关冲,至头之禾髎也。各长五尺,则五六共有三丈也。手之六阴,太阴自手大指之少商,至胸中之中府;少阴自手小指之少冲,至胸中之极泉;厥阴自手中指之中冲,至胸中之天池,各长三尺五寸,三六计一丈八尺,五六得三尺,共有二丈一尺也。足之六阳:太阳自足小指之至阴,至头之睛明;阳明自足次指之厉兑,至头之头维;少阳自足四指之窍阴,至头之瞳子髎,各长八尺,六八计四丈八尺也。足之六阴,太阴自足大指之隐白,至胸中之大包;少阴自足心之涌泉,至胸中之俞府;厥阴自足大指之大敦,至胸中之期门,各长六尺五寸,六六计三丈六尺,五六得三尺,共有三丈九尺也。𫏋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计一丈四尺,二五得一尺,共有一丈五尺也。按:𫏋脉有阳𫏋阴𫏋,阳𫏋自足申脉行于目,阴𫏋自足照海行于目,然阳𫏋左右相同,阴𫏋亦左右相同,则𫏋脉宜乎有四,今曰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则止二脉者何也?观本篇末云:𫏋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则知男子之所数者,左右阳𫏋;女子之所数者,左右阴𫏋也。督脉在后,任脉在前,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得八尺,二五得一尺,共有九尺也。由上十二经,及𫏋脉督任,大都共有一十六丈二尺,此乃脉气之大经隧也。

张志聪曰:五十营章,论气之流行,此章论脉之度数,故曰“此气之大经隧” ,谓营气宗气所容行之大隧,故维脉不与焉。手足六阳六阴者,经脉分循于两手两足三阴三阳,分而为六也。𫏋脉亦分循左右而上,故合一丈五尺。夫背为阳,腹为阴,督脉主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侠脊抵腰中,下循膂络肾。任脉主阴。起于中极之下。

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任脉从会阴之分而上行至目。督脉从目绕头而下至脊之十四椎,故各长四尺五寸。盖气行于任督二脉,阴阳通贯而行也 。尚御公曰:“督脉围绕于周身之前后上下” ,止言四尺五寸,与任脉相等者,二十八脉,皆分阴阳而行。故𫏋脉之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 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经络孙络之义,及有用鍼用药之法也。“经脉为里” 者,如手太阴肺经,自中府至少商,乃直行之经,在于里,里者即上文之所谓经隧也。其支而横者,即如肺经有列缺穴,横行手阳明大肠经者为络也。其络之别者为孙,犹有子而又生孙,较之正络为尤盛也。但曰络曰孙,而血脉盛者急责之,《急责》云者,正以邪气盛者当泻之也。若正气虚者,则止饮药以补之耳。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而言,脉度之十六丈二尺,止以经脉为数。支而横者,络脉孙络也。夫经脉内营于脏腑,外络于形身浮而见于皮部者,皆络脉也。“盛而血者,邪盛于外,血留于络脉,故当疾诛之。盛者邪客于外,故当泻之。虚者,本虚于内,故当饮药以补之。” 盖言血气本于脏腑之所生也。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 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 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 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 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 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 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 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 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 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马莳曰:“此言五脏上通于七窍,遂即脏腑不和者,以决其脉之至于关格而死也。七窍者,阳窍也。阳窍在于面部,目二,鼻二,耳二,口舌一。若阴窍二,则前阴后阴,乃在下部者也,总名曰九窍。五脏虽在内,而上通于七窍,故鼻为肺之窍,必肺和而后鼻能知香臭也。舌为心之窍,必心和而后舌能知五味也。目为肝之” 窍,必肝和而后目能辨五色也。口为脾之窍,必脾和而后口能知五谷也。口知五谷,即舌知五味,故分之虽有二,而实为一窍也。肾气通于耳,必肾和而后能闻五音也。若五脏不和,则五脏主内,不能通此七窍矣。彼六腑不和,则六腑主表,当留结为痈。故邪在六腑,则阳经之脉不和,而气留于表者,阳气太盛。阳气太盛,则阴经不能相和,而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在于内者,亦已留滞而阴气太盛。夫此阴经之气太盛,则手足六阴俱病,而气口之脉,一盛二盛,三盛四盛,其病正在厥阴少阴太阴也。致使六阳经之脉气,不能运而入于内矣,其名曰关关者,关六阳在外,而使之不得入于内也。阳经之气太盛,则手足六阳经俱病,而人迎之脉,一盛、二盛、三盛、四盛,其病正在少阳、太阳、阳明也。致使六阴经之脉气不能运而出外矣,其名曰格。格者,拒六阴在内,而使之不得出于外也。阴脉阳脉俱盛,不得相荣,其名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寿期而死。“《难经》三十七难误以六阴脉盛为格,六” 阳脉盛为关。致后世不曰“脉体” ,而指曰“鬲证” ,尤误之误也。

张志聪曰:夫手足之六阳,内通于六腑,六阴内通于六脏,十二经脉之血气,由脏腑之所生,故虚者饮药以补之,是脏腑之气,荣于脉内者也。此复论脏腑之气,通于脉外之皮肤七窍,以应天地之纪。阅,历也。五脏常内阅于七窍,是以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矣。在内者六腑为阳,在外者皮肤为阳。《本经》曰:“阳气有馀,荣气不行,乃发为痈。” 是以六腑不和,则血气留滞于皮腠而为痈,此病从内而外也。故邪在腑者,谓邪在于表;阳则阳脉不和,谓左之人迎不和也。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谓右之气口不利也。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 ,谓关阴于内,阳气不得以和之,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 谓格阳于外,阴气不得以和之,如是则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此病因于外也。夫五脏六腑,应天地之五运六气,有升降出入之神机,上节论出入于脉中,此论运行于脉外 。张玉师曰:不得尽期者。不得尽天地之寿。此注当合五十营注参看。

黄帝曰:“𫏋脉安起安止?何气荣水?”岐伯答曰:“𫏋脉者, 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 眦,合于太阳,阳𫏋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 荣则目不合。”

马莳曰:“此言阴𫏋之起止也。帝问𫏋脉起止者,阳𫏋阴𫏋,而伯止以阴𫏋答之,未及于阳𫏋也。人身气血,如水之流,帝遂以𫏋脉起止,何气荣水为问。伯言阴𫏋脉者,乃足少阴肾经之别脉也,起于然骨之下照海穴,出内踝上,又直上而循阴股,以入于阴,上循胸里,入于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于目下之頄,属于目” 内眦睛明穴,合于足太阳膀胱经之阳𫏋而上行。二𫏋之气,相并而周旋之,则能润泽于目,否则目气不荣,而目不能合矣。

张志聪曰:此节论流溢之精气,从𫏋脉而布散于脉外,脉外之血气,从𫏋脉而通贯于脉中,气并相还,内外交通者也。夫肾为水脏,受藏水谷之精。水者,流溢于肾脏之精水也。“何气荣水” 者,谓阴𫏋之脉,乃足少阴之别,直上循阴股,入于肾。阴脉内之荣气宗气,而营肾脏之水,上循胸里,交于手少阴之心神而化赤,上注于目内眦,合于太阳,阳𫏋而上行,阴𫏋阳𫏋之气相并,经脉外内之气,交相往还,则为濡目。如气不荣,则目不合,谓流溢于脉外之气,不荣于目也。再按《本经大惑篇》曰:“病有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𫏋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不瞑矣。病有不得视者,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𫏋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此脉外之卫气,复内通于𫏋脉,外内之血气,相并而往还也 。尚御公曰:脉外之阴气虚,则目不瞑;气不荣则目不合者,脉外之阴气不荣于目也。此节始论𫏋脉之起止,而复曰气不荣则目不合,谓脉内之阴气,流溢于脉外者也。夫脉度者,乃荣气宗气行于脉中,以应呼吸漏下。若夫荣血之流行,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其支者,止环转督脉一周,而𫏋脉不与焉。盖𫏋脉主营运肾脏之精水于脉中而为血者也。举足行高曰𫏋,盖取其从下行上之义。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气之 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 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 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

马莳曰:“此言脏腑之气,流行而不息也。阴脉者,即手足六阴经之脉也,所以运之于五脏也。阳脉者,即手足六阳经之脉也,所以运之于六腑也。阴出之阳,如肺经行于大肠也;阳入之阴,如胃行于脾也。如环无端,流行不已,内溉于脏腑,外濡于腠理,岂曰独行于五脏,而不荣于六腑者哉。”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复申明经脉外内之气,荣于脉中,濡于脉外也。按卫气日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周于五脏,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入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脉外之血气相将,妇随夫转,是止荣于五脏,而不荣于六腑。上文论脉外之血气,则为濡目,故帝有此问。伯言气之不得无行于六腑也。荣于脉中者,如水之流而运于脉外者,如日月之行,随天道之运行无息。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腠理者,皮肤肌肉之文理,五脏募原之肉理也 。张玉师曰:“荣气之行,肾传于心包” 络,包络传之肝,肝传之肺,肺传之脾,脾传之心,水火木金土,先天之五行也。卫气之行,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交相胜制,后天之五行也。故曰:“此顺逆之常也。” 盖脉内之气顺行,脉外之气逆行,有顺有逆,斯成天地之纪。

黄帝曰:“𫏋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 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其数 之数去声馀上声

马莳曰:此承首节而言男子数其阳𫏋,女子数其阴𫏋,故谓之𫏋脉有二也。然男子以阳𫏋为经,阴𫏋为络;女子以阴𫏋为经,阳𫏋为络,其有经络之分者如此。

张志聪曰:阴𫏋之脉,从足上行,应地气之上升,故女子数其阴。阴𫏋属目内眦,合阳𫏋而上行,是阳𫏋受阴𫏋之气,复从发际而下行,至足,应天气之下降,故男子数其阳 。尚御公曰:“阴𫏋乃足少阴之别,阳𫏋乃足太阳之别,男子之宗荣,注于太阳之阳𫏋,女子之宗荣,注于少阴之阴𫏋。气之所注者,故为大经。隧气” 不荣者。为络脉也。上节论少阴之精水。从阴𫏋而上并于阳𫏋。此节论荣气宗气之行于𫏋。脉有男女阴阳之分。二节是当分看。

《营卫生会篇第十八》

编辑

马莳曰:论营卫所由生会,故名篇。《难经》将篇内与营俱行之“营” 字下多一“卫” 字。故后世不知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又不分前后三焦,及不知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之义,惜哉!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 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 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 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 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 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 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 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 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 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 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 纪。陇同隆重并平声

马莳曰:“此详言营卫之生会,与天地之行同其度也。帝问人身之气,必有所由受,阴升阳降,必有所由会?曰营曰卫,各以何气成之,又生于何所,而会于何所?且老壮之气不同,男女之位必异,果何自而知其所会?伯言人身之气,受之于谷气者也。始焉谷入于胃,而后能生精微之气,此气出于中焦,以传于肺,而肺” 传之五脏六腑,则五脏六腑皆得以受此精微之气矣。其大气积于胸中者为上焦,所谓“宗气流于海” 者是也。上焦即《任脉经》膻中穴,又名上气海。脐上四寸曰中脘穴,为中焦;脐下一寸曰阴交穴,为下焦。此三焦者,上焦降于中焦,而中焦降之下焦;下焦升于中焦,而中焦升之上焦,犹天道下济,地道上行之象也。上焦为阳,中焦则上半为阳,下半为阴,下焦则为阴。然中焦之下半为阴者,由上焦之气降于中焦,而中焦之气,随上焦之气以降于下焦,而生此营气,营气者,阴气也,故曰“清者为营” ,言由上中二焦之清气降而生之者也。下焦之为阴者,阴极阳生,升于中焦,随中焦之上半为阳者,以升于上焦,而生此卫气。卫气者,阳气也。始时阳气甚微,而至此则阳气甚盛,故曰阳受气于上焦。义见“《素问》·调经论。” 然此卫气者,乃下焦之浊气升而生之,故曰浊者为卫。宗气积于胸中,出喉咙,以司呼吸,而行于十二经隧之中。营则阴性精专,随宗气以行于经隧之中,所以营之行者,在于经脉之中也。卫则阳性慓悍滑利,不能入于经脉之隧,故不随宗气而行,而自行于各经皮肤分肉之间,所以卫之行者,在于经脉之外也。营气之随宗气而行者,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则脉行六寸,而一刻之中,计一百三十五息,脉行八丈一尺,二刻之中,计二百七十息,脉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身,积至一昼一夜为百刻,则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矣。是行于昼者二十五度,行于夜者二十五度,交会手太阴肺经,而终于足厥阴肝经,至五十度而复大会于肺经也。阴经行尽而阳经继之,阳经行尽而阴经继之,阴阳相贯,真如环之无端也。如肺经行大肠,胃行脾经之类,是营气之行者如此。彼卫气于平旦之时,遂出于目之睛明穴,以行于足太阳膀胱,遂行于手太阳小肠,又行于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行于阳经者二十五度。至日西而阳尽,则行于足少阴肾、手少阴心、手太阴肺、足厥阴肝、足太阴脾,行于阴经者亦二十五度。故卫气自足太阳膀胱而起,至足太阴脾而止者如此。故曰:“平旦者,天之阳也,至日中则为阳之阳,乃阳气之隆盛也,谓之曰重阳;夜者阴也,至夜半则为阴之阴,乃阴气之隆盛也,谓之曰重阴。” 故营气随宗气以行于经隧之中,始于手太阴,而复大会于手太阴,此太阴之所以主内也。卫气不随宗气而行,而自行于各经皮肤分肉之间,始于足太阳,而复会于足太阳,此太阳之所以主外也。营气卫气,各行于昼二十五度,各行于夜亦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各为五十度也。且所谓夜半而阴隆为重阴者,宁无阳以继之?须知夜半后而为阴衰,则至平旦之时,阴气已尽,而阳复受气矣。所谓日中而阳隆为重阳者,宁无阴以继之?须知日已西而为阳衰,则日入为阳已尽,而阴复受气矣。此乃天地运行之纪,万古不磨者也。故至于夜半之时,为阴气已尽,阳气方生,阴阳大会,万民正于此而皆卧,命曰“合阴。” 合阴者,皆静而卧,真阴胜之候也。然至于平旦,则阴气已尽,阳复受气,营卫之行,如是无已,真与天地同其运行之纪也。按李东垣此事难知。集释。清气为营。浊气为卫二节。非经旨也。

张志聪曰:“此章论营卫之生始会合,因以名篇。首节论营卫之所生,而各走其道;下节论营卫之会合,相将而行,外内出入,此阴阳离合之道也。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者,此营血之荣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也。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乃别出两行营卫之道。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昼夜五十营,而复大会于手太阴,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此营气之行于脉中,循度环转,以应呼吸漏下者也。卫气夜行于阴二十五度,日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则卧起而目张,至阴则休止而目瞑。日中阳气陇,而卫气正行于阳,故为重阳。夜半阴气陇,而卫气正行于阴,故为重阴。太阴主地” ,太阳主天。卫气日行于太阳之肤表,而夜行于五脏之募原,乃太阴所主之地中也。外内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此卫气之所行也。夜半为阴陇,夜半后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阴阳大会,天下万民皆卧,命曰合阴。此天气夜行于阴,而与阴气会合。天道昼夜之阴阳也。平旦卫气行于阴尽。而表阳复受。此“卫气如是。昼夜出入之无已。” 与天地阴阳之同纪也。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 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 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 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 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马莳曰:上节言老壮不同气,故此复以老人之夜不瞑,少壮之昼不瞑者而问之。“气道通” 者,脉气之道也。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者,如上节之论营卫是也。

张志聪曰:“此论营与卫合,偕行于皮肤肌腠之间,分为昼夜,而外内出入者也。血气者,充肤热肉,澹渗皮毛之血气。肌肉者,在外皮肤之肌肉,在内募原之肌肉。气道者,肌肉之文理,三焦通会元真之处,营卫之所游行出入者也。故肌肉滑利,气道疏通,则营卫之行,不失其出入之常度,故昼精明而夜瞑合。如肌肉” 干枯,气道涩滞,则五脏之气相搏,而不能通调于外内矣。夫营血者,五脏之精气也。五脏不和,则营气衰少,营气衰则不能外营于肌肉,而卫气内伐矣。卫气内伐而不得循行五脏,故昼不精而夜不瞑也。此言营卫相将,卫随营行者也。夫经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者,论营卫二气,分阴阳清浊之道路也。《平脉》篇曰:营为血,卫为气。《本经》曰:“化而为血,命曰营气。” 盖经脉之外,有充肤热肉之血气,皆为营气,当知脉外有营,与卫气相将出入者也。是以《本经》论营卫之生始,离合计五篇有奇。五《十营篇》论营气之行于脉中,卫气行篇论卫气之行于脉外,《营气篇》论营血之营于六脏六腑十二经脉。此篇论营卫之生,各有所从来,各走其道,而复会合于皮肤肌腠之间,营卫相将,偕行出入。《卫气》篇论脉内之血气,从气街而出于肤表,故与卫气相合而偕行。夫脉内之血气顺行,则脉外之气血逆转,此阴阳离合,外内逆顺之常也。阴阳之道,通变无穷,千古而下,皆碍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之句,而不会通于全经。以致《圣经》大义。蒙昧久矣。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 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下当作上

马莳曰:此言营卫之所由生也。义见上节注中。张志聪曰:帝承上文之义,复问营卫相将之所行,皆何道从来,而行于脉外也。夫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此入胃水谷之精气,别出两行营卫之道,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乃精气也。中焦受气取汁,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行于经隧,命曰营气。此血之气名营气,故曰“营出中焦” ,与精气之少有别也。《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五味篇》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 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故曰卫出上焦。夫充肤热肉之血,乃中焦水谷之津液,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故《痈疽章》曰:“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夫谿谷者,肌肉之分会也。是津液先和调于分肉孙络之间,变化而赤为血。血和而后孙络满溢,注于络脉经脉,故中焦之津液,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者,谓血荣于身形之肌肉也。独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谓血注于孙脉经脉也。此血之气,命曰“营气” ,与应呼吸漏下之营气少别,故外与卫。

气相将,昼夜出入。内注于经脉。因息乃行,与天道之运行于外,而复通贯于中之合同也 。余伯荣曰:“此论营卫出于两焦。下节论上焦与营俱行,中焦蒸化营气。此节乃承上启下之文。”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 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 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 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 会于手太阴矣。”

马莳曰:“此言上焦乃宗气之所出,与营气同行于经隧之中也。帝问三焦之所出,而伯先以上焦答之。上焦者,即膻中也,宗气积焉。其宗气受水谷精微之气,出于胃之上口,即上脘也。并咽以上,贯膈,出喉咙,司呼吸,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而布于胸中,即肺经之中府、云门也,走腋之侠白、尺泽,下臂之孔最” 、列缺经渠鱼际,又下大指之少商。此正循手太阴经之分而行,还至手阳明大肠经,上至舌,又下足阳明胃经。又行脾行心,行小肠,行膀胱,行肾,行心包,行三焦,行胆行肝,常与营气俱行于昼二十五度,行于夜二十五度,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肺经矣。

张志聪曰:“此复论三焦之所出,兼证营卫之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者,上焦所归之部署也,并胃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出走腋下,循太阴之云门、中府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之天鼎、扶突而上至舌,复下于足阳明之分,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盖从胸” 腋太阴之分而出行,故复大会于太阴也。夫手之三阴,从脏走手;足之三阴,从足走脏。营气行于二十八脉之中,二百七十息,以应漏下。二刻为一周,则阴阳外内,经脉脏腑,俱已循行。盖以一日分为昼夜,而为五十营,非日行于阳,而夜行于阴也。凡曰“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乃营卫” 之行于脉外,阴阳出入者也。越人首设问难,即将经义混淆,而后人非之。后人又以营在脉中,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是犹百步五十步相笑之故智耳。按《金匮要略》曰:“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盖三焦乃初阳之气,运行于上下,通合于肌腠,不入于经俞。是以上焦之气,常与营俱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者,与充肤热肉之营血,间行于皮肤脏腑之文理也。上焦出胃上口,上贯膈,布胸中,走腋,下至阳明,上至舌。此论上焦气之所出,与《经》脉之循臂肘,上肩胛,入缺盆,出耳颊之不同也。再按三焦乃少阳之相火,生于肾阴,从下而上,通会于周身之腠理,脏腑之募原,总属一气耳。归于有形之部署,始分而为三。气之在上者,即归于上部,主宣五谷之气味,即从上而出,熏肤,充身,泽毛;气之在中者,即归于中部,主蒸化水谷之津液而为营血,即从中而出,以奉生身;气之在下者,即归于下部,主济泌别汁,即从下而出,以行决渎。此气由阴而生,从下而上,归于上中下之三部,即从上中下而分布流行。马氏以“下焦之气升于中上,上焦之气降于中下” ,诚为臆说也。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即出,或出于 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 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 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 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马莳曰:“此言人用热饮食而汗出者,以感风邪而开腠理也。饮食之热者,下于胃中,气尚未定,汗遂外出,或面或背,或于半身,并无定所。彼卫气之行于分肉者,自有所行之路。而此汗之出,不循卫气之道者,正以外伤于风,得热饮食,以致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已循分肉而走出。此热饮食之气,慓悍滑疾,见腠” 理之开。而遂出为汗。不得从卫气之道也。名之曰“漏泄” 耳。

张志聪曰:“此申明卫气出于上焦,从上焦之气而分布于周身者也。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贯膈,布胸中,由腋而出于太阴之分,至手阳明之扶突,下足阳明之人迎,而后布散于皮腠,常与营俱行阳而行阴。卫气从上焦之气而出,所出之道路,从来上未至于面,后未至于背。今饮食下胃,其营卫宗气未有定分,而先” 汗出于面,或出于背,此卫气之不循道而出也。卫气布于周身,无所不被其泽,若汗出于身半,此卫气之偏沮也。盖卫气者,水谷之悍气,其性慓悍滑疾,如腠理不密,即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此假风邪汗出,以证明卫气循上焦之道路而出,上焦与营俱行,而营与卫又相将出入于外内者也。故曰“上焦如雾。” 谓气之游行于肤表。

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灌溉也 。张开之曰:“此章论卫气始出之从来。第七十六篇。论卫气昼夜出入之道路。所行不同。各宜体析。”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 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 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泌音必

马莳曰:“此言营气出于中焦,乃化血而行经隧者也。营气者,阴气也,本属下焦,而由中焦之气,降以生之,故曰‘营气出于中焦’。” 是中焦之气,亦并胃之中脘,出于上焦之下,此乃营气之所受也。营气泌别糟粕,蒸其津液,化其精微,随宗气以上注于肺,而行于十二经之中。凡心中所生之血,赖此营气而化,以奉养生身。乃至贵而无以尚焉者也。但阴性精专。故得独行于经隧耳。此以卫气之在外者而较之。则营气在内。如将之守营。故名之曰营气者以此。《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 正谓此耳。

张志聪曰:“此论营出于中焦,中焦亦并胃中,在胃中脘之分,中焦所归之部署也。此所受气者,主泌水谷之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奉心神,化赤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此津液化血,而名营气也。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 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 生。”

马莳曰:此言血气本为同类,而人不可以两伤之也。承上文而言营气化血,则血之与气,其名虽异,而其类则同,故古经有是言,而帝乃援以问之。此“气” 字兼营卫言,盖营卫虽分阴阳,皆出于谷气所化之精气也。伯言营为水谷之精气,卫为水谷之悍气,虽有阴阳之殊,而均之为水谷之精气也。血则由营气所生,乃气之神化者也。有精气然后有神气,故谓之异名同类也。惟其异名同类,则邪在气者,可伤气而不可伤血;邪在血者,可伤血而不可伤气,不可以两伤也。试观上文言营气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化而为血,则血以营气而化,以液而成。汗,即心之液,是血与汗,亦一物而异名也。故夺血而泻之者,无得再发其汗。夺汗而发之者,无得再去其血。若夺血者又夺汗,夺汗者又夺血,则两者受伤。人必有死而无生。故谓之“有两死而无两生者” 此也。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而言营卫生于水谷之精,皆由气之宣发。“营卫者,水谷之精气也。血者,中焦之精汁,奉心神而化赤,神气之所化也。血与营卫,皆生于精,故异名而同类焉。汗乃血之液,气化而为汗,故夺其血者则无汗,夺其汗者则无血,无血者死,无汗者亦死,故人有两死而无两生。无两生者,谓营卫血汗,总” 属于水谷之精也。此言中焦之精汁,皆由气之所化,而为营为卫,为血为汗,有如水中之沤气,发于水中则为沤泡,气散则沤亦破泄矣。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 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 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 下焦而渗入膀胱焉。”济上声

马莳曰:此言下焦之所司,见卫气之所生也。下焦者,在脐下一寸阴交之处,由上焦在膻中,中焦在中脘,较之而此则属下焦也。胃纳水谷,脾乃化之,化已入于小肠。小肠之下口,在左则膀胱相著,但膀胱无上口而有下口,在右则大肠接之。按《鍼灸聚英》言“回肠即大肠,当脐右。《本经》肠胃篇言回肠当脐左,以义推” 之,应当脐右,其“左” 字疑误。此下焦之气,渣滓则别入于回肠,而在后以出之;水液注渗于膀胱,而在前以出之。故知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入小肠成糟粕,以俱下于大肠。其精微之气,由上中二焦以降大肠而成下焦。若水液则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此下焦之气,而渗入膀胱焉。但此下焦之气,阴中有阳者。升于中上二焦。以生阳气。乃谓之卫气也。故曰“卫气出于下焦。”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 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 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马莳曰:“此言酒之所以先谷气而出,乃承上文有渗入膀胱之语,故遂以酒之先谷而下者问之。正以酒为熟谷之液,其气至悍而清,故虽后谷而入,必先谷而下,化秽液出也。”

张志聪曰:饮酒者,先行皮肤,则水津四布,而下输膀胱矣。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气化而出,故小便独先下。此承上文而。

考证

言下焦之气,主决渎水液之意也。

《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 谓也。”

马莳曰:“此《帝述》《素》所闻者而证之也。宗气出于上焦,出喉咙以司呼吸,而行于十二经隧之中,弥沦布濩,如天之有雾也。营气并胃中出上焦之下,泌别糟粕,蒸为精微之气,而心中之血,赖之以生,凝聚浮沉,如水中之有沤也。胃纳水谷,脾实化之,糟粕入于大肠,水液渗入膀胱,故三焦为决渎之官,膀胱为州都之” 官,正以下焦如渎之渗泄乎水也。然下焦之阴中有阳者,从是升中上二焦,而卫气生矣。此篇“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一十六字,乃圣神之宗旨也。

张志聪曰:“按此篇论营卫之生会。夫水谷之精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此营卫之生也,阴阳异位,又何会焉?故复论三焦之所出,以明其会焉。卫出上焦,而上焦常与营俱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营出中焦,而中焦之津液,随三焦之气,以温肌肉,化赤为血,以奉生身。营卫之行,不失其” 常,此营卫之会也。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言与卫相将于脉外,而又独得行于经隧之中。是肌腠经脉之外内,皆有此营也。阴阳血气之离合出入,非熟读诸经,细心体会不易悉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